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天然沉积软黏土渗透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2 0 1 1 年 4月 Ap r. , 2011 JOURNAL O F GEOD ESY AND GEOD YNAM ICS
( ) 文章编号 : 1671 25942 2011 02 20084 205
3
天然地基强迫振动测试与分析
))))1 , 2 3 3 1 , 2 王 岚 郑水明 吕景权 朱文久
)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武汉 4 30071
)2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 ,武汉 43 0071
)3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 0083
摘 要 在试验块体分别为明置与埋置情形时 ,利用激振器对某工程场地天然地基分别进行竖向 、水平回转及扭
转稳态强迫振动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埋置情形试验的动力特性参数值均大于明置情形试验相应值 ; 同种试验情
形下 ,地基第一振型共振频率竖向最大 ,水平回转向其次 ,扭转向最小 ;土的参振质量均远大于基础本身质量 。
关键词 强迫振动 ;天然地基 ;动刚度 ;参振质量 ;动力特性
中图分类号 : TU413文献标识码 : A
DY NAM IC TEST ING A ND A NALY S IS O F SUBSO IL
) ) ) )1 , 2 3 3 1 , 2 W ang L an, L üJ inquan, Zhu W en jiuand Zheng Shu im ing
) 1 Institu te of S eism ology, C EA , W uhan 430071
) 2 W uhan Institu te of Ea rthquake Eng ineering, W uhan 430071
) 3 B eijing O rien t N ova Petrochem ica l Eng ineering C o. , L td, B eijing 100083
2 dyA b stra c t O n the texts of the ve rtica l, ho rizon ta l ro ta ry and to rsiona l ha rmon ic fo rced vib ra tion by exc ite r, nam ic p rop e rty of sub so il fo r p e trochem ica l enginee ring p ro jec t a re m ea su red unde r op en and em bedded cond ition s of conc re te te sting b lock. O n the ba sis of te sting da ta, the dynam ic p a ram e te rs of sub so il such a s dynam ic stiffne ss, dynam ic stiffne ss coeffic ien t, damp ing ra tio of 1 st vib ra tion mode and m a ss of vib ra tion so il a re ca lcu la ted. The ex2 p e rim en ta l re su lts show tha t the dynam ic p a ram e te rs unde r em bedded cond ition a re b igge r than tho se unde r op en cond ition. Fo r re sonance frequency of 1 st vib ra tion mode, the ve rtica l is b igge st, ho rizon ta l ro ta ry is b igge r and the to rsiona l is sm a lle st. It shou ldn’t be igno red tha t the m a ss of vib ra tion so il is mo re than to ta l m a ss of te sting con2 c re te b lock and exc ite r. In the cou rse of fo rced vib ra tion, the vib ra tion frequency of conc re te te sting b lock is no t con sisten t w ith the runn ing frequency of exc ite r.
Key word s: fo rced vib ra tion; sub so il; dynam ic stiffne ss; m a ss of vib ra tion; dynam ic p rop e rty
场 、形变场以及固体潮应力场的重要物理力学特性 1 引言 指标 。
地基土动特性参数对于工程实践和地球科学研 土层动力特性参数的确定 ,可以通过动力学理 究 ,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 ,它是动力基础 论分析计算或现场试验获得 ,动力学理论分析计算 , 的设计依据 ; 在地球 科 学中 , 它 是计 算地 壳 中应 力 主要是质量 2弹簧理论和弹性半空理论 。现场试验
3 收稿日期 : 2011 201 2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责报制项目 :湖北强震观察和研究
作者简介 :王岚 ,女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方面的研究. E - m a ill: w l5747 @ 163. com
如下 。 方法主要有低频 响 应法 、双 基础 试验 法 、自 振频 率
法 、四参 数 模 型 法 以 及 基 于 地 球 物 理 勘 测 的 波 动 ,机械式激振器竖向安装在基 竖向振动试验时
[ 1 ]法 等 。本文利用双基础法 ,实测场地土的动力参 础顶面中心处 ,用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紧密固定 ,扰
力为垂直向 ,并与试验基础重心和底面形心位于同 数 ,研究土的动刚度 、阻尼比 、参振质量 、自振周期等
一垂直线上 。在基础顶面沿长轴方向中线的两端各 动力特性指标 。
() 布置一台竖向传感器测量基础竖向振动 图 2 。 2 工程概况及测试仪器
根据工程 勘察 报告 , 其 场地 上 部 为 素 填 土 , 厚
3. 1 m ,主要成分为粘性土 ,含少量砂砾和碎石 ;其下
为含碎石的粉质粘土 ,厚 3. 2 m ,碎石含量约 20 % ,
成分为风化玄武岩 ,场地地下水位 2. 1 m。土层下
伏薄层强风化玄武岩及厚层中风化玄武岩 。 本次 测试仪器主要由激振设备 、拾振器 、记录仪 图 2 竖向振动试验设备布设
( 3 部分组成 。激振设备由激振器 包括机械式激振F ig. 2 A rrangem en t p lan of equ ipm en ts fo r ve rtica l fo rced
