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蜀道难》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蜀道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重点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
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
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
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
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
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
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
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
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学习过程】
一、实词
1.通假字
①所守或匪亲: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一词多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①难?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尔来四万八千岁 ??②尔?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无他,但手熟尔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③尚?尚贤使能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危乎高哉 ??④危?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
以手抚膺坐长叹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⑤坐?停车坐爱枫林晚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词类活用
①猿猱欲度愁攀援:________________ .]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 .
③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 ..
④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__ .
⑤砯崖转石万壑雷:________________ .
⑥侧身西望长咨嗟:________________ .
⑦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 .
二、虚词
危乎高哉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相与枕藉乎舟中 .
但见悲鸟号古木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2.但?无他,但手熟尔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三、句式
1.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
2.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
3.又闻子规啼夜月:________________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
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积累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五、课文理解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3.结合前面两段,说说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4.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最能体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基础达标】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鱼凫(fú) 石栈(jiàn) 抚膺(yīnɡ)
B.猿猱(róu) 扪参(shēn) 号古木(hào)
C.巉岩(chán) 喧豗(huī) 峥嵘(zhēnɡ)
D.吮血(shǔn) 砯崖(bīnɡ) 咨嗟(jiē)
2.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
B.所守或匪亲(有时)
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
3.从词的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A.地崩山摧壮士死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4.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但见悲鸟号古木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默写。
①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阅读
阅读《蜀道难》,完成6~9题。
蜀道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
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
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
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危险) .
B.青泥何盘盘(形容山路曲折回旋) ..
C.扪参历井仰胁息(屏住呼吸) ..
D.飞湍瀑流争喧豗(喧闹声)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
A.难于上青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B.西当太白有鸟道 一夫当关 ..
C.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愿人长久 ..
D.青泥何盘盘 开国何茫然 ..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千古名句,试结合全诗分析其内涵。
9.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是构成李白诗歌豪放飘逸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诵读《蜀道难》后思考:诗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
【拓展提升】
三、课堂延伸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
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诗中有“斗十千”的“清酒”,有“直万钱”的“珍馐”。为何诗人要“停杯投箸不能食”?
1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该怎样理解? 阅读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12~13题。
剑阁赋
李 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
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起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哀注,悲白日
之西匿。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12.作者是怎样直接和间接写剑阁的?
13.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四、语言运用
14.阅读下面的新闻,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本报成都5月21日讯 四川的文化遗产在此次地震灾害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据
初步统计,截至5月19日,四川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建筑已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馆藏文物损失841件,其中,珍贵文物148件。
江油市城区,市民周华伦痛心地说:“在这里举杯昂首10多年的李白就这样倒下了。”
青莲故居这尊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雕塑,是江油城作为旅游城市的标志性雕塑。雕塑在“5·12”大地震中被拦腰震断。雕塑原址只剩诗仙李白的下半身了,上半身和头、手等已经倒在草坪中,手臂多处断裂损伤,太白楼的3层和4层结构严重毁坏。李白的卧室和书房也千疮百孔,从清朝一直保存至今的“照壁”、陇西院、粉竹楼完全垮塌。
15.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一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在仕途不如人意的迷惘中,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
新的答案,于是在广阔山水中挥洒不羁情怀,挥毫成就一首首传世诗篇。
16.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人道主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随堂练笔
17.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伟大诗人李白有感于蜀道的艰难,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光辉诗篇《蜀道难》,在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伟大思想。而现在蜀地(四川省)的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蜀道已不再难行,交通非常方便,不但可以乘坐高速公路上驰骋的汽车、钢铁轨道上行驶的火车、江河湖泊内游弋的轮船、广阔天空里翱翔的飞机,而且还可以乘坐载人飞船上太空遨游(四川省的西昌是我国发射火箭的基地之一)。请你或者从整体上,或者从公路、火车、轮船、飞机、火箭(飞船)等五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写
一首《蜀道易》来作为《蜀道难》的伉俪篇吧,400字左右。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1.提示:①“匪”,通“非”。②“鹤”,通“鹄”。
2.提示:①音nán,形容词,与“易”相对/音nàn,名词,灾难/音nàn,动词,责难,质问 ②代词,那/代词,这,这样/通“耳”,罢了,而已 ③副词,尚且/动词,崇尚,尊重/副词,还
④形容词,高/形容词,危险/副词,正,端正 ⑤副词,徒/动词,犯罪,犯法/介词,因为/名词,通“座”,座位
3.①为??发愁,为动用法。②向西,名词作状语。③雄鸟、雌鸟,形容词用作名词。④使??凋谢,使动用法。⑤使??滚动,使动用法。⑥向西,名词作状语。⑦使??回转,使动用法。
二、提示:1.表感叹,啊、呀/语气助词,无义/介词,相当于“于”,对/介词,相当于“于”,在 2.副词,只,仅/副词,只管,尽管/连词,不过,只是/副词,只要,只须
三、1~3省略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 5.宾语“胡”前置
五、1.提示:①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
