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陈情表》古今异义
《陈情表》古今异义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比喻对长辈的孝养之情
终养:养老至终
[臣之辛苦]
辛苦:辛酸苦楚(
文言文古今异义
)
[二州牧伯]
二州:指梁州(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益州(在今四川省)
牧:古代称州的长管;伯: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皇天后土:文中指天地神明
鉴:明察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以保卒余年]
矜悯:怜悯
听:准许
庶:庶几,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保:安;卒:终
[死当结草]
结草: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1]。见相关成语“结草衔环”,说春秋时,晋大夫魏武子有爱妾,武子病时,
嘱咐 其子魏夥说,自己死后,令妾改嫁。到了病危时,又说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夥把父妾嫁
出,说是 遵守父亲神志清醒时的遗命。传说后来魏夥和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老人结草绊倒了杜
回,夜间魏夥梦见老人说是魏武子妾的父亲,帮助他,是为了报答不令女儿殉葬的恩德。现在表
示死后也会像结草老人一样来报答恩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不胜:禁不住。胜(shēng),承受,承担。
犬马恐怖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与上文“具以表闻”的“闻”用法相同。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3、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
4、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5、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6、则告诉不许: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兼言私爱
8 、至于成立:至于:一直到....... 成立:成人自立。
9、急于星火:古义-流行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范文二:古今异义的字
妻子:妻子和孩子(男孩女孩)
中国:中原地区(大致是现在郑州一带)
绝境:景色绝妙的地方
卑鄙:一个意思是地区偏远, 一个是品德低下 (注意与道德人品无关) 其实:它的果实
春秋:一个意思是历史,一个意思是年纪
结束:结的意思是系腰带,束的意思是扎头发,统称整理服饰
宣言:对外公开说
烈士:有志气的男人
牺牲:祭祀时的牛羊猪
交通:外交往来
扶老:拐棍
鞠躬:谦虚的意思
丈人:老人(一般指男人)
反复:书信往来
故事:过去的事情
可怜:可惜、可爱(没有现代含义的“可怜” )
交代:衙役之间的换班
中间:其中间杂着??
指示:指给??看
前进:上前一步进献(什么东西)
爪牙:就是手和牙齿
欺负:对不住、对不起
逢迎:欢迎
祖父:祖先与父辈
走:跑(古汉语表示大步走是“行” ,小步走是“趋” )
恨:憾(古汉语表示恨的意思那个字是“嫉” )
穷:尽(古汉语中表示穷的意思德那个字是“贫” ,所以“贫”的反 义词是“富” ,而“穷”的反义词是“通”或者“达” )
会计(hui ji) :意思是合起来算帐(古代的会计叫账房)
劝:含义是鼓励(与现代汉语恰恰相反)
至于:来到在??(指某个地方)
老大:年纪大了(一般用作女人)
从容:生活富裕(不是不慌不忙)
书记:《尚书》和《礼记》
范文三:词的古今异义
词的古今异义
请按以下方式整理课本中四个单元常用词(一) 、 (二) 、 (三) 、 (四)
爱 古有 “吝啬”义。 《老子》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在今“爱财如命”中保留此义。 艾 古有“停止、完结”义。 《左传·哀公二年》 :“忧未艾也。 ”今有成语“方兴未艾” 。
案 一种成放饭菜的木托盘。 《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在今成语典故 “举 案齐眉”中保留此义。
岸 古有高义。 《汉书·江充传》 :“充为人魁岸。 ”在今“伟岸、傲岸”和成语“道貌岸然” 中保留此义。
败 古有“腐烂”义。 《论语·乡党》 :“鱼馁而肉败,不食。 ”在今“腐败”一词中保留此义。
北 古有“败逃”义。 《韩非子·五蠹》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在今“败北” 、 “追亡逐 北”中保留此义。
备 古有“齐全”义。 《论语·微子》 :“无求备于一人。 ”在今“齐备”和成语“求全责备” 、 “德才兼备”中保留此义。
辈 古代指成批或同类的人或物。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荐宠下辈。 ”今有成语“人才 辈出” 、 “英雄辈出” 。
本 原义是 “树根” 。 《国语·晋语》 :“伐木不自其本, 必复生。 ”在今 “根本” 、 “木本水源” 、 “本末倒置”中保留此义。
比 古义为“并立、并列”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五音比而成韶夏。 ”今有成语“鳞次 栉比” 、 “比肩接踵” 、 “朋比为奸” 、 “比比皆是”等。
笔 古有“文章”义。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 有韵者文也。 ”今有“文笔”一词。
辟 古可指君主、君位。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皇王为辟。 ”在今“复辟”一词中保留 古义。
标 本义是“树梢” 。 《管子·霸言》 :“大本而小标。 ”今有成语“标本兼治” 。
兵 古义是“武器” 。 《说文解字》 :“兵,械也。 ”今有成语“短兵相接” 、 “兵不血刃” 、 “秣 马厉兵” 、 “弃甲曳兵”等。
菜 古指蔬菜, 不包括肉蛋类食品。 《说文解字》 :“菜, 草之可食者。 ” 在今 “菜羹” 、 “菜园” 、 “菜色”中保留古义。
差 古有“略微”义。 《后汉书·光武帝纪》 :“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 ”今有成语“差强人 意” 。
尝 古义为“曾经” 。 《论语·卫灵公》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 在今“未尝” 、 “何尝”中保留此义。
唱 古有“高声喊、大声报”义。 《宋史·礼乐志》 :“群臣得筹则唱好,得筹者下马称谢。 ” 在今“唱名” 、 “唱票”中保留此义。
尘 古有“世俗”义。孔稚珪《北山移文》 :“抗尘容而走俗状。 ”在今“凡尘” 、 “浮尘” 、 “尘 世” 、 “尘寰”中保留此义。古还可指踪迹。 《宋史·南唐李氏世家》 “思追巢、许之余尘。 ” (巢,巢父。许,许由。都是传说中的古代贤人)今有成语“步人后尘” 。
惩 古有“警戒”义。 《诗经·周颂·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 ”今有成语“惩前毖后” 。
池 古代常指护城河。 《孟子·公孙丑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在今“城池” 、 “金 城汤池”中保留此义。
驰 古有“向往”义。 《隋书·史祥传》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在今“神驰” 、 “心驰神往” 中保留此义。古还有“传扬” 、 “传播”义。 《韩诗外传》 :“名声驰于后世。 ”在今“驰名” 、 “驰誉”中保留此义。
齿 古义是“门牙” 。 《说文解字》 “牙”字下段玉裁注:“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 ” 今“齿冷” 、 “唇亡齿寒”中的“齿”保留古义,不能改为“牙” 。古还有“同类并列”义。 《庄子·天下》 :“百官以此相齿。 ”今“不齿于人类” 、 “不足齿数”中保留此义。
赤 古义为“红色”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 :“色赤椒好。 ”今有成语“面红耳赤” 。古 还有“空尽无物”义。 《韩非子·十过》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今“赤贫” 、 “赤手空拳” 中保留此义。 古又有 “忠诚” 义。李白 《与韩荆州书》 :“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 ”今 “赤诚” 、 “赤胆忠心”中保留此义。
除 古义是“殿阶” 。 《说文解字》 :“除,殿陛也。 ”又:“阶,陛也。 ”今有“庭除”一词。
错 古义是“涂饰” 。 《说文解字》 :“错,金涂也。 ”今“错金” 、 “错彩镂金”中保留此义。 古还有“交叉”义。 《战国策·秦策三》 :“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 ”今“纵横交错” 、 “犬牙 交错” 、 “盘根错节” 、 “错综复杂”中保留此义。
贷 古有“宽恕”义。 《汉书·张敞传》 :“数蒙恩贷。 ”今有成语“严惩不贷” 。
但 古义是“仅,只” 。曹操《败军抵罪令》 :“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 ”今“不但” 、 “但说无妨” 、 “但愿如此”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保留此义。
诞 古有“虚妄”义。 《国语·楚语上》 :“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 ”今“虚诞” 、
“怪诞” 、 “荒诞”中保留此义。
党 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百家为一党。今有“乡党”一词。古代还常用于指团伙、亲族 等。桓宽《盐铁论》 :“私门成党。 ”今“结党营私” 、 “党同伐异” 、 “朋党” 、 “父党”等词语 中保留此义。
蹈 本义是“踩、踏” 。 《尚书·君牙》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今有成语“赴汤蹈火” 。
登 古有“庄稼成熟”义。 《孟子·滕文公上》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今有成语“五谷丰 登” 。
第 古代常用于指贵族的住宅。 《汉书·高帝纪》 :“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 ” 今“门第” 、 “府第”中保留此义。古代还用于指科举考试的等级。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能取进士第。 ”今“及第” 、 “落第” 、 “屡试不第”中保留此义。
颠 本义是“头顶” ,引申指物体的顶部。 《说文解字》 :“颠,顶也。 ”今有“山颠” 、 “颠峰” 等。
掉 本义是“摇动” 。 《说文解字》 :“掉,摇也。从手,卓声。 《春秋传》曰:‘尾大不掉。 ’ ” 现代汉语中的“尾大不掉” 、 “掉三寸之舌,胜百万之师”等说法即源自古代,其中的“掉” 保留着古义。
豆 古代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 形似高脚盘。 《说文解字》 :“豆, 古食肉器也。 ” 今 “俎豆” 一词中保留古义。
堵 本义是“墙” 。 《说文解字》 :“堵,垣也。 ”又:“垣,墙也。 ”今有成语“观者如堵” 。
对 古常用于 “回答” 义。 《诗经·大雅·桑柔》 :“听言则对。 ” 今 “无言以对” 、 “对答如流” 、 “应对”中保留此义。
顿 本义是“头向下的动作” 。 《说文解字》 :“顿,下首也。 ”今有“顿首”一词。引申用于 脚向下跺。今有“顿足”一词。
饿 古代指严重的饥饿,程度比今义重。 《韩非子·饰邪》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今“饿 殍”一词中保留古义。
伐 古有“夸耀”义。 《庄子·山木》 :“自伐者无功。 ”今“伐善” 、 “自伐”中保留此义。
翻 字形从“羽” ,本义为“飞” 。 《说文解字》新附:“翻,飞也。 ”张衡《西京赋》 :“众鸟 翩翻。 ”今“翻飞” 、 “翔翻”中保留此义。
反 古有“类推”义。 《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今有成语“举一反 三” 。
防 本义是“堤坝” 。 《周礼·地官·稻人》 :“以防止水。 ”今有“堤防”一词。
非 古常用作动词,义为“非难” 。 《史记·商君列传》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多,称赞)今“非难” 、 “非议” 、 “无可厚非” 、 “口是心非”中保留动词义。
坟 古有“文献”义。古代通常把远古时代的三皇所作的书称为“三坟” ,五帝所作的书称 为“五典” 。 《左传·昭公十二年》 :“能读三坟五典。 ”今有“坟典”一词。
