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三历史必修一
高三历史(必修一、三 )选择题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 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C.专制代替民主的历史倒退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倒退 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不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中央控制能力,促进地方联系
A(??? B(??? C(??? D(??? 3、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议政处 议政处 军机处 议政处 六部 内阁 内阁 南书房 议政处 内阁 军机处 南书房
A B C D 4、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最终被哪位帝王废除,
A B C D 5、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
A、是否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是否自始自终坚持抗战
C、政府和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6、“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7、右图反映的列强侵华战争,它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
皇家园林--圆明园,给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这次
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最根本、关
系全局的问题是
A(纠正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 B(继续维护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统一战线
C(探索和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D(坚持城市斗争,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9、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由幼稚走向成熟 ?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
A(??? B(??? C(???? D(???
10、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统一战线的立足点
A(有利于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B(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C(体现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1、下图“地道战|” “地雷战” “鸡毛信” “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反映,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12、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全国政协成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D(村民委员会成立
13、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时,正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之际,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于2005年4月27日拜谒了中山陵,敬献了花圈。在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生涯中,你认为其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提出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 D.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 中美关系缓和 B 中日关系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15、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1)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
A(,1,,2,,3, B((2)(3)(4) C((1)(2)(4) D((1)(3)(4) 16、下列选项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A(男女公民政治权利一律平等 B(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 17、奠定近代欧洲法律体系基础,为各国立法提供范本的是
A(希腊法 B(秦朝法律 C(罗马法 D(唐朝法律 18、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取得的 B(是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D(该法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
19、“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20、.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21、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 “梦话”,“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应当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2、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23、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
C(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展野心膨胀D美国要求按照自己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24、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三点放在一起,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世界
A(社会主义失败 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
C(战争威胁削弱 D(多极化趋势发展
25、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单极世界逐步形成
c、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
26、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标是
A 同美苏争霸 B 稳定西欧政局
C 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 D 对抗苏联
27、随着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美术领域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发展。下列画作属于塞尚作品的是 A
28(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 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画,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B、叛逆和反传统的精神危机
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
29(**思想成熟的标志是B
30(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御史大夫 ?刺史 ?知州 ?通判 ?参知政事
A、?? B、?? C、?? D、?? 31(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33(“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
— 连战与**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下列关于国共两党
合作过程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B(193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C(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三次合作
D(1924—1949年国共两党一直在合作,没有分裂过
34(下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图一 列宁 图二 阿芙乐尔号进攻冬宫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5、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36、“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
范文二: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1.《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2.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 分封制度 B. 世袭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4.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有人说:即使到18世纪,中国仍有相当的潜力,保持着繁荣和强大。但这种繁荣和强大与西欧国家已不相同。其“不相同”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
A.地理环境 B.种族与人口 C.制度与思想 D.选官制度
6.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天平天国运动
7.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8.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9.“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武装抗争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10.“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摘自《**日记》)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
A.国民大革命期间 B.土地革命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11.“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D.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12.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13.著名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出版了两部外交纪实著作:《解冻在1972》和《起航在197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部著作的主题应是
A.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B.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C.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 D.中日建交到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4.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这主要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B.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C.新兴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
1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行为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1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减少诉讼案件 B.注重法律程序 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
17.◇◇年3月2日,英国议员马考荣与议会举行辩论时慷慨陈词:“原则是明确的、理智的和连贯的,这就是:承认中产阶级有广泛的直接的代表份额,这对我国制度不会带来暴力震荡。”◇◇处的年代最有可能是
A.1688 B.1689 C.1782 D.1831
18.近代掌者徐兆玮在其《棣秋馆辛亥日记卷》中记载,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据此,我们得到的准确认识是
A.辛亥革命并未给社会带来实质变化 B.民国初期城市知识分子群体中共和观念盛行
C.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19.“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20.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再次掀起新的较大规模移民潮。与这次海外移民高潮有关的事件有 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③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关系的改善 ④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22.1952年4月20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反对霸权主义”
23.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主张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
24.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
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 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美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25.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C.以内阁制为载体的代议制形成 D.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26.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B.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C.扩大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D.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27.《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
