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篇一?:?
科教?版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 学校?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二、?实验?器材?:?
毫米?刻度?尺,?停表?,三?角板?(?2块)?,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
三、?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2?(用毫?米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和宽,?数据?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
4(测?细铜?丝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5?(?用停表测?量心?率数?据记?录要?求同?上。?6?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 ?
1?(刻度?尺的?量程?为?cm?,分度?值是??,零刻线?是否?磨损?:?
。? ?
2(记?录数?据:? ?
课?本长 ?,宽? 。硬?币的?直径?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 ?,线圈?圈数? ?,?细铜丝的?直径? ?。 ?
3?(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 ?
五、?反思?与拓?展? 测细?铜丝??直径时,?如果?绕线?时没?有紧?密绕?线,?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学校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
二、?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盒?尺,?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器,?铅笔?。? ?
三、操?作要?求:? ?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 ?
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 ?
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
4?、比较?v ?
1?、v ?
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
五、记?录和?结论?:?
记录?:?
六、?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相?同或?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校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
一、实?验目?的:? ?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
二、?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
三、?实验?操作?要求? ?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中间?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后?竖?直地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 ?
(3?) ?
(4?) ?
(5?)。(?7?)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和物?体跟?平面?镜的?位置??关系。(?8?)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
四、?记录?和结?论? ?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
五、?反思?与拓?展:? ?
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校?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
二?、实验器?材:? ?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
三、实?验操??作要求? ?
1(提?出问?题:? ?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中间?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后?竖?直地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
合。 ?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 ?(3?) ?
(4?) ?
(5?)。(?7?)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和物?体跟?平面?镜的??位置?
关系。(?8?)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
四、?记录?和结?论? ? ?
2(结??论: ?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五、反?思与?拓展?:?
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 。?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
点 ?学?校姓名?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
二、实?验器?材:? ?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缩小?和放??大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
2?(猜想?与假?设:? ?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f。(?“大?于”?、“?小于?”或?“等?于”?)? ?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f?。(??“大于”?、“?小于?”或?“等?于”?)? ?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高?度大?致一?致。? ?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范围?。?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范??围。(?5 ? ?)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和?结论?:?
1?(凸透?镜的?焦距?cm?。? 当物?距?u,?2f?和u??f?时凸透?镜成?像分?别有??什么特点?,? 。? 学校?姓名? ?
一、实?验目?的:? ?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
三、实?验操?作要?求:? ?
1(提?出问?题:? ?
凸透镜?成缩?小和?放大?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
2(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f?。(“?大于?”、?“小??于”或?“等于?”)? ?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f?。(“?大于?”、?“小?于”?或?“等于?”)? ?
3?(设计?并进?行实??验: ?
(1?)检查?器材?,观?察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高度?大致?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范??围。 ?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范围?。?
(?5)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和结?论:? ?
1(凸?透镜?的焦?距?cm?。 ? ?当物距?u?,2f?和?u?f?时凸?透镜?成像?分别?有?什么特?点,?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校?姓名? ?
一、?.实验?目的?:?
:?
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
二、?实验?器材?:?
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毛巾?。? ?
三、操?作要?求:? ?
1(检?查器?材。? ?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
4?(估测冷?水温?度。? ?
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6?(整理?器材?。? 四(?实验??
记录:?
1?(观察?器材?:?
温度?计的?量程? ?
?2(记录?数据?:?
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校? 姓名? ?
一、?.实验?目的?:?
:?
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
温度?计(?量程?0??,?100??,?最小?刻度?值?1?)?,分?别装?有热?水和??
冷水的?2个烧?杯,?毛巾?。? ?
三、操?作要?求:? ?
1(检?查器??材。 ?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
4(估?测冷?水温??度。 ?
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6?(整理?器材?。? 四(?实验??
记录:?
1?(观察?器材?:?
温度?计的?量程? ?
2?(记录?数据?:?
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学校?姓名? ?
一、实?验目??的: ?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滴管?、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2?(记录?总质?量。? ?
3(测?盐水?的体?积。? ?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
5(计?算盐?水的?密度?。?6(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
1.?? 观察器?材:? ?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克,?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克。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毫升?,最?小刻?度值? ?毫升。? ? ?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学校姓?名?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
二、实?验器?材:? ?
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盐水?、滴?管、?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 ?
三、实?验操?作要?求:? ?
1(检?查器?材。? ?
2(记?录总?质量?。?
3?(测盐?水的?体积?。?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计算??盐水的密?度。??6(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 ?
1. ?观察?器材??: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克,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克。?量筒?的最?大?刻度值? ?毫升,?最小?刻度?值? 毫升?。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 ? ?
篇二?:?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及?结论?〕? 〔实?验评?价与?讨论?〕?
篇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 ? ? ? ? ?篇四:? ?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
3月?6日?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一、实?验目?的? ?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计?
