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生态经济学
第 二 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1、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1.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1)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运转都离不开太阳。(2)在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是不均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周期性更替。2. 温度的生态效应 3. 水分的生态效应(2)根据气候干湿程度以及生物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很湿润的森林区、湿润的森林区、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微湿润的稀树草原、半干燥的荒漠草原以及干燥的荒漠等几个层次4. 空气、风的生态效应(2)风对动植物的生长也很重要。5. 土壤的生态效应
2、在自然界中,有机体由许多不同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构成,其生存环境主要由光、热、水、土、空气及其生物圈构成。
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① 共栖:均因对方存在而受益② 互利共生:均从对方获利 ③ 偏利共生:即一个受益,一个未受损。(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① 抗生:一个存在有害于另一个 ② 寄生:一个寄生于另一体内 ③ 捕食:一个靠捕食另一个而生存 ④ 竞争:各个生物为生存而争夺(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病虫害的防治、动植的驯养、植物耕种等等,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4、生物能量流动理论认为,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第一性的能量,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能量。(1)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便形成了食物链。各个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2)生态金字塔。在生物食物链中,按照营养序列,上一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营养级。从下向上,营养级的能量呈递减状态,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被称为“生态金字塔”(3)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正向演替和反向演替之分。
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这种修补能力是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或能力,这种调节一般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实现。
6、生态价值理论:
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1)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2)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森林、草原和其他动植物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生态效益。
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
(1)① 天然林的价值。由于加入了人类劳动,天然林的价值便可推算出来。林木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劳动决定了天然林的价值。②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价值。③ 土地资源的价值。(2)①在价值决定上,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生态资源的劳动耗费即 c 、v 、m 三部分构成的在价值补偿上,②一是从级差收入中征收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税,以补偿其劳动耗费;
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1)价值计量法 (2)效益计量法 (3)效能计量法
7、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1)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有效果评价法和消耗评价法两种
(2)生态成本法,这是将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用货币来表示的方法。
8、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通常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
9、系统理论:(1)系统理论是由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提出来的。(2)系统通常有孤立系统(与外界隔绝)、封闭系统(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开放系统之分。(3)系统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 20 世纪 30 - 60 年代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阶段
10、耗散结构论:(1)有序 ② 在进化过程中,一旦各个要素占据了自己进化的时间位和空间位,便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达到有序状态
(2)平衡与非平衡 ① 平衡是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状态,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这一稳定状态维持不变的情况。
(3)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有序化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使系统各要素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4)涨落 涨落是指系统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变动速率所呈现出的有规律的变化。
11、熵理论:(1)含义,系统中的熵是用来反映系统失去的转化能力的,失去的越多,系统的熵值越大,进而越会滑向无序状态。
(2)熵理论的启示,正是这种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不断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过程,生命才得以运转,系统才得以维持有序和稳定。随着内部负熵流的增加,整个系统的总熵会下降,生态系统会进化升级;否则会导致总熵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12、控制论:(1)控制论的产生以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2)控制系统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机制,能在环境变化时实现控制目标。
13、控制系统的结构: ① 施控部分,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受有关信息后,将其信息、能量输入控制对象,发挥控制作用。② 受控部分,即控制对象
14、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 ① 目标的多重性与明确性。② 系统变量的大量性、 模糊性及变量关系的非线性。③ 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层次性。④ 系统的随机性。⑤ 系统的长时效性
15、临界论:(1)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即负反馈效能,由此可以保持稳定与平衡。(2)生态系统的临界值有两方面构成: ① 资源容量 ② 环境容量(3)资源容量是指经济系统取得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后的剩余量不得低于维持其调节功能所需要的自然再生产量,即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得超过其临界值(4)环境容量是指输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其承受能力。
16、平衡论:(2)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对稳定、整个系统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状态。(3)人类所需要的生态平衡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平衡(4)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息息相关。
17、协调论:(1)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必须协调平衡,人类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2)在此,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有效地调节控制(3)在这一机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18、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提出来的。
(2)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斗争, 终于在 1987 年世界环境大会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3)1989 年联合国环境署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详细的解释与补充(4)1989 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 44/228 号决议(5)在 1992 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等重要文件(6)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极为重视。(7)1993 年,我们编制出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8)后来,国务院常委会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1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1)在国际上,国家不分大小与贫富,一律机会均等,平等相处。(2)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侵略、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及其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
2. 尊重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国家主权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2)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要及时开发替代品,同时还要加强保护,防止浪费(3)对于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维护其生物的多
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降低其耗竭速率
4.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栖息的基本空间,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现实,全面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干部政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
5. 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1)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2)由于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粮食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3)可见,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存量相适应
20、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口压力过大 人口过多不仅耗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
(2)资源相对稀缺①虽然我国号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少得可怜。② 可见,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环境污染加剧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工业“三废”大量排放,环境污染开始大规模向农村蔓延,且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随着废气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明显增强,臭氧层已受到破坏,生态平衡渐渐打破。
(4)生态状况严重恶化 其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将近 400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已高达 300 多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也已接近 200 万平方公里。其二,由于用水过量,在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已有 400 多个明显缺水,100 多个严重缺水。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趋势必须尽快遏制,依靠资源耗费来维持高速发展的思路必须彻底改变。
2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① 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② 继续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等政策法规 ③ 建立起开源节流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 确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体制 ⑤ 构建起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新机制 ⑥ 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状况
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1、生态经济评价的内容: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结构评价、功能评价、效益评价
2、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准则:
(1)高效率、低能(物) 耗、持续稳定的发展
(2)自然、社会结构合理、关系协调
(3)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其风险最小
3、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经济分析类方法(1)效益——费用分析法(2)风险效益分析法(3)投入产出分析法 (二)系统分析类方法(1)多目标决策分析法(2)系统动力学方法
4、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经济与生态矛盾运动的产物
(3)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
5、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两个构成要素:生态经济生产力是生态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的统一
6、影响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索
7、生态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协调途径: (1)加强全民生态意识教育,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3)依靠科学校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 (4)我国高速发展经济的今天,更要注意今天与明天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1、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在农业生产中,
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体。(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相互约束与协同,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稳定的。
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 1. 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 2. 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3. 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
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
1. 有序特征(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封闭的,而是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呈现出开放有序的特征。(2)在此推动下,该系统就会产生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2. 立体特征(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垂直或水平分布状况,(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定着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3. 网络特征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定的食物链和网状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
4、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1)含义: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的复合结构。(2)特征:①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② 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 ③ 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 ④ 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5、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1)含义: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经济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以掠夺的方式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2)特征:① 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 ② 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 ③ 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产值、速度的结果
6、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1)含义: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开放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结合而成的低耗、高产、高效、优质的生态经济系统。(2)特征:① 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经济系统将物质与能量投入生态系统以改变其组合结构,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补。② 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 ③ 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环境污染是难免的,但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7、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相互关系: ① 农牧关系 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是养殖业。农业可以为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和原料,牧业可以为农业提供必要的肥料和动力。 ② 农林关系 ③ 农牧与渔业的关系 ④ 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资金的交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8、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① 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 ② 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 ③ 长江流域的林茶粮猪羊模式
9、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类型 :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或水上与水下等部分。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即地上部冠层和地下部根系处于同一层次内,生长前期光热利用率低,中期光能条件不足。(2)高矮间作型(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高矮农作物与乔木果树形成三个高低层次(三层楼)。南方稻田也形成地上地下三层楼 。个别热带地区出现了四层楼的间作型。
(4)特殊型
10、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种间互补:
1. 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② 错开生长盛期,实现时间上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比如高粱与小米的间作)
2. 系统稳定化的种间互补。种间互补的具体作用: ① 能够增强抗灾能力,确保产量产值的稳定。②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减轻灾害损失。③ 能够维持土壤再生能力。④ 复合群体的覆盖度大,能够抑制杂草病虫害的生长。如粮食与豆科间作以及稻田养鱼等
11、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2)在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食物链结构可以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4)食物链中常加入的重要环节① 生产环 ② 减耗环 ③ 增益环 ④ 复合环 ⑤ 加工环
第 五 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1、(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是生态经济系统特有的四大功能。
2、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的再生产功能 ●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 ●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
3、在社会再生产中,存在着两种并行的生产力 ① 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率),表现为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反映着经济再生产的功能
② 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率)
4、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①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 草食动物将绿色植物储藏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动物有机体 ③ 微生物将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还原为无机物
5、生态经济系统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平衡 ① 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平衡,即输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数量和结构上要与其转化功能相适应
② 价值流的平衡 ③ 物质流与价值流的平衡
6、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1)整体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多系统、多目标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战略性(3)地域性,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都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环境决定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就是地域性的突出表现。(4)调控性 ① 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的有机结合。(5)建设性 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把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6)高效性,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应该具有明显的高效性
7、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
1. 生态经济系统的增值功能。一般说来,生态经济系统中部门越复杂,转化层次就越多。在生态学中,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生物链也越复杂
2. 生态经济系统相互制约的功能。(1)通常,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两种反馈形式:一、正反馈,即不利于系统稳定而使之分化瓦解的能力;二、负反馈,即系统遇到干扰时的自我修复能力。(2)正负反馈两种机制相互作用,处于统一体中(3)其中森林、草原和水域的破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4)生态经济系统的反馈制约功能可以借助信息流将各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联结起来。(5)生态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主要借助于管理信息与信息技术来实现。
3. 生态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有人类劳动的参与。(3)一般说来,输入结构越合理,产品输出结构也越趋于合理。(4)其中,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效力,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的统一性就是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性的表现。
8、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 在生态环境中,各种物质都按其特有的途径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1)生态经济系统物流的组成:① 自然物流,生产者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营养元素,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植物有机物质,然后被动物吸收,其营养元素进入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上不断转化。② 经济物流,经济物流的循环流动是人们用人工合成、分解等手段进行产品加工,
然后再输入流通领域。
(2)自然物流和经济物流的关系:① 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经济循环的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生态系统。② 人类所生产的经济产品,同时又又是生态系统的生物产品。而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物质,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这些生物产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转化为经济产品。③ 自然物流和经济物流又构成了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物质良性循环是提高生态功能的重要前提,③ 要使高效率、高功能得以维持,其物质必须是良性循环且不断增值的
9、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
(1)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能流,② 这些化学潜能在沿着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传递过程中,大部分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环境中。
(2)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流,① 生物辅助能是指来自于生物有机体的人力、畜力、种苗和有机肥等能量 ③ 这些辅助能的投入可以促进植物对辐射能的吸收、利用以及动物、微生物对生物能的转化
10、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在经济系统中,价值流以物流能流为基础
11、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2)生态经济系统的每一个功能因素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表现为一个指标,(3)生产力是由生态系统功能、技术系统功能和经济系统功能复合而成的,其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自然包括反映这三个系统功能的指标群。(4)每个指标系列都可以构成一个评价子矩阵,由所有指标系列构成的这个指标体系,就组成了整个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矩阵。
12、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系统:
1.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综合研究分析的重点,(2)研究分析经济系统的生物成分和再生产环节之间的产品、能量与价值的变换功能
2. 系统功能综合研究的目的
3. 系统功能的综合研究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1)研究能量变换功能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2)研究物质变换功能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② 寻找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最好途径。同时,通过分析,也能把农业能量预测、养分预测和经济预测结合起来,把农业发展的生态可行性研究与经济及技术可行性研究结合起来
第 六 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
1、生态经济效益的含义与作用:
1. 含义:生态经济效益是指劳动过程中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与综合占用及劳动耗费的比较。
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好坏的四种组合,(1)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2)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易犯的错误。长此以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会严重滑坡。(3)重生态效益,轻经济效益 。单纯改良生态环境的劳动,虽然生态效益很高,但其经济效益往往被忽视。(4)只顾眼前经济效益,背离生态规律。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眼前利益,一些人背离生态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质量的严重下降。
