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影响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因素
浅析影响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因素
[摘要 ] 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 , 对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改 革起了积极的作用。学分制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了弹性学制和选课制 , 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还给学生。 目前 , 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 , 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 必须认真研究 解决 , 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改革 , 使学生、 教师两者能够有机结合 , 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关键词 ] 教学管理 学分制 学分制改革
一、引言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 ,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学分 制的本质在于它既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方向 , 又兼顾学生的自我个性发展 ,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个性发展的高度结合。 完善的学分制能做到使每个学生根据其 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 , 安排学习进程。本文就学分制施行过程中 , 学生和教师 与学分制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分别加以说明 ,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 略。
二、学分制改革中的学生因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 , 学生个体情况千差万别 , 参 差不齐 , 从而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及目标也呈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 , 无疑以选 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带来一次意义深远 的变革。选课制重在 “ 选 ” 上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依据学校制 订的专业培养计划选择课程、任课老师、上课时间等 ; 学生学习自己选择的课程 , 其积极性更高。 但是 , 我们发现 , 目前 , 各高校的大学生面对尚属新生事物的选课制 仍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 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1. 学生对学分制认识不足
由于各高校近几年都在相继施行学分制 , 从新生刚进校门开始 , 校方就对他们 大力宣传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促进个性发展 , 自由选择课程等观念深入 人心。根据我国的教育背景 , 学生从高中阶段由老师、家长监督指导学习 , 并且每 个学生都属于某个班级。进入大学以后 , 由于学分制的实施 , 使班级的概念逐渐淡 化 , 原来的自然班级不复存在 , 大家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 突然变成没人看管的自 由人 , 他们会一下子不知如何把握自己。有些刚刚经过高考紧张拼搏的新生认为 , 既然可以设计自己的学习过程 , 就在选课过程中表现出避难就易 , 舍重求轻 , 故意 选择一些容易学、易过关、易得高分的课程来凑足学校要求的最低学分 , 有些学 生甚至故意选一些简单易学的选修课充抵必修课的学分 , 而把一些专业要求的基 础课、必修课放到以后 , 甚至不选 , 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 学生学不到系统性、
范文二:浅议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改进对策
浅议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改
进对策
摘 要:本文在归纳影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因素的前提下,提出通过研究学生课堂心理,进行"人本主义"教学,迎合学生课堂心理需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等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管理工作。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一、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定义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是指在学校的范畴内通过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而形成的教学管理。互联网是普通课堂教学管理区别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重要特征。
二、影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因素
1、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的工作质量
在影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因素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教师没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以致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针对性,教学要求过严或者过松,都会抑制学生的课堂学
习自觉性、努力性,以致产生课堂教学问题。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课堂上的开明程度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效果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是封闭式、一言堂式的,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差,并且课堂的互动性也严重不足,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要比开放式教学明显得多。
3、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规模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规模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实践中上,班级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越高。管理难度直接表现在学生的课堂行为会随着班级人数增多而成正比。调查显示,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受活动空间限制,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出紧张不安、易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冲突加剧等。同时,人数多的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互动要弱得多,班级的凝聚力也弱得多。据此,符合实际的班级人数规模控制对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三、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管理策略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是管理主体在能动地认识客体的本质规律基础上,发挥能动性的去改变管理客体思想和行为的过程。网络课堂教学的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教育自身的影响和行政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机构的行为和活动方式,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组织、指导,保证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和高效地发展策略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式方法。管理策略是指
在明晰管理的功能性作用基础上,通过引导、调节、服务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激发人们共同负担社会责任,将人们的认识、行动充分同化;同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用人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来权衡自身的工作价值,以期达成共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行为和活动而形成的有效运行机制。
1、提高课堂教学的环境
课堂环境是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中人际关系对处在社会中的个体的发展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如: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风气、教师的管理风格等。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目前的现状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畏缩不前。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解决产生现象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由其内心因素驱动所致,是为了满足其内心的某种状态所驱使;产生这些因素的根源在于对课堂环境的"应急反应",多由课堂不能满足其归属感、认同感、让其爱上课堂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
要的满足情况,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切实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树立"人本主义"理念,解决"一切为了学生"的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当代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3)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 充分体现在教师课堂的人性化,它是当下进行课堂管理的基石。具体来讲,需要课堂教学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过情感化的教学、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和内在反应的真诚尊重、关注、接纳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最后,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
(4)以满足学生归属感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
(5)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构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
