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土地资源。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
,,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中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两个显著的地理特色:一、海拔6.4
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占的面积超过平地(平原和高平原),成2/3与1/3之比;二、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比例大的特点。目前,草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4,,耕地占10.4,,林地约占12.7,,而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则合计约占20.5,。尽管如此,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
?能源。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
?矿产。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如钨的储量为世界各国总储量的3倍多,稀土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4,。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具世界意义。铁和锰的储量虽均占世界第3位,但贫矿多,富矿少;此外,还多伴生矿。如攀枝花铁矿中,有钒、钛、镍等伴生。非金属矿中的硫铁矿、菱镁矿亦居世界首位,磷矿居第2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见中国水资源)。
?森林资源。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积量91.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其中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见中国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中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次于马来西亚的巴西,居世界第3位。
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经济植物(按单项用途一次一种计)即达2411种,不仅提供各种食料、药材、纤维和其他多种工业原料,并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条件。水产资源中有鱼类约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其余为淡水鱼类。此外尚有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等。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从中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甚可观,但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如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顷,而世界人均却达3公顷;耕地面积列世界第4位,人均约0.1公顷,世界人均约0.36公顷;草场资源居世界第3位,人均约0.35公顷,世界人均为0.76公顷;森林面积人均0.107公顷,世界人均为0.65公顷;地表径流总量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在世界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价值比较中,矿产总值比计,中国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却居世界第10位。
主要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矿产三种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其中,长江流域水量最大,占全国总水量的37.7,,次为珠江和广东、广西沿海各河流域占17.2,;反观淮河以北,黄河虽为大河,但其水量仅占全国径流量的2,,海河、滦河为1,。但黄河下游及海、滦河流域的豫、鲁、冀3省的耕地面积却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25,,相互对照,水土资源的失调,灼然可见。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区占90,,其余10,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中国东南部的滇、黔、桂、湘、赣、粤6省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储量,成为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上一大特点。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运输有着重大的影响。
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全国6大地区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现简述如下:
?东北地区。多种自然资源富饶,且结合较好。可耕地广,仅黑龙江一省耕地面积即占全国的9.23,,且有大片宜农荒地。森林资源丰富,占全国的33,,野生动植物资源亦丰。能源资源中以石油最为雄厚,探明储量占全国45,50,。煤炭资源不足,占全国的9,,有赖调入。铁矿储量占全国1/4,矿种配套以黑龙江、辽宁两省较好,吉林较差。
?华北地区。为富煤省(区),内蒙古和山西并列全国前茅,河北次之。3省(区)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2和1/3。铁矿储量大,与煤配套好。内蒙古的稀土矿驰名世界。但水和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区境北部草场广大,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华东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能源以煤为主,集中于鲁皖苏边区,安徽且有一定储量的铁矿与之配合。山东矿种也较多,苏、浙、闽3省则矿产贫乏。水资源以淮河以南较丰沛;杭州湾以南虽属丰水区域,但河流短促。全区水力资源仅占全国的4,。华东海域辽阔,东海鱼类资源尤见丰富。森林资源则以杉木、毛竹和马尾松等用材林著称。
?中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2.82,,居全国首位。除南部地区属丰水带外,其余广大地区为多水带。森林和水产资源具有一定规模。森林面积虽略小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然其蓄积量则远小于这2个地区。区内以有色金属居优势,湖南和赣南的钨、湘中的锑、湘南、湘西的铅、锌及赣东北的铜矿在全国均负盛名。能源方面,水力蕴藏丰富,占全国的13.8,。煤则集中于河南省。
?西南地区。以金属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至为重要。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锡、铅、锌等,在国内均具一定地位,并有盐、磷等非金属。水力蕴藏量占全国的68,。黔、滇、川邻界地区有相当规模的煤田,其中贵州为富煤省,居江南各省前列。川、黔2省还富天然气。西南地区为中国第2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20,以上,仅次于东北。区内多山地,耕地占全国比例最小。
?西北地区。耕地数量少,然宜农荒地广,是中国重点垦区之一。草场辽阔,兼有干草原、荒漠与高寒草甸等不同类型草场,牲畜种类多,是中国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林区分布星散,就面积论居全国第5位,而木材蓄积量则居全国第4位。能源种类齐全,蕴藏量丰富,除青海以外,其他四省区均为富煤省,其中又以新疆储量居第1。水力资源占全国的10,,黄河上游的青、甘、宁三省区水力资源尤为丰富。内陆盆地则是油田所在。阿尔泰山与祁连山有多种金属矿产。柴达木盆地的盐湖矿种多,数量大。
范文二: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1、 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4. 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
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我国的煤60%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阳泉、西山;河北:开滦、峰峰;山东兖州、陕西:神府;河南:平顶山;江苏: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内蒙古:东胜、准格尔、霍林河;辽宁、阜新;黑龙江:鸡西、鹤岗;贵州:六盘水等。 东北黑龙江的大庆,辽宁的辽河。天津附近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以及中原油田(简称中华胜利了)、甘肃的玉门、新疆的克拉玛依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的天然气田有:陕北靖边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庆气田(以长庆气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输气管道);塔里木的轮台(西气东输);柴达木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四川的泸州、自贡威远、江油、达川和重庆的涪陵、万州等地(四川盆地环形输气管道);南海的崖城13-1气田(向香港输气管道);东海的平湖气田(向上海输气管道)和春晓气田(供气宁波、绍兴05年建成)
[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中日关于俄的输油管线的争夺,中哈输油管线。
我国金属矿的分布:(1)铁矿:铁矿是重要的矿产,因为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从河北、辽宁、四川最多。著名的铁矿有: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2)有色金属矿: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稀土、锡、钨、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矿山有:铜矿:江西德兴、云南东川、湖北大冶(铜、铁);钨:江西大余;锡:云南个旧;锑矿:湖南锡矿山;汞矿:贵州铜仁;镍矿:甘肃金昌;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金矿:山东招远;铝土矿:贵州修文、山东淄博、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等
