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存货 固定资产
存货
一.鲁豫公司2015年8月C 材料的期初数量为500千克,单位成本36元,本月发生有关该材料的业务如下:
8月6日购入180千克,单位成本35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验收入库;
8月12日发出320千克;
8月18日,购入330千克,单位成本37元,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经查系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发生运杂费190元; 8月21日,发出400千克。
要求:据以上材料,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计算该材料的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
二、鲁奇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8月1日,原材料账户余额为16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5500元;
8月18日,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175000元,增值税27200元,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00元,支付运杂费3700元,该批材料计划成本180000元,材料已经入库;
8月31日,据发料汇总表,生产产品领用172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1600元,厂部办公室领用6200元。
要求计算:
1、材料成本差异率; 2、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5、月末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
三、华昌公司的材料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该企业月初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200000元,月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700元。
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700000元,实际成本709700元。
本月仓库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0元,其中生产A 产品耗用350000元,生产B 产品耗用25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9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80000元,销售部门耗用30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3)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计算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5)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余额
四、鲁格公司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本月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30000元,委托甲工厂加工成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支付加工费6000元,增值税1020元,另以现金支付往返运杂费800元(不考虑增值税),收回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35000元。 要求:编制该委托加工物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五、某企业2015年7月,出租未用包装物400件,单位实际成本50元,租期3个月,每月每件租金15元(不含税),收押金5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采用五五摊销法。10月末,包装物全部收回。之后于12份报废,残料收入1000元。 要求:编制出租包装物、收取押金、7月份收取租金、收回包装物、报废时的相关分录。
固定资产
范文二:存货固定资产习题
存货
1、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 000元,市场价格为580 000元,用A材料生产的N机器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因为最终产品没有发生价值减损,所以A材料仍按照成本600 000元计量。
2、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20 000元,市场价格为110 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生产的Q型机器的售价发生了相应下降,由此造成甲公司生产的Q型机器售价总额由300 000下降至270 000元,但生产成本仍为280 000元,将B材料加工成Q型机器尚需投入160 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0 000元,确定2008年12月31号B材料的价值。
解:第一步,计算B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Q机器的可变现净值=Q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270 000-10 000=260 000元 第二步,将B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进行比较。
Q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260 000元,低于其成本280 000元,即B材料价格下降表明其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B材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三步,计算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费用-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270 000- 160 000-10 000=100 000元
3、2010年12月1日,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W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W机器的外购材料B全部出售,2010年12月31日,其账面成本200万元,数量为10吨。根据市场调查,B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0.5万元。
解: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市场销售价格-预计销售费用=10 ×10-0.5=99.5万元
因为本题中已经决定停止生产W机器,所以材料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W机器的销售价格为基础,而应该按照材料本身市场销售价格为基础。
固定资产
外购: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如果是购入生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运费还需内扣7%的增值税)+安装费+增值税(如果是购入生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增值税则允许抵扣)+专业人员服务费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支付安装费,领用材料等: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1、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2500万元,增值税额为425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25万元。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33万元。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
A.2650万元 B.2658万元 C.2675万元 D.310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增值税额425万元可以抵扣,不计入设备成本;生产线安装领用的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无需转出,不计入设备成本。设备的入账价值=2500+25+100+33=2658(万元)。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11年3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买价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运费10万元,装卸费7万元,保险费1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的原材料20万元,其购进时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领用企业的产品用于安装,产品的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为40万元,2011年8月1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①2011年3月1日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117.3(100+10×93%+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7(17+10×7%)
贷:银行存款 135
②领用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20
贷:原材料 20
备注:如果不是生产动产设备,则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23.4
贷:原材料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
③领用产品时:
借:在建工程 30
贷:库存商品 30
备注:如果不是生产动产设备,则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36.8
贷:库存商品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④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167.3
贷:在建工程 167.3
3、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58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0000-(5800-1000)]/10=11520元
月折旧额=11520/12=960元
或者:
预计净残值率=(5800-1000)/120000=4%
年折旧率=(1-4%)/10=9.6%
月折旧率=9.6%/12=0.8%
月折旧额=120000×0.8%=960元
4、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800 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4 000 000个,预计净残
值率为5%,本月生产产品40 000个;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本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个产品折旧额=800 000×(1-5%)/4000000
=0.19(元/个)
本月折旧额=40 000×0.19=7 600(元)
5、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40%=17.28(万元)
第四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应该提折旧: (120-48-28.8-17.28)×40%=10.368(万元) 第四、五年直线法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17.28-120×4%)÷2=10.56(万元)
因为第四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
6、2010年5月增加了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10万元,净残值2万元,预计使用5年。(年中增加固定资产)
则2010年折旧额=(110-2)×5/(1+2+3+4+5) ×7/12=21万
2011年的折旧额=(110-2)×5/(1+2+3+4+5) ×5/12+ (110-2)×4/(1+2+3+4+5) ×7/12=15+16.8=31.8万元
7、2009年2月1日,Z公司出售一台设备,其购入价为150万元,其间已发生减值5万元,售价为100万(不含税)。该设备已计提折旧60万元,另在固定资产出售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等1万元。现已办理了财产转移手续。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8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累计折旧 60
贷:固定资产 150
(2)发生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3)取得出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4)结转清理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4
贷:营业外收入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4
8、2007年12月HK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价款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用存款支付,直接自营安装,安装时领用工程物资20万元,2007年12月30日安装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第二车间使用,该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提折旧,2008年12月份将该设备出售,售价30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1万元,用存款结算。