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白我印象,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6)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2、多方位、全角度开展对学生的激励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受体,是教学中最应该被激励的主体;一旦让他们自己去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学的实效会立竿见影。如何做好学生的激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错把激励当惩戒,用惩罚的手段当作激励的捷径;更有甚者,认为惩罚就是激励;同时惩罚和激励又有联系的一面;理论上,激励和惩罚的核心区分在于:激励和惩罚在课堂的使用比率应当是八分之二。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激励选项:
(1)目标激励:课堂教学以学习一定内容为目标。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实践中,教师不应当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的抽象建议,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学习的目标,给予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白他们每堂课及至每门课的学习目标及其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他们
感到学有所获,从而引发激励功能,达到教学目的。
(2)情感激励: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所有参与教学的主体中,都是极易受情感左右的主体。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动力施以直接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交流,能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坚.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教务管理平台的构建[D].北京工业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梁贞(1958.6-),男,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工程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网络教学与管理。
范文三: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机构,多年来
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学管理未能发挥其“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关键词]教学管理 学生 思想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张俊杰(1982- ),男,广东佛山人,梧州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梧州 543002)
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教学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
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1204LX388)、2013年度梧州学院教改课题“基于TQM理论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研究”(课题编号:wyjg2013B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68-02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国家一直都很重视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教学管理本应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致使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作用较低。
一、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
(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
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教师只负责授课以及其他常规教学工作,如改作业、出试卷、登记成绩等;教学管理人员按照学校行政管理规定办事,如学籍科做好学籍工作、考务科做好考试相关工作等。由于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育人”意识的淡薄,无法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将教育引导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部门。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
由于部分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管在理论课教学还是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都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
1.重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引导。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引导学生如何了解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等,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予以忽略。其实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都可以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相联系,如教师在上“计算机算计文化基础”课程中可渗透学生上网时的诚信教育,上编程课时可向学生强调“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制作病
毒软件、利用程序盗取他人私密资料、不当“红客”当“黑客”等行为都属违法。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育人引导。这里的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
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往往只强调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为什么习。
要实践和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都欠缺思考。例如部分教师的实验课,只按照课程要求让学生做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及少量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部分教师的实训课只重点讲述安全知识和操作守则,实习环节只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以及交代注意事项,在这三个环节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学生能做的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实际上,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在做物理验实训时可提及邓稼先和“三钱”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在学生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和“感恩中国”中所提及的平凡工作者的伟大事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岗位不分贵贱。
(三)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
教学管理过程中学分制和导师制两种制度占重要地位,但这两种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
1.学分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学分制的“开放”特性能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等选择喜欢的课程,改变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就过程而言,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角度研究,学分制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专业学分比重过大。专业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过大,学分分布充分体现只重专业教育。
二是学分量化问题严重。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学分选择,能够在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内容。但部分学生纯粹地把学习量化为获取学分的过程,与学分制的真正教育目的相违背。因此,学生选课时多选择难度低、容易拿学分的课程。三是德育学分制模式未被推广。德育学分制是在学分制模式下推广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未推广实施,只是在上海、河南、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实施。不少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沿用传统评语鉴定的模式,大部分学生的评语差异性不大并且评论比较模糊,让学生找不到在德育方面的差距和努力方向,未能通过学分方式引导德育行为。四是学分制配套制度不完善。首先,不少学校的生师比过高且师资力量薄弱,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未能同步实施导师制。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任课老师和课程,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难度,存在于被弱化的边缘。再次,部分老师未能深刻理解学分制的科学内涵,导致未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起引导作用。
2.导师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一是定位不明确。导
国教育中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重点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师制在我
中实施导师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导师工作职责的定位不太明确,导师制的科学内涵、规范等全国没有统一。部分学校甚至把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混淆,导师不知从何引导。二是对本科生导师制认识不清。由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等认识不清,导致对导师的选拔过程不重视,致使选出的导师职称高学历高但品格低;不培训致使导师未能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甚
至将自身的恶习“传染”给学生;不重视导师的科学管理和提供相应报酬,导致导师的付出未被重视,时间长了容易人浮于事;导师自身不重视,导致不能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授课和科研工作上所花时间较多,用
3.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时间较少。