3. 讲究生态经济效益的作用: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衡量生产效益的高低,有利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结合,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生性:(2)可见,作为经济再生产,通过劳动可以产生一定的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就是农业中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
的比较。(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需要的农产品。(4)作为自然再生产,人们在劳动中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
3、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内在联系:(1)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 。③ 实践证明,如果不顾生态效益而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或发展速度,④ 只有环境改善了,生态效益提高了,
(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这种矛盾或对立往往表现为只注重直接的和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4、在农业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矛盾背后的原因是:① 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掠夺,② 思想认识上的局限错过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③ 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加剧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④ 无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⑤ 法制的不健全和政府导向的偏差纵容了人们的短期行为,牺牲了生态效益
5、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1)评价生态经济效益主要是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全部功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整体效益。(2)这样,同样的投资势必带来产量和收入的差别,进而产生级差地租。(3)可见,以马克思主义的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可以科学地评价生态经济效益的高低
6、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1)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2)坚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3)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性。
7、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1)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评价 (2)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效益上。
8、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1)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状况,分析内部结构合理与否。在此,生态结构指标主要通过生物种群的数量比例等指标来表现,(2)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① 生态效益指标 ② 经济效益指标 ③ 社会效益指标
9、生态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1. 单项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1)衡量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状况的指标体系,① 单位劳动引起的光能利用率增长率
= 光能利用率变化量 / 耗费和占用的劳动总量×100%
在此,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各类植被所积累的化学潜能与同期太阳辐射能之比。② 能量投入产出比 = 有用能量产出量 / 总投入能量×100%。
(2)衡量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状况的指标体系,① 可再生资源的资源再生系数 ② 吨粮的水土流失量 ③ 单位投资增加森林覆盖率 ④ 有机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率 ⑤ 单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
2. 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1)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法 ②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主要由若干个对生态平衡影响较大的具体指标加权而来。生态平衡综合指标包括光能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生态系统能量平衡、水土流失指数和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平衡等指标。④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还可分为光能利用率增长率、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投入产出比、可再生资源及再生系数、吨粮造成水土流失率、单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单位投入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机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以及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加权指数法,先运用价值计算方法计算出生态效益数值,再用经济效益加权数值相加,便是生态经济效益数值。
10、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1)生态途径 ,主要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改进生态结构,提高生态功能。(2)技术途径 ① 物理调控,这是采用物理技术对生物周围环境进行的调控。② 化学调控,这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③ 生物调控,这是借助生物物质和生命活动对生物及其环境进行的调控。(3)农户可以利用的其他途径
① 改善农业技术系统中的理化技术。② 改善农业技术系统中的生物技术。③ 改进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④ 改进和优化农业经济系统。
11、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宏观途径:
1. 加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宏观管理工作
2. 加强各种经济杠杆的配合作用
3. 对农村环境进行生态经济综合治理 。主要是科学制定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和环境治理规划。
4. 加强立法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法制健全了,生态经济效益工作才能正常运行,才能免受各种干扰、破坏与浪费。
第 七 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1生态平衡的含义:(1)生态平衡是指一个既定的生态系统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部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在此,不能把生态平衡理解为能量和物质的输出与输入(即投入与产出)的简单对等。(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其系统内部就呈现出生物个体和种群结构的稳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态。(4)在此推动下,系统本身就会保持一定容量的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非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就能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2、生态平衡的特点:(1)呈现出时空的有序性 ① 空间的有序性 ② 时间的有序性,通常,生态过程都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
(2)具有自组织能力 ,① 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使一个地域保持稳态。 ② 系统本身会把杂乱无章的光、热、水、二氧化碳和各种无机盐类组织为有序的植物有机体组织。③ 各类动物能够利用植物生产的有机体来建造动物有机体组织。
3、生态平衡的表现形式:
① 相对静止稳态 ,相对静止稳态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数量比例适当、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大体平衡。② 动态稳态 ③ 非平衡稳态
4、自然生态平衡的含义:① 自然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与自然平衡的有机统一,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② 自然生态的变化方向有两个。③ 自然生态平衡的特征是稳态性。
5、自然生态平衡的层次:①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② 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要求在质上相对平衡,在转化的效率与速度上保持正常状态
6、农业生态平衡的含义:农业生态平衡是以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不断受到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干预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7、农业生态平衡的特点:① 组成要素的求全性和比例性 ② 输入要素的有序性 ③ 平衡内容的丰富性
8、自然生态平衡与农业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联系上看,农业生态平衡包括自然生态平衡;从区别上看,农业生态平衡中加入了人的因素,而自然生态平衡则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人的活动,尤其是农业生态平衡不能脱离自然生态平衡,它与自然生态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9、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含义:(1)生态经济系统失调是指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生态经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间所呈现的不协调以致对立的状态,(2)这种生态失调首先表现为内部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之后渐渐失去自我调节能力,最后导致外界生产力的下降及其经济与生态间的恶性循环。
10、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重要标志:
1. 结构上的标志① 一级结构上的标志为成分缺损 ② 二级结构上的标志为成分变化。其一,生产者——植物结构的层次减少、成分变化。其二,消费者 — 动物种群结构的成分变化。其三,分解者 — 微生物与土壤生物结构的成分变化。其四,环境结构的变化 — 气候、土壤、水域等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稳态失调。
2. 功能上的标志。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转化,生态平衡的失调主要是指基本功能的退化。①能量受阻是指能量在某一营养级上受到阻碍。② 物质循环中断,是指物质循环在某一链条上的终止。
3. 效益上的标志。① 在生态效益上,生态失调导致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到生产与生活,而且还危及着人类的生存。② 在经济效益上,生态的失衡导致了投入产出率的下降和巨额的经济损失。③ 在社会效益上,生态的失衡引起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空间的缩小。
11、农业生态经济的失衡:
1. 微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失调。③ 有利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构被不利于经济再生产的结构所取代。
2. 宏观生态经济平衡的失调,(1)空间结构的单一或缺损 ,当生态经济系统难以承受外来压力时,其食物链关系就会受到破坏:其二,在食物链网中,其营养如果受到伤害,其能流、物流就会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紊乱和部分机能的破坏。其中,森林就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立体结构的代表,森林的兴衰就是影响生态平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2)种群结构的恶化 ,种群结构的恶化是指种群数量和类别的消失,致使种群之间及其内部平衡关系处于失常状态(3)资源的退化与减少 ①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减少 ② 土壤的污染和土质的下降 ③ 水资源的减少和水质的退化 ④ 农业生物资源的减少 ⑤ 气候条件恶化
12、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表明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已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其中,森林生产力的下降表现为复杂生物种群的简单化,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及其纯收入都有所下降。
在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与失调的矛盾运动中,整个系统结构与功能比较健全协调、综合效益较好,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水平也较高,反之,则较低
在此,通过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分析,可以找出导致失调的主要原因
13、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实现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决不能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
2. 优化原则。第一性生产力即绿色植物生产力,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生态经济损失最小原则。在比较分析中,要找出导致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各种要素中的主导因子
3. 综合效益原则。(1)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入产出的比例,成为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2)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进行改造活动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具体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3)社会效益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即人类所改造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影响。(5)在现实生活中,生态经济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反映着自然生态的平衡、经济的平衡和社会发展的平衡,这三个平衡最终统一于生态平衡。(6)它要求人们不要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主张以综合效益指标作为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
4. 协调原则。在此,国家要遵循生态经济系统规律,在制定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人口政策、投资政策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等方面,
14、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途径:
1. 用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战略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1)树立生态经济平衡的观点,(2)树立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观点
2.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强生态经济平衡的设计工作。(1)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经济、科技、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开发建设规划将渐渐融为一体,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2)① 在现实生活中,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这两个目标常常难以同时兼顾,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状态。② 可以说,随着人们对生态经济规律的认识以及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与经济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的平衡。实际上,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是人类盲目开发所造成的。② 要合理调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食物链
③ 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
4. 加强生态经济管理,自觉维护生态经济的平衡。(2)尤其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经常性的生态经济管理,通过维护与改善生态经济平衡来实现
第 八 章 生态经济中的人口问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一个自主的实体,既受制于自然,又改造着自然,并与自然相互作用。(1)自然对人的影响(2)人对自然的影响
卫·埃利希关于人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计算公式:
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单位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系数
2. 人类的自然观
2、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的地位:(1)人是调节生态与经济两大系统关系的唯一主体。 ② 人类能够调节自然,引导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人的消费需求是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动力。① 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生产活动。②温饱、享受和生态需求是人的消费需求的三个层次,它分别对应着生态经济系统的三种类型:即人对自然屈服型、人对自然掠夺型、人与自然和谐型
3、最优人口理论:最优人口规模是指人口数量与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其质量稳步提高,结构比较合理的人口规模
4、我国人口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中国人口的变动。(1) 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 人口倍增的三大台阶 ① 中国人口增长周期性大起大落,呈现出一定的循环性 ② 中国人口呈台阶式倍增 二、人口过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数量多、质量差、就业矛盾突出(3)中国人口增长的新趋势: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并相互叠加。② 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20年,60 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 3 亿
5、人口过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自然资源接近承载极限,资源的持续利用受到威胁。许多地区都在超负荷运转、超极限开发,资源的匮乏与耗竭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如下:(1)人口增长加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加剧了人与土地的矛盾(2)人口增长加大了森林资源的压力,也加剧了森林资源的供求矛盾 (3)人口增长增加了水资源的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4)人口增长加大了能源压力,加剧了能源短缺状况(5)人口增长加大了对物种资源的压力,破坏了物种的生存环境
2. 过量的人口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三,内陆河流与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6、人口容量研究的意义:① 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控制人口必要性的认识,有助于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② 可以了解各地人口的压力状况,揭示人口分布规律,为地区人口迁移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7、人口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8、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① 地域的开放程度 ② 时间的长短 ③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④ 生活水平的高低 ⑤ 社会制度与分配方式 ⑥ 发展目标的差异 ⑦ 承载人口的基础
9、人口容量的特点:(1)人类在人口容量上具有主观能动性(2)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3)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的制约作用具有不确定性(4)人口容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5)“瓶颈资源”对人口容量具有制约作用
10、我国人口失控的原因:(1)人们的生育动力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2)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农民策略空间扩大 ② 家庭利益主体的突出,弱化了原有的群体制约关系
(3)国家生育政策不断松动
11、人口控制的具体措施:(1)加大舆论宣传的广度和力度(2)不断加大行政手段的执行力度(3)合理确定人口控制目标(4)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5)科学利用经济手段遏制生育欲望(6)积极推动人口控制机制的转变 (7)提高人口素质
范文二:生态经济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学术 期刊 文摘
20 0 6年 1 2卷 第 1 8期
7 0 ?1 9 9
京大学海岸与海 岛开发教育 部重 点实验 室,南京 20 9 ) 10 3,郭伟 ,施 晓冬 ,朱大 奎/ , 经济地理. 0 6 63. 2 ~4 6 —2 0 ,2() —4 2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 的经济核心 区,经济总量居我国各大经济 区之首 , 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其 自然环境 的制约,存在影响经济发展 的障碍 .一 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受河 口拦 门沙 的影响,缺乏深水岸线 资源 .另一方面, 长 江三 角洲地区缺乏海洋旅游资源.舟 山群岛位于长江水道和我 国南北洋通道 交汇的前沿 ,地处 中国 T字型经济结构 的交点.拥 有独特 的深水岸线资源 ,以 及 丰 富 的海洋 渔 业 资源 和海 洋 旅 游 资 源 .该文基 于舟 山群 岛与长江三角洲地 区在 资源 条件 等方 面 的优 劣 势 比较分 析 ,提 出舟 山群 岛在 长江三角洲未来 的 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1国际性深水 中转 港 ,大宗货 物的临港 加工业基地及长江 三角洲货物外运 的备选深水港基地 ; 2 ()
0121 6829
历史 时 期 洞庭 湖地 区城 镇职 能 的 演 变
= so i a iist d so e f n t n o Hit rc v c s i e ft u c o f l u h i
h i e n o si Do giglk ra tect sa dtwn n tn a eae i n
[ ,中] 董力三( 刊 / 长沙理工 大学城乡 发 展 与规划研 究所 ,长沙 4 0 7 )经济地 10 6/ /
理 . 2 0 ,2 () 50 5 3 一 0 6 63. 0  ̄ 0 -
该文 分四个历史阶段分 析论述 了洞庭湖 区城镇职 能的演变过程 .认为 :(南 北 D 朝 以前, 由原始聚落 向军事 型城镇 过渡 ; 南北朝时期 的城镇 ,以行政 中心为主 ; 唐 、宋时期 ,商 贸因素在 城镇职能 中的 比重 明显增加 ;明清 时期,粮棉贸易成 为城 镇的特色职能 .②城 镇发展和空 间 分布 的趋 势,与洞庭湖环境 变迁、人类 活动 轨迹 基本一致 .③城镇 职能大体经 历 了军事型一行政型一经 济型这一变化 过程 .④ 至清 代 ,城镇体 系基本形成 了 中心 城市一 区域性城市一 县镇一 乡镇 四 个市 场层次.该文还结 合历史情况对现 代洞庭 湖区城镇建设和 发展 提 出了一些
建议 . 参 9
算方法的基础上 , 以甘肃省 20 02年城镇 不 同 收 入 水 平 群 体 为 例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通过计算得 到甘肃省 20 0 2年不 同收 入群体 的家庭生态足迹 分别为 :最 高收 入群 1 1 ×1 h , . 2 0 g?m2 高收入群 1 3 4 .1 1 ×1 h ,较高 收入群 1 6 ×1 0 g? m .0 0 8 g? m ,中等收入 1 9 ×1 h , h . 3 0 g? m 7 较低收入群 1 3 ×1 h . 6 0 g? m ,低收入 5 群 074 0 g?m 最低收入群 05 8 . ×1 h , 2 .7
×1 g?h ,全 省平 均 1 6 0 m2 5× 1 2 0
g. I2 hl I ;分析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态足迹 的关系表明 , 每增加 10 元人均可支配 00 收入 , 将增大 02g?m . h 家庭 生态足迹 ; 引入生态足迹掠夺 及总生态足迹掠夺 , 并进 一 步计 算 生态 足 迹 不 公平 系 数为 02 ,表 明收 入不 同引起的足迹 消 费的 . 4 不公平不突出. 图 4表 5参 2 7 关键 词:家庭生态足迹 ;生态 足迹 掠夺; 生态足迹不公平系数 ;可支配收入 ;家 庭消费
O 1 22 6822 7 0?4 9 3
海 洋渔业基地 ;( 海洋旅游 基地.图 2 3 )
表 I 3 参 5
关键 词:长江三角洲;舟 山群 岛;海洋 资源
o 12 1 6827 7 0?1 9 9
关键 词:城镇;职能 ;演变 ;洞庭 湖区;
以 史 为 鉴 0 12 2 6 8 20
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影响 预 评 价= r.v u t n o aut n e- Pee a a o fv ai f l i l o
f c so GP o v re o y tm e v c s e t fT n f e c s s i e s r ie
以循 环 经 济 理 念 构 筑 现 代 化 工 园 区=
S u y o h e e o me to d m n t d n t e d v lp n f mo e i -
d sra h mi a o e wi y l c n u t l c e c lz n t c c i e o - i h c
o my [ ,中] 陈家祥( 刊 / 南京大学城市与 资源学系 ,南京 20 9 )经 济地理. 10 3, , 一
2 0 ,2 ()-4 8 4 0 6 63. -  ̄4 2 - 3
该文以南京化工园为例 ,阐述 了以循环 经济理念合理确定现 代工业园区功 能定 位、产业组织、空间结构、交通组织和 园区开发的策略 .图 7表 1 l 参 O 关键词:循环经济 ;化工 园;城市规划; 南京
0 12 1 6828 7 0 ?1 9 9
我 国 大 学城 的空 间 模 式 及
影 响 因 素=
T e s ai d l n n u n a a t r h p t mo e sa d i f e t f co s l a l i l
7 0? 3生 产力经济学 9 2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n et n Iv s me tn i h ma ptl deo o c rwt [ , u n c i a c n m go h 刊 a an i 中] 周亚( / 北京师 范大学系统科学系 , 北 京 10 7 ) 0 8 5 ,李克 强删 E 京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 0 , 22. 1 ~2 0 . 0 6 4 () 一 一2 7 2 提 出人力资本 的异质性 ,构建 了一个包 含初 级和高级 等 2类 劳动投入 的经济增 长模型 ,认为人力 资本( 教育) 资的作 投 用 是 使 初 级 劳 动 者 向高 级 劳 动 者 转 变. 同时 ,在一般 函数 意义下证 明了该 经济系统是稳定 的.结论表 明,劳动 力 结构 的变化能够影 响经济增长 ,模型 参 数对均衡增长率 的影响与人们 的常识 相 符 .图 1 9 参 关键词 :经济增 长 ;人力资本 ;内生化 ;
[ 刊, 中] 肖建 红( / 河海大学水文 水资源 与水利工程科 学国家 重点实验 室 ,南京 2 0 2) 10 4 ,施 国庆 ,毛春梅 ,邢 贞相,自 , 然资源学报. 0 6 13. 2 ~4 1 —2 0 ,2 () —4 4 3 根据三峡工程对河流 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 影响的特点 ,建立 了评价 指标 体系 ,预 评估 了三峡工程全面竣工 正常运 行后 , 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的 6项正面影 响和 5项负面影响.结果表明 ,防洪和 发 电是三峡工程 的主要功能 ,年功 能价 值分别为 168 ×1 0 4 0 元和 2 1 0 0 1,  ̄1 7 元 ;旅游 、减 少有害气体排放 、改善川 江航道和水 库养 殖也是三峡工程 的重要 功 能;6项 正面影响 的年功 能价值 总计 4 97 ×1 .库区污染 、泥 沙淤 积和 8. 0 0元 水库淹没是 三峡工程 的主要 负面影响 , 年损 失值分 别为 2 . X1 . ×1 4 0 、72 6 0 2 0 和 62 ×1 ; 生物 的影响和对 河流 . 7 0元 对 生态系统 的 占据 ,也是不容忽视 的负面 影 响;5项 负面影响 的年功 能损 失值总
计 3 . ×1 . 表 6参 2 78 3 0元 7 关键词 :三 峡工程 ;河流 生态 系统 ;服
o hns nvri w s[ , 中 ] 王 f iee iesyt n 刊 C u t o /
成超(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 学院, 福州 3 00 ) 5 0 7 ,黄 民 生, , 经济地 理. 2 o
, 一 0 6
2 () 8 ~ 4 6 63. 2 8 —4
教育 0 12 2 682 1 7 0? 3 生态经济学 9 4 甘肃省城镇不 同收 入水平群体家庭生 态 足迹计 算= e c clt n o o sh l h T a ua o fh ue od l i
e o o ia o t r t ft eu b e i e t c l g c f o p i r a r sd n s l n o h n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 国大学城 发展 日渐 成熟,其空间布局也显示 出一定 的规律 性 , 由此而 导致 大 学 城 不 同的 空间 模 式 .该文在 分析我 国大学城 的概 况 以及 空间模式类型 的基础上 ,对 大学城空间 模式 的影 响因素进行 了探 讨,提 出了城 市 的规模及城 市地域形态 、基础设施的 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 战略 、政府和政 策的引导、大学城 的形 成基础、高科技 产 业的布局 、旅游 资源 的分布等八项影 响因素.最后 ,提 出了下一 步我 国大学 城 的研 究方 向.图 3参 8 关键 词:大学城;空间模式 ;卫星城 ; 发展展 望
go p db cmeG s 刊 ,中] 尚海 rue yi o a u[ n n / 洋(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 与环 境科 学学院 , 兰州 7 0 7 ) 30 0 ,马忠 ,焦文献 ,马静,自 , 然资源学报. 0 6 13. 0 ~4 6 一2 0 ,2 () —4 8 1 生态足迹 是测度环 境可持续发 展的新方 法 .家庭 生态足迹( u eodE oo i Ho sh l c lgc l a F opit E ) o tr ,H F是利用 生态足迹方法 研 n
务功 能;影 响预 评价 0122 6 8 23 7 0? 5劳动经 济学 9 4 国有企业 经营者 薪酬 激励模 型 的构 建=
Co s u t n f mo e f c mp n ai n n t ci o d l o o e s t r o o i c n v o s t - wn d e tr r e o r - n e t e t t e o e n e p i p a i a s e