) vib ra tion te st 器和电磁式激振器两种 、变频器 、功率放大 器 、信
号发生器 、激振力监控系统等组成 。机械式激振器 水平回转振动试验时 ,机械式激振器水平安装 为上海金勘岩土勘察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JZQ 23 型 在基础顶面中心处 ,用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紧密固 变扰力式振动器 , 最大扰力 43. 20 kN , 上限频率为 定 ,扰力为水平向 ,且与基础长轴方向中心轴一致 60 H z; 电磁式激振器为北京航空航天 702 所生产在基础顶面沿长轴方向中线的两端各布置一台竖向 的 2101A 型电动振动台 ,正弦峰值力最大可达 2. 5 传感器测量基础回转角度 ,在顶面中间布置一台水 kN。拾振器与采集器为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生 () 平向传感器测量基础水平位移 图 3 。 产的 891 22 型速度传感器及 DA &P2B 01 型数据采集
系统 。
3 试验块体设置 [ 2 ] 根据规范要求 ,两个试验块体尺寸均为 2. 0
m ×1. 5 m ×1. 0 m , 用 C25 强度混凝土现浇而成 。 两
块体侧面相距 5 m ,埋深 2 m。块体顶面预埋地脚 螺
图 3 水平回转振动试验设备布设 栓 ,地脚螺栓对角线交点与块体顶面形心重合 ,并 用
F ig. 3 A rrangem en t p lan of equ ipm en ts fo r ho rizon ta l ro ta ry 水泥浆抹平 ,底部为厚 0. 1m 的混凝土垫层 ,强度 等
fo rced vib ra tion te st () 级为 C10 图 1 。
扭转振动试验时 ,采用两台同型号的电磁激振
器同时对块体的两个对角进行激振 ,激振器信号来
自同一信号源 ,保证了两台激振器振动的相位相同
为了使激振器出力保持一致 ,在两台激振器上都安
装了测力传感器 , 用 来 监视 激振 力 的大 小和 相 位
当两个激振力不同时 ,分别调节控制激振器的功率
放大器输出电流的大小 ,使激振力大小相同 。设备
安装时 ,两个激振器对称水平放置 ,保证它们在承台
两侧垂直中心线上进行水平激振 ,使基础产生绕中 图 1 试块平面示意图 心竖轴的扭转振 动 。尽 量 采用 最大 振 动力 间歇 激 F ig. 1 P lane ske tch of te sting conc re te b lock 振 ,以增大扭转位移 。在基础顶面沿长轴线的两端 [ 2 ] 4 测试方法 ,其水平拾振方向 同相位对称布置两台水平传感器 () 与长轴线垂直 图 4 。 依据规范 ,块体基础动力参数测试应进行明置
明置情形下的强迫振动试验完成后 ,将开挖土 与埋置两种情况下的强迫振动试验 。每种情况分别
形下的试验 。 5. 1 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各频率点的实测振动记录 ,计算相应 的频率和振幅 ,绘制振幅 2频率响应曲线 A - f, 图 6
,8 分别为明置和埋置情形下试块竖向 、水平回转及扭转强迫振动的幅频响应曲线 。按照规范规定的
[ 2 ] 变扰力作用下取值方法及动参数计算公式 ,试块 竖向 、水平回转及扭转强迫振动试验计算结果分别
见表 1 ,3。 扭转振动试验设备布设 图 4 5. 2 试验结果分析 F ig. 4 A rrangem en t p lan of equ ipm en ts fo r to rsiona l fo rced 通过对天然地基强迫振动记录及试验结果分 vib ra tion te st )析 ,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 1 从图 6可以看到 ,埋置与
明置情形下竖向强迫振动的幅频响应曲线上均出现5 试验结果与分析 了明显的“鼓包 ”现象 ,计算取值时应避开鼓包区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点数为 1 024 ,激振器运 [ 2 ] 否则会导致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 。转频率由低向高逐渐增加 ,频率大小由变频器或信
)号发生器进行调控 。试验过程中及时对测试数据进 2 从幅频响应曲线图 6 ,8 及表 1 ,3 可以看
行计算 ,严密监视基础共振频率 。共振区以外的频 出 ,同方向强迫振动试验时 ,埋置试验情形下第一振
率调控间隔取 2 H z,共振区内取 0. 5 ,1 H z。在激 型共振频率 、阻尼比 、动刚度及其动刚度系数值均大振机简谐周期运动作用下 ,试验块体也开始简谐运 于明置试验情形下的对应值 ,反映出基础的埋深会 动时才可进行数据采集 ,图 5 为明置情形下变频器 影响其动力参数 , 随 埋 深增 加 , 动力 参 数值 也会 增 [ 3 ] 控制频率为 22 H z时水平回转试验振动记录曲线及 大 。因此 ,试验块体基础应与设计动力设备基础 通过汉宁窗滤波处理后计算的傅氏谱 。 位于同一深度 ,否则设计计算时需对参数进行必要 的深度修正 。
)3 对比表 1 ,3 中同为明置或埋置情形下的试 验计算结果 ,第一振型共振频率 、阻尼比 、动刚度及 其动刚度系数值在竖向强迫振动试验时最大 ,水平 回转强迫振动试验时其次 ,扭转时强迫振动试验时 最小 。
)4 比较表 1 ,2 中 1 号与 2 号试块在明置或埋 置情形下的试验结果 ,虽然两相同试块相距仅 5 m , 但某些动参数值相差却较大 ,如表 1 中 2 号块体试 验结果中阻尼比值较 1 号块体试验值小 38. 1 % ,表 2中 2号块体试验结果中抗剪动刚度及动刚度系数 比 1 号块体试验结果小 29. 3 % 。
) 5 对比变频器或信号发生器调控频率 与实 测振动记录傅氏谱峰值频率 ,前者频率值大于后者 ,特 别在高频振动试验时 ,两者差别较为明显 。如图 5 所示 ,变频器的调控频率是 22 H z,而实测振动记录
傅氏谱峰值频率为 17. 5 H z。两者频率差异表明 ,试验过程中 ,试块与下部土体产生了相互作用 ,土体 的粘滞作用使试块的振动频率有所滞后 。
) 6 本次试验试块基础质量约为 7 吨 ,远小于表1,3中试验计算的参振质量 ,特别是竖向和水平向 强迫振动时两者差别十分显著 。这不仅证明了地基
[ 1 , 2 - 7 ] 基础振动中土的参振质量不可忽略 ,而且还说 明土的参振质量 如 何取 值是 值 得深 入研 究的 。目 ( )( )图 5 水平回转试验振动记录曲线 a及相应傅氏谱 b 前 ,水平回转及扭转振动时土的参振质量取值相关( ) ( ) F ig. 5 R eco rd ing cu rve a and Fou rie r sp ec trum b of
ho rizon ta l ro ta ry fo rced vib ra tion te st
()图 6 竖向强迫振动幅频响应曲线 左为明置情形 ,右为埋置情形 ( ) ( ) Fig. 6 R espon se cu rve s of amp litude versus frequence on vertica l fo rced vibra tion under open leftand embedded righ tcond ition
