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或是大陆吞食海洋,结果会在大陆边缘形成许多海湾。在世界范围内,总面积在,,,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海湾有,个,而超过,,,万平方千米的只有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
半岛、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之间,孟加拉国就在它的北岸。它的总面积达,,,(,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 ,,,米,水温在,,—,,?之间。发源于我国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 上游是雅鲁藏布江)从北部注入湾中,形成了宽广的河口 。湾内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沿岸有印度的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等重要港口。这种风暴大多发生在南、北纬,?—,,?的热带海域。产生在西太平洋,常常袭击菲律宾、中国、日本等国的叫台风;产生在大西洋,常常袭击美国、墨西哥等国的叫飓风。每年,—,,月,即当地夏季和夏秋之交,猛烈的风暴常常伴着海潮一起到来,掀起滔天巨浪,呼啸着向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河口冲去,风急浪高,大雨倾盆,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年,,月,,日,孟加拉湾形成的一次特大风暴袭击了孟加拉国,,,万人被夺去生命,,,,多万人无家可归。
睿美豪泰 http://www.bjrmht.com/ 转载
范文二:格莱珉银行孟加拉湾
格莱珉银行
目录[隐藏] 尤努斯:乡村银行的营销智慧 格莱珉银行模式
格莱珉银行:―奇特‖的银行 格莱珉银行对中国的启示 格莱珉银行的十六条决议
穆罕默德·尤努斯银行家
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又称乡村银行
格莱珉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grameen-info.org
虽然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情结,但―穷人银行‖如是一家趋利避寄害的商业机构,有着清晰的赢利逻辑与风险防范体系。
格莱珉银行的创办者尤努斯博士因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声名鹊起。但我们应当看到,他并不是慈善家,而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与金融家。他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及金融运作天赋证明:不需要慈善,也不需要政府养活,穷人完全可以借助市场的分工合作体系所形成的适当的金融服务,摆脱贫穷。
格莱珉的小额贷款已经帮助了630万名借款人(间接影响到315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脱贫。而且格莱珉银行自1983年创办以来,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至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一直保持赢利,2005年的赢利达1521万美元。 这个银行的贷款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其中96%为在孟加拉地位非常低下的妇女。而格莱珉银行的贷款还款率竟然为98.89%,这也是一个奇迹。它是如何用金融工具救助那些被遗忘的人们,同时,却能实现赢利与防范风险的呢?
格莱珉信条
分析格莱珉模式,我们首先要了解尤努斯和他的员工们所信奉的信条,所有的制度是基于此设计的。
●拥抱金融界不可接触者
在绝大多数国家,穷人被视为―金融界不可接触者‖,银行不是为赤贫者服务的。然而尤努斯则认为他们可以用金融工具来帮助穷人。小额贷款不是救济,不是赐予,而是一种商业行为,即要通过贷款获利。市场化对扶贫者与被扶者都应该是双赢的。 ●每一个贷款者都是诚实的
格莱珉银行不要求贷款者提供任何担保抵押物,也不打算将任何未能还款的贷款者送上法庭。
因为格莱珉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个贷款者都是诚实的,在贷出者与借贷者之间没有司法工具。尤努斯确信,建立银行的基础应该是对人类的信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纸上合同。甚至当贷款者确实违期偿还一笔贷款时,格莱珉也并不认为他们是恶意的。相反,会设想一定是那些人窘迫的境况使他们无力按时偿还。
●相信穷人的生存技能
尤努斯坚定地相信,所有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技能。
穷人活着,这一事实就清楚地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去做一件事,所以,最紧要的不是教给穷人们新的技能,而是努力去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现有的技能。使穷人能得到贷款,就是使他们得以立即实践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编结、脱粒、养牛、拉人力车等。而他们挣到的钱继而转变为一种工具,成为一把开启一系列其他能力的钥匙。
五人小组
―五人小组‖是格莱珉最为经典的模式,这一制度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保证了商业贷款的安全和持续性。
格莱珉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穷人没有抵押品风险如何控制?二是单笔贷款金额较小,放贷成本较高怎么办?在格莱珉,每个贷款者都要参加一个五人小组。每8个小组组成一个中心,中心每周在固定地点与银行人员开会接洽工作。格莱珉银行把部分组织成本转移到小组,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自发成立小组
一个想要申请贷款的人必须首先找到第二个人,向其说明这个银行是怎么回事。这对于一个村妇来说可能特别困难。她常常很难说服她的朋友——她们很可能害怕、怀疑或是被丈夫禁止不许和钱打交道。终于,第二个人被格莱珉为其他家庭所做的事感动了,她决定加入这个小组。于是这两个人就再去找第三个成员,然后是第四个、第五个。这个小组的组长通常是五人中最后一个贷款者。
●参加考试
贷款小组的所有五个成员都必须到银行去,至少要接受七天培训。每个组员必须单独接受考试。在考试前夜,每个贷款者都十分紧张,她紧张地在神龛里点上蜡烛,祈求真主保佑。她知道,如果通不过的话,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小组的其他成员。考试造成的压力,有助于确保筛选那些真正有需要而且有上进心的人。 ●领取贷款
一旦全组都通过了考试,其中一位组员申请第一笔贷款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一笔贷款通常是25美元左右的规模。她是什么感觉?这笔钱在烧灼她的手指,泪水滚下她的面颊。她一生中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格莱珉的每一个贷款者几乎都是这样开始的。过去对于家庭来说,她只是又一张要吃饭的嘴,又一笔要付的嫁妆费。但是今天,平生第一次,一个机构信任了她,借给她一大笔钱。她发誓,她一定会还清每一分钱。
●制衡与监督
小组如果能按时还款,累计到一定的份额,小组的信用额度就会增加,组员们能借到更多的钱。当小组中有成员不能或不愿还贷的时候,别的成员就会帮助她(虽然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小组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这个小组在今后的几年里,就没有资格申请更大额的贷款了,甚至会被停止贷款。这其实是加上了一道熟人社会的道德保险杠。
那些成员不会轻易违约,因为这个小组对于她来说,是她最最重要的社交圈子,那些组员是她最亲密的伙伴。一旦违约,那么她在村里的信用也会受损,很难再生活下去。
三位一体的身份
一名格莱珉的贷款者,一般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是这个银行的存款者,还极有可能是这个银行的持股者。格莱珉也是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让客户把自己的命运紧密地与银行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忠实的―格莱珉信徒‖。
●从贷款者到存款者
如果不可以接受存款,捐款用光就无以为继。可贷可存,是格莱珉可持继发展的关键。
在格莱珉银行,贷款者同时是银行的存款者。对于贷款者来说,她们每周偿还小额的贷款,同时存入金额更小的存款,这是一个改善她们财政状况的重要环节。一年后债还清了,她们可以借更多,同时又有一笔存款可以动用,令她们一步步脱离贫穷线。
举例来说,一名成员贷款1000塔卡,贷款年利率为10%,即本息共计1100塔卡,还款期为一年。该名成员每周还款约21塔卡,但同时要存款5塔卡,存款年利率为8%,一年之后,还清欠款,并有265塔卡存款及利息。成功还款后,她便可以再借更大额的贷款,例如2000塔卡,同时每周储蓄10塔卡,这名成员的财政状况会被改善,最终达至脱贫目的。
1995年,格莱珉银行决定不再接受任何捐助资金。以格莱珉不断增长的存款储蓄来运作并扩展其信贷项目以及清偿现有贷款,已经绰绰有余。
格莱珉银行的待偿贷款全部由自有资金与存款储蓄提供,68%的存款来自银行的贷款者。仅存款储蓄已达到待偿贷款的97%,如将自有资金与存款储备两项相加,则达到代偿贷款的130%。
●从贷款者到持股者
格莱珉银行鼓励贷款者成为持股者——他们可以购买格莱珉银行的股份,成为一名股东。每一股的价格大概是1.5美元,只要他们有这笔钱,就可以购买一股——每个人限买一股。
作为股东,他们可以投票选董事会,也有资格成为董事会成员,这会使贷款者觉得银行是属于自己的。如今,格莱珉的贷款者拥有银行94%的股权,另外6%为政府所拥有。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银行‖。
样本一:员工霍桑的一天
格莱珉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成本控制,即一名员工要服务352个借款人,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
截至2006年,格莱珉银行已有2185家分行,服务69140个村的639万借款人,但其员工总数仅为18151人,平均每名员工要服务3.8个村子和352名借款人。格莱珉银行的资金成本大概在10%,而平均贷款利率约为19%,利差达到8%~9%。细节也许比数据更加生动。让我们来看一个个普通的格莱珉员工的一天。
阿赫塔·霍桑今年27岁,每月薪金2200塔卡,含住房补贴、医疗补贴和交通补贴。
清晨6点:阿赫塔起床,洗漱,祷告,吃早餐。
清晨7点:阿赫塔从分行取了他的自行车、文件与背包,骑车前往一个中心。 清晨7点30分,40名银行贷款人在中心等候阿赫塔。他们按小组分八排坐好,每一个组长拿着五个组员的存折。阿赫塔开始从每个小组那里回收贷款和吸收存款。
上午9点30分,阿赫塔骑车到另一个中心参加他的第二个会议。在一周时间里,他要去十个不同的中心,会见他所负责的400名贷款人,收取一般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和住房贷款的还款,并接收存款。
上午11点钟,对贷款者进行家访,并提出建议。这是跟踪了解贷款者需要与问题的重要方法。
中午,回到分行办公室,阿赫塔填写所有的报告表格,并将分类账目一一填好,由分行经理签名验收。
下午1点30分到两点,阿赫塔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饭。
下午两点,与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分行经理做贷款分发工作,上午收来的资金都要作为新的贷款在下午发放出去。
下午3点,贷款发放完毕以后,阿赫塔与同事们将新的贷款信息登录入账。 下午4点30分,阿赫塔喝茶休息,与同事们聊天。
下午5点到6点30分,阿赫塔到一个在贷款方面有问题的中心去,或是为当地的孩子组织课外教育。
晚7点,阿赫塔回到办公室,将一些案头工作做完,下班。
样本二:贷款者穆菲亚的脱贫
成千上万赤贫的人,从格莱珉银行中获得了贷款,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再来看一个贷款者的样本。
穆菲亚被丈夫抛弃,以乞讨为生。但她一整天只能讨来几盎司米,还不够她和三个孩子吃。一天,她乞讨到一个女人家里,那个女人开着家庭作坊,制售篮子、席子和其它竹制品,她借给穆菲亚15塔卡,让穆菲亚买些竹子去市场上卖。穆菲亚照着做了,事后,她偿还了借款并赚到了10塔卡。她用这10塔卡给孩子们买了一些食物。在以后的几年中,这样的事又有过几次,但后来那个女人不再借钱给穆菲亚了,于是她又被迫去做乞丐。
饥荒差点让穆菲亚活活饿死,暴风雨也把她的住所毁掉,但转机出现了——穆菲亚加入了格莱珉银行,借了500塔卡,重新开始了她的竹制品加工生活。当她偿还了首批贷款时,她感到自己得到了重生。她得到的第二批贷款是1500塔卡。虽然有时在竹制品销售淡季她会错过分期还款,但在收割季节经济状况好转时,她总是能补上。 在加入格莱珉银行的头18个月里,穆菲亚为自己和孩子们买了价值330塔卡的衣服,还有价值105塔卡的厨具。这些都是她离婚15年来从没有拥有过的奢侈品。她和孩子们能够更规律地吃上饭,食物也更有营养了。她们从来不吃肉,但常常能吃上蔬菜,偶尔的,穆菲亚会从市场买点干鱼来开开斋。
(文中1塔卡约合0.03美元)
格莱珉银行:穷人的银行
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在1976至1979年间,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1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一开始由7家国有银行支行在一个省份进行试运作,1981年则增加到5个省份。这个项目的每一次扩张都证实了小额贷款的有效性:到1983年止,格拉明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随后,尤努斯决定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这项对抗贫穷的事业中去。1983年,格莱珉银行成立为独立法人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为了确保还款,银行使用―团结组―系统. 这些非正式的小组一起申请贷款,由小组成员担任联合的还款保证人,并互相支持对方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随着银行的发展,格拉明乡村银行亦开发了其他为贫
穷人士服务的信贷系统.除了微型贷款外,银行还提供住房贷款、为渔场、灌溉项目、高风险投资、纺织业、其他活动提供经费,同时亦提供其他银行业务, 如储蓄.在2004年, 超过6千6百万人在这计划下受惠。
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在的是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布鲁罗?拉菲亚在对格莱珉银行进行调研后评价道。
格莱珉银行的影响
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对传统银行规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他的银行里,你看不到电话、打字机或者地毯——尤努斯的员工们主动下到村里地头去拜访借款者——他们之间也不签署借款合同,大多借款人都目不识丁。格莱珉银行向客户们收取固定的单利利息,通常是20%每年,相对孟加拉商业贷款15%的 复利,这个利率是比较低的。他们的客户都是那些没房没产的穷人,那些还不致穷困潦倒的人则被排除在外。尤努斯发现,把钱借给那些在孟加拉社会里没什么赚钱 机会的妇女们,通常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些妇女们对她们的贷款会更为小心谨慎。贷款申请人还得清楚的了解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方式,这样他们才有资格借 款。偿款通常从借款的第二周开始,尽管看上去会有些压迫性,但这也缓减了让借款人承担在年终偿付一大笔钱的压力。借款者要有6-8人构成―团结小组‖,相互监督贷款的偿还情况,如小组中有人逾期未能偿款,则整个小组都要受到处罚。借款发放和偿付每周通过一次―中心会议‖公开进行。在孟加拉到处滋生着腐败的各种机构中,格莱珉银行以其公开透明的运作而感到自豪。
在格莱珉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批评也纷至沓来。最强烈的批评来自一些伊斯兰教徒,他们认为这家银行是反伊斯兰教的,尤努斯坚决否认了他在与伊斯兰教为敌。事实上,他们比其他普通银行更加地伊斯兰教,他们并不强迫妇女们离开家人去工厂工作,而是让她们从事个体经营。
在国际上,一些传统援助机构也对尤努斯自助式的哲学表示了怀疑。甚至一些赞同尤努斯的人也会问,尤努斯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去盈利。尤努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许多为穷人服务的机构往往过于依赖捐赠而不能实现自我富足:―这就好像对一位病人说,他一天可以呼吸23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将由政府为他们供给氧气。这意味着你得靠他们的怜悯而活着。一旦政客们改变了主意,或者什么机构把他们遗忘了,那你就死定了。‖他还说道,许多援助项目仅仅是把贫困降低到社会可容忍的程度,而并非是要去消灭它。
尽管有着这些反对意见,尤努斯的模式还是不断的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格莱珉模式在50个国家得到了成功复制,如菲律宾的ASHI、Dungganon和CARD项目、印度的SHARE和ASA项目,尼泊尔的SBP项目等,这些项目实施后借款者的生活和收入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说在我国云南地区也曾有过格莱珉银行的试验。联合国更把2005年命名为―国际小额信贷年‖。
格拉明乡村银行的成功模式激励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甚至是已发展国家,如美国, 进而发展出类似的成功经验. 这种微型贷款模式目前已经在23个国家中进行. 其中, 有许多微型贷款计划特别偏重于贷款给女性, 超过96%的格拉明贷款都是借给女性的, 他们不均衡地遭受贫穷之苦, 但同时也比男人奉献更多的收入以供家庭所需。
[]
尤努斯:乡村银行的营销智慧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史无前例地颁给了一位商业人士——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建者尤努斯。理由是表彰他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仅30年的时间,尤努斯就已经在孟加拉46620个村庄中建立了1277家银行,服务639万借款人的成绩。如此巨大成功的奥秘在哪里?这个奇迹般的成长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营销智慧?
