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诗经中的赋比兴]诗经中的赋比兴
[诗经中的赋比兴]诗经中的赋比兴 篇一 : 诗经中的赋比兴
原始文字由记事和祭神转变为抒情,说理,具有独立的文学艺术价值,要在春秋战国或略早时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中国文学以抒情胜,此中讲究的是主观情感客观化,情感必须与特定的思想、理解相结合,如果只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或只限于诉诸概念的理性认知都不能代表中国文学的审美情趣。中国文学追求的一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不道破一句”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正是通过“比兴”手法,中国文学完成了这一蜕变。
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从而使情感与想象和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具体途径,形成具有情感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
而对于“赋”来说,其整齐的排比句形式,则增强了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使这些说理文字超脱成为文学艺术。
篇二 : 关于《诗经》请问,诗经的艺术特色除了我们常说的风雅颂
赋比兴以外还
关于《诗经》
请问,诗经的特色除了我们常说的风雅颂赋比兴以外还有什么,
要写论文,得选取一个视角,老师说如果要写诗经的比喻,就要专写比喻,或者写空间联想,就要专写空间联想,可是这些题都有同学选了,我就不知道该选什么了,麻烦哪位给支个招。只需说明可以选择的论点就可以了,剩下的我就可以自己搞定了。
奉上几分,不成敬意,先谢过~~
我这里有两个论点可以介绍给你,不一定行,你先看看吧。
1、亲情的描写,通过诗经非常特别的反复歌咏形式,层层递进,把思念亲人的感情抒发得畅快淋漓,你可以参照《诗经?邶风?燕燕》
2、劳苦人民对统治者压迫的不满情绪,比如硕鼠,黍离,这种题材非常多
不要总是抓住对于爱情的描写,因为抓这个方面的人可能会很多,而且对于诗经中的分段落反复歌颂,但其间会巧妙的通过意义相同的词语的使用把感情推想高潮,这种手法很值得研究,同时也能看出当时人们的艺术思想。
篇三 : 赵兴中的诗
对一座小山坡的远观
若有所思,烟雨几乎不可描绘
我还是贼着胆儿说,那轮廓
仿佛是玫瑰不敢一把握住的乳房
我还是想对她给出一个客观的说辞
这时,月亮晚归,刚好走到了我和她
之间,像一个词,安放在彼此心中
对于没有稿酬的爱情,解释权
不在暖流这里,也不在冰山那里
我总是拖着一条完美的尾巴,离开
一座庙到来之前,森林不懂得寂寞
每一只蝴蝶都有自己的祖国,可以寻欢
而我手机的盲音,仍在边境线上漫游
我对一座小山坡的远观,试探
有起伏,但没对错,像撤了引线的炸弹
突然对我,哑然失笑
倒伏的爱河
唉,爱情不是大地上生长的事物
即使多情的山风,每天朝着对岸吹
尼姑庵前,仍有雷池。不可逾越
少女梦中的花轿,藏在绣楼西厢
红绸做的盖头,已飘摇成摩登的围脖
这多像炫耀的人,快速读着横排的繁体汉字
一个和尚,也许真是貌若天仙的宫女所生
一座旧庙,它有庄严肃穆的担心
别把苔藓,壁虎,祷告,混为一谈
如果尘世之上飘着灵魂,人间必有欢爱
庙里坐的都是泥菩萨,铁观音来自哪里?
蝴蝶会不会真是单性,即使爱,也不发声
闪电横空出世。人只能由母亲生下来
面对高耸,风可以疯狂,人有锦囊妙计
少女在海滩裸泳,她的美被海水约束
月出深山,倦鸟栖息。仍有快马来报
一个人一生一世,仍被陷于缠绕的梦呓
像媒婆的蒙汗药,像情敌的迷迭香
冬天的果园,并非荒芜之地,河水干涸
洪水正在蓄积。爱是一种离经叛道的传染
而心,是小小的由头。是花拳绣腿
跳不过倒伏的河流,跃不上彩虹的穹顶
相爱的人,用星星点灯,请月老作证
一百年修筑两个人耳鬓厮磨的宿命
AA制
蝴蝶是蝴蝶的性别
鸳鸯是鸳鸯的。而姓氏
鸳鸯蝴蝶可以装订成合集
猫的思念是用什么形状展开的?
