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2018成都一诊语文答案
成都市 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Ⅰ卷 一 阅读题 (共 70分 )
一 二 现代文阅读 (35分 )
一一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 每小题 3分 )
1.C(A. 已经形成 理解不当 . B 反映了 嬗变 理解错误 , D 强加因果 ) 2.D(对引用目的分析错误 )
3.A(条件关系不成立 )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4~6题 .(14分 )
4.C(借代的手法判断错误 , 应为 借喻 )
5.(5分 ) ①春天是和平的岁月 ; ②春天是回忆中故乡的自然生机与美好人情 ; ③春 天是苦尽甜来的生活改善 ; ④春天是对美好的期盼 ; ⑤春天是改造命运创造未来的奋斗精 神 .(一点 1分 . 意思相近即可 )
6.(6分 ) ①词语使用 :使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词语 , 形象可感 ; ②词语搭配 :词语组 合新颖独特 , 具有诗意 . ③句式使用 :整句的大量运用 , 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 ④修辞运 用 :使用了拟人 二 比喻等手法 , 表达生动 , 富有情趣 . (每点 2分 , 任答三点得满分 . 意 思相近即可 )
(三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7~9题 .(12分 )
7.(3分 ) B (中国 A I 企业增量在 2015年达到峰值 , 是新增 A I 企业数量为 166家而 不是 A I 企业总量 ) .
8.(5分 ) C D (C 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 无中生有 ; D 各行业 扩大 范围 )
9.(4分 ) 企业角度 :①抓住机遇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 ; ②关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 积极投入原创技术研究 . 个人角度 :①积极理解 二 跟踪人工智能 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 ; ②学习掌握新技能 , 提升自我 , 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潮 (每点 1分 , 意思相近即可 )
二 二 古诗文阅读 (35分 )
(一 ) 文言文阅读 (19分 )
10.C(该 :完备 )
11.B(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错误 . 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 , 多则十 几 个 ; 普通 就是梁武帝的第二个年号 )
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 1一 页 (共 3页 )
12.B( 出资帮助他修房子 原因分析错误 )
13.(10分 )(1)(5分 ) (明山宾 ) 服丧期满 , 州中征用为从事史 ; 他的哥哥明仲璋 被经久不愈的病缠绕 , 家境贫穷 , 明山宾于是求取官职 (来接济家庭 ) . (大意正确 2分 , 服阕 婴 干禄 各 1分 )
(2)(5分 ) 当初 , 明山宾在州府时 , 所管辖的平陆县歉收 , (他 ) 开仓放粮来赈济民 众 .(大意正确 2分 , 部 不稔 赡 各 1分 )
(二 )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
14.(5分 ) A C (A. 动景与静景相结合 错 ; C . 暗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错 )
15.(6分 ) 本词用太史公文章 雄深雅健 的风格总括灵山特点 . ①上片重点写雄 :千峰万壑 , 如骏马奔腾 ; 飞瀑直泻 , 如明珠倒溅 ; 长松茂林 , 如万军列阵 . 画面壮阔 , 气 势雄伟 . ②下片重点写雅 :用谢家子弟 衣冠磊落 二 司马相如 车骑雍容 , 写出优雅意 态和雍容气度 .(每点 3分 , 意思相近即可 )
(三 ) 名句名篇阅读 (5分 )
16.(5分 )(1) 犬牙差互 (2)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若夫 ) 乘天 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第 Ⅱ卷 一 表达题 (共 80分 )
三 二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
17.D(③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 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 ④附庸风雅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 , 从事有关文化活动 ; ⑥坐而论道 :原指坐着议论政事 , 后指空 谈大道理 ; ①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 ②虚左以 待 :空着尊位 , 等待宾客 二 贵人 ,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 ⑤目光如炬 :眼光像火炬那 样亮 . 形容见识远大 . )
18.C(A 项 人员离职 二 资金短缺 二 生存困难 并列不当 , B 项成分残缺 , 具有 之后缺宾语 , D 项句式杂糅 , 本着方便市民为原则 有误 , 应为 本着方便市民的原则 或 以方便市民为原则 )
19.B(A 项 令郎 使用不当 , C 项 华诞 不当 , D 项 失陪 不当 . ) 20.(6分 ) 示例 :①人们很难不忘初心 ②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 ③人们才应该不忘 初心
21.(5分 ) 示例 :②火爆的网上促销活动不一定致使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存在大量 的问题 .
③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老年人 , 不一定会落入购物欺诈陷阱中 .
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 2一 页 (共 3页 )
四 二 写作 (60分 )
22.
一等 (20 16分 ) 二等 (15 11分 ) 三等 (10 6分 ) 四等 (5 0分 )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
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
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 , 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
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说明 :
(1) 基础等级评分 , 内容 以 题意 二 中心 为重点 , 表达 以 语言 二 文 体 为重点 ; 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 , 表达项 二 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 酌情给分 .
(2) 发展等级评分 , 不求全面 , 可根据下列 特征 4项 16个评分点 , 选择其中的 突出点 , 按等级给分 , 甚至满分 . 发展等级分以 有文采 有创意 为重点 .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 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 ,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丰富 :材料丰富 , 形象丰满 , 意境深远 .
有文采 :词语生动 , 句式灵活 ,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 文句有表现力 .
有创意 :见解新颖 , 材料新鲜 , 构思新巧 ,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 , 有个性色彩 . (3) 确认为抄袭的作文 , 基础等级 在四等之内评分 , 发展等级 不给分 ; 如确认 为 套作 , 可适当扣分 .
(4) 缺标题扣 2分 ; 每一个错别字扣 1分 , 重复不计 , 扣满 3分为止 . (5) 标点符号酌情扣分 , 一逗到底扣 2分 , 扣满 2分为止 .
(6) 文章不足 800字 , 每少 50字扣 1分 .
