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农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
1.1 毕业生基本情况 .............................................. 5
1.1.1 数量和结构............................................. 5 1.1.2 生源结构............................................... 5 1.2毕业生就业情况............................................... 6
1.2.1就业率 ................................................. 6 1.2.2人才专项 ............................................... 7 1.2.3就业区域分布 ........................................... 8 1.2.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 11 1.2.5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 11 1.2.6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析 ........................ 13 1.2.7待就业学生情况 ........................................ 13 1.3 第三方评价 ................................................. 15
1.3.1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需要度 ............................ 15 1.3.2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满意度 ............................ 15 1.3.3最终落实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 15 1.3.4综合满意程度 .......................................... 16 1.4报告涉及相关概念与第三方数据说明............................ 16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9
2.1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引导、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19 2.2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20 2.3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发展指导.......................... 22 2.4以提升质量为目标,努力拓展就业市场.......................... 22 2.5以方便学生为原则,细致、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 23 2.6就业、培养、招生联动,推进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 24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与未来对策................................ 27
3.1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 ........................................... 27 3.2国家三农的“新常态”........................................ 28 3.3 中国农业大学未来就业对策思考 ............................... 29 附件:分学院、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 31
1、分学院就业率 ................................................ 31 2、分学院、分专业就业形式 ...................................... 32
1
图表目录
表1 2015届毕业生人数及性别统计 ................................................................ 5 表2 2015届毕业生生源结构统计表 ................................................................ 5 表3 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 6 表4 2015届毕业生人才专项人数统计............................................................. 8 表5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1 表6 2015届待就业毕业生截至11月底去向情况........................................ 13
图 1 2015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 ................................................................... 7 图 2 2015届毕业生出国情况 ........................................................................... 7 图 3 2011-2015届毕业生中选调生数据对比图 .............................................. 8 图 4 2015届毕业生就业各地区分布图 ........................................................... 9 图 5 2015届毕业生就业各省市分布图 ......................................................... 10 图 6 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京津冀、一带一路)分布比例 ................. 10 图 7 2015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 12 图 8 2015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 13 图 9 2015届毕业生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需求度 ..................................... 15 图 10 最终落实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16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和《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5〕44号)要求,现发布《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是一所以生命科学、农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现有16个学院(部),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5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上实现就业是大学生的成长之根,家庭的希望之源,社会的和谐之基,毕业生就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业大学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入主流、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为就业引导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建设为毕业生的职业引导目标,开阔思路、创新方法、踏实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倡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形成了立足基层、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良就业传统。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以及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形
成了学校的工作特色和亮点。
第一章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1 毕业生基本情况 1.1.1 数量和结构
2015年,学校共有毕业生556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971人,硕士研究生1936人,博士毕业生654人(表1),其中男生占42.38%,女生占57.62%。不同学历层次看,除博士生男生比例超过50%外,其余学历毕业生均为女生多于男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女生比例最大,为60.85%。
表1 2015届毕业生人数及性别统计
本科 硕士 博士 总计
2971 1936 654 5561
1259 758 340 2357
1712 1178 314 3204
39.15% 51.99% 42.38%
60.85% 48.01% 57.62%
1.1.2 生源结构
2015届毕业生分布在31个省市,其中北京籍生源毕业生总人数最多,为1007人,其次为山东籍生源,为896人。本科生毕业人数山东籍生源最多,研究生毕业人数北京籍生源最多。
表2 2015届毕业生生源结构统计表
本科生 研究生 合计 省份 本科生 研究生 合计
445 451 896 重庆 82 25 107
323 684 1007 吉林 80 29 109
156 280 436 湖北 77 91 168
125 210 335 云南 71 8 79
125 33 158 江西 70 40 110
123 58 181 福建 67 22 89
122 29 151 甘肃 64 25 89
116 53 169 广西 55 13 68
99 62 161 广东 50 16 66
96 79 175 贵州 45 11 56
94 68 162 海南 11 0 11
93 55 148 宁夏 9 6 15
92 50 142 上海 9 2 11
90 66 156 青海 8 3 11
88 25 113 西藏 2 0 2
83 102 185
1.2毕业生就业情况 1.2.1就业率 (1)总就业率
我校就业率继续保持95%以上的较高水平,同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止2015年10月底,本科生就业率为96.70%(其中深造率58.23%),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5.66%,博士研究生就业率96.33%,总就业率96.30%(表3)。
表3 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各学院、各专业就业率
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分布在18个培养单位,本科生共64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共113个专业,博士研究生共66个专业,各学院、各专业就业率情况统计见附表。 (3)深造情况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自2011年起持续增高,并且连续4年超过50%,2015年达到58.23%(图1)。
图1
2015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
2015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总人数为661人,其中本科生549人,硕士研究生84人,博士研究生28人。出国(境)深造学生中赴美国深造的毕业生最多,为274人,占41.45%;其次为英国,为116人,占17.55%(图2)。
图2 2015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1.2.2人才专项
毕业生中310人赴西部就业,70人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 87人被选聘为选
调生,5人应征入伍(表4)。
表4 2015届毕业生人才专项人数统计
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加趋于成熟,“事业发展”和“专业特长的发挥”超过“薪资”、“地域”、“城市”等因素成为毕业生选择工作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参加选调生项目的学生从2011年的23人,增加到2015年的87人。工作地点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和其他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区域的分布更加广泛,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和家乡就业;更多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
图3 2011-2015届毕业生中选调生数据对比图
1.2.3就业区域分布
2015届毕业生就业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4,从中可以看出在北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占到63%,其他各地区共37%,其中以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分布
最少,仅占3%。
图4 2015届毕业生就业各地区分布图
从各省市分布情况来看,学校所在地的北京市有1481人位居第一,山东省有274人位居第二,天津市有172人位居第三;京外就业有1759人,占就业人数的54.23%。具体分布见图5。
图5 2015届毕业生就业各省市分布图
其中,京津冀地区人数为1762,占55%;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13省市人数为418人,占1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人数为335人,占10%;其他占22%(图6)。
图6 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京津冀、一带一路)分布比例
1.2.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5年,企业依然是接收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尤其是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高校和科研单位是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具体分布见表5。
表5 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2.5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15年,农林渔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是毕业生就业人数居于前3位的行业,军队、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是毕业生就业人数位于后3位的行业(图7)。毕业生中选择与我校教育特色相关行业的人数最多。
图7 2015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2.6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析
就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就业岗位或工作内容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过程中是否应用到专业知识。根据对我校1425名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2015年全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平均为84.28%,各学历来看,博士就业相关度最高,为96.35%,其次为硕士,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相关度与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就业相关度越高(图8)。
图8 2015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1.2.7待就业学生情况
截至2015年10月底,学校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201名待就业学生,其中本科生93人,硕士研究生84人,博士研究生24人。学校对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80人已落实工作,56人有求职意愿,24人拟出国,22人拟考研。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2015届待就业毕业生截至11月底去向情况
1.3 第三方评价
2015年,对我校1785名毕业生求职过程与求职满意度进行网络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生在求职技巧培训、职业目标的选择、个人特质探索方面的就业服务需求程度最高,校园专场招聘会、校园双选会、学校就业信息网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求职成功率最高的渠道,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依次是发展平台与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职业稳定和公平。 1.3.1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需要度
数据显示,91.0%的毕业生表示需要校园招聘会,90.9%的毕业生表示需要招聘信息发布,88.4%的毕业生表示需要就业信息网。
图8 2015届毕业生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需求度
1.3.2对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满意度
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也比较满意,90.9%的毕业生对于校园招聘会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92.5%的毕业生对于招聘信息发布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91.9%的毕业生对于就业信息网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1.3.3最终落实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毕业生从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所用的时间平均为4.32月,所收到的单位录用通知平均为2.89个,最多收到录用通知32个。对于最终落实的工作与所学专
业的相关程度情况,35.7%的毕业生表示很相关,34.6%的毕业生表示相关,16.6%的毕业生表示一般,6.6%的毕业生表示不相关,6.4%的毕业生表示很不相关。
图9 最终落实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1.3.4综合满意程度
依据学校对用人单位校园招聘服务与毕业生需求进行抽样调查,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比较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个人能力、性格特点、道德品质和专业基础,对学校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严谨踏实方面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满意度较高,希望在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承受压力方面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将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学校就业信息网作为校园招聘的有效渠道,对学校就业服务整体满意度达到90%以上。
1.4报告涉及相关概念与第三方数据说明
1、报告中毕业生深造人数包括国内升学人数和出国留学人数两部分,深造率为升学率和出国率之和;总就业人数包括就业人数和深造人数两部分,总就业率为深造率和就业率之和。
