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科学社会主义来源的再认识
1999年11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1卷 第6期 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ov,1999Vol.31 No.6
对科学社会主义来源的再认识
冯超英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内容提要: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创立过程中,汲取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思想精华,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以巴贝夫和布朗基为代表的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科学社会主义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的理论升华。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巴贝夫;布朗基;思想来源
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0-5218(1999)-06-0054-0060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问题,学术界有过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以巴贝夫和布朗基为代表的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笔者通过考察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创立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而且也汲取了同时代人的思想精华。三大空想家的学说虽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远不及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本文在重新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基础上,试图对科学社会主义来源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这种探讨或许对科学社会主义来源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
19世纪40年代,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也是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广泛传播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关注当时流行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以及蓬勃兴起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当时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它们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对三 收稿日期:1999-07-21
作者简介:冯超英(1958- ),女,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大空想家的学说及其历史作用的评价。1843年,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指出:“圣西门主义很像一颗闪烁的流星,在引起思想界的注意之后,就从社会的地
〔1〕平线上消失了”。而“傅立叶主义还有一个而且非常重要的不彻底的地方,就是它不主张
废除私有制”。在1845年写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傅立叶主义“根本不能说是法国人的社会理论”。在说到欧文的思想时,恩格斯指出:“他的社会主义虽然在实质上要超越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但在形式上仍然以极宽容的态度对待资产
〔4〕阶级,同时在许多方面都对无产阶级很不公道”。欧文“还经常抱怨下层阶级道德堕落”,〔3〕〔2〕
“看不见社会制度的这种瓦解中的进步成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英国社会主义的
〔6〕理论原则并不能使我们感到兴趣”。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所谓国际内部的分裂》
一文中,谈到三大空想家的作用时指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对它们的宣传始终是漠不关心的,甚至是敌视的。巴黎和里昂的工人不愿意理睬圣西门派、傅立叶派和伊加利亚派,就像英国的宪章派和工联派不承认欧文派一样”。
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尽管三大空想家的某些主张和思想具有一定价值,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位空想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过较高评价,但是就其理论内核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批判中蕴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思想,提出了废除私有制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观点,这些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但在三大空想家那里是找不到的。因此,过分强调三大空想家对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影响,缺乏充足的证据;更没有理由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归囿于三大空想家的学说。
1874年7月,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一文中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长期以来,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成为人们论证三大空想家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来源的重要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误解了恩格斯的原意。首先,恩格斯这里讲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并不是指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指魏特林等人的空想共产主义。因为“这种共产主义本身只不过是社会主义原则的一种特殊的片面的实现而已”。直到1880年,恩格斯还认为,魏特林等人的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三大空想家 都有相似之处。显而易见,这里讲的是三大空想家对其他空想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而不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其次,这里说的是“理论上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当时这两个术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的资产阶级运动,后者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并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共产主义”。早在1843年,恩格斯在《伦敦来信》中就指出:“社会主义者当中也有理论家,或者像共产主义者所称呼的十足的无神论者,而共产主义者则被称为实践的无神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一开始选用的术语是“共产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因此,恩格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不能理解为他们自己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更不能把这段论述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三大空想家的学说的论据。〔10〕〔9〕〔8〕〔7〕〔5〕
二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熠熠发光。它对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1844年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指出:“1789年在社会小组中开始、中途以勒克莱尔克和卢为主要代表、最后以巴贝夫密谋的失败而暂时遭到失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共产主义的思想。1830年革命以后,在法国这种思想又为巴贝夫的友人邦纳罗
〔11〕蒂所倡导。这种思想经过彻底的研讨,就成为新世界秩序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
段论述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新世界秩序的思想”正是指他们自己在寻求创立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且说明这种思想不是直接、简单地继承,而是经历了彻底研讨,去其糟粕、汲取精华的过程。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为我们勾画了一条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发展线索,即社会小组—勒克莱尔克和扎克?卢—巴贝夫—邦纳罗蒂,按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又把19世纪30-40年代法国以布朗基为代表的空想共产主义运动联系起来。1837年布朗基创立的“四季社”被马克思称为“纯无产阶级的组织”。他领导的“四季社”对正义者同盟影响很大,而后者在1839年参与“四季社”在巴黎的密谋起义,失败后迁
〔13〕往英国。恩格斯评价这次起义“已经带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性质”。后来,正〔12〕
义者同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为同盟成立大会起草的纲领,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可见,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运动的纵向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影响,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草拟的一张书单中也可得到证实。1845年2月至3月间,恩格斯给马克思去信,谈到准备为德国工人阶级提供一些当代国外优秀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作品,计划出一套《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并建议马克思“你认为对这一套丛书来说,哪些法国人的著作值得翻译,也请你推荐一些来”。从他们当时的来往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个计划是经过他们多次讨论而拟定的。这个草拟的书单中共罗列了20位空想社会主义作者,其中有17位是法国人。根据恩格斯信中的提示,法国的作者可能是由马克思选定的。这17位法国作者中首先提到的是摩莱理、马布利、巴贝夫、邦纳罗蒂和勒克莱尔克。他们都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此外,还提到了“社会小组”。后来,由于找不到出版者,预定的出版计划未能实现。从这张书单中可以推断,马克思推荐这些人的作品,表明他对他们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视。马克思一定详细研读过这些人的作品,并认为这些作品是“杰出”的。因为,这些人的作品是“其积极内容到今天仍很有意义的著作”。由此可以看出,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有很大影响的。〔16〕〔15〕〔14〕
三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与以前空想社
会主义的明显区别就是“已经有直接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时空想社会主义流派纷呈,其中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影响较大,这一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巴贝夫,他的学说代表了“18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的最高成就”。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30—40年代。在这段时间内,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布朗基。他继承和发展了巴贝夫的某些思想,促进了法国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思想材料。
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有着重要的影响。1843年秋,马克思来到巴黎,直到1845年2月离开法国。这段时间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的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时期。当时,巴黎是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随着法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多,工人阶级贫困化的程度日益加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在反抗资本家压迫的斗争中,法国工人阶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联合。马克思亲眼目睹了这种情况,欣喜地指出:“当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起来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实践运动取得了何等光辉的成果。……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马克思在巴黎期间不仅密切注视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广泛接触工人组织,而且十分注意和研究广泛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说:他“深知法国历史。……不仅特别偏好地研究了法国过去
〔20〕的历史,而且还考察了法国当前历史的一切细节,搜集材料以备将来使用”。马克思在这〔19〕〔18〕〔17〕
一时期通过对法国大革命以来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对法国大革命中产生的、深受法国工人阶级欢迎的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的研究,不仅促进了他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而且也为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准备了丰富的思想材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许多重要原理得益于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诸如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的建党思想、无产阶级专政下不断革命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实际措施等。
