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
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
江洪波,田祥琴,胡晓斌,孙奇,陈渝,黄静*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610041)
E-mail :摘 要:目的 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方法 采用光谱方法,特别是圆二色谱确定立体结构。结果 确定6个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鉴定结果为:5,7,2′-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R)-(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a ) ,5,7,2′-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S)-(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b ) ,5,7-dihydroxy-6,8-dimethyl-3(S)-(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Ia ) ,5,7-dihydroxy-6,8-dimethyl-3(R)-(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 4 one (IIb ) ,R-甲基麦冬黄烷酮 B(III),R-甲基麦冬黄烷酮A (IV)。结论 首次确定6个二氢高异黄酮(I-IV)的立体构型。 关键词:麦冬;高异黄酮;圆二色谱(CD );立体构型
1.引言
涪麦冬来源于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 -Gawler的干燥块茎,是中药川麦冬的主要品种,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国内外研究表明,麦冬化学成分有甾体皂苷、高异黄酮、多糖、氨基酸、挥发油等。其中高异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抗应激、抗组胺、心血管保护功能和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麦冬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甲基麦冬黄烷酮A,B等高异黄酮类成分对HeLa-S3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性(IC50<10 g﹒m1) 作用。对豚鼠镇咳试验显示,给药30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a或b对由于辣椒引发的咳嗽抑制率为49.7%,而且基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涪麦冬中的高异黄酮类成分,为涪麦冬的开发利用奠定化学基础,本文报道从涪麦冬中分离得到的12种高异黄酮类成分(i-x):5,7,2′-trihydroxy-6-="" methyl-8-methoxy-3(r)-(4′-="" methoxybenzyl)-="" chroman-4-one="" (ia="" ),5,7,2′-trihydroxy="" -6-methyl-8-methoxy-3(s)-="" (4′-="" 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b="" ),5,7-dihydroxy="" -6,8-dimethyl-3(s)-(4′="" -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ia="" ),5,7-="" dihydroxy-6,8-dimethyl="" -3(r)-(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 4-one="" (iib="" ),r-甲基麦冬黄烷酮b(iii),r-甲基麦冬黄烷酮a(iv),2,5,7-trihydroxy-="" 6,8-dimethyl-3-(3′,4′-methylenedioxybenzyl)chroman-4-one="" (v),2,5,7-trihydroxy-="" 6,8-dimethyl="" -3-(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vi),methylophiopogonone="" a="" (vii),5,7-="" dihydroxy-6,8-methyl-3-(2′-hydroxy-3′,4′-methylenedioxybenzyl)-="" chromanone="" (viii),5,7-dihydroxy-8-methyl-6-aldehydo-3-(3′,4′-="" methylene="" -dioxybenzyl)chromone="" (ix),5,7-dihydroxy-8-methyl-6-aldehydo-="" 3-(4′-methoxy="" -benzyl)="" chromone="" (x),并首次确认了其中6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构型(i-iv)。="" [7]-1="">10 g﹒m1)>
2.实验部分
2.1材料与仪器
涪麦冬,采自四川绵阳三台,经绵阳药检所张文锦副主任药师鉴定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0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er.)(样本存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样本编号:MAIDONG-FU2003)。聚酰胺薄膜、硅胶G、层析硅胶H、硅胶(200-300目)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LH-20,氘代溶剂,TMS内标(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ZF-7三用紫外分析仪(巩仪市英峪予华仪器厂);旋转蒸发仪BC-R201B(上海贝凯生物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Varian NMR-400核磁共振仪(Varian Co.Ltd.);J-500C圆二色仪(日本分光工业公司);BS224S电子天平(Sartourius);BS-100A自动部份收集器(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
2.2提取与分离
涪麦冬9kg,剪碎,用80%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挥去乙醇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分散,依次分别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分别浓缩得浸膏。取乙酸乙脂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氯仿、氯仿-甲醇(9∶1;7∶3)、甲醇梯度洗脱。合并相同流份。分别取氯仿、氯仿-甲醇(9∶1)洗脱部分进一步进行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分离,共得到12个粗品,再分别用Sephadex LH-20进行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
2.3鉴定
2.3.1
化合物(I) 无定型粉末,FeCl3显色反应呈阳性。[α]20
D -2.6°(c=0.85,CH3COOC 2H 5)。
CDCl 3)显示5个脂肪氢核信号: 4.52(1H,dd,J=11.2,4.8Hz),化合物I的H-NMR(400MHz,
4.22(1H,dd,J=10.8,10.8Hz),3.10(1H,m),3.01(1H,dd,J=14.4,5.2Hz),2.86(1H,dd,J=14.4,6.4Hz);3个芳氢核信号: 6.46(1H,d,J= 2.4Hz),6.42(1H,dd,J=8.4,
2.4Hz),6.94(1H,d,J=8.4Hz);2个羟基氢核信号: 11.94(1H,s),6.62(1H,s);2个芳环甲氧基氢核信号: 3.75(3H,s),3.85(3H,s)以及1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 2.04(3H,s)。化合物I的C-NMR (50MHz,CDCl3)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1个甲基碳以及2个甲氧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I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化合物I的H,C-NMR数据(见Tab 1.)与文献报道比较,两者基本一致,故确定其为5,7,2′-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化合物I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碳,可能存在R-,S-两种立体构型。但原文献未报道园二色谱数据,也未确定其立体构型。故本文进行了化合物I的圆二色谱的测定。化合物I的CD 谱(c=5.59×10,C2H 5OH)没有显示明显的cotton效应,加之其旋光度接近0°,说明化合物I应为外消旋体,且两对映体的含量基本相等。即化合物I为5,7,2′-trihydroxy-6-Methyl- 8-methoxy-3(R)-(4′-methoxybenzyl)- chroman-4-one(Ia )和5,7,2′-trihydroxy- 6-methyl-8-methoxy-3(S)-(4′-methoxy- benzyl)chroman-4-one(Ib )的混合物。
