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有关悲悯的作文
有关悲悯的作文
篇一:“醒醒吧,悲悯之心”作文素材与话题
龙源期刊网 .cn
“醒醒吧,悲悯之心”作文素材与话题
作者: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2012年第12期
1.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史怀哲)
2.我们必须全力工作,组合善的精神力量,去对付现实世界的罪恶。
(海伦?凯乐)
3.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
4.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
5.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
6.凡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托尔斯泰)
7.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世界、他人不断博弈的过程。一个聪明人不会怨天尤人,而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消除心灵的隐患,培植生命中的宽容、悲悯和反省精神,让生命呈示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与明亮。(吴祖光)
8.阜阳大量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变成“大头娃娃”。该事件的受害者,一群刚出生的婴幼儿,如今仍然不得不面对手指伸不直、个子比同龄小孩矮小、脑袋很大而又无钱救治的残酷现实。(罗曼?罗兰)
9.北京知青张敏接到了回城通知,为照顾丈夫去后丢下的一大家子,留了下来,夜以继日地劳作。为了供他们上学,她甚至去卖血。当她把丈夫的五个弟妹都供养成大学生,她最终长眠于地下,牺牲的是自己,成全了他人。
(罗曼?罗兰)
10.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轧,随后肇事车辆逃逸。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对此冷眼旁
篇二:“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龙源期刊网 .cn
“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作者: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2012年第12期
【延伸训练一】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锐利的、伴
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
“良知”。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今人所说的知耻、
知愧、知恩??无不诠释着良知的内涵。可是,当今社会让有良
知者痛心疾首的良知沉睡、麻木甚或泯灭之事却时有发生。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
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
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
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
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篇三:作文建议:让笔下多一些悲悯
作文建议:让笔下多一些悲悯
就学生写作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选材较为狭窄,写作技法简单,语言重复罗嗦,思想较为单薄。尤其出现严重的不良倾向——情感虚假。为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而矫情敷衍,结构曲里拐弯,有一点情节,有一点儿内涵,好读而不耐读,内容十分稀淡。徒有空扬灵动的外表却缺乏真情实感和独特体验。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相当部分学生还在写作中充满了伪叛逆、伪天真、伪深沉,过分迎合世俗化的审美趣味。
而情感虚假的根本原因却是学生眼光仅仅局限于家庭、学校,我们没有将其目光引向沸腾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使其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本质认识。
面对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我迫切地感受到:写作技巧的灌输和反复操练只是作文教学的末技,我们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是——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沸腾的真实的生活,告诉学生中学生的作文不
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初涉人世的少年,一落笔,就满纸苍凉,很独孤很颓废很绝望很仇恨,仿佛受了莫大灾难与折磨的样子,仿佛这个世界虐待了他丢弃了他。”(北大教授曹文轩语)“中学生的作文更不应该是这样的:以叛逆为个性,以另类为时尚,以晦涩和忧郁为流行,人云
亦云,东施效颦??”(王栋生语),而应该是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
1(品味经典,体味悲悯情怀。
片断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体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下来了。
—— 朱自清《背影》
片断二: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他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似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杨绛《老王》
片断三: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吧。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她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2(美文品读,阅读苦难人生。
随喜(片断)
林清玄
在通化街入夜以后,常常有一位乞者,从阴暗的街巷中冒出来。
乞者的双腿齐根而断,他用厚厚包着棉布的手掌走路。他双手一撑,身子一顿就腾空而起,然后身体向一尺前的地扑跌而去,用断腿处点地,挫了一下,双手再往前撑。 他常常戴着一顶斗笠,灰黑的,有几根草片翻卷了起来,我们站着往下看,永远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能看到那有些破败的斗笠。
有一次,我带孩子逛通化夜市,忍不住多放了一些钱在那游动的铝盆里,无腿者停了下来,孩子突然对我说:“爸爸,这没有脚的伯伯笑了,在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孩子站着的身高正与无腿的人一般高,想是看见他的表情了。无
腿者听见孩子的话,抬起头来看我,我才看清他的脸粗黑,整个被风霜淹渍(zì),厚而僵硬,是长久没有使用过表情的那种,后来,他的眼睛和我的眼睛相遇,我看见了这一直在夜色中被淹没的眼睛,透射出一种温暖的光芒,仿佛在对我说话。
在那一刻,我几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这种心情使我有着悲痛
与温柔交错的酸楚,然后他的铝盆又响了起来,向街的那头响过去,我的胸腔就随他顿挫顿浮的身影而摇晃起来。
我呆立在街边,想着,在某一个层次上,我们都是无脚的人,如果没有人与人间的温暖与关爱,我们根本就没有力量走路,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见到了令我们同情的人而行布施之时,我们等于在同情自己,同情我们生在这苦痛的人间,同情一切不能离苦的众生。
3(作文建议:让笔下多一些悲悯
中学生的笔,应该伸出青春的象牙塔,在人世间的饥饿、贫困、
疾病、天灾、流血、战争的风风雨雨中去浸润。 怀着悲悯之心,描绘他们的生活
怀着悲悯之心,感受他们的痛苦
怀着悲悯之心,思考他们的命运
怀着悲悯之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悲悯不只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万物之间。悲悯传递着人世间的温情,悲悯呵护着世界的美丽。愿你怀着悲悯之心去提升心灵的温度,愿你的文字因为悲悯而变得更加温暖??
