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儒道两家治国思想之区别
关于儒道两家异同的比较多不胜数,本文试图从二者治国思想的角度加以对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二家思想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庄子思想中关于治国思想的直接表述并不集中,也不是庄子精神的精华所在,这里的道家主要是指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考虑到儒家的治国思想后来与国家权利机关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生物学上所说的互利共生关系,已经改变或者说失去了其最初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本质,成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东西,在此所说的儒家只是指孔子及其弟子所
怀有的较为理想化的治国思想。
总的来讲,儒道两家本质的区别是儒家重视人,而道家重视天。《庄子》中说:“牛马四足谓之天,穿牛鼻,络马首。”这种区别的来源是两家哲学思想的差异。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只侧重研究社会而不太研究自然,道家的始祖老子只注重崇尚自然而不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所以他们各自形成的政治决策思想体系就
很不一样。
儒家管理决策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中庸”的观念,而道家则是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无为”、“无知无欲”、“以弱胜强”等思想。道家
道德”与儒家的“道德”是不同的,前者指道本身的德性和存在于每一事物的“
中的道的功用,它是超伦理的,也是超越人类中心论的,而后者是指合于人性的
仁义与合于周礼的伦理秩序、社会等级秩序。 儒学体系以人为中心,以“礼”、“仁”、“中庸”等概念为核心,而这几个概念无不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而不是自然而存在的。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事前定,则不困”,《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见他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政治决策。孔子以人作为研究对象,重视人的主客观作用,以至把治人当做是治国的根本,都是源于他的人
道观。
而道家则正好与之相反,他们瞧不起也不赞同以人力治理国家,因为他们相信还有比人伟大得多的力量来控制人类社会和谐发展,那就是所谓的“道”。正如《逍遥游》里所说的“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情致天下。”这里的“子”又岂止是指许由,又何尝不是那个道家所说的道呢~道家从天道原则出发,要求统治者要顺从天道。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所遵循的客观法则,也是决策管理所应遵从的根本原则。在老子那里,“道”乃天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为人处事的普遍法则。如《老子》第二十五章论“道”,既说是“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显然是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并引作顺从自然的最高法则。因此,他要求统治者在统治时也要以“道”为法则。我们看道家的“至人,神人,圣人”是什么样子:“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平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可见圣人是不以人世为己任的,而道家之所以推崇他们为“神””圣“,是以更高的标准衡量他们,而不是世俗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天道。
黑格尔曾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了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这种哲学本来是为代表着自然的诗和艺术留有一席之地的,但随着这种哲学的实践化,孔子哲学中亲近自然的部分成为了一种对残酷的粉饰,成为了空洞。关于儒家的仁道,道家认为完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和小家庭、小集团的自私。那些以仁道相号召的政治势力及其附庸文人是窃国盗民的贼,他们扰民残民,侵犯剥夺了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道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禀性和权利。只有各适其性各利其用才符合道德。道德就是忠于每一个体自己的本性,
道法自然”。任何外在的强加盘剥或自我的沦陷,都是不因此道德即自由??“
道德的。儒家的仁道就是这种使人丧失本真道德的阴谋诡计。 道家的天道虽然没有他们所说的这些儒家的缺点,但天道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色彩可是统治者从本质上厌恶并极力打击的,而正相反,儒家的那些伦常礼义本身就有许多模糊性,最适合被统治者改造成有力的统治武器。于是儒家绑定在统治机器上,成为了正统,而道家一直是某种程度的异端,现在看来还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治国方略为统治者接受。我个人认为,道家,或者以道家思想为本质的治国思想得到实现的一天,我们的生活会比现在更美好,因为道家更关心我们作为人本身这一存在,而不是更关心我们如何在社会中取得自己相应的位置,这仅
仅只是我们作为人的一个方面而已。
我不由想到现代的美国社会,以及古时我们的盛唐,这两个社会里自由主义都得到了相对比较充分的尊重,也正是这两个社会取得了两次极大的辉煌。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道家所崇尚的自由主义终究是会为所有富强国家所崇尚的。自由,