(1)借:在建工程 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00 贷:银行存款 4680000
借:在建工程 200000
贷:工程物资 200000
(2)借:固定资产 4200000
贷:在建工程 4200000
(3)4200000×[4÷(1+2+3+4)]=1680000
借:制造费用 1680000
贷:累计折旧 1680000
(4)借:固定资产清理 2520000
累计折旧 1680000
贷:固定资产 4200000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70000
贷:营业外收入 470000
510000
范文三:存货与固定资产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12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10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1000元(上述账户核算的均为甲材料)。
(2)4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200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4月1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58900元,增值税额10013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0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6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1)4月5日收到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
贷:材料采购 21000
(2)4月10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58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13
贷:银行存款 68913
(3)4 月20 日收到4 月10日购入的材料时:
借:原材料59000
贷:材料采购58900
材料成本差异100
(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1000-100)÷(80000+20000+59000)=1.195%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60000*1.195%=717元
借:生产成本60000
贷:原材料60000
借:生产成本717
贷:材料成本差异717
(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80000+20000+59000-60000)+(1900-717) =100183元
甲工业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千克。4月30日“原材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为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为707元、5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5月1日,冲回4月30日按暂估价4800元入账的A材料480kg。
(2)5月6日收到有关A材料的结算清单。清单上注明材料500kg,买价4750元,增值税935元,运杂费325元。材料短缺20kg,经查属正常损耗。所有款项以支票结算。
3)5月18日,发出材料5100kg。其中,生产产品耗用4800kg,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00kg,安装该车间设备时领用200kg。
(4)5月28日,购入材料3000kg,买价27000元,增值税4590元,承担运杂费1932元,款项均以支票结算,材料如数验收入库。
要求:
(1)计算5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2)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3)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1)5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707)+(4750+325-480×10)+(27000+1932-3000×10)]/[ (70000-4800)+480×10+3000×10]=-1.5%
(2)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 48000
制造费用1000
在建工程2000
贷:原材料51000
(3)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765
贷:生产成本 720
制造费用15
在建工程30
某工业企业H材料计划成本为每公斤50元,4月1日的H材料明细账内库存数量为800公斤,“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650元。
(1)4月3日,购入H材料200公斤,以转账支票支付货款共计9594元。其中:货价8200元,增值税额1394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4月7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H材料500公斤。
(3)4月10日,购入一批H材料600公斤已验收入库。购货发票中价税合计总额为37440元。其中:货价32000元,增值税额5440元。已于上月预付了材料货款30000元。以银行存款补付料款差额7440元。
(4)4月16日,车间 一般性消耗领用H材料800公斤。
(5)4月22日购入一批H材料400公斤,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货款及运杂费共计21460元。其中:材料货价18000元,增值税额3060元,运杂费400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6)4月24日,400公斤H材料已运达验收入库。
(7)4月25日,企业行政部门领用H材料100公斤,用于一般性建筑维修。 要求:(1)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结转本月入库H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3)计算本期H材料成本差异率。
(4)计算结转本期出库H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5)计算月末结存H材料的实际成本
(1)4.3
借:材料采购 8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94
贷:银行存款 9594
借:原材料 10 000
贷:材料采购 8 200
材料成本差异 1 800
4月7日
借:生产成本 25 000
贷:原材料 25 000
4月10日
借:材料采购 3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40
贷:预付账款30000
银行存款 7440
借:原材料 3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
贷:材料采购 32000
4月16日
借:制造费用 40 000
贷:原材料 40 000
4月22日
借:材料采购 18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
贷:银行存款 21 460
4月24日
借:借:原材料 20 000
贷:材料采购 18 400
材料成本差异 1 600
4月25日
借:在建工程58500
贷: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本月入库H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 -1800+2000-1600= -1400
本期H材料成本差异率
=(650-1400)/(40 000+60 000)
= -0.75%
本期出库H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生产成本 25 000 *(-0.75% )= -187.5
制造费用 40 000 *(-0.75% )= -300
在建工程 50 000 *(-0.75% )= -375
借:材料成本差异 862.5
贷:生产成本 187.5
制造费用 300
在建工程 375
月末结存H材料的实际成本
=600*50+ 600*50 *(-0.75% )
=29775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53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07~2011年5年内,每年的12月31日支付
2106000元,发生保险费、装卸费等7000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该设备并投入安装,发生安装费50000元,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甲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决定采用10%作为折现率,不考虑其他因素。(3.7908)
(1)2007年1月1日,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保险费、装卸费等
借:在建工程 7983424.8(2106000×3.7908)
未确认融资费用 2546575.2
贷:长期应付款 10530000
借:在建工程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2)2007年度发生安装费用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4)2007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结转工程成本、支付款项
20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546575.2)×10%=798342.48(元) 借:在建工程 798342.4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798342.48
借:固定资产 8838767.28
贷:在建工程 8838767.28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
(5)2008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
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10530000-2106000)-(2546575.2-
798342.48)]×10%=667576.73(元)
借:财务费用 667576.7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67576.73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
(6)2009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
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2106000-2106000)-( 2546575.2-798342.48-667576.73)] ×10%=523734.40(元)
借:财务费用 523734.4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23734.40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
(7)2010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
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2106000-2106000-2106000)-( 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 ×10%
=365507.84(元)
借:财务费用 365507.8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65507.84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
(8)2010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
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546575.2-798342.48-667576.73-523734.40-365507.84=191413.75(元)
借:财务费用 191413.7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1413.75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
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自行制造一台设备。在建造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支出:
20×9年1月6日用银行存款购入工程物资93 600元,其中价款80 000元,应交增值税13 600元,工程物资验收入库。
20×9年1月20日工程开始,当日实际领用工程物资80 000元;领用库存材料一批,实际成本6 000元;领用库存产成品若干件,实际成本8 100元,计税价格11 000元,计算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 870元;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水、电等劳务支出共计5 000元,工程应负担直接人工费10 260元。
20×9年4月30日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其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1月6日,购入工程物资、验收入库。
借:工程物资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3 600
(2)20×9年1月20日,领用工程物资,投入自营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80 000 80 000
(3)20×9年1月20日,领用库存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4)20×9年1月20日,领用库存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9 970 8 100 6 000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870
(5)结转应由工程负担的水电费。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5 000 5 000
(6)结转应由工程负担的直接人工费。
借:在建工程