粪 古义是“清除” 。 《荀子·强国》 :“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今有“粪除”一词。
风 古有 “气势” 义。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 ” 今成语 “望风而逃” 、 “望风披靡”中保留此义。
府 古代指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左传·僖公五年》 :“藏于盟府。 ”今“仓廪府库” 中保留此义。
干 本义是“盾牌” 。 《韩非子·五蠹》 :“执干戚舞。 ”今“干戈”一词中保留此义。
纲 本义是网上的总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引网之纲。 ” 今 “提纲挈领” 、 “纲举目张” 中保留此义。
告 古有“请求”义。 《国语·鲁语》 :“国有饥谨,卿出告籴,古之制也。 ”今“告假” 、 “告 饶”中保留此义。
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似剑而弯曲。 《吴越春秋》 :“吴作钩者甚众。 ”今有“吴钩”一词。
姑 古有“暂且”义。 《左传·隐公元年》 :“子姑待之。 ”今“姑且” 、 “姑妄言之” 、 “欲取姑 与”中保留此义。
毫 本义是 “细毛” 。 《荀子·赋篇》 :“精微乎毫毛。 ”今 “明察秋毫” 、 “秋毫之末” 、 “羊毫” 、 “狼毫”中保留此义。
恨 古义是 “遗憾”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侯自我得之, 自我捐之, 无所恨。 ”今 “千 古遗恨”中保留此义。
户 本义是“单扇的门” 。古代房屋的门,单扇的叫户,双扇的叫门。 《说文解字》 :“半门曰 户。 ” 《论语·雍也》 :“谁能出不由户?”今“千门万户”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中保留 此义。
货 古义是“钱财” 。 《说文解字》 :“货,财也。 ”今有“财货”一词。
及 本义是“追赶上”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追张仪,不及。 ”今“望尘莫及” 、 “鞭长 莫及” 、 “过犹不及”中保留此义。
即 古有“走向、靠近”义。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今“若即 若离” 、 “可望而不可即”中保留此义。
疾 古有“痛恨”义。郑玄《毛诗笺·硕鼠》 :“又疾其不修政也。 ”今成语“疾恶如仇”保 留此义。 古又有 “急速” 义。 《战国策·赵策四》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 ” 今 “大声疾呼” 、 “疾风知劲草”中保留此义。
级 古有“台阶”义。 《礼记·曲礼上》 :“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今“梯级” 、 “石级”中保 留此义。古又可指人头。 《汉书·赵充国传》 :“斩虏数百级。 ”今有“首级”一词。
济 本义为“渡河” 。 《左传·成公十六年》 :“晋师济河。 ”今有成语“同舟共济” 。
假 古有“借”义。 《说文解字》 :“借,假也。 ”今“久假不归”中保留此义。由“借”义引 申为 “凭借、 借助” 义。 《荀子·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 今成语 “假公济私” 、 “狐假虎威”中保留此义。
嫁 古有“转移”义。 《史记·赵世家》 :“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今“转 嫁” 、 “嫁祸于人”中保留此义。
健 古有“善于”义。 《后汉书·冯异传》 :“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 ”今“健谈” 、 “健忘” 中保留此义。
讲 古有“研究”义。 《史记·太史公自序》 :“讲业齐路鲁之都。 ”今“讲武” 、 “讲学”中保 留此义。
匠 古有 “巧妙创造”义。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 :“皆出其目营心匠。 ”今 “匠心独运” 、 “颇 具匠心”中保留此义。
揭 本义是“高举” 。 《说文解字》 :“揭,高举也。 ”今有成语“揭竿而起” 。
金 古义是“金属” 。 《说文解字》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 ”今“五金” 、 “合金” 、 “金 城汤池” 、 “固若金汤”中保留此义。
津 古义是“渡口” 。 《说文解字》 :“津,水渡也。 ”今“问津” 、 “要津” 、 “津梁” 、 “指点迷 津”中保留此义。
经 古可指吊死。 《史记·田单列传》 :“遂经其颈于树枝。 ”今“自经”一词中保留古义。
竟 古有“从头自尾”义。 《晋书·谢安传》 :“欢笑竟日。 ”今有“竟日” 、 “竟夜”等说法用 古义。
救 古义是“停止” 。 《说文解字》 :“救,止也。 ”今“救火” 、 “救亡” 、 “救弊” 、 “救败”中 保留古义。
捐 古义为“舍弃” 。 《说文解字》 :“捐,弃也。 ”今“捐弃” 、 “为国捐躯”中保留古义。
绝 本义是“断丝” ,引申为“断” 。 《淮南子·天文训》 :“天拄折,地维绝。 ”今“断绝” 、 “绝交” 、 “络绎不绝” 、 “滔滔不绝” 、 “韦编三绝”中保留此义。
俊 古义是“才智出众” ,也指才智出众的人。 《荀子·大略》 :“国有俊士,世有贤人。 ”今 有“俊杰” 、 “豪俊”等词中保留古义。
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古义举例(中) 标签:古代汉语 2008-02-13 10:33 现代汉语中的字 词古义举例(中)
考 古义是“年老” 。 《说文解字》 :“考,老也。 ”今有“寿考”一词。古代还可以用于指父 亲。 《楚辞·天问》 :“遂成考功。 ”今有成语“如丧考妣” 。古又有“核察”义。陈亮《上孝 宗皇帝第一书》 :“考古今沿革之变。 ”今“考核” 、 “考察” 、 “考勤” 、 “考绩”中保留此义。
客 古有“寄居他乡”义。 《说文解字》 :“客,寄也。 ”今“客居” 、 “客寓”中保留此义。
刻 古有“苛薄”义。 《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今“苛刻” 、 “尖刻” 、 “啬刻” 、 “刻薄” 、 “刻毒”中保留此义。
课 古代可用于指按计划学习或传授知识。白居易《与元九书》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 诗。 ”今“客徒授书” 、 “课子读书”中保留此义。
孔 古有“很”义。 《诗经·小雅·小旻》 :“谋夫孔多。 ”今有“孔急” 、 “孔多”等说法。 叩 古有“询问”义。 《论语·子罕》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今有“叩问”一词。
寇 古有“侵犯”义,作动词用。 《说文解字》 :“寇,暴也。 ”今“入寇” 、 “寇边” 、 “山木自 寇”中保留此义。
快 本义为“高兴” 。 《说文解字》 :“快,喜也。 ”今“痛快” 、 “快意” 、 “快乐” 、 “快事” 、 “大 快人心” 、 “拍手称快” 、 “先睹为快” 、 “亲者痛,仇者快”等词语中保留此义。
款 古有 “缓慢”义。 梅尧臣《送胥裴二子迴马上作》 :“岂惟游子倦, 疲马性亦款。 ”今 “款 步” 、 “款款而行” 中保留此义。 古又有 “诚恳” 义。 魏征 《十渐不克终疏》 :“莫能申其终款。 ” 今“款留”一词中保留此义。古还有“招待”义。戴复古《汪见可约游青原》 :“一茶可款从 僧话。 ”今“款待” 、 “款客”中保留此义。
旷 古有“历时久”义。 《后汉书·朱隽传》 :“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 ”今有成语“旷日持 久” 。
况 古有“比拟”义。桓宽《盐铁论》 :“乃欲以闾里之治而况国之大事。 ”今“比况” 、 “自 况”中保留此义。
拉 古义是“摧折” 。 《说文解字》 :“拉,摧也。 ”今成语“摧枯拉朽”中保留此义。
蓝 本义为一种草本植物, 即蓝草, 叶子可以提取靛青染料。 《说文解字》 :“蓝, 染青草也。 ”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今成语“青出于蓝”源于此。
烂 古代指有光彩。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明星有烂。 ”今“烂漫” 、 “灿烂”中保留此 义。
浪 古有“放纵”义。 《诗经·邶风·终风》 :“谑浪笑敖。 ”今“浪荡” 、 “浪游” 、 “浪漫” 、 “浪费” 、 “浪子回头” 、 “浪迹天涯”中保留此义。
牢 本义是 “关养牲口的栏圈” 。 《诗经·大雅·公刘》 :“执豕于牢。 ” 今有成语 “亡羊补牢” 。
勒 古有 “雕刻”义。 陆游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今 “勒碑” 、 “勒石”中保留此义。
垒 古代指军营的防御工事。 《左传·文公十二年》 :“请深垒固军以待之。 ”今“营垒” 、 “堡 垒” 、 “深沟高垒” 、 “壁垒森严”中保留此义。
里 古代的居民居住区,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周礼·地官·遂人》 :“五家为邻,五邻为 里。 ”今“乡里” 、 “故里” 、 “里弄” 、 “邻里”中保留此义。
历 古有“清楚”义。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口齿自清历。 ”今成语“历历在 目”中保留此义。
丽 古有“附着”义。 《周易·离卦》 :“日月离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今“附丽”中保留 此义。
梁 古义是“桥” 。 《说文解字》 :“梁,水桥也。 ”今“桥梁” 、 “津梁”中保留此义。引申指 物体中间隆起的长条部分。今“山梁” 、 “鼻梁” 、 “鱼梁” (鱼塘里的堤坝)中保留此义。
粮 古代指出行的人带的干粮。 《诗经·大雅·公刘》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今“干粮” 、 “粮草” 、 “断粮” 、 “绝粮” 、 “弹尽粮绝”中保留此义。
聊 古有“依靠”义。 《战国策·秦策一》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今“民不聊生” 、 “百无 聊赖”中保留此义。
临 古代指站在高处向下看。 《荀子·劝学》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今“居高临下” 、 “临渊羡鱼”中保留此义。
吝 古有“耻辱”义。 《后汉书·张衡传》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 (休,善)今“不吝赐 教”中保留此义, “吝”用作意动(如解为“吝啬” ,则有了批评对方之意,失去了敬意。今 辞书对于“不吝赐教”的释义大都不确) 。
零 本义为“落细雨” ,引申为“落” 。 《诗经·豳风·东山》 :“零雨其濛。 ”今“感激涕零” 、 “七零八落” 、 “凋零” 、 “飘零”中保留此义。
领 本义是“脖子” 。 《左传·昭公七年》 :“引领北望。 ”今“领带” 、 “领结” 、 “引领而望” 中保留此义。
令 古有“美好”义。 《仪礼·士冠礼》 :“吉月令辰。 ”今“令名” 、 “令德” 、 “令望” 、 “令闻” 等词中保留此义。
戮 古有“并、合”义。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戮力壹心。 ”今有成语“戮力同心” 。
缕 古义指“麻线”或“丝线” 。 《说文解字》 :“缕,线也。 ”今有成语“千丝万缕” 、 “一丝 一缕” 。
略 古有“夺取”义。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攻城略地。 ”今“侵略”一词中保留此义。
罗 古义是“捕鸟的网” 。 《韩非子·难三》 :“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 ”今有成语“天 罗地网” 、 “自投罗网” 。引申为动词义“用网捕捉” 。今有“搜罗” 、 “罗致” 、 “罗织” 、 “门可 罗雀”等词语。
落 古代可用于指人群聚居的地方。 杜甫 《兵车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 荆杞。 ”今“部落” 、 “村落” 、 “聚落”中保留此义。
卖 古有“用假象欺骗”义。史记《李斯列传》 :“几为丞相所卖。 ”今“装疯卖傻”中保留 此义。
慢 本义是 “不恭敬,没礼貌” 。 《史记·高祖本纪》 :“陛下慢而侮人。 ” 今 “傲慢” 、 “怠慢” 、 “轻慢” 、 “简慢”中保留此义。
漫 古有“遍”义。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 :“漫散子。 ”今“漫山遍野” 、 “漫天风雪” 、 “漫天要价” 中保留此义。古又有“随便”义。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漫卷诗书喜 欲狂。 ”今“散漫” 、 “漫谈” 、 “漫无目的” 、 “漫不经心”中保留此义。
名 古有“称说”义。 《论语·泰伯》 :“民无能名焉。 ”今有成语“莫名其妙” 、 “不可名状” 。 末 本义是 “树梢” 。 《说文解字》 :“木上曰末。 ” 今 “本末倒置” 、 “细枝末节” 中保留此义。 挠 古有“屈服”义。 《墨子·经下》 :“贞而不挠。 ”今有成语“不屈不挠” 、 “百折不挠” 。 内 古可用语指妻子。 《左传·僖公十七年》 :“齐侯好内。 ”今“内人” 、 “惧内” 、 “内弟” 、
