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登高 杜甫 优质课一等奖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登高 杜甫 优质课一等奖”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登高 杜甫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二、 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我们在今天的合作中能共同进步。 (一)、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杜甫 (板书 作者)
1
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它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 (板书 标题)
1’/1 (二)写作背景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 PPT展示
? 他胸怀壮志,却又一生坎坷、终身失意,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 ? 从48岁开始,又遭受“安史之乱”,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漂泊。
? 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 “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国家仍是一
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上高台写下这首诗。
? 这首诗写后三年,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1/2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诵读
请大家打开课文61页,按照自己理解,读一读这首诗,自
2
由读,反复读。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评价: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1/3
第一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 (评价:有节奏!)
第二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评价:有节奏!) 第三遍: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你们读一三五七句,我来读二四六八句 ( 评价:很多同学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朗读,越来越好了。味道更浓了!))
1
第四遍:我们再读一次,现在,顺序调换一下,我读一三五七句,你们读二四六八句 (评价: 好,有感觉了)
第五遍: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生齐读诗歌)
(评价: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4’/7
问题一、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明确: 悲伤 凄楚 孤独
评价:同学们,你们和国学大师王国维读过这首诗之后的感受一样的:
3
PPT展示: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
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国学大师王国维
(板书:悲) 1/8
(四)意象分析
3、王国维他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愁的,请同学们把一二两联中的景物都找出来,
转身板书“悲”“景”
(板书:景)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板书) 3/11
景物本省能不能表现出“悲愁”情感,(如果所能:我们暂且不论) 看看杜甫另外两首诗中的句子,景物上和《登高》有相似之处。 PPT展示: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
?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问题二、同学们读一读,这四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稍后、一生作答) 明确:温暖和煦、喜悦高兴 (你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融”“暖”(颜色的字)“黄”“翠”“白”“青”表
4
现出春意盎然、温馨和煦、自然和谐的景象。
诗人给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饰和描述的词语,景物就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就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种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叫做意象。
3/14
问题三、再来看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教师示范分析:
比如说这个“天”本身是没有主观色彩的,但和“高”结合就不一样了,在和诗人的处境结合起来,在广阔的天地间,自己就显得渺小了。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所以“天高”就被诗人赋予诗人的悲愁的情感,“天高“就是一个意象了。读的时候“高“就要重读
2/16
根据老师这样的分析,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意象来分析。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的来展示你的答案)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既
2
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悲凉。
急:应重读,并且短促
5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高:应重读,
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啸:应重读重读并且尽量延长余韵,哀:应低沉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一只与鸟群失散的鸟,到处盘旋,形单影只,从而表现出作者很孤独。 清、白:应重读 回:应低沉并延长,显示出徘徊之意
重点、难点:
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落在林间,落在山涧,落在路边,落在诗人脚下,更落到诗人心里。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悲愁。借哀景写悲愁啊。
滚滚: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表现出诗人年暮沧老,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
萧萧,滚滚: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显示出落叶缤纷的样子和波澜壮阔的景象。 这样的分析后,我们再把这四句的读一读,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注意只要你的重读和延长。
8/24
6
(五)诗人情感
通过我们的分析和诵读,更体会到这首诗“铺天盖地的悲愁”、“无一景不如此”。 那“无一语不如此”是怎样体现的“悲愁”,
问题四:请同学们从三四两联中找出直接体现诗人“悲愁”的词语, 这些词语要怎么读,
这些词语表现诗人什么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明确: 悲 独 艰难 苦恨 潦倒
(板书) 明确:重读 那就在这些词语下面加点标注。 明确 万里:浊酒一杯加万里,浓重的思乡之情;
悲秋:悲凉的秋天,惨凄的时节,内心悲;
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常:作客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事从事,,岁开始,一直到点,,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百年:杜甫是登台的年纪,就是老年; 多病:疾病缠身,拖着多病的身体; 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苦无依;
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杜
3
7
甫独自一人
难点: 艰难是指什么, 苦恨什么意思,
艰难:一是指个人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
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 ,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
新停:深重的悲愁,想要借酒消愁,却因疾病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品质。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
无论穷达,都想兼济天下,这才是圣人的情怀。
经过我这样分析,诗人的悲愁真的很深重啊,有人说第三联有八重悲,同学们回去后细细体会。
再请同学们把三四两联读一读,品味出诗人深重的悲愁。
8
8/32
(六)总结 (音乐起)
通过这堂课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
(深情诉说)一个战乱频繁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河,黎民苍生,老人百感交集,让我们伴着这低沉的音乐用诵读去感怀这位老人:齐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学们,你们的诵读就是对王国维对这首诗“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悲愁,无一语不悲愁”的感受的最好的诠释。
3/35
(七)写一写
为了表达对杜甫无限的缅怀崇敬之情,我为这首诗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下联: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9
评价:对仗很工整
让我们齐读这幅对联,共同缅怀这位不计个人得失,心忧黎民苍生的圣贤杜
甫。
4
5/40
(八)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试着吟诵并体会诗歌的感情。
2、结合意象,选择《登高》中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要求不少于80。
3、背诵《登高》
5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0
11
范文二: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市中区优质课一等奖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市中区优质课一等奖”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西湖》、《泉城》等,他们领略了祖国
1
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
投影、课件、录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质疑。
2
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颜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 请看大屏幕~(播放黄山风光视频)
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一绝——奇松(板书)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相机标划“,”)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相机板书“潇洒”“遒劲”“蟠曲”等词语) “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划出了不理解的字词,这个习惯很好~
