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LOGO,标识,征集方案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古镇口融合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五大功能定位之一~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20平方公里。古镇口融合区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为指导~以涉军保障需求为牵引~以高端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探索“军地共商、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新路径~努力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示范的军民融合“青岛模式”~打造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区、靠前综合保障示范区、陆海统筹特色海军城。即将成为首个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塑造古镇口融合区整体形象~突出军民融合特色~汇集社会各方共识~现面向全社会征集“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LOGO,标识,”设计方案。
一、征集内容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LOGO,标识,。
二、设计要求
1、作品要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能够反映古镇口融合区 “大学城 海军城 军民融合示范区”的推广品牌~要体现军民融合特色~同时与“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区、陆海统筹特色海军城、靠前保障综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相结合。
2、图案要简洁大方~简单明了~构思新颖~庄重美观~鲜明生动~寓意深刻~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象征意义。
3、作品的风格不限~但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没有违反我国《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益。凡涉及抄袭、借用、一稿多投等侵权行为的~均由应征人承担一切后果~与征集单位无关。
4、经评选的最佳作品~在做必要的修改完善后,如有此必要,~应考虑在制作公共标识、单位标牌、信函标记等各种载体和环境中制作运用。
三、稿件要求
1、标识图样应同时提供标识图案彩色和黑白效果图~黑白稿要求是网格结构~设计稿须配设计理念说明。
2、标识图样提供A4标准彩色和黑白各两份并提交电子稿~电子样稿要求JPG格式。
3、一个作者可以提交不超过三份设计稿件~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四、评选与奖励
1、本次活动由古镇口融合区综合处负责组织评选~评选最终结果将通过古镇口融合区网站www.jmrh.gov.cn和有关媒体进行公布。
2、本次标识征集一经采用~向设计者一次性奖励5000元,税前,。
五、其他事宜
1、来稿请邮寄或送至:青岛市黄岛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发展中心。信封请注明:“标识征稿”字样~邮编:266404,电子稿请发送邮件至:gzksfqlogo@163.com。
联系人:冷兴伟 联系方式:0532-85130878。
2、截止日期:2016年9月7日,以邮戳为准,。
3、本次活动入选的最佳作品~视为古镇口融合区委托作者创作~其所有权、使用权等均归古镇口融合区所有~古镇口融合区享有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应征人的上述著作权转让不可撤消。
4、应征人应在提交征集作品时一并提供应征人姓名,或单位名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个人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5、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办公室所有。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6年9月2日
范文二: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档资料]
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将建设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作为带动、加速、深化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园区,也不同于一般的军转民产业基地,它是在满足国防军队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更高阶段。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不再只是简单产品层面上的“军转民”或“民转军”。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军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军民融合的程度
由军民行业的“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的“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
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增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优势产业;另一类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业。
自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自主创新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展理念;要实现体制机制的
创新,克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范;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要实现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现存的技术、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好格局。
二、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现状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二是“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模式。1998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保障基地。
三是“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培育和探索性发展。一些省市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2006年以来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园等。
四是“战略合作协议”模式。一是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11年7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二是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如2007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
三、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
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如 1988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公有制
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按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台、金融担保体系、标准体系、涉密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步完善。
四、新时期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二是突出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建设规划对接。三是突出发展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局。四
是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够主动、及时、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态衔接。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首先,军民融合包含了所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其次,军民之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
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入式发展,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济一体化转型升级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性障碍,逐渐消除军转民、民参军的各种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
一是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办公等工作制度。三是军队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当中。四是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障型发展
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军民融合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过去颁布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不衔接性,必须尽快补充或调整。
一是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实施,二是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三是在企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合的需要。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于军
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规范运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212页,解放军出版社,2006
(苗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范文三:西安出台39条意见加快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统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西安市近日就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提出39项意见。
围绕深化军民融合的改革任务,西安市提出建立市场导向的军民融合创新型体制机制。其中重点聚焦支持军工企业与军工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西安市提出建立军工资质统一受理机制。拟设立军工资质受理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等“四证”办理。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代办“四证”业务。
