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博士服务团的肇始与流变
1997年 7月,为给重庆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牵线搭桥,促成重庆从 中国社科院一次性引进 39人组成的 “博士生服务团” 赴渝挂职, 为这个新诞生的直辖市注入 了一份“智慧的血液” 。这一项目在西部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反响。 1999年,中组部联合 团中央将之拓展到更大范围。 今天, “博士服务团” 已经成为中组部、 团中央联合推出的国家 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品牌项目。
11年来,从“博士生服务团”到“博士服务团”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 其间又经历了 怎样的变迁 ? 在第一批赴渝博士留任 10周年之际,本刊特采访俞贵麟、倪邦文等当时团中央 博士服务团项目的具体领导者和经办人,请他们与我们一起回顾博士服务团项目的发轫与缘 起,重温当时细节,梳理其间演变。
肇始
俞贵麟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是当年团中央“博士生服务团”项目 的具体领导者。 199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推出“博士生服务团”项目时,他担任团中央 常委、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为人处事一贯低调的他,由于工作繁忙,已 多年不接受媒体采访。但听秘书说明记者来意后,作为《中华儿女》副理事长的他还是欣然 拨冗为我们讲述了当年推出“博士生服务团”项目的前后经过。
虽然年过半百, 俞贵麟工作起来依然很有激情, 这大概得益于他曾在团中央工作长达 19年之久的熏陶。 1979年 6月 9日, 俞贵麟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团总支书记调任团中央 学校部,后历任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成功 策划推出过“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留学人员“归国服务团”等品牌活 动与项目, “博士生服务团” 只是其中之一。 往日的辉煌与绚烂都被他当作历史与过去轻轻地 放下,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有多细节只有依稀印象。
“那是 11年前的事了。 1997年 3月 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 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当年春节后,重庆团市委副书记周旬等人专程 到北京找到我,征询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后,团组织该做些什么工作为重庆市委市政府添砖加 瓦。 ”
当时,重庆团市委方面的想法是,按照传统做法,请团中央统战部及全国青联帮忙邀请 一批文化名流, 比如知名艺术家、 演艺家等, 为重庆直辖搞一些庆祝活动。 但俞贵麟考虑到, 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情况比较特殊――全市人口 3000万,是北京、上海的两倍多,其所辖 43个县市区有近一半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不足 500美元,仅为北 京的 1/3,上海的 1/4。由地级市升格为直辖市后,重庆人的观念、意识并不一定都升格了。 当时重庆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人才缺口。 “一个人才的作用有时远远大于一笔资金的作用, 一个 主意的作用有时远远胜过一个项目的作用。组织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智力 支持与服务应该更有意义。 ”这个主意得到了重庆方面的赞同。
经过商议,团中央决定组织一个高层次的“博士服务团”作为团组织献给重庆直辖的礼 物。经过考量,这一任务交由时任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何青龙及其分管的社团处落实完成。 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是团中央机关的第一位博士,时任团中央统战部 社团处处长,是具体操办这项工作的主要人员之一。因为长时间负责主抓这项工作,曾经全 身心投入其中,倪邦文对博士服务团项目很有感情,时至今日,其间的很多细节依然历历在 目。
“该项目得到了时任团中央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当时共青团杭州市委副书记、在团中 央统战部挂职部长助理的佟桂莉 (现任杭州市副市长 ) 以及张娟 (现任苏州平江区区委组织部
长 ) 等同事都参与了这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
“选拔博士到地方上挂职锻炼,这在当时是从来没有过的。 ”博士服务团项目报上去后, 受到团中央书记处及重庆市委的高度重视与特别关注。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在重庆团市委报 上的材料上批示:“这是一个创举 ! ”
这样一个崭新的活动项目,取什么样的名字 ? 采取什么样的选派机制 ? 建立什么样的管理 方式 ? 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团中央组织者及重庆方面领导人的脑海中。
最初设想的名字叫 “博士服务团” 。 由于当时时间有限,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选拔博士, 难度相当大,小范围的选拔更具可行性。中国社科院文史哲、经济、法律、民族、社会学等 社科、人文类专业齐全,人才济济,精英荟萃。
当时,全国青联常委翁杰明时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俞贵麟除任团中央常 委、统战部部长外,还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倪邦文本身就毕业于中国社科院,比 较了解、熟悉其中的情况,他陪同俞贵麟前往中国社科院,找到翁杰明商议选派博士赴重庆 挂职事宜。双方一拍即合。
当时,重庆方面热情很高,提出希望首批组织 100位博士赴重庆挂职。但是,当时中国 社科院一届博士生才 50余名。 其中, 一年级博士生要上英语、 政治等公共课, 三年级博士生 要做博士毕业论文,只有二年级博士生可以考虑选派,根本派不出 100人。考虑到当时重庆 共有 43个区县市, 北京方面便跟重庆方面商议, 能否每个区县市只派一名挂职, 这样原则上 就只需 43位博士。
饶是如此,选拔工作还是相当紧张与忙碌。经过年龄、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等层层 严格筛选,最终从社科院二年级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社科院各所的博士以及毕业分配到中央 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的博士这三部分人中挑选了 43人。临选派前,又拿掉了几位不甚理想的, 最后确定了翁杰明、张 ? 、彭烨、陈澍、杨海波、李剑铭、王济光、曹明德等 39人。因为有 些人尚未毕业取得博士学位,所以,名称也由最初设想的“博士服务团”改成了“博士生服 务团” 。 考虑到有的博士生要赶回来写毕业论文, 所以挂职时间是半年到 1年。 挂职期间, 不 占用重庆的行政编制名额,相关待遇由原派出单位提供。
1997年 6月 18日, 重庆正式挂牌, 成为中国的第 4个直辖市。 28天后, 7月 15日, “博 士生服务团”赴重庆市挂职出发式在北京举行。倪邦文清楚地记得,出发仪式在团中央 4楼 大会议室举行。 当时团中央办公条件很差, 没有空调。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鹏非常重视, 亲自协调,从各个办公室周转借来 10多台电风扇。
“ 10多台电风扇沿着会议室墙边排开来,呼呼地吹着,天气很热,气氛也很热烈,出席 的领导,赴重庆挂职的 39位博士生,相关工作人员,加上到场的媒体代表,共有六七十人。 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鹏,团中央书 记处书记巴音朝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龙永枢,重庆市委常委邢元敏,重 庆市副市长李德水等领导出席了首发式并讲话。博士生代表也发了言。 ”
7月 16日, 刘鹏亲自带队, 俞贵麟、 何青龙等 人陪同, 将 “博士生服务团” 送到重庆。作为主要工作人员之一,倪邦文也参与了这次送行。他回忆, “当时,重庆方面举 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重庆市四大班子领导包括常务副市长王鸿举、市委常委邢元敏、市委 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儒沛等领导都参加了。 7月 17日,重庆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学举出 差回来后,也对博士生服务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
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发挥了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在重庆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学举 亲自主抓下,经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后, “博士生服务团” 39位成员很快就走马上任了。 “在这 么短的时间内落实了 39个挂职的重要岗位, 基本上都是挂市区县的行政副职, 而且大多都是 高挂。 其中有些人从来就没有做过行政工作, 去了以后直接做副区长、 副县长。 ” 倪邦文介绍 说。
“当时挂的是实职,有职有权,并不是去写写报告、走个过场,而是马上进入角色,在 很多环节上有 ‘拍板’ 的权力。 ” 第一批博士团成员卢后盾这样评价自己曾经的挂职工作。 当 年,他挂职重庆江北区副区长,具体分管城建、城管工作。