2、报告中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划分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各类企业5大类,其中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3、本报告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提出的八大综合经济区域为依据进行区域分析。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香港,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4、报告中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军队。
5、报告中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就业岗位或工作内容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过程中是否应用到专业知识。
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做为本报告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我校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报告中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2015年10月底的统计数据。
7、报告中对各学院采用简称,括弧中为简称:农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学院(生物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科学院)、动物医学院(动医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学
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电学院)、工学院(工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院)、理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人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思政学院)、国际学院(国际学院)、图书馆(图书馆)、烟台研究院(烟院)。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工作水平稳步提高,毕业生实现了充分、高质量就业,就业指导、培训实现全员覆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形成工作特色。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等多项荣誉。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如下:
2.1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引导、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中国农业大学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理念,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入主流、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以服务国家发展建设为职业选择方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
在引导上,学校结合“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毕业生入伍、西部计划”等国家和地方人才专项,广泛宣传国家政策;修订学校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举办“基层职业发展论坛”、“大学生村官论坛”等系列活动,邀请校友走进论坛,分享基层就业体会;开辟“基层故事”、“毕业生风采”等校园网络精品栏目,传播赴基层就业典型人物的事迹;成立学生社团——学生基层职业发展研究会,搭建基层就业学生交流平台。
在支持上,学校在赴基层就业学生离校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培养毕业生基层工作基本素养;举办科技成果报告会,提供学校可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赴基层就业学生离校时,学校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搭建赴基层就业毕业生联系和交流的平台。赴基层就业学生离校后,学校领导假期走访看望基层就业学生,学校
关工委、老教授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及各民主党派组织与基层就业学生对接,跟踪关注基层就业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毕业生提供各种支持。学校定期邀请在岗基层就业学生回校交流,深入了解基层就业学生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
自2013年开展定向选调生工作以来,已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我校开展定向选调专项人才合作,2015年合作省、市已达7个。2015年,有近100名毕业生赴基层公共部门工作,是2011年同类型就业人数的近4倍。
2.2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按照“观念引导、能力提升、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为先导,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对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指导和扶持。
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2015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训练计划(URP )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中国农业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成立创新创业工作组织机构;加大在创新创业方面人、财、物的投入;积极筹措经费创设大学生创新基金;学校大多数实验室、校内外基地对学生全面开放;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具有农业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发放“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卡”等,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障。
学校大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训,组织学生到中关村创业园,丰台区创业孵化园
等地参观考察;完善以导师制为龙头的项目化训练模式,强化并打通已有的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体系,为广大学生搭建了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
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校积极扶持学生科协、创业协会、计算机协会、未来工程师协会、电子协会、数学与数学建模协会等12个科技类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育部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和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开展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评选活动。2015年,有2000余名学生参与,完成800余个项目。学校按照“公开立项、自愿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对思路新颖、目标清晰、方案可行、条件可靠的项目,重点资助,支持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创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2.3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发展指导
中国农业大学在多次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统筹各种资源,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团队,采用新型教育技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将讲授教育和体验指导结合起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发展指导服务体系。
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2015年,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求职技能》等职业指导课程20门次,覆盖学校近1000名学生。
以专题指导培训为支撑,分层次、分类别对学生开展指导服务。2015年,学校根据不同类别学生需求,从“职业素养”、“求职技能”、“出国深造”、“基层就业”等方面举办求职就业政策讲座,求职技能培训等8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46人获得“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训练培训班”合格证书。举办两期“求职大赛”,直接为优胜者提供就业和实习岗位。
以特殊对象为重点,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2015年,学校继续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咨询。举办家庭经济困难及就业困难大学生专项帮扶课程3期,免费发放就业技能网络学习卡500张,辅导用书700余套。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优先推荐、强化培训等措施,帮助其顺利就业,跟踪其就业情况,提供全面的帮助。目前2015届44位就业困难毕业生已基本落实就业岗位。
2.4以提升质量为目标,努力拓展就业市场
中国农业大学结合学生就业需求,继续依托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机构、校友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坚持“积极走出去”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坚持“热情请进来”召开校园宣讲会和招聘会,提供全方位、精致化的就业服
务,深化与用人单位的人才合作,搭建优秀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加大对高质量招聘信息的搜集和转载,促进毕业生充分和高水平就业。
2015年,在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就业市场工作已经形成“就业信息数量充足、大型招聘会保障岗位、专场招聘提升层次”的格局。一年中,累计发布招聘信息2800余条,涉及3600家企业,岗位数量超过2万个,总点击次数85万余次;举办专场宣讲招聘会200余场,其中包括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集团、新希望集团、大北农集团、隆平高科、辉瑞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杜邦集团、孟山都集团以及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全国知名的企事业单位;举办大型毕业生校园双选会21场,实习双选会2场,全国农业单位专场、全国食品行业单位专场、畜牧兽医专场、高校专场、理科专场等招聘会成为北京地区校园双选会品牌;联系并接待来访企事业单位1200余家;组织带队参加校外专场招聘会28场,参加人数2400余人;发布与我校专业和培养方向对应招聘岗位的招聘会信息300余场,涉及1800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2.5以方便学生为原则,细致、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校、院、班三级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以就业信息网为基础,移动平台为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就业信息服务质量;规范毕业生就业手续管理,简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学校积极推进就业信息网建设,支持院系建好就业信息网,及时准确发布各
类就业相关信息。同时利用邮箱、QQ 群、微信平台等将重点信息直接推送给学生。不断完善校级“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发布“就业招聘”、“就业指导”、“就业政策”等线上信息服务;同时各学院也在各自院级主页专门设置“就业信息”板块,发布各学院的专业就业信息;各毕业班也专门成立“就业信息宣传员”,及时为班级同学提供就业信息。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手续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定期对负责老师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借助微信平台,向全体毕业生推送“毕业生手续办理流程图”和“毕业生户档去向仿真流程图”等信息,引导毕业生及时、准确、顺利完成毕业相关手续办理。
2.6就业、培养、招生联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环,也是联系高校教育过程与社会人才使用的重要桥梁,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也是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风向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和评价,并反馈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计划、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等环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能够不断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自2012年,学校开始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性质、地域分布、薪资水平、职位等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培养及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场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近年来,学校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数
量;二是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效果;三是建立灵活的转专业等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分类培养,对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注重加强学生有关学术研究方法和科研方法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打好研究基础。对有意直接就业的学生通过鼓励修读双学位等方式侧重于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自主创业能力,做好知识储备;五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就业教育提前到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条主线,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系统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逐步建立与招生联动的质量控制反馈机制,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一、进一步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我校是全国首家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的单位,通过实施申请考核制,有效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二、明确培养定位,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明确硕士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博士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硕士生采取1+1的培养模式,博士生采取了1+4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活动入手,以“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大评估和监督力度,逐步完善内部评估机制,建立论文质量评估检查结果的追溯问责制度,对所指导研究生出现论文质量问题、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视情况减少招生名额乃至停止招生资格。四、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加强学院研究生工作队伍建设,全力做好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我校研究生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五、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展学术研究;在研究生助研津贴体系中充分发挥以科学研
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与未来对策
3.1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做出指示,并对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国务院先后印发8个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为进一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重要指示与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就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做了全面部署。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65万人,再次刷新高校毕业生人数新高。同时伴随世界经济复苏的艰难曲折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岗位需求缩减,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与大学生就业难相伴的是,西部和基层地区、民营中小企业依然存在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但却经常出现“用人难”的尴尬境遇,小微创业企业也面临“一才难求”的情况。同时,高等教育的培养还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等问题。这种地域性、行业、专业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现象,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根据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国家的经济结构形式,中西部地区在吸纳毕业生就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小微企业将在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了解决就业压力的新的突破口。尤其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青年创新创业,将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
共同支持和关注的对象。不同层级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3.2国家三农的“新常态”
