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刘鹗在读《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第2回中的这段: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开始读了这段之后,那种感受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现在想来,作者就是运用了通感手法。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修辞手法,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
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比如,李贺《蝴蝶飞》: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3、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如,杨万里《又和二绝句》: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其中,“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就用将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审美效果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诗歌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范文二:“通感”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通感”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摘 要: 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作者尝试引导学生从具有丰富“能指”的语言入手,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展开独特的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在体验生命的同时,接受审美教育。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想象 人生经验 文本通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富于跳跃性、包孕性和丰富“能指”功能的语言入手,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进行一次感悟式生命体验,以及美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升华。
在长期的诗歌教学中,我融入诠释学的某些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有效展开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人生经验通感”利用学生常遇到的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他们展开联想,用自身人生经历“泡开”、补充诗人创造的意境,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本通感”则利用以往的阅读积累实现与“人生经验通感”相同的目标。在这里,“参与联想创造”与“深刻理解和接受”是同义的、成正比的。
一、“人生经验通感”举隅
北朝民歌《木兰诗》刻画了女英雄木兰的形象,讴歌了劳动人民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层意义,我在“木兰还乡”这一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复原诗篇创造的鲜活的生活图景、情趣盎然的细节,让诗篇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活跃感人的亲情散发出来,从而让他们“走进”木兰还乡的情景中,“触摸”诗篇寄托的劳动人民纯朴的感情,下面是他们做出的“复原”:
?秋凉矣,大雁南飞。木兰见了此景,心中不禁一阵悲凉,她想起昔日里照顾她的爷娘,疼爱她的阿姊,调皮的小弟,一股思乡的情绪如海潮般涌出,占据了她的心头,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她不再停留,骑着良驹,日夜兼程,赶赴家乡。到家的前一个晚上,她兴奋异常,辗转难眠,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第二天一早,木兰就来到城外,见到一个老爷爷,欲言又止,真可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爹,娘,二姐快回来了吗,”无数的岁月,阿弟总是这样问父母。一句疑问,如一把尖刀,剖割着爷娘的心。总是在黑夜里放纵自己的眼泪,在老泪纵横的面孔上写满了思念。爷娘的思念使他们的头上朝如青丝暮成雪。今天,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女儿回来,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
?“爷,娘,我就是木兰呀~”木兰扔掉钢盔,激动地欢呼,三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木兰的青丝在风中飞舞,与爷娘的白发相交映。
如此鲜活的想象不但具体准确地诠释了原诗的主题思想,而且丰富了原诗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人生经验,令这次鉴赏活动获得了更丰厚的收获。这不仅仅是在理解木兰的还乡,分明是同学们一次纯朴、古典、诗意的精神还乡。
二、“文本通感”举隅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词句甚为平白,似乎没有深长的意味。然而余光中先生说,他“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余光中《开卷如开芝麻门》)。这是为什么呢,尝试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通感”这一“导体”,充分联系各种相关文本,对本诗反映的历史背景、文化心态做探究,不难发现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悲剧意蕴。
全诗都在完成一项回忆,第一联:岐王宅、崔九堂、寻常见、几度闻,这些简单的艺术碎片能触发读者的许多联想。杜甫与李龟年出入大场面、风光无限的时期,正值所谓的“开元全盛日”。这样,诗人追忆与李龟年在一起的情形,流露的必是对盛世与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深情怀念。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
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一切繁华已然成了明日黄花。“人生思幼日”,在生命的暮年里、帝国的末路上,重温往日的繁华与风光,怎能不倍感温暖也倍感凄清呢,
再看第二联:“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向往的快意之游所在。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但是,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江南的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李龟年唱道:“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不但如此,“落花时节”四字还一下子就把中国知识分子那美人迟暮、伤春悲秋的情结衬托出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红楼梦》)岁月蹉跎,青春不再,踌躇满志的艺术家们也没有办法逃脱时间的酷刑,令人浩叹不已。
在这一节鉴赏中,融会了历史资料、相关诗词和某些资料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剖析,发挥了“文本通感”的独特作用,丰富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形象和意蕴。
三、读者未必不能如此
有人也许会质疑,你引导学生走得太远了吧,那都是诗人们的意思吗,回答这样的质疑,我们只能引用诠释学的基本理论。诠释学告诉我们:“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录?序》)
由于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和充满空镜头的文体,诗歌语言具有丰富的“能指”功能,即具有多解性、“无达诂”性。想象犹如火箭头,语言犹如助推器,在半空中,语言外壳燃尽脱落,而想象可以未尽地继续驰骋。这就使每一个思想不同、性情不同、文化涵养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的读者,得以充分调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的力量,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展开独特的想象,做出个性化读解。也许不完全是作者的本意,但在丰富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上,只有好处;对初学诗歌鉴赏的中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兴趣的激发。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名作欣赏,1986(4).