语文 一诊 考试题答案第 3一 页 (共 3页 )
范文二:2016成都七中一诊模拟 语文试题
成都市高 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 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 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 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从业人 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 “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 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 ,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 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 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 云 :“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 官民之家, 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 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 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 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 ,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 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 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 ,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 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 _易知易晓。丘溶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 . 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 人心。 “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 ,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 。在感 发 _人心这点上 . 丘溶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又体差井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 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 、币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丘溶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 的面部表情 :“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法然流涕 者。 ”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 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 ,有删改 ) 1.下列对官方重视戏曲传播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戏曲虽然地位不如诗文尊贵,但与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之一。
B .戏曲从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平民演出,文化下移也迫使官方重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 改变。
C .戏曲不登大雅之堂,且妄撰词曲,在演出中常有违规越礼之事,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传播的 功效。
D .戏曲传播易知易晓,且受众广泛,传播面大,可以成为有效而广泛地传播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
载体。
2.下列表述,不属于官方重视戏曲传播举措的一项是
A .元明时期拟定了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以法律形式对戏曲进行禁限和倡导。
B .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
C .明朝统治者盛推能宣扬儒家伦常、实现传播教化的经典戏曲,如《琵琶记》 。
D .明朝朱权认为杂剧是“太平之胜事”,支持《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有“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但在感发人心上,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具有 一致性。
B . 《御制大明律》中的“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体现了官府借戏曲传播 意识形态的意愿。
C .清初流传的《桃花扇》与《长生殿》 ,将一己之情与国运相融合,不但具有教化功能,而且接续 了史家意识。
D .诗文是个体的阅读接受,戏曲是剧场的群体接受,因此戏曲比诗文更能打动受众,更具有传播 的广泛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
(一 ) 文言文阅读 (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
.. 。颓褥子收从 之,冒梁姓,仕隋。生世充,以荫为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 . 郡承。杨玄感反,吴人朱燮、 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
卒,故人争为效。大业
.. 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至盱眙,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羸兵以示 弱。让笑曰 :“世充文法吏,安知兵 ? 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 ! ”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 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世充知贼懈, 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大小百余 战,无大胜负。诏即拜右翊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会江都弑逆,
群巨奉杨侗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畀李密,趣兵北讨。密战胜 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 :“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 之下,吾属无类矣 ! ”文都等闻,大惧。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 :“尝与公等约,左右仆 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 ? ”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 入殿伏甲杀之。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曜、 田阁拒战太阳门 . 曜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绐侗曰 :“元文 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 曰 :“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 自 《 唐 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十》 ,有删节 )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世充数战阳 /不利 /走壁 /让益骄数日 /稍分其下 /南略 /裁留兵 /足围壁 /
B .世充数战 /阳不利 /走壁 /让益骄 /数日 /稍分其下南 /略裁留兵 /足围壁 /
C .世充数战 /阳不利 /走壁 /i卜益骄 /数日 /稍分其下南略 /裁留兵足围壁 /
D .世充数战 /阳不利 /走壁 /让益骄数日 /稍分其下 /南略 /裁留兵足围壁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
“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 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 .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 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 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工世充能笼络士卒。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 . 他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 .工世充有军事才能。盱眙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 .王世充有理性判断。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 .工世充果断而谨慎。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 ? 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 ! ” (5分 )
译文 : ▲
(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 (5分 )
译文 : ▲ , ▲ 。
(二 )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8~9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 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 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 :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8. 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 (5分 )
答 : ▲
9.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
答 : ▲
(三 )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
10. (1)李白 《蜀道难》 运用夸张手法, 直接描写山峰之高、 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 ▲ , ▲ 。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 ▲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
小 城 三 月
萧 红 我有一个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外祖父家,翠
姨就是这个外祖母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
翠姨对我哥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哥哥对翠姨就像对我们,也是完全的一样。不过哥哥讲故事的 时候,翠姨总比我们留心些。哥哥对翠姨比对我们稍稍客气一点,这显然因为翠姨是客人的关系,而且在 名分上比他大。
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她的母亲来接她回去整理 嫁妆。
翠姨一听就得病了。但没几天,她母亲就带着她到哈尔滨采办嫁妆去了。偏偏那带着她采办嫁妆 的向导又是哥哥给介绍来的他的同学。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着。又加上 已经学了俄国人的规矩,处处尊重女子,所以翠姨当然受了他们不少的尊敬。不用说,买嫁妆她是不痛快 的,但那几天,总算她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
她回来时,母亲又接她来到我们家。后来,她的母亲发现她对出嫁太不热心,该剪裁的衣裘,她 不去剪裁。做母亲的总是常常要加以督促,后来就要接她回去,接到她身边,好随时提醒。她的母亲以为 年轻的人必定要随时提醒,不然总是贪玩。而况出嫁的日子又不远了,或者就是二三月。
想不到外祖母来接她的时候,她竟很勇敢的提出读书的要求。她说她要念书,她想不到出嫁。开 初外祖母不肯,到后来,她说若是不让她读书,她是不出嫁的。外祖母没有办法,依了她。给她在家里请 了一位老先生,就在自己家院子的空房子里摆上了书桌,还有几个邻居家的姑娘,一齐念书。