2015年,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诸多与三农有关的政策,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的未来发展勾画美好的蓝图。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四个全面”大战略统领下,提出了十四大战略,分别是优进优出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藏粮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就业优先战略、食品安全战略、人口发展战略、人才优先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
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等政策。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在创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
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相关文件,并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印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二五”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仍是现代
农业发展的瓶颈,也是重要支持方向;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农科院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信息化技术将继续渗入到农业各个领域,将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机遇。同时,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基因定向转移、动物克隆等技术正成为新基因争夺和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3.3 中国农业大学未来就业对策思考
近几年,从我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企业已成为吸纳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体。此外,随着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意识逐渐被唤醒,对以人才引进方式开展的京外就业、基层就业、西部就业项目有了更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另外,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择业上更加自主、灵活,更注重自我的成长,更注重单位提供的平台,更注重兴趣与职业的适配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也更加多元化,“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不再是学生就业的首选。因此,学生的就业工作也要因势利导,调整固有思维,采用合适的工作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就业观念,服务学生就业过程。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日益重视,社会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也高度关切,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对农业投入更多支持,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业领域,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这使得社会对我校农业、农业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食品、水利、农业经济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十分旺盛,其他工科、经济、管理、人文、理学等专业的市场需求也很充足。随着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水平快速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的状况继续保持稳定和向好
的发展态势,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到重点单位的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逐年提高,就业的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毕业生能够充分、高质量就业。
30
附件:分学院、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
1、分学院就业率
附表1:各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
附表2:各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硕士研究生)
31
附表3:各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博士研究生)
2、分学院、分专业就业形式
附表4: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本科生)
32
33
附表5: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硕士研究生)
34
35
36
附表6: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博士研究生)
37
38
范文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范围上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的成功育成表明,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兔子、小白鼠、马、牛、猪、鸡,甚至猫和犬等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等的科学方法。近期研究生产绿色肉食品的课题非常热门。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你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各种动物的养殖包括养牛、养羊、养鹅、观赏动物饲养等,动物营养、遗传、繁殖、兽医学、牧草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农区规划、肉制品加工学等。要看许多的技术资料片,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并参观许多的牛、羊、鸭等农场,你将亲自参加动物生产活动;你能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火腿肠,还能喝到自己挤出的牛奶,甚至动手接生一头小羊。不论大学还是专科学校,都将提高综合技术水平作为学习的重点。运用书本所学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范文三: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3 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 ............................................. 3
(一)数量和结构............................................. 3
(二)生源结构............................................... 4二、 毕业生就业情况 ............................................. 4
(一)就业率................................................. 4
(二)国家基层就业项目....................................... 5
(三)就业区域分布........................................... 6
(四)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7
(五)毕业生就业行业......................................... 7
(六)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析......................... 8
(七)待就业学生情况......................................... 9三、 第三方评价 ................................................. 9
(一)毕业生参与就业教育、服务情况........................... 9
(二)毕业生参与创业教育、服务情况及满意度评价.............. 10
(三)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11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 12
一、 不断完善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 12
二、 持续推进基层就业和重点领域就业 ............................ 12
三、 着力抓好创新创业工作 ...................................... 13
四、 开展精准就业服务 .......................................... 14
五、 就业、培养、招生联动 ...................................... 16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与对策 ................................ 18
一、 新时代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 ............................ 18
二、 中国农业大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考 ...................... 18 附件:各学院、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 .............................. 20
一、 各学院就业率 .............................................. 20
二、 各学院、专业就业形式 ...................................... 23
1?
图表目录
表 1??2017届毕业生性别和民族结构统计表 ?.................................................... ?4?表 2??2017届毕业生生源统计表 ?........................................................................ ?4?表 3??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 ?5?表 4??2017届毕业生国家基层就业项目人数统计表 ?........................................ ?6?表 5??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 ?........................................................ ?7?表 6??2017届待就业毕业生去向情况表 ?............................................................ ?9?
图 1??2017届毕业生学历分布统计图 ?................................................................ ?3?图 2??2011‐ 2017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图 ?....................................................... ?5?图 3??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图 ?................................................................ ?6?图 4??2017届毕业生就业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图 ?................................ ?7?图 5??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 ?................................................................ ?8?图 6??2017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图 ?................................................ ?8?图 7??2017届毕业生参与就业教育、服务情况图 ?.......................................... ?10?图 8??2017届毕业生参与创业教育、服务情况图 ?.......................................... ?10?图 9??2017届毕业生对创业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图 ?...................................... ?11?图 10??2017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评价图 ?........................................................ ?11?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学生需求 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志在四方、深入基层、造福人 民” 的职业价值观,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 基层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 业,大力推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6.64%。毕业生职业选择更加理性,就业区域的分布 更加广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数量和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共 5150人, 其中本科毕业生 2742人 (53.24%) , 硕士毕业生 1716人(33.32%),博士毕业生 692人(13.44%),见图 1。
图 1 2017届毕业生学历分布统计图
2017届毕业生中,男生 2112人(41.01%),女生 3038人(58.99%);少 数民族 396人(7.69%),见表 1。
本科毕业生 53.24%
硕士毕业生 33.32%
博士毕业生
13.44%
表 1 2017届毕业生性别和民族结构统计表
分类 总体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博士毕业生
性别结构 男生
人数 2112 1110 665 337 比例 41.01%40.48% 38.75% 48.70% 女生
人数 3038 1632 1051 355 比例 58.99%59.52% 61.25% 51.30%
民族结构
汉族
人数 4754 2471 1625 658 比例 92.31%90.12% 94.70% 95.09% 少数民族
人数 396 271 91 34 比例 7.69% 9.88% 5.30% 4.91%
(二)生源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生源来自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见 表 2。
表 2 2017届毕业生生源统计表
省份
山东 省 河北
省
河南
省
北京
市
山西
省
四川
省
安徽
省
内蒙
古自
治区
黑龙
江省
湖北
省
湖南
省
天津
市
辽宁
省
陕西
省
江苏
省
江西 省
本科毕业生 404 144 150248 94 11694 91 80 79 92 105 87 85 80 73 研究生毕业生 411 324 287133 150 80 87 83 84 83 69 46 63 56 59 61 合计 815 468 437381 244 196181174164162161151 150 141 139134
省份
浙江 省 新疆
维吾
尔自
治区
甘肃
省
重庆
市
吉林
省
福建
省
云南
省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
广东
省
贵州
省
海南
省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
上海
市
青海
省
西藏
自治
区
(空 白)
本科毕业生 95 90 71 76 60 60 66 57 60 48 11 9 8 7 2 研究生毕业生 38 39 42 35 43 34 22 25 20 19 7 4 0 1 3 合计 133 129 113111 103 94 88 82 80 67 18 13 8 8 5
二、 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就业率
1. 总就业率
截至 2017年 10月 31日,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 96.64%, 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6.79%,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96.39%,博士毕业生就业率 96.68%,见表 3。
2017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 60.79%,创历史新高,见图 2。毕业生出国 (境)深造总人数为 65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541人,硕士毕业生 86人,博士
表 3 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总人数 就业数
就业比 例
升学数
升学比 例
出国 (境) 数
出国 (境) 比例
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 2742 987 36.00%1126 41.06%541 19.73% 96.79%硕士毕业生 1716 1425 83.05%143 8.33%86 5.01% 96.39%博士毕业生
692 472 68.21%167 24.13%30 4.34%
96.68%
总计
5150
2884
56.00%
1436
27.88%
657
12.76% 96.64%
注: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式中“升学”指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同)。
图 2 2011‐2017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图
注:毕业生深造人数包括国内升学人数和出国(境)留学人数两部分,深造率为升 学率和出国率之和; 总就业人数包括就业人数和深造人数两部分, 总就业率为深造率和 就业率之和。
2. 各学院、专业就业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于 60个专业,硕士毕业生分布于 115个专业,博士毕业生共分布于 76个专业。各学院本科就业率情况见附表 1、硕 士研究生就业率情况见附表 2、博士研究生就业率情况见附表 3,本科专业就业 率情况见附表 4、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率情况见附表 5、博士研究生专业就业率 情况见附表 6。
(二)国家基层就业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共有 410人赴西部就业;共有 188人入选国家
44.99%
50.30%
50.85%
52.32%
58.23%
57.76%
60.79%
0%
10%20%30%40%50%60%70%2011届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2015届
2016届
2017届
表 4 2017届毕业生国家基层就业项目人数统计表
(三)就业区域分布
2017届毕业生就业各地区的分布情况见图 3,北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多,占 60%;其他各地区共 40%,其中东北、西北地区分布最少,占 3%,见图 3。
图 3 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图
?