范文二:吃的悲悯与悲悯地吃
去年的某个时候,在某个城市机场的书店里,看到了一本余华的作品《活着》的新版本,就买了下来。其实我手头应该有这部作品的其他几个版本,之所以要买,根子里还是对这个作家和这部作品的喜爱。同样喜爱的,还有他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在我的认识里,在现当代的中国作家里,没有人能像余华这样悲悯地对自己所置身的这个族群这样慈悲和同情。这种慈悲,是等同身受的,又是上帝视角的,所以才既冷静又客观。 食、色、性,活着,活着吃,构成了这两部作品的主题。福贵也罢,许三观也罢,都在那里坚韧坚强地活着。在活着的宏大主题下,吃,是那么重要。 这很容易让我想起刘德华早年主要的黑帮电影《雷洛传》,在电影的结尾,晚年的雷洛在回忆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之后,在黄昏的池塘边,被他的仆人从回忆里唤回来请他去吃晚饭。他问仆人:你跟着我打打杀杀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啊?仆人垂手说不知道。雷洛说,就是为了吃饭。 中国人的吃饭哲学,就是这样朴实,活着的意义,就是吃饭,而吃饭,就是为了活着。 所以,当我在某一个夜晚,抱着ipad看完了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饥肠辘辘想寻找吃的冲动下,我突然悟道:其实,这部纪录片,其实应该改名叫《活着》。 用8个月的时间去等候小花菇,爬40米高的树去获取蜂蜜,用5年的时间去学会捉跳跳鱼……吃,是那么重要。 民以食为天,吃是头等大事。千里做官为的吃穿,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讲吃的重要。 知乎网上有个很神奇的帖子,说汉民族有什么天赋。有个答案是种菜: 汉代跑去西域屯田,大家严格地种菜。中原先进园圃技艺在西域屯田方面也有运用和发展。“韭三畦,葱三畦,葵七畦……城宫中亭园条,其出入多过条者勿减”“障卒十人……一人守园一人助”。《楼兰尼雅出土文书》500号简文也有类似的相关记述。“加浇种菜预作冬储”,即反映出屯区蔬菜种植培育之数量、规模等状况。 郑和下西洋。大家在海上种菜(其实是发豆芽),参见“为什么中国古代航海队很少得坏血病?”这个问题的答案。 出国搞外交,在大使馆里种菜。由于卢旺达物产贫乏,所以它的物价非常贵,使馆工作人员承担任务繁重的对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除了一些调味品从国内运过来外,大使馆还得承担自己种菜的任务。 跑出去维和,维和部队种菜:为了抵御疟疾等热带疾病,官兵们注重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抵抗能力。他们还在营地旁边开拓出一片“南泥湾”,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植蔬菜。业余时间,官兵们就花点心思“经营”地里的南瓜、黄瓜,不但从劳动中得到了乐趣,也为自己以罐头为主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新花样,每周吃一次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打牙祭”。 搞援建工程,晚上学种菜:当地物资非常匮乏,我们经常以饼干充饥。后来,援建人员白天工作,晚上还自力更生学种菜。 在伊拉克种菜:伊拉克到处都是骆驼刺,不是因为土壤不肥沃,而是因为洪水常年冲积,盐碱沉积在土壤中,地下水成了盐碱水,太阳一晒白色的积盐面都会泛生在地表,植物很难成活。直到我们自己科菜,我才理解,这里的土壤实在是太肥沃了,只要你浇水,只要你能船盐碱压下去,植物自己就会茁壮成长,其生长之快,好像在静静的夜晚,你都能听到它拔节的声音。 在白俄罗斯种菜,在苏丹种菜……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家都努力地种着菜。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天在苏州,晚上逛山塘街,看见一卖鸭脖的小推车,上面的广告语赫然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范文三:乾隆的悲悯心
伏尔泰说:人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物。这句话也许有点言重了,但说人性非常复杂,估计没人反对。以乾隆帝做个例子,你称他是暴君,绝对有理由,比如孝贤皇后逝世后,翰林院的官员在满语译文中将“皇妣”译为“先太后”,乾隆居然下令将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刑部官员全部革职;乾隆搞“文字狱”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执掌最高权柄60多年(做皇帝60年,做太上皇3年多),因牵强的理由杀掉的文人数不胜数。你说乾隆是仁君,也同样可以找到不少证据:乾隆即位不久就为遭父亲迫害的宗室大量平反,恢复他们的政治与经济待遇;他也比较关心民生疾苦,对普通老百姓常怀悲悯之心。