平等,博爱,大胆一点的说,无不是道家的思想。 总的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对自由主义的推崇,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政府是民主的,而不是专治的。而儒家的政府,是居高临下的,是专治的,在统治者个人修养达不到孔子本人那种境界时,政府的人民是危险的。归根结底,儒家是人治,而道家是天治,这个所谓的天,其表现形式便是规则,也或许可以说是法。道家的理想是人们在一些基本法则下各行其是,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对于儒家,虽然孔子说出了令人感动的“君子和而不同”,但儒家的礼教源于宗族血缘的习俗和周朝社会制度的一整套设计,要求个人完全臣服于宗族与王权的权威,它的尊卑亲疏划分得很分明,个人在划定的位份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到政治势力和家族势力的清理,这样的社会体制中一个人又如何做到“不同”呢。在这里,恐怕孔子哲学中的个人修养内容与其社会方面的内容
存有一些矛盾。
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哲学文化月活动中,北大的王博老师做了道家的精神的讲座。我还清楚的记得他最后说中国的政府一直是在以道家的精神统治,看看中国现在的情况,我实在难以理解这句话。无论如何,希望通过对儒道两家治国思想的比
较,能够让我对当下中国政治应走向何方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部分内容参考:
《先秦道儒文化中的政治决策思想绎评》谢金良
《异端在中国的命运》 熊晋仁
《青山道场,,庄禅与中国诗学精神》(东方出版社) 刘成纪
范文二: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傅佩荣老师的《道家和儒家有什么不同》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17q7t.html 读后感:
道家是入世学说,他是鼓励人们将正道发挥极致,因为正道就是自然,这里的正道,就是中正之道,即自然而成,自然化育的合理的规律。可是老子心里清楚,在春秋哪个时代,民智民知都未开,很难行正道,更别说是将正道发挥到极致,所以他作《道德经》飘然离开世俗的视野,道家学派也自然孕育而生,在老子的学说和观念里,已经上升到人人都有智慧,并且天下太平,社会回归一种自然,这个时候的领导人应该想什么呢,就想想道家的思想,可以让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
儒家也是入世学说,但他和道家相比,他跟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符合中等智慧的凡人的学说,符合社会不断创生和进化的过程。儒家中的仁类似佛家说的果,是一个不断可以丰富内涵的结合体,但是其中也有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阴阳,就是道。
1
道家和儒家的区别,鄙人之见如下:
首先提出一个概念,仅供参考
运用易经的基本思路和辩证思想,我们知道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或要素,即阴和阳。一阴一阳也就是道,这是大道,这大道里包涵了太极和无极,正道和偏道。太极就是正道,代表生生不息,永续发展。而无极就是偏道,代表虚空和毁灭。当然太极和无极之间也像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变化无穷。我们现实生活这个平台,是正道,是太极之道。那太极和自然的关系,也是很容易明白,自然是在地球诞生以来,一直默默发生创新和进化的平台,只要是合理的东西都会滋生和发展,而不合理的东西就会在不长的时间消失和灭亡。之所以说自然是合理的,表现在哪儿,鄙人会发专门的文章予以论述。
道家:将终极的自然(正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自然(正道)极大的赞美,如果他只研究自然,而不给世人看,那大可不必写《道德经》,实际上《道德经》就是指人要走正道才可以配合自然(正道),人的正道发挥的越极致越能配合自然之道,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更加长久,这是人类社会最终的发展目标之一,这就可以达到太极,天人合一,这一是什么,就是这正道。另一个目标老子不愿意讲,我相信他也看到了,那就是人不走正道,违反自然(正道),最后走向无极,就是毁灭。老子从对自然的观察和易经的研习,自然是
2
向善的,所以他尽力用《道德经》激发人的善,压抑人的恶,来倡导人正道的发挥。(注明:这里的善就是合理,恶就是不合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子以“天”这个称谓来比喻人类的领导者,那些君主,人类未来的命运是掌握在少数人的他们手中,所以道家实际上是为一个社会或国家,或者多个社会或国家的高层领导人看的,引导他们多多向善,多走正道,多多无为而治,以符合自然(正道),配合自然,人类才会有未来。
儒家:从自然(正道)引申下来的,将人作为其研究对象,特别是将人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并认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兴衰皆为君子和小人之道的消长的互动过程,并提倡人人
成为君子,社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相当于把道家思想更加具体化了。君子之道就是人的正道,也同样符合自然(正道)。而小人就是代表偏道,反自然和反人性的。儒家没有谈到太极和无极的深度,但是我相信孔子是完全领悟了这两种平台的意义,只是和世人说太极和无极,太过深奥和不解,因此,他退而求其次,将君子和小人作为太极和无极的代言者。因此,提出仁的学说,仁就是太极,就是自然,就是正道的代名词,如果你走正道,你就能做到仁、得到仁,因此仁者无敌。就是给那些得到仁的人以信心,排除万难,建立仁的世界。 如此看来,道家和儒家一脉相传,实为一家之说。只是这两家各自分工不同,就像一个家庭里的
3
男人和女人。道家是天,儒家就是地,道家给高等智慧的人看,给高层领导看,而儒家就是给中等智慧的人看,给咱老百姓看。他们都是在说人作为人,怎么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让自己生生不息,也让自然生生不息,反过来,自然如果能够永续发展和存在,人也能永续发展和存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思想,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学说,更重要的自身修为的学说,这也是和西方文化极大不同的地方。自然是天,人类是地,只有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和他和谐相处,自己的种族、文化才能长久不息。这是道家和儒家共同的思想,也是《易经》的核心思想。