[2]叶嘉莹.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的现代反思.迦陵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范文三: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文学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其中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初读第四句,笔者马上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因为它们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郎士元诗中的那个“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受,不愧为神来之笔。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不仅说明“通感”是外在感觉器官的相互转移,也能说明外在的感觉决定于内在的审美心理感应。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读者如果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
“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
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
范文四:“通感”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通感”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澳元 http://news.fx678.com/news/keywords/aud.shtml
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作者尝试引导学生从具有丰富“能指”的语言入手,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展开独特的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在体验生命的同时,接受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富于跳跃性、包孕性和丰富“能指”功能的语言入手,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进行一次感悟式生命体验,以及美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升华。
在长期的诗歌教学中,我融入诠释学的某些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有效展开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人生经验通感”利用学生常遇到的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他们展开联想,用自身人生经历“泡开”、补充诗人创造的意境,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本通感”则利用以往的阅读积累实现与“人生经验通感”相同的目标。在这里,“参与联想创造”与“深刻理解和接受”是同义的、成正比的。
一、“人生经验通感”举隅
北朝民歌《木兰诗》刻画了女英雄木兰的形象,讴歌了劳动人民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层意义,我在“木兰还乡”这一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复原诗篇创造的鲜活的生活图景、情趣盎然的细节,让诗篇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活跃感人的亲情散发出来,从而让他们“走进”木兰还乡的情景中,“触摸”诗篇寄托的劳动人民纯朴的感情,下面是他们做出的“复原”:
?秋凉矣,大雁南飞。木兰见了此景,心中不禁一阵悲凉,她想起昔日里照顾她的爷娘,疼爱她的阿姊,调皮的小弟,一股思乡的情绪如海潮般涌出,占据了她的心头,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她不再停留,骑着良驹,日夜兼程,赶赴家乡。到家的前一个晚上,她兴奋异常,辗转难眠,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第二天一早,木兰就来到城外,见到一个老爷爷,欲言又止,真可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爹,娘,二姐快回来了吗,”无数的岁月,阿弟总是这样问父母。一句疑问,如一把尖刀,剖割着爷娘的心。总是在黑夜里放纵自己的眼泪,在老泪纵横的面孔上写满了思念。爷娘的思念使他们的头上朝如青丝暮成雪。今天,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女儿回来,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
?“爷,娘,我就是木兰呀~”木兰扔掉钢盔,激动地欢呼,三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木兰的青丝在风中飞舞,与爷娘的白发相交映。
如此鲜活的想象不但具体准确地诠释了原诗的主题思想,而且丰富了原诗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人生经验,令这次鉴赏活动获得了更丰厚的收获。这不仅仅是在理解木兰的还乡,分明是同学们一次纯朴、古典、诗意的精神还乡。
二、“文本通感”举隅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词句甚为平白,似乎没有深长的意味。然而余光中先生说,他“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余光中《开卷如开芝麻门》)。这是为什么呢,尝试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通感”这一“导体”,充分联系各种相关文本,对本诗反映的历史背景、文化心态做探究,不难发现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悲剧意蕴。
全诗都在完成一项回忆,第一联:岐王宅、崔九堂、寻常见、几度闻,这些简单的艺术碎片能触发读者的许多联想。杜甫与李龟年出入大场面、风光无限的时期,正值所谓的“开元全盛日”。这样,诗人追忆与李龟年在一起的情形,流露的必是对盛世与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深情怀念。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一切繁华已然成了明日黄花。“人生思幼日”,在生命的暮年里、帝国的末路上,重温往日的繁华与风光,怎能不倍感温暖也倍感凄清呢,
再看第二联:“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向往的快意之游所在。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但是,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江南的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李龟年唱道:“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不但如此,“落花时节”四字还一下子就把中国知识分子那美人迟暮、伤春悲秋的情结衬托出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春心莫共