()图 7 水平回转强迫振动幅频响应曲线 左为明置情形 ,右为埋置情形
( ) F ig. 7 R e spon se cu rve s of amp litude ve rsu s frequence on ho rizon ta l ro ta ry fo rced vib ra tion unde r op en aand em bedded ( ) righ tcond ition
()图 8 扭转强迫振动幅频响应曲线 左为明置情形 ,右为埋置情形
( ) ( ) Fig. 8 R e sponse cu rves of amp litude ve rsu s frequence on to rsiona l fo rced vib ra tion unde r open leftand em bedded rightcondition
表 1 竖向强迫振动试验结果
Ta b. 1 Te st re su lts of ver t ica l forced v ibra t ion
参数 试块 状态 C fm AfffAAAK zmzm123123zζ 编号z 3 ( )( )(μ( )( )( )(μ(μ(μ( )) ) ) ) H z t m H z H z H z m m m kN /m ( )kN /m 明置 30. 86 31. 24 26. 18 21. 83 12. 50 22. 92 14. 60 2. 16 0. 202 240. 7 497 075 165 696 # 132. 26 16. 56 26. 88 18. 80 12. 38 12. 00 6. 24 1. 72 0. 271 345. 3 504 920 168 307 埋置
28. 25 42. 76 22. 94 17. 86 10. 94 21. 56 6. 92 1. 68 0. 125 280. 4 439 353 146 484 明置 # 2 31. 25 17. 60 26. 04 16. 61 10. 18 13. 28 5. 20 1. 52 0. 290 305. 3 461 991 153 997 埋置
( ) () 注 : f, A分别为竖向强迫振动第一振型共振频率及共振点峰值位移 ; f f, f, f, A A , A , A 分别为在幅频响应曲线上 0. 85 f以下选取 m m i 1 2 3 i 1 2 3 m
ζ的第 i点的频率及所对应的幅值 ;, m , K, C 分别为阻尼比 , 参振质量 , 抗压动刚度及抗压动刚度系数 z z z z
表 2 水平回转强迫振动试验结果
Ta b. 2 Te st re su lts of hor izon ta l ro ta ry forced v ibra t ion
参数 试块 状态 C C f A A A l m K K A x φ φ m l m l φφ1 φx z 1z2xlζ 编号xφl 3 3 (μ) μ(μ( ) ( )())()( )( )m (μ) H z m m m t kN /m ( )kN /m ( )m kN /m kN /m 明置 22. 52 105. 42 18. 18 65. 76 79. 26 1. 8 0. 087 32. 23 521 008 173 669 163 191 163 191 # 127. 03 48. 57 13. 98 29. 46 27. 99 1. 8 0. 145 404. 41 545 264 181 755 258 270 258 270 埋置
21. 74 109. 77 16. 95 71. 79 59. 19 1. 8 0. 077 33. 45 368 534 122 845 171 130 171 130 明置 # 2 26. 88 43. 95 14. 64 26. 43 20. 94 1. 8 0. 169 374. 89 473 413 157 804 271 565 271 565 埋置
注 : f, A分别为水平回转强迫振动第一振型共振频率及共振点峰值位;移 A 为 幅频响应曲线上相应于 0. 707 f频率点幅值; A , A 分别为 φφm l m lm lz 1 z 2
ζ两竖向第一振型共振频率点峰值位移 ; l为两竖向传感器的间距 ;, m , K, K, C , C分别为阻尼比 , 参振质量 , 抗剪动刚度 、抗弯动刚度 φφφ φ 1 xl xl x x
表 3 扭转强迫振动试验结果
Ta b. 3 Te st re su lts of tor s iona l forced v ibra t ion
参数 试块 状态 C fAA MmK ψψψψψm m x ψl ψ ζ 编号 ψl 3 ( )(μ(μ( )( )( )) ) H z m m KN /m t kN /m ( )kN /m
明置 20. 13 19. 37 10. 78 1. 84 0. 161 32. 31 255 260 255 260 # 122. 47 9. 83 6. 85 1. 84 0. 224 37. 14 346 779 346 779 埋置
19. 44 17. 66 9. 93 1. 84 0. 163 37. 49 275 814 275 814 明置 # 2 21. 66 10. 13 6. 78 1. 84 0. 210 41. 26 362 949 362 949 埋置
ζ注 : f, A分别为扭转强迫振动第一振型共振频率及共振点峰值位移 ; A 为幅频响应曲线上相应于 0. 707 f频率点幅值; , m, K, C分 mψ mψxψmψψl ψl ψ ψ
别为阻尼比 , 参振质量 , 抗扭动刚度及其动刚度系数
[ 1 ] m a ss su rround ing the em bedded founda tion on stiffne ss of 试验及研究均较少 ,竖向振动时土的参振质量取
sub so il [ J ]. Jou rna l of Enginee ring R econna issance, 1999, 值看法却不尽相同 。竖向振动时 ,萨维诺夫认为土
[ 8 ] ( ) )1: 4 - 6 的参振质量约为基础质量的 20 % ,80 % ; 加拿大 王锡康 . 对地基动刚度及惯性作用的研究 [ J ]. 岩土工程 4 [ 9 ] Novak结论为 20 % ,90 % ;我国试验表明 ,土的参 ( ) ( 学报 , 1984, 6 4 : 75 - 85. W ang X iwe . i R e sea rch on dy2 [ 10 ] 振质量与基础质量之比为 0. 43,2. 90,这些土的 nam ic stiffne ss and ine rtia of sub so il[ J ]. Ch ine se Jou rna l of
参振质量取值均远小于本次试验计算的结果 。土的 ( ) )Geo techn ica l Enginee ring, 1984, 6 4 : 75 - 85
参振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基动刚度的计算 ,因此有必 W h itm an R V and R ieha rt F E. D e sign p rocedu re s fo r dy2 5
( ) nam ica lly loaded founda tion [ J ]. A SCE, 93 SM 6 , 1967, 要对土的参振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169 - 193.
