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笔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第二章 第1节
一、课题: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2)、说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的不同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兴奋的传导”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发学生的作图
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兴奋的传导,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
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细胞间的传导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以及讨论的结合
五、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有: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了:脑、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了脑神经、脊神经)。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体)
2、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在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面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又是如何传导的呢,希望大家带着疑问进行我们今天的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板书)兴奋的定义:指动物和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的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
(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
膜内——负电位
(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
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 (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末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
(5)、巩固练习
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B)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负正外负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
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
突触是由突触前模、突触间隙和
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的
突触前膜: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
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膜或树突膜;突膜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糖蛋白)。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存在的间隙,其内的液体
即组织液。
3.传递过程
4.递质种类:a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b:抑制性递
质:如甘氨酸,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
5.递质到达突触后膜时,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递质的种类。
6.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7.信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传递特点
(1)、原因:突触小跑仅存在于突触小体内,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方向:一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课堂练习
例
1(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c)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
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
解析: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剌激后发生电位逆转,成为内正外负。而在突触部位的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三)课堂小结
1.传导形式 神经冲动 =电信号=局部电流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2.特点 双向传导
1.结构 突触
2.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特点 单向传递(神经递质)
3.形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四)课后作业
1.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如何表现,为什么,
2.练习册 1 2 3 5 6 8 11 13 。
七、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相互之间联系比较复杂,讲课的时候最好结合多媒体动画教学将每种兴奋的传递的重点突出。
八、板书设计
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1)电位特征: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刺激兴奋部位电位:外负内正
(2)传导过程:电信号传递
(3)传导特征:双向性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式
(1)突触的结构
(2)传递过程: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传递
(3)传递特征:单向性
3、两种传导方式的联系
范文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第二章 第1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2)、说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的不同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兴奋的传导”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发学生的作图 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兴奋的传导,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 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细胞间的传导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以及讨论的结合
五、教学手段
黑板、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有: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了:脑、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了脑神经、脊神经)。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体)
2、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在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面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又是如何传导的呢,希望大家带着疑问进行我们今天的学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板书)兴奋的定义:指动物和人体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的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
(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 膜内——负
电位 (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
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 (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末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 (5)、巩固练习
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B)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负正外负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
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
突触是由突触前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的 突触前膜: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膜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糖蛋白)。 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存在的间隙,其内的液体
即组织液。
3.传递过程
4.递质种类:a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b:
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
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 5.递质到达突触后膜时,与后膜上的特
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递质的种类。
6.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7.信号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传递特点
(1)、原因:突触小跑仅存在于突触小体内,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方向:一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课堂练习 例
1(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E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E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c)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 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
解析: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剌激后发生电位逆转,成为内正外负。而在突触部位的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三)课堂小结
1.传导形式 神经冲动 =电信号=局部电流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2.特点 双向传导
1.结构 突触
2.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特点 单向传递(神经递质)
3.形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四)课后作业 1.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如何表现,为什么,
2.练习册 1 2 3 5 6 8 11 13 。
七、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相互之间联系比较复杂,讲课的时候最好结合多媒体动画教学将每种兴奋的传递的重点突出。
八、板书设计
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1)电位特征: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刺激兴奋部位电位:外负内正
(2)传导过程:电信号传递
(3)传导特征:双向性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式
(1)突触的结构
(2)传递过程: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传递
(3)传递特征:单向性
3、两种传导方式的联系
范文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片断设计
师: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知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呈现神经元的结构图)
[讨论]:从结构上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几部分?每一条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和图形讨论回答:
神经元的组成:细胞体和突起??轴突
树突
神经纤维:.轴突(长的树突)以及外面包着的髓鞘构成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兴奋是以怎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的?
[讨论]:
1、?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
2、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如何变化?
3、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那么,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之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
学生阅读课文。
组织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答:静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受刺激时:膜外由正→负
膜内由负→正
学生:试着用物理课上电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并就膜外和膜内情况分别说明。
在膜外: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在膜内: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答: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膜内电流方向: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
(CAI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态过程)
师生共同分析: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5、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还是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答:膜内
6、请小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我们分析了当兴奋从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时的传导方向,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图示略)
学生从物理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都存在电位差,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结论:传递特点──双向性。
过渡: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
[讨论]:
1、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它由哪三个部分构成的?
出示图片介绍: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分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连,接触而形成突触
教师展示突触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生答: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兴奋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CAI演示: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导过程)
讲述:当兴奋通过突触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结: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思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是单方向的还是多方向的?为何?
(3)比较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电?信?号
化?学?信?号
传?导?速?度
快
慢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小结 学习了兴奋的传导,对于反射的发生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动画演示)当感受器受到一定刺激后就产生兴奋,引起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的改变,形成局部电流;当局部电流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概括的说:兴奋传导是膜电位变化→递质的释放→膜电位变化的一体化过程
范文四: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2章第1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神经元的传导》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神经元的传导
学习目标
知道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重点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学习难点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一、 结合初中知识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 根据生活实例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知识准备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教材助读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用红笔标注重点与难点; 15分钟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知识准备
教材助读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电位的形成:
①电位:膜内 ,膜外
②机理: (K +/Na+)外流
(2)受刺激时兴奋形成:
①电位:膜内 ,膜外
②机理: (K +/Na+)内流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 、 。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
请标示出上图中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各部分名称: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受到刺激,其内的 释放到
通过扩散作用与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 ,即引 发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信号→ 信号→ 信号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 、 。
(5)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例如:传递的方向:(一个神经元) → (后一个神经元) , 在 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递质,也能使 和 。
我的疑问
学始于疑
在一个缩手反射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探究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 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 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 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2. 请根据图 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3. 请你描述刺激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关系(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4. 兴奋区与未兴奋区的电荷发生怎样的移动?
5. 局部电流对未兴奋区起什么作用?
6. 请你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7. 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2
范文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您好!本微课介绍兴奋在神元之间的传递,在完成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传入、传出等多个神经元,在传入、传出神经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那么信息是如何从前一个神经元传到后一个神经元的呢?在一个神经元内信号的传导一般为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至细胞体,神经冲动再从细胞体传至轴突末稍进而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相联系呢?神经元轴突末端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的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的小体,叫做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可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的具体结构如何呢?我们来看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突触在结构上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为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应的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由于存在突触间隙兴奋在神经元间就不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可能怎么传递呢?我们进一步观察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线粒体和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有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充当信息分子将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具体如何实现传递呢?当神经末稍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在线粒体供能的前提下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产生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传递模式的转换。同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体现单向传递的特点,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传递的都是兴奋性的信号吗?我们进一步了解总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储的结构为突触小泡,分泌结构为突触前膜,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本质为糖蛋白。神经递质的种类多样,按功能分,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当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膜对离子,特别是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电位倒转产生兴奋;当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膜对离子,特别是对氯离子的通透性进一步加大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不易产生兴奋即表现为抑制;所以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之后去向如何呢?从图中分析可知:递质发挥完效应之后,要么被酶破坏降解或被移走而停止作用,这样可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者抑制。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综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为: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后小泡使得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笔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