燕子乘风追你,想你,云
除却缥缈,仍且等且去
有什么话留在了手机短信的花芯里
雷,雨,电,谁是彩虹猜出来的?
梦里江山,博兴起,署名,签名,匿名
一切皆由粉丝,随缘,随心,随意
一匹白马,一匹黑马,AA制
海啸的失物招领薄上,有个月亮,皮影苍凉?
玉清观
它不允诺,不致敬,也不鞠躬
千山野雪,自光斜指日暮
黑夜不按比例缩小成最小宫殿
落霞是为人世间看不见的血型而来的
受伤的泥菩萨,端坐在大雄宝殿
只闻木鱼、肉香,不见涵养
雪莲花开在雪山之上,像纸镇纸
摸黑诵经,禅宗积沙成塔
遂想起小宫殿,乃母亲孕我之子宫
沧桑在此,谁敢大言不惭
慈悲监制的皱纹,喜鹊也不配抚摸
只有婴儿可以悄悄尾随神的背影
在小镇
必须热爱简单的生活
学会吃苦,呓语,和耿直
向乞讨者施舍几枚硬币
学会抽空挖掘内心生锈的激情
和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开玩笑
喜欢热闹,但观棋不语
减少语言性骚扰
迫使浑浑噩噩的一天
长出几对对牛弹琴的耳朵
如果喝高了,被冲动
可以打开身体内的旧钢琴
让卡拉0K飘渺的乱弹如梵音
混响在纷纭的热爱中
在小镇,需要起伏对称的翅膀
但必须剪掉长发,删除二奶
暗香
在这里说暗香,尤其这样暖的阳光
下午说暗香很喜剧,尤其针对问路上山的人
说暗香这个词,发音也很喜剧
这个问路上山的人,他说已失恋三次
并曾三次看见梅花,一次看见
梅花开,一次看见梅花落。中间一次
看见梅花,他想到,但没有说出
暗香这个词,发音也很喜剧
尤其针对问路上山的人,下午
说暗香很喜剧,尤其这样暖的阳光
在这里说暗香
老虎
去动物园看老虎,它在铁栅栏里趴着
像一团梦,懒散地插在兽性中
懒得搭理[)我这块四十多岁的肥肉
而今天阳光灿烂,四散的孩子
他们柔软的毛,舞蹈的手,盲目的爱
小兽的影子,分明是幼儿园的林荫道
和风车。那老虎是不是真的!
它皮毛光滑,脾气不大,“轰”的一声
接纳了孩子们扔给它的一串小鞭炮
一点点消失的正是我竭力挽留的
今天刚飞走的那宠物,一只八哥肯定不是
昨夜下的雪和它慢慢消溶的水肯定不是
前天被一美女误认为哥哥那亲切的拍肩肯定不是
上前天给母亲上坟,被思念撕扯的痛肯定不是
甚至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和中药的解毒肯定
不是
甚至那年收到最后一封信开始的倦也肯定不是
哦,明天还要继续失散的记忆也肯定不是
甚至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喜欢的烈酒也肯定不是
甚至曾经突如其来的梦和醒也肯定不是
上前天给朋友发短信,祝新年快乐也肯定不是
那美女突然哇的欢叫酷似你小小的惊慌也肯定
不是
昨夜下的雪和它慢慢消溶的水流过我的眼角也
肯定不是
今天上午爬在窗台看我上网的那画眉,也肯定
不是
――将要来临的先锋,或者叫传令兵
废园之诗
衰草如烟,灌木丛腐朽的思想,终日绕大树而转经
早晨有薄雾,寡妇在河滨废园的搔痒树下健身
踢毽,跳绳,翘臀,从丰满身体里放出热能
虚以委蛇,如牵牛花,像藤缠树
在假山绝望的石壁上,摩梭,攀援
第一棵搔痒树,暴露7动情的暗器
第二棵,靠什么风来妩媚。来分泌
幼童手里的玩具蛇,它不一定逶迤,它可以剖开
废园的
一潭死水,让雕塑的孙悟空,伸手抓住古老的藤
一枚黑钮扣,像给力的,馥郁的香附子
远看,像一只勃起的蜗牛,向音乐喷泉的水幕墙
奔驰
老色情者说,蔷薇花开,芬芳艳丽
野百合蕊焰之放射,宛如寡妇内心的呐喊――
一次次向着大海撩拨的波峰冲刺
又一次次荡回波谷底
温柔是必要的
总吃秋天的菠菜也是无用的
荷塘的莲
上个月还在眺望远山的雪
懒洋洋的修女
依着教堂
纯粹是另一朵画出来的玫瑰
如果我主动走过去,踮起脚跟
吻一吻
1981年的她
温柔,会不会晕于真,害于羞
吻别于美和孤独
而那年我先爱上了烈酒的烈
北风那个吹,美的火焰
风坐在风的怀里,雨落在雨的梦中
谁能握住一团弥漫
温柔是必要的,昨夜
月亮的脸。还是被那个激动的人
咬碎了一半边
篇四 : “比兴”中“兴”的读音辨正 恩施一中胡家寨
“比兴”中“兴”的读音辨正
之为 2013-11-22
赋比兴中的“兴” 就是指得“起兴” 。 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古代汉语词典》1742页中“xìng” 的读音中,第十二义项明确注解为“《诗经》六义之一,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一种写诗手法” 。举得例子是:“《论衡?商虫》,‘同一祸败,诗以为兴’”。《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注音为“xìng”,第二义项:诗歌表现手法之一。《诗经.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古代汉语词典》845页中“xìng” 的读音中,第二个义项明确注解为“诗歌表现手法之一” 。举得例子是:“《论语?阳货》,‘诗,可以兴’”。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六版都没有对“兴” 作为“手法” 这个义项做明确界定,也没有“比兴” “赋比兴” 这样的词条,所以从《现代汉语词典》里面难以辨别“兴”作为“手法”
理解时的注音。
“兴” 从字义上讲,就是“起” “引” 的意思,按照字面理解,读音“xīng” 之下也有这个义项,比如“夙兴夜寐” “晨兴理荒秽” “ 水波不兴”中的“兴” 都是“起” “起来” 的意思,所以“起” “兴” 二字可以相连成“起兴” 。
“兴” 读“xīng” 时,一般都是表示动作的义项,有“使兴盛” “流行”“开始” “发动” “起来” “准许” 这些意义。当然还有做副词和姓氏讲这两个义项。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兴” 读“xìng” 时,有“兴致” “兴趣” 这个义项,属于名词。“雅兴” “ 败兴”“扫兴” “ 即兴” “ 助兴” “ 兴高采烈” 中的“兴” 都是这个意思。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旦把“兴” 作为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而不是当做动词“起” 理解时,它的读音读为“xìng” ,也是可以理解的。
百度词典里面把“比兴”注为“bǐ xīng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这是百度词典里的注音和注解。对于百度里面的东西,只可作为参考,不可作为标准。因为百度里面的一些东西鱼龙混杂,莫衷一是,很难作为标准。
《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古代汉语词典》有明确的读音,“兴” 的这种手法不是今天才有,是从古代汉语传播下来的,所以不必在 这上面纠结,希望大家不要再在这样的读音上面纠缠,约定俗称的东西,有时不需要给理由。