当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办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这位普通的―穷人的银行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无抵押小额信贷,格莱珉银行已使孟加拉639万穷人受益,为人类解决贫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在众多的经济学者、金融学者和银行界人士热烈地研究探讨这一崭新的银行信贷模式,希望可以将此模式复制到其他类似的地区,为人类提供一个摆脱贫困的途径的同时,我们站在营销的角度,剖析这个理念的诞生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享受了一次完美的营销体验。
需求为王
敏锐地把握市场的需求是成功营销的前提。从某种程度上说,洞察到一个有效需求就等于营销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商品房来说,无论多大规模广告狂轰滥炸,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也无法制造出像经济适用房那样刚推出便引起成千上万购房者连夜排队排号的壮观景象。究其原因就是它抓住了有效的市场需求。格莱珉农村银行的创办者尤努斯小额信贷理念的诞生,就是有效的市场需求创造成功营销的最好诠释。 1974年蔓延孟加拉的大饥荒致使成千上万人因饥饿而死。尤努斯感到震撼的同时,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贫困与饥饿的研究中。1976年尤努斯开始走访乔布拉村中一些最贫困的家庭。一个名叫苏菲亚的生有3个孩子的21岁的年轻农妇,每天从高利贷者手中获得5塔卡(相当于22美分)的贷款用于购买竹子,编织好竹凳交给高利贷者还贷,每天只能获得50波沙(约2美分)的收入。苏菲亚每天微薄的2美分收入,使她和她的孩子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
震撼之余,尤努斯发现竟没有一种适合穷人的信贷。一方面,传统的银行家只是将眼光盯住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家,而不屑于与那些小额贷款需求者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贷款数额小,耗费的贷款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不成比例,只能使银行亏损。另一方面,传统的金融体系也正在用各种方式设置穷人接近正规信贷的障碍;保守的银行家们坚持一套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流传了几百年的信贷哲学——向银行贷款需要接受贷款者提供必要和足够的抵押担保,而穷人几乎没有什么抵押担保品,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有钱人才能合法地借到钱,对于穷人来说从银行借到钱是不可能的。
差异化策略
营销的对象是产品,要想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成本拓展最大的市场,一个好的,换句话说,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至关重要。对于银行业来说这个差异化法则同样适用,唯一的不同就是银行推销的是一种服务。
为了区别于其他传统的银行服务,同时使穷人真正地获得贷款,尤努斯首创了无抵押贷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完全同传统的银行运作区别开来。无抵押无疑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没有哪个银行愿意越此雷池一步。因此,无抵押就成了格莱珉银行吸引眼球的最大亮点。
在人们把目光聚焦在无抵押这个全新理念时,其实人们还忽视了尤努斯的另一个成功的差异化策略——小额信贷。也许是考虑到对无抵押贷款的风险控制,也许是为充分地满足穷人的需求——因为穷人们借钱不是要办企业开公司,无须也不可能成千
万地贷款——总之,尤努斯开创了小额信贷的先河。毕竟在这之前或在其他的银行,穷人是绝对找不到可以贷几十美元甚至是几美元的金融机构,正如上面所说,这样的小额贷款所耗费的贷款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不成比例,还不够给传统的大银行―找麻烦‖的。因此,小额信贷无疑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差异化策略。
渠道制胜
营销界人士从来对渠道这个词都是敬畏有加。抓住了渠道就等于抓住了营销的咽喉,这也就是为什么家电连锁巨头国美并购永乐以及―美苏‖大战等可以在电器制造商中引起不安的原因。
在银行渠道建设和维护上,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也值得我们品评一二。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尤努斯已经在孟加拉46620个村庄中建立了1277个格莱珉分行。这样的一个渠道网络覆盖了几乎整个孟加拉有这信贷需求的人群。只要有需求,穷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服务,这样就保证了渠道覆盖的完整性。
同时我们注意到格莱珉银行的还贷率是98%,比有抵押担保借款人的情况还要好。我们不可能把这样的一个高还贷率仅归结为当地人的良好道德和诚信,其实更深层次的研究之后,发现优秀的渠道建设维护和控制在帮助降低还贷风险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努斯创立了―支持小组模式‖。每个贷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组成的支持小组。贷款支持小组舒缓了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一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可靠,各支持小组形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这样一种模式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加强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沟通,各方面信息也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反馈。最重要的是使每一个贷款者都成为了这个巨大的营销网络的结点,使银行和贷款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打造出一个牢固的渠道。
贴心服务,锦上添花
随着商品从功能到品质越来越同质化,更出色服务就成了脱颖而出的营销利器。随着银行业的竞争日趋加剧,商业银行们在创造个性化服务上着实下足了功夫。除去装修华丽气派的银行大堂不说,就是现在采用的排队机系统使客户无需长时间的排队而是可以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等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那么,尤努斯是如何使自己的服务独树一帜呢?你也许想不到,尤努斯的做法就是让他的员工挨家挨户上门服务。虽然有出于降低银行风险,促进还贷的考虑,但是这种上门服务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比我们看到的排队服务又进了一步。同时这个贴心服务也解决了农村银行的另一问题,那就是很多穷人对富丽堂皇的银行是望而却步,他们没有胆量跨入豪华银行的高门槛。于是,无论从心理还是实际的便利上,这一服务都得到了广大穷人客户的认可。所以不论是出于何种考虑,尤努斯又一次把他的同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其实,我们只是对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作了简单的分析,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看到了格莱珉银行的运作处处渗透着尤努斯的营销智慧。由于在金融领域里开拓性的创举,我们更多的时候称尤努斯为一个银行家。但是毫无疑问,这位伟大的银行家也是一位营销大师,因为在他创建发展乡村银行的整个过程中,一个个营销智慧熠熠生辉,营销的精华和真谛得到充分体现。为了帮助更多的穷人早日摆脱贫困,这种崭新的金融理念已经在很多其他国家被复制,同时为了更多的成功营销案例的出现,这些营销智慧照样可以被复制到我们未来的营销实战中。
[]
格莱珉银行模式
颠覆传统的银行业——格莱珉银行模式
格莱珉模式颠覆了几百年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赢利,可持续发展。过去三十年中,格莱珉银行用事实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和正确性,那么他们究竟用了怎样的方法呢?
首先,尤努斯教授研究了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发现其中有一些很大的问题,比如:传统的银行与信贷公司通常要求全额还款;在贷款到期时拿出一大笔现金,通常会使贷款人心理上很难受,他们就尽可能地拖延还款,于是,在拖延的过程中,贷款数额越滚越大。最终,他们决定根本不还这笔钱了。如此长期而全额偿还的贷款,也使得借贷双方对早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予理会;他们不是在问题出现时解决它们,而是希望随着贷款到期,那些问题会自行消失。鉴于此,尤努斯教授在建立格莱珉银行的还款模式时,与传统银行背道而驰:创立了每周还款模式,每周借贷人只需偿还非常小数额的贷款,在日积月累中,就会不知不觉完成还款。这种还款模式现在看来比较平常,但在三十年前的孟加拉,这的确是一个创举。笔者认为,也正是由于这种还款模式的制定,才保证了格莱珉银行的高还贷率。
其次,在格莱珉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赤贫人群的还贷信心,尤努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还创制了一整套发放和收回贷款的机制:他们要求每个申请人都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组成的小组,而格莱珉银行则建立起一些激励机制,鼓励那些贷款者在各自的营生中互相帮助取得成功。―小组成员的身份不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和保护,还舒缓了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一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可靠。来自平等伙伴之间的微妙而更直接的压力,使每一个组员时时与贷款项目的大目标保持一致;小组内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激励着每一个成员都要有所作为。将初始监管的任务移交给小组,不仅减少了银行的工作,还增强了每个贷款人的自立能力。由于每一组员的贷款请求都要由小组批准,小组就为每一笔贷款担负起了道义上的责任。当小组的任何成员遇到麻烦时,小组其他成员通常都会来帮助。‖举例来说,一个人想要得到贷款,就必须整个小组先行通过,然后才能申请;如果小组中有一名组员的贷款不能按时地偿还,那么其他组员也就不能再次得到贷款。所以,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在保证自己合理利用并努力偿还贷款的同时,帮助和鼓励或监督其他组员合理利用贷款并不断努力偿还,这样他们才有共同的机会和希望。
事实上,要组建一个这样的小组对普通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妇女来说并不容易。他们必须自己找伙伴,做工作,并且只有全员通过格莱美银行的面试后,才能得到贷款。一个小组要得到格莱珉银行的认同或认证,可能花几天时间,也可能要花上几个月时间。为了得到认同,这个贷款小组的所有五个成员都必须到银行去,至少要接受七天有关格莱珉银行政策的培训,并要通过由一名高级银行主管主持的口试,表明他们理解了这些政策。而且,每个组员必须单独接受考试。对此,尤努斯教授认为:―由小组与考试造成的压力,有助于确保只有那些真正有需要,而且对此十分严肃的人,才能够真的成为格莱珉的成员。那些日子还过得去的人们,通常会觉得那些麻烦不值得。即便认为值得去做,他们也通不过我们的测试,还是会被迫离开小组的。在我们的小额贷款规划中,我们只需要有勇气、有抱负的先行者。他们才是能够成功的人。‖
第三,格莱珉银行不仅提供小额贷款,而且也鼓励小额存款,这些存款可以在穷人们遇到困难或是寻找其他创收项目时应急。格莱珉银行要求贷款者将所贷款项的5%存入小组基金,这是小组成员们的共同存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1、其他组员对其申请的数额与用途表示赞同;2、那笔贷款不能超过小组基金总额的一半),任何小组成员都可以从这笔小组基金中得到一笔无息贷款。―在每年数以千计的案例中,
小组基金为组员提供的贷款使人们免于季节性的营养不良,得以付医药费、学费,为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营生重新提供资本,使人们能够节俭而体面地安葬亲人。‖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创造了资金回收率100%的奇迹。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它以其扶贫面广、扶贫效果显著,且银行自身按市场机制运作,持续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目前全球有59国家正在复制,而且,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
非洲(22):布基纳法索、中非共和国、乍得、埃及、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莱索托、马里、马拉维、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桑给巴尔、津巴布韦 亚洲(16):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黎巴嫩、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 澳洲(1):巴布亚新几内亚 美洲(15):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圭亚那、牙买加、墨西哥、秘鲁、美国 欧洲(5):阿尔巴尼亚、法国、荷兰、挪威、波兰
[]
格莱珉银行:“奇特”的银行
1、为穷人所拥有
1976年,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的乔布拉村诞生,并于1983年正式转变为一家银行。为了银行的成立,特别通过了一项法律:贫穷的借贷者们,其中绝大部分为妇女,拥有这家银行,银行只为这些穷人服务。如今,格莱珉的贷款者们拥有银行94%的股权,另外6%为政府所拥有。
2、无担保抵押物、法律文件、团体担保或连带责任
格莱珉银行的小额贷款不要求任何担保抵押物。格莱珉不打算将任何未能还款的贷款者送上法庭,也不要求贷款者签署任何法律文件。
尽管每个贷款者都必须属于一个5人小组,但小组并不需要为其成员的贷款提供任何担保。偿还贷款是每一位贷款者个人的责任,而小组与中心要以负责任的方式关注每个人的行为,以确保不会有任何人发生偿付贷款的问题。没有任何连带责任,即组员不承担为其他有拖欠行为的组员偿付的责任。
3、贷款百分百由银行内部资源提供
格莱珉银行的待偿贷款全部收自有资金与存款储蓄提供,68%的存款来自银行的贷款者。仅存款储蓄已达到待偿贷款的97%,如将自有资金与存款储蓄两项相加,则达到代偿贷款的130%。
4、无捐款、无贷款
1995年,格莱珉银行决定不再接受任何捐助资金,自此再未提请任何新的捐献请求,最后收到的一笔原有捐款的分期付款是在1998年。
5、利率
孟加拉政府将所有政府运作的小额贷款项目的规定为11%的统一利率,经余额递减计算即接近了22%。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政府的利率。
格莱珉银行的利率有四种:创收目的的贷款利率为20%,住房贷款的利率为8%,学生贷款利率为5%,艰难成员(乞丐)贷款免息。所有利率都是简单利率。 存款利率最低为8.5%,最高为12%。
6、吸收乞丐成员
乞讨是一个穷人求生的最后手段,除非他选择去犯罪或其他非法活动。乞丐中有残疾人、盲人、智障者,以及病弱的老人。格莱珉银行实施了一个名为艰难成员的特殊项目,以此将救助延展到乞丐。到2003年,已经有近2万个乞丐加入了这个项目。
7、开办新分行的政策
在成立的第一年内,允许新分行向银行总部借款,以启动其贷款业务。第一年过后,分行的贷款业务必须由其自身的储蓄流动支撑。新的分行被要求在其运营的第一年内达到收支平衡。
[]
格莱珉银行对中国的启示
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能够做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问题就在于政府是否能够创造这样一种制度与机制了。如果贷款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这样的金融组织不是也同样能够在中国出现吗?这些都是格莱珉银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般来说,衣食住行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权利,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不过,在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看来,如同食物一样,贷款也是一种人权,也是一种人的基本生存权利。
尤努斯获诺奖实至名归
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因为在短短的二十三年里,通过他组建的乡村银行向贫穷挑战,帮助穷人走出生活的困境。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曾贷款给639万人,当中96%是女性,从而使58%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离贫穷线。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金融组织,不仅帮助当地的许多穷人走出了个人生活的困境,而且也改变现代金融组织基本的价值观念。在这意义上说,尤努斯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实至名归。
按照现代经济学原理,每一个经济组织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如何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实现股东投资回报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目标,那么这家企业不是低效率,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同样,对于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来说,它的生存同样要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格莱珉银行比一般现代金融组织多了一种新价值观,即信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银行就是要帮助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获得这种权利。 在尤努斯看来,尽管现代经济学的宗旨是帮助人类增进福利水平、摆脱贫困。但是以经济发展来摆脱贫困,往往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特别是在两极分化严重的地方,个人相对贫困更是无法摆脱。而格莱珉银行向贫穷挑战,帮助人们摆脱贫困,首先就是要帮助穷人生活在尊严中,因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够生活在有尊严的环境中,那么不仅这些人没有意愿改变自己,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其他人的尊严同样会变得空洞与虚无。
格莱珉银行助穷人脱贫
在现代社会,许多资源贫乏而又深受贫困困扰的国家,每天都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救济穷人,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穷人的生活状态,但并不知道如何来帮助穷人在经济上采取积极的态度,这就使穷人无法走出自己的贫困。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帮助穷人在经济上采取积极的态度,那么他们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能够为社会生产大量财富,扩大产品的市场。因此,让穷人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增长之动力。而这种积极的方式就是让每一位穷人都得到一定的金融支持或贷款权利。
在尤努斯的自传中,他谈到了当年如何认识到金融活动的重要性。当年他到乡村考察当地人的生计,遇到一位以制作家用小商品为生的年轻母亲索菲亚。索菲亚告诉