“内兄” 、 “内侄”中保留此义。
逆 古有“预先”义。诸葛亮《后出师表》 :“凡事如此,难可逆见。 ”今有“逆料”一词。 宁 古可用于指探视父母。 《诗经·周南·葛覃》 :“归宁父母。 ”今有“归宁”一词。
排 古有“推”义。 《说文解字》 :“排,挤也。 ”今有“排挤” 、 “排山倒海”等词语。古还有 “消除”义。 《战国策·赵策四》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 今有“排除” 、 “排忧解难”等词语。
判 古有“区分”义。 《庄子·天下》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今“判若两人” 、 “判然” 中保留此义。
炮 古义是“烧烤” 。 《诗经·小雅·瓠叶》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今“如法炮制” 中保 留古义。
朋 古有“比”义。 《诗经·鲁颂·閟宫》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今“硕大无朋”中保留 此义。古还有“互相勾结”义。屈原《离骚》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今 “朋党” 、 “朋比为奸”中保留此义。
披 古有“分开”义。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到则披草而坐。 ”今“披荆斩棘” 、 “披 沙拣金”中保留此义。
匹 古有“相当”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今“匹敌” 、 “匹 配”中保留此义。古还有“单独”义。 《公羊传·僖公二十三年》 :“匹马只轮无反者。 ” (反:返)今有成语“单枪匹马” 。
僻 古有“不正”义。 《韩非子·八说》 :“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 ”今“邪僻”一词中保留 古义。
颇 古义是“偏” 。 《说文解字》 :“颇,头偏也。 ”段玉裁注:“引伸为凡偏之称。 ”今有“偏 颇”一词。
戚 古有“忧伤”义。 《庄子·大宗师》 :“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今“悲戚” 、 “哀戚” 、 “忧 戚” 、 “休戚相关”中保留此义。
泣 古义是“眼泪” ,名词。 《史记·吕太后本纪》 :“太后哭,泣不下。 ”今“黯然泣下” 、 “泣 下数行” 、 “泣下如雨” 、 “泣下沾衣”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器 古有“才能”义。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亮之器能政理。 ”今成语“大器晚成” 中保留此义。
迁 古有“调动官职”义。 《汉书·张禹传》 :“由是迁光禄大夫。 ”今“升迁” 、 “迁官”中保 留此义。
欠 本义是“呵气” 。 《说文解字》 :“欠,张口气悟也。 ”今有“呵欠”一词保留古义。
倾 古有“短暂时间”义。 《荀子·性恶》 :“天下之悖乱饿而相亡不待倾矣。 ”今有“顷刻” 一词。
穷 古义是“极、尽” 。 《说文解字》 :“穷,极也。 ”今“穷尽” 、 “穷究” 、 “穷途末路” 、 “穷 原竟委” 、 “无穷无尽” 、 “穷凶极恶” 、 “穷兵黩武” 、 “穷寇勿追” 、 “层出不穷”等词语中保留 此义。
去 古义是“离开” 。 《韩非子·外储说》 :“阳虎去齐走赵。 ”今“去职” 、 “去世” 、 “去留两 便” 、 “扬长而去”等词语中保留古义。
权 古有“衡量”义。 《荀子·非相》 :“不权轻重。 ”今有“权衡”一词。古又有“变通”义。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 ”今“权变” 、 “权宜之计” 、 “通权达变” 中保留此义。
却 古有“退”义。 《战国策·赵策三》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今“退却” 、 “望而却 步”中保留此义。古还有“推辞”义。李斯《谏逐客书》 :“王者不却众庶。 ”今“推却” 、 “却 之不恭”中保留此义。古又有“了结”义。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 更多。 ”今“忘却” 、 “失却” 、 “了却”中保留此义。
然 古代常用作指示代词,意思是 “这样”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礼则然矣。 ” 今“防 患于未然” 、 “不尽然” 、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说法中保留此义。古又有“对”义。 《韩 非子·难三》 :“左右对曰:‘甚然。 ’ ”今“不以为然”中保留此义。
让 古有“责备”义。 《说文解字》 :“让,相责让。 ”今“大礼不辞小让”说法中保留此义。 饶 古有“富足”义。 《汉书·赵充国传》 :“粮食方饶。 ”今“富饶”一词中保留此义。
忍 古有“狠”义。 《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为人不忍。 ”今“忍心” 、 “残忍”中保留此义。 古又有“克制”义。 《荀子·儒效》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 能才。 ”今成语“忍俊不禁”中用此义。
仍 古有 “频繁”义。 《汉书·武帝纪》 :“今大将军仍复克获。 ” 今“频仍” 一词中保留此义。 乳 古义是“繁殖” 。 《说文解字》 :“人及鸟生子曰乳。 ”今“孳乳”中保留此义。
锐 古有“迅猛”义。 《孟子·尽心上》 :“其进锐者,其退速。 ”今“锐减”一词中保留此义。
骚 古代常用于指楚辞体诗歌,因屈原曾作《离骚》而得名,也泛指诗歌。今“风骚” 、 “骚 人” 、 “词人骚客”中保留此义。
伤 古有 “妨害” 义。 王充 《论衡》 :“追难孔子, 何伤于义?” 今 “无伤大雅” 、 “有伤风化” 、
“伤风败俗”中保留此义。
审 古有“详细”义。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 ”今有“详审” 、 “精审”等词中保 留此义。
牲 古代指“供祭祀或宴享用的牛羊猪” 。 《周易·萃卦》 :“用大牲,吉。 ”今“三牲”中保 留此义。
尸 古代指祭祀活动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引申指居其位而不做事情。 《庄子·逍遥游》 :“夫 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 ”今成语“尸位素餐”中保留古义。
师 古常用于指军队。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 ”今“正义之师” 、 “师出无 名” 、 “兴师问罪” 、 “出师不利” 、 “班师”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什 古有“杂”义。 《汉书·薛宣传》 :“处置什器。 ”今“什物” 、 “什锦” 、 “家什”中保留此 义。
市 古代指买卖东西的交易场所。 《说文解字》 :“市,买卖所之也。 ”今“菜市” 、 “夜市” 、 “上市” 、 “市井” 、 “市侩”等词中保留此义。
世 古代父子相继为一世, 唐时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 “代” , 沿用至今。 《左传·昭公七年》 :“从政三世矣。 ”今“世袭” 、 “世世代代” 、 “世代相传” 、 “流芳百世”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适 古义是“到??去” 。 《诗经·魏风·硕鼠》 :“适彼乐土。 ”今成语“无所适从”中保留 此义。
是 古代常用作指示代词, 意思是 “这” 。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醉而不出, 是谓伐德。 ” 今“是人” 、 “是物” 、 “是日”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释 古有“放下”义。 《韩非子·五蠹》 :“因释其耒而守株。 ”今“爱不释手” 、 “手不释卷” 、 “如释重负”中保留此义。古还有“消融、消除”义。 《老子》 :“涣兮若冰之将释。 ”今“释 怀” 、 “涣然冰释” 、 “尽释前嫌”中保留此义。
收 古义是“拘捕” 。 《说文解字》 :“收,捕也。 ”今“收押” 、 “收监”中保留此义。
售 古有“实现”义。张衡《西京赋》 :“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今“其计不售” 、 “以售其 奸”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书 古代常作动词,义为“写” 。 《墨子·尚贤》 :“书之竹帛。 ”今“书写” 、 “大书特书” 、 “罄 竹难书”中保留此义。古代还有“书信”义。杜甫《述怀》 :“自寄一封书。 ”今“家书” 、 “情 书” 、 “鸿雁传书”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枢 古代门上的转轴叫做“枢” 。 《庄子·让王》 :“蓬门不完,桑以为枢。 ”今有成语“户枢 不蠹” 。
树 古代常用作动词,义为“种植、树立” 。 《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 计, 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 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树碑立传” 、 “独树一帜” 、 “四面树敌”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数 古有“命运”义。 《汉书·李广传》 :“以为李广数奇。 ” (数奇:命运不好)今“天数” 、 “劫数” 、 “在数难逃”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说 古代可用于指理论主张。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学百家之说。 ”今有“学说” 、 “著 书立说” 、 “异端邪说” 、 “自圆其说”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诉 古有“告状”义。 《汉书·成帝纪》 :“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 ”今“诉 讼” 、 “诉状” 、 “起诉” 、 “上诉” 、 “公诉”中保留此义。
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古义举例(下)
索 古有“尽”义。 《韩非子·初见秦》 :“士民病,蓄积索。 ”今有成语“兴趣索然” 、 “索然 无味” 。古还有“孤独”义。 《礼记·檀弓上》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今成语“离群 索居”源于此。
他 古代作指示代词,意思是“别的,另外的” 。 《管子·内业》 :“心无他图。 ”今“他人” 、 “他日” 、 “他乡” 、 “他山之石”中保留古义。
汤 古义是“热水” 。 《说文解字》 :“汤,热水也。 ”今成语“赴汤蹈火” 、 “金城汤池”中保 留此义。
唐 古有“虚空”义。 《说文解字》 :“唐,大言也。 ”今“荒唐” 、 “颓唐” 、 “唐突” 、 “功不唐 捐”中保留此义。
陶 古有“培育”义。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陶成天下之才。 ”今“陶冶” 、 “熏陶”中 保留此义。古还有“快乐”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共陶暮春时。 ”今“陶醉” 、 “陶然” 、 “其乐陶陶”中保留此义。
体 古有“亲身实践”义。 《淮南子·泛论训》 :“故圣人以身体之。 ”今有成语“身体力行” 。 替 古义是“废弛” 。 《说文解字》 :“替,废也。 ”今“兴替” 、 “衰替” 、 “陵替”中保留古义。
听 古有“处理、断决”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兼听万事。 ”今“听事” 、 “听政” 、 “听 狱” 、 “听讼”中保留此义。
童 古代可以指山无草木。 《荀子·王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财也。 ”今有“童山”一 词保留此义。
偷 古有“苟且”义。屈原《离骚》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今“偷安” 、 “苟
且偷生”中保留此义。
图 古有“谋划”义。 《尔雅·释诂》释“图”为“谋也” 。今“图谋” 、 “弃旧图新” 、 “惟利 是图”中保留此义。
推 古有 “扩展” 义。 《孟子·梁惠王上》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 今 “推 广” 、 “类推” 、 “推己及人”中保留此义。
屯 古有“聚积”义。屈原《离骚》 :“屯余车其千乘兮。 ”今“屯兵” 、 “聚草屯粮” 、 “囤积 居奇”中保留此义。
瓦 古义是“陶器制品” 。 《说文解字》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今有“瓦盆” 、 “瓦罐”等 说法。