谁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啊,
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劲” 是多音字。
【jìn】
3
?力量;力气:使劲,有劲,手劲。?精神;情绪:冲劲儿,干劲十足。?效力;作用:酒劲儿,药劲儿。?神情:瞧他那高兴劲儿~?趣味:这电视剧真没劲~
【jìng】
正直,挺拔,坚强有力:,士。,松。,草。良将,旅。疾风知,草,烈火识真金。
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
潇洒的“潇”共十四笔,伸出你聪明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最后四笔:撇 竖 小撇 小捺(点)
这些词语的意思颜老师都知道。是让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呢,
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几遍课文,疑问总是能解决的, 来,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潇洒】[神情举止]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遒劲】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
【蟠曲】同“盘曲”,曲折环绕。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不简单~鼓励鼓励自己~
4
三、精读课文,理解升华。
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
【预案一】
黄山松千姿百态。(相机板书:形)
1、你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吧。
2、理解“屹立”
“屹立 斜出 弯曲”——比划“弯曲 斜出 屹立” “屹立”应该怎样理解,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能通过朗读展现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来吗,谁来试试,
我们在读的时候,放慢速度,这样就能把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读出来了。来,我们把这段齐读一遍。
【预案二】
三大名松
黄山松的姿态实在太多了~要想看黄山松,最好的去处就是 “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这一段,试着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分别标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1)迎客松(出示迎客松的文字)
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
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
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 ??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
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元帅的诗词同样也是赞美了黄山松的高尚品格~
(相机板书“神”)
多么潇洒挺秀的迎客松啊~多么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啊~多么坚韧顽强的迎客松啊~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了~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带着对迎客松的敬意,一起读描写迎
6
客松的句子~
听你们的朗读真的是一种享受~
(2)陪客松、送客松(出示课件)
玉屏楼前还有形如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我们接着往下读??
(黄山上只有这三大名松吗,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转入预案一)
总结回顾:
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
四、拓展延伸,快乐作业
课下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为开展“黄山四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准备。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7
范文三: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案)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
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
生:《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
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
ti
yn q(chn)
du
(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
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
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 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
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
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
你举手向我示意。(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约3分钟)
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
好,而且还懂政治。
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
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
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
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
“世外高人”。
师:很好,橐驼的为人确实是
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请一同学来
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 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无论是把
树作为观赏的豪富人还是卖果子为生的人都争着雇佣他,
可见他的技术很全面。
生:“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
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也是他奇特之处。 生:“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
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
生:“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别人怎么都模仿不如
他,这是他的独门本领。
郭橐驼种树有“——;
——;。
郭橐驼不仅树种得如此之好,而且还懂得为政之道,他是
如何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的?
生:他先将自己植树和他植者植树进行对比,然后再将将他植
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两者加以比较的。 师:请同学们将找一找写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的句子,
并用笔划出来。请全体女同学读一读他植者植树的表现,
请全体男同学读一读官吏为政的表现。
谁来说说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 生:他植者植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
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与此相似的官吏
为政的表现有:“旦暮来而呼”,“促尔耕,勖尔植,督
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并
且还“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师:如此植树和治民,结果如何?
生:他植者的结果是官吏治民的结果是。
他们的共同点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
仇之”,勤劳反而坏事。
师:文章最后,问者说:“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
术。”你认为和分别是什么?
养树术是养人术应该是“顺民之
性以养其民”。
师:如果我把故事中的两句话:“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抽掉,行
不行?
生:不行。因为从种树到为政之道作者用了类比的方法,两者
表现相似结果才相似。如果抽掉了这两句就不能推出
这个结果,那么接就不能推出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
“”这个理了。文章主旨的出现就会显得很突兀。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看来,这位种树的郭橐驼确实厉害,能从推知
那么,这位究竟郭橐驼是真有其人还是作者虚构出来
的?(讨论)
生:我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种树郭橐驼传》,
说明这是一篇传记,并且有具体名号、籍贯、职业等。 生:我认为是虚构的,因为只知道他的绰号而不知其真名,种
树的水平好得太神奇了,更何况一个普通种树之人居然懂
得治民之法,有点违背常理。
生:我也认为是虚构的,它不像一篇传记,更像一则寓言。作
者痛恨繁政扰民的现象,但在古代直言进谏弄不好是要掉
脑袋的,所以作者借助一个种树的故事来警示统治者要顺
民之性,让百姓休养生息。
师:从形式上看,它确实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
看来,它应该是一则寓言。所以,本文应该是以传记包装
的寓言,或者说是寓言体的传记。郭橐驼到底是真实的还
是虚构的,学者的观点是这样的:
“设事明理”是寓言最根本的特点,为了明理所设之事既可
是真实的,又可是虚构的。本文中,既可能是柳宗元为了
表明对繁政扰民的痛恨而虚构了一个橐驼的故事,也可能
是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个驼背的种树人而引发作者写这样
一篇寓言。所以,认为郭橐驼是真实的或是虚构的,都是
有道理的,真是“亦真亦幻”郭橐驼。
鲁迅先生认为他是虚构的。既然是虚构的,
我想把这个郭橐驼的故事进一步夸张:“橐驼所种之树不需
几年就能长10米,且一年四季都能结果”,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虽是虚构,但也要符合事理,太夸张,不合事理,
故事就站不住脚了,那么后面的理也就站不住脚了。
师:我们写文章,为了要表明一个道理,也可以学习
的写法,所设之事既可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像前面
《庄子》里的两个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也没关系,只要
这故事要合情合理;并且这故事和所要表达的道理相似,
写好它们的相似点。
这亦真亦幻的郭橐驼能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我们同学们能
否将所领悟到的写作方法移之写作实践呢?请大家做一个
小练习。请根据由事到理要写好相似性的方法,给散文《一
棵核桃树》加一个结尾的句子。(印发讲义《一棵核桃树》,
学生看文章、写句子。)
刘燕敏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
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