行为引导的环境欠缺。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学生人数的增加远高于教师数量的增加,师生比例过高。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斯坦福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师生比是1?6,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东北农业大学胡国富博士在2010年博士论文《我国大学生导师制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师生比平均约为1?17,部分研究型大学中的导师和研究生比达到1?10以上,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的比例就更高了。在此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很难与每位学生单独见面交流并对其学业进行指导。且导师的学历、职称、科研能力、师德表现等水平高低不同,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4.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存在
认为导师应主动联系自己,甚至有学生等同地认为导师和辅导员班不足,
主任的职责一样,都是“管理人员”。如导师不主动联系学生,导师在学生眼中只是一个摆设,有问题也不知道是否要向导师请教。
二、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日趋加深。虽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已久,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大
众化教育”不理解。笔者认为“大众化教育”应是广大民众都能受教育,就像买东西一样,人人都可以消费。功利性致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只看重结果,因此产生“读书无用论”、北大学生卖猪肉、大学毕业生不如高中毕业生赚钱多等对高等教育理解扭曲的理论,用赚钱多少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成败。这种已经扭曲的功利思想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不落后,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人品教育。部分学生认为学软件工程的只需编程设计好就行、学自动化专业的只需设备熟练操作就行、学外语的只需听说读写熟练就行,学校把教育的培养变成了“大熔炉”和“加工厂”。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会问“学了有什么用”、家长会问“学了能否找好工作”、领导会问“学了能否提高就业率”。这种现象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曲解,对关键字错误的理解,国家倡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非只是就业技能,将能力和技能等同理解是错误的根源。就业能力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对国家政策的曲解成为影响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
教学管理中的人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两者均与学生频繁接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急功近利,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负责教书而不育人,把自身的奉献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离开
课堂仿佛就远离教师这一角色,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身份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生活中的教师形象更接近于实际,一旦出现行为失范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灵魂的教育。雅思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青年一代。”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接触也相当频繁,如学生证办理、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等。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引导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其引导行为的重要性,工作中错漏百出,甚至还对学生恶语相向,官僚作风严重。学生因此感觉到教学管理部门不是服务部门,而是“衙门”。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不到位,官僚作风严重,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叶曙平.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李颖.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
[3]杨凤年.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李芳英.寓育人于教学管理之中[J].石油大学学报,2002(1).
[5]袁长青.学分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高校教学管理,2009(1).
[6]彭廷红,秦宝荣.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与
经济,2010(2).
范文四: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内容简介:
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机构,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学管理未能发挥其 教学育人 和 管理育人 功能,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教学管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机构,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学管理未能发挥其“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教学管理 学生 思想道德行为
一、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
(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 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
教师只负责授课以及其他常规教学工作,如改作业、出试卷、登记成绩等;教学管理人员按照学校行政管理规定办事,如学籍科做好学籍工作、考务科做好考试相关工作等。由于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育人”意识的淡薄,无法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将教育引导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部门。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 由于部分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管在理论课教学还是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都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
1.重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引导。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引导学生如何了解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等,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入
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予以忽略。其实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都可以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相联系,如教师在上“计算机算计文化基础”课程中可渗透学生上网时的诚信教育,上编程课时可向学生强调“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制作病毒软件、利用程序盗取他人私密资料、不当“红客”当“黑客”等行为都属违法。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育人引导。这里的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往往只强调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为什么要实践和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都欠缺思考。例如部分教师的实验课,只按照课程要求让学生做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及少量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部分教师的实训课只重点讲述安全知识和操作守则,实习环节只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以及交代注意事项,在这三个环节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学生能做的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实际上,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在做物理验实训时可提及邓稼先和“三钱”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在学生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和“感恩中国”中所提及的平凡工作者的伟大事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岗位不分贵贱。
(三)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 教学管理过程中学分制和导师制两种制度占重要地位,但这两种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
1.学分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学分制的“开放”特性能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等选择喜欢的课程,改变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就过程而言,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角度研究,学分制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专业学分比重过大。专业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过大,学分分布充分体现只重专业教育。二是学分量化问题严重。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学分选择,能够在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但部分学生纯粹地把学习量化为获取学分的过程,与学分制的真正教育目的相违背。因此,学生选课时多选择难度低、容易拿学分的课程。三是德育学分制模式未被推广。德育学分制
是在学分制模式下推广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未推广实施,只是在上海、河南、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实施。不少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沿用传统评语鉴定的模式,大部分学生的评语差异性不大并且评论比较模糊,让学生找不到在德育方面的差距和努力方向,未能通过学分方式引导德育行为。四是学分制配套制度不完善。首先,不少学校的生师比过高且师资力量薄弱,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未能同步实施导师制。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任课老师和课程,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难度,存在于被弱化的边缘。再次,部分老师未能深刻理解学分制的科学内涵,导致未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起引导作用。
