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庸之道的作文
中庸之道的作文
一、常规性思考
1、 是什么
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折衷公允,持重稳健)
中庸之道是一种思想境界(至仁至义,中道合礼)
中庸之道是一种思维方式(理性思考,辩证分析)
中庸之道是一种处世原则(忠恕包容,和而不同)
2、 为什么
中庸之道有利于修养个人道德(追求仁义,平衡情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之道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中庸之道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人得其所,事得其宜,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3、 怎么样
对自己,追求仁义,克己守礼
对他人,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不即不离,不狂不狷,能好能恶,
以直报怨)
秉持人道,坚守正义
看问题,集思广益,求同存异
做事情,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二、辩证性思考
起: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处世原则
承:中庸之道适用于社会改良、社会稳定
转:中庸之道绝不是不讲原则、没有主见(不适用于社会革命)
合:中庸之道应该是秉持人道,坚守正义(因时而用因地制宜)
三、批判性思考
摆现象:发展经济,拜金主义;开发资源,涸泽而渔;对外开放,卖国求荣
谈危害: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内忧外患,永无宁日
挖根源:为官不义,为富不仁;追求政绩,自私短视;漠视民生,韬光养晦
提措施:实行法治,重建道德;科学发展,稳健进步;改善民生,独立自主
四、发散性思考
中庸之道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合乎仁德、恪守礼义的前提下,统一各种矛盾
个人与集体(部分与整体,私与公)
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
奉献与索取(劳动与报酬)
自立与依赖
自主与交流(开放)
竞争与合作
继承与创新(昨天与今天)
自由与纪律
人情与法制
民主与集中(专制)
物质与精神(意识)
情欲与理智
偶然与必然
现象与本质(外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
得与失 成与败 恩与怨 灵与肉 量与质 官与民 权与责 利与义
劳与逸
范文二:感悟教育的“中庸之道”
感悟教育的“中庸之道”
——读《为师之鉴》有感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范丽娟
郑立平老师编著的《为师之鉴——教师心头的那些悔与痛》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书”。郑老师在上学期赠给学校每位青年教师这本书~遗憾的是我因产假错过了。从同事那里借来~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
这本书中的案例的作者们都已经是教育专家了~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质朴娓娓道来~充满真情实感~其痛悔之情每每令我感同身受,案例后的“专家提示”高屋建瓴~睿智的分析点评让人对案例有了更深刻的审视与思考。而且~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不时地联想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许多失误~与文中的观点相印证~让我对自己曾经的不当行为进行反思与剖析。
两年前~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那时~班里有四五个孩子是我心头之痛——每每考试总不及格。他们都是其他学校“劝退”的~家长在小区买了房子~成为业主后就把孩子转到我们学校来。时任班主任的我真是费尽心机:屡次家访、每天给家长发短信~隔三差五打电话——无济于事。最后~我对他们的家长绝望了:有的家长远在外地~经月不回~孩子跟着不识字的奶奶,有的家长生意忙的每天夜里很晚才回家,有的家长近乎文盲~只会写自己的名
字……。他们的说法惊人一致:孩子不听~管不住。我心一横:你们不管~我来管:于是~每天放学后~我把那几个孩子留在教室辅导功课~过关作业~巩固知识~往往到了七八点才结束。那时夜色已深~我先开车将那些孩子送到小区里~再开车半个多小时回家~吃完晚饭就九点多了~接着备课到深夜。如此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那一百多天的单独辅导确实有了效果:期末考试五个孩子中有四个终于及格了。
现在反思这件事~那时的我舍本逐末得可笑可叹。为了提高一点分数~我牺牲了我和孩子们本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生活——那几个孩子和我都身心俱疲~过度的劳累让我们感受不到教与学的快乐~更多的是急躁、气恼、指责和挫败。
在他人看来~我那时的行为貌似很“高尚”——那一百多天的每天几小时的辅导完全是义务的~我没有接受他们家长的任何财物感谢和宴请。
更深入地剖析
可是,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再做了,因为代价太大收益太小——这里的收益不是指物质的,。这里的代价是——我们的代价是幸福。收益是什么,只是提高了一些分数而已。
范文三: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2009学年教学论文
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作者:金勇勇
时间:2009年2月5日
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中国古代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切不可走极端,否则只会是适得其反;同时,它的产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人类历史上曾产生了四大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的三大文明已在历史的浪潮中逝去??只有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至今,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良的中国人一直都坚守着中庸之道,以此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这一点从人们对孔子思想的信奉中就能够看出来??时至今日,人们思想的发展与处理问题时产生的思维逻辑也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当然,这些也在现代教育中突出地显现出来。