“大概半年后, 1998年 1月 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龙永枢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黄丹华一行到重庆对博士生服务团的工作情况进行慰问、 了解、 调研。 ” 当时, 倪邦文也随同 前往,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重庆方面对博士生在当地的挂职工作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 的一个小插曲――在博士生服务团挂职锻炼快满一年时,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生病住院,在 他住院期间,重庆团市委的同志去看他,他很关切地问到博士生服务团的情况,听说博士生 服务团发挥了很大很好的作用,他很高兴,特意跟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的同志交代说,届时 至少要留下 1/3的人。 ”
1998年 7月, “博士生服务团”一年挂职期满, 12人留任,其余的选择了离开。 “走有走 的理由,留有留的原因,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后来,又有人回重庆工作,还是颇有些 情结在其中。 ”
“当时, 重庆市委、 市政府、 市人大、 市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全都参加了欢送座谈会。 ” 重庆市市长蒲海清在会上动情地说:“说实话, 一年以前, 你们来时, 我对你们没有那么高的 期望值,没想到,一年来,你们发挥的作用那么大。现在,一年挂职结束了,有些同志留下 来,有些同志回去了,对于回去的同志,我们随时欢迎你们回来。重庆的大门,始终向你们 敞开。 ”
对于挂职博士留任这一问题,作为主要组织者,俞贵麟当初还有些顾虑,担心会冲击伤 害重庆当地干部的积极性。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博士服务团成员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 西部地区带去了新的观念、信息和科研成果,发挥了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技术 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受到了地方党政部门和企业的欢迎。对此,俞贵麟很 是欣慰, “博士服务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庆的人才燃眉之急,实乃雪中送炭。 ” “当时,社会上盛行说‘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 ,然而,在挂职期间,博士服务团的 成员们发挥聪明才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他 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博士不傻 ! ”回顾当年情景,同为博士的倪邦文深有感触。
流变
“博士生服务团”一年挂职期满后,团中央在北京组织举办了“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成长 座谈会” 。 “就在团中央对面的首都大酒店,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巴音朝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 委副书记、副院长龙永枢,重庆市委常委邢元敏参加了座谈会。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有 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 ”倪邦文回忆。
在座谈会上,参会代表就青年知识分子如何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能 力、了解国情、关注社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博士们畅谈感想,反响热烈。 会后,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专门发表了内参,评价博士生服务团项目开了我国规模 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河,是一个具有战略气魄、战略眼光的举措。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中 国高层次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如何为中华民族、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该项目为西部 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战略性、导向性、示范性,实实在在地 打通了高层次人才进入经济战线主战场的通道。中组部有关领导批阅说,这个创意很好,应 将之扩大化。
1998年上半年, 中组部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主任姚雪找到俞贵麟, 就中组部与团中央联 合继续推动博士生服务团项目进行了商谈。中组部提出,希望扩大选派范围,在更大范围内
调集选派博士,把博士生服务团项目做得更大。双方就联合拓展博士生服务团项目做了相关 前期准备工作。
1998年 11月 17日, 俞贵麟调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继承和发扬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增进 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关注民族未来,培育少年儿童的 未竟事业。虽然离开了钟爱的共青团事业,他却一直关注着博士服务团的发展。对于自己当 年的发轫工作,他感到很是欣慰, “这是一件实事、好事。 ”
倪邦文则继续参与了博士服务团的相关工作,这期间,他由团中央统战部社团处处长、 科技处处长升任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直至主持统战部工作,一直都是执行博士团项目的主要 参与者之一。
“博士服务团项目就像是一场接力赛。 ”从 1997年推出“博士生服务团”项目至今,俞 贵麟、胡伟、吕虹 (曾主持过一段时间工作 ) ,再到郭长江、安桂武,团中央统战部的部长换 了一届又一届, 团中央书记处的书记也换了一届又一届, “博士服务团” 却一直都是团中央的 一个品牌项目。
1999年,中组部正式成为主办单位之一,原来的“博士生服务团”名称变成了“博士服 务团” , 试点地区扩大到重庆、 四川、 江西三省市, 博士遴选范围也扩大到中央国家机关各部 委及所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2001年, 博士服务团项目选派范围拓展到西部 12个省区市、 江西革命老区和吉林延边、 湖南湘西、湖北恩施等 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后来,还扩展到新疆、西藏和井冈山、延安两 所干部学院,影响力一步步扩大。
2006年, 继广东对口江西开展选派试点后, 博士服务团项目进一步推广了这一发达地区 与西部地区 “结对子” 的模式, 上海对云南、 贵州, 广东对广西, 浙江对四川, 天津对甘肃, 江苏对宁夏,山东对贵州,以促进东西扶贫对口支持关系和区域性经贸合作。同时,民营企 业也成为服务对象,一些博士开始在民营企业挂职。
从 1999年至 2007年,中组部、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博士服务团”项目已先后选派 8批 共 919名博士,这些被选派的博士们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要 求,以满腔热情投入西部大开发的滚滚洪流中。
“博士服务团”项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3年 12月,**在全国人才工 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博士服务团项目。 2002年 9月, **亲切看望博士服务团成员并为他 们送行。 “ 2002~2005年全国人才规划纲要”中专门提到了“博士服务团” 。受中组部委托, 重庆启动了《博士服务团工作机制研究》课题调研,并起草了《博士服务团管理办法》的初 稿,一个博士服务团的长效运行机制即将诞生。
2005年 1月,倪邦文升任团中央常委、团中央组织部长,后来又担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党委书记, 虽然不再直接参与负责博士团项目的具体工作, 但他却一直关注牵挂着它的进展, 并与许多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保持联系,也关注着他们的进步与发展。 2007年 5月,当得知首 届“博士生服务团”团长翁杰明当选重庆市委常委时,他很是欣慰,感觉比所有他自己所获 得的荣誉和晋升更有意义,也更能让他高兴。
11年过去了, 当年留任重庆的 “博士生服务团” 成员大多都走上了副厅级以上领导岗位。 大部分博士服务团成员返回原单位后,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或担负更重要的工作。业界专家评 论说,以博士团的形式选拔领导干部,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出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日渐多 元化的干部选拔机制,将使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事务中来。
11年来,博士服务团项目渐次枝繁叶茂。自诞生以来,博士服务团制度一直处于不断优 化发展之中,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方式不断创新,成为连接东西部、城市农村的 坚实桥梁,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 成为服务地方、锻炼人才的基地,为青年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投身现代
