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设计]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
融安县实验小学 韦秀玲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提出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单就阅读教学而言,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全新观念,重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学习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和支撑,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拓展和提升,把课内学习的少而精和课外阅读的博而广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大量的阅读带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做法,很多教师在尝试并认同这种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这一做法还没有得到更多同仁的关注,致使现行语文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泥潭,直到目前,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为世人所诟病,它没有或者很少培养出合格的语文人才,更不用说象鲁迅、郭沫若之类大师级人物了,我认为,这和语文教育的一些不良特点有关,这些不良特点归结起来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少、慢、差、费。学生读书少、写作少、与社会接触少、学的知识少;慢:课程进度慢、学生成长慢;差:教学质量差、学生语文能力差;费:费功夫、费时间。
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千百年传统语文教育,一直不自觉地走“举三反一”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欲走捷径,反其道而行之,企图走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之路,通过举一想达到反三的目的,结果使语文教育陷入泥潭,不能自拨。
中国人的读书数量也不容乐观,与外国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在法国,许多人都有读书的好习惯。根据统计2004年,24%的法国人读了12本书,55%以上的人读了1----12本书,以全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读书11本。在全国人口只有500万的以色列,到处都能看见布置典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且经常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阅览室里总是座无虚席,去晚了就没有坐位,书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舍弃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儿童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童年时期通过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一生的发展奠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工作,我们的实验完全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研究的目的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1、探讨语文课外阅读之路,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唤醒儿童的读书意识,转变学生单一的语文学习方式,养成阅读、积累、背诵、抄写运用和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乐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3、探讨积累与习作的关系。
三、研究的思路
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通过大量阅读,在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成语接龙、晨间小语言课、读书交流活动、社区访谈、社会实践、旅游、夏令营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增加学生生活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
四、研究的内容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外辅射,首先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必读的阅读篇目基础上,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目,尤其以中国古典名篇为主要内容,适当向名著靠近。转变学生单一的语文学习方式,养成阅读、积累、背诵、抄写运用和读书就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乐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五、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本阶段要制定好研究方案,培训实验教师,准备相关研究资料。
2、研究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6月) 在这期间要通过多种形式,保证研究取得成效。例如:开教学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定期收集资料、总结论文等 方式。
3、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把研究成果呈现出来。在这期间要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以总结、报告、专集或论文的形式,
范文二:教材解读与处理
教材解读与处理
备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备好课,不光需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学等方面的积累。下面我想以目前我县使用年级较多的苏教版教材为例,就备课中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两方面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老师们作一个交流。
首先,谈一谈如何解读教材。
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用书、教学挂图、相关课件等文本或图像资源,是我们上课不可缺少的凭借。有一些教师认为,小学课文浅显易懂,凭自己的水平给小学生上课,那还不是绰绰有余。所谓教材的钻研与解读,也就是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参考书而已。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对教材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那么,解读教材包括哪些内容,着力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解读教材包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小学语文教材、研读每一篇课文及其练习、吃透教学参考用书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等。它要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要整体地把握教材。
1、要了解义教新课标语文教材作了哪些调整和变动。
识字方面,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识字量增加了,原来的教学大纲要求是2500个。以前教学生字,要求达到“四会”,即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现在识字采用“识写分流”,低年级鼓励“多认少写”,认的任务增加了,但写的任务并不大。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能有效缓解读书和识字之间的矛盾。
课文方面,就苏教版教材来讲,减少了课文类型,第二学段课文均为精读,不安排略读课文;第三学段,每册也只安排了一篇略读课文,这样安排减少了备课的头绪,给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第二、三两个学段每册的课文在26课以内,这比人教版教材少了6课左右。同样的教学时间,课文少了,我们就可以将步子放慢一点,走稳一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将课文学透一点,将基础打牢一点;就可以在语言实践和拓展上多花些功夫,多做点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习题,一般每课后面安排4~5题,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语感,增加语言积累;二是写字训练,第一学段提供印刷体的样字,第
二、三学段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意在训练学生写规范汉字,写好汉字;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四是关于感悟课文的思考题,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安排的“小练笔”(从三年级开始),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体现“长短线结合”,所谓“长线”就是指每个单元单列出的习作训练,所谓“短线”就是指有些课文后安排的小练笔,两者相辅相成,目的是稳步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及编辑意图。
苏教版教材用纸是大32开,开本是1000×1400毫米,人教版则是小32开,开本是890×1240毫米。所以从直观上来看,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要长一头阔一膀。内页的汉字,苏教版也比人教版要胖一圈。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浪费了纸张。其实这完全是从小学生用眼角度来考虑的,字号大了,他们看起来就不会感到有丝毫的吃力,有利于对视力的保护,体现了编者浓浓的人文关怀。
每册开头均安排一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内容,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体现了编者对基本学习习惯的重视,不仅要一一落实,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每册教材分组编排,一、二、三年级安排8个单元,四、五、六年级安排7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1个综合性的练习。不再以单元训练重点来编写教材,这和以往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语文素养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它是逐步积累,整体推进的。苏教版教材的编辑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语文能力的发展如同胎儿的孕育一般,不是今天长手、明天长脚这般次第累加而成,而是整体地、综合地成长,即长手的同时,脚也在发育。各单元的课文是从不同角度选入的,体现语文的整体性、模糊性和综合性,但各年级之间有一定的梯度。看似无序却有序,道是无心却有心。
选入教材的文章,传统的经典和名家名篇很少,这并不意味经典和名篇不好,作家的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和名篇,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特色,但这些文章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讲,由于人生阅历、知识储备、时空差距等因素,要想深入进去犹如攀登峻岭峰巅一样艰难。苏教版教材的选文非常注意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出发,基本上都是短小精悍的,语言规范平实,贴近小学生的语言实际,易读易懂,灵动鲜活,富有时代气息,再辅以精美的插图,易被小学生喜欢和接受。这些选文,饱含人文气息,文化构成丰富,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不一而足,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小学生真切的关爱。
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单元里,将“习作”单独列出,与“习惯篇”“阅读篇”和“练习篇”并列,改变了人教版教材将“习作”插入“语文园地”的做法,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造。每个习作教材都安排有例文,是根据小学生的习作改写的,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例文由小学生书写,印在稿纸上,是模仿、学习的极好范例。改变了以往弱化习作的现象,其目的,就是突显习作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是要准确地理解教材。
所谓准确,主要指的是对文章主题思想、表达方法、字词句段的理解没有偏失,切合文章的本意。比如三上的课文《军神》,讲的是青年刘伯承眼睛负重伤后,在重庆治疗时,为了不损伤脑神经,坚持不用麻药,接受德国医生沃克割了整整72刀手术的事。对其主题的理解,有的认为是赞扬刘伯承不打麻药动手术的顽强精神,有的认为是表现刘伯承为了保护大脑、继续未竟的革命事业,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志向远大;有的归纳为称赞沃克医术高超、侠肝义胆;有的干脆兼而有之。同样一篇文章,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概括呢?这是因为不能正确区分课文所记叙的内容和所表现的主题之间的差别,将两者混为一谈,不能准确把握作者
表现手段和表现目的之间的关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是这篇文章里的两个人物,其中刘伯承是主要要表现的对象,沃克起的是衬托和辅助的作用。作者写刘伯承是从正面来写,写沃克医生是从侧面来写。正面描写也好,侧面描写也好,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凸显刘伯承,展现刘伯承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同常人的坚不可摧的意志。编者编选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今天的学生学习刘伯承,不是学习他不用麻药动手术的行为,是要学习他具有的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这种意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是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要一代一代好好地传承下去。
