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项链》作者简介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 1 -
段似水华年,与我们诉说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在什么地方,她就是玛蒂尔德女士~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
二、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年—1893年),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三、 梳理情节结构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问题设计:(启发、思考、讨论、提问、点拨)
1、归纳章节内容
在第一堂课的基础上,请学生用7句话归纳文章七个章节的大概内容,并引导学生从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理解文章。
慕豪华不安寒微 要服装逼出积蓄 借项链欣喜若狂 失项链乐极生悲 赔项链债台高筑 还债务十年艰辛 明真假百感交集
2、精妙的构思
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耐人寻味,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品尝十年的艰辛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得言犹未尽。这样构思使小说的情 - 2 -
节一波多折,高潮迭起、动人心魄、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耐人深思。正因如此,才引来了许多的读者续写。 3、请柬的出现时的面部晴雨表
高高兴兴,懊恼,恼怒,流泪,费了很大力才抑制住悲痛,擦干两腮,平静
(晴 多云转阴 时有小雨 小雨渐停 转阴 到多云) 4、舞会部分中的四个“陶醉”
一连用了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
5、舞会结束后的匆忙逃走
披衣——寒伧——丢脸——逃走——
6、“有人认为,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是耍了一个花招,欺骗读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具体说说。” (文中有三处暗示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还项链时,女友竟未打开盒子看。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出那个盒子。)
生活经历
情感波折
痛苦
高兴
恼怒
狂热
沉迷
惊惶
愁苦不堪
欣慰
悲,喜,
现实与梦 想的矛盾
收到请柬
懊恼
没有服饰
借项链
参加舞会
丢项链
赔项链
还清债务
识项链
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引人入胜
- 3 -
四、 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
人常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项链》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精巧的构思上,更主要的体现在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玛蒂尔德,看看作家是如何刻画玛蒂尔德。 出身:小职员家庭;婚姻:与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生活:很不富裕;追求: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心理:
痛苦、伤心、悔恨、失望;特点:爱慕虚荣;遭遇:出尽风头、乐极生悲、十年艰辛、偿还债务。
“住宅的寒伧” “墙壁的黯淡” “家具的破旧”
“幽静的厅堂” “宽敞的客厅”
“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厅”
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 圆桌边坐下来吃简单的肉汤 “精美的晚餐,亮晶
晶的银器”
“奇异的禽鸟”
“盛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 “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总结玛蒂尔德的形象,并对玛蒂尔德的形象做出大概归纳。 五、 认识玛蒂尔德悲剧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1、文中有一句话“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请同学们
查找课文,极细小的事是什么,
(一是请柬的出现,二是丢项链。)
住
吃
梦想 现实
梦想
现实
- 4 -
2、恩格斯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请柬的出现和项链丢失是偶然的,而这隐藏在里面的必然性是什么,请你研读小说,找出隐藏在里面的“必然性”因素。
(“必然性”因素是不切实际的梦想、极强的虚荣心)
六、 主题
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给人们的毒害。
七、 思考讨论
设想玛蒂尔德的结局。
1、假使玛蒂尔德大出风头后,项链没有丢失,以后的情节如何发展, 她终于成了一位显贵的情妇,被玩弄后,又遭抛弃,她郁郁寡欢、最终自尽。
玛蒂尔德第二次去商店借了更昂贵的首饰,可是因为招摇过市,遭到抢劫,从此落入苦难。
玛蒂尔德从此在虚荣的道路上陷得更深,每天与丈夫纠缠,要他购买贵重首饰,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最后不得不离婚。
??
2、设想路玛蒂尔德在偿还巨额债款后,忽然得知所丢的项链原来是假的,接着她又会怎样,
她震惊过度,发了疯。回家后自杀了。
同去查看项链,这挂也是假的,去找买主,已经人去楼空。 要回真项链,老毛病发作,再去参加夜会,却又因老又丑而遭冷淡、讥笑。
她接受了教训,从此勤俭过日子,生活很美满。 ??
- 5 -
八、 作业
1、女生作业:读了女主人公的故事,请你对她说一、两句话;或者设想你就是她,故事结束了,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并略作解释)
2、男生作业:请你为女主人公重新设计一种命运,为故事设计一个别样的结局。(写两、三百字的一个短文)
九、 板书设计
(详见课件)
范文二: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古代诗人)---课外古诗词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王绩(约590~644)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范文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范文四: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小学时期,我十分贪玩,简直是孙悟空二也。我高个儿,有点黑。总是对篮球情有独钟,可谓是个" 小姚明" 。说我像" 姚明" ,但姚明学习也不一定差啊。我的学习成绩还是蛮不错的,总在班上的前六名,正当我高兴得昏了头的时候,渐渐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一切都变了。我已是一位中学生了,成绩一落千丈,我仿佛掉进了无底深渊,在里边挣扎着。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我想离开这暗天无日的地方,我开始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我慢慢地从里边爬了出来,重新见到了美丽的黎明。这时的我已筋疲力尽,我想" 如果爬不上来,那我的一生不就毁灭了吗?我应该再往上爬,争取更大的进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我相信我的明天会更美好" 。
范文五: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
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27
,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属河南],享年75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
琵琶行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诗王”、“诗豪”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白居易独子白阿崔早亡,过继兄白幼文之子白景受为子。白景受官至孟怀观察支使,生白邦翰,司封郎中。白邦翰生白思齐,郑州录事参军。其实,
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
“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这样的说法很好:一是唐宣宗皇帝对白居易有“诗仙”的赞誉;二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唐代三大诗人,即指“李、杜、白”,可见,白居易早已与李、杜齐名;
23位,唐代诗人有两位,即李白、白居易。李白、白居易一个姓“白”,一个叫“白”,不仅在中国诗坛上齐名,
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六朝以来的“
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
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50
,有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相传白居易作诗时,会站在田间读给田里老头老太太听,一直到有一个人拍手叫道
“听懂了听懂了,说的就是我们农间耕作的事。”
才不再改写。因此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白居易死后,一位皇帝曾亲自为他写哀悼词: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1]
绘画《琵琶行》 吴玉阳作
主要作品
、《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明年(2)秋,送客湓(pén )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zhēng)铮(3)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4)。年长色衰,委身(5)为贾(gǔ)人(6)妇。遂命酒,使快(7)弹数曲。曲罢悯(mǐn)然(8),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9)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10)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11)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12)。命曰《琵琶行》。
微刻《琵琶行》全文
浔(xún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13)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4)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15)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16) 弦弦掩抑声声思(sī),似诉平生不得志。(17)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18)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nícháng )》后《六(lu )幺》。
(19)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20)
间(jiā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难。(21)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2)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4)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25)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háma )陵下住。(26)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27)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8)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xiāo)不知数。
(29) 钿(diàn) 头银篦(bì) 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30)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31)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32)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33)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34)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chóng )唧唧。(35)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zhé) 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zhāo)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难为听。(36)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37)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38)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chóng )闻皆掩泣。
注释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随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
“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
,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
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49〕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
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5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57〕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58〕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59〕钿头银篦: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60〕击节:打拍子。 〔61〕颜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3〕去来:走了以后。 〔6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5〕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叹声。 〔68〕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69〕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70〕暂:突然。 〔71〕却坐:退回到原处。 〔7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
。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
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琵琶行》(pí pa xí
ng 816
《新井》诗“甚伤名教”,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pen pu)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