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红楼梦》)岁月蹉跎,青春不再,踌躇满志的艺术家们也没有办法逃脱时间的酷刑,令人浩叹不已。
在这一节鉴赏中,融会了历史资料、相关诗词和某些资料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剖析,发挥了“文本通感”的独特作用,丰富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形象和意蕴。
三、读者未必不能如此
有人也许会质疑,你引导学生走得太远了吧,那都是诗人们的意思吗,回答这样的质疑,我们只能引用诠释学的基本理论。诠释学告诉我们:“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录?序》)
由于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和充满空镜头的文体,诗歌语言具有丰富的“能指”功能,即具有多解性、“无达诂”性。想象犹如火箭头,语言犹如助推器,在半空中,语言外壳燃尽脱落,而想象可以未尽地继续驰骋。这就使每一个思想不同、性情不同、文化涵养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的读者,得以充分调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的力量,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展开独特的想象,做出个性化读解。也许不完全是作者的本意,但在丰富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上,只有好处;对初学诗歌鉴赏的中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兴趣的激发。
澳元 http://news.fx678.com/news/keywords/aud.shtml
范文五:丘特切夫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丘特切夫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丘特切夫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曾思艺
摘要丘特切夫在诗歌中大量运用通感手法,以超越常规语言,形象地表现宇宙的美,
复杂的
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以视觉写听觉,以触觉写视觉,以嗅觉写视觉,
化虚为实或变
抽象为具象,多重感觉沟通,并使之与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
关键词丘特切夫诗歌语言通感
由于往往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描写,通过自然 追索心灵,生命之谜,同时又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尤其是解放语言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是人与自然 的融合无间使得丘特切夫能把各种感觉相互沟通; 另一方面,他也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滑过语言常规, 力求在多种感觉的沟通中来形象地表现宇宙的美, 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想,即大量运用通感手 法来超越常规语言,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从而使读者 像第一次见到世界那样去感知世界,体验感情,思考 人生.通感,本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但由于丘特切 夫在其诗歌中运用得多而出色,具有极大的艺术感 染力和较高的美学价值,本文拟专门对之进行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是特定的心理现象在文学中 的反映,是一种艺术通感,是文学家们有意用综合感 觉的形式感知事物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结果,它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是直觉性或幻觉性.文学家特别是诗人往往
较一般人想象力更丰富,也更为敏感,同时也比一般 人更执着,更沉迷于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尤其是当其 进入创作境界时,往往是:"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 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 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 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沈辞弗悦,若游鱼 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层云 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 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 瞬."…"""在此情况下,艺术家"凭借想象力和他 的敏感,可以看出不同事物的相互感应""",从而 以直觉或幻觉的方式表现不同事物的感应,并使各 种感觉沟通.
二是情感性.文学作品无不深深浸透作者的情 感,王国维甚至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C3i(5o)艺 术通感自然也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因而感觉挪移在 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感情的挪移.
三是审美性.艺术通感虽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 来,但由于其情感性,更由于它积淀着作者长期的生 活经验,人生智慧与艺术修养,因而具有审美性.可 以说,艺术通感是审美意义上不同感官印象之间的 某种"替代"."艺术也可以说是要每一个形象的看 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 使它把心灵显现出来"|4"".文学中的通感手法, 就是文学工作者通过不同艺术手法和技巧,生动逼 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在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各种感觉 的相互沟通或彼此替代的审美意象,并以具体形象 的语言,通过更换感受的角度,来描写事物的形状和 情貌,形象地表现宇宙的美,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
理思想,以收到陌生化的功效.