要准确地理解教材,还必须重视咬文嚼字。比如《将相和》一文中,在“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死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鼓瑟,一个击缶,按理说是打了个平手,可会后,赵王为什么给蔺相如加官晋爵呢?这就需要弄清“瑟”与“缶”这两种乐器的内隐信息。春秋时,“瑟”作为乐器的一种,一般为闺房女子演奏,可见,秦王要赵王鼓瑟,明显带有侮辱的性质;而“缶”呢?(我们在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缶”,是铜鉴缶,是张艺谋领导的那个团队的一大创新,与课文中的“缶”不可同日而语。)则是一种民间乐器,原本是用泥巴烧制的,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旧唐书. 音乐志》中记载:“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杖击之”。演奏缶的,显然是一些下等的民间艺人。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渑池会上的输赢便一目了然了,也就不难理解蔺相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铮铮铁骨与凛然正气。
其次,重点谈一谈如何处理教材。
处理教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定位,要尊重编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教材预定的目标。
为了便于说明,我想以课文《军神》为例。《军神》在老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五上,在新课标苏教版中被安排在三上。有的老师据此认为这是一种“下放”,说明教材越编越难。实际上,我们目前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选入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实现编者意图的一个重要凭借。既然是“例子”,就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那个,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那里,但在不同的地方,它所承载的目标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老人教版教材里,它是用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一个例子,而在苏教版中则没有这一目标。为了选好每一个“例子”,苏教版教材的编辑们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军神》这篇课文,在老人教版中,沃克医生的话是这样的:“你堪称军神!”,在本册教材中则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我们不妨两相比较一下:“堪”是古语词,表示能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口语中很少用,“你堪称军神!”今天的小学生理解起来颇有些难度,但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则明白如话,一读便知。再说,这是出现在人物的话语中,还是一个外国人说的,“堪称军神”用语过于书面化,不大符合平日用语的实际;“是一位军神”口语色彩浓郁,切合人物身份和场景。由一斑可窥全豹,由一字之改可见苏教版教材编辑的良苦用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军神》是三上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被安排在同一单元里的课文还有《掌声》《金子》。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重点,但只要认真研读,我们依然不难发现这三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体上看,都是写人的记叙文;从价值观的取向上看,都是侧重于讲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中,要将领会做人的道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进而再由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写人的,获得表达方法上的启示。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要
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的课文内容入手,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融通。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思想上有所启发,从而领悟文章中所寓含的做人道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课文是如何写人的,联系具体的语段进行品味、感悟,领会作者是通过语言、行动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为今后练习写人的习作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接下来,就要着手进行教学设计了。
第一步,是要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教师将一课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来表述,以为这样做是真正体现“三个维度”,殊不知,这是一种曲解,是生吞活剥。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但这三个维度不是独立的三块,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三位一体的,要整体推进,全面落实。比如写字,它是每一篇精读课文必定要落实的一个教学目标,在参考书上对识字的要求只是简洁地表述为“学会××个生字”,写字包含其中,你如果也把它肢解成三块来表述,那么教学目标岂不变得支离破碎、冗长无度了吗?实际上,老师们知道,要使学生写好字,在动笔前,你要通过书写示范、动画演示、作品鉴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冲动,在此心向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对字形进行仔细地观察、辨析,了解汉字的笔画构成,发现生字间架结构方面的特点,做到意在笔先;动笔时,学生就会运用正确的姿势,认真地、耐心地、反复地练习,直到把每一个字写端正,写美观;写好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将写好的字互相比一比,评一评,赏一赏,让学生充分享受写字带来的快乐。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体,这里面有汉字方面的知识教学,这些知识必须要通过扎扎实实地训练才能转化为书写方面的技能,而在促成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写字产生积极的心向,乐于动笔,从而自觉地端正写字态度,细心地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耐心细致地写好每一笔每一个字。这样,在指导写字这一过程中,就有效地落实了三个维度的目标,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汉字结构知识,又训练了书写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对方块汉字的热爱,获得习字和做人的双丰收。
还有一部分教师,干脆拿来教学参考用书,将“教学要求”原封不动地抄下来。至于如何逐一落实这些目标?为什么要落实这些目标?则全然不顾,丝毫不去探究。其结果只能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之昭昭”,教师教的不明不白,学生学的势必糊里糊涂。
比如《军神》一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是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也是10个。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生字,一一地认读,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字音;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力,运用已经学得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生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义;在练习时,再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这样分步实
施,有序,有度,有效,有利于打牢学生语文的基本功。当然,这种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成了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在介绍刘伯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准生字“承(ch én ɡ)”的同时,观察“承”的笔画组成,中间的“了”字上是三横,不能写成两横,左边是横撇,右边是一撇一捺,不是撇折。再从字源、字理上看,它的篆体字形如图,从“手”从“卪(同节)”。上面是“卪”,“卪”是符节,是古代使者或调兵将领手中拿着作为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材料制成,表面刻有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在朝廷,一半给派出的使者、官员或带兵的将领;下面是左右手在作接受之状。它表示在下面接受之意,如承受、承接、承上启下等等。字义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篆体字形的基础上大胆去猜,以增加识字的情趣,培养对汉字的热爱。这样使学生开始接触“承”时,就能对字音、字形、字义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词语教学又该如何实施呢?过去我们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今天,我们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以及直观的图文、声像资料,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感悟、体验。比如“军神”这个词语,它是指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这是它的基本义。这一词语是出现在沃克医生手术结束后称赞刘伯承的话语中,联系这一语境,我们不难理解文中的“军神”其实指的就是刘伯承,这是它的语境义。沃克,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他阅人无数,已习惯了病人与生死的艰难较量,严肃而冷峻,但面对刘伯承这样一个主动不用麻药,坚持做完割了整整72刀手术的军人,他被极大地震撼了,以至于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从“男子汉”“钢板”到“军神”这几个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沃克的内心情感在急剧升温;透过“军神”一词,我们不难体会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崇敬之情。“军神”是对刘伯承将军的称颂,更是对那种坚不可摧的意志的礼赞,这就是词语内在的情感义。这样从三个层次来感悟,学生就能由表及里深刻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从而为以后的运用作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步,要合理地划分课时任务。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分几个课时来完成,每个课时该干些什么呢?现实中,尤其是在各级组织的公开教学或比赛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要求上第一课时,他(或她)在字词教学这一块,就会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文本的精读和品评上,思考,答问,讨论,交流,好不热闹。一节课下来,文本的阅读理解就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求上第二课时,那么他(或她)在简单地复习后,就会组织、引导学生从文首到文尾,从语言感悟到语言实践,一路高歌猛进,整节课被安排得满满的。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第一课时,你都干了些什么?究其原因,是教师为了课堂出“彩”,为了表现自我这一心理在作怪,没能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地划分课时任务。
《军神》一课,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教3课时。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长句子要能不丢字、不添字、不加字,要顺畅自然,不疙里疙瘩。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还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感,有所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自己初步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适当的切入口,深入文本,披文入境入情,体验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回合。然后,返顾全文,揣摩、领悟作者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是第二个回合。(这就是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所谓的“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和人物对话,并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第三课时,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先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演课本剧。最后,进行书写指导,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增加语言积累;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第三步,要科学地处理课后练习题。