化建设提供了社会舞台。博士服务团不少成员在实践的锤炼中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了解国情、服务地方、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这个舞台上,将会 上演更多的辉煌与奇迹,带给人们更多的惊讶与感动。
范文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之肇始与阶段性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经济 “ 新常态 ” 之肇始与阶段性特征 作者:郑俊镗
来源:《上海企业》 2015年第 01期
自 2014年 5月****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及 “ 新常态 ” ,继而在 2014年 11月 9日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 )工商领导人会议上演讲时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 “ 新常态 ” 以来, “ 新常态 ” 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就出现 “ 新常态 ” 的前因、后果及其呈现的主要特 征一抒己见,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历经 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 “ 新常态 ”
十年**把中国经济推到濒临崩溃的边缘。 1978年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 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 “ 以阶段斗争为纲 ” 的口号,作 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发 展的新世纪。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1978年中国 GDP 为 3645.22亿元,折合 2164.6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 15位,同年美国 GDP 为 22947亿美元,日本 GDP 为 9807.31亿美元,分别为中国经济总量的 11倍和 4.5倍。 经过 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以 1978年 GDP 指数为 100%,到 1988年, GDP 指数已上升为 260.7%;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十年,经济总量再次翻番, 1998年 GDP 总量达 84402.3亿元,折合 10194.75亿美元(当年汇率为 8.279:1),是 1978年的 4.7倍,在全球经济排位上升到第七位。这一期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空间还较大,传统产业的 生产能力尚有扩展的余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入 21世纪后,迎来了中国 于 2001年 12月加入 WTO 的新机遇。全面开放、融入全球化,并未产生 “ 狼来了 ” 的弱肉强食 的恶性竞争,而是为中国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为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迎来 了融入全球快速发展的 10年。尽管 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但从入世后的 2002-2011年, 我国 GDP 年均增速达 10.3%,经济总量于 2008年超过德国,由位居全球第六上升到第三位, 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尽管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污 染生态环境的代价取得的,时至今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约束已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最大瓶 颈。
进入 2012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上,不再采取全面刺激政策,同时,基于资源能源约 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在经济发展周期规律和国内资源禀赋特征的共同作用 下,我国开始进入经济 “ 新常态 ” ,意味我国经济发展在速度、动力、结构、路径和方式等方面 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范文三:北洋大学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之肇始
X 收稿日期 :2007-11-15
基金项目 :天津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 0规划项目 (2007G158) 。
作者简介 :王杰 (1951) ) , 男 , 河北人 , 硕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史研究 ; 朱红 春 (1973) ) , 女 , 天津人 , 博士 , 讲
师 ,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史研究。
北洋大学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之肇始
X
王 杰 , 朱红春
(天津大学 高教研究所 , 天津 300072)
摘要 :站在历史的视角 , 运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中国 的高等工 程教育诞 生于清朝末年 , 它预示着中国一个新时代 的开始 ; 而中 国高等 工程教 育源自北 洋大学 ; 高 等工程 教育产 生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期 , 它既是工业社会的 产物 , 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关 键 词 :北洋大学 ; 高等工程教育 ; 肇始 中图分 类号 :G 649. 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924(2008) 03-0158-03
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肇始于 19世纪末 期 , 北洋大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 学 , 它 的建立 对于中 国高等 工程教育具有开先河的历史意义。
1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背景
1. 1 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 展提供了借鉴
19世纪末期 , 世 界先进国家的高等工 程教育已 经发展 到了一个相当的 水平 , 工 科院 校对 于工 业化 社会 的作 用 , 尤其是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对于 社会发 展所起 的作用 , 令世 界瞩目 , 为处于 封建 社会 而在 努力 寻求 强国 之路 的中 国 , 提供了借鉴。
世界高等工 程教 育产 生于 英国。 17世 纪以 后英 国工 业革命、 技术革 命呼 唤着 教育 革命 , 要 求大 学培 养大 批科 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 以满 足社会的 需要。 18世 纪中叶 英国第一所实施高等工程教育 的沃灵 顿学院 应运而 生 , 其 后英国开展了 /新大学运动 0, 促进了 高等工 程教育 的快速 发展 [1]。这一时期英国的城市 学院如 雨后春 笋迅速 涌现 , 为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输送了 人才 , 为英国 综合国 力的提 高发挥了作用。 19世纪中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是北美 洲的 主要 资本 主义 国家。 19世 纪初 资本 主义在美国得到 迅猛 发展。 1802年建 立第 一所 高等 工程 教育学校 ) ) ) 西点军校。 1862年 美国国 会通过 了 /赠地法 案 0, 一批开展 科学 研究 和培 养工 程技 术人 才的 院校 迅猛 发展 , 为美国工业化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保 障。到 19世
纪末 , 美国在资本 主义 各国 的经 济、 技 术发 展中 都处 于领 先地位 [2]
。
日本是亚 洲进 入资 本主 义社 会较 早的 国 家。 1873年 明治维新后 , 扶植 资本 主义 工商 业发 展 , 同 时提 出教 育要 /求智于世界 0。 1871年的工部省 东京工 学寮设 立 , 这 是日 本最早 /成立的工业高等教 育机构 0。随 后农部 省、 商 部省 等陆续建立了农业学校 、 商业 学校等 多种门 类的培养 技术 人才的 学 校。 1886年 日 本公 布 5帝 国大 学 令 6, 明确 提 出 /帝国大学以教授适应国家需 要的学 术技艺 以及研究 深奥 的学术为目的 0[3], 此 后日 本的 高等 工 程教 育在 亚洲 处于 领先位置 , 日本的综合国力在亚洲也处于前茅。
19世纪的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 , 腐朽没 落的清王 朝闭 关自守 , 落 后 的科 举 制度 统 治 着中 国 教育。 落 后就 要 挨 打 , 一次次反侵略战争的失 败、 一 个个不 平等条 约的签 订 , 迫使国人在失 败和反 思中 逐步 认识 到 学习 西式 教育 和培 养掌握先进科 学技术 人才 的 重要。 /日 本 维新 以来 , 提 照 西法 , 广开学堂书院 , 不特 陆军海 军将弁 皆取材 于学堂 , 即 今之 外部 出使 诸员 , 亦皆 取材 于律例 科矣 , , 仅 十余 年 , 灿然大备。 0[4]认 识到 :/自 强之 道 , 以作 育人 才 为本 ; 求 才 之道 , 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0[4]