其次,试行军工仪器设备和军民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按照对外服务量给予资金补贴。
在财税激励政策方面,西安市将对军工单位民品研发生产企业新增的所得税市与区县留成部分,按照同等金额对企业进行奖励。对于军工单位民品产值占比超过80%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奖励。
为加大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西安市市级财政将设立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在高校院所设立专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吸引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混合所有制的独立法人服务机构,全权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业务。
围绕优势产业配置创新资源是西安此次出台的39项改革意见的重要目标。在优化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布局的基础上,西安提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优势军民融合产业。延伸航空产业链,重点发展大中型飞机整机研发制造、新舟系列飞机、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大部件及转包生产、飞机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力争在航空发动机、航空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测控等国家重大专项,重点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北斗导航及测绘、流体机械、热能工程装备等航天重点工程。
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安市拟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金融资本,到2018年总规模达到20亿元。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卫星应用与数据服务、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制造及3D打印等新兴产业创新研发基地。
在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方面,西安提出建立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服务中小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新型市场化投融资平台,建设陕西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推动科技企业区域性权益市场发展;设立5亿元科技风险准备金,提高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风险补偿标准。
军民科技融合协同创新联盟
邀请函
促军民融合 ? ? 铸国之重器
产业背景
**主席提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明确指出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改革,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深度融合格局。
军民融合进入黄金十年,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民口企业有望切入高毛利的武器装备采购领域。民企获得军工资质,将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军工装备领域的增量空间巨大;而军工企业的先进技术,发力民用产品同样具有比较优势,而民营企业和军工科研院所合作则可以利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让企业运营的效率得到提升。
联盟介绍
军民科技融合协同创新联盟,以“互联网 国防军工”的定位,围绕军民科技融合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提升武器装备质量建设效益,促进部队新的战斗力生成。联盟由国内一批军民融合相关军工集团、上市公司、协会学会、科研院所、投资基金、券商、银行、民间智库以及地方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等自愿加盟组成。
定位:中国军民科技融合领域,最专业的第三方高端人脉和价值分享平台。
使命:加速优秀民营企业进军军工市场,助推军工科研院所的技术产业化。
核心价值观:情系军营,富国强军。
发展目标:每年组织2次成果对接会、组织8次百人以上会议、孵化15个军转民项目,深度帮助80个民参军企业。
联盟特色
实名认证,建立高效透明,高度信任的信息沟通平台
线上实时沟通,线下定期活动。保持高密度、高效率的商务沟通和合作。
军民科技融合领域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
围绕军民融合重点行业,聚焦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国产化和电子化。
重点对接:有核心技术的民参军企业,有广阔市场的军转民项目、技术、专利等。
依托国防七校、军工六校、兵工七子,十二大军工集团,高科技产业园开展工作。
与国内军工行业协会、学会、媒体、联盟、园区等建立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联盟线上平台
航天航空群:主要邀请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航发动机等军工集团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关的配套民参军企业。
海工船舶群:主要邀请中船重工、中船工业、中国海油等军工集团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关的配套民参军企业。
光电信息群:主要邀请中电科技、中电信息等军工集团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关的配套民参军企业。
轨道交通群:主要邀请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车集团等军工集团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关的配套民参军企业。
电力电气群:主要邀请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军工集团及其旗下研究所、上市公司,相关的配套民参军企业。
机械制造群:邀请机械制造相关的材料成型制造、机械加工(冷、热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及再制造等相关的领域的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
加固机&服务器群:主要邀请服务器、加固机、工控机、嵌入式系统等特种计算机行业整机厂商和CPU、板卡、显示、存储、元器件等供应商
公共安全群:邀请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领导和相关装备供应商企业家。
电源电机群:邀请电源、电池、电机,特种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等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领导。
检测检验群:邀请军工实验室领导以及实验室相关的资质认证、建设、检测检验、计量校准等设备厂商领导。
协会联盟群:邀请国内军工相关协会、学会、联盟、书刊、自媒体相关领导。
军政协同群:主要邀请主管军民融合的地方政府、军代局、国防院校、协会学会、智库、军民融合产业园领导
投资机构群:主要邀请军工集团投资部门、社会投资机构、券商军工行业团队、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领导
市场与营销群:主要邀请军民融合相关的市场策划、产品销售等相关领导、专家
地区群:按照省、直辖市划分:建立有上海、北京、广州、陕西、江苏群、广东、山东、湖南、湖北、川渝、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
范文四: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 苗 野
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军民融合 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军 类,一类是构成国防科技工业新 增式发展战略,将建设军民融合类园 长点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多为技术 民融合的范围由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区、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作为带动、 进一步拓展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 优势产业,另一类是国防科技工业 加速、深化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 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 的支柱民品产业,多为规模优势产 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辐射力 业。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
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 自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建立
系,军民融合的程度由军民行业的 了世界上第一个军民融合型高新技 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内涵
板块式对接深化到了融为一体 的“”术开发区硅谷开始,西方很多发达 “”和主要特征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既不同于 无缝式对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国家均采取多种措施来推进军民融 “”
合产业的集群。化近年来随着我国 通盘考虑,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国防建 传统的经济园区,也不同于一般的军
军民融合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具 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 转民产业基地,它是在满足国防军队
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军民融合类园区 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 建设需求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的军民融合”。 中,为了摆脱传统的国防和经济社会
环境平台和运行机制束缚,在一定区 建设发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三,创新驱动是军民融合创新示
是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 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域内围绕军地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
和要求,在产业链集成、基础设施建 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更多依靠 建立形成的以军民融合为特征、以产
业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 设、生产生活服务等层面上实现具有
全价值链体系特征的“军为民用”和 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 以引领示范为导向,军民在生产生活