10 260 10 2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20×9年4月30日,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计算并结转工程成本。
设备制造成本=80 000+6 000+9 970+5 000+10 260=111 230(元)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111 230 111 230
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出包方式建造一座仓库,合同总金额1 500 000元。按照与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的规定,公司需事前支付工程款1 000 000元,剩余工程款于工程完工结算时补付。
其账务处理如下:
(1)按合同规定时间预付工程款1 000 000元。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1 000 000
(2)工程完工,办理工程价款结算,补付剩余工程款500 000元。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1 500 000 500 000 1 000 000
(3)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计算并结转工程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10年至201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0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10万元,增值税为69.7万元,另发生运杂费1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1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1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 1 500 000 1 500 000
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5)2014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处置时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2010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8)计算201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9)编制201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借:固定资产 411(410+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9.7
贷:银行存款 480.7
(2)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11-15)/10=39.6(万元)
(3)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1-39.6)-321=50.4(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
(4)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21-15)/9=34(万元)
(5)编制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87
累计折旧 73.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
贷:固定资产 411
(6)编制201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5
贷:银行存款 25
借:固定资产 312
贷:在建工程 312
7)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12-16)/8=37(万元)
(8)处置时的账面价值=312-(312-16)/8×9/12-37=247.25(万元) 处置净损失=247.25-10-30+3=210.25(万元)
(9)编制201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7.25
累计折旧 64.75
贷:固定资产 312
借:银行存款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贷:银行存款 3
借:营业外支出 210.2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25
范文四:存货与固定资产
第六章 存货
本章重点与难点:
?存货的计价:存货的入账价值、存货的发出计价、存货的期末计价
?各类存货的会计核算及帐务处理(尤其是涉及原材料的各种账务处理)
?存货清查及盘盈、盘亏及毁损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原材料(重点)
第四节 商品(不做要求)
第七节 存货期末计价(重点)
一、存货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主要包括:1原材料 2、在产品 3半成品 4、产成品(工业企业)5、商品(商品流通企业) 6、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二、存货的特点
存货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但其流动性又低于现金、应收账款等其他流动资产。
存货具有时效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存货是有形资产。
存货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
三、存货的确认
存货的确认应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而不应以存货的存放地点以及是否收付款为依据。
四. 存货的分类
1、按存货的经济用途分类
(1)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储存以备出售的存货,如库存商品、产成品等。
(2)为了最终出售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如在产品、自制半成品。
(3)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备消耗的存货,如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2、存货按其存放地点分类 库存存货,指已运到企业, 并已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和商品以及已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 在途存货,包括运入在途存货和运出在途存货.
2、存货按其存放地点分类 加工中存货,指企业自行加工或已经委托外单位加工, 但尚未加工完成的各种存货. 委托代销存货,是指企业已经委托外单位代销, 但按合同规定尚未办理代销货款结算的存货。
第二节 存货的入账价值
(一)存货的初始计价
存货的初始计价,是指企业在取得存货时,对存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取得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
1)买价(发票上的价格,不包括增值税);
2)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等运杂费;
3)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入库存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5)交纳的有关税金,如支付的进口货物关税、消费税等。
例: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元,装卸费用2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
则该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存货采购成本 = 50×1200 + 600 + 200 + 180= 60980 借:原材料 609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
贷:银行存款 71180
2、自制存货
其实际成本包括自制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用等支出,以及应分摊的间接制造费用。
3、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按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4、接受捐赠的存货,如果捐赠方提供了凭据,按照凭据金额计价;如果没有凭据,则按照存货市场价格估计金额入账。
5、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6、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结余即为期末存货,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 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
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顺序是可以分离的,根据不同的存货流转假设,产生了不同的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 : ①先进先出法 ②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③移动加权平均法 ④个别计价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某企业期初结存某材料200件,单价40元;本期购入该材料400件,单价50 元;本期发出该材料500件,试计算存货发出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
发出500件材料总成本 = 200×40 + 300×50 = 23000
发出材料单位成本=(200×40 + 300×50)/500= 46
特点: 在先进先出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场价值。但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用早期的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会高估当期利润;反之,当物价下跌时,则会低估当期利润;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或期末存货的成本。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某种存货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购进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购进数量) = 本期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期结存存货成本
举例:某企业5月1日结存某材料200件,单价40元;5月3日购入该材料100件,单价50元;5月10日购入400件,单价48元;5月22日购入300件,单价45元。本月共发出该材料900件,期末结存100件。试计算存货发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解析: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40 + 100×50 + 400×48 + 300×45)/(200+100+400+300)
= 45.7
结存存货成本 = 45.7×100=4570
发出存货成本 = 200×40 + 100×50 + 400×48 + 300×45 - 4570= 41130(元)
课堂练习【资料】某厂2008年4月发生下列业务:
1)4月1日期初结存C材料500件,单位成本40元
2)4月5日购进C材料300件,单位成本42元
3)4月6日发出C材料600件
4)4月20日购进 C 材料500件,单位成本45元
5)4月28日发出 C 材料400件
6)4月29日购进 C 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6元
7)4月30日期末实际结存C 材料480
要求:(1)分别按先进先出法计算C材料的期末结存成本和本期发出成本。
(2)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C材料的期末结存成本和本期发出成本。
①、先进先出法
本期期初存货成本= 500×40 = 20000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300×42 + 500×45 + 200×46 = 44300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500×40+300×42+200×45=41600
本期期末存货成本=20000 + 44300 - 41600=22700
②、加权平均法
本期期初存货成本 = 20000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44300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00+43000)/(500+300+500+200)=66300/1500=42.87
本期期末存货成本=480×42.87=20577.60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20000 + 44300 - 20577.6=43722.40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4、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的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适用条件:1)各批存货必须是容易辨认的;
2)各批存货必须备有详细的批号、数量及单价等记录。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规定,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以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一般应采用此方法。
5、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前一时期的毛利率,再结合本期的销售收入净额计算确定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毛利率=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举例:某商业批发企业上月销售收入净额100万元,销售成本80万元;本月期初存货50万元,本期购入商品100万元,销售收入净额150万元,试计算本月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上月毛利率= × 100% = 20%