本课后面有4道习题。第1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怎么处理呢?有些教师在理解课文之后,请几个学生分一下角色,将课文读一遍,就算完成了。这是应付,是敷衍。“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一项练习,更是一项教学要求,切不可草率事之。“分角色朗读”是阅读理解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角色体验,也是学生深入领会刘伯承伟大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落实好,必须要层层渗透,步步推进。初读时,要让学生圈画出人物对话,反复朗读;精读时,则要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细心地体悟人物的情绪变化,全心地揣摩人物的感情起伏,走进人物的内心,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好每一处的人物对话。在分角色朗读时,要创设一定的氛围,先自读自练;然后分小组进行,组内互换角色,互听互议,互学互评;最后选择读得好的上讲台表演,展示朗读成果,共享学习收获。
第2题是用钢笔描红。描红不是简单地用笔将原字覆盖,不要急着让学生动笔,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耐心揣摩每一笔的轻重缓急,体会范字的精妙所在,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印下这一个个汉字的样子,再下笔认真描摹,做到意在笔先。胸中有意,才能下笔写字。
第3题是读抄词语。对于这样的题目,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再抄一抄就了事。在读前,要想一想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与之相关的语句,比如“苍白”,意思是白色中略显发青,文中的句子是“年轻人脸色苍白”,这里“苍白”一词是用来描写刘伯承手术后脸色的,直观地表现了他手术后的虚弱,也印证了手术的巨大痛苦。在朗读和抄写“苍白”一词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自然地浮现出相关的画面。这样一来,词语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和概念,而有了逼真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既有利于词语的积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语感。
第4题是迁移性练习。要求回答“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由于此问直指文章的主旨,不宜在细部的感悟中让学生零打碎敲,而应放在理解全文后总结升华时进行,先组织学生就此问展开充分地讨论,然后练习用自己的话完整地陈述,将学生在课文中领悟的内容和思想迁移运用到说话训练上来,练说中再要求学生用上在课文中学到的新词或短语,使理解和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知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把这一题作为感悟性的问题来处理,在阅读中来完成,将学与用分开,将理解与表达剥离,就难以有效地、立体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步,要周密地制订课时计划。
这里重点谈一谈怎样选取精读感悟的切入点以及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参考用书里,对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一般都是分两点来讲,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感悟,这是程序化的,是阅读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在“精读感悟”里,编者一般也是逐段地加以分析和提示,以期帮助教师准确地理解文本,运用适当的阅读之法。有的教师据此设计教案,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问,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逐段解析的老路,将阅读教学肢解得零零碎碎。一堂课下来,教师问了一大串可有可无的问题,学生说了一大串言不由衷的话。
其实在“精读感悟”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要选准切入点和采取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一个好的切入点,能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情绪,减少阅读头绪,优化阅读过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们不妨采取直奔中心的策略,将本文的中心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作为切入点,深入其中,进而辐射全文。先让学生说说“军神”是出自谁的口,是谁称赞谁时说的?找出他说的话,认真地读读。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如:沃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他要以“军神”来称赞刘伯承?导致沃克医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刘伯承和钢板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等等,再一一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而后,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地研读文本,尝试从文中获取答案。如果选择的问题相同,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结成小组,共同研读、讨论、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应付的仆人。这样自主学习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落脚点,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在学生充分地研读后,教师要组织好交流和评议。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有准确的预见,开始阶段,他们说出来的体会可能是肤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零乱的,这是真实的学习状况。对此,教师要有心理准备。事先要精心地预设:当学生说的体会肤浅时,怎么启发诱导,以使学生的认识经历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当学生说的答案不完整时,怎么指导帮助,以使学生提高认识,完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零乱时,怎么引导提示,以使学生理清思路,有序作答。本课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感悟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一方面是从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中来体会。手术前,他是异常地镇定,对手术可能带来的痛苦,心理上有充分地准备;手术中,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以至于手术结束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这是正面描写,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刘伯承超常的意志力。另一方面是从沃克医生手术前后的态度变化中来体会。手术前,沃克医生是“冷冷地”“有些不悦”,不相信眼前的这位青年能经受得住这么巨大的手术痛苦;手术中,沃克医生“双手微微颤抖”,因为作为医生的他,深知不用麻药摘除坏死的眼球和新生的息肉带给病人的那份锥心刺骨般的痛楚;手术后,面对这位超常镇定的青年,他被极大地震撼了,这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以至于“失声喊”起来。这是侧面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手术的氛围,表现了手术的艰难和难以忍受的痛苦,成功地烘托出了刘伯承的刚毅与伟大,展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为了更好地理解刘伯承的坚强,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日划破手指、碰破身体表皮等遭受创伤的经历,真切地感受,悉心地体验,将生活经验和理解感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深入文本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
其后,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性的陈述,升华认知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假如你是此时的刘伯承,你会怎么想?假如你是沃克医生,你又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有条件的,可以运用电教或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青年刘伯承》电影中这一手术片断,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形,建立相关的表象,帮助学生亲近课文中的人物,真正地走进文本,和
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在内心深处触发情感的共鸣。在进行了这样一番渲染和体验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备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备好课,不光需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学等方面的积累。下面我想以目前我县使用年级较多的苏教版教材为例,就备课中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两方面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老师们作一个交流。
首先,谈一谈如何解读教材。
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用书、教学挂图、相关课件等文本或图像资源,是我们上课不可缺少的凭借。有一些教师认为,小学课文浅显易懂,凭自己的水平给小学生上课,那还不是绰绰有余。所谓教材的钻研与解读,也就是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参考书而已。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对教材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那么,解读教材包括哪些内容,着力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解读教材包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小学语文教材、研读每一篇课文及其练习、吃透教学参考用书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等。它要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教材处理技巧
一是要整体地把握教材。
1、要了解义教新课标语文教材作了哪些调整和变动。
识字方面,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识字量增加了,原来的教学大纲要求是2500个。以前教学生字,要求达到“四会”,即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现在识字采用“识写分流”,低年级鼓励“多认少写”,认的任务增加了,但写的任务并不大。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能有效缓解读书和识字之间的矛盾。
课文方面,就苏教版教材来讲,减少了课文类型,第二学段课文均为精读,不安排略读课文;第三学段,每册也只安排了一篇略读课文,这样安排减少了备课的头绪,给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第二、三两个学段每册的课文在26课以内,这比人教版教材少了6课左右。同样的教学时间,课文少了,我们就可以将步子放慢一点,走稳一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将课文学透一点,将基础打牢一点;就可以在语言实践和拓展上多花些功夫,多做点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习题,一般每课后面安排4~5题,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语感,增加语言积累;二是写字训练,第一学段提供印刷体的样字,第
二、三学段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意在训练学生写规范汉字,写好汉字;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四是关于感悟课文的思考题,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安排的“小练笔”(从三年级开始),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体现“长短线结合”,所谓“长线”就是指每个单元单列出的习作训练,所谓“短线”就是指有些课文后安排的小练笔,两者相辅相成,目的是稳步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及编辑意图。
苏教版教材用纸是大32开,开本是1000×1400毫米,人教版则是小32开,开本是890×1240毫米。所以从直观上来看,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要长一头阔一膀。内页的汉字,苏教版也比人教版要胖一圈。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浪费了纸张。其实这完全是从小学生用眼角度来考虑的,字号大了,他们看起来就不会感到有丝毫的吃力,有利于对视力的保护,体现了编者浓浓的人文关怀。
每册开头均安排一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内容,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体现了编者对基本学习习惯的重视,不仅要一一落实,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每册教材分组编排,一、二、三年级安排8个单元,四、五、六年级安排7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1个综合性的练习。不再以单元训练重点来编写教材,这和以往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语文素养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它是逐步积累,整体推进的。苏教版教材的编辑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语文能力的发展如同胎儿的孕育一般,不是今天长手、明天长脚这般次第累加而成,而是整体地、综合地成长,即长手的同时,脚也在发育。各单元的课文是从不同角度选入的,体现语文的整体性、模糊性和综合性,但各年级之间有一定的梯度。看似无序却有序,道是无心却有心。