尤努斯,为了制作这些小产品,她每天需要大约二十二美分来购买原材料,可是她一无所有,只能向销售这些小产品的中间商借钱。作为借款的代价,她必须把制好的产品按既定的价格卖给这些中间商,最后留给她的报酬仅仅两美分。索菲亚的生活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尤努斯想,如果索菲亚能够获得贷款,她就能够从中间商手中解放出来,把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最后走出困境,并改变生产状态。但是,中间商为了控制她,是不愿意借钱给她的,从而使索菲亚的财富只能为他人所占有。为什么索菲亚不能以一个合理的利率为代价借到二十二美分?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组织及一个能够帮助穷人走出困境的金融机构。这就是尤努斯建立格莱珉银行及提出?贷款就是一种生存权利‘观念的原因。
贷款是一种生存权利
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及其观念,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问题,一是农村经济落后,一是金融制度落后。农村经济落后,有其历史原因,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中国农村的金融体制落后,根本找不到有效的融资途径。即使是最近政府对农村金融大力提倡,农村金融有所改善,但是从央行的统计资料来看,农村的融资成本往往要高于城市许多。比如说,银行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普遍高于城市一倍。
对于本来落后的农村金融来说,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的全面退出,让落后的农村金融更是雪上加霜。国有银行商业化或市场化当然是提高国有银行效率、改善国有银行运作机制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国家对国有银行的隐性担保没有改变,国有银行就有责任承担金融市场的公共职能,因此,国有银行从农村市场全面退出,其实是对农民生存权利的一种剥夺。中国的新农村运动如果不能从改变农村的金融体制入手,是不可能成功的。
中国金融体制落后,没有一条把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无论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还是百姓大量的储蓄低收益地存在国有银行,都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我们有好的金融组织或银行,让两者得到有效连接,那么,这些问题也就容易化解。试想,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能够做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问题就在于政府是否能够创造这样一种制度与机制了。如果贷款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这样的金融组织不是也同样能够在中国出现吗?这些都是格莱珉银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
格莱珉银行的十六条决议
The 16 decisions of Grameen Bank(格莱珉银行的十六条决议)
1、We shall follow and advance the four principles of Grameen Bank ---
Discipline, Unity, Courage and Hard work – in all walks of our lives. 在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我们都将遵守并促进格莱珉的四项原则——纪律,团结,勇气与苦干。
2、Prosperity we shall bring to our families. 我们要使我们的家庭繁荣。
3、We shall not live in dilapidated houses. We shall repair our houses and work towards constructing new houses at the earliest. 我们不要住在破房子里。我们要修缮我们的房屋,并努力工作争取尽早建造新房子。
4、We shall grow vegetables all the year round. We shall eat plenty of them and sell the surplus. 我们要一年四季种菜。我们要多吃青菜,把剩余的卖掉。
5、During the plantation seasons, we shall plant as many seedlings as possible. 我们要在种植季节尽可能地多多种植秧苗。
6、We shall plan to keep our families small. We shall minimize our expenditures. We shall look after our health. 我们要做好家庭计划,保持小家庭。我们要尽量节省开支。我们要照料自己的健康。
7、We shall educate our children and ensure that they can earn to pay for their education. 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教会他们挣钱谋生,要为他们付学费。
8、We shall always keep our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clean. 我们要保持我们的孩子干净,环境清洁。
9、We shall build and use pit-latrines. 我们要修造并使用厕所。
10、We shall drink water from tubewells. If it is not available, we shall boil water or use alum. 我们要饮用从管井中打出的水,如果没有管井的水,我们要把水烧开,或是使用明矾把水纯净。
11、We shall not take any dowry at our sons' weddings, neither shall we give any dowry at our daughters wedding. We shall keep our centre free from the curse of dowry. We shall not practice child marriage. 在儿子的婚礼上,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嫁妆;在女儿的婚礼上,我们也不会送嫁妆。我们要使中心远离嫁妆的诅咒。我们不会实行童婚。
12、We shall not inflict any injustice on anyone, neither shall we allow anyone to do so. 我们不会做任何不公正的事,我们一定会反对任何试图做不公正之事的人。
13、We shall collectively undertake bigger investments for higher incomes. 我们会集体承担较大的投资,来争取更高的收入。
14、We shall always be ready to help each other. If anyone is in difficulty, we shall all help him or her. 我们随时准备互相帮助。如果任何人有困难,我们大家都会帮助他或她。
15、If we come to know of any breach of discipline in any centre, we shall all go there and help restore discipline. 如果我们得知在任何中心出现违犯纪律的情况,我们大家都会到那儿去帮助恢复纪律。
16、We shall take part in all social activities collectively. 我们要在我们所有的中心引入体育锻炼活动。我们要集体参加所有社会活动。
[]
穆罕默德·尤努斯银行家
1983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这个想法诞生于1976年,那天,他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村子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妇。只需要这一点点钱,她们就能够购买原材料,从而做起生意。尤努斯的小额贷款帮助她们永远摆脱了贫困。
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尤努斯教授思想精华
尤努斯的杰出思想不仅有道理,而且在那些所谓专家的严厉批评的不利情况下,他还是遵循他的思想并贯彻到底直至取得成效。我们把他的思想系统概括为尤努斯主义,是恰如其分的。他认为:
1、施舍不是解决贫穷的办法,施舍只能让穷人丧失主动性而使贫穷永远存在。
2、每个人都是未开发的宝藏,具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每个人都是一名消费者,他(她)尽情使用地球的资源,但他(她)也是一位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生产者,因为他(她)拥有巨大的潜能。
3、信贷是一种人权。人类的信贷权利是摆脱贫困的社会基本要求。传统银行把他们的信贷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而―乡村银行‖的―信贷‖意思就是―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放贷——受贷的业务关系。
4、贷款释放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以致于贷款人很快就会拥有规划家们或社会科学家们想象不到的能量。
5、完整的乡村银行系统的运作原则:人们不应该到银行来,相反,而是银行应该到民众中去。银行职员的工作不是坐办公室,而是与民众溶为一体。妥善安排办公时间,在办公室里管钱和记账。相反,传统银行要求职员都要到办公室上班,而对穷人来说,办公室让他们畏惧,疏远了和银行的距离。
6、还款模式。整借零还,按周还贷。大大优于传统银行的―整借整还,到期还本付息‖。
7、利率大大低于高利贷者,但略高于传统银行,有效防止了富裕者套贷。
8、家庭住房即工厂。妇女们可以边工作边照看孩子,一年四季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对创造经济效益有直接帮助;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能够产生和任何工厂都一样的规模效应——原因很简单,自我雇用不在单一的车间进行,也没有工资基础。
9、参与机制。每5人组成一个贷款小组,每6个小组建立一个中心。采用2—2—1顺序放贷,小组长最后得到贷款,体现―先人后己、为人服务‖精神,贷款者参与中心活动,定期开会。最有意义的是,这是一种社会构思,人们以彼此的社会和经济责任感参与其中。这是一种人民的运动,如―16项决定‖可称为乡村银行的社会发展宪法,是于1984年4月在joydevpur达卡以北100名妇女中心主任的全国讨论会上明确地提出的,所有的乡村银行成员都需牢记和执行这些决定。
10、如果我们能够消除乡下的苦难,就会减轻使穷苦人四处奔波涌入城市的压力
范文三:孟加拉湾盆地东部某区块深水扇沉积特征
海 洋 地 质 前 沿第 卷 第 期 ,,,,, ,:,::,,:,, )
,,,,,,,,:,:,,:,,,,,,,:,,,::, ,, , ,:,:,,:,,)
,,,文 章 编 号 ,:,,,:,,:,::,:::,::,)))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油 气 勘 探 潜 力 ,,,,,,,,,,,,,,,韩 冰李 学 杰吕 建 荣姚 永 坚万玲杨 楚 鹏万 荣 胜王 春 修
,,,国 土 资 源 部 广 州 海 洋 地 质 调 查 局 广 州 , ,,::,:
中 石 油 新 疆 油 田 分 公 司 ,新 疆 克 拉 玛 依 ,中 海 石 油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 ,,,:::, ,:::,
, :
,,摘 要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位 于 印 度 洋 东 北 部 是 亚 太 地 区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最 有 希 望 的 盆 地
。,、,之 一 以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为 基 础 结 合 号 钻 孔 资 料 对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
,,,石 油 地 质 特 征 作 了 初 步 分 析 认 为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地 层 可 划 分 为 个 地 震 层 序 垂 ,
,向 上 可 识 别 出 古 印 度 陆 隆 和 孟 加 拉 扇 期 沉 积 构 造 演 化 与 印 度 板 块 裂 离 冈 瓦 纳 大 陆 ,
过 程 密
,,,不 可 分 虽 然 有 机 质 丰 度 较 低 但 已 进 入 成 熟 区 孟 加 拉 扇 水 下 辫 状 河 道 砂 体 为 良 好 的
储,,中 图 分 类 号 文 献 标 识 码 ,,,,,,,,,集 体 孟 加 拉 扇 中 扇 是 岩 性 油 气 藏 最 有 利 的 勘 探
。 区 ,,,世 纪 年 代 中 期 以 来 随 着 技 术 的 进 步 平 均 水 深 为 其 底 部 被 世 界 最 ,:,: ,,,, ,,,,, ,,,,,关 键 词 油 气 勘 探 潜 力 深 水 盆 地 孟 加 拉 ———。 ,大 的 深 海 扇 孟 加 拉 扇 所 覆 盖 和 世 界 各 国 对 能 源 需 求 的 不 断 增 长 以 及 陆 上 和
湾,海 上 浅 水 区 油 气 田 发 现 难 度 的 增 大 油 气 勘 探 的
,,,,,。 方 向 逐 渐 转 向 深 水 区亚 太 地 区 许 多 国 家 也
,,,。都 开 始 积 极 开 展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或 开 发南 亚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是 未 开 发 的 新 领 域 也 是 中 国 海 洋
,石 油 总 公 司 海 外 投 资 的 重 点 昭 示 未 来 大 有 希
,,,, 。望 亦 或 许 是 南 亚 的 北 海
盆 地 概 况 ,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位 于 印 度 洋 东 北 部 为 孟
加 拉 湾 陆 架 边 缘 及 水 深 线 所 围 限 的 区 ,:: ,
。域
,,盆 地 西 临 印 度 和 斯 里 兰 卡 北 临 孟 加 拉 东 部 与
—,缅 甸 和 安 达 曼 尼 科 巴 海 脊 相 邻 南 部 以 斯 里
兰 卡 的 栋 德 拉 高 角 与 苏 门 答 腊 的 西 乌 累 卢 埃 角 的 连 线 图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概 况 ,, , 收 稿 日 期 , ,:,,,,,,)),,,, 为 界 面 积 近 图 最 大 水 深 为,::×,:,,,,,,,,,据 文 献 修 改 底 图 为 自 由 空 间 卫 星 重 力 异 常 图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专 项 全 球 油 气 地 质 综 合 研 究 与 区 域 优 ,,,, ,,:,,,,,,:,,,,,,, ,,,”选 ,,,,,,,,,,,,,,,,,,,,,,,,:,,,,,,,,:,,,,,,,,,,,,,,,,, ,,,,,,,,,,:,)))) ,,,—,,,,,作 者 简 介 韩 冰 男 硕 士 工 程 师 主 要 从 事 海 洋 ,,,,,,,,,,,,:,,,:,,,,,,,,,,,,,),,,
油 气 地 质 研 究 工 作 , ,,,,,,,,,,,:,,,:,,,,,,,:,),,
油 气 勘 探 历 程 ,
,年 以 海 底 地 球 科 学 研 究 为 目 的 的 深 海 ,,:,
, “?钻 探 计 划 第 航 次 深 海 钻 探 船 格 洛 玛 挑 ,,
”战 者号 在 孟 加 拉 湾 陆 坡 和 坡 脚 上 分 别 打 下 ,
,,,号 和 号 钻 孔 位 置 见 图 钻 遇 了 上 白 ,: ,,,,
垩 统 顶
,,部 并 获 取 了 大 量 岩 心 资 料 为 今 后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 油 气 勘 探 初 步 奠 定 了 基 础
,世 纪 年 代 末 印 度 开 展 了 孟 加 拉 湾 深,:,:
,海 底 综 合 研 究 计 划 目 的 是 认 识 和 了 解 中 新 世
、之 前 沉 积 学 地 貌 学 及 大 地 构 造 事 件 的 历 史
,,:。 这 一 研 究 计 划 也 将 对 孟 加 拉 湾 的 综 合 地 质
。认 识 提 升 到 新 高 度
,年 印 度 在 紧 邻 孟 加 拉 深 水 盆 地 西 部 边 ,::,
—,缘 的 克 里 斯 纳 哥 达 瓦 里 盆 地 深 水 区水 深,:::
,。发 现 了 巨 型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田 ,::: ,:
,目 前 孟 加 拉 湾 油 气 主 要 产 于 深 水 盆 地 边
,缘 的 陆 架 和 陆 坡 区 而 深 海 区 的 浊 积 岩 储 层 则
。 勘 探 程 度 很 低 通 过 近 几 年 印 度 的 勘 探 活 动
,可 以 看 出 向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进 军 已 成 为 印
。度 的 主 要 勘 探 方 向 地 层 特 征 , 图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地 层 综 合 柱 状 图 ,,,,利 用 美 国 国 防 部 地 图 绘等 ,,,,:,,,,,,,、,, 部 分 资 料 来 源 于 ,,,,,,:,,,
制 局 资 料 确 定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发 育 于 印 度 板 ,,,, ,,,,,,,,,,,,:,,,,:,,,,,,,,,,,,:,,,,,,:, ,,,,,,,,,,,,,:,,,,,,,,,,,,,,,:,,,,,,,,,,,:,,,,,, ,。块 过 渡 壳 和 洋 壳 之 上 盆 地 东 临 缅 甸 西 部 活 动
,。 性 大 陆 边 缘 西 接 印 度 东 部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基
—,层 序 对 应 始 新 世 中 新 世 早 期 地 层 岩 底 之 上 的 沉 积 盖 层 为 古 印 度 东 缘 陆 隆 浊 流 和 孟 ?
, 性 主 要 为 陆 源 粉 砂 岩 及 半 远 洋 泥 岩 层 序 早 期加 拉 扇 沉
,,,见 白 垩 层 。 顶 部 以 中 中 新 统 与 上 中 新 统 之 间 ,。 积 地 层 最 大 厚 度 达 ,,,,
的,上 超 面 为 界 代 表 晚 中 新 世 板 内 变 形 不 整 目前尚未有足够覆盖全区的深海钻井以完全确
。合 ,此 期 代 表 印 度 板 块 与 亚 洲 板 块 碰 撞 后 随 着 。 定孟加拉湾深水盆地的岩石地层利用前人对该区
碰 ,,, ,、的地震波速研究成果结合 号钻孔,,,,,,:,,, 撞 强 度 加 大 ,北 部 碰 撞 带 隆 起 物 源 供 给 也 逐 步,, 资料笔者将该区岩石地层对应地震层序相应划分 增 强 。, 层 序 对 应 上 中 新 世 及 以 来 的 地 层 岩 性 ,,,,。 为个层序严格意义上讲为超层序级别图,,?
、。 —,主 要 为 粉 砂 岩 粉 砂 质 泥 岩 及 泥 岩 此 期 代 表 层 序 对 应 早 白 垩 世 古 新 世 地 层 岩 ? 印 ,性 以 白 垩 层 夹 硅 质 岩 为 主 在 大 陆 架 边 缘 发 育
度 板 块 与 亚 洲 板 块 强 烈 碰 撞 板 缘 变 形 的 远 程 效 。小 面 积 陆 源 粉 砂 岩 沉 积 层 序 底 部 边 界 与 前 白
,应 引 起 的 孟 加 拉 湾 地 区 板 内 变 形 伴 随 巨 大 区 ,垩 系 绿 片 岩 变 质 岩 相 不 整 合 接 触 顶 部 以 古 新
,。域 沉 降 北 部 孟 加 拉 陆 架 表 现 最 为 明 显 。统 与 始 新 统 之 间 的 上 超 面 为 界 此 期 代 表 印 度 极 洲 并 与 亚 洲 板 块 碰 撞 前 古 印 度 陆 隆 沉 。 前 下 白 垩 统 为 绿 片 岩 变 质 岩 结 晶 基 底 。积 板 块 裂 离 南
年 月 ,,,,,,,,:,:,,:,,,,,, 海 洋 地 质 前 沿 ,:,, , ,,,,
。相 对 稳 定 期
沉 积 特 征 ,
构 造 特 征 及 演 化 ,
孟 加 拉 湾 盆 地 位 于 由 裂 谷 作 用 或 沿 深 断 裂 强
烈 迁 移 而 产 生 的 陆 壳 巨 大 破 碎 带 向 海 洋 出 口 主 要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 、、处 多 条 特 大 河 流 如 恒 河 布 拉 马 普 特 拉 哥 达 瓦
,,,,,:里 和 马 哈 纳 迪 河 都 位 于 从 强 烈 裂 谷 作 用 时 期 继 承 ,孟 加 拉 湾 根 据 前 人 重 力 异 常 研 究 成 果
,下 来 的 深 断 裂 破 碎 区 从 这 些 河 流 输 运 来 的 大 量 ,深 水 盆 地 由 个 构 造 隆 起 海 岭 和 海 , ,,, ,:, ??
,,,,,,陆 源 物 质 不 仅 集 中 在 三 角 洲 中 并 且 分 布 在 巨 大 岭和 个 盆 地西 部 盆 地 和 中 央 盆 地组 成 呈 近 ,
。 。的 水 下 冲 积 扇 中 受 印 度 板 块 与 欧 亚 板 块 碰 撞 向 延 伸 ,:
,影 响 ,, 西 部 盆 地,
, 导 致 地 壳 的 进 一 步 拗 陷 结 果 形 成 了 至 今 厚 达 ,位 于 印 度 东 大 陆 边 缘 和 海 岭 之 间 呈 南,,,?,
,的 弱 变 形 沉 积 体 由 早 始 新 世 前 的 古 印 度 。 宽 北 窄 的 喇 叭 状 随 海 岭 向 北 延 伸 并 入 : ,, ,,, ?