④ 主要问题和对策:
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乱采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严重→依《矿产资源法》护矿,综合利用,并研究利用替代性新材料。
5、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①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两个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
[补充]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A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B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C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D位置适中,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②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它还有苏北沿海、台湾西部(布袋盐场)和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等也是良好的晒盐场所。
[补充]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因为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是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 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④ 问题:过度捕捞和近海石油污染
对策:a禁止过度捕捞,做到用养结合;b防治海洋污染。
6、森林资源
①基本特点:a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b森林覆盖率低(13.9%),林木蓄积量小;c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②主要分布地区:a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为主;b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为主;c南方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③七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工程,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④成就: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7、草场资源
①我国草场资源面积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②我国五大草原区:东北草原区;蒙、甘、宁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区。
③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
④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不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⑤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
范文三:资料1:自然资源的含义、特点及影响
自然资源的含义
自然资源的含义
广义地讲,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物质。狭义地讲,仅指具 有价格属性的自然资源,这个含义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界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自然性物质。如人造森林同样是自 然物质和自然资源。同时,这种自然性物质必须以自然形态存在。埋藏在地层中的石油、煤 炭 等矿物质是自然资源,采掘出了的石油,煤炭等矿物质尽管其主要物理化学特性未变, 但其自 然存在形态已变,因而不再是自然资源;同样,采伐出的林木也因自然形态的丧失(还 包括一些 物理化学特性的丧失)而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有用性。并非所有的自然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只有在现有的生活方式及 技 术经济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自然物质才是自然资源。
3(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用的自然物质并不都是具有价格属性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 或 稀缺的自然资源才是具有价格屑性的自然资源。
注意:第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是同一类物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理解;
第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本节包括关于能源的内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因此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并强调其利用方式。
第三,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资和自然能量。自然条件中目前尚不能利用的部分,如地震、山崩、泥石流等不属于自然资源范围。
第四,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可以变更的,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例如,目前盐水淡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可能成为淡水的重要来源。空气是人类生活最急需的自然物,过去一般不把它列入自然资源范围。今天,在人烟稠密的地区,新鲜空气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即按照资源的性质,划分为四类: 1(环境资源,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等。这类资源比较稳定, 的利用而明显减少。如能合理开采发展,精心保护,就能水续为人类利用。
2(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资源人类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 生产出来,如能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经营管理,也能为人类水续利用。
3(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o 4(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 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估竭o
(二)从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的角度分类:
1(耗竭性自然资源。它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 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
2(稳定性自然资源。它具有固定性和数量稳定性的特征。如土地资源o 3(流动性自然资源,也称再生性资源。这种资源总是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再生,同时又以 一
定的速率不断消失,如阳光、水(水域资源除外)、森林等。流动性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两小 类。一是恒定的流动性自然资源。它们在莱一时点的资源总员总是保持不变,如阳光资源和 水能资源等。二是变动的流动性自然资源。它们在某一时点的资源总星会由于人们的开发使 用而发生变化,如森林资源和水体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
有限性: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间的有限性;一定时间内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无限性:是指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这里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挖掘资源潜力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辨证的看待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利用前景充满信心。
地域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热条件影响显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带性,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
整体性:而在一个地域的资源由于其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种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参考:
自然资源有整体性、有限性、多用性、区域性、发生上的差异性等自然属性。
(1)整体性 各个自然资源要素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2)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规模和容量有一定限度。有限性决定自然资源的可垄断性,决定自然资源有绝对地租,决定对自然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开发。如果规模是无限的,就不称为自然资源了。有限性决定自然资源替代状况的重要性。按照自然资源的替代状况,可分两类。一类是可以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木材等各种材料资源。另一类是较难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水、氧气等。从长远的观点看,不可替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上升。淡水资源是大量消耗的不可替代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