注明:佛家是外来学派,在经过中华文化熏陶后,从一种静态学说活化为动态学说,佛家思想中的无极,就是虚空,就是毁灭状态,但佛家是用这种无极来警示人类,千万不可堕入地狱,否则万劫不复。同时认为,欲望就是恶的本源,是妄念,是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人就是因为他生活在水火以及不断的轮回中(这也是易经的思想),所以为了脱离轮回,就要强化自己的修为,减少自己的欲望,去除恶的想法和做法,救自己于水火。当自己能感悟,能够超脱了,那么就可以度他人,甚至以自己的牺牲来度他人,才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以此来区分小乘佛家和大乘佛家。所以,佛曰不可说,是因为佛家看到了人性的恶,而如
4
果说出来,会让大家自甘堕落,所以不说,让人自己领悟,悟到了,就可以超脱和愉快了。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
范文三: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
先就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来谈。
儒家的“儒”,是古代的一种行业,也就是说,古代有一群叫做“儒”的人。由此可知,儒家有其一定的传统,展现承先启后的立场。道家则具有革命性,因为它用“道”取代“天”,把“道”推到最高的位置。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从这种对于本体的解说中,我们可以判定它是属于哪一种立场(如唯心论或唯物论、一元论或多元论等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因此《诗经?大雅》中有所谓的“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然而,道家显然是把“道”当做宇宙的最后根源,就此而论,它是具有革命性的。
春秋时代许多人批评“天”,但是越批评,越反映出“天”原本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否则根本不值得批评。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道家出现之后,以“道”代替“天”,而“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譬如,老子一方面说“天长地久”(《老子》第七章),但同时也承认“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及“天地尚不能久”(《老子》第二十三章),狂风不会吹一整个早上,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即使天地的作为也未必持久。这说明了自然界有它本身的限制,无法作为至高的存在。
在今日学习道家,正好可以对应现代人的心理需要。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我们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然而,如果只靠儒家,有时又会显得伸展不开。举例来说,我们有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太过紧绷,好像无法摆脱这个时代的一般趋势。每天打开电视或报纸,不难发现这个时代并不可爱。对这个世界有所不满,一方面反映个人本身具有理想性,另一方面则印证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因此有必要去启发与提升自己的心灵。
儒家是不分老少,每一个人都可以共同学习的,道家则有一个限制,就是它只适合成熟的心灵,并且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无法只靠别人的教导来觉悟。一个人如果能够体会道家的境界,就可以变得和老庄一样,一起品味他们的快乐。如果体会不到,也只能安于做一个平凡人了。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他所持的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认为世间所谓的美或善都是相对的。例如国际间选美比赛的第一名,往往不见得符合我们的审美观,这就说明美是相对的。当所有人都认为具备某种条件才算是“美”时,所谓的“不美”就出现了。如果台湾地区没有选美活动,大家可能生活得比较愉快,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总有一点值得欣赏的地方。一旦有了选美比赛,就开始人人自危,觉得自己好像不够标准。“善”也是如此,如果某人捐了100万元给孤儿院,大家就说他是善人,那么似乎没有100万元的人就无法成为善人了。如此一来,善岂不是与这些人隔绝了,老子的相对价值观,意在设法化解各种不必要的执著。
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超越人类本位。
道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是一个乱世,兵荒马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人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天下如此纷乱,如何才能化解?”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但是道家认为这种方式,就像五十步笑百步,未必有效。道家认为,在乱世里没有人可以幸免,想活下去,必须改变思维模式。
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要从人的角度来设想,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然而,以政治或教育的手段来改革人类社会,永远无法彻底成功,因为新一代不断出生,当旧的问题获得改善,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永无止期。并且,由少数人努力去帮助多数人,效果必然有限。譬如,儒家强调教育必须普及,让每个人都接受适当与良好的教育,而这是很困难的事。因此,儒家思想推行到最后,常会让大家感到很沉重、很疲乏。就算把这一代改革好了,也不知道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