1. 2 探求救国自强之路的实践打下了基础
其一 , 认识基 础。清末 , 当英 法等 西方 列 强用 枪炮 打 开中国的大门 时 , 面对 两次 鸦片 战争 的严 酷现 实 , 中 国的 知识分子首先 萌发了 学习 西方 科学 技 术和 创办 西学 的思 想 , 魏源提出 /师夷 之长 技以 制夷 0, 龚 自珍 严厉 抨击 科举
第 22卷 第 3期 Vol. 22 No. 3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 )
Journal of C 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8年 3月 M ar. 2008
制度的弊端 , 发出 /我劝 天公 重抖 擞 , 不拘 一格 降人 才 0的 呼喊。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炮 声更使 中国人 振聋发 聩 , 它 不仅使中国的统治阶层和知识 分子震 惊和醒 悟 , 更 重要的 是它 /是中国近代 民族 觉 醒的 新起 点 0[5]。亲 身经 历 这次 事变的吴玉章 在回 忆录 中写 道 :/这真 是空 前未 有的 亡国 条约 ! 它使 全中国都为之震 动 , , 0[6]/四万 万人齐 下泪 , 天涯何处 是神 州 ? 0[7]谭 嗣同 喊出 了四 亿 国人 的悲 愤。资 产阶级思想启蒙家严复提出了著 名的 /西学 救亡 0论 , 主张 推行西方教 育以 救国。 当时 左右 朝政 的两 派主 要势 力洋 务派和维新派也都认为中国救 亡之道 应从改 良教育 入手。 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等人 /公 车上书 0, 主张 改良政体 , /废科 举 , 兴学校 0, 批判 /中学 0提 倡 /西学 0。洋务 派代表 盛宣怀 提出 :/自强 首在储才 , 储 才必先 兴学。 0[4]并 且向清 光绪皇 帝上奏 5拟设天 津中 西学 堂章 程禀 6, 建 议引 进西 学 , 开办 大学。此时 的清朝统治者也急于寻 找 /自强 0/求治 0之道 , 清光绪皇帝 于 1895年 (光 绪二 十一 年五月 ) 下谕 :/, , 当 国事艰难 , 尤 宜上 下一 心 , 图自 强而 弭隐 患。 , , 惟 以除 痼习力行实 政为先 , 叠据中 外臣工 条陈时 务 , 详 加披览 , 采 择实行。如修铁路 , 铸钞 币 , 造 机器 , 开矿产 , 折南槽 , 减兵 额 , 创邮政 , 练陆军 , 整 海军 , 立学堂 , , , 应及 时举办。 0[4]在举国上下感受到科学技术落 后带来 的切肤 之痛后 , 认识 到了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重要 , 在历史 发展的 大趋势 下 , /兴学救国 0成为国人的共识。
其二 , 教育基 础。大 学作 为学 校教 育 的最 高 层次 , 不 可能是空中楼阁 , 他 必须 有初 级教 育和 中级 教育 作基 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学开始 进入中 国 , 当 时主要 是外国 教会开办的学校 , 据统 计在 1842年 5南 京条约 6签订以 后 , 到 1860年以前 , 各国教会在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等 5个通商口岸建立的教会学校有 50所左右 , 这些学 校为中 小学程度 [8]。此时清政府对于 西方教 育采取 观望的 态度 , 没有将西学作为办洋务的内 容。第二 次鸦片战 争之后 , 开 始试办西式 教育 , 采取了两 种做法 :一 是开办新 式学校 , 二 是派遣学 生出 国留 学。从 1862年到 1894年甲 午战争 , 这 期间清政府在全国先后 设立了 20多所新 式学校。这 些学 校大致可以 分为 三类 :第 一类 是方 言学 堂 , 也就 是外 国语 学堂 ; 第二类 是军 事学 堂 ; 第三 类是 技术 学堂。 外国 语性 质的学堂主 要以 培养 外语 翻译 人员 为主。 军事 学堂 主要 是为了培养 能使 用洋 枪炮 的士 兵和 军官。 技术 学堂 主要 是培养会使 用和 维修 洋机 器的 人员 和一 些通 讯人 员。这 些学校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校。
此时清政府还派遣留学生 到英、 法、 美、 日等国 学习军 事、 技术和自然科学。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前的近 30年中 , 我国 学习西方教育的 核心 内容 是开 办语 言和 军事、 技 术学 堂。 虽然当时办学层次较低 , 但 是为我国 高等工 程教育 的产生 积累了经验 , 打下 了基 础。 1862年 7月京 师同 文 馆建 立 , 这是中国政 府自 己开 办的 第一 所新 式学 校。同 文馆 的培 , 史 称 /。 1866 堂建立 , 培养目标是工程技术 人才 , 史称 /西 艺 0。 /西文 0、 /西艺 0的引进 , 是 中国 教育 打破 几千 年封 建教 育 内容 , 接 受先进的文化 和 科学 知识 的开 端。 1881年 建立 的北 洋水 师学堂 , 引进了西学的课程设 置和教 学与实 习相结合 的教 学方法。 1885年建 立的 天 津 武 备学 堂 分 设 /学科 0和 /术 科 0, 将英国教育的 /重学轻术 0和 德国教 育的 /重术 轻学 0, 放在一起进行尝试。其后 开办的 铁路学 堂、 农业学堂 和工 艺学堂更 是 引进 了 西学 的 学 科设 置 和分 科 培 养的 经 验。 新式学堂的开 办 /为中 国近 代新 教育 , 尤其 是高 等教 育的 发展奠定了一 定基础 0[9]。
2中国第一所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大学
甲午 战争 之 后 , 清 光 绪帝 下 谕全 国 征 求自 强 救国 之 策 , 天津海关道盛 宣怀 提出 效法 西式 大学 , 培植 高级 人才 的主张 :/中国 智能 之士 , 何 地蔑 有 , 但 选将 才于 俦人 广众 之中 , 拔使才于诗 文贴 括之 内 , 至于 制 造工 艺皆 取材 于不 通文理不解测算之匠徒 , 而 欲与各 国挚长较 短 , 断乎不 能 , 职道之愚 , 当直赶 紧设 立头 等学 堂、 二 等学 堂各 一所 为继 起者规式。 0并将开办 西式大 学的方 案 ) ) ) 5拟设天津 中西 学堂章程禀 6呈请光绪皇帝。 1895年 10月 2日经光绪皇帝 批准 , 北洋大学堂 在天 津设 立 , 从此 中 国第 一所 以工 程教 育为主的大学 诞生。
北洋大学 堂的 建立 是中 国高 等工 程教 育之 肇始 , /中 国近代大学是在 19世纪末开始萌芽的 , 盛宣怀主持创办的 天津中西学堂 的头等学堂是其标志 0[10]。
他的办学 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 北洋大学堂是由中 国政府 行使教 育主权创 办的 第一所国立大学。北洋大 学堂的 建立经 清政府 批准 , 学堂 督办 (校长 ) 由政府任命 , 首任 督办由 天津海 关道盛宣 怀兼 任 , 以后由历任 海关 道兼 任。办 学经 费由 国家 提供 , 每 年 5. 2万两左 右白 银 由开 平 煤税、 米 麦 进口 捐 税、 电 报局 捐 税、 招商局运粮 捐税 等提 取。以 上捐 税不 上交 国库 , 经 光 绪皇帝批准全数解交津 海关道库 储存 , 专备 北洋大学 堂经 费使用。
第二 , 北洋大学堂是以 工程教 育为主 的大学。北 洋大 学以传授西方先进的科 学知识、 培养 工程科 技人才为 办学 目标。首先其学科设 置是 /三 工一 法 0, 分设 律 例 (法 律 ) 、 工程 (土木建筑水 利 ) 、 矿 务 (采 矿冶 金 ) 和 机器 (机械 制造 和动力 ) 4个学 门。这些 学科 都是当 时世 界著名 大学 开设 的前沿学科 , 尤其工程类学 科更是 当时的 新兴学 科。通过 1916年南洋公学向工程院校转型 时的会 议案纪 要 , 对 此可 有所了解。纪要中写道 :/世界著 名工业 学校 , 英国格 城皇 家实业学 校 , 有 土木、 机械、 电机、 矿务、 船政、 建筑、 纺织等 科。美国麻省理工学校 1865年设教授土 木、 机 械、 电机、 化 学制造、 卫生工 程、 船 政驾 驶诸 科。德国 柏林 高等 工业 学 校分建筑、 土木、 机械、 船政、 化学 及冶金诸科。 0[11]可见 , 北 洋大学工学学 科的设 立是 着眼 于当 时 世界 高等 教育 和工 159
王 杰 , 等 :北洋大学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之肇始
第三 , 北洋大 学堂 创办 之始 就是 高层 次的 大 学教 育 , 在办学结构 和层 次上 不同 于以 前的 各类 学堂。 它以 美国 的哈佛大 学为蓝 本 , 聘 请美国 教育家、 学 者丁家 立 (Charles Daniel tenney) 筹备 和规 划建 校 , 并主 持教 务。设 头等 学堂 即大学本科 , 二等学堂即大学预科。学制各为 4年 , 分别拟 定头等、 二 等学堂 授课 计划 , 采取 分学 门、 分班级 授课 制。 北洋大学堂章程中规定 , 专门学分为 5门 :工程学 、 电学、 矿 务学、 机械学 和律 例学。课 程分 为基 础课 和 专业 课 , 基础 课各学科的 学生都要学习 , 如笔绘 图并机 器绘图、 格 致学、 化学、 微分学、 重学、 作英 文论和 翻译英文 等。专业 课则各 有侧重 , 如工程学科有工程 机械学、 材 料性质学 、 桥 梁房顶 学、 水 利机 器学等 ; 矿 务学 科有深 奥金 石学、 测量 矿苗 学、 矿务兼机器 工程 学等 ; 律 例学 科有 万国 公约、 各 国通 商条 约、 大清律例 等。并 规定 /汉 文不 做八 股试 帖 , 专 做策 论 , 以备考试实在学问经济 0[12], 一改 封建教 育八 股取士 传统 为 /实在学问经 济 0的 毕业 论文。 1903年北 洋大 学堂 重新 厘定课程 , /各学门的功课又分 为主修 功课、 辅修功 课和选 修功课。主 修与辅修为必修功 课 , 选 修功课 为学生 自由选 学。毕业时 , 都要自著论文一篇和毕业 设计。 0[13]选修课的 开设明显吸收了哈佛大学的做 法 , 而 毕业论 文和毕 业设计 又都是西方高校培养工程类大学生所必需的教学环节。 在 1897年出版的 5北 洋大学 堂题 名录 6中 英文对 照本 上 , 称这 所新 式 大 学 为 Univ ersity, 而 不 是 College 或 Senio r hig h scho ol(专科学院或高级中学 ) 。
第四 , 北洋大 学堂 的生 源来 自国 内开 办的 新 式学 堂。 首批学生是 招考 由天 津、 上海、 香 港等 处已 开办 的中 等教 育学堂的毕业生入头 等学堂。 如 1895年 头等 学堂在 香港 招生 , 考场设在东华医院 , 应 考者千 余人 , 录取十 余人。为 保证其生源 1905年将 保定直 隶高 等学堂 定为 北洋大 学堂 的预备学堂。