“民为军用”,是在更高层次、更广范 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 服务等领域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新型
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 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经济主体,是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
自主创新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 更高阶段。 建设多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重要
实践。 的核心驱动力。首先要实现思想观 ,一,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创新示
念的创新,破除自给自足、自我发 “”“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产业化发展是军民融合创新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 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和抓手 展”的观念,树立统筹建设、开放式发
军民融合产业是以国防科技工 展理念,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克 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的内涵
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不再 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 服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上障碍,建立与
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 只是简单产品层面上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形式 “军转民”或
互动所形成的产业,主要涉及产品 民转军。军民融合的层次由军地 和制度规范,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 “”
结构、技术、工艺相通或相近的电 新,摒弃国防建设不计成本、封闭发 双方的协商式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
子、机械、汽车、新材料、核能、航天、 层次的制度式结合,提出建立军民融 展的模式,推行成本效益和互利共赢
航空、船舶等产业领域。可分为两大 合式国家规划计划体系、体制机制体 的发展模式,要实现重点领域的 创
中国经贸导刊 经济军事?中国经贸导刊
新,突破现存 的 技 术 、生 产 、成果 转 四是战略合作协议模式。一是 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 性“”
化、人才培养等军地壁垒,形成军民 军地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法律法规如 。已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内 各领域协调发展、逐步深入融合的良 2011 年 7 月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容也己经不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 好格局。 总装备 要求。如 1988 年颁发、至今仍然生效
二、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现 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军民融合 的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第 12 状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择中关村国家 条规
我国已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 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军民融合平台,携 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 借助不同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些可行 手推进军地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的、生产经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
供应采购、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的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模式,主要包 各类公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 括以下几种, 二是省部之间的战略合作模 ,如式 济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和
一是“军民结合示范基”地模式。 主动性。 2007年 12 月天津市政府与原国防
科工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滨 ,三,发展思路不够清晰,尚未形 自 2009年起 ,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
海新区建“立滨海新区军民结合产 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 成有效的产业链 工作,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军民结合产 军民融合产业链是指相互关联 基地”,实施一批重大军民结合产业
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 的军民科技企业、公共机构等在政府 化项目。
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 三、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存 引导下,通过地理位置的集中,形成 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 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有完 “”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3 批认 整价值链的有机体。然而目前我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军民融合
定和挂牌了 24 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 军民融合类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关 类园区或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出军工
业基地。 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保障政 联度并不高,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
策配套、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等突 工协作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如何促 二是“动员中心和保障基”模地
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 产出特点和示范效应,但也存在一些不 式。1998 年以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
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 合,按作 室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
,一,在国家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 照产业链聚集企业,是政府在军民 东、湖南、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甘
和统筹规划 融合类园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肃等地批准建设了一批涉及野营装
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到地方、从 问题。 具、粮食及主食加工、食品与配餐制
军队到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军民融合 ,四,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健全,平 作配送、药品及医疗器械、成品油、工
程机械、抢险装备、特种材料等多个 式发展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因而 台建设有待加强
在我国军民融合类园区发展的 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客观上 行业、多个领域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
过程中,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力度和 难以对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行统 和保障基地。
手段有限,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服 筹规划、总体协调、宏观指导和有 效三是产业基地或园区模式。为 “”
务、行业协会、技术成果发布交流平 监督。园区建设都是以工信部、发改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
台、金融担保体 系 、标准 体 系 、涉 密 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军队有关部 升级,我国一些省市也在推动军工企
管理体系等促进园区内军民创新要 门、军工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等为主 业及其配套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等
素充分融合的服务体系还亟须进一 导,分系统并独立分散建立。军民融 方 面 进 行 了 积 极 培 育 和 探 索 性 发
步完善。 合类园区在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功 展。一些省市依托地方上现有的军
能定位等方面还没有与国家和地区 四、新时期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 工资源,在当地军工企业较为集中
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 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的地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
划之相互衔接,缺乏总体协调,在一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统筹规 基地或园区。如西安市 2006年以 来
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 相继建立了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 划、有序推进
进。 顶层设计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 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
,二,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措施 是突出目标任务的军地衔接。要着 元器件技术产业示范园等多个示范
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不完善 园等。
时至今日我国依然还没有一部 双赢共进,坚持做到示范区建设与军
2014 年 7 月下 67
中国经贸导刊 经济军事中国经贸导刊 ?