法国空想共产主义代表人物巴贝夫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总结,认为这场革命不过是一批新剥削者代替了一批旧剥削者的革命。人民虽然参加了这场革命,但革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他们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既得利益者资产阶级来说,“革
〔21〕命已经完成”。但是对人民来说,“革命尚未成功,因为富人们还占有一切财富,有些人还
享有大权,而穷人却像真正的奴隶那样地劳动,被穷困的生活弄得疲惫不堪,在国家中毫无地位”。因此,巴贝夫大胆地提出,在富人革命之后,必须进行一场“人民革命”。这种提法在当时可谓真知灼见。虽然他指的“人民”在阶级概念上还很模糊,但已包含有无产阶级革命的萌芽思想。巴贝夫还提出了无产阶级建党的思想。他认为要领导人民革命争取胜利,必须建立秘密“政党”。为此,他建立了“平等派密谋组织”,作为革命运动的领导机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这一革命组织,是“真正行动的共产主义政党”。此外,巴贝夫还提出用革命暴力摧毁旧政权的思想,指出“富人是用一切武器装备起来的,而穷人却没有武器”!〔24〕〔25〕因此,必须“把武器平均分配,让人民同所有那些侵犯他们的人们一决雌雄”。
〔26〕必须用暴力铲除暴政,建立起“一个人人享受平等权利的社会”。这个观点已经具备用革〔23〕〔22〕
命暴力打碎旧国家机器的雏型。不断革命的思想也是巴贝夫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他把资产阶级革命看作是另一项更伟大、更庄严的人民革命的前驱,号召人民把革命继续
进行下去,直到完成人民的革命为止。他警告说:“谁要是抱怨,‘我们想不断闹革命’,他在
〔27〕将来必将要被看作人民的敌人”。巴贝夫还从人民革命的思想中引伸出了人民专政的观
点。他认为人民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和建立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以便镇压剥削者的反抗。
巴贝夫的思想新颖,观点鲜明,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于启发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
〔28〕斯高度评价巴贝夫的著作是“在现代一切大革命里代表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更重
要的是,马克思通过对这些思想的研究,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
19世纪30—40年代,随着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运动进入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空想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布朗基。他继承和发展了巴贝夫的某些思想;尤其是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更具特色。同巴贝夫一样,布朗基也强调指出了人类历史上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不可调和的斗争。通过1831—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义,他十分敏锐地意识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形势。他指出,今后的斗争基本上不再是资产阶级和上等阶级的斗争,而是人民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因此得出结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建立起导致无产阶级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布朗基也同巴贝夫一样,把革命理解为以革命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
30〕他认为“武器和组织”是“消灭贫困的重要手段”!〔“法国有了武装的人民,就是社会主义
的来临”。如果离开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先决条件,各种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方案就成为空洞的诺言。
布朗基还明确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的过渡时期中,必须建立强大的革命政权,实行革命专政。在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方面,他不同于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主张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认为那些具体描写未来社会种种细节的方案不过是一套空论。未来社会的人精明能干,根本用不着现在的人就未来社会的具体问题向他们提出建议。
在布朗基的学说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出了精神文明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那时人民的文化水平将达到
〔31〕“没有一个科学院士比得上他”的程度。他提出:“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文明的发展是并行
〔32〕〔33〕不悖的,这两个观念是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文明的最高峰”。显然,布朗基〔29〕
的上述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中包含有许多科学的因素,同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布朗基在理论上虽然不及巴贝夫系统,但在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中却是一位百折不挠的活动家,在法国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布朗基的一生评价很高,称他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领袖”。他在1837年创立的“四季社”,曾举行过多次武装起义,虽然屡遭失败,但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给予极大的推动,激发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如前所述,布朗基的思想以及他领导的革命活动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正义者同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共产主义者同盟又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因此,布朗基空想共产主义理论中的某些优秀思想必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虽然,马克思明确反对密谋和盲动的策略,但是在思想方面并没有因〔34〕
此而不赞同布朗基关于社会批判的基本观点,以及关于进行政治和革命斗争的必要性。
在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仍然同布朗基主义者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曾一度认为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为了联合其他革命派别壮大革命力量,迎接新革命高潮的到来,1850年3月,他和恩格斯代表同盟起草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在这个文件中,马克思的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布朗基思想是吻合的;不断革命的口号,赞同地下活动,信赖法国革命的首倡精神,武装无产阶级以及解除资产阶级国民自卫军的武装。从文件的基本原则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的策略同布朗基的策略没有明显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同流亡在伦敦的布朗基主义者结成联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他们高兴地指出:“布朗基所领
〔35〕导的真正无产阶级政党从法国革命派参加到我们的队伍里来了”。1850年4月成立的
“世界革命共产主义协会”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布朗基主义者和宪章运动革命领导人的一次联合。这就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同他们有分歧,但仍把他们当作欧洲最接近于科
36〕学社会主义的流派,并同他们一起建立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协会》的章程共6条〔,其内
容、思想有许多同布朗基思想一致的地方。此外,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里,用“革命的社会主义”,即“被资产阶级用布朗基来命名的共产主义”批判其他的小资产阶级,并把不断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它的标志。之后,又把布朗基主义者,当选为议员的德弗
〔38〕洛特当作“革命无产阶级的代表”。这足以证明:在当时,马克思对布朗基主义者不只是
同情,而且是思想上的一致。马克思大约在1850年10月解散了“世界协会”,这是因为,1850年春天马克思已经对革命会立即爆发的估计发生了怀疑。后来,随着对经济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确信经济危机已结束,他认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经济危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他改变了策略,并对那些持不切实际的斗争愿望的人进行了批评。这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者同布朗基主义者之间的最终分裂。
虽然布朗基与马克思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从事政治活动和提出最初的革命社会主义原则,比马克思开始革命活动和声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早10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布朗基的学说对启发马克思的思想做出重要贡献。布朗基提出的原则和思想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直接的影响。马克思也坦率地承认:
〔39〕“他同时代人的行动对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先决因素。”〔3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只有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连同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放在历史的环境中考察和分析,才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作出公正的判断。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霍布斯巴姆在《马克思主义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30年代,从新巴贝夫主义中产生的共产主义和法国政治革命传统,与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的新经验相
〔40〕溶合,导致了‘无产阶级’运动”。这一革命运动发展到40年代,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和
斗争精神达到空前的高度。这与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分不开。当时虽然各种流派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包括三大空想家的学说仍然存在,但它们对工人运动的实
际影响日趋衰弱。相反,空想共产主义学说却受到无产阶级的热烈欢迎。空想共产主义者们不仅试图回答无产阶级所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试图引导工人运动为共产主义进行一场新的革命。他们的学说更符合当时工人运动实际斗争的需要。这一流派从法国大革命中产生直到19世纪50年代,甚至更晚一些,广泛流传,经久不衰,一直在欧洲工人运动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足以说明它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
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运动的纵向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过程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巴贝夫、布朗基所倡导的学说,以及他们与法国大革命所特有的渊源关系的深入研究,才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将其合理和科学的成分汲取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原理同空想共产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可否认,无论是巴贝夫或是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都仍然是一种出于本能的、颇为粗糙的共产主义。它不能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给予科学的论证,不能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压迫的科学理论。但是,他们的不成熟的理论中却闪烁着许多科学的思想火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注释
〔1〕〔2〕〔9〕〔10〕〔2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下同省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77、579、416、567、73页。
〔3〕〔4〕〔5〕〔6〕〔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4、525、525、525、152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6页。
〔8〕〔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0-301、281页。
〔12〕〔13〕〔35〕〔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10月,第319、323、366、606页。
〔14〕〔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6-27、29页。
〔15〕〔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272、14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0月,第406页。
〔18〕〔苏〕维?姆?达林等《论巴贝夫主义》,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第290-291页。
〔21〕〔24〕〔25〕〔26〕〔27〕《巴贝夫文选》,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35、59、59、82、35页。
〔22〕维?彼?沃尔金《法国空想共产主义》,汉译版,第32页。
〔29〕〔30〕〔31〕〔32〕〔33〕《布朗基文选》,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4、54、88、92、7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10月,第128页。
〔37〕〔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9、481页。
〔39〕转引自〔法〕莫里斯?多芝热《布朗基与马克思主义》,见《马列著作编译资料》1980年,第8期。〔40〕EditedbyEricJ.Hobsbawm《TheHistoryofMarxim》,1982年,第7页。
[责任编辑 张敬秀]