第五 , 为国家 培养了 第一 批高级 专门 技术人 才。 1899年北洋大学堂培养的首批学生 毕业 , 从此中 国有了 自己培 养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张 煜全曾 任清华大 学校长 , 胡 栋朝、 陆耀廷是 我国 著名 的土 木工 程专 家 , 吴桂 龄则 成为 我国机械工 程界 泰斗。 北洋 大学 堂自 创办 之始 就把 资送 学生留学作 为培 养高 级专 门人 才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盛宣 怀在创办头等学堂章程中列出 /头 等学堂 经费 , , 所节省 之经费 , 除另造 二等 学堂 及每 次考 试花 红外 , 其 余积 存生 息 , 以备四年后挑 选学 生出洋 川资 经费 0[12]。 北洋大 学堂 课程编排、 讲授内容、 教科书均 以美国 哈佛、 耶鲁大 学为标 准 , 培养出来的 学生 质量 高 , 故毕 业生 可不 经考 试直 接升 入哈佛、 耶鲁大学研究院 深造。这些 留学生 后来成 为中国 学术界、 科学界、 工程 界的名 师或 泰斗。如 1919年被 选为 北京大学第 一任 教务 长、 解放 后曾 任北 京大 学、 浙江 大学 校长的著名经济学家、 教育 家马寅初 就是北 洋大学 矿冶学 门毕业生 , 1907年 保送美国耶鲁 大学初读 矿冶 , 后学 经济。 又如 20年代曾任协和 医院院 长的近 现代医 学界著 名专家 刘瑞恒就是北洋大学堂工科毕业生 , 于 1906年保 送美国哈 , , 冶金学家温宗禹、 蔡远泽 , 银行金 融家钱 永铭 , 交通管 理家 刘景山 , 工 程 教育 家 罗忠 忱 等 等。北 洋大 学 堂 曾被 誉 为 /东方的康乃尔 0。
3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中国高等 工程 教育 的产 生 , 是 在内 忧外 患的 重压 下 , 中华民族直面生死存亡 , 而适 应世界 发展潮 流的一次 主动 选择 , 在中国近代史上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
其一 , 高等工程 教育 的肇 始 , 反 映了 中华 民族 在向 世 界学习的过 程中 思想 认识 上的 进步。 中国 有几 千年 封建 教育的基础和长期形成 的科举取 士的社 会价值 取向 , 从视 西方科学为 /奇技 淫巧 0, 到 学习 西方 高等 工程 教育 /兴学 强国 0, 面对民族危亡 , 废科举 , 兴 新学 , 抛弃 四书五经 而转 向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 这是 中华民 族发展 史上的一 次理 性的抉择 , 是在 /中国近 代民族觉醒 的新起 点 0上的一 次带 有突破性的认识转变。从 这个起 点开始 , 经 过长达一 百年 的实践和认识 的不断深化 , 上升 到今天 /科 教兴国 0的 历史 新高度。
其二 , 高等工程教育的 肇始 , 反映了 中国社 会的进 步。 社会需要高层 次人 才 , 社会 开始 重视 工程 技术 人 才 , 说明 社会结构正在悄然发 生变化。 开矿山 , 办铁 厂 , 修铁路 , 通 邮电 , 这一时期民 族工 业正 在成 长 , 中 国由 农业 社会 开始 向工业社会变化 , 预示着社 会更深 刻变革 的到来。中 国第 一所以工程教育为主的 大学参照 美国大 学模式 建立 , 这绝 非偶然。当 然 , 学 校 的筹 建 者之 一 就 是美 国 教 育家 丁 家 立 , 对于美国高等教育比较 熟悉。但 更主要 的是美国 高等 教育崇尚实用 的特点 和美 国社 会依 靠 科学 技术 迅速 强大 的事实 , 更适应 当时 我国 社 会发 展的 需要。因 此 , 中国 高 等工程教育的 产生 , 是社会发展之必然。
其三 , 高等工程教育的 肇始 , 反映了 中国教 育的进 步。 19世纪末的中国教 育正 在抛 弃旧的、 封 建的 教育 制度 , 学 习新式教育 , 摸索 新的 教育 途径 , 高 等 工程 教育 的产 生是 对于新教育的 肯定 , 它 完善 了新 的教 育系 统 , 形 成了 完整 的新式人才培养的体系 , 为中 国近代 教育的 发展开辟 了新 的道路 , 为以后新式大学的建立做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 :
[1]中央教育科 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所 . 六国高等教育 结构 [M].贵阳 :贵州人 民出版社 , 1988.
[2]王天一 . 外国教育史上册 [M]. 北京 :北京师范 大学出 版社 , 1984.
[3]符娟明 . 比较高等教育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 社 , 1987.
[4]舒新城 . 盛宣怀拟设天津 中西学 堂章程 禀 [G]//中国 近代 教 育 史 资 料 (上 册 ) . 北 京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 1961.
160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当代大 学生既 有实 现四 化、 振兴 中华、 为 祖国 富 强作 贡献的理想 和热 情 , 又怀 抱个 人有 所成 就、 生活 幸福 美满 的强烈愿望 , 希望在为祖国 振兴而奋 斗的过 程中实 现个人 的理想。立 志成 才是 当代 大学 生的 共同 愿望。 大学 生作 为现实社会 中独 立的 个体 , 都 有自 己的 个性 , 有 自己 的思 想感情、 兴趣 爱好 和追 求 , 有丰 富和 发展 才能 的需 求。如 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 , 都是和自 身发展 目标结 合在一 起的 , 大学生的 成才 目标 在满 足社 会需 要的 同时 , 也 希望 自己的个 性 得到 自 由的 发 展 , 体 现 出个 人 自身 发 展 的需 要。
2002年教育部在 74所高 校中开 展的大 学生思想 政治 状况滚动调 查证 明了 这点 , 调 查显 示大 学生 人生 观、 价值 观主流积极健 康 , 务实 进取。 绝大 多数 大学 生思 想活 跃 , 关心社会 , 积极探讨人生价 值 , 勇于实 现人生目 标 , 有立大 志成大才的愿望 , 有 /海 阔凭 鱼跃 , 天 高任 鸟飞 0的昂 扬心 态 , 有报效祖国、 献身现代化建 设的雄 心壮志 , 有以 天下为 己任的 使 命感 , 具有 奉 献精 神 和社 会 责 任感。 他 们 意识 到 :对 每一个 人来 说 , 只有把 个人 前途、 个人 利益、 个 人所 追求的事 业 , 溶 化 到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的 大 事 业中 去 , 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 个人的 价值只 有在中华 腾飞、 民族 振兴的大业中 , 才能得到体现 [2]。
在实践中 , 热 心社 会公 益事 业 , 主动 参与 社会 实 践活 动在大学里已成为潮流。青年 志愿者 潮流的出 现 , 一方面 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存在这种 需求 , 另一方 面志愿 活动契 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理 念 , 大 学生在 志愿活 动的各 项具体服务活动中 , 将中华民 族 /助人为 乐 0的传统 美德和 讲求 /自我实现 0的时 代风 尚紧 密结 合起 来。表 现在 大学 生的主旨学习上 , 能把学业 进取和政 治追求 较好地 结合起 来。学业是将 来事 业的 起始 和积 累 , 事 业对 于个 人来 说 , 就是人生 , 就 是个 人的 人生 定位。个 人对 事 业的 选择 , 也 就是对人生 道路 的选 择 ; 个人 对事 业的 进取 , 也 就是 个人 在人生 道 路上 的 搏击 与 追求 。大 学生 追 求 新知 , 渴 望成 才 , 日益认识到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 力 0, 实现 四化 , 关键 在于科学技 术的 现代 化 ; 市场 竞争 , 实 质上 就是 科学 技术 的竞争、 创新性人才的竞争 , 要 适应市 场经济 发展的 需要 , 就必须努力 掌握 现代 科学 技术 , 成 为有 用之 才 ; 新技 术革 命的兴起 , 要使中国跟上世界 科学技 术发展 步伐的使 命感 和责任感 , 更是激起了我们 当代大 学生的 斗志。许多 人勤 奋学 习 , 刻苦 攻读 , 追求 新知 , 不 断进取 , 努 力掌 握真 才实 学 , 渴望全面发 展成 才。明 白个 人理 想前 途的 实现 , 要 靠 自己的努力 , 要靠 自己 主动 适应 社会 需要 , 努力 掌握 真才 实学 , 积极参与人才竞争 , 学习更 加努力 , 自 觉全面提 高自 身素质。在理想实现的途 径上 , 他们 更注重 个人的努 力奋 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的建立 和人事 制度、 毕业 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 大学的扩 招 , 大学生 感受到极 大的 就业压力和学 习压 力 , 因此 , 绝 大多 数 学生 的竞 争意 识和 自强意识都比 较强 , /考 研 0和 /考 证 0热持续升温。
同时 , 也应该看 到 , 有一 部 分大 学生 的理 想带 有浓 厚 的另一层面的功利色彩 , 讲究 实惠的 思想在 大学生中 间相 当普遍。在社 会理 想与 个人 理想、 义 与利 的关 系问 题 上 , 有些人更加 关注 个人 的理 想和 实惠。 一部 分大 学生 学习 目的不明确。 有的 成才 只是 为了 个人 成名 , 致 富 ; 有的 读 书只是为了能 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谋得一个满意的工作。 全 面建 设小康 社会 已经 成为当 代中 华民族 儿女 共同 的理想信念 , 每个 宏伟 目标 的实 现 , 都 需要 大批 青年 人才 脱颖而出 , 发挥 聪明 才智 。时代 呼唤 青年 人才 , 伟 业需 要 青年人才。了解大学生的 政治意 识状况 , 充 分调动当 代大 学生政治上积极的思想 , 引导 他们投 身于这 如火如荼 的伟 大事业 , 坚持实现 自身 价值 与服 务祖 国人 民的 统 一 , 坚持 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 苦奋斗的 统一 , 把自 己培养成 为有 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社会 主义事 业的建设 者和 接班人。
参考文献 :
[1]雷艳萍 . /德 0在人才成长中的价值 [J].重庆工 学院学 报 , 2006(4) :43.