本月销售毛利=150 ×20% = 30 万
本月销售成本=150-30 = 120 万
本月期末存货成本= 50 + 100 - 120 = 30万
?零售价法——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期初存货成本和本期购货同时按成本和零售价记录,本期销售只按售价记录,通过计算成本率,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
计算步骤: 1)售价的成本率﹦
2)再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期初存货售价总额+本期购进存货售价总额-本期销售收入
3)本期销售成本——倒算出来。
(例题)某商店某月初存货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金额为125000元;本期进货成本为450000元,售价总额为675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640000元,试计算本月销售成本。 售价成本率= ×100%= 68.75%
期末存货售价=125000+675000-640000=160000
期末存货成本=160000 ×68.75%=110000
本月销售成本=100000+450000-11000=440000
第三节 原材料
定义:原材料是企业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购入物品,以及购入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性物品。
范围: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不包括购入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
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在途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
在途物资/材料 原材料 生产成本
1、外购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购入原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购入原材料,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在途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在途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月末发票尚未到达,按原材料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再以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2、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领用)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领用)
贷:原材料
3.自制原材料或生产废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4.出售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例)某企业从外地购入B材料,价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但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上述B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30000
贷:在途物资 30000
5月份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2000元,领用B材料2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A材料 12000
----B材料 20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2000
----B材料 20000
例: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5年9月甲材料期初余额为250000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1)9月3日购入甲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发生运费10000元。全部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不考虑运费抵抗增值税:
借:原材料 1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27 000
如果考虑运费抵抗增值税:
借:原材料 109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700
贷:银行存款 127 000
(2)9月25日仓库发出甲材料400000元,其中用于产品生产32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000元。
借:生产成本 320 000
制造费用 50 000
管理费用 30 000
贷:原材料 400 000
原材料短缺与损耗的处理
1)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验收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中;
2)属于供应单位发货等原因造成的短缺,尚未付款的,企业可以填写拒付理由书;
3)属于运输机构或过失人的原因造成的短缺,应将短缺部分的成本和增值税转入―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在途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
3.自制原材料或生产废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4.出售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例)某企业从外地购入B材料,价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但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上述B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30000
贷:在途物资 30000
5月份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12000元,领用B材料2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A材料 12000
----B材料 20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2000
----B材料 20000
例: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5年9月甲材料期初余额为250000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1)9月3日购入甲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发生运费10000元。全部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不考虑运费抵抗增值税:
借:原材料 1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27 000
如果考虑运费抵抗增值税:
借:原材料 109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700
贷:银行存款 127 000
(2)9月25日仓库发出甲材料400000元,其中用于产品生产32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000元。
借:生产成本 320 000
制造费用 50 000
管理费用 30 000
贷:原材料 400 000
原材料短缺与损耗的处理
1)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验收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中;
2)属于供应单位发货等原因造成的短缺,尚未付款的,企业可以填写拒付理由书;
3)属于运输机构或过失人的原因造成的短缺,应将短缺部分的成本和增值税转入―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在途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
产损溢‖账户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
二、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同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另行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反映,期末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科目设置 1 设置―材料采购/物资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成本”等账户。 2不再设置―在途材料(物资)‖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账务处理
1.购入原材料
账务处理与实际成本法相同,只不过把―在途物资‖换成―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按计划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节约差异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2.发出材料的核算(计划成本);
月末,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下述分录 :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上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应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调整为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用蓝字,节约差用红字)
(例1)东风公司9月6日购入甲材料,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材料验收入库,计划成本53000元。
(1)借:材料采购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53000
贷:材料采购 53000
(例2)东风公司9月末结转甲材料的成本差异3000元(节约额)。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000
(例3)东风公司生产车间9月份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2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66%(-3000÷53000)。则领用材料的同时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节约额?。会计分录为:
(1)借:生产成本 28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28 000
(2) 借:生产成本 1 585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585
材料成本差异 = 28000 ×(-5.66%)
= - 1584.8
课堂练习 甲公司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4年9月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1500(贷方);原材料计划成本单价100元。
2)9月7日,外购600单位,发票价格58000元,运杂费3000元,增值税10370元。 3)9月9日,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600件;
4)9月11日,外购500单位,发票价格50000元,运杂费1000元,增值税8670元。 5)9月20日,外购400单位,发票价格38400元,运杂费200元,增值税6562元。 6)9月15日,生产车间领用700件,到月末领用的材料尚有100件未耗用;
解析:(1)9月7日购入600件:
借:材料采购 6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370
贷:银行存款 71 370
(1)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购买600件则计划总成本为60000,超支。
借:原材料 60 000
贷:材料采购 60 000
同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
将以上两个会计分录合并: 借:原材料 6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贷:材料采购 61 000
(2)9月9日生产领用600件
借:生产成本 6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
(3)9月11日购入500件:
借:材料采购 5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670
贷:银行存款 59 670
同时,确认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 5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贷:材料采购 51 000
(4)9月15日生产领用700件
借:生产成本 70 000
贷:原材料 70 000
(5)9月20日购入400:
借:材料采购 38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562
贷:银行存款 45 162
借:原材料 40 000
贷:材料采购 38 600
材料成本差异 1 400
(6)月末有100件尚未耗用
借:生产成本 10 000
贷:原材料 10 000
车间领用了却没有用,则冲销原来已经计入生产成本的账。
(7)结转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1500+1000+1000-1400)/(50000+60000+50000+40000) =-0.45%
借:生产成本 540 (120000*0.45%)
贷:材料成本差异 540
上题中120000是怎么算出来的?