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 ?
1.?检查实??验器材。? ?
2.?测量?手的?拉力?。? ?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
5.?整理器?材。? ?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0-?5N? ?,分度?值? 0.?2N?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
是 ?。?
2.?记录?数据?:?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 ?
八年级? ?姓名:? ?
日期? :?
实验?名称?:?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弹簧?测力??
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
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
(1?)检查?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
(5?)?整理器?材。? ?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 ?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 ?N?,分度?值为? 0?.2?N?。 ? ?实验结??论: ?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年级? ?: ?
八年级? ?姓名:? ?
日期? :?
实验?名称?:?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
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
(1?)检查?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摩擦??力。 ?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5?)整理?器材?。? 木块? ?时木块?受到?的滑?动? ?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 ?
(3?)?实验结?论:? ?
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年级? ?: ?
八年级? ?姓名:? ?
日期? :?
地点?:?
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
三、?实验?原理?:?
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
图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
(?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阻?力、?动?
力臂、?阻力?臂。? ?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杠?杆平??衡后再次?测出?动力?、阻?力、?动?
力臂、?阻力?臂。? ?
(?5)整?理器?材。? ?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
(?1)杠杆?标尺?上的?分度?值是? c?m?,每一?个钩?码的??重力是? N?。 ?(?2)数?据记?录:? ?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年?级? :?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
地点:??
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 ?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实验?目的?:?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是?否有?关?? ?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垫(?或塑?料垫?)。??
三、?实验?原理?:?
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η?=有?/总? ?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
1.?检查器?材:? ?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
2.?测?出木块所?受重?力。? ?
3.?组装?斜面?。? ?
4.?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5.??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
6.?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数?值,?并得?出结?论。? ?
7.?整理?器材?。? ?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 ?有 ?关。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时间?:?
?实验目的?:?
知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斜槽??、木块、?铁球?、? 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 ?
(1?)?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用同?一铁?球从?斜槽??上不同的?高度?滚下?,观?察从?斜槽?上滚?下的?铁球?在水?平槽?上运?动的?速度??
有何不同??(?越高?铁球?滚下?的速?度越?快?) ?在靠近??斜槽下端?的水?平槽?上放??一木块,?用同?一铁?球从?斜槽?上不??同的高度?滚下?,观?察铁?球碰?上木?块后?,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铁球?运动? ?越块? ,具??有的做功?本领? ?越强? ,动?能? 越大? ?。 ?
(2?)?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用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槽上相同?高度?滚下?,观?察从?斜槽?上滚?下的?铁球?在水?平槽?上运?动的?速度?。?(速度?相同?) ??在靠近斜?槽下?端的?水平?槽上?放一?木块?,用?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槽?上相?同高?度滚?下,?观察?铁球?碰上?木块?后,?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铁?球质?量? 越大? ?,具有?的做?功本?领? 越强? ?,?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运动?速度? ?与 ?质量? 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 速度?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 ?质?量 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
范文二: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精品文档?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 2,记录数据,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温水的温度,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间,实验目的, 知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斜槽、木块、铁球、 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1)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用同一铁球从斜槽上不同的高度滚下,观察从斜槽上滚下的铁球在水平槽上运动的速度有何不同?(越高铁球滚下的速度越快)在靠近斜槽下端的水平槽上放一木块,用同一铁球从斜槽上不同的高度滚下,观察铁球碰上木块后,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铁球运动 越块 ,具有的做功本领 越强 ,动能 越大 (2)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
1 / 2
?精品文档?
体质量的关系用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槽上相同高度滚下,观察从斜槽上滚下的铁球在水平槽上运动的速度(速度相同)在靠近斜槽下端的水平槽上放一木块,用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槽上相同高度滚下,观察铁球碰上木块后,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铁球质量 越大 ,具有的做功本领 越强 ,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运动速度 与 质量 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 速度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 质量 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 / 2
范文三: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 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 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 ,平面镜(能透光的) ,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 16 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 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 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 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 的高度相等时, 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白纸上所作的记号, 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 (即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 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 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 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 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 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 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 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 等(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一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分虚实. .距离 . 倒正 . 大小 . 虚实 . 位置. .大于二倍焦距 . 倒立 . 缩小 .实象 .翼侧.