(3)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有多种用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用途在发展。以河流资源为例,首先出现泄洪、排水、补给地下水功能,接着出现捕鱼功能。农业社会出现灌溉、运输功能。工业社会出现发电功能。近来,又有调节小气候、净化大气、水质等环境功能,还有娱乐、陶冶情操、景观等休息功能,防灾避难功能等在上升。此外,某些河流有地域分界功能。多用性决定了综合开发和优化开发是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向。
(4)区域性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富集,有的地方贫乏。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决定了自然资源在地域间的流通和调剂。在国际贸易中,石油等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进出口单项物资。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形式有三个类型,反映不同的自然资源空间再分配的可能性和形式:?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径流。人类可以开掘运河、渠道,把径流
引到需要的地方。南水北调,前提是径流的可移动性。?制成品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矿石、木材等。这类资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和成品输向资源短缺的地区。?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不可移动资源互相间有固定的空间关系。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屋、道路桥梁、港口等资产的不可移动性。国外把土地以及固定在土地上的资产称为不动产。“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讲的是人的可移动性和庙宇的不可移动性。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和空间运动上的差异,增添了利用自然资源的复杂性。
(5)发生上的差异性 每类自然资源都按特定的方式发生、变化。从发生角度,可以把自然资源分成三类:?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海潮、径流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周期性连续出现。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应该尽可能地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的状况需要改进。例如,我国是水资源不足的国家,目前洪水拦蓄能力只有 1800亿立方米,占洪水总量的 11,。如能拦蓄更多水源,既可防灾,又可发展生产。?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包括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是有生命的机体。更新取决于自身的繁殖能力和外界的环境。人类应当引导它们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更新,以便永续利用。保存种源是保护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基础。?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物燃料、金属矿、非金属矿等。这类资源形成的周期长,总量有限,消耗一部分,减少一部分。应当杜绝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二次资源,如二次能源,二次淡水资源,再生金属资源等是对一次资源加工以后的形态,或者是对一次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形态。二次资源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形式。
自然资源的影响
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响,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特性。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范文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6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参考考试地图册和高教中国地
理的矿产资源)
一、资源的概念、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资源 ——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陆地资源的分类:【老版高一地理(上),教材表4.4】
一般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补充:气候资源)
按属性分: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只有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按利用方式分:见教材(表4.4)
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a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其一、某些资源的总量巨大,但人类可利用的部分有限。如水能
其二、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如我国耕地资源仅1.3亿公顷
其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如人类现在还难以利用埋藏很深的资源。
b 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资源的利用率可提高 —— 如提高单位土地的生物产量等
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 —— 如增加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过去没有列入资源范畴,而现在被广泛利用;原来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有多种用途;某些稀缺的资源,现在找到了可代替的材料或代用品。
c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土地、水、生物等可再生资源 —— 水热条件 —— 地带性规律
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 地质作用 —— 非地带性现象
d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种资源或资源整体发生变化,都会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
如:滥采滥伐森林:可能出现森林退化、土壤侵蚀、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教材图4.15)
4、能源资源
1)陆地自然资源中,一部分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被称为能源资源。
2)能源资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为:
常规能源 —— 在现阶段的科技条件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
例: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 —— 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 例: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规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导地位。
提问: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呢?(答案:煤)
5、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生产上 —— 提供原料和能源;
生活上 —— 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需要的源泉。
a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如下图:)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它们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
种植业
食品加工业
纺织工业
陆 林 业 木材加工工业
地 造纸业 自 然 牧 业 乳畜业
资 制革工业 源 渔 业 水产品加工业
矿 业 机械制造业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b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6、气候资源(也适当考虑放在气候之后讲解)
a 、特点
自然资源按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二种;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目前人们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的共同点:
1、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2、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的不同点:
、气候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2、气候资源的数字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字范围内才有资源价值。
如:农业生产 —— 对日照、温度、降水有一定的数值要求。
商品贮存、工业产品的质量 —— 温度、湿度有一定的适宜数值范围。
3、 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如:光、热、降水等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变化。(可请学生举例)
b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气候资源最广泛的是: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分 扩展(视时间充裕与否)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
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 见下表(教材96面表4.1)这表参考中国气候,进行修改。
我国自北向南热量条件(无霜期、≥100C 积温等)、降水条件的变化情况,相应的农业种植制度如何变化?