范文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也有其思想来源。它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既包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包括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尤其是19世纪初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早在其产生初期就暴露出来。人们看到它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说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理性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了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同情。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根源,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反映对资本主义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因为这种思潮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所以叫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同上,第3卷第724页)“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第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这一章强调,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除了历史条件成熟外,关键是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也就是现在我们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要求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问题,形而上学则完全相反。从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到15至18世纪400年间的形而上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两个矛盾,一是方法和理论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客观唯心论的矛盾,二是方法论和历史观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唯心史观的矛盾。客观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窒息着辩证法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是用唯物主义代替它,但是,这已不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机械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别名。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他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大机器的广泛使用,经济在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成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自然观和社会观都是唯物主义的,从而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而已往是下半截的唯物主义,上半截的唯心主义。因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不开展,不彻底。现在,开展了,彻底了。唯物史观的创立,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社会发展的动因,既不是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变革,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恩格斯在《发展》中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740页)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时进一步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得他得以从研究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两大基石,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是用唯物主义代替它,但是,这已不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机械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别名。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他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大机器的广泛使用,经济在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成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自然观和社会观都是唯物主义的,从而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而已往是下半截的唯物主义,上半截的唯心主义。因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不开展,不彻底。现在,开展了,彻底了。唯物史观的创立,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社会发展的动因,既不是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变革,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恩格斯在《发展》中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740页)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时进一步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得他得以从研究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两大基石,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然而,若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就绝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有关专著都这样是表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 “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晓得,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之所以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教科书和有关专著是这样分析的: (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2)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而不是‘有产者’恩赐的赠物。
(3)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科学地论证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4)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和历史使命。就是说,资本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造就了自身灭亡的物质基础,而且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简而言之,“科社”揭示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条件、途径等规律,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谋求解放的行动指南。
本世纪前40年,即1917年至1959年,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中国、古巴等一系列国家,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先后用革命暴力手段推翻了旧的社会制度(或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或是殖民地社会制度,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历史事实,部分验证了“科社”关于如何推翻旧制度的理论和策略的正确性。 之所以说“部分验证”,是因为这些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发达的、成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也并非“科社”理论所言的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的那种社会主义。不仅如此,当代的历史事实却是:一百多年前“科社”理论所痛斥和否定的资本主义社会,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在危机——调整——发展,再危机——再调整——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达到了一个更高、更“完善”的新阶段(人们称之为“信息社会”),其生命力远远没有耗尽,其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当代资本主义的如此发展状况,是“科社”创始人所始料不及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剖析、评估,可谓“入木三分”;但同时,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也难免带有某种“空想”成分(这与“空社”有某种相似之点)。然而令人钦佩的是,作为学者的马克思,其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科学的,他从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什么“绝对真理”,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他甚至反对把他的学说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之为什么“主义”。他曾诙谐地说:据我所知,我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如此,马、恩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成果,早已成为人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珍贵遗产。 以上,只是讲了“科社”与“空社”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上,既有相似又有区别这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如何对待未来社会,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方面,我则认为“科社”与“空社”是基本一致的,是没有根本区别的。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其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人所共知的: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法权),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分工消失,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工农、城乡、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消灭,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消亡,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其实,马克思的所有这些设想,都没有超出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只要翻一下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我们就很容易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欧文的“劳动公社”的设想中,看到诸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城乡之别和工农差别、劳动从谋生手段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废除国家等等思想。 综上所述可知:一方面,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好,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也好,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天才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设想中又包含着大量的空想成分。 “科社”本身也含有许多非科学的、空想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渊源于空想社会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永远不要忘记,科学社会主义“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者之列。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的无数真理”。时隔一百多年后,我们可以说,马、恩不仅未能“科学地证明”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思想是“真理”,而且他们自己的一些思想也沿袭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思想中的空想内容。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提高,今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达状况,不要说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绝对料想不到的。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而言,显然是极其“不成熟的”。因此,这里可以借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既然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还极不成熟,既然马、恩还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还能存活得那么久、发展得那样高,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正确判断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科社”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均“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者之列”。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的“天才预示”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尤为可贵的还在于:马、恩都是真正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和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从未把自己的思想(更不要说预想)绝对化,而总是跟随历史发展,依据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思想与理论,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真理。马、恩一再告戒他们的“弟子们”,绝对不要把他们的理论视为“极终真理”、“最终规律”,当作某种“圣经”。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对于未来社会,恩格斯说得更加明白:“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这里连它的影子也找不到。”他特别告戒:“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恩格斯的这些话讲得何其好啊~这才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才是忠诚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程中由于专制政治和计划经济所导致的恶性病症,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七十余年的前苏联顷刻瓦解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国家的彻底失败,令人万分痛心。但是,细细想来,也不奇怪,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不少“非科学”的东西,而不科学、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终究要被历史所抛弃。过去多少年来,一些号称“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恰恰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诲,即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并“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其结果自然无法使“社会主义”获得成功。 我最后的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本质区别。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并未“从空想变为科学”。人类社会也未理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争斗,而继续以其自身规律发展着、进步着。