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
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
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
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
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了,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
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说:
“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
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
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
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
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老
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
这一棵是樱桃树。”爷爷给儿子纠正。
被我们叫了3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爷爷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
露出来。
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
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
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
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
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
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
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
树梢。
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
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10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
种说不出的感慨。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
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
它要我知道, 。
(写好后交流。) 生:看一个事物,不能被它各式各样的表象所蒙蔽,要看它的
本质。
生:也许有的人一直生活在角落里,但只要拿出自己的果实,
大家照样会懂得你的价值。
师:两位同学的结尾都很契合这个故事,都符合我们今天讲的
相似性的原则,尤其是第二位同学的结尾已非常接近作者
的原文。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的结尾:“
今天我们通过对《种树郭橐驼传》这一篇寓言体传记的学
习,掌握了一种由事入理的写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
实践中还能记得,还能运用;并祝每一位同学在在自己的
生命树上结出累累硕果!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吴兴高级中学 肖亮 【教学目的】
1、 落实文言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寓意。 3、 培养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关注现实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运用板块式教学,把课堂设计为三个相连的渐进的板快,即
“读——准确地读”;“说——理解地说”;“写——感悟地
写”。
2、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阅读,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3、课文不难,注解也很详细,应放手培养学生自渎的能力,教
师适时进行点拨 ,特别是培养学生推测语意的能力。 4、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
的结晶,并与现代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由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好导入。 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
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朝的
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
做官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二、明确本堂课的三大板块:
“读——准确地读”;“说——理解地说”;“写——感
悟地写”。(幻灯出示)
三、读——准确地读:
听读课文。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要求:仔细
听,认真看,心里读。(朗读完成后,教师指正。)学生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句读。3、 学生
齐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整齐自信。
4、 熟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对照翻
译,边读边翻译给自己听。教师巡视答疑。
5、 教师检查:
?学会结合语境,用文言积累和语法常识推断语意:(幻灯
出示)示例:1、遂而鸡豚(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
2、名我固当 .
3、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
?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做到准确、通顺。(提醒学生注意
倒装句式)(幻灯出示)1、故不我若也。
2、吾又何能为哉?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四、说——理解地说:
1、说“发现”的话:你发现郭橐驼有哪些过人之处呢?请
你用“我眼中的郭橐驼是一个 的人…”进行评价。(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郭橐驼是一个既平凡又不普通的人。说
他平凡是因为他其貌不扬,职业低贱,但他“种树”却很有一套,他种树讲究的是“顺木之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把
这个道理不仅用在了种树上,更把它用在了为官“治民”中,
为官治民讲究的是“顺民之意”。“种树”和“治民”在郭橐
驼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统一。2、说“关键”的话:
怎样才是顺民之天呢?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交待正确的
“养人”之术。请用“为官治民应该这样……”,补充出这句关键的话。(先齐读第四段,后说话。)教师总结:为官治民就应
该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给百姓自由的空间安排生产,使百姓得
到休养生息。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
中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
柳宗元把“治民”的大道理融在了“种树”这样的小事中
写来,显示了他极强的文学功力。
教师补充:孙犁对柳宗元文章这种写法的评价(幻灯出示)
他(柳宗元)的文章都写得很短,却包含着很深的人生哲
理。这种哲理,不是凭空设想,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得来。……他还能把自然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政治思想、社会
组织联系起来。就是说,他能用自然规律、生活规律,表达他
对政治、对社会的见解和理想。使天人互通,把天道和人道统
一起来。
——《谈柳宗元》
五、写——感悟地写:
“文章合为时而著”,但我们现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
是很有借鉴意义。请看漫画《爱与碍》,这幅漫画让你想到什
么?请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写下你的感想。
(幻灯出示漫画,学生当堂写作,交流,教师评点。)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就要用我们现代人的
眼光来阅读,来审视,读出我们现代人的感觉。“以古鉴今,
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汲取古人的智慧结晶。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读写互动,
学习寓言的写作。
朗读品味法;提问引导法;讨论点拨法。
:多媒体课件
: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110班(省一级重点中
学高一普通班学生)
:第一课时
:对照注释读通课文;能熟读成诵;找出字、
词、句、文意等方面的疑难之处,准备好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
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
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投影):
1病偻,隆然伏行。 (病:名次活用作动词,患病)
2故乡人号之驼。(号:名作动,起外号)
3 名我固当。 (名:名作动,给??起名)
4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作动,结果子;蕃:形作动,
多结果)
5 其筑欲密。(筑:名作动,捣土)
6其莳也若子。 (子:名作动,对待孩子)
7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作动,抓破)
8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名作动,管理,统治)
9 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使动用法,使?早结果;
使?多结果)
1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动用法,使?繁多)
1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动用法,使?繁衍
生息)
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
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出一些字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一一帮助解决;其
中一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生1: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篇
传的题目在“郭橐驼传”前面还要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
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过的传记,通常都是给怎样的人作传?
生(纷纷答):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插问):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
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的某一段比较有意义
的人生经历。
师(追问):那么这篇传的“传主”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记
录了他的哪些情况?