28.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谈判时代”提出的原因不包括
A.日本与西欧的发展 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 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29.“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0.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1.(14分)历史上多样性的“选举”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6分)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现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8分)
32.(14分)中外政治发展历程中都注重监察制度的建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监察机构监督官吏的史实,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分)
材料二 道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守法。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唐代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6分)
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答案
1-10 BDBBC DAADB
11-20 ACABD BDBCD
21-30 ABADD DDDAB
31
(1)制度:古希腊雅典等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差别:中国古代的“选举”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西方现代“选举”是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6分)
(2)制度:代议制。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时直接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时间接民主,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更新:维新变法期间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颁布《临时约法》,赋予人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8分)
32.(14分)
(1)史实: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2分)
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2分)
(2)特点: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4分,答出3点即可得4分)
(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2分)
进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分)
范文三: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题(10.5)
问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 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4、“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 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 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 置三公,事归台阁 D 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5、为保证君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B 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
C 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D 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
6、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
A 行省、路、州、县 B 诸侯王国与郡、县 C 州、郡、县 D 道、州、县
7、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皇帝勤于政事 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 明初政事繁多 D 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8、十八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9、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毅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新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 张毅 B 李新 C 王平 D 赵洋
11、右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
12、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 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13、解放战争时期,**说:“**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挺进大西南 B 百万雄师过长江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 挥师大西北
1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15、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理解不准确的是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 B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
C 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
D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16、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A 俄罗斯与中亚 B 日本与朝韩 C 新加坡与东盟 D 印度与东南亚
17、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A ②④③①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内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 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 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D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19、1689 年《权利法案》和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确立责任内阁制 B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0、最能体现1787年美国宪法民主性特征的条文是
A 三权分立 B 总统、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C 共 和政体 D 议会内的演说、辩论、议事自
由
21、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指列宁直接领导了
A 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
C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D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3.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图一 列宁 图二 攻打冬宫
A.没有一战就没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4、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 朝鲜战争的影响 B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 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D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25、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
A 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B 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 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二、材料题(26小题22分,27小题12分,28小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
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
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
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
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
此矣。——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
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6分)
(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
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
治特点?(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
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
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四: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
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
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
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
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
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
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 摘自《**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4分)
(4)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
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以下两则法律条文摘自《民法大全》:“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
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
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
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
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引自《历史?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4分)
(3)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试谈你对
罗马法的认识。(6分)
答案
一 (50分)
1-5 BDDAC 6-10 ABBBC 11-15 ADCCC 16-20 AACBB 21-25 ACBBD
二 (共50分)
26.(22分)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
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6分)
(2)具体措施(4分)
财权: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归中央;(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兵权: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失败。(2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
政机构。(4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
(4)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
反映特征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
27.(共12分)
(1)相同:都表示抗战。(2分)
(2)中国人民的抗战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2分)
(3)国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分) (4)精神: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言之成理也可得分)。(4分)
28.(16分)
(1) 缺陷:“同态复仇”,妇女被剥夺政治权利,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罗马奴隶主特权;只
是男性公民、自由民拥有政治权力。(6分)
(2)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4分)
(3)罗马法的缺陷是历史局限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必然是为维
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由于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总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必以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它。(2分)
由于罗马法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且其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倡导的如陪审团制度的法治机制等,这些规定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受到欧洲许多近代国家的借鉴则成为自然。(4分)
答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分数