究家庭 消费所 产生 的环境影 响.通过计 算不 同收 入水 平群体 的家庭 生态 足迹 , 比较不 同收入水平群体 H F差异 , 以 E 可 进 一 步揭 示各 收 入 水平 群 体 间存 在 的 “ 生态足迹 掠夺 ”和生态足迹 占用公平 性 .在 阐述家庭 生态足迹 内涵 意义及计
tr[ ,中] 纪成君( o 刊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工 商管理学院 ,阜新 13 0 ) 2 0 0,王巍, / 科 学 技术 与工 程. 2 0 ,67. 8 5 9 一 0 6 () 9  ̄8 8 - 国有
企业 的经营者对 我国 国有企业 的改 革和发展起着 关键性 的作用 ,通过分析 国有企业经 营者薪酬激 励 的理论基 础, 得 出了构建 国有企业 薪酬 激励模型应遵
范文三:生态经济学
一 绪论
(二 )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系统。其特点:
(1)在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而经济 系统则对整个系统的变化越来越起着主导的作用。
(2)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通过劳动在 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形成的。
(3)生态经济系统是必须把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这一关键性因素包括在 内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4)在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各自存在着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而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经济平衡 与生态平衡之间,它们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5)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
(6)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的特点。
(7)在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大小的划分上,也如生态系统的划分一样,是可大可小的。 (三 ) 生态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
1 综合性 2 整体性 3 前瞻性 4 交叉性
(四 )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系统分析法 2 系统模拟法 3 效益论证法 4 历史比较法 5 专家评分法
二 生态经济系统
年龄金字塔:(1)增长种群 (2)稳定种群 (3)衰退种群
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营养信息 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行为信息
(二)经济系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 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农业、商业等)有机整体 ;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构成的有机 整体
(五) 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 适度规模原则 同步运行原则 立体布局原则 最大功率原则
(六)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 :农村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 畜牧 业生态经济系统 渔业生态经济系统 )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 城郊生态经济系统 流域生态经济 系统
(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1结构:农业生态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结构(镶嵌)
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1)适应改造法则 2)转化循环法则 3)自我维持法则 4) 演替发展法则 5)动态平衡与无限循环法则 6)整体大约总和法则 7)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 法则 8)投入产出相适应法则 9)食物链与营养结构法则 10)百分之十定律
三 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关系
(一)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
1 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之间在能量流动、 物质交换、 信息传递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相对 稳定状态。特点:(1)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性(2)自组性。表现形式:(1)相对静止稳态 (2)动态稳态(3) “非平衡”稳态
2 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标志:1 结构上的标志:(1)一级结构:成分缺损(2)二级结构:成分变化 2 功能上的标志:(1)能量流动受阻(2)物质循环中断
3 生态经济平衡:指生态系统及其物质、 能量供给与经济系统对这些物质、 能量需求之间的
协调状态。
(二)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
1 生态规律的特性:(1)无限循环性(2)整体性(3)层次性(4)阶段性
2 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一般关系:生态规律制约经济规律的作用 生态规律间接制约按劳 分配规律 价值规律也必须通过生态规律才能体现出来 某些经济规律是由生态规律演化或 派生的
(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 生态效益的含义:指生物种群能量、物质转化效率及维持生态环境稳定的能力。 植物:光 能利用率及对营养元素的回收能力。 动物:在其摄入的总能量中, 用被同化为本身机体内的 能量与摄入总能量之比。
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①在一般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下,生态效益高,经济 效益也高 ②在同样生态效益和劳动消耗条件下,技术手段合理,经济资源与生态资源组合 得当,生态效益可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能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③经济效益还取决于 农产品与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差价 ④生态效益大致相同的两个农业生物种 (或品种) , 经济效益高低取决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背离:①农业生态系统物质、 能量的高输出、低输入 ②人工输 入的物质相互间比例不恰当,会出现高输入、低产出的现象 ③在生态效益接近极限时,继 续追加投资,能量转化率提高很慢,出现报酬递减现象 ④农业生态结构不合理。用单一种 群代替互利共生、共栖或相间无穷的立体多层次结构,降低了物能转化功能。如人工林 (高 经济效益, 低生态效益) ⑤工业 “三废” 及农药等的污染, 农产品受到污染, 虽然产量高 (生 态效益高) ,但经济效益差
四 生态经济系统中人口、资源与环境
(一)人口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人口 -消费 -生产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人口 -资源 -环境构成最基本的人口生态关系;人口 -生 产 -环境构成环境经济关系;人口 -资源 -生产构成资源经济关系;人口 -消费 -资源构成消费经 济关系;人口 -消费 -生产 -资源 -环境构成生态经济关系
(二)人口与环境
1 环境分类:1)聚落环境①院落环境;②村落环境;③城市环境 2)地理环境 3)地质环境 4)星际环境
(三)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生活环境 生产条件 人为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人口迁移和生育政 策③文化教育因素④科学技术因素
2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人口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经济发展决定人 口的分布密度 3) 人口分布受控于经济发展,但也会影响经济发展
3 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路径:(1)人口自然变动 (出生、 死亡 ) 机械变动 (人口迁移 ) →人口增长→人口规模→消费、投资→总需求 (2)人口迁移、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消 费、储蓄、投资→总需求 (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政府支出→总需求 (4)人口增长、人 口规模、 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状况、 人均资源占有水平→经济产出; (5)人口素质 (教育 ) → 劳动力素质、技术进步→经济产出。
(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联
人口:是人类生存系统中人的统称, 是人类生存系统的核心要素。 人既是该系统演变的主因, 又是其演变结果的承受者。 人类一经产生, 就通过自身繁衍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与环境、 资
源等组分发生联系,并开始了人与社会、环境、资源、经济辩证发展的新阶段。
资源: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包括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外延与内涵也在 逐渐扩大和深化。 从资源的广泛分布而言, 它几乎无所不在。 但资源概念缘于人对资源的认 识。它具有时间、空间、社会制度、利用目的和设计手段与技术的多维度特性。客观存在的 资源只有在被人类认识和用以满足需要而且有一定价值时, 才能成为现实的资源。 资源的被 认识、 取得与利用, 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和技术, 同时还依赖于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供给数量。 环境:一般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 能量和信息等的总和。 这里主要指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 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 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
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 它组织商品生产, 提供服务以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配。从 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自然系统(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系统(指导、 限制和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法规、习俗、 传统、 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联系) 发生关 系。在经济系统与非经济系统之间往往难以确定明显的分界线,实际上,任何一件事物,要 么是经济系统的一部分,要么与经济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
五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
1. 生态经济两重理论: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统一,这使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既要引起社会经济变化, 又要引起自然生态变化, 这两方面变化导致社会生产 过程、 社会经济运动的两重性。 所以, 人类历史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统一。 2. 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一体, 因而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 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
3. 生态经济全面需求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需求是多要素统一的需求综合体系,其中 最基本有三方面: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 三是生态需求。 现代人的全面需求是以生 态需求为显著特征的。
4. 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是生态经济有机系统再生产,它不仅包括物质资 料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 还包括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再生产。 现代生产力愈发达, 四 种再生产融合成为生态经济再生产。
5.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类劳动不仅创造商品价值,而且创造生态 价值, 使现代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具有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就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 这样, 社会产品既包括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品, 又包括生态 系统的生态产品;社会财富既包括经济财富,又包括生态财富。
6. 生态经济循环理论:循环运动是生态经济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 息传递、 价值增殖是生态经济循环运动的具体形态, 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四大基本功能。 因 而, 生态经济循环运动是生态循环运动和经济循环运动的统一运动。 经济发展并不只是经济 的循环所带来的, 而是从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当中得到的。 所以, 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 态良性循环和经济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7. 生态经济战略理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它实质是生态经济协调 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四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战略。因而,现代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发展战略。
(二)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理论
1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 2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生态 经济系统的类型及演变:原始型生态经济系统 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型生态经济系统 4 正确发挥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认识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双重性 认识人在 生态经济系统中作用的双向性
(三)生态经济平衡基本理论
生态经济平衡具有普遍性 生态经济平衡具有相对性 生态经济平衡具有动态性 生态经济平 衡具有可控性
(四)生态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1 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和内涵:生态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效益。 1) 生态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 2) 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实质都是生态经济效益。 3) 生态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消长结合。
2 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发展:1) 经济发展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效益 问题①影响一个方面的问题;②影响一个国家的问题;③影响全球的问题。 2 )用生态经济 效益的理论指导加强生态经济管理
①充分认识“生物入侵”的危害 ②看到生态经济问题影响的远程关联性
范文四:生态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
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
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
2、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它要求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
式流程进行资源配置,以消解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和经济需求的尖锐冲突。
3、生态经济系统: 是指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
4、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和
统一。
5、清洁生产:
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变换能力,经济生产力是经济系统的
劳动变换能力,即劳动者的生产力与其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变技能力。二者相互依存、协同
发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生产力
7、绿色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
的价值总和,在扣除了原始资源消耗价值与环境破坏损失成本后得到的剩余价值能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更加综合的经济福利水平。
8、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
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
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
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
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9、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
10利用的目的。
11、能质:
12、全球生态标杆
13、生态生产性面积
14、能值:Emergy ,是指对在做功过程中的各种能量形式(包括生产产品和服务),用同一个
能量单位来表示,一个产品的太阳能值是产生该产品需的等价的太阳能数量。
15、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或称生态空间占用,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
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
和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态生产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
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清洁生产工具有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生命周
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其中使用的最早和最多的工具是
? A 、环境标志 B 、环境管理体系
? C 、清洁生产审计 D 、生态设计
2、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环境一般称为
? A 、地理环境 B 、地质环境 C 、宇宙环境 D 、生活环境
3、下列种类的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 A 、土地资源 B 、气候资源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
4、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
? A 、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
? B 、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
? C 、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
? D 、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生产力
5、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 A 、生态经济生产力理论 B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C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D 、可持续发展理论
6、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遗传价值属于
? A 、使用价值 B 、 直接使用价值
? C 、非使用价值 D 、间接使用价值
7、从农业生产的运动过程看,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物和植物其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
素。农业生产的这一基本自然特点告诉我们,农业的本质是
? A 、生态农业 B 、原始农业 C 、传统农业 D 、现代农业
8、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
? A 、长江中上游地区 B 、东北平原区
? C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农业区
9、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草原植物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
? A 、生产者效率较低 B 、消费者效率较低
? C 、分解者效率较低 D 、还原者效率较低
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生态经济特点的是
? A 、渔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B 、渔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难见性
? C 、渔业资源分布有立体性
? D 、渔业资源分布有广泛性
11、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
? A 、经济学家鲍尔丁 B 、经济学家列昂捷夫
? C 、罗马俱乐部 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2、循环经济的“3R ”原则的优先顺序为
? A 、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
? B 、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 C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 D 、没有优先顺序
13、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区别是
? A 、利他性 B 、利已性 C 、外部性 D 、协调性
14、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 B 、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 C 、生态经济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 D 、生态经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
15、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 A 、低投入、高产出 B 、高投入、高产出
? C 、高投入、低产出 D 、低投入、低产出
16、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游憇价值属于
? A 、存在价值 B 、直接使用价值
? C 、非使用价值 D 、间接使用价值
17、回归自然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
? A 、长江中上游地区 B 、东北平原区
? C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农业区
18、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出现
? A 、生态盈余 B 、生态赤字
? C 、全球盈余 D 、全球盈余
19、熵增定律是指
?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 、热力学第二定律
? C 、热力学第三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20、提出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是
? A 、经济学家鲍尔丁 B 、经济学家列昂捷夫
? C 、罗马俱乐部 D 、系统生态学家奥多姆
21、以下不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是
? A 、人口要素 B 、环境要素
? C 、科技与信息要素 D 、资本要素
22、已被公认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的是
? A 、信息城市 B 、知识城市 C 、智能城市 D 、生态城市
三、填空题:
1、生态经济的研究内容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著的不同。
生态经济最重要之处是为后三者提供(理念和方法论上的支持),而后三者则是生态经济(理念
成为现实的途径)。
2、我国森林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规划的六大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绿化工程)、( 治沙工程)和(太行
山绿化工程)。
3、生态生产力的循环转换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和环境生产力)
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转换是建立在( 有机物与无机物)循环转换的基础之上的。经济生产力
的循环转换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劳动者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循环转换,这种转换
是建立在(劳动力的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之上的。
4、生态经济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
(2) ;(3) ;
(4) 。
5、请列举二个主要的国际环境组织(NGO ):(1)(罗马俱乐部)、
(2)(绿色和平组织);二个主要的国际环境公约或协议:(1)(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生
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6、农业的发展可以简要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
7、生态经济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
和
8、工业生态学是以工业企业之间的是 ,它是“清洁生产”的一个更新更高阶
段。一般而言,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固化在 中。
四.简答题:
2、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理论创新特色是什么?
3、现行GDP 指标的主要缺陷。
4、简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
5、简述中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7、为什么说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8、目前全球关注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哪些?
9、简述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0、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调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1、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2、简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
14、如何进行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
15、为什么说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6、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有哪些表现?
17、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9、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
20、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21、简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22、简述中国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机遇。
23、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
24、简述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25、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
五、论述题:
1、目前,我国的生态经济实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我国的生态经济实践主要从区域和产业二个层面展开。区域层面主要是生态省和生态县(市)及生态家园建设试点。产业层面主要是加强循环型产业模式的建设发展。(2分)
(2)我国生态经济实践中最有影响的是生态省建设。1999年3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江苏、陕西等省也在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生态省建设亟待研究的问题是:生态省建设的宏观政策,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济机制和奖惩政策,以及国外有关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生态经济区划和生态产业发展研究,包括如何处理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社区参与的关系,如何使这些活动走上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生态省建设监控体系、标准和指标体系,包括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生态省建设的动态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生态监测网络与管理的基础设施,生态省建设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3分)
(3)推进产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或企业群为单元,延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以产业群为单元,建立工业生态学意义上的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体系,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形成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体系。(2分)
2、总结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
(1)森林和其他资源过度消耗;
(2)水土流失;
(3)荒漠化加剧;
(4)地质灾害频繁;
(5)耕地流失严重;
(6)草地资源退化;
(7)水资源危机;
(8)江河湖库干涸;
(9)气候灾变;
(10)污染加剧;
(11)物种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12)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4、试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5、试分析能值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意义。
6、试分析中国实施绿色GDP 面临的主要挑战?