总之,“比兴” “赋比兴” 中的“兴” 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读音应该是第四声,读为“xìng” 。
范文二:诗经中的赋比兴
诗词曲中的赋比兴,一般来说,诗中赋比兴兼用,词中比兴多于赋,曲中赋比多于兴。以下分别论述。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朱熹《诗集传》: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国风·周南·关雎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国风·召南·驺虞
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国风·召南·江有汜
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国风·卫风·硕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国风·卫风·淇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兴: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卷耳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
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
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性的辞藻,容易使人误认为“赋”与“比”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兴”似乎无关,所以刘勰在谈到汉赋时,称其“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同时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刘勰对“比兴”的论述,曾受到《毛传》和《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如他说过“《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指《召南·鹊巢》贞一,故夫人象义”(《文心雕龙·比兴》)等等。但他同时又继承了郑众的见解,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
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又认为“比”的要求是“写物以附意,□言以切事”。这就概括了“比兴”作为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他还指出“诗人比兴,触物圆览”。
即认为“比兴”的思维和手法必须建立在对外部事物观察、感触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都是很可取的。
刘勰之后,钟嵘对“赋、比、兴”的论述,有了更多的新内容。他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强调“兴”的特点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应该有诗味或“滋味”(《诗品序》),从而把艺术的特殊的感人作用与艺术的思维表现特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和对传统的突破。正是由于这一点,后来一些株守传统观念的人对钟嵘的这一贡献不仅不予承认,而且颇加非议,如说他“解比兴,又与诂训殊乖”(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说得不明不白”(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钟嵘还正确地指出“赋、比、兴”“三义”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不能割裂开来对待和运用。他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因此,他要求兼采三者之长:“闳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品序》即认为真正的好诗,既不能单用“比兴”以致“意深”、晦涩,又不能单用“赋”法以致“意浅”、芜累,只有兼采三者之长,酌情运用,才能感动人,“使味之者无极”。钟嵘的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的。写诗要把事情写清楚,为读者所了解,就少不了要用“赋”的手法。同时,诗歌要抒发情思,驰骋想象,感染读者,耐人寻味,就又少不了要用“比兴”的手法。钟嵘的“闳斯三义,酌而用之”以及“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观点,是符合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的,对后代诗论有很大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论述
唐代评论家对“比兴”的论述,又有新的发展,即不仅仅把它看作表现手法,而是赋予了美刺讽谕的内容要求。这跟郑玄的说法,是有继承关系的。不过,郑玄是用政教美刺去牵强附会地解释“比兴”的本义和《诗经》的篇章;唐人则是运用“比兴”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应发挥美刺讽谕的作用,这就不存在牵强附会的问题。刘勰、钟嵘谈论“比兴”,有时也是涉及内容的,如刘勰所说的“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钟嵘所说的“兴托不奇”、“托谕清远”(《诗品》卷中)等。唐代评论家更进一步把“比兴”称之为“兴寄”,如陈子昂批评齐梁诗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元稹批评唐初“沈、宋之不存寄兴”(《叙诗寄乐天书》),而认为自己的诗“稍存兴寄”(《进诗状》)等,所说“兴寄”,也就是“比兴”。陈子昂又说:“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喜(嘉)马参军相遇醉歌序》)殷□也批评齐梁诗风说:“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比兴,但贵轻艳。”(《河岳英灵集》序)所说“比兴”,也就是“兴寄”。可见,唐人论“比兴”,大都是从美刺讽谕着眼的。柳宗元就明确地指出:“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杨评事文集后序》)白居易甚至还把“美刺兴比”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如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谓之讽谕诗。”(《与元九书》)他们标举“兴寄”或“比兴”,强调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发挥社会作用,这对于促进唐诗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