2.3.2
-5113[4] 131
化合物(II) 淡黄色无定型粉末,FeCl3显色反应呈阳性。[α]20 +3.8°(c=1.0,D
CH 3COCH 3)。化合物II的H-NMR(400MHz,DMSO-d6)显示5个脂肪氢核信号:δ4.24(1H,dd,J=11.2,4.2Hz),4.05(1H,dd,J=11.2,8.4Hz), 2.95(1H,m),3.03(1H,dd,J=14.0,
4.8Hz),2.56(1H,dd,J=13.6,9.6Hz);3个芳氢核信号: 6.80(1H,d,J=1.6Hz),6.69(1H,d,J=8.0Hz),6.60(1H,d,J=8.0Hz);1个羟基氢核信号: 12.49(1H,s);1个芳环甲氧基氢核信号: 3.74(3H,s)以及2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 1.92(3H,s),1.90(3H,s);化合物II的C-NMR(50MHz,DMSO-d6)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1个甲氧基及2个甲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II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化合物II的H,131131 C-NMR数据(见Tab 1.)与文献文献报道比较,两者基本一致,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5,[4]
7-dihydroxy-6,8-dimethyl-3-(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 one。化合物II 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应存在R-,S-两种立体构型,但原文献未确定其立体构型,故进行了圆二色谱的测定,CD:(c=5.30×10,C 2H 5OH)图谱显示没有明显的cotton效应,加之其旋光度接近0°,说明化合物II应为外消旋体,且两对映体的含量基本相等,故确定化合物II为消旋体,即IIa :5,7 - dihydroxy-6,8-dimethyl-3(R)-(4′-
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Ib:5,7 -dihydroxy-6,8-dimethyl-3(S) -(4′- 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2.3.3
化合物(III) 淡黄色针晶(乙酸乙酯),FeCl 3显色反应呈阳性。[α]20 -71.3° (c=0.7,D
CH 3COOC 2H 5)。化合物III的H-NMR(400MHz,CDCl3)显示5个脂肪氢核信号:δ4.27(1H,dd,J=11.2,4.0Hz),4.11(1H,dd,J=11.4,7.0 Hz),2.78(1H,m),3.17(1H,dd,J=13.6,
4.2Hz),2.69(1H,dd,J=13.6,10.4Hz);4个芳氢核信号:δ7.14(2H,d,J=8.4),6.85(2H,d,J=8.4);2个羟基氢核信号:δ5.50(1H,s),12.38(1H,s);1个芳环甲氧基氢核信号:δ3.79(3H,s)以及2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δ2.02(3H,s),2.06(3H,s)。化合物III的131 -5C-NMR(50MHz,CDCl3)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2个甲基碳以及1个甲氧
113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III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化合物III的H,C-NMR数
据(见Tab 1.)与文献报道比较,两者基本一致,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6,8-二甲基-5,7-二羟基-3-(4′-甲氧基苄基)-4-色满酮(甲基麦冬黄烷酮 B)。但原文献未确定其立体构型,故进行了圆二色谱的测定,CD(c=7.46×10,C 2H 5OH)谱显示在315nm处和250nm处有正cotton效应,而在290nm处有明显的负cotton效应,说明其3位碳的构型为R构型。综上所述,化合物III的结构确定为R-甲基麦冬黄烷酮 B。
2.3.4
化合物(IV) 淡黄色针晶(乙酸乙酯),FeCl 3显色反应呈阳性。[α]20
D -34.0°(c=0.96,
CH 3COOC 2H 5) 。化合物IV的H-NMR(400MHz,CDCl3)显示5个脂肪氢核信号: 4.29(1H,dd,J=11.2,4.4Hz),4.13(1H,dd,J=11.2,7Hz),2.79(1H,m),3.15(1H,dd,J=13.6,4.4Hz),
2.68(1H,dd,J=13.6,10.4 Hz);3个芳氢核信号: 6.73(1H,d,J=1.6Hz),6.76(1H,d, 1[6]-5[5]
J=8.0Hz),6.68(1H,dd,J=8.0,1.6Hz);2个羟基氢核信号: 12.36(1H,s),5.48(1H,s),1个次甲二氧基信号: 5.95(2H,s)以及2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 2.03(3H,s),2.07(3H,s)。化合物IV的C-NMR(50MHz,CDCl3)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及两个甲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IV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化合物IV的H,C-NMR数据(见Tab 1.)与文献比较,两者基本一致,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6,8-二甲基-5,7-二羟基-3-(3′,4′-次甲二氧基苄基)-4-色满酮(甲基麦冬黄烷酮A)。甲基麦冬黄烷酮A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原子,应存在R-,S-两种立体构型。化合物IV的CD(c=5.85×10,C 2H 5OH) 谱显示在317nm处和255nm处有正cotton效应,而在294nm处有明显的负cotton效应,说明其3位碳的构型为R构型。综上所述,化合物IV的结构确定为R-甲基麦冬黄烷酮 A。, 化合物I-IV
的结构式如下:
13113[5]-5[6]3I a I b 5,7,2′-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S)-(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I b 5,7-dihydroxy-6,8-dimethyl-3(S)-(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V R-甲基麦冬黄烷酮 A
Tab 1. 13CNMR (50MHz) 化合物I—IV:
3 45.6 45.7 46.6 46.5
4 199.3 197.8 198.2 198.2
5 158.0 159.0 158.2 158.1
6 104.4 103.6 102.7 158.1
7 156.5 164.2 160.3 160.4
8 126.8 102.6 102.5 102.6
9 150.8 157.5 157.5 157.6
10 101.9 100.9 100.2 100.9
11 26.1 31.9 32.5 31.8
6-CH 3 7.1 7.9 6.6 6.7
8-CH 3 8.4 7.1 7.2
3′-OMe 55.7
4′-OMe 55.5 55.1
8-OMe 61.5
1′ 116.1 129.2 129.8 131.6
2′ 155.3 115.6 129.8 109.3
3′ 102.6 147.8 113.8 147.6
4′ 159.9 145.3 157.8 147.6
5′ 106.4 113.2 113.9 108.2
6′ 131.6 121.5 131.6 129.9
-O-CH2-O- 101.3 I II III IV C
a :在DMSO-d6,其余在CDCl3中测定。
3. 结论
高异黄酮类物质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麦冬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甲基麦冬黄烷酮A ,B 对HeLa—S3细胞有强的细胞毒性(IC50<10μg ﹒m1-1)="" [2]="" 。而这两种高异黄酮在麦冬总黄酮中的比例非常高,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此次分离并鉴定的甲基麦冬黄烷酮a="" ,b="">10μg>
致谢:感谢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分析测试中心苏老师氢,碳谱的测定和四川大学东区分析测试中心晋老师圆二色谱(CD)测定。
参考文献
[1]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092.
[2] 林晓,周强峰,徐德生。麦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06 综述59
[3] 怡悦.麦门冬的细胞毒性成份[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5):42-43.
[4] Nguyen T., Tran . , Andrea P. , Katrin F. , Ludger A.W. 2003.Homoisoflavonoids from 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er.Phytochemistry 62,1153-1158.
