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类首次载人航天:苏联防叛逃飞船上装遥控炸弹
人类首次载人航天:苏联防叛逃飞船上装遥控炸弹
核心提示:为了避免宇航员落入敌对国家领土进而发生叛逃事件~“东方1号”飞船上安装了遥控炸弹~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各掌握两段炸弹引信触发密码中的一半。出于对加加林的信任~科罗廖夫在飞船发射前把自己知道的那一半密码告诉了加加林。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4月19日第12版,作者:赵洋,原题:《加加林飞天轶事》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成为全人类的英雄。50年过去,我们依然记得他的话:无论在任何时期,对人类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投身新发现。
赫鲁晓夫:“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赫鲁晓夫之子,航天专家谢尔盖-赫鲁晓夫回忆说,1961年,宇航员的姓名是个秘密,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要紧的是第一个上太空。
当时,美国人宣布他们将在5月上旬把人送上太空。为了抢占“世界第一”,苏联载人航天计划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提出要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发射并返回——这样宇航员就能出现在节日庆典上。
但发生在半年前(1960年10月24日)的P-16导弹爆炸事故的阴影在赫鲁晓夫心头挥之不去。那次事故导致包括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在内的上百人丧生。而且,就在1961年3月23日(距加加林飞天仅三周),苏联宇航员梯队中最年轻的一位——25岁的邦达连科在压力隔离舱内进行试验时,因突发的火灾受烧伤而死。这是第一位在训练中牺牲的宇航员,当时陪同他奔往医院的人中就有加加林——苏联航天已不能再次承受死亡之重。
赫鲁晓夫建议把发射时间从四月底推迟或提前。科罗廖夫不打算推迟,那样很可能因为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导致落后于美国。他权衡了几个日夜,最后给赫鲁晓夫打电话,明确说他们准备在4月12日发射。
4月12日那天,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地在电话旁守候了一个半小时,铃声一响,他抓起电话,一听是科罗廖夫的声音,他几乎是喊着问总设计师:“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据说,当时塔斯社准备了三份新闻稿,一份是宇航员成功返回,另两份分别是飞船未进入轨道以及飞船失事、宇航员罹难。赫鲁晓夫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事故。
科罗廖夫:把另一半密码告诉加加林
加加林108分钟的太空之旅险象环生: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为此,发射前的数分钟内不得不先松开然后重新拧紧舱盖上的32个螺栓)、通信线路一度中断(本来应显示吉利的信号“5”,结果跳出个表示飞船失事的数字“3”)、第三级火箭脱离后飞船开始急剧旋转、返回时还惊现飞船胡乱翻滚的一幕??
苏联为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准备了一支11人的宇航员梯队。理论上其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飞天第一人。因为加加林在飞天前已是有两个女儿的父亲,曾有人建议让尚未有子嗣的另一位宇航员盖尔曼-蒂托夫替换加加林。但科罗廖夫坚持让加加林上,并亲自对他进行了飞行前的测试。加加林出色的表现证明科罗廖夫的选择是正确的。
据说,为了避免宇航员落入敌对国家领土进而发生叛逃事件,“东方1号”飞船上安装了遥控炸弹,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各掌握两段炸弹引信触发密码中的一半。出于对加加林的信任,科罗廖夫在飞船发射前把自己知道的那一半密码告诉了加加林。
加加林:“是的,我来自太空”
飞船预定的降落位置应为莫斯科以南400千米,但实际降落在莫斯科以南800千米的一片耕地中。落地后加加林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安然返回地球:“地犁得很松,很柔软,甚至还未干。我甚至未感觉到着地。我简直不相信我已经站立着。”
据说加加林穿着橙色飞行服向一名妇女和一个牵着一头牛犊的小女孩走去。当他被问道是否来自太空时,加加林微笑着说:“是的,我来自太空。”加加林用通讯设备向指挥控制中心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一小时后搜救人员发现了他。
为了确保这次太空飞行能申请世界纪录,前苏联隐瞒了加加林的降落方式,说他是乘坐密封舱着陆的。事实上他是在飞船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被弹射出舱,用降落伞单人降落。
加加林迅速成为国际名人和人类英雄,他不再有机会重返太空。但科马洛夫殒命蓝天之后,为提振人们对于苏联航天的信心,加加林重披战袍。那时他已经有5个多月没有驾驶过喷气式飞机了,因此开始恢复飞行训练。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飞行教练员谢廖金在一次例行训练飞行中,因飞机坠毁而罹难。
范文二: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
我国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
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 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
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
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
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
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
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 结论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范文三:首次载人航天:防叛逃飞船上装遥控炸弹
2011年4月25日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1961年,最要紧的事便是第一个上太空。当时,美国人宣布他们将在5月上旬把人送上太空。为了抢占“世界第一”,苏联载人航天计划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提出要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发射并返回。但发生在1960年10月24日的导弹爆炸事故的阴影在赫鲁晓夫心头挥之不去。那次事故导致包括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在内的上百人丧生。而且,就在1961年3月23日(距加加林飞天仅三周),苏联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压力隔离舱内进行试验时,因突发火灾受烧伤而死。苏联航天已不能再次承受死亡之重。
科罗廖夫决定在4月12日发射飞船。当天,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地在电话旁守候了一个半小时,铃声一响,他抓起电话,几乎是喊着问:“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据说,为避免宇航员落入敌对国家领土发生叛逃事件,“东方1号”飞船上安装了遥控炸弹,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各掌握炸弹引信触发密码的一半。出于对加加林的信任,科罗廖夫在飞船发射前把一半密码告诉了加加林。