选入教材的文章,传统的经典和名家名篇很少,这并不意味经典和名篇不好,作家的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和名篇,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特色,但这些文章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讲,由于人生阅历、知识储备、时空差距等因素,要想深入进去犹如攀登峻岭峰巅一样艰难。苏教版教材的选文非常注意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出发,基本上都是短小精悍的,语言规范平实,贴近小学生的语言实际,易读易懂,灵动鲜活,富有时代气息,再辅以精美的插图,易被小学生喜欢和接受。这些选文,饱含人文气息,文化构成丰富,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不一而足,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小学生真切的关爱。
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单元里,将“习作”单独列出,与“习惯篇”“阅读篇”和“练习篇”并列,改变了人教版教材将“习作”插入“语文园地”的做法,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造。每个习作教材都安排有例文,是根据小学生的习作改写的,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例文由小学生书写,印在稿纸上,是模仿、学习的极好范例。改变了以往弱化习作的现象,其目的,就是突显习作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是要准确地理解教材。
所谓准确,主要指的是对文章主题思想、表达方法、字词句段的理解没有偏失,切合文章的本意。比如三上的课文《军神》,讲的是青年刘伯承眼睛负重伤后,在重庆治疗时,为了不
损伤脑神经,坚持不用麻药,接受德国医生沃克割了整整72刀手术的事。对其主题的理解,有的认为是赞扬刘伯承不打麻药动手术的顽强精神,有的认为是表现刘伯承为了保护大脑、继续未竟的革命事业,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志向远大;有的归纳为称赞沃克医术高超、侠肝义胆;有的干脆兼而有之。同样一篇文章,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概括呢?这是因为不能正确区分课文所记叙的内容和所表现的主题之间的差别,将两者混为一谈,不能准确把握作者表现手段和表现目的之间的关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是这篇文章里的两个人物,其中刘伯承是主要要表现的对象,沃克起的是衬托和辅助的作用。作者写刘伯承是从正面来写,写沃克医生是从侧面来写。正面描写也好,侧面描写也好,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其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凸显刘伯承,展现刘伯承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同常人的坚不可摧的意志。编者编选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今天的学生学习刘伯承,不是学习他不用麻药动手术的行为,是要学习他具有的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这种意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是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要一代一代好好地传承下去。
要准确地理解教材,还必须重视咬文嚼字。比如《将相和》一文中,在“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死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鼓瑟,一个击缶,按理说是打了个平手,可会后,赵王为什么给蔺相如加官晋爵呢?这就需要弄清“瑟”与“缶”这两种乐器的内隐信息。春秋时,“瑟”作为乐器的一种,一般为闺房女子演奏,可见,秦王要赵王鼓瑟,明显带有侮辱的性质;而“缶”呢?(我们在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缶”,是铜鉴缶,是张艺谋领导的那个团队的一大创新,与课文中的“缶”不可同日而语。)则是一种民间乐器,原本是用泥巴烧制的,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旧唐书. 音乐志》中记载:“缶,如足盆,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其形似覆盆,以四杖击之”。演奏缶的,显然是一些下等的民间艺人。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渑池会上的输赢便一目了然了,也就不难理解蔺相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铮铮铁骨与凛然正气。
其次,重点谈一谈如何处理教材。
处理教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定位,要尊重编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教材预定的目标。
为了便于说明,我想以课文《军神》为例。《军神》在老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五上,在新课标苏教版中被安排在三上。有的老师据此认为这是一种“下放”,说明教材越编越难。实际上,我们目前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选入的每一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所承载的,除了作品固有的思想旨趣,更承载了编者预设的知能体系和价值标准,承载了社会对学子的殷殷希望,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实现编者意图的一个重要凭借。既然是“例子”,就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那个,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那里,但在不同的地方,它所承载的目标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老人教版教材里,它是用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一个例子,而在苏教版中则没有这一目标。为了选好每一个“例子”,苏教版教材的编辑们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比如《军神》这篇课文,在老人教版中,沃克医生的话是这样的:“你堪称军神!”,在本册教材中则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我们不妨两相比较一下:“堪”是古语词,表示能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口语中很少用,“你堪称军神!”今天的小学生理解起来颇有些难度,但改成了“你是一位军神!”则明白如话,一读便知。再说,这是出现在人物的话语中,还是一个外国人说的,“堪称军神”用语过于书面化,不大符合平日用语的实际;“是一位军神”口语色彩浓郁,切合人物身份和场景。由一斑可窥全豹,由一字之改可见苏教版教材编辑的良苦用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军神》是三上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被安排在同一单元里的课文还有《掌声》《金子》。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重点,但只要认真研读,我们依然不难发现这三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体上看,都是写人的记叙文;从价值观的取向上看,都是侧重于讲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中,要将领会做人的道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进而再由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写人的,获得表达方法上的启示。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的课文内容入手,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融通。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思想上有所启发,从而领悟文章中所寓含的做人道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课文是如何写人的,联系具体的语段进行品味、感悟,领会作者是通过语言、行动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为今后练习写人的习作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接下来,就要着手进行教学设计了。
第一步,是要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教师将一课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来表述,以为这样做是真正体现“三个维度”,殊不知,这是一种曲解,是生吞活剥。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但这三个维度不是独立的三块,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三位一体的,要整体推进,全面落实。比如写字,它是每一篇精读课文必定要落实的一个教学目标,在参考书上对识字的要求只是简洁地表述为“学会××个生字”,写字包含其中,你如果也把它肢解成三块来表述,那么教学目标岂不变得支离破碎、冗长无度了吗?实际上,老师们知道,要使学生写好字,在动笔前,你要通过书写示范、动画演示、作品鉴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冲动,在此心向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对字形进行仔细地观察、辨析,了解汉字的笔画构成,发现生字间架结构方面的特点,做到意在笔先;动笔时,学生就会运用正确的姿势,认真地、耐心地、反复地练习,直到把每一个字写端正,写美观;写好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将写好的字互相比一比,评一评,赏一赏,让学生充分享受写字带来的快乐。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体,这里面有汉字方面的知识教学,这些知识必须要通过扎扎实实地训练才能转化为书写方面的技能,而在促成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写字产生积极的心向,乐于动笔,从而自觉地端正写字态度,细心地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耐心细致地写好每一笔每一个字。这样,在指导写字这一过程中,就有效地落实了三个维度的目标,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汉字结构知识,又训练了书写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对方块汉字的热爱,获得习字和做人的双丰收。
还有一部分教师,干脆拿来教学参考用书,将“教学要求”原封不动地抄下来。至于如何逐一落实这些目标?为什么要落实这些目标?则全然不顾,丝毫不去探究。其结果只能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之昭昭”,教师教的不明不白,学生学的势必糊里糊涂。
比如《军神》一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是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也是10个。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生字,一一地认读,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字音;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力,运用已经学得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生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义;在练习时,再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这样分步实施,有序,有度,有效,有利于打牢学生语文的基本功。当然,这种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成了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在介绍刘伯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准生字“承(ch én ɡ)”的同时,观察“承”的笔画组成,中间的“了”字上是三横,不能写成两横,左边是横撇,右边是一撇一捺,不是撇折。再从字源、字理上看,它的篆体字形如图,从“手”从“卪(同节)”。上面是“卪”,“卪”是符节,是古代使者或调兵将领手中拿着作为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材料制成,表面刻有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在朝廷,一半给派出的使者、官员或带兵的将领;下面是左右手在作接受之状。它表示在下面接受之意,如承受、承接、承上启下等等。字义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篆体字形的基础上大胆去猜,以增加识字的情趣,培养对汉字的热爱。这样使学生开始接触“承”时,就能对字音、字形、字义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词语教学又该如何实施呢?过去我们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今天,我们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以及直观的图文、声像资料,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感悟、体验。比如“军神”这个词语,它是指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人,这是它的基本义。这一词语是出现在沃克医生手术结束后称赞刘伯承的话语中,联系这一语境,我们不难理解文中的“军神”其实指的就是刘伯承,这是它的语境义。沃克,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他阅人无数,已习惯了病人与生死的艰难较量,严肃而冷峻,但面对刘伯承这样一个主动不用麻药,坚持做完割了整整72刀手术的军人,他被极大地震撼了,以至于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从“男子汉”“钢板”到“军神”这几个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沃克的内心情感在急剧升温;透过“军神”一词,我们不难体会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崇敬之情。“军神”是对刘伯承将军的称颂,更是对那种坚不可摧的意志的礼赞,这就是词语内在的情感义。这样从三个层次来感悟,学生就能由表及里深刻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从而为以后的运用作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步,要合理地划分课时任务。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分几个课时来完成,每个课时该干些什么呢?现实中,尤其是在各级组织的公开教学或比赛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要求上第一课时,他(或她)在字词教学这一块,就会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文本的精读和品评上,思考,答问,讨论,交流,好不热闹。一节课下来,文本的阅读理解就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求上第二课时,那么他(或她)在简单地复习后,就会组织、引导学生从文首到文尾,从语言感悟到语言实践,一路高歌猛进,整节课被安排得满满的。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第一课时,你都干了些什么?究其原因,是教师为了课堂出“彩”,为了表现自我这一心理在作怪,没能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地划分课时任务。
