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走上回家的路
英国诗人爱德华?托马斯说:或许大地不属于人类,但是,人类却属于大地。他在开始写诗的四年之后,战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年仅39岁。在那个年代,人类正处于自我崇拜的巅峰,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可征服的,包括大地。他那些清新的赞美自然的诗,与那个时代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在战火中,也许只有诗人和作家的心灵,还在依然感受着大地的默默无语。他们写下的那些篇章,是人类不至于狂妄到走向灭亡的警示碑。它们留下来,是人类的福祉;而重读它们,是人类的智慧。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一门“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支文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这个新的领域,汇集了从18世纪以来对自然情有独钟的作家和作品,很多都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梭罗的《瓦尔登湖》,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读过这些作品的读者,一定会被书中洋溢的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情所打动。研究美国自然文学的学者程虹,于是计划要把这些优美的书籍介绍给中国读者。在出版了专著《寻归荒野》之后,她把精力转向译介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品,以两三年磨一本的慢工,翻译了《醒来的森林》([美]约翰?巴勒斯著)、《遥远的房屋》([美]亨利?贝斯顿著)、《心灵的慰藉》([美]特丽?T?威廉斯著)、《低吟的荒野》([美]西格德?F。奥尔森著),十余年下来辑成“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
自然文学的作品有一个形式上的特点:以第一人称,用散文、书信、日记等形式描述对自然的真实体验。作者们往往用优美细腻的文笔,以亲身的观察和经历,描述大自然的丰富旖旎、波澜壮阔。在他们的笔下,山川河流是有生命的,草木荒野是有情意的,哪怕是枯叶秃枝,也散发着动人的气息,因为它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的生命轨迹都是美丽的。与一般描绘自然美景的著作不同的是,这些作品不仅陶醉于云蒸霞蔚,也欣赏电闪雷鸣;不仅喜爱小鸟的鸣唱、松鼠的跳跃,也乐于让它们吵醒自己的美梦。自然文学的作家们,不仅在作品里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对自然的尊重,甚至还常常为此改变生存方式,《遥远的房屋》作者贝斯顿在大海边筑了一个“水手舱”,一个人在此生活了一年;《低吟的荒野》作者奥尔森因为迷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把家安在了那里并终生居住于此;更不用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守。
梭罗也是不合时宜的。他的《瓦尔登湖》出版于1845年,当时几乎毫无反响。他一生都在实践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但终生穷困潦倒,几乎被人看作疯子。在2001年的冬天,我曾有机会来到瓦尔登湖边,瞻仰梭罗住过的小屋。那是一个很小的木屋,屋里除了一张小床、一对桌椅、一个生火的炉子,几乎别无他物,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能一住就是两年。但是走出屋子,置身于天地之间,举目皆是草木山水,瓦尔登湖边层林尽染,各色树木层层叠叠围绕着湖水,静谧而美丽,令人不禁深深为之所动。在那个时刻,我感受到了梭罗忘我的心境。他那颗敏感的心灵,一定在忧虑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将会带来多大的灾难,预见到未来的人类将需要重新回到自然之中去寻找存放心灵的位置。
赞美自然、体验自然,是自然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说到底,自然文学关注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与整个人类及其文明和文化的关系。自然文学之所以能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认识自然的观念和方式,为美国人提供了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思想资源,而这又与美国精神紧密相连。
美洲这片新大陆的发现,使当时已经陷入拥挤和资源短缺的欧洲大陆客,欣喜地看到了新的生机,也使他们迷上了这片荒原,这形成了他们文化中对自然崇敬和迷恋的根基。在20世纪中后期至今席卷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中,美国一直居于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这不能不归因于他们崇尚自然的精神。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有着尤为突出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这已构成美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精神内涵。而美国自然文学以及它所承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无疑为这一传统持续不断地输送着新鲜的养分。
这套译丛选取的四本经典,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跨度很大,从中也可以看到百余年来,对自然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梭罗的老师、被奉为“美国精神之父”的爱默生,同时也是自然文学的思想源泉。他在《论自然》中,把自然置于崇高的地位,认为宗教与伦理蔑视自然是“对自然的公然冒犯”,这种还原自然本身存在的观念,奠定了现代尊重自然、把自然从神性下解放出来的思想基石。但同时,爱默生又强调自然的实用价值,认为自然只有作为超灵与人类心灵沟通的媒介才有价值,离开了人类便一无用处。而梭罗则不同,他眼中的自然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手段,其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目的和理由,自然具有独立于人的自身价值。这种生态思想成为现代生态学的基础,梭罗也因此被奉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到了今天,领潮流之先的环境伦理、生态主义,更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平等的存在,认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这个大家园中,人类并不是价值最高和唯一的主体。换句话说,人类与世间万物并无等级之分。
“人类属于大地”,一百多年前诗人就这么说过。然而不难看出,在这个依然难以摆脱人类中心的世界里,生态主义的理想世界,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如果那是一条回家的路,那么不管有多长,我们应当义无反顾。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05日 11 版)
来源:纯文字小说网 www.t259.com
范文二: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_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_刘建刚
2013年5月2013年 第3期
外国文学ForeinLiterature gMa2013y
No.3,2013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
刘建刚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是国内难得的自然文学012年8月推出的“ 内容提要:三联书店2
翻译的上乘之作。无论从几位作家的地位及其作品的影响力还是从美国自然书写的历史语境等方面来看,这套丛书的选题实属经典。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丛书的书名、人称代词以及部分段落的译法又彰显出整体译文的准确性和生态示范性,因此特别值得推荐。
关键词:美国自然文学 生态 经典性 翻译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1303014108---