大,印度 大 陆 架 盆 地 北 界 终 止 于 维 沙 卡 帕 特 南 以 古 印 度 陆 隆 ,,,,,。北 ,。 陆 隆 和 孟 加 拉 扇 组 成,,—由 南 向 北 沉 积 物 厚 度 逐 渐 增 大 且 陆 洋 边 界
有 ,,,早 白 垩 世 自 印 度 板 块 裂 离 南 极 ,,,,, ,,。 远 离 印 度 大 陆 边 缘 的 趋 势 ,洲 板 块 起 孟 加 拉 湾 盆 地 以 古 印 度 大 陆 隆 沉 积
,,中 央 盆 地, 为
,、为 孟 加 拉 扇 沉 积 的 主 体 部 位 西 东 分 别 ,,, 。 ,,物 源 主 要主 厚 度 可 达 宽 度 达 ,,,,::,,
以,,来 自 印 度 大 陆 从 个 方 向 注 入 孟 加 拉 湾 沉 积 , ,,。 和 海 岭 为 界 中 央 盆 地 前 始 新 世 地 层,,, ,:, ,??中 。心 位 于 古 陆 隆 边 缘 构 造 演 化 ,,,,。 沉 积 厚 度 小 始 新 世 后 地 层 沉 积 厚 度 大 ,根 据 地 温 梯 度 及 载 荷 压 力 计 算 并 结 合 地
,震 反 射 波 速 度 推 测 此 期 沉 积 物 已 发 生 变 质 作 孟 加 拉 湾 底 部 岩 石 圈 演 化 与 印 度 陆 块 裂 离
,,东 ,,。用 极 有 可 能 为 绿 片 岩 变 质 岩 相 ,冈 瓦 纳 大 陆 时 间 等 问 题 目 前 仍 存 在 较 大 争 议,,孟 加 拉 扇 ,,,,, 。这 就 不 能 决 然 定 论 孟 加 拉 湾 盆 地 性 质
,,),,,,孟 加 拉 扇 从 印 度 东 北 部 的 孟 加 拉 盆 地 向 印 度, 前 人 通 过 板 块 重 建 的 方 法证 实 在 晚 侏
,洋 东 北 的 海 域 延 伸 构 成 了 孟 加 拉 湾 新 生 代 地 ,、罗 世 印 度 板 块 澳 大 利 亚 板 块 和 南 极 洲 板 块 连
向,。 在 一 起 共 同 构 成 东 冈 瓦 纳 古 陆 孟 加 拉 湾 盆 ,,,斜 沉 积 厚 度 可 达 此 期 沉 积 速 度 达 地 的 形 成 就 是 印 度 板 块 裂 离 东 冈 瓦 纳 古 陆 及 ,,,,,,:
,,,,,,,,,。。 ,沉 积 中 心 位 于 现 今 孟 加 拉 三 角 洲 处与 亚 洲 研 究 基 础 上 板 块 碰 撞 的 过 程 在 等 ,,, ,,,,,,
,,,,,,,,,受 印 度 板 块 与 亚 洲 板 块 碰 撞 影 响 物 源 主 要 来 结 合 后 续 应 用 重 磁 资 料 的 研 究 成 果本 文 将
自 ,,。东 北 印 度 洋 的 演 化 划 分 为 个 阶 段图 ,,
,,北 部 碰 撞 带 隆 起 区 尤 其 是 始 新 世 以 来 喜 马 拉 ,,—,,早 白 垩 世 早 始 新 世约 ,,,,,,,, ,,:
雅 山 的 隆 升 为 孟 加 拉 深 水 盆 地 提 供 了 相 当 丰 富 印 度 板 块 裂 离 澳 大 利 亚 和 南 极 洲 板 块 最 初
开 。的 陆 源 碎 屑 ,,,, ,,—始 于 裂 离 方 向 近 与 ,,,,, ,,:,:,,,,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过程的控 制孟 加
,,,,方 向 延 伸 的 印 度 大 陆 边 缘 垂 直 与 此 同 时 孟 加 。拉扇可分为早期孟加拉扇和现代孟加拉扇沉积 ,,。 ,湾 新 洋 底 开 始 形 成图 分 离 持 续 至 ,,,: ,, 拉, 第 期 为 早 期 孟 加 拉 扇 沉 积 从 中 始 新 世 至,,,板 块 边 缘 发 生 重 组 分 离 转 向 近 方 向 平 行 ,:
于 。中 中 新 世 此 期 孟 加 拉 扇 表 现 为 地 层 强 烈 变 形
东 经 海 岭 北 延 部 分 东 部 的 一 系 列 转 换 断 ,:?。,的 特 征 此 时 印 度 板 块 与 欧 亚 板 块 强 烈 碰 撞
层,。导 致 孟 加 拉 湾 盆 底 变 形 海 底 水 道 改 道 频 繁
,,。,图 自 到 印 度 大 陆 迅 速 向 北,,,: ,,,, ,,, 第 期 为 现 代 孟 加 拉 扇 沉 积 从 更 新 世 至 现,,洲 板 块 碰 撞 的 远 程 效 应 控 制 区 域 构 造 活 动 进
,。 漂 移 于 早 始 新 世 开 始 与 亚 洲 板 块 相 撞 此 阶 入 。,、今 此 期 孟 加 拉 扇 地 区 地 层 变 形 较 弱 受 印 度
。,、、,东 大 陆 架 边 缘 分 布 澳 大 利 亚 南 极 洲 印 度 进 一 步 分 离 喜 马 ,,
拉 ,,—,, ,晚 始 新 世 早 渐 新 世约 雅 地 槽 封 闭 褶 皱 成 陆 印 度 大 陆 与 亚 洲 大 陆 拼 ,,,,, ,,:,合 ,。,,,。 在 南 北 方 向 扩 张 结 束 同 时 澳 大 利 即 早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图 此 阶 段 孟 加 拉 湾 ,, ,,,,
盆 ,,亚 和 南 极 洲 开 始 分 裂 东 南 印 度 洋 扩 张 脊 形 成
—地 以 来 自 北 部 印 亚 碰 撞 带 的 孟 加 拉 扇 沉 积 东
为—, 印 度 洋 北 部 洋 脊 沿 向 扩 张 之 后 的 :,,, ,:
,。 主 地 层 伴 有 强 裂 的 变 形 特 征
图 东 北 印 度 洋 及 孟 加 拉 湾 演 化 阶 段 示 意 图,,,,据 文 献 , ,,
,,,,,,,, ,,,,,, ,,,,:,,,,,:,,,,:,,,,,,,,:,::,,,,,,,,,,,,,:,,,,,,,,,,,,:,,,,,,,,,,,,,,,,,,,,,,,,,,,,,
。,,—,,加 拉 扇 沉 积 提 供 丰 富 的 陆 源 物 质 早 渐 新 世 全 新 世至 今 ,,, ,,
此 期 间 东 印 度 洋 沿 东 南 印 度 洋 底 扩 张 脊
,、增 生 向 北 强 烈 挤 压 欧 亚 大 陆 喜 马 拉 雅 和 青 藏 石 油 地 质 特 征 ,
,高 原 隆 起 并 于 巽 他 俯 冲 带 消 减 形 成 今 日 的 格
,局 即 对 烃 源 岩 条 件 ,,,,,。 应 晚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图 此 阶 段 仍 以 孟 加 ,,
拉,迄 今 进 行 深 水 勘 探 的 大 多 数 区 域 沉 积 物
中 。 扇 沉 积 为 主 ,的 分 散 有 机 质 都 非 常 丰 富 由 于 较 深 的 海 水 覆
,盖 ,早 始 新 世 或 印 度 和 欧 亚 板 块 开 始 ,,, ,,原 始 有 机 质 保 存 条 件 优 越 不 仅 生 成 了 大 量 生
物 碰 。,撞 也 即 此 时 印 度 洋 板 块 相 对 运 动 发 生 变
,成 因 气 而 且 这 些 生 物 气 可 以 在 一 些 沉 积 微 构 ,化 海
,造 富 集 并 通 过 邻 近 的 沉 积 中 心 和 断 层 运 移 至 ,底 扩 张 迅 速 减 慢 孟 加 拉 湾 出 现 广 泛 的 区 域 不
。圈 闭 中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陆 源 有 机 质 供 给 充 。整 合 这 次 碰 撞 可 能 导 致 早 始 新 世 的 喜 马 拉
,。足 但 主 要 聚 集 于 近 陆 架 深 水 区 ,、,雅 海 侵 形 成 代 表 浅 海 潟 湖 环 境 沉 积 但 未 见 有 机 质 丰 度 ,,,,,
,,,:,喜 马 拉 雅 山 抬 升 的 证 据 可 见 碰 撞 发 生 于 印 度 、利 用 钻 探 资 料 对 钻 ,,,,,,,, ,,:,,,
、,大 陆 和 亚 洲 大 陆 临 海 的 边 缘 盆 地 岛 弧 之 间 因
年 月 ,,,,,,,,:,:,,:,,,,,, 海 洋 地 质 前 沿 ,:,, , ,,,,
,有 机 质 成 熟 度孔 样 品 作 了 有 机 质 鉴 定 分 析 孟 加 拉 湾 有 机 质 ,,,,,
,,既 ,,对 海 槽 海 区 钻 井 进 行 了 有 等,,,,,,,,,,,,、,,,有 陆 相 有 机 质木 草 本 又 有 海 相 有 机 质 无 。 ,机 质 成 熟 度 的 测 定 从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有 机 质
定 成,熟 的 埋 深 至 少 为 对 应 下 上 新 统 地 ,,:: ,,。、—形通 过 对 号 钻 孔 样 品 ,,,,,,:,,, ,,。,: 层 ,将 此 结 果 类 比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潜 力 层 位 应 为 ,烃 含 量 分 析 发 现 号 钻 孔 样 品 中 有 机 质 存 在 ,,, 中
,生 成 汽 油 的 烃 组 分 但 生 烃 深 度 需 进 一 步 确 。 新 统 及 其 以 下 地 层 这 与 周 边 盆 地 的 主 力 产 层 为,定 。 苏 尔 玛 群 相 对 应
,,,,,号 钻 孔 有 机 质 含 量 低 号 钻 孔 有 机 质 含 ,,:,,,等对 号 钻 孔 样 品 进 行 了 有,,,:,,,,,,:
量 ,,,,较 高 但 绝 对 值 仍 较 小 这 很 可 能 与 钻 孔 位 置 机 质 成 熟 度 分 析 有 机 质 正 烷 烃 分 布 见 图 图 中,
。 。,可 以 看 出 沉 积 物 有 机 质 已 进 入 成 熟 阶 段 远 离 大 陆 架 有 关 钻 孔 均 位 于 深 水 区 远 离 陆
,,架 无 充 足 的 陆 源 有 机 质 输 入 这 很 可 能 是 有 机
。质 含 量 较 低 的 主 要 原 因
,,— ,,灰 绿 色 富 泥 钙 质 超 微 化 石 软 泥 第 四 系 淡 黄 灰 色 钙 质 超 微 化 石 上 渐 新 统 , ,
,,、,淡 黄 色 钙 质 超 微 化 石 白 垩 古 新 统 生 物 泥 晶 灰 岩 燧 石 上 白 垩 统, ,
图 孟 加 拉 湾 盆 地 有 机 质 正 烷 烃 分 布,,,,据 文 献 , ,,,,,,: ,,
,,,,,,,, :,,,,,,,,,,,,,,,,,,,,,,,:,,,:,,,,,,,,,,,,,,:,,,,,,,,,,:,,,,,,,,,,,,,,,,,,,,,,,,),,
,,,,。对 比 世 界 其 他 深 水 盆 地 判 定 孟 加 拉 湾 深 质图 ,,
水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储 层 主 要 为 上 始 新 统 中
,区 烃 源 岩 发 育 条 件 成 熟 但 主 要 集 中 于 陆 架 边 。,新 统 随 陆 源 碎 屑 供 给 加 强 从 下 至 上 储 层 逐
,,缘 深 水 区 由 于 孟 加 拉 扇 下 扇 有 机 质 含 量 较 低 ,。渐 发 育 且 储 集 体 以 辫 状 水 道 砂 体 为 主
。最 有 利 的 有 机 质 发 育 区 应 为 中 扇 上 部 盖 层 ,,,,,储 盖 条 件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盖 层 比 较 发 育 主 要 为 深
海 ,储 层相 泥 岩 及 泥 质 粉 砂 岩 亦 见 良 好 的 致 密 泥 灰 ,,,,,。岩 ,,。两 者 都 可 以 构 成 封 盖 良 好 的 区 域 盖 层图 世 界 其 他 深 水 油 气 储 层 主 要 发 育 于 新 生 ,,界
,,,圈 闭 条 件 ,,, ,,迄 今 为 止 几 乎 的 储 层 属 于 浊 积 岩 储 层,:,
, 由 于 深 水 区 浊 积 岩 经 过 长 距 离 搬 运 一 般 物 性 较、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常 见 圈 闭 有 构 造 圈 闭 地 。 好 层
。 ,圈 闭 以 及 复 合 圈 闭 大 类 型 其 中 地 层 圈 ,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区 储 层 单 元 主 要 为 水 道 砂 体
闭 ,,有 种 超 覆 和 尖 灭 圈 闭 区 域 倾 向 和 。,,和 浊 积 砂 体 其 中 水 道 分 为 侵 蚀 型 水 道 因 侵 , ? ?
,相 变 圈 闭 下 切 谷 充 填 和 下 切 谷 削 蚀 圈 —蚀 下 伏 底 质 且 没 有 或 很 少 有 漫 滩 决 口 扇 沉 ?
。 ,—闭 孟 加 拉 扇 下 部 扇 始 新 世 中 新 世 沉 积 ,,—积 沉 积 型 水 道 决 口 扇 漫 滩 地 层 加 积 形 成 一
,,期 受 印 度 板 块 与 亚 洲 板 块 碰 撞 影 响 构 造 变 ,,个 插 入 的 下 凹 地 貌 水 道 和 决 口 扇 地 层 交 互 侵
,。 形 强 烈 具 备 生 成 大 型 构 造 圈 闭 的 条 件 孟 加 —。蚀 沉 积 复 合 型 水 道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储 集 单 元
拉 扇 的 地 层 圈 闭 主 要 为 下 切 谷 充 填 和 下 切 以 复 合 型 水 道 ,般 活 动 水 道 充 填 粗 粒 沉 积 物 死 水 道 充 填 细 粒 ,谷 削 蚀 圈 闭 图 ,,—,,。 为 主图 且 多 发 育 于 孟 加 拉 扇 中 扇 一泥 ,,:
图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水 道 沉 积 地 震 相 特 征,,,,据 文 献 , ,:
,,,,,,,, ,,,,,,,,,,,,,,,,,,,,,,:,,,,,,,,,,:,,,,,,,,,,,:,,,,,,,,,,,,,,,,,,, ,,,,,,,,,,,,,,,:,,,,,
,。藏 高 原 隆 升 即 晚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烃 源 岩 发 育 条 件 好 有,讨 论 :
,充 足 的 陆 源 有 机 质 且 中 新 统 及 其 以 下 地 层 烃
。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研 究 主 要 处 在 重 磁 普 查 阶源 岩 成 熟 度 较 高 孟 加 拉 扇 中 扇 区 储 集 体 发
,,, 段 勘 探 程 度 较 低 但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亦 具 有 广 阔,育 主 ,要 为 辫 状 水 道 砂 和 浊 积 砂 体 且 以 岩 性 圈 闭 为
,主 。 的 油 气 资 源 勘 探 空 间 通 过 对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及。是 油 气 资 源 潜 力 区
、,资 料 总 结 归 纳 认 为 ,,,, ,参 考 文 献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识 别 出 个 大 型 不 整 ,,
,, ,,王 春 修 国 外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动 态 及 经 验 中 国 海 上 油 气 ,。,,:,合 面 晚 古 新 世 不 整 合 和 晚 中 新 世 不 整 合 , ,,,,,,,地 质 ,,,,,::,,,,,,,) ,个 不 整 合 将 地 层 划 分 为 个 沉 积 层 序 碰 撞 前 , ,, ,,,,,李 大 伟 李 德 生 陈 长 民 等 深 海 扇 油 气 勘 探 综 述 中 ,,:,古 印 ,,,,,国 海 上 油 气 ,,,,:::,,,,,) 、 度 大 陆 隆 沉 积 层 早 期 孟 加 拉 扇 沉 积 层 和 现 代 孟,, ,,金 春 爽 乔 德 武 姜 春 艳 国 内 外 深 水 区 油 气 勘 探 新 进 展,, 。 加 拉 扇 沉 积 层 ,,,,,,,海 洋 地 质 动 态 :,,,,,::,,,,:,:) ,,孟 加 拉 湾 深 水 盆 地 演 化 分 为 个 阶 ,, ,, ,,,,鸣 午 能 源 新 贵 崛 起 孟 加 拉 湾 中 国 石 油 报 网 ,,::,,
,段 络 版 ,,,,,,,,, :,:,,,,,,,,,,,,,,:,,,,,,,,,,,:,:)),,,,
,,,,::,:,,,,:,,,,,,,,—,) ,早 白 垩 世 早 始 新 世 印 度 板 块 裂 离 原 东 冈 瓦 ?,, ,,,,,,,,,:,,,,,,,:,::,,,,,,,,,,,,,,,,,:,) ,,,—纳 大 陆 到 与 亚 洲 大 陆 碰 撞 晚 始 新 世 早 渐 新 ?
