范文一:高中化学常见结构式
篇一:高中化学备考资料:化学键必考的基础知识(内附电子式以及结构式)!
高中化学备考资料:化学键必考的基础知识
(内附电子式以及结构式)
化学考试中常考各种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等,那么,各种化学键怎么区分,有哪些规律,化学姐为大家总结了这部分知识,有需要的转走哦~
一、离子键部分
1、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也就是说,成键的微粒为阴、阳离子且均是稳定的离子,阴、阳离子间的排斥和吸引处于平衡状态。
2、离子键存在于所有强碱、大多数盐、与活泼金属氧化物之中。如果选择题其中某个选项选项写出个弱碱啊或是其他什么的然后死气白咧的非要说这化合物里有离子键的话,你可以客气的在旁边写上“You are 脑残”(放心写吧,选择题的卷子不收~)
3、最脑残的话莫过于“活泼金属(转载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档 网:高中化学常见结构式)
1
(一般指第一二主族元素)与活泼非金属(一般指六七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了。例如氯化铍和氯化铝都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这两种物质就是证明说这话的人是脑残体的最好例子。另外补充一个知识点,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4、需要特殊记忆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与酸根(或酸式根)形成的盐也是离子化合物。从这条知识可以看出,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也是离子化合物。
5、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同样的,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
6、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方法不只局限于化学性质上,用物理性质也可以判断。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必须熔、沸点同时较高,只有其中一项较高时不能作为判断依据。而且这种判断方法只局限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之间的判断)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7、离子化合物只有电子式没有结构式(共价化合物有结构式,下面会说到~)
2
二、共价键部分
1、只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这句话可以结合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去理解。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4、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5、关于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通常用一根短线(可以是竖线或横线或斜线,不过斜线不推荐使用)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未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来(例如HCl的结构式为:H—Cl),只有共价化合物才有结构式,因为短线代表的是共用电子对。(可能会有疑问,如果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有共价键可不可以写成结构式呢,答案是不能,因为那样做表示不出其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个不懂的话可以找我问)高中化学辅导
6、同种物质中可以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
3
键和非极性键统称为共价键)
7、在共价化合物中,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就叫做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就叫做极性键。(对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可以这样理解,极性和非极性说明的就是是否有相对电极。在形成共价键时,同种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是一样的,所以不产生相对正负电极,所以说成非极性共价键;而不同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吸引力较强的带相对负电,反之,则带相对正电,这样,产生了相对正负电极,所以就可以说成为极性共价键。)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8、共价化合物的熔沸点较低,在判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时,熔沸点可以作为区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条件之一。
9、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单质分子中,例如过氧化氢;单质中不一定存在非极性键,例如稀有气体单质都是单原子。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共价化合物中,还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例如氢氧化钠。
三、氢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部分
1、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非
4
金属单质分子之间,以及稀有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之间(离子化合物无法形成分子,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分子的概念是“分子由原子组成”,而组成离子化合物的是离子而不是原子)
2、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主要影响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3、氢键不是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要强。
4、通常N、O、F三种元素的氢化物易形成氢键,常见的易形成氢键的化合物有:水,氢氟酸,氨气等。氢键与化学键类似,都需要能量来破坏,形成氢键的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5、分子间作用力范围很小。一般来说,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这跟以前地理学的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的道理类似,原因也是因为太阳质量巨大,但不完全一样)物质的熔沸点越高。(比如同种物质的固态,这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那么它的固态越不容易变成液态和气态,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分子作用力最小的状态是气态)
四、概括离子键与共价键区别
5
1、成键条件(此处为简单概括,具体的还要看上面作出的解释):离子键: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差很大,成键后原子变为离子。共价键:成键原子的是电子能力相同或差别很小,成键后原子不变为离子。
2、电子式不同,后页会列举图。另外共价化合物以及含有共价键的单质还有结构式,含离子键的没有。只有离子化合物才能使用中括号。
3、成键粒子和存在范围都不相同(东哥讲过经济学,所以我这里不再做解释了= =)
※部分电子式以及结构式※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篇二: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历史人物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生石灰:CaO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熟石灰、消石灰:
6
Ca(OH)2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明矾:KAl (SO4)2?12H2O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双氧水:H2O2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干冰:CO2
绿矾:FaSO4?7H2O 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菱铁矿:FeCO3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尿素:CO(NH2) 2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
7
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黄色:
AgI、Ag3PO4、P4(黄磷)、溴水(黄--橙)、FeS2、Al2S3、甲基橙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些蛋白质加硝酸.
淡黄色:
S、Na2O2、TNT、PCl5、AgBr、浓HNO3(混有NO2)、浓HCl(混有Fe3+)、硝基苯(溶有NO2).
灰黄色:Mg3N2
棕黄色:
FeCL3溶液、碘水(深黄--褐)
8
黑色:
CuS、Ag2S、Cu2S、PbS、HgS(黑色或红色)、FeS、FeO、Fe3O4、MnO2、CuO、Ag2O、I2(紫黑)、Si(灰黑)、C、Ag、KMnO4(紫黑)、石油
绿色:
CuCl2溶液、Cu2(OH)2CO3、FeSO4/7H2O(浅绿)、F2(浅黄绿)、Cl2(黄绿)、氯水(浅黄绿)
红色:
CuO、Cu、Fe(SCN)2+、甲基橙在酸性环境中、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环境中、酚酞在碱性环境中、品红试液、红磷(暗红)、Br2(深红棕)、Br2在CCl4溶液中(紫红)、苯酚被空气氧化(粉红)
棕色:
固体FeCl3、固体CuCl2、NO2(红棕)、Fe2O3(红棕)
紫色:
KMnO4溶液、I2在CCl4溶液中
灰色:
As、Sn、Fe3C
褐色:
碘酒、2Fe2O3/3H2O、Fe(OH)3(红褐)
蓝色:
CuSO4/5H2O、Cu(OH)2、淀粉遇碘、紫色石蕊试液在
9
碱性环境中,Cu2+的稀溶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3、FeCl3 、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 、FeCl2 、Fe(NO3)2、(即Fe2+)浅绿色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 Cu(NO3)2、 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FeS、CuS、CuO、MnO2、Fe3O4
2、红色固体:Cu、Cu2O、Fe2O3 、HgO、红磷 3、淡黄色固体 :S、 Na2O2、 AgBr
4.紫黑色固体:KMnO4、I2 5、黄色固体: AgI 、Ag3PO4
6、绿色固体: Cu2(OH)2CO3 7、蓝色晶体:CuSO4?5H2O
8 、蓝色沉淀 Cu(OH)2 9、红褐色沉淀: Fe(OH)3
10、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
10
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11、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MnO4-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12、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BaSO4 、AgCl
13、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CaCO3 (溶于酸)、BaCO3(溶于酸)、Al(OH)3、 Mg(OH)2 等
14、(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3) 红棕色气体: Br2(气体) NO2
(4)黄绿色气体:Cl2
(5)臭鸡蛋气味气体:H2S
15、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
16、有毒的: 气体:CO SO2 H2S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中学常见物质颜色归纳
1. 单质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Cu 紫红 Au 黄 S 黄
11
B 黄或黑 F2 淡黄绿 C(石墨) 黑
Cl2 黄 Br2 红棕 C(金刚石) 无
Si 灰黑 I2 紫黑 P 白、黄、红棕
2.氧化物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NO2 棕红 ClO2 黄 Na2O2 浅黄
K2O 黄 Pb3O4 红 MnO 绿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CuO 黑 MnO2 黑 Ag2O 棕黑
篇三: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图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图
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
大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大纲要求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2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7)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
13
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9)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
14
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15
范文二:高中化学概念大全
圆梦教育高中化学基本概念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 、Ne 、Ar 、Kr… 双原子分子如:O 2、H 2、HCl 、NO… 多原子分子如:H 2O 、P 4、C 6H 12O 6…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 +、Na +、H +、NH 4+… 阴离子:Cl –、O 2–、OH –、SO 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 、CaCl 2、Na 2SO 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 、Si 、Al 、Fe 、Ca 。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 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 、31H (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 42-、OHˉ、CH 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 2、—COOH 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 CH 3)。 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液化: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常用的几种气体液化后用途见下表。
10.溶解性: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70℃时,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43℃,70℃时苯酚为液态)。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1.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2.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 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 O )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 )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一种酸。
13.氧化性: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氧化性规律有:①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如Na +Fe 2+,MnO 4?>MnO 42?>MnO 2;③同种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HNO 3>HNO 2,浓度越大,氧化性也越强,如浓HNO 3>稀HNO 3, 浓H 2SO 4>稀H 2SO 4。然而,也有例外,如氯元素的含氧酸,它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 >HClO 2>HClO 3>HClO 4。
14.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金属单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金属单质还原性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一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说来,价态降低,还原性越强。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H 2S >S >SO 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PH 3>P 4>PO 33?;铁及其盐的还原性:Fe >Fe 2+等。