玩 古有 “欣赏”义。 韦应物《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暂辍观书夜, 还题玩月诗。 ”今有“玩 赏” 、 “赏玩”等词。引申指供玩赏之物。今有“古玩” 、 “珍玩”等词。古又有“忽视”义。 《左传·僖公五年》 :“寇不可玩。 ”今有成语“玩忽职守” 。
亡 古义是“逃跑” 。 《说文解字》 :“亡,逃也。 ”今“逃亡” 、 “流亡” 、 “亡命” 、 “追亡逐北” 、 “亡羊补牢”中保留古义。
枉 古义是“弯曲” 。 《荀子·王霸》 :“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 ”今有成语“矫枉过正” 。 危 古有“正”义。 《广雅·释诂》 :“危,正也。 ”今有成语“正襟危坐” 。
唯 古代用作应答词。 《说文解字》 :“唯,诺也。 ”今有成语“唯唯诺诺” 。
维 古代指系物的大绳子。 《淮南子·天文训》 :“天柱折,地维绝。 ”今有“纲维”一词。 息 古有“繁殖”义。 《战国策·齐策四》 :“是助王息其民也。 ”今有成语“繁衍生息” 。
隙 古有 “仇怨” 义。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 言而杀之。 ” 今 “嫌 隙” 、 “仇隙”中保留此义。
鲜 古有“少”义。 《左传·定公十三年》 :“富而不骄者鲜。 ”今有成语“鲜为人知” 、 “寡廉 鲜耻” 。
咸 古有“全、都”义。 《孟子·万章上》 :“四罪而天下咸服。 ”今“咸受其益” 、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衔 古有“存怀”义。蔡琰《胡笳十八拍》 :“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今“衔恨” 、 “衔冤”中 保留此义。
险 古代指地势陡峻。 《说文解字》 :“险,阻难也。 ”今“险要” 、 “险峻” 、 “险峰” 、 “天险” 、
“山高水险”中保留此义。
限 古代可以指“门槛” 。 《后汉书·臧宫传》 :“夜使锯断城门限。 ”今有“门限” 、 “户限为 穿”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羡 古有“剩余”义。 《孟子·滕文公下》 :“以羡补不足。 ”今有“羡余”一词。
响 本义是 “回声” 。 《玉篇》 :“响, 应声也。 ”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空谷传响。 ” 今 “响 应” 、 “反响” 、 “影响”等词中用其本义。
相 古有“帮助、辅佐”义。 《左传·昭公元年》 :“乐桓子相赵文子。 ”今“吉人天相”中保 留此义。
效 古有“献出”义。 《史记·淮阴侯列传》 :“愿效愚忠。 ”今“效力” 、 “效命” 、 “效忠” 、 “效劳” 、 “报效”等词中保留古义。
写 古有“描摹”义。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 :“复写鸟兽之状。 ”今“写生” 、 “摹写” 中保留此义。
谢 古有“推辞”义。 《说文解字》 :“谢,辞去也。 ”今“辞谢” 、 “谢绝参观” 、 “闭门谢客” 等说法中保留此义。古还有“道歉”义。 《战国策·赵策四》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今有 “谢罪”一词。
信 古有“言语真实”义。 《说文解字》 :“信,诚也。 ”今“诚信”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中保留此义。古又有“随便”义。白居易《琵琶行》 :“低眉信手续续弹。 ”今“信步” 、 “信 手拈来” 、 “信口开河” 、 “信口雌黄” 、 “信马由缰”中保留此义。
兴 古有“起来”义。 《说文解字》 :“兴。起也。 ”今成语“夙兴夜寐”中保留此义。
休 古有“吉庆”义。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承天之休。 ”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
修 古有“高、长”义。曹植《洛神赋》 :“修短合度。 ”今“修长” 、 “茂林修竹”中保留此 义。
羞 古可指美味食物。 《周礼·天官·膳夫》 :“掌王之食饮膳羞。 ”今“珍羞美味”中保留此 义。这个意义今天又写作“馐” 。
袖 古有动词用法,意义为“藏在衣袖中” 。 《史记·魏公子列传》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 杀晋鄙。 ”今有成语“袖手旁观” 。
许 古有“赞同”义。 《列子·汤问》 :“杂然相许。 ”今有“赞许” 、 “称许” 、 “嘉许”等词。 古还可用于表示大约的数量。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有“些许” 、 “如 许”等词。
雪 古有“揩拭”义。 《列子·立命》 :“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引申为“洗刷” 。 今“昭雪” 、 “雪耻” 、 “雪恨”中保留此义。
寻 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倍寻为常。 《说文解字》 :“度人之两臂为寻, 八尺也。 ” 今 “寻常” 一词,其本义即指长度单位。
训 古有“规范、准则”义。 《诗经·大雅·烝民》 :“古训是式。 ”今“不遵古训” 、 “不足为 训”等说法中保留此义。古还有“解释”义。 《说文解字》 :“训,说教也。 ”段玉裁注:“说 教者,说释而教之。 ”今“训诂” 、 “训释” 、 “误训” 、 “确训”中保留此义。
雅 古有“规范、正确”义。 《论语·述而》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今“雅正” 、 “典雅” 中保留此义。
焉 古常用作代词,相当于“之”或 “此”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子女玉帛, 则君有之;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今“语焉不详” 、 “司焉不察” 、 “心不在焉”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古还可用于表示反问语气,意思是“哪里”或“怎么” 。 《左传·闵公二年》 :“余焉能战?” 今“焉有今日” 、 “焉能不去”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延 古有“请”义。 《汉书·公孙弘传》 :“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 ”今“延请” 、 “延师” 、 “延医”中保留此义。
严 古有“猛烈、厉害”义。李白《北上行》 :“严风裂衣裳。 ”今“严寒” 、 “严冬” 、 “严霜” 中保留此义。
研 古义是“细心磨制” 。 《说文解字》 :“研,磨也。 ”今“研磨” 、 “研墨” 、 “研药”中保留 古义。
厌 古有“满足”义。 《左传·隐公元年》 :“姜氏何厌之有?”今“厌足” 、 “学而不厌” 、 “贪 得无厌”中保留此义。
宴 古有“安逸”义。 《说文解字》 :“宴,安也。 ”今“宴安” 、 “宴乐” 、 “宴安鸩毒”中保留 此义。
已 古有“停止”义。 《荀子·劝学》 :“学不可以已。 ”今“争讼不已” 、 “死而后已”等说法 中保留此义。
亦 古作副词,相当于 “也” 。 《史记·陈涉世家》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今有成语 “人 云亦云” 、 “亦步亦趋” 。
易 古有“交换”义。 《周易大传·系辞下》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今“交易” 、 “以物易 物”等说法中保留此义。古还有“改变”义。 《周易大传·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 ”今“变易” 、 “移风易俗” 、 “改弦易辙”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因 古有“沿袭”义。 《论语·为政》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今“因袭” 、 “因循守
旧” 、 “陈陈相因”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淫 古义是“雨多” 。 《说文解字》 :“久雨曰淫。 ”今有“淫雨”一词。
饮 古有“含”义。江淹《恨赋》 :“莫不饮恨吞声。 ”今“饮恨” 、 “饮泣”中保留此义。古 还有“受”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含霞饮景。 ” (景,阳光)今“饮弹身亡” 、 “饮誉 海外”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引 古义是“拉开弓” 。 《说文解字》 :“引,开弓也。 ”今有成语“引而不发” 。
隐 古有“怜悯”义。 《孟子·梁惠王上》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今 有“恻隐”一词。
英 古义是“花” 。 《诗经·魏风·汾沮洳》 :“彼其之子,美如英。 ”今有成语“落英缤纷” 。 庸 古义是“用” 。 《说文解字》 :“庸,用也。 ”今有成语“无庸讳言” 。
优 古有“富足”义。 《说文解字》 :“优,饶也。 ”段玉裁注:“凡有余皆曰饶。 ”今“优裕” 、 “养尊处优”中保留此义。古又有“犹豫不决”义。 《管子·小匡》 :“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 可。 ”今有成语“优柔寡断” 。
尤 古有“优异”义。 《说文解字》 :“尤,异也。 ”今有“尤物”一词。古又有“怨恨”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动而见尤。欲益反损。 ”今有成语“怨天尤人” 。
诱 古有“教导”义。 《论语·子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今有成语“循循善诱” 。
宇 古义是“屋檐” 。 《说文解字》 :“宇,屋边也。 ”引申泛指房屋。今有“栋宇” 、 “屋宇” 、 “庙宇” 等词。 古又可指人的仪表风度。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宇量高雅。 ” 今有成语 “器 宇轩昂” 。
雨 古常作动词,意思是“下雨” 。 《说文解字》 :“雨,水从云下也。 ”今“久旱不雨” 、 “未 雨绸缪”中保留动词义。
语 古常作动词,意思是“说话” 。 《论语·乡党》 :“食不语,寝不言。 ”今“胡言乱语” 、 “不 言不语” 、 “窃窃私语” 、 “语焉不详” 、 “鸟语花香”等说法中保留动词义。
狱 古义是“官司、案件” 。 《左传·庄公十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今有“断 狱” 、 “折狱” 、 “冤狱” 、 “文字狱”等词。
缘 古有“攀缘”义。 《孟子·梁惠王上》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今成语 “缘木求鱼”源于此。
援 古有“引用”义。刘知几《史通·惑经》 :“或援誓以表心。 ”今有成语“援古证今” 。
怨 古义是“仇恨” 。 《史记·秦本纪》 :“缪公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今有“结怨” 、 “构怨” 、 “积怨” 、 “宿怨” 、 “恩怨”等词。
阅 古有“经历”义。 《汉书·文帝纪》 :“阅天下之义理多矣。 ”今“阅历” 、 “阅世”中保留 此义。
云 古有“说”义。 《诗经·唐风·扬之水》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今“人云亦云” 、 “不 知所云” 、 “子曰诗云”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再 古义是“第二次”或“两次” 。 《说文解字》 :“再,一举而二也。 ”今“一而再,再而三” 、 “再衰三竭”等说法中保留古义。
载 古有“充满”义。 《诗经·大雅·生民》 :“厥声载路。 ”今“怨声载道” 、 “荆棘载途” 、 “风雪载途”中保留此义。古还有“又、且”义。 《诗经·卫风·氓》 :“既见复关,载笑载 言。 ”今有成语“载歌载舞” 。
赞 古有“辅佐、帮助”义。 《广韵》 :“赞,佐也。 ”今“参赞” 、 “赞助”中保留此义。 造 古义是“到??去” 。 《广韵》 :“造,至也。 ”今“造访” 、 “登峰造极”中保留此义。 责 古有“要求”义。 《说文解字》 :“责,求也。 ”今“求全责备” 、 “循名责实”中保留此义。
泽 古有“恩惠”义。 《庄子·大宗师》 :“泽及万世。 ”今“恩泽” 、 “泽被后人” 、 “泽及枯骨” 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贼 古有动词义,意思是“伤害” 。 《说文解字》 :“贼,败也。 ”又:“败,毁也。 ”今“戕贼” 一词中保留此义。
质 古义是“抵押品” 。 《说文解字》 :“质,以物相赘。 ”今“人质”一词中保留古义。
钟 古有“聚集”义。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天钟美于是。 ”今“钟爱” 、 “一见钟情” 、 “情有独钟”等说法中保留此义。
诸 古代是 “之于” 的合音词。 《列子·汤问》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 今 “付诸东流” 、 “付诸实施” 、 “公诸同好” 、 “公诸于众” 、 “反求诸己”的等说法中保留这种用法。