,,,,, ,:,:,:,,,,,,,,,,,,,,,,,:,,,,,:,,,,:,,,,,,,,,,,,,世 印 度 大 陆 与 亚 洲 大 陆 强 烈 碰 撞 期 造 成 喜 马 拉
,,, ,,,,,,,,,,,,,:,,,, ,,:,:,::,,,,,,,,,,,,),,,雅 地 槽 封 闭 褶 皱 成 陆 印 度 大 陆 与 亚 洲 大 陆 拼 ,, ,,,,,,,,,,,,,,,,,,,,,,:,,,,,,,,,,,,:,,,,,,,:, ,,,, ,—,合 即 早 喜 马 拉 雅 运 动 早 渐 新 世 全 新 世 随 ?
年 月 ,,,,,,,,:,:,,:,,,,,, 海 洋 地 质 前 沿 ,:,, , ,,,,
—,,,,, ,:,,,,,,,,:,,:,,,:,,,,,,,,,,,,,,,,,,,,,,,:,,,,:,,,,:,,,,,,,,,,,,, ,,,,,,,,,,,,,,,,,,,,),,:,,,,,,,,,:,,,,,,,,,,,,,,,,,,,,,,,,,:,,,,,,,,,,:, ,,,,, ,,,,,,,,,,,,,,,,,,,,,,,,,,,,:,,:,,,,,,,,,::,,,,,,,:,,:,,: ,,,,,,,,: ,,,,,,,,,, ,,,,,,,,,,,, :) ,,, ,,,,,,,,,,,,,,,:,,,,,,,,:,,,,,,,,,, ,,,,:,,,,,,,:, ,,, ,,,,,艾 万 铸 李 桂 香 海 洋 科 学 与 技 术 北 京 海 洋 出 版 :,,,,,,,,,,,,::,:,,:,,) ,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文四: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第56卷第1期2013年1月
地
CHINESE
球物
理
0F
学报
V01.56,No.1
Jan,,l3
:==—=======—====——=========—=================
JOURNAL
GEOPHYSICS
李汀,琚建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7—37,doi:10?6038/
cj920130103.
theSouth
LiT,JuJH.ComparisonofclimatefeaturesbetweentheSouthwestSummerMonsoonoftheBayofBengalandChinaSeaSummerMonsoon.C^i”esPJ.G已op^ys.(inChinese),2013,56(1):27—37,doi:10.6038/cj920130103.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
气候特征比较
李
2云南省气象局,昆明650034
汀1,琚建华2。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要
本文运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和APHR0一MA。V1003R1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
和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异同以及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南海热带季风爆发更早、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向北推进更北.(2)盂加拉湾西南季风建立过程缓慢,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的逐渐加强和热带印度洋ITCz(赤道辐合带)的逐渐北移;而南海热带季风建立过程迅速,主要是东亚大槽的一次替换过程伴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突然东撤和热带西太平洋ITCZ的突然北跳.(3)孟加拉湾西南风纬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前后主要变化在于偏西风的强度;而南海西南风经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后风向突然逆转,东南风由于副高东擞而迅速被西南风取代。(4)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撤退较快,雨南海季风则撤退较慢.(5)根据季风进程将夏季风期划分为季风发展期(5月)、强盛期(6—8月)和减退期(9—10月).其问对流活跃区的发展和推进、季风槽的位置以及对应降水区域均有明显差异.(6)在夏季风期,孟加拉湾积南海经度上分别存在着由ITCZ北抬弓I起的、在季风槽对流活跃区上升而在南北两侧下沉的、南北对称分布的季风经向次级环流.由于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强大热源的存在,孟加拉湾上升区南北跨度比南海的更大;孟加拉湾经圈环流更加稳定,而南海经圈环流的南北摆动更明显;孟加拉湾上升中心区比南海的偏北;在季风减退期,由于南海ITCz撤退较慢,其上升区比孟加拉湾上升区偏北.关键词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南海热带季风。季风建立,季风环流,季风降水
doi:10.6038/西920130103
中图分类号P732
收稿日期2012一02.14,2012-11一04收修定稿
ComparisonofcIimatefeaturesbetweentheSouthwestSummerMOnsoon
oftheBayofBengalandtheSouthChinaSeaSummer
Monsoon
LITin91,JUJian—Hua2。
lS#口fPKey王,口6Dr口fDry
D,N"mPrif口fMDdPfi行g,orAf,雄os户^gricSciP”cPs口ndGeo户^y5ic口Z.FzMidDy”口mifs,
Jns£““押o,A£mos户^er缸P^yjic5,Chine5PAdemyo,Sci已九cPs,BP巧ing100029,C^in口
2
Y“拜行吐竹M££Foro£ogifD£Ad,Hi竹is£,’口矗Dn,K"玎,ni钾g65DD34,C碾inn
Abstract
AdoptingNCAR/NCEPreanalysis
paresandanalyzes
dataandAPHRo—MA—V1003R1
precipitation
data,thispaperimpacts
on
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climatefeaturesand
precipitationdistributionbetweentheSouthwestSummerMonsoon(SSM)ofBayof
Bengal(BOB)andtheSouthChinaSeaSummerMons。on(SCSSM).Theresultssh。wthat:(1)
基金项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LAsw—A02)、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GYHY201306022,z01006023)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课题(LT01203)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李汀。女,1981年生。博士后.研究方向:季节内振荡、季风和海气相互作用.E—mail:iamtingtingting@126.*通讯作者琚建华,男,1956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热带季风.E—mail:jujh@cma.gov.
25
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J.Geophys.)
ComparedwithSCSSM,northward,and
its
56卷
theSSM
ofBOBestablishesearlierand
moreintense,drivesmore
duration
islonger.(2)TheSSMofBOBestablishesslowly
becausethe
Soma“cross—equatorialflowisstrengthenedslowlyandtheTropicaIIndianITCZ(Inter—TropicalConVergenceZone)movesnorthwardgradually.of
one
Whereas
theSCSSMestab“shesquickIybecause
timerepIacingprocessofEastAsiaTroughwithsuddeneastwardenhancementofWestern
PacificSubtropicalHigh(WPSH)andsuddennorthwardjumpofTropical(3)
The
z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OBis
stronger,
Western
PacificITCZ.
monsoon
are
andthemainvariationafter
establishmtisthesouthwestwindstrength;butthemeridionalcharacteristicsofSCSSM
stronger,reversalofwinddirectionexistsaftermonsoonestablishment,andthesoutheastwind
isreplaced
quicklybysouthwestwind
becauseofwhilethat
eastwardenhancementofofSCSSM
is
WPSH.
(4)
to
Thethe
enhancementofSSMofBOBisquick
slow.(5)
According
monsoonprocess,SummerIⅥonsoon(STⅥ)periodisdividedintofollowingstages:development
(May),strengthening(June—August),anddeclining(September—October).Indifferentperiods,
thedevelopmentandmovementofactiveconvectionareas,thepositionsofmonsoonandthecorrespondingmonsoonmeridionalwhich
are
runs
throughperiod,
precipitation
areas
haveobviousdifferences.
(6)
IntheSM
sub—circulationsexistalongthelongitudesofBOBandSCS,
on
respectiVely,
distributed
southandnorthsidessymmetrically,causedbynorthwardmoVementof
on
ITCZ,andascendintheactiveconvectionregionofmonsoontroughanddescendsnorthsides.
Becauseof
strong
southand
heat
sources
ofBOBandtheTibetanP1ateau,themeridional
ascendingspanregionofBOBiswiderwithnorthdescendingregionnorthoftheP1ateau,whilethedescendingregionofSCSismoresoutherly.ThemeridionalcirculationofBOBismorestableandtheme“dionalascending
center
circulationof
SCSswings
inmeridionaldirectionismoreobvious.The
regionofBOBismorenortherlythanthatofSCS.
center
Inthedecreasingperiodof
SM,theascendingregionofBOBismoresoutherlythanthatofSCS,becauseITCZof
SCSenhancesslowly.Keywords
SouthwestSummerMonsoon(SSM)SummerMonsoon
precipitation
ofBayofBengal(BOB),SouthChinaSea
(SCSSM),Onsetofmonsoon,MonsOoncirculation,
MonsOon
分,也是东亚夏季风体系中最早建立的成员.李崇银
1
引言
等[6_8]指出,南海热带季风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其建立的突发性及经向风分量的重要性,在其爆发前后,南
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季风区[1],季风对于人们的影响不言而喻.亚洲夏季风是全球季风最活跃和最重要的成员,其变化不仅受到季风经典定义中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还受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之间热力差异的影响,这也正是其复杂之处.近几十年来对季风的研究[21表明,亚洲夏季风可分为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即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或称为南亚夏季风),两者存在诸多差异,如琚建华等∞1指出东亚夏季风的热源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而印度夏季风的热源则在青藏高原和孟加拉湾.wu等[41和Liu等口]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南海热带季风是东亚夏季风中重要的组成部
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对流层低层风场、高层位势高度场、大气湿度场和垂直运动场都发生显著变化,西风加强和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其有重要作用.朱亚芬等[93对比了降水、对流层低层风场、对流和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等不同指标,揭示了南海夏季风特征.谢安等n叩分析了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特征.陶诗言等n1]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对中国雨带演变特征的影响.王启等[1胡指出,南海夏季风在6月的连续跃升对应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降水,而7月下旬的连续跃升则对应华南晚汛期和华北雨季的开始,9月后南海夏季风开始连续突降则标志着夏季风撤出中国大陆.吴尚森等口31统计了4种南海夏季风强度
1期
李汀等: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指数与我国汛期降水和雨带类型之间的关系.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可视为南亚季风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南亚夏季风也常称为西南季风.研究表明m],与南海和阿拉伯海相比,孟加拉湾的纬向西风(或西南风)不仅出现最早,并且在整个夏季风期间存在最大西南风速中心.刘屹岷口5。163等指出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之间存在的物理联系,孟加拉湾季风气旋所释放出的凝结潜热有助于副热带高压撤出南海地区和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段安民等[173以季风区对流层中经向温度梯度来表征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并对其进行了有效预测.Wu等n81研究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涡旋的形成和发展,指出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与青藏高原一南亚海陆热力对比强迫下的孟加拉湾海气相互作用有关.
前人对亚洲夏季风的研究非常丰富,在此不再一一罗列.但就南亚季风系统而言,大多针对夏季(6—8月)印度季风爆发后的时段,而对于在初夏(5月)就爆发的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研究有限.事实上孟加拉湾作为与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接近的热带海洋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中东部水汽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其西南气流对于中国西南乃至华南等地降水和气候的作用不言而喻[1虬20。.因此,研究孟加拉湾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对中国南部汛期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在爆发、推进、强度和持续期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季风不同阶段的对流、环流形势,以期反映亚洲季风体系中各季风子系统之间的既独立又联系的特征.
2资料和方法
本文采用NCAR/NCEP提供的OLR、17层风场(“,u)和12层垂直速度场(倒)等逐日再分析资料[21I,水平分辨率均为2.5。×2.5。,时间范围为1979年1月1日一2008年12月31日;日本气象厅人类自然与大气科学研究所提供的高分辨率亚洲降水及水资源评价资料(the
AsianPrecipitation—Highly—
Res01vedObservationalDataIntegrationTowardsEvaluationofthe
WaterResources,即APHRODITE)中
亚洲季风区域(MonsoonAsia)的逐日降水数据
APHRO—MA—V1003R1[22|,水平分辨率为o.5。×
O.5。,时间范围为1979年1月1日一2007年12月
31日.同时本文运用了合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信
度检验等统计学方法.
3季风的爆发、推进、强度与持续期
正如引言所述,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也称印度季风)同属亚洲夏季风中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具有明显的独立性.从性质上来说,南亚夏季风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而东亚夏季风受到热带海洋和中高纬度系统的共同影响,属于热带一副热带季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作为南亚夏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热带季风作为东亚夏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也存在着联系和差异.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主要受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和印度次大陆南部西南越赤道气流的影响,由于其北侧受到巨大的青藏高原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南海热带季风则具有副热带季风的性质,同时受到印度洋西南气流、南海越赤道气流和副热带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特征更为复杂[23。.下面本文将首先从季风的爆发、强度和持续期的角度来对两者进行气候特征方面的比较.
季风的爆发时间是季风演变过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过去的研究中用于衡量季风爆发的标准不一而同,有的侧重于降水突增,有的侧重于对流加剧,有的侧重于环流突变(如盛行风的转向等),还有的综合考虑了环流场和加热场的双重因素等[24。31].对于亚洲夏季风的爆发还存在一些争议,到底是南海夏季风先爆发[1¨,还是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先爆发[6≈2|,或者是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夏季风同时爆发[33。,这一问题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就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而言,季风槽的建立是季
风爆发的重要标志,因此对流层低层(850hPa)西南风常被作为一个有效指标.图1是1979—2008年合成的孟加拉湾(图中记为BOB,即the
BayofBengal,
实线)和南海(图中记为SCS,即the
SouthChina
Sea,扭线)850hPa上全风速在西南方向上的投影[34](后简称为“西南风”)的逐日变化.其中孟加拉湾和南海的区域分别取为(10。N一20。N,85。E一95。E)和(10。N一20。N,110。E一120。E),西南风口。。一(“+u)/√2.如图所示,在气候平均状态下,孟加拉湾从4月8日左右开始全境内转向为西南风,持续到10月20日左右结束;而南海则从5月5日左右才开始全境内转向为西南风,比孟加拉湾推迟约1个月,且仅持续到9月24日左右结束(比孟加拉湾提前约1个月结束),即孟加拉湾盛行西南风的持续
30
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J.Geophys.)
时间比南海延长约2个月.同时孟加拉湾西南风的强度在整个夏季风期都比南海大大增强.
季风槽建立时,除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风外,大范围深对流出现也是一个重要标志,OLR资料可以很好反映对流的活跃程度,235W?mq常被作为对流活跃(或称对流性积云多发区)的标准‘35].图2是1979~2008年合成孟加拉湾(实线)和南海(扭线)平均OLR的逐日变化(单位:w?m_2),图中虚线为235W?m一.如图,孟加拉湾从4月22日起对流显著加强(平均OLR急剧下降),5月10日左右后进入对流活跃期(平均OLR235W?m_2);而南海则从5月7日起对流才显著加强,5月14日左右后进入对流活跃期,均比孟加拉湾有所推迟,而对流不再活跃的时间则与孟加拉湾比较一致.同时,与南海相比,孟加拉湾对流的强度也明显偏强.