“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A.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B.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C.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意味无穷。
2.提示: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
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提示: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
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
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4.提示:李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在《蜀道难》这首诗中,李白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沿途风光的奇丽,抒发了自己对于蜀道之奇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入蜀(为官的)友人的关怀,并透露出了自己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在这首诗中,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超群的艺术才能也有相当充分的表现,因而,这是一首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基础达标】
1.C
解析:A项,栈读“zhàn”;B项,猱读“náo”,号读“háo”;D项,砯读“pīnɡ”。
2.B
解析:虚词的解释,既要考虑用法,又要考虑含义,同时要结合句意(语境)。本题B项“或”应为“倘若”,而不是时间副词“有时”。
3.C
解析:“使??转动”,与例句同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4.B
解析:B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D项省略句。
5.①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③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6.A
解析:危:高。
7.B
解析:B项分别为“挡着”“把着”。A项“比”,C项“只”,D项“多么”。
8.一是西行路途艰难,提醒友人倍加珍重;二是借对蜀地险要山川的描绘,表示对时局的关心,唤起朝廷的注意,寄寓了诗人的隐忧。
9.“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石岭的情形;“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想象奇丽。
【拓展提升】
10.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胸怀大志而无法实现,到处碰壁,所以面对那样的美酒、那样的好菜,诗人也烦闷得吃不下去。
11.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宾语前置句式突出强调人生道路之艰难,“我”今到底置身何处?进一步抒发诗人心中不得志的苦闷。
12.直接:这篇赋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剑阁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倚靠青天。
间接:这篇赋“上则”句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旁则”句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侧面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13.第一,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第二,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第四,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
14.四川文物严重受损 李白雕塑难再“举杯邀明月”
15.抱怨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的落寞中,从林壑优美的琅琊山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于是在四时之景中享受无穷乐趣,挥毫成就一篇篇千古文章。(句中必须有名人的名句)
16.(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而提出的用以反封建和反宗教,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体系。
范文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课件
蜀道难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盘古开天辟?地)可是在我们?西南部有一?个传说,天是男神造?的,地是女神造?,因为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没法和天合?起来,于是她便把?地折叠起来?,形成了高山?、低谷,的
这样天地就?吻合了也许?是西南部的?崇山峻岭给?了人们灵感?,让他们创造?了这个神话?,也许是西南?的山山水水?给了我们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灵感,让他创作了?诗歌《蜀道难》(板书)
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番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
1[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老?师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
2[活动] 生诵读
3[提问] 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又怎?样的风格,
[明确] 雄浑、豪放 (板书)
4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明确]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勾起来)
6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
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小结] 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三、品读涵泳意?境之奇
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的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的,他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同学们抓?住文章的主?旋律,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
1(赏析第一小?节
1)[提问] 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
[明确]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2) [提问]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参考]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
[小结] 主要用了神?话,突出了蜀道?的高峻,连太阳神见?了它都要绕?道行驶,意象可谓阔?大雄奇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写出古代劳?动人民在劈?山架路的过?程中的悲壮?的业绩而且?这句话还运?用了传说故?事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
,可见山势的?险峻通过黄?鹤和猿猱都?飞不过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
去或?者攀不过去?来侧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衬?实的写法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侧面: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这也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说明】根据学生所?选句子进行?诵读指导
[小结]由此可知,第一小节里?有大胆的夸?张,有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5)[活动] 生再齐读整?个第一小节?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激情
第二课时
2(赏析第二小?节
(1)[活动] ?这是第一小?节,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鉴?赏了一下接?下来看二小?节,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画出来
(2)[提问] 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明确] 描写了蜀道?的险
(3)[提问] 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变?现蜀道的险?峻的,
[明确]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 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小结]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4)[活动] 生齐读
3(赏析第三小?节
[提问]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
[明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现了蜀道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 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蜀?地凶险 [活动] 生读这几句?话,感受蜀地的?凶险读出紧?张的语气 [小结] 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险阻?,猛兽如此?凶恶 的
[提问] 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生可能答害?怕)
[明确] 雄奇可怖(PPT展示?)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同样是写蜀?道,我们看三秦?民谣怎么写?的: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PPT展示?)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手?一拳那么近?;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提问] 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好不?同之处,
[明确] 相同:夸张 不同:想象 神话传说 侧面描写 虚写映称
[小结] 李白的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奔放的激情?,就构成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手法?多样造意境? 奔放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神奇的传说?