王锡康 ,张华南 ,段士伟 . 对非匀质地基动力影响深度和 6 结语 6 ( ) 参振土质量的研究 [ J ]. 工业建筑 , 1999 , 29 12 : 22 - 25. 地基的稳态强迫振动试验结果表明 ,埋置情形 ( W ang X iwe i, Zhang H uanan and D uan Sh iwe i. R e sea rch 试验计算的动力特性参数值均大于明置情形试验结 on dep th and m a ss of vib ra tion so il of an iso trop ic sub so il 果 ;地基第一振型共振频率竖向最大 ,水平回转向其 ( ) [ J ]. Jou rna l of A rch itec tu re and B u ild ing, 1999 , 29 12 : 次 ,扭转向最小 ; 土 的参 振质 量 远大 于基 础 本身 质
)22 - 25 量 ,不可忽视 ,但如何取值 ,值得深入研究 。
Awo job i A O. V e rtica l vib ra tion of a rigid c ircu la r founda tion 7 ( ) on gib son so il [ J ]. Geo techn ique, 1992, 22 2: 1972. 参 考 文 献 潘 弘 ,谢永利 ,李翼棋 . 动力机器基础中地基土的惯性分 8 ( ) 析 [ J ]. 西 安 公 路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 1996, 64 4 : 19 - 22. 1 王锡康 ,谷耀武 . 水平旋转耦合振动下地基惯性及刚度的 ( Pan Hong, X ie Yongli and L i Yiq i. Ine rtia ana lysis of so il (研究 [ J ]. 建筑结构 , 1996, 12: 3 - 8. W ang X iwe i and Gu in founda tion of dynam ic m ach ine [ J ]. Jou rna l of X i’an Yaowu. R e sea rch on stiffne ss and ine rtia of sub so il on ho ri2 ( ) )Road Traffic U n ive rsity, 1996, 64 4: 19 - 22 zon ta l ro ta ry fo rced vib ra tion [ J ]. Jou rna l of B u ild ing Struc2 Novak M and B e radugo Y Q. V e rtica l vib ra tion of em bedded )tu re s, 1996, 12: 3 - 8 9 foo ting[ J ]. So ilM ech. and Found. Engrg. D iv. , A SCE, 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编写组 .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2 ( ) 12, 1972: 41 - 48. ( ) 范 GB / T50269 ? 97 [ S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 . 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 [M ]. 北 ( 1998. The N a tiona l Standa rd s Comp ila tion Group of Peo2 (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7. The Comp ila tion Group 10 p le’s R ep ub lic of Ch ina. Code fo r m ea su rem en t m e thod of
of A H andbook of Enginee ring Geo logy. A handbook of en2 ( ) dynam ic p rop e rtie s of sub so il GB / T50269 - 97 [ S ]. B e i2 ( ) ginee ring geo logy the fou rth ed ition[M ]. B e ijing: Ch ina )jing: Ch ina A rch itec tu re and B u ild ing P re ss, 1998 )A rch itec tu re and B u ild ing P re ss, 2007 郑建国 . 动力基础四周土体对地基刚度的影响 [ J ]. 工程3 ( 勘察 , 1999 , 1: 4 - 6. Zheng J ianguo. The influence of so il
范文二:压缩过程中重塑黏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
3
压缩蠕变力学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
?? 王旭东 付小敏
(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兰州 730030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 610059
摘 要 由于蠕变试验费时长 、耗资大 ,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长期以来制约着蠕变试验的发展 。本文利用岩土分析软件 3DFLAC建立试验模型 ,对室内蠕变试验进行模拟研究 。采用同实际试验相同的试验状态 、加载设计和时间设置 ,得到了同实 际情况相似的蠕变曲线并进行了蠕变变形分析 ,进而延伸到常规三轴压缩的试验状态 。 3D 关键词 FLAC数值模拟 蠕变 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U45 文献标识码 : A
NUM ER ICAL S IM UL AT IO N TEST FO R PHY S ICAL COM PRESS IO N C REEP EXPER IM ENT
?? WAN G XudongFU X iaom in
( )?A rch itectu re D esign Institu te of Gansu, L anzhou 730030
( ) ?Chengdu U 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A b stra c t Physica l c reep exp e rim en t need s long tim e - con sum ing, co sts grea tly, and op e ra te s mo re d ifficu lt. The deve lopm en t of exp e rim en t is mo re d ifficu lt. Th is p ap e r e stab lishe s a num e rica l mode l u sing the rock so il ana lysis
3D softwa re FLAC, ca rrie s ou t sim u la tion te st fo r the indoo r c reep exp e rim en t. The num e rica l te st adop ts the te st sta te, load de sign and tim e se tting a s sam e a s tho se ac tua l p hysica l te st. It can ob ta in the sam e c reep cu rve of ac tu2 a l p hysica l te st. The sim u la ted re su lts can be u sed to ana lyze c reep d isto rtion. Mo reove r, the m e thod ha s been ex2 tended to the te st sta te of tri - axia l comp re ss c reep te st. It p rovide s a new road fo r c reep te st re sea rch.