《军神》一课,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教3课时。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长句子要能不丢字、不添字、不加字,要顺畅自然,不疙里疙瘩。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还要有所思,有所疑,
有所感,有所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自己初步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适当的切入口,深入文本,披文入境入情,体验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回合。然后,返顾全文,揣摩、领悟作者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是第二个回合。(这就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所谓的“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和人物对话,并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第三课时,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先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演课本剧。最后,进行书写指导,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增加语言积累;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第三步,要科学地处理课后练习题。
本课后面有4道习题。第1题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怎么处理呢?有些教师在理解课文之后,请几个学生分一下角色,将课文读一遍,就算完成了。这是应付,是敷衍。“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一项练习,更是一项教学要求,切不可草率事之。“分角色朗读”是阅读理解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角色体验,也是学生深入领会刘伯承伟大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落实好,必须要层层渗透,步步推进。初读时,要让学生圈画出人物对话,反复朗读;精读时,则要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细心地体悟人物的情绪变化,全心地揣摩人物的感情起伏,走进人物的内心,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好每一处的人物对话。在分角色朗读时,要创设一定的氛围,先自读自练;然后分小组进行,组内互换角色,互听互议,互学互评;最后选择读得好的上讲台表演,展示朗读成果,共享学习收获。
第2题是用钢笔描红。描红不是简单地用笔将原字覆盖,不要急着让学生动笔,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耐心揣摩每一笔的轻重缓急,体会范字的精妙所在,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印下这一个个汉字的样子,再下笔认真描摹,做到意在笔先。胸中有意,才能下笔写字。
第3题是读抄词语。对于这样的题目,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再抄一抄就了事。在读前,要想一想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与之相关的语句,比如“苍白”,意思是白色中略显发青,文中的句子是“年轻人脸色苍白”,这里“苍白”一词是用来描写刘伯承手术后脸色的,直观地表现了他手术后的虚弱,也印证了手术的巨大痛苦。在朗读和抄写“苍白”一词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自然地浮现出相关的画面。这样一来,词语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和概念,而有了逼真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既有利于词语的积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语感。
第4题是迁移性练习。要求回答“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由于此问直指文章的主旨,不宜在细部的感悟中让学生零打碎敲,而应放在理解全文后总结升华时进行,先组织学生就此问展开充分地讨论,然后练习用自己的话完整地陈述,将学生在课文中领悟的内容和思想迁移运用到说话训练上来,练说中再要求学生用上在课文中学到的新词或短语,使理解和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知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把这一题作为感
悟性的问题来处理,在阅读中来完成,将学与用分开,将理解与表达剥离,就难以有效地、立体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步,要周密地制订课时计划。
这里重点谈一谈怎样选取精读感悟的切入点以及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参考用书里,对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一般都是分两点来讲,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感悟,这是程序化的,是阅读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在“精读感悟”里,编者一般也是逐段地加以分析和提示,以期帮助教师准确地理解文本,运用适当的阅读之法。有的教师据此设计教案,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问,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逐段解析的老路,将阅读教学肢解得零零碎碎。一堂课下来,教师问了一大串可有可无的问题,学生说了一大串言不由衷的话。
其实在“精读感悟”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要选准切入点和采取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一个好的切入点,能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的情绪,减少阅读头绪,优化阅读过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们不妨采取直奔中心的策略,将本文的中心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作为切入点,深入其中,进而辐射全文。先让学生说说“军神”是出自谁的口,是谁称赞谁时说的?找出他说的话,认真地读读。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如:沃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他要以“军神”来称赞刘伯承?导致沃克医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刘伯承和钢板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等等,再一一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而后,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地研读文本,尝试从文中获取答案。如果选择的问题相同,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结成小组,共同研读、讨论、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应付的仆人。这样自主学习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落脚点,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在学生充分地研读后,教师要组织好交流和评议。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有准确的预见,开始阶段,他们说出来的体会可能是肤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零乱的,这是真实的学习状况。对此,教师要有心理准备。事先要精心地预设:当学生说的体会肤浅时,怎么启发诱导,以使学生的认识经历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当学生说的答案不完整时,怎么指导帮助,以使学生提高认识,完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零乱时,怎么引导提示,以使学生理清思路,有序作答。本课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感悟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一方面是从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中来体会。手术前,他是异常地镇定,对手术可能带来的痛苦,心理上有充分地准备;手术中,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以至于手术结束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这是正面描写,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刘伯承超常的意志力。另一方面是从沃克医生手术前后的态度变化中来体会。手术前,沃克医生是“冷冷地”“有些不悦”,不相信眼前的这位青年能经受得住这么巨大的手术痛苦;手术中,沃克医生“双手微微颤抖”,因为作为医生的他,深知不用麻药摘除坏死的眼球和新生的息肉带给病人的那份锥心刺骨般的痛楚;手术后,面对这位超常镇定的青年,他被极大地震撼了,这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以至于“失声喊”起来。这是侧面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手术的氛围,表现了手术的艰难和难以忍受的痛苦,成功地烘托出了刘伯承的刚毅与伟大,展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为了更好地理解刘伯承的坚强,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日划破手指、碰破身体表皮等遭受创伤的经历,真切地感受,悉心地体验,将生活经验和理解感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深入文本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
其后,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性的陈述,升华认知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假如你是此时的刘伯承,你会怎么想?假如你是沃克医生,你又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有条件的,可以运用电教或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青年刘伯承》电影中这一手术片断,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形,建立相关的表象,帮助学生亲近课文中的人物,真正地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在内心深处触发情感的共鸣。在进行了这样一番渲染和体验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范文三:教材分析与解读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同学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
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
协助同学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
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小朋友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
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溢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神往。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的含义
(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当写到“灯光”二字,你会想到哪些?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
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生1: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它在写“灯光”的什么?