[5]Tada A.Kasa R.Saitoh T.et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ophionogonis tuber V. Isolation of a novel class of
homoisoflavonoid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structure(1)[J].Chem Pharm Bull.1980.28(5):1477.
[6] Michio N.and Tamotsu S. 1987. Homoisoflavo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IV1)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Homoisoflavonoids from Caesalpinia sappan L.Chem.Pharm.Bull.
35(9)3597-3602.
[7] Kamei,Akizo;Ichiki,Hiroyuki.(Tsumura and Co.,Japan).Jpn.KokaiTokkyoKoho(2003).
The stero-structures of homoisoflavonoids from
Ophiopogon japonicus
Jiang Hongbo,Tian xiangqin,Hu xiaobin,Chen yu,Sun qi,Huang jing*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6 ophiopogonanones from the roots of Ophiopogon japonicus(Liliaceae).METHODS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6 ophiopogonanon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 ,spectral analysis and CD spectrum .RESULT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ndentified as:5,7,2′-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R)-(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a ) ,5,7,2′- trihydroxy-6-methyl-8-methoxy-3(S)-(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b ) ,5,7-dihydroxy-6,8-dimethyl-3(R) -(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IIa ) ,5,7-dihydroxy-6,8-dimethyl-3(S)-(4′-hydroxy-3′-methoxybenzyl)chroman-4-one (IIb ) ,R-methylophiopogonanone B(III), R-methylophiopogonanone A(IV).CONCLUSIONS The first time determin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6 ophiopogonanones (I-IV).
Keywords :Ophiopogon japonicus;homoisoflavonoids; CD;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范文二: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
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 华
W
西
C
药
J
学
~
杂
P
志
S20o6,21(5):416419
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
江洪波,田祥琴,胡小兵,黄静,孙奇,陈渝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方法采用光谱方法,并用圆二色谱确定立体结构.结果确定6
个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鉴定结果为:5,7一di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methoxy一3(尺)一(2,一hydroxy一4,一methoxv.
benzy1)chroman一4一one(I);5,7一di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methoxy一3(|s)一(2一hydroxy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
one(Ib);5,7一di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尺)一(3一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I);5,7一dihydroxy一
6,8一dimethyl一3(|s)一(3一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Ib);R—methylophiopogonanoneB(?)和尺一
methylophiopogonanoneA(?).结论首次确定了6个二氢高异黄酮(I一?)的立体构
型.
关键词:麦冬;二氢高异黄酮;圆二色谱;立体构型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03(2006)05—0416—04
Thestero'—structuresofhomoisoflavonoidsfromOphiopogonjaponicus JIANGHong—bo,TIANXiang—qin,HUXiao—bin,HUANGJing,SUNQi,CHENYu
(WestChinaSchoolofPharmacy,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bsoluteconfigurationsof6homoisoflavonoidsfromth
etubersofO.]aponicus(Liliaceae).
METHODSTheabsoluteconfigurationsof6ophiopogonanoneswereidentifiedbytheirphy
sicochemicalproperties,spectralanalysis
andCDspectra.RESULTSTheirstructureswereidentifiedas:5,7一dihydroxy一6一
methyl一8一methoxy一3(R)一(2一hydroxy一
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5,7一di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
methoxy一3(S)一(2一hydroxy一4一methoxy.
benzy1)chroman一4一one(Ib);5,7一di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R)一(3一
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
(II);5,7一di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S)一(3一methoxy一4一
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Ib);R—methylophio-
pogonanoneB(?)andR—
methylophiopogonanoneA(IV).CONCLUSIONTheabsoluteconfigurationof6homoisoflavonoids
(I一?)havebeendeterminedforthefirsttime.
Keywords:Ophiopogonjaponicus;Homoisoflavonoids;Circulardichroismspec~oscopy;
Absoluteconfigurations
CLCnumber:R284.1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6—0103(2006)05—0416—04
涪麦冬来源于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
pogon却0n(Thunb.)Ker—Gawler的干燥块茎,
是中药川麦冬的主要品种,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
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国内外
研究表明,麦冬的化学成分有甾体皂苷,高异黄酮,
多糖,氨基酸,挥发油等….其中高异黄酮类成分
具有良好的抗炎,抗应激,抗组胺,心血管保护功能
和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麦冬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
甲基麦冬黄烷酮A,B等高异黄酮类成分对HeLa—
s,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性(IC.<10I.Lg?ml)作
用J.对豚鼠镇咳试验显示,给药30mg?kg甲基
麦冬黄烷酮A或B,对因辣椒引发的咳嗽,其抑制率
为49.7%,且基本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J.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涪麦冬中的高异黄酮类成
分,特从其中分离得到了l2种高异黄酮类成分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江洪波(1976一),男,正攻读药物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通讯作者(Correspondentauthor),E—mail:huangjcd@163.com
(I—X):5,7一dihydroxy-6一methyl一8一methoxy一3(R)一 (2一hydroxy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 5,7一di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methoxy一3(S)一(2一hy. droxy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b);5,7一di- 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R)一(3一methoxy一4一 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I);5,7一dihydroxy一6,8 一
dimethyl一3(S)一(3一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y1)chro man一4一one(IIb);R—methylophiopogonanoneB(?);R— methylophiopogonanoneA(IV);2,5,7一trihydroxy一6,8一dim— ethyl一3一(3,4一methylenedi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 (V);2,5,7一tri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一(4一methoxy- benzy1)chroman一4一one(?);methylophiopogononeA(?); 5,7一dihydroxy一6,8一methyl一3一(2一hydroxy一3,4一 methylenedioxybenzy1)chromanone(?);5,7一dihydroxy一6一
aldehydo一8一methyl一3一(3,4一methylenedioxybenzy1)
chromone(IX);5,7一dihydroxy一6一aldehydo一8一methyl一3一
第5期江洪波,等.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结构417 (4一methoxybenzy1)chromone(X).并首次确认了其中 6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构型(I,?).
1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涪麦冬(采自四川绵阳三台县芦溪镇花园村, 经张文锦副主任药师鉴定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 冬0.JaponicusThunb.Ker—Gawler.,样本存于四 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编号:MAIDONG—FU2003);聚 酰胺薄膜,硅胶G,层析硅胶H,200,300目硅胶 (青岛海洋化工厂);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一20, 氘代溶剂,TMS内标(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zF一7三用紫外分析仪(巩 仪市英峪予华仪器厂);BC—R201B旋转蒸发仪(上 海贝凯生物化工设备有限公司);VafianNMR一400 核磁共振仪(VarianCo.Ltd.);J一500C圆二色仪 (13本分光工业公司);BS224S电子天平(Sartouri— US,);BS一100A自动部份收集器(上海青浦沪西仪 器厂).
