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说屏课后题及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1】
(1)下列选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销魂 帷幕 韶光 因地治宜
B.善长 锦屏 缘故 雅俗共赏
C.休憩 徒劳 纳凉 艺术点缀
D.造型 关键 怆俗 缓冲视线
(2)分析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
②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
③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
④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森林除了有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外,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大大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这样,森林又被人们称为“氧气制造厂”、“空气调节器”。
②大家都晓得,人们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而树木恰恰相反: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而且树木的这种吸收量和排出量十分可观,一公顷的树木每小时吸收八公斤的二氧化碳,等于同一小时内200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总和。即使小小的一平方米的草坪,也可以吸收1.5克的二氧化碳哩。
③正是因为树木有这种特殊功能,所以大森林成了天然的消毒场所。细菌在森林里失去了繁殖、滋长的条件。在一立方米的空气中,闹市区有四百万个细菌;公园里就好多了--1000个;而大森林里呢--才55个。
①本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说明森林有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B.说明森林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作用。
C.说明森林除了有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外,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大大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②“氧气制造厂”、“空气调节器”上的引号作用是( )
A.表引用 B.表特称 C.表强调 D.表否定
③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作用。
B.介绍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和排出氧气的数量十分可观。
C.介绍树木既能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
④短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并找出根据。
a.说明方法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b.依据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⑤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同步达纲练习2】
1.说明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③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④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⑤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4.《故宫博物院》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介绍太和殿的?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5.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计算机还可以画工程图。说穿了,从数学上看是很简单的。如一条直线是由两个点决定的,只要确定两个点的坐标,那么这条直线就在空间显示出来了;一个圆,就是一个圆心与半径等等,都是几何坐标变换的事。图画好后,显示器可以显示各个角度的视图,如果要录下来就用录像机。计算机画图还可以随意修改。最令人惊叹的是集成电路的图。集成电路的设计要做到线路尽量不交叉,很困难。拿中等规模集成电路来说,就有上千个微电路,可能你画了990个都很好,第991个非经过某一条直线不可,那就只好全部重画。而用计算机画,就不必全部重画,只要改局部,改起来也容易,光笔一扫,一块就没有了。所以集成电路设计很快。原来我们认为工程师的两大技术:使用计算尺与作图,现在都可以用计算机代替,工程师的训练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①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②开头一句中“计算机还可以画工程图”,这里的“还”字怎样理解?
③这段话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④“使用计算尺与作图,现在都可以用计算机代替”,这里的“都”字可以删去吗?
为什么?
⑤从语言风格来看,这段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
⑥“原来我们认为工程师的两大技术:”一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庭小环保不容忽视
一个人生命的二分之一,是在家中度过的。搞好家庭“小环保”,与人民健康的关系甚为密切。
家庭里造成小环境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常常是煤炉。煤球、煤饼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使人“煤气中毒”的便是它;二氧化硫有股刺鼻的味道,也有毒;二氧化碳虽属无毒气体,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太多,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使用煤气的居民,同样要注意灶间通风。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污染,灶间切勿睡人。
油煎食物时,油温不能太高。油在高温下分解,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醛气体,尤其是用过多次,发了黑的“老油”,产生的丙烯醛就更多。丙烯醛是一种无色催泪性气体,曾在战场上被当作毒气用过,能使人流泪、咳嗽以至窒息。
临街居民们常把洗净的鱼、菜等食品放在窗口晾晒。其实,这是很不卫生的。街道上尘土飞扬,空气中夹杂着汽车排出的废气,含铅及致癌物质。落在食物上,会造成污染。汽车废气中含有“多环芳烃”,那是一类致癌物质。在城市的大气飘尘中,还常含有工厂烟囱排出的镉、铅、镍、铬等重金属。显然,把食物晾在室外,听任飘尘落在上面,是不利于健康的。临街的窗户也要尽量少开,以防止满街的飘尘进入室内,造成室内污染。