[2]周文东 .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J].重庆文 理学院 学报 , 2004(1) :15.
(责任编 辑 周江川 )
(上接第 160页 )
[5]沙健孙 , 龚书铎 . 五四运动与 20世纪中国的 历史道路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01.
[6]吴 玉 章 . 从 甲 午 战 争 前 后 到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的 回 忆 [G]//吴玉章文集 (下 ) , 重庆 :重庆出版社 , 1987. [7]谭 嗣 同 . 有 感 一首 [G]//谭嗣 同 全集 , 北 京 :中 华书 局 , 1981.
[8]田正平 . 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 分卷 [M].上海 :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001.
[9]刘 志鹏 , 别 敦 荣 , 张 笛 梅 . 20世 纪 的 中 国 高 等教 育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10]潘懋元 .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M].广州 :广东高 等教育
出版社 , 2003.
[11]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 .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 会议案 [G]//交 通大 学校 史资 料选 编 . 西安 :西 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 , 1986.
[12]盛宣怀请奏 设立 本校 章 程禀 [G]//张 凤来 , 王 杰 . 北 洋大学 天 津 大 学校 史 资 料 选编 . 天 津大 学 出 版 社 , 1991.
[13]张凤来 , 王杰 . 北洋 大学 天津大 学校 史 [M].天津 :天 津大学出版社 , 1990.
(责任编 辑 周江川 )
174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范文四:中国经济“新常态”之肇始与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之肇始与阶段性特征
自 2014年 5月****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 继而在 2014年 11月 9日在亚 太经合组织(apec )工商领导人会议上演讲时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以来,新常态 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就出现新常态的前因、后果及其呈现的主要特征一抒己 见,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历经 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十年**把中国经济推到濒临崩溃的边缘。 1978年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 济发展的新世纪。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尽管 30多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 这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污 染生态环境的代价取得的,时至今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约束已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最大 瓶颈。
进入 2012年, 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上, 不再采取全面刺激政策, 同时, 基于资源能源约 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在经济发展周期规律和国内资源禀赋特征的共同作 用下,我国开始进入经济新常态,意味我国经济发展在速度、动力、结构、路径和方式等方 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纵观全球,当一国或一地区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如日本 的 gdp;1950 --1972年年均增长 9.7%, 19731990年回落到 4.26%, 19912012年更是下降到 0.86%;又如韩国的 gdp :19611996年期间年均增速为 8.02%, 19972012年年均增速回落至 4.07%;再如我国台湾地区 gdp , , 19521994年年均增长 8.6%, 19952013年下调至 4.15%。中 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有望在 7%-8%之间运行一段时间。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所呈现的特征,可以从下几个视角加以分析:
一是从调控方式(直接关联速度)与发展速度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在宏观调控上, 不再持续采用全面调控政策, 不搞大水漫灌, 而是更多采取针对性的 微调,精准发力,实施喷灌、滴灌。
2. 在调控上,更加注重预调,着眼未来,精心谋划,先期做好预案和规划。
3. 在资源配置方式上,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 向市场发 挥决定性作用转变。
4. 在发展速度上。从二位数的高速发展向年均增长 78%(十多年后下降为 6-7%) 的中 高速度发展转变。
二是从发展方式转变看,特征为:
1. 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
2.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 从以往较为重视发展速度转向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 稳中求进,实现稳、活、托底三者统一,构建一个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体系。
3. 在发展模式上,由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4. 更加注重顺应群众期待,满足百姓生命健康、生活品质、生存环境改善的需求。 从注重产业和城镇发展转向更加关注惠及民生,提高民众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 民众。
三是从结构和布局调整看,特征为:
1. 产业结构上 , 从以制造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2. 在产业国际地位上,由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居于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转移。
3. 在产业形态上, 由一、 二、 三产业之间产业界限泾渭分明向制造业与服务业、 服务业
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转变。
4. 在结构升级上, 由以高新技术为引领、 支柱产业为支撑、 都市型工业为补充的第二产 业为主体逐步转向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 体优化升级。
5. 在产业布局上,由集中布局于沿海城市地区差别明显转为向中西部转移,东北振兴, 中部崛起,产业布局趋于平衡,城乡地区差别缩小。
四是从经济发展驱动切换和资源供给看,特征为:
1. 在经济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消费和服务支出拉动。
2. 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如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 形成资产阶层为主体的新结 构、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四新经济等。
范文五: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摘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转向中,美籍华裔汉学家陈世骧率先运用“差异性”理论,提出“中国抒情传统”的构想,开启了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新路向。文章重点关注这一创构的两个问题:文类理论与考据方法。前者揭示“抒情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比较语境,重点关切经由中西文类理论引发的文学传统的不同路径;后者则以中国文学的“抒情源头”为考察对象,揭示陈世骧的国学背景及其研究方法间的关联。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诗学;文类;考据方法
1958年,韦勒克在教堂山大会上以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之演讲,引领国际比较文学从重视“影响研究”、依靠材料考证、强调事实联系的“法国学派”时代,进入了重视“平行研究”、看重文学作品自身独立性和文学性、强调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视野的“美国学派”时代。这一研究转向,对以比较为基本视野的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0年代,著名留美学者陈世骧显然已成为这一新主张的实践者,在其美国亚洲学会年会的演讲稿《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比较文学的要务,并不止于文学相等因式的寻找;它还要建立文学新的解释和新的评价”,随即他提出了以标榜文化独特性为宗旨的“中国抒情传统”论断。
一 文类:在东方与西方
中国文学批评,自《毛诗序》起,就有文学分类的自觉,根据《周