图3是1979—2008年合成850hPa矢量风分别沿10。N一20。N(a)、85。E一95。E(b)和110。E一120。E(c)剖面的演变图,其中阴影区是850hPa西南风>o的区域(其大小详见图例).如图所示,在10。N一20。N纬带上,有三个明显的西南风最强区,分别在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海,分别对应了印度
128
活动区域(或者说季风槽的位置).在中南半岛,自冬季开始就具有偏南风,这是由于其东部的南海高压南侧的东风与热带印度洋的赤道西风在中南半岛汇
合,产生偏北气流沿中南半岛大陆桥北传,因此较早
出现偏南气流.有研究表明,这种偏南气流的出现与青藏高原地形的动力强迫作用有关D….就孟加拉湾而言,在4月以前都为东北风,4月第5候后开始出现弱的偏南风分量(此时主要是受印度大陆=|匕部中纬度西风带的影响),后逐渐向东扩张并加强,随着印度洋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到5月第2候左右后孟加拉湾全境西南风加强,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至10月第5候时西南风消失,转为偏东风;就南海而言,在5月第1候以前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海都为偏东风,5月第1候时南海西部开始出现偏西风分量,西南暖湿气流开始侵入南海地区,5月第3候时南海季风槽建立,南海全境为西南风,南海热带季风爆发,直至10月第1候消失,转为偏东风.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南风在爆发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上的差距与图1的结果一致.同时也可看出,孟加拉湾西南风的纬向分量较强,而南海西南风则经向分量较强;另外,孟加拉湾西南风的产生和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风向逆转分界,而南海则是偏东风突然被强大的西南风所取代,因此这种对流层低层
季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在海上的
,4
印
曼。
耋.4
_8.12
:f_80一驼8二.∥讯、..,.乎和Ⅶ飞.≮≯矿
’
l—l2-l3一l4-l5-16一l7一l8?l9一llO—lll—l12-l
f/d
图11979—2008年合成孟加拉湾(BOB,10。N一20。N,85。E一95。E,实线)和南海(SCS,10。N一20。N,
110。E一120。E,扭线)平均850hPa西南风的逐日变化
Fig.1
Dailyvariationsof850hPasouthwestwindaveragedrespectivelyinBOB(10。N
1ine)and
20。N,
85。E一95。E,solid
SCS(10。N~20。N,110。E一120。E,twisting
1ine)during
1979—2008
图21979—2008年合成孟加拉湾(实线)和南海(扭线)平均0LR的逐日变化
DailyvariationsofoLRaveragedrespectivelyinBOB(s01idline)
andSCS(twistingline)during1979——2008
Fig.2
1期李汀等: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M
31
劬坦¨m
9876543
2。60。E
70。E
80。E
O
900E
2
1000El10。E120。E6
10
IO
130。E
140。E
300N,,...,.,.——,.——..,—————————一
……肿—州咖泐仍竹^厅坩一『ff,『『,f『11ffl『『ff…,t“..1……..
..^√*^^∞俐√批^.,,,,彩嬲,^…_¨.,“。,,...,.…'..
.、、…-1一.—啦卅删,棚,^fnT111^氐t、、’、、、、、、?~…,..“.。I
、Ⅵ料m}}——M∽M胛删胴nlt№……...¨.¨~I~,
—删∥物物砌—彻黝儿?^… ̄.—“州~.....……,^,—力勿刃谚,移_,坤删f,,^^“^-~._乍蛹芦—≯咋删
….。..?一,,,,,,,,,r,^,?,,。研『1、订^^,工'?凡—-,i{擎学喘竹爷噼妒
、、躺¨}N——M删磁捌物勿砌^『.......Ⅲ卅、,
L蝴、、、、、"“_硝彩蚴缀易勿t.’ ̄...r~.¨.。。,。Ⅲ川』……一——w盘翰绪铂貉蝴,?’n—^,
、、、u、I
崎———.?聃州?n’h,,—一,,n,,^蒯厶^0^.‘,i,并掌一P
h..~,.w…….一^—懈石嗣麓貉宙目嘲—^”峨精舢士
≯p_p—¨M^t,肌t删叨幼僦。咱%茕#_P
_—————_-^一-,一t,胎彩物彘智觏留纪峨由.,‘-1.,_r
_...-.—-“、,m,,石殇唬籀唬勿知^^,H__,
—h——,一…,,,;—蟛白岛蟛禽锪%勿_^_--.b...—.~…,。白舞篼磊翰踢缓翳缓l包自。..。.。.
——~一...。—翻—崩荔籀甥勿纺器琵;鲁。出..
I
2
3
40
5
26
6’7
810
9
lOlO
..一
12Mon【h
l
2
.一一.,,z盘;蔓^ed‘■目,蔓白吐??。。_一一一..
40
5
26
67
810
9
10lO
ll
ll
312Month
图31979—2008年合成850hPa矢量风分别沿10。N一20。N(a)、85。E一95。E(b)和110。EI-一120。E(c)
剖面的演变图(单位:m/s),其中阴影区是850hPa西南风>o的区域
Fig.3
EvoIutionof850hPawind(unit:m/s)respectivelyalong
during1979——2008.Theshaded
area
10。N一20。N(a),85。E一95。E(b)and110。E一120。E(c)
istheregionof850hPasouthwestwind>O
风向的突然逆转也常被作为南海季风爆发的标志.在图中还能看出,阿拉伯海在5月第3候出现了偏西风分量,随着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在6月第2候以后印度半岛上来的西北风被暖湿的西南风所取代,印度季风槽建立,印度夏季风爆发,并且西南风强度为亚洲该纬带上最强,持续到10月第1候时突然被偏北风切断,西南风的撤退很快.在图3b和3c中,盂加拉湾和南海西南风的演变过程的差异更加明显,孟加拉湾西南风自春季起随着印度洋越赤道气流的加强而从热带地区逐渐向北推进,而南海西南风则是在5月第2候时突然北跳,这与东亚大槽的一次替换过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东撤相联系;同时,孟加拉湾西南风的向北推进可北至副热带25。N附近,而南海西南风的北进仅在20。N以南;另外,孟加拉湾西南风的撤退较快,从10月第5候后几乎是全境内迅速同时消失,而南海西南风则撤退较慢,从9月第2候后就开始南撤,直至10月第5候后才全面撤出南海地区.
图4是1979—2008年合成OUt分别沿10。N一
20。N(a)、85。E一95。E(b)和110。E一120。E(c)剖面的演变图.如图所示,在10。N一20。N纬带上,对流活跃区最早于4月下旬出现在印尼群岛附近,但
强度并不是最高.5月第2候左右在孟加拉湾东部
对流开始活跃,并在5月中旬就形成了亚洲这一纬带上对流最强的区域,持续到10月中旬左右结束.有资料表明[37.38],孟加拉湾东北部是全球热源最强中心,并且也是南亚季风的主要形成机制.在青藏高原南侧,由于南风分量受地形抬升作用而导致大量潜热释放,形成了孟加拉湾热源,因此这里对流也是最强的.在5月第3候左右南海大气热源中心形成[3-4],对流开始活跃,南海季风槽建立,其强度缓慢加强,7月中旬后在亚洲这一纬带上为第二活跃的对流区,9月中旬后开始逐渐缓慢减弱,可持续到冬季.而阿拉伯海地区的对流则从6月才开始活跃,这标志着印度季风槽的建立和印度季风的爆发,其对流强度较弱,且集中在阿拉伯海东部地区,并逐渐向
地球物理学报(c11ineseJ.G∞p11ys.)
j6卷
哦
195
r
图4
Fi舀4
1979—2008年合成()LR分别沿10。N一20。N(a)、85。E一95。E(b)和110。E一120。E(c)剖面的演变图(单位:w?m_2)
Evolutionof
OLR(血t:W?nr2)respectivelyalong10。N_一20。N(a),85。E一95。E(b)and
110。E一120。E(c)d血ng1979—2008
东减弱收缩,在lO月初就不再活跃.从图4b和4c的对比来看,孟加拉湾对流的活跃是个逐渐北进的过程,当地ITCZ(赤道辐合带)从4月上旬到6月初近两个月时间才从印度洋热带缓慢向北推进到孟加拉湾北部地区,而在南海则是在5月第2—3候时从菲律宾群岛以南的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突然北跳到南海,这与ITCZ春末夏初从热带向南海的突然北跳相联系;同时,孟加拉湾的对流比南海活跃,且可北至副热带地区,而南海则强度较弱,活跃区偏南,集中在20。N以南地区;另外,孟加拉湾对流活跃区的南撤较为迅速,10月初开始减弱撤退,10月中旬后在孟加拉湾南部有一个短暂的回升,11月后对流活跃区就基本消失,而在南海的对流撤退则较为缓慢,从10月初到12月末才全面撤出南海南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就季风的爆发、演变、持续和强度而言,无论我们选择的标准是对流还是对流层低层环流,其归根结底都着眼于季风槽.以不同标准确定出来的季风爆发时间会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比南海季风早、
强度比南海季风更强、持续时间比南海季风更久、向北推进比南海季风更北.第二,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建立,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的逐渐加剧和热带印度洋ITCZ的逐渐北移,因此其建立过程较为缓慢;而南海季风的建立,主要由于西太平洋副高突然东撤和热带西太平洋ITCZ突然北跳,因此其建立过程比较迅速.第三,孟加拉湾西南风的纬向分量较强,其季风建立前后的主要变化在于偏西风的强度;而南海西南风的经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前后存在风向的突然逆转,偏东风由于副高东撤而迅速被强大的西南风取代.第四,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撤退较快,而南海季风则撤退较慢.
4季风各个阶段的环流、对流形势和
降水分布
根据3节中对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和推进的分析,我们对季风阶段做出如下划分:
1期李汀等: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33
5—10月为夏季风期,其中5月为季风发展期,6—8月为季风强盛期,9—10月为季风减退期.下面我们对各个阶段的环流、对流形势和降水分布做出分析.
图5是1979—2008年在5月(a1、b1)、6—8月(a2、b2)和9—10月(a3、b3)分别合成的OLR(单位:W?m_2)和850hPa矢量风(单位:m/s)(a1一a3)以及逐日降水量(单位:mm/d)(b1一b3).由于日本APHR0一MA—V1003R1降水资料仅到2007年,因此降水数据的合成只有29年,下同.如图所示,5月(季风开始期)时,对流活跃区主要位于中南半岛、孟加拉湾东南和热带东印度洋一印尼群岛一带,且西南风已经出现,向中南半岛等地输送暖湿气流,因此这些地区降水为正距平;在孟加拉湾北部偏西已经出现了两侧风向的转折,表明此处开始西南季风槽的初步建立(季风槽为东西向,南侧为偏西风,北侧为偏东风),通常槽前为上升气流,因此在孟加拉湾北部也出现了降水的显著正距平;此时副高已撤出南海地区,反气旋环流随之东撤到20。N附
近的西太平洋上,南海地区为偏南风,加上来自热带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已经北上到了华南和中国东部,因此在这些地区也形成了降水正距平.到6—8月(季风强盛期),对流活跃区显著加强,并北上到了
10。N一20。N,对流中心分别位于孟加拉湾东部和南
海东部,这表明ITCZ已经从热带北抬到了上述地区,这种强对流也同时对应着西南季风槽和南海季风槽(或者说孟加拉湾季风低压和南海季风低压)的位置.亚洲地区形成了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一条是强大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可达中南半岛,其途经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都为降水正距平,尤其以印度半岛西岸、中南半岛西岸和孟加拉湾北部最显著.同时在印尼群岛以东也出现热带西太平洋的越赤道气流的汇入,可越过南海地区到达中国东部,中
国东部、华南等地具有明显降水.在9—10月(季风
减退期),ITCZ已回撤到热带地区,对流活跃区南撤到印尼群岛以西的热带印度洋一带,季风区内西南风大为减弱,降水明显减少,孟加拉湾低压和南海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_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2
4
6
8
10
12
14
16
—F
图5
1979—2008年在5月(a1、b1)、6—8月(a2、b2)和9—10月(a3、b3)分别合成的0LR(单位:W?m一2)
和850hPa矢量风(单位:m/s)(a1一a3)以及逐日降水量(单位:mm/d)(b1一b3)
hPawind(unit:m/s)(a1——a3)anddailyprecipitation(unit:mm/d)(b1——b3)
Fig.5
OLR(unit:W?m一2)and
aVeraged
850
respectiVelyinMay(a1,b1),Jun——Aug(a2,b2)andSep——0ct(a3,b3)during1979——2008
34
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J.Geophys.)56卷
低压还有弱的存在,在孟加拉湾北部和南海还有弱的气旋性环流,孟加拉湾东南和南海南部还留有正在撤退的西南风,因此孟加拉湾北部、东岸和南海两岸还有显著降水.
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孟加拉湾季风和南海季风的三维垂直结构特征,我们给出1979—2008年在5月
(a1、b1)、6—8月(a2、b2)和9—10月(a3、b3)分别合成的沿85。E一95。E(a1一a3)和110。E一120。E(b1一b3)的垂直剖面上的流线图(图6).如图所示,5月(季风开始期)时,孟加拉湾和南海经度上都已分别形成了垂直环流圈,孟加拉湾经度上在10。N以南有一个在热带上升、在南半球15。s以南下沉的
图61979—2008年在5月(a1、b1)、6—8月(a2、b2)和9—10月(a3、b3)分别合成的沿85。E一95。E(a1一a3)和110。E—120。E(b1一b3)的垂直剖面上的流线图
verticalprofilesrespectivelyalong
F融6
Streams
on
85。E一95。E(a1一a3)and110。E一120。E(bl—b3)aVeraged
in
May(a1,b1),Jun—Aug(a2,b2)andS印一Oct(a3,b3)during1979—2008
1期李汀等: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经圈环流,在10。N以北由于孟加拉湾东部热源和青藏高原巨大热源的存在,也为上升区;在南海经度上,经圈环流具有南北对称性,15。S一15。N的对流上升经高空辐散后分别在南侧的南半球副热带和北侧的华北地区下沉,这与琚建华等口1分析的结果一致.6—8月(季风强盛期)时,由于对流活跃区加强并北抬到了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因此两地经圈环流的上升区也相应扩大并北移.孟加拉湾经度上,从南半球热带地区到青藏高原北部都为强大的上升气
流,并在南半球15。S以南下沉;在南海经度上,赤道
以北都为上升气流,而在赤道以南下沉.9—10月(季风结束期)时,由于对流活跃区的减弱和南撤,经圈环流也相应地范围减小并南移,孟加拉湾经度上10。S一青藏高原中部仍为上升区,经高空辐散后分别在南半球和青藏高原南侧下沉;在南海经度上,5。N南北两侧的经圈环流对称性很好,华南以北都为北侧经圈环流的下沉区.
从上述分析可知,首先,孟加拉湾和南海经度上在夏季风期内都存在着南北侧对称分布的经圈环流,但由于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强大热源的存在,一方面,孟加拉湾经圈环流上升区的南北向跨度比南海的更大,北侧下沉区通常在高原以北(图略),而南海的下沉区则相对偏南;另一方面,孟加拉湾经圈环流也比南海更加稳定,南海经圈环流的南北摆动更明显.其次,正如上文所述,在季风开始期和强盛期,热带东印度洋ITCZ的位置比热带西太平洋ITCZ偏北,孟加拉湾以南对流活跃区和上升中心区的位置也比南海以南对流活跃区和上升中心区偏北;在季风结束期时,由于南海ITcZ撤退较慢,因此上升中心区比孟加拉湾的偏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经圈环流并不是Hadley环流,Hadley环流本质上是一种热力环流,在赤道附近上升而在其南北两侧的副热带下沉;而经圈环流本质上是由于ITCz北抬引起的次级经向环流,在季风槽对流活跃区上升而在南北两侧下沉,一般称为季风经向环流.另外,孟加拉湾的垂直速度比南海的更大(图略),在季风开始期和强盛期时尤其明显,这说明孟加拉湾的季风环流强度相对要更加强大,其对流也比南海更加活跃,这也与上文的分析结果相符.
5结论和讨论
本文采用NCAR/NCEP提供的OLR、风场和垂直速度资料和日本APHRO—MA—V1003R1降水
资料,分析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异同以及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总的来说,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南海热带季风爆发更早、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向北推进更北.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建立过程缓慢,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的逐渐加剧和热带印度洋ITCZ的逐渐北移;而南海热带季风建立过程迅速,主要是东亚大槽的一次替换过程伴随西太平洋副高突然东撤和热带西太平洋ITCZ突然北跳.孟加拉湾西南风的纬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后的主要变化在于偏西风的强度;而南海西南风的经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后风向突然逆转,偏东风由于副高东撤而迅速被强大的西南风取代.另外,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撤退较快,而南海季风则撤退较慢.