3D Key word s FLAC, N um e rica l sim u la tion, C reep te st re sea rch
石力学研究越来越接近岩石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的
实际条件 。但是由于室内蠕变试验费时长 、耗资大 ,1 引 言
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
岩石蠕变试验研究的历史并不长 。随着岩体工 展 ,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法来模拟岩体的力学行为 程的发展 ,特别是涉及能源 、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型岩 以及大尺度的岩石力学试验 ,逐渐被人们认为是一 体工程 ,这些工程的使用期限都是 50 a甚至上百年 , 种常规的研究方 法 。相 对 于岩 石蠕 变 力学 试验 而 这就要求考虑岩体的蠕变特性 ,考虑它的强度衰减 。 言 ,其在经济上和速度上具有试验无法比拟的优势 。
因此 ,在岩石蠕变试验的同时 ,有必要进行岩石蠕变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和测试条件的改善 ,使岩
3 收稿日期 : 2008 - 09 - 23;收到修改稿日期 : 2008 - 11 - 20.
第一作者简介 :王旭东 ,岩土工程专业. Em a il: 19816876 @ qq. com
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计算机数值分析
3D软件建立试验模型 ,用岩土分析软件 FLAC对室内
蠕变试验进行模拟 。
2 研究现状及不足
3D 杨根兰等利用 FLAC对小湾水电站的坝肩蚀
变岩抗力体进行了蠕变稳定性分析 ,并且考虑了各
种工况 ;曹文贵等采用岩体蠕变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的理论和方法 ,对金川矿岩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刘
3D建华等采用 FLAC中 PW IPP蠕变模型对小浪底水
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蠕变与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 ; 图 1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状态 3D 尹雪英 等 利用 FLAC, 对 金坛 盐矿 某 区 老 腔 1 号 F ig. 1 The sta te of un i - axia l comp re ssion c reep 井 、2 号井建库完成后的腔体稳定性以及腔体蠕变
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 ; 刘建华等采用改进拉格朗日
数值计算方法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洞室群围
岩蠕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 。章根德等在试验确定
边坡岩体开挖卸荷带及其参数的基础上 ,进行了既
考虑蠕变又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边坡数值分析 ; 丁
3D秀丽等采用 FLAC中 Cvisc蠕变模型对清江水布垭
坝址区马崖高边坡的时效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分
析 ,探讨了边坡在开挖卸荷及运行期等工程荷载作
用下岩体的蠕变变形及塑性区发展 ;
由上可知 ,数值模拟法目前主要用于对实际工
程的拟合反演和蠕变力学机制的研究 ,对蠕变试验 图 2 室内试样蠕变曲线 方法的模拟几乎没有 。F ig. 2 The c reep cu rve of samp le 3 室内试验概述
4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模拟
实际室内试验以云南某水电站工程项目为依
()托 ,在坝肩 基 岩体的不同部位选取有代表性的岩 4. 1 数值模型的原理分析 样 ,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所有试样均制成
模型的运行条件与实际的室内试验条件相 长 :宽 :高为 1: 1: 1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 ,采用分级加
() 模型体为立方体 ,网格采取均匀划分 ,划分的网格 载的方式 陈氏加载法 施加荷载 。以单轴抗压强
度的 75 %作为流变加载的总荷载 ,将总荷载分为 5 10 ×10 ×13 = 1300。上部施加均匀面荷载 ,底部 级 ,逐级施加 ,各级荷载的持续时间根据岩石的蠕变 加轴向约束 。荷载为实际试验的多级加载值 ,模
()增量和蠕变速率确定 ,当蠕变增量为零 低应力时 的蠕变力学参数取值为实际试验所得 。为了使模
() 或蠕变速 率 为 常 数 高 应 力 时 , 就 施 加 下 一 级 荷 结果更具真实性和相似性 ,岩样的尺寸和加载的 载 ,一直加到岩样破坏为止 。室内保持恒温 、恒湿 间均与实际试验状态保持相同 。 () 图 1 ,图 2 。 经过分析发现 ,该类岩石的蠕变曲线与经典
临界应力值后 ,逐渐转化为不稳定蠕变 。根据这一 ,且数值远小于轴向蠕变 ,直到模型破坏后侧 向蠕变
3D 蠕变现象 ,蠕变模型选用 FLAC内置的 mode l cvisc向蠕变加速增长趋于轴向蠕变 。每级应力作用下 ,
( )即伯格斯 bu rge r蠕变模型和摩尔 - 库仑模型合成 顶端侧向稳定蠕变与轴向稳定蠕变的比值位于 0. 38的伯格蠕变粘塑性模型 ,采用蠕变大变形模式 。为 ,0. 46之间 ,除第一级应力和最后一级应力作用下
的比值偏 大 外 , 其 他 各 级 应 力 作 用 下 的 比 值 均 在 了模拟该岩样的弹 - 粘弹部分的蠕变变形 ,即前 5
() 级荷载作 用 下 的 稳 定 蠕 变 阶 段 , 在 模 型 计 算 时 将 0. 40附近 图 6 。平 均 值 为 0. 42 , 数 据 拟 合 值 为
(M axwe ll体 中 的 粘 滞 系 数 赋 值 为 零 相 当 于 移 去 0. 44 ,该岩样的泊松比为 0. 37。
) M axwe ll体中的粘壶 ,此时的蠕变模型退化成一个
弹簧和一个 ke lvin体串联 。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
的破坏阶段 ,再将其粘滞系数赋上相对应的试验计
算值 。
4. 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 2. 1 绘制数值模型的蠕变曲线
数值模拟过程如图 3 所示 。以时间为横坐标 ,
εε分别以轴向应变 、顶端侧向应变 为纵坐标绘制 z c
() 数值模型体 的蠕 变 曲线 图 4 和图 5 。由 图 5 可
知 ,前 5级荷载作用下为稳定蠕变 ,蠕变曲线只包括 初始蠕变阶段和稳定蠕变阶段 ; 最后一级荷载作用 图 4 单轴条件下轴向蠕变曲线 下 ,蠕变曲线表现为初始蠕变阶段 、稳定蠕变阶段和
F ig. 4 V e rtica l c reep cu rve unde r un i - axia l 加速蠕变阶段 ,蠕变曲线总体布局与实际试验曲线