答:我国自北到南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逐渐增加,农作物由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再到一年三熟,北方以旱作为主,如小麦、玉米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如水稻。同是种植小麦北方为春小麦(春播秋收、作物不越冬),而南方为冬小麦(秋播夏收、作物越冬)。
合理、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 —— 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二)气候资源与建筑业
1、日照与街道方位 右图表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路线 (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 W S E N
可见,就北半球一般而言:朝北的房屋,光照差;朝南的房屋,光照较好。
为了使居民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教材97页图4.1)城镇街道宜采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0~600的夹角。
2、风与城市规划
风一方面对大气污染物有稀释作用,另一方面对大气污染物又有输送扩散作用。为了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民区的污染:
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地区 ——
居民区布局在上风向,工业企业布局在下风向。
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 ——
工业企业应避开冬夏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居民区在下风向。
提问:北京应把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北京何方位?
答:北京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因此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通常应布置在西南或东北郊区。
(三)气候资源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穿越不同的气候区,为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
如:铁路公路设计 ——
注意沿线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问 青藏铁路的修建要克服的最大的技术难题是什么造成的?
答:冻土
航空机场的选址
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宜建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区。
讨论 为什么潮湿低洼处、城区不宜修建航空机场?
答:潮湿低洼处易出现雾不宜修建航空机场。城区低云、雾比郊区多,不宜修建航空机场;且修建航空机场占地广,飞机产生的噪声大,不宜修建在城区。
(四)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
如:旅游资源 —— 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利用冬季气候严寒发展的冰雕艺术。??
二、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1、 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③自
2、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 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大的问题;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我国水能资源目前开发程度不高。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
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注意]建筑高坝也会带来淹没农田、移民安置、破坏自然生态、国际影响等问题。 3.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c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 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例如: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我国的煤60%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平朔、阳泉、西山;河北:开滦;山东:兖州、陕西:神府;河南:平顶山;江苏: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内蒙古:东胜、准格尔、霍林河、伊敏、元宝山;辽宁:阜新;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贵州:六盘水;宁夏:石嘴山;青海:大柴旦等。 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著名的油田有:黑龙江:大庆,辽宁:辽河。天津附近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甘肃的玉门、新疆的克拉玛依、塔北、塔中、柴达木西部冷湖、花土沟油田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我国天然气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蒙陕(陕甘宁)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的天然气田有:陕北靖边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陕甘宁气田;塔里木的轮南(西气东输的源头);柴达木的涩北气田(涩宁兰输气管道);四川盆地的泸州、自贡威远、江油、达州和重庆的涪陵、万州等地;南海的崖城13-1气田(向香港输气管道);东海的平湖气田(向上海输气管道)和春晓气田(供气宁波、绍兴)
[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中日关于俄的输油管线的争夺,中哈输油管线。
我国金属矿的分布:(1)铁矿:铁矿是重要的矿产。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贫矿多,优质富铁矿少。我国铁矿分布广泛,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最多。著名的铁矿有: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辽宁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2)有色金属矿: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稀土、锡、钨、钛、锑、锂、菱镁矿居世界首位。重要的矿山有:铜矿:江西德兴、云南东川、湖北大冶(铜、铁);钨:江西大余;锡:云南个旧;锑矿:湖南锡矿山;汞矿:贵州铜仁;镍矿:甘肃金昌;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金矿:山东招远;铝土矿:贵州修文、山东淄博、广西:平果;铅锌矿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等
补充一些非金属矿产:
④ 主要问题和对策:
煤炭、石油、电力不足→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乱采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严重,而且事故频发→依《矿产资源法》保护,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深度和潜力。
5、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①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和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一年有两个鱼汛:冬季的带鱼汛和夏季的墨鱼汛)
[补充]①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A 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B 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排放到该海域的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C 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它还有苏北沿海、台湾西部(布袋盐场)和海南岛西部(莺歌海盐场)等也是良好的晒盐场所。
[补充]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这一带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有: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里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布袋和莺歌海位于背风坡(雨影区)
③ 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底锰结核、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④ 问题:过度捕捞和近海石油污染
对策:a 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捞和人工养殖增殖结合,定期休渔;b 防治海洋污染。
6、森林资源