范文五: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而寻求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
2. 战后,随着人口的猛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大自然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掠夺与破坏屡屡发生。久而久之,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生态的退化等现象便在所难免,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3. 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20C 60S 后,一批经济社会学家开始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样,以解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己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便破土而出
4. 20C80S 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开始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相继出台;90S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相继启动,生态经济学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5. 20C80S 年代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现象应运而生。 90S 后,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问题愈益突出,由此引起了理论界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认同
2008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构想,2009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由此,生态经济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 生态经济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
(1)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应运而生,纯而又纯的自然已不复存在。可以说,从猿到人的转变一完成,人们便以群体的形式活动在社会上,对大自然的影响就明显大于与其他生命体,生态问题便出现了
(2)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工具的改良,人们开始兴修水利、开采矿藏,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大自然的干预也越来越大,生态问题便愈益突出。这样,原始生态系统就渐渐让位于半人工生态系统
3)但是,由于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屡屡发生,遭到自然报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古代一个个城堡的兴衰及其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4)从整体上看,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都十分有限,对大自然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极为有限的,其生态环境问题也都是局部性的,并不十分突出
2. 近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诱发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大工业的兴起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接踵而至,由此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近代生态环境的恶化的主要表现① 环境污染。 ② 气候变异。 ③ 森林草原大量锐减,水土严重流失。 ④ 土质退化、地力衰竭。 ⑤ 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① 环境污染
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导致了污染问题的突出。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与生活垃圾的爆增及其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了对土壤、水体、大气和整个环境的严重污染。由此导致了疾病的流行,人类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
② 气候变异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三废?±防治技术的落后使大量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层中,由此导致了臭氧层的耗竭和温室效应的产生。结果诱发了海平面的上升,大量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③ 森林草原大量锐减,水土严重流失
森林草原是地球生物物种的家园,是水土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粗放型、掠夺式开发的推进,森林草原大量锐减,植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估计,1850-1980 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 15%。1980-1985 年,全球森林以每年 10000 公顷的速度递减着。与此同时,草原面积的递减和草场的退化现象也十分严峻。久而久之,水土流失现象便在所难免
④ 土质退化、地力衰竭
近年来,水土的严重流失以及污染破坏和掠夺性开发,导致了土质的退化和地力的衰竭。 在过去的 40 多年里,全球大约有 12 亿公顷——11% 的植被面积的土地因为过度开发而极度退化,地力严重衰竭 ⑤ 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人口的增长、掠夺性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了地球物种的锐减 1600 年以来,724 个生物种类已经灭绝,有近 4000 个濒于灭绝,3600 多个进入易危阶段, 7200 多个处于稀有状态。目前,每年还有 100~300 个物种濒临灭绝,有 1/4 的物种具有灭绝的危险
生态问题的恶化不仅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为此,人类开始致力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生态经济学便渐渐孕育成熟
3.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原因
①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日趋加大,人们不仅要掌握自然与经济规律,而且还要掌握生态经济规律。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日趋关注,对生态经济运动规律认识的期望越来越高。由此,生态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② 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日益走向纵深。为了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为了确保自然—经济—社会间的良性循环,人们迫切要求全面认识并掌握生态经济的运动规律。这样,生态经济学便随之产生
③ 生态学与经济学纵深发展的共同要求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科技的进步,诸多学科都在纵深发展、相互交叉,生态学与经济学都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生态与经济学的纵深发展,相互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相互融合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生态经济学便破土而出
4.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生态经济学也不例外。1866年,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20 C中期,鲍尔丁提出了生态经济理论,20 C 末,生态经济学基本成熟。在此,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
4.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 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生态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为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0C 以来,在科技进步推动下,生产力蓬勃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许多环境问题应运而生,需要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而且人类治理环境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更为牢固
③ 其他社会条件
二战以来,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各国环保力度普遍加大,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行政与经济手段应运而生,各类环保机构破土而出,生态环境知识开始深入人心,人类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由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学最早是由海克尔提出来的,原意是指生物和环境的科学。20C 后,生态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
(2)20C 60S 末,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标志着生态经济学的诞生。后来,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也研究了生态危机问题。罗马俱乐部提出了?°零增长理论;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朱利安、甘哈曼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生态经济理论
(3)1979 年以后,我国开始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1982 年分别在银川和南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生态经济研讨会和全国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1984 年 2 月成立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拉开了生态经济研究的
序幕
三、生态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停滞派——零度增长论
罗马俱乐部的悲观派认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使用都已达到极限,人口增长也如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停止增长,即零度增长。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把人类引向了世界末日, 主张退回 18 世纪前的田园经济时代,因而被称为停滞派
② 观望派——无关论
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一些学者持有观望态度,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事情,与发展中国家无关,因而被称为无关论
③ 乐观派——自然论
乐观派提出了?°没有极限的增长的观点,他们认为保持持续增长最为安全。因为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供应会源源不断,因而,生态环境将趋于平衡
④ 主流派——可持续发展论
多数学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生态环境的净化、循环与再生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将会出现不可遏止的退化,人类生存危机在所难免。并认为只要发展道路是科学的,就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环境灾难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尤其是生态系统的特殊作用,以致灾难性的生态危机频频发生。历经多次灾难后,人们渐渐认识到自然、经济、社会间良性循环的重要性,生态系统得到了充分重视
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揭示生态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一个高效低耗的最佳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持久地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务
2. 生态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①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人类只有利用好这一关系,科学把握自然规律,才能真正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② 正确估价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大自然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人类难以随便改变它。但是,人类可以逐步认识并利用其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必须给予正确估价
③ 正确运用和掌握改造自然的措施
由于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对自然环境实施改造时,必须注意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充分把握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领域是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1)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的一个矛盾统一体,并成为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使命
(2)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揭示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物、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因素,都有其特殊性及其运动规律。因此,必须从运动中研究其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3)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自身资源更
新能力的有限性是其基本矛盾。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基本矛盾愈益暴露出来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① 人类经济活动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② 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合理和废弃物的增长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限性的矛盾。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的这种基本矛盾也在不断发展着
三、生态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生态经济学具有边缘科学的性质
作为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既不完全以经济系统为对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科学,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经济学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进而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2. 生态经济学具有经济科学的性质
从学科分类方面来看,生态经济学自然属于经济科学。它从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生态与经济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经济学确实属于经济科学的范畴
3. 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生态经济学主要揭示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往往建立在特定的理论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其研究内容自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经济学的性质
生态经济学属于广义理论经济学的范畴,自然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经济科学
3)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生态经济学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成一体,直接揭示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化,帮助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各自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一般特征
(2)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区域性结构问题
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所在,因为生态系统往往布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3)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运动问题
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构成的。因此,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运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4)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科学管理问题
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离不开人类活动,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5)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研究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总结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比较法、统计调查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及其自身独有的生态经济模拟法和综合效益评价法
三、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
①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② 经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③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经济学为主导、人类活动为中心,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协调性、战略性、持续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2)区域生态学的含义
区域生态学是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3)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生态经济学主要由理论生态经济学、部门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综合生态经济学以及地域生态经济学等方面构成
四、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实现小康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愈益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四、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目的及其必要性
1. 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目的
(1)推动人口膨胀问题的解决
(2)解决资源紧张和承载力过重的矛盾
(3)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4)解决粮食紧缺的矛盾
(5)缓解人类面临的社会、生态、经济等多重危机
2. 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必要性
①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变异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② 人类经济活动盲目性尤其是企业短期行为的遏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实现,都需要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与加强
③ 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加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系统两方面。其中,非生物系统是生物系统的生存环境,主要由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方面构成
1.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1)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运转都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后,只剩下 47%的能量可以达到地面,辐射光谱也发生了变化。其紫外线被臭氧层所吸收,生物圈受到了有效保护。植物光合作用中所利用的太阳辐射为生理辐射
(2)在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是不均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周期性更替,进而使动植物形成了周期性的(冬眠、换羽、迁徙等)生态习性
2. 温度的生态效应
(1)在地球表面,温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及其气候带
(2)不同的温度适合不同类型的生物生长,不同的纬度与高度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进而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
3. 水分的生态效应
(1)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生物体的主要成份。降水量的多少便成为生物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
(2)根据气候干湿程度及其生物分布可分为很湿润的森林区、湿润的森林区、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微湿润的稀树草原、半干燥的荒漠草原以及干燥的荒漠等几个层次
4. 空气、风的生态效应
(1)没有空气,动植物就不能生长,不同的空气成分,对生物的生态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
(2)风对动植物的生长也很重要。花粉、种子的传播,都需要风力的推动。风力状况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
5. 土壤的生态效应
土壤是生物发育、栖息的场所,是生物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样影响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分布
二、生态系统理论
任何生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它们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各个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不可分,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重在研究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中,有机体由许多不同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构成,其生存环境主要由光、热、水、土、空气及其生物圈构成。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理论
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不是孤立的,大家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种群关系。根据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不同,
大体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关系
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
(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① 共栖:均因对方存在而受益
② 互利共生:均从对方获利
③ 偏利共生:即一个受益,一个未受损
(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
① 抗生:一个存在有害于另一个
② 寄生:一个寄生于另一体内
③ 捕食:一个靠捕食另一个而生存
④ 竞争:各个生物为生存而争夺
(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的指导意义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病虫害的防治、动植物的驯养与耕种等等,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认为,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第一性的能量,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能量。这些能量按照热力学定律,在各子系统间循环流动,通过营养关系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
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1)食物链与食物网
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食物链。各个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进而就越能维护生态平衡
(2)生态金字塔
在生物食物链中,按照营养序列,上一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营养级。从下向上,营养级的能量呈递减状态,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被称为?°生态金字塔?±
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就是生物群落的演替。这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2)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正向演替和反向演替之分。正向演替从裸地开始,最后形成顶级群落。反向即逆向演替,是指环境的退化,如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最后形成裸地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
(1)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群落,这种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修补的能力
(2)这种修补能力是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这种调节一般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实现。但若超过一定限度,这种调节将渐渐失灵,生态系统将难以修复
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论
(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生态价值
(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人财物力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整个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仅得以恢复与增加,其价值也会随之增加
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 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1)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认识到,不仅组成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也具有使用价值
(2)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森林、草原和其他动植物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生态效益。这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实际上就是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2. 生态资源的价值
① 天然林的价值。由于加入了人类劳动,天然林的价值便可推算出来。林木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劳动决定了天然林的价值。在此,天然林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相结合的产物,其价值可能与人工林差别很
大
②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价值。 为了获取这些资源,人类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勘探开发,这些劳动与费用便构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③ 土地资源的价值。长期以来,在人类劳动推动下,土地不断改良,其中凝结了大量人类劳动,这些劳动便构成了土地资源的价值
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只能通过交换关系、在消费者享用中去寻找。消费者在享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超额利润或级差收入 — 生态资源价值的等价物,这种超额利润就是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2. 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
生态资源的价值主要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
(1)在价值决定上,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生态资源的劳动耗费即 c、v、m 三部分构成的
(2)在价值补偿上,一是从级差收入中征收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税,以补偿其劳动耗费;二是对生态资源破坏者的罚金,以恢复其生态功能;三是对资源利用者征收资源税,以提高资源生产能力
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1)价值计量法
以生态资源的整体效益所体现的社会价值量或整体收益的增加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2)效益计量法
以生态资源的各种效能所节约的劳动量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3)效能计量法
主要以人工手段所得到的资源效能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和实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 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
(1)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
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生态资源功能的大小,有效果评价法和消耗评价法两种
效果评价法主要根据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大小来评价
消耗评价法主要根据恢复或改造生态系统所消耗的经济成本的大小来评价
(2)生态成本法
这是将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用货币来表示的方法。在此,各项生态活动的经济损失以及各种修复费用之和便是生态成本或生态代价
3.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通常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具体又分为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保护费用法、影响工程法以及调查评价法
第三节 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系统理论是由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提出来的。系统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各种事物往往都以一定的程序和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功能要大于各个部分之和
(2)系统通常有孤立系统(与外界隔绝)、封闭系统(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开放系统之分。其中,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保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3)系统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 20 世纪 30 - 60 年代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阶段, 二是 60 年代以后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阶段
二、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有两个基本点:1.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2.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是系统自组织的范畴
(1) 有序
① 有序是指一个系统在开放条件下,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使内部诸要素各就其位,进而使整个系统在进化、发展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② 在进化过程中,一旦各个要素占据了自己进化的时间位和空间位,便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达
到有序状态
(2)平衡与非平衡
① 平衡是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状态,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这一稳定状态维持不变的情况。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
② 非平衡是指系统的不稳定状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就是这种非平衡状态
(3)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有序化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使系统各要素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自组织是实现非平衡的手段,是生态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
(4) 涨落
涨落是指系统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变动速率所呈现出的有规律的变化。涨落是实现非平衡稳态的转换器,是自组织的直接诱因
三、熵理论
1. 熵的含义
1)熵的原意是指物质系统热学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自然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性
(2)系统中的熵是用来反映系统失去的转化能力的,失去的越多,系统的熵值越大,进而越会滑向无序状态。只有保持开放状态,连续不断地向系统中输入能量(负熵),维持其能量转化能力,整个系统才能保持有序状态
2. 熵理论的启示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获得其所需要的负熵流(太阳能、氧气、地表营养等)
(2)正是这种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不断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过程,生命才得以运转,系统才得以维持有序和稳定
(3)随着内部负熵流的增加,整个系统的总熵会下降,生态系统会进化升级;否则会导致总熵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可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熵的增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灭亡
四、控制论
1.控制论的产生
( 1)控制论的产生以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控制论所研究的是一种具有高级形态的有序结构即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机制,能在环境变化时实现控制目标。高等动植物一般都有这种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控制系统的结构
① 施控部分,即控制器.② 受控部分,即控制对象
(1)控制器在接受有关信息后,将其信息、能量输入控制对象,发挥控制作用。在控制作用下,控制对象也会输出一定的信息与能量
(2)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使控制对象的输出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值
3.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
① 目标的多重性与明确性。② 系统变量的大量性、 模糊性及变量关系的非线性。③ 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层次性。④ 系统的随机性。⑤ 系统的长时效性
第四节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一、临界论
(1)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即负反馈效能,由此可以保持稳定与平衡。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个数量限度被称为临界值或阈限值。当这种调节功能丧失作用时,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溃乱与退化
(2)生态系统的临界值有两方面构成:
① 资源容量
② 环境容量
(3)资源容量是指经济系统取得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后的剩余量不得低于维持其调节功能所需要的自然再生产量,即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得超过其临界值(即人口数量与建设规模要与其资源容量相一致)
(4)环境容量是指输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其承受能力。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
排放都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与净化能力
二、平衡论
(1)生态平衡与否是评价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
(2)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对稳定、整个系统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状态。它主要由物质收支平衡、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几方面构成