四是语言性.美国的阿伯拉姆为通感下的定义 是:"通感指一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同时产生两种或 多种情感的心理过程.在文学上,此术语指描写一 种感觉的语言被用来描写另一种感觉;声音具有颜 色,颜色具有气味,或气味具有声音等.这种现象的 复杂特性有时也叫做'感觉转移'或'感觉类 比'."b?('在这一定义中,他明确指出,文学中的通 感具有语言性("指描写一种感觉的语言被用来描写 另一种感觉").的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无论任何 感觉都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通感也不例外,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作者也正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艺术 57
革新,以达到反常化的艺术效果,因此,语言性应该 是文学通感必不可少而且十分突出的特点. 诗歌中运用通感,在西方拥有悠久的历史.早 在古希腊时期,荷马便写出了"那句使一切翻译者搁 笔的诗":"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 花也似的声音"".17世纪英国玄学派更是爱用 "五官感觉交换的杂拌比喻",即通感,如该派领袖约 翰?但恩(一译多恩,1572--1631)的诗歌《香味》中的 名句:"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 唤o,,[6](99--100)到l9世纪,通感手法开始被诗人们广 泛地运用,如意大利诗人帕斯科利(1855--1912)诗歌 中有这样的通感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喷喳喳像 小鸡儿似的走动."【6"'更重要的是,通感这一手法 在l9世纪得到了理论概括.法国着名诗人,象征派 先驱波德莱尔,综合诗人们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与 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的理论,以诗的形式
提出了颇为系统的"通感论"(又译"交感论","应和 论"),它集中,精练,形象地体现在其名诗《应和》(一 译《通感》)中.这首诗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内容 非常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它全面而系统地 总结并升华了"通感论".第一,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应和"(或"通感")关系,从而奠 定了感觉沟通理论的坚实的哲学基础.第二,在此 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波德莱尔总结了西方诗人在这 种手法方面的长期艺术实践,揭示了人的各种不同 感觉之间的相互应和,沟通的通感关系,完整而形象 地提出了一切感觉相通的观点:"芳香,颜色和声音 在互相应和."通感本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现象,其运 用和表现在此前西方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中并不鲜 见,但那往往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使用的.波德 莱尔则不然,他将通感作为应和的入口甚至契机,进 而使之成为其诗歌理论的基础,由此而枝繁叶茂的 象征的森林便覆盖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形式与 内容以及各种艺术之间等等一切关系.由此,波德 莱尔带来了一场诗歌的革命.从此,诗人们便大量 使用通感,并寻找客观对应物以构成象征,来暗示性 地展示与自然应和的精神世界.
丘特切夫在诗歌创作中比较生动,全面地实现 了波德莱尔的"通感论",既写了人与自然的"应和" (让自己的思想感情总是尽可能地通过自然景物表 现出来,采用了客观对应物),又写了人的各种感觉 的沟通,但都与波德莱尔无关,而主要受谢林哲学的 影响,同时也受到19世纪诗歌喜用通感的时代潮流 的影响.丘特切夫的人与自然应和的通感,主要表 现为人与自然的应和及"我在一切中,一切在我中" 58
的境界,以及采用对喻手法,运用客观对应物或通体 象征,都是最明显的体现,此处不赘.本文论述的是 他诗歌中作为语言手段出现的通感手法. 丘诗中的通感手法不仅量多,而且相当出色,充 分体现了他那人与自然一体的思想,和他致力于陌 生化的艺术创新——在审美情感的支配下,打破常 规的感知觉经验,把各种感知觉表象相互嫁接与转 换,变成想象中的变形性感知觉,并外化为诗意的语
