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1288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师:军队。
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给予。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无能为也已
D.何厌之有,
11.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何陋之有,D.邻之厚,君之薄也。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B(???
C(???
D(???
答案
DACD
阅读答案: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阅读答案茶花女柳依依现代文阅读答案选自《张复斋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阅读答案诗人与酒阅读答案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中国制造”实现不了文化输出阅读答案文化产业离支柱产业有多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竹思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史记?魏世家》文言文阅读答案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自《人民文学》杂志从2010年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以来,“非虚构现代文阅读答案马语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明史?耿炳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耿炳文,濠人。父君用,从太祖?渡江,积功为管军总管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阅读答案最后的山阅读答案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端木赐,卫人,字子
贡。利口巧辞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阅读答案左忠毅公逸事文言文阅读答案鲁迅的当下意义阅读答案维维,往窗外看??阅读答案开机关机阅读答案碑学的精神阅读答案选自《晏子春秋》文言文阅读答案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故乡永在现代文阅读答案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文言文阅读答案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雁阵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化的春天在哪里现代文阅读答案《孟子》选段阅读答案万夫雄打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定和是个音乐迷文学类阅读答案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答案洧南居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生命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与荆南乐秀才书阅读答案文化创造是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创新,绝不是凭空的臆想和猎奇现代文阅读答案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六》文言文阅读答案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言语照明的世界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人”字的结构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廉耻文言文阅读答案近年,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现代文阅读答案一个人的突围实用类文本阅读答案生命的滋味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选自刘向《新序》文言文阅读答案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阅读答案香道?人道?天道现代文阅读答案透明的红萝卜现代文阅读答案从线条中透露出形象姿态阅读答案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现代文阅读答案
范文二: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
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
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
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
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
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急:危急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D.失其所与,不知与:
参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即患秦兵之来 B.夜,缒而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 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D.子亦有不利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记叙了郑国危在旦夕之际,
烛之武临危受命,说服秦军撤兵,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深明大义的爱
国精神和杰出的外交才能。 B.烛之武在见到秦伯后,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却先阐明郑
国存在对秦国的种种好处,继而又说明郑国灭亡只会对晋国有利,体现了他高超的游说本领。
C.在秦郑结盟的情况下,晋文公拒绝了大臣子犯提出的攻打郑国的请求,表现了他清醒的头
脑、理智的判断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D.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是详叙,
而其他方面如退师的前因后果等只作简略交代,为略写。从而做到了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参考答案: 1.D 2.A
3.B1.与:结交,亲附。2.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B.表修饰关系/表顺
承关系 C.介词,对/介词,向 D.助词,不译/兼词,在这里。3.先说明郑国灭亡只会对
晋国有利,再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具有的种种好处。 参考译文: 晋侯文公和秦
穆公联军包围了郑国的国都,因为郑伯文公曾经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晋国有二心而同楚国
亲近。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郑文公说:“国家
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秘密地)去见秦国的国君,(两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
从了他的建议,(他派遣烛之武。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
不能做什么了。”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国家)有急难才来求您,这是我的
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的派遣。 在夜里,(烛
之武)用绳子拴着身子从城墙上下来,出了城,见到秦穆公,说:“秦、晋联军包围了郑国,
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益,那就麻烦您去灭亡郑国吧。(但是,灭郑之
后,秦要)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界,您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郑国只会成为
晋国的土地,)怎么能用灭亡郑国来加强您的邻国呢?邻国的实力雄厚就是您的实力削弱啊!
