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一年级数学课件
三年级(2)班班级工作计划
新学期,我认真执行教育方针,为了使全面素质更加科学性,实践性,明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并狠抓德育工作,促育人质量提高,新学期继续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五项常规教育为重点,以“学会做人”为育人目标,不断探索教育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班级的教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现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特拟定如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这一学期共有( 40 )位学生,其中女生(13)人,男生有(27)人,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学生们平时活泼好动,具有爱集体,爱劳动,团结友爱等特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方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再加上父母的娇生惯养,因此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班干部的管理力度,以班长陈泽星为核心,以副班长明芳为代表起带头作用,以各组组长为首带领全班同学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开展一些活动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开展以“一帮一,多帮一”等活动,让他们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二: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继续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新课改精神,提高认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把新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班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班级工作奋斗目标
1:贯彻落实“文明学校”、“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一代新人。
2: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专注积极,生活中整洁勤劳,充满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教育,搞好学生纪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方法科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转化学困生,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争取向无学困生的班级靠拢,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抓。
5、争创一个安全无事故的班集体。
五: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班队建设,狠抓落实班风建设。
(1)加强全班的德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树立公德意识,注意安全教育,多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在平时多鼓励他们去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树立我为班级服务光荣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一种“人人爱班,人人管理”的现象,人人争做班级小主人。
(2)培养班上学生良好的纪律,小学生好动,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我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整顿班级的纪律,保证能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在课堂上,尽是使用赞扬的语言,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班风,争取人人都能做到课堂上遵守纪律,下课后不打闹、不吵架、不打架。平时,多与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联系,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一齐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培养班干部。本学期改变以往让优生当值日班长,从同学当中选出五名调皮生,来担任值日班长,带领得好将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要求他们将部分方面工作情况向班长汇报,班长做好记录,存在的问题一起商量,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报告老师,由老师处理。每天班长向老师汇报当天班上发生的事情,并要求班干部要发挥模范作用,与老师一起把班级管理好。
(4)充分发挥少先队这个有力的组织来加强班队建设。本学期通过开展各种少先队活动促进队员“五自”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热爱组织的情感,并处处以少先队员光荣称号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使他们朝着团结、向上的方向发展,以促文明班级形成。
(5)充分发挥班上“争章栏”、“学习园地”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加以评比,并定期评出“先进个人”、“先进小组”。由于学生好胜心强,这样就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6)开展班会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以及班上存在的问题,并选择有意义的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少先队活动,强化班集体观念。
(二):抓好读书教育活动
(1)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开展捐书活动,为班级出一份力。 (2)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并加强阅读指导由浅入深适时开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知识开发思维。
(3)抓好每月一刊活动。
A: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好材料;
B:版面设计力求清晰大方,插图要精且必须得和主题有关,并和平时学生设计小报联系着实提高学生小报制作水平。
(三):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
(1)教学中,要始终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过程上来,注意学生的层次,既要培养优生,又要考虑学困生,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于补缺补漏,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2)尽力挖掘学生的课外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中心校举办的各种竞赛,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积极参赛,做到赛前有准备。 (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1)善于发现闪光
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闪光点。作为班主任要了解他们,发掘他们心灵中的火花,给他们闪光的机会。如在课堂上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做练习时,把较简单的题目留给学困生做,使他们感受到“我也能回答”、“老师也重视我”。
(2)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每位学生都喜欢被人赞扬,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最需要表扬。在班级管理中,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多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一次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一次认真听讲、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知道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注意到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自己,就会感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自信心。当然,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除了恰当运用赞扬外也要恰当地进行批评。批评前要认真调查,搞清基本事实。批评时做到内容不失真实,语气不失委婉,切忌大发雷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3)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五):加强沟通,促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各项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因为其他素质的发展都必须以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可见班主任把握和调控学生情感的晴雨表,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情感体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全人格,消除不健康的隐患,让学生拥有健康有心态。
(2)活动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结合班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素质训练。
(3)创设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宽松心境。
a、多和他们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对班干部进行严格要求. c、给予微笑的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的目光(扫除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心理障碍(
(六):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1)学期初,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或电话家访),了解他们暑假在家表现,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期中考后进行一次全面家访,向家长汇报半个学期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期末再进行一次家访,特别情况的,还要及时地重点家访。 (2)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家访后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要让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与教师配合,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适当的态度来改变学生不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等。
(七):提高法制意识,抓好消防、交通、防火安全意识。 利用班队会、晨会实时提高学生的交通、防火安全意识。 教育学生不随便到池塘边玩。
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学生打架,玩火等不良行为习惯。 (八)、班主任自我要求
1、热爱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2、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4、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得失,写好心得体会。
5、做个细心人,常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个方面需要,积极给予帮助。
6、多与各位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家长、其他老师间的联络人。
范文二:一年级上数学
一年级上??期末复习试卷
一、 填空题(第1小题 2分, 第2小题 5分, 3-4每题 6分, 5-6每题 9分, 共 37
分)
1.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 ?比?多( )个,?比?少( )个,?比?多( )个(
去掉( )个?,去掉( )个?,三种符号的个数就同样多(
?????? ? ? ? ???