to organize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To insist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mass work in traditional, more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mass work well, follow the mass line, "face to face", and "key of keys", gather the most widelyForce, drawing maximum concentric circles, unite and lead the people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nsure that the "two" education carried out
范文三: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层 次: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成 绩:
一、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 从狭 义上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 于实现人与社会彻底解放的学说, 也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 论。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重要基础分别是:(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学社会主 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 16和 17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平均的 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 基础; (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坚实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是科学社会 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无产阶级 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 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 基础 ; 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是科学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和直接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及 其丰富的内容, 集中到一点, 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论 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 成不变的教条。 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又接受实践的检验。 ,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在科学社会主义曲曲折折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其产生了伟大历史意义:(一)科学 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 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三)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第二次历史性 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这次飞跃具有伟 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二) 开辟了社会主义新 时代; (三)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从一种模 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 社会主义在改革实践中发展完善。 这次飞跃 的重大意义有:(一)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化民族化; (三) 中国的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示:第一, 建设社会主义没 有固定的模式, 社会主义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二,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路。 要从实际 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认识本国社会主义; 第三, 要处理好与资 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要通过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必须破除把社会主义与 资本主义简单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第四,要通过发展来体现社会主义的相对优势。第五, 要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实践也 是一项伟大的实验,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以来, 不仅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而且在俄国和中国还获得了新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俄国的发展, 主要是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变为现实, 形成了列宁主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确立了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在中国的发展, 则表现为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结合, 产生 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即一是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产生了**思想, 引导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走向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理论,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二、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1、 国内战争胜利后, 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2、 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暴动频发; 3、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 产。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主要内容有:在农业方 面,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在工业方面,关 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在流通方面,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在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主要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 在公有制为 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 (布) 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是列宁对 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他晚年的社会主义 思想特别是他关于社会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都创造性 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的有关论述, 不仅针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而且还指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而言的, 列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 它的论述已经从客观上回答了落 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及其长期性, 列宁的经典论述和实践, 是邓
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 1985年**指出
三、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第一、 西方分化, 外部推动。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
苏联模式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是:第一、 要警惕右的, 但主要是纠正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第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 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法人 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 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 演变, 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 资本家及其代理 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 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 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第三,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的 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 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第四,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以来,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 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 , 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 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 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 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 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
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是资本主义变 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 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 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 变化。 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 也是不科学 的; 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 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 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在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上 , 应 当具有科学辨证的态度,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唯物辨证的分析, 才能 得出经得起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检验的科学结论。