毕业生就业分布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见图 4,北京市 1267人位居第 一,山东省 230人位居第二,广东省 125人位居第三,河北省 120人位居第四; 京外就业 1617人,占就业人数的 56.07%,见图 4。
东北地区 3%
北部沿海地区
60%
东部沿海地区
8%
南部沿海地区
6%
黄河中游地区
8%
长江中游地区
5%
西南地区 7%
西北地区 3%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北部沿海地区: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
黄河中游地区: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长江中游地区: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
西南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
西北地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选调生 大学生村官(选调生) 入伍
本科毕业生 42 - 6 硕士毕业生 97 26 1 博士毕业生
14 2 0 总计
153 28 7
图 4 2017届毕业生就业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图
(四)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以企业为主,具体见表 5。
表 5 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
注: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为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各 类企业 5大类,其中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五)毕业生就业行业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 主要以农林牧渔业、 教育、 制造业为主,具体见图 5。
广东 ,125
山东 , 230
北京 , 1267河北 , 120 党政机关 高等院校 科研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 各类企业 其他 本科毕业生 75 8 7 52 728 117 硕士毕业生 214 57 45 95 932 82 博士毕业生 20 210 91 34 97 20
总计 309 275 143 181 1757 219
图 5 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
注: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
(六)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析
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进行的抽 样调查显示, 2017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平均为 82.51%,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 从学历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最高,为 94.92%,其次为硕士毕业生,为 82.04%。毕业生就业相关度与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就业相关度越高,见图 6。
图 6 2017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图
注:就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就业岗位或工作内容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 工作过程中 是否应用到专业知识。 ?
采矿业 其他 房地产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建筑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金融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制造业
农、林、牧、渔业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博士毕业生
77.49%
82.04%
94.92%
82.51%
0.00%
20.00%40.00%60.00%80.00%100.00%本科
硕士
博士
平均
(七)待就业学生情况
截至 2017年 10月 31日,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共有 173人待就业, 其中本科毕业生 88人,硕士毕业生 62人,博士毕业生 23人。学校对待就业毕 业生的跟踪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11月 30日,已有 44人落实工作, 68人有求职 意愿, 8人拟出国, 34人拟考研,见表 6。
表 6 2017届待就业毕业生去向情况表
学历 总人
数
已就
业
已出国
(境)
实习中 拟升学
拟出国
(境)
有求职
意愿
暂不 工作
在京 本科毕业生 56 15 2 2 12 5 11 9 硕士毕业生 43 8 0 3 5 2 24 1 博士毕业生 19 2 1 0 1 1 13 1
回省 本科毕业生 32 9 0 0 16 0 4 3 硕士毕业生 19 6 0 0 0 0 13 0 博士毕业生 4 1 0 0 0 0 3 0 总计 173 41 3 5 34 8 68 14
三、 第三方评价
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求职过程 与求职满意度进行的网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17届毕业生在就业教育、服务 方面, 参加就业信息服务、 校园招聘会 /宣讲会的情况较多; 在创业教育、 服务方 面, 参加相关讲座的较多; 77.5%的毕业生对首份工作表示 “满意” 或 “很满意” 。 (一)毕业生参与就业教育、服务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参与就业教育、服务情况比例最高的前三项依 次为:就业信息服务(69.65%),校园招聘会 /宣讲会(64.62%),就业实习 /实 践(52.10%),见图 7。
?
图 7 2017届毕业生参与就业教育、服务情况图
?
(二)毕业生参与创业教育、服务情况及满意度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 2017届毕业生参与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服务情况比例最高 的前三项依次为:创业相关讲座(25.15%),与创业者交流(20.57%),参观 创业企业(19.28%),见图 8。 ?
图 8 2017届毕业生参与创业教育、服务情况图
?
?
69.65%64.62%52.10%40.02%39.80%37.62%35.10%31.75%30.24%16.77%9.95%6.99%
0%
10%20%30%40%50%60%70%80%就业信息服务
校园招聘会 /宣讲会
就业实习 /实践
学院就业推荐
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讲座、工作坊与活动
就业相关政策咨询
职业测评
学校就业推荐
团体职业辅导
困难帮扶
个体职业辅导 15.43%25.15%13.92%11.63%19.28%20.57%
8.33%0%
5%
10%
15%
20%
25%
30%
创业课程 创业相关讲 座 创业类学生 社团活动 创业计划大 赛 参观创业企 业 与创业者交 流 参与创业企
业的实习项
目
调研满意度结果显示, 与创业者交流、 创业课程、 参观创业企业是毕业生满 意度较高的三项,见图 9。 ?
图 9 2017届毕业生对创业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图
?
(三)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2017届毕业生对于已落实的工作, 17.25%表示 “很满意” , 60.22%表示 “满 意”, 19.49%认为“不好说”, 3.04%表示“不满意”,见图 10。
图 10 2017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评价图
4.02?3.93?3.87?3.92?4.02?4.02?4.00?
3.75
3.80
3.85
3.90
3.95
4.00
4.05
创业课程 创业相关讲 座 创业类学生 社团活动 创业计划大 赛 参观创业企 业 与创业者交 流 参与创业企
业的实习项
目 17.25%60.22%
19.49%3.04%0%
10%
20%
30%
40%
50%
60%
70%
很满意 满意 不好说 不满意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 不断完善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工作 “ 一把手工 程 ” , 多次听取就业工作汇报, 专题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统筹多方力量, 确保 “机 构、人员、经费和场地”四到位。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 配合、学院具体负责,共同研究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形成了齐抓共管 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二、 持续推进基层就业和重点领域就业
(一)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赴基层就业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参加 “选调生、 大 学生村官、征兵入伍、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
中国农业大学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宣传相关国家政策, 培养学生基层服务意 识;定期举办“基层职业发展论坛”, 2017年共邀请了 11位在祖国各地工作的 优秀校友回到母校,分享基层工作故事和经验;开展了 16 场“当代中国基层公 共部门人才政策概览” 系列讲座, 邀请地方部门工作人员为我校学生解读基层人 才政策; 发挥基层职业发展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的力量, 搭建基层就业学生交流和 活动的平台;开通“ CAU 选调生”微信公众号,在学校新闻网上开辟“选调回 声”专栏,及时推送基层就业信息,宣传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
对于即将赴基层就业的学生, 在离校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在全校范围内实 施“墩苗学堂”,对毕业后选择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培训行政公文写作技能、介绍 学校科技成果、 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等,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工作技能、 学 习了解农业政策、提前熟悉基层环境。离校前,党委书记姜沛民、原校长柯炳生 等校领导与赴基层工作学生座谈。 离校后, 学校领导分别赴陕西省、 西藏自治区 等地看望基层就业学生,实地了解毕业生工作和生活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不断探索校地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地合作办好定向选调生人才 培养实验班。截至目前,已有 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与学校开展定向选调
专项人才合作。 2017年,学校针对选调生开展了成长路径调研课题,调查覆盖 13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回收共计 302 份有效问卷,较为全面的了解了中 国农业大学选调生群体的工作、 生活情况和成长路径, 综合分析研究, 提出建议, 帮助选调生更好成长,并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高度重视征兵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征兵工作, 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 2017年, 学校专门举办了大学生参军入伍宣讲会, 最终征兵预报名 57人, 上站体检 46人, 体检合格 30人,政审合格 30人,批准入伍 30人,其中毕业生入伍 7人。学校 获得 2017年度海淀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三)支持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中国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利用多 种资源, 支持并鼓励毕业生到国际组织、 机构中实习或工作。 2017年, 学校 3次 邀请国际组织专家来校进行讲座, 并指导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组织开展 4场针对在 校生的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科普讲座、 2次兴趣活动和 1次国际组织办事处参观。 学校定期在就业信息网上发布相关的实习、 工作信息, 导师和校友也成为帮助学 生获取赴国际组织实习、 工作机会的有效途径。 学校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 /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三、 着力抓好创新创业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以打造 “国内一流水平、 具 有农科院校特色” 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总体目标, 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 为先导, 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为工作重点, 以政策、 场地、 资金、 师资保障为支撑,统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加强平台建设与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开拓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集中精力组织好第一课堂