解析:第一次领用600件;第二次领用700件,没用完退回100件
(600+600)×100(单位计划成本)=120000
第五节 其他存货
一、包装物
包装物是指为包装本企业产品或商品而储备与使用的各种包装容器,如箱、桶、瓶、袋、坛等。作为包装物将随同产品出售、出借或出租,否则将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或低值易耗品对待。 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进行核算。
二、购置包装物的核算
包装物购置的核算可比照原材料的购置处理。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三、生产领用包装物的核算
生产领用包装物,其价值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四、出售包装物的核算
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将出售包装物的收入(不含税)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包装物的成本,借记 ―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没有收入可确认,但是要结转包装物的成本进―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五、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核算
(一)发出包装物收到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二)收到包装物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注意:出借包装物没有租金收入,不做账务处理。
(三)包装物成本摊销
出租包装物的本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包装物的成本摊销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四)收回包装物退回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同时,包装物入库: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借包装物)
(五)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比较低或使用年限比较短的劳动用具。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及在经营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特点:品种多、数量大、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容易损坏、收发频繁。
分类: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
(一)购入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购入的会计处理可比照原材料购入的核算。
(二)领用及摊销的核算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首次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中。 适用于一次领用数量不多、价值较小、使用期限短或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
2.分期摊销法
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后,将其全部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中。 适用于一次领用数量大、使用期限长、价值较高或不易损耗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是指在领用和报废低值易耗品时,各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到有关的成本费用中。
一、存货盘盈的核算
按规定,发生存货的盘盈、盘亏及毁损都要先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存货盘盈
1、发生存货盘盈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有关部门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现金盘盈是计入―营业外收入‖。
1、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
2、有关部门批准后,分不同情况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具体处理方法:①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转入―管理费用‖;
②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先扣除残料价值、可收回的保
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③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和可收回的保
险赔偿,然后将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
练习 1、甲公司月末进行盘点,发现盘盈油漆10公斤,价值800元。经查明是由于企业内部
计量原因所致。
1)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贷:管理费用 800
2.某企业月末进行盘点。盘亏A材料100件,金额3000元。经查明原因,该项存货盘亏属于
保管不善、存放不按规定导致,应由保管人员张三赔偿的有500元,请作出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510
贷:原材料——A材料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
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500
管理费用 30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510
3.某企业月末进行盘点。盘亏汽油100公斤,金额300元,盘亏焦炭13吨,金额2600元,
经查明原因,其中:汽油属于正常定额内损耗;焦炭中有8吨属于保管不善,存放不按规定,
应由保管人员赔偿的有500元;另外5吨属于自然灾害损失,应由保险公司赔偿500元。请作
出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393
贷:原材料——汽油 300
——焦炭 2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93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500
——保管人员 500
管理费用 1723
营业外支出 67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资料:红星电器厂所有存货均按实际成本计价;东风日化厂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假设这两
个厂分别发生了以下经济业务:
1、红星电器厂某日购入A材料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25000元,增值税4250元,
销售方代垫运杂费400元。上述款项全部支付,材料经验收入库。
2、东风日化厂某日购入B材料5000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
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500元,企业开出面额为1175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材料已验收入库,
单位计划成本20.5元。
3、红星电器厂生产车间某日领用A材料200件,该材料单位成本50.8元。
4、东风日化厂生产车间某日领用B材料3000克。
5、东风日化厂月末结转本月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2000元,并分摊发出材料成本差异1200元。
6、红星电器厂某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E产品100件,单位生产成本120元,共计12000元。
7、东风日化厂某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F产品2000件,单位生产成本30元,共计60000元。
8、红星电器厂某日销售E产品50件,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代垫运杂费200元,款项全部收到。
9、东风日化厂某日销售F产品1000件,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代垫运杂费500元,收到客户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59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红星公司采购: 借:原材料—A材料 25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50
贷:银行存款 29650
2、东风日化厂采购: (1)借:材料采购—B材料 10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票据 117500
(2)借:原材料—B材料 1025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102500
(计划成本单价20.5×5000克=102500)
3、红星领用A材料 借:生产成本 10160
贷:原材料—A材料 10160 (50.8×200=10160)
4、东风领用B材料 借:生产成本 61500
贷:原材料—B材料 61500 (20.5×3000=61500)
5、东风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1)借:材料采购—B材料 2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B材料 2000 (100500-102500=-2000)
(2)借:材料成本差异—B材料 1200
贷:生产成本 1200
或者:借:生产成本 1200
贷:材料成本差异—B材料 1200
6、借:库存商品—E产品 12000
贷:生产成本 12000
7、借:库存商品—F产品 60000
贷:生产成本 60000
8、(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其他应收款 200
8、(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
贷:库存商品—E产品 6000 (120×50=6000)
9、(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5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其他应收款 500
9、(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E产品 30000 (30×1000=30000)
第七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
1、存货的盘存制度-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
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目的:确定期末存货的数量
也称定期盘存制,是指会计期末通过现场实物的盘点来确定存货的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和销货(耗用)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特点:在这种盘存制下,企业平时对有关存货账面上只登记购入或收进,不登记发出,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再推算出本期销售或耗用的数量及成本。——以存计耗制或以存计销制。
永续盘存制 是指对存货设置明细帐, 逐日逐笔登记其收入数, 发出数, 并随时反映其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特点:存货明细帐按每一品种规格设置. 在明细帐中, 随时登记收入, 发出, 结存数量与金额. 通过存货帐簿资料, 可以完整地, 系统地反映存货的收入, 发出和结存情况。——以销计存制或以耗计存制。
“成本”——是指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法的企业必须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期末计价。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而不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或合同价。
1)若期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2)若期末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则须采用备抵法进行账务处理。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1)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则补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若应提数小于已提数,则冲减多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例题练习:(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的计价核算。假设该企业2005年末某项存货的账面成本为20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80000元,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2)假设2006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70000元,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元。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3)假设2007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94000元,则应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24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000
(4)假设2008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10000元,则应冲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6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6 000
练习例题
(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但是由于W7型机器的市场价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根据以上条件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2)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然为500万元,但是由于W7型机器的市场价值有所上升,使得W7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75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75