3. 在?里填上“,”或“,”(
11,8?5 8?7,9 16?4,20
14?4=10 14?10,8 12,6?5
4. 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5. 在?里填上“,”、“,”或“,”(
9,3?9 11,4?15 14,4?14,4
7?6,3 6?12 3,9?5,7
7,8?10 5,2?1,7 7,4?6,6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10分 共 20分 )
1. 14-4-3, 18-8-2,
9,2,6, 6,6,6,
16-10,4, 3,9,5,
9,4,5, 4,4,4,
4,0,6, 16-6-9,
2. 3,9, 5,9,
5,8, 4,7,
6,9, 12,10,
8,8, 18,3,
5,7, 6,11,
三、 应用题(1-7每题 5分, 第8小题 8分, 共 43分)
1.
原来有7只猴子,
又跑来了6只,
现在有( )只,
???=?(只)
2. 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有多少个苹果,
??=?(个)
口答:小军原有_____个苹果.
3. 同学们要种14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要种多少棵,
???=?(棵)
口答:还要种_____棵(
4. 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面)
口答:一共插了______面(
5.小明做小船用去7张纸,做飞机有去6张纸,一共用去多少张纸,
??,?(张)
口答:一共用去______张(
6. 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前面有10个人,后面有7个人,这一列共有多少人,
??,?(人)
口答:这一列共有______人。
范文三:一年级上数学
第一课时
课题: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
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
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
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4+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4与1合起来是5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
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应用练习。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
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
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在花果山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范文四:一年级上数学
人教版《数学》 一年级上册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在认识时针、分针,拨一个具体的时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几时和大约几时来表述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有秒针的钟一个,没有数字的或数字不全的钟表各一个,自制钟表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可以拨的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什么谜语呢?
(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贴出自制教具,如右图)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
(一)认识钟面:
1、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1)钟面上有数字。
引导:请小朋友指好自己学具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起读一读。
(出示一个只有3、6、9、12四个数字的钟)像这个钟上只有4个数字,没写数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几吗?指着没写数字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是数字几。)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接触的钟表,有好多是数字不全甚至是没有数字的。在认识的钟面上的数字后,进行一定的拓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钟面上有针。
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
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
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相在学具钟上指一下)
(3)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
说明:这些格子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来看时间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到。
【设计意图】:对于钟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在有一定的预设的状态下动态生成。
(二)认识整时。
1、观察贴出的钟面,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7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是7时。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2、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三个钟面,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归纳总结。
仔细观察一个这几个钟面,你发现1时、5时、11时,还有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特点?时针呢?
小结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设计意图】:由指导认识7时到1时、5时、11时,然后再对几个钟面上分针、时针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
4、“想想做做”2。看图说话:这三幅图上分别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5、“想想做做”1。 让学生自由说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
【设计意图】:两个“想想做做”,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巩固认识整时数。交换两个“想想做做”的位置,是学生在说自己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时,可能会出现不是整时的情况,就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认识大约几时的学习。
(三)认识大约几时。
1、贴出例2的两个自制钟面。如下图:
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
2、汇报交流: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第一个钟:7时不到一点 第二个钟:7时刚过一点
3、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4、“想想做做”3。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三个钟面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你会看吗?
(四)小结。
【设计意图】:对于大约几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反馈这种原始的感知情况,然后老师再在些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拨一拨。(“想想做做”第4题)
(1)用学具钟拨出3时、9时和12时,再进行交流。
(2)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拨出大约4时,可以怎样拨?
指名演示4时不到一点和4时刚过一点。
(3)考考你的小伙伴,你说一个时间,让他拨一拨。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一个少了一根时针的学具钟,分针指着12)提问:现在是8时,时针应该指着几?
如果让你把缺掉的这根时针画出来,你认为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一定要正好指着8,要画得比分针短一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钟,看看哪几个缺了时针,哪几个缺了分针?
根据每个钟下面的时间,把缺的针补画上。
3、怪现象。(“想想做做”第6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这里有个怪现象:钟面上为什么都是10时呢?