《三联书店编: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 [
,程虹译。北京:三联书丛》(四册)]店,2012。
刚刚过去的2012年可谓国内生态文学翻译的丰硕之年:先是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马永波主编且主译的绿色经典生态文,十四卷)紧接着三联书店又出版学丛书(
了程虹翻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四。虽然吉林人民出版社早在世纪之交卷)
就陆续推出了十六卷的绿色经典文库,但这套丛书中真正的文学经典并不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两套2012年出版的美国自然/生态文学译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尤我国生态研究重批评而轻译介的局面,其是生态文学翻译缺如的局面,因此很值得庆贺。本文拟以生态批评为视镜来看三联书店出版的这套译丛,以期对读者和译者都有所助益。
程虹选译的这套丛书由巴勒斯(John)(的《醒来的森林》WakeRobin,Burrouhs g)、以下简称《森林》贝斯顿(1871,Henry)(的《遥远的房屋》BestonTheOutermost )、以下简称《房屋》奥尔森House,1928,((的《低吟的荒野》SiurdF.Olson)The g
)以下简称《荒野》SininWilderness,1956,gg )和威廉斯(的《心TerrTemestWilliams yp (灵的慰藉》Reue:An UnnaturalHistor fgy
·141·
2013年 外国文学 第3期
以下简称《心oFamilandPlace,1991, fy )等四部著作组成。无论从选题的经典灵》
性还是从翻译的准确性和生态示范性来看,这套译丛都值得特别推荐。关于这套程虹分别在译丛总序和各丛书的经典性,
部的译序中予以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且深谙英美程虹在序中采用自然文学之精髓的学者,
了当下美国生态书写颇为流行的叙事学术体,即她将原著的魅力、学理的探究和个人读来既具有学术性又亲身经历融为一体,
感人,起到了十分有效的导读作用。从中我们看到,这四部著作都是追忆、描写或再现作者与大自然进行身心交流的自然散文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当下,都是公认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
巴勒斯是继爱默生和梭罗之后,在他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一位自然散文作家,《森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主要描写他在美国东部的卡茨)基尔山(林地中观鸟的CatskillMountains 生活经历。《房屋》是贝斯顿创作生涯的巅峰,是堪与《瓦尔登湖》相提并论的20世纪也是唯一一部影响卡森自然文学的经典,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在“大地的尽写作的书,
头”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再现了美国东)北部科德角(大海滩史诗一般的CaeCod p辽阔、壮丽和孤寂。奥尔森是美国自然文学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其代表作《荒野》描述了美国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那片被称作“奎蒂科-苏必利尔”()的荒原及其摄人魂魄的QueticoSuerior-p魅力。威廉斯是当代美国自然文学、生态批评以及环境保护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也是丛书中唯一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物,
作《心灵》通过记述自己在美国西部的大盐
湖畔陪伴身患绝症的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给读者演绎了一部人段历程的动人故事,
休戚与共的独特类与自然万物血脉相连、的自然史。
这套丛书的经典性不仅体现在作家的地位和作品的影响力上,而且还体现在时间、地域、题材等几个方面。从时间分布来这四部经典跨越了两个世纪一百多年看,
的历史,分别代表了自梭罗以来美国19世纪下半叶、一战以后、环境保护运动前夕以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自然/生态文学的走向和特点。从地域分布来看,这四部著作分别描写的是美国东部、东北部、北部和西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从不同的方位和视角呈现出美国自然文学书写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地方感(特征。lace)senseof p《从题材的选择来看,森林》中的林地鸣禽、《《房屋》中的海滩沙丘、荒野》中的古原湖河以及《心灵》中的盐湖候鸟使这四部经典既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彼此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共同绘制出特定历史阶段美国自然/生态书写的概貌。
如果我们将这套丛书放到美国自然书其经典性会进一写的历史语境中来观照,
美国的自然书写步得到彰显。总的来说,
经历了一个由注重自然的实用价值到发现乃至强调自然的精神价值的渐变过程,其地理性根脉最远可追溯到1492年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那一刻。面对平生从未见过的如此美丽、富饶、多姿的大自然,哥伦。布感到自己“很难用语言形容之”()继他之后,陆续到来的探Branch:3,xiii险家和殖民者尽管患有同样的“壮美失语(,他们仍以各自的方症”sublimeahasia) p式开启了新大陆的自然书写。
奥维埃多(Gonzaloviedo F.O
·142·
刘建刚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
)的《西印度自然史》(ValdésNatural)是第一部Historothe WestIndies,1526 yf 用第一手资料系统描写新世界自然奇观的著作,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JohnSmith) (当A DescritionoNew Enland,1616) pfg
属第二部。这两部分别代表16和17世纪新世界自然书写的著作主要从实用或经济的角度来描述新大陆丰饶富庶的自然资并将消灭野性自然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源,
事。如前者就写到基督徒们如何“尽可能,进而写到鹈鹕雏鸟多地用棍子打死鹈鹕”
的肉是如何鲜嫩,成鸟的脂油用来点灯是如何美妙等等;后者则将钓鱼想象成钓面,值不一的便士(直接将水Branch:25,55)里的鱼转换为作者眼里的金钱。史密斯之)后的伍德(和莫顿(William WoodThomas))、尽管也走的是有用(有益Mortonuseful()、)勾欲(的自然书写beneficialdesirable路线,但他们的著作中不时会出现对自然审美价值和智性能力的认知与赞美,这与此前包括哥伦布在内的作者审美性情的偶尔流露相比,已经算是朝精神之自然的方向迈进了。到了18世纪,爱德华兹()的宗教散文“一反常JonathanEdwards 大胆地将内心的精神体验与外界的自规,
,(然景物融为一体”程虹:从而为美国31)自然书写的精神转向做好了铺垫。随后,被誉为美国第一位自然散文作家的巴特姆(透过科学和美学的双重WilliamBartram) 视镜,在其享誉身后的《旅行笔记》(中对自然的精神价值、自Travels,1791)然的主体性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亲族关系予以不容辩驳的肯定和认可,从而开启了将自然与心灵融从自然中寻求精神资源、
为一体的美国自然文学书写的新范式。这一范式经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等几位19世
尤其是经过梭纪自然大师的继承和发扬,
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集》的丰富与构建,使美国的自然书写逐渐摆脱了物质性、实用性的囿限,进入了审美性、精神性的时代。
程虹选译的这套丛书正是美国自然书写进入精神性时代之后的产物,是始于梭罗之后、进入当代生态书写兴起之时这一黄金时段的自然文学经典,且在引领、丰富和发掘自然之精神价值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里程碑作用。我们且以《森林》和《心为例来加以说明。灵》
在巴勒斯之前,几乎每一部自然著作都会写到鸟,但无论是在路易斯和克拉克在汤森德的西部纪行②中,的著名日记①中,