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整天闷闷不乐。她的母亲问她,有什么不如意 ? 陪嫁的 东西买得不顺心吗 ? 或者是想到我们家去玩吗 ? 什么事都问到了。
翠姨摇着头不说什么。
过了些日子,我的母亲去看翠姨,带着我的哥哥。他们一看见她,第一个印象,就觉得她苍白了 不少。而且母亲断言,她活不久了。大家都说是念书累的,外祖母也说是念书累的,没什么要紧的,要出 嫁的女儿们,总是先前瘦,嫁过去就要胖了。
翠姨自己则点点头,笑笑,不承认,也不加以否认。还是念书,也不到我们家来了。
翠姨越来越瘦了,哥哥去到外祖母家看了她两次,也不过是吃饭,喝酒,应酬。而且说是去看外 祖母的。哥哥回来也并不带回什么欢喜或是什么新的忧郁,还是一样和大家打牌下棋。
翠姨后来支持不了,躺下了。她的婆婆听说她病,就要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 ? 这种消息,翠姨听了病就更加严重。
母亲叫哥哥去看翠姨。母亲晓得他们年轻人是很拘泥的,或者不好意思去看翠姨,也或者翠姨是 很想看他的,他们好久未能看见了。同时翠姨不愿出嫁,母亲很久就在心里边猜疑着他们了。男子是不好 去专访一位小姐的,这城里没有这样的风俗。母亲给了哥哥一件礼物,哥哥就可去了。
哥哥去的那天,她家里正没有人。
翠姨大概听出什么人来了,就在里边说 :“请进来。 ”
哥哥进去了,坐在翠姨的枕边,他要去摸一摸翠姨的前额,是否发热,他说 :“好了点吗 ? ” 他刚一伸手,翠姨就突然拉了他的手,而且大声哭起来,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了似的。哥哥没有 准备,很害怕,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同时听得见外边已经有人来了,就要开门进来了。
翠姨平静的向他笑着,说 :
“你来得很好,一定是姐姐告诉你来的,她爱我一场,可惜我不能报答她了……我现在只想死得 快一点就好,多活一天也是多余的……人家也许以为我是任性……其实是不对的,那家对我也很好,要是 过去,他们对我也会是很好的,但是我不愿意。我小时候,就不好,我的脾气总是,不从心的事,我不愿 意……可是我怎能从心呢……真是笑话……谢谢姐姐她还惦着我……请你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的那么苦 呢,我也很快乐……”翠姨苦笑了一笑, “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哥哥茫然的不知道说什么,这时祖父进来了。看了翠姨的热度,又感谢了我的母亲,对我哥哥的 降临,感到荣幸。他说放心吧,翠姨的病马上就会好的,好了就嫁过去。哥哥看了翠姨就退出去了,从此 再没有看见她。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
等我春假回来,母亲还当我说 :“要是翠姨一定不愿出嫁,那也可以,假如他们当我说。 ”
翠姨坟头的草籽已经发芽了,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
这时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暖和的太阳,又转回来了。
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 条,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的吹。
大街小巷,到处的鸣呜呜,呜呜鸣。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回来似的。
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年轻的姑娘们,她们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
她们热心的弄着剪刀,打着衣样,白天黑夜的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 车来。
(节选自萧红《小城三月》 ,有删改 )
(1)下 列 对 这 篇 小 说 思 想 内 容 与 艺 术 特 色 的 分 析 和 鉴 赏 , 最 恰 当 的 两 项 是 ( )( ) (5分 )
A .小说开头对翠姨身世的介绍,既表明翠姨和哥哥有恋爱的可能,又暗示翠姨生活凄苦,没有选择 命运、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
B .哥哥和翠姨之间的爱慕是不露痕迹的,但从翠姨坚决要“念书”、哥哥后来“常常落泪”等细节, 可以看出他们早已互相倾心。
C .翠姨的母亲“什么事都问到了”,却唯独不知道翠姨内心的真正想法,小说以此反映了母女 之间的隔阂,表现了翠姨的孤独。
D .“我”是翠姨命运的见证者,在众人都不懂得翠姨的情况下,“我”却表现出对翠姨和哥哥 勇敢热烈的爱情的理解和同情。
E .小说以波澜不惊的语言,叙述了翠姨短暂而又充满无奈与悲哀的人生,小城这一生活背景的 落后,更显出她的人生的孤独感。
(2)翠姨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
答 : ▲
(3)小说结尾着力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请简要分析。 (6分 )
答 : ▲
(4)文中写道:“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翠姨究竟为什么会死去 ? 请结合全文对此 加以探析。 (8分 )
答 :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
流沙河 :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徐琳玲 暗幽幽的光线里,流沙河坐在背靠阳台窗户的单人沙发里,慢悠悠讲着《诗经》 ,语调平缓得如 一条溪流。坐着看,这是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头脑却敏捷、锐利得让人赶不上趟。谈话间,他在客厅 和书房间来回疾行:一会儿从书房里搬出一本厚厚的 《十三经注疏》 , “嗖” 地又一转身, 拿来一个放大镜, “嗖”地又起身从书房端出纸笔,给记者拆解姓氏的由来。
他原名余勋坦,笔名“流沙河”出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 。 1931年生于 成都, 4岁开始研习古文,在民国时代的公立学校里念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一年级。
那是一个新旧文化彼此交汇、撞击的年代。学堂的国文老师们认为白话文浅近直白,一看就懂, 老祖宗留下的古文篇章才是珍珠。 “我的小学老师规定所有的作文必须用文言文写。中学时,国文老师把
《古文观止》里的许多文章都选进来。所以,我们在课堂里学的,比国民政府规定的《国文教科书》要多 得多。 ”念高中时,他已经背下了《庄子》 、 《孟子》 、 《荀子》中的不少篇章,以及曾国藩、桐城派的文章。 “当时我们十三四五岁,记忆力特别好,背了这么多古诗词、经典,现在想忘记都忘不掉。 ”流沙河认为, 学古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背诵,记住了会终生受益, “你会用一辈子来消化它,慢慢懂得它,形成一种文化 ..
性人格
... 。 ”
1947年春,他考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 和当时大多数热爱文艺的青年一样,兴趣迅速转向了新 文学。巴金的小说、鲁迅的杂文、曹禺的戏剧,还有艾青的诗歌都让他沉迷。他开始向报纸投稿,陆陆续 续发表了十来篇短篇小说、诗、杂文。一个崭新的世界于 1949年到来。以最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后, 流沙河再也按搽不住热情,就读半年后就离校投身“创造历史的洪流” ,先在《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 后调到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又任《四川群众》编辑、 《星星》诗刊编辑。
此时的流沙河是一名积极上进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用诗歌、散文、先进人物事迹报道讴歌着社会 的新面貌。
随着政治运动的到来, 1957年流沙河被打成右派。 在省文联接受劳动监督时,他一度被分配到图 书资料室管报纸。 在资料室的库房里, 他欣喜地发现一堆 “破四旧” 留下的旧书, 里头大部分是先秦典籍。 他一头扎进旧书堆里,每日忙完劳役后在里头读书度日。后来,他干脆把床铺也挪到书库里。在发黄的旧 书堆里,这个被命运抛入谷底的年轻人找到一个与窗外世界截然不同的“桃花源” 。他不复觉得自己是天 下最不幸的人。 在史家留下的书里, 记载着各朝代的黑暗岁月、 人的艰难处境, 以及各种各样的冤案错案。 流沙河说自己读了历史之后,就觉得个人的连遇很微不足道了,甚至开始感恩。
给他带来最多安慰的,是少年时图固吞下的《庄子》 。这大抵是中国读书人的一个命运传统—— 当人生遭遇困顿、 “兼济天下”的入世理想破灭,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释、道二家。平和、柔顺、不争, 这是流沙河面对外部世界的姿态,他自称是庄子 2300年后的门徒。
1978年,他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右派”获得平反。一年后,他重回四川省文联,也重回《星星》 诗刊编辑部。自 1989年起,流沙河决意弃“诗”从“文” 。冉云飞对流沙河的诗歌评价并不高, “ ‘他真正 有价值的,是 80年代之后一系列文化、文字研究的著作,包括《庄子现代版》 、他写的随笔,以及这十来 年的《白鱼解字》 、 《文字侦探》 、 《流沙河认字》 。 ” “这些作品才真正匹配他今天的盛名。 ”近二十年来,他 把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古文字研究,埋首于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之中,津津有味地探究着每个汉字背后属于 “自己的故事” 。 和写诗相比, 他认为这才是自己做过的一点真正有意义的 “小事” 。 他热爱着这些有着 3500年的生命史,承载着庄子、诗经、楚辞、唐诗的方块字。它们滋养过他的身心,在他坎坷的人生中,给他 带来了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
流沙河与古文字研究的缘分,最早要追溯到他的中学时代。杭日战争末期,一位成都来的刘姓国 文先生自作主张,用清代王药著的《文字蒙求》 ,给他们上起了古文字学。十来岁的少年由此萌发了兴趣 :原来汉字的组成如小孩手中的七巧板一样神奇。 当右派被监督劳动时, 他开始阅读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 , 从此发现了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 “像毒瘾一样,每认识一个字就快活得不得了。 ”
“世界上那么多民族,那么多文字,帷一留下来的象形文字就是我们的汉字,没有了,全世界都 没有了,连日文都半拼音化了。人类的文字最初都是从图画过来的。为什么世界上其他民族很早就告别象 形,转向拼音,唯有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在坚持着呢 ? ”他说, “汉字完全应该得到尊重。 ”
至于他自己,他在《白鱼解字》序言里的一段话恐怕是最好的注解一一“白鱼又名蠢鱼,蛀书虫 也。劳我一生,博得书虫几名。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
(摘编自《南方人物周刊》 )
【相关链接】
①因为《就是那一只蟋蟀》和《理想》 ,流沙河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明星诗人,可是不久,他就宣布封笔。述及 缘由,他说:“那时候名声很大,但我的脑子是清醒的。我的诗都是骨头,没有肉。尤其是读过余光中的诗后,我说算了算 了,不写了,我怎么写也写不出他们那样的好诗来。”(摘自《解放周末》 )
②流沙河 :我希望我的书能教年轻人爱国。什么是爱国?爱国是爱你的土地,爱土地上的人民,爱你的文化,爱你 的母语,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研究古汉字,不仅因为这是古人留下来的有韵味的、美丽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还可以 帮助我们认识过去。 (摘自《解放周末》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
A .流沙河早年在学堂读书时对古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背诵了许多古诗词和经典,这让 他终生受益。
B .被打成右派以后,流沙河把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古代典籍,体现一 r 中国读书人在遭遇困顿时不再 过问世事的选择。
C .流沙河认为 . 由于汉字是从图画演变过来的象形文字,所以我们这个民族能尊重汉字并一直坚 持使用汉字。
D .“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是流沙河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体现了这位历经沧桑的文化老 人平静而朴实的人生态度。
E .本文撷取流沙河人生中的若干片段,展示了他曲折丰富的人生,行文中融人作者的评论,读 来真切而深刻。
(2)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
答 : ▲
(3)流沙河晚年为何要弃“诗”从“文”?清结合材料 . 简要分析。 (6分 )
答 : ▲
(4)流沙河的
答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分 )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①他为人做事一向 ,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自作主张。
②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要绝对地追求安全。在生命面前, 可能才是做好安全工作 最好的态度。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宜,既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也不 能 ,甘做井底之蛙。