道家看透这一点,他们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人的问题,最后必定徒劳无功,不如换一个角度,那就是——超越人类本位。而要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所谓“法令滋,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设计的法规越多,就有越多人会违法;相反,如果不订法令,自然没有所谓违法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过得更自在。这就好像前面所提到的,订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有些人以为庄子的主张是一种“植物人主义”,这其实是误解。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当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道家是中国极为珍贵的精神资产,他们的思想带给人类不少启发。举例来说,现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环保,而因为老子所推崇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许多人就喜欢用他的思想来谈论环保。关于这一点,我们认为:第一,只要环保对人类有益,那么借用老子的思想来鼓励环保,对老子而言应该也是何乐不为的事情。第二,老子本身所处的时代,问题不在环保,而在人间秩序瓦解,百姓无以维生,所以老子希望大家自我约束,学习简朴的生活。第三,老子主张不争、无为、顺其自然,让一切都保持“自己如此”的状态,而不用刻意去考虑任何人为的措施,连对环保也不例外。
我在探讨“神话与悲剧”时曾说过,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但是人类出现之后开始带来灾难。因为人类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去改变自然界,改造到最后,自然界就开始反扑。老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认为,如果以人为本位,就会用人的聪明与能力去设法改造自然界,这就是人为的造作。一旦出现太多的造作,原本自然的会变成不自然,最后将出现灾难。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人类本位的想法,才能真正化解世间的问题。
首先,就科学与哲学的划界问题而言。自张君劢在“科玄论战”中凸现了科学与玄学(哲学)的划界问题之后,这一问题就一直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现代新儒家发展的历程来看,在现代新儒家中心开启性人物熊十力来看,要发展科学和哲学,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划界,区分两者各自的对象,确定两者不同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熊十力对科学和哲学的划界,是对“科玄论战”的总结。此后,冯友兰又进一步提出了一套真际与实际的理论,说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贺麟提出了哲学思考文化就是要研究价值问题的主张,从而在科学研究自然、哲学研究人生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哲学所应采取的文化——历史方法,使现代新儒家对文化哲学问题的思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对科学主义、科学万能论的批判来说,如果说,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的代表人物将主要的精力用来理清科学与哲学的分野这一问题的话,那么,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接续了“科玄论战”中张君劢对科学万能论批判的话题,从而迎合了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主义批判的潮流,他们力图区分“科学”与“科学主义”两个不同的概念。牟宗三极力反对“科学一层论”和“泛科学主义”。在他看来,在“科学的‘事实世界’以外,必有一个‘价值世界’、‘意义世界’,这不是科学的对象。这就是道德宗教的根源,事实世界以上或以外的真善美之根源”。徐复观与牟宗三一样,也十分强调科学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区分。在他看来,价值世界比科学世界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科学世界,常常要在价值世界中去追溯其源泉,并反转来成为满足价值世界的一种手段。”因此,从根本说,人的生活的本身,不是在科学世界,而是在价值世界。价值世界是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最后,就张君劢“欲提倡宋学”的致思倾向来看,可以说,“科玄论战”是现代新儒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张君劢的演讲以及他后来的论战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塑了现代新儒学的致思方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文化思想也有刚柔之分、显隐之别,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人们常说,秦汉之后无“纯儒”,同样也可以说,秦汉之后无“纯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
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总结了先秦各学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谈到庄子时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只重视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视了“人”,即用自然掩盖了人。荀子进一步指出,像庄子这样来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因循依顺。其实荀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恰恰是,庄子沿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对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怎么能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范文四:道家和儒家区别