一、(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共50分)
26、(22分) (1). 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
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6分)
(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 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
治特点?(2分)
27、(共12分)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4分)
(4)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
28、(共16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4分)
(3)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试谈你对
罗马法的认识。(6分)
范文四:高三历史一轮备考必修一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知识体系:
第 1节 中国早期(奴隶社会)政治制度
一、夏朝:(BC2070-1600)公共权力出现,第一个国家政权形成,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二、商朝:(BC1600-1046)
1、内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 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对内服的控制力是绝对的,对外服的控制是有限的),内外服之间实 际上是联盟关系,商王是事实上的内外服联盟领袖。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 :(BC1046-771)
(一 ) 分封制
1、目的:有效管理广大地区,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 周王将土地、人口、物资等分给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使其建立诸侯国并享有 世袭统治权, 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政令, 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还必须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3、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4、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5、影响 ①积极:西周扩大了疆域;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加强王权,巩固了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诸侯王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6、 基本特征:地方分权、贵族政治、等级制度。
(二 ) 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维护统治。
3、内容 :通过血缘的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体系:大小宗体系(相对关系、家庭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
4、特点:将血缘关系与政治纽带结合
5、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强化王权;
③家国一体,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三 ) 礼乐制:周朝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出礼入刑)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王权 +神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政治 +血缘) ;
3、出现王权强化的趋势,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 2节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1、理论:法家思想 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皇帝制度的确立:
①由来:三皇五帝的传说。秦王嬴政将三皇五帝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③本质:君主专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
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
① 由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制。 ② 内容: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县:设县令、县丞、县尉,分管行政、司法和治安。
乡、里、亭:县以下还有“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及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③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选拔主要是军功;考核是殿最制。
5、秦律 :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秦朝依 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 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四、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令;③ 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 ④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第 3节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及趋势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
1、汉朝(内外朝制度)
① 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②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
③ 设 中朝(内朝) ,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 尚书令、 侍中等) , 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 导致由丞相、 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 “外朝” , 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萌芽于魏晋,形成于隋唐)
①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互相牵 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3、北宋:二府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三司制
①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② 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③ 设三司使(度支、盐铁、户部)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④ 设枢密院掌军政(调兵权),三衙掌握统兵权,分割宰相军权。
▲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一省二院制)
① 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②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③ 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影响:后期宰相权力过大,导致权贵专权、政治混乱。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正式下令罢除 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
(2)设内阁 :
①背景: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却导致丛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②过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为 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③地位: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④影响: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是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 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6、清朝:
(1)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南书房 (皇权得到扩大)
(3)雍正:军机处 (皇权到达顶峰)
①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特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 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③影响:提高行政效率 , 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二)演变特点
1、始终穿插着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2、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皇权至上。
3、通过分权以削弱相权是最主要的方式。
二、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一)演变历程
1、汉朝:①汉初: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
②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削藩, 实行郡、 县两级制, 建立刺史制, 加强对诸侯和地方高官监察。 ③东汉:州“刺史”改为“州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2、 唐朝 :州郡制,唐末藩镇割据。
3、五代十国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
4、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收精兵:将地方部队中精壮士兵编入禁军,设置三衙统兵和枢密院调兵相互牵制。
削实权:削弱或剥夺节度使权力; 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 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派文臣任州郡长官。 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目的: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
5、元朝: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二)演变特点
1、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实力削弱,最终地方完全的控制地方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世官制:夏,商,周时期,主要实行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
2、军功爵制:战国至汉初,按军功授爵。
3、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 推选人才的制度,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察举制权操于上, 百姓不得参与, 民意无从体现。
4、征辟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汉代选官制度之一。
5、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
6、科举制 :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 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 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
进步性:a. 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 扩大统治基础;
b. 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C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d. 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制度原则极具合理性,影响古今中外。
e .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强化中央集权。
局限性:明清八股取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束缚了人们思想,压抑了创造性,不利于人才选拔。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3) 封建社会后期 , 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 , 明清八股取士 , 走向僵化 , 禁锢思想 , 束缚人才。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监察制度
(1)原因: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表现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汉武帝后期,把全国分为 13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 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c .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 。 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1)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表现:a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 b.宋代谏院 等等。
3.评价:
(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 积极:在整顿吏治, 打击割据, 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皇帝过失, 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概念
1、专制主义:与民主相对,是一种决策方式,指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 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
二、产生原因:
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抵御外敌和抗击灾害,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2、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强大政权维护自身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
三、 演变过程: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并渐趋衰弱。
演变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不断改革地方行 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四、特点:
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始终穿插着两对矛盾。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君主 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始终;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维护政权。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 相结合,儒家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实行人治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始终。
五、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 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1、积极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力量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上:有利于民族的融 合,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④文化上: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 济文化交流。
2、消极影响:(主要是明清以后)
①政治上: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 循守旧之风,影响办事效率;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经济上:在封建社会末期,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使科 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滞后。
第二单元 西方古代政治文明
第 1
节 古希腊文明
一、古希腊文明发展历程: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典文明
1、爱琴文明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它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① 克里特文明:(BC2000-BC1700) , 又称 “米诺斯文明” 。 标志 :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 象形文字。 ② 迈锡尼文明:(BC1400— BC12世纪)特点 :新的君主国兴起,王宫,陵墓和泥版文书,好战尚武。
2、黑暗时代:前 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 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也称荷马时代。
3、古典时代:城邦文明时期。
① 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居民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 ② 地理环境:多山、多地、多岛屿、多港湾,少地、少平原,适宜航海,不宜农耕。
③ 殖民扩张:
A 原因:初期——人地矛盾,为生存;后期——追求经济利益。
B 影响:解决土地问题;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东方先进文化;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基。 ④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自治权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 。
⑤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 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 妇女、 奴隶、 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
政制:君主制——贵族制——帝制
⑥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划分标准: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与政治权利的大小。
二、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① 地理: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希腊形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② 经济:以工商、航海为主,向海外殖民扩张(民主的经济基础,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
③ 政治:小国寡民且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④ 文化:人文思想活跃 , 文化环境宽松自由。
2、雅典政体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① 君主制:文明社会初期,建立君主制。
② 贵族制:平等协商、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君主制终身制、 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③ 走上民主正轨:前 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④ 确立民主制度:前 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陶片放逐法)
⑤ 民主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
4、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体现:机构体现和制度体现。
① 机构体现:
② 制度体现: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等。
5、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进步性:
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 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等 民主运作方式 。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 宝贵的经验 (民主有利于决策 正确,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促进文化发展)。
局限性:
① 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
② 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③ 过分强调机会均等,忽视参政者能力,易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误用。
第 2节 古罗马文明
一、古罗马政制
1、君主制 :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平民保民官。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 、屋大维——前 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古罗马法律
1、含义: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
2、历程:
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1)制定:公元前 5世纪中期,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先后编订,陈列于罗马广场。
(2) 内容:包括民法、 刑法和诉讼程序, 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 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受成文法束缚,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这是古罗马的 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完善阶段:《查士丁尼法典》
(1)背景: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驳杂,使用不便,需要整理;查士丁尼积极革新内政。
(2)内容:《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查士丁尼新敕》四部法典。
(3)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们的行为做出 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3、内容:重视证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不告不理等。 4、影响:
① 维系帝国: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罗马统治。
② 影响后世: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 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重点阐释:
影响罗马法发展演变的因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奴隶 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自由民的大量涌现。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历史传统:《大宪章》—— 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2、政治前提 :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经过: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②1688年, “光荣革命” 。 3、确立标志:《权利法案》—— 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利。
影响: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从此长期稳定发展。
4、继续发展:责任内阁制形成
内阁:原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两党政治—— 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资本主义政体
英
德
法
美
确立:背景、标志、影响
发展:责任内阁、议会改革、两党政治
特点:基础、核心、五要素 完成统一 帝国体制
走向共和 确立共和 巩固共和
国家独立:北美独立战争(1775—— 1783) 体制选择:邦联到联邦(1787年宪法) 维护统一:南北战争(1861—— 1865) 两党政治: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5、英君主立宪特征: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为元首,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6、议会改革(1832年)
使更多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国家独立:1775—— 1783年独立战争
2、体制选择:邦联——联邦
美国 1787年宪法
⑴背景:美国诞生后,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⑵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⑶原则:
A 、 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主权权力; 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有限权力。
B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 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不对工会负责,直接向选民负责。
⑷评价
进步性: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促进美国社会发展。
局限性: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3、维护统一
① 背景:州权主义活跃导致 1861年至 1865年美国内战。
② 完善:宪法第 13、 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③ 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4、两党政治
①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②地位:美国分权制衡体制重要组成部分。
③战场:政治选举。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初创共和:法国大革命过程中, 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曲折共和: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3、确立共和: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行政权:①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任期未满的众议院。 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
④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
4、巩固共和:共和派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的统一
①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②过程:1864—— 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③影响:结束封建割据,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2、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① 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皇帝 是国家元首, 拥有任命官吏、 创制法律、 统率军队、 决定帝国对外政策、 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 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对皇帝负责。
议会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 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② 特点:实际上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 影响: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德国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一战的灾难。
重点阐释: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