导师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一是定位不明确。导师制在我国教育中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重点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导师工作职责的定位不太明确,导师制的科学内涵、规范等全国没有统一。部分学校甚至把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混淆,导师不知从何引导。二是对本科生导师制认识不清。由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等认识不清,导致对导师的选拔过程不重视,致使选出的导师职称高学历高但品格低;不培训致使导师未能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甚至将自身的恶习“传染”给学生;不重视导师的科学管理和提供相应报酬,导致导师的付出未被重视,时间长了容易人浮于事;导师自身不重视,导致不能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授课和科研工作上所花时间较多,用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时间较少。 "
4.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导师应主动联系自己,甚至有学生等同地认为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一样,都是“管理人员”。如导师不主动联系学生,导师在学生眼中只是一个摆设,有问题也不知道是否要向导师请教。
二、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
性日趋加深。虽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已久,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大众化教育”不理解。笔者认为“大众化教育”应是广大民众都能受教育,就像买东西一样,人人都可以消费。功利性致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只看重结果,因此产生“读书无用论”、北大学生卖猪肉、大学毕业生不如高中毕业生赚钱多等对高等教育理解扭曲的理论,用赚钱多少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成败。这种已经扭曲的功利思想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不落后,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人品教育。部分学生认为学软件工程的只需编程设计好就行、学自动化专业的只需设备熟练操作就行、学外语的只需听说读写熟练就行,学校把教育的培养变成了“大熔炉”和“加工厂”。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会问“学了有什么用”、家长会问“学了能否找好工作”、领导会问“学了能否提高就业率”。这种现象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曲解,对关键字错误的理解,国家倡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非只是就业技能,将能力和技能等同理解是错误的根源。就业能力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对国家政策的曲解成为影响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 教学管理中的人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两者均与学生频繁接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急功近利,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负责教书而不育人,把自身的奉献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离开课堂仿佛就远离教师这一角色,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身份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生活中的教师形象更接近于实际,一旦出现行为失范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灵魂的教育。雅思贝尔斯说: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青年一代。”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接触也相当频繁,
如学生证办理、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等。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引导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其引导行为的重要性,工作中错漏百出,甚至还对学生恶语相向,官僚作风严重。学生因此感觉到教学管理部门不是服务部门,而是“衙门”。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不到位,官僚作风严重,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内容简介: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一项民生工程。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的职前体验式教育极为重要,高校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视角,对在校大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力、职业行为体验力、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一项民生工程。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的职前体验式教育极为重要,高校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视角,对在校大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力、职业行为体验力、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阶段发展力和事业阶段生涯力依次递进的职业行为体验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职业发展。 大学生 生涯教育 职业体验 社会实践
一、职前体验式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笔者认为“职前体验式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大学职业准备阶段接受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体验的教育。即高校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通过理论课堂、网络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基于问题、项目、案例、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了解自己理想职业的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职业需求以及职业环境基本状况,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并对比自身专业、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实际情况,找出自身在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作出一份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
目的,为今后就业创业、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实践性活动。职前体验式教育的意义在于深化、细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及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职业生涯、事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和管理意识。短期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各行业的认识,增加就业机会;中期目标在于加强学生个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形象和职业素养;长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目前高等教育中职前体验式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前体验式教育模式 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全面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笔者认为大学生职前体验式教育需要构建需求五层次理论,即职业生涯规划力、职业行为体验力、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阶段发展力和事业阶段生涯力,笔者把它称之为大学生职前体验“五力需求”模型,通过职前体验式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职业化过程中学会成长、成才和成功,自信地步入社会进行职业化生存。
职业行为体验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基础。部分毕业生通过投简历、面试等环节,手里拥有几家有签约意向的单位,但迟迟不签约,一味地等待、观望,辅导员看在眼里,但又无力说服他们。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的职业行为体验,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无法取舍。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性较强,高校应将大学生的职业行为体验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班主任,在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任务时,让学生从职业生涯体验的角度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完成任务。在职业行为体验中,让学生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进行自我探索,知道自己是谁,明确自我发展的责任,通过社会认知,明确自我职业发展方向,通过熟悉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的方法,澄清和初步确定几个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执行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去填补自己和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在执行过
程中不断评估、修正。在职业行为体验中,职业选择最为重要。职业选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人很难一下子作出完全正确的选择,需要结合职业规划理论不断地实践。 "