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的中庸思想尤为突出。文章将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课堂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个不同方面谈谈其中蕴涵的中庸之道。
人们的思想总是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最终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达到了中庸。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找到一个适当的位子,一种恰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如果一味严厉,会让学生害怕老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反之,对学生管理太松,与学生走得过近,则会使教师的威严形象受损,再想严厉起来就困难了。一个
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初为人师,就先要对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而探索,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他们总是在“和”与“严”两个极端去寻找合适的位子,寻找与学生交流的合适距离;当两者达到平衡的时候,就能实现我们理想的结果——不厉而威,这两者缺一则不可。
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也需遵循中庸。如上课时,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走神,就马上训斥;学生当时会听课,但经常训斥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一味的迁就,上课又没有效果。因此,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走一点神,违反一点纪律;结果,只好让自己累一点吧??学生能学到知识就行了。如果过度的放纵,还是不行。因为教室过于嘈杂,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还会隐藏“安全隐患”。其实呀,中庸也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太过于极端就会走入另一个极端??这又回到了文章开头谈到的“中庸”的含义。
而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坚持这几个方面的中庸:一、观念上的中庸。父母对孩子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管的太僵太死。而是要掌握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正确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二、行为要求上的中庸。父母在对孩子的行为上,既不能让孩子我行我素,也不能对孩子的管理事无巨细。父母对孩子的管束上既要发挥孩子的天性,保持孩子的创造力;同时又应该对一些原则性的行为及时约束、疏通、引导。三、教育方法上的中庸。父母在运用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上,都不要不信,也不要深信不疑。在教育
孩子上需要智慧,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无论是运用表扬、批评等这些教育方法都需要适时适度,方法运用的好才能显现教育的大智慧。那么如何体现这种大智慧呢?我觉得就是要在家庭教育中用好中庸之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需要教育为它提供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材。实施创新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则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过犹不及,而是要追求中庸之道,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作者:金勇勇
时间:2009年2月5日
范文四:中庸之道的修炼 中庸之道 修炼
中庸之道的修炼 中庸之道 修炼
我以为中庸之道在教育管理者两项修炼,一是“放”,二是“诚”。
《中庸》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者理也,理来自于天命,任天理而行就是道,这正是道法自然的思想。接着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七情六欲未发之时就无所偏倚,谓之中,是道之本,人情发出去时又不离天理,谓之和,是道之用,能把中和推于极致,则天地万物各安其份,生生不息。
这样一套思维形成了治理上的“无为主义”,也就是小政府或不干涉人民生活的一套思想,诚如《中庸》的结尾语:“<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所以中庸之道主张,上善的领导是“不显”、“不大声以色”的,甚至是“无声无臭”的。这样的思想主张限制着权力由上而下的扩张,让人民自我组织,自我成长,自我协调,各安其位,生生不息,并相信这些自我组织会协调出社会秩序。
换成今天的管理来说,中庸之道在权力来源上主张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权力由下而上;所以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构就是网络式组织,由基层的人自组织成各个团体,再让团体相互连结成为网络;这种自组织为主的组织中最强大的激励措施不再是加薪、福利及分红,而是自组织的机会,给人一片空间,完全授权,任其发挥,自我组织。中国人是最会自组织的民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总是“跑马圈地、诸侯经济”特别发达的原因;中国民营经济中也总是充满了创业、中小企业、外包网络以及商帮、地区产业集聚,组织之内则总是有承包、挂靠、子公司、子集团等现象。而中国人的管理智慧以为上善的领导是懂得“放”的领导,给人空间,才能激发出中国人无穷的生命力与创意。