A .谨小慎微 畏手畏脚 如履薄冰
B .畏手畏脚 如履薄冰 谨小慎微
C .如履薄冰 畏手畏脚 谨小慎微
D .谨小慎微 如履薄冰 畏手畏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 .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 务 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篙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 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 .自 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 12月 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 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 .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 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丝织品,代表了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在我国众多的锦中,最为著名
的有蜀锦、云锦、宋锦和壮锦,而蜀锦, , 。 , 。 , , 它不仅成为当时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而且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①有“母天下锦”的美誉
②由于工艺精湛、美妙绝伦
③蜀锌,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④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
⑤蜀锦用经线起花,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⑥山谦之《丹阳记》说, “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 蜀,至是乃有之”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④①⑥③⑤②
C .④①③⑥⑤② D .②①⑥③⑤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个字。 (6分 )
进入 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 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① ,大数据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② ?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 1. 68亿张 DVD ; 发出的邮件有 2940亿封之多……大数据虽然孕育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日渐普遍和成熟,但它对人们生活产 生的影响绝不只限于技术层面,本质上,③ ,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 过去那样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
答 :① ▲
② ▲
③ ▲
17.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
通顺,不超过 100字。 (5分
)
答 : ▲
六、写作 (60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 节” 、 “重阳节” 、 “腊八节” ,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 少人的热捧 ; 像 11月 11日 “双十一” ,5月 17日 “吃货节” 等人造节日, 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 ?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 ?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 ;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三: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 2018 届高三一诊模拟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第 I 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 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明代中后期, 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 从农村流入城镇的 人口 日益增多。 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 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男耕女织, 各管各
的。 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了对土地的依附, 人际关系更紧密, 人的 自 主意识也变强。 这一时 期, 文 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 “异端” 思想, 许多剧作家受此影响, 更多地思考 戏曲应如何 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市场发展, 城镇居民生活有余暇, 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 人民群众对 戏曲的 热情, 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 甚至自操檀板, 粉墨登场。
这一切为明清戏曲经典作品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明入清, 以王夫之、 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 分子, 经历国破家 亡, 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
现实问题, 力图借鉴兴亡教训。 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 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 们更 多地面对社会现实, 同情人民大众, 反思历史得失。 时代的呼唤, 社会的变革, 正是推
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 是因为其创作者不片面追求 “票房价值 ” 。 他们长期观 察社会, 深入体验人生, 认真检索文献, 总之, 苦心孤诣才进行写作。 《长生殿》 “盖经十 余年, 三易稿而 成” 。 孔尚任说 《桃花扇 》 写 “朝政得失, 文人聚散 , 皆确考时地, 全无假
借” ;又说,经过十余年的酝酿, “凡三易稿而书成” 。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 还在于作 者掌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 汤显祖曾指出:“ 凡
文以意、 趣、 神、 色为主。 ” 他认为作品所立之 “意” , 要有超越常人和前人的新意。 他通 过写杜丽 娘这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冲突, 对明代社会现实作总体性控诉。 《 牡丹亭》
一经问世,便“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
“趣” 是指戏曲作品故事情节生动, 结构完整, 能准确表现内容。 《牡丹亭》 写杜丽娘 因情成 梦, 因梦而死, 死而复生, 曲折微妙地凸显封建时代青年对 理想的追求。 情节既出乎 意料之外, 又 入乎情理之中。 把思想内容的真实性、 创新性和戏剧 情 节的生动性、 趣味性结
合起来,这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创作经验。 “神”指人物形象具有神采、神韵。正由于明清 优秀戏曲作家在理论上有自觉追求,他
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才各具个性、 各有特点。 即使是次要人物, 其性格也是多面的、 微妙的。 像 《牡 丹亭》里的陈最良,固然是个迂腐塾师,却又有圆滑一面。
至于 “色” , 是要求剧作要多彩多姿, 具有很强的戏剧观赏性。 运用伎艺性表演以加强 戏剧观 赏性, 是我国戏曲的审美特色。 戏曲中的唱、 做 、 念、 打本身就有着浓重的伎艺色彩。
明清经典作品成功之处, 就是有机地结合剧情, 丰富 “色 ” 的成分, 充分展现传统审美趣味。 明清经 典戏曲作品, 均能做到 “意、 趣、 神、 色” 的完美统一。 这四字箴言引导下的明
清戏曲创作,将戏曲文学推向高峰。
(选自黄天骥《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明代市场的发展使人口结构和城镇居民 的生活需要发生了变化,此外,文化的变化,使 戏曲创作发生了变化。 B .由明入清,社 会经济和政治大变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作家和王夫之等知识分子转而
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 C .明清的一些优秀戏曲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在于其作者追求全面,苦心 孤诣,而且他们掌 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 D .明清经典的戏曲作品都能达到“‘意、趣、神、 色’的完美统一” ,这是那些作品的创 作者自觉追求的理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章前部分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 的外在条件时,从经济、文化、政治多个领域进行 了分析。 B .文章以《长生殿》 《桃花扇》为 例,证明其作者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 索文献。
C .文章后部分在论证明清经典戏曲的作者掌握的创作规律时,采取了“总 —— 分 —— 总” 的结 构。
D .文章几次举了《牡丹 亭》为例,是 要证明重视 “意、趣、神 ” 是明清戏曲 经 典共同的 创 作经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思想是进步思想,它被称为“异端” ,可能由于当时的统治者认为 它对自己不利。 B .剧作家对自我创作的反思;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戏曲作家自操檀板,粉 墨登场:都 有益于戏曲发展。 C .无论是《牡丹亭》的主角杜丽娘还是配角陈最良,都是具有 神韵的人物形象,其性格都 是多面的,微妙的。 D .戏曲创作规律中的“色”就是指运用伎艺 性表演,它是我国戏曲的传统,明清经典作品 发扬光大了它。
(二 )文学类文本阅 读 (14 分) 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南 疆 :一 枚 金 色 的 书 签 (肖复兴)
①南疆是金色的。
②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一望无垠,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那遥远渺 茫而 神秘的界限,在西北格外高远的蓝天的映衬下,在紫外线格外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
沙漠浸透着无边无际的金色。 那种纯正的金色, 似乎从每一粒沙砾中都可以提取出金子来。 ③这种金色, 可以说是涂抹在整个南疆的底色, 在中国, 这是任何一地旅游中都无法看 到的 风光。 在江南的春天, 可以看到绿色的山水; 在北国的冬天, 可以看到银色的冰雪; 在 中原的秋 天, 可以看到火红的枫 叶……但 是, 你要想看到这样壮丽恢弘的金色的沙漠, 必要
到南疆,舍此其谁,别无选择。
④不过, 如果你以为南疆只是沙漠一片地表的荒凉、 一种色彩的单调、 一幅 “一川碎石 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的枯寂画面, 那你就错了。 南疆的魅力, 在于这样壮阔的沙漠背 景中所蕴藏着 的庙宇、 千佛洞和古城遗址。 它们相得益彰, 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
的奇迹。
⑤庙宇在各地 都 能够见到 ,但如果你 不乘飞机 而 是坐汽车 横穿塔克拉 玛干之后 来 到喀 什, 见到那金碧辉煌的清真寺的时候, 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因有了漫长旅途的期待 , 更因有
和天一样宽广的沙漠的依托与对比, 那彩色的清真寺才会在你的眼前立刻为之一亮, 仿佛在 茫茫的 黑夜里看到了灿烂的星星,和在星星闪烁下出现的童话般的辉煌的宫殿一样。风景,
如同戏剧中的人物出场一样, 南疆独有的沙漠无疑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金色和彩色的色彩 相比, 才会显得如此炫目。 这让我想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见到的蓝色清真寺, 在蔚蓝色 的博斯特鲁 斯海峡涌动的海水的映衬下, 才显得那样的壮观。 南疆的沙漠, 与伊斯坦布尔的 海水, 作用是一样 的, 化学反应似的, 衬托得清真寺那样的不同凡响 , 金色的沙漠和蔚蓝色
的海水,是清真寺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背景,怎么可以迸射出它们如此的辉煌?