生2:“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
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3(补充):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
的一种“种树”技艺。
(听过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总结。)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
“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
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
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首先,我来指导大家朗读课文。
师:在朗读古文时,句读的准确停顿非常重要。你只有准
确地判断出句中的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
看看以下句子该怎样停顿。
(投影):
1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
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3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
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4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
(教师先指名朗读,让学生暴露断句时的问题,教师指正。)
师:断句时要注意句中的虚词,如?、?、?句中的“也”、
“而”、“以”等词,它们是句中语气停顿的标志性词语;要
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如第?句“既/然矣”不能读作“既然/
矣”;要看清词与词之间的界线,如“争/迎取/养”不能读作“争迎/取养”。
(学生齐读以上4句话)
(一) 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师:郭橐驼种树有他的绝技,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本“种
树经”(板书“种树经”)。
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种树经”的?自由朗读课文,找到
相关语段。
(此时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就举手提问;教
师巡视,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自读课文毕。)
师:大家找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请大家齐声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非有能早而蕃
之也。”
师:大家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
生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师:还有吗?
生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正好能组成一句假设复句。大家连
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矣。”
(教师投影这句话)
师:这句话最关键的词有哪些?
(学生纷纷说出“顺”、“天”、“性”等词,教师顺势板
书“顺天性”。)
师(追问):什么叫“顺天性”?你能结合郭橐驼的“种树
经”说说它的含义吗?
(说明:此环节意在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生6:比如种树的时候,要适应树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长规
律,才能使树木长得茂盛,使它早结果多结果。“顺天性”就
是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再问一句:“顺其自然”是否就
意味着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生(纷纷答):不是。
师:何以见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再次细读“种树经”。)
生7: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
任自流。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文中“其莳也若子”
说明了这一点;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臵也若养”
说明了这一点。
师:是啊,顺其自然并不表示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人为,
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大家将“他植者”的
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起来阅读一下。
(说明:此教学环境意在指导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句及
文意。)
(此时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地将相互对比的语句对
照起来阅读。)
(投影:明确学生的阅读结果。)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根拳而土易,其培
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
既然已,勿动勿虑, 爱之太恩,忧之
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 甚者,爪其肤以
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虽曰爱之,其实
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矣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
树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说明:这是引导学生领悟寓言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
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
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
神会”的体验效果。体验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在认识
过程上要体现一种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师:他值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的区别是显而易见。但大家
有没有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
生(纷纷答):他们都想把树种好。
师:对。其实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欲望”。(教
师板书这两个关键词),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生8: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
师(追问):那么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
师:方法是从思想中来。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
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我再问一句:什么
叫“思想”?
生:??
师:我查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想”这个词
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
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
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那么什么样的
思想才是正确的呢?
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师:说得对。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
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
“理智、规律”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
植者”种树那样。(板书“理智”“规律”两个关键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
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请
大家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
问题来谈谈,思维越开阔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此时学生活动:纷纷互相讨论,气氛热烈,兴致很高。讨
论毕,踊跃举手发表看法。)
(以下是对学生所发表见解的摘要汇总)
?有学生联系到“教育培养子女”问题。学生对眼下盛行
于大学中的“父母陪读”现象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利大于
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问题。
?有学生联系到最近暴发的“印度海啸”现象,认为正是
由于人们不能理智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顺应自然规
律办事,对沿海地区进行过度开发利用,比如搞建筑、开发旅
游项目等活动,破坏了沿海的红树林和近海的珊瑚礁,致使海
岸线上失去许多对海浪袭击具有阻挡作用的天然屏障,所以海
啸造成的灾难特别巨大。
?有学生联系到“**”现象,认为当时提出的“人有
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七年赶上
英国,十年超过美国”等口号是很荒谬的,虽然当时人们改造
旧中国的热情值得赞赏,但做法却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
以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有学生联系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不能顺应历史发
展规律,妄图搞独裁,结果被人民战争所打败。
教师(小结):所谓“小寓言大智慧”(板书之),寓言
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读同
一则寓言,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同学们刚才从“种树经”中
获得的启示都有独特的理解,很好。
当年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时,或许没有我们现在想得这么多,
他给郭橐驼作传,介绍他的“种树经”的意图是什么?请找出
相关的段落。
生(齐答):最后两段。(学生齐读这两段。)
师(问):这两段中有一个词正好与前文的“种树经”形成
对应关系,大家能否把这个关键词找出来?
生9:“官理”。
生10:“养人术”。(教师赞许,板书之。)
师(追问):大家怎么理解“养人术”的含义?
生11:“养人术”就是治理百姓的方法。
师:那么应该写成“治民术”了,可作者为什么用“养”呢?
生12:我觉得柳宗元说的“养人术”是指“休养生息”的
意思。
师:说得好。那么“休养生息”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你
能否根据文意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休养生息”就是官吏在治理百姓时能顺应百姓
生活生产的自然规律,让他们自主地安排生活和生产,并能解
除过重的捐税,使他们自由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古人
所说的“无为而治”。
师: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提出“休养生息”的主张?谁能联
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来谈一谈?
生13:柳宗元是唐朝人。
师: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生活在哪个时代?
生(语塞):??
师(补充):柳宗元主要生活在中唐时代,唐王朝经过安史
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
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可是在郭橐驼的描述中,当时的官吏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齐声读出):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
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
病且殆。
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官吏们的所作所为?
生14:名为“爱民”,实为“繁政扰民”。
师:对,“繁政扰民”这个词用得好。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
中读到过类似的批评时政的文字吗?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初中读过的《捕蛇者说》
中的一段话。)
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
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师:大家再来仔细研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语言中的意味。
(投影,学生齐读)
1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
性耶?故病且怠。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中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15:第一句中的“好、烦、若、而”这些词有强烈的嘲
讽意味,揭开了这些官吏们伪善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打着“爱
民”的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扰民、害民”的勾当。
生16:我说说第二句。这句话中用了“又何以……耶”的
反问句式,语气特别强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们的“扰民”
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师:说得很好。以后大家读文言文时,请不要忽视品味虚
词,它们有时在表达情感时会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课堂开始时得提问,作为小结。)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
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
我这是为什么吗?