买了青菜、瓜果之类,不要以为洗去了污泥,就算干净了。最好先放在清水里浸泡个把小时,再仔细地洗,以便洗去沾在表面的农药。某些农药造成的污染,是非常惊人的。滴滴涕等氯化烃农药,进入人体后长期积存在脂肪中,造成积累性中毒,它可在人体中存留15年而不分解,轻则使人头痛、无力,重则痉挛、心脏衰竭。有机磷农药,会使人食欲不振,以至昏迷、死亡。
买了电冰箱,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据测定,电冰箱发出的噪音,在一米内为32~52分贝,噪音也是一种污染,会影响人的健康。
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窒息( ) 灶台( ) 浸泡( ) 痉挛( )
②这篇文章属于 ( )
A.事理说明文 B.事物说明文
③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篇文章从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向居民提出了几点建议:a.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⑤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⑥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下定义 B.分类别 C.举例子 D.作比较 E.打比方 F.列数字 G.画图表 H.引资料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1】
(1)C (2)①引用 ②着重指出 ③特定称谓 ④引用
(3)①B ②B ③B ④a.A.列数字 B.作比较
b.A:“即使小小的-平方米的草坪,也可以吸收1.5克的二氧化碳哩。”
B:在一立方米的空气中,闹市区有四百万个细菌;公园就好多了--1000个;而森林里呢--才55个。” ⑤C
【同步达纲练习2】
1.①第①句中的“大约”“可能”都表示估计。“大约”是估计“旅人桥”建成的时间,“可能”是估计“旅人桥”的历史地位。
②“几乎”表示程度,强调石拱桥多到什么程度。
③“当时”表示限制时间,“可算”表示估计。它们分别限制是什么时间和猜测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④“左右”表示估计这座桥修建的时间。
⑤“比较”表示程度,强调石拱桥出现的时间。
2.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又从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的调配三个细微方面进一步表现它的总的特征。
3.(1)文中“标本”与常用的意义不同,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它不是死的,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2)“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3)“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使游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可以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不过因为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所以,透过漏窗往往可以看见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
这更增加了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无限的意境。
4.文章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为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5.①说明的中心是“计算机还可以画工程图”。
②这个“还”字表明除了这段说明的内容外,还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果去掉就可能会使人理解为计算机只能画工程图。这段是在前面介绍功能的基础上再说明的。 ③作比较:拿中等规模集成电路来说……而用计算机画……举例子:如一条直线是由两个点决定的……
④这个“都”字表示的是范围。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不能充分表达计算机应用范围之广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⑤平实 ⑥提示下文
6.①zhì zào jìn jìngluán ②A
③如何搞好家庭小环保
④a.使用煤炉煤气的居民,要注意灶间通风。
b.油煎食物时,油温不能太高。
c.临街居民们不要常把洗净的鱼、菜等食品放在窗口晾晒。
d.青菜、瓜果要先放在清水里浸泡个把小时,再仔细地洗。
e.买了电冰箱,最好不要放在卧室。
⑤C ⑥B C E F
......
范文二:《伤仲永》课后题及答案
练习说明
一?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于:被。
四?△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有关资料
一、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二、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二、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范文三:课后题及答案
一、 Chapter 1
1.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特征?
答:香农:“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这个属于的内容就是我们队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
西。”;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和客观性,有用性,依附性,共享性,可传 输性,可识别性,可压缩性,可转换性。
2. 什么是数据?它有什么特征?
答: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可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
特征:数据有“型”和“值”;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
3.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答: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固定 8位),逻辑型,备注型(记忆型、文本型)。
4. 什么是数据独立性?
答:指数据库的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式等不因应 用程序的修改而修改。
5. 什么是数据物理独立性?
答:指数据的物理结构(或存储结构)与应用程序相互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
6. 什么是数据逻辑独立性?
答:指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如修改数据结构、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的联系等。
7. 什么是数据共享?
答:指多个用户、多种程序语言、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一些共同的数据。
8. 什么是数据冗余?数据冗余带来哪些弊病?