宋代学者对“赋、比、兴”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欧阳修在《诗本义》中、郑樵在《诗辨妄》中,都对汉儒解诗的穿凿附会之风提出了批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仲蒙和朱熹,他们对“赋、比、兴”的解释,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他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所谓“叙物”,不仅是一个“铺陈其事”的问题,还必须和“言情”结合起来,把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就比传统的解释大大前进了一步,更加符合诗歌创作中对于“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要求,从而对后来关于“赋”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古代叙事诗中,也存在着这类范例。例如长达1745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除了发端两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通篇全用“赋”体,而叙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覆覆,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其后象北朝的《木兰诗》、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也都具用“赋”法而表现出类似的特点。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这样的“比”法,自然就会具有艺术的感染力,而不会象汉赋那样成为各种比喻性的词藻的堆砌排比。所谓“触物”,即接触外物而引起作者主观感情的冲动,也就是梅尧臣所说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又把情感浸透、寄托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阐述,较之他以前的许多解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的这些论点,后来曾被南宋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杨慎的《升庵诗话》等辗转引载,后人的见解也大都是对他的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很少新的突破。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这和黄彻所说的“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见《诗人玉屑》),基本是相同的。朱熹虽然比较准确地说明了“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但他的概括不如李仲蒙的解释更切合文学创作的实际。他的说法之所以在后世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受到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缘故。朱熹虽然也批评过汉儒解说《诗经》中某些迂腐论点,但是,他自己论诗也不乏微言大义的迂腐见解,如他在《诗集传》中注《关雎》一诗说:“兴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像这样来分析《关雎》的“兴”义,显然是受了《诗序》、《毛传》、《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而且他也没有象钟嵘那样注意到“三义”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互相作用,往往把一首诗简单地归之为“赋也”、“比也”或“兴也”,甚至对《楚辞》也这样加
以分解,结果不能不生穿硬凿,招致后人的讥议。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就说:“风诗三百,??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而去探求形象以外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微言大义的做法,在宋及宋以后仍是比较普遍的。黄庭坚就曾对宋代穿凿附会解说杜诗的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者,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大雅堂纪》)在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不仅说诗,还有说词。如清代常州派的词论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周济论词的某些观点也曾因此遭到王国维的批驳。清代的统治者甚至接过这种穿凿比附、深文周纳的方法,不止一次地大兴文字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明清时期的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赋、比、兴”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有明代的李梦阳和清代的周济。明代前七子的首领李梦阳曾引王叔武的话说:“诗有六义,比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也。夫途巷蠢蠢之夫,固无文也。乃其讴也,□也,呻也,吟也,行□而坐歌,食咄而寤嗟,此唱而彼和,无不有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观义矣。”(《诗集自序》)在当时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文普遍流行的情况下,李梦阳虽然也提倡拟古主义,但他又指出“比兴”出自真情,真诗乃在民间,主张正统诗文应该向民歌学习,这一意见是正确的。清代的周济则将“比兴”用之于词论,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