15.挥发性: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另外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这些物质贮存时,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6.升华:在加热的条件下,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I 2、干冰(固态CO 2)、升华硫、红磷、灰砷等。
17.稳定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它反映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例如: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用苯作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很多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和水作溶剂,都是利用了水的化学稳定性。 18.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1)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 2O 与D 2O 混合为纯净物。
19.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O 2、Cl 2、N 2、Ar 、金刚石、铁(Fe)等。HD 、16O 、18O 也属于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20.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21.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HClO 4、H 2SO 4、HCl 、HBr 、 HI 、HNO 3…
常见弱酸:H 2SO 3、H 3PO 4、HF 、HClO 、H 2CO 3、H 2SO 3、CH 3COOH… 22.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ˉ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NaOH 、KOH 、Ba(OH)2、Ca(OH)2… 常见弱碱:NH 3·H 2O 、Al(OH)3、Fe(OH)3…
2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 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的分类:①正盐:如:(NH4) 2SO 4、Na 2SO 4… ②酸式盐:如NaHCO 3、NaH 2PO 4、Na 2HPO 4…③碱式盐:Cu 2(OH)2CO 3… ④复盐:KAl(SO4) 2·12H 2O…
2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Na 2O 、Al 2O 3、Fe 3O 4… 非金属氧化物:NO 2、CO 、SO 2、CO 2… (2)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CO 、NO 成盐氧化物:CO 2、SO 2、SO 3 酸性氧化物:CO 2、SO 2… 碱性氧化物: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Al 2O 3、ZnO 过氧化物:Na 2O 2 超氧化物:KO 2
25.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 2与O 3;金刚石与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正确使用化学用语 1.四种符号
(1)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上)。②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上)。③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电荷数及电性符号(正负号),“l ”省略不写如:Ca 2+、SO 42ˉ、C1ˉ、Na + …
(3)价标符号:是在元素正上方标正负化合价、正负写在价数前。“l ”不能省略。如:H 、Cl 、Na 、
+6
+1-1+1
S 、O …
(4)核素符号:如2713Al 、3216S 、168O 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2
2.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①在离子化合物中,失去电子的为正价,失去n 个电子即为正n 价;得到电子为负价,得到n 个电子为负n 价。
②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正负则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电子对偏向哪种原子,哪种原子就显负价;偏离哪种原子、哪种原子就显正价。
③单质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的组成的式子成为化学式。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化学式可以是分子式、实验式、结构简式等。不同的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有区别。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还表示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同时也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例如,氢氧化钡这种物质及其组成元素是钡、氢、氧3种元素,化学式还表示了Ba 2+与OH ?的个数比是1:2,它的化学式量为171。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 2O 2,但不能写成NaO ,在过氧化钠中实际存在的离子是O 22?离子,且Na +:O 22?为2:1,所以,过氧化钠的化学式只能用Na 2O 2表示。
某些固体非金属单质及所有的金属单质因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它们的化学式只用元素符号表示。比如红磷的化学式是P 。
4.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式子。
一般分子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多数无机物二者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如最简式为NO 2的分子可能是NO 2,也可能是N 2O 4。
有些单质、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通常情况下不存在简单分子,它的化学式则表示这种晶体中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如C 、SiO 2、CsCl 、Na 2CO 3、2CaSO 4·H 2O 等。
分子式的意义:
(1)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3)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4)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硫酸的分子式是H 2SO 4,它表示硫酸这种物质,也表示了硫酸的一个分子及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组成。H 2SO 4同时也表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8×2+32.07+16.00×4=98.086≈98
5.原子结构示意图:用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各层上排布的简图,如钠原子结构简图为:
表示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3个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K
层2个电子,M 层1个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叫原子结构简图,它比较直观,易被初学者接受,但不能把弧线看作核外电子运行的固定轨道。
.6.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 ①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②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用“HCO 3
-
”链接。
”。
CO 3 + H+
--
③强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用“=”。 HSO 4= SO42 + H+
-
④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 H 3PO
4 H 2PO 4HPO 42
--
H 2PO 4+ H+
-
HPO 42+ H+
-
PO 43+ H+
-
⑤多元弱碱的电离认为一步完成。 Fe(OH)3
Fe 3+ + 3OH
-
7.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如下:
①只能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式;如NaCI 、Na 2SO 4、NaNO 3、CuSO 4…
②将难溶的(如BaSO 4、BaCO 3、AgCl…),难电离的(如HClO 、HF 、CH 3COOH 、NH 3·H 2O 、H 2O ),易挥发的气体(如SO 2、CO 2、H 2S …)用化学式表示。
③微溶物:若处于混浊态要写成分子式,澄清态改写成离子式。 ④弱酸的酸式盐酸根不可拆开。如HCO 3ˉ、HSO 3ˉ、HSˉ。 ⑤碱性氧化物亦要保留分子式。
⑥离子方程式除了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外,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离子电荷总数一定相等(离子电荷守恒)。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1.基本概念:
①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②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 ④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⑤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⑥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2.概念间的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①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②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 → 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 → 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③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首先被氧化的是Fe 2+
④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⑤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4.氧化性、还原性大小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a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b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2KMnO 4+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常温) MnO 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加热)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KMnO 4>MnO 2。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2Fe + 3Cl2
2FeCl 3,
S + Fe
FeS ,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Fe 3+、Fe 2+),可判断氧化性:Cl 2>S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简记:左>右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NO 3不显氧化性, 酸性环境中NO 3显氧化性;又如KMnO 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
-
三.化学中常用计量
1.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以12C 的一个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和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为该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一般不写。
2.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同位素的存在,同一种元素有若干种原子,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即按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各天然同位素原子百分比乘积和计算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总和称为相对分子质量。 4.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符号是n 。用来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用mol 表示
①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他微观粒子。
②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通常用6.02 ×1023 molˉ1这个近似值。
③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N )有如下关系:n=N·N A
5.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用M 表示,单位:g·molˉ1或kg·molˉ1。 ①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ˉ1为单位时,其数值上与该物质的式量相等。 ②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如下:M=m · n 6.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用V m 表示,V m =V÷n 。常用单位L·molˉ1
【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ˉ1。 7.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会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nRT (R 为常数)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下列结论: ①同温同压下,V 1:V 2=n1:n 2 ②同温同压下,P 1:P 2=Ml :M 2 ③同温同体积时,n l :n 2=Pl :P 2
【注意】(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 2O 、SO 3、已烷、辛烷、CHCl 3、乙醇等。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 、Ne 等单原子分子,Cl 2、N 2、O 2、H 2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22.4L·mol
-1
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NO 2中存在着NO 2与N 2O 4的平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Na 2O 2+H2O ;Cl 2+NaOH;电解AgNO 3溶液等。
8.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 B 。
C B =nB (mol)/V(L) (n B 是溶质B 的物质的量,V 是溶液体积),单位是mol·Lˉ1。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c =
一)原子结构
1000ρ?ω%
M
1.原子(A Z X )中有质子(带正电):Z 个,中子(不显电性):(A —Z )个,电子(带负电):Z 个。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关系:
①A=N+Z(A :质量数,N :中子数,Z :质量数) ②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③M Z ≈ MN ≈1836 Meˉ(质量关系) 3.原子中各微粒的作用
(1)原子核:几乎集中源自的全部质量,但其体积却占整个体积的千亿分之一。其中质子、中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集合在一起,使原子核十分“坚固”,在化学反应时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原子核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即核能)。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为1.6726×10-27kg ,相对质量1.007。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为1.6748×10-27kg ,相对质量1.008。中子数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4)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约为11836×1.6726×10-27kg 。与原子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及排布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依次:
K→L→M→N→O →P →Q 顺序排列。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2个,即K 层2个,L 层8个,M 层18个,N 层32个等。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注意】以上三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其中某条
溶液
(一)分散系
1.分散系:化学上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很小的微粒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体系。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剂均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2.四种分散系比较
(二)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特征是均一、稳定、透明。
2.饱和溶液、溶解度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常用s 表示。质量分数ω=S(100+s)×100%
(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食盐溶解度变化不大;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4)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溶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3.了解几个概念: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 (1)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2)结晶水:以分子形式结合在晶体中的水,叫结晶水,它较容易分解出来,如:Na 2CO 3·10H 2O=Na2CO 3+10H2O ,CuSO 4·5H 2O=CuSO4+5H2O
(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叫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容易失去结晶水。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Na 2CO 3·10H 2O (纯碱),CuSO 4·5H 2O (胆矾、蓝矾),FeSO 4·7H 2O (绿矾),ZnSO 4·7H 2O (皓矾),MgCl 2·KCl·6H 2O (光卤石),KAl(SO4) 2·12H 2O 或K 2SO 4·Al 2(SO4) 3·24H 2O (明矾),CaSO 4·2H 2O (石灰膏),H 2C 2O 4·H 2O (草酸)。
(4)风化:结晶水在常温和较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叫风干。
(5)风化本质:结晶水合物分解Na 2CO 3·10H 2O (无色晶体)=Na2CO 3·H 2O (白色粉末)+9H2O (6)风化现象:由晶体状逐渐变成粉末。因此凡具有此现象的自然过程过程都可称为风化,如岩石的风化,它显然不属于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
(7)潮解: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或全部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8)易潮解的物质有:CaCl 2、MgCl 2、NaOH 等。
(9)粗盐易潮解,而精盐不易潮解。这是因为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 2杂质的缘故。 4.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在1nm ~100nm 之间分散系,叫作胶体。
(2)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分为液溶胶:Fe(OH)3胶体、淀粉溶液、固溶胶、有色玻璃、气溶胶:烟、云、雾。
(3)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②布朗运动 ③电泳现象 ④胶体聚沉(加入电解质、加入带异种电荷的胶体、加热,均可使胶体聚沉)。 5.胶体的应用(解释问题)
①沙洲的形成 ②卤水点豆腐 ③明矾(或FeCl 3) 净水④工业制皂的盐析 ⑤冶金工业电泳除尘
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分类(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4.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SO 3、NO 2、P 2O 5 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 4、NH 3 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1)微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电离、电离程度都比较小,分子、离子共同存在。 (2)可逆: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离子、离子又可重新结合成分子。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3)能量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4)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达到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就处于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同样具有化学平衡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的规律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范文三: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 (Cl2 、 Si 、 S 、 C 、 P 、 F2 、 O2 、 N2) 1. 还原性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l2 + 6KOH(热浓 ) === 5KCl + KClO3 + 3H2O
Si(粗 )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 4HCl)
Si(粉 ) + O2 === SiO2
Si + C === SiC(金刚砂 )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 ) 歧化
C + 2F2 === CF4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 2CO
C + O2(足量 )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
S + O2 === SO2
S + 6HNO3(浓 ) === H2SO4 + 6NO2 + 2H2O
3S + 4HNO3(稀 ) === 3SO2 + 4NO + 2H2O
4P + 5O2 === P4O10(常写成 P2O5)
2P + 3X2 === 2PX3 (X表示 F2, Cl2, Br2)
PX3 + X2 === PX5
P4 + 20HNO3(浓 ) === 4H3PO4 + 20NO2 + 4H2O
N2 + O2 === 2NO
3S + 6NaOH === 2Na2S + Na2SO3 + 3H2O
4P + 3KOH(浓 ) + 3H2O === PH3 + 3KH2PO2
11P + 15CuSO4 + 24H2O === 5Cu3P + 6H3PO4 + 15H2SO4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2. 氧化性:
P2 + 6H2 === 4PH3
P + 3Na === Na3P
2P + 3Zn === Zn3P2
Cl2 + H2 === 2HCl
3Cl2 + 2P === 2PCl3
Cl2 + PCl3 === PCl5
Cl2 + 2Na === 2NaCl
3Cl2 + 2Fe === 2FeCl3
Cl2 + 2FeCl2 === 2FeCl3
Cl2 + Cu === CuCl2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5Cl2 + I2 + 6H2O === 2HIO3 + 10HCl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Cl2 + SO2 + 2H2O === H2SO4 + 2HCl Cl2 + H2O2 === 2HCl + O2
F2 + H2 === 2HF
F2 + Xe(过量 ) === XeF2
2F2(过量 ) + Xe === XeF4
nF2 + 2M === 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 2F2 + 2H2O === 4HF + O2
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F2 + Cl2(等体积 ) === 2ClF
3F2 (过量 ) + Cl2 === 2ClF3
7F2(过量 ) + I2 === 2IF7
2O2 + 3Fe === Fe3O4
O2 + K === KO2
S + H2 === H2S
2S + C === CS2
S + Fe === FeS
S + 2Cu === Cu2S
3S + 2Al === Al2S3
S + Zn === ZnS
N2 + 3H2 === 2NH3
N2 + 3Mg === Mg3N2
N2 + 3Ca === Ca3N2
N2 + 3Ba === Ba3N2
N2 + 6Na === 2Na3N
N2 + 6K === 2K3N
N2 + 6Rb === 2Rb3N
二、金属单质 (Na, Mg , Al , Fe) 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NH3 === 2NaNH2 + H2
4Na + TiCl4(熔融 ) === 4NaCl + Ti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TiCl4(熔融 ) === Ti + 2MgCl2
Mg + 2RbCl === MgCl2 + 2Rb
2Mg + CO2 === 2MgO + C
2Mg + SiO2 === 2MgO + Si
Mg + H2S === MgS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
4Al(Hg) + 3O2 + 2xH2O === 2(Al2O3.xH2O) + 4Hg 4Al + 3MnO2 === 2Al2O3 + 3Mn
2Al + Cr2O3 === Al2O3 + 2Cr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 Al2(SO4)3 + 3SO2 + 6H2O (Al、 Fe 在冷、浓的 H2SO4、 HNO3中钝化 ) Al + 4HNO(稀 ) === Al(NO3)3 + NO + 2H2O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Fe + 3Br2 === 2FeBr3
Fe + I2 === FeI2
Fe + S === FeS
3Fe + 4H2O(g) === Fe3O4 + 4H2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CuCl2 === FeCl2 + Cu
Fe + SnCl4 === FeCl2 + 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 + SnCl2==FeCl2 + Sn)
三、非金属氢化物 (HF、 HCl 、 H2O 、 H2S 、 NH3)
1、还原性 :
4HCl(浓 ) + MnO2 === MnCl2 + Cl2 + 2H2O
4HCl(g) + O2 === 2Cl2 + 2H2O
16HCl + 2KMnO4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14HCl + K2Cr2O7 === 2KCl + 2CrCl3 + 3Cl2 + 7H2O
2H2O + 2F2 === 4HF + O2
2H2S + 3O2(足量 ) === 2SO2 + 2H2O
2H2S + O2(少量 ) === 2S + 2H2O
2H2S + SO2 === 3S + 2H2O
H2S + H2SO4(浓 ) === S + SO2 + 2H2O
3H2S + 2HNO(稀 ) === 3S + 2NO + 4H2O
5H2S + 2KMn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5S + 8H2O 3H2S + K2Cr2O7 + 4H2SO4 === Cr2(SO4)3 + K2SO4 + 3S + 7H2O H2S + 4Na2O2 + 2H2O === Na2SO4 + 6NaOH
2NH3 + 3CuO === 3Cu + N2 + 3H2O
2NH3 + 3Cl2 === N2 + 6HCl
8NH3 + 3Cl2 === N2 + 6NH4Cl
4NH3 + 3O2(纯氧 ) === 2N2 + 6H2O
4NH3 + 5O2 === 4NO + 6H2O
4NH3 + 6NO === 5N2 + 6H2O(用氨清除 NO)
NaH + H2O === NaOH + H2
4NaH + TiCl4 === Ti + 4NaCl + 2H2
CaH2 + 2H2O === Ca(OH)2 + 2H2
2、酸性 :
4HF + SiO2 === SiF4 + 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 SiO2的含量 )
2HF + CaCl2 === CaF2 + 2HCl
H2S + Fe === FeS + H2
H2S + CuCl2 === CuS + 2HCl
H2S + 2AgNO3 === Ag2S + 2HNO3
H2S + HgCl2 === HgS + 2HCl
H2S + Pb(NO3)2 === PbS + 2HNO3
H2S + FeCl2 ===
2NH3 + 2Na==2NaNH2 + H2
(NaNH2 + H2O === NaOH + NH3)
3,碱性:
NH3 + HCl === NH4Cl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NH3 + NaCl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
4,不稳定性:
2HF === H2 + F2
2HCl === H2 + Cl2
2H2O === 2H2 + O2
2H2O2 === 2H2O + O2
H2S === H2 + S
2NH3 === N2 + 3H2
四、非金属氧化物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 + O2 === 2SO3
2SO2 + O2 + 2H2O === 2H2SO4
(这是 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SO2 + NO2 === SO3 + NO
2NO + O2 === 2NO2
NO + NO2 + 2NaOH === 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 NO 和 NO2)
2CO + O2 === 2CO2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CO + H2O === CO2 + H2
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SO3 + 2KI === K2SO3 + I2
NO2 + 2KI + H2O === NO + I2 + 2KOH
(不能用淀粉 KI 溶液鉴别溴蒸气和 NO2)
4NO2 + H2S === 4NO + SO3 + H2O
2NO2 + Cu === 4CuO + N2
CO2 + 2Mg === 2MgO + 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 Mg 、 Ca 、 Ba 、 Na 、 K 等燃烧的火灾 ) SiO2 + 2H2 === Si + 2H2O
SiO2 + 2Mg === 2MgO + Si
3、与水的作用 :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3NO2 + H2O === 2HNO3 + NO
N2O5 + H2O === 2HNO3
P2O5 + H2O === 2HPO3
P2O5 + 3H2O === 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 + 3H2SO4(浓 ) === 2H3PO4 + 3SO3)
CO2 + H2O === 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
SO2 + 2NH3 + H2O === (NH4)2SO3
SO2 + (NH4)2SO3 + H2O === 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 SO2的反应 . 先用氨水吸收 SO2、
再用 H2SO4处理 : 2NH4HSO3 + H2SO4 === (NH4)2SO4 + 2H2O + 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 SO2循环作原料气 )
SO2 + Ca(OH)2 === CaSO3 + 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SO2和 CO2. 可用品红鉴别 )
SO3 + MgO === MgSO4
SO3 + Ca(OH)2 === CaSO4 + H2O
CO2 + 2NaOH(过量 ) === Na2CO3 + H2O
CO2(过量 ) + NaOH === NaHCO3
CO2 + Ca(OH)2(过量 ) === CaCO3 + H2O
2CO2(过量 ) + Ca(OH)2 === Ca(HCO3)2
CO2 + 2NaAlO2 + 3H2O === 2Al(OH)3 + Na2CO3
CO2 + C6H5ONa + H2O === C6H5OH + NaHCO3
SiO2 + CaO === CaSiO3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
SiO2 + Na2CO3 === Na2SiO3 + CO2
SiO2 + CaCO3 === CaSiO3 + 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
6FeO + O2 === 2Fe3O4
FeO + 4HNO3 === Fe(NO3)3 + NO2 + 2H2O
2、氧化性 :
Na2O2 + 2Na === 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 Na2O)
MgO , 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 Mg , Al.