)、还是在威尔森(纳托尔AlexanderWilson ()以及奥杜邦(ThomasNuttallJohnJames )这几位著名鸟类学家的专门著作Audubon,中,我们看到的鸟主要是“科学的鸟”即经鲜有人过填充和归类的鸟的标本或目录,能像巴勒斯那样将鸟写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具,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符合科学事实,让读者在鸟之王国倘佯的同时感受到鸟性中的人性和人性中的鸟性。《森林》由此为后并将一批批读者来者树立了效仿的典范,
从而倡导了一种贴近成功地送往大自然,
自然和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当然巴勒斯也有他的局限性。在第一章《众鸟归来》
路易斯和克拉克(MeriwetherLewisandWilliam
),9Clark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们的西征探险是1世纪美国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探险,他们记录此次探险的日记(TheJournalsoLewisand Clark,1804— f
)已然成为美国的史诗。1806
)是美国鸟类学家JohnKirkTownsend②汤森德(
和探险家,奥杜邦关于西部鸟类的记述主要得益于汤森
其著作N德,arrativeoaJourneacrosstheRock fyy
,()MountainstotheColumbia River1839被誉为19世
纪美国西部探险和自然书写的经典。
①
·143·
2013年 外国文学 第3期
中,他对蛇的魔鬼化描写就带有明显的物因其主导思想仍为人而非自种歧视痕迹,
故而他可以以正然本身的道德伦理准则,
当的、保护弱小的鸟之名义打死蛇。威廉因为在她眼斯一定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里,水鸟、响尾蛇、盐湖、沙漠都是她广义上的家人,都和她一道编织着一部“非同寻常。为此,她从穴鸮幼鸟发的地域和家族史”
出的防护性的“啼嘶”声中听出的不是蛇的残忍和鸟的悲戚,而是它们之间“亲密关系,用奥尔森的话来说,是不同的某种回忆”
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古老的循环,尽管《心灵》整个讲述的是人、鸟、湖之间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大地的故事。在这个大地的故事中,自然界的任何物种,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动植物物种还是现代都和人类一样是生态意义上的地理物种,
系统中的一员,都扮演着生命的主体和主角,都给人类以心灵和精神的慰藉。《心灵》藉此突破了自巴特姆以来对自然主体性和精神价值的认知范围,以动人的故事和独特的文笔阐释了作者十分前沿的生态思想,昭示了一种博大的悲天悯人的生态堪称超越过去经典的当关怀和生命意识,代经典。
既然是自然文学经典,就势必具备文学经典的“经典”特质,确切地说是具备除思想内容之外、在审美维度上超出一般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而文学作品的审美维度则主要体现在形式审美特征上,也就是体现在语言和文笔上。除前文所说这套丛书的经的精神意义和价值观之外,
典特质还在于其风格各异的优美文笔和诗)用科尔巴斯(的性语言,DeanE.Kolbas 话来说,这四部经典将作者各自的“认知价值和客观真理嵌入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里去了”而且由于作者不是2001:114)引人入凭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或是为其“遮挡”而是完全凭描写、想胜”
象和感悟来吸引读者,这就更使得他们在结构、喻比、形象等方面下工语言的措辞、
夫,从而使这套经典的语言更具愉悦功能:《森林》呈现给读者的是清新自然的花香鸟“,《《语”房屋》是精雕细琢的恢弘壮丽,荒《野》是古朴宁静的真实辉煌,心灵》是动人心扉的哲理诗意。
毋庸置疑,这样的语言艺术杰作对译者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换言之,译者如果没有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学术修养,要想翻译好这类作品恐非易事。那么程虹的翻译到底是怎样的呢?她的译本有没有很好地传达出原文语言的经典特质或森林》的书神韵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
名、人称代词以及部分段落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看书名的翻译。原作的英文书名是,与之对应的中文分别是英国Wakeobin-R,的“海芋”和美国的“延龄草”所以从字面意义来看,如果将书名直译成“延龄草”会由于“延龄显得十分简洁和忠实。事实上,
是与W草”akeobin对应的最恰当的中文-R名称,因而在巴勒斯《首版序》及正文中出现的W大约有六次)都被译者akeobin(-R冠以“延龄草”之名。我们不禁要问,同样的英文名称,为什么书名翻译与文中翻译不一致呢?换句话说,如果译者将书名也,翻译成“延龄草”结果会怎样呢?首先,“延龄草”中的“延龄”字样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种这与原作所植物的药用价值或实际效用,
彰示的自然的精神价值不相符。其次,原作主要是一部关于鸟的书,而“延龄草”则
·144·
刘建刚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
让人觉得是一部关于植物的书,很容易让使书名起不到很好的点题读者产生误解,
作用。仔细想来,Wakeobin其实是一个-R蕴涵丰富、颇具诗意的书名,其中Wake表醒来”之意,知更鸟”之意,示“Robin表示“。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醒来的知更鸟”这也就是说,但草Wakeobin虽是草名,-R正所谓鸟语花香,尽在其名中却含有鸟名,
中,这或许正是巴勒斯选用Wakeobin为-R其书名的用意所在吧。从这个意义上来将书名直译为“延龄草”还会导致其中讲,
所隐含的鸟之意象的失落,或者说是诗意的失落。
相较而言,将W醒akeobin化译为“-R来的森林”就避免了上述问题。不仅如此,这一名称还将原著的书名和全书的内涵巧既忠实准确,又灵活传妙地融合在一起,
、《神,几可与《飘》化身博士》这样的书名翻“译相媲美。具体说来,醒来的森林”的重心自然是森林,但既然是森林,也就包涵生长其中的延龄草,亦即延龄草这一意象并没有因“森林”而消失,而是融于“森林”之中。此外,原著作者观鸟的地方以及原作森林”中的自然主题和描写对象也一并在“而“醒来”一词不仅与原作书体现了出来,
名中W也与原作ake一词的字面意义吻合,鸟飞莺啼的林地神魄和氛围相宜,并使“森林”所明示的植物之重心向“醒来”所暗示的动物(鸟)之重心倾斜,让人感到整个“森“林”因“醒来”而活了起来。换言之,醒来的森林”不似“延龄草”那样只见草木不见而是寓鸟于林,草长莺飞兼具,生动鸟迹,
地传达了原著作者以延龄草花开喻示众鸟除《房屋》归来的诗意象征。顺便说一句,
《和《荒野》的书名是直译的佳作之外,心灵》的书名也属于此类“化境”之作,这里不
再一一分述。
程虹将W醒来的森akeobin翻译成“-R还突出了森林的人格化特征,隐含着对林”
自然主体地位的认可,而这样的认可反映的也正是原著作者超前的生态思想境界。跟许多自然/生态作家一样,这套丛书的作者都趋向于用拟人格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他所以他们分别在们对自然主体性的认同,
丛书著作中用人称代词he或she而不是it来指称植物、鸟或其他动物,这种“赋予熟的做法)也是悉的词语以不同寻常的意义(
。改变和拓展想象与视野的一种方式”(作为国内研究自然/生态Callenbach:41)文学的资深学者,程虹深知这样的指称意味着什么,所以她在《森林》以及其他三部著作的译文中都以忠实于原文的“他”或“,她”来指代“它”并以加注的形式说明如此指称的缘由。试想,如果有一天读者能将这样的指称作为常规、正确的语言加以接受而无需译者特别加注说明,那就意味着我们也离生态一族不远了。
读者或许会问,一个简单的人称代词翻译也值得在这里探讨么?假若译者出于对汉语行文习惯的考虑而将原作中指称动(它”反译过去物的词语he和she改译成“),就是i正如我在一些自然/生态文学译本t中所看到的那样,结果就会大不一样。首先,译者面对的是自然/生态文学文本,因而将h它”就意味着将原作e和she改译成“所彰示的自然与人之间“我和你”的平等关系改换成了“我和它”的不平等关系,因为“词汇从来就不是中性的,被纳入(同类)词汇的事物往往获得一种熟悉的现实感,而甚至其被排除在外的事物通常会被忽视,。(现实存在也会被否认”Callenbach:42)其次,美国自然/生态文学以“他”或“她”来
·145·
2013年 外国文学 第3期
指称动物、植物以及自然万物的传统由来其历史根源大致始于土著印第安人已久,
以地为母的原始自然宗教文化,以天为父、
因而丛书原著中he和she的同类用法就不也是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层面上的回归,一种远古荒野层面上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若将原作的h它”e和she改译成“还会造成对原作回归自然主题的一种偏离。而就下文有关蓝鸲的那段引文来看,这种“无意识”的改译还会造成原文深厚的因为蓝鸲在印第安人的文化底蕴的失落,