师(在“灯光”后打上一个“?”):你能围绕课题为几个为什么,这就是高年级学生所学到的“文
题”阅读法。再读课文,相信读完后,这个问号一定可以擦去。
生2:发现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好多啊!”
生3: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师:看来这个“多好啊!”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它在文中反复出现,它就像是乐曲中的主旋律一样,
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师以前说过的。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
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板书:“多好啊”)
(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点拨:什么多好啊?(板书:“ 多好啊!”)
生:天安门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他赞美的是“天安门广场的灯多么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板书:赞叹)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 (板书: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
生: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
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
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
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
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
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
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
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板书设计
11. 灯光
赞叹
羡慕
憧憬
怀念
?? 多好啊!
一、揭题: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 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学习)
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 情况下说的?
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 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
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三、细读课文(研读文本)
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
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
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
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
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
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
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
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
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 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四、再次深入理解课文(拓展延伸)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
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
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
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
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五、小结
板书: 灯光
灯光 (多好啊) 幸福生活
火光 (多好啊) 生命换取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
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
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
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 灯光" 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
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
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
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
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
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
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 多好啊!" 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
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
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
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
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
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
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
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六)、板书设计:
5、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范文四:[教材]《孔乙己》个性化解读设计及拓展阅读
《孔乙己》个性化解读设计及拓展阅读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 时间:2009-12-26 12:17:16 来源:lilygaga转发 人气: 514
[个性化解读]
一(感知孔乙己的“半”字人生
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的语句都直接含有“半”字,有些内容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
1、苦读半辈子,结果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2、说起话来,白一半,文一半,说话半懂不懂。
3、姓名取之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
4、喝酒,短衣主顾站着,长衫主顾坐着,而孔乙己却“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两种主顾的身份各一半。
5、替人钞书时,结果是“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做事一半,工作半途而废。
6、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本来“高大”的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以至小伙计平看了去,竟“全没有人”,孔乙己成了“半个人”
7、分豆时是“一人一颗”,分给孩子一半,自己留一半。
8、教小伙计写字时,“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了一口气”,最终也没写成字。
、孔乙己死了,应该不会留下一半在世上,但掌柜的粉板上,分明还有他“欠十九个钱” 9
的字样,残缺的肉体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苦难灵魂却还附在酒店的粉板上。肉体的一半死了,安息了,灵魂的一半却还继续留在人世间受人嘲弄,受人侮蔑。
二(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2(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
3(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5(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6(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7(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8(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三(填写孔乙己小档案,给孔乙己塑像
孔乙己档案卡
姓名:
年龄:
学历:
身体状况:
特长:
家庭成员:
生活来源:
生活空间(环境):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l 请用一句话评孔乙己:
l 如果请你给孔乙己塑像,你选择那个场景中的孔乙己,说说你的创作设想。
四(多角度研读孔乙己
1(品味“手”的描写。
课文对孔乙己双手特殊用途的描写,贯串着故事由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陪伴”着孔乙己的出现和消逝。作者对孔乙己双手的“反常”描叙,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也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2(体味对孔乙己“脸色”的描写。
作者在课文中,用“青白”、“红”、“灰”、“黑”等寥寥数字,对孔乙己的脸色变化进行了五次描写。这些极为简省的笔墨,是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孔乙己出场时,是“青白”脸色,许多日子之后,他最后一次出现时,已是面目全非。孔乙己脸色由“青白”到“黑”的变化,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包含着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许多悲哀。
3(理解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课文解读: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上传资料来获取下载点数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会员提供 点击数: 94 更新时间:2010-4-1 文章录入:越来越好
小说《孔乙己》完成的是一个简短的记事。写了孔乙己平时到酒店喝酒被人嘲笑的几个场面,以及最后一次在酒店露面。双腿被丁举人打得盘坐在蒲包上,用两手代脚慢慢“走”的样子。从此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后文没有正面写到孔乙己,只在结尾处交代:人们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只是到了年关,又到了端午。酒店掌柜取下粉板时才说一句“孔乙己还欠十几个钱呢”,酒店小伙计也才猜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结尾,简洁得有”