⑥千佛洞, 无论是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的千佛洞, 还是新和的托呼拉克埃肯木千佛洞, 本 身无疑 就因有佛光聚集而辉映着灿烂的金色。 这种佛光与沙漠的金色相互辉映, 彼此增添着 金色的浓度和 纯度, 千佛洞, 诞生在这样的沙漠之中, 才显示着它的神秘与古老 。 沙漠的苍 老和沧桑, 如老人一 样保护着它们, 让它们在沙漠的腹地, 在历史的深处 , 免受伤害而能够 长久的保鲜存真。 也 让它们历 史的厚重如树的年轮一样层层叠加那样的醒目, 不 用任何标签, 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那是在真正 岁月雕刻下的皱纹,而不是现代化妆术后的形象。同样, 沙漠因有了这样的一座座千佛洞的存在 而有佛光的普照, 才 让沙漠中的每一粒沙砾格外金光 灿灿, 让在自然中在俗世中的沙砾有神圣的光
范文四: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理科语文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成都七中高 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在明代中后期, 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 从农村流入城镇的 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 的。 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了对土地的依附, 人际关系更紧密, 人的自主意识也变强。 这一时 期,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此影响,更多地思考 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市场发展, 城镇居民生活有余暇, 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 人民群众对 戏曲的热情, 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 甚至自操檀板, 粉墨登场。 这一切为明清戏曲经典作品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明入清, 以王夫之、 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经历国破家亡, 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 现实问题, 力图借鉴兴亡教训。 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 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 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 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 是因为其创作者不片面追求 “票房价值” 。 他们长期观 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苦心孤诣才进行写作。《长生殿》 “盖经十 余年,三易稿而成”。孔尚任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 借”;又说,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凡三易稿而书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 还在于作者掌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 汤显祖曾指出:“凡 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他认为作品所立之“意”,要有超越常人和前人的新意。他通 过写杜丽娘这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冲突, 对明代社会现实作总体性控诉。 《牡丹亭》 一经问世,便“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趣”是指戏曲作品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能准确表现内容。 《牡丹亭》写杜丽娘 因情成梦, 因梦而死, 死而复生, 曲折微妙地凸显封建时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 情节既出乎 意料之外, 又入乎情理之中。 把思想内容的真实性、 创新性和戏剧情节的生动性、 趣味性结 合起来,这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创作经验。
“神”指人物形象具有神采、神韵。正由于明清优秀戏曲作家在理论上有自觉追求,他 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才各具个性、各有特点。即使是次要人物,其性格也是多面的、微妙的。 像《牡丹亭》里的陈最良,固然是个迂腐塾师,却又有圆滑一面。
至于“色”,是要求剧作要多彩多姿,具有很强的戏剧观赏性。运用伎艺性表演以加强 戏剧观赏性, 是我国戏曲的审美特色。 戏曲中的唱、 做、 念、 打本身就有着浓重的伎艺色彩。 明清经典作品成功之处, 就是有机地结合剧情, 丰富 “色” 的成分, 充分展现传统审美趣味。 明清经典戏曲作品,均能做到“意、趣、神、色”的完美统一。这四字箴言引导下的明 清戏曲创作,将戏曲文学推向高峰。
(选自黄天骥《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代市场的发展使人口结构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发生了变化,此外,文化的变化,使 戏曲创作发生了变化。
B .由明入清,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变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作家和王夫之等知识分子转而
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
C .明清的一些优秀戏曲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在于其作者追求全面,苦心孤诣,而且他们掌 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
D .明清经典的戏曲作品都能达到“‘意、趣、神、色’的完美统一”,这是那些作品的创 作者自觉追求的理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部分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的外在条件时,从经济、文化、政治多个领域进行 了分析。
B .文章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证明其作者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 索文献。
C .文章后部分在论证明清经典戏曲的作者掌握的创作规律时,采取了“总——分——总” 的结构。
D .文章几次举了《牡丹亭》为例,是要证明重视 “意、趣、神”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 创作经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思想是进步思想,它被称为“异端”,可能由于当时的统治者认为 它对自己不利。
B .剧作家对自我创作的反思;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戏曲作家自操檀板,粉墨登场:都 有益于戏曲发展。
C .无论是《牡丹亭》的主角杜丽娘还是配角陈最良,都是具有神韵的人物形象,其性格都 是多面的,微妙的。
D .戏曲创作规律中的“色”就是指运用伎艺性表演,它是我国戏曲的传统,明清经典作品 发扬光大了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肖复兴)
①南疆是金色的。
②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一望无垠,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那遥远渺 茫而神秘的界限,在西北格外高远的蓝天的映衬下,在紫外线格外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 沙漠浸透着无边无际的金色。 那种纯正的金色, 似乎从每一粒沙砾中都可以提取出金子来。 ③这种金色, 可以说是涂抹在整个南疆的底色, 在中国, 这是任何一地旅游中都无法看 到的风光。在江南的春天,可以看到绿色的山水;在北国的冬天,可以看到银色的冰雪;在 中原的秋天, 可以看到火红的枫叶……但是, 你要想看到这样壮丽恢弘的金色的沙漠, 必要 到南疆,舍此其谁,别无选择。
④不过, 如果你以为南疆只是沙漠一片地表的荒凉、 一种色彩的单调、 一幅“一川碎石 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枯寂画面,那你就错了。南疆的魅力,在于这样壮阔的沙漠背 景中所蕴藏着的庙宇、 千佛洞和古城遗址。 它们相得益彰, 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 的奇迹。
⑤庙宇在各地都能够见到,但如果你不乘飞机而是坐汽车横穿塔克拉玛干之后来到喀 什, 见到那金碧辉煌的清真寺的时候, 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因有了漫长旅途的期待, 更因有 和天一样宽广的沙漠的依托与对比, 那彩色的清真寺才会在你的眼前立刻为之一亮, 仿佛在 茫茫的黑夜里看到了灿烂的星星,和在星星闪烁下出现的童话般的辉煌的宫殿一样。风景, 如同戏剧中的人物出场一样, 南疆独有的沙漠无疑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金色和彩色的色彩 相比, 才会显得如此炫目。 这让我想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见到的蓝色清真寺, 在蔚蓝色 的博斯特鲁斯海峡涌动的海水的映衬下, 才显得那样的壮观。 南疆的沙漠, 与伊斯坦布尔的 海水, 作用是一样的, 化学反应似的, 衬托得清真寺那样的不同凡响, 金色的沙漠和蔚蓝色 的海水,是清真寺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背景,怎么可以迸射出它们如此的辉煌?