言,以更好地表现复杂,幽微的隐秘情思,从而收到反常合道的艺术功效.其通感手法大约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
第一,以视觉写听觉.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 "美感是听觉和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 了听觉,视觉是不可设想的.""H'声音作用于人的 听觉,感动了人,使人的心中产生视觉的形象,从而 使听觉变成视觉形象.丘特切夫深知个中奥秘,在 诗中较多地以视觉写听觉,如"K0r丑且BeCeHHHfi,
nepBbtfirpoM,/KaK6bIpe3BaCaHHrpa~,,rpoxoyerB
se6eFoJIyI~OM."("那春天的第一声轰鸣,,像孩子一路 欢跳一路嬉戏,/隆隆滚过蓝莹莹的天空.")(《春 雷》)轰隆隆的春雷声,清脆地滚过天空,使诗人心中 产生了似乎看到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相互追逐嬉 戏的情景,诗人把这一情景以通感的形式借助语言 表达出来,既化听觉为视觉,使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 语言陌生化,增加了艺术欣赏的情趣,又含蓄地表达 了诗人对春雷所带来的生命活力的欣喜之情.又如 "I)a3且acTcH6namBeCTBceMHpHbl曲,1-Io6e~btfi
?删e蛐ayqefi"("太阳的光线对普世敲起了,胜利 的宏亮的钟声")(《"东方在迟疑"》),太阳的光线本
是视觉,但由于太阳升起,人们随之起来,经过长长 黑夜而得到休息的万物也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早 晨的钟声"当当"敲起,在这一刻,诗人深感钟声和太 阳融为一体了,于是,他以通感的方式,让太阳用光 线对整个世界敲起胜利的宏亮的钟声,化视觉为听 觉,变常见为陌生,从而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对早 晨阳光的赞美,极其生动,深刻,隽永地表达出来. 第二,以触觉写视觉.如"BOMr?eMOpO3HOm Tymm''("在寒雾的烟尘中")(《"我站在涅瓦河 上"》),"TyMan"("雾")本应是眼睛所见,此处却感觉 其"MOpO3HbII~"("寒"),这就把视觉感受变成了触觉 感受,同时又点出这"寒雾"只是"MFJIa"(烟雾,烟 尘),从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寒雾将尽,阳光即至的 冬日情景.又如"qHCTa~H1e?碍且na3ypb"("纯净而 温暖的蔚蓝")(《"初秋有一段奇异的时节"》).初秋 时节,天高气爽,天地间有一种水晶般的透明,纯净. 我国唐代诗人杜牧《长安秋望》诗云:"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时,冬天 的寒冷尚未到来,亮丽的阳光使人心情灿烂,水晶般 的秋天使人也变得水晶起来.丘特切夫的这句诗把 天空水晶般透明,纯净("qHCT~H"——"纯净")的蔚蓝 (视觉)变成了可感触的"温暖"("Tei'IJmH",触觉),有 力地表达了对初秋的热爱.再如"3eJleHbCBe>Ky~O
HOHT"("滋润着鲜嫩的绿意")(《"浅蓝色的天空"》), 也是以触觉来写视觉:"绿"是眼见之物,而"鲜嫩"则 全凭触觉,用"鲜嫩"修饰"绿意"则把两种感觉打通, 变触觉为视觉,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陌生感与新颖 感.
第三,以嗅觉写视觉.如"CyMpeKtmXHfi,CyMpaK
?HHb,/…TI,LXH~,TOMHbI~t,~IaFOBOHHBIfi"("宁静的幽 暗,沉睡的幽暗……,静悄悄,懒洋洋,香馥馥的幽 暗")(《"灰蓝色的影子溶和了"》),"e.~efiRymHCTbII~H
aaTapahi~"("芬芳的,琥珀色的光辉")(《"在人群中, 在不息的喧哗里"》)."Cy~paK"("幽暗"),"eaefl" ("光辉")本属眼睛所见,而分别以"6JIaroB0HHb", "
nS'mHcrbIfi"(均意为"香的","芬芳的")加以修饰,仿 佛能嗅到,这就让嗅觉与视觉沟通了.而"enefi"本 指"教堂用的橄榄油",后转意为"精神上的安慰物", 此处借指"神圣的光辉",朱宪生先生译得十分精 彩J(,因而以"芬芳的"加以修饰,就不仅是让视觉 与嗅觉沟通,更多了一层下面将要论述的使抽象之 物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功效了.