含义: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 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特征:①普选制;②实现人权自由的原则;③政党政治;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⑤分权制衡;⑥ 间接民主。
作用: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 革的成果,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 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二、不同国家政体的对比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
第 1节 1840— 1900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近代中国
政治文明
忧患
内忧
外患:列强侵略,外交软弱,民族矛盾尖锐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思想闭塞
社会黑暗
阶级矛盾尖锐
中国战败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第 2节 太平天国运动
一、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原因;列强侵略,加深国内矛盾 ----重要原因;广西天灾严重 ---直接原因。 二、经过:1851— 1864
1、兴起:成立拜上帝教; 1851金田起义;
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 1856年达到全盛;
3、 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 (转衰) ; 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 防御战; 洪仁玕主持朝政, 发布 《资政新篇》 。
4、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三、纲领:两大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颁布
(1)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
(2)评价:革命性:表达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为反封建斗争指出方向。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落后性: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经济作为理想目标 , 落后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
2、《资政新篇》 :
(1)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2)评价:
进步性: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局限性: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因缺乏实践的社会基础和 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而没有真正实行。
三、评价
1、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进步性:①反封建: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反侵略: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学西方: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斗争水平: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 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 , 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
第 3节 义和团运动
一、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尖锐。
二、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有利于减少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阻力,但是将扶清等同于救中国,对清政府反动本质认识不 清,使人们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最终被清政府利用。
灭洋:在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有利于调动民众参与到义和团运动中来,但是笼统排外,不能正确区 分工业文明和外来侵略,阻碍中国近代化。
三、活动:抵抗八国联军。
四、意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野心,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
五、败因:主观——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六、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政策:镇压——利用——镇压。
第 4节 辛亥革命
一、革命过程
1、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腐朽无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 兴起: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 以推翻清王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3、发展:
(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 ,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2)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与改良派论战: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 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 1911年 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们革命斗志。
4、高潮: 1911年 10月 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结 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
5、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 1月 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 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 3月颁布
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内容: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 ——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③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④实行责任内阁制 —— 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3、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评价: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 座丰碑;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a .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身上。 b .立宪派和旧官僚 害怕革命发展,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c .帝国主义物色新的代理人,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d .袁世凯掌握 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2、标志:1912年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 5节 五四运动
一、背景:
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起来
3、思想: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国际:日本在一战期间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占领山东,提出“二十一条”,中日民族矛盾尖锐。 二、过程
1、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二十一条),对内残酷统治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爆发:1919年 5月 4日,北京。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工人阶级登台)。
6、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三卖国贼职务,拒绝和会签字。
三、影响
1.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爱国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 是 “五四” 精神的主旋律。 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 五四精神 ——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第 6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一、中共成立:1921年
1、历史条件
(1)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 ,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一个: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4)外部援助 : 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召开中共“一大” :1921年 7月 23日,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通 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2)召开中共“二大” : 1922年,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 共和国) 。
3、成立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成立初期活动:组织工人运动,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层, 1922年,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以 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1927年
1、实现
(1)背景:国共两党均无法单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过程: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1924年 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 三 民主义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成就:
(1) 1925年 5月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运动的高潮。
(2) 1926年 7月, 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北伐。 消灭吴佩孚、 孙传芳所部, 张作霖也被打败, 被迫退守东北。
(3) 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上海工人在**的领导下, 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占领了上海。
3、破裂:1927年,**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4、教训:中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发动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 8月 1日,**、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八七会议” :1927年 8月 7日, “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 1927年 9月 9日,**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 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到 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四、红军长征:1934年—— 1936年
1、原因:王明**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 经过:1934年 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 转折点; 1935年 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 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为全民族抗战 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精神财富。
4、遵义会议:1935.1
(1)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组织上的 “**” 错误, 肯定**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 意义——结束了 “**错误” 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八一宣言》 :1935年 8月 1日发表,提出了建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五、西安事变:1936年 12月 12日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爆发:1936年 12月 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影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六、抗日战争:1937年—— 1945年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背景:1937年 7月 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标志:1937年 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天,**发表承认了 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两个战场的抗战
(1)防御阶段:
a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组织了淞沪、徐州、武汉、太原等四大会战。
b .共产党开赴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两个战场基本上是互相配合的。
(2)相持阶段:
a . 1938年 10月,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 1940年,彭德 怀指挥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多次粉碎日军对敌 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扫荡” ,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b.国民党自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
3.抗战胜利: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 . 抗战胜利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 .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4、胜利原因: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抗战。
七、解放战争:1946年—— 1949年
1、两种命运较量
(1)重庆谈判: 1945年 8月,**与**等人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 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双十协定”, 1946年 1月,各党派代表与无党派人士参加了在重庆召开 的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否认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国民党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等人,破坏政协决议。
(4)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
2、人民解放战争
① 内战爆发:1946年 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 战略防御: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③ 战略反攻:1947年 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④ 战略决战:1948年 9月 -1949年 1月,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⑤ 战略转移:七届二中全会:城市领导乡村、胜利后的任务(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两个“务必”。 ⑥ 战争胜利: 4月 21日,渡江战役, 4月 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八、新中国成立: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重难阐释:
1、对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 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 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 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 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 均以中国失败告终, 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 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影响看,一方面,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 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因素
(1)从主观上看:清朝封建统治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全方位的落后;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或战和不定或片面求和,组织抵抗不力。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 扭转败局。
(2)从客观上看:鸦片战争士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在 19世纪中期完成 了工业革命,与英国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9世纪末已成为 亚洲强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实力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3、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也影响了列强相互关系, 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 对中国而言, 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
(1)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攫取特权, 使得其侵略“合法化”, 中国领土、司法、海关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了独立地位,造 成中国近代的贫困和落后。
(2)客观上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给旧制度和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加 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农民阶级局限性
(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从思想上看,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 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多用迷信思想宣传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5、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认识
(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的曲折发展历程。
(2)制约因素:①阶级性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③国际因素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 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3)经验教训:两党关系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重大;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 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4)中共努力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说明 , 中共始终以国家、 民族利益为重,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针,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找到了 正确的道路。
6、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 从对中国的国情的分析中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① “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 “二大”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 从对工人运动失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② 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③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3) 从对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①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中央犯了**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 ② 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
(4)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 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共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探索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探索
一、理论探索:1848年《共产党宣言》
1、产生背景:
(1)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阶级矛盾暴露并激化。
(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理论:空想社会主义 (背景、 代表、 影响) 、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大思想来源) 。
(4)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
2、具体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3)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伟大意义
(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实践探索
1、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1)背景:
①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首都。 ② 1871年 3月 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偷袭巴黎市内国民自卫军阵地,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 (2)措施:
① 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 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② 经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③ 教育: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3)结果: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下, 5月 28日,巴黎公社失败。
失败的原因:①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 客观原因:敌人的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③ 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4)意义:① 其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② 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2、 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1)背景:
① 物质基础: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为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发展落后: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③ 直接原因:一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2)过程 :
① 二月革命倒沙皇: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② 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 4月, 列宁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 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 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工人游行,布尔什维克党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④ 十月革命现曙光 :俄历 10月 25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推翻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首次胜利。
(3)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① 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② 经济上:《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机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③ 外交上:《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④ 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
(4)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 削阶级的统治,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 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重难阐释 :
1、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
(1)经验: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教训
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 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②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关于十月革命的综合认识
(1)一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 ― → 武装起义
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 ― → 社会主义
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政治文明
第 1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备:1949年 9月 21日,新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 ,同时规定首都、国歌、国旗、纪年。
2.成立:1949年 10月 1日,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意义:(两个胜利)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结合的胜利 。
二、法律文件:
1、 1949年 9月,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性质 , 过渡性。
2、 《 1954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① 目的 :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 .