一流的领导要懂得用人物,能用经营一方的大将,放之千里之外,也能打下一片天下。二流的领导善于用人才,组成坚实的团队,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好的经理人则善于使用规章、流程、命令系统以组织人员,可以有一个如军队般严谨的组织。但很不幸,却有很多领导,一点小小的成功,或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养一些小人一样的人渣,以歌功颂德,要人前呼后拥,好自鸣得意。
中国人往往“一放就活”,但也往往“一放就乱”。如何放而不乱,中庸之道以为在于诚。
中庸的天道观下,治理天下要作的是九经:“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所以治理之本在于修身,前几项都是针对政府组织的治理,讲的却是一套对不同的人的关系处理之道,而不谈组织层级、命令、规章、工作流程的设计等等。后几项虽不是治理组织之道,却是治理人民之道,讲究的是要仁爱、要怀柔,使百工安居乐业。而修身之本在于诚,所以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换言之,领导人以至诚之心开始,可以让天下之人和谐,最后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份,生生不息。
换成今日的管理来说,就是以诚相交才能收服中国的人物或人才的心。
以史为鉴,马援是东汉开国名臣,也是中国开疆拓土的一代名将,以“马革裹尸”而知名于史。马援年轻时家里很穷,便到边疆进行屯垦畜牧。发了大财后散尽家财周济亲友,然后在天下大乱之中,听说隗嚣礼贤下士便前往投靠,很得隗嚣敬重。
当时隗嚣占据今天陕西西部、甘肃南部之地,未称帝,只自称西州大将军。而刘秀占据河南之地,荡平河北,也击跨了占据长安的赤眉军,称了帝。公孙述占据巴蜀之地,也称了帝。隗嚣派马援去观察两位皇帝,寻找结盟的对象。
本文由陈安之演讲讲座视频全集 http://www.880050.com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e鷅(I
范文五:中庸之道的应用
人们都很清楚, 孔子的伟大贡献不是他的政治思想, 而是他的教 学方法,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他“中庸”的人生哲学。 “中庸”就是在 政治上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在待人接物上走温、良、恭、俭、让 的怀柔路线。 柔是儒的中心含义, 所以又称孔子的学问为儒学。 孔子 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他把“中庸”视为人 生最高尚的品德。 然而孔子思想也曾与老子思想发生过共鸣, 为什么 不去发扬老子的“ 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的这种毫不 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 而要采取 “中庸” 的态度来处事呢?我想这与 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艰难经历有关。
周朝是一个典型的宗法世袭制社会, 贵族的政治地位都是按血统 关系祖祖辈辈承袭的, 底层的老百姓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 到了西周末期孔子出生的年代, 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和社会矛盾 的日益尖锐, 诸侯王这些中高层的贵族统治者, 为了权力的斗争不得 不破格从底层的自由民当中选拔人才,给自己出谋划策来扩大实力。 孔子就是在这个时期,从低层地位的武将家庭中走上了士大夫阶层。 他的出身远没有老子的血统高贵, 因此他不可能在周朝王室中谋取官 职,只能在诸侯国中找出路。
孔子熟读了周朝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贵族文化,所以他 能深刻地了解高贵血统的重要性。 由于孔子的出身卑微, 走上士大夫 阶层就必然是艰难的,所以他做事不得不采取小心谨慎的中庸态度。 然而在血统高于一切的宗法世袭制的社会里, 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 的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必须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以此和他们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 不然就会和老子一样孤掌难鸣, 不但受到孤立可能还要受到排挤,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 孔子的中庸处世哲学,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士大夫阶层的地位, 这种哲学经过两千年的实践一直到私有制还存在的今天, 每个人为了 能在社会上争取和保存自己的一席之地, 办事采用孔子的中庸态度就 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所以孔子历来被人们奉为圣人的原因, 是他 的人生哲学在社会上有实用的价值。
孔子为了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就必须承认等级关系以此来得 到统治者的赏识。要了解他的社会等级的内涵,可以通过他对“易” 的解释。因为孔子是“易”各卦爻内部含义的注释者,所以“易”中 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就必然含有孔子本人的思想理论。
孔子曰:“ 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 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 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 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 道德立而尊卑定矣。 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 天地之气必有始终, 六位 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围于四、盛于五、终 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 宗庙……。 所以极天地之变, 尽万物之情, 明王事也。 ” (注:六位, 是指每一卦中六条代表阴阳卦爻的上下重叠排列的六条线。 自下往上 数,第一为初,第六为上。每条线各代表一个等级。)从以上短短几 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士与大夫这两个阶层地位最低。孔子的“道”是