中国农业大学不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完成《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将 创业教育纳入学分体系管理, 研究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全面 提升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目前, 学校已经在两校区
面向在校本科生同时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设《创新创业执行能力》 向学院路共同体高校开放, 面向大一新生开设 《新生研讨课》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中国农业大学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计算机设备, 依托创业嘉年华活动和实践 课堂进行创业模拟训练和沙盘实训等; 组织优秀创业团队参加北京市创新创业年 会、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活动, 向社会展示并宣传学校优秀项目; 在校内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推荐优秀团队参加全国创业大赛, 通过比赛实战提升 团队创业水平;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 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 中国 “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溢达创意大赛 ” 等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 团队。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2017年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共计 303项,北京市级 创新项目共计 102 项, 学校超过 85%的本科生都参与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学生通过创新项目申请专利 20项,其中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8项,外 观设计专利 2项, 软件著作权 8项。 2017年, 学校有 80名大学生自主创业, 212人参与创业。
(三)提供多渠道创业指导
中国农业大学定期举行创业专家专题报告, 进行案例分析, 讲授创业实践中 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寻求问题解决途径; 学校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 法律等方 面的指导服务。 针对全体在校生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问卷调查, 了解、 分析学生 在创业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定期邀请优秀校友、 社会成功人士来校为在校 学生分享创业经验、体会; 2017年共开展座谈会和创业沙龙 30余场、小型校 企交流会 10余场。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联合协会等创业类学生社团,招募有创 业意愿的同学加入协会, 举办创业讲座、 宣讲等活动。 各学院成立学生就业实践 部或创业部, 结合学校学科特色, 开展农业、 食品、 畜牧、 兽医等创业主题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创业元素。
四、 开展精准就业服务
(一)完善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立足学生特点, 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参与职业生涯教学, 增强
培训力度,分学历、分年级、分层次、分主题设计开展生涯教育,在唤起学生职 业生涯发展意识的基础上, 加强多维度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力度, 完善学生职业生 涯发展支持体系。
一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求职技能》 2门职业指导课程 建设, 共开设 15个班次选修课, 选课人数超过 800人, 同时开放在线教育资源, 学生可随时点击学习和测评。 学校还采用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方式, 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累计培训 60余人次。
二是举办“就业指导服务月”活动,开设 “毕业生简历诊断”工作坊。就 业指导服务月期间,学校邀请部门领导、专家、企业高管,开展了以职业素养、 出国深造、基层就业、公务员考试、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为主题的活动,累计 60余场,参与人数达 3000余人次。
三是注重发挥职业发展类社团的作用。 大力支持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建设, 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实习实践、 企业走访和生涯访谈等活动, 并引导重点企业成立 校园学生俱乐部,搭建学生和企业的交流平台。
(二)开展个性化分类指导
中国农业大学继续做好 “一对一” 职业咨询服务。 学校积极利用求职大赛等 活动手段拓展职业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017年举办的职业能力大赛中,将 企业培养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组建 “ 求职实训小组 ” , 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资深 HR 对小组学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求职技能指导和培训。一对一咨询服务累计达 到 300余人次。
(三)多渠道精准化求职帮扶
中国农业大学结合实际, 努力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 女大学生、 少数民族毕 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群体的指导工作。实施了“全面排查、摸底登记、分类 指导、深入谈话、就业信息对接、就业岗位推荐”等全面细致的帮扶措施。重点 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和服务。
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通过网络、电话、微博、微信等 有效方式持续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 分学院逐个学生开 展毕业跟踪服务,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2017年,学校为就业困难 大学生开展团体辅导课程 6期, 免费发放辅导用书 500余套, 针对毕业生发放求
职补贴近 10万元。
(四)精准拓展高质量就业市场
中国农业大学累计发布招聘信息 7032条,涉及 5000 家企事业单位,岗位 数量超过 4.5万个,总点击次数 200万余次;举办校园招聘会 250余场,其中包 括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顺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 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信证券、北京汽车集团有 限公司、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北京三 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孟山都公司以及各级各类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等全国知名的企事业单位。 全国农 业单位专场、 全国食品行业单位专场、 畜牧兽医专场等招聘会已成为校园双选会 品牌; 学校接待来访企事业单位 5000余家, 组织 1500余毕业生参加校外专场招 聘会 26场,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学校还编制了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重点单位推荐目录》 , 引导和鼓励毕 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
五、 就业、培养、招生联动
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工作, 及时把就业情 况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的重要参考。
(一)强化本科生通识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依据本科生就业反馈的情况,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本科生 通识教育。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修订了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 新方案将本科 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确定为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 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四 年制专业总学分确定为 140学分(文科)— 150学分(理、工、农科)之间,比 原方案减少 10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二)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国农业大学依据研究生就业反馈的情况,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探索研 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紧紧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条主线,结合 实际找准定位, 系统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 逐步建立与招生联动的质量控制 反馈机制, 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发展。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强化实践能 力训练。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开展联合培养, 实行 “实践-理论-实践” 三段制培养模式, 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017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启动科 技小院、精准扶贫、葡萄体系、畜牧体系、卓越临床兽医师、绿色植保等 11个 专项,培养更加符合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对社会需求不够旺盛的专业,予以调整招生名额。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与对策
一、 新时代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 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 新时代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 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既面临诸多有利 条件,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对此,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要求:唱响基层就业 “ 主 旋律 ” 、 服务国家需求 “ 大舞台 ” 、 汇聚创新创业 “ 新动能 ” 、 下好统筹联动 “ 一盘棋 ” 、 打造服务保障 “ 新格局 ” , 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 更充分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党和国家对未来 “三农” 工 作的总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农业高 等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造就出“懂农 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写好高等教育 “ 奋进之笔 ” ,做好毕业生就业 创业工作,责任十分重大,使命极其光荣。
二、 中国农业大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考