1.2提取与分离
涪麦冬9kg,剪碎,用80%乙醇提取3次,合并 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挥去乙醇后,加入一定量 的水分散,依次分别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 取,萃取液分别浓缩得浸膏.取乙酸乙脂浸膏进行 硅胶柱层析,用氯仿,氯仿一甲醇(9:1,7:3),甲 醇梯度洗脱.合并相同流分.分别取氯仿,氯仿一甲
醇(9:1)洗脱部分,进一步进行硅胶柱层析,制备
薄层色谱分离,共得到12个粗品.分别用Sephadex LH一20进行纯化,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
1.3鉴定
1.3.1化合物II为无定型白色粉末(甲醇),
FeC1,显色反应呈阳性.[]一2.6.(c:0.85, CH3COOC2H5).其HNMR(400MHz,CDC13)显示5 个脂肪氢核信号:84.52(1H,dd,J:11.2,4.8Hz),
4.22(1H,dd,J:10.8,10.8Hz),3.10(1H,m),
3.01(1H,dd,J:14.4,5.2Hz),2.86(1H,dd,J=
14.4,6.4Hz);3个芳氢核信号:86.46(1H,d,J: 2.4Hz),6.42(1H,dd,J:8.4,2.4Hz),6.94(1H,
d,J:8.4Hz);2个羟基氢核信号:811.94(1H,s), 6.62(1H,s);2个芳环甲氧基氢核信号:83.75(3H, s),3.85(3H,s);1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82.04
(3H,s).化合物I的CNMR(50MHz,CDC1)显示
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1个甲基
碳以及2个甲氧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I 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其HNMR,CNMR 数据(表1)与文献4比较,基本一致.故确定其平
面结构为5,7一di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methoxy 一
3一(2一hydroxy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 一
one.I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碳,可能存在R一,s
一
两种立体构型.但文献未报道圆二色谱数据,也
未确定其立体构型.I的CD谱(C:5.59×10,,
cHOH)无明显的Cotton效应,加之其旋光度接近
0.,说明化合物I应为外消旋体,且两对映体的含量
基本相等.故确定化合物I为5,7一dihydroxy一6一
methyl一8一methoxy一3(R)一(2一hydroxy一4一 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5,7一di—
hydroxy一6一methyl一8一methoxy一3(|s)一(2一 hydroxy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h) 的消旋体(图1).
1.3.2化合物??为淡黄色无定型粉末(甲
醇),FeC1,显色反应呈阳性.[]+3.8.(c:1.0, CH3COCH3).其HNMR(400MHz,DMSO—d6)显
示5个脂肪氢核信号:84.24(1H,dd,J:11.2,4.2 Hz),4.05(1H,dd,J=11.2,8.4Hz),2.95(1H,
m),3.03(1H,dd,J:13.6,4.8Hz),2.56(1H,dd,
J:13.6,9.6Hz);3个芳氢核信号:86.80(1H,d,J: 1.6Hz),6.69(1H,d,J:8.0Hz),6.60(1H,d,J:
8.()Hz);1个羟基氢核信号:812.49(1H,s);1个芳
环甲氧基氢核信号83.74(3H,s)以及2个芳环甲基
氢核信号81.92(3H,s),1.90(3H,s).其?CNMR
(50MHz,DMSO—d)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
碳,1个羰基碳,1个甲氧基及2个甲基碳信号.以
上数据显示化合物?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
其HNMR,CNMR数据(表1)与文献比较,基本
一
致.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5,7一dihydroxy一6,8一
dimethyl一3一(3一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y1) chroman一4一one.化合物?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
碳原子,应存在两种立体构型,但文献未确定其立体
构型,故进行了化合物?的圆二色谱测定,CD(C: 5.30×10,,cH5OH)图谱显示无明显的Cotton效
应,其旋光度接近0.,说明化合物?(图1)应为外
消旋体,且两对映体的含量基本相等,为5,7一di_ 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R)一(3一methoxy一 4一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5,7一di— hydroxy一6,8一dimethyl一3(|s)一(3一methoxy一 4一hydr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IIh). 1.3.3化合物??为淡黄色针晶(乙酸乙酯),
FeC1,显色反应呈阳性.[]一71.3.(c:0.7, CH3COOC2H5).其HNMR(400MHz,CDC13)显示5 个脂肪氢核信号:84.27(1H,dd,J:11.4,4.0Hz),
4.】1(1H,dd,J:11.4,7.0Hz),2.78(1H,m),3.17
(1H,dd,J:13.6,4.2Hz),2.69(1H,dd,J:13.6,
418华西药学杂志第2l卷
10.4Hz);4个芳氢核信号:87.14(2H,d,J=8.4), 6.85(2H,d,J=8.4);2个羟基氢核信号:65.50
(1H,S),12.38(1H,S);1个芳环甲氧基氢核信号:
63.79(3H,S)以及2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82.02 (3H,S),2.06(3H,S).其"CNMR(50MHz,CDC13) 显示有3个脂肪碳,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2个
甲基碳及1个甲氧基碳信号,以上数据显示化合物 ?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其HNMR和
"CNMR数据(表1)与文献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H
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5,7一dihydroxy一6,8一dime. thyl一3一(4一methoxybenzy1)chroman一4一one (methylophiopogonanoneB).但文献未确定其立体
构型,故进行了化合物?的圆二色谱测定,CD(C: 7.46×10,,c2H5OH)谱显示,在315,250am处有
正Cotton效应,而在290am处有明显的负Cotton效
应,说明其3位碳的构型为尺构型J.所以,化合
物III的结构确定为R—methylophiopogonanoneB (图1).
H0
?
Ib
圈1化合物I一?的立体结构
Fig1TheslereostructuresofcompoundsI一?