如果放弃灭郑,把它作为秦国东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往来这里,郑国可以供给他
们旅资食宿,这对您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了,(晋君曾经)答应给您焦、
瑕两个地方;(可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秦的)工事。这是您所知道
的。那个晋国有什么叫它满足呢?已经在东边要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要肆意扩腱它的边
的边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损害秦国来加强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的严重性)!”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心悦诚服,他和郑国结了盟,还派杞子、逢孙、
杨孙(带兵协助郑国)防守,才回国。 (晋国的)子犯请求(晋文公派兵)追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到不了这个地位。过去依靠人家的力量,现在伤害人家,不仁道;失掉自己的同盟者,不明智;以冲突混乱代替联合整齐,不英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军)也离开了郑国。
范文三:“贰于楚也”中“贰”字补注
“贰于楚也”中“贰”字补注
老船木家具 http://www.lcmjj.net/
摘 要:探讨文言常见实词“贰”的用法,结合该词涉及的历史背景、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来考查词语的用法和意义,进而借“贰”一词反映历史中许多小国生存的尴尬处境。
关键词:历史背景;动词;兼语式;生存;外交
新课标必修1中选入传统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开头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此句中“秦晋围郑”是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事,即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三十一年,晋文公七年,郑文公四十三年。而“围郑”的第一个理由“以其无礼于晋”,是指公元前637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周襄王十五年、郑文公三十六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司马迁的《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中: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围郑的第二个理由“贰于楚”,是指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当时的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史记?郑世家》)。其时,“郑伯如楚至其师”。“致其师者,致其郑国之师,许以佐楚也。战时虽无郑师,要心本佐楚”(孔颖达《左传正义》)。楚败,郑惧,使人请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
四方诸侯盟于践上(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上之盟,然晋、郑间隔阂并未消除。两年后晋围郑之事,实为城濮之战余波。
本句中对于“贰于楚”理解是个难点,文中注释为“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可见这是意译了。对于“贰”字这个常考词的词性和意义,学生理解还是不够清楚。
从语法上看,“贰”字跟“于楚”这个介宾短语组合在一起,可见是用作动词。正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第一册)第21页解释为“两属,属二主”。而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解释为“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这样它的词性就更明确了。从句子结构看,“贰”字一般用在兼语式中,此句中主语是“秦晋”,而“贰”却是“郑”发生的,也就是说,“郑”既是“围”的宾语,又是“贰”的主语。从语言环境上看,“贰”字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即郑国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才有了“贰”(后依附于楚)这样的行为。认识不清此句时,容易把这句翻译为“秦晋两国围攻郑国,因为它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很明显这是前后矛盾的,是错误的。正确的译文应是:“秦晋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当年对待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即现在的晋侯――晋文公无礼,并且还对晋国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
“贰”字用做动词,解释为“两属,一分为二”的意思,在古文资料中都有依据:
“贰,副益也。”――《说文》;
“贰,益也。”――《广雅?释诂一》;
“因贰以济民行。”――《易?系辞》;
“又贰,疑也。”――《尔雅?释诂》,《疏》:“贰者,心疑不一也。”
“任贤勿贰。”――《书?大禹谟》
“无贰尔心。” ――《诗?大雅》
“间携贰。” ――《左传?闵元年》《注》:“离而相疑者,则当因而间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
其实“贰”字在古文比较常见:
“取贰绥。”《礼记?曲礼》。
“受其贰令。”《周礼?职内》。
“以贰六官。”《周礼?春官?大史》。
“无是贰言也。”《国语?越语上》。
“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晋语一》。
《左传》中――
“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太叔又收贰以为己邑”(《隐公元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隐公三年》)。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僖公十五年》)。
“我诸戎除剪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襄公十四年》)。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文公十八年》)。
“夫诸侯之贿聚於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襄公二十四年》)。
可见,“贰”字不仅是纷乱的春秋各国趋利避害的外交手段,也是审时度势的生存手段。正如《汉书?西域传》中楼兰王对簿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这也是对“贰”字的背景注释吧。
老船木家具
范文四:“贰于楚也”中“贰”字补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贰于楚也”中“贰”字补注
作者:仲银秀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探讨文言常见实词“贰”的用法,结合该词涉及的历史背景、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来考查词语的用法和意义,进而借“贰”一词反映历史中许多小国生存的尴尬处境。
关键词:历史背景;动词;兼语式;生存;外交