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 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聚集,使国 防有关军事科研生产、武器装备维修保 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地方经济产 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最 障、军队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等 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二是突出 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自主调节, 需求,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计划的军地对接。在整体层面 整合军地各方资源优势,打破军地 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 上,实现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 壁垒、军民界限,形成“相互促进、协 主动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 划与军队战备计划和战场建设规划 调发展,一份 投入 、多 重 收 益 ”的 良 系当中。四是整合利用国家和军队 对接,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国民经济 性格局。 资源,形成军建民用、民建军用、共建 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武器装备科研生 ,三,提升产业能力,促进军地经 共用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益 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 济一体化转型升级 最大化。
动员建设规划对接。三是突出发展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 ,五,健全政策法规,实现制度保
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 布局的军地兼顾。在充分尊重区域 障型发展
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我国国防科 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 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本底条件的前
技工业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 提下,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方 区建设的基本保障,是确保军民融合
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目前国资委 向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防军事保 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 。
所属的十大军工集团拥有数十万科 过去颁布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已经 障服务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
研人员,已自主研制了多项先进武器 导向,合理确定示范区建设空间布 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不衔接性,必须
装备。国防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也为 局。四是突出实施过程的军地协调。 尽快补充或调整。 加强军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建设, 它向民用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一是制定新的法规,国家层面须 确保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军地双方能 在推进军民融合类园区建设进程中 加快《军民融合促进》法的制订和够主动、及时 、有 效 的 对 接 ,从 而 实 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 实 施,二是根据军民融合创新示范
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民经济 区建 现军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动
转型升级。 设新的实践修订已有的法规政策,包 态衔接。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 括在装备研制生产、国防交通、人民 ,二,协调资源配置,更多发挥市
许多非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 防空、物资储备、国防设施与资产、产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人才、管理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相 军民融合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 品和服务等领域现有法规制度中增
当多的军工企业,但由于受观念、政 加军民融合相关内容等,三是在企 济的特征。首先,军民融合包含了所
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 业法、金融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 有经济主体。军事领域既包括传统
宝贵资源在军工产业发展中尚不能 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也包括军事人 投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
得到充分利用。在示范区建设发展 才培养、军队保障以及基础建设等诸 军民融合的内容条款,体现军民融
过程中,首先要突破思想和制度性障 多领域,民用领域也不单指国有企业 合的需要。把国防专门法规与经济 与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包括具有多种 碍,逐渐消除军转民、民参军的各种 社会法规协调起来,逐步形成有利
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经济成份的所有企业。其次,军民之 壁垒,促进统一的军民融合型产业能
保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间的流动具有双向性。既包括军事 力的整体提升。
的规范运行。? 领域的人员、技术、信息、资源、资本 ,四,完善工作机制,消除军民融
等要素向地方流动,为地方经济社会 注, 合的体制性障碍
建设服务,也包括地方人员、技术、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 一是成立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
息、资源、资本等要素向军队流动,为 示范区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 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 对示范区内的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进 习 读 本》,212 页 , 解放军出版
因此,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行指导,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是 社,
要以市场为基本平台,更多地发挥 进一步建立健全军地高层联席、重大 2006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 问题会商、情况通报、定期走访、联合 ,苗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动 办公等工作制度。三是军队经过充 场机制调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 员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分评估和论证后提出示范区建设中 入式发展,使多 元 投 资、多 方 技 术 、
68 2014 年 7 月下