五、 如何分清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 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 潮,民主社会主义早在 19世纪初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就存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广泛 传播的基础上,欧洲国际建立的工人政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同时又自称为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待资本主义的不 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对人的解放,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历 史发展的规律。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这一代替的历史使命。 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 义的批评主要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 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性, 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的改良。 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 要组成部分, 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指南。 共产党及其 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三是追求的制度目标不同。 科学社 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目标是 探索出一种更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民主社会 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 逐步变为把社会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一 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运动, 目标是通过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调整改 良,达到一种所谓更民主自由的社会。四是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可以有两手, 在坚持暴力革命是主要 斗争形式的同时, 也绝不放弃任何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而民主社会主义把通过普选取得议 会多数作为取得政权的唯一方式, 主张渐进地变革社会, 反对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五 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态度不同。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 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 力的发展, 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民 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 督取代消灭私有制,实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实践, 虽然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 但他们始终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 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和一些实践举措, 对于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借鉴意义。 但这种借鉴, 是高举我们自己的理论旗 帜,不失去自我的借鉴。 我们经由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总结 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 得出了当代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结论,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这就是我们的旗帜。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是由现代化问题提出来的。 围绕现代化问题, 各国都在探索自己 的道路。 就不同社会制度而言, 有资本主义各国走过的现代化道路, 有正在探索的通过社会 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就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 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有后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有发展中国家正在探索的各种现代化道路。 于是, 在现代化道路的 选择上, 世界上五颜六色, 不同国家各显其能。 没有一条对别国来说可以直接照搬照抄的发 展道路,更没有一种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自 1840 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后,就提出了现代化问题,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改革开放 30 年的实践,党的十 七大报告对这条道路作了系统的描述:
做到
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 军的统一, 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在民族团结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 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在祖国统一上,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来之不易。 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和心血。 (一) **的探索为找到这条道路提供了好的制度基础、 发展平台和初步经验, 也经历了严重的 曲折说到制度基础,必须指出,**是第一部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者。通过 1954 年制定的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政权组织制度确立起来了。 说 到发展平台,必须指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在**时代, 新中国从 1953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用了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 化建设从无到有的问题, 在
路中找到生路, 从挫折中走向胜利。 (三) 改革开放 30 年实现三大突破回顾改革开放 30 年 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到 1992 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
所以说,当代中国发展又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一方面,改革开放 30 年伟大成就 的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近 60 年建设成就的积累,都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另一方面, 在成就积累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 得到解决, 只有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才能得到解决。 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更新发展 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科学发展观从思想转化为行动。发展方式、发展观念、发展模式, 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 必将成为未来国际竞争新的制高点。 如果说, 从前发 达国家拉开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主要靠的是科技创新、 科技革命的话; 今后的国际竞争还 要加上一条,要靠发展方式、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创新。
最后,我们重温以下有关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两段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982 年
9 月**指出:
七、 以人为本的内涵、实质及重大意义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
(一) 以人为本的现实基础和科学内涵
科学理解以人为本中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总是具体、 现实的人, 而不是抽象、 虚幻的人。 具体、 现实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 存在于每个时代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中。 在社 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空中的
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 是以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 大人民群众为本。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 动力, 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 只有真正把实现、 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 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作为衡量是非得失、 成败功过的标准, 才能真正体现 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2004年 3月 10日,**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第一,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我 们党自建立起就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同志提出
成不赞成
第二,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和社会主 义人道主义的 基本观点与鲜明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 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 人的社会性又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性。 以人为本旗帜 鲜明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反对唯心 主义人性论。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是社 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伦理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与我们党倡导和坚持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理 论上是相互吻合和贯通的。
第三,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在以 **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探索的基础上, **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本 质即
第四,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特点 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是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 国国情有两个根本特点:一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二是基 于上述基本国情, 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 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和党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反映了个人、 集体、 社会和国家之 间的辩证关系, 并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个人、集体、社会和 国家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是有机的内在统一体。 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以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本, 决不是忽视个人的合法权益, 决不排斥对个人的尊重和对个人合法权益的 维护。一方面,以人 为本中的
(二)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 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它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理论
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这与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还需要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环境, 从而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国际垄断资本与霸权主义国家推行的强权政治和新自由主义,就其实质而言, 都是为其国际垄断资本服务的。 因此,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对于推动经济 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近两个月的课程学习, 在雷教授的谆谆教导下, 本人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 加深了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仰, 提高了理论修养, 拓宽了眼界,丰 富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雷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专题指导了我们的学习, 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当代中国现 实、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等方面。 并针对相关专题进行了自由发言与讨论, 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 容,活跃了教学气氛,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专题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雷教授 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极高的理论素质修养,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堂上,不再是灌输 式的枯燥的纯理论学习, 而是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探讨性研究; 紧密结合我党的理论创新和 我国的发展道路, 旁征博引, 深入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 主义苏联模式、 我党所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当代中国现实、 党的最新理论 创新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 从整体上让我们充分认识了科学社会主义, 所举的历史事 例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 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 真真实实的学习了该方面的理论 知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仰,提高了基本理论素质修养,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我系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了解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发展的世界运动, 以及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弄清了东欧剧变、 前苏联解体前因后果, 正确 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并能正确地总结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教训, 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掌握解放思想、 实事求