3.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关键。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梅腾斯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就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跨职业能力,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范畴以外的思维能力、方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进一步拓展。要培养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就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国外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体现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国内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进入职场的自信心也强,职业目标定位、归因风格清晰,行为动力强。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职业化就是职业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应用到工作中去,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就是细微之处做得专业,就是尽量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工作,就是别人不能轻易替代。职业素质是指按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就要求大学生作为职业人在进行职业行为体验时,从过去重视职业资格标准考取许多证书,转变为重视职业行为标准,更多关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
4.职业阶段发展力是职业人成功的必备条件。部分毕业生工作后频繁跳槽,总觉得工作不如意,也有些毕业生虽然自己努力工作但总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自我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笔者认为部分学生缺乏职业化自我管理能力。职业化管理包含职业化行为、职业化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三个递进层次的主要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地体现在一个单位做事情的章法上,主要是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职业人要用心工作,经常思考使自己脱颖而出的竞争力在哪里,努力应对环境,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职业化技能是单位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包括学历认证、资格认证和社会认证(头衔认证)。职业化素养是职业化生存中最根本的内容,主要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单位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自律上。因此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社会实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在大学生活中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工作、自己能够为团队做些什么、钱以外的工作动力是什么、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等。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单位,它必将会成为受到社会尊敬的单位。
5.事业阶段生涯力是人生中社会使命最大的价值体现。职业规划的理论都来自西方,以个人为中心开展生涯规划,容易使职业规划变成个人谋得机会与自我实现的手段,容易变成一种学生功利化技能提高的重要舞台,缺乏时代使命感和价值观。因此,我国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涯发展的社会共同使命是什么。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大力开展信念教育、使命教育和理想教育,要用国家需要、社会期望、高校办学使命、个人生涯发展以及理念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他们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在职业行为体验时要志存高远,积极利用寒暑假和实习、实训机会投身社会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此引导下,高校帮助大学生拓展其更好的成长空间,激发大学生积聚其更好的成长动力,引导大学生探询更好的成长路径,触动大学生养成更好的成长习惯,让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事业才是最好的事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
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网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
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网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网吧、卡拉OK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
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
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网、通信网、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府思想上的认识,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身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而对高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实际上不重视”、“说
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部,在整治周边环境时,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力。
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关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研究、推进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其次,把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中,进行目标考核与评估,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批评通报,督促其整改,对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再次,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检查督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办公会、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发现问题当场研究、当场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创新内容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多教学生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安全防范知识,力求在教育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实践演练等,力求在教育方法上吸引学生;在教育的时间节点上,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以及节假日前后,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创新硬件与软件,提高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实效性。要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的
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维护高校周边的安全稳定。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抓好校园保卫人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管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要建立一支由当地执法部门、社区干部、高校保卫人员等组成联合工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公共安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从硬件方面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信息一体化建设,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到一个新台阶,强化信息技术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的功能。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童金元.高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X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X
关键词: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
学术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关键词:
学生管理,高职,理念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管窥
摘要:
英语课程不仅具有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功能,同时也具备培养学生积极思想情感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将情感融入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从而
关键词:
道德教育,道德
范文五:.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蜂巢素 www.gouqi.nx.cn
[内容摘要]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机构,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学管理未能发挥其“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关键词]教学管理 学生 思想道德行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国家一直都很重视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教学管理本应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致使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作用较低。
一、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
(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
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教师只负责授课以及其他常规教学工作,如改作业、出试卷、登记成绩等;教学管理人员按照学校行政管理规定办事,如学籍科做好学籍工作、考务科做好考试相关工作等。由于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育人”意识的淡薄,无法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将教育引导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部门。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