贷:资产减值损失 75
(3)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然为500万元,但是由于W7型机器的市场价值进一步上升,使得W7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555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
例题 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A材料的账面金额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根据以上条件作出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假定2009年6月30日,A材料的账面金额为100000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转变金额2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有所回升,甲公司出售A材料取得收入9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材料已发出,根据以上条件作出账务处理。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05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300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00
贷:原材料 100000
结转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0000
实质上,②③步可以合并写成: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000
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00000
?本章小结
1、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2、存货盘存的账务处理
3、存货期末计价的账务处理(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第七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特征
①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③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提到―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用以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
三、科目设置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①外购购入固定资产
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③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④租入的固定资产
⑤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例7—1)
2.需要安装(例7—2)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例7—3)
应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应通过 “在建工程”核算。
三、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份价值。
(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 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的土地除外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4个)
1、应当以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帐面原值作为折旧的基数。
2、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预计残值 - 预计清理费用
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4、折旧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方法不同, 即使前三者都相同,则计算的折旧额也不同。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①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②加速折旧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
2)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例题7-4】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7-5】:
1、概念 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2、 计算公式 : ①=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②某年折旧额= 该年固定资产帐面净值× ①
③ 最后2年转为直线法
年数总和法【例题7-6】
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
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方式: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总和)×100% ②某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①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帐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设备出租时)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出租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固定资产出租计提累计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一)概述1、期末计价的原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被损坏、技术陈旧等因素,导致固定资产发生减值。
2、期末计价的方法
1、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样。
二、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概念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债务重组等。
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 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终止确认。
(二)科目设置
(三)账务处理
1、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第一步——转入清理。(目的:冲销帐上记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差额)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处置过程中产生变价收入(如设备的残值收入,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
3、处置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处置过程中相关税金(如营业税等),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4、最后确认结转清理净损益
清理净损失的结转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净收益的结转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例题7-7】 【例题7-8】 【例题7-9】
固定资产的清查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核算
1、盘盈记录: 借:固定资产 ←按净值入帐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审批核销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盘盈固定资产当作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应根据重置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固定资产盘亏的核算
1、盘亏时冲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差额
累计折旧 ←冲账上记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冲账上记录
贷:固定资产 ←冲账上记录
2、审批后转销
借:其他应收款——××保管员
营业外支出 ←扣除赔款后的金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练 习1、2、3、4、5
范文五:存货及固定资产
第二章 存货
1、 购进A材料1000公斤,取得专票注明单价20元,增值税3400元,发生运费取得运输发票注明运费2000元、装卸费等3000元,料到入库,发生入库费600元,支票支付上述款项。
借:原材料 1000*20+2000*93%+3000+6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2000*7%
贷:银行存款 25460+3540=29000
购进A材料1000公斤,取得专票注明单价20元,增值税3400元,发生运费取得运输发票注明运费
2000元、装卸费等3000元,支票支付上述款项,料到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 1000*20+2000*93%+3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2000*7%
贷:银行存款 28400
(1) 材料到达,入库发现短少10公斤,经查韦运输途中自然损耗,其余材料入库;
此属自然损耗不作账务处理,但短少了数量,提高了单位成本。
(2) 材料到达,入库发现短少100公斤,经查韦运输途中非正常损耗,其余材料入库;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9000/1000*100
贷:在途物资 (20*1000+2000*93%+3000+600)/1000*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200*7%)/1000*100
入库
借:原材料 25460-2546
贷:在途物资 25460-2546
后查明系运输途中被盗,运输公司赔偿1200元、保险公司赔偿700元,其余由企业自行承担。
借:其他应收款—运输公司 1200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700
借:营业处支出 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900
购进A材料1000公斤,取得专票注明单价20元,增值税3400元,发生运费取得运输发票注明运费
2000元、装卸费等3000元,料到入库,上述款项暂欠。
借:原材料 1000*20+2000*93%+3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2000*7%
贷:应付账款 28400
购进A材料1000公斤,料到入库,结算凭证未到,估计单位成本245元。
借:原材料 245*1000
贷:应收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45*1000
以后结算凭证到了再红字冲回此分录
2、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物资。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有关资料如下:
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成本为6060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60600
贷:原材料 60600
按合同规定,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用94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
税和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94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400*0.17
贷:银行存款 11018
消费税暂未作分录(分两种情况)
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给运输公司往返运杂费600元(不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委托加工物资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完成后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收回后准备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
品;若收回后准备直接外售。
消费税=(材料成本+加工费及辅料)/(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若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情况(消费税准予抵扣)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0600+9400)/(1-30%)*30%
贷:银行存款 30000
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60600+9400+6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70600
若收回后直接外售情况(消费税计入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60600+9400+600+3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00600
3、甲公司2005年9月10日与乙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按每件1500
元的价格向乙企业提供A产品120件,预计销售费用2500元、销售税费7500元。2005年末A
产品库存100件 (总成本145000元),市场价1600元/件。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500*120-2500-7500=140000小于成本145000.需计提5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00