神话故事中向来是儿子,是快乐的天使,所//,以作者才称其为himhe而不是hershe。更不是it
从以上看似简单的书名和人称代词的翻译分析中可以看出,程虹的翻译起码在语言形式的审美层面上把握住了原作的思想内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的自然文学翻译起到了一种生态示范作用。话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国内正在悄然兴“起的生态翻译理论,其要旨是:确立译者的中心地位,使译者真正成为‘主宰’者,从而名正言顺地由译者来主导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胡庚生:就国内现有的自然/生7)一些译者将原语文本中态文学翻译来看,
“反常”的人称代词改译成汉语中“正常”的人称代词的做法是否也可看作是译者“主宰”翻译活动的一种体现呢?倘若译者“主宰”的结果有损原文“万物齐一”的生态意蕴,那么这样的“主宰”不仅没有很好地发挥生态翻译“创生译文、影响译语的文化和的作用,反倒有一种偏向乃至于强化社会”
人类中心之虞。程虹对书名和人称代词的化境”的主导作翻译可以说既发挥了译者“
用,又有意识地去适应原文的生态环境,以,一种忠实于原文的方式来“创生译文”以
。改变和拓展[读者的]想象与视野”此来“
这样的翻译可谓“基于原文的生态结构的,(王宁:因而堪称当一种创造性再现”13)下自然/生态文学翻译的典范。
当然仅仅通过书名和人称代词的翻译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接下来我们再看一段完整而有代表性的文字翻译。为方便分我将原文和译文都摘录如下:析,
:原文(第七章第一段)
Whennaturemadethebluebirdshe roitiatewishedtoboththeskandthe ppy aveearth,soshehimthecolorofthe goneonhisbackandthehueoftheother ,onhisbreastandordainedthathisa~ earanceinthesrinshoulddenote pppg thatthestrifeandwarbetweenthesetwo elementswasatanend.Heistheeace -p;harbinerinhimthecelestialandterres -gtrialstrikehandsandarefastfriends.He theurrowndeeanshemeans f a h m t,wwarmth;hemeansallthesoftooin g,influencesofthesrinononehandand pg theretreatinfootstesofwinteronthe gp ()other.93
译文:
当大自然造就蓝鸲时,她希望安抚大地与蓝天,于是便赋予他的背以蓝天之色彩、他的胸以大地之色调,并且威严地规定:蓝鸲在春天的出现意味着天地之间的纠纷与争战到此结束。蓝鸲是和平的先驱;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上苍与大地的握手他意言欢与忠诚的友谊。他意味着田地;味着温暖;他既意味着春天柔情似水的追)又意味着冬天躲避退却的脚步。(求,148
原文旨在描写蓝鸲独特的色彩之美及其所蕴含的生命之美。为此,巴勒斯将蓝
·146·
刘建刚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
鸲的艳丽小巧与天地的恢弘大度巧妙地融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的合在一起,
语言来呈现他借天地之大气烘托蓝鸲之小鸟的精妙运思。可以想见,如果译文的语或者不够准确达意甚至言不够优美诗意,
有误,那么蓝鸲之美就会大打折扣。值得肯定的是,无论从行文措辞还是句式结构巴勒斯的这段美文在译文中依然是来看,
“优美”的现身。
我们先看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是怎样变先是用化使用表示天和地的关键词语的:紧接着用tskarth来指称,heone和 y和e随后又将平常的指称和theother来代称, 代称替换成富有古意的elements和庄重典。毋庸置疑,雅的celestialandterrestrial 跟所有深谙写作之道的大家一样,巴勒斯如此变换同义词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凸显优美,而且是在词语的更替中逐渐强化和呈现优美的。我们再来看译者是如何准确传神地再现原文的寓意的:首先,她将skheone翻译成同一个词 y及其代称t“,蓝天”这样看似简单重复,其实却在重复中突出了“蓝鸲”之“蓝”之美;其次,是elements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古词,土、水、火四大元素的合称,其中也包括气、
,天空(气)和大地(土)或者反过来说天空和大地皆融于elements之中,故将而且也elements译成天地不仅显得简练,,显得“融洽”同时在行文上也显得变化有致,当然前提是将其前与其后的同义词语并置起来看;再次,thecelestialandterres -其中ctrial有着很浓的诗意,elestial表上“”天、天上之意,表地上、尘世之terrestrial因而将二者的组合译成“上苍与大地”意,
既符合原文诗意典雅的蕴涵,又传达出原文之优美渐行渐增的神韵。当然,除了这
()其他如“色彩”与“色些关键词语,color()、“()()、纠纷”与“争战”调”huestrifewar“()握手言欢”与“忠诚的友谊”strikehands )(等皆属上乘之译。fastfriends
再从句子结构来看,原文整段文字的句式都寓示着天与地之间的平衡,以此来凸现蓝鸲色彩的和谐与平衡之美。很显译文所采用的句式结构也完全体现了然,
这一特征。具体说来,原文用and连接起来的对等句式在译文中要么用“与”来连要么用“既”和“又”来连接,要么用句与接,
句之间的逻辑意义来连接,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给人一种均衡或对称的美感。不仅如此,译者还通过微调天与地之间的顺序来凸显首句的韵律之美,进而使原作的平衡之美在译文的音、形、意等维度上得“当大自然造就蓝鸲时,她到进一步升华:
希望安抚大地与蓝天(原文是theskand y ),于是便赋予他的背以蓝天之色theearth ”彩、他的胸以大地之色调。从中可以看出,译者调整顺序的结果便是“蓝鸲”和“蓝天”接连三次在句末出现,这样这几个词就大致构成诗歌中所说的尾韵和眼韵,藉此凸也使译文读上去更加顺畅。显蓝鸲之蓝,
同样,在其他三部著作中,类似的精彩译文俯拾即是:
风卷起了沙子,沉稳悲伤地把海浪像庄严的殉道者一样送上不归之路,每一道海浪都被抛起落下。在一声沉稳威严的吼叫消失于暂时的沉寂之后,又一个殉道者《:从黑暗的大海中接踵而来。(房屋》69—)70
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它是与它飘流而过的
·147·
2013年 外国文学 第3期
天空、水域和湖畔进行交流的媒介之一。(《:)荒野》61
母亲身上那些令我崇尚、敬佩及吸取的东西都是大地中固有的东西。只需将手放在山脉那黑色的腐殖土上或沙漠那无养分的沙粒上,我就能唤回母亲的灵魂。她她的温暖,她的呼吸甚至她搂着我的爱心,
的双臂!!就是浪花、微风、阳光和湖水。(《:)心灵》288
贝斯顿认为,人类的古老价值如尊严、美丽、诗意皆源于大自然的灵感(见《房屋》,结尾)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承载这些古老价值的诗意的语言,尤其是自然/生态文学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之美的根源在于大自然之美,作者若没有那种悠然南山的心那种在大自然中丝丝浸润的心境与沉静,
灵感悟,绝难像梭罗那样用“褐色的语言”()来贴切形象地表达自然brownlanuae gg之美,或者像这套丛书的作者们那样分别用林地的语言、海角的语言、荒原的语言和盐湖沙漠的语言来呈现自然之美。这就意味着,作为译者,尤其是自然/生态文学译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语言和学术修养之者,
外,还应具备原著作者的心境,跟他们一起体味自然,仔细推敲、琢不紧不慢地观赏、
磨他们遣词造句的用意和妙处,这样才有可能在译文中再现经典的经典性。《森、《、《林》房屋》荒原》和《心灵》这四部译著之所以经得起推敲,是因为它们是译者历时八年砺炼出来并集其语言、学养和心境于一体的上乘之作,故称其为“一道翻译自然和心灵的独特风景”丝毫也不为过。
□
参考文献:
,1.Branch,MichaelP.ed.ReadintheRoots:Ameri -g ,:can Nature WritinBeore Walden.AthensGeoriagfg UofGeoriaP,2004. g
”2.Callenbach,Ernest.“ThePowerofWords.Ecoloi g
alLiteracducatinourChildrenoraSus~~c y:Egf tainable World.Eds.MichaelK.StoneandZenobia
:,FranciscoSierra2005.Barlow.San
,E.Dean.CriticalTheorandtheLiterar3.Kolbas yy :WCanon.Boulderestview,2001.