相同 。每一级荷载作用下的稳定蠕变应变值与相应
的实际蠕变应变值相差不大 。因此 ,无论是曲线形
态还是蠕变应变值 ,数值模拟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
图 5 单轴条件下顶部侧向蠕变曲线
F ig. 5 L a te ra l c reep cu rve unde r un i - axia l
图 3 蠕变过程示意图 图 6 顶部应变比值 F ig. 3 The roadm ap of c reep F ig. 6 The ra tio of top stra in s 4. 2. 2 模型的蠕变变形分析
从图 4、图 5可知 ,顶部产生侧向蠕变滞后于轴
以时间为横坐标 ,分别以轴向蠕变 、顶端侧向
() 变为纵坐标绘制数值模型体的蠕变曲线 图 7 。 5 常规三轴压缩蠕变的数值模拟
5. 2 蠕变稳定变形与围压的关系分析 室内常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是在给试样施加恒
定围压的条件下 ,施加轴向荷载 ,并保持轴向荷载不 ,无法印证 由于三轴蠕变试验资料相当短缺 变 ,测定试样轴向和 侧向 变 形随 时间 的 变化 量值 。 值计算结果 ,此处只做假设性分析 。由图 7可看
随着围压的增大 ,每级应力下的稳定蠕变变形均 试验操作及控制难度远远大于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
若能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根据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减小 。当围压与轴压相近时 ,侧向应变产生了负
() 侧向变形向内压缩为负 ,向外扩张为正 。为了 结果 ,模拟三轴压缩蠕变试验 ,得到三向应力作用下
的蠕变力学参数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试验条件 ,缩短 详细地了解围压对稳定变形的影响 ,现保持轴向
力不变 ,分别施加不同的围压 ,蠕变曲线如图 8。 试验时间 。本论文建模过程与上面的单轴压缩蠕变
数值模拟相同 ,包括模型体的参数和蠕变力学参数 。 由图 8可知 ,在轴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围压
0M Pa增 加 到 5M Pa, 轴 向 应 变 从 0. 0077 减 少 唯一不同的就是对模型体施加不同的围压 ,进行三
轴压缩蠕变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由于轴向应力最小 0. 0018 ,变化值为 0. 0059; 侧向应变从 0. 0032 减 设计值为 0. 92M Pa,为了避免岩样轴向位移出现负 到 - 0. 0019 ,变化值为 0. 0051。当模型体处于静
( σσσ) 值 ,围压必须小于轴压 。轴向应力同单轴的相同 ,围 压力状态下 === 1M Pa,轴向的压应 1 2 3
为 0. 0018 ,侧向的压应变为 0. 0019。 压分别施加 0. 4M Pa、0. 8M Pa。
5. 1 绘制数值模型的蠕变曲线图
图 7 同一围压下的蠕变曲线
F ig. 7 C reep cu rve s unde r sam e confin ing
ing. B eijing: Ch ina A rch itec tu re and B u ild ing P re ss, 1999.
3D [ 8 ] 褚卫江 ,徐卫亚等. 基于 FLAC 岩石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二 6 结 论 ( ) 次开发研究 [ J ]. 岩土力学 , 2006 , 27 11 : 2005 ,2010. Chu W e ijiang, Xu W e iya. Seconda ry deve lopm en t of a viscoe la sto 3D ( )1 本文成功地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单轴压缩 - p la stic rheo logica l con stitu tive mode l of rock ba sed on FLAC. ( ) Rock and So il M echan ic s, 2006 , 27 11 : 2005 ,2010. 蠕变试验和常规三轴蠕变试验进行了模拟研究 。为 3D彭文斌. FLAC实用教程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8. [ 9 ] 蠕变试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3D Peng W enb ing. The p rac tica l tu to ria l of FLAC . B e ijing: Ch ina ( )2 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模拟结果与实际试验 M ach ine P re ss, 2008. 结果进行了比较 ,得到了非常相似的蠕变曲线 。 杨根兰. 蚀变岩特性及其工程响应研究 ———以澜沧江小湾水 [ 10 ] 电站为例 [ D ].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 2007. ( )3 在单轴压缩条件下 , 经过对模拟体蠕变变
Yang gen lan. A lte red - rock cha racte ristic s and its enginee ring re2 形的分析 ,得出了侧向蠕变约为轴向蠕变的 42 % 。
spondence s studying ——— Exemp lified by X iaowan H yd ropowe r ( )4 在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 , 得出随着围压的 Sta tion L ancang river. The doc to r a rtic le of cheng du un iversity of 升高 ,轴向蠕变和侧 向蠕 变 的变 化幅 度 近乎 相同 。 techno logy, 2007.
( σσσ当模型体处于静水压力状态下 = = = 1 2 3 曹文贵 ,速宝玉. 岩体蠕变大变形有限元分析及其在金川矿[ 11 ] ( ) 的应用 [ J ]. 矿冶工程 , 1999 , 19 3 : 22 ,24. ) 1M Pa,轴向的压应变为 0. 0018 , 侧向的压应变 为
Cao wengu i, Su bayou. The fin ite elem en t ana lysis of rock c reep 0. 0019。and its app lication in J inchuan m ine. M in ing and M eta llu rgica l
( ) Enginee ring, 1999 , 19 3 : 22 ,24.
刘建华 ,朱维申 ,李术才.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流变 3D[ 12 ] 与稳定性 FLAC数值分析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5 , 参 考文 献 ( ) 24 14 : 2484 ,2489.