1.3.4化合物??为淡黄色针晶(乙酸乙酯),
FeC1,显色反应呈阳性,[Ot]一34.0.(c=0.96, CH3COOC2H5).其HNMR(400MHz,CDC13)显示
5个脂肪氢核信号:64.29(1H,dd,J=l1.2,4.4 Hz),4.13(1H,dd,J=l1.2,7.0Hz),2.79(1H,m),
3.15(1H,dd,J=13.6,4.4Hz),2.68(1H,dd,J=
13.6,10.4Hz);3个芳氢核信号:86.73(1H,d,J= 1.6Hz),6.76(1H,d,J=8.0Hz),6.68(1H,dd,J=
8.0,1.6Hz);2个羟基氢核信号:812.36(1H,S), 5.48(1H,S),1个次甲二氧基信号:85.95(2H,S)以
及2个芳环甲基氢核信号:82.03(3H,S),2.07(3H, s).其3CNMR(50MHz,CDC1,)显示有3个脂肪碳,
12个芳环碳,1个羰基碳及2个甲基碳信号.以上
数据显示化合物IV为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将
其HNMR,13CNMR数据(表1)与文献比较,基本
一
致,故确定其平面结构为5,7一dihydroxy一6,8一
dimethyl一3一(3,4一methylenedioxybenzy1)chro—
man一4一one(methylophiopogonanoneA).甲基麦冬
黄烷酮A的3位碳原子为手性原子,应存在尺一,
Is一两种立体构型.化合物IV的CD(C=5.85× l0,,c2H5OH)谱显示,在317,255am处有正Cot— ton效应,而在294am处有明显的负Cotton效应,说 明其3位碳的构型为尺构型J.综上所述,化合物 IV的结构确定为R—methylophiopogonanoneA(图 1).
?
表l化合物I一?的碳谱数据
Table1TheCNMR{soMHz1dataofcompoundsI—IV :compoundIIinDMSO—d6,IinCDC13,m一?inC5D5N 2讨论
高异黄酮类物质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麦冬中主 要的活性物质之一,甲基麦冬黄烷酮A,B对HeLa— s3细胞具有强细胞毒性(Ic卯<10Ixg?ml)[2J.这
华
W
西
C
药
J
学
.
杂
P
志
S2006.21(5):419,421
两种高异黄酮在麦冬总黄酮中超过50%以上.此 次分离并鉴定的甲基麦冬黄烷酮A,B的立体构型
均为R型.
致谢:承~tJII大学华西校区分析测试中心苏甫老师测定NMR谱和
四川大学东区分析测试中心测定圆二色谱(CD).
参考文献:
[1]林晓,周强峰,徐德生.麦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
药杂志,2004,38(06):59—61.
[2]怡悦.麦门冬的细胞毒性成份[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9,21(5):42—43.
[3]KameiA,IchikiH.Antitussiveagentsandpharmaceuticalcompo- 己二醇桥联胆甾半乳糖苷的合成
范江,海俐,唐磊,吴勇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sitionscontainingmethylophiopogonanone[P].CODEN:JKXXAF JP2003327529A2,20031113.
[4]NguyenTHA,TranVS,AndreaP,eta1.Homoisoflavonoidsfrom ophiopogonjaponicusKer—Gawler[J].Phytochemistry,2003,
62:1153—1158.
[5]TadaA,KasaR,SaitohT,eta1.Studiesontheconstituentsof ophionogonistuberV.Isolationofanovelclassofhomoisofla- vonoidsanddeterminationoftheirstructure(1)[J].ChemPhann Bull,1980,28(5):1477.
[6]MichioN,TamotsuS.Homoisoflavonoidsandrelatedcompound IVabsoluteconfigurationsofhomoisoflavonoidsfromCaesalpinia sappanL.[J].ChemPharmBull,1987,35(9):3597—3602.
收稿13期:2006—02
摘要:目的合成具有脂水两性的肝靶向脂质体配体胆甾半乳糖苷衍生物.方法将胆
固醇3位羟基与己二醇的双甲磺酸
酯成醚后再碘代,随后与2,3,4,6一四一0一乙酰基一1一硫代一B—D一吡喃半
乳糖成硫醚得到糖苷,经甲醇钠处理脱掉乙酰
基得目标物.结果合成了1个胆甾半乳糖苷衍生物.结论合成衍生物及中间体的结
构经HNMR,IR,MS确证.
关键词:肝靶向;胆甾半乳糖苷衍生物;合成
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03(2006)05—0419-03
Synthesisofamphiphilieeholesterylatedgalactosidesforhepatoeytetargetingliposome FANJiang,HAILi,TANGLei,WUYong
(WestChinaSchoolofPharmacy,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na) Abstract:OBJECTIVETosynthesizeanamphiphilichepatocytetargeringcholesterylatedthiogalactosidederivative.METHODS
Titlecompoundwaspreparedbycholesterolwhichwascoupledwithdimesylate2,togetmesylate4.Thecompound4Wasiodinated,
coupledwith2,3,4,6一tetra一0一acetyl一1一thio一13一D—galacto—
pyranose6andthendeacetylatedtoproducetitlecompound
I.RESULTSThetitlecompoundswassynthesized.CONCLUSIONThesecompounds,designedproducts,wereconfirmedby
HNMR,IRandMSspectraldata.
Keywords:Hepatocytetarget;Cholesterylatedthiogalactosides;Synthesis CLCnumber:R914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6—0103(2006)05一o419—03
随着肿瘤病因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肿瘤基因靶向治疗,尤其是对肝癌的治疗,已
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基因对肝癌的
靶向治疗主要有病毒载体(靶细胞转染率虽较好,
但存在着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等缺点,使用受限)
和非病毒载体(如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多肽化合
物和纳米粒等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易操作及体内
稳定性好等优点),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质粒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批准号:20050610085)
作者简介:范江,男,正攻读药物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通讯作者(Correspondentauthor)
DNA是最主要的非病毒载体…,但仍存在着靶向性 欠佳,转染率低等问题.为提高病毒载体脂质体的 靶向性,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J.现 以肝细胞特异性血清唾液酸黏蛋白的受体去唾液酸 糖蛋白受体(ASGR)为靶标,设计并合成了以己二 醇链为桥联的胆甾半乳糖苷衍生物,并将其作为阳 离子脂质体的配体I(图1).其脂溶性胆甾部分可 嵌入脂质体双分子层中,水溶性的半乳糖部分暴露
范文三: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考点一 . 几种常见的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 特别地, 当底面是正多边形时, 叫正棱柱 (如 正三棱柱,正四棱柱 ).
(2)正棱锥:指的是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 . 特别地,各条棱均相等的正 三棱锥又叫正四面体 .
[例 1]下面有四个命题:
(1)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2)三条侧棱都相等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3)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4)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内心, 又是外心的棱锥必是正棱锥 . 其中 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解析:
命题 (1)不正确;正棱锥必须具备两点,一是:底面为正多边形,二是:顶点 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命题 (2)缺少第一个条件; 命题 (3)缺少第二个条 件;而命题 (4)可推出以上两个条件都具备 .
[答案 ] A
考点 2:三视图
1. 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
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面,长度与正视图一样,侧视图放在正视图右面,高 度与正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如图所 示 (以长方体三视图为例 ) :
[特别警示 ]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 能看到的轮廓线画成实线, 看不到的轮廓线 画成虚线 .