由于部分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管在理论课教学还是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都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
1.重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引导。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引导学生如何了解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等,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予以忽略。其实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都可以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相联系,如教师在上“计算机算计文化基础”课程中可渗透学生上网时的诚信教育,上编程课时可向学生强调“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制作病毒软件、利用程序盗取他人私密资料、不当“红客”当“黑客”等行为都属违法。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育人引导。这里的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往往只强调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为什么要实践和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都欠缺思考。例如部分教师的实验课,只按照课程要求让学生做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及少量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部分教师的实训课只重点讲述安全知识和操作守则,实习环节只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以及交代注意事项,在这三个环节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学生能做的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实际上,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在做物理验实训时可提及邓稼先和“三钱”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在学生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和“感恩中国”中所提及的平凡工作者的伟大事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岗位不分贵贱。
蜂巢素 www.gouqi.nx.cn
(三)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
教学管理过程中学分制和导师制两种制度占重要地位,但这两种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
1.学分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学分制的“开放”特性能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等选择喜欢的课程,改变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就过程而言,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角度研究,学分制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专业学分比重过大。专业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过大,学分分布充分体现只重专业教育。二是学分量化问题严重。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学分选择,能够在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内容。但部分学生纯粹地把学习量化为获取学分的过程,与学分制的真正教育目的相违背。因此,学生选课时多选择难度低、容易拿学分的课程。三是德育学分制模式未被推广。德育学分制是在学分制模式下推广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未推广实施,只是在上海、河南、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实施。不少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沿用传统评语鉴定的模式,大部分学生的评语差异性不大并且评论比较模糊,让学生找不到在德育方面的差距和努力方向,未能通过学分方式引导德育行为。四是学分制配套制度不完善。首先,不少学校的生师比过高且师资力量薄弱,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未能同步实施导师制。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任课老师和课程,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难度,存在于被弱化的边缘。再次,部分老师未能深刻理解学分制的科学内涵,导致未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起引导作用。
2.导师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一是定位不明确。导师制在我国教育中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重点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导师工作职责的定位不太明确,导师制的科学内涵、规范等全国没有统一。部分学校甚至把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混淆,导师不知从何引导。二是对本科生导师制认识不清。由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等认识不清,导致对导师的选拔过程不重视,致使选出的导师职称高学历高但品格低;不培训致使导师未能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甚至将自身的恶习“传染”给学生;不重视导师的科学管理和提供相应报酬,导致导师的付出未被重视,时间长了容易人浮于事;导师自身不重视,导致不能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授课和科研工作上所花时间较多,用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时间较少。
3.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环境欠缺。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学生人数的增加远高于教师数量的增加,师生比例过高。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斯坦福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师生比是1?6,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东北农业大学胡国富博士在2010年博士论文《我国大学生导师制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师生比平均约为1?17,部分研究型大学中的导师和研究生比达到1?10以上,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的比例就更高了。在此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很难与每位学生单独见面交流并对其学业进行指导。且导师的学历、职称、科研能力、师德表现等水平高低不同,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4.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导师应主动联系自己,甚至有学生等同地认为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一样,都是“管理人员”。如导师不主动联系学生,导师在学生眼中只是一个摆设,有问题也不知道是否要向导师请教。
二、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蜂巢素 www.gouqi.nx.c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日趋加深。虽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已久,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大众化教育”不理解。笔者认为“大众化教育”应是广大民众都能受教育,就像买东西一样,人人都可以消费。功利性致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只看重结果,因此产生“读书无用论”、北大学生卖猪肉、大学毕业生不如高中毕业生赚钱多等对高等教育理解扭曲的理论,用赚钱多少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成败。这种已经扭曲的功利思想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不落后,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人品教育。部分学生认为学软件工程的只需编程设计好就行、学自动化专业的只需设备熟练操作就行、学外语的只需听说读写熟练就行,学校把教育的培养变成了“大熔炉”和“加工厂”。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会问“学了有什么用”、家长会问“学了能否找好工作”、领导会问“学了能否提高就业率”。这种现象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曲解,对关键字错误的理解,国家倡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非只是就业技能,将能力和技能等同理解是错误的根源。就业能力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对国家政策的曲解成为影响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
教学管理中的人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两者均与学生频繁接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急功近利,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负责教书而不育人,把自身的奉献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离开课堂仿佛就远离教师这一角色,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身份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生活中的教师形象更接近于实际,一旦出现行为失范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灵魂的教育。雅思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青年一代。”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接触也相当频繁,如学生证办理、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等。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引导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其引导行为的重要性,工作中错漏百出,甚至还对学生恶语相向,官僚作风严重。学生因此感觉到教学管理部门不是服务部门,而是“衙门”。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不到位,官僚作风严重,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影响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