答:数据冗余是指数据之间的重复,也可以说是同一数据存储在不同数据文件中的现象。可以说增加数据的独立和 减少数据冗余是企业范围信息资源管理和大规模信息系统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弊病:浪费存储空间 ; 为了更新某些冗余副本,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必须执行多次更新操作,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机器 时间;由于数据的不同副本可能出于不同的更新阶段,从而可能给出不一致的信息。
9. 什么是数据库?它有哪些特点?
答:指一个按一定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的数据集合。
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的冗余度小,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有利于数据的安全 性,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以发现故障和恢复正常状态。
10. 什么是数据结构化?
答:指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来组织和存放数据。
11. 试论述数据库与文件的区别。
答:
12. 什么是数据的不一致性?
答:当本应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应用中出现不同的值识,我们就说数据出现了不一致。
13. 什么是数据的安全性?
答:指保护数据,防止不合法使用数据造成数据的泄密和破坏,使每个用户只能按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些方式进行 访问和处理。
14. 什么是数据的完整性?
答: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即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要求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15.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功能?
答: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数据控制及保护和数据 服务等。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组织与存取,数据库建立与维护,运行管理。
16.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答:指一个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由支持该系统开发、使用与运行维护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 17. 什么是数据库应用系统?
答:是一个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包括应用程序、数据、数据库以及与该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有 关的文档的完整集合。
18.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员?它有哪些职责?
答:是数据资源管理机构的一组人员,全名负责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控制。 职责:参与数据库系统设计,参 与觉得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参与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
19. 试论述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答: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 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全局视 图 ) 。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 (DDL)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观;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 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用户可 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 (外模式 ) ,也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 (DML)对这些数据记 录进行。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 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翱物理结构,对应着 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内模式由内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它是数据库的存储观。
20. 分别解释概念数据库、用户数据库、物理数据库。
答:概念数据库,是物理数据库的逻辑抽象形式; 物理数据库是概念数据库的具体实现; 用户数据库是概念 数据库的自己,既物理数据库子集的逻辑抽象形式。
21. 使用外模式有哪些好处?
答:数据库设计者和用户不必关心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只需关心与自己的局部应用有关的一部分数据,并且不需了 解它们的物理存储结构,简化程序设计和数据使用工作; 有利于数据的安全保密; 有利于数据独立性和数据共 享。
22. 试论述数据库的二级映像技术。
答:指外模式与模式映像、模式与内模式映像的技术。既在三级模式之间建立联系,同时保证了数据独立性。 23.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缺点?
答:没有采用之间存取的存储设备存储数据,导致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利用;由于是面向应用的,程 序之间有大量重复数据,导致数据冗余;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程序之间不具有相对独立性,导致数据 独立性、结构性差;软硬件条件很差,数据不能长期保持。
24.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数据不保存;程序员管理数据;数据不能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5.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缺点?
答:数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较差;数据联系弱。
26.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的多样化和结构化;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27.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采用特点的数据模型,使数据结构化;数据的独立性高,数据的共享性好,数据冗余度低;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的用户接口;统一的数据控制。
28. DBMS 提供了哪些数据控制功能?
答: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9. 什么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存期模型?
指从系统的需求定义直至系统经使用后废止为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相关事务管理的一种 模式。
30. 什么是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把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存期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又是怎样的?
答:瀑布模型把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存期划分为规划、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运行与维护 6个阶段,并且规 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次序,如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31. 试论述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联邦数据库;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 据库;工作流数据库;嵌入式数据库;移动数据库;演绎数据库;主动数据库;模糊数据库。
二、 Chapter 2
1. 什么是数据库需求分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指数据库需求分析人员在调查现存系统基础上,分析和确认用户的数据需求。
内容包括:数据结构分析;数据定义分析;数据操纵分析;数据完整性分析;数据安全性分析;并发处理分析;数 据库性能分析; E-R 图设计。
2. 简述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原则。
答:·制定数据库需求分析计划; ·选择适当的数据库需求分析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工具软 件; ·调查现存系统; ·充分与用户沟通; ·理解用户的数据管理内容及目标; ·分析并确认数据库需
求; ·需求变更要立即联系; ·提出数据库实施建议和解决方案; ·认真撰写数据库需求规格说明书; ·使用 软件复用技术; ·认真评审数据库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简述数据库需求分析的步骤。
4. 数据库需求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
·调查组织、部门等实体
·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数据
·明确目标系统的各种数据需求
5. 简述数据库需求调查的原则。
答:
·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分析现存系统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采用工程化的工作方法
·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
6. 数据库需求调查有哪些方法?