些冷峻,“轻松”得让人压抑。
鲁迅对《孔乙己》的结尾采取了“淡化”处理,这正是大师的高明之处。
孔乙己的悲剧在于他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而不自知,但这不是悲剧的全部。
掌柜的一句话,表明孔乙己拖欠的十几个钱。是人们记起他的唯一理由:小伙计猜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二字可见人们对他的死没有闲心去求证。人们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没有同情,没有不平,更不用说激愤、抗争了,有的只是嘲笑,“孔乙己是这样的使 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旁人对于孔乙己之死的轻视与冷漠,显示了当时社会人情冷酷的世态,使读者深切地认识到,小说的悲剧色彩,不仅仅表现在孔乙自己个人的悲剧命运上,更表现在世人的冷漠、麻木与不觉悟上。
试想,如果先生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孔乙己死亡的情状。或直抒胸臆,一吐心中的悲愤。那也只是引起读者一时的共鸣而已。先生没有这样做,而是轻描淡写酒店掌柜和小伙计的反应,留给读者大片的想象和思考的空白:孔乙己是怎样死掉的?孔乙己就真的这样死掉了么?孔乙己潦倒一生,被人作弄一生,死了也得不到人们的半点同情怜悯公平么?这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社会!越简单的文字越能生发丰富的想象与思考,让读者在想象与思考中逐步感受到那份沉重,难以承受这种生命死亡之轻。从而体味到封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正是鲁迅先生简洁冷峻、举重若轻的艺术处理,才使得一个“上了历史圈套和作了无名牺牲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永远地站在了人们的面前,才使得一个“不值得
认真对待的人生,如此缺乏实质的人生”却远比一个责任重大、充满痛苦抉择的人生更加令人难以承受,更能激发人们深沉的思考。
《孔乙己》几处细节描写解读
作者:陈君,邓彬 加入日期:07-12-02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身心均畸的人物——孔乙己。他出身卑微,身材高大,天生一个壮汉的料子,可是却为一场“恶梦”付出了终生的努力:书没读好,半个“秀才”都捞不到,却要强扮文弱书生:穿的是长衫,讲的是满口之乎者也,留的是长指甲??但为了谋生,偷盗,结果被打折了腿。从此站不起来了,只好“盘”腿坐着喝酒。文章将人物塑造、情节展开系于喝酒的场景。让这一完美构想饱含着无限辛酸和苦闷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关于孔乙己“盘腿”细节的解读
1、“盘腿”细节是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难看出,作者是以“圆梦”的构想来塑造孔乙己形象的。他给了孔乙己一个不伦不类的行为,给了他让人啼笑皆非的语言,给了他让人嗤之以鼻的衣着,同时还给了他一个执着而又痛苦的“圆梦”过程。他好羡慕短衣帮踱进包厢的风度,要酒要菜的豪气,慢慢坐喝的悠闲,这是孔乙己终生的追求啊~于是他说(半懂不懂的话)、他做(要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他穿(又脏又破的长衫),缺的就是“坐”的环节,于是作者便给他一个“坐”的结局(盘腿),让其淋漓尽致地扮演完刻意追求上层生活方式的角色。可见这是作品何其完美的一种构思啊~
2、“盘腿”细节是作者沉痛心境的高度凝铸。
细读课文,不难看出,作者是怀揣“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思想来塑造孔乙己形象的。
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成为“穿长衫的”,有着高贵典雅的喝酒风度,因此尽管处境艰难,他仍大言不惭地以一些半懂不懂的话来回辨:“窍书不能算偷??窍书??,读书人的,能算偷么,”,以“跌??跌断”来掩饰,以“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来挺面子。如果仅仅以这些来论,不光我们读者,就是作者,也应该是“怒其不争”。但是,孔乙己毕竟是一个穷困潦倒思想迂腐的读书人,他对整个贫困阶层没有损害,甚至还能给孩子们分些豆吃,教孩子们识些常用字。作者之所以构想他“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连一根拐杖都无人赠送的细节,目的也应该包含激起有良心有良知的人们“哀其不幸”的用意。
3、“盘腿”细节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浓缩
从文中得知,孔乙己虽有恶行(卖了有钱人家的纸、笔,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也有恶报(被别人吊着打,打折了腿),但他不是社会的公害,他有着朴素的爱心,尽管再穷,也不偷短衣帮的东西,还略能厚待小孩(给茴香豆、教识字),所以他还应是受压迫者的一员。丁举人残忍地虐待他,使他有腿站不了,其实就是一种深深的阶级压迫。可见,作者以孔乙己腿折之后“盘腿”细节描写作结,其实质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深深的控诉,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良知,触动人们的爱憎灵魂来反抗封建统治。
二、关于短衣帮“看酒”细节的解读
文中写短衣帮来喝酒的内容不多,其中写了他们“细心”“看酒”的细节。
“他们(短衣帮)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眼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显然,这个温酒的过程,短衣帮是目不转睛地过滤了的。表面看来,作者是在直接刻画短衣帮的小气和不信任人,其实,透过这一表象,我们会不难看出作品揭示的深刻的社会主题:封建盘剥无处不在,封建剥削思想对下一代(小伙计)的毒害。
三、关于“十九个钱”的解读
文中写斯文人(穿长衫的)喝酒的细节并不多,总体勾画的仅一句:“??踱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而浓墨重彩的是假斯文人(实际上是粗人)孔乙己。他死要面子,在受嘲被辱之后,也曾要大气派: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但依着他背景的无助,生性的懒惰,衣着的寒伧,就可料定他的结局。文章以“孔乙己还欠19个钱呢”作结束性语言之一,其实就是对孔乙己终生形象的一个结论。我们很难分析出“19文钱”是怎么欠下的,但我们可以去揣摸作者对“19个钱”的巧妙构思。1、“19”的谐音“要酒”,“孔乙己还欠19个钱”就是说孔乙己至死都不可能达到穿长衫的“要酒”的那种境界,这是对孔乙己身份所下的结论。2、依旧时代中国民间的风水日历说法,每月“19”为下九日,“下九”谐音“下酒”,那么孔乙己还欠19个钱,就是说孔乙己还是少了下酒的“钱”,少了“要菜”的钱,这同样可说明孔乙己铁定的身份就是短衣帮,至于他要强撑面子,只能落到“盘腿”连“站着”都不能的地步。
名作能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它诗意般的构思和巧妙绝伦的语言艺术,教学中只要怀有探秘的兴致和热情,就一定能洞悉文中的奥妙,达到形神俱解的目的。
头一次接触《孔乙己》这篇文章,是在初中上学期间。那个时候,临近中考,同学们都很紧张,《孔乙己》是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必修课文,当时据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分析部分,已经连续三年都有这篇文章的内容,因此我当时很反感这篇文章。后来我们大部分人也难逃孔乙己的厄运,“终于没有进学”,甚至有的人最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当我慢慢成长起来,也被迫渐渐的读了一些书,日久生情,也就对书有了感情。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觉得年龄越增长越爱读鲁迅,也越能接近鲁迅,渐渐地在鲁迅的书里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发现,想要研究自己,就一定要拿着鲁迅的书作参考。而我也发现,我们这一代的
人,很多难逃孔乙己的厄运,每天说着“教人半懂不懂”的话,却自命清高,瞧不起别人的人,大有人在。
于是这么多年,也就对《孔乙己》由讨厌转变成感激,对鲁迅也就由憎转爱了。接下来,我希望用我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我这不成熟的读后感,给大家写出来,也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面的话,姑且算作我的开场白了。
一、《孔乙己》与封建科举制度有什么关系
孔乙己历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封建科举制度与封建教育的牺牲品,瞧不起劳动人民,最后被封建科举制度害死了。《孔乙己》也就这样成为了鲁迅先生众多作品中最有力的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封建科举制度。也就是所谓的“进学”,孔乙己是晚清时代的读书人,那我们就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又叫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进学了,就是秀才了。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取中的就是举人。
为了这个秀才和举人的头衔,读书人拼命的争取。读书本来是个日常行为,或者说高雅的行为,它可以使人明事达理,启发智力。而读书人
却把它作为自己前途的敲门砖,因此才产生了范进,屡次乡试,最后中举之后,发疯了。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就是我要和广大的博友说,如果说,孔乙己受了封建教育毒害,多少搭点边,如果说,孔乙己如何的像范进那样的醉心功名利禄,屡次去参考,后来死在科举制度上这样的文字,对不起,我在这篇小说里没找到。
鲁迅生前有个朋友叫孙伏园曾经回忆道,鲁迅和他说过,在鲁迅自己众多小说之中,鲁迅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你看,我们都喜欢《阿Q正传》喜欢《祝福》喜欢《药》喜欢《故乡》,当然了,我们也不排除喜欢《孔乙己》,但是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还是最喜欢《阿Q正传》,这篇小说,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调查问卷里,都高居榜首。可见我们这些读者还是青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但鲁迅却独独最喜欢《孔乙己》,可以这么说,在我们自己的眼里,鲁迅对其给予这样高的评价,《孔乙己》当之无愧的是一匹“黑马”。
《孔乙己》为什么能成为“黑马”,我一直都不理解,也一直在猜测。难道就把这篇小说,简单的归结为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这一条理由,就能作为《孔乙己》成为鲁迅的“黑马”的原因吗,显然不是,鲁迅并不是把讨伐封建科举制度作为理想的,请大家要注意,鲁迅一生的愿望要“立人”,要以文艺的方式来救国,科举制度是要讨伐的,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主要的。
如果鲁迅先生真有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檄文,那就是他于1922年6月发表在上海《东方杂志》的小说《白光》,后来也和《孔乙己》收入了《呐喊》。小说里的陈士成,连续县考16次,最终还是落第,以至于导致他的变态,幻觉到山里挖掘宝藏,落水溺死。可以说,范进的疯和陈士成的死,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孔乙己如何参加县考,如何落第,小说里也并没有交代,只是交待他读过书,迂腐寒酸,自命清高,况且孔乙己的死,是被人打死的,难道被人打死的,也和封建科举制度有逻辑关系,不能吧。但是,历来的认定为《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讨伐封建科举制度最有力的战斗檄文,而使得《白光》在《孔乙己》面前显得暗淡无光。我个人的观点是,《白光》要比《孔乙己》更有力度的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如果不客气地说,《孔乙己》和封建科举制度没有丝毫关系,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给《白光》“平反”一下。