新课标必修1中选入传统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开头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此句中“秦晋围郑”是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事,即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三十一年,晋文公七年,郑文公四十三年。而“围郑”的第一个理由“以其无礼于晋”,是指公元前637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周襄王十五年、郑文公三十六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司马迁的《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中: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围郑的第二个理由“贰于楚”,是指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当时的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史记·郑世家》)。其时,“郑伯如楚至其师”。“致其师者,致其郑国之师,许以佐楚也。战时虽无郑师,要心本佐楚”(孔颖达《左传正义》)。楚败,郑惧,使人请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上(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上之盟,然晋、郑间隔阂并未消除。两年后晋围郑之事,实为城濮之战余波。
本句中对于“贰于楚”理解是个难点,文中注释为“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可见这是意译了。对于“贰”字这个常考词的词性和意义,学生理解还是不够清楚。
从语法上看,“贰”字跟“于楚”这个介宾短语组合在一起,可见是用作动词。正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第一册)第21页解释为“两属,属二主”。而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解释为“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这样它的词性就更明确了。从句子结构看,“贰”字一般用在兼语式中,此句中主语是“秦晋”,而“贰”却是“郑”发生的,也就是说,“郑”既是“围”的宾语,又是“贰”的主语。从语言环境上看,“贰”字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即郑国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才有了“贰”(后依附于楚)这样的行为。认识不清此句时,容易把这句翻译为“秦晋两国围攻郑国,因为它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很明显这是前后矛盾的,是错误的。正确的译文应是:“秦晋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当年对待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即现在的晋侯——晋文公无礼,并且还对晋国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
范文五:“贰于楚也”中“贰”字补注
摘 要:探讨文言常见实词“贰”的用法,结合该词涉及的历史背景、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来考查词语的用法和意义,进而借“贰”一词反映历史中许多小国生存的尴尬处境。 关键词:历史背景;动词;兼语式;生存;外交 新课标必修1中选入传统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开头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此句中“秦晋围郑”是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事,即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三十一年,晋文公七年,郑文公四十三年。而“围郑”的第一个理由“以其无礼于晋”,是指公元前637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周襄王十五年、郑文公三十六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司马迁的《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中: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围郑的第二个理由“贰于楚”,是指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当时的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史记?郑世家》)。其时,“郑伯如楚至其师”。“致其师者,致其郑国之师,许以佐楚也。战时虽无郑师,要心本佐楚”(孔颖达《左传正义》)。楚败,郑惧,使人请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上(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上之盟,然晋、郑间隔阂并未消除。两年后晋围郑之事,实为城濮之战余波。 本句中对于“贰于楚”理解是个难点,文中注释为“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可见这是意译了。对于“贰”字这个常考词的词性和意义,学生理解还是不够清楚。 从语法上看,“贰”字跟“于楚”这个介宾短语组合在一起,可见是用作动词。正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第一册)第21页解释为“两属,属二主”。而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解释为“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这样它的词性就更明确了。从句子结构看,“贰”字一般用在兼语式中,此句中主语是“秦晋”,而“贰”却是“郑”发生的,也就是说,“郑”既是“围”的宾语,又是“贰”的主语。从语言环境上看,“贰”字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即郑国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才有了“贰”(后依附于楚)这样的行为。认识不清此句时,容易把这句翻译为“秦晋两国围攻郑国,因为它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很明显这是前后矛盾的,是错误的。正确的译文应是:“秦晋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当年对待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即现在的晋侯――晋文公无礼,并且还对晋国怀有二心,而倾向于楚。” “贰”字用做动词,解释为“两属,一分为二”的意思,在古文资料中都有依据: “贰,副益也。”――《说文》; “贰,益也。”――《广雅?释诂一》; “因贰以济民行。”――《易?系辞》; “又贰,疑也。”――《尔雅?释诂》,《疏》:“贰者,心疑不一也。” “任贤勿贰。”――《书?大禹谟》 “无贰尔心。” ――《诗?大雅》 “间携贰。” ――《左传?闵元年》《注》:“离而相疑者,则当因而间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 其实“贰”字在古文比较常见: “取贰绥。”《礼记?曲礼》。 “受其贰令。”《周礼?职内》。 “以贰六官。”《周礼?春官?大史》。 “无是贰言也。”《国语?越语上》。 “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晋语一》。 《左传》中―― “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太叔又收贰以为己邑”(《隐公元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隐公三年》)。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僖公十五年》)。 “我诸戎除剪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襄公十四年》)。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文公十八年》)。 “夫诸侯之贿聚於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襄公二十四年》)。 可见,“贰”字不仅是纷乱的春秋各国趋利避害的外交手段,也是审时度势的生存手段。正如《汉书?西域传》中楼兰王对簿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这也是对“贰”字的背景注释吧。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杨伯峻.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S编辑 孙玲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