1. (2014福建 ,2,5分 ) 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 , 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 )
A. 圆柱 B. 圆锥 C. 四面体 D. 三棱柱
[答案 ] 1.A
[解析 ] 1.由三视图知识可知 , 圆柱的正视图是矩形 , 不可能为三角形 . 故选 A.
2. (2014江西 ,5,5分 ) 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 , 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 是 (
)
[答案 ] 2.B
[解析 ] 2.由几何体的直观图知 , 该几何体最上面的棱横放且在中间的位置上 , 因 此它的俯视图应排除 A 、 C 、 D, 经验证 B 符合题意 , 故选 B.
3.(2014安徽 ,7,5分 ) 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 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
A.21+B.18+C.21 D.18
[答案 ] 3.A
[解析 ] 3.根据题意作出直观图如图 , 该多面体是由正方体切去两个角而得到的 ,
根据三视图可知其表面积为 6+2××() 2=6×+=21+. 故选
A.
4.(2014浙江 ,3,5分 )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 :cm)如图所示 ,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 积是 (
)
A.90 cm2
B.129 cm2
C.132 cm2
D.138 cm2
[答案 ] 4.D
[解析 ] 4.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一个直三棱柱与一个长方体组合而成 (如图 ), 其表面积为 S=3×5+2××4×3+4×3+3×3+2×4×3+2×4×6+3×6=138(cm2
).
考点 3; 几何体的直观图及斜二测画法
1. 注意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三不变” :
2.
2. 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有以下关 系:
S直观图
=
4
S 原图形 , S 原图形 =
直观图 .
例 1. 对于斜二测画法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 B.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 C. 矩形的直观图是矩形 D.圆的直观图一定是圆 解析:正方形、矩形的直观图都是平行四边形,
故 B 、 C 错误;圆的直观图是椭圆,故 D 错误 .
答案:A
例 2. 已知△ ABC 的直观图 A ′ B ′ C ′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求原三角形 ABC 的面积 .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 xOy 坐标系,△ ABC 的顶点 C 在 y 轴上, AB 边在 x 轴上, OC 为 △ ABC 的高 . 把 y 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45°得 y ′轴,则点 C 变为点 C ′,且 OC =2OC ′, A 、 B 点即为 A ′、 B ′点,长度不变 .
已知 A ′ B ′=A ′ C ′=a ,在△ OA ′ C ′中,
由正弦定理得 ,
所以 OC ′= a= a,
所以原三角形 ABC 的高 OC
a ,
所以 S △ ABC = 1
2
×a
a
2.
范文四:《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下的8位立体声制式》
《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下的 8位立体声制式》
作者:贝勒
前:
写完这个报告我就可以安心的退出喇叭界, 塌塌实实的和一些好朋友学学琴聊聊天, 我 觉得人一生如果干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行了,为了写这篇报告努力学了好些天 CAD ,因 为有些东西画出图来比较容易说明白些。
另外想通过音频见证一下这篇报告, 这个制式的理论是中国人提出的, 首先发表出现在 音频应用, 欢迎各大院校约请鄙人客坐讲解, 欢迎各大学术期刊转载发表, 欢迎相关科研院 所授予鄙人学位头衔,谢谢大家。
感谢 TTMUSIC 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并请 TTMUSIC 见证这篇报告的发表时间! 《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下的 8位立体声制式》
在这篇报告开始之前,建议大家先寻找几个概念性的解释
1:三维空间
2:立体声
3:制式
(立体声)和(制式)这两个词我就不想解释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这两个词,具体真 实的解释希望先弄懂弄明白了再往下看。
(三维空间) 我还是要解释一下, 因为很多音频同人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个理论, 大多数的朋 友都是有激情澎湃燃烧的热情, 以产品追随、 商品使用的身份参与到音频应用行业的, 距离 声学的门槛还有一定距离,声学是一个大学科,其中包括了音频部分, 还包括了超声、 水声 学部分 … . 空间 在声学里面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基础,可以说没有空间就不存在声学。
我们生存的空间包括左右、前后、上下 三个元素组成,这就是三维空间,表达方式是 (X 轴) (Y 轴) (Z 轴) ,
通常在二维的空间下,比如一张纸,要想表现坐标只需要 Y X 这两个轴就可以了(如 下)
这样 Y 表示高度位置 X 表示水平位置,就可以定位目标在二维空间的位置(一张纸就是 二维空间)
三维空间是我们生存的一切空间,人不可能生存在二维环境下,那样是 PIC 是图片、是 艳照门 …… 这这不是跑题噢, 这是事实, 如果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二维的, 那样大家就全都是 皮影戏一样扁的一片片的人,甚至扁到无限扁的程度,你必须正面战立,别人才能看见你, 如果你侧身战立就马上从别人视线里消失。
三维多了一个 Z 轴,它就表现了进深,也就是前后位置
我们这样偏一下视角看,为什么前面二维图看不到 Z 轴,那是因为你是正对着看过去的, Z 轴正冲着你的方向,所以你看不到,我们这样如上图偏转一下视角,就看见 Z 轴了,下面 请大家跟我做个手势
伸出左手握拳, 先伸开大拇指向上, 再伸出二拇指向右, 再伸出三拇指 (可能有人叫中指) 指向自己的双眼之间眉心位置, 这样一个三维坐标就摆出来了, 三维坐标可以定位一切在三 维空间存在的目标位置, 这是一切环境的基础, 很多学科都脱离不了三维空间, 声学当然逃 不出去,三维空间理论是人类进化国防科技必不可缺的基础。
三维空间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接下来进入正题
立体声这个概念, 可能有的朋友已经找到答案了, 没错, 立体声的概念就是真实空间声环 境。 模拟立体声呢就是通过技术手段电器手段真实还原声空间位置的技术, 目前立体声制式 有两种,一种叫平景立体声(学术上叫全景立体声,我反对这样称法不确切)另一种是多年 前菲利扑和索泥合作开发 5.1环绕立体声制式。
要想真实体现三维空间声位置,这两种立体声制式都是行不通的, 5.1环绕制式只能部分 体现三维空间声定位, 这种制式设计之初就是不完美的将就对付的方法, 所以我要推翻这种 制式,其实我早就想过要推翻传统电声立体声结构 , 因为我觉得不管是全景立体声模式还是 环绕立体声模式 , 这两种理论结构都不能很好很完美的真实再现环境音效 , 因为从基础上分析 这两种模式就没有遵循三维空间原理 , 或者说是没有完全遵循。当年费力扑和索尼合作开发 的 5.1环绕结构已经是很吃力的一种不完美模式 , 多年后可能他们也意识到了三维空间和环 境声学的必然关系 ,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看到空间电声学的理论问世 , 我曾经和一些 声学专家探讨过我提出的三维空间立体声模式就是完全遵循 XYZ 空间结构的还原模式 , 其 实是很简单很基础很规矩的还原模式。
先喷击一下这两种制式 !