⑥千佛洞, 无论是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的千佛洞, 还是新和的托呼拉克埃肯木千佛洞, 本 身无疑就因有佛光聚集而辉映着灿烂的金色。 这种佛光与沙漠的金色相互辉映, 彼此增添着 金色的浓度和纯度, 千佛洞, 诞生在这样的沙漠之中, 才显示着它的神秘与古老。 沙漠的苍 老和沧桑, 如老人一样保护着它们, 让它们在沙漠的腹地, 在历史的深处, 免受伤害而能够 长久的保鲜存真。 也让它们历史的厚重如树的年轮一样层层叠加那样的醒目, 不用任何标签, 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那是在真正岁月雕刻下的皱纹,而不是现代化妆术后的形象。同样, 沙漠因有了这样的一座座千佛洞的存在而有佛光的普照, 才让沙漠中的每一粒沙砾格外金光 灿灿, 让在自然中在俗世中的沙砾有神圣的光芒, 让你膜拜, 禁不住跪拜在沙漠之中, 双手 捧起沙砾, 让沙砾从指缝间沙漏一般流溢而出, 让你感到温度, 感到力度, 感到茫茫天地之 间的渺小和自然与神的伟大。
⑦那些散落在南疆沙漠中的古城遗址,交河故城也好,唐兰遗址也罢,或是楼兰古城、 苏巴什古城、 乌什喀特古城、 唐奥依古城、 库尔勒古城……都是南疆的奇迹。 它们是南疆闪 烁在今天的眼睛, 它们是活在历史中的灵魂。 记得那一年, 我去库车的苏巴什古城, 是一个 落日洒满天地之间的黄昏。 山是金色的, 沙漠是金色的, 古城的断壁残垣也都是金色的。 粗 犷、空旷而荒凉的景色,天和地,风和日都加入了景色之中,成为了景色独一无二的元素, 更容易让人荡涤心胸, 感受到与大自然的相通, 和历史的接近。 那样的景色, 是都市的人造 景观无法相比的, 是那种油饰一新的仿古景观更无法相比的。 在这样的景色中徜徉, 古龟兹 国的威风凛凛, 出征西域的班超的金戈铁马, 似乎都显得那样的近, 仿佛就在身边不远的地 方, 在那座古城堡的黄色山丘后面藏着, 只要我们一声招呼, 他们, 还有那万千将士和战马 都可能呼啸着奔涌而出。四围山色,一鞭残阳,万里戈壁,迎风怀想,那样的旅程,是和小 桥流水,和桃红柳绿,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之上。
⑧南疆的魅力, 还在于在这样壮丽的沙漠中所蕴藏有一条壮丽的河流——莽莽苍苍的塔 里木河,和河两岸各自延伸 40公里的莽莽苍苍的胡杨林。
⑨金色的南疆, 如果说是一座用金子打造而成的宫殿,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人文 与自然风光的参与, 才使得南疆这一份炫目的金色丰富起来。 如果说庙宇、 千佛洞、 古城遗 址,是南疆雄性的体现,那么,塔里木河和胡杨林则是它女性的象征。
⑩只要你一踏进南疆, 你就被这样丰富多彩的金色所包围, 所淹没, 便把你自己也锻造 成了一枚金色的书签,夹在你回忆的纪念册里了。
(选自《感悟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 4.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的感情融注在景物中。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南疆自然、历史文化 景观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B .本文运用了对比、排比、对偶和夸张等手法,使情感得到很好的抒发,生动而有情韵。
C .文章句式参差错落,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灵活运用;作者驰骋思维的空间很大,但形散 而神不散。
D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明快而深沉;在生动的叙写中历史人文呼之欲出,说理更透彻。
5.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南疆是金色的”。 (5分 )
6.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 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 示, 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 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 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 2004年以来,有 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 1998年 (2551亿元 ) 。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 关注。
(摘编自北极星环保网) 材料二:
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如果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 于是, 道路瞬间成 “河流” , 广场立即变“湖泊”, 建设在河道、 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 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现今的中国,城市内涝日趋严重。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 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 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 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 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 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 下凹式立交桥越 建越多,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 (如地下车库、 地铁等 ) , 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 环, 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 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 薪。 另外, 受气候变化影响, 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 加之受厄尔尼诺等各 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如何解?》) 材料三: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 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 建设一个 “海 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 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 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自 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 截至 2017年 4月,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 已建设面积 420平方公里, 完成投资约 544亿元。 全国已有 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 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 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 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四: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 首先应该将其至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 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尴尬。 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 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 首先, 从城市的现 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 ? 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 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 ? 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 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 ? 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 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 我们是否有可靠的 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 “治水” 那样, 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 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 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十多年来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 的严重的情况,说明人们必须正视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
B .材料二与材料三都认为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虽有其合理性,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 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C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 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D .材料四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政策 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
E .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 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 就不可 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9.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提出你的合理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 。授中书舍人 ....
。擢礼科给事中。甫拜官, 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 . 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 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 务。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 .
诋甚力。近高疏辨, 复劾相。疏不行,相不久自引去。
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 报。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 李获阳,近高复论救。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 .
如故。无何,极陈言路 不通、耳目壅 .
蔽之患。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赓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
留。皆不报。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吏部侍郎 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以病归。起浙江左布政使。所至以 清操闻。
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廷议“红丸”之案,近高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 故里,张差谋逆有据,不可蔽以疯癫。历工部左、右侍郎。天启二年冬,引疾去。御史 .. 黄尊
素因言近高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诏许召还。五年冬,起南京兵部, 力辞,不允。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 玩命,遂落职。崇祯初,乃复。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有删改)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罢矿税、释系囚、起 . 废弃三事 起:恢复兴建
B. 而邦才等系 . 如故 系:被囚拘
C. 陈言路不通、耳目壅 . 蔽之患 壅:堵塞
D. 亟宜褒崇, 风励
.. 有位 风励:委婉地劝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 之称。
B. 中书舍人, 舍人始于先秦, 南朝梁时称中书舍人, 明清时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 掌书写诰教、制诏、银册、铁券等,为七品官。
C. 疏,也称“奏疏” , 是大臣向皇帝分条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与“书”相同。如《谏 太宗十思疏》。
D. 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等,一直延 续到清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近高不畏权贵,不怕触怒皇上。潘相请求专门管理窑务,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近高极力 争论,后近高又上疏弹劾潘相,潘相不久自己引咎辞职。
B. 近高秉持公正,敢于直言。认为王锡爵怀着私心行事,应停止征召。朱庚被弹劾,这是不 应当的,应该留下他。
C. 近高一心为公,不计私利。按过去的惯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轮流任职,人们都不愿意, 近高主动请求到外地任职。
D. 近高清廉有操守, 受到推崇。 御史黄尊素进言说近高不慕浮华, 应褒扬, 皇上同意征召近 高还朝,任用他为南京兵部。
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5分)
(2)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 ①
宋·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 ② 有田常乏食,广文 ③ 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 “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 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 的一个表现。
B. 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 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 使得家中 “僮羸马瘦”。
C. 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 的君子之风。
D. 颈联承上写了郑僅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 而激愤。
E. 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 他的担心。
15. 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1) 庄子 《逍遥游》 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 可是还有局限的, 这两句是:, 。
(2) 《阿房宫赋》 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 。
(3) 《 岳 阳 楼 记 》 中 有 “ 是 进 亦 忧 , 退 亦 忧 ” 一 句 , 其 中 “ 进 亦 忧 ” 指 的 是:。
第 I 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快的”和“滴滴”两款打车软件先后分别获得阿里巴巴和腾讯近 1亿美元的融资, 这让 传统商业势力重足而立
.... 的同时,更让智能手机用户趋之若鹜。
②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 尽管照片有些褪色, 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 ...