是、 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 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成果, 围绕什么是 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特别是 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系统理解、 深刻把握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提高了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它是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什么是社会主 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 社会主义既取得过辉煌成就, 也经历了严 重挫折,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推动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既要反 对否定它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僵化地对待它的教条主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系统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澄清了对东欧剧变、 前苏联解体的 错误认识, 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 复杂、 艰苦的历 史任务, 不可能一帆风顺, 培养我们的开拓进取、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的改革事业 贡献力量的理想。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受挫, 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 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另一 方面, 改革的历史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学习这一内容, 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 义制度下的改革事业, 增强改革的意识, 坚定改革信心, 又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 通过对苏联、 东欧各国改革受挫的理论学习, 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崭新、 复杂、 艰苦的历史任务, 不可能一帆风顺, 培养了我们的开拓进取、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我国 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有利于真正体会领悟、 理解科学社会 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 世 纪中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历 史进入 20 世纪,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新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 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探索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旺盛生命力的蓬勃发展的科学, 它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和回答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事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在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真 正了解为什么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时候,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却得到了空前 巩固; 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时候, 社会主义的中国却赢得了更高的发展速度; 在西 方敌对势力断言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了的时候, 中国却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无限 生机与活力,真正体会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内化为我们的思想精神素质, 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通过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提高了 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提 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 有利于我们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 坚定性, 有利于我们在校期间就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做到政 治坚定,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这门课程, 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有利于指导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信奉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信念。从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托马斯·莫尔算起,社 会主义已经跨越了五个世纪。 在此期间, 世界曾发生过多次巨大的变革, 社会主义遇到过多 次严峻的挑战, 其结局都不是社会主义的灭亡, 而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社会主义
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将促使社会主义更好地吸取人类一切文明 成果, 更好地同本国国情结合, 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面临着一 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巨大机遇是与严峻的挑战同时并存的。 到 21 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 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范文四: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乌托邦: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空想社
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其最大特点是全部社会财富由大家共同拥有和使用。书中对乌托邦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家庭婚姻等制度以及宗教信仰和对外交往各项政策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在近代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以至于乌托邦社会主义成了此后空想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2、 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发表后,1871年欧洲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并取得成功,第一
次建立了工人政权,开创了工人阶级领导的新世界。虽然只坚持了七十二天后失败了,但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3、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他们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
核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并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清除出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4、 战时共产主义:时间从1917年至1920年。1917年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中央政府后,初
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改善了工农地位,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英法日等14国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为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具体内容有1)实行余粮征集制;2) 没收资本家财产;3)取消自由贸易,取消商品货币。
5、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要是指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上的特征,它在经济表现为:
国家所有制占色对优势,过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二、简答题
1、 斯大林“超级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功过。(笔记)
答: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是: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单一的产权形式: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3)单一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4)以重工业为优先的工业发展道路。
成就:1)他必定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2)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3)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4)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5)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
教训和问题:1)体制僵化,不求变革,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活力;2)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经济的短缺;3)官僚主义和家长制激坏了党的形象;4)排斥市场经济,否定价值规律。
2、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及对**的影响)
答: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提出的以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年3月开始执行至到列宁去逝。其核心是国家资本主义,其内涵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意义:列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情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初步探索了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它认定了落后国家要经历更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其间要大力发展商品市场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
许资本主义成分有一定发展,逐步扩大社会主义阵地,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电气化和政治民主化、工农化,用社会主义现代来弥补落后国家未曾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课程。新经济政策转变的结果,是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并在二战后扩大到欧洲、亚洲及拉美一系列国家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看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0世纪的典型实践和重大发展。
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笔记上)
答:1)创造了巨大的现代社会生产力;2)创造了现代科学与技术;3)创造了巨大的国际市场;4)创造了现代化城市文明;5)创造了现代教育;6)创造了现代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笔记上**的理论)
答:1)发展篇: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2)改革篇: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3)战略篇:三步走战略,翻二番,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篇:资本主义也要有计划,社会主义也要有计划。5)社会主义本质篇: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标准篇:是否有利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7)一国两制篇: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8)发展阶段篇: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10)党的建设论:今后出问题,还是在中国共产党内,党的建设是关键。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论述题
联系实际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三次飞跃的伟大意义。