生1:一个是早上的10时,小朋友在上课。一个是晚上的10时,小朋友在睡觉。
生2:一天有24小时,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4、生活中的钟表。
(1)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这个钟上怎么有三根针呀?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的两个图)这两个钟表上一个针也没有,你知道是几时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在尊重教材编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拓展。如第3题拨时间,除了拨整时,还拨了大约几时,除了拨书上的时刻,还进行了同桌交流,互相拨了时刻。又如第5题,补时针或分针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画前要搞清缺了哪根针,画时还要注意对准数字几和针的长短,因此设计过程中注意分层分散难点。再如生活中的钟表,除了电子钟,还拓展了有秒针的钟。
四、总结全课,引领发现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上藏着很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范文五:一年级数学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 制定者:康花蕾 年级:一年级一班 时间:2011年 9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班有学生人。 全部进入学前班, 接受过学前教育, 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 齐。 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养成不是特 别理想, 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 学生们都活泼可爱,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两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 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 0—— 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 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第二单元 《比较》 。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 获得对 “>、 <、 =”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 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 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 合理性;="" 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 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 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 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正确口算 10以内的加减法, 掌握 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 通过整理加、 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 。经历表示 11—— 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 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 20日内数,掌握它们 的顺序,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 进行简单的、 有条理的思考; 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 20以内的进位和退
位,逐步的熟练口算 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 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 描述时间, 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 体验时间的长短, 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 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 体会前、 后、 上、 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 正方形、 圆柱 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 。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 要性,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 排列和分类, 并在这 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 第九单元 《统计》 。 根据简单的 ÷现实的 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 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 全过程,感受统计的 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 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 数据提出并回 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 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 “我找 3个比我高的人” “我找 2个和我同岁的人” “我 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 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 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 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 (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 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 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 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 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 认识 10以内的数的意义, 第二单元, 认识 10以内的数的大小。 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 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 通过观察、 记数、 操作等教 学活动, 来呈现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 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 不以 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直接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出发, 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让学生亲身经历从 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 用价值。
2、 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 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 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 10以内数的合成分 解与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 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 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 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 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 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 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这样可 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 从不同角度揭 示相同的数量关系。 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 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
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 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 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 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 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所认 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 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 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 受能力。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 利用学生的经验, 使用学生 可以接受的语言,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 使学 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 交流既有信息 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 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而活动 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了数 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 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 即怎样把情境图呈 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 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 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能看出是否有信心, 是否有兴趣, 是否乐 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 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读、 会写 0到 10各数。
2、 掌握 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初步体会 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 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正确数、写 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1、数数时手口一致,与实物对应。 2、书写要整齐、匀称。
课时安排:共 7时
可爱的校园 2课时
快乐的家园 1课时
玩 具 2课时
小猫钓鱼 1课时
文 具 1课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置了三个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内容,而是学生的一 种体验性活动, 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 使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以此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数学知识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单元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 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 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单元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具体比较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单元难点
正确使用“<” “="">” “ =”,体验高矮的相对性,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相应的推理。 教具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塑料杯、水、绳子。
课时安排
内 容 课时数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1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1
轻重(比轻重) 1
机动 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单元使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开始, 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 一定差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和进度。 本单元的教学中, 对计算速度不宜提统一的目标,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 程,教师应给予具体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加减 法的含义、加法交换律的初步理解、 10以内的加减法、谁比谁多(少)几的问 题、连加连减加减混的运算。
单元目标:
1、 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在具体的情急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和解决有关的 简单实际问题。
3、 能正确计算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 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熟练的进行 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单元难点:
学生 10以内加减法计算速度以及正确率的提高,解决谁比谁多(少)的问 题。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课件、实物展示台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有几支铅笔(加法的认识) 1
有几辆车(加法交换律) 1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1
小猫吃鱼(得数是 0的减法) 1
练习一 1
猜数游戏(6、 7的加减法) 1
跳绳(8、 9的加减法) 1
可爱的企鹅(8、 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1
练习二 2
33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1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1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的运算) 1
练习三 2
34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
想一想,这 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
生 1:还可以表示把 2个苹果和 3个苹果合起来。
生 2:可以表示把 2本书和 3本书合起来。
??
2.摆圆片。
(1)书上是摆桃子, 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 先摆 1个, 再摆
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一共有多少个 ? 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
生:1+3=4。
师:这 1, 3, 4分别表示什么 ?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 2, 3题,把 2+□=□,
□+□=□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
(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 (教材第 22页的“试一试”。 )
(1)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书上的“练一练”)
1. 第 1题, 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
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 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
第 2幅图画会出现 4+1=5, 3+2=5两种情况, 教师在集体反馈时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
同算式。
3.第 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
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 ? 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
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 都
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
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