生17: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
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
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
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
(学生再次齐读全文,结束对课文的阅读。)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寓言
故事类”(包括《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
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五篇满分作文。)
:
师:同学们看过这些优秀作文后,有怎样的评价?
生18:这些作文在文体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体裁,比较新
颖。
生19:故事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很有趣味。
生20:作者所构思的故事都有比较深的寓意,耐人寻味。
其实作者就是把要阐述的道理用一个故事来表现了,感觉比读
议论文要生动有趣些。
师:是啊!应该说寓言是一种不错的文体,值得借鉴模仿。
现在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大家多练习一种文体,就意
味着多一条写作的路子。
那么写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样写“寓言”?
1、编故事:可以是虚拟的,动物故事或生活小事;叙事要
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寻味的“理趣”;
3、“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的关系。
师:今天老师布臵给大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读
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希望大家课后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
的《三戒》、刘基《郁离子》中的一些名篇,领会这些优秀寓
言的深刻寓意,多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
平时多练习构思和写作,“三年磨一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
出成功的寓言的。下课。
(下发“探究性学习”材料。)
一、学习寓言,要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人
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
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说说以下这些中
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
柳宗元寓言:《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罴说》、《蝜蝂传》
刘基寓言:《卖柑者言》、《工之侨献琴》等
二、学习构思寓言故事: 认真阅读古代的经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
和写作技巧;根据提供的话题,尝试构思寓言。
话题:?心存善念 ?懂得感恩 ?利己与利人
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太习惯于这
样的教学方法了:先指导学生朗读,尔后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
译,尔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尔后学生
背诵课文,尔后??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兴趣没了。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这样教?是不是除了语言学习
之外,可以抛弃其他的重要文化信息?
把语言学习的重担交给学生吧,因为每篇课文下都有那么
多注解,相信他们能读懂,老师只要在紧要处点拨一下就行了。
老师,请你学会偷懒。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吧。老师是一名指挥,演奏交
响乐的任务就交给每一位乐手。你的指挥棒上发出的指令应该
是有价值的提问,是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理解、探索的信
号。
课堂需要热闹,那是学生朗朗的书声;课堂需要沉默,那
是学生潜心的品悟。我们老师总是用心良苦,希望眼前的每一
位学生都同样的优秀,像自己一样的博学;我们老师总是慷慨
得无以复加,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传递
给学生。所以我们总是不停地讲、讲、讲。但让我们静下心来
想一想,在我们的知识宝库中,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我们的老
师填入我们的大脑?又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由我们自己的阅读
品悟获得?
的确,每一篇文章都已经“死”了,因为它们从远古传来,
只是静静地躺在语文课本中;但每一篇文章又都是“活”的,
它们“色香味”俱佳:那是字里行间闪烁的人生智慧、作者的
悲喜交加、行文构思的苦心孤诣??这些都是一种“大文化”,
是潜藏在语言背后更鲜活的宝物。难道一篇文章的千古流传不
是靠这些而是靠“通假”“词性活用”“宾语前置”?借我借
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些宝物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
切。“买椟还珠”的故事,不可忘记。
把学生唤醒!
把文章唤醒!
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
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准备: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
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
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
角——周朴园。
3、 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
园的印象(生1答:残酷、狡猾。生2答:虚伪、阴险。生
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4答:感情不
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
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
(投影)
二、教学过程
1、 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引出黑格尔名言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
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
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
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 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解读步骤:
1、让学生体验“我们”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
的关系)
2、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
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
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
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
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
者记错了吗?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
,,,,,,,, ——
,,,,,,,,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
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
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
——27之间的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
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
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
超。)
3、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无锡为
什么是个好地方”的“好”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
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4、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
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
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解读步骤:
1、 请一位女生读屏幕上鲁的第一段话,请男生点评,教师指
导。
2、 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
字的不同。
3、 生找到后,让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
同感受。(明确:“你们”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
更主要的是周家)
4、 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鲁、周
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
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5、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
”
”
——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
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
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
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
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6、教师提问:“
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
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
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
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
苦状)
教师给出情境三
解读步骤:
1、教师问: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生1答:应是真实的,周朴园当年能爱上侍萍,说明侍萍自
然有过人的魅力。当自己最心爱的人突然失去,周朴园内心的
失落可想而知。为了弥补内心的失落,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
非常自然的事了。生2答: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
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生3答:我不同意生2的说法。周朴园的怀念当然是真实的,如果是虚伪的,事情已过去三十年了,周朴园要伪装给谁看?