目 . 。
③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 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 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 ...
薪 .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 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
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
.... ,难以入目。
⑤ 滚滚长江水, 滔滔黄河浪, 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 茹毛饮血 .... 的残
酷故事。
⑥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 想入非非
.... 的神话和传说, 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 丰富的想象力
A. ① ③④ B. ① ④⑥ C. ② ④⑥ D. ③⑤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 .据脑科学家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 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大师。
B . 10月 27日, “翰墨中国”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 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C .日前,《中医药法 (草案 ) 》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一旦获得表决通过,中 国将诞生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D .安倍政府在拒绝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
力的军事动向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19. 请选出下面各情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 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 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 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D .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 依照法律规定, 应认定无效。 (某 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今年 6 月 16 日, 美国 《科学》 杂志封面上, 赫然出现了一颗来自中国的量子卫 星 “墨子号”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 沿直线传播, 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 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光的 直线传播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量子通信是 当今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在国家信 息、金融等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答:△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我国将自 12月 1日起, 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下调。 之所以要降低关税, 一方面, 进口关税降低后, 各类日常消费品就必然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 这定然有利于丰 富国内市场选择, 也定然引导国内供给体系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这一目标已有好几年, 但是不少企业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上, 一些产品明明在市场 上已经少人问津, 但企业仍在按部就班地生产, 导致效率低下。 如果有大量进口消费品进入, 在消费者的选择下, 就势必会对落后的消费品形成挤压作用, 这类企业也势必会加大自主创 新改革。
①进口关税降低后,不一定各类日常消费品都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写作 (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近日, 中国首位 “ 国际安徒生奖 ” 获得者、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 在中国, 说一个 人厉害, 有力量有能力, 会说这个人有 ‘ 背景 ’ , 而我的 ‘ 背景 ’ 是中国。 这个曾经历了无 数苦难, 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 一直矗立在我身后, 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 一直向我源源 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 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 三十多年前, 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 打破了 闭关锁国的格局, 从此面对世界, 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 正是因为如此, 她看到 了世界, 而世界也看到了我 —— 我的文学作品。 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 ‘ 背景 ’ 下, 一辈子 做一个 ‘ 有背景的人 ’ 。 ”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五: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理科语文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卷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理科语文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卷”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1 成都七中高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明代中后期,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从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的。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了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更紧
1
密,人的自主意识也变强。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此影响,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市场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有余暇,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人民群众对戏曲的热情,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甚至自操檀板,粉墨登场。这一切为明清戏曲经典作品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由明入清,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国破家亡,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创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他们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苦心孤诣才进行写作。《长生殿》“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成”。孔尚任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又说,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凡三易稿而书成”。
明清一些戏曲作品能成为经典,还在于作者掌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汤显祖曾指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他认为作品所立之“意”,要有超越常人和前人的新意。他通
2
过写杜丽娘这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冲突,对明代社会现实作总体性控诉。《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趣”是指戏曲作品故事情节生动,结构完整,能准确表现内容。《牡丹亭》写杜丽娘因情成梦,因梦而死,死而复生,曲折微妙地凸显封建时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情节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入乎情理之中。把思想内容的真实性、创新性和戏剧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结合起来,这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创作经验。
“神”指人物形象具有神采、神韵。正由于明清优秀戏曲作家在理论上有自觉追求,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才各具个性、各有特点。即使是次要人物,其性格也是多面的、微妙的。像《牡丹亭》里的陈最良,固然是个迂腐塾师,却又有圆滑一面。
至于“色”,是要求剧作要多彩多姿,具有很强的戏剧观赏性。运用伎艺性表演以加强戏剧观赏性,是我国戏曲的审美特色。戏曲中的唱、做、念、打本身就有着浓重的伎艺色彩。明清经典作品成功之处,就是有机地结合剧情,丰富“色”的成分,充分展现传统审美趣味。 明清经典戏曲作品,均能做到“意、趣、神、色”的完美统一。这四字箴言引导下的明清戏曲创作,将戏曲文学推向高峰。
(选自黄天骥《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3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代市场的发展使人口结构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发生了变化,此外,文化的变化,使戏曲创作发生了变化。
B (由明入清,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变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作家和王夫之等知识分子转而
2 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
C (明清的一些优秀戏曲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在于其作者追求全面,苦心孤诣,而且他们掌握了戏曲创作的规律。
D (明清经典的戏曲作品都能达到“‘意、趣、神、色’的完美统一”,这是那些作品的创作者自觉追求的理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部分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的外在条件时,从经济、文化、政治多个领域进行了分析。
B (文章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证明其作者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
C (文章后部分在论证明清经典戏曲的作者掌握的创作规律时,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
D (文章几次举了《牡丹亭》为例,是要证明重视 “意、趣、神”是明清戏曲经典共同的创作经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思想是进步思想,它被称为“异端”,可能由于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它对自己不利。
4
B (剧作家对自我创作的反思;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戏曲作家自操檀板,粉墨登场:都有益于戏曲发展。
C (无论是《牡丹亭》的主角杜丽娘还是配角陈最良,都是具有神韵的人物形象,其性格都是多面的,微妙的。
D (戏曲创作规律中的“色”就是指运用伎艺性表演,它是我国戏曲的传统,明清经典作品发扬光大了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肖复兴)
?南疆是金色的。
?横亘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一望无垠,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那遥远渺茫而神秘的界限,在西北格外高远的蓝天的映衬下,在紫外线格外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沙漠浸透着无边无际的金色。那种纯正的金色,似乎从每一粒沙砾中都可以提取出金子来。
?这种金色,可以说是涂抹在整个南疆的底色,在中国,这是任何一地旅游中都无法看到的风光。在江南的春天,可以看到绿色的山水;在北国的冬天,可以看到银色的冰雪;在中原的秋天,可以看到火红的枫叶……但是,你要想看到这样壮丽恢弘的金色的沙漠,必要到南疆,舍此其谁,别无选择。
?不过,如果你以为南疆只是沙漠一片地表的荒凉、一种
5
色彩的单调、一幅“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枯寂画面,那你就错了。南疆的魅力,在于这样壮阔的沙漠背景中所蕴藏着的庙宇、千佛洞和古城遗址。它们相得益彰,构成了南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奇迹。