L iu jianhua, Zhu W e ishen, L i Shuca i. The num e rica l ana lysis of [ 1 ] 王旭东 , 付 小敏. 蚀 变岩 蠕变特 性研 究 [ J ]. 工 程 地 质 学 报 , rock rheo logy and stab ility abou t X iao langd i m u ltip u rpo se dam ( ) 2008 , 16 1 : 27 ,31. 3D unde rground powerhou se w ith FLAC. Ch ine se Jou rna l of Rock W ang Xudong, Fu X iaom in. The research of ro tten rock abou t rhe2 ( ) M echan ic s and Enginee ring, 2005 , 24 14 : 2484 ,2489. ( ) o logy tra it. Jou rna l of Enginee ring Geo logy, 2008 , 16 1 : 27 , 尹雪英 ,杨春和 ,陈剑文. 金坛盐矿老腔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 31. ( ) 析数值模拟 [ J ]. 岩土力学 , 2006 , 27 6 : 869 ,874. [ 13 ] 刘雄. 岩石流变学概论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994. [ 2 ] Yin Xueying, Yang Chunhe, Chen jianwen. The num e rica l sim u2
Geo logy L iu X iong. The con sp ec tu s of rock rheo logy. B e ijing: la tion of long - te rm stab ility ana lysis abou t the o ld ga s sto rage of ( ) J in tan salt cavity. Rock and So il M echan ic s, 2006 , 27 6 : 869 , P re ss, 1994.
874. [ 3 ] 周德培. 流变力学原理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M ]. 成都 : 刘建华. 岩体力学行为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95. [ D ]. 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 2006. Zhou D ep ei. R heo logy theo ry and its app lica tion to rock and so il [ 14 ] L iu J ianhua. The ana lysis and enginee ring app lica tion of L agrang2 enginee ring. Chengdu: Sou thwe st J iao tong U n ive rsity P re ss, 1995.
ian m e thod abou t m echan ica l behavio r of rock. The Doc to ra l The2 周维垣. 高等岩石力学 [M ].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 , 1993. [ 4 ] sis of Shandong U n ive rsity, 2006. Zhou W e iheng. A dvanced rock m echan ics. B e ijing: W a ter Powe r
丁秀丽 ,付敬 ,刘建等. 软硬互层边坡岩体的蠕变特性研究及P re ss, 1993. ( ) 稳定性分析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5 , 24 19 : 3410 , 张忠亭 ,罗居剑. 分级加载下岩石蠕变特性研究 [ J ]. 岩石力学 [ 5 ] ( ) [ 15 ] 与工程学报 , 2004 , 23 : 218 ,222. 3418.
D ing X iu li, Fu jin, L iu J ian. The c reep cha rac teristic s and sta2 Zhang Zhongting, L uo Ju jian. The re sea rch of rock rheo logica l tra it
b ility ana lysis of rock abou t slop e w ith In te rbedded hard and soft. w ith step load s. Ch ine se Jou rna l of Rock M echan ic s and Enginee r2
Ch ine se Jou rna lof Rock M echan ic s and Engineering, 2005 , 24 ( ) ing, 2004 , 23 : 218 ,222.
( ) 19 : 3410 ,3418. 封志军 ,周德培 ,周应华. O rigin软件在岩土流变试验数据整理 [ 6 ] 章根德 ,剡公瑞. 岩体高边坡流变学性状有限元分析 [ J ]. 岩 ( ) 中的应用 [ J ]. 路基工程 , 2005 , 6 : 4 ,6. ( ) 土工程学报 , 1999 , 21 2 : 166 ,170. Fen Zh ijun, Zhou D ep e i, Zhou Yinghua. The app lica tion of O ri2 Zhang Gende, Yan Gongru i. The fin ite e lem en t analysis abou t [ 16 ] gin to rock and ro il te st data. The Enginee ring of Roadbed, 2005 , the rheo logy tra it of h igh slop e of rock. Rock and So il Enginee r2 ( ) 6 : 4 ,6.
( ) ing, 1999 , 21 2 : 166 ,170. 孙钧. 岩土材料流变及其工程应用 [ M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 7 ] 出版社 , 1999.
Sun Jun. R heo logy of geom a teria ls and its app lica tion to enginee r2
范文三: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3分
开放分类:中国地质冶金术语分析化学化学 收藏分享到顶[0]
目录
?
?
?
?
? 1 渗透系数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展开全部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
hydraulic conductivity/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渗透系数-正文
表示岩土透水性能的数量指标。亦称水力传导度。可由达西定律求得:
q =KI
式中q 为单位渗流量,也称渗透速度(米/日); K 为渗透系数(米/日);I 为水力坡度, 无量纲。可见, 当I =1时,q =K ,表明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量。岩土的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不取决于岩土空隙度的值,而取决于空隙的大小、形状和连通性,也取决于水的粘滞性和容量,因此,温度变化,水中有机物、无机物的成分和含量多少,均对渗透系数有影响。
在均质含水层中, 不同地点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 在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与水流方向无关,而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同一地点当水流方向不同时,具有不同的渗透系数值。一般说来,对于同一性质的地下水饱和带中一定地点的渗透系数是常数;而非饱和带的渗透系数随岩土含水量而变,含水量减少时渗透系数急剧减少。
渗透系数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当计算水井出水量、水库渗漏量时都要用到渗透系数数值。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野外测定和室内测定两类。室内测定法主要是对从现场取来的试样进行渗透试验。野外测定法是依据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理论,通过抽水试验(在水井中抽水,并观测抽水量和井水位) 等方法,求得渗透系数。