4.Nash,R.Frazier.WildernessandtheAmerican :Yew HavenaleUP,2001.Mind.N 《。北京:三联书店,寻归荒野》5.程虹:2001。
《,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载《上海翻译》6.胡庚生:2011年第4期。
《,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载《中国7.王宁:
翻译》2011年第2期。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148·
2013年 外国文学 第3期
HE LeiTheJourneofHeelianSubectsofDesire12 1ygj
,SubectsoDesireisthefirstublishedmonorahofJudithButleranditisalsoherfirstwork jfpgp
”,focusedontheuestionof“thesubect.Inthisworkshechartedtheenesisandtraectoramainl qjgjyy
,ofekstasisandlostofthedesirinsubectfrom HeelsformulationinThePhenomenolootheourne gyfgjgjy ,,,H,,,SirittoitsFrenchrecetioncritiueandaroriationbKoèveoliteSartreLacanDeleuze ppqpppyjypp
,andFoucault.AlthouhthisbookreceivedtheleastattentionamonallButlersworkstheinfluencesb ggy wellasthereflectionsonHeelianhilosohformedthestartinointandthebasisofallButlerianas gppygp
,,,andconcernssincethefacedbthesubectdiscussedinthebooknamelbeinatheoriesredicament yjygp ,masterrisonerandaatoncewillalwasbeakeissueinallButlersworksthenceforward. pyy
YANG JinAnObservationoftheCulturalExchanesandNarrativePatternsinGottfriedKellersNovel gTheEiram 120 pg
astudofGottfriedKellersnovelTheEiram.BeinninwithanobservationresentsThis pgyggp oftheculturalexchanesinastoraboutsocialetiuetteandthenmovinontoananalsisofone gyqgy
,acculturationofanAfricanslaveirltheauthordiscussestheheemonofmalecolonistsovercolonists ggy femalenatives.Theauthorthenrovidesanoverviewofthenovelsnarrativeatternsinordertodissect pp
,itsstructure—whichrovestoemlosmultilecontrastinenderbasedviewoints.Focusinthenon - ppypggpg ,,beinninofthenovelanditsfictitiousnaturetheauthoranalzestheintertwinedconfrontationalten -ggy
,sionintherelationshibetweennaturalscienceandliteratureultimatelinanefforttobrintofocusthe pyg natureofKellerslateworks.exerimental p
/LIU Xiao18001900:MediaTurnandTransformationofLiterature28 1
ersectiveeriodesFromtheofmediaresearchtherearetwosecificinthehistorofGermanli ~ppppy teraturetobefocusedon.Theaccentliesinthemeantimeon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betweenthe p
,textsandtheirhistoricalculturalcontextsinwhichakerolemediahaslaed.Throuhmakinclearof - ypygg ,concetionaswellasthetheoreticalmodelanew waoftextinterretinandhereboffered.theositionin pypgypg
XIAO LameiADiscussiononAmericanRaceFilmandHooksCulturalCriticism 134
,Throuhtherecirocalsuortofandknowledeintheofracereresentationtheowerolitics gpppgpppNeroemetahortransformsfromananthrooloicalhothesisintoamonsense.Americanrace-A gpppgyp
,filmcontinuestoroducestereoticalimaesofblacknessinwhichhierarchisunconditionalandhar -pypgy monisconditional.Someblackimaesareevenaroriatedasahistoricalcamouflae.BellHooks ygpppg
”romotionofthe“oositionalazestrateinthisdiscoursecontextisaresistanceaainsttheores -pppggygpp siveideoloicalaaratus. gpp
LIUJiananTranslationsoAmerican ClassicNatureLiterature:AUniueLandscaeofNatureind -Mfggqp Translation41 1
,TranslationsoAmerican ClassicNatureLiterature,ublishedbSanlianPublishinHouseinAuust fpygg
,2012,canbecountedashardtorocuretranslationsofNatureLiteratureinChina.Firstofallthis - p
,,seriesisclassicalintermsofeachwritersliterarfametheimactoftheirresectiveworksandthehis -ypp ,toricalcontextofAmericanNatureWritininwhichthisserieswascreated.Secondltheaccuracof gyy translationandtheecoloicaldemonstrativeattributesthisseriesbearsareoutstandinthrouhananalsis gggy
,,ofthetranslationsoftitlesersonalronounsandsomeararahsfromanecoloicalersective.Itis pppgpgpp,mthereforeorethanenoabletoreadandstud. jyy
·160·
范文三:´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感受自然的神圣和美丽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包括《醒来的森林》、《低吟的荒野》、《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该丛书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揭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秘和气象万千,展现了人回归自然后所获得的心灵自由与内在宁静,反思了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与自然这些古老但被现代人渐渐忘却的问题。这几本书都是美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自然文学家的成名之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珍品。阅读的过程是一次心旷神怡的审美之旅,也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求知之旅。
《醒来的森林》,约翰?巴勒斯著
《低吟的荒野》,西格德?F?奥尔森著
《遥远的房屋在科德角海滩一年的生活经历》,亨利?贝斯顿著
《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特丽?威廉斯著
在经济快速发展、技术飞速进步的全球化时代,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等问题早已成了与我们每个人生死攸关的事情,而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作品对这些问题早有深思熟虑的解答。在他们看来,现代人大都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手边没有燃烧的火,脚下没有可爱的土,没有刚从地下汲起的水,没有新鲜的空气”,已经远离自然。现代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忘记了自然的神圣和美丽,而他们离自然越远,离人性也就越远,因为清风明月、天光丽影,山川河流、良辰美景,无不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无不是人类身心的一部分,或者说,“自然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假若没有意识到和体验到自然神圣的奥秘,人便不再是人”。
在春天,所有的鸟都是歌手
《醒来的森林》的作者约翰?巴勒斯(1837-1921)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乡村度过,他写的25部书大都与自然有关。这本书当年曾创下150万销量的奇迹,时至今日,依然是最受读者欢迎的自然文学作品。
有人说《醒来的森林》是一本关于鸟的书。确实,打开这本书,好像走进了一个百鸟王国。在巴勒斯的笔下,那些在蓝天中飞翔,在树林中啼叫的小鸟们,有了感情,有了灵魂,那些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天地间最出色的歌手。“灰冠山雀清脆甜蜜的哨子;五十雀柔和、略带鼻音的笛鸣;蓝雀多情而轻快的颤音;草地雀悠长洪亮的鸣声;鹌鹑的口哨、松鸡的鼓点、燕子的叽叽喳喳与喋喋不休等等”,都是世间最甜美的音乐,甚至猫头鹰,这个在浪漫主义文学那里象征着恶运的不祥之鸟,巴勒斯都相信它“有着一种让黑夜充满了音乐的愿望”。因为,在春天,“所有的鸟起初就是或者终将成为歌手”。他记下它们的千姿百态,感叹它们的悲欢离合。他的叙述,如此生动,如此诗情画意,如此充满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他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