(3)人类所需要的生态平衡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平衡,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有序结构
(4)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息息相关。生态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影响经济规律的正常作用,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平衡,而且还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和市场供应的紧张
三、协调论
(1)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必须协调平衡,人类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自然的人,要受到生态规律的制约;作为社会的人,又要主动干预生态系统,以求得经济的发展
(2)在此,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有效地调节控制,建立起一种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的协调性反馈机制
(3)在这一机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生态平衡,获得持久的自然生产力,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提出来的。20 C 80 '中期,欧洲一些国家把它解释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制
2)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斗争, 终于在 1987 年世界环境大会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3)1989 年联合国环境署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详细的解释与补充,强调了国家主权、国际公平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必要性
4)1989 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 44/228 号决议,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5)在 1992 年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极为重视。早在 20 C 70' ,党和政府就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
7)在 1991 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我们做出了认真履行其决议的承诺
1993 年,我们编制出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此,阐述了有关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行动纲领
8)后来,国务院常委会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1996 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远景规划纲要,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了议事日程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
(1)在国际上,国家不分大小与贫富,一律机会均等,平等相处。发达国家享受了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拥有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机会与权利
(2)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侵略、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及其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际公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 尊重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国家主权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坚决禁止一切侵略行为,确保以领土、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家主权的完整
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的自然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合理利用,科学保护
(2)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要开发替代品,同时还要加强保护,防止浪费
(3)对于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降低其耗竭
速率,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健全价格体系与补偿制度
4.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现实,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及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功能.其次,全面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干部政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逐步克服短期行为,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
(1)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愈益突出
(2)由于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粮食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口的增长势必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降低,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致使贫穷问题愈演愈烈
(3)可见,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存量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口压力过大
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国家。高达 13 亿的人口是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压力
② 人口过多不仅耗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了技术进步的进程,穷尽了经济发展后劲,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相对稀缺
① 虽然我国号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少得可怜。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耕地、森林、草场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3、1/6 和 1/2
② 可见,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资源稀缺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3)环境污染加剧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工业?°三废?±大量排放,环境污染开始大规模向农村蔓延,且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其中,全国每年排放污水 500 多亿吨,水源污染极为严重.随着废气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明显增加,臭氧层受到破坏,生态平衡渐渐打破。同时,随着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村污染形势也日趋严峻
(4)生态状况严重恶化
由于人口过多,压力过大,滥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森林、草场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状况严重恶化
其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将近 400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已高达 300 多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也已接近 200 万平方公里,致使沙尘暴频频迭起
其二,由于用水过量,在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已有 400 多个明显缺水,100 多个严重缺水
这样,在上述种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生态形势愈益严重,生态质量严重下降
我国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脆弱的,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趋势必须尽快遏制,传统的依靠资源耗费来维持高速发展的思路必须彻底改变。为此,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① 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② 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等政策法规
③ 建立其开源节流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 确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体制
⑤ 构建起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新机制
⑥ 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状况
第三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况
社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经济系统和以生物生命
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因此,生态经济系统值得研究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
一、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是生命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其中的生物部落
(2)生态系统的特征
① 生态系统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
生态系统往往代表着一定的地区特性,反映着一定的多维空间结构。其中,每个空间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条件,栖居着一定的生物种群
② 具有发育、繁殖、生长、衰老等生命周期
这些生命周期的存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更替规律
③ 具有生物的代谢机能
生态系统的代谢分别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不同的生物类群完成的
④ 具有生物机体自动调节的功能
这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节(主要是存在食物链的动植物之间的调节),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节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生态系统主要由有生命的生物群落和无生命的无机环境所组成
其一,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是生物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阳光、水分、空气、蛋白质、腐殖质等各种无机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其二,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和藻类等自养生物。它们能把各种无机物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
其三,消费者,即以动物和取食植物为主体的异养生物。它们发挥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作用
其四,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和腐蚀性动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机元素,为生产者提供营养和能量
(2)生态系统的结构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在一定空间内处于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稳定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具体又有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之分 ①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是由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空间配置和时间变化等因素构成的。其中,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属于基本结构
②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营养关系所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为中心的生物类群
由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反映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因此,营养结构又称为食物链结构。在自然界,食物链往往是纵横交错的,进而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3.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二者密不可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潜能,然后沿着食物链逐级向顶部方向流动。在逐级流动中大部分能量都以热的形式损耗完毕,因此,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运转是循环的,营养物质被生产者所吸收,通过消费者的取食,逐级向前转移,最后分解为无机物质返回到自然中,以便再吸收利用
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有序的大系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自我调控机制
(2)其食物(链)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及其联结网络的中介物构成该系统的基本转换器,在这个物质转换器上自然形成一个具有调控作用的自然信息网
(3)生态系统越成熟,自然信息的沟通越顺利,控制系统就越和谐、有序而稳定
(4)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的主要表现
① 程序控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都由其基因所预编的程序所控制
② 随机控制。生物群落都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随机调整
③ 最优控制。长期的进化与竞争使生物的基本结构和控制能力达到了最优化
④ 稳态控制。这是自然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在干扰中能保持稳定和回复原状的能力
二、经济系统
1. 经济系统的含义
(1)经济系统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系统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下形成的有机体。也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所构成的一个统一体
(2)根据其范围大小不同,经济系统可区分为宏观经济系统、中观经济系统、部门经济系统、微观经济系统和庭院经济系统等几个层次
2. 经济系统的组成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系统
② 生产力系统
③ 经济运行系统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运行主要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联成一体,进行着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
3. 经济系统的结构
一、所有制结构 二、生产结构 三、流通结构 四、分配结构 五、消费结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特点
一、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和特点
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
(1)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条件
① 具有一个完整的受到人工干预的生态系统单元
② 在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单元中包含有人类物化劳
③ 人类劳动经过生态系统循环后必须转化为社会产品
④ 社会产品输出该系统后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运动
(2)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
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客观实体,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统一体
(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是与生态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生产活动。农业部门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结合得最为密切的部门.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融合体
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生态与经济的高度统一性
在农业部门,生态系统直接参与了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生长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农产品,其能量转化效率的高低往往是衡量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的重要指标。可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的高度统一体
(2)系统的复杂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可以层层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其中,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因果关系,进而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更为复杂
(3)系统的开放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而且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交换。随着发展,农业越来越需要从外界获得发展的动力
(4)系统的可控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不仅受到生态规律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该系统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
农业中生态与经济两大子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输出的物质与能量,往往是农业经济系统输入的原料。同样,农业经济系统的输出往往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
1. 农业生态系统
(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 农业生态系统极不稳定,需要更多的外加能量才能保持其平衡
② 农业生态系统在水平分布上不联系,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离散性
③ 农业生态系统联系着自然界的四大循环。在自然界的水、气、固、生物四大圈层间的循环中,农业生态系统处于中枢地位
④ 农业生态系统凝结着人类的劳动
(2)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农业生态系统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到目前为止,大体经过了史前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几个阶段
① 史前农业,以狩猎、采集为标志。所依赖的是纯自然的生态系统,无法大规模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 原始农业,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农业,以刀耕火种为特点,生产方式极为落后
③ 传统农业。灌溉、间作、套种、轮作等耕作方式相继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边界已经确立
④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一、连续性被打破
(1)在传统的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犬牙交错的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这些群落通过边界交换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可以使生态系统保持连续性
(2)现代农业使这些边界更加明显,进而形成一个个农业小区。由于原始的动植物区系渐渐被取代,自我调节能力大大下降,进而打破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二、适应性较差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极群落是长期演化的结果,适应性较强,能够保持系统的延续性。而现代农业中的动植物都是经过人工培育的,相互适应性较差
三、多样性下降
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大大缩短了,由此引起了生物物种及其种内多样性的下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物质流、能量流入不敷出
现代农业是一种输出型的农业,其物质流、能量流往往入不敷出,需要从外界输入以维持平衡
2. 农业经济系统
(1)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
农业经济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系统
二、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并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的生产力系统
像其他系统一样,农业经济系统也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是整个农业经济系统运行的起点和基础
(2)农业经济系统的功能
① 物质循环 ② 能量转化 ③ 信息传递 ④ 价值流动 ⑤ 价值实现
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
(1)农田生态经济系统是以农田为基础、农作物群落为中心,最终产量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系统。这是人类长期活动的结果,主要受到农业政策、耕作技术及其农田管理活动的影响
(2)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其中以人工林最为典型
(3)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的产物。人类对该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 ( 4)淡水生态经济系统是淡水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对淡水生态系统干预的结果 此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还有沿海和内陆以及丘陵、山区、草原等划分方法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人口、环境、资源、物质、资金等要素通过投入产出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序的立体网络关系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1)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体。在此,既要探索其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还要探索其生态规律
(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极为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再生产过程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首先,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与结合方式,并通过元素及其系统之间的约束、选择、协同和平衡四大机制保持其特定的组织结构
其次,从内部结构上看,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变性和层次性
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相互约束与协同,由此决定了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组织性和规律性
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随着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又会发生某些变化
其三,层次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是分层次的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的生命和非生命、劳动力、技术、产品及其价值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比例与平衡关系
(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中包括物种结构、资源结构、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方面
(3)生态经济系统中元素间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中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各要素间的相互抑制、选择、适应、约束、协同和平衡,其结构表现为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
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1. 有序特征
(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封闭的,而是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呈现出开放有序的特征。这种交换或传递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生态经济系统的活力就越强
(2)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实现其动态平衡。在此推动下,该系统会产生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一般说来,内部各要素协同作用越强,系统就越趋向有序化
2. 立体特征
1)立体特征即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三维空间特征,这是由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垂直或水平分布状况,比如,山上、山下的物种就有明显的不同,进而呈现出一定的立体特征
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定着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包括立体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3. 网络特征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定的食物链和网状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这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尤为明显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基本结构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
1. 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
(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时代,它难以形成复杂的综合体
(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
①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简单,食物链短,主要靠天吃
② 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由于自然经济下商品交换极不发达,整个经济在封闭环境下运行,没有形成社会经济网络,故而呈现出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特征
③ 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在这里起作用的主要是传统技术、感性经验
④ 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种影响一般不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资源的开采和废弃物的排放都相对有限,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2. 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
(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经济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以掠夺的方式,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在此,资本主义经济系统最为典型。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掠夺史
(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特征
① 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具有完整的组织调解机制,是一种强化型的有序结构,生产能力较强,技术手段发达,经济要素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主导型的特征十分明显
② 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由于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资源耗竭趋势十分严峻
③ 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主要是森林的砍伐、草场的破坏、空气的污染、水土的流失以及水质的下降
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产值、速度的结果,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穷尽了经济发展后劲
3. 协调型的生态经济结构
(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开放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结合而成的低耗、高产、高效、优质的生态经济系统。这是人类掌握了生态规律后的理性选择
(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
① 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经济系统将物质与能量投入生态系统以改变其组合结构,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补。我国粮—林—牧—沼气结合型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② 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这种生态经济结构能够使多余的物质与能量输出系统之外以便充分利用,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有序化及其良性循环
③ 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环境污染是难免的,但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事前的预防和生产中的严格控制可以减轻污染与破坏的程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1、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相互关系
① 农牧关系。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是养殖业。农业可以为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和原料,牧业可以为农业提供必要的肥料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② 农林关系。农业可以为林业提供资金,森林可以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调节气候、提供木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见,农林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③ 农牧与渔业的关系。内陆地区农渔之间的关系是饲料和肥料的关系,农牧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渔业的饲料,渔业可以为农业提供肥料
④ 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农林牧渔是加工业发展的基础,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林牧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农林牧渔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资金的交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
① 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辽西即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以及河北省的一部分,人少地多、风沙干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在此,植树种草、实行粮草轮作、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通过农牧结合、农畜并重,保持了水土养分,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② 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旱涝碱沙灾害严重,实行林牧经粮模式,
可以生产较多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③ 长江流域林茶粮猪羊模式。在这里,山地植树种茶、耕地种粮、牧业为猪羊,农林牧业全面发展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即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体中同一立地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
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群落的分层性,把形态上、生态上和生理上不同的生物种类组合成复合群体,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抵抗不良环境
一、立体结构的类型
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或水上与水下等部分。地上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枝叶的分布状况,地下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 即地上部冠层和地下部根系处于同一层次内,生长前期光热利用率低,中期光能条件不足。根系部分消耗过度,互争养分,必须加大外部输入力度
(2)高矮间作型、 即地上高矮秆,地下深浅根,两种作物同时间作
(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比如,高矮农作物与乔木果树形成三个高低层次(三层楼)。南方稻田也形成地上地下三层楼 。个别热带地区出现了四层楼的间作型。多层次养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4)特殊型。果园间作、稻田养鱼等都属于特殊型的多层立体结构
二、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种间互补
1. 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① 借助复合群体地上利用层和地下利用层的差异现象,实现空间上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② 错开生长盛期,实现时间上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比如高粱与小米的间作)
③ 借助对资源需求的不同,实现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比如大豆与高粱的间作互补)
2. 系统稳定化的种间互补
这种种间互补能够抗拒不良环境的干扰,实现持续高产,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种间互补的具体作用
① 能够增强抗灾能力,确保产量产值的稳定。通过间作,可以弥补一种作物受灾后的损失,提升抗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② 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减轻灾害损失。比如,果粮间作可以减轻风速,保持水分,防止干热风的危害
③ 能够维持土壤再生能力。在间作条件下,残落物较为丰富,可以增加土壤养分,防止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
④ 复合群体中的覆盖度大,能够抑制杂草病虫害的生长。如粮食与豆科间作以及稻田养鱼等
可见,农业立体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
(1)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各类生物之间不仅建立了相互制约的不同食物链类型的联系,而且还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以便分级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进而使有限的空间养育着众多的生物种类,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
(2)在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食物链结构可以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比如,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实际上,食物链上的每个营养级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食物链中引入一个新的环节,便可扩大该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4)食物链中常加入的重要环节
① 生产环。生产环是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的一些环节。比如,人工饲料、肥料的加入,就能提高其产量和效益
② 减耗环。减耗环即减少生产消耗的环节。比如,捕食性动植物天敌的引入就能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
③ 增益环。增益环是能增加产品、提高效益的环节。比如,动物粪便等废物的利用等
④ 复合环。复合环是指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如稻田养鱼等
⑤ 加工环。加工环是农产品加工的环节。通过加工环,可以提高物质回收率,延长食物链,增加附加值 我国建立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战略意义何在?