与渗透系数密切相关的另一参数为导水系数(coef-ficient of transmissivity),它是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多用在地下水流的计算公式中。对某一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断面来说,导水系数相当于水力坡度等于 1时流经单位宽度含水层的地下水流量。导水系数大, 表明在同样条件下,通过含水层断面的水量大, 反之则小。导水系数只有当地下水二维流动时才有意义,对于三维流动是没有意义的。
文章来源摘自互动百科http:// www.hudong.com
百度知道《知识农业》团队编制,欢迎交流,pingancapital.com@gmail.com
范文四:常见渗透系数
岩体渗透系数
常见的不同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归纳如下(参考《地下水水文学原理》余钟波、黄勇著),通常如果一种材料的渗透系数小于10-9m/s时,可以认为具有很低的渗透性,如黏土、泥岩等。
松散岩体: 渗透系数(m/s):
砾石 3×10-4 ~ 3×10-2
粗砂 9×10-7 ~ 6×10-3
中砂 9×10-7 ~ 5×*10-4
细砂 2×10-7 ~2×10-4
粉砂 1×10-9 ~ 2×10-5
漂积土 1×10-12 ~ 2×10-6
黏土 1×10-11 ~ 4.7×10-9
沉积岩: 渗透系数:
礁灰岩 1×10-6 ~ 2×10-2
石灰岩 1×10-9 ~ 6×10-6
砂岩 3×10-10 ~ 6×10-6
粉砂岩 1×10-11 ~ 1.4×10-8
岩盐 1×10-12 ~ 1×10-10
硬石膏 4×10-13 ~ 2×10-8
页岩 1×10-13 ~ 2×10-9
结晶岩: 渗透系数(m/s):
渗透性玄武岩 4×10-7 ~ 2×10-2
玄武岩 2×10-11 ~ 4.2×10-7
花岗岩 3.3×10-6 ~ 5.2×10-5
辉长岩 5.5×10-7 ~ 3.8×10-6
裂隙化火山变质岩 8×10-9 ~ 3×10-4
岩体渗透率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渗透系数={(密度*g)/动力粘度}*渗透率=(g/运动粘度)*渗透率
范文五: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简介 又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表达式为:κ=kρg/η,式中k 为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它只与固体骨架的性质有关,κ为渗透系数;η为动力粘滞性系数;ρ为流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强透水的粗砂砾石层渗透系数>10米/昼夜;弱透水的亚砂土渗透系数为1~0.01米/昼夜;不透水的粘土渗透系数<0.001米 夜.="">0.001米>
编辑本段正文 表示岩土透水性能的数量指标。亦称水力传导度。可由达西定律求得: q =KI 式中q 为单位渗流量,也称渗透速度(米/日); K 为渗透系数(米/日);I 为水力坡度, 无量纲。可见, 当I =1时,q =K ,表明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量。岩土的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不取决于岩土空隙度的值,而取决于空隙的大小、形状和连通性,也取决于水的粘滞性和容量,因此,温度变化,水中有机物、无机物的成分和含量多少,均对渗透系数有影响。
在均质含水层中, 不同地点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 在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与水流方向无关,而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同一地点当水流方向不同时,具有不同的渗透系数值。一般说来,对于同一性质的地下水饱和带中一定地点的渗透系数是常数;而非饱和带的渗透系数随岩土含水量而变,含水量减少时渗透系数急剧减少。
渗透系数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参数,当计算水井出水量、水库渗漏量时都要用到渗透系数数值。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野外测定和室内测定两类。室内测定法主要是对从现场取来的试样进行渗透试验。野外测定法是依据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理论,通过抽水试验(在水井中抽水,并观测抽水量和井水位) 等方法,求得渗透系数。
与渗透系数密切相关的另一参数为导水系数(coef-ficient of transmissivity) ,它是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多用在地下水流的计算公式中。对某一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断面来说,导水系数相当于水力坡度等于 1时流经单位宽度含水层的地下水流量。导水系数大, 表明在同样条件下,通过含水层断面的水量大, 反之则小。导水系数只有当地下水二维流动时才有意义,对于三维流动是没有意义的。
编辑本段意义及计算方法
渗透系数K 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土体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粘滞性等,要建立计算渗透系数K 的精确理论公式比较困难,通常可通过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室测定法和现场测定法) 或经验估算法来确定K 值
编辑本段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分“实验室测定”和“野外现场测定“两大类。
1. 实验室测定法
目前在实验室中测定渗透系数 k 的仪器种类和试验方法很多,但从试验原理上大体可分为”常水头法“和" 变水头法" 两种。
常水头试验法 就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水头为一常数,从而水头差也为常数。 如图: 试验时,在透明塑料筒中装填截面为A ,长度为L 的饱和试样,打开水阀,使水自上而下流经试样,并自出水口处排出。待水头差△h 和渗出流量Q 稳定后,量测经过一定时间 t 内流经试样的水量V ,则
V = Q*t = ν*A*t
根据达西定律,v = k*i,则
V = k*(△h/L)*A*t
从而得出
k = V*L / A*△h*t
常水头试验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大的沙性土的渗透参数。粘性土由于渗透系数很小,渗透水量很少,用这种试验不易准确测定,须改用变水头试验。
变水头试验法就是试验过程中水头差一直随时间而变化,其装置如图:
水从一根直立的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和U 形管自下而上流经土样。
试验时,将玻璃管充水至需要高度后,开动秒表,测记起始水头差△h1,经时间 t 后,再测记终了水头差△h2,通过建立瞬时达西定律,即可推出渗透系数 k 的表达式。
设试验过程中任意时刻 t 作用于两段的水头差为△h ,经过时间dt 后,管中水位下降
dh ,则dt 时间内流入试样的水量为
dVe = -a dh
式中 a 为玻璃管断面积;右端的负号表示水量随△h 的减少而增加。
根据达西定律,dt 时间内流出试样的渗流量为:
dVo = k*i*A*dt = k*(△h/L)*A*dt
式中,A ——试样断面积;L ——试样长度。
根据水流连续原理, 应有dVe = dVo,即得到
k = (a*L/A*t)㏑(△h1/△h2)
或用常用对数表示,则上式可写为
k = 2.3*(a*L/A*t)㏒(△h1/△h2)
编辑本段渗透系数的应用
地下水流速的确定:在地下水等水位图上的地下水流向上,求出相邻两等水位线间的水力梯度,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地下水的流速V=kI
式中:V---地下水的渗流速度(m/d)
K---渗透系数(m/d)
I----水力梯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天然沉积软黏土渗透系数随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