吃饱了没事干吗?生4答:周朴园要伪装一时容易,要伪装三十年是多难啊!在我看来,周朴园的怀念简直成了他生命中持
之以恒的习惯了,肯定是真实的。生5答:周朴园和侍萍的爱
情是真真切切的。假如周朴园是个花花公子,他也不会对一个
下人如此放在心上了。) 2、(热烈讨论后明确)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
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
3、教师说:此时,大家眼里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
是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周朴园。不过,随在剧情的发展,
周朴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了,请看
过渡到情境四
解读步骤:
1、请生分角色朗读,让生点评。
2、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
,,,,,,,, (1
,,,,,,,, 2
,,,,,,,, 3
,,,,,,,, 4
3、 请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讨论此时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
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让生组成4人小组充分讨论,
然后派代表发言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讨论,并给足时间讨
论。(生1答:周朴园害怕鲁侍萍来敲诈,出于本能的自我
保护而变得翻脸不认人。生2答:周朴园已是大资本家,而
眼前的鲁侍萍是佣人四风的妈,俩人地位太悬殊了,他怕自
己的财产、地位、名誉受到威胁,更不愿鲁侍萍来冲击他目
前的家庭秩序,所以用残冷的话来结束这段旧情。生3答:
周已不是当年那年轻冲动的大少爷了,几十年的磨练已使他
精明世故、沉稳老练,从下文他镇压工人罢工的手段就可以
看出周朴园的心已变得狠起来。所以他对鲁侍萍的残酷是比
较符合其身份和心理特征了。女生4答:根据舞台说明中“半
晌”中的提示,我觉得周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已不是过去年轻
漂亮的梅侍萍了,鲁不说他已认不出来了,本能的反应马上
就使周从怀旧的感情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经过情感与理智
的较量,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 所以周用如此绝情的方式
来结束对梅侍萍的幻想。) 4、 经过讨论明确:此时的周朴园灵魂已被物质利益占据了统
治地位,原先对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残酷取代。虽然周的
语言对侍萍而言是巨大的伤害,但是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
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
的,是不可想象的。
5、 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
是怎么表现的——
过度到情境五:
,,,,,,,,
:(,)
,,,,,,,,
解读步骤:
1、 教师设问:“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请同学联系上
下文来说明周朴园究竟是怎样解决和鲁侍萍的恩怨?(生1
答:用金钱,即文中的支票。生2答:让鲁侍萍看一看她的
儿子。生3答:我补充一点,周只允许鲁侍萍看一看她的儿
子,并没有让她相认。)
2、 教师问:通过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
(同学讨论后达成共识)(1)周只允许鲁侍萍看一看她的儿子,
并没有让她相认,主要出自害怕母子相认给其家庭惹来麻烦,
表现其办事周密,精明老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下再也没
有比母子相逢不能认的惨事了,这又表现周心狠手辣的性格。
(2)周用支票来打发鲁侍萍表现其资本家的本性——金钱是万
能的。它既可以隐瞒事情的真相,又可以赎回自己的良心,足
见其圆滑、自私。
3、教师点拨:“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
概念?请同学们看两句话:
***
(投
影)
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
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
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
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生1答:
五千块钱对鲁侍萍而言,是一笔巨大收入,可见周朴园对她的
偿还是真诚的,是真的想让鲁安度晚年。生2答:明白五千块
钱的概念后,我觉得周朴园太吝啬了、太冷酷了,尤其“你可
以先拿去用”中的先字让人感到周是在施舍,根本不把鲁当做
自己的爱人看待。生3答:金钱补偿虽然过于功利,但我觉得
这是周朴园最好的弥补方式了,比较符合他的身份。在现实中,
金钱补偿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方式,我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
是很不错了。)
对周朴园形象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下面请大家看
看作者的观点:(投影)
,,,,,,,, “
”——作者显然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周朴园的,同学们的认识是
多角度的,有政治的、有社会的、有经济的、有联系实际的、
也有从人的角度;有浅的,也有深的,都能读出属于自己的周
朴园。如果把同学们的认识和作者的认识结合起来看,我们可
以发现:周朴园的形象太复杂了,既有明显的否定性因素,也
有浓厚的人性的东西,是善恶并存、好坏兼备的,是有点说不
清楚的。那么,认识周朴园有什么意义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点拨: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是悲剧的一种。但是,即使有
情人终成眷属也可以成就新的悲剧。如果周朴园选择了侍萍,
他们顶着家庭的压力走在一起,能幸福吗?我想也没有人能保
证他们不会发生冲突,不会产生悲剧。问题不在于谁制造了悲
剧,而在于认识到悲剧无处不在、人生的不完满,这或许是讨
论周朴园形象的意义吧。
认识周朴园形象的文化意义在于: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
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
透,更何况其他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
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雨》全剧,
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
他人物。
范文四: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作者:夏提努尔?别肯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7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推广,在新理念的在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以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87-01
1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推广,在新理念的在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以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之变化
1、不断的改变学生的主体思想。知识渊博是一个人成就的集中体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教师讲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不断推广,传统的知识观受到冲击,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更新的速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的突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结合专家关于教材内容的解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教学的单向传递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一问一答为主,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掌握知识,而忽视了不一致的答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自主阅读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有些领域学生甚至都超过了老师,使课堂在时空上得到了突破。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体课堂构建的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有学生
2
的活动,但是有学生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学生主体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广下,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活动的部分不断的增加,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学生的声音,但是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容乐观。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学生主体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太低。高中语文大多数教师的教法都已经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活动的新课程模式,但是只表现在公开课和课程内容较少的教学中;其次,学生主体课堂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如,有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但是每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或者有的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有层次的导学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事先进行详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
范文五:2009年宁波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秋水(节选)》教学实录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2009年宁波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秋水(节选)》教学实录
4838字
师:在许多中国文人心中,一直珍藏着一轮明月,它绽放着别样的美丽,这明月, 就是庄子 —— 一位最富浪漫诗情的哲学家。我们今天学习的《秋水(节选)》,就是 庄子著作中的 ·一个著名的片段。
学习古人的文章,句读是第一关。我想通过这种方法,看看同学们自读的情况。 (教师投影展示无标点的课文,学生朗读。)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感觉同学们都已经做了比较认真的预习。下面,老师再提几 个问题,看看大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请问:这则短文主要阐释什么道理?
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不能局限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否则就如井底之蛙!