第五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运动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联成一个生态经济有机体,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转
(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是生态经济系统特有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最终表现为再生产功能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再生产功能
一、再生产中的两种生产力
在社会再生产中,存在着两种并行的生产力
① 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率),表现为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反映着经济再生产的功能 ② 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率),表现为劳动的生态效率,反映着自然再生产的功能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再生产功能
在社会再生产中,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合大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各自发挥着自身的再生产功能
(1)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 ①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 草食动物将绿色植物储藏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动物有机体
③ 微生物将动物机体及排泄物还原为无机物
(2)人类利用外力强化的第一层次的功能
利用经济系统中各种技术与经济措施可以提升系统的转化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比如秸秆与沼气的循环利用就提高了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3)推动经济系统中生产和消费循环的扩大再生产功能
为了满足人类周而复始的消费活动,就必须连续不断地生产,这样,生产与消费便构成了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扩大的循环过程
生态经济系统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平衡
① 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平衡。即输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数量和结构上要与其转化功能相适应 ② 价值流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要进行等价交换
③ 物质流与价值流的平衡。即系统中最佳投资点与物质产出点要相一致,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整体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多系统、多目标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必须树立整体意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吸取过去滥砍滥伐的沉痛教训,实行总体设计,统筹安排,以获取最大效益
(2)战略性
为了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高瞻远瞩,展望未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3)地域性
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都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环境决定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就是地域性的突出表现。由于各地环境条件不同,生物种类也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发挥各自优势
(4)调控性
① 良好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的有机结合。自然调控是在长期演进中形成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自然调控的反映。然而,仅有自然调控是不够的,必须与人工调控相结合 ② 在调控中,必须把一切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发挥特色优势,加强生态环境的薄弱环节,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
(5)建设性
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把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开发与保护、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6)高效性
良好的生态经济系统应该具有明显的高效性
其一,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降低消耗,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其二,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其三,在社会效益方面,要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改良自然与社会环境,保护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事业,尽快形成地域性支柱产业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
1. 生态经济系统的增值功能
(1)社会再生产中,生态经济系统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实现价值增殖
(2)一般说来,生态经济系统中部门越复杂,转化层次就越多,每次转化中都会耗费越来越多的能量,进而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量和价值量也会越来越大
(3)在生态学中,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生物链也越复杂,其物质能量的转化途径就越畅通,转化效率就越高,增值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2. 生态经济系统相互制约的功能
(1)通常,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两种反馈形式:一、正反馈,即不利于系统稳定而使之分化瓦解的能力;
二、负反馈,即系统遇到干扰时的自我修复能力
(2)正负反馈两种机制相互作用,处于统一体中,由此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在其内部建立起了互为反馈的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田、森林、水域、草原等子系统都是以这种相互制约、互为反馈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中森林、草原和水域的破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农田面积的盲目扩大也会导致森林、草原和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4)生态经济系统的反馈制约功能可以借助信息流将各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联结起来。其中,营养信息主要通过食物链网把各类生物及其环境连接成完整的营养结构,而经济信息则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5)生态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主要借助于管理信息与信息技术来实现。在此,经济信息与管理信息的重要性愈益突出
3. 生态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只有不断地输入与输出,整个系统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生产过程可以将光、热、水、气、矿物元素以及化肥、农药等要素按一定比例输入,并通过一定的循环流转转化为农产品。在此,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既能形成新产品,又能推动生态平衡和环境改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一般说来,输入结构越合理,产品输出结构也越趋于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如果入不敷出,就会在生态失衡的同时,影响经济效益
(4) 可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作用效力,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的统一性就是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因此,不失时机地进行结构调整便成为提高系统功能的基本前提
二、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能量的转化
在生态环境中,各种物质都按其特有的途径周而复始地循环着。那么,物质在各类生物和非生物的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就是物流。这种物流或循环就是生态平衡的基础
1. 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
(1)生态经济系统物流的组成
① 自然物流。
自然物流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到生产者的一种物质流动。
在此,生产者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营养元素,在光合作用下合成植物有机物质,然后被动物吸收,其营养元素进入食物链,在各营养级上不断转化。每次转化都有新物质的合成和废弃物的丢失,但废弃物也会融入生物小循环中
② 经济物流。
经济物流是物质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顺序在各部门之间进行的循环流动
经济物流的循环流动是人们用人工合成、分解等手段进行产品加工,然后再输入流通领域。流通领域的物
流又叫商流,即商品流;消费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生活消费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其残渣再参与自然物流的再循环
(2)自然物流和经济物流的关系
① 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经济循环的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生态系统
② 人类所生产的经济产品,同时又又是生态系统的生物产品。而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物质,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这些生物产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转化为经济产品。在此,生物产品和经济产品是相互转化、密不可分的
③ 自然物流和经济物流又构成了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中,自然物流流向经济系统就变成了经济物流,经济物流流向生态系统就变成了自然物流
(3)物质良性循环是提高生态功能的重要前提
① 高功能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高效低耗、持久稳定和不断增值的物质循环系统
② 在物质循环中每次转化都会产生一部分废弃物,这种废弃物可以通过别种生物来转化,其转化效率由此可以长期保持下去
③ 要使高效率、高功能得以维持,其物质必须是良性循环且不断增值的
2. 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
能量流与物质流有着密切的联系。物质是可以循环的,但能量则是不断耗散的
(1)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能流
①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并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其日光能转化为化学潜能,储存于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中,进而成为生命活动的食物能源
② 这些化学潜能在沿着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传递过程中,大部分都 转变为热能消散于环境中。所以,合理利用废弃的生物潜能,可以提高能量转化率,增加生物产品产量
(2)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流
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流即人工辅助能流,它有生物辅助能和工业人工辅助能之分
① 生物辅助能是指来自于生物有机体的人力、畜力、种苗和有机肥等能量
② 工业人工辅助能是指来自于煤炭、石油、机械、化肥等方面的能量
③ 这些辅助能的投入可以促进植物对辐射能的吸收、利用以及动物、微生物对生物能的转化
3. 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
(1)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消耗着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并将其凝结在新产品中去,进而形成价值流
(2)产品经过分级、包装、储藏、运输,进入流通领域,其价值流便转化为使用价值流
(3)在经济系统中,价值流以物流能流为基础,从物流能流到最终消费,任何物质能量上的损失都会影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1)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生产力与生态系统状况的反映
(2)生态经济系统的每一个功能因素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表现为一个指标,这些指标按评价系统的结构组合起来,便能对其总体功能作出精确的评价
(3)生产力是由生态系统功能、技术系统功能和经济系统功能复合而成的,其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自然包括反映这三个系统功能的指标群。其中每个系统功能的评价指标又分属于能量、物质、产品和价值变换等功能指标系列
(4)每个指标系列都可以构成一个评价子矩阵,由所有指标系列构成的这个指标体系,就组成了整个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评价矩阵。这样,系统功能的评价就有了物质基础
二、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系统
1.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综合研究分析的重点
(1)研究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产品、能量与物质的变换功能
(2)研究分析经济系统的生物成分和再生产环节之间的产品、能量与价值的变换功能
(3)全面分析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
2. 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综合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综合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的能量预算和养分预算,以便选择、实
施最优方案
3. 系统功能的综合研究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1)研究能量变换功能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通过研究,能够直接比较各农业生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并通过对比农产品生产中各类待选系统的效率,从中选出最优效率
(2)研究物质变换功能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① 能够指导人们建立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农业生产系统,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最好的农业生产形式
② 寻找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最好途径
③ 能够用于环境评价预测
总之,通过农业生产力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可以使农业能量预测和养分预测更加接近生产实际
同时,通过分析,也能把农业能量预测、养分预测和经济预测结合起来,把农业发展的生态可行性研究与经济及技术可行性研究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的最优生态可能性转变为技术和经济上的现实性,进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在生态环境问题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呼声日渐高涨的特定环境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应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的现代化、生态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以及生态技术的现代化
第六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
第一节 生态经济效益概述
一、生态经济效益的含义
1. 生态经济效益的含义
生态经济效益是指劳动过程中的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与综合占用及劳动耗费的比较。即生产活动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好坏的四种组合
(1)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① 在劳动过程中,正确运用生态经济规律,科学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便可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② 实际上,只要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结构合理,各要素具有科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并使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便可在不断提高产品产量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此,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以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2)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易犯的错误。长此以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会严重滑坡。此时,生态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效益减去生态效益负值后的余额
(3)重生态效益,轻经济效益
单纯改良生态环境的劳动,虽然生态效益很高,但其经济效益往往被忽视。在此,生态经济效益就受到了影响
(4)只顾眼前经济效益,背离生态规律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眼前利益,一些人背离生态规律,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质量的严重下降。久而久之,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从根本上制约着未来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
3. 讲究生态经济效益的作用
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衡量生产效益的高低,有利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结合,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生性
(1)在农业部门,人们通过劳动来调整和控制人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占有更多的有机自然物质,生产更多的经济产品。因此,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
(2)可见,作为经济再生产,通过劳动可以产生一定的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即农业中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其中,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都可分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个方面
(3)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需要的农产品
(4)作为自然再生产,人们在劳动中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通过劳动,不仅要从生态系统中取走一部分物质和能量,而且还向生态系统返还一部分物质和能量,同时还能推动生态系统的改善,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5)在此,提高生态效益,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质量的提高
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内在联系
(1)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
① 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一直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② 农业既受益于各类生态系统,又受制于各类生态系统
③ 实践证明,如果不顾生态效益而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或发展速度,只能导致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影响未来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④ 只有环境改善了,生态效益提高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保障,经济效益才能稳步提高
(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这种矛盾或对立往往表现为只注重直接的和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近年来追求速度、盲目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就是明显的例证
在农业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矛盾背后的原因是
① 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掠夺
② 思想认识上的局限错过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
③ 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加剧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
④ 无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⑤ 法制的不健全和政府导向的偏差纵容了人们的短期行为,牺牲了生态效益
第二节 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1)评价生态经济效益主要是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全部功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整体效益。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
(2)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物的多种生态功能使得地区与地区、农户与农户之间在资源丰度和环境流量上差别不一。这样,同样的投资势必带来产量和收入的差别,进而产生级差地租。这种级差地租实际上就是生态经济效益
(3)可见,以马克思主义的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可以科学地评价生态经济效益的高低
二、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1)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致性。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生态效益
(2)坚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为此,要把好产品的成本与质量关,尽量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3)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在此,当前利益要服从于长远利益
三、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
(1)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评价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状况,主要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是否协调,能否保证整个系统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2)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评价
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效益上。功能评价是在结构评价基础上进行的生态经济效益尤其是系统功能综合效益的计算与分析。这是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核心内容
四、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1)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状况,分析内部结构合理与否。这一指标体系主要由生态结构指标和经济结构指标构成
在此,生态结构指标主要通过生物种群的数量比例等指标来表现,经济结构指标主要通过各个产业的收入比例及其各类技术间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2)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① 生态效益指标。主要由生态平衡状况以及生态系统内外部的生态效益指标构成
②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资源利用率两类指标
③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类指标
五、生态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1. 单项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
(1)使用这种计算方法的关键是能够合理设置反映生态经济效益某一方面的单项指标
(2)反映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所设指标要能较好地反映生态系统某一方面的功能状况,因为功能是效益的基础
(3)综上所述,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动和价值增殖等方面功能状况分别设立相应的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尤其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两类指标体系
1. 单项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
(1)衡量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状况的指标体系
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要耗费一定的劳动,因此,所设置的指标必须既能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又能反映能量流动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变化
(1)衡量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状况的指标体系
① 单位劳动引起的光能利用率增长率 = 光能利用率变化量 / 耗费和占用的劳动总量
在此,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各类植被所积累的化学潜能与同期太阳辐射能之比。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要通过科学投入劳动来实现
② 能量投入产出比 = 有用能量产出量 / 总投入能量×100%。
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输入输出——即投入产出关系的平衡,其中包括生态效率和废物利用率的提高
(2)衡量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状况的指标体系
① 可再生资源的资源再生系数 = 可再生资源的年资源再生量 / 可再生资源的年资源耗费量
这一指标重在反映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指标大于或等于 1 就能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可能导致生态失衡
② 吨粮的水土流失量 = 水土流失量 / 粮食总产量
这是衡量一个区域内物质循环状况的重要指标
③ 单位投资增加森林覆盖率 = 森林覆盖率增加率 / 造林投资
这一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
④ 有机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率 = 利用有机物质生产的产品量 / 有机物质总量×100%
各种有机物质主要沿着食物链和投入产出链,在生态系统内进行物质循环,以便提供更多的有机或无机物质,从而实现多次增值
⑤ 单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 = 农药残留超标总量 / 农产品总量×100%
这一指标主要衡量农药残留部分沿食物链流动的状况以及在各个营养层次上各类有机物质产品中的残留状况
2. 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1)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法
① 这是根据提高生态效益就是实现生态平衡、提高生态质量的理论,设置一个生态平衡数作为反映生态效益的指数
②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主要由若干个对生态平衡影响较大的具体指标加权而来。同时,还有一个经济效益指数,最后将这两个指数相加,组成一个生态经济效益指数,以此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 ③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可分为生态平衡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兩方面
生态平衡综合指标包括光能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生态系统能量平衡、水土流失指数和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平衡等指标。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人均纯收入、产品成本和产品商品率等指标
④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还可分为光能利用率增长率、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投入产出比、可再生资源及再生系数、吨量造成水土流失率、单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单位投入增加森林覆盖率、有利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以及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加权指数法
① 先运用价值计算方法计算出生态效益数值,再用经济效益加权数值相加,便是生态经济效益数值。在此,人工生态环境也要计量其价值,因为它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
② 在此,先计算出生态效益数值,再用经济效益数值加权相加,最终得出生态经济效益数值。这种方法
把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工生态环境当作人工投入的结果,以便进行人工投入量与其所创造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相比较
第三节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
(1)生态途径
主要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改进生态结构,提高生态功能。比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改进生物群落的组合结构 — 轮作、套种、密植等
(2)技术途径
① 物理调控。这是采用物理技术对生物周围环境进行的调控。主要是对太阳辐射、土壤状况以及气候扩散系数的调控(大棚)
② 化学调控。这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比如利用化肥和农药来调节植物生长或防治病虫害
③ 生物调控。这是借助生物物质和生命活动对生物及其环境进行的调控。主要是对生物发育、遗传的控制和病虫害的防治(嫁接、接种)等
(3)农户可以利用的其他途径
① 改善农业技术系统中的理化技术。如田间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施肥、水利等技术
② 改善农业技术系统中的生物技术。如实行良种化、综合农艺、高产栽培、发展沼气等生物技术或工程 ③ 改进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如实行轮作、间作、复种等立体农业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四维农业、建立农林复合系统等
④ 改进和优化农业经济系统。如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集体协作、集约经营、优化作物布局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
二、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宏观途径
1.加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宏观管理工作
国民经济体系各个层次上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只有相互协调、保持综合平衡,才能减少和杜绝人财物力的浪费,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加强各种经济杠杆的配合作用
主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体系对生态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形成与分配进行合理调控,以确保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推动生态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3. 对农村环境进行生态经济综合治理
主要是科学制定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和环境治理规划。规划制定出来后,一定要认真执行,并加强检查监督,为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 加强立法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法制健全了,生态经济效益工作才能正常运行,才能免受各种干扰、破坏与浪费。这是生态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社会环境
第七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统一体,由于有人的活动参与其中,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就显得极为重要
第一节 自然生态平衡与农业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含义与特点
1. 生态平衡的含义
(1)生态平衡是指一个既定的生态系统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部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在此,不能把生态平衡理解为能量和物质的输出与输入(即投入与产出)的简单对等。否则,便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其系统内部就呈现出生物个体和种群结构的稳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态
(4)在此推动下,系统本身就会保持一定容量的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非生物和自然环境
之间就能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进而,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就会比例协调,整个系统便会呈现出进化态势
2. 生态平衡的特点
(1)呈现出时空的有序性
一个活的生命组织,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信息量不断增加,这就是时空的有序性。时空有序性的主要表现:
① 空间的有序性。即内部结构有规律地排列组合,形成一定的生态结构
② 时间的有序性。即生命过程发展的阶段性、功能连续性和节奏性。通常,生态过程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随着时光的推移,生物个体由小到大,生态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直至顶极群落的形成
(2)具有自组织能力
① 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相协调,使一个地域保持稳态。比如,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森林通过气态、水态的循环和各种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可以推动该区域气候的相对稳定和宏观生态的平衡
② 把杂乱无章的光、热、水、二氧化碳和各种无机盐类组织为有序的植物有机体组织。这种自组织能力是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