礼》“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而提出的“六艺”说,风、雅、颂即指诗的种类。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审美的独特价值首次得到文人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中的文类问题也发展为中国独有的一套文体学。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陆机的《文赋》则更把“文章”细分为十大类,逐一划定美学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哗而谲诳。”而在以“诗文为正统”的古典文学体系中,又按刘勰“音韵之别”划定的“文笔之分”建立了中国特有的文类分野:“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至于戏曲、小说等俗文学,明清以来虽然有了惊人的发展,但始终未能进入文人“雅”文学范畴,因而在文类上并没有取得与诗文同等的地位。
与此相对的西方文学传统,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起,就一直倾向于把整个文学领域分为三大类,这种分类至今仍然通用,它们是:戏剧文学、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亚里士多德把文学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于是就有了以上三类文学:“假如用同样媒介模仿同样对象,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
来叙述,还可以使模仿者用动作来模仿。”这就是古希腊的史诗、抒情诗和悲喜剧。发展至黑格尔,则以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来重新阐释上述文学分类,他认为叙事诗是客观性文学,抒情诗是主观性文学,它们都有其片面性,唯独戏剧是扬弃了主观与客观的综合艺术,具有优越的地位。在此后的漫长历史中,三大文类的地位几经变迁,形式也多有变化,但这一经典的划分方法和评价体系却最终保留下来,成为西方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
东西两大文学传统对于文类的不同解说和偏好,在20世纪50年代国际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转向后,终于得以在文化独特性的层面上相互对话。1991年厄尔。迈纳(earl miner) 《比较诗学》的登场,标志着文类理论在比较诗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书从简单的中西文化差异论中解脱出来,提出建立在“普遍性诗学体系”上的“基础诗学”的大胆假设。由于把人类的全部文学活动视为一个整体,迈纳从具有普遍意义的文类三分法——戏剧、抒情诗、叙事文学切入,对不同的文学传统进行考察,从而发现了建立在文类理论上的“原创诗学”:西方诗学是建立在戏剧文类上的“模仿-情感”诗学;而世界上其它文化的诗学体系(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诗学) 基本都是建立在抒情诗文类上的“情感一表现”诗学。 然而追溯历史,与西方比较文学学者的后知后觉相比,美国华裔汉学家陈世骧,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启了从文类比较到诗学原创的路径,他所提出的“中国抒情传统”论题似乎预示着,厄尔·迈纳的理论设想将在东西国别文学研究中获得坚实的印证及回响。
二 比较视野与文类研究
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祖籍河北滦县。幼承家学,后入北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32年获文学学士。1936年起任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讲师。1941年赴美深造,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专攻中西文学理论。1947年起长期执教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主讲中国古典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并协助筹建该校比较文学系。在此期间,他结交杨联陛、吴鲁芹、夏济安、夏志清等留美学者,延揽张爱玲人加州大学研究,同时育英才无数,聂华苓、郑愁予、痖弦、商禽、杨牧等一大批台湾作家、学者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他的指点和提掖,为开创五六十年代美国华人学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颇多贡献。1971年5月23日以心脏病猝发逝于加州伯克莱。
陈世骧为华语古典文学研究界所熟知,要归功于其学术生涯后期在“中国抒情传统”论题上的首创之功。与后来高友工从美学路径为“抒情传统”搭架的哲学预设不同,陈世骧的发明来自于比较视野下文类研究的运用。由于文类常常被视为一套基本的成规或法则,因而读者可以透过不同文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和审美趣味来把握文化传统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现实世界,因此文类研究在60年代兴起的西方结构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出现了以弗莱
(norhrop frye) 为代表的文类理论的经典表述。显然,陈世骧的“抒情传统”论题沿袭了上述思路,在后来被无数次引用的《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他明确把抒情诗这一西方文类概念引入对中国文
学大传统的观念阐释中去,具体到文学传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时,则演化为西方的戏剧传统与东方的抒情传统的二元性差异叙事。对此,陈世骧在这篇抒情传统的“开山纲领”中分别从“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两方面论证了文类传统与美学理想的相互关系在解释中西文学差异及建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时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在“文学创作”的层面,陈世骧企图建构一套中国抒情文学的经典系统,借《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四大文本分别说明抒情文类的音乐性、内倾性、形式性(描写) 在中国文学中的显现及其发展,并进而阐发中国文学演进的内在规律。他认为,《诗经》与《楚辞》结合了抒情诗体的两大要素——“以字的音乐做组织”以及“以内心自白做意旨”,从而使得后世的中国文学“时而以形式见长,时而以内容显
现”。汉代的乐府则进一步发展了抒情诗的音乐性,并建立了“举国上下制度化诗合于乐、合于歌的传统”;汉赋的功绩则在于对抒情文类的形式要素的拓展,由于散韵结合而产生的“引人入胜的词句和音响”形式,充分拓展了“描写”在中国抒情传统中的地位,使得这一以词藻堆砌而著称的文体在“振奋和恰悦的语言音乐里,如此将自己的话语强劲地打人他人的心坎”。此后中国文学的主流则在这四大类型开拓的道路中,张扬着抒情的声音。陈世骧还特别强调了中国后起的叙事和戏曲文学中抒情文体的“声势逼人、各路渗透”。就此,其结论是:“就整体而论,我们说中国文学的道统是
一种抒情的道统并不算过分。”在“批评理论”的层面,陈世骧则指出,以史诗和戏剧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希腊人,一方面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问世之时,仍旧未给抒情诗体命名;另一方面,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探讨则始终不离“故事的布局、结构、剧情和角色的塑造”,在对冲突、张力等戏剧文学趣味的持久热情中,形成了“客观分析布局、情节和角色的癖好”。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爱好则是抒情诗所表露出的“诗的音质,情感的流露,以及私下或公共场合中的自我倾吐”,因此,自孔子起,文学批评谈论诗之兴观群怨,就是关于“倾吐心中的渴望、意念、抱负”的诗的意旨论,其着重于“情的流露”,而这也成为中国文学中“诗的品质的说明”,更重要的是,中国批评家对“诗法”的关注,不在张力和冲突而是“意象和音响”的和谐。最后,陈世骧从文类偏好的不同归结出东西两大文学“相抵触的、迥异的传统形式和价值判断”,完成了他寻找伟大传统之间差异性的比较要务:
说明文、分析文和长篇解说是西欧人的特长,而直
觉感应力,以凝聚的精华从内在经验中明快地点出博
大精深的联想却是东方人的拿手好戏。总括地说,滔
滔的雄辩对简明的点悟语,法庭上所用的分析对经验
感应的回响是东西正派批评不同的分野。
沿着“文类研究”的路径,“中国抒情传统”的论题并不满足于西方“三大文类”基础上的宏观概括,而是在对“次文类”变迁的考察中拓展着中国文学独特性的空间。如果把这方面的全部成就拼接
起来,就构成了一条“抒情传统”如何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具体形式中产生、兴盛、变异、式微的言说脉络。对此,新加坡学者萧驰就指出,“抒情传统”研究的要务之一即是对其“次文类”之更替的言说和解释:
不断被重新塑造之持续过程,不断被延展为新的
文类和文类间不断拮抗,交融的过程:由古体而律化,
由诗而词、曲,由词曲而延伸为戏曲、小说中之“抒情境
界”、“原型场景”以及结构法则中的整一观点。
陈世骧之后,高友工于《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一文中明确把“抒情传统”定位为“中国自有史以来以抒情诗为主所形成的一个传统”,并详细考察了律诗、词体、戏曲等次文类(高友工自己则成为抒情美典) 在抒情诗这一文类大传统中各自生发出的抒情特质。林顺夫和孙康宜等学者则借助“文类研究”在70年代北美汉学界的风行,对诗体和词体的文类风格展开了细致的形式研究。台湾学者吕正惠则基于中国“诗文”共为正统文学之正宗的现象,把视野由三分而扩展为四分,对传统散文创作加以“抒情式”的阐发。 可以说,对抒情文学“次文类”的考察,构成了“中国抒情传统”研究的文学史意识,陈世骧所设想的通过文学经典的重构而建立“抒情传统”大叙事的路径,显然已在不断深化的“次文类”研究中初获成效。2000年,台湾大学中文系率先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传统”,以历史性的文学史叙事勾勒“民族文学”的脉络,从诗经、辞赋、汉魏诗、唐诗、宋诗、
唐宋词到明清小品,并由柯庆明、郑毓瑜等七位抒情传统代表学者轮流授课。此后如台湾清华大学等高校亦开设此课。至此,“中国抒情传统”这一由学院专家建构出的文化课题已经不满足于知识精英内部的传承和体认(中文系内部) ,而谋求在更大文化群体内获得响应。
三 考据方法与抒情源头
自汉代起中国就发展出一套关于文字训诂的方法,辨析字义、考订读音,专著如《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广雅》等,硕果累累,可以说,“训诂本身,也是中国学人在进行思考与研究时最基本的方法,一度还有人夸张地说过:‘训诂明而义理