精读揣摩意?蕴之奇 四、
[提问]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请看教材注?释
? 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同样是送别?,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为了?劝有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
[明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提问] 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
[明确] 何时 不可 胡为 早 [活动] 分组朗诵
看来是极力?劝友人不要?去那么这是?不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
写作背景 :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 天宝初年,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
[明确] 言外之意两?种解读
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 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小结] 李白是在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幽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
结束语:全体诵读,感受诗人的?这幅心肠吧?
范文三: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蜀道难》优秀教案
《蜀道难》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个性及创作风格;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体味这首 诗的韵律美。
2. 能力目标:理解诗歌中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作品学习,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和爱国的情怀。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品味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像力,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诗歌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酒”与“月光”是李白诗篇中的常客。李白本人有好酒,酒后诗兴大发。 杜甫《饮中八仙歌》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足见一个酒入豪肠、放诞不羁、桀骜不驯的一代诗仙了。
二、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及生平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 上称之为 “诗仙” , 陇西成纪人。 主要作品有五绝 《静夜思》 《秋浦歌》 七绝 《望 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 白全集》。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 但有人考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 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又有人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些都 未得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 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他到处游历, 希望结交朋友, 干谒社会名流, 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 去实现 “济天下” “安社稷” 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 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唐代士人积极入世、 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 李白是个功名心 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 “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但他不愿走科举 入仕的道路, 又不愿从军边塞, 而是幻想着能 “平交王侯” , “一匡天下” 而 “立 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 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 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 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 自信和豁达、 昂扬的精神风 貌。
天宝初年,由人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最得 意的时期。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 745年), 被赐金放还,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 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 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 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豪放飘逸。 有杜甫诗评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于镂 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2. 关于乐府《蜀道难》
《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 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 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不同时代的人反复来写的同样题材, 在文学批评中叫“母题”,诗文、小说、戏曲创作中往往有之。因为有了原型, 就不难找到可歌可咏的话题; 因为加人了新的创造, 也还可以驰骋才华, 藉古出 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翻出新意来。
3.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目的
关于李白这首诗的主旨, 前人争论颇多, 争论的焦点在于有无寓意。 唐代孟 柒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 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 文采为高, 未必有什么寓意。 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 以超越 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 这是一篇送友人人蜀的诗歌, 写于长安。 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 诗《送友人人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 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杜甫称李 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蜀道难》这首诗而言的。毫无疑问, 李白以他丰富的想像, 卓越的艺术构思, 纵横飞扬的辞采, 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 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三、指导范读
播放范读录音, 认真聆听朗读者的情感表现, 体会诗歌跌宕顿挫的节奏, 品 味诗歌高低起伏的语气。注意七言语段的节奏。
学生可以模仿录音,自由朗读。
四、重点字词
1. 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 īx ūx ī)鱼凫(f ú) 秦塞(s ài ) 萦绕(y íng )
石栈(zh àn ) 猿猱(n áo ) 参宿(sh ēn) 峥嵘(zh ēngr óng ) 抚膺 (yīng) 巉岩(ch án ) 飞湍 (tuān) 咨嗟(z īji ē)
喧豗(hu ī) 砯崖(p īng ) 崔嵬(w éi ) 吮血(sh ǔn )
2.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嚱: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五、品读诗文
1. 文中那句话最能直接体现蜀道之“难”?说明了蜀道怎样的特点?