面向未来, 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 按照 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整体就业形势及“三农”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农业 大学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双一流”建设目标,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 创业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改革,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 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高举深化改 革、解放思想的大旗,转变惯性思维,不断学习,贯彻新思想,提高新站位,谋 划新思路,寻求新举措,奋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是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注重解决结 构性就业矛盾,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促进高校毕业生
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 学校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 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 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将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 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组织与服务保障。 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分工 负责、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构、 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的支持力度;强化工作督查,狠抓工作落实。加强毕 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创业典型宣传, 引导广大毕业生转 变观念,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附件:各学院、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 一、 各学院就业率
附表 1:各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毕业生)
学院 总人数
升学 出国(境)
总就业数 总就业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农学院 96 51 53.12% 13 13.54%90 93.75% 园艺学院 152 61 40.13% 31 20.39%145 95.39% 植物保护学院 75 48 64.00% 4 5.33% 72 96.00% 生物学院 131 67 51.15% 33 25.19%124 94.66% 资源与环境学院 145 89 61.38% 12 8.28% 137 94.48%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98 43 43.88% 15 15.31%98 100.00%动物医学院 76 33 43.42% 4 5.26% 74 97.37%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
院
189 67 35.45% 48 25.40%181 95.77% 工学院 271 110 40.59% 28 10.33%266 98.15%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46 115 46.75% 24 9.76% 243 98.78%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175 69 39.43% 17 9.71% 169 96.57% 理学院 149 76 51.01% 27 18.12%139 93.29% 经济管理学院 292 101 34.59% 60 20.55%281 96.23% 人文与发展学院 173 61 35.26% 40 23.12%167 96.53% 国际学院 202 9 4.46% 176 87.13%199 98.51% 烟台研究院 272 126 46.32% 9 3.31% 269 98.90% 合计 2742 112641.06% 541 19.73%2654 96.79%
学院 总人数
升学 出国(境)
总就业数 总就业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农学院 135 15 11.11% 8 5.93% 126 93.33% 园艺学院 81 7 8.64% 7 8.64% 79 97.53% 植物保护学院 106 9 8.49% 5 4.72% 102 96.23% 生物学院 28 1 3.57% 1 3.57% 27 96.43% 资源与环境学院 173 18 10.40% 4 2.31% 164 94.80%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10 16 14.55% 12 10.91% 109 99.09% 动物医学院 97 13 13.40% 6 6.19% 93 95.88%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
院
161 15 9.32% 15 9.32% 155 96.27% 工学院 147 13 8.84% 6 4.08% 142 96.60%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102 5 4.90% 2 1.96% 102 100.00%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121 9 7.44% 7 5.79% 118 97.52% 理学院 66 11 16.67% 6 9.09% 64 96.97% 经济管理学院 267 3 1.12% 5 1.87% 255 95.51% 人文与发展学院 102 7 6.86% 2 1.96% 100 98.04% 马克思主义学院 13 1 7.69% 0 0.00% 11 84.62% 图书馆 7 0 0.00% 0 0.00% 7 100.00% 合计 1716 143 8.33% 86 5.01% 1654 96.39%
学院 总人数
升学 出国(境)
总就业数 总就业率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农学院 70 21 30.00% 1 1.43% 65 92.86% 园艺学院 25 8 32.00% 2 8.00% 25 100.00% 植物保护学院 52 15 28.85% 3 5.77% 51 98.08% 生物学院 110 25 22.73% 8 7.27% 105 95.45% 资源与环境学院 81 27 33.33% 0 0.00% 79 97.53%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53 10 18.87% 5 9.43% 51 96.23% 动物医学院 54 16 29.63% 4 7.41% 54 100.00%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
院
43 9 20.93% 3 6.98% 42 97.67% 工学院 50 6 12.00% 0 0.00% 47 94.00%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19 7 36.84% 1 5.26% 19 100.00%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33 6 18.18% 1 3.03% 31 93.94% 理学院 39 8 20.51% 2 5.13% 39 100.00% 经济管理学院 40 7 17.50% 0 0.00% 39 97.50% 人文与发展学院 23 2 8.70% 0 0.00% 22 95.65% 合计 692 167 24.13% 30 4.34% 669 96.68%
二、 各学院、专业就业形式
附表 4: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本科毕业生)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农学院
农学 81 54.32% 13.58% 92.59% 种子科学与工程 15 46.67% 13.33% 100.00%
园艺学院 园林 32 43.75% 15.63% 96.88% 园艺 120 39.17% 21.67% 95.00%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 75 64.00% 5.33% 96.00%
生物学院
生物技术 8 25.00% 25.00% 87.50% 生物技术(理科试验班) 9 44.44% 33.33% 100.00% 生物科学 76 51.32% 23.68% 94.74% 生物科学(理科试验班) 36 55.56% 27.78% 94.44% 种子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
班)
1 100.00% 0.00% 100.00% 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
班)
1 100.00% 0.00% 100.00%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 33 51.52% 12.12% 90.91% 应用气象学 24 79.17% 0.00% 100.00% 环境工程 34 61.76% 5.88% 94.12% 环境科学 23 60.87% 13.04% 95.65% 生态学 22 54.55% 4.55% 90.91% 资源环境科学 9 66.67% 22.22% 100.00%
动物科学技术学 院 动物科学 86 43.02% 13.95% 100.00% 草业科学 12 50.00% 25.00% 100.00%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 76 43.42% 5.26% 97.37%
食品科学与营养 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29 31.03% 24.14% 96.55%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5 24.00% 36.00% 100.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81 38.27% 22.22% 96.30% 食品质量与安全 54 38.89% 25.93% 92.59%
工学院
农业工程 37 45.95% 16.22% 97.3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5 28.00% 4.00% 96.00% 工业设计 29 27.59% 17.24% 100.00% 机械电子工程 36 50.00% 8.33% 97.2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4 48.15% 1.85% 98.15% 车辆工程 90 37.78% 13.33% 98.89%
信息与电气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理科试验班) 1 100.00% 0.00% 100.00% 地理信息科学 22 40.91% 9.09% 100.00% 地理信息科学(理科试验班) 3 100.00% 0.00% 10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试验
班)
1 0.00% 100.00% 100.00% 电子信息工程 30 40.00% 16.67% 100.00%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电子信息工程(理科试验班) 14 64.29% 28.57% 100.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3 46.58% 4.11% 98.6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
试验班)
28 60.71% 7.14% 96.43% 自动化 17 35.29% 17.65% 100.00% 自动化(理科试验班) 2 100.00% 0.00%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5 32.00% 8.00%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试
验班)
4 75.00% 0.00% 75.00% 通信工程 22 31.82% 9.09% 100.00% 通信工程(理科试验班) 1 100.00% 0.00% 100.00% 金融学(理科试验班) 3 100.00% 0.00% 100.00%
水利与土木工程 学院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20 50.00% 10.00% 100.00% 农业水利工程 35 42.86% 5.71% 100.00% 土木工程 56 30.36% 16.07% 96.43% 水利水电工程 36 30.56% 2.78% 91.67% 能源与动力工程 28 57.14% 10.71% 96.43%
理学院
化学 61 67.21% 16.39% 93.44% 工程力学 22 40.91% 18.18% 95.45% 应用化学 42 38.10% 19.05% 90.48% 数学与应用数学 24 41.67% 20.83% 95.83%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75 42.67% 16.00% 97.33% 农林经济管理 37 43.24% 16.22% 97.30% 国际经济与贸易 12 33.33% 0.00% 100.00% 工商管理 50 18.00% 12.00% 98.00% 电子商务 9 33.33% 11.11% 77.78% 金融学 109 33.94% 32.11% 95.41%
人文与发展学院
传播学 34 29.41% 29.41% 100.00% 农村区域发展 50 44.00% 24.00% 98.00% 法学 40 35.00% 7.50% 97.50% 社会学 22 40.91% 27.27% 86.36% 英语 27 22.22% 33.33% 96.30%
国际学院
传播学 21 14.29% 71.43% 95.24% 农林经济管理 42 2.38% 83.33% 97.62% 国际经济与贸易 84 4.76% 86.90% 98.81% 金融学 55 1.82% 96.36% 100.00%
烟台研究院
公共事业管理 88 44.32% 3.41% 98.86% 市场营销 90 35.56% 3.33% 98.89% 水产养殖学 39 64.10% 0.00% 100.00%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55 54.55% 5.45% 98.18%