第四,化虚为实,或变抽象为具象.一些抽象的
思想,空灵的观念往往难以为人所知,诗人调动想象 力,运用通感手法,充分利用通感的直觉性,审美性, 情感性与语言性,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象,使枯燥 的东西充满情感,让熟悉的语言陌生化,从而大大增 强了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这是 丘特切夫诗歌的惯用手法.他或是让具体动词与抽 象名词结合起来,如:"?0且nHpa盯~OKOTB, MHOr'OMH~IX,COHHBIX?yM"("她们以雪白的肘支起 了/亲切的,如梦的思绪")(《"在深蓝的海水的平原 上"》),"且yM"("思绪")尤其是"COHHBIX且yM"("如梦 的思绪")本是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但以具体的动词 "
no~rlHpaeT"("支起")与之搭配,立即使这一渺无形 迹的空灵的"思绪"具有了实体的感觉,从而化抽象
为神奇可感的东西,同时,这种搭配在语言上也有一 种超出常规的新颖性,引人注目.这是一种颇为现 代的语言方式与技巧,在现代诗中极为常见,海外现 当代诗人使用尤多,如"唐玄宗,从水声里/提炼出一 缕黑发的哀恸"(洛夫《长恨歌》),"四十多年的思念, 四十多年的孤寂,全都缝在鞋底"(洛夫《寄鞋》),"柳 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余光 中《招魂的短笛》),一些女诗人写爱情诗也信手拈 来,光是新加坡华裔女诗人淡莹的《伞内?伞外》一诗 中就有:"把热带的雨季,乍然旋开","共撑一小块晴 天"("晴天"谐音"情天"),"撑着伞内的春".由此可 见,丘特切夫的这种手法,是相当大胆而且极有现代 意义的.或者,他以具有实体感的词修饰抽象的名 词,赋予抽象的东西以实感,如:"~orpy3HBItIHCbBCOH
e?e3Hb哺,,ycTa皿且npHpo.~aCHHT"("疲倦了的大自 然,,堕入了铁一般沉重的梦里")(《"在这儿,只有死 寂的苍天"》),抽象的"o0H"("梦")以">Keae3~1fi"
("铁一般沉重的")来修饰,使"梦"具有重量,变得真 实可感;又如:"HacBerny~oMet[Ty"("灿烂辉煌的梦 幻"),"3J~TbIeCHBI"("金色的梦")(《"不,大地母亲 啊"》),则让"梦幻"和"梦"具有了明亮的颜色,给人 产生一种如在眼前的感觉.这同样是现代诗歌惯用 的一种手法,如淡莹的《伞内?伞外》中有"雨的青涩 年龄",笔者的《蒙娜?丽莎》中有"几千年抑制不住的 迫切探寻/怒放为一朵千古传奇万载芬芳的神 秘"9".此外,丘特切夫还以通感的手法把一些 感觉或抽象之物变得具体可感,如"HpOHHKHyTHerOl~
6?a瑚H肿ii,'("充满了芬芳的倦慵")(《雪山》), "
Herofi"("倦慵")本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 觉,诗人用"~J'IamBOHHOH"("芬芳的")修饰之,就使它 变得具体可感了.
第五,多重感觉沟通.如:"?bIMHO—JIeI'KO, MrJIHCTO一?HJIe螽H0./B~pyrqTO—TOnOpXHynOBOKHO"
("烟一般轻,幽洁如百合,,有什么突然扑进窗户") (《"昨夜,在醉人的梦幻里"》).如前所述,这首诗写 的是黎明时阳光在卧室里渐渐出现的过程,先从触 觉上写其极轻——"且b【M1o—JIerKo"("烟一般轻"), 再从嗅觉上写其芳香——"MFJUACTO一删JIe螽Ho"("幽 洁如百合")(也包括颜色的不那么亮),从而使视觉, 触觉,嗅觉沟通,细致传神地写活了黎明时分的阳 光.又如:"Bnpyr?HBoT咖eTHbIMCHHHI~M/ KOCHyBUIHCbnepcefiM0加卫IbTx,/I)yM且HbIM,rpOMKHM
B0cKm?IaH刚/PacKpbtnomJIeKpeCH~mTBOHX"("突然, 它以颤动的光线,触着了少女的前胸,/又以洪亮的, 绯红的叫喊,张开了你踺毛的丝绒")(《"昨夜,在醉 人的梦幻里"》),阳光本属视觉所见,可它却发出了 "
rpoMr~B0cHbeM"("洪亮的叫喊"),则转化为
听觉,而"?)c玎H1IaHbeM"("叫喊")又以"PyM~M" ("绯红的")来修饰,又变听觉美为视觉美.短短一 节诗,把视觉同时变为听觉和视觉,构成了多重感觉 59
变换与沟通,具有多重感觉之美,语言也因此不仅新 颖,而且具有多层次的美.