1:平景立体声制式
采用两点声源 A+B方法扩声重放,以左右方式在一平面载体上定位声位置,可以体现 X 轴水平位置,可以部分体现 Z 轴的进深位置,对于 Y 轴的高度位置根本无能力体现,这样 的制式对于舞台演出扩声是够用的, 但是对于环境重现扩声基本上没有意义, 起码一点你后 面的声音就没有办法体现,高低变化的位置感更没有办法体现。
2:环绕立体声
采用左、中、右、右后、左后、低音泡 的 5+1声源方法扩声重放,以环绕方式在一定高 度的三维空间内定位声位置,有对应的编码仿真技术应用。可以体现 X 轴水平位置,可以 体现 Z 轴进深位置,对于 Y 轴的高度位置基本上牵强附会无能力体现,
这大名鼎鼎的菲利谱和索泥费了很大力气开发的这种制式, 实在是牵强了点, 为了弥补设 备性能不足还在 5的基础上加了个 1 大家都知道这个 1是低音炮,为什么要加就很少有人 琢磨过,我说是为了弥补喇叭性能加的,就这么简单,再说说环绕立体声制式的工作理念,
他们设计之初我不知道他们研究过空间没有, 这种环型的扩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体现 环境声的位置特性和特征, 比如在地面上固定声源定位的模拟, 和在地面上移动声源定位特 征,但是我们生存的真实空间存在着更复杂的声位置特征,有固定的特征也有移动的特征, 我举例说明, 当你站在一个空间下四周的行人物体发出的声音, 这种位置特征可以被环绕制 式表现出来,但是高度变化的固定声位置和飞行滑行移动的声位置特征就根本没办法表现, 这就是环绕制式设计之初就不存在的, 既然原理论就没有的元素, 实际应用方面就更不可能 出现。
比如你在环绕音响系统的影院看个大片珍珠港吧, 有飞机从天上飞过来, 一直呼啸着下滑 直到落地爆炸, 这种音效在环绕系统中就表现不出来, 只能表现出移动特征, 你听到的是和 你一样的高度飞机从远到近再到远爆炸, 这样的音效就是虚假的, 真实环境发生的并不是这 样,再有就是你在楼下呆着,楼上有人站在阳台喊你回家,这样简单的固定声位置,环绕系 统一样无法表现。
很长时间我在琢磨一种能够完整正确体现空间定位的立体声制式, 一直以来陷入思维的垃 圾堆中无法摆脱困扰, 我敢肯定的说作为标准建立者的菲利谱索尼杜比实验室他们一样在寻 找合理的制式,最终突然发现越想的复杂越行不通,我想这就是既 5.1环绕制式诞生这么多 年还没有突破的原因,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最正确的, 往往很多时候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了。
要想突破, 还需要从基础入手, 基础就是空间理论,必须依靠空间特征去寻找答案,最终 豁然开朗,我要提出 《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下的 8位立体声制式》 这是简单有有效的立体声 制式,解释起来也非常简单,这个制式就是前面我说到的需要大家见证诞生的理论。 一个制式的产生必然会引起一场变革, 想法有了下一步就是具体技术的开发, 再有一套合 理的编码仿真技术的制造或者说定做,就可以实现应用。
下面我就具体讲述一下这套理念
第一步还是从平景色立体声开始延伸描述,从这开始就完全否定 5.1环绕制式了,为什么 这么说呢,平景立体声的 A+B制式可以理解成是三维空间的一部分,而环绕却不是,所以 我们要开始抛弃 5.1环绕制式了。
以舞台口为例,采用 A+B制式为演出扩声完全够用了,因为演出的声位置特征只有水平 位置和进深位置变化。
A+B制式的编码方式是大家都经常接触的 PAN 调整,因为只是两位模式所以它的仿真编 码非常简单, (类似计算机技术的位数) 通过 PAN 调整 A B 两边的能量就会产生牵引效应 这时候明显的的变化就是声源在 X 轴的水平位置移动。
以台口为输出界面,进入舞台内部空间,这个进深范围的位置变化 A+B制式也一样可以 表现出来,比如(乐器一)在台靠前位置, (乐器二)在舞台比较深的位置,这时候两个乐 器之间存在一个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完整的模拟出来, 这就是经常用到的延时 手段, 如果用两只独立的 MIC 同时收音, 只需要按照真实的位置距离给乐器二的 MIC 加上 延时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只是在舞台口外用一只高性能 MIC 收音,这样本身真实的延时 信息也同样被捕获,都不需要用任何技术处理就能体现这个进深位置感。
至于 Y 轴的高度位置变化,这样的 A+B制式是无法体现的,虽然这种 A+B平景立体声 模式只能体现 X 轴水平位置变化和舞台内部的进深位置变化,距离真正的三维立体空间声 定位的实现很远, 但是这样的制式运用在一般演出扩声是完全够用的, 因为一般演出需要表 现的只是舞台范围内的水平位置变化和进深位置变化。 表演者不可能发生高度变化, 但是对 于电影的需要这样的制式就很不完善了。
接着看图 4位平景立体声制式
这种制式也是我设想的, 4位平景立体声制式,需要 4个声道完成记录和扩声,这样一来表 现的信息量就大了很多,学过计算机技术的朋友都能理解位数概念,就象计算机的 2位、 4位、 8位、 16位、 32位、 64位道理一样,前面的 2位制式就象两个灯泡可以表现全亮、全 灭、 左亮右灭、右亮左灭这么 4种信息,当然这只是 数字电子 表现的信息, 其实 2位音响表 现的信息要比 数字电子 表现的复杂, 数字电子 只是开与关的表现方式, 2位就能表现这么 4种状态,音响就不同了,音响的表现从关到开之间还存在着音量的变化它是线性的。 所以上图这样的 4位仿真编码就要复杂的多, 但是它体现的信息量也要巨大的多了既 然是需要 4个声道记录和重放那就必须有相应的编码才能实际应用, 可能有人也提出过这种 4位的制式(虽然我没看到过有人提出)不见得没人设想过,其实距离成功很近了只差一步 了,却发生一个戏剧性的变革 5.1环绕制式横空出世。
菲利普和索尼连手大胆设想了 5.1环绕制式并且耗费大量精力物力财力开发出了 5.1制式的仿真编码, 让这种制式投入实际应用, 这其间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三维空间 结构, 实实在在的说他们确实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但是由这种制式产生的经济利益却 是很成功的, 编码有知识产权保护, 对应的产品也占领了巨大的市场, 简单的说一台影院用
的解码器随便就卖 10几万元,可能做工程的朋友都明白。
上面这种 4位的制式可以简单描述一下它的实际应用理念, 这种制式可以完整的体现 平面界面上的空间声源信息 Y 轴的高度位置、 X 轴的水平位置、还有界面内部的 Z 轴进深 位置信息, 表现信息量是很大的, 可以很准确的在一平面界面上定位, 同时这种制式还可以 应用在声学探测追踪应用方面,比如这不是 4只音箱,这是 4只 MIC 同时捕获音源,就可 以用捕获的信息互相参照对比计算出声源具体位置。 这就涉及到超声、 水声探测学科了, 就 不多说了。
接下来再看图,也就是我这次正式要提出的
《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下的 8位立体声制式》
可能有人看到这张图就会哈哈大乐甚至晕倒, 实话说以前长期以来我都不敢相信这样 是最完美的制式,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就是这个完全遵守三维空间结构的制式, 只能说一直 以来我们都被 5.1制式迷惑了, 5.1有那么多名字(左前、中置、右前、右后、左后、还有 个低音泡) 5.1还有那么花俏的陈列方式。
简单的说这样的盒子空间就代表了一切三维空间, 遵循这个三维空间的 8角特征, 在 它的范围内应用 8个通道记录和重放, 可以真实的还原出一切自然声环境, 这样制式能表现 的信息量 5.1制式根本就是望尘莫及的, 8角位置遵循了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单从 8位表现 的信息量说,学过计算机专业的朋友不仿给解释一下 8位表现的信息量是 2位、 4位的多少 倍。
下面我简单描述一下这种制式定位一个悬浮固定声源的可行性, 假设声源位置的坐标 在某空间里,这个空间的 X 、 Y 、 Z 范围都是 负 50 ——正 50 ,这样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悬 浮固定声源位置在 X=负 20、 Y=负 20 、 Z=负 20
一:先从 X 轴开始用 A B两个通道定位出水平位置
二:再用 E F两个通道,和 A B两个通道相互作用,牵引出 Z 轴位置