合计 2742 41.06% 19.73% 96.79%
附表 5: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硕士毕业生)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农学院
作物 30 23.33% 3.33% 96.67%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6 0.00% 7.69% 92.31% 作物生理学 4 0.00% 25.00% 100.00% 作物遗传育种 55 12.73% 7.27% 90.91% 生物质工程 3 0.00% 0.00% 100.00% 种业 14 7.14% 0.00% 92.86% 种子科学与技术 3 0.00% 0.00% 100.00%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5 20.00% 0.00% 100.00% 园艺 20 15.00% 10.00% 100.00% 果树学 21 14.29% 19.05% 100.00% 蔬菜学 12 0.00% 0.00% 100.00% 观赏园艺 11 0.00% 0.00% 90.91% 风景园林 12 0.00% 8.33% 91.67%
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20 10.00% 0.00% 90.00% 植物保护 35 8.57% 5.71% 97.14%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 9 0.00% 0.00% 100.00% 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 3 0.00% 0.00% 100.00% 植物病理学 39 10.26% 7.69% 97.44%
生物学院
微生物学 7 14.29% 14.29% 100.00% 植物学 3 0.00% 0.00% 66.67% 生物信息学 1 0.00% 0.00% 100.0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 0.00% 0.00% 100.00% 生理学 4 0.00% 0.00% 100.00% 细胞生物学 5 0.00% 0.00% 100.00% 遗传学 3 0.00% 0.00% 100.00%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气象学 5 20.00% 0.00% 100.00% 农业资源利用 49 14.29% 2.04% 95.92% 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4 0.00% 0.00% 100.00% 土地资源管理 14 0.00% 0.00% 100.00% 土壤学 20 0.00% 5.00% 90.00% 植物营养学 26 19.23% 0.00% 96.15% 气象学 4 0.00% 25.00% 100.00% 环境工程 28 10.71% 0.00% 100.00% 环境科学 7 0.00% 0.00% 85.71% 生态学 16 12.50% 6.25% 81.25%
动物科学技术学 院
养殖 40 22.50% 7.50% 100.00%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4 20.83% 16.67% 100.0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 5.26% 0.00% 100.00% 畜牧生物工程 4 0.00% 0.00% 75.00%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草业 11 0.00% 18.18% 100.00% 草学 12 8.33% 25.00% 100.00%
动物医学院
临床兽医学 10 0.00% 10.00% 100.00% 兽医 35 22.86% 2.86% 100.00% 兽医公共卫生 2 0.00% 50.00% 100.00% 兽医生物工程 5 20.00% 0.00% 100.00% 基础兽医学 26 7.69% 11.54% 88.46% 预防兽医学 19 10.53% 0.00% 94.74%
食品科学与营养 工程学院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7 0.00% 5.88% 100.00%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 0.00% 100.00% 100.00%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
程
5 0.00% 0.00% 100.00%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 0.00% 0.00% 100.00% 营养与食品安全 18 0.00% 11.11% 94.44% 食品加工与安全 24 4.17% 8.33% 100.00% 食品工程 38 15.79% 5.26% 97.37% 食品生物技术 32 18.75% 6.25% 93.75% 食品科学 24 8.33% 20.83% 91.67%
工学院
农业工程 28 17.86% 7.14% 92.86% 农业机械化工程 18 5.56% 0.00% 94.44%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3 0.00% 23.08% 100.0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3 7.69% 0.00% 84.62% 机械工程 30 6.67% 0.00% 100.00% 机械电子工程 13 0.00% 7.69% 100.00% 机械设计及理论 6 16.67% 0.00% 100.00% 车辆工程 26 11.54% 0.00% 100.00%
信息与电气工程 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 6 0.00% 0.00% 100.00% 农业信息化 14 14.29% 0.00% 100.00%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9 0.00% 11.11% 100.00%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3 0.00% 0.00% 100.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4 0.00% 0.00% 100.00% 电子与通信工程 6 33.33% 0.00% 100.00% 电气工程 23 0.00% 0.00% 100.00% 计算机技术 9 0.00% 11.11% 10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5.56% 0.00% 100.00%
水利与土木工程 学院
农业工程 9 0.00% 0.00% 100.00% 农业水土工程 17 11.76% 11.76% 94.1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11 9.09% 18.18% 100.00% 动力工程 4 25.00% 0.00% 100.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6 0.00% 16.67% 100.00%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土木工程 9 0.00% 0.00% 100.00% 城乡规划学 10 0.00% 10.00% 100.00% 建筑与土木工程 7 0.00% 0.00% 100.00% 水利工程 48 10.42% 2.08% 95.83%
理学院 农产品安全 5 0.00% 20.00% 80.00% 农药学 24 20.83% 12.50% 95.83% 力学 7 14.29% 0.00% 100.00% 化学 13 23.08% 7.69% 100.00% 数学 12 8.33% 0.00% 100.00% 生物物理学 5 20.00% 20.00% 100.00%
经济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 1 0.00% 0.00% 100.00% 企业管理 8 0.00% 0.00% 100.00% 会计 40 2.50% 2.50% 92.50% 会计学 5 0.00% 0.00% 100.00% 农业经济管理 4 0.00% 0.00% 100.00% 国际贸易学 1 0.00% 0.00% 100.00% 工商管理 156 0.00% 1.92% 94.87% 管理科学与工程 8 0.00% 0.00% 87.50% 金融 42 4.76% 2.38% 100.00% 金融学 2 0.00% 0.00% 100.00%
人文与发展学院
传播学 7 14.29% 0.00% 100.00% 公共管理 30 0.00% 0.00% 100.00% 农村与区域发展 10 30.00% 0.00% 100.00% 农村发展与管理 10 0.00% 10.00% 100.00% 区域经济学 9 0.00% 0.00% 100.00% 教育经济与管理 6 0.00% 0.00% 100.00% 民商法学 2 0.00% 0.00% 100.0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 0.00% 0.00% 100.00% 社会保障 5 0.00% 0.00% 100.00% 社会学 10 10.00% 0.00% 90.00% 科学技术哲学 4 25.00% 0.00% 100.00% 经济法学 4 25.00% 0.00% 100.00% 英语语言文学 4 0.00% 25.00% 75.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技术史 2 0.00% 0.00% 50.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11 9.09% 0.00% 90.91%
图书馆 图书馆学 1 0.00% 0.00% 100.00% 情报学 6 0.00% 0.00% 100.00%
合计 1716 8.33% 5.01% 96.39%
附表 6: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博士毕业生)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农学院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7 17.65% 0.00% 100.00% 作物生理学 6 16.67% 0.00% 100.00% 作物遗传育种 40 37.50% 0.00% 87.50% 生物质工程 4 50.00% 0.00% 100.00% 种子科学与技术 3 0.00% 33.33% 100.00%
园艺学院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3 66.67% 0.00% 100.00% 果树学 14 14.29% 14.29% 100.00% 蔬菜学 5 20.00% 0.00% 100.00% 观赏园艺 3 100.00% 0.00% 100.00%
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9 21.05% 15.79% 94.74%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 2 50.00% 0.00% 100.00% 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 3 100.00% 0.00% 100.00% 植物病理学 28 25.00% 0.00% 100.00%
生物学院
微生物学 15 20.00% 6.67% 93.33% 植物学 15 40.00% 0.00% 100.00% 生物信息学 3 0.00% 0.00% 100.0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2 19.05% 9.52% 97.62% 生理学 21 19.05% 9.52% 90.48% 细胞生物学 6 16.67% 0.00% 100.00% 遗传学 8 37.50% 12.50% 87.50%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气象学 2 50.00% 0.00% 100.00% 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7 42.86% 0.00% 100.00% 土地资源管理 12 16.67% 0.00% 100.00% 土壤学 11 27.27% 0.00% 100.00% 植物营养学 25 36.00% 0.00% 96.00% 环境工程 2 0.00% 0.00% 100.00% 环境科学 2 100.00% 0.00% 10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1 45.45% 0.00% 100.00% 生态学 9 22.22% 0.00% 88.89%
动物科学技术学 院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7 25.93% 3.70% 96.3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 10.00% 15.00% 100.00% 畜牧生物工程 1 100.00% 0.00% 100.00% 草业科学 3 0.00% 0.00% 66.67% 草学 2 0.00% 50.00% 100.00%
动物医学院
临床兽医学 10 30.00% 0.00% 100.00% 兽医公共卫生 1 0.00% 0.00% 100.00% 兽医生物工程 2 50.00% 50.00% 100.00% 基础兽医学 20 35.00% 10.00% 100.00% 预防兽医学 21 23.81% 4.76% 100.00%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2 33.33% 16.67% 100.00%
学院 专业 专业人数 升学比例 出国(境)
比例
总就业率
食品科学与营养 工程学院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 0.00% 0.00% 100.00%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
程
2 0.00% 0.00% 100.00% 营养与食品安全 7 42.86% 14.29% 100.00% 食品生物技术 11 9.09% 0.00% 100.00% 食品科学 10 10.00% 0.00% 90.00%
工学院
农业工程 6 33.33% 0.00% 100.00% 农业机械化工程 13 0.00% 0.00% 100.00%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6 33.33% 0.00% 100.0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 16.67% 0.00% 100.00% 机械电子工程 3 33.33% 0.00% 100.00% 机械设计及理论 8 0.00% 0.00% 87.50% 车辆工程 8 0.00% 0.00% 75.00%