指天、地、人的界限,也可以说是人的等级观念的界限(也指孔子个 人“复礼”的理想和办事方法)。 “德”不单指人的美德,还含有以 下尊上不可逾越的尊卑关系。 “仁”是以上对下的爱心而言(上级爱 护下级) 。 平等关系的人相互关心和爱护为 “义” (兄弟般的关系) 。 他认为上面的专制是合理的,下面只能顺从。太庙的祭礼高于一切,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不在其内,所以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社会地位。 孔子认为读书人(士)高于出劳动力的人,说:“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就是老百姓要受到统治者的制约。子曰:“ 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 ”实际是希望君王能尊重臣子的人格,这也是士 大夫阶层的普遍愿望。但是他又说:“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他 认为对君王的礼节过多, 别人会认为你谄媚。 这证明孔子是一个自我 清高的人,对任何人的礼貌都是有限度的。孔子要求君子应:“ 志于 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 作为君子要立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要按照中庸之道去行事, 依靠的是对下级的爱心, 工作时要心情愉 快(艺:指六艺之一的工作内容)。其方法是:“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要做到 四点, 1:自己的举止要严肃谦恭。 2:对上级要恭敬。 3:对下级要 有一定的好处。 4:使用下级人员态度要像对待兄弟一样(民,我认 为不应当指百姓, 这里应指地位低的人) 。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就是说,君子在世上没有愿意和谁在 一起, 也没有不愿意和谁在一起, 是依照相互关心的程度比较出来的。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想干的事,不要先讲出来
而要迅速干完之后再说。 (学者解此句不解“欲”字,解为“君子讲 话要谨慎,办事要敏捷勤奋。”)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大小由 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 礼貌的运用, 最好是和和气气。 无论大事小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干, 有的事就行 不通。为了和气而和气,不用礼(等级)来节制自己的行为,也是行 不通的。然而正像子贡所言:“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 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 ” 子贡的意思是孔夫子只是教育我们如何 做一个正人君子不要做小人, 这一些话可以听到。 从来听不到如何做 才能回归于人的本性,如何做才能复合事物的自然规律。
孔子眼中的 “小人” 是出劳动力的人和他认为思想境界不高的人。 他说:“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只有广大农 民才关心自己的土地, 然而他说怀土者是小人。 他既然主张 “ 养民以 惠 ”然而却说怀惠者是小人。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不 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 既然贪图富贵是人之所欲, 为什么又说:“ 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无利可图如何富贵?如果“利”指贪图名 利, 可孔子说:“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从 《道 德经中》可了解到,在老子的心目中“为政以德”是统治者本所应当 去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们不应当有任何为己谋私 的个人目的。然而孔子却是为了自己能像一颗“北极星”一样,坐在 中央让群星都围着自己转, 这不是追求名利思想又是什么?即便是按 孔子的 “正道” 全靠自己的能力去当官挣俸禄, 目的不也是为了名望 地位和金钱之利吗?以此看来孔子所指的 “利” 是指做买卖从中渔利
而富起来的商人, 所以儒家最看不起的就是商人, 认为他们都是无商 不奸、唯利是图的小人。孔子在陈蔡之间受困,七日没有吃喝,如丧 家之犬,孔子犹抚琴而歌于室。子路、子贡二人相语曰:“ 夫子弦歌 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孔子知道后叹曰:“ 由与 赐小人也! ”。这里的“小人”是指二人不理解孔子的思想境界。不 管怎样理解这句话,都能表现出孔子的清高自负,还有点阿 Q 精神。 孔子又曰:“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注:女念汝)在说文解 字中:“儒,柔也”。儒就是温柔、柔和、怀柔,就是温、良、恭、 俭、让。孔子要求对待君子要如此,对小人不必。这样做明显是看不 起普通的劳动人民。
所以孔子的 “小人” 并非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行, 而是地位的高低 或者是对礼仪制度认识的深浅。 我们可以从五代时期, 画家顾闳中的 “韩熙载夜宴图” 中看到, 做为贵族的韩熙载是画中的主人, 画家把 他的形象画的最大占画面也最多, 这样去画贵族的形象, 就说明他是 儒家心目中的“大人”。画其他次要的人物大小各有不同,以此来表 现他们的地位高低。 画中最小的人物是送茶端水的使唤丫头, 这就是 儒家心目中大人与小人不可逾越的分界线。
在重新又把儒学奉为国学的今天, 说孔子的坏话就等于把炸弹扔 在了茅坑里免不了要“引起公愤”。没关系,反正是平头百姓影响不 了大局。说实在的,在不了解老子《道德经》的内容时,我确实认为 他的话就是真理。但了解《老子》的思想之后,我才真正的知道什么 叫做无私!真正地了解到共产党所提出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
个口号内在的辩证关系。 就是因为老子的思想太过于超前, 又不能像 马克斯那样仔细分析当时社会的本质。 在私有制刚刚发起萌芽的时代 就去要求统治者一心为公, 并希望他们能理解、 做到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此老子的思想被后来的一些儒者痛斥为“ 存天理,灭人欲 ”。和以 前有些人曾经认为马科斯的共产主义是“共产共妻”没事麽不同。
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