要点:1)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并将马、恩与列宁主义思想相结合谈,创建出适合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2)要用先进的科学生产力,牢牢抓住发展是硬道理;3)将新的理论加进去,要谈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并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社会主义学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理想变为社会制度的飞跃,这是列宁和**等完成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的飞跃,这始于列宁,中经斯大林和**,到**初步完成。这就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出,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将要进入社会主义。然而当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应该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摆到突出的位置上,作为根本的和第一位的任务。**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作了高度的科学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
论的六大贡献: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4.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指导方针,6. 对外开放方针。
在**理论基础上,党中央进一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目标出发,**提出“三个代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范文五: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
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
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2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
(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
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
的意识形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
(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
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
(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
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
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
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答:从广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的性质、条件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具体讲,它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
一般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4如何正确认识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运动?(自己补充相关内容)
答:1、方法(1)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模式放在当时大环境下分析
(2)阶级分析的方法,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相互斗争的理论来分析问题
(3)发展
2、认识(1)总结社会主义过去
(2)观察社会主义的现在:问题
(3)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P59)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第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制度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第四,唯物史观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第三,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P67)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
(3) 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
(5) 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6) 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7) 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大抵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
(8) 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如下几条民主原则:实行真正民主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要有必要的集中,但要坚决反对个人专断。。
(9)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0) 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3.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P77
答:(1)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这个问题,经典作家、革命导师和政治领袖们做了很多论述。
(2) 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批判的继承和吸取各个学派、学说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
(4) 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思想,再到**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发展。
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
4.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试用两个绝不会的理论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P213以及笔记))
答: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绝不会”理论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没有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取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它还要持续发展很长的一个时期;二是代表新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物质起点很低,在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一时还难以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5.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看笔记+上网搜资料)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原则是正确的;具体内容有局限性。①侧重无产阶级革命,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涉及较少②假设社会主义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涉及较少。
(2)要正确对待:忠于原则、注重实践、善于发展,反对教条式的部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苏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所谓斯大林模式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它是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具体而完备的实现形式,既有贡献也有弊端。
1(P104)
答: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
第二,部份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
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
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形式把他们逐步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改革。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使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P109)
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
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
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第七,要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僚主义。
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列宁晚年的这些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P116)
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P132)
答:(一) 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一,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理想变成了全面的制度现实,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发生战争的形势下,高度集中的体制是更易于转入战时体制的。
(二)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二,当变不变、故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斯大林体制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改革,逐步僵化,是一大失误。
第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几乎所有后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搬用过苏联的一整套理论和模式,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这个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模式视为社会主义唯一固定的模式,拒绝改革,并要求其他国家照抄照搬是根本错误的;借口苏联模式存在弊端,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更是危险和有害的。斯大林的后继者始固守,后抛弃,终于造成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覆灭,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应当汲取的最为惨痛的历史教训。
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P216)
答: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历史的分析,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 “一国胜利”后,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和战争威胁之下。斯大林始终没有忘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特殊国情: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把这一点看作是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原理”。
(2) 苏俄的特殊国情。革命前的俄国是个军事封建制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人民没有民主的传统。苏联在建国时文化状况又非常落后,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文盲,这就决定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实际上不可能都来参加国家管理,再加上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这又为个人集权等现象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3)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运行初期出现某些偏差和失误,也属于正常现象。
(4) 斯大林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不可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之下,所以斯大林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以 上 为 老 师 划 出 和 补 充 的 课 后 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P145)
答: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1) 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都是经过多次改革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也要进行改革。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改革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
(3) 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经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以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通过改革来探索实行社会主义之路。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面临着现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在历史性竞争之中。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固守传统拒不进行改革,实现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变,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竞争。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P179)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
(1)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生活制度激烈的竞争和斗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对苏联领导层和群众施加压力和影响,诱惑并迫使他们改变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改变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利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2) 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例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发展战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最终造成苏联经济每况愈下,经济危机产生,引发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