③ 各类动物能够利用植物生产的有机体来建造动物有机体组织
④ 微生物等具有分解能力的动物,可以利用动植物的残体建立自身组织
3. 生态平衡的表现形式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输入与输出所能达到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最佳组合状态
3. 生态平衡的表现形式
① 相对静止稳态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数量比例适当、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大体平衡
随着生态系统的成熟,通过一定手段取走已经成熟的生物群体,可以降低系统的成熟程度,促进系统的稳定
② 动态稳态是指个体生物的数量围绕着最大饱和量上下波动的状况
通常,动态稳态所固定的能量要大于消耗量,其净生产力相对较高。当净生产力达到最高时,系统生产力也正处于最强阶段。如果生产者、消费者数量的变化都处于生态系统阈值以内,系统便可保持稳态;如果超过阈值,生态平衡就会打破
③ 非平衡稳态是生态平衡的基本形式,通常是指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不仅大体不等,而且也不围绕一个饱和量上下波动的状况
二、自然生态平衡
1. 自然生态平衡的含义
① 自然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与自然平衡的有机统一,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
② 自然生态的变化方向有两个:一是生物群体的结构由简单走向复杂,进行正向演替;二是在自然变迁和人工干预下走向反面,进行逆向演变
③ 自然生态平衡的特征是稳态性。稳态性是动植物不断进行着的自然选择进化的过程,但这种稳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2. 自然生态平衡的层次
①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经过自然选择所形成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是系统稳态的物质保证
② 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要求在质上相对平衡,在转化的效率与速度上保持正常状态 ③ 自然生态系统及内部各要素处于由低到高、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
三、农业生态平衡
1. 农业生态平衡的含义
农业生态平衡是以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不断受到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干预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农业生态平衡的特点
① 组成要素的求全性和比例性
其一,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要求各种生态要素齐全,而且还要求结构的完整性,因为结构完善是功能齐全的前提
其二,农业生产还要求经济技术条件的齐备及其合理利用。这里不仅要求农作物所必须的氮磷钾等微量
元素在质上要符合需要,而且在量上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采用科学的灌溉、施肥技术和有效的耕作与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
② 输入要素的有序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输入,才能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进而维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稳产、高产的目标 ③ 平衡内容的丰富性
农业生态的平衡远远超过了自然生态平衡,它既包括系统内部生物与环境及其各要素间的平衡,也包括各个系统间的平衡;不仅包括农业生物与生存环境间的平衡,而且也涉及到人类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平衡,进而呈现出整体性、全局性的特征
3. 农业生态平衡的标志
农业生态平衡以农业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为基础,以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的畅通有序为前提,其标志是系统与系统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高效运转
四、自然生态平衡与农业生态平衡的关系
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联系上看,农业生态平衡包括自然生态平衡;从区别上看,农业生态平衡中加入了人的因素,而自然生态平衡则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人的活动,尤其是农业生态平衡不能脱离自然生态平衡,它与自然生态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调
一、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含义
(1)生态经济系统失调是指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生态经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间所呈现的不协调以致对立的状态
(2)这种生态失调首先表现为内部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之后渐渐失去自我调节能力,最后导致外界生产力的下降及其经济与生态间的恶性循环。失调的实质是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
二、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重要标志
1. 结构上的标志
① 一级结构上的标志为成分缺损
这种成分缺损是一种营养结构成分的缺损,即内部一个或几个部分的消失,如森林、草原的消失等
② 二级结构上的标志为成分变化。 这是一种形态结构上的失调。主要是结构成分的变化及系统内某一成分结构的变化,如生物种类的减少和种群数量的下降等
成分变化或结构失调的具体表现
其一,生产者——植物结构的层次减少、成分变化。如草原超载过牧,导致了优质草种的减少和草质结构发生变化
其二,消费者 — 动物种群结构的成分变化。主要是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或灭绝及其整个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的失衡
其三,分解者 — 微生物与土壤生物结构的成分变化。微生物和其他土壤生物是动植物残体得以分解和还原的主要力量,但它们各有侧重点,只有比例协调,才能保持整个生态的平衡
其四,环境结构的变化 — 气候、土壤、水域等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稳态失调。比如,气候、土壤、水域等环境的污染,都会导致一批生物的死亡或消失
2. 功能上的标志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转化,生态平衡的失调主要是指基本功能的退化。这种退化的具体表现是:
① 能量受阻 能量受阻是指能量在某一营养级上受到阻碍。如农作物施肥不当就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吸收、
生长与发育,进而引起生态失调
② 物质循环中断 物质循环中断是指物质循环在某一链条上的终止。如大量反复割草,就会减少草原土壤的物质元素的补充,进而影响其正常循环
3. 效益上的标志
① 在生态效益上,生态失调导致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到生产与生活,而且还危及着人类的生存。如森林的砍伐导致河流湖泊承载力的下降和洪涝灾害的发生等
② 在经济效益上,生态的失衡导致了投入产出率的下降和巨额的经济损失,推动了生态建设成本的上升,
进而影响了经济效益
③ 在社会效益上,生态的失衡引起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空间的缩小,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而导致社会效益的下降
三、农业生态经济的失衡
1. 微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失调
① 原有的稳定结构逐渐解体
② 复杂结构演变为简单结构
③ 有利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构被不利于经济再生产的结构所取代。粮食结构取代农牧结构就引起了生态功能的失调
2. 宏观生态经济平衡的失调
(1)空间结构的单一或缺损
当生态经济系统难以承受外来压力时,其食物链关系就会受到破坏:
其一,第一性生产力会因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
其二,在食物链网中,其营养如果受到伤害,其能流、物流就会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紊乱和部分机能的破坏。这样一来,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就会严重缺损,其稳定性将严重削弱
其三,绿色植被的减少也会引起消费者数量的降低,进而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其中,森林就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立体结构的代表,森林的兴衰就是影响生态平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可以说,生态经济系统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衡
(2)种群结构的恶化
种群结构的恶化是指种群数量和类别的消失,致使种群之间及其内部平衡关系处于失常状态。这通常表现为有害种群的大量繁衍和有益种群的大量减少
(3)资源的退化与减少
①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减少。主要是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的扩大及其优等地的减少
② 土壤的污染和土质的下降。近年来,工业?°三废?±和农业残留物(残留农药、催生剂、农膜、生活垃圾等)大量增加,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了土质的下降
③ 水资源的减少和水质的退化。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水资源的需要量,工业污染的增多又进一步破坏了存量不多的淡水资源,而且还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和水质的退化,引起了水域生态的失衡 ④ 农业生物资源的减少。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及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森林、草原和水资源的枯竭,致使农业生物资源大量减少
⑤ 气候条件恶化。近年来,工业三废的排放和植被的减少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和气候条件的恶化,不仅洪涝虫旱灾害频频发生,而且土地沙化和沙尘暴现象也十分严峻
四、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下降
1. 系统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结合的产物
(1)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表明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已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系统的运转背离了生态平衡法则,导致了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地产出率的下降和农户经营收入的滑坡
(2)随着土地生产力的滑坡,森林、草原生产力也会下降
其中,森林生产力的下降表现为复杂生物种群的简单化,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及其纯收入都有所下降。草原生产力的下降表现为草场退化、草质下降,其载畜量和利润率不断降低
2. 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的高低是系统结构与功能是否健全协调及其综合效益大小的总量度 在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与失调的矛盾运动中,整个系统结构与功能比较健全协调、综合效益较好,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水平也较高,反之,则较低
在此,通过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分析,可以找出导致失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引起生态失调的有关潜在因子采取主动的防范手段,以推动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第三节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途径
一、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
(1)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多样,各类系统中的生物、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而且发展过程不同,人类的干预及其各种要素的输入输出状况不同,进而使各类生态系统在不同时序(时段)上呈现出
不同的平衡状态
(2)这些平衡状态大体上可分为最佳平衡态、比较平稳的平衡态、局部平衡态以及平衡被打破态等基本类型
(3)因此,在实现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决不能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类型的平衡状态加以科学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所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2. 优化原则
优化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在由失衡向平衡状态转化的过程中,对各种措施、对策与方案的比较与择优 ① 第一性生产力最大原则
第一性生产力即绿色植物生产力,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要扩大发展这一生产力,就必须扩大森林、草原面积,使整个绿色植物的覆盖率达到最大限度,进而为生态平衡创造条件
② 生态经济损失最小原则
在对生态平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时,尽量要选择哪些经济损失最小、生态效益最大的方案
③ 主导失调因子优先原则
在比较分析中,要找出导致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各种要素中的主导因子,并优先对这一因子进行重点处理,以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
3. 综合效益原则
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属于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的范畴。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生态效益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生态平衡及其环境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入产出的比例,成为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效益表现为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即水土流失的下降、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绿色植被覆盖率的上升以及各种病虫害的减少等
(2)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进行改造活动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具体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良好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成本的降低、产出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
(3)社会效益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即人类所改造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效益表现为人类健康的改观、各种疾病的控制以及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善等等
(5)现阶段,生态平衡的实现,实际上就是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现实生活中,生态经济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反映着自然生态的平衡、经济的平衡和社会发展的平衡,这三个平衡最终统一于生态平衡。而且,只有生态平衡了,才能产生上述三种效益
(6)在此,生态经济学的效益观是一种综合效益观,它要求人们不要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主张以综合效益指标作为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由此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协调原则
(1)协调原则是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要素与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相统一的原则
协调原则要求各种政策、计划的实施要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建设,强调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要协调统一
(2)在此,国家要遵循生态经济系统规律,在制定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人口政策、投资政策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等方面,要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及其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出发,统筹兼顾,加强协调,以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途径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在此,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
1. 用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战略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用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战略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迫切的
(1)树立生态经济平衡的观点,不仅要看到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矛盾,而且还要看到二者间的统一性 其一,一般说来,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前提和基础。生态上的不平衡,往往可以通过经济上的不平衡表现出来。同时,经济上的不平衡,常常导致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开发,进而成为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 其二,经济平衡能够推动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反过来,生态的平衡能够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而推动经济的平衡。因此,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经济、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树立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观点,既要充分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要看到人类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其一,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既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因素,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 其二,人类既可能是生态经济平衡的破坏者,也可以是生态经济平衡的维护者、建设者
因此,只有承认并发挥人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2.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强生态经济平衡的设计工作
(1)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经济、科技、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开发建设规划将渐渐融为一体,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推动下,一门崭新的工程设计---生态经济平衡的设计工作蓬勃兴起
(2)生态经济平衡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经济模式的选择
① 在现实生活中,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这两个目标常常难以同时兼顾,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状态。因此,在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之间作出最佳目标模式的抉择便成为生态经济设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 可以说,随着人们对生态经济规律的认识以及科技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出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同步增长的优化设计
③ 这种生态经济平衡的优化设计,必须从生态经济的客观现实出发,兼顾生态与经济两个目标,进而获得最佳效果
3.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与经济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的平衡
实际上,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是人类盲目开发所造成的。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必须从无节制的过度索取转变为以保护涵养、改善资源状况为目标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平衡
3.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与经济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的平衡
① 必须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坚持索取量小于产出量的原则
比如,森林的采伐、水产的捕捞以及草场的载畜量都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这是生态平衡得以维护、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
② 要合理调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食物链
食物链是整个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渠道,只有合理调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食物链,保证流通渠道畅通,才能真正维护生态经济的平衡
③ 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
各种水利工程和现代化生产设施的构建,都必须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④ 要创造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更大的生产力,推动生态经济系统的不断优化
在此,从整个生态经济系统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仅仅维持原有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创造出更高的自然和社会生产力,才能推动生态经济系统的不断优化
4. 加强生态经济管理,自觉维护生态经济的平衡
(1)实践证明,要确保生态经济系统长久的平衡,就必须对现有的生态经济平衡加以管理,如国土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等
(2)尤其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经常性的生态经济管理,通过维护与改善生态经济平衡来实现
(3)加强生态经济管理,遏制污染、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不仅是推动生态经济建设、而且也是维护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保证
第八章 生态经济中的人口问题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一直在自然演化着。自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开始干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运而生
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一个自主的实体,既受制于自然,又改造着自然,并与自然相互作用
1.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1)自然对人的影响
① 自然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
②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③ 自然的演变既慢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制约着人类的发展
(2)人对自然的影响
一、人对自然施加着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创造着人工自然
二、人对自然还有消极的破坏性影响,进而引起自然生态的失衡
卫 埃利希关于人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计算公式
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单位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系数
2. 人类的自然观
(1)我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的几种观点
① 儒家的效法自然说?±
② 庄子等人的因任自然说?±
③ 荀子等人的改造自然说?±
④ 以《易经》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说?±
(2)西方关于人与自然的几种观点
① 环境决定论
② 环境可能论
③ 人类决定论
④ 人地协调论
二、生态经济系统中人的地位
生态经济系统主要由人口、环境、资源、物资、资金、科技六大要素构成。其中,人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因素。人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人是调节生态与经济两大系统关系的唯一主体
① 人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主体
② 人类能够调节自然,引导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③ 人类还可以调整自身数量与素质,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生态系统相协调
(2)人的消费需求是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动力
① 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生产活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生产的发展,进而成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动力
②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温饱、享受和生态需求是人的消费需求的三个层次,它分别对应着生态经济系统的三种类型:即人对自然屈服型、人对自然掠夺型、人与自然和谐型
三、人口发展理论
1. 人口规模的演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纪元初期,全球人口只有 2.5 亿,1750 年猛增到7.28 亿,1850 年为 11.7 亿,1950年为 24.8 亿,2000 年已达 60 亿
西方关于人口规模演变的四个阶段
① 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阶段
② 死亡率下降阶段
③ 出生率下降阶段
④ 人口稳定阶段
2.人口理论
(1)最优人口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任一时期都会有一个确保收入最大化的最优人口规模,这一最优人口规模就是适度人口规模
最优人口规模是指人口数量与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其质量稳步提高,结构比较合理的人口规模
(2)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
一些学者用新古典经济理论来分析家庭生育决策。他们认为,养育孩子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其收益有经济和精神收益两种,其成本也有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之分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愿意养育孩子,以便年老时有人赡养,也有精神寄托,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第二节 我国人口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中国人口的变动
(1) 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人口倍增的三大台阶
① 中国人口增长周期性大起大落,呈现出一定的循环性
在每个王朝的开始之际,减税降负,经济增长,人口剧增。到了王朝中期,人口增长到极点,人地矛盾加剧。到了王朝末期,赋税加重,收入滑坡,人口增长率下降
② 中国人口增长的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是由先秦时期的1000 多万猛增至西汉的 6000 万;第二个台阶是康乾盛世时期,由 1亿猛增到 3 亿;第三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由 5.4 亿猛增到 13 亿
(2)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数量多、质量差、就业矛盾突出
① 中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例大,过剩状况严重
② 中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面临着新一轮人力资本短缺的危险
③ 农村已形成潜在的失业大军
(3)中国人口增长的新趋势:
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并相互叠加
① 总人口增长高峰。2050 年接近 17 亿
② 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20年,60 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 3 亿
③ 劳动人口增长高峰。2040 年,劳动年龄人口将接近 10 亿
在 21 世纪 20-40 年代,中国人口将进入三大高峰期,养老、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将接踵而至
二、人口过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自然资源接近承载极限,资源的持续利用受到威胁
20 世纪末,我国土地生产力即年均生物产量为 32 亿吨干物质,可承载人口 9.5 亿,超载 3 亿多。土地的潜在生产力约为 72 亿吨干物质,按温饱标准计算,最多可承载 16 亿
可见,我国人口压力早已形成,资源的承载已达到极限,许多地区都在超负荷运转、超极限开发,资源的匮乏与耗竭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人口增长加大了土地资源的压力,加剧了人与土地的矛盾
①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将进一步减少。② 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土质的下降与退化。③ 建筑、工业和其他用地不断增加,加剧了耕地尤其是人均耕地的递减趋势
(2)人口增长加大了森林资源的压力,也加剧了森林资源的供求矛盾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6 ,位居第 120 位。由于人均林木蓄积量很低,森林资源的压力愈益沉重。再加上盲目砍伐,森林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3)人口增长增加了水资源的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
目前我国年均降水量为 6 万亿立米,占全球总量的 5%,居世界第三。水资源总量为 2.8 × 1012 立米,居世界第六
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约为 2000 多立米,约为世界平均数的 1/4,居 120 位左右。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约为世界的 80%
(4)人口增长加大了能源压力,加剧了能源短缺状况
我国煤炭储量约 1×1012 吨,陆上石油储量为(500-1000)×108 吨,海上约为(100-150)×108 吨。若按小康水平的人均能耗 2 吨计算,16 亿人口每年需要 3.2×108 吨标准煤
(5)人口增长加大了对物种资源的压力,破坏了物种的生存环境
我国生物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在 1000亿美元以上。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盲目开发浪潮推动下,大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2. 过量的人口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一,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其二,沙漠化面积迅速增加,沙尘暴此起彼伏
其三,内陆河流与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其四,农村环境污染开始加剧,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第三节 我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一、 人口容量研究的意义
1. 关于最终是否会有答案问题的争论
(1)一种观点认为,人口承载力研究所涉及的关系太复杂,许多标准太主观,难以得出精确的答案
(2)多数学者认为,人口容量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推算出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答案会越来越精确
2. 人口容量研究的意义
① 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控制人口必要性的认识,有助于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② 可以了解各地人口的压力状况,揭示人口分布规律,为地区人口迁移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人口容量的含义
1. 人口容量的含义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由于时间、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人口容量具有不同的规定性
2. 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① 地域的开放程度 ② 时间的长短 ③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④ 生活水平的高低 ⑤ 社会制度与分配方式 ⑥ 发展目标的差异 ⑦ 承载人口的基础
三、人口容量的特点
(1)人类在人口容量上具有主观能动性
(2)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
(3)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的制约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4)人口容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5)瓶颈资源?±对人口容量具有制约作用
四、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的估算
(1)早在建国前,部分学者就开始关注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为中国人口4 亿最后,孙本文从粮食生产和就业状况出发,指出 8 亿人口最佳
(2)雪原、陈玉光从就业角度研究了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他们根据固定资产、技术装备和劳动人数之间的关系,认为百年后中国人口应在 6.5-7 亿之间
(3)宋健等从食品和淡水供应的角度估算了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他们认为,若要达到美、法目前的生活水平,中国理想人口应在 6.8 亿以下。从淡水资源上看,最佳为 6.5 亿
(4)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在 1986 年对中国土地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把全国划分为富裕、临界、超载和严重超载 4 类地区,认为粮食总产可达 8.3 亿吨,最大人口承载力为 15.1-16.6 亿
(5)胡鞍钢从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结构等角度探讨了中国适度人口目标。胡鞍钢认为,从就业上看,2050 年为 13.8 亿;从提高人均收入上看,2100 年为 20 亿,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则为 8 亿;从农业资源承载力上看,最多 16 亿;从防止老龄化上看,2100 年为10-13 亿。因此,中国适度人口目标是:2050 年为 13.1-15.1 亿,2100 年为 12.2-14.4 亿