答:结构化分析方法、原型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7. 什么是数据字典?
答: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后所获得的成果。
8. 什么是数据项?数据项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即数据元素,是在其所属系统范围内具有完整意义的、不可再分的数据。
包含:数据项名称,别名,编号,含义说明,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及含义,相关元素。
9. 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指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数据项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联合体。
包含:数据结构名称,别名,编号,含义说明,组成,相关元素。
10. 什么是数据实体?数据实体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指不受系统控制、出于系统之外的事物、机构、人员等客观实体的统称;
包含:外部实体名称,别名,编号,简要描述,输入的数据流,输出的数据流,数量。
11. 什么是数据流?数据流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指系统中有着起点和终点的数据结构。
包含:数据流名称,别名,编号,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组成,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相关元素。 12. 什么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是数据及其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
含义:数据存储名称,别名,编号,说明,输入的数据流,输出的数据流,组成,数据量,存取频度,存取方式, 相关元素。
13. 什么是处理逻辑?处理逻辑词条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用于描述处理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输入和输出。
包含:处理名称,编号,说明,输入的数据流,输出的数据流,处理逻辑,平均执行频率,高峰期执行频率,相关 元素。
14. 什么是信息分类?信息分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指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一起,把不具有上述共性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
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兼容性原则,综合实用性原则。
15. 什么是线分类法?
答: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
16. 什么是面分类法?
答: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彼此之间互不相关的若干方面(简称面),每个面又可以分为许 多彼此独立的若干类目。
17. 简述信息编码的功能。
答:鉴别:编码是鉴别信息分类对象的唯一标识
分类:编码可以作为区分对象类别的标识
排序:编码有一定的顺序,股可方便的进行排序
专用含义:当采用一些专用符号代表特定事物或概念时,编码提供一定的专用含义
18. 简述信息编码的原则。
答:唯一性,正确性,可扩展性,规范性,稳定性。
19. 什么是顺序编码?区间编码?字母编码?
答:顺序编码:将要编码的对象按一定的规则分配给连续的顺序号码
区间编码:对编码对象分区间进行编码
字母编码:是用具有特定意义的字母代表某一类项目
20. 什么是数据定义分析?
答:指确定系统安装和正常运行起降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等对象的创建、修改与删除等需求。
21.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定义分析?
答:避免数据库运行期间定义、修改与删除有关对象容易造成冲突。
22. 数据操纵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和排序。
23. 数据完整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找出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满足一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需求,其目的是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
24. 并发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答:
·分析数据定义时产生的并发处理需求
·分析数据操纵时产生的并发处理需求
·分析数据维护时产生的并发处理需求
25. 简述数据库性能分析的任务。
答:分析数据库容量、吞吐量、精度、响应时间、存储方式、可靠性、可拓展性、可维护性等数据库性能需求。 26. 分别解释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集、弱实体集、联系集。
答: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实体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实体集:具有相同特征或能用过同样特征描述的实体的集合。
弱实体集:在组成一个实体集主码的属性中,一部分或所有属性都来自另外一个实体集。
联系集:标识两个或者多个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27. 简述 E-R 图设计的原则。
答:·尽量减少实体集
·“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线,不能包括其他属性
·“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
·针对特定用户的应用,确定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具体设计 E-R 图
·综合局部 E-R 图,产生总体 E-R 图
28. 简述 E-R 图的设计步骤。
答:·设计分 E-R 图;·分 E-R 图的集成
三、 Chapter 3
1. 数据库的设计大致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 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 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 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
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2.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
3.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后所获得的结果,定义了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线、数据结构、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 储、处理逻辑等数据字典元素,并按字典顺序组织编写,以方便用户和开发人员理解系统的输入、输出、存储和处 理逻辑。
4. 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试描述其特点和设计策略?