一般通过电解制 Mg 和 Al.
Fe2O3 + 3H2 === 2Fe + 3H2O (制还原铁粉 )
Fe3O4 + 4H2 === 3Fe + 4H2O
3、与水的作用 :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此反应分两步 :Na2O2 + 2H2O === 2NaOH + H2O2 ;
2H2O2 === 2H2O + 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
BaO2 + H2SO4(稀 ) === BaSO4 + H2O2)
MgO + H2O === Mg(OH)2 (缓慢反应 )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
Na2O + SO3 === Na2SO4
Na2O + CO2 === Na2CO3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Na2O2 + H2SO4(冷、稀 ) === Na2SO4 + H2O2
MgO + SO3 === MgSO4
MgO + H2SO4 === MgSO4 + H2O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FeO + 2HCl === FeCl2 +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g) === Fe2S3 + 3H2O
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
六、含氧酸
1、氧化性 :
4HClO3 + 3H2S === 3H2SO4 + 4HCl
HClO3 + HI === HIO3 + HCl
3HClO + HI === HIO3 + 3HCl
HClO + H2SO3 === H2SO4 + HCl
HClO + H2O2 === HCl + H2O + O2
(氧化性 :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 HClO4氧化性很强 )
2H2SO4(浓 ) + C === CO2 + 2SO2 + 2H2O
2H2SO4(浓 ) + S === 3SO2 + 2H2O
H2SO4 + Fe(Al) 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 ) + 2Fe === Fe2(SO4)3 + 3SO2 + 6H2O
2H2SO4(浓 ) + Cu === CuSO4 + SO2 + 2H2O
H2SO4(浓 ) + 2HBr === SO2 + Br2 + 2H2O
H2SO4(浓 ) + 2HI === SO2 + I2 + 2H2O
H2SO4(稀 ) + Fe === FeSO4 + H2
2H2SO3 + 2H2S === 3S + 2H2O
4HNO3(浓 ) + C === CO2 + 4NO2 + 2H2O
6HNO3(浓 ) + S === H2SO4 + 6NO2 + 2H2O
5HNO3(浓 ) + P === H3PO4 + 5NO2 + H2O
6HNO3 + Fe === Fe(NO3)3 + 3NO2 + 3H2O
4HNO3 + Fe === Fe(NO3)3 + NO + 2H2O
30HNO3 + 8Fe === 8Fe(NO3)3 + 3N2O + 15H2O
36HNO3 + 10Fe === 10Fe(NO3)3 + 3N2 + 18H2O
30HNO3 + 8Fe === 8Fe(NO3)3 + 3NH4NO3 + 9H2O
2、还原性 :
H2SO3 + X2 + H2O === H2SO4 + 2HX
(X表示 Cl2、 Br2、 I2)
2H2SO3 + O2 === 2H2SO4
H2SO3 + H2O2 === H2SO4 + H2O
5H2SO3 + 2KMnO4 === 2MnSO4 + K2SO4 + 2H2SO4 + 3H2O H2SO3 + 2FeCl3 + H2O === H2SO4 + 2FeCl2 + 2HCl
3、酸性 :
H2SO4(浓 ) + CaF2 === CaSO4 + 2HF
H2SO4(浓 ) + NaCl === NaHSO4 + HCl
H2SO4(浓 ) + 2NaCl === Na2SO4 + 2HCl
H2SO4(浓 ) + NaNO3 === NaHSO4 + HNO3
3H2SO4(浓 ) + Ca3(PO4)2 === 3CaSO4 + 2H3PO4 2H2SO4(浓 ) + Ca3(PO4)2 === 2CaSO4 + Ca(H2PO4)2 3HNO3 + Ag3PO4 === H3PO4 + 3AgNO3
2HNO3 + CaCO3 === Ca(NO3)2 + H2O + CO2
(用 HNO3和浓 H2SO4不能制备 H2S , HI , HBr , (SO2) 等还原性气体 )
4H3PO4 + Ca3(PO4)2 === 3Ca(H2PO4)2(重钙 )
H3PO4(浓 ) + NaBr === NaH2PO4 + HBr
H3PO4(浓 ) + NaI === NaH2PO4 + HI
4,不稳定性:
2HClO === 2HCl + O2
4HNO3 === 4NO2 + O2 + 2H2O
H2SO3 === H2O + SO2
H2CO3 === H2O + CO2
4SiO4 === H2SiO3 + H2O
七、碱
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 + SO2(少量 ) === Na2SO3 + H2O
NaOH + SO2(足量 ) === NaHSO3
2NaOH + SiO2 === NaSiO3 + H2O
2NaOH + Al2O3 === 2NaAlO2 + H2O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NaOH + H2S(足量 ) === NaHS + H2O
2NaOH + H2S(少量 ) === Na2S + 2H2O
3NaOH + AlCl3 === Al(OH)3 + 3NaCl
NaOH + Al(OH)3 === NaAlO2 + 2H2O
NaOH + NH4Cl === NaCl + NH3 + H2O
Mg(OH)2 + 2NH4Cl === MgCl2 + 2NH3.H2O
Al(OH)3 + 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
Mg(OH)2 === MgO + H2O
2Al(OH)3 === Al2O3 + 3H2O
2Fe(OH)3 === Fe2O3 + 3H2O
Cu(OH)2 === CuO + H2O
八、盐
1、氧化性 :
2FeCl3 + Fe === 3FeCl2
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
2FeCl3 + Zn === 2FeCl2 + ZnCl2
FeCl3 + Ag === FeCl2 + AgC
Fe2(SO4)3 + 2Ag === FeSO4 + Ag2SO4(较难反应 ) Fe(NO3)3 + Ag 不反应
2FeCl3 + H2S === 2FeCl2 + 2HCl + S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FeCl2 + Mg === Fe + MgCl2
2、还原性 :
2FeCl2 + Cl2 === 2FeCl3
3Na2S + 8HNO3(稀 ) === 6NaNO3 + 2NO + 3S + 4H2O 3Na2SO3 + 2HNO3(稀 ) === 3Na2SO4 + 2NO + H2O
2Na2SO3 + O2 === 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
MgCl2 + 2NH3.H2O === Mg(OH)2 + NH4Cl
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l
FeCl3 + 3NH3.H2O === Fe(OH)3 + 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
Na3PO4 + HCl === Na2HPO4 + NaCl
Na2HPO4 + HCl === NaH2PO4 + NaCl
NaH2PO4 + HCl === H3PO4 + NaCl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3Na2CO3 + 2AlCl3 + 3H2O === 2Al(OH)3 + 3CO2 + 6NaCl 3Na2CO3 + 2FeCl3 + 3H2O === 2Fe(OH)3 + 3CO2 + 6NaCl 3NaHCO3 + AlCl3 === Al(OH)3 + 3CO2
3NaHCO3 + FeCl3 === Fe(OH)3 + 3CO2
3Na2S + Al2(SO4)3 + 6H2O === 2Al(OH)3 + 3H2S 3NaAlO2 + AlCl3 + 6H2O === 4Al(OH)3
5、不稳定性 :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 + SO2 + H2O
NH4Cl === NH3 + HCl
NH4HCO3 === NH3 + H2O + CO2
2KNO3 === 2KNO2 + O2
2Cu(NO3)3 === 2CuO + 4NO2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 2KCl + 3O2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Ca(HCO3)2 === CaCO3 + H2O + CO2
CaCO3 === CaO + CO2
MgCO3 === MgO + CO2
1. 【为什么有的女性乳房那么:白嫩】 【喷血组图】
2. 【为什么有的女性乳房那么:白嫩】 【喷血组图】
范文四:高中化学实验大全目录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001-050的视频在第三页 前面都是目录说明】中央电教馆推出的《高中物理实验大全》、《高中化学实验大全》、《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就是为了改变我国实验教学的现状而研发的一项科学研究成果。“大全”内容全面、科学、严谨,以满足高中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大全”所展示的不是课本的简单再现,而是对实验重新“整合”、组合,适当“加深”和“拓宽”,并把实验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深层上揭示出实验的科学原理。
01溶液的配制(1)
02溶液的配制(2)
03中和滴定
04测定食醋的总酸度
05浓氨水含量的测定
06双指示剂法
07沉淀滴定
08氧化还原滴定
09托盘天平
10量筒
11容量瓶
12移液管
13滴定管
14锥形瓶
15温度计
16液氧及其性质
1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8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19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0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
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物的探究
22氧气与木炭反应
23氧气与铁丝反应
24氧气与红磷反应
25氧气与白磷反应
26氧气与硫反应
27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28锌与浓硫酸反应
29锌与浓硝酸反应
30锌与稀硫酸反应
31钠与稀盐酸反应
32锌与稀盐酸反应
33锡与稀盐酸反应
34铝与氧氧化钠溶液反应
35硅与氧氧化钠溶液反应
36启普发生器
37制取氢气的装置(1)
38氢气的收集(排气法)
39氢气的收集(排水法)
40氢气的除杂
41氢气的除杂与干燥
42氢气的验纯
43制取氢气的装置(2)
44氢气还原氧化铜
45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
46氢气的趣味实验(1)
47氢气的趣味实验(2)
4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9二氧化碳的检验
50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51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
52灭火器原理
53家庭实验碱面与醋酸反应
54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
55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
56二氧化硫的其它制法
57二氧化硫化学性质
58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
59亚硫酸钠与硫化钠反应
60硫的歧化与反歧化
61干冰的气化
6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63镁在干冰中燃烧
64三氧化硫的制备
65浓硫酸的性质(1)吸水性
66浓硫酸的性质(2)脱水性
67浓硫酸的性质(3)强氧化性
68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
69浓硫酸与溴化钠反应
70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
71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
72浓硫酸与纤维素反应
73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74. 氯气的制备和收集
75. 氯气的除杂与干燥
76. 氯气的检验
77. 氯气的其它制法(1)
78. 氯气的其它制法(2)
79. 生活实验84消毒液洁侧灵混合
80. 新制氨水成分的确定
81. 红色酚酞褪色原因研究
8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83. 氯气与氢气混合爆炸
84.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85. 白磷在氯气中燃烧
86. 钠在氯气中燃烧
87. 铁与氯气反应
88. 铜与氯气反应
89. 氯气与色素反应(1)
90. 氯气与色素反应(2)
91. 氢气在溴蒸汽中的燃烧
92. 溴离子、碘离子的氧化顺序
93. 氯气的液化
94. 氯化氢的喷泉实验
95. 氯化氢的实验实制法
96. 氯化氢气体的验满
97. 防止倒吸的装置
98. 氯化氢的其它制法
99. 工业合成氯化氢的原理
100. 干湿氯化氢气体性质的比较