为确保这次太空飞行能申请世界纪录,前苏联隐瞒了加加林的降落方式,说他是乘坐密封舱着陆的。事实上他是在飞船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被弹射出舱,用降落伞降落。降落位置本应在莫斯科以南400千米,但实际降落在莫斯科以南800千米的一片耕地中。落地后加加林还不敢相信自己已安全返回:“地犁得很松,很软。我简直不相信我已经站立着。”(摘编自《光明日报》)
范文四:中国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范文五:航天载人飞船
航天载人飞船
一、基本知识
载人飞船(manned spacecraft)是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用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还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载人飞船容积较小,受到所载消耗性物质数量的限制,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载人飞船一般由乘员返回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登月飞船还具有登月舱。为了保证人员能进入太空和安全返回地面,载人飞船有以下主要分系统:结构系统、姿态控制系统、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电源系统、返回着陆系统、生命保障系统、仪表照明系统、应急救生系统。
? 基本结构
? 载人舱
飞船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载人舱。它的主要结构可分为几个舱段,例如,可采用两舱式结构和三舱式结构。如有对接任务时则有对接机构,它放在飞船的最前边。苏联第一代飞船东方号的结构很简单,是两舱式,飞船只载1个人。第二代飞船飞行时,苏联的上升号多了一个出舱用的气闸舱,且能载2~3人;而美国双子星座号飞船仍为二舱式加对接机构。第三代飞船是三舱式结构,如苏联的联盟号飞船。这种飞船的最前端是对接机构,然后接轨道舱,再接返回舱和服务舱,最后与运载火箭相连。有的舱之间有过渡舱段相接连。有出舱任务的载人航天器都增设出舱用的气闸舱。
? 轨道舱
飞船的轨道舱是飞船重点的舱段。它前端的对接机构供飞船与其它飞船或空间站对接用,其下端通过密封舱门与返回舱相连。它是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进行科学实验、进餐、
体育锻炼、睡觉和休息的空间,其中备有食物、水和睡袋、废物收集装置、观察仪器和通信设备等。轨道舱还可兼作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气闸舱。
? 返回舱
也是密闭座舱,在轨道飞行时与轨道舱连在一起称为航天员居住舱。在起飞阶段和再入大气层阶段,航天员都是半躺在该舱内的座椅上,并有一定角度克服超重的压力。座椅前方是仪表板,以监控飞行情况;座椅上安装姿态控制手柄,以备自控失灵时,用手控进行调整。美国水星号飞船在返回地面时自控失灵,就是靠航天员手控使飞船返回地面的。在飞船返回地面之前,轨道舱和服务舱分别与返回舱分离,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焚毁,只有返回舱载着航天员返回地面。
? 服务舱
飞船的服务舱也可称“仪器设备舱”。它的前端通过过渡舱段与返回舱相连,后端与运载火箭相接。联盟号飞船的这个舱又分前后两部分,前段是密封增压的,内部装有电子设备,以及环境控制、推进系统和通讯等设备;后段是非密封性的、主要是安装变轨发动机和贮箱等物。服务舱外部装有环境控制系统的辐射散热器和太阳能电池板。
? 常规用途
?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试验
人类实现载人航天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实验,在加深对人类生命自身的研究、合成新的药物、抵御各种疾病的影响、延续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同时,又为未来在空间站或外星上建立长期居住基地,提供受控生态环境及生命保障体系,作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主要是对生物体物质、能量循环及调节研究的生物圈研究;利用微重力促进生命进程研究及对微重力环境如何影响地球上生物机体的形成、功能与行为研究的重量生物学研究;对暴露在空间高
能环境中的生物体损伤与防护研究的辐射生物学研究。
? 进行地球和宇宙天体观测
在太空上观察地球不仅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且人类进入太空发现,在空间条件下,由于克服了大气层的干扰,进行对地面和天体的观测效果远优于地面条件,特别是在地面无法进行的X射线探测和紫外探测,在空间却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载人空间飞行,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较之卫星观测,能变被动观测为主动观测,因此,能获得比卫星观测更好的效果。
? 进行工程与技术试验
未实现载人航天以前,人类围绕征服太空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等试验只能在地面进行,载人航天实现后,就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试验了。利用载人航天进行工程与技术实验,具有方便准确等特点,因此,无论是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是前苏俄的空间站,都把进行工程技术实验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多年来,为进行大规模的空间活动、空间维修、空间操作作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和硬件操作实验,以证实其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新型航天器研制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从而,载人航天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充当了开路先锋。
二、载人飞船的最新发展
目前,世界上有俄、美、中三国发射过载人航天飞船。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是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号”。世界第一艘登月飞船是美国于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发射的“阿波罗11号”。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在2003到2012年期间,中国陆续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其中,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三、当前关键技术难题
? 可靠的救生技术及安全返回技术
? 研制出推力足够大,可靠性极端好的运载工具
? 获得空间环境对人体影响的足够信息,了解人体能承受的极限条件并找到防护措施
四、未来发展方向
载人火星登陆将是21世纪人类探险精神的最明显象征。飞行方案的选取,高性能可靠性传输器的开发以及长期飞行对航天员的影响等技术难题要解决。目前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已达联合进行火星探测的协议,并制定了载人火星飞行计划,目标在30年左右实现载人火星登陆。
五、对这门课的看法/想法
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人类首次载人航天:苏联防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