庄 古代可以指道路。 《尔雅·释宫》 :“五达谓之康,六达渭之庄。 ”今“康庄大道”中保留 此义。古还有“恭敬严肃”义。 《广韵》 :“庄,严也。 ” 《集韵》 :“庄,恭也。 ”今“端庄” 、 “庄严” 、 “庄重”中保留此义。
走 古义是“跑” 。 《孟子·梁惠王上》 :“弃甲曳兵而走。 ”今“走狗” 、 “走马观花” 、 “飞禽 走兽”中保留此义。
左 古有“邪僻”义。 《礼记·王制》 :“执左道以乱政。 ”今有成语“左道旁门” 。
坐 古有“定罪”义。仲长统《昌言》 :“犯法不坐。 ”今“连坐” 、 “反坐”中保留此义。
范文四: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 100例
“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 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 0.5— 0.6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 “ 瓶颈 ” 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 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 中本来就 “ 缺货 ” ,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 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
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们搜集了 07~09年全国各地 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 试卷,从 1600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 100个点击率最高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 有如下三个特点:① 坚持词不离句;② 解释正误同列;③ 附有全句译文;
1.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 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 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 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 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 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误:免除 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 师进,次于陉。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 正:通 “ 猝 ” ,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 正:通 “ 促 ” ,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 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 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 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 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 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20. 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误:夺取 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 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 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 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 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 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误:富裕 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 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 致知在格物。误:标准 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 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 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误:购买 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 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误:规劝 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31. 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 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误:捆绑 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误:憎恨 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 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误:节省 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 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 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 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 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误:捐助 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 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误:刊登 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 俭等人。
40.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 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2. 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误:逐步 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误:离开 正:通 “ 罹 ” ,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 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 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 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 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 ”
误:违背 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 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误:停止 正:通 “ 疲 ” ,疲乏
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误:妻子 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 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误:亲人 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误:睡觉 正:息,止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误:贫穷 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 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 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 误:这样 正:认为 …… 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 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 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 君勿言,吾私之。 ” 误:私自 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 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 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 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 ”
误:期望 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 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 正:端正
63.见周昌,为跪谢曰:“ 微君,太子几废。 ”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 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 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误:遗留 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 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误:休息 正:增长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误:清闲 正:通 “ 娴 ” ,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误:接受 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
误:新鲜 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 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误:书信 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误:形势 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 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误:曲从 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 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误:儒雅 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误:厌恶 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误:邀请 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误:改变 正:轻视
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
误:担忧 正:父母的丧事
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误:游览 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误:尤其 正:指责