①基本特点:a 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b 森林覆盖率低(13.9%),林木蓄积量小;c 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②主要分布地区:a 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为主;b 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天然林为主;c 南方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③七大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④成就: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7、草场资源
①我国草场资源面积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②我国五大草原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区。
③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
④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⑤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
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核能:美国最多, 法国比重大, 俄罗斯、日本
风能:分布于风力较强的沿海和内陆高原(如西欧平原、中国内陆的新疆和内蒙古高原) 太阳能(美国巴斯托太阳能电站,世界最大)和生物能(沼气)、潮汐能(俄罗斯白海有世界最大潮汐电站) 、波浪能(西欧沿海)、地热能(美国盖伊塞、羊八井、冰岛)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
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1260千瓦,2009年后, 三峡成为第一。亚洲水利资源最丰富(特别是中国西南),其次非洲,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但水利资源是第一(河流入海口小,落差大)。
世界十大河流水能蕴藏量:刚果河、亚马孙河、长江、恒河、勒拿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叶尼塞河、黑龙江、伏尔加河;十大河流径流量: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叶尼塞河、密西西比河、勒拿河、恒河、黑龙江、伏尔加河、尼罗河
能源结构: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核电和水电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局部差异: 首先,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9%,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
其次,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德国40.6%,法国37.9%,英国35.4%,加拿大37.9%,意大利58.4%,澳大利亚36.3%。
第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均在35%以上,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3.8%,沙特41.2%,英国35.1%。
第四,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韩国核能占13.8%,乌克兰核能占13.8%,加拿大水力占13.0%,巴西水力占19.8%。
总结:煤炭为主 【南非、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波兰、印度、澳】; 石油为主(美、日、德、英、加、意); 天然气(俄、伊朗、沙特); 核能(法国比重大, 其次是太阳能水能、美国核发电总量大) 能源消耗最大国家:美国
能源问题解决方针: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努力提高能源生产,注意节约和保护,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寻找新能源,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工程影响:如西气东输、中国-缅甸输油管道(起点实兑港, 终点到重庆,昆明、重庆设立炼油厂;中哈线也可能延伸到重庆;陆上石油管道是为躲避美国对海上能源通道的控制而采取的一项国家战略措施, 让它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产油国之间的一大通道 — 通过印度洋,从缅甸进入云南,以避免过分依赖太平洋,防止中国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于马六甲海峡、为中国开辟新的油品进口通道,进一步保证国家的石油供应安全):对输出地:工程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对输入地:有利于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保障能源安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2010将着手启动管道的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中缅原油管道的建设将降低中国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缓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为中国开辟新的油品进口通道,进一步保证国家的石油供应安全。
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
能源或资源输出问题思路:输出地该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埋藏浅、开采容易、运输安全、当地对该资源消耗小、可大量出口、输入国与该国友善。
如中亚石油输入中国:中亚里海沿岸石油丰富、开采成本低、可通过管道运往中国独山子、安全可靠、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友善。
如非洲几内亚湾石油输入中国:几内亚湾石油储量大、开采量大、几内亚湾较波斯湾外海开阔(可供大吨位油轮和大型钻井平台架设)、非洲石油消费小、大量可出口、中非关系友善。
粮食问题(粮食安全)解决措施: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范文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主要产业(班级: 姓名: )
一. 课前预习:
1.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 2. 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有 、 ,位于长江流域的有 。 3.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 为主,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 、 。 4.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科学布局工业生产: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 状况 、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5. 中国的第一大能源是 ,中国主要的产煤区 、 、 ;我国第二大能源是 ,中国最大石油工业基地是 ;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中部地
区的有 在东部沿海地区 ,在西部地区的有 。 机械工业基地目前已形成 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纺织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6. 四大高新技术密集区 。
二. 课堂练习: 例题1. 山东鲁花集团生产的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于 (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
例题2. 中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 A. 南甘蔗北甜菜—地形 B. 南甘蔗北甜菜—热量 C.北甘蔗南甜菜—地形D. 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例题3。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计算机软件基地,选择厂址时应优先考虑 ( ) ①临近原料产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例题白银市地处半干旱,干旱地带,降水较少,蒸发强烈,下列农业生产方式最适宜该地的是( ) A. 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提倡喷灌滴灌方式 B.利用黄河水灌溉之便,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 为保证农作获取充足水分,须大水漫灌 D.将陡坡缓坡都建成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例题. 黑瓜子是白银市特产之一,现有2吨黑瓜子要运到兰州张苏滩批发市场销售,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
A. 黄河水运 B.铁路运输 C.公路铁路联运 D.公路运输
例题4。贝贝去年暑假期间从广州到哈尔滨度假,沿途写下了许多旅游日记。请结合该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B 城市是 ;
(2)请判断贝贝的下列旅游日记记录是否可信。 ①“在A 城市郊外看到了连片的甘蔗地, 在B 城市郊外则看到的是连片的甜菜地。” 是否可信? ;
②“C 铁路线经过的城市中,长沙和沈阳 都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否可信?