那么《孔乙己》究竟里面是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反映了什么,
我翻了一下《鲁迅全集》里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里面有一篇《〈孔乙己〉文末附记》,这是鲁迅自己写的,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里面写道,“作者的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我的总结是,《孔乙己》之所以能成为鲁迅先生的“黑马”,是因为,这篇小说,用最少的文字,全面展现了人类社会总总事态,以及人性本质。
接下来,我就把我从《孔乙己》里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东西,整理、罗列出来。
二、《孔乙己》里的底层的中国人
这是一篇以“我”的叙述方式写成的小说。况且距离“我”的叙述是“二十年前的事”,但“二十年”如此,“现在”又如何呢,变了多少呢,当然了,这是留给我们的“画外音”,我们也尽量从这二十年前的事对比一下我们“现在”怎么样。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什么人才站着喝酒呢,只有代表下层人的短衣帮才靠柜台外站着喝酒,那些上层人士,都坐在里面的屋子里喝酒。因此我们不难推断,孔乙己生前只能和这些下层人士打交道,至于上层人士,他都没有机会见面,所以,凡是咸亨酒店里取笑他的人,都是下层人士,说白了,就是劳动人民。因此我们还不难看出,作者是花了最浓重的笔墨来刻画中国底层人民的。
那么《孔乙己》里的中国底层人到底是什么样呢,
1、欺善怕恶,欺软怕硬
这是人性的本质,在《孔乙己》这篇文章里突出地展现出来。我们看咸亨酒店里的人,对孔乙己任意取笑,丝毫不顾及他的感受,只图自己过嘴瘾,而对丁举人却敬畏如鬼神,“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
其实越是底层人,越是欺软怕硬,因为他们长期受压抑,受上层人士的欺凌和压迫,仿佛丝毫展示不出来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怎么办呢,只有找一个比自己还弱的人来宣泄,而且还要当众来宣泄,以让旁人看看,自己还是相对于“他,她,”还是强的。否则,阿Q为什么还要当众去摸小尼姑的头呢,所谓“柿子挑软的捏”,道理就在这。
我们有时候看到现在网络上的某段校园暴力视频,而且我发现,还是女孩子发起这种校园暴力的居多,各位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点,都是结伙打,而且把人往死里打。扛揍的,就算挺过来了,不扛揍的,就上十字所里了。这些施暴者,我想多半都是长期受压抑而造成的。
其实,底层人的欺软怕硬、欺善怕恶就是不正视自己的现状造成的。尽管**一生都希望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但是无产阶级是很难团结的,为了和别的无产者抢饭碗,他们会“良心丧于困地”,不得已而为之。有个笑话,就是主人让狗拉着猴子绕场转给看客们看,从中获利,由于猴子长期受主人打骂,这下终于有狗拉着它了,于是它拼命的用鞭子打狗来宣泄。这个时候,它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被压迫者,它和
狗其实是同一个阶级的弟兄。所以,无产者之间,往往并不是团结如一家人,而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2、无聊的看客
这个我是从小说里的“我”的叙述中得知的。我们看这篇小说的第三段“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看到没,“我”笑孔乙己,是“无聊”之中笑出来,正因为“我”无聊的时候,孔乙己给“我”带来了笑料,所以“我至今还记得”。那别人又何尝不是呢,文章反复出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种“快活”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我们可以说是一种缺德的快活。正如《藤野先生》里看枪毙犯人,《药》里看夏瑜斩首,《阿Q正传》里看阿Q斩首,鲁迅都有很精彩的描写,中国的无聊的看客,都是把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看到别人倒霉,心里特别快活。什么才是真正的变态,这就是真正的变态。在鲁迅的书里,我们不难感悟到,中国人是变态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社会也是变态的。
所谓无聊的看客,首先就是因为无聊,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整天除了取笑别人之外,再没有任何事情可消遣,人与人之间简直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凝聚力可以使得这些无聊的人团结起来,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块使。
二、中国文人的通病
1、跳得进,跳不出来
你说孔乙己读书有没有错,我们不能说孔乙己读书是错的。当别人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时候,他就急了,而且是真急了,“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而这时候,我突然觉得提问的那个人太过分太缺德了,有道是“当矬子不说短话”,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你想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道德都没有了,跟禽兽有什么区别,相反,我觉得孔乙己还是很可爱,因为他内心最起码还有一份曾经的理想,比那些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整日只知道取笑别人的人强。但是,孔乙己为什么不用那些正常的语言来反驳取笑他的人,而用那些全让人听不懂的话来反驳呢,这就是因为,他跳不出他的处境。
首先来说,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就是他“跳不出来”的障碍物。他总觉得读书人是天底下最高雅的人,不能与市井人为伍。
其次,从他的谈吐上也能说明这一点。你看他给孩子分发茴香豆的时候还引用《论语*子罕》里的话。中国的读书人总给人的感觉是“一根筋”,一旦读了几天书,一张嘴就像酸菜缸似的酸腐不堪,动不动“小生如此......”,“娘子宽恕小生则个”,反正就是不正常。
我们现在其实也是如此,你看我们读书,不断地往上考,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跳不出来,我们无非想找个好工作,学到的能有多少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无非也就证明一下有个高学历而已。
2、虚伪、不真诚
孔乙己学的是封建旧道德,但他却没有恪守这种道德,这就说明,封建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很不服众的。
比方说孔乙己嘴上说“君子固穷”,君子固穷是什么意思,是不以穷困改变操守的意思。但是孔乙己却做偷盗的事情。这显然和“君子固穷”是背道而驰的。由此可看他这个人是很虚伪的。他并没有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做人中。
我们都知道,中国封建道德是宗亲道德,是先秦儒家提出的孝悌忠恕和汉代的三纲五常。但这样的道德规范,只是一种在人们思想里的强制实行,只是固定的理论,只是强迫的推行理论,而忽略实施的步骤。强制的理论,只能使一个人变傻变
范文五:《垂直与平行》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课题名称:《平行与垂直》
年级:四年级 科目:数学 内容:《平行与垂直》 姓名:沈梅 时间:
——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建
立平面的空间观念,会初步辨析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平行
的现象。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体会平行的应用与美感,并通过讨论交流,小组合作,
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 “互相平行”、“平
行线”等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
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容及地位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讲《垂直与平行》的平行部分。 作用: 教学地位:“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及其
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
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
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1. 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面以直线和角的知识为基础,后面的编排特点: 为学习平行四边形打基础。
2. 教学内容和练习设计注重学用结合:尽量选用学生在生活能找
到原型的实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学生
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3. 重视学生作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材呈现: 1. 学校操场(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 学生自主画图与讨论的情景,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 平行等相关概念。
4. 教材问题呈现:
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那几种情况,
将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点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
线所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对教材内容1. 对“同一平面”理解,进行空间想象。
进行开发 2. 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的讨论。 (根据本班3. 对于看似不相交,但实际相交的两条直线的情况的讲解。 情况灵活使4. 对“互相平行”的理解。
用)。 5. 根据概念对不同情况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作出正确的辨析。 教学策略: 1. 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推测、善于表达、勤于合作与交流,逐步
探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 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
“互相平行”和“平行线”的含义。
2. 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学
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教学思想: 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性学习
的思想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设计]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