甲公司2005年9月10日与乙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按每件1500
元的价格向乙企业提供A产品120件,预计销售费用25元/件、销售税费75元/件。2005年末
A产品库存200件 (单位成本290000元),市场价1600元/件,若通过市场销售,销售费用为
30元/件,销售税金80元/件。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合同部份(1500-25-75)*120=168000小于成本290000/200*120
=174000 计提6000
非合同部份(1600-30-80)*80=119200大于成本290000/200*80
=116000 不计提
分录同上
甲公司2005年9月10日与乙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按每件1400
元的价格向乙企业提供A产品200件。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出来A产品,但已
经持有生产A产品200件的原材料-B材料,其账面价值24400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240400
元。将B材料加工成A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6000元,预计A产品实际成本270000
元,A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件5元,B材料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共计为50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400-5)*200=279000大于成本270000 无需计提
所以B材料也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公司2005年9月10日与乙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甲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按每件1400
元的价格向乙企业提供A产品200件。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出来A产品,但已
经持有生产A产品200件的原材料-B材料,其账面价值24400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240400
元。将B材料加工成A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56000元,预计A产品实际成本300000
元,A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件5元,B材料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共计为50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400-5)*200=279000小于成本300000 需计提21000
B材料需计提21000存货跌价准备,同A产品
分录同上
第三章 固定资产
1、 外购设备取得专票注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发生运费5万元、保险费等7
万元,设备收到等待安装,支票付款。
分录 借:工程物资 100+17+5+7=129
贷: 银行存款 129
将设备交给委托某安装公司安装;
分录 借:在建工程 129
贷:工程物资 129
支票预付安装费10万元;预付款先计入预付账款中安装完毕后转出。
分录 借:预付账款 10
贷:银行存款 10
安装完毕,支票支付工程余款4万元;
分录 借:在建工程 14
贷:预付账款 10
贷:银行存款 4
设备交付使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分录 借:固定资产 143
贷:在建工程 143
2、 甲企(一般纳税人)业2007年1月1日开始购建固定资产,支票购买工程材料取得专
用发票列示价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料收到。
分录 借:工程物资 100+17=117
贷:银行存款 117
工程领用工程材料80%。
分录 借:在建工程 117*80%=93.6
贷:工程物资 93.6
工程领用生产经营用料成本30万元。
分录 借:在建工程 35.1
贷:原材料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0.17=5.1
工程领用企业所产产品成本50万元,同类售价60万元。视同销售(不作收入不结转成本) 分录 借:在建工程 60.2
贷:库存商品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0.17=10.2
计提工程人员工资50万元和福利费14%。工程耗用水电车间的水电费34.1万元,支票
支付工程管理费监理费公证费等20万元。
分录 借:在建工程 111.1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7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4.1
贷:银行存款 20
该工程当年10月5日完工,交付行政部门使用(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4%)。
分录 借:固定资产 111.1+60.2+35.1+93.6=300
贷:在建工程 300
未用工程材料转为生产经营用。
分录 借:原材料 2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工程物资 117*20%=23.4
计提折旧(要求用双倍余额法) 进行大修理阶段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第一年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 折旧=300*2/5=120
第二年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 折旧=(300-120)*2/5=72
第三年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折旧=(300-120-72)*2/5*5/12=18
分录 借:管理费用 120+72+18=210
贷:累计折旧 210
企业于2008年11月5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领用材料1万
元,应付工资2万元、福利费0.28万元,现金支付其他0.12万元。
分录 借:管理费用 3.57
贷:原材料 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17=0.17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0.28
贷:库存现金 0.12 2010年3月31日对其委托给A公司进行改建;
分录 借:在建工程 90
借:累计折旧 210
贷:固定资产 300
支票预付改建费25万元;
分录 借:预付账款 25
贷:银行存款 25
5月31日改建完毕结算以支票支付改建费5万元,交付使用;
分录 借:在建工程 30
贷:预付账款 25
贷:银行存款 5
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90+30=120
贷:在建工程 120
(若为118万元,折旧按118万元提取,另2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
分录 借:固定资产 118
借:营业处支出 2
贷:在建工程 120
预计还可使用4年,预计可收回金额140万元,预计净残值不变。
计提折旧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折旧=120*2/4=60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折旧=(120-60)*2/4=30
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折旧=(120-60-30-300*4%)/2*7/12=5.25
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30+5.25=95.25
贷:累计折旧 95.25
2012年12月8日将其出售,出售款20万元收到,支票支付清理费2万元,收回残料3
万元入库,营业税率5%。(300、210)要求:作甲公司有关的分录(该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
减法折旧),增值税率17%
分录 准备出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95.25=24.75
借:累计折旧 95.25
贷:固定资产 120
收到出售款 借:银行存款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
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收回残料 借:原材料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计提应交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0*5%=1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借:营业外支出 4.75
贷:固定资产清理 4.75
3、06年12月29日A公司某车间融资租入一条生产线,起租日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为84万元,租期3年(该资产尚可使用期限4年),内含利率10%,从07年开始每年末支付租金30万元,租赁期满,该生产线预计残值11.7万元,其中A公司担保余值10万元,未担保余值1.7万元。A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输费、途中保险费4万元;安装公司安装支票安装费12.89万元。设备06年12月31日完工交付基本车间使用。租期内第三年支付该生产线修理费10000元。3年期满归还生产线。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83.11万元)
要求:编制A公司租入设备,支付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资产交付使用,按期支付租赁费,每年计提折旧,期满退还的会计分录。(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
融资租赁3年的最低付款额=每年支付的租金及担保余值=30+30+30+10=100 最低付款额的现值=30*年金现值系数=83.11
最低付款额现值与公允价值比较孰低者取用:83.11小于公允价值84取83.11 分录 确定融资费用
借:在建工程 83.11
借:未确定融资费用 16.89
贷:长期应付款 100
支付保险及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4+12.89=16.89
贷:银行存款 16.89
交付车间使用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6.89+83.11=100 贷:在建工程 100 支付修理费
借:制造费用 1
贷:银行存款 1
2007年度计提折旧==(100-担保余值10)*3/6=45
借:制造费用 45
贷:累计折旧 45
2007年度末确定的融资费用=(100-16.89)*10%=8.31
借:财务费用 8.31
贷:未确定融资费用 8.31
2007末支付租金30
借:长期应付款 30
贷:银行存款 30
2008年度计提折旧==(100-10)*2/6=30
借:制造费用 30
贷:累计折旧 30
2008年度末确定的融资费用==(100-30-8.31)*10%=6.14
借:财务费用 6.14
贷:未确定融资费用 6.14
2008年末支付租金30
借:长期应付款 30
贷:银行存款 30
2009年度计提折旧==(100-10)*1/6=15
借:制造费用 15
贷:累计折旧 15
2009年度确定融资费用 16.89-8.31-6.14=2.44
借:财务费用 2.44
贷: 未确定融资费用 2.44
2009年末支付租金30
借:长期应付款 30
贷:银行存款 30
3年满归还生产线 担保余值10
借:长期应付款 10
借:累计折旧 45+30+15=9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00
4、某公司有关业务资料如下:要求:进行前5年账务处理。
2006年12月10日,收到甲公司投入的一台设备,合同价值为95.24万元,设备交付安装; 分录 借:在建工程 95.24
贷:银行存款 95.24
安装中领用经营用料2万元、增值税17%,发生工资费3万元,福利费0.42万元; 分录 借:在建工程 5.76
贷:原材料 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17=0.34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0.42
设备安装完毕21日交付使用。
分录 借:固定资产 95.24+5.76=101
贷:在建工程 101
预计设备使用寿命8年,预计净残值1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一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始终为1万元;预计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更;为简化计算过程,该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净价59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1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7年度计提折旧=(101-1)/8=12.5
分录 借:制造费用 12.5
贷:累计折旧 12.5
2007年末此设备的账面价值=101-12.5=88.5 可收回金额取大(61大于59)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88.5-61=27.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7.5
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净价43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8年度计提折旧=(61-1)/7= 8.6
分录 借:制造费用 8.6
贷:累计折旧 8.6
2009年度计提折旧=(61-1)/7=8.6
分录 借:制造费用 8.6
贷:累计折旧 8.6
2009年末此设备的账面价值=61-8.6*2=43.8 可收回金额取大(43小于45) 账面价值小于可收回金额(43.8小于45)故不需计提准备
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净价16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2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10年度计提折旧=8.6 账务分录处理同上
2011年度计提折旧=8.6 账务分录处理同上
2011年末此设备的账面价值==43.8-8.6*2=26.6 可收回金额取大(16大于12)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6.6-16=10.6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6
5、某公司有关业务资料如下:2007年12月10日,公司购置了一台设备,价值为8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发生运杂费0.64万元,款项全部支付,设备交付安装;
分录 借:在建工程 80+13.6+0.64=94.24
贷:银行存款 94.24
安装中领用经营用料2万元,发生工资费等3.42万元;设备安装完毕21日交付管理部使用。
分录 借:在建工程 5.76
