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即事抒怀诗鉴赏
即事抒怀诗鉴赏 一、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二、鉴赏技巧: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怀的事
第二步: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
第三步:分析感怀的表达技巧(怎样写事,怎样抒情,事与情怎样结合)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思乡怀亲、送友、赠人、人物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对此,我们要了解到引发诗人感慨的事,更重要的是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即事感怀诗,诗人所抒之“怀”是深挚感人的。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赠别之作,若是矫情造作,必然无从动人,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我们要细加领会。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诗人以浅易的语言抒发了真挚诚恳的情怀。
即事感怀诗,“事”与“怀”的结合是很自然、高明的。杜甫《月夜》,于清冷的月夜中思念因战乱离散的妻子,情与境是自然协调的。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和“怀”的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三、答题技巧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②“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范文二:即事抒怀诗
《唐诗宋词》学案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即事抒怀诗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
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1、(09年四川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答案】12.(10分) ?(2分)D ?(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3、(07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分)
物随,不系有兴亡。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而被罢官。?局:指棋盘。
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答案】:(1)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I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2、(09年北京卷)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张孝祥?
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的句意。 (5分)
(2)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
——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6分)
?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 4、【08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1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答案】: (1)曲牌 (2)B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3)(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
A了伏笔(2分、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6、【08四川卷】[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答案】A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答:
阅:见证。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
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7、(20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5、(06年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
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中有泪罗江。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2
【试题答案】: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意思接近即可。
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4分)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
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9、(08年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试题答案】: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且简析合理也可。) 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8、(08年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天地存肝胆,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
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A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2分)A ?(4分)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3
范文三:即事抒怀诗(2)
《唐诗宋词》学案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事抒怀诗
即事抒怀诗
(09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09年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答案】12.(10分) ①(2分)D
②(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07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答:8、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I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5分)
9、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6分)
【08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1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14.(1分)曲牌15.(3分)B
16.(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08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2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试题答案】8.(4分)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答: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答:
【试题答案】9. (4分)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3、08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2分)A ②(4分)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③(4分)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14、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4、答题思路:这首诗(或某句诗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中的事、物、景等作具体分析→对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备注:很多诗词表达的感情并不唯一,一定要分析到全诗的每一联,注意到作者的感情变化,一一概括出来。
3
范文四:即事抒怀诗
《唐诗宋词》学案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事抒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1、(09年四川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2、(09年北京卷)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答案】12.(10分) ①(2分)D ②(3分)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3、(07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答案】:(1)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I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5分)
(2)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6分)
4、【08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1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5、(06年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2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曲牌 (2)B
(3)(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6、【08四川卷】[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7、(20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
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试题答案】: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意思接近即可。 ③(4分)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8、(08年北京卷)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2分)A ②(4分)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9、(08年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3
范文五:即事抒怀诗学生版
即事抒怀诗
【学习目标】
1.熟悉即事抒怀诗的常用意象、理解情感内容、明确常用手法。
2.掌握即事抒怀的解题方法,提高古诗词鉴赏得分。
【活动一】例题引路
(2008·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
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
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 陶渊明
1
【活动三】实践运用 1.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坠” “泉响”“鸟喧”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诗中哪个词最能明显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其有如此情感的原因(4
分)
(3)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4)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2.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无形,何以用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
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2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