皇权时代,中国完全处于自然经济环境下,水利设施极其落后,靠天吃饭几乎成为农业的常态。一遇灾年,卖儿鬻女、流离失所、饿毙于途的情况比比皆是。乾隆一生重视救灾。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山东德州遭遇洪涝,大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因为水淹了房子,市民只好扶老携幼登上城楼,在城墙上过日子。由于缺少粮食,大家饿得喊爹叫娘。不巧的是,其时德州城最高官员山东督粮道颜希深到省城出差办事去了,那个时代又没有电报、电话、伊妹儿、微信、火车、汽车、飞机之类,联络极不方便。官仓虽然有粮,但因为主官在外,没人敢放赈。颜希深的老母何太夫人在官署中听到饥民哭声,询问署里官员为何不放粮,署员回答:放粮乃国家大政,必须等颜道员回来奏请上级批准才行,擅动仓谷,不但要丢官,还要赔偿。听了这些话,何太夫人大怒:“此何时也!犹拘泥于常法乎?况德州距离省城遥远,如果等我儿子回来,再经详奏核复,那么数十万灾民都将成饿殍矣!你们无须忧虑,马上开仓放赈,以解倒悬,如果将来朝廷怪罪下来,一切由我儿子承担;如果需要赔偿,我愿尽我家所有,查封以抵偿。”在老太太的力争下,粮仓终于被打开,数十万灾民得救。
何老太太的举动,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当然值得大力讴歌,但于国家既定法制却是一种破坏,得知此事,山东巡抚吓得瘫倒在地,他以擅动官仓、蔑视国家体制为由进行举报。乾隆在巡抚的奏折上批道:“有这样的贤良母亲和好官,为国为民,权宜通变,巡抚不但不举荐,还要弹劾,怎么能鼓励那些为国考虑者!”乾隆接着降旨:已动用的仓谷,允许作为正项核销,无须赔补,并且特别赐给颜母三品封诰。颜希深也因此平步青云,只有贡生学历的他后来做到了兵部侍郎和几个省的巡抚。
乾隆是一个喜欢作秀的人物,但他对何氏母子的善待却出自本心。雍正当政13年,共动用救灾银一百四十三万两,这在生产力低下的皇权时代已不算太少,但乾隆执政的最初十八年却用了救灾银二千四百八十余万两,救灾粮食到二千多万石。乾隆五十年,用来赈灾的银两更高达一千四百万两银子,超过了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这么多钱赈灾,难免产生冒赈、滥赈、贪墨等腐败现象,对此乾隆帝心知肚明,但他不予计较,说:“办赈理宁滥勿遗”。对不认真救灾的官员,乾隆往往严加追究,他曾对大臣这样说:“向来督抚中失察挂误处分,朕常加宽免。或有讳灾之事,必重治其罪。”甘肃巡抚许容、两江总督那苏图都曾因瞒报灾情受到皇帝严厉申斥。
水旱时全力救灾,平时乾隆也很关注民生。他重视水利建设,在其执政期间,大力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等许多河道。他鼓励农民垦荒,乾隆时全国耕地超过了十亿亩,国家却只按七亿亩征税,这并不是因为乾隆马大哈,而是他制定了一个特殊政策:农民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收获之物全部归己,不用给国家缴税。对这个政策,乾隆这样解释:“民为邦本,庶富相因,但令小民于正供之外,留一份盈余,即多一份蓄积,所谓‘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者,此也。”
乾隆也特别喜欢减税。他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三十五年(1770年)、四十二年(1777年)、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元年(1796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共少收农民白银1.2亿两、粮食1200万石。加上部分减免的税款,总计达到了2.0275亿两,占整个乾隆朝财政收入的7.57%。减负的幅度不可谓不大。
乾隆的悲悯心,与其天性中的善良因子有关。乾隆的母亲出身贫贱,原是宫中的粗使丫头,因为雍正贪色,怀上龙种,最后晋身为妃嫔之列。母亲生性仁厚,对乾隆产生了很大影响,乾隆幼时目睹宫中小动物死亡,常常流泪不止,雍正就曾在其遗诏中称其“秉性仁慈”。
当然,任何皇权统治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家,乾隆对老百姓的“善待”更多的出自现实的考量。在专制权力的序列里,“小民”与皇帝没有任何可比性。“小民”是鱼,皇帝是捕鱼的电网;“小民”是圈养的鸡鸭,皇帝是拿着尖刀的屠夫;“小民”是自生自灭的野草,皇帝是在草原上驰骋的大象。乾隆对“小民”发点善心、施点仁政,“小民”只会称颂他的恩德,维护他的权力,而不会像某些官员一样拥权自重,一点一点地挖空皇权的基脚。皇帝不必对他们心存戒备。从深处说,乾隆执政的时候,清廷入主中原只历四朝,明朝殷鉴未远,为了让家族统治的船顺利地开向远方,他必然会将政治稳定看得比什么都要紧,而在那个时代,稳定了农民,也就稳定了大半个江山。