贷:原材料 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17=0.34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42
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94.24+5.76=100
贷:在建工程 100
预计设备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1万元。该设备一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始终为1万元;预计使用寿命没有发生变更;为简化计算过程,该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求:进行5年账务处理。
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净价21万元,未来4年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8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8年度计提折旧=100*2/5= 40
分录 借:管理费用 40
贷:累计折旧 40
2008年末账面价值==100-40=60 可收回金额取大(21大于18)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21=39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9
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市场销售净价13万元,未来2年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9年度计提折旧==21*2/4=10.5
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5
贷:累计折旧 10.5
2009年末账面价值==21-10.5=10.5 可收回金额取大(13小于15)
因为账面价值10.5小于可收回金额15吗,故不需计提准备。
2010年度计提折旧==(21-10.5)*2/4=5.25 分录同上
2011年度计提折旧==2012年度计提折旧=(21-10.5-5.25-1)/2=2.13 分录同上。
第四章 无形资产课堂练习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x2年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阶段发生费用7万元、开发阶段发生费用30万元,研究开发阶段共发生材料费5万元、增值税0.85万元,有关人员工资10万元、福利费1.4万元,设备折旧费9万元,支票支付其他10.75万元。
分录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0
贷:原材料 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0.85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4
贷:累计折旧 9
贷:银行存款 10.75
年末把费用化支出结转
借:管理费用 7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
20x3年1月初研发完毕投入新产品使用。预计使用10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摊销。 分录 借:无形资产 3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0
20x4年末专利技术预计可收回金额16万元;
2003和 2004年度摊销 ===30/10*2=6
分录 借:制造费用 6
贷:累计摊销 6
此时的账面价值=30-6=24大于可收回金额16.计提减值准备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16=8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
20x6年末专利技术预计可收回金额6万元;
2005和2006年度摊销==16/8*2=4 分录同上
此时的账面价值=16-4=12大于可收回金额6.计提减值准备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
20x7年末专利技术预计可收回金额5万元。
2007年度摊销==6/6=1 分录同上
此时的账面价值==6-1=5小于可收回金额5.1.故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一, 20x8年1月16日出售专利技术,收到价款4万元,营业税率5%。
分录 借:银行存款 4
借:累计折旧 6+4+1=11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6=14
借:营业处支出 1.2
贷:无形资产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5%=0.2
第二, 20x8年1月16日出租专利技术,收到当月租金1万元,营业税率5%。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出租仍计提摊销1月份摊销=5/5/12=0.08
借:其他业务成本 0.08
贷:累计摊销 0.08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0.0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5
第三,20x8年初,预计该专利技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报废分录 借:累计摊销 11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4
借:营业处支出 5
贷:无形资产 30
第五章 投资性房地产课堂练习
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编制会计分录。
07年初某企业购入某房地产支付1000万元,准备出租(已签订出租合同),支票支付。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上半年租金14万元收到.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4
贷:其他业务收入 14
3月末公允价值1100万元。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6月末公允价值1080万元。
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7月初,将其出售,收到出售款1120万元,营业税率5%。要求: 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2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8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120*5%=56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6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2、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编制会计分录。
06年末某企业购入某房地产支付1000万元,07年初已出租(已签订出租合同),支票支付。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预计净残值4%,预计使用50年。上半年租金14万元收到。
分录 借:银行存款 14
贷:其他业务收入 14
出租计提折旧 2007上半年的折旧=1000*(1-4%)/50*6/12=9.6
借:其他业务成本 9.6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6
6月末预计可收回金额900万元。
账面价值=1000-9.6=990.4大于可收回金额900,计提减值准备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4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0.4
第一,7月初,将其出售,收到出售款920万元,营业税率5%。
分录 借:银行存款 9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92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6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0.4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6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20*5%=46
第二,7月初具备了按公允价值计量条件,改按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940万元。盈余公
积提取比例15%。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转换时将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4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6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0.4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
贷:盈余公积 40*15%=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6=34
第三,7月初具备了按公允价值计量条件,改按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880万元。盈余供
给提取比例15%。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8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6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什准备 90.4
借:盈余公积 20*15%=3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3=17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
第四,7月初,将其转为生产厂房。
分录 借:固定资产 10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9.6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0.4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
贷:累计折旧 9.6
贷:固定资产减傎准备 90.4 3、07年年初建造房屋一栋,发生材料费等400万元;07年末建造完毕交付使用作为仓库,
预计残值40万元,可使用30年。
分录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400
借:固定资产 400
贷:在建工程 400
08年末预计可收回金额310万元,预计还可使用2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
08年计提折旧 ==400-40/30= 12
分录 借:管理费用 12
贷:累计折旧 12
账面价值=400-12=388大于可收回金额310,计提减值准备
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88-310=7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8
08年签订出租合同(从09年初开始出租)。
第一,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编制自用转为投资房地产分录。
分录 借:投资房地产 400
借:累计折旧 12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8
贷:固定资产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摊销) 12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78
第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当天公允价值300万元,编制自用转为投资房地产分录。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0
借:累计折旧 12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8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固定资产 400
第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当天公允价值330万元,编制自用转为投资房地产分录。
当自用(存货)房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以当日公允价
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当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里,处置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 收入)。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30
借:累计折旧 12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8
贷:固定资产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09年3月末公允价值370万元。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70-330=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09年6月末公允价值360万元。
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70-360=10
7月初,将其出售,收到出售款380万元,营业税率5%。
分录 借:银行存款 3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8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6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3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9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80*5%=19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
4、07年初某企业购入某房地产支付1000万元。已出租(已签订出租合同),支票支付。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3月末公允价值900万元。
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6月末公允价值940万元。
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第一,7月初,将其转作厂房,当天公允价值950万元。
分录 借:固定资产 95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第二,7月初,将其转作厂房,当天公允价值910万元。
分录 借:固定资产 91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