101.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02.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它方法(1)
103.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它方法(2)
104.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它方法(3)
105. 喷泉实验(1)
106. 喷泉实验(2)
107. 喷泉实验(3)
108. 氨气与氯气反应
109. 氨气还原氧化铜
110. 氨气催化氧化
111. 氨气在氧气中燃烧
112. 如何制备纯净的一氧化氮
113. 一氧化氮实验实制法
114. 电弧法制一氧化氮
115. 一氧化氮和氧气混合气体被水吸收
116. 硝酸盐的分解
117. 二氧化氮实验实制法
118.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检验(1)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119.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检验(2)水洗法
120.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检验(3)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121.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检验(4)用四氯化碳检验 122. 浓、稀硝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123. 浓、稀硝酸与金属铜反应
124. 浓、稀硝酸与金属铝反应
125. 浓硝酸与木炭反应
126. 浓硝酸与硫粉反应
127. 钠与其主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28. 钠与水反应
129. 钠与浓盐酸反应
130.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31. 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132. 钠与无水乙醇反应
133. 钠与苯酚反应
134. 钠与冰醋酸反应
135. 钠与氧气反应
136.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37.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历程探究
138. 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
139. 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
140. 铁与其主要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41. 铁与稀硫酸反应
142.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43. 硫化氢的检验
144. 铁与高价铁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145. 铁与浓硫酸反应
146. 三氯化铁水解平衡移动研究
147. 高价铁离子与亚铁离子互变
148. 亚铁离子转化为高价铁离子
149.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150. 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鉴别(1)苯酚法 151. 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鉴别(2)碱液法
152. 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鉴别(3)淀粉碘化钾试纸法 153. 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鉴别(4)高锰酸钾法 154. 铝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图
155. 铝与氧气反应
156. 毛刷实验
157. 铝与盐酸反应
158. 铝与PH=2的盐酸、醋酸反应
159.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60. 铝热反应
161. 三氧化二铝的两性
162. 氢氧化铝的两性
163. 氯化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164. 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65. 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166. 偏氯酸钠的性质实验
167.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68. 甲烷的可燃性
169. 甲烷的爆炸实验
170. 甲烷在氯气中燃烧
171. 乙烯的制备
172. 乙烯的加成反应
173. 乙烯的氧化反应
174. 乙烯与溴的反应探究 175. 甲烷的取代反应
176.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77. 电石气成分的研究
178. 乙炔的性质
179. 乙炔的燃烧
180. 乙炔的爆炸
181. 氧炔焰产生高温
182. 苯的溶、沸点
183. 回流装置的选择
184. 苯的燃烧
185. 苯的溴代反应
186. 苯的硝化反应
187. 苯与氯气的加成
188. 苯与甲苯的鉴别
189. 苯酚的溶解性
190. 苯酚的弱酸性
191. 苯酚的取代反应
192. 苯酚的显色反应
193. 酚醛树脂的制备
194. 乙醇与钠的反应
195. 乙醇的酯化反应
196.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197. 酯化反应的简易装置 198. 乙醇的氧化反应
199. 乙醇的取代反应
200. 葡萄糖燃烧实验
201. 葡萄糖与镁粉反应
202. 葡萄糖的性质
203. 葡萄糖的碳化
204. 葡萄糖酸的制备
205. 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的制取 206. 葡萄糖二酸的制备
207. 葡萄糖二酸亚铁的制备 208. 葡萄糖与镁粉反应
209.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210.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21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1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13.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14.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15.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16. 原电池原理
217. 电解氢氧化钾溶液 218. 电解氯化铜溶液 219. 电解氯化钠溶液 220. 电镀
221. 中和热的测定
222. 溶解度的测定
223.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范文五:高中化学计算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计算总结大全
[化学计算例题与练习]
一、化学计算的技巧
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1、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 某种H 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 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 A 、3.2 g B、4.4 g C、5.6 g D、6.4 g 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 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 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 ,应选A 。 解析此题估算即可。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
【例题2】 FeS 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 和H 2SO 4,若反应中FeS 2和HNO 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 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 ]
A 、NO 2 B、NO C、N 2O D、N 2O 3
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反应中FeS 2和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 3,则FeS 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设N 元素的变价为x ,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
3+
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
2、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3】 (MCE 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 (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 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 阴极:4Mx++4xe=4M
阳极:4xOH -4xe=2xH2O+xO2↑ 设M 的原子量为
y
-
正确答案是C 。
【例题4】 有某碱金属M 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 可能是 [ ]
A 、锂 B、钠 C、钾 D、铷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分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跟水反应的反应式关系分别是:2M+2H2O=2MOH+H2↑ M 2O+H2O=2MOH 此题有多种解法。
有以下特殊解法:设M 的原子量为
x
解得 42.5>x >14.5
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 、C 。
3、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5】 某烃0.1mol ,与在标准状况下为20 L的氧气(过量)充分反应后,迅速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2O2粉末中,在一定设备中使气体完全反应,此时粉末增重15 g。经处理后得到气体14.4 L(标准状况)。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此题解法颇多,运用守恒法妙解 解:设该烃的分子量为M
经分析可推断14.4 L气体均为氧气。根据质量守恒:
解得M=70
所以该烃化学式为C 5H 10。因为该烃能使溴水褪色,故为烯烃。戊烯共有5种可能的结构简式:①CH 2=CH—CH2—CH2—CH3
②CH3—CH=CH—CH2—CH3
*【例题6】 酸雨是因为过度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的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的分析数据如下:
[Cl]=6.0×10-6mol/L [Na]=3.0×10-6mol/L
则此次雨水的pH 大约为 [ ] A 、3 B、4 C、5 D、6
此题结合环保考查化学计算,解题关键是我们应根据雨水中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解析,建立解题思维
根据电荷守恒:
pH=-lg[H]=5-lg8≈4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
+
+
-
4、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巧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此法的突出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7】 (TCE 1995—15)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 ,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
此题宜用差量法解析: 设MgCO3的质量为x MgCO3
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
应选A 。
【例题8】 150℃时,将1L 混合烃与9L 氧气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当恢复至150℃,体积恒定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该混合烃的组成是 [ ]
A 、甲烷与乙烷体积比是1∶4 B、丙炔与乙炔体积比是1∶4 C 、乙烯与丁烷体积比是1∶4 D、乙烯与丁烯体积比是1∶4
分析:此题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及严密性。宜运用差量法解析。应注意:①150℃时水呈气态,②容器内压强增大8%即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8%。
设此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
CxHy
根据氢原子数判断,选项A 、B 可排除。
运用十字交叉法,推断C 、D 中哪个选项符合题意?