信息与电气工程 学院
农业信息化技术 8 12.50% 12.50% 100.00%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11 54.55% 0.00% 100.00%
水利与土木工程 学院
农业水土工程 12 25.00% 8.33% 91.67%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5 20.00% 0.00% 80.00% 水利工程 11 9.09% 0.00% 100.00% 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 3 0.00% 0.00% 100.0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 0.00% 0.00% 100.00% 水文学及水资源 1 100.00% 0.00% 100.00%
理学院 农产品安全 7 42.86% 0.00% 100.00% 农药学 26 19.23% 7.69% 100.00% 化学 2 0.00% 0.00% 100.00% 有机化学 1 0.00% 0.00% 100.00% 运筹与管理 3 0.00% 0.00% 100.00%
经济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 2 0.00% 0.00% 100.00% 农业经济史 2 50.00% 0.00% 100.00% 农业经济管理 21 19.05% 0.00% 95.24% 国际贸易学 1 100.00% 0.00% 10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9 0.00% 0.00% 100.00% 金融学 5 20.00% 0.00% 100.00%
人文与发展学院 农村发展与管理 13 7.69% 0.00% 100.00% 区域经济学 3 0.00% 0.00% 66.67% 教育经济与管理 1 0.00% 0.00% 100.00% 社会保障 4 25.00% 0.00% 100.00% 行政管理 2 0.00% 0.00% 100.00%
合计 692 24.13% 4.34% 96.68%
范文四: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国家农业增收靠的就是草地畜牧,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草业科学的同学们将来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
草业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实践课程在专业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大一开始,基本上每学期都有一定的实验课程,到了大四,更是有集中的实习安排,一般在20周左右。它的专业实践主要有:田间实验设计与实践、牧草栽培技术试验、牧草育种技术、种子学与种子检验、草产品加工与贮藏、草地调查与规划、草地改良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牧草病虫鼠害调查等。
草业科学的实验虽然繁多,但亦非常有趣。学校一般会将学生派往高级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绿化园地甚至草原等场所了解专业草业公司的经营与运作情况,以及草业生态方面的知识,从而不仅能促进专业知识的吸收,更能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将来“学以致用”。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随老师参与一些城市大型绿地、体育带的设计和建设,既可以为绿化城市做贡献,也可以得到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为成为未来的绿色工程师奠定基础。
基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草地资源及草业发展状况我国热带亚热带草地资源概况及人才需求草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畜牧业而且对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
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此专业
毕业生就业前景不错。
范文五: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12年度事业编
制公开招聘
一、学校简介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位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市。现为全国排名前30位、国家和黑龙江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在校生7200人,教职工554人。
学院有着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重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学院先后被授予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农机学院、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汽车学院、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体育教研部等分院,42个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课6门,省级精品课16门,均居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
学院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合作企业300多家。学院与英
国、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和京畿科技大学实行“2+1.5”联合办学,使学院高职教育跨入国际化联合办学行列。
跨入新世纪的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正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内涵建设为核心,开放办学国际化发展之路,创建国际上有影响的名牌高职院校,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将满怀信心的向着“办学条件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校园环境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全国知名、省内领先的高等职业院校”奋进~
二、招聘计划(见附件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12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
三、报名条件及考核办法
(一)招聘人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热爱高职教育事业,服从组织安排,有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3、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4、应聘人员需满足我校2012年招聘计划中所提出的资历条件。
(二)报名受理和资格审查
1、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2年3月----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应聘者通过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www.hl.lss.gov.cn/hljhrss/index.jsp)进入报名系统。由应聘者个人注册用户,浏览选择职位,填写报名材料记录报名序号,打印报名表格。
(2)邮箱报名时间:2011年12月20----3月20日
2、申报人员同时需提供下列相关证明材料:
(1)个人简历一份: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及工作经历、应聘岗位、联系方式等;简历需贴本人照片一张。
(2)已经毕业人员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等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习成绩单(加盖学校公章)、外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在职人员还需提供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三)考核
按照黑龙江省人事厅统一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分为3个部分进行:笔试、面试、试讲。三部分的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30%:
40%。总成绩必须在及格以上,按总成绩排名择优录用。考核工作定于2012年10月份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考核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德:主要考查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基本条件:评估学历、学位,毕业学校;职称;年龄等基本条件。
(3)专业背景:了解应聘人员所受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培养的经历和内容。
(4)学术水平、能力和素质:了解应聘人员的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和具备的科研发展潜力及综合素质。
2、考核的程序和主要方式:
面试程序为:应聘人自我介绍(不超过5分钟);主考提问答辩(不少于3个问题);
试讲程序为:根据本人申报专业自定内容,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评议打分。面试、试讲采用考核评分方式对被面试人进行现场评分,面试、试讲结束后由考核专家组进行现场评议,对被面试人进行综合评价。以考核评价表评分和考核专家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结果,按考核排名确定拟聘对象。
(四)体检。
对面试、考核合格人员,由学院人事处组织到学院卫生院进行体检。
(五)审批
对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由学院人事处采取外调、审档等方式进行必要的考察。对考察合格的拟聘人员,由人事处报学院党委和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四、公示
经审批后的拟聘人员名单,在省人事厅指定的网站上进行公示。经公示无疑议后,由人事处与被聘人员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或发商调函,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报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五、相关待遇
被聘人员一经聘用,享受国家及省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学历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单位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双路348号
受理部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人事处。
联 系 人:邢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15004684889、15945184370
E-mail:rsc8728@126.com
邮政编码:150088
附件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12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计划表
招招聘条件
聘招
用人部岗聘招聘方
备注 学
门 位 数法 专业 资历 其它
历
名量
称
统注:
招高级
硕职称
食品工程
食士211院校及以上人员动物科或食品科事业编
品研毕业生,第一学年龄技 1 学(食品制公开
教究历为二表统招及在学院 工艺方招聘
师 生以上。 40
向)
及岁以
以下;
上 中级
统职称
招副高级以上职人员
生生物制药
动物科本称,3年及以上本年龄事业编
物或制药工
技 1 科专业工作经验,在制公开
教程(工艺
学院 及第一学历为二表35招聘
师 方向)
以统招及以上。 岁以
上 下;
其他统
人员招
年龄硕
在体士体育教育
事业编
35体育教育研或运动训
1 体育院校。 制公开
岁以研部 教究练(足球
招聘
下 师 生方向)
及
以
上
学统中共党员,应届
生招思想政治需有优秀学生干事业编
学生工
管1 硕教育 部称号或往届需制公开
作处
理士或中文 有高校学生管理招聘
干研经历,211院校及
事 究以上毕业生。
生
及
以
上
统
招
硕
农士211院校及以上
事业编
农机学机研农业机械毕业生。第一学
1 制公开
院 教究化 历为二表统招及
招聘 师 生以上。
及
以
上
统
招
汽车辆工程211院校及以上
硕事业编
汽车学车或载运工毕业生。第一学
2 士制公开
院 教具运用工历为二表统招及
研招聘 师 程 以上。
究
生
及
以
上
统
招
硕
焊士材料加工211院校及以上
事业编
机械学接研工程 毕业生。第一学
1 制公开
院 教究(焊接方历为二表统招及
招聘 师 生向 以上。
及
以
上
统
招
硕
模材料加工211院校及以上
士事业编
机械学具工程 毕业生。第一学
1 研制公开
院 教(模具方历为二表统招及
究招聘 师 向 以上。
生
及
以
上
统
招
硕
电士3年及以上本专
电气工程 事业编自动化气研业企业工作经
1 或控制工制公开 学院 教究历,第一学历为
程 招聘
师 生一表统招。
及
以
上
统
招
硕
包士
本科专业为包装事业编自动化装研
1 包装工程 专业,第一学历制公开 学院 教究
为一表统招。 招聘
师 生
及
以
上
人文学旅1 统旅游管理 211院校及以上事业编
院 游招毕业生。第一学制公开
教硕历为二表统招及招聘
师 士以上。
研
究
生
及
以
上
合 计
12 (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