② 内容 : 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
③ 意义 :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成果;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 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6年, 随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 同年, 中共 “八 大” 明确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制定完备的法律。 人民的民主权利应该充分受到法律保护。
三、制度初建:过渡时期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 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 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沿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程序运行。
② 作用:奠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 确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9年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新政协。 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 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地位。 (与西方多党制下政党关系的比较)
② 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拥护。 (1982年十六字方针 )
③ 组织:政治协商是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协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④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祖国的新局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 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② 实施: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载入了 1954年 宪法。到 1965年我国已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
③ 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 化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日益繁荣与发展。
四、严重曲折:十年**
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极端混乱;人大、政协制度都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 设;中共各级组织也遭到破坏。
教训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五、恢复发展: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指导思想: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具体措施:
① 平反“**”前后的冤假错案——首要环节;
②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大和政协制度;
③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 、颁布了 1982年宪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b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 3月, “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 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
c 、 1999年通过了《行政复议法》 ,使 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 。
④加强了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直接民主)
a 、城市: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b 、 农村:1998年 11月, 全国人大正式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农村以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第 2节 新中国的外交发展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 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2、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成就:
①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 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② 1953年**在会见印度代表时,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④ 1955年,万隆会议,**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 70年代的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联合国第 26届大会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意义: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世纪 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2)过程:① 1971年 “乒乓外交” ② 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③ 1972年 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 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 1978年 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 公报》 。⑤ 1979年 1月 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正式建交。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反对霸权主义;不结盟政策;开展多边外交。
2、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3、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改善与大国关系;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外交等。
第 3节 新中国的统一努力
一、理论:一国两制
1、具体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① 初步酝酿:1981年,**具体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② 正式提出:80年代,**全面阐释“一国两制”构想。
③ 立法保证:一国两制写入 1982年宪法。
④ 定为国策: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一国两制”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意义:为中英、中葡解决香港、澳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且得以成功实践,为祖国解决台湾问题树立 了榜样,还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借鉴。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香港、澳门
1、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大增,国际地位提升;“一国两制”成为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指 导思想; 1984年《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2、香港:1997.7.1,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理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澳门:1999年 12月 20日
三、台湾问题
1、台海问题的由来及性质:内战遗留问题;中国内政。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的方针,两岸实现 30年真正停火;
② 1980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三通逐渐放松;
③ 1992.10,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九二共识” ; ④ 1995年,**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出八项主张;
⑤ 2005年 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国家分裂法》 ,遏制**势力,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3、原则立场:一个中国原则,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有利因素:
①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③中国政府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
⑤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等。
不利因素:①“**”势力的活动。
② 国际**势力的干涉。
重难阐释 :
1、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大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从内容上看,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及其因素
(1)演变:①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和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③20世纪 70年代中日 邦交正常化。
(2)影响因素
①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差异;领土、领海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 题;中日历史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
②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 势也在日益加强。
③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4、新中国的四次建交高潮
5、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第一阶段 (二战结束到 20世纪 60年代末 ) :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原因:美推行**、反社会主义和反 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这期间,美支持**发动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
第二阶段 (20世纪 70年代到 20世纪 80年代 )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美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 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阶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原因: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在 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 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繁荣。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 1节 两极格局
一、两极格局形成
1、背景:
(1)二战结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2)二战结束后 , 美苏在 国家利益方面 矛盾加剧。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 称霸的全球战略,视苏联为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在二战中地位提高,战后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 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的在世界影响,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3)美苏两国在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 方面根本对立,美国更积极地推行**、反苏的政策。
(4)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
(5)丘吉尔铁幕演说,推波助澜。
2、过程:
(1) 1945年,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2) 15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两极格局对峙
1、冷战:(整体冷战,重心在欧洲)
含义:泛指美苏之间除之间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 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2、热战:(局部热战,主要在亚洲)
朝鲜战争 1950-1953: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 1961-1973:耗费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三、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
1、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① 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进行政治改革。苏联与美国寻求缓和。
② 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
③ 主要内容: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2.过程:
(1)东欧向西方靠拢:1990年,德国统一。 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散。
(2) “ 8 ? 19”事件:1991,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3)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1991年 12月,俄罗斯等 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 体” ,简称“独联体” ;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四、两极格局影响 :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 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第 2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三足鼎立之一