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 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 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 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误:遇到 正: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误:给予 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误:察看 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误:赞美 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 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 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误:了解 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 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误:嘱托 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 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 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 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在平时的文言复习中,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所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效果也是很好的。
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如(到、往)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孤(幼年失去父亲) 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阪(山坡) 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 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按(追究、考察、调查) 典(主持)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令(美好、县令) 差(病好了)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 …… 而犯罪、因为) 甫(才) 寻(不久) 用(财用、因为)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弑(子杀父、臣杀君)
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文言文实词分类积累与训练之人物生平类 ·为官经历
2012-06-26 22:14 文 / 季暮商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⑴ 征、召、辟:征召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 ·贾鲁传》
⑵ 拜、除、授:授予官职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 ·侯可传》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 ·吴主传》
⑶ 荐、举、察:推荐,举荐
延、至治间 …… 选丞相东曹掾。《元史 ·贾鲁传》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⑷ 选、拔:选拔、提拔。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2、授予官职后就是就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
⑴ 行、就:去就职、去就任
⑵ 下车:初到任
3、工作做得还行,就会有一段比较平稳的为官生涯
历十二官 , 处事无纤毫过差。 —— 唐 ·韩愈文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⑴ 历、仕、仕宦、视事:做官,官员到职工作,任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改刑部详覆官。《宋史 ·王济传》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 ·王尊传》
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08年高考全国卷)
⑵ 转、调、徙:调动官职。
⑶ 改:改任官职。
⑷ 补:补充空缺官职
4、做得再好些,就会得到提升甚至加封。
升(鲁)台都事。《元史 ·贾鲁传》
武字子卿 , 少以父任 , 兄弟并为郎 , 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程乌、李育以有才干 , 皆擢用之。 —— 《后汉书 ·公孙述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以功晋知府。 —— 《清史稿 ·桂中行传》
加官进爵
⑴ 升、迁、擢、陟、晋、进:升官、提升、晋升,进用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 ·辛弃疾传》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⑵ 加、封、赏:加封、封赏
5、不过,宦海沉浮,一着不慎,就有降职、外放甚至免官的危险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 ·装延龄传》)
⑴ 谪、贬、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贬官
郎官上应列宿, 出宰百里, 有非其人, 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 ·明帝纪》 ) 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 《张 衡传》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⑵ 出、出宰 /放、窜:京官外调、外放或遭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官削爵。〈汉书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⑶ 罢、黜、免、削、夺:罢免、解除、废掉、消除官职
6、时来运转,还会被起用或补充空缺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 ·贾鲁传》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7、能者多劳,有时需要兼任官职或暂时代理官职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 ·袁乔传》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
⑴ 兼、领、判:兼任官职
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 ·王尊传》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 ·杜如晦传》)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 ·王修传》)
⑵ 行、署、权、摄、守:代理、暂任官职
武与副中郎将及假吏常惠《苏武传》
⑶ 假:临时的
8、辞官
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告老:官员年老。 )
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
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 ·疏广传》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解官:辞去官职。 )
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 ·白居易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
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 ·李通传》)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 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 “ 乞身 ” 。 )
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
9、补充
① 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② 表主管的:知、典、主
【总表】
征召 —— 征、召、辟
授予官职 —— 拜、除、授
推荐,举荐 —— 荐、举、察
选拔、提拔 —— 选、拔
去就职、去就任 —— 行、就
初到任 —— 下车
做官,官员到职工作,任职 —— 历、仕、仕宦、视事
调动官职 —— 转、调、徙
改任官职 —— 改
补充空缺官职 —— 补
升官、提升、晋升,进用 —— 升、迁、擢、陟、晋、进
加封、封赏 —— 加、封、赏
降职、贬官 —— 谪、贬、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京官外调、外放或遭贬 —— 出、出宰 /放、窜
罢免、解除、废掉、消除官职 —— 罢、黜、免、削、夺
起用人任以官职 —— 起
兼任官职 —— 兼、领、判
代理、暂任官职 —— 行、署、权、摄、守
临时的 —— 假
辞官 —— 告老、请老、移病、解官、致仕、乞身、乞骸骨
文言阅读 (史传类 ) 重点词语归类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 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 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表示官位升迁、任免类的词语
(1)辟:征召。
例: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官内侯。《三国志 ·魏书 ·王卫二刘傅传》
(2)迁:升官。
例: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朗,再迁为安乐太守。《后汉书 ·陈王列传》
(3)拜:任命,授给官职。 例:同上。
(4)举:举荐。
例: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新唐书 ·裴崔卢李王严列传》
(5)擢:提拔、选拔。 例:同上。
(6)调:调迁。 例:同上。
(7)累迁:多次提升。
例:累迁吏部侍郎。(2003年高考卷)
(8)徙:改任。
例:(杨绩)降长宁军节度使,徙知琢州。《辽史 ·列传第二十七》
(9)拔:提拔。
例:朕拔卿于仇虏之中。《贞观政要》
(10)除:任命、授职。
例:无何,复除宣徽史,知河阳。《宋史 ·列传七十五》
(11)转:改任。
例: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三国志 ·毛玠传》
(12)摄:代理。
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一)
(13)署:委任、代理。
例:署为府长流参军。(1999年高考卷)
(14)典:主管。
例:玠尝为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三国志 ·毛玠传》 (15)知:作某地的知县。
例:(郭永)寻知大谷县。(1996年高考卷)
(16)相:作某国的丞相。
例:且臣闻管仲相齐。《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
(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
例: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例:黜仁约为清水令(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2.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
(1)以 …… 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 ) 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 ·毛玠传》