根据季风进程将夏季风期划分为季风发展期(5月)、强盛期(6—8月)和减退期(9—10月).季风开始期时,对流活跃区(ITcz)主要位于热带东印度洋附近,西南季风槽初步建立,中南半岛、孟加拉湾北部、华南和中国东部为降水正距平.季风强盛期时,对流活跃中心加强并北上到孟加拉湾东部和南海东部,对应西南季风槽(孟加拉湾季风低压)和南海季风槽(南海季风低压)的位置。亚洲地区形成了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强大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可达中南半岛,同时出现热带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汇入,其途经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东部和华南等地具有明显降水.季风减退期时,随着对流活跃区回撤到热带,季风区内西南风减弱,降水明显减少.
在夏季风期内,孟加拉湾和南海都存在南北侧对称分布的经圈环流,这是由于ITCZ北抬引起的季风经向次级环流,在季风槽对流活跃区上升而在南北两侧下沉.由于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强大热源的存在,孟加拉湾上升区的南北跨度比南海的更大,北侧下沉区通常在高原以北,而南海的下沉区则相对偏南;孟加拉湾经圈环流更加稳定,而南海经圈环流的南北摆动更明显.由于ITCZ在热带东印度洋比在热带西太平洋的偏北,孟加拉湾上升区也比南海的偏北.季风结束期时,由于南海ITCZ撤退较慢,其上升区比孟加拉湾上升区偏北.
本文侧重于对比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异同,对于反映亚洲夏季风两个子
系统间既联系又独立的特征具有一定意义,但限于篇幅,对产生这种气候特征异同的原因未作更全面深入的探讨.例如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南海热带季风的爆发更早、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向北推进
36
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J.Geophys.)
56卷
更北,这是否与它们的热源差异和季风性质差异有关?类似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工作的继续探索.致谢本文所使用的OLR、矢量风、垂直速度和降水数据分别来自于NACR/NCEP和日本气象厅的无偿提供,同时两位匿名审稿专家和《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江爱良.全球变化与亚洲季风.第四纪研究,1995,(3):
232—242.
JiangAI。.GlobalchangeandAsianmonsoon.Q“n£Prnnry
SciPncPs(inChinese),1995,(3):232242.
HeJH,JuJH,WenZP,eta1.Areviewof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sian
monsoon
in
China.Ad"Ⅱ”cPs
i”
A£mo“响Pr站SfiMfPs,2007,24(6):972992.
琚建华,罗会邦.一九八一年初夏东南亚地区大气热源结构及其对经向环流的影响.热带气象学报,1986,2(2):99
108.
JuJH,LuoHB.
Thestructures
oftheatmosphe“cheatsources
andtheinfluences
oftheheat
sources
on
themeridionalcirculationover
south
east
Asiainthe
earlysummer
of
1981.
Jo“rnⅡ£o,
Tropzf
MefeoroZogy
(in
Chinese),1986.2(2):99108.
[4]WuGX,ZhangYS.TibetanPlateauforcingandthetiming
of
themonsoon
onset
over
southAsiaandthesouthChina
sea.Mon.W∞.RP口.,1998,126(4):913—927.
[5]
LiuY
M,ChanJCL,MaoJY,eta1.Therole。fBayof
Bengalconvectioninthe
onset
ofthe1998SouthChinaSea
SummerMons00n.Mon.W阳.RP口.,2002,130(11):273卜
2744.
[6]李崇银,张利平.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大气科学,
1999,23(3):257—266.
LiCY,ZhangLP.SummermonsoonactivitiesintheSouthChinaSeaanditsimpacts.
Sfi删£妇Afmos户^ericⅡSinif口(in
Chinese),1999,23(3):257—266.
[7]李崇银,吴静波.索马里跨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作用.大气科学,2002,26(2):185—192.
LiC
Y,
WuJB.
Important
r01e。fthe
SomaIian
cross—
e口uator
flowin
the
onset
of
theSouthChinaSeasummer
monsoon.C^抽PsP
Jo“rnⅡfo,A£m05户^P—c
Sfi8”cP5
(in
Chinese),2002,26(2):185
192.
[8]李崇银,屈昕.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大气科学,2000,24(1):卜14
LiC
Y,QuX.Largescaleatmosphericcirculationevolutions
associatedwithsummermonsoon
onset
intheSouthChina
Sea.C^inP5e,D“rnⅡZo,A£州osp^PricSfiP”cP5(inChinese),
2000,24(1):卜14.
[9]朱亚芬,李弋林,钱维宏.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
征的比较.热带气象学报,2001,17(1):34—44.
ZhuYF,I。i
GL,Qian
W
H.Compa“sonof
theSCS
summermonsoononset
characteristicsderivedfromdifferent
datasets.
Jo“r”Ⅱfo,TropiZMP£PoroZogy
(inChinese),
2001,17(1):3444.
rln]
谢安,宋焱云,毛江玉等.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4):425
434.Xie
A,
Song
Y
Y,
Mao
J
Y,et
a1.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moisture
transportduring
summermonsoon
over
SoutbChinaSea.(卫i聊口}站口”dF≈甜iro月mP”£盘Z尺P5∞Ⅳ^
(inChinese),200l,6(4):425434.[11]
TaoSY,ChenLX.Areview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East
Asiansummer
monsooninchina.
∥IⅥons00n
IvIeteorology.
()xford:0xfordUniversityPress,1987:60一92.
[12]王启,丁一汇.南海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气象学报,
1997,55(4):466—483.
WangQ,DingYH.
Climatol。gicala8pects
ofevolutionof
summermonsoon
over
thenorthern
SouthChinaSea.
Ac£n
M以PoroZogiSi竹i衄(inChinese),1997,55(4):466483.
[13]
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热带气象学报,2003,19(z1):25—36.
WuSS,
I。iangJY,
I.i
CH.Relationshipbetween
theintensitvof
SouthChinaSea
summer
monsoon
and
the
precipitationin
raining
seasons
in
China.
Jo“rnnzD,
TropiZ
Me£eorofogy(in
Chinese),2003,19(Z1):25—36.
[14]晏红明,肖子牛,杞明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夏季风气候
特征的差异.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1):96—101.
YanH
M,XiaoZN,QiMH.Differenceofclimaticfeatures
betweensummermonsoon
over
ArabianSeaand
Bav
of
Bengal.
Jo“rnnzo,Nn”Jing,n5fi£“£eo,MP£eorozogy(in
Chinese),2003,26(1):96—101.
[15]刘屹岷,陈仲良,毛江玉等.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I:个例分析.气象学报,2003,61(1):1—9.
I.iuY
M,ChenZL,MaoJY,eta1.Impactsofthe
onset
of
theBayofBengalmonsoon
on
theonsetoftheSouthChina
Sea
Monsoon.
Part
I:
A
case
study.Ac£&M以∞roZog拓n
S抽ifn(inChinese),2003,61(1):19.
[16]刘屹岷,陈仲良,吴国雄.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Ⅱ:数值试验.气象学报,2003,61(1):lo—19.
I。iuY
M,ChenZI,,WuGX.ImDactsofthe
onsetofthe
BayofBengalmonsoon
on
the
onset
oftheSouthChinaSea
Monsoon.Part
II:
Numericalexperiments.Af妇MP£eorofo譬i
Si"站Ⅱ(inChinese),2003,6l(1):10一19.
[17]
段安民,毛江玉,吴国雄.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可预测性的分析和初步应用.高原气象,2004,23(1):1825.
DuanA
M,MaoJY,WuGX.Predictabilityanalysisand
preliminaryapplicationoftheBayofBengalsummermonsoon
onset.P妇f阳“MPfeorofogy(inChinese),2004,23(1):18
25.
[18]WuGX,GuanY,WangTM,eta1‘Vortexgenesisoverthe
BayofBengalinspringanditsroIeintheonset
oftheAsian
SummerMonsoon.SfiP”cP(M抽口j勋r哳SfiP”fPs。20l1.54
(1):1
9.
[2][3]
李汀等: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37
[19]
鲁亚斌,解明恩,谢三勇.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异常对云南5
月降水的影响.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1):19—24.
LuYB,XieME,Xie
SY.Influenceoftheabnormal
moisture
transport
at
theBayof
Bengal
on
precipitationof
Yunnanin
May.y锄”口”GPDg加加掂E”机r删mP卵£ResPnrc^
(inChinese),2004,16(1):19—24.
[20]许晓林,徐海明,司东.华南6月持续性致洪暴雨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的关系.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30(4):
463—471.Xu
XL,XuH
M,SiD.RelationshipbetweenJunesustained
torrentialraininSouthChinaandanomalousconvectionover
theBayofBengal.Jo“,7z口Zo,Nn巧i”gJns£if“£P
o,^如£eo,DZogy
(inChinese),2007,30(4):463—471.
[21]YatagaiA,Arakawa0,KamiguchiK,eta1.A44一yeardailyg“dded
precipitation
datasetforAsiabased
on
a
dense
networkofrain
gauges.SOLA.』一S£ngP,2009,5:137—140.
[22]MurakamiM.Large_scaleaspectsofdeepconvectiveactivity
over
theGATE
area.^fon.’%n.RP可.,1979,107(8):994—
1013.
[23]潘静,李崇银.夏季南海季风槽与印度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之
比较.大气科学,2006,30(3):377—390.
Pan
J,LiCY.Compa“sonofclimatecharacteristicsbetween
twosummermonsoontroughs
over
theSouthChinaSeaand
India.Chi船seJD“"mZo,Afmosp^e—fSci册fPs(inCKnese),
2006,30(3):377—390.
[24]
LauK
M,YangS.Climatologyandinterannualvariabilityof
theSoutheastAsiansummermonsoon.Adu.
A£,札os.
Sci.,
1997,14(2):141—162.
[25]何金海,徐海明,周兵等.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5(4):333—344.
He
JH,XuHM,ZhouB,eta1.LargescalefeaturesofSCS
summermonsoononset
anditsDossiblemechanism.
CZ打眦£掂
En?uiro竹.Re5.(inChinese),2000,5(4):333344.
[26]WangB,LinH.Rainy
season
of
theAsian—Pacific
summer
monsoon.J.CZim口据,2002,15(4):386—398.
[27]
Ⅳ【atsumoto
J.
Seasonaltransitionof
summerrainy
season
over
Indochinaandadjacentmonsoonregion.
Ad".
Afmos.
Sci.,1997,14(2):231245.
[28]谢安,刘霞,叶谦.南海热带季风爆发特征及其指数.∥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32—142.
XieA,LiuX,YeQ.Theclimaticcharacteristicsof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China
Sea.
∥
TheRecent
AdvancesinAsianMons00nResearch(inChinese).
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Press,1998:132—142.
[29]梁建茵,吴尚森.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大气科学,2002,26(6):829—844.
LiangJY,WuSS.AstudyofSouthwestMons00n
onset
date
over
the!buthChinaSeaanditsimDactfactors.ChinesP
Jo"加口£o,Afmojp“r站Sfie卵cP5(inChinese),2002,26(6):
829—844.
万方数据
[30]朱敏,张铭.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热
带气象学报,2006,22(2):155—160.
Zhu
M,ZhangM.EOFexpansionofprecipitatlondu“ngthe
Indiansummermons00n
onset.Jo“rn以o,了沁pi阳Z』ⅥP£∞r0Zo削
(inC11inese),2006,22(2):155—160.
[31]阎俊岳.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气象学报,1997,55
(2):174186.Yan
JY.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onsetofthe
SouthChinaSea
southwestmonsoon.
Af£n
MPfeoroZogz
Sini(inChinese),1997,55(2):174
186.
[32]冯瑞权,王安字,吴池盛等.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
I——40年平均.热带气象学报,2001,17(4):345—354.
Feng
R
Q,WangAY,Wu
CS,eta1.
Climatologicalfeaturesofthe
establishmentof
SouthChina
SeaSummer
MonsoonI——40—yearmean.
,o“r懈Zo,1沁pi阳fMP£PoroZogy
(inCIlinese),2001,17(4):345—354.
[33]
钱永甫,江静,张艳等.亚洲热带夏季风的首发地区和机理研究.气象学报,2004,62(2):129—139.
QianYF,JiangJ,ZhangY,eta1.Theearliest
onset
area
of
thetropical
AsianSummer
Monsoonanditsmechanisms.
Af抛Me据or0Zogif口S抽icd(in
Chinese),2004,62(2):129—
139.
[34]琚建华,钱诚,曹杰.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研究.大气
科学,2005,29(2):187—194.
JuJH,QianC,CaoJ.TheintraseasonaIoscillationofEast
AsianSummer
Monsoon.岛inPsPJo“聊n£o,A£moj户^Pr站
SfiMcPs(inChinese),2005,29(2):187194.
[35]周兵,吴国雄,梁潇云.孟加拉湾深对流加热对东亚季风环
流系统的影响.气象学报,2006,64(1):48—56.
Zhou
B,WuGX,LiangXY.EffectofBOBdeepconvection
heating
on
EastAsianmons00n
circulatio几Ac缸^如£∞r0如gim
Si”i∞(inCIlinese),2006,64(1):48—56.
[36]
wuGx,LiuYM,wangTM,eta1.Theinfluenceof
mechanical
andthermaIforcingby
theTibetanPlateau
on
Asianclimate.
J.Hydro.MP£印r.一SpPf.
Se以.,2007,8:
770一789.
[37]张艳焕,郭品文,周慧.孟加拉湾热源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
统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1):1
8.ZhangYH,GuoP
W,ZhouH.
Influenceof
heat
source
over
theBayofBengal
on
Asiansummermonsooncirculationand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Jo“,‘"nZo,N口nJing
Jn盯打“抛o,MP£印roZogy(in
Chinese),2005,28(1):1—8.
[38]
包庆,wangB,刘屹岷等.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
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大气科学,2008,32
(5):997—1005.Bao
Q,WangB,LiuYM,eta1.TheimpactoftheTibetan
Plateauwarmingon
theEastAsianSummer
Monsoon—A
studyofnumerical
simulation.(冼i”P卵Jo“rmzo,A£m05却e—c
&i∞ce5(in
Chinese),2008,32(5):997—1005.