《低吟的荒野》的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1899-1968)一生出版了9本书,主要描写美国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那片荒原。他大部分时间住在荒野附近的小城伊利,与荒野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他热爱荒野,以叙述荒野生活为志业,虽屡次投稿屡遭退稿,却坚持不懈写了二十几年,直到57岁那年,《低吟的荒野》问世,一举登上了畅销书榜。
奥尔森在荒野中盖了一间小屋,他远离尘嚣,离群索居,过着一种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就像美国自然文学先驱梭罗那样,“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简朴的条件中”。他在书里描写了春、夏、秋、冬荒野的景色,花的绽放,鸟的歌唱,鳟鱼的流动,露珠的闪光,还有大自然的气息,“一股香郁浓厚、永世难忘的甜味扑面而来熟烂的香杨梅那甘美的味道”,这些元素构成了最令人神往的荒野景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这片荒野,就是奥尔森心灵的投射,他和荒野同呼吸,共欢乐。清晨,他总是早早起身,为的是“闻五月花,要赶在太阳偷走了它的精华、风吹走了它的芬芳之前”;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他驾着独木舟,穿过迷宫般的岛屿,为的是“呼吸香脂冷杉和云杉的气味,感受水花和沼泽地的湿气”;或者,在秋天落叶松的香气和如烟的黄色中看“那黑点般的长长的雁群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在雪花飞舞的冬夜,睡在飘着松香味的小床上,凝神静听着荒野的声音,那是来自久远过去的回声,那是被繁忙的现代人已经渐渐忘却的大地的吟唱。只有这样,人才能“使自己成为荒野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神圣和美丽,从而找到失去已久的内心深处的宁静。
震颤,让大海波涛起伏
《遥远的房屋》的作者亨利?贝斯顿(1888-1968)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有法国血统,从小在英、法双语环境中成长。他曾在科德角海滩边生活过一年,在孤零零的沙丘上给自己造了一间小屋。在这里,他日夜聆听着大海的声音,沉思冥想,记下了满满几大本笔记,日后加工整理成书。
有评论家认为这本书的主题是对太阳的崇拜,“阳光在流溢,岁月在燃烧”,但是我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却是贝斯顿笔下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贝斯顿把海洋比作大地的血脉,把海浪的节奏看作生命中脉搏的跳动。他常常数小时地站在海滩上,看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然后又逐一消失。从最初那海面尽头的一片“淡蓝,像花瓣似的蓝”,到“长长的、正在向前移动的小丘”,到翻滚着、冲撞着的巨浪,直到“最后的震颤”,贝斯顿对海浪的描写极尽想象和渲染。
英诗有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正是贝斯顿当年心境的写照。在他眼里,天地万物,小到一只飞舞的金斑蝶,一片秋叶,一粒沙子,大到绚丽多姿的海鸟,矫健可爱的小鹿,璀璨的海上星空,都有着瞬间的生机和生命的权利,也是大自然最内在之神秘的象征。在海边,贝斯顿思考着人与自然、人类本性、人类命运这些最古老的问题,从而赋予这本书真正的思想力度。
母亲每年春天都种的花
《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是这套书中我最后读到的一本,不是因为它篇幅最长,而是书里的家族故事太惊心:“我属于一个单乳女性家族。我的母亲、祖母、外祖母以及六位姑姑姨姨都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其中的七人已经过世。幸存的两人刚做完了几轮化疗和放疗。”
这本书的作者特丽?威廉斯生于1955年,她是美国犹他州自然史博物馆的驻馆博物学家,也是犹他大学兼职教授。她在这本书里讲述的几代女性的命运是悲凉的,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不是阴郁和绝望,而是爱,是对自然、对生命、对亲人的最深沉的爱。正是因为爱,她的母亲坚强地度过化疗时期,平静地经历了“肉体静静的萎缩和凋谢”。一年以后,作者的外祖母也因癌症离开人世。然后,这位女作家从医生那里听到自己患了癌症,也许只有9个月的生命,她没有悲观绝望,而是一边接受化疗,一边全力写作。她写下了美丽的大盐湖风光;写下了湖边众鸟的栖息和翱翔,写下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爱与关怀;也写下了对于人和自然的
关系的思考;对人类愚蠢行为的反思和质问。她这个家族的女性为什么会都成了“单乳族”并陆续死于癌症呢,是她们的遗传基因有问题,还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不健康,都不是。原因简单而又令人震惊:她们生活于犹他州,离核实验基地不远,“美国西南部的孩子是喝着受污染的牛产出的奶,甚至是喝着自己母亲受了污染的母乳长大的,诸如我的母亲多年后,有了我们这个单乳女性家族”。
女作家的文字淡雅抒情。最后一节,女作家记述她到异国他乡过万圣节,她随着一群祭奠亡灵的西班牙人来到墓地,遇到一个为亲人扫墓的手捧大把万寿菊的老妇人,老妇人断续说着这样的话:“非常漂亮,我们头上的蓝天,漂浮着玫瑰般的云朵,亡者的灵魂与我们同在。”老夫人送给她一枝万寿菊,女作家回答说:“谢谢,这是我母亲每年春天都种的花。”无边哀思和怀念,尽在这寥寥数语。
再现经典的优美文字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由我国英美自然文学专家程虹教授主编和翻译。自然文学名著与一般的小说、回忆录之类问题不同,这些著作不以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节或生动的对话吸引读者,而是靠优美的文字、深情的叙述和诗意的想象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而且还含有大量地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因此对翻译者的英文理解和中文表达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几本书的中译堪称信、达、雅。
陆续读完这4本书,蓦然发觉,冬天已经悄悄逝去,是出门到树林里走一走的时候了。带上《醒来的森林》,看看能否像巴勒斯一样,寻找“那只腹部带着大地的原色、身披蓝天之色泽的蓝鸲”,“看它是否在一个明媚的三月从天而降”,用它的鸣叫与歌声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临。(杨丽华)
来源:给力文学 www.geiliwx.com
范文四: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doc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特别链接读书素材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揭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秘和气象万千,展现了人回归自然后所获得的心灵自由与内在宁静,反思了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与自然这些古老但被现代人渐渐忘却的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他应当想象自己亲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倾听在那里响起的天籁。这是程虹在其所著的《寻归荒野》一书中写下的一段话。而在她的另一部著作《宁静无价》的自序中,程虹写道: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言、由来已久、蕴意深长的自然界。而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渴望的也是在匆忙中保持心中的那份宁静。在程虹的眼里,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当今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现在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雾霾时代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文学不但关乎心灵,以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会是公共政策的有力推动。 因此,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次心旷神怡的审美之旅,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求知之旅,也是寻求一种不被繁华的物质世界所动的内心之平静的心灵之旅。 《醒来的森林》: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约翰巴勒斯/著 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我们跟随约翰巴勒斯,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这本书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和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在精神上畅游现代社会中已经为数不多的静土。 1873年,巴勒斯在本文由收集整理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九英亩的果园农场,并在那里亲手设计和修建了一幢石屋。他称之为河畔小屋。1875年他又在距河畔小屋两英里处的山间盖了一所简易的房子――山间石屋。可以说,巴勒斯一生的后48年几乎都是在这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他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他的心愿。他笔下的风景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可以接近的,那些人们 自 自己的农场和院落里的景色:树林、原野、鸟儿和动物,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因为,他的书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诗人惠特曼在