跟寻常人的悲悯不同,许多时候,皇帝的所谓“悲悯”,其实是一种隐形的统治术。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王封礼
范文四:大师的悲悯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华裔旅日作家毛丹青撰文,追忆了一个小故事,很耐人寻味。
2002年2月,一位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来到北京,准备前去拜访中国作家莫言,有个摄制组跟踪拍摄。那天,北京的天气虽然晴好,但是气温极低,呵气成霜,在王府井大街上,大师正在接受摄制组采访。这时,旁边不远处站着一个人,他一直静静地看着大师接受采访。尽管天寒地冻,但是,他只是把大衣时不时地裹一裹,继续等待,直到大师完成了采访,他才上前与大师握手,做自我介绍。大师这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后来,大师在赠给崔永元的书籍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看到你在人群中长久等待,从中我感到了你的忍耐力,我看到这些,我理解了你。”不仅如此,大师还向随行翻译毛丹青表达着对崔永元的赞赏,他说:“那么寒冷的天,他不打扰我们的工作,也不吱声,他是位绅士。”
这个故事虽小,折射的东西却很多。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普通人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而大师却捕捉到崔永元的一个很小细节,并想到“那么寒冷的天,他不打扰我们的工作,也不吱声,他是位绅士”。试想,如果不是一个具有悲悯之心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在乎他人的冷暖呢?也许,这就是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吧:对于生活,普通人只拥有一双常常会熟视无睹的眼睛,而大师则拥有一颗时刻都能悲天悯人的心灵。这位大师就是大江健三郎,一位世界级作家,199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叶 筱)
(电子邮箱:wind.0116@163.com)
范文五:悲悯的俯角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出生于英国中部赫特福德郡一个富裕的家庭,大学就读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早在1925年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潺潺的四月》(Babbling April)。大学毕业后,格林曾做过新闻记者,并于1926年皈依天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格林先为情报部服务,后加入军情六处,曾被派驻非洲,这一段经历为他未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1944年,格林退出情报岗位,成为自由撰稿人。格林曾先后二十余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两类:消遣小说和严肃小说。前者以紧张刺激的故事吸引读者,后者则着重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格林的代表作《权力与荣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人性的因素》(The Human Factor)等都属于后者。
作品赏析
格雷厄姆·格林将《问题的核心》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英属某西非殖民地。主人公斯科比是殖民地的警署副专员。为了满足妻子路易丝想到南非生活的愿望,他向叙利亚商人尤瑟夫借贷,将妻子送走。妻子走后,他参与救助了在海难中幸存的海伦,与海伦有了婚外情。尤瑟夫得悉了斯科比的私情,以此要挟,逼迫斯科比帮他走私钻石,使斯科比在背叛了自己的婚姻之外,还背叛了自己身为执法者的责任。在此过程中,斯科比的仆人阿里也受到牵连,无辜惨死。饱受灵魂折磨的斯科比最终选择服药自杀。