(6)部分学者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上估算人口承载力。按照维持人体健康的食物需求标准计算,潜在的人口承载力为 17.2 亿。若超过 18 亿,生活水平实难提高
(7)朱国宏从土地资源所能提供的实物量来研究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他认为,按照人均粮食 500、550 和 600 公斤计算,中国最大的人口承载力分别为 16.6、15.1 和13.8 亿
(8)袁建华从水资源和粮食产量上研究了人口容量问题。他认为,21 世纪中叶后,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中国粮食产量的最大承载力为 14-16 亿
总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适度人口容量问题。从整体上看,14-16 亿的人口容量是多数学者的共同观点。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临界点,这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四节 我国人口失控的原因与对策
一、我国人口失控的原因
(1)人们的生育动力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① 传统观念的影响 ② 二元经济的制约 ③ 家庭观念的存在
(2)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农民策略空间扩大
① 农村经济改革扩大了家庭自主权,增加了生育自由度
② 家庭利益主体的突出,弱化了原有的群体制约关系
③ 经济体制的改革严重削弱了农村管理系统中的人口控制能力
(3)国家生育政策不断松动
① 生育二胎的照顾面不断扩大,生育率的反弹在所难免
② 政策多变、奖惩不一、方法简单、经济落后以及农村干部素质低下等等,都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
二、控制人口数量的对策措施
1.人口控制的基本思路
我国人口控制的关键在农村,在搞好计划生育的前提下,我们要把着眼点放在经济发展上,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条件。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以及城乡关系政策
2. 人口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大舆论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党的人口政策,以此唤起民众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推动生育欲望的降低。同时,强化社会舆论,增大舆论压力;耐心宣传政策法规,明确奖惩条例
(2)不断加大行政手段的执行力度。在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大力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稳定农村计生队伍。同时,广泛动员党政工团各方力量,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3)合理确定人口控制目标。从目前来看,2020 年力争控制在 15 亿以内,16 亿后实现零增长,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
(4)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目前,在稳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要继续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依法合理安排二胎的指标与比例,并把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推至各个少数民族
(5)科学利用经济手段遏制生育欲望
其一,在城乡经济发展中,要为广大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其生存空间,推动生育观念的转变
其二,要继续实施有关独生子女的各种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
其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税收制度,加大激励力度
其四,通过消费观念的转变,逐步降低人们的生育动机
(6)积极推动人口控制机制的转变
① 近年来,在人口控制中,我们逐步积累了一套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和经常工作为主的先进经验,这些必须继续推广实施
② 通过综合治理与工作方法的改进,把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人口控制逐步转移到行政手段与利益调节相结合的轨道上来,最终建立一个以利益调节为主的新机制
(7)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通常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两方面构成。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优生优育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人民体质的改善
其次,在全面推行 9 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尽快把义务教育延长至 12 年,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由此推动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促进生育率的稳步降低
第九章 生态经济中的资源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自然资源即自然界中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分类方式也各不相同。通常,从自然资源的再生性上,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1.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也叫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是指被开发利用后可以自我恢复或再生,进而可以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它有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之分
(1)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富有生命机能的种群的总和。它主要由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构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
(2)非生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没有生命机能的物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
2. 非再生资源
非再生资源即不可再生或不可更新资源,是指随着开发利用其存量将逐步减少,短期内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这主要是指各种能源矿藏、金属矿藏和非金属矿藏
三、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属性
(1)整体性
① 自然资源中的土地、生物、气候等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或系统
②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任一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都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使其他资源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树立起整体性的观念
(2)区域性
① 自然资源依存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分布与组合上有着明显的区域性
② 自然资源的这种区域性是人们对生产力进行布局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因地制宜,注意发挥自然资源的区域优势
(3)多用性
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然资源的多用途性将越来越明显
(4)二重性
① 自人类社会以来,自然资源就是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经济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② 一旦破坏了自然资源,就等于既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又破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自然资源的二重性。因此,人们既要重视开发利用,又要予以保护与管理
(5)有限性
① 任何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这种需求无限性和供给有限性的矛盾将愈益突出
② 只有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讲究资源利用的长远效益,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自然资源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1. 自然资源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实体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由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资源中的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和非生物资源一起,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实体,进而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
2. 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构成。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运转,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3.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猛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与日俱增。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 如何开发自然资源、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的改观,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自然也成为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五、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 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
① 我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473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② 我国农业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耕地面积 1.2 亿公顷,居世界第三;森林 1.5 亿公顷,居世界
第五;草地 4 亿公顷,据世界第二;河川径流量 2.7 万亿立米,据世界第六
③ 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其中人均耕地不足 1.3 亩,不到世界平均数的 1/4;人均草地不足 4.2 亩,为世界平均数的 1/2 ;人均森林不足 1.5 亩,为世界平均数的 1/6 ;人均水资源不足 2000 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 1/4
④ 今后,随着人口高峰期的到来,人均资源占有量将不断减少,人与资源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⑤ 此外,由于我国有着广阔的土地、山林、湖泊和海洋,因此,生物的多样性十分突出,珍稀动植物的种类也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较少
2. 低劣资源的比重较大
① 在草地资源上,中下等草地占 87%,且季节与地域分布不均,平均 1.3 公顷的草场才能承载一只绵羊 ② 在林地资源上,一等地占65%,潜力较大。但中幼龄林地的比重偏高,林木生产力偏低
③ 在耕地资源上,我国耕地虽然大多都是土质较好的地块,但耕地本身的质量却相差悬殊,上等地即高产田大约只占 40%
3. 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南方地区水多地少,水资源占81%,但耕地只有 35.9%。其中西南地区水资源占 70%,但耕地不足10%。北方地区则水少地多,耕地面积占 64.1%,而水资源只有 19%
4. 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后备资源普遍不足
目前,我国宜耕土地的利用率已高达 90% 以上,未耕土地中的可耕地的比重极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
一、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指界定人们对各类资源所有权益的一种制度。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实际上就是自然资源权益的归属制度
二、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1. 自然资源的原始共有阶段
大约在 1 万年以前,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开创了原始的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只能维持着原始公有制。大家共同拥有生产资料,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后来,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原始的公有产权制度渐渐瓦解
2. 自然资源产权的封建所有阶段
① 在封建社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自然资源的产权大多表现为土地产权
②商鞅变法?±以后,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但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尚未一部明确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土地产权的转让往往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换,具有明显的强买性质,由此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
③ 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人为地造成了劳动者与其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了土地的荒芜和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自然资源产权的社会主义公有阶段
①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自然资源产权的公有制便应运而生 ②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自然资源采取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形式,但自然资源的产权关系却在日趋多样化 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资源利用关系将日趋复杂化,单一的产权关系开始分解为若干方面,并从法律角度规范了权属关系,落实了相应的管理权
三、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方式
在计划体制下,资源是按计划无偿调拨的。同时,由于资源使用者的经济利益与其资源利用是脱钩的,因此大家都不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问题。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
(2)市场方式
① 市场配置方式主要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来实现
② 市场方式运行的基本前提是产权关系清晰,具有独立的产权主体
③ 资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主要通过买卖关系或契约合同在不同产权主体间转移
④ 市场配置方式的优点:一、通过公平竞争,可以合理调整各个产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二、通过公平竞争,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三、可以使独占性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⑤ 这种市场配置方式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短期行为,以致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三节 自然资源管理
一、 自然资源管理的含义
自然资源管理是指按照相关规范对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行为主体实施的各种社会约束
二、资源管理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1.资源管理的对象
资源管理的对象从物质属性上可分为土地、水、气候、生物、海洋和矿物等六大类
资源管理的内容
(1)权属管理
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方面。从所有权上看,我国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的转移只在国家征用集体资源时得以体现。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权属管理实际上就是使用权的管理
(2)利用管理
① 利用持续管理 ② 利用方式管理 ③ 利用效率管理
3.自然资源管理的特点
① 宏观战略性 ② 综合性 ③ 结构性 ④ 科学性
三、资源管理的方式
(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指运用行政手段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这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
(2)法律管理
法律管理是指运用法律手段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这是其他管理手段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
(3)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手段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4)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划和区划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进行的管理。这是避免盲目开发和掠夺性开采的有效手段
四、我国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
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宪法》、《农业法》都作了相关规定。同时,还颁布了《水法》、《土地法》、《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和《矿产法》等专项法律。此外,还有几百部地方性法规
(1)我国资源权属制度
① 所有权包括国家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② 所有权可以与使用权相分离。③ 承认并保护承包经营权
(2)资源调查评价制度
由于自然资源的空间布局及其变化趋势是制定开发政策的基础,因此,资源的调查评价制度便显得十分重要
(3)我国资源规划制度
① 规划都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② 规划可分为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③ 规划要报经主管部门批准。④ 规划的修改要经过原批准机关核准
(4)资源保护制度
资源保护制度是自然资源法的核心制度之一,各类资源环境法中都有大量直接间接的保护条款。比如,渔业法中禁渔期的规定就是一种渔业资源的保护制度
(5)资源许可审批制度
自然资源的许可审批制度是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进行确认的法律制度
五、加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1.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保护中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① 缺乏一个有效的综合管理及其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② 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与法规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
③ 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产权制度的建立
④ 不合理的定价方式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⑤ 缺乏有效的政策分析与决策机制,导致了政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⑥ 管理上过于分散,难以统筹协调
2.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
目前,有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社会实践,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的定价问题。可见,加强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确已迫在眉睫
(2)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
① 建立资源实物账户的核算体系,主要以相应的实物单位计量各类资源的存量和流量
② 建立资源价值账户的核算体系,主要是在评估的基础上核算各类资源的价值及其变动量
(3)建立一个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
在此,重点要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有偿使用制度的完善,推动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有效保护,确保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
论述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如何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
第十章 生态经济中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 生态环境概述
一、生态环境的含义
(1)环境的含义
环境即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指地表以上 15 公里以下的大气层和厚达 11 公里的地壳
(2)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二、生态环境的构成
(1)从人工干预程度上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 自然环境是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耦合而成的,它包括气候环境、土壤环境、水体环境等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及其生物生态系统等有机环境
② 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工程环境和人工生物环境。工程环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造的工程设施。人工生物环境是人类为了一定的经济目的所建造的各种陆生或水生生物群落
③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和狭义的社会环境两部分。经济环境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城市化、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组织与人群结构等
(2)从微观生态环境上可分为庭院生态环境、村落生态环境和城镇生态环境
① 庭院生态环境是由各类建筑物和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位。它担负着生产和生活双重功能,成为庭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村落生态环境是由许多庭院环境构成的村落复合体
这是农村人口的集居地,我国传统的村落大多缺乏统一的规划,分散零乱,基础设施差,必须加以管理 ③ 城镇生态环境是由高度密集的人口及其人工化建筑物和小块绿色植被构成的空间体
(3)从宏观生态环境上可分为自然地形单元生态环境和行政区域生态环境
庭院、村落和城镇生态环境属于微观生态环境的范畴。微观生态环境即人类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所依赖的环境要素的集合,实际上就是人类的聚落环境
① 自然地形单元生态环境一般以水系来划分,故此被称为流域。通常,每个水系都会形成一个自然单元,其生态环境往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② 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在不少国家,行政单元与生态单元往往相互重叠,且后者服从于前者
三、生态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是一个生态经济问题
生态环境与人口群落相结合构成了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又与人类经济活动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生态经济系统。这种生态经济系统牢牢建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上。所以,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经济问题
① 环境保护是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
其一,社会再生产实际上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转换的过程,在此,环境的退化会耗竭再生
产的基础与后劲
其二,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资源环境的再生产,环境保护就是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
② 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其一,人类的盲目开发 — 毁林开荒、围海围湖造田等破坏了生态环境。其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了环境质量 ③ 环境问题既是一个生态问题、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而资金的解决又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和国家政策紧密相关
④ 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是人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最后都会通过空气、水源、土壤和食品污染汇集到人体内,进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寿命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① 有机物污染 ② 化学污染
③ 工业三废污染 ④ 地貌破坏
⑤ 植被破坏 ⑥ 大气污染
第二节 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
(1)历史的遗产 — 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先天不足
① 很久很久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是相当优越的。先秦时期,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 50%以上,其他地区比例更高
②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生活需要,毁林开荒的规模不断扩大
③ 到建国前夕,我国森林覆盖率降至 13% 左右。森林、草原与耕地不断退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已呈现出先天不足的特征
(2)盲目发展的代价 — 建国后对生态环境的第一次冲击与破坏
① 建国初,由于在城乡建设和工业布局时考虑到了环境问题,因此矛盾尚并不突出
② 后来,**的推进拉开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序幕。在盲目追求高速度的思想支配下,大量条件简陋的工业企业蜂拥而起,给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3)无视环境问题的后果 — 建国后对生态环境的第二次冲击与破坏
**期间,在高产值、高速度的思想支配下,五小企业遍地开花,重复性工业体系和?三线建设以及农业中的盲目开荒造田,加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4)经济高速增长的共生物 — 建国后对生态环境的第三次冲击与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虽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追赶发达国家的急切思想支配下,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活动与日俱增,化肥、农药大量滥用,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愈演愈烈
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1)大气污染加剧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烟尘和酸雨的危害最大。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整个烟尘和酸雨的密集度迅猛增加,大气环境不断恶化
(2)水污染日益蔓延
近年来,水污染的蔓延严重破坏了现有的水环境,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目前,工业废水多数都难以达标,造成了大范围的污染。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以及近海海域的水质严重恶化,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3)固体废物剧增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已超过 15 亿吨,城市垃圾也已突破亿吨大关。其中,工业废弃物堆放面积已超过 10 万公顷,致使全国 2/3 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严重污染
(4)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依然偏低。尤其是北方和西北一带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萎缩,沙化威胁十分严重。不少地方草场退化,土质下降,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锐减,部分物种已经灭绝,整个生态环境愈益恶化
第三节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我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是环境问题的历史成因
①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极大,许多地方自然生态系统相当脆弱,调节能力较差,失衡概率较高
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地势西高东低,在重力梯度和水力梯度作用下,水土流失压力极大 ③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大陆性气候,旱涝病虫灾害频频发生
④ 我国还有大量的沙漠、戈壁滩难以及时改造,生态环境的先天不足十分明显
(2)人口的持续增长形成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① 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后来,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加深
② 建国后,我国人口成倍增长,人均耕地逐年下降。局部地区人口严重超载,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迅猛增加,进而在客观上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
(3)发展战略的失误和经济过快增长的冲击
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我国确立了赶英超美的发展战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及**的出现导致了经济的畸形增长,对自然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明显加剧
(4)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都经历了低水平盲目扩张和掠夺式经营与污染破坏这一无法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也不例外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因——市场失灵
1. 外部性引起了环境恶化
外部性即人们的经济活动对社会或他人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具体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方面
(1)正外部性问题
农民为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而植树造林或把低洼的地块改造成鱼塘水库,由此产生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稳定气候等生态功能。这就是农业生产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即经济活动的正外部性
(2)负外部性问题
负外部性也叫外部不经济,比如,部分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其工业?°三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这就是企业活动给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
2. 资源共有导致了掠夺式经营
(1)资源共有的社会危害
由于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共有造成了对地下水、地下矿藏尤其是海洋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由此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2)解决共有资源掠夺式经营的主要措施
① 可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共有资源改造为私人物品,由此增强人们保护资源的积极性 ② 进行总量限制与配额生产
③ 利用税收手段控制资源开采量
④ 实行休渔、休耕制度,以此推动资源的恢复
⑤ 进行人工繁殖,强行保护
三、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1)控制人口增长在此,重点是要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
(2)搞好城镇与村镇规划及其庭院设计。主要通过科学规划,重点控制处理好各种废弃物、排泄物,力争变废为宝,减少污染
(3)增加植被覆盖,搞好绿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等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搞好城市绿化建设和农村环境改良工作
(4)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其一,通过行政与法制手段,严格控制乱占耕地现象;其二,通过耕作制度的改良,发展绿色与生态农业,保护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地生态状况
(5)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在此,不仅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要合理,而且第一产业内部即农林牧渔业之间的结构比例也要基本合理,以此推动环境的改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进行合理的移民工作
在此,主要是将多余人口从生态脆弱的地区迁移出来,以此减轻对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
(7)加强宏观管理,加大各级政府的环保力度
① 要重点发挥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资源管理与环保力度
② 通过必要的行政与法律手段,加强地区部门间的行政协调,督促企业和农民自觉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主动改进技术,消除污染,治理环境
(8)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社会宣传与舆论监督
① 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堵塞漏洞,以防促治
② 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加强宣传工作,增加环境问题的透明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③ 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推动生态环境的根本改观
另外,加快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引导与调节
① 通过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广泛推进绿色生产,变废为宝
② 通过财政、信贷和产权制度等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必要的经济补偿与惩治机制,重奖环境优良的生产企业,严惩污染行为
③ 科学界定资源环境的所有权、开发权,以此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从政策上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