给友人的信中称赞巴勒斯掌握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那种不去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成功艺术。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个农夫。那便是他成功的真谛。 巴勒斯的一生及其著作,似乎都在做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把人们送往大自然。最能体现他的这项使命和吸引读者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醒来的森林》。巴勒斯去世后,美国设立了约翰巴勒斯纪念协会。巴勒斯的山间石屋被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以巴勒斯的名字而命名。 ?素材运用关键词:热爱;森林的呼唤;拥抱自然;对大自然的绿色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的艺术;成功的真谛;生态文明;推动与改变 《遥远的房屋》:震颤,让大海波涛起伏 亨利贝斯顿/著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贝斯顿在沙丘上建造了一所孤零零的小屋,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里,他聆听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色色的生命之旅在贝斯顿眼里,天地万物,小到一只飞舞的金斑蝶、一片秋叶、一粒沙子,大到绚丽多姿的海鸟、矫健可爱的小鹿、璀璨的海上星空,都有着瞬间的生机和生命的权利,也是大自然最内在之神秘的象征。在海边,贝斯顿思考着人与自然、人类本性、人类命运这些最古老的问题,从而赋予这本书真正的思想力度。 但那所遥远的房屋,在30年前的一场风暴中已经葬身大海 亨利贝斯顿说:从早上起身打开朝向大海的房门,到夜晚在清冷的房屋里划亮火柴,总是有事情要我去做,有东西要观察,有情况要记录,有事物要研究,还有一些牢记于心的细节。 而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可能是贝斯顿笔下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贝斯顿把海洋比作大地的血脉,把海浪的节奏看作生命中脉搏的跳动。他常常数小时地站在海滩上,看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然后又逐一消失。从最初那海面尽头的一片淡蓝,像花瓣似的蓝,到长长的、正在向前移动的小丘,到翻滚着、冲撞着的巨浪,直到最后的震颤,贝斯顿对海浪的描写极尽想象和渲染。 他总是用铅笔或钢笔写,唯恐打字的声音扰乱他最看重的句子的韵律。有时他花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推敲一个句子。这是他的遗孀伊丽莎白追忆丈夫写《遥远的房屋》的情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领悟到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大地及其诗意时,我们才堪称真正地生活。亨利贝斯顿也因此以散文诗般的语言的语言魅力而享誉美国文坛。 ?素材运用关键词:阅读经典;倾心与倾听;生活的诗意;喧嚣与宁静;推敲与专注 《心灵的慰藉》:清洁、静谧与升华 特丽威廉斯/著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由于她们生活的犹他州盐湖城附近曾经是美国的核试验基地,一个家族、母女三代人相继因患乳腺癌而成了单乳族。作
者特丽威廉斯细腻地描写了自己及家人患病的感受,尤其是母亲乳腺癌复发直至去世的两年里,母女二人的所思所想。母亲离去的场景,令人震撼。在母亲病重的同时,作者的家乡大盐湖的鸟类也正面临灭顶之灾。自然的悲剧与人类的悲剧交替上演,这种现象使作者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从女性的角度展现出一种博大的生态视野。并且使作者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些熟悉的风景,成为抚慰心灵的圣地,她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清洁、静谧与升华她在这本书里讲述的几代女性的命运是悲凉的,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不是阴郁和绝望,而是爱,是对自然、对生命、对亲人的最深沉的爱。
或许,你能帮我想象一条河我可以把化疗想象为一条河,它能够穿过我的身体,把癌细胞冲走。特丽,你说,是哪条河, 科罗拉多河怎么样,我说。 几周来,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大自然赋予她们母女战胜病魔的定力和毅力。母亲全身的生命节奏都在加速。我看到她那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在增强。她要吸取所有新鲜事物的愿望在扩展。她是一只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鸟,羽翼上承载着新获取的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刚绕着小山坡兴致勃勃地走了一圈回来,我感到很平静。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清香,大盐湖在地平线上闪烁。湖光山色,晶莹剔透。这一切使我意识到,母亲身上那些令我崇尚、敬佩及吸取的东西都是大地中固有的东西。只需将手放在山脉那黑色的腐殖土或沙漠那无养分的沙粒上,我就能唤回母亲的灵魂。她的爱心,她的温暖,她的呼吸,甚至她搂着我的双臂就是浪花、微风、阳光和湖水。 当作者动手整理她在盐湖湖畔的日记,准备出书时,她本人也被确诊为乳腺癌,年仅34岁。她翻开这些记录与母亲弥留人世时的日记,鸟的羽毛、盐湖畔的细沙、鼠尾草的叶片纷纷从日记本中落下,触动了她内心的悲痛。如她本人所述:我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医治自己,是为了面对我尚无法理解的事物,是为了给自己铺一条回家的路,因为我认为,记忆是唯一的回归家园之路’。我一直在避难,这个故事是我的归程。 女作家的文字淡雅抒情。最后一节,女作家记述她到异国他乡过万圣节,她随着一群祭奠亡灵的西班牙人来到墓地,遇到一个为亲人扫墓的手捧大把万寿菊的老妇人,老妇人断续说着这样的话:非常漂亮我们头上的蓝天漂浮着玫瑰般的云朵亡者的灵魂与我们同在。老夫人送给她一枝万寿菊,女作家回答说:谢谢,这是我母亲每年春天都种的花。无边哀思和怀念,尽在这寥寥数语。 ?素材运用关键词:心灵的圣地;悲剧的反思;深沉的爱;生命的价值;静谧与升华 《低吟的荒野》: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 西格德F奥尔森/著 作者曾获美国自然
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也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奖的作家。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描述了美国北部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笔触优雅、沉静、细腻,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原野的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令人沉浸在广袤的宁静之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格德F奥尔森,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之一。他一生积极从事野生动物保育运动,倡导环保观念,帮助整个时代的美国人认识到保护原野生态的重要性。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荒野附近的小城伊利,身处荒野的包围之中,心灵深处流淌着荒野赋予的神圣与美丽的诗意。他以叙述荒野生活为志业,虽屡次投稿屡遭退稿,过着籍籍无名的寂寞生活,却坚持不懈写了二十几年,直到57岁那年,他的代表作《低吟的荒野》终于问世并一举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奥尔森对美国自然文学大师梭罗情有独钟,他也像梭罗一样在荒野中盖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在此观察、思考、写作,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离群索居的生活,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简朴的条件中。 奥尔森终生迷恋着荒野,他人生的谢幕也是在野外宁静纯洁的雪地上。1982年隆冬的一个早晨,一场新雪之后,83岁的奥尔森执意要与妻子出去试试新雪鞋。他们沿着一道蛇形丘,走向一片沼泽地的边际,那是一条小溪的源头,奥尔森最喜爱的地方。然而,妻子因雪鞋出了点毛病,先行回家。奥尔森便独自走向山下。后来,一位朋友发现奥尔森面朝下倒在沼泽地边缘的雪地里。他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奥尔森的儿子在其父去世当天看到了他在打字机上留下的一句话:一个新的冒险即将来临,而我相信它将是一个好的冒险。
范文五: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特别链接?读书素材
程虹译著《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素材品读与运用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揭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秘和气象万千,展现了人回归自然后所获得的心灵自由与内在宁静,反思了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与自然这些古老但被现代人渐渐忘却的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他应当想象自己亲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倾听在那里响起的天籁。”这是程虹在其所著的《寻归荒野》一书中写下的一段话。而在她的另一部著作《宁静无价》的自序中,程虹写道:“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言、由来已久、蕴意深长的自然界。而在现代文明中,人们渴望的也是在匆忙中保持心中的那份宁静。”在程虹的眼里,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当今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现在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雾霾时代”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文学不但关乎心灵,以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会是公共政策的有力推动。
因此,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次心旷神怡的审美之旅,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求知之旅,也是“寻求一种不被繁华的物质世界所动的内心之平静”的心灵之旅。