生: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
师:很不错啊!再来看几个句子,请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投影显示)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顺流而东行
3.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4.我之谓也
(师随机指几名学生回答,解释均无误。)
师:看来,庄子也不过如此,这篇课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同学们半个小时的预习 就轻松解决,这堂课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学生笑)
师:但是,老师在读课文时遇到一个问题,被一个字困扰了很久,即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中的 “ 旋 ” 字,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是怎样理解这个字的呢?
生:旋转。
师:不错,课本上是这么解释的,那还原至句中说河伯 “ 旋转面目 ” 合理吗?
(学生似若有所悟,片刻,学生发言。)
生:说河伯 “ 旋转面目 ” 确实不合理。因为北海在黄河前方,河伯如果要对海神说话只需 向前直视,没有理由转过头去。
生(反驳):也许是他不好意思面对海神才转过头去的呢!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生:那也不行。面对听众说话是基本礼仪,凡人尚且知道,河神更不能如此不懂礼貌 的!
(生笑,师亦笑。)
师:两位同学根据生活常识来推断词义,这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语文学习主要还应 该从语言着手来理解内容。《古汉语字典》中的 “ 旋 ” 有哪些义项呢?
生(学生快速翻查):有三个 —— 转、归和随即。
师:我们不妨将这三个义项套人句子验证验证 —— 是河伯 “ 随即 ” 了面目吗?河伯 “ 归 ” 了 面目吗?河伯 “ 转 ” 了面目吗?
生(笑):都不好。
师:那怎么办呢?
(生思考)
师:刚才那位同学把 “ 旋转面目 ” 解释为 “ 转过头去 ” ,大家注意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先把 “ 面目 ” 的意思弄清楚?
生(顿悟) :“ 面目 ” 应该指面貌神情,比如 “ 面目可憎,面目全非 ” 。刚才同学说 “ 转过头 ” 是可以的,但 “ 面目 ” 不能解释为 “ 头 ” 。而 “ 旋其面目 ” 要解释为 “ 转过表情 ” 就不合适 ……
师:你的意思是说,根据上下文搭配关系, “ 旋其面目 ” 中的 “ 旋 ” 不适合作 “ 旋转 ” 解,否 则就会出现 “ 转过表情 ” 这样不通的说法,是吗?
生:是的。
师:那么,既然 “ 面目 ” 指 “ 面貌表情 ” ,那 “ 旋 ” 怎么解释才好呢?
生:“ 旋 ” 翻译成 “ 改变 ” 好!
生(多数同学赞同):是河伯改变了神情!
师:你们和一些专家学者所见略同啊!请看(投影显示) ——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7年):“ 河神才改变脸色 ” 。
刘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将此句译为 “ 河神开始改变 神态 ” 。
师:河伯为什么要改变神态呢?
生:神态改变是因为心态改变了。
师:改变神态前的河伯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看看原文,有没有体现他改变之前的心态 的句子。
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
师:喜洋洋嘛。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生笑)
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句。
(学生读,师指导学生再三朗读,要求读出 “ 得意洋洋 ” 的语气。)
师:那么,河伯是否有理由得意呢?
生(齐答):有 !
师:用文中语句回答。
生(齐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 。
师:九曲黄河,雄浑跌宕,浩浩荡荡,他确实有资本洋洋自得。不过,这种得意似乎 没有持续多久。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改变了自得之心呢?
生:见到北海之后,河伯 “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于是自惭形秽。
师:河伯是怎么说的呢?
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
师:如果河伯不去东海,他会怎样?
生:始终自以为是。
生:会成为井底之蛙,被大方之家耻笑。
生:如果不见识一番大海,河伯将会始终以为自己是 “ 天字第一号 ” 呢!
师:同学们,海神是大方之家吗?
生(七嘴八舌):不是,还有比大海更大的,大洋,天空,宇宙 ……
师:让我们看看海神若在听了河伯感叹后的一番话吧(投影显示):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 吾在 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学生齐读,了解大意。)
生:海神的确不是最大的,但他所见更多,视野更宽,因此,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这 也是大方之家啊。
师:这段话除了能够表明海神的 “ 大方 ” ,我们是否还能领悟到其他道理呢?
生:小与大其实是相对的。海比河大,天地比海大,但天地与比它更大的相比则是小 的。
生:我觉得,大与小之所以存在,其实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大。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生:小与大是相对的。同样,所有的伟人、智者也都是相对的。我们只要认识到这一 点,就不会狂妄自大,而我们也会因此更加伟大。所以,我觉得庄子才是真正的大方 之家!
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越来越发现庄子思想的深刻,他有着我们目前还不懂的 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有着我们还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许 多人研究庄子,评价庄子,在众多评论中,我最喜欢这句(投影显示):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 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 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 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 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
庄子是一位传奇大师,《秋水》只是我们呼吸到的庄子的一缕芬芳。想要沐浴其中, 请同学们多阅读庄子的相关作品,拥有自己的远见卓识后,你将会唇齿留香啊!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315101)对话
邓彤(以下简称 “ 邓 ” ):这节课可概括为:一个词 ——“ 旋 ” ,一句话 ——“ 吾非至于子之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这是一种比较巧妙的设计,我想,你在备课时一定 费了些心思吧?