“寄托”即“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能没有寄托,又不能刻意追求寄托,不然的话,就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这意见也是比较精辟的。此外,像王夫之所说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斋诗话》),强调了“比兴”的运用应当自然浑成;陈启源所说的“故必研穷物理方可与言兴”(《毛诗稽古编》),强调了广博的生活积累对于“比兴”运用的重要性;沈祥龙认为“兴”是“借景以引其情”,“比”是“借物以寓其意”,要求“比兴互陈”(《论词随笔》),则把“比兴”和艺术描写中的情与景结合了起来。但这些论述,大都比较零星,缺乏特别值得重视的见解。在专门的研究著作方面,陈沆的《诗比兴笺》和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较有可取之处。
总之,关于“赋、比、兴”的研究,除了穿凿说诗的消极影响外,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不仅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自的特点,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认识到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强烈美感的重要性,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这些对于创作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诗经中的赋比兴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为后世的诗歌创作铺垫
了良好的基础,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从诗经的表现手法看,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
功的。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
白确定。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至于其赋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也有颇深远的影响。赋体文学是由它直接发展而来
的。此外,诗歌、词、戏曲、小说中亦有很多作品糅进了赋的手法。
2.比兴
中国诗歌使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比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物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思。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者,以彼物比此物”。《诗经》中的比兴大多是触景生情,是实写;而到了楚辞中,比兴多为虚构想像之辞,这是诗人对传统手法的突破。《诗经》和楚辞中比兴的运用,为我国古代诗歌奠定了艺术表现上的基础,使物和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经》的影响更加广泛。其后两汉时代的诗歌正是传承了《诗经》的特点,建安时期的诗人也大都从《诗经》和各种乐府诗中取经并加以发展,开创了五言诗歌的崭新局面。其后陈子昂主张诗风革新,要求诗歌要像建安时代那样,既要有“兴寄”也要有“风骨”。诗歌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其中以李、杜二人成就最高。虽然李白诗歌浪漫飘逸杜甫诗歌凝重深沉,
但是在诗歌学习上二人都是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并且都主张语言自然反对雕饰。这恰恰可以看作是脱胎于《诗经》而又超越于《诗经》之上。之后许多诗人,如宋代的苏轼和陆游,明代的高启,清代的龚自珍都受到他二人的影响,继承了诗歌,也继承了那种具有很强现实性的文学表达方式--不论是浪漫或者写实,中国古代文学均有这样的特征。
3、诗经中大量的赋比兴手法与植物相关
众所周知,赋比兴是诗经中重要的艺术手法,在情歌中,这些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很多与植物相关。各举一例。赋:(邶风,静女)中的姑娘,同小伙子相约在城角幽会。小伙子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城角,但不见姑娘的面影,急得他搔首徘徊。原来姑娘早就来了,她故意躲了起来。看到小伙子焦灼不安的样子,她突然露面了。“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薆)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比:(陈风,东门之枌)中的一个小伙子,在一次歌舞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姑娘。后来,他一再遨请姑娘到集市上去跳舞,姑娘每次都接受了邀请。他俩相爱了!“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兴:(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人由盛开的桃花,联想到有位姑娘要出嫁,这里面还同时含有比的因素,那位姑娘像桃花一样鲜艳和美丽。
4、天然质朴的爱情以植物为依托