明’”。以清代乾嘉学派为代表的传统“国学”研究,一向重视对文字的考据和辨析,是清代文人摒弃明末之浮躁学风,重新师承汉代经学考据训诂方法的结果,其往往成为学者较量学识的重要舞台,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文字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龚鹏程从文化内部的自我传承与演进的角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学术特点的分析,为陈世骧等人治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恰切的解释:
五四新文学运动,乃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它既从晚
明文学中得到滋养,又从王阳明到黄宗羲、颜元、阎若
璩、胡渭的学术发展中,发现了“反玄学的革命”之路,
攻击宋明理学、批判吃人的礼教。于是,在学问上注重
比较实际的考证之学,形成了胡适、顾颉刚及后来中央
研究院所代表的史料考据学风。
陈世骧的“抒情传统”研究最见功力之处,正是他立足中西两大语言体系,考证古典诗学概念的尝试。整个研究既显示了深厚的古汉字考据学功底,又能巧妙对比西方语言学的词根变化形式,对照两种语言传统,探求诗学概念反映出的人类心灵的“原型结构”。他特别重视对中国诗歌源头阶段的考察,由于英年早逝,仅涉及了《诗经》与楚辞两大类型。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研究《诗经》,“目的在追索诗三百之所形成的过程,进而考察其艺术成就,和它对后世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的贡献”⑩。他为自己设计了两条蹊径: 其一为“诗”在语源学上的真意;其二为历来论诗
传统里一个人云亦云的术语,即意义隐晦的“兴”字。
根据香港学者陈国球的考证,陈世骧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在北大求学及任教期间曾长期参加朱光潜在家中举办的“读诗会”,与会者中就有以《诗言志辩》(1937)著称的朱自清以及在自己写作的《中国文学简史》(1947)中推崇中国诗之“抒情传统”的林庚,当然,这一私人聚会的主办者朱光潜也有《诗论》(1943)一书存世。与陈世骧一样,上述学者诗学研究的特点同样集中于借字词考据阐发中国诗之起源的路径上,同时,伴随着诗之原始场景的复活,这种考据式研究也就有了人类学的意义。
1 “诗”:“抒情传统”的起源神话
《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一文集中体现了陈世骧对“诗”之概念的探究。首先,他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诗”字最早的使用情
况,认为新名词的产生代表了新观念的明晰和形成,而“诗”字的产生所明晰的观念,正是诗与音乐抒情性相对的语言抒情性,这一特点通过诗字的“讠”偏旁表现出来。其次,陈世骧通过对《说文》的辨析,从字源学角度考证“诗”之原始意象。他认为,“诗”与“志”皆从“生”声,其形如一足着地,含义相反相成:一是“止”,停也;一是
“之”,去也。并从比较文字学的角度,印证“一字之具有相反二义乃为人类文字原初创造的共同倾向”。因而,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正体现出“生”对“诗”的影响:“之”即“离”,体现向外的趋势;“在”即“止”,体现停留于内的趋势,“志”与“诗”相通,一个停止于内,另外一个则借助语言表现在外,而旨趣大异也。因此,可以说诗“既是蕴止于内心的深情至义,又是宣发于外的好语言了”。最后,从人类学角度观察,诗、乐、舞合一的现象乃人类原始艺术之综合性的表现,因而诗歌内在地包含了音乐与舞蹈的生命律动的节奏,于“言之不足”时,转而“歌咏之”,而终于“手舞足蹈”:“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朱自清眼中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大序》已另有一番新意:“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还带有与舞蹈歌咏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这一中国“诗”字的原始意象为中国诗学长久以来以抒情言志和韵律结构为基本特点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2 “兴”:“抒情传统”的原始场景
陈世骧认为中西传统在诗的命名上一直存在着显著区别:英文
“poetry ”一词,泛指“制作”,着重“技艺”,因此诗的本质更多由创作的结构、设计、规则来体现;而中文的“诗”字,则“专重诗的艺术的要素本质的表现”,是一种内在精神的统一。中国的文学观念显现在作为一个统一类型的“诗三百”中,是“第一个具有规模的中国文学创作的原始形态”。对此,陈世骧以四十页篇幅的《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的特质》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缘起于“诗三百”的中国“抒情性”文类,其灵魂正在于“兴”的始终贯穿。在综合罗振玉和郭沫若对“兴”的甲骨文考证基础上,陈世骧还原了“兴”的原初图景:“兴”乃是初民合群举物旋游时所发出的声音,带着神采飞逸的气氛,共同举起一件物体而旋转。而诗乐舞同源时代中产生的《诗经》作品,之所以能超越各自的具体内容而最终统纳于“诗”这一文类,正是因为共同缘于“兴”的引导,而“具有相等的社会功用,和相似的诗质内蕴”。
其次,“兴”的原始意蕴通过贯穿于“诗三百”中的“诗法”而得以保留并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其主要通过节奏的控制、音韵的营造以及文义的表现来实现。节奏方面,“兴”这是借助诗之结构和韵律的特殊规则,来体现带着自然流露的情绪和呐喊的舞踊”的节奏,进而内在地延续着诗作为综合性艺术的原始形态:“‘兴’的因素每一出现,辄负起它巩固诗型的任务,时而奠定韵律的基础,时而决定节奏的风味,甚至于全诗气氛的完成。‘兴’以回复和提
示的方法达成这个任务,尤其更以‘反复回增法’来表现它特殊的功能。”
音韵方面,起兴之句往往确立全诗的韵式,使傍韵、协音、脚韵等要素“振鸣于字里行间”,各种音律的相互回响与节奏一起营造出诗之感人的“氛围”,从而达到与诗乐舞合一的原始艺术相似的效果;文义方面,诗三百中起兴之机缘皆是初民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惊喜的发现,洋溢着人类原初的诗性思维。因此,“‘兴’就是来自‘新鲜世界’里的诗质”,其中的成功意象,必然如万物初生之时那样浑朴新鲜而动人。
最后,“兴”这一概念亦同时体现了集体创作与个人才情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民歌”的原始因素是“群体”活动的精神,源自人们情感配合的“上举”冲动,其中集体劳动或节日欢庆为此提供了最大的原动力。另一方面,这种无意识的呼喊,只有在领唱脱颖而出之际,才能凭借其个人之才情,把人群当下的“兴发”化为灵感的章节,配合集体的舞蹈和乐音。因此,始于初民合群游戏时“上举欢舞”之声的“兴”这一概念,则在由群体的呼喊到领唱者的结构创造过程中,成为了《诗经》民歌创作的最初方式。因此,“兴”是中国诗歌形成一种抒情文类的灵魂,也是中国文学抒情特质的最初由来。后世的文学创作尽管是个人的天才体现,但却始终脱不开根源于“兴”的民间传统。
陈世骧的发明,为从古典诗学概念发掘抒情传统做出了首次成功地实践,集中体现了他“运用西方文学和语言学理论并结合中国传
统的考据方法”的研究路径。他对中国诗歌源头进行的考据式探究,显然比其后来者从哲学思辨的层面演绎古典批评概念来得生动务实也新意迭出。但遗憾的是,他对诗经、楚辞、汉赋、乐府的推崇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回响,此后的学者视这些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孤立的现象,而把“中国抒情传统”的源头推后至汉末五言诗的兴起。也正因为如此,陈世骧极具考据特色的“溯源”研究,才在这中国抒情传统的学术谱系中自成一家、独具特色。
注释:
(1)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见《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5页。
(2)亚里士多德:《诗学》,见《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3)见《陈世骧文存》之《出版说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4)《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第六、七节里曾指出用抑扬格、挽歌体或其相等音步写成的抒情诗“直到目前还没有名字”。
(5)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见《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6)萧驰:《中国抒情传统》,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5页。
(7)详见《花莲师范学院通识教育“语文领域”座谈会纪录一文学
组》及《台湾通识教育中的中文课程设计》两篇会议纪要。
(8)龚鹏程:《文字意义的探索》,《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7页。
(9)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自序》第2页。
(10)(11)陈世骧关于楚辞的论文《论时:屈赋发微》,载《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叶维廉编、古添洪译,台湾黎明文化公司1977年版,第48-108页,第148页。
(12)《毛诗序》,见《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 ,郭绍虞、王文生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新1版) ,第63页。
(13)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途径之一——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美学抒情传统的研寻》,《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见《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博士服务团的肇始与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