1、原因:
① 20世纪 50年代, 西欧国家实力恢复与增强, 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要求改变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② 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③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 法德和解。
2、过程: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三合一合并为欧洲共 同体,简称欧共体。
3、表现: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统一大市场。
4、影响:
① 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 在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5、发展:1993年发展为欧盟,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
二、日本——资本主义三足鼎立之一
1、原因:
①美国扶植日本。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
②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③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④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⑤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
2、表现:1972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
(1)改变日本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三、不结盟运动
1、背景: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两极对峙格局, 这些国家处于弱势地位, 它们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 主权、 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兴起
(1)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不 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2)主张和宗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 ,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 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第三节 跨世纪的世界
一、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
1、主流——和平与发展。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① 两极格局结束, 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部分地区局势缓和, 维持世界和平因素增长。 ② 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2、并存——战争与动荡。
① 两极格局结束,打破原有力量平衡,民族宗教领土矛盾暴露。
② 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21世纪的政治瘟疫)威胁安全。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根源: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范文五:高三历史 必修一 1-3单元
一、选择题:(25*3=75分)
1、 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
万邦。”这说明:()
A. 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 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 一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2. 、“宗法者,辩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和说明“宗法”强调的是:
A 政治隶属 B 血缘等级 C 尊奉服从 D 分配继承
3、《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形势,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尊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7、《三国志》称“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8、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实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 宰相专权 B 皇权独尊 C 分层决策 D 三省分权
9、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枢密使的设立:
A 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 沿袭唐宋五代制度
C 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与“中书”互相依赖
10、《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 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 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C 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 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11、西汉中期,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极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他们入仕的主要路径是
A 军功授爵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2、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的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
A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13、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B 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C 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 D 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14、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为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1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全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16、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1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8、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最终雅典人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人决战。做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执政官 D 公民陪审法庭
19、“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点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职津贴,是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20、《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位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 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 效益优先的原则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A 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 是罗马贫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C 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22、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罗马法原则的:
A 重视证据 B 契约至上 C 公平公正 D 注重程序
2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接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规则让步在法治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2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被视为犯罪行为,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23、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24、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蒂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25、“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26、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是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
C 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D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7、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这说明英国宪政:
A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B 不断实现自我调整与发展
C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D 巩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28、“英国的‘虚君’之虚,虚而不虚:一方面,虚君也有自己的权力,他具有任命首相的权力,否决议会决议案的权力,首相解散议会也要得到国王的支持。当英国政治发展面临重大问题,比如大选没有产生多数党,或多数党没有明确的领袖的时候,国王的作用较为显赫。1924年,乔治五世就任命了一个少数党的领袖斯坦利. 鲍德温组成第一届工党政府。”材料表明英国国王:
A 可以任命政党领袖 B 是国家政治权利结构的组成部分
C 政治权利得到加强 D 具有任免首相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29、美国1787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不仅及于各州,并直接及于所有人民。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共和制原则 C 人民民主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30、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个原则
A 联邦制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自由平等原则
31、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 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3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
A 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 B 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C 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 D 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
33、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他应该是在阐释
A 代议制 B 邦联制 C 联邦制 D 两党制
3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 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 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36、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须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C 废除君主立宪制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37、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38、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39、1781—1783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广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交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 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 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 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 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4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遍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二、材料解析(20分)
材料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三: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光复色彩百科大典。罗马法》
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否则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4分)
(2) 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哪些权力?
(4分)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6分)
(4) 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
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6分)
选择题答题卡:(40*2=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