(3)C 铁路线在株洲与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线)交会。
(4)C 铁路线和D 铁路线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连接10个省会或直辖市城市。
贝贝沿途经过的10个省会或直辖市城市依次是: 。
例题5。读图回答问题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 地区。
(3)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 的分界线,大致是 线,
A 地商品粮基地的名称是, 其主要播种的粮食作物是
(4)A 地的耕作制度(熟制) 是 ,
当地的糖料作物是 ,
这种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的省(自治区)
的简称是 , , , 。
(5)B 地的耕作制度是 。当地的油料作物是 , 这类作物的最大产区分布
在 . 三. 直通中考:
1.“玉米黄,高梁红,大地笼罩青纱帐”这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 (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青藏地区耕作业主要分布在( )
A .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 B .山地高原中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绿洲地区 C .绿洲分布区 D .高原土壤条件较好的草原区 3.从农作物的生长期来看,哪个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4.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 .水稻 B.春小麦 C.冬小麦 D.谷子
5.甘蔗性喜湿热,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分布在 ( )
A .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以下地区不属于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是 ( )
A .山东半岛 B.珠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四大牧区分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 C .内蒙古东部牧草繁茂,有三河马和三河牛等优良畜种 D .我国牧区的牲畜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大
8.既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是( )
A .山东半岛 B .太湖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 .洞庭湖平原 9.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是 ( )
A .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11.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 )
A .亚热带和热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11.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应为 ( )
A .棉纺织工业 B .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 .丝纺织工业 12.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 )
A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上海高新区 C.深圳高新区 D .西安――杨凌高新区 13.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传统工业发达 C .科技智力资源密集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14.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城市是( )
A .青岛、大连 B.上海、大连 C.天津、烟台 D.连云港、南通 15.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B.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C .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D.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
16.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是陕西 ②京津唐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③位于黄河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包头、太原等 ④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资源条件是靠近我国著名的铁矿产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7.为了举办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首都钢铁公司将迁出北京。读下图回答: (1)写出图示阴影地区所在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
① ④ ⑤ (2)首都钢铁公司位于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在图中的数码代号是 。
①工业基地是以 工业为主,⑤工业基地是以 工业为主;在①处有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
地 ,④处有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
(3)图中显示,北京所在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有丰富的有色金属 B. 有丰富的煤和铁 C.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D. 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4)首都钢铁公司搬迁将有利于北京 ( )
A. 提高空气质量 B. 减少沙尘暴 C. 改善水质 D. 减少噪声
(5)若②有一批钢材需运往⑤工业基地,可以利用的较为便捷的铁路线是( )
A. 京广线 B. 京包线 C. 京沪线 D. 京哈线 18.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及港口”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向铁路干线包括京哈——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太焦—焦柳线 以及 线和 线。
(2) “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在中国的部分铁路干线名称是 该东西向干线东起 ,西到阿拉山口,与 (国名)的铁路相连,
一直向西到欧洲著名的海港 ,该铁路干线在中国境内与京广线交汇于 ,与京沪线相交于 (填铁路枢纽名称)。 (3)连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是 ( ) A 焦柳线 B 京沪线 C 京九线 D 陇海线
(4)修建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起点是 终点到 ,在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 ) (双项选择) A. 高寒缺氧 B. 滑坡、泥石流 C. 冻土 D. 通过沼泽地带 (5)浙赣铁路的起止点是从(6)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港口是,一般以海航线,且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城市是 和 。
四. 课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