范文五:古镇口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打造特色海军城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凯 通讯员 张 涛
本报讯创新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五大定位之一。自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策启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开发建设以来,示范区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启动区开发建设,在示范区报批、规划编制、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军港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效。国内首个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高地、军队社会化保障示范区、海陆统筹的特色海军城,正在西海岸新区集聚成型。
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位于西海岸新区中部地带,北邻新区核心区,南拥古镇口湾,环抱大珠山,规划陆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公里。示范区总体空间布局围绕“一山一湾”展开,规划“一城三镇两园区”(环湾海军城、张家楼特色小镇、达尼文化小镇、蓝莓小镇、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目前先行启动的20平方公里区域,是新区五大功能定位中“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主要承接平台。
“这项工作没有可参考、可借鉴的模式,很多制度都是创新。”创新示范区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创新体制机制,于2014年5月与驻港口部队共同建立了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议事。目前,第一次军地联席会议已成功召开,就议事机制、示范区设立等事项达成共识,协调军地互办实事50余项,军地重要事项研究推进初步实现常态化。
体制机制的创新还体现在权限下放方面,围绕行政许可、经济建设、干部管理等事项,西海岸新区近期又向示范区下放了104项管理权限。加上以前已下放的69项,示范区新得到的管理权限达到了173项,基本实现了“功能区的事功能区办”。
在黄岛区职教中心门口,记者看到了一块“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铭牌,这是示范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中心的所在地。为突出海洋科技和军民融合两大特色,面向涉军涉海单位推进项目合作,示范区创新“互联网+军民融合”模式,重点打造三大保障中心、六大创新平台,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中心即是其中之一。
“舰船装备技术保障特别费事,经常是100多家相关企业的1000多人一下就来了,他们的吃住行都是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相关入驻单位吃住分散,都是自行解决,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安全保障。为此,示范区专门协调黄岛区职教中心租用了1.1万平方米用房,打造了这个临时舰船装备保障平台,整合各保障单位统一办公,3月份开始投入使用。
“一共三栋楼,分别用作办公、餐饮、住宿,运行到现在一共有1800多人次入住,餐厅接待了3900多人。”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中心已有海军工程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等30多家单位正式入驻,随着集聚作用的放大,年内有望达到50家以上。
舰船装备技术保障需要大量的人才,舰船装备技术人才培训保障中心也已开始建设。依托职教中心、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示范区已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签订了共建军地两用人才教育联盟框架协议,重点加强船舶设计维修、港航技术等专业建设;正联合一些装备承制单位,共同建设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联盟。加上落户在此的研发单位所办的培训基地,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将形成一条完整的舰船人才链。
三大保障中心的最后一个是军港生活保障中心。按照“园区协调、军地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示范区依托专业食品公司,建成了1000亩古镇口军供蔬菜生产保障基地,并引进了企业建设的占地200亩的军港生活保障中心。据介绍,该保障中心年内将开工建设展览展示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以后舰船食品保障将实现本土化。另外,示范区还建成了占地40亩的海军小学,海军官兵公寓、海军中学已开始规划建设。
记者在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看到,1.1万平方米新材料车间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即将竣工投产,3.6万平方米的研发楼也在加紧建设,预计将在10月份主体竣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科技园总投资6.4亿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将重点围绕船舶装备、船舶工业与海洋工程领域,按照“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思路,打造一个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孵化、项目产业化及高端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业特色科技孵化园区。“这是我们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搭建的国防科工研发平台,目前已有7家企业确定入园,舰船高科技研发集聚效应正在形成。”示范区负责人说。
航空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中科院轻型动力研发基地打造。该基地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研发综合楼已完成基础施工,基础设施配套正在积极推进,有望在年内部分主体完工。据介绍,该项目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投资建设,将设立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建设国家轻型动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该项目主要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具有轻型发动机研发能力的试验平台。
此外,示范区依托海洋科技孵化器打造军民融合创客平台,推进了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电商项目落地;依托蓝创智园打造高新技术转化平台,已集聚新加坡AJA研发中心、大恒普信远程医疗等18个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明月海藻生物科技研发中心一期2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依托北大海洋研究院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打造海洋要素交易平台,项目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东方时尚中心年内将完成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36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投入使用,与其他几个平台气质不同,它将被打造成时尚创意设计平台。
通过一些重要领域和环节的探索先试,军民融合发展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关于设立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总参谋部上报国务院待批。示范区正在成为全国军民融合政策洼地、产业高地、保障要地和示范标地,已累计集聚涉海涉军项目67个,总投资额超过40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