在天主教徒的信仰中,自杀是一宗重罪。生命并不属于个人,是天主所赐,无论遭受什么样的厄运,都不可轻易毁弃;一旦自杀,将要堕入地狱,承受痛苦,永世不得解脱。在《问题的核心》中,主人公斯科比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他却在艰难的抉择后,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整部小说弥散着绝望的气氛。我们看着斯科比一步步走上毁灭的道路,从背叛婚姻,到背叛职责,到背叛信仰。然而,斯科比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迈向地狱的每一步,都有着真诚而善良的初衷:他身为执法者,向走私贩尤瑟夫借贷,是因为他希望能够满足妻子路易丝的愿望;他和海伦发生婚外情,是为了给这个孤女提供佑护;他选择自杀,是为了道德与正义;他将自杀伪装成心脏病,是为了让妻子得到保险金,而且死亡是没有悬念的终结,可以让海伦不再牵念他,开始新的生活。说到底,斯科比渴望周围的人过得幸福,并将其看做是自己的责任。
斯科比如此强烈地渴望周围的人能够生活得幸福,是因为他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底色原来与幸福无关。在《问题的核心》中,斯科比对妻子路易丝的情感,在爱情褪去之后,转化成了理解与怜悯。路易丝曾经是个心高气傲的美丽女子,西非殖民地的闭塞生活磨去了她的青春,吞噬了她的美貌,将她变成了一个喜爱抱怨、心情忧郁的中年妇人。她看诗、读先锋小说,故作清高的姿态引来了周围人对她的讥笑。她每天追问着丈夫,要他一遍一遍地说爱她,但这种对爱的占有只能让丈夫离她的心灵更远。斯科比内疚地想到,是和他在一起的生活使她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即便爱不在,责任依然在。她越是不堪,他便越悲悯,每一分悲悯也就越发增加了他之于她的责任。
斯科比对海伦的感情也是怜惜的成分远远大于欲望。他遇到海伦时,海伦刚刚在海难中痛失了新婚才一个月的丈夫。海伦长得并不美丽,瘦弱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面对着世界给予的伤害,她惶惑地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便本能地依恋上了向她表示出善意的斯科比:“我知道你永远不会抛弃我,让我失望。”斯科比听出了这话中的无助,体会到了她的话“是他无论碰到多少困难都不得不遵守的命令”。既然命运让他们相逢,他就有责任让这个飘零的女子不再孤单。
怜惜、悲悯不是令人怦然心动、寤寐思服的爱情。它散发不出浪漫的幸福芬芳,却有着黏稠地将孤独的人连接成生命共同体的力量。斯科比拥抱着路易丝渐渐老去的身体,在妻子松弛的肌肤下能够凄怆地感觉到熟悉和亲密,因为她的每一分衰老就是自己的每一分衰老;斯科比拥抱着消瘦的海伦,这个失去了丈夫的女子,让他想起了失去了幼女的自己,她的创痛就是自己的创痛。他悲悯着这些女子,也悲悯着深陷在命运中的自己:“他基于经验明了激情如何散去,爱情如何消失,但是怜悯却将始终存留。没有什么能够减轻怜悯。是生命的境遇在滋养着它。”
人生有许多无奈: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编者注:这是佛教所云“人生八苦”中的“七苦”,还有一苦叫“五阴炽盛苦”)。悲悯是俯视的斜角,看穿了生命中不可挽回的流逝之后,对每一个生而为人者都充满同情的目光。或许基督在十字架上就是用这样的眼光,看着我们每一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烙上原罪烙印、充满欲望挣扎的凡人。他俯视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人的眼光,也是神的眼光,看世人,看自己,用比爱更浓的感情。
然而,敢用这样的悲悯看这个世界的人,注定要付出代价。斯科比为此被钉上了命运的十字架。他背负着路易丝,也背负着海伦。他为她们犯下了罪,便只能用生命来救赎。格林在《问题的核心》中,用隐讳的语言暗示着耶稣之死也可以被看做自杀:耶稣怜悯世人的痛苦,荆冠刺破头顶,铁钉穿过手掌,用个人的死亡拯救了全人类。斯科比同样地选择了将自己献祭,他要用一个人在地狱里无穷尽的煎熬换取所爱的人在尘世间的幸福。
不过,谁又能期许谁的幸福呢?即便是自杀,都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脱,也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宁。斯科比死后,路易丝接受了别人的追求,海伦迎来了新的保护人做情夫,但她们依然为斯科比的死而感到痛苦。《问题的核心》从文本深处流淌出了浓重的悲伤,诉说着人的欲望、挫败与孤独,死亡不是终结,救赎并不存在。然而,小说也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像科斯比这样的凡人甚至是罪人身上的神性光辉。这光辉照不亮浓重的孤独和痛苦,却能让每个挣扎在其间的人体会到被一双和自己一样充满困惑的眼睛所注视时那相互呼应着的湿润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