浅谈儒家和道家的异同
两千多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哲学观共同奠定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形似相互对立,而终极又是联系紧密,最终决定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
古语有云:“乱则道家兴,和则儒家兴。”在我国两千多年来,儒家和道家历经波折,几度浮沉,最终成为屹立于我国传统思想领域的两座高峰,经久不衰。它们之间会有何异同呢, 三、人性论方面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等,其共同点是强调人工,即后天的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性无伪则不能自美”。又如苟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自然,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一、核心思想方面比较。
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 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儒家重“仁”,其手段就是“尚礼”,以自我道德的修养及社会伦理的要求作为实现“仁”之必须手段,将克己复礼高度统一,从“克礼”到“复礼”,从重视自身德行到强调伦理观念,并驾齐驱实现了“仁”,从而将手段与标准统一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为道家思想打开了另一扇天窗,道法自然其深刻的内在实质,则是将人融于这个变幻莫测的宇宙世界中,这正是“自然”之所在;而“道”并非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之道,它是一种更为宏观和客观的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之道,是自然之道,更是宇宙之道,这种“道”正好与儒家之道有机融合,形成了社会与自然,人与天地的物我合一。儒家将“道”现实化、社会化,而道家却将“道”超然化、自然化。
儒家将伦理修身寓于自然,道家将人性修养寓于自然,最终在天与人之间寻找到了契合点,形成“天人合一”之统一命题。 二(价值观念方面的比较
儒家崇尚入仕,积极进取,主张忠君报国。道家信奉无为而治,清静无为,且采用游离状态。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在孟子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老子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中可以领略到其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风度,以及视富贵荣华如敝—的生活态度。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
范文五: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道家最早来自于老子的思想,到汉才被人们称为“道”,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道家的起始阶段,老子领悟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阴阳,这随后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这种思想在后来开创了经久不衰的中医养生学。老子的思想的哲学体系结构较为明显,以阴阳做出基础,提出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句流传千年还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的话,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顺应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治国养生的目的。
而同时儒家思想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道家不同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儒家及同时期出现的流派多提出的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办法,孔子把过去的时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为了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秩序。而“礼治”“德治”“人治”的核心思想因为符合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长时间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至今大部分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诸如要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则必须被抛弃。
因为流传的颇为广泛,可以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主流思想核心,是中国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道家一直传承延续,给人们的生活以更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对于自然,修身,处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两种思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但在不同方向上的蓬勃发展,各取所长,却正好从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国学的精粹,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