李白的一句诗也许可以为诗经的情歌做个注脚:“清水出芙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经的爱情,出于天然,归于天然。他们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经验技巧,没有心怀鬼胎、图谋不轨,当然也不会被迫迎合或敷衍了事,他们简单直白,单纯率真,他们的情歌是“发自真心的歌”。而最能体现天然美的莫过于自然,最能代表自然的莫过于植物,所以,依托植物寄意自然,依托自然寄意天然,由外而内,由物而心,就形成了诗经情歌天然质朴的特点。来看(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离骚》的比兴,是对《诗经》比兴的继承,也有很大的发展。1、《诗经》中用作比兴的材料都是自然现象或各种日常器具;而《楚辞》中的比兴材料已经扩大到人自身,而且它所开创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成为后世最为重要的比兴材料。 2、《诗经》中的比兴是零散的,用来比兴的物像并没有固定的含义,而《楚辞》里比兴是系统的,并且有固定的寓意。换言之,《诗经》中是一种无意识的借景抒情,而《楚辞》的比兴则是有意识的“托物以讽”、“比类切至”。
关于比兴:比兴最早是后世学者对《诗经》表现手法的总结和概括。与“赋”合起来称“赋比兴”。用现代的话,所谓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就是起兴,起头儿,就眼前所见引起下面所咏之刺,
《诗经》中的比、兴常常是单独使用的(当然还有所谓“比中之兴”、“兴中之比”等名堂)。后来到了屈原,比兴有了新的发展屈原把比和兴联系起来,使比兴不止是单独的“比”和“兴”的表现手法,而是指因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深远的艺术手法。如《离骚》中的芳草美人之喻的比兴手法已经和《诗经》中的“比”和“兴”已经大不相同了、 后世,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比兴往往是同与屈原《离骚》的“比兴”,而常常不是《诗经》中的“比”和“兴”。
范文三:诗经中的赋比兴
比较诗经中比和兴的区别与联系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自西周初年起到东周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及其本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其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运用得最为广泛,也有着许多特色,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诗篇,不但形成了我国诗歌的民族风格,对后代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比和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论述与分析。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它描写的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其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对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种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或者是用浅易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情感,使人易于理解。或者借以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事物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在《诗经》这部特定的诗集中,乃以每个诗章整体之立意、构思为基础,以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为步骤,从而造成意境表达情思的方法。“兴”的基本含义是借助于其他的事物作为一首或一章诗的开始部分,所以又叫“起兴”。它是诗人在接触到某一事物时,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借物寓情,因事起兴的意思。它之所以往往用于开头,无非为了起到引人欣想的作用。作者用于起兴的事物,对于诗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常常起着比喻、象征、烘托、暗示等作用,并有助于创造动人的形象和美好的意境。“兴”分为两种,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但是在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这种兴一般起到的就是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渡作用。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但是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同时,这就构成了它与比的异曲同工之妙。
10级编辑出版2班
李梦姝 100610203
范文四:小议《诗经》的赋比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议《诗经》的赋比兴
作者:胡波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16期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情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和语言技巧上,还是在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中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要说艺术成就,就不得不提到“六义”。《诗经》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重要的如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众:“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刘勰《文心雕龙· 比兴》:“《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宋朱熹之说流传最广,常为人们