.等于二倍焦距 . 倒立 . 等大 . 实象 . 翼侧. .小于二倍焦距 . 倒立 . 放大 . 实象 . 翼侧. .大于一倍焦距 .小于一倍焦距 . 正立 . 放大 . 虚象 . 同侧. 初中物聿獠还嬖蛭锾宓奶寤笛楸ǜ?初中物理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实验报告 质量 m,密度 p×体积 v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 以间接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物体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 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 ,称量 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 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 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溶于水的物体 用与物体不相溶的液体测量 不下沉的物体 用密度比物理小的液体测量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 同组者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 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 方法: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 什么地方, 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 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 ,平面镜(能透光的) ,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 16 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 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 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 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 的高度相等时, 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白纸上所作的记号, 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 (即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 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 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 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 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 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 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
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 等(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一、前言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 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 1) ,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 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 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 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1、所用器材及材料 (,) :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 100 毫米、宽 40 毫米、高 50 毫米。 (,) :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 Φ30*23 毫米二块、稀土磁体 Φ12*5 毫米二块、稀土磁体 Φ18*5 毫米一块。 (,) :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 :铁片两片。 (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 ) 用的罐头铁皮,长 110 毫米、宽 20 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 电流表,0 至 200 微安。 用微安表, 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 用表头上的调 0 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 置。即通电前指针
范文四: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距离s速度=实验原理: 符号: v=t时间
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按上图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填入表格中; 1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填入表格中; 15、根据测得的S、t,利用V1=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1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S; 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所用的时间t,算出小车通过上22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2
8、记录数据表格。
实验数据: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 t= V= 111S= t= V= 222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数据:
时间t/min …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T/? 水中气泡变沸腾前:
化情况 沸腾时:
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
实验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
和反射光的径迹; 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OF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i,r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实验数据:
,r次数 ,i 反射角入射角
1
2
3
...
实验结论:
实验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蜡烛的像到平蜡烛的像与蜡
次数
的距离/cm 面镜的距离/cm 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实验结论:
实验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使,,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uf
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实验数据:
凸透镜焦距f, 10cm
像的性质 物距与焦
物距u/cm 像距v/cm
距的关系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u=2f
f,u,2f
u=f
u,f 实验结论:
实验6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主要使用天平和直尺这两种测量工具。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三个形状规则且大小不同的铝块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用天平测出三个大小不同的铝块(或其他物块)的质量,填入表中; 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有关长度,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表中; 4、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而绘制成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5、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数据:
3 m / g V / cm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
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
实验7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液体的密度,特别是学会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m密度=实验原理: 符号: ρ,体积V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总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 mm余总余
4、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m-mm总余5、根据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则 。 ρ,ρ,
VV实验数据:
杯和盐水的杯和剩余盐水的量筒中盐水的量筒中盐水体盐水的密度 3-3质量 m/g 质量 m/g 质量m/g 积 V/cm ρ/(kg?m) 总余
实验8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固体的密度,特别是学会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m密度=实验原理: 符号: ρ,体积V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烧杯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0
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则小石总
-块的体积V=V V; 总0mmρ,4、根据公式 ,计算石块的密度,则 。 ρ,V-V总0V实验数据:
小石块的质水的体积小石块和水的总小石块的体小石块的密度
333-3量 m/g V/cm 体积V/cm 积 V/cm ρ/(kg?m) 总总0
实验9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目的: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实验原理:当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砝码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即测出了图甲中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填入表中;
2、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填入表中; 3、在木块上放砝码,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如图乙)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填入表中;
4、比较三次实验数据,归纳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数据: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2
3
实验结论:
实验10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学习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学会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柱状固体、烧杯、水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分别为物体的1/4、物体的2/4、物体的3/4时,分别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数据:
次数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浮力F/N 浮
1
2
3
实验结论:
实验11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G-F。 浮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溢出杯、小桶、水、线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填入表中; 桶
2、将溢出杯中注满水,把石块浸入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中;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则排开水的重力G=G-G; 总排总桶4、根据F=G-F算出浮力,与G比较大小。 浮排
实验数据:
物体的小桶的物体在液体小桶和排排开液次浮力
重力重力G中测力计示液的总重体的重桶
数 F/N 浮
G/N ,N 数F/N G/N 力G/N 总排1 2 3 实验结论:
实验1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杠杆,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细线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如图所示,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动力F,支点左边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当1
作阻力F;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和阻力臂l;把F 、F 、l 、l的数据2121212填入表中。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将测出的数据填入表中。 4、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F/N 动力臂l/m 阻力F/N 阻力臂l/m 1122
1
2
3 实验结论:
范文五: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 ),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 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 ,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 为横坐标,时间t 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 两侧的∠i 和∠r ,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把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实验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 >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 ,使f <u <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 和像距v ;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 ,使u <f ,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实验数据:
实验6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主要使用天平和直尺这两种测量工具。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三个形状规则且大小不同的铝块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
2、用天平测出三个大小不同的铝块(或其他物块)的质量,填入表中;
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有关长度,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填入表中; 4、以体积V 为横坐标,质量m 为纵坐标,在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而绘制成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5、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调节天平;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余,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 m 总-m 余;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0;
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总,则小石块的体积V=V总- V0;
m m ρ4、根据公式 = = 。 ρ
V V 总-V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