郑晓刚(以下简称 “ 郑 ” ):对于《秋水(节选)》的教学,我一直心怀忐忑。从本质意 义上讲,庄子的文章应该属于哲学范畴。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哲学文章,是我一直 考虑的问题。几次《秋水》教下来,都感觉不够理想,最大的困惑有两点:一是针对 这篇课文,该教给学生什么;二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进行教学。
邓:教什么与如何教,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两大核心任务。这个问题太大了,一时难 以说清楚。我们不如结合这节课的特点,把话题定位在 “ 语文自读课教学应该 ? 教什么 ? 与 ? 如何教 ”? 上 , 如何?一堂成功的课 , 最基本的一条是 :这堂课你究竟想教给学生什么? 所以,请你先说说是怎么解决这节课 “ 教什么 ” 的问题的。
郑 :一般来说 , 这篇文章学生大体上都能够读懂 , 读完课文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懂得 “ 做 人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等道理。这样的体悟,学生是很容 易自行获得的。如果这时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于学生认识水准上,教学定是索然无味 的。
因此,我试图再深入些,使节选的课文更加符合庄子的思想的本意。但是,庄子的 《秋 水》主要是宣扬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对此,学生又是很难理解到位的。而且,过分纠 缠于这些内容,会不会把语文课上成庄子哲学思想研读课呢?
几经思考,立足课文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认识程度,我把教学内容落在了这个点上:河伯之所以能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 是因为他眼界太小了 。 囿于自身 , 便会目光短浅, 缺少见识。只有在他见到大海后,才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就是获得了 “ 具见 ” ,因此, “ 有 见方有识 ” 是我对这篇文章主旨的定位。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邓: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所有的思想内涵都应该立足于 “ 文本 ”—— 文中的词语、句子与 段落 。 从你的课堂上看出 , 学生大体顺利达到了这个层面的理解 。 我很欣赏你用一个 “ 旋 ” 字开启了解读《秋水(节选)》之窗。对于文章教学来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会牵 一发而动全身。一篇课文的教学,切人点可以有多种,你选择的是人们通常容易忽略 的一个字。说说你的思考吧。
郑:文言文教学,最不可以忽视的就是字词句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自读课也不例外。 我想通过对 “ 旋 ” 字的研究,给学生做个示范,使他们体会到阅读过程中 “ 咬文嚼字 ” 的方 法和趣味。这样的内容是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易注意的,因此,需要教师特别点出。
对于文中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的 “ 旋 ” 字,学术上历来颇有争议。从上下文的联系上看,河 伯的心态是发生了转变的,按通常的逻辑,心态的转变往往外现在表情上,为此,我 倾向于 “ 改变 ” 的解释 。 值得庆幸的是 , 这种解释 , 竟然和我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谋而合了。 学生是需要知道河伯的改变的。有了这个 “ 旋 ” 字,前后两个不同的河伯就很容易被学生 发现。可以说一个 “ 旋 ” 字真的就打开了文章的入口。
邓:入口已打开了,再通过一个关键句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来探究思想内核,这也是 很恰当的。
郑:说来惭愧。其实对于这个关键句,以往教学只是停留在 “ 主旨句 ” 的层面上。学生理 解到了,我就自欺欺人地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当引领学 生进入文章后,如何再深入探究,如何让学生把握河伯得到的 “ 见识 ” ,是非常具有挖掘 价值的。什么是大方之家?谁是大方之家?为什么会被大方之家笑?怎样才避免不被 大方之家笑?这些问题,会渐进渐深地引发学生一连串的思考。学生的思路仿佛一下 子被打开了,便有了追问究竟的欲望。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 提升。
邓:你的教学中,并没有满足教材节选的部分,也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但我注意到你 选择的是纵向补充式的拓展,而不是通常大家所作的横向引用。你的用意是什么?
郑:当我把这篇课文教学的主体思路确定后,我想到的是如何丰满课堂的血肉。
至于后面选用的海神的回答,目的是想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点一下关于 “ 小大 之辨 ” 和 “ 事物的无穷性 ” 的哲学思想的。这些思想,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点中国古代文 化,不求有多深的体会。另一个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对于文本的阅读,特别是对 于像庄子这样的大家,会随着阅读的深入而对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有更进一步的了 解。从课堂的反应看,学生对庄子表现出无比的钦佩。这些,应算是他们深入阅读的 收获。
另外,庄子的文章,历来是以具有非凡想象的寓言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庄子以来, 用寓言阐发思想成为中国文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庄子善于将深刻的哲理寄寓 在鲜活的形象之中,这样避免了说理的呆板、艰涩、枯燥、乏味,化抽象为具体。如 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以在这些方面略加介绍。一方面,学生可以把握中国文学发展 史的一条脉络;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最后,还望邓老师指一下这堂课的不足。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最优秀的作文范文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课件
邓:在指出不足之前,我想先和你讨论一下你的教学语言。我觉得你这堂课的教学语 言是有一定美感的。看来你是刻意下了一番工夫,能说说你的考虑吗?
郑:我觉得语文课要有别于其他课堂,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 文 学的味道,文化的味道。优美的课堂语言,会让学生得到一种享受。这也是我一直在 追求在努力的。这篇课文,哲学味道大于文学味道。讲课时,语言过于理性,课堂可 能会很闷。所以要认真润色课堂语言,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邓:我以为这堂课的主要问题恰恰就在这一点。我不反对你美化课堂语言,也非常赞 同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过,语文味到底应该怎样才能体现出来?显然,你试图通过 自己的教学语言来体现。但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无论怎样优美,毕竟只是一种载体, 我倒担心过于注重教学语言的华美是否会喧宾夺主,以致妨碍学生对原作的理解。如 果我们伸出手来向学生指示月亮,本意是让学生领略月亮之美,但由于我们的手指装 饰得过于 “ 花哨 ” (请原谅我用了这个比较严厉的词语),会不会使学生过于关注 “ 手指 ” 却忘了月亮本身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登高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