答: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通常采用 E-R 数据模型来表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E-R数据模型将现实世界的信息结 构统一用属性、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来描述。 概念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分类、组织(聚集),形成实体、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1:1, 1:N , M : N ),设计分 E-R 图。
5. 试描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答:将一个给定逻辑结构实施到具体的环境中时,逻辑数据模型要选取一个具体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环境提供了 数据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第一,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第 二,评价实施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
6. 什么是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
答:重组织指重新组织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重构造指根据应用的变化对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 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应用要求;作用:恢复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数据的存取效率,数据库的性能。 7. 举例说明什么是主码,其作用是什么?
答:主码就是主键,能够唯一标识表中某一行的属性或属性组,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但可以有多个候选索引。 就是关键字,在数据库中,主码也叫关键字,是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无冗余数据项(或数据 结构)。作用:提高数据处理、检索和更新速度,保证数据不能被重复输入到数据库中。
8. 举例说明什么是外码,其作用是什么?
答:设 F 是基本关系 R 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 R 的码。如果 F 与基本关系 S 的主码 Ks 相对应,则称 F 是基 本关系 R 的外码基本关系 R 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
9. 什么是实体完整性?什么是参照完整性?
答:实体完整性是对关系中的记录唯一性,也就是主键的约束。准确地说,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主属性值不能 为 Null 且不能有相同值。 参照完整性是对关系数据库中建立关联关系的数据表间数据参照引用的约束,也就是对 外键的约束。准确地说,参照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外键必须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有效值,或者是 NULL 。
10. 试描述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 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 统自动支持。
1) 实体完整性规则:关系 R 的所有主属性均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 F 是基本关系 R 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 S 的主码 Ks 相对应(基本关系 R 和 S 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 R 中每个元组在 F 上的值必 须为:等于 S 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或者取空值(F 的 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 求。在参照完整性中,外码属性的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 关系的主属性。例如,在下面的“学生”表中,“专业号”是一个外部码,不是学生表的主属性,可以为空。其语 义是,该学生的专业尚未确定。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专业(专业号,专业名)而在下面的 “选修”表中的“课程号”虽然也是一个外码属性,但它又是“选修”表的主属性,所以不能为空。因为关系模型 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11. 笛卡尔积、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之间有什么差异?
答:
笛卡尔积:假设集合 A={a,b},集合 B={0,1,2},则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为
(a,0),(a,1),(a,2),(b,0),(b,1),(b,2)}。可以扩展到多个集合的情况。类似的例子有,如果 A 表示某学校学生的 集合, B 表示该学校所有课程的集合,则 A 与 B 的笛卡尔积表示所有可能的选课情况。
等值连接:在等值连接的情况下,当连接属性 X 与 Y 具有相同属性组时,把在连接结果中重复的属性列去掉。即如 果 R 与 S 具有相同的属性组 Y ,则自然连接可记作: R*S={t r⌒ ts |tr∈ R ∧ ts ∈ S ∧ tr[Y]=ts[Y]}
自然连接:自然连接是在广义笛卡尔积 R×S中选出同名属性上符合相等条件元组,再进行投影,去掉重复的同名属 性,组成新的关系。
等值连接中有笛卡尔积运算 ; 自然连接是一种等值连接,它是两个关系中所有公共属性进行等值连接的结果
12. 对于学生选课关系,其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好,姓名,性别,所在系,班号,出生日期)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先修课程号)
选修(学好,课程号,成绩)
用关系代数完成如下查询
1) 求学过数据库课程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2) 求??