此题正确答案为D 。
运用差量法求出组成中平均氢原子数是7.2,是解题关键。
5、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
断MA 或MB 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9】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 、锌 B、铁 C、铝 D、镁
分析:此题可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 ∶32.5g ;Fe ∶28 g;Al ∶9g ;Mg ∶12g 。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 ,其余均大于10g ,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C 。
*【例题10】 含有杂质的乙烯2.8 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充分反应后用去氢气0.25 g,则乙烯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 ]
A 、乙炔 B、1,3-丁二烯 C、丙烷 D、甲烷
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解析此题的思路是可运用反应量平均值法解析
由于2.8 g纯乙烯加氢消耗氢气质量为0.20g ,已知2.8g 样品气体加氢用去氢气0.25g ,说明2.8g 杂质加氢消耗氢气质量必大于0.25g 。
丙烷、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是A 。
【例题11】 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g 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
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 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 ]
A 、LiCl B、KCl C、CaCl 2 D、AlCl 3 分析:若3.8g 纯MgCl 2生成AgCl 沉淀的质量为:
说明3.8g 纯净某氯化物所生成AgCl 沉淀质量必大于12.4 g。 即1molCl-所结合其它金属阳离子质量应小于12 g(Mg2+质量)。 因为1molCl-所结合Li+、K+、Ca2+Al3+质量分别为7g 、39g 、20g 、9g 。 所以LiCl 、AlCl3为可能。
选A 、D 不正确。因为:1molCl-结合Li+、Al3+的质量小于12g 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必须分别严密计算3.8gLiCl 、3.8gAlCl3分别生成AgCl 沉淀的质量是否大于12.4g 。
3.8gLiCl 生成AgCl 沉淀质量为:
3.8g lCl3生成AgCl 沉淀质量为:
所以只有A 选项符合题意。此题既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又考查思维的严密性。
6、极值法
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极值法即化学与数学极限运算的结合的方法。
*【例题12】 有一系列α-氨基酸按如下特点排列:
该同系列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接近 [ ] A 、32.0% B、46.6% C、85.7% D、92.3%
分析:此题欲求w (C )的最大值,明显为求极值问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此一系列α-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此题可以用极限法求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该同系列通式为:
若n →∞
正确答案为C 。
7、十字交叉法
若用A 、B 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 若用xa 、xb 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 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则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它多用于下列计算?(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13】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平均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
A 、39∶61 B、61∶39 C、1∶1 D、39∶11 分析: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例题14】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 、CO2和水的总质
量为27.6g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 ,则CO 的质量是 [ ]
A 、1.4g B、2.2g C、4.4g D、在2.1g 和4.4g 之间
分析:此题考查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解析过程中可运用十字交叉法:(方法一)CO 与CO2总质量:
27.6g-10.8g=16.8g
生成CO 、CO2共
0.2 mol×2=0.4 mol
m (CO )=28 g/mol×0.05 mol=1.4 g
答案:A
另一种解法:(方法二)
列关系式C2H5OH——3H2O
1mol 54 g
x 10.8g
解得x=0.2mol
设0.2 mol乙醇不充分燃烧,生成CO 、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 、
z
则CO 质量为:
28g/mol×0.05 mol=1.4g
还有其他解法。
【例题15】 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 (X=A、B 、C )的物质的量n (X ),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
质的量n (O2),A 、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C 是A 和B 图6-1
的混合气体,则C 中n (A )∶n (B )为 [ ]
A 、2∶1 B、1∶2
C 、1∶1 D、任意比
分析:仔细地观察图示,认真地分析数据, 分析图象可以看出:
1molA 完全燃烧消耗0.5 molO2
1molB 完全燃烧消耗2 molO2
1molC (C 是A 、B 混合气)完全燃烧消耗1molO2
可以利用1mol 气体燃烧耗O2进行十字交叉计算:
应选A
此题较全面地测试了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快速解出此题。
8、讨论法
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16】 在30mL 量筒中充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 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分析:最后5mL 气体可能是O 2,也可能是NO ,此题需用讨论法解析。
也可能是NO ,若是NO ,则说明NO 2过量15mL 。 因为:最后剩余5mL 气体可能是O 2;
解法(一):
设30mL 原混合气中含NO2、O2的体积分别为x 、
y
4NO 2+O2+2H2O=4HNO3
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10mL 或3mL 。
解法(二):
设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为y (mL )
(1)设O2过量:根据4NO2+O2+2H2O=4HNO3,则O2得电子数等于NO2失电子数。 (y-5)×4=(30-y )×1
解得y=10(mL )
(2)若NO 2过量:
4NO 2+O2+2H2O=4HNO3
4y y
3NO 2+H2O=2HNO3+NO
5
因为在全部(30-y )mLNO 2中,有5mLNO 2得电子转变为NO ,其余(30-y-5)mLNO 2都失电子转变为HNO 3。
O 2得电子数+(NO 2→NO )时得电子数等于(NO 2→HNO 3)时失电子数。
解法(一)是讨论法结合方程组法。
解法(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化信息,将体积数转化为物质的量简化计算。凡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计算。
无论解法(一)还是解法(二),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均需结合讨论法进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10mL 或3mL
【小结】以上逐一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化学计算的技能技巧。解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从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步骤看,我们应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十基础知识十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它还反映了解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称之为解题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学们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深化基础,活化思维,优化素质,跳起来摘取智慧的果实。
总结:进行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认真审题,挖掘题示信息。
(2)灵活组合,运用基础知识。
(3)充分思维,形成解题思路。
(4)选择方法,正确将题解出。
精选题
一、选择题
1、0.25molCa(OH)2跟0.3molH 3PO 4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CaHPO 4和Ca (H 2PO 4)2,则这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 B、2∶1 C、1∶2 D、4∶1
2、由KCl 和KBr 组成的混合物,取2.00g 样品制成水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后,再加入过量的AgNO 3溶液,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的质量如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 、3.06g B、3.36g C、3.66g D、3.96g
3、有Na 2CO 3和K2CO3的混合物2.44g ,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CaCl 2溶液,反应后得到CaCO 3沉淀2.00 g,混合物中Na 2CO 3和K 2CO 3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1 B、1∶2 C、1∶3 D、1∶4
4、靛青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C73.3%,H3.8%,N10.7%,O12.2%。由此可知靛青的最简式为 [ ]
A 、C 8H 5NO B、C 2H 2NO C、C 6H 4NO D、C 7H 4NO
5、把50mL70%HNO3(密度为1.40g/cm3)加水稀释配成7mol/L稀HNO 3(密度为
31.26g/cm)。则所加水的体积为 [ ]
A 、50mL B、50 mL D、无法确定
6、1L 标准状况下的某气态烃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bL ,冷却到标准状况下则气体体积变为aL 。则用a 、b 表示该烃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
A 、a ∶b B、a ∶(a-h ) C、a ∶(b-2a ) D、a ∶2(b-a )
7、室温时pH=a的醋酸溶液与pH=b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可以表示为 [ ]
A 、10(a+b-12)% B、10(a+b-14)%