?庙宇在各地都能够见到,但如果你不乘飞机而是坐汽车横穿塔克拉玛干之后来到喀什,见到那金碧辉煌的清真寺的时候,那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有了漫长旅途的期待,更因有和天一样宽广的沙漠的依托与对比,那彩色的清真寺才会在你的眼前立刻为之一亮,仿佛在茫茫的黑夜里看到了灿烂的星星,和在星星闪烁下出现的童话般的辉煌的宫殿一样。风景,如同戏剧中的人物出场一样,南疆独有的沙漠无疑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金色和彩色的色彩相比,才会显得如此炫目。这让我想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见到的蓝色清真寺,在蔚蓝色的博斯特鲁斯海峡涌动的海水的映衬下,才显得那样的壮观。南疆的沙漠,与伊斯坦布尔的海水,作用是一样的,化学反应似的,衬托得清真寺那样的不同凡响,金色的沙漠和蔚蓝色的海水,是清真寺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背景,怎么可以迸射出它们如此的辉煌,
3 ?千佛洞,无论是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的千佛洞,还是新和的托呼拉克埃肯木千佛洞,本身无疑就因有佛光聚集而辉映着灿烂的金色。这种佛光与沙漠的金色相互辉映,彼此增添着金色的浓度和纯度,千佛洞,诞生在这样的沙漠之中,
6
才显示着它的神秘与古老。沙漠的苍老和沧桑,如老人一样保护着它们,让它们在沙漠的腹地,在历史的深处,免受伤害而能够长久的保鲜存真。也让它们历史的厚重如树的年轮一样层层叠加那样的醒目,不用任何标签,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那是在真正岁月雕刻下的皱纹,而不是现代化妆术后的形象。同样,沙漠因有了这样的一座座千佛洞的存在而有佛光的普照,才让沙漠中的每一粒沙砾格外金光灿灿,让在自然中在俗世中的沙砾有神圣的光芒,让你膜拜,禁不住跪拜在沙漠之中,双手捧起沙砾,让沙砾从指缝间沙漏一般流溢而出,让你感到温度,感到力度,感到茫茫天地之间的渺小和自然与神的伟大。
?那些散落在南疆沙漠中的古城遗址,交河故城也好,唐兰遗址也罢,或是楼兰古城、苏巴什古城、乌什喀特古城、唐奥依古城、库尔勒古城……都是南疆的奇迹。它们是南疆闪烁在今天的眼睛,它们是活在历史中的灵魂。记得那一年,我去库车的苏巴什古城,是一个落日洒满天地之间的黄昏。山是金色的,沙漠是金色的,古城的断壁残垣也都是金色的。粗犷、空旷而荒凉的景色,天和地,风和日都加入了景色之中,成为了景色独一无二的元素,更容易让人荡涤心胸,感受到与大自然的相通,和历史的接近。那样的景色,是都市的人造景观无法相比的,是那种油饰一新的仿古景观更无法相比的。在这样的景色中徜徉,古龟兹国的威风凛凛,出征
7
西域的班超的金戈铁马,似乎都显得那样的近,仿佛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在那座古城堡的黄色山丘后面藏着,只要我们一声招呼,他们,还有那万千将士和战马都可能呼啸着奔涌而出。四围山色,一鞭残阳,万里戈壁,迎风怀想,那样的旅程,是和小桥流水,和桃红柳绿,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之上。
?南疆的魅力,还在于在这样壮丽的沙漠中所蕴藏有一条壮丽的河流——莽莽苍苍的塔里木河,和河两岸各自延伸40公里的莽莽苍苍的胡杨林。
?金色的南疆,如果说是一座用金子打造而成的宫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风光的参与,才使得南疆这一份炫目的金色丰富起来。如果说庙宇、千佛洞、古城遗址,是南疆雄性的体现,那么,塔里木河和胡杨林则是它女性的象征。
?只要你一踏进南疆,你就被这样丰富多彩的金色所包围,所淹没,便把你自己也锻造成了一枚金色的书签,夹在你回忆的纪念册里了。
(选自《感悟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4.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的感情融注在景物中。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南疆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B (本文运用了对比、排比、对偶和夸张等手法,使情感
8
得到很好的抒发,生动而有情韵。
C (文章句式参差错落,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灵活运用;作者驰骋思维的空间很大,但形散而神不散。
D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明快而深沉;在生动的叙写中历史人文呼之欲出,说理更透彻。
5.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南疆是金色的”。(5分)
6. 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4 然而,自2004年以来,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
9
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 。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摘编自北极星环保网)
材料二:
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如果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现今的中国,城市内涝日趋严重。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 ,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另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如何解,》)
材料三:
10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5 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 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四: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至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 如果一个
11
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 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 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十多年来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的严重的情况,说明人们必须正视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
B (材料二与材料三都认为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虽有其合理性,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C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D (材料四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
12
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
E (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9(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提出你的合理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擢礼科给事中。甫拜官,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务。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
诋甚力。近高疏辨,复劾相。疏不行,相不久自引去。
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
13
李获阳,近高复论救。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
如故。无何,极陈言路不通、耳目壅(
蔽之患。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赓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
6 留。皆不报。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吏部侍郎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以病归。起浙江左布政使。所至以清操闻。
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廷议“红丸”之案,近高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故里,张差谋逆有据,不可蔽以疯癫。历工部左、右侍郎。天启二年冬,引疾去。御史((
黄尊素因言近高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诏许召还。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力辞,不允。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崇祯初,乃复。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有删改)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罢矿税、释系囚、起(
废弃三事 起:恢复兴建 B. 而邦才等系(
如故 系:被囚拘 C. 陈言路不通、耳目壅(
14
蔽之患 壅:堵塞 D. 亟宜褒崇,风励((
有位 风励:委婉地劝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中书舍人,舍人始于先秦,南朝梁时称中书舍人,明清时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教、制诏、银册、铁券等,为七品官。
C. 疏,也称“奏疏”, 是大臣向皇帝分条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与“书”相同。如《谏太宗十思疏》。
D. 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等,一直延续到清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近高不畏权贵,不怕触怒皇上。潘相请求专门管理窑务,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近高极力争论,后近高又上疏弹劾潘相,潘相不久自己引咎辞职。
B. 近高秉持公正,敢于直言。认为王锡爵怀着私心行事,应停止征召。朱庚被弹劾,这是不应当的,应该留下他。
C. 近高一心为公,不计私利。按过去的惯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轮流任职,人们都不愿意,近高主动请求到外地任职。
D. 近高清廉有操守,受到推崇。御史黄尊素进言说近高不
15
慕浮华,应褒扬,皇上同意征召近高还朝,任用他为南京兵部。
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帝怒,夺俸一年。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5分)
(2)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
宋?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
7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6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 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 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 颈联承上写了郑僅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激愤。
E. 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15. 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1)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是: , 。
(2)《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 , 。
(3)《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其中“进亦忧”指的是: 。
17
第I 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快的”和“滴滴”两款打车软件先后分别获得阿里巴巴和腾讯近1亿美元的融资,这让传统商业势力重足而立((((
的同时,更让智能手机用户趋之若鹜。 ?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
,难以入目。 ?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A. ??? B. ??? C. ??? D. ???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据脑科学家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
18
世界级的大师。
B (10月27日,“翰墨中国”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C (日前,《中医药法(草案) 》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一旦获得表决通过,中国将诞生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D (安倍政府在拒绝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9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2018成都一诊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