(2)以 …… 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三国志 ·魏书 ·恒二陈徐卫卢传》 (4)见知:被人所知。
例:(田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2001年高考卷)
3.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
(1)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2)短:说某人的坏话。
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新唐书 ·郭子仪列传》
(3)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4)刺:① 指责。
例:刺诸县短长。(1996年高考卷)
② 名片。
例:刺入即出见之
(5)衔:恨。
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七》
(6)疾:憎恨、嫉忌。
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志 ·吴书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7)劾:弹劾,揭发罪状。
例: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
(8)贾祸:招来祸患。 4.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1)坐:① 因犯错而定罪。
② 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 ·党锢列传》
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2)案(按):考察、审问。
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
(3)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明史 ·列传第六十五》
(4)当:定罪。
例:顺等罪当死,勿论。《明史 ·于谦传》
(5)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
(6)牒:文书。
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5.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词语。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例:莽上疏乞骸骨。《汉书 ·王莽列传第六十九上》
(2)致仕:请辞官回家。
例:乾统初,(杨绩)乞致仕,不许。《辽史 ·列传第二十七》
(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例:独子无兄弟,归养。《信陵君窃符救赵》
6.常见的古今异义:
(1)特征:特别征召。
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 ·党锢列传》 (2)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3)故事:按旧例。
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1998年高考卷)
(4)下车:官吏初到位。
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5)中外:朝廷内外。
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 ·列传第一百一》 (6)横行:纵横驰骋。
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 ·魏书 ·王卫二刘傅传》
(7)首领:脑袋,性命。
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1998年高考卷)
范文五: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
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们搜集了?07~09年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1600?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1?00个点击?率最高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坚持词不离?句;?解释正误同?列;?附有全句译?文;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 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 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 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 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 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 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 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 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 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误:夺取 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 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 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误:富裕 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 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 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 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误:购买 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误:规劝 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误:遗憾 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 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误:捆绑 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误:憎恨 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误:节省 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 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 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 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误:捐助 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误:刊登 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
张俭等?人。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 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 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误:逐步 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误:离开 正:通“罹”,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 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 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
误:违背 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误:停止 正:通“疲”,疲乏
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误:妻子 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 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误:亲人 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误:睡觉 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误:贫穷 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 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 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 误:这样 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 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 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 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 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 误:期望 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 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 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误:遗留 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 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误:休息 正:增长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误:清闲 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误:接受 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
误:新鲜 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 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误:书信 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误:巡行 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误:形势 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 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误:曲从 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 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误:儒雅 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误:厌恶 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误:邀请 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误:改变 正:轻视
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
误:担忧 正:父母的丧事?