C 、10(16-a-b )% D、10(14-a-b )%
8、在滴有甲基橙试剂的50mL0.05mol/L的一元强酸溶液中,滴入 0.1mol/L的烧碱溶液,当滴至橙色刚好变为黄色时,所用烧碱溶液的体积为 [ ]
A 、大于25mL B、小于25mL C、等于25mL D、无法确定
9、将0.1mol 下列物质分别溶于1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最多的是 [ ]
A 、Na 2S B、Ba(OH)2 C 、Na 2SO D、NaHSO 4
10、30℃时,某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无论是加入25g 蓝矾还是蒸发掉55g 水后,均可得到饱和溶液。则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 [ ]
A 、25g B、35g C、45g D、55g
11、把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加入90g 水中,最后过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有0.5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16.53% B、19.70% C、31.01% D、33.0%
12、将100 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注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水的体积为 [ ] 4
A 、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无法确定
13、28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气体与2.24 L的O2(标准状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Cu 与Ag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1∶2 C、2∶1 D、无法计算
14、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4mol/L的盐酸溶液50mL ,调节至天平指针指向标尺中央。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种物质,反应完毕天平仍为平衡的是 [ ]
A 、6.5gFe 和0.1molZn B、0.1mol Fe和0.1molZn
C 、0.1molFe 和5.6gZn D、0.1molNa 和0.1molMg
15、在3BrF 3+5H2O=Br2+HBrO3+O2↑+9HF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 水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 ]
A 、0.4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16、标准状况下,11.2 L由甲烷、甲醛、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相同状况下CO 215.68L ,混合气体中乙烷所占体积分数为 [ ]
A 、80% B、60% C、40% D、20%
17、一定量某物质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2a ,当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质量分数小于0.1a ,则原溶液的密度 [ ]
A 、大于水的密度 B、等于水的密度 C、小于水的密度 D、无法确定
18、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此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1∶5 B、11∶3 C、3∶1 D、4∶1
二、非选择题
现有某一铵盐,为测定其氮的质量分数,称取铵盐样品2.55g ,溶于水后,再加
-1入足量HCHO 溶液配成100mL 溶液。充分反应后,从中取出5.00mL 溶液,用0.100mol·L
的NaOH 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恰好用去19.5mL 。试求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硝酸工业尾气中NO 、NO2被NaOH 溶液吸收的主要反应为:
2NO 2+2NaOH=NaNO2+NaNO3+H2O,NO 2+NO+2NaOH=2NaNO2+H2O 。若用纯碱溶液处理尾气,反应类似,生成NaNO 2、NaNO 3,同时放出CO 2。
(1)现有标准状况下aLNO 2(其中N 2O 4的体积分数为20%)和bLNO 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Na 2CO 3溶液完全吸收,则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Na 2CO 3溶液的物
-1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
(2)若有标准状况下氮氧化物的混合气体2.016L 恰好与1mol·L-1的Na2CO3溶液50mL 完全反应,且生成的NaNO 2与Na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混合气体中N 2O 4与NO 2的体积比为______。
答 案
一、选择题
1、D 2、B 、C 3、A 4、A 5、C 6、D 7、C 8、B 9、A 10、A11、D 12、A 13、B 14、
A 、D 15、A 16、C 17、C 18、D
二、非选择题
二、化学综合计算中有关取值范围问题的讨论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掌握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训练化学综合计算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技巧;通过对高考综合计算题的分析,明确高考化学综合计算的内容和要求。
能力培养: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的新信息的能力;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本中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想:通过化学综合计算的训练。使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通过题示信息的捕获、理解、加工,加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严密性(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结合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科学品质: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思维能力品质;重视量纲和规范使用有效数字等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形象~抽象思维;求同~求异思维;直觉~判断思维;集中~发散思维;通过数学抽象和简明的文字表达,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重点、难点:化学综合计算中思维模型的建立;化学多种基本计算技能的综合应用。
化学综合计算是近年来化学高考题的压轴内容,他不仅仅是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进行综合,而且在解题方法上也渗透了许多数学问题。我们结合一些典型的化学综合计算题的分析来探讨有关化学综合计算的解题模式、方法和解题技巧。着重讨论化学综合计算中取值范围的问题。
【例题1】 在50mL 、4.0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并充分反应,然后,小心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若通入H2S 的物质的量为xmol ,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为yg ,试通过讨论写出x 和y 的关系式。
分析:题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2NaOH+H2S=Na2S+2H2O ①
Na 2S+H2S=2NaHS(联系CO 2与NaOH 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依据这两个化学方程式,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可能是①NaOH、Na 2S ②Na 2S ③Na 2S 、NaHS ④NaHS
在硫化氢不足和过量时将对产物种类产生影响,在第二个化学方程式中写的是硫化氢与硫化钠的反应,我们不考虑过程,只考虑结果,写出一个只含有反应物的可以容易计算的化学方程式
将①和②相加,得到:
NaOH+H2S=NaHS+H2O ③
根据化学方程式①、③,定量讨论两种反应物的量的关系对白色固体物质的影响。 当n (NaOH )∶n (H 2S )=2∶1,白色固体为Na2S 。
当n (NaOH )∶n (H 2S )=1∶1,白色固体为NaHS 。
当n (NaOH )∶n (H 2S )>2∶1,氢氧化钠过量,白色固体为Na 2S 、NaOH 的混合物。
当n (NaOH )∶n (H 2S )4.0 mol/L时,盐酸过量。
V (H2)=(0.48g÷24g/mol)×22.4 L/mol
=0.448 L
此题为缺数据计算题,由于解题条件并不充分,必须通过具体的反应,判断缺少数据的可能,然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计算。本题通过判断缺少数据的可能,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创造性。
[例6] (1)已知某混合气体中CH4、C2H4、C2H6的体积分数依次为80.0%、15.0%、5.00%,请计算0.500mol 该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
(2)CH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可以生成C2H4、C2H6(水和其它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CH4经催化氧化后得到一种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8g/L。已知反应中CH4消耗了20.0%,计算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本题计算过程中请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分析:本题从反应前或反应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解题。
(1)此小题要求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密度等概念化学的涵义,并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计算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2)CH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C2H4和C2H6时,由于:2CH4→C2H4,2CH4→C2H6;即每2molCH4转变为1molC2Hy ,故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甲烷物质的量的90%。利用CH4在转变为C2H4、C2H6的过程中碳原子守恒,是解题之关键。讨论后具体解法如下:
(1)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0.500×(16×0.800+28×0.150+30×0.050)
=9.25g
(2)解法一:设反应后混合气体为1mol ,其中C2H4为xmol ,C2H6为ymol ,则
还有CH4为(1-x-y )mol 。
C2H4体积分数=(0.0418÷1)×100%
=4.18%
解法二:因为2CH4→C2H4 2CH4→C2H6
由于消耗了20%的CH4,所以生成的C2Hy 是原CH4体积的10%,反应后, CH4体积分数=0.8÷0.9=88.89%
C2Hy 体积分数=1-88.89%=11.11%
设:C2H4体积分数为x ,则C2H6的体积分数为(0.1111-x )
16×0.8889+28x+30×(0.1111-x )=0.78×22.4
解得x=0.0417
C2H4的体积分数=4.17%