(以上这样就定位了进深位置和水平位置,但是高度位置还没有表现出来)
三:最后用 C D G H 四个通道配合 A B E F相互作用,牵引出 Y 轴高度位置 这样就完全的模拟出了这个悬浮音源 (比如是悬停的直升飞机) 在空间的具体位置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开朗点了?是不是意识到了 5.1的不合理之处了呢?
以上这就是表现一个固定位置的编码方式, 但是如果想要表现移动的飞行高度随时变化的复 杂声源, 就需要一套完整细致复杂的仿真编码来支持才能得以实际应用, 开发这套编码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团队还要强大的幕后力量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 .
说到这里, 我只是正式提出这个 8位立体声制式, 就象作曲其实就是个简单的旋律, 这 个旋律虽然简单但是却是从无到有的,既然出现了就会有人分析、 讨论、甚至研究开发,就 象编曲, 后续的事情我不想干了, 后续的事情太复杂根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的, 而且 还有市场因素, 即便是再有菲利普索尼这样的机构完成了这个制式的编码开发, 他们也得分 析市场是不是有利益才会决定做与不做, 我觉得提出这个制式就够了, 即便这种制式不一定 投入实际民用, 但是对于声学测量探测应用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前面也说过了就可以安心退 出喇叭界,和好朋友们学习音乐了活到老玩到老其实最实际。
谢谢大家
贝勒
2008年 7月 20日星期日
范文五:立体结构
分子的立体结构(1)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高二年级 编号08
学习目标
1. 认识一些典形的分子构型(如:CH 4、NH 3、C 2H 4、C 2H 2、C 6H 6等); 2. 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 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情境设置
(1)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2)同样三原子分子CO 2和H 2O ,四原子分子NH 3和CH 2O ,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学法指导 自学、讨论 自主学习任务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 (自学、讨论、记忆)阅读教材P 35~36,思考下列问题:
⑴讨论H 、C 、N 、O 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
原子 电子式 可形成共用电子对数
成键数目
H
C
N
O
⑵写出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原子总数 孤对电子数 空间结构
CO 2
H 2O
NH 3
CH 2O
CH 4
孤对电子:最外层电子中没有成键的电子对
同样三原子分子CO 2和H 2O ,四原子分子NH 3和CH 2O ,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阅读教材P37-P39页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模型)
1.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基本内容: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的结果。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尽可能的互斥,均匀的分布在分子中。
2. 价层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的电子对。包括 ,不包括π键电子对。
δ键电子对数可由 确定。
2. (思考、讨论)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判断AB n 形分子(或AB nm±离子)的步
2-2-+
骤与方法(以CO 2、SO 2、H 2O 、NH 4、CO 3、SO 3、BF 3、CH 4为例):
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几种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的推测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 孤电子对数 σ键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 VSEPR 模型及模型名称 立体构型名称
CO 2
SO 2
H 2O
NH 4+
CO 32-
SO 32-
BF 3
CH 4
⑴确定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写出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完成表中的前两行中的内容。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⑵确定分子或离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完成表中的第三、四行中的内容。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
⑶确定VSEPR 模型。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为2、3、4、5、6时,VSEPR 模型名称分别是什么?完成表中的第五行中的内容。
⑷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如何由VSEPR 模型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 ⑸你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判断出PCl 5和SF 6的分子空间构型吗?
自主检测
1.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NH 3 B .CCl 4 C .P 4 D .CH 2O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是直线形的是( ) A .PCl +
3 B .BeCl 2 C . NH 4 D .CCl 4
3.下列物质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直线形分子的是( ) A .CS 2 B .CH 4 C .CH 3CH 2Cl D .HC≡CH
4.能说明CH 4分子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而为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 .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09°28′ B .C —H 键为极性共价键 C .4个C —H 键的键能、键长相同 D .碳的价层电子都形成共价键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 (1)H2Se____________ (2)OF2____________ (3)BCl3____________ (4)PCl3____________ (5)CO2____________ (6)SO2____________ (7)H+
2-
3O ____________ (8)SO4____________
自我反思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麦冬中几种二氢高异黄酮的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