(3) 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是高度集权,党政职能不分,党政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多,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日益脱离群众并失去民心。
(4)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是在多民族、多人种、多语言、民族矛盾积怨甚深的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苏联的民族政策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复杂的民族矛盾,以至于使民族矛盾激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5)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军备竞赛使苏联的军工生产不断膨胀,不仅消耗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业、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致使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使本已比例失调的苏联经济更加比例失调。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4.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P186)
答:(1)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正是由于苏联长期以来未能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地调整政策、进行改革,延误了改革时机,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给后来的改革增加了难度。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苏联剧变和解体深层次的原因,一般归结为“斯大林模式”或称苏联模式的弊病。
(3)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模式和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蓬勃的革命激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献身精神,需要有坚强的革命政党和英明的领袖,但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较完备的改革目标模式以及切合实际的改革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4)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灵活的改革策略。改革目标模式和战略选择上的失误,必然对改革
的策略和具体的政策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过激的政策又反过来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不必要的对立情绪和政治冷漠情绪。
(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改造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在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应当明确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和主力军,任何削弱党的领导的企图,都必将使改革迷失方向,造成社会混乱。其次,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保持并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自身的纯洁性,及时铲除党内任何腐败现象。
(6)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随时注意把握社会脉搏,最大限度地缩小因改革而给社会和社会不同阶层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使绝大多数社会阶层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7) 在多民族国家里进行改革具有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性,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8)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时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5.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曲折。(P196)
答:(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而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失败的并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而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以及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改革。
(2) 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系于改革,但改革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切合国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模式和僵化的体制上,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必须进行改革。
(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方案和经验可资借鉴,它是一项带有很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伟大事业,它需要在实践中长期地摸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确实使得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造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历史性的重大曲折,但是,这种低潮和曲折没有也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
(4) 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了,但社会主义并未消亡,社会主义事业犹在。虽然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但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红旗仍然在世界上高高飘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的局部失利和暂时的严重挫折,从全局来看,社会主义仍然是当代世界数十亿人所实践着的生活方式和所追求的理想。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改革? (笔记+上网搜资料)
1、背景(内部、外部)
2、特点:渐进式
3、成就:纵向比生活有所提高
4、问题:政治:政府权力过大、滞后;经济:效率问题、行业垄断;环境:牺牲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一)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P201)
第一,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它促进了新兴产业群的出现,扩大了市场容量,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第四,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资产阶级根本统治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政权结构、管理社会的形式、法制建设、对外政策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
第五,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贫富差距仍在扩大,但是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P205)
战后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进行改良,以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此外,还与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力量增长和影响加强也有密切的关系。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比较充分地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使科技革命的成果直接作用于资本主义财富创造。
(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
(4)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经济原因。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P216)
答:当代资本主义包含和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许多方面都已经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社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股权社会化、分散化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种自我扬弃;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大和强化,成了主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具有明显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得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表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并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某些形式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P228+P230)
答:(1)定义:民主社会主义又称社会民主主义,它通常是指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的思想体系,是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改良主义思潮。
(2)“民主社会主义”这个词本身并不坏,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因为广大人民向往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但是社会党国际鼓吹的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搞的是改良主义。特别是20实际50年代以来,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越来越暴露出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一方面疯狂攻击共产主义为“极权主义”,向工人阶级兜售他们的改良主义,企图缓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积极配合帝国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活动,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其本质是要瓦解工人阶级斗争,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
第七章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1.分析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P265)
答: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既有利,也有弊,利弊兼有;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
(1)挑战,包括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扩张、政治干预和文化渗透的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要实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制度安全的挑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西化”战略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第二,经济安全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同样十分严峻。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就必须受到由它们制定的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则、协议的制约,可能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西方国家。
第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往往附带着兜售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私有化的发展道路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有挑战,当然,更有机遇。
第一,全球化浪潮结束了社会主义孤立发展的状态,使社会主义能运用资本主义条件下取得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缩短社会主义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时间和差距。
第二,全球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吸引外资、向外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
第三,全球化打破了以往社会主义发展中思想观念的“禁区”,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变革,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改革。
第四,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框架,使我们能够正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顺应历史的发展,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发现本国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加快发展。
可见,我们应当辩证地、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所面对的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只看到挑战或者只看到机遇,都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对科学社会主义来源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