明确:“危乎高哉!”高!险!
蜀道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先流出空位,一会儿再来解释。
2. 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那些句子写出了蜀道“高”与“险”的特质? 明确:(请同学们找出后简要的赏析一下。“曲折”)
①“上有六龙会日志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 逆折之回川” 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 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 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 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以 “百步九抑萦岩峦” 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 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突出了蜀道弯曲回折的特点。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从环境角度写山险, 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这是诗人设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见到 的景物。 画面是凄清的; 鸟鸣, 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 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 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④“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 雷。”
从风光奇险的角度, 极言山峰的高耸, 又有苍松倒挂, 给人以险峻陡峭的感 受。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 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 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 强烈艺术效果, 使蜀道之难的描写, 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 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⑤“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从游人的主观感受侧面写出了山势的高峻。 “参” “井”为天上的星宿。可 以触摸参宿,掠过井宿。让人呼吸难耐,捶胸长叹。
⑥“使人闻此凋朱颜”
侧面描写,给人以闻风丧胆的感受。
3. 开篇“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引出五丁开山的传说,介绍了蜀道的来历,引人入胜。②赞美劳动人民 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勇气。 ③重大的牺牲开辟蜀道, 侧面写出了蜀道的 “难”。
4.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含义 ? 有什么作用 ?
明确: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入。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息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震撼人 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承前启后,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 句,叹蜀中地势之患,劝诫人们,殷勤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5. 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
明确:突出剑阁的险要, 易守难攻, 运用比喻手法暗指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 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 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
一语双关。 唐宝初年, 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 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 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6. 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 望长咨嗟”,这表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是 否冲突 ?
明确:不冲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广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 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 之意。另外,巴蜀在秦陕的南面,但人们习惯称为“西”,唐诗中这种提法很常 见。
六、赏析诗歌语言特点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所谓浪漫主义, 是在反映现实上, 善于抒 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豪放的语言、 瑰丽神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 法。请同学们结合诗文的语词,谈谈如何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的?
明确:
1. 豪放的语言,如:
茫然、横绝、地崩山摧、扪参历井、长叹、 巉 岩、连峰、倒挂、飞湍瀑流、 砯 崖转石、峥嵘、崔嵬,等。
2. 瑰丽神奇丰富的想象,如:
六龙回日、冲波逆折、扪参历井、万壑雷、愁攀援、化为狼与豺、啼夜月、 愁空山,等。
3. 夸张的手法。所谓“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 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 饰”或“铺张”。如:
连峰去天不盈尺、百步九折、四万八千岁、杀人如麻、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等。
七、作业
1.《行路难》(其一)与《蜀道难》写作时间接近,请结合你对这两首诗 写作目的的理解,对比分析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情感状态。
2.读宋代石介的《蜀道自勉》,说说它与李白《蜀道难》的写作重点和思 想感情各有何不同。
潮阳章烟墨,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间。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効,月食二万钱,
自清西南来,此行非竄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剑门安。
惟怀史部节,不知蜀道难。
范文四: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教案
教学博苑
02-20 0902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导入新课。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解题。
1、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及背景介绍。
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西北 ) ,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 ( 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 ) ,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 ( 今四川江油 ) 之清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25 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742) 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人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人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 ( 今贵州桐梓县 ) 。乾元二年 (759) 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 (762) 卒于当涂 ( 今安徽当涂县 ) 。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 ,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
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 《调张籍》 )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 742 — 744 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
(2) 基本解读。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人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眉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 “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即称“天梯”、 “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 “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云,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旋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 “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