丘特切夫的通感手法还往往结合一些修辞手法 来展开,运用最多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比拟,即拟人或拟物.通感与比拟结
合,是一种由我及物或由物及我的移觉,移情同时进 行的审美心理活动,它不仅仅是主体内心情感的联 想,而且是主体内在感觉的联系.如:"HHo且HH,C MOefiTyI]O[~T(~KOIO"("而我孤独的,带着呆滞的阴 郁")(《"在我的痛苦淤积的岁月中"》),"a删矗, ~e30TpaJLHb[HCOH"("凋残的,凄苦的梦"),"BqyTKOfi
TeMHOTe"("敏锐的暗影中")(《"夜晚的天空是这么阴 沉"》)."TOCKa"("阴郁")像人一样神情"TyrlaH"("呆 滞"),"COH"("梦")像花朵一样"BFJIbIfi,6e3oTpa且Hb1 ("凋残的,凄苦的")(也可视为像人一样凄苦), "
TeMHOTa"("暗影")具有人的"qyTKa~"("敏锐"),这 种通感与比拟的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化空幻板滞为 鲜活生动,语言也因之而活泼生动新颖.这类诗句, 还有"3aecbBeJIHK0e6bIYl0e/C,~OBH0?bImHTB3a6hITbH;,
皿peMneTC.naJIKO,6e33a6OTHO"("过去的辉煌的梦/仿佛 还在波光中明灭;/它正无忧地,甜蜜地睡着")《"金 碧辉煌的楼阁"》)等等.
第二种是比喻.即以比喻的方式表现通感,化
抽象为具象,让人更新鲜,更形象地感知事物.如: "HBCIOnpHp0皿y,KaKTyMaH,/?peMOTa:,KapKafl
06q~MZIeT"("炎热的睡意似雾般浓,,把大自然整个的 罩笼")(《日午》)."~,peMo'i'a"("睡意")本是一种可感 觉但难以描述的颇为抽象的东西,此处以"KaK TyMaH"("似雾般浓")比喻之,不仅化抽象为具体可 见可感,而且极生动地写出了炎热的夏日正午的睡 意之浓.前述"疲倦了的大自然,,堕入铁一般沉重 的梦里"(《"在这儿,只有死寂的苍天"》),也是用比 喻来表现通感,以":,KeJIe3HMfi"("铁一般沉重的")来
修饰抽象的"COH"("梦"),使之富有可触可感的重 量.
值得一提的是,丘犍切夫诗歌中的通感手法不 仅量多,独特,极富现代感,而且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和深邃的哲理.余国良先生指出,丘特切夫"通过感 觉的变异,使艺术形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起来, 以表现一种时代的精神和深邃的哲理",如他写雷 声:"'听!在白色的云雾后,一串闷雷轰隆隆地滚 动;飞驰的电闪到处穿绕着阴沉的天空.'(C在郁闷 空气的寂静中"》)这里的雷声,一扫可爱之态,像憋 着一肚子气那样,闷声闷气地向'阴沉的天空'发泄. 这沉闷之气,阴郁之感,正是由听觉雷声,引起了视 觉对闪电飞驰穿绕的注意,从而调动了人的触觉对 云雾中夹带着的湿润气流的敏感,使人感到雷声之 沉闷,天空之阴郁,以及两种巨大力量的较量,如果 说滚动的雷声是主将,'飞驰的闪电'就是先锋,它们 一
起撕破'白色的云雾',向'阴沉的天空'轰击,这恐 怕就是丘特切夫寓含于诗中的哲理和时代精 神".[Io]'
丘特切夫的通感手法在俄国诗歌中是一种大胆 的创新.在丘特切夫以前的俄国诗歌中,通感手法 运用不多,即使运用,也往往是偶尔为之.而丘特切 夫是有意大量运用通感的手法,把平淡无奇的事物 变成充满诱惑力的新感知对象,把艺术形象的有限 性与无限性统,起来,在多种感觉的沟通中展示自 己所把握到的美的世界,同时使习以为常的语言变 得新颖而有多层次意义.他的这种手法运用得极其 成功,极富现代感,对后来的俄苏诗歌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c],第一册,上海 古籍出版社,1979.
[2]波德莱尔语,转引自刘自强:波德莱尔的相应论 [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3]王国维:人间词话[M],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 1986.
[4][德]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 书馆,1996.
[5][美]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z],曾忠禄,郑 子红,邓建标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6]钱钟书:通感[c],见舒展编选:钱钟书论学文选, 第六卷,花城出版社,1990.
[7][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周扬译,人 民文学出版社,1957.
[8][俄]丘特切夫:丘特切夫诗全集[M],朱宪生译,漓 江出版社.1998.
[9]曾思艺:蒙娜?丽莎[J],香港诗双月刊,1998年4月 号总第39期.
[1O]余国良:丘特切夫与李贺诗歌的变异感觉[c],见 戴剑平主编:中外文化新视野,黄山书社,1991.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