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误:游览 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误:尤其 正:指责
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 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 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 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误:遇到 正:对待
译文: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误:给予 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误:察看 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误:赞美 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 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 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误:了解 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 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误:给予 正:招引,引来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误:嘱托 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 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 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 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在平时的文?言复习中,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所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效果也是很?好的。
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如(到、往)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孤(幼年失去父?亲)
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阪(山坡) 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 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按(追究、考察、调查) 典(主持)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令(美好、县令) 差(病好了)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 甫(才) 寻(不久) 用(财用、因为)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弑(子杀父、臣杀君)
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文言文实词?分类积累与?训练之人物?生平类?为官经历 2012-06-26 22:14 文 / 季暮商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征、召、辟:征召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拜、除、授:授予官职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荐、举、察:推荐,举荐
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选、拔:选拔、提拔。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2、授予官职后?就是就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
?行、就:去就职、去就任
?下车:初到任
3、工作做得还?行,就会有一段?比较平稳的?为官生涯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 韩愈文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历、仕、仕宦、视事:做官,官员到职工?作,任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08年高考?全国卷) ?转、调、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空缺官?职
4、做得再好些?,就会得到提?升甚至加封?。 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加官进爵
?升、迁、擢、陟、晋、进:升官、提升、晋升,进用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加、封、赏:加封、封赏
5、不过,宦海沉浮,一着不慎,就有降职、外放甚至免?官的危险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谪、贬、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贬官
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出、出宰/放、窜:京官外调、外放或遭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罢、黜、免、削、夺:罢免、解除、废掉、消除官职
6、时来运转,还会被起用?或补充空缺?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7、能者多劳,有时需要兼?任官职或暂?时代理官职?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兼、领、判:兼任官职
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行、署、权、摄、守:代理、暂任官职
武与副中郎?将及假吏常?惠《苏武传》
?假:临时的
8、辞官
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告老:官员年老。) 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解官:辞去官职。) 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
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9、补充
?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表主管的:知、典、主
【总表】
征召——征、召、辟
授予官职——拜、除、授
推荐,举荐——荐、举、察
选拔、提拔——选、拔
去就职、去就任——行、就
初到任——下车
做官,官员到职工?作,任职——历、仕、仕宦、视事
调动官职——转、调、徙
改任官职——改
补充空缺官?职——补
升官、提升、晋升,进用——升、迁、擢、陟、晋、进
加封、封赏——加、封、赏
降职、贬官——谪、贬、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京官外调、外放或遭贬?——出、出宰/放、窜
罢免、解除、废掉、消除官职——罢、黜、免、削、夺
起用人任以?官职——起
兼任官职——兼、领、判
代理、暂任官职——行、署、权、摄、守
临时的——假
辞官——告老、请老、移病、解官、致仕、乞身、乞骸骨
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
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
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表示官位升?迁、任免类的词?语
(1)辟:征召。
例: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官内侯?。《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2)迁:升官。
例: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朗,再迁为安乐?太守。《后汉书?陈王列传》
(3)拜:任命,授给官职。 例:同上。
(4)举:举荐。
例: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新唐书?裴崔卢李王?严列传》
(5)擢:提拔、选拔。 例:同上。
(6)调:调迁。 例:同上。
(7)累迁:多次提升。
例:累迁吏部侍?郎。(2003年?高考卷)
(8)徙:改任。
例:(杨绩)降长宁军节?度使,徙知琢州。《辽史?列传第二十?七》
(9)拔:提拔。
例:朕拔卿于仇?虏之中。《贞观政要》
(10)除:任命、授职。
例:无何,复除宣徽史?,知河阳。《宋史?列传七十五?》
(11)转:改任。
例: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三国志?毛玠传》
(12)摄:代理。
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一)
(13)署:委任、代理。
例:署为府长流?参军。(1999年?高考卷)
(14)典:主管。
例:玠尝为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三国志?毛玠传》 (15)知:作某地的知?县。
例:(郭永)寻知大谷县?。(1996年?高考卷)
(16)相:作某国的丞?相。
例:且臣闻管仲?相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
例: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例:黜仁约为清?水令(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2(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
(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毛玠传》
(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三国志?魏书?恒二陈徐卫?卢传》
(4)见知:被人所知。
例:(田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2001年?高考卷)
3(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
(1)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短:说某人的坏?话。
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新唐书?郭子仪列传?》
(3)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4)刺:?指责。
例:刺诸县短长?。(1996年?高考卷)
?名片。
例:刺入即出见?之
(5)衔:恨。
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
(6)疾:憎恨、嫉忌。
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7)劾:弹劾,揭发罪状。
例: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资治通鉴?宋纪十五》
(8)贾祸:招来祸患。 4(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1)坐:?因犯错而定?罪。
?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党锢列传》
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案(按):考察、审问。
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
(3)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4)当:定罪。
例:顺等罪当死?,勿论。《明史?于谦传》
(5)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
(6)牒:文书。
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5(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词?语。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例:莽上疏乞骸?骨。《汉书?王莽列传第?六十九上》
(2)致仕:请辞官回家?。
例:乾统初,(杨绩)乞致仕,不许。《辽史?列传第二十?七》
(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例:独子无兄弟?,归养。《信陵君窃符?救赵》
6(常见的古今?异义:
(1)特征:特别征召。
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党锢列传》
(2)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3)故事:按旧例。
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1998年?高考卷)
(4)下车:官吏初到位?。
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
(5)中外:朝廷内外。
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列传第一百?一》
(6)横行:纵横驰骋。
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7)首领:脑袋,性命。
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1998年?高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