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祟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 30 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 “杀人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 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像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诗歌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体会《蜀道难》句式的独特韵味。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 2 段。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该句在诗歌当中加强主观色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是该诗的主调。该句在诗中重复三次,每次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掌握蜀道“难”的具体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会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归纳。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高险,表现在太白峰路段。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子,都表现这种高险。二是惊险,在青泥岭路段。 “扪参历井仰胁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脉崖石万壑雷”等句,便是表现这种特点。三是凶险,主要在剑阁山路段。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句,均表现了这种凶险的特点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和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 1 段。
3 .相关资料。
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纭。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令人詹镆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在送别诗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 ( 尤其是七言歌行 ) 中不乏其例。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其实那不过是用左思 ( 蜀都赋 ) 、'张载《剑阁铭 ) 中的成语加以变化,借以夸张山川之险。就如 { 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
《蜀道难 ) 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 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其结构则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美。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教案2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
范文五: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巧学精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巧学精练
基础试题
2012-03-01 1554 5d56b7b40102duqu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巧学精练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 .崔嵬(wéi) 峥嵘(zhēng) 万壑(hè)
D .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
(jiē) 趑趄(zī j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
井 万壑雷
B .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
眉 倚缺壁
C .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
居 萦岩峦
D .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
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 .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 .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
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 .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 .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 .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 .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32分)
(一)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7~10题。(14分)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
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4分)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4分)
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4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1~14题。(18分)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1.在第①段末句,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2分)
12.在第②段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1)其作用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20个字)(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2分)
13.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1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A 5.C 6.笼
二、(一)7.“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8.“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9.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二)11.(1)无理 诗人凭借主观的想象改造所反映的现实,违背常情常理。
(2)植根于生活,接受理性指导。
12.(1)说明西方诗论中有类似“无理而妙”的说法。
(2)机械地反映生活的诗不是好诗。
13.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诗人才展开“无理而妙”的思维活动。
14.①(想象)的内容来自生活。 ②(想象)应接受理性指导。 ③(想象)的产生是感情激发的结果。
蜀道难 巧学精练二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噫吁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蜀道难》,属古乐府诗。题目即是古乐府旧题。乐府诗是不同于近体诗的一种
诗。形式灵活,节奏多变化。
2.李白,字 ,号 ,我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 ”,与李商隐合称
“ ”。诗900余首,收在《李太白全集》中。此诗约作于天宝初年,为李白第一次至长安时。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乎高哉! 乎,疑问语气词,吗。
B .开国何茫然 茫然,迷惘的样子。
C .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
D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因为。
4.比较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最后分析其特点。
(1)青泥何盘盘
(2)莲叶何田田
(3)泰山岩岩
(4)秋天漠漠向昏黑
(5)枫叶荻花秋瑟瑟
(6)水何澹澹
(7)春日迟迟,桑何萋萋
(8)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6.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噫吁 ”,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 。“危乎高哉”是本诗的主旨句。
B .“尔来四万八千岁”,是指蜀自开国以来已四万八千岁了,极赞其历史悠久。
C .“地崩山摧壮士死”,典出“五丁开山”之事,“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言五丁既开道之后,梯栈相连,始与秦通。
D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与井分别是秦与蜀分野,扪参历井,言环蜀之境,道路险难,所在皆然,令人胁敛屏气而息,惟有抚膺长叹而已。
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凋谢。
B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C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转动。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8.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
C .其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助词,无义。
9.下列解释,适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问君西游何时还”,“君”实指唐明皇,非泛然而言,犹杜子美《北征》诗“恐君有遗失”及“君诚中兴主”之义。
B .“畏途巉岩不可攀”,言忠臣义士虽欲从国君于难,道路险阻,不可以猝然攀附也。
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复申之,言其险之极,一言之不足,再言之也。
D .“连峰去天不盈尺”至段末,尽言蜀道险难之状,疏远之臣若李白者,虽欲从君于难,又胡为而能来也?
10.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呈现的画面描绘下来。
参考答案
一、1.杂言
2.太白 青莲居士 李杜 大小李(或“二李”)
3.C 4.A
5.(1)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2)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3)积石貌。
(4)漠漠灰蒙蒙的。
(5)形容秋意,如萧瑟。
(6)水波动荡的样子。
(7)迟迟和舒的样子。萋萋,指草木繁茂的样子。
(8)旺盛美茂的样子。
特点皆属单音形容词重叠现象,多描摹事物状貌、情态,属AA 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
6.A
二、7.D 8.C 9.C 10.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