《醒来的森林》: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约翰?巴勒斯/著
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我们跟随约翰?巴勒斯,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这本书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和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在精神上畅游现代社会中已经为数不多的“静土”。
1873年,巴勒斯在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九英亩的果园农场,并在那里亲手设计和修建了一幢石屋。他称之为“河畔小屋”。1875年他又在距“河畔小屋”两英里处的山间盖了一所简易的房子??“山间石屋”。可以说,巴勒斯一生的后48年几乎都是在这两处贴近自然的乡间小屋中度过的。在那里,他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他的心愿。他笔下的风景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可以接近的,那些人们
自
自己的农场和院落里的景色:树林、原野、鸟儿和动物,令人感到格外亲切。因为,他的书就是他生活的写照。诗人惠特曼在给友人的信中称赞“巴勒斯掌握了一种真正的艺术??那种不去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成功艺术。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个农夫。那便是他成功的真谛。”
巴勒斯的一生及其著作,似乎都在做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把人们送往大自然。最能体现他的这项使命和吸引读者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醒来的森林》。巴勒斯去世后,美国设立了约翰?巴勒斯纪念协会。巴勒斯的“山间石屋”被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以巴勒斯的名字而命名。
■素材运用关键词:热爱;森林的呼唤;拥抱自然;对大自然的绿色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的艺术;成功的真谛;生态文明;推动与改变
《遥远的房屋》:震颤,让大海波涛起伏
亨利?贝斯顿/著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贝斯顿在沙丘上建造了一所孤零零的小屋,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里,他聆听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色色的生命之旅……在贝斯顿眼里,天地万物,小到一只飞舞的金斑蝶、一片秋叶、一粒沙子,大到绚丽多姿的海鸟、矫健可爱的小鹿、璀璨的海上星空,都有着瞬间的生机和生命的权利,也是大自然最内在之神秘的象征。在海边,贝斯顿思考着人与自然、人类本性、人类命运这些最古老的问题,从而赋予这本书真正的思想力度。
但那所遥远的房屋,在30年前的一场风暴中已经葬身大海……
亨利?贝斯顿说:“从早上起身打开朝向大海的房门,到夜晚在清冷的房屋里划亮火柴,总是有事情要我去做,有东西要观察,有情况要记录,有事物要研究,还有一些牢记于心的细节。”
而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可能是贝斯顿笔下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贝斯顿把海洋比作大地的血脉,把海浪的节奏看作生命中脉搏的跳动。他常常数小时地站在海滩上,看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然后又逐一消失。从最初那海面尽头的一片“淡蓝,像花瓣似的蓝”,到“长长的、正在向前移动的小丘”,到翻滚着、冲撞着的巨浪,直到“最后的震颤”,贝斯顿对海浪的描写极尽想象和渲染。
“他总是用铅笔或钢笔写,唯恐打字的声音扰乱他最看重的句子的韵律。有时他花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推敲一个句子。”这是他的遗孀伊丽莎白追忆丈夫写《遥远的房屋》的情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领悟到“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大地及其诗意时,我们才堪称真正地生活。”亨利?贝斯顿也因此以“散文诗般的语言”的语言魅力而享誉美国文坛。
■素材运用关键词:阅读经典;倾心与倾听;生活的诗意;喧嚣与宁静;推敲与专注
《心灵的慰藉》:清洁、静谧与升华
特丽?威廉斯/著
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由于她们生活的犹他州盐湖城附近曾经是美国的核试验基地,一个家族、母女三代人相继因患乳腺癌而成了“单乳族”。作者特丽?威廉斯细腻地描写了自己及家人患病的感受,尤其是母亲乳腺癌复发直至去世的两年里,母女二人的所思所想。母亲离去的场景,令人震撼。在母亲病重的同时,作者的家乡大盐湖的鸟类也正面临灭顶之灾。自然的悲剧与人类的悲剧交替上演,这种现象使作者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从女性的角度展现出一种博大的生态视野。并且使作者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那些熟悉的风景,成为抚慰心灵的圣地,她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清洁、静谧与升华……她在这本书里讲述的几代女性的命运是悲凉的,但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不是阴郁和绝望,而是爱,是对自然、对生命、对亲人的最深沉的爱。 “或许,你能帮我想象一条河――我可以把化疗想象为一条河,它能够穿过我的身体,把癌细胞冲走。特丽,你说,是哪条河?”
“科罗拉多河怎么样?”我说。
几周来,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大自然赋予她们母女战胜病魔的定力和毅力。“母亲全身的生命节奏都在加速。我看到她那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在增强。她要吸取所有新鲜事物的愿望在扩展。她是一只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鸟,羽翼上承载着新获取的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刚绕着小山坡兴致勃勃地走了一圈回来,我感到很平静。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清香,大盐湖在地平线上闪烁。湖光山色,晶莹剔透。这一切使我意识到,母亲身上那些令我崇尚、敬佩及吸取的东西都是大地中固有的东西。只需将手放在山脉那黑色的腐殖土或沙漠那无养分的沙粒上,我就能唤回母亲的灵魂。她的爱心,她的温暖,她的呼吸,甚至她搂着我的双臂――就是浪花、微风、阳光和湖水。”
当作者动手整理她在盐湖湖畔的日记,准备出书时,她本人也被确诊为乳腺癌,年仅34岁。她翻开这些记录与母亲弥留人世时的日记,鸟的羽毛、盐湖畔的细沙、鼠尾草的叶片纷纷从日记本中落下,触动了她内心的悲痛。如她本人所述:“我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医治自己,是为了面对我尚无法理解的事物,是为了给自己铺一条回家的路,因为我认为,‘记忆是唯一的回归家园之路’。我一直在避难,这个故事是我的归程。”
女作家的文字淡雅抒情。最后一节,女作家记述她到异国他乡过万圣节,她随着一群祭奠亡灵的西班牙人来到墓地,遇到一个为亲人扫墓的手捧大把万寿菊的老妇人,老妇人断续说着这样的话:“非常漂亮……我们头上的蓝天……漂浮着玫瑰般的云朵……亡者的灵魂与我们同在。”老夫人送给她一枝万寿菊,女作家回答说:“谢谢,这是我母亲每年春天都种的花。”无边哀思和怀念,尽在这寥寥数语。
■素材运用关键词:心灵的圣地;悲剧的反思;深沉的爱;生命的价值;静谧与升华
《低吟的荒野》: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
西格德?F?奥尔森/著
作者曾获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也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奖的作家。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描述了美国北部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笔触优雅、沉静、细腻,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原野的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令人沉浸在广袤的宁静之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格德?F?奥尔森,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之一。他一生积极从事野生动物保育运动,倡导环保观念,帮助整个时代的美国人认识到保护原野生态的重要性。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荒野附近的小城伊利,身处荒野的包围之中,心灵深处流淌着荒野赋予的神圣与美丽的诗意。他以叙述荒野生活为志业,虽屡次投稿屡遭退稿,过着籍籍无名的寂寞生活,却坚持不懈写了二十几年,直到57岁那年,他的代表作《低吟的荒野》终于问世并一举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奥尔森对美国自然文学大师梭罗情有独钟,他也像梭罗一样在荒野中盖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在此观察、思考、写作,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离群索居的生活,“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简朴的条件中”。
奥尔森终生迷恋着荒野,他人生的谢幕也是在野外宁静纯洁的雪地上。1982年隆冬的一个早晨,一场新雪之后,83岁的奥尔森执意要与妻子出去试试新雪鞋。他们沿着一道蛇形丘,走向一片沼泽地的边际,那是一条小溪的源头,奥尔森最喜爱的地方。然而,妻子因雪鞋出了点毛病,先行回家。奥尔森便独自走向山下。后来,一位朋友发现奥尔森面朝下倒在沼泽地边缘的雪地里。他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奥尔森的儿子在其父去世当天看到了他在打字机上留下的一句话:“一个新的冒险即将来临,而我相信它将是一个好的冒险。”
■素材运用关键词:虔敬;迷恋;坚持;美丽的寂寞;简朴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一生为环境保护
(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中华读书报》《中国绿色时报》《江西日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