(本文编辑何燕)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汀, 琚建华, LI Ting, JU Jian-Hua
李汀,LI Ti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琚建华,JU Jian-Hua(云南省气象局,昆明,650034)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13,56(1)1次
参考文献(38条)
1.江爱良 全球变化与亚洲季风[期刊论文]-第四纪研究 1995(03)
2.He J H;Ju J H;Wen Z P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sian monsoon in China[期刊论文]-Advances in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6)
3.琚建华;罗会邦 一九八一年初夏东南亚地区大气热源结构及其对经向环流的影响[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 1986(02)
4.Wu G X;Zhang Y S Tibetan Plateau forcing and the timing of the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Asi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1998(04)
5.LiuY M;Chan J C L;Mao J Y The role of Bay of Bengal convection in the onset of the 1998 South China Sea SummerMonsoon 2002(11)
6.李崇银;张利平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1999(03)
7.李崇银;吴静波 索马里跨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作用[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2(02)8.李崇银;屈昕 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0(01)
9.朱亚芬;李弋林;钱维宏 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征的比较[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 2001(01)10.谢安;宋焱云;毛江玉 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期刊论文]-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04)11.Tao S Y;Chen L X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China 198712.王启;丁一汇 南海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 1997(04)
13.吴尚森;梁建茵;李春晖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 2003(z1)14.晏红明;肖子牛;杞明辉 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夏季风气候特征的差异[期刊论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01)15.刘屹岷;陈仲良;毛江玉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Ⅰ:个例分析[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03(01)16.刘屹岷;陈仲良;吴国雄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Ⅱ:数值试验[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03(01)17.段安民;毛江玉;吴国雄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可预测性的分析和初步应用[期刊论文]-高原气象 2004(01)
18.Wu G X;Guan Y;Wang T M Vortex genesis over the Bay of Bengal in spring and its role in the onset of the Asian SummerMonsoon[期刊论文]-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1(01)
19.鲁亚斌;解明恩;谢三勇 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异常对云南5月降水的影响[期刊论文]-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01)20.许晓林;徐海明;司东 华南6月持续性致洪暴雨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的关系[期刊论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04)
21.Yatagai A;Arakawa O;Kamiguchi K A 44-year dai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set for Asia based on a dense network ofrain gauges 2009
22.Murakami M Large-scale aspects of deep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GATE area 1979(08)23.潘静;李崇银 夏季南海季风槽与印度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之比较[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6(03)
24.Lau K M;Yang S Climatolog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期刊论文]-Advances in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02)
25.何金海;徐海明;周兵 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期刊论文]-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04)26.Wang B;Lin H Rainy season of the Asian-Pacific summer monsoon[外文期刊] 2002(04)
27.Matsumoto J Seasonal transition of summer rainy season over Indochina and adjacent monsoon region[期刊论文]-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7(02)
28.谢安;刘霞;叶谦 南海热带季风爆发特征及其指数 1998
29.梁建茵;吴尚森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2(06)
30.朱敏;张铭 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 2006(02)31.阎俊岳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 1997(02)
32.冯瑞权;王安宇;吴池盛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1-40年平均[期刊论文]-热带气象学报 2001(04)33.钱永甫;江静;张艳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首发地区和机理研究[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04(02)34.琚建华;钱诚;曹杰 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研究[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5(02)
35.周兵;吴国雄;梁潇云 孟加拉湾深对流加热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06(01)
36.WuG X;Liu Y M;Wang T M The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and thermal forcing by the Tibetan Plateau on Asian climate 200737.张艳焕;郭品文;周慧 孟加拉湾热源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期刊论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01)
38.包庆;Wang B;刘屹岷 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大气科学 2008(05)
引证文献(1条)
1.李汀.琚建华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比较[期刊论文]-气象学报 2013(3)
引用本文格式:李汀.琚建华.LI Ting.JU Jian-Hua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期刊论文]-地球物理学报2013(1)
范文五: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偏早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的关系
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偏早与孟加拉湾
季风爆发的关系
①
郑建萌 段 旭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昆明 650091) ( 分析2001, OL R 资料分析, 导致云南2001年雨季开始偏早, 雨量偏多, 在预报。
关键词: 孟加拉湾季风 云南雨季开始 环流形势 OL R 资料引 言
中国科学家研究指出, 亚洲夏季风由相互联系又有其独立性的南亚季风系统和东亚季风系统所组成; 而亚洲夏季风最早在南海爆发, 平均在5月中旬, 然后分别逐渐向西和北方向推进,6月中旬印度季风爆发[1]。吴国雄等[2]对1989年的亚洲季风爆发进行个例分析后指出, 亚洲季风爆发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更合适, 第一阶段是孟加拉湾季风爆发, 接着是南海季风爆发, 最后是印度季风爆发。云南同时受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 以往对云南雨季开始期影响的研究, 基本是从气候的角度对5月雨量进行分析或预测[3~5], 本文从中短期预报的角度对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间低纬热带地区环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在这期间天气预报工作值得关注的天气系统。
2001年云南雨季大部地区在5月上旬末相继开始, 较历年偏早10~15天左右,5月雨量偏多至特多, 发生了初夏罕见的洪涝灾害。文献[6]分析2001年5月OL R 与多年平均的距平场, 发现孟加拉湾为-20~-30W ?m -2的区域, 中南半岛、南海为-10
~-20W ?m -2的区域, 认为2001年孟加拉
湾季风、南海季风爆发早且偏强。本文详细分析2001年4、5月份逐日的850hPa 、200hPa 热带低纬环流形势、对流活动演变特征及不同纬度的低层物理量, 提出一些对预报云南雨季开始有用的信息, 指出云南雨季开始是以东南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为气候背景,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早是造成云南雨季开始偏早的主要原因。资料采用2001年4月、5月逐日的M ICAPS 系统00时(GM
T ) 高空探测资料和射出长波辐射(OL R ) 资料。1 环流形势分析
在低层850hPa 上,4月29日以前中南半岛南部、南海为西太平洋副高控制, 脊线在13°N 附近, 孟加拉湾东部及缅甸为反气旋控制, 印度半岛为阿拉伯海高压的西北气流控制, 澳大利亚为冷高压控制。29日澳大利亚北部冬季风初次爆发, 东南季风顺着印度尼西亚的努沙登加拉群岛、苏门达腊岛到达赤道。30日(图1a ) 达尔文站(12139°S 、
-1
130187°E ) 为东南风14m ?s , 新加坡站(1137°N 、103198°E ) 为8m ?s -1的较强越赤道
①本文得到国家“十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云南专题“滇中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科学试验及应用研
究”资助。
—59—
南风。在这股气流的作用下, 热带季风辐合
带位于10°N 附近, 中南半岛为西太平洋副高外围的东南气流。2日马来半岛转为一致的偏南风, 风速加大。3日(图1b ) , 澳大利亚北部东南风仍较大, 西太平洋副高减弱东退, 越赤道偏南气流北上与副高南侧的偏南气流汇合, 使得中南半岛大部为5m ?s -1以上的偏南风, 气旋性加强, 热带季风辐合带向西北方向移动, 部、安达曼海和中南半, 清(18178的1。此时越赤道偏南气流已到达云南南部, 云南东南部出现中到大雨。6
日澳大利亚北部为强劲的东南风, 达尔文站的东偏南风达17m ?s -1, 马来半岛至布来尔港(11167°N 、92172°E ) 的东南风再度加强, 槟榔屿(513°N 、100127°E ) 、普吉(8112°N 、98132°E ) 的风速分别达到12m ?s -1和11m ?s -1。西太平洋副高加强, 中南半岛
南部、南海至菲律宾为1520gpm 高压控制,
云南省南部到中南半岛北部为辐合区, 季风低压西移位于孟加拉湾, 华南北部到我省北部有切变线。5月8日, 副高突然减弱东撤到菲律宾以东洋面上, 印度东海岸、孟加拉湾、中南半岛至菲律都转为偏西气流为主, 进, 。, 冷暖空气在云南上空交绥。9~10日云南出现全省性的初夏第一次大雨天气, 造成了云南大部地区雨季开始偏早。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 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季风持续强劲, 越赤道偏南气流在加里曼丹岛并不明显, 苏门达腊岛偏南气流通道显得窄而强。此后由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较活跃, 北方冷空气与西南季风频繁在云南交汇, 产生了6次全省性大雨、暴雨, 致使5月雨量偏多到特多。 从200hPa 图上可看出(图略) ,4月30日以前南亚高压中心稳定在中南半岛南端到马来半岛北部,0~10°N 以东或东南风为主。4月30日西贡到马来半岛出现东北风,5月3日东北风加强, 风速加大达11m ?s -1以上, 与低层的越赤道偏南气流共同驱动了季风经圈环流。由于西风与北风之间的辐散加大,4
日中南半岛北部出现高压脊,5~6日中南半岛大部为高压形势, 风速减弱。7日南亚高压主体向北偏西移动, 高压中心移到17°N 附近, 乌汶(15125°N 、104187°E ) 由西风转为东南风, 东风带的北界到达15°N 附近, 东南亚地区夏季风环流的高层形势已形成, 直到5月27日南亚高压中心才北移过河内、清迈一线。
从以上的环流形势分析可看出,4月末至5月初北澳冬季风爆发, 东南气流加强后沿着苏门达腊岛在105°E 附近越过赤道, 这股气流的加强和北进促使热带季风辐合带加强北上, 在孟加拉湾东部形成季风低压, 低层的辐合引起高层产生辐散, 南亚高压北抬, 环
图1 2001年4月30日(a ) 和5月3日(b )
00时(GM T ) 850hPa 形势
粗实线为热带季风辐合带
—60—
流形势发生了季节调整。季风低压在偏北移
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其外围云系和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云南。因此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早主要是受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影响。在春季到初夏南支槽的活动一般给云南带来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很难形成大范围强降水, 而西太平洋副高在这段时期往往也只能给滇东南带来较大降水。只有孟加拉湾季风爆发, 西南季风北上影响到云南才能给云南造成大范围强降水,
季风的爆发,105°E 附近偏南气流的出现, 孟加拉湾季风低压这一爆发性涡旋的形成, 西太平洋副高的进退, 高层南亚高压的北移等因素。正是这些季风成员的北上, 形成了云南雨季开始的基本天气特征。2 物理量的演变特征
选取105E 、哥达、v 、t t d 与se 850-θse 500四个物理给出这4个物理量的逐候演变特征。
图2 5站物理量演变
) ,d 1温度露点差(℃) 。图中实线是a 1u 分量(m ?s ) ,b 1v 分量(m ?s -1) ,c 1θse 850-θse 500(℃
-1
新加坡站, 点虚线是西贡站, 长虚线是哥达巴鲁站,x 实线是乌汶站, ?实线是清迈站。
211 纬向风u 分量212 经向风v 分量
从图2a 可看出, 新加坡站一直为西风,5
月第2候和第3候风速较大。哥达巴鲁站在4月为东风, 从4月第3候到5月第1候东风呈逐渐减小趋势, 在5月第2候后开始转为西风, 并在第3候达到最大8m ?s -1。西贡站在5月第2候后转为西风, 并在第3候达到91
7m ?s -1, 突变性很强。乌汶站4月为弱的东西风交替出现,5月第一候后稳定地转为西风。清迈站一直都为西风, 前期是受西风带的影响, 后期是受西南季风影响, 这从湿度场可以看出。从图2b 中可明显看出, 在4月前4候除乌汶站有副高外围的南风外, 其它四站都为弱的北风。新加坡在4月第5候转为南风, 在4月第6候最大为416m ?s -1, 其它四站5月第1候为南风的一个峰值, 哥达巴鲁在5月第1候突变为南风并达到最大414m ?s -1, 乌汶一直为南风, 且数值较大。
θ213 se 850-θse 500
从图2c 中可明显看出, 赤道附近的新加坡站在4月为弱的不稳定,5月不稳定性增大。马来半岛的哥达巴鲁站在5月第1候从
—61
—
4月的低值跃升到5月的高值。中南半岛的
3个站在4月第6候前就非常不稳定, 最不稳定的是乌汶, 在4月第4候达到了20℃。这三个站5月的值反而没有4月高,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我们发现, 主要是因为5月500hPa 增温增湿, 特别是湿度增加很大, 使得500hPa 的θse 上升, 由于对流云多造成850hPa 的温度比4月有所下降, 使得850hPa
的θse 下降。214 温度露点差t -t d
大, ~5,4月第551候从最高值降到了最低值, 增湿明显。清迈站在4月是最干的, 但从5月第1候开始就变得湿润, 从4月第6候的911℃突变为5月第1候的316℃, 且5月第1候后都在412℃以下, 增湿最明显。这与李崇银[7]分析发现南海季风爆发前6天在孟加拉湾东北和缅甸地区有一最强增湿中心是一致的。3 雨季开始前热带对流活动的演变
用能较好反映对流活动的OL R 资料分析4月、5月东南亚地区季风爆发时对流活动的逐日演变
。谢安等[8]用南海区域平均的候平均OL R 值下降至235W ?m -2, 同时区域平均的纬向风由东风转为西风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 并由此得出平均爆发的时间是5月第4候。2001年4月8日以前对流活动的中心集中在10°S , 以后澳大利亚的高值区向西北扩张, 对流活动中心向赤道附近移动。到4月26日前低值区主要在10°N 以南的加里曼丹岛、苏门达腊岛及赤道东印度洋, 低值中心分散, 范围不大, 低值区的轴线主要是纬向的, 高值区在印度次大陆、孟加拉湾、南海、中南半岛。26日赤道东印度洋低值区的多个小中心加强合并, 范围扩大。30日(图3a ) , 低值区系统性北上, 印度洋东北部到孟湾东南部有180W ?m -2的低值区, 200W ?m -2深对流到达中南半岛上20°N 的地区, 低值中心轴线呈东北—西南向。印度—62
—
图3 2001年4月30日(a ) 和5月3日(b )
OL R 场(W ?m -2, 间隔20)
半岛、缅甸及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为
280W ?m -2的高值区。3日(图3b ) , 中南半岛低值中心持续向东北方向伸长, 并与华南切变云系造成的低值区汇合加强, 200W ?m -2线到达台湾, 中南半岛西部180W ?
m -2线北上到20°N , 缅甸的280W ?m -2高值区西退到孟加拉湾北部, 从东印度洋、中南半岛到我国东南沿海为东北—西南向的大范围200W ?m -2低值区。西太平洋的低值中心向北扩, 南海大部仍为260W ?m -2线控制。6日, 安达曼海的低值中心再次向北向西扩张, 云南出现180W ?m -2的中心, 孟加拉湾的高值减弱,260线退到印度西海岸。西太平洋的低值中心向西北快速移到菲律宾及其东部的海面上,200W ?m -2线达到菲律宾北部。9日, 东南亚除孟加拉湾北部、中南半岛、南海北部有240W ?m -2的弱高值区外, 大部分地区为低值区, 孟加拉湾和南海分别有140W ?m -2低中心, 印度半岛大部仍为280W ?m -2以上的高值区。10日中南半岛、南海基本上为200以下的低值区。以后东南亚大部
地区经常为低值区。可以看出,2001年初夏
东南亚地区的系统性对流活动来得早, 东印度洋的对流活动系统性东北移对应孟加拉湾季风爆发,OL R 的低值区轴线呈东北—西南向, 云南省雨季开始受这支对流活动的影响。西太平洋的对流活动系统性西北移进入南海对应南海季风爆发, 孟加拉湾东岸附近的对流活动早于南海地区的对流活动, 两支对流活动北上都表现得相当迅猛, 且很快合并。4 结 论
(1) 2001,5月雨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2) 云南雨季开始与东南亚地区季节环流的调整关系密切。105°E 附近越赤道偏南气流的出现及北上、孟加拉湾季风的爆发、南压高压的北移、西太平洋副高的进退等因素应是预报着眼点。
(3) 105°E 附近的越赤道偏南气流与西太平洋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合并后向北推进迅速, 热带季风辐合带进入孟加拉湾形成季风低压, 使孟加拉湾及中南半岛西部雨季最先开始。
(4) 从纬向风、θt -经向风、se 850-θse 500、t d 物理量看, 哥达巴鲁站在夏季风爆发前后
变化特征较明显, 清迈增湿最明显, 中南半岛在季风爆发前已为热力不稳定区, 这可能是夏季风首先在这里爆发和爆发迅猛的原因之一。
(5) 东印度洋的对流活动向东北移对应孟加拉湾季风爆发, , , 马鹤年. 东亚季风的研究现状, 亚洲季风研究的
新进展.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1~14.
2 吴国雄, 张永生.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以及
亚洲季风的爆发Ⅰ. 爆发地点. 大气科学,1998,22(6) :
823~825.
3 琚建华, 李绚丽. 云南初夏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的关系.
高原气象,1999,18(1) :63~70.
4 段旭, 尤卫红, 郑建萌. 云南旱涝特征. 高原气象,2000,
19(1) :84~90.
5 段旭, 琚建华, 肖子牛等. 云南气候异常物理过程及预测
信号的研究.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75~80.
6 鲁亚斌, 郭荣芬, 普贵明. 云南2001年5月洪涝的天气
气候成因探讨. 2001云南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技术总结文集,16~18.
7 李崇银, 屈昕. 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
演变. 大气科学,2000,24(1) :1~14.
8 谢安, 刘霞, 叶谦.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 同1. 北
京:气象出版社,1996:132~141.
The Bengal Bay Monsoon Onse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ainy Season of Yunnan in 2001
Zheng Jianmeng 1 Duan Xu 2
(1.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 Yunnan University , Kunming 650091;
2. Yunn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
Abstract
The circulation evolution and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of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before the rainy season for Yunnan in 2001is analyzed. The rainy season beginning of Yunnan is influenced by the
summer monsoon of the BOB , the Bay of Bengal monsoon onset is earlier and stronger so that the rainy season is earlier and the rainfall is more in 2001. The seasonal adjustment and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migration to north of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fore 2cast the rainy season beginning of Yunnan.
K ey Words :monsoon rainy season beginning circulation OL R
—6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