解法三:设反应前CH4为1mol ,其中有xmolCH4转化成C2H4,即生成x/2molC2H4和(0.200-x )/2molC2H6,则: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0.800 mol+0.200 mol÷2=0.900 mol
解得x=0.075(mol )
*[例7]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称为晶胞。NaCl 晶体结构如图6-14所示:
已知FexO 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 型,x 值应为1,但由于晶体缺陷,x 值小于1。测知FexO 晶体密度ρ=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此题铁原子量为55.9,氧原子量为16)。试求:
(1)FexO 中x 值(精确至0.01)为____。
(2)晶体中铁元素以Fe2+和Fe3+形式存在,在Fe2+和Fe3+的总数中,Fe2+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01)为____。
(3)此晶体的化学式(用FemFenO 形式书写,m 与n 用小数,并注明Fe 的化合价)为____。
(4)与某个Fe2+(或Fe3+)距离最近且等距的O2-子所围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____。
(5)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__m。
分析:在NaCl 晶胞中,属于每个晶胞的Na+为:1/8×8+1/2×6=4(个);Cl-为:1/4×12+1=4(个);即每个晶胞含有4个NaCl 的离子对。
在NaCl 晶格中(一个晶胞的1/8),Na+和Cl-均为:1/8×4=1/2(个);即每个小立方体含有1/2个NaCl 的离子对。
(1)根据FexO 的晶体密度、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求x 值。 解①:(按一个晶胞考虑)
[(4.28×10-8)3×5.71×6.02×1023]÷4=55.9x+16
x=0.92
解②:(按一个晶格考虑)
[(2.14×10-8)3×5.71×6.02×1023]×2=55.9x+16
x=0.92
(2)解①设:在FexO 晶体中Fe2+的数目为m ,Fe3+的数目为n ,
解②假设在FexO 晶体中,Fe2+、Fe3+分别以FeO 和Fe2O3的组成存在,其中FeO 数目为y ,Fe2O3的数目为z 。则
Fe2+所占分数为:
(3)依据(2)解①可知:在FexO 晶体中Fe2+的数目为0.76,Fe3+的数目为0.16,则此晶体的化学式为:
(4)认真观察晶体的几何图形发现:当某个Fe2+(或Fe3+)位于立方体的中心时,与之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O2-离子位于立方体的6个面的面心,所以围成的空间几何形状为正八面体。
(5)在晶体中,两个铁离子处于边长为2.14×10-10m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位置,应用勾股定理求得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
拓展:如图6-15,某含有A 、B 、C 三元素晶体的晶胞(前后面心上的未画出),处于顶点处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晶胞有1/8个;处于面心的微粒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晶胞有1/2个;处于体心的微粒,则完全属于该晶胞。若棱边上也有,则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晶胞有1/4个。
分析:此题涉及的是晶体的空间构型,正确认识晶体的几何外形,分析晶体中各微粒在晶胞中所处的位置是解题的基础。本题将立体几何图形和化学分子模型联系起来,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达到了考查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
[例8] 现有一份CuO 和Cu2O 的混合物,用H2还原法测定其中CuO 的质量为xg 。
实验中可以测定如下数据:W—混合物的质量(g )、W (H2O )—生成水的质量(g )、W (Cu )—生成Cu 的质量(g )、V (H2)—消耗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 )。
(已知摩尔质量:Cu—64g/mol、CuO—80g/mol、Cu2O—144g/mol、H2O18g/mol)
(1)为了计算x ,至少需要测定上述四个数据中的____个,这几个数据中的组合有____种,请将这些组合一一填入下表格中。
说明:①选用W 、W (H2O )、W (Cu )、V (H2)表示,不用列出具体算式;②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2)从上述组合中选写一个含W 的求x 的计算式:x=______。
分析:此题选用熟悉的H 2还原CuO 的反应,考查从诸多测定的数据中确定至少需要多少个数据才能求得混合物的组成,而且还要判断这些数据有多少种组合,考查了利用数学工具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分析题意,讨论4种数据的可能组合。
(1)题目提供有4个数据:W 、W (H 2O )、W (Cu )、V (H 2)。为了求混合物中CuO 的质量x ,如果只有一个上述数据,显然无法计算;如果有两个数据,通过列方程进行可求解。如:
已知W 和W (Cu ),根据反应前后Cu 的物质的量不变,x/80+2(W-x )/144= W(Cu )/64求解,得x 。
题给4种数据的两两组合并非都能求得CuO 的质量,只有两个独立变量才能求解。
(2)选择含W 的组合①、②、③,依据某元素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守恒,列方程求解。
同学争先抢答:题目给出4个数据,共有6种组合形式,即①W 和 W(H 2O ),②W
,④W (H 2O )和W (Cu ),⑤W (H 2O )和W (H 2),⑥W (Cu )和和W (Cu ),③W 和V (H 2)
V (H 2)。
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CuO+H2
Cu 2O+H2
Cu+H2O 2Cu+H2O
观察、分析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可发现其中H2与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不论CuO 与Cu2O 按何种比例混合,W (H 2O )和V (H 2)之比均不变,说明W (H 2O )和V
(H 2)这两个量不是独立变量,不能由该组合计算CuO 的含量,所以合理的组合共5种。
(1)计算CuO 的质量,需要2个独立的变量。合理的组合共5种。
(2)从合理的5种组合中,选择含W 的组合①、②、③,通过运用物质的量守恒,列方程求解。
①根据W 和W (Cu )
由Cu 原子物质的量守恒:
x/80+2(W-x )/144=W(Cu )/64
x=(40W-45W (Cu ))/4
②根据W 和W (H2O )
由O 原子物质的量守恒:
x/80+(W-x )/144=W(H 2O )/18
x=(40W (H2O )-5W )/4
③根据W 和V (H2)
因n (CuO )+n(Cu2O )=n(H2)
则/80+(W-x )/144=V(H 2)/22.4
即x=(225V (H2)-35W )/28
精选题
1、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的盐酸滴定至沉淀量最大时,消耗盐酸40mL 。求原合金中钠的质量。
2、由于保存不当,将mg 的生石灰(CaO )露置于空气中而变质,质量变为1.2mg 。为测定此生石灰中CaO 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实验和计算,回答有关问题:
(1)粉末A 的成分______;气体B 的成分______;气体C 的成分______。
(2)粉末A 中CaO 的质量分数______。
3、现有一重水(D 2O )和水(H 2O )的混合物(不是天然的纯水。)当wg 这种水被电解时,电路上通过xmol 电子,阳极收集气体w1g ,阴极收集气体w2g (电解产物的溶解忽略不计)。
(1)若要求出重水的质量分数y ,至少需上述w ,x ,w1,w2等4个数据中的______个。这种数据共有几组,在下列空格中分别列出(不必填满,填错要倒扣分)。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从(1)中空格所填的数据中任取一组含w1的数据,计算已被电解的水中D2O 的质量分数y 。
4、等物质的量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9.20g 与100mL 盐酸反应。
(1)试分析,欲求标准状况下生成的CO2体积时,还需什么数据(用a 、b 等表示,要注明单位)______。
(2)求标准状况下生成的CO2的体积:
(3)若NaHCO 3和KHCO 3不是等物质的量混合,则9.20g 固体与盐酸完全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大于____L;小于____L。
5、有一固体混合物,由下列物质中的若干盐组成:①Na2S ;② Na2SO3;③Na2S2O3;④NaHSO4。将混合物溶于适量水中,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nmol ,产生一种气体VL (标准状况下,假设气体全被收集)。该气体不能使湿润品红试纸褪色,过滤,将滤液蒸干,得一纯净物。
(1)原混合物至少由______种物质组成。
(2)计算(1)中各组成成分可能的物质的量。
答 案
做图分析题意,反应前的Na 最后恰好生成NaCl ,利用Na 和HCl 物质的量守恒,求算。n (Na )=n(NaCl )=n(HCl )=0.04 mol,m (Na )=0.04 mol×23 g/mol=0.92 g。
2、(1)A 的成分为CaO ,Ca(OH)2,CaCO 3的混合物。B 的成分为H 2O ,CO 2,HCl 。C 的成分是CO 2。
(2)由CaO →A ,质量增加了0.1mg ,这是CaO →Ca(OH)2,CaO →CaCO 3的结果,A 中的CaCO 3与沉淀D (CaCO 3)质量相等(CaCO 3→CaO →CaCO 3)。
设:变成Ca(OH)2的CaO 质量为x 1,变为CaCO3的CaO 质量为x 2。
18x1/56+0.1m=0.2m x2=0.28m(g ) x2=0.14m(g )
故变质的CaO 质量共有:0.28m+0.14m=0.42m(g )
A 中未变质的CaO 的质量为:m-0.42m=0.58m(g )
A 中的CaO 的质量分数为:0.58m/1.2m×100%=48.3%
3、(1)至少需2个数据。①w 和x ,②w 和w1,③w 和w2,④w1和w2,⑤w2和x 。
(2)设被电解的H2O 和D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和b ,则电解产生的H2,D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b ,1/2(a+b)。
若选w 和w1一组,列式为:
1/2a+1/2b=1/32w1 解得b=(8w-9w1)/16mol
18a+20b=w y=5(8w-9w1)/4w×100%
若选w2和w1一组,列式为:
1/2a+1/2b=1/32w2 解得b=(8w2-w1)/16mol
2a+4b=w2 y=5(8w2-w1)/4(w1+w2)×100%
4、(1)缺少的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amol/L。
(2)①当盐酸不足时,a 1.0 mol/L
V (CO 2)=[9.20 g÷(84.0+100.0)g/mol]×2×22.4 L/mol=2.24 L。
(3)若9.2g 全部为NaHCO 3,V (CO 2)=(9.2g÷84 g/mol)×22.4L/mol=2.45L;
=(9.2g÷100g/mol)×22.4L/mol=2.06L。所以,9.20g 若9.2g 全部为KHCO3,V (CO 2)
固体与盐酸完全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O 2气体的体积大于2.06L ;小于2.45L 。
Na 2SO 3、 NaHSO4或Na 2S 、Na 2S 2O 3、5、(1)原混合物至少由三种物质组成。即:Na 2S 、
NaHSO 4组成。
(2)Na 2S+2NaHSO4=2Na2SO 4+H2S ↑
V/22.4mol 2V/22.4mol V/22.4mol
2Na 2S+Na2SO 3+6NaHSO4=6Na2SO 4+3S↓
2n/3mol n/3mol 2nmol nmol 2Na 2S+Na2S 2O 3+6NaHSO4=6Na2SO 4+4S↓
n/2mol n/4mol 3n/2mol nmol 原混合物至少由(V/22.4+2n/3)molNa 2S ,n/3molNa2SO 3和(2V/22.4+2n)molNaHSO4组成,或至少由(V/22.4+n/2)molNa 2S ,n/4molNa2S2O 3和(V/11.2+3n/2)molNaHSO 4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