13. 什么是 E-R 图?构成 E-R 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E-R 图也即实体 -联系图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 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基本要素:实体集,属性,联系。
14. 什么是弱实体集?它与存在依赖的关系如何?弱实体集有没有主码?
答:指组成一个实体集主码的属性中,一部分或所有属性都来自令外一个实体集。
强实体集是支配实体,弱实体集是从属实体。
弱实体集的主码来自于所联系的实体。
15. 3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和 3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 3个多对多联系等价吗?为什么?
答:
16. 简述事务的概念和事务的 4个特性。
答:事务是应用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操作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作的所有更改都会被撤 消。也就是事务具有原子性,一个事务中的一系列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一个都不做。
特性:原子性( Atomicity )、一致性( Consistency )、隔离性( Isolation )和持续性( Durability )。 17. 简述两端封锁协议。一个不遵守两端封锁协议的调度会是可串行化调度吗?
答:是,可串行化调度,因为数据操作之间采用的是串行操作,不必考虑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脏读、幻像读。 18.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有效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多个程序或一个程序的多个进程可以并行地运行,就是数据库的并行操作。
当发生上述故障(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故障、进程故障和系统故障)后,希望能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 库,该处理称为数据库恢复。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数据的完整性是为了防止数据库存在不符合主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 输入和输出,即数据要遵守由 DBA 或应用开发者所决定的一组预定义的规则。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 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为许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四、 Chapter 4
1. 试述 SQL 语言的特点。
答:综合统一;语言简洁,易学易用;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格式提供两种使用方 式;支持三级模式结构。
2. 试述 SQL 的定义功能。
答:定义功能,即数据定义,包括定义表、视图、索引等。数据定义只是定义结构,不涉及到具体的数据。
3. 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称为基本表,在 SQL 语言中一个关系唯一对应一个基本表,关系模式 (模式 ) 称为“基本 表”(base table);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个视图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从 数据库 系统内部来 看,一个视图是由 SELECT 语句组成的查询定义的虚拟表。从数据库系统内部来看,视图是由一张或多张表中的数据 组成的,从数据库系统外部来看,视图就如同一张表一样,对表能够进行的一般操作都可以应用于视图,例如查 询,插入,修改,删除操作等,子模式 (外模式 ) 称为“视图”(view);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的表,而视图是 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在用户角度来看,视图和基本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关系 (表 格 ) 。
4. 试述视图的优点。
答:
视点集中 即是使用户之关系它感兴趣的某些特定数据和他们所负责的特定任务
简化操作 简化了用户对数据的操作,不必重写复杂的查询语句
定制数据 能够实现让不同用户以不同的方式看到不同或相同的数据集
合并分割数据 分割合并表时,使用视图可以重新保持原有的结构关系
安全性 只能查看和修改他们所能看到的数据
5. 所有的视图是否都可以更新?如果不是,哪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各举一例。
答:视图分标准视图,索引视图,分区视图
若一个视图是从单个基本表使用选择和投影操作导出,且视图的属性集包含了基本表的一个候选码,该视图可以更 新; 若一个视图是从多个基本表使用连接操作导出的,或是在定义视图的过程中使用了分组和聚集函数,该 视图不可更新。
只要所做的修改只影响视图所引用的其中一个基表,就可以更新所有 SQL Server 版本内的视图(可以对其执行 UPDATE 、 DELETE 或 INSERT 语句)。
-- Increase the prices for publisher '0736' by 10%.
UPDATE titleview
SET price = price * 1.10
WHERE pub_id = '0736'
GO
6. 试述某个你熟悉的 DBMS 中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答:可更新的视图必须满足如下:
·SELECT 子句中的目标列不能包含聚集函数
·SELECT 子句中不能使用 DISTINCT 子句
·不能包括 GROUP BY子句
·不能包括经算术表达式计算出来的列
·视图必须是基于单表的,并且要包含了基本表的主码
另外说明:与更新表相比,至少将表明替换为视图名,其他与更新表中数据的语法完全相同。
7. 什么是分组聚集? having 子句的作用是什么?它与 where 子句的关系是什么?
答:通过分组细化聚集函数的作用对象,分组后聚集函数将作用于每一个组,使每一组都有一个函数值,子句形式 GROUP BY; having子句用于筛选分组的最终输出结果,只有满足 having 子句指定条件的组才能输出;
having 与 where 的区别:
·作用的对象不同 where用于视图或表, having 用于分组
·WHERE 在分组和聚集计算之前选取输入行(因此,它控制哪些行进入聚集计算),而 HAVING 在分组和聚集之后 选取分组的行。 因此, WHERE 子句不能包含聚集函数
结论:
1.WHERE 子句用来筛选 FROM 子句中指定的操作所产生的行。
2.GROUP BY 子句用来分组 WHERE 子句的输出。
3.HAVING 子句用来从分组的结果中筛选行
8. 当对字符串进行模式匹配时,通常要用到 LIKE 操作符。请问 LIKE 操作符涉及哪些特殊字符?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包含零个或更多字符的任意字符串。 WHERE title LIKE '%computer%' 将查找处于书名任意位置的包含单 词 computer 的所有书名。
_(下划线)任何单个字符。 WHERE au_fname LIKE '_ean' 将查找以 ean 结尾的所有 4个字母的名字(Dean 、 Sean 等)。
[ ] 指定范围 ([a-f])或集合 ([abcdef])中的任何单个字符。 WHERE au_lname LIKE '[C-P]arsen' 将查找以 arsen 结尾且以介于 C 与 P 之间的任何单个字符开始的作者姓氏,例如, Carsen 、 Larsen 、 Karsen 等。
[^] 不属于指定范围 ([a-f])或集合 ([abcdef])的任何单个字符。 WHERE au_lname LIKE 'de[^l]%'将查找以 de 开始且其后的字母不为 l 的所有作者的姓氏。
9. 在嵌入式 SQL 中是如何区分 SQL 语句和主语言语句的?
答:嵌入式 SQL 语句以 EXEC SQL开始,以 END_EXEC或符合“。”结束。
10. 在嵌入式 SQL 中是如何协调 SQL 语言的集合处理方式和主语言的单聚类处理方式的?
11. 在嵌入式 SQL 中,何时不必涉及到游标?何时必须涉及到游标?
五、 Chapter 5
1. 说明是数据库实现?
答:指选择合适的 DBMS 把数据库设计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即计算机程序代码。
2. 数据库实现的步骤是什么?
答:
·选择合适的 DBMS ,以便最佳地实现所设计的数据库
·把数据库设计转换成计算机程序代码
3. 试论述选择 DBMS 的原则。
答:原则:
·满足实际应用的功能需求
·满足实际应用的性能需求
·满足与硬件想适应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满足人员能力要求
4. 当今主流的 DBMS 有哪些?
答: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 MySQL; Oracle; Sybase; Informix.
5. 试论述 Microsoft SQL Server的特点。
答:特点:
·SQL Server是客户机 /服务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支持分布式数据库结构
·SQL Server与 WindowsNT/2000完全集成
·SQL Server与 Microsoft BackOffice服务器类集成
·多线程体系结构
6. 试论述 Access 的特点。
答:
·完善地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力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具有 C/S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大型 DBMS 所具备的特征,如事务处理 /出错回滚能力 等
·方便地生产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与 Office 集成,实现无缝连接
·可与 Internet 连接
适用于小型应用
7. 试论述 MySQL 的特点。
答:
·具有 DBMS 的全部基本功能
·免费
·源码公开
·为客户端提供了不同的程序接口和链接库
·是一个快速的、多线程、多用户和健壮的 SQL 数据库服务器
适用于中小型应用
8. 试论述 Oracle 的特点。
答:
·引入共享 SQL 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架构
·提供基于角色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
·支持大容量多媒体数据
·具有分布式数据库管理能力
·提供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借口软件
适用于大中型应用
9. 试论述 Informix 的特点。
答: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能与可靠性
适用于大中型应用
10. 数据库实现工具有哪些类型?各有说明特点?
11. 为什么说 Sybase 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库?
答:体现:
·可编程数据库
·公开了应用程序接口 DB-LIB
·具有时间驱动的触发器
·多线索化
适用于中小型应用
12.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有什么作用?
13.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有什么作用?
答:为我们提供了对 SQL Server管理的一个友好界面,帮助用户完成一系列管理数据库的高级任务。
14.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有什么作用?
答:为用户提供一个通过命令查看数据库状态、操作数据库的接口。
15. SQL Server的实例是什么?一个操作系统中可以有几个 SQL Server的实例?
16. 简述启动和停止 SQL Server服务的两种方法。
17. 简述 SQL Server两种身份验证模式特点和区别。
18. SQL Server对服务账户管理有什么要求?不同的服务账号管理方式对 SQL Server运行有什么影响?
19. Sybase 的多线索化如何提升数据库的运行效率?
20. SQL Server有几种许可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六、 Chapter 6
1. 什么是数据库测试?它的目的和任务各是什么?
答:指为了发现错误和缺陷而运行数据库的过程。
2. 试论述数据库测试的原则。
答:
·测试是一个测试 -排除 -再测试 -再排错、循环往复、数据库质量不断改进的过程
·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数据库测试
·测试用例应有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输出结果组成
·通过别人测试使得测试工作更客观、更有效
·设计测试用例包含合理的输入数据和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充分注意测试中的错误群集现象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杜绝测试的随意性
·对每个测试结果做全面复查
·进行出错统计、撰写测试分析报告
3. 什么是白盒测试?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是已知数据库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通过测试来检验数据库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常运行。 运行测试人员利用数据库的内部结构等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数据结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的逻辑路径等 进行测试,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4. 什么是黑盒测试?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是已知数据库所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测试来检验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结果。
在完全不考虑数据库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人员根据经验,通过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或数据库访问工具 进行测试。
5. 试论述数据库测试的步骤。
答: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6. 如何展现数据库测试输出结果?
答:存储到数据库;存储到特殊格式的数据文件;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7. 什么是测试用例设计的逻辑覆盖法?
答:是以程序的逻辑结果为基础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8. 什么是语句覆盖?举例说明。
答:使程序中每条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
9. 什么是判定覆盖?举例说明。
答:即分支覆盖,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分别至少 执行一次。
10. 什么是条件覆盖?举例说明。
答: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得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成分取真值和假值分别至少执行一次。 11. 什么是判定 -条件覆盖?举例说明。
答: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同时满足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
12. 什么是条件组合覆盖?举例说明。
答: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得每个判断中的所有条件成分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13. 什么是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怎样的?
答:即把全部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从每个类中选取一个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来测试程序。
步骤:划分等价类;确定测试用例。
14. 分别解释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答:有效等价类指对于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而言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无效等价类反之。 15. 试论述划分等价类的原则。
答:
·若规定取值范围,则可定义一有效等价类和一无效等价类
·若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
·若为布尔量,??
·若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
·若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则??
16. 什么是边界值分析法?
17. 应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有哪些原则?
范文四:《人生》课后题及答案
《人生》课后题及答案
《人生》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本题意在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达此目的,从几个具体“点”的分析进行设计。另外,还考查学生表达创见的能力,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第二问都不要求答案一致,而且鼓励独到的见解。
参考答案:
,、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大的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细节略有瑕疵,似可商榷,如“课文研讨”中“整体把握”所提到的。至于为什么恰切,道理不难说明,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升等。
二、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请老师和同学评议。
此题意在延伸拓展、学以致用,并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顺着课文的思路延伸下去,即想几个与课文的比喻相似或相近的比喻;也可以别出心裁,想出更新颖更奇巧的比喻。有几点要注意,一是“有深意”;二是避免与课文所描写的重复,最好要有原创性、独特性;三是语言尽量优美。
范文五:《故乡》课后题及答案
《故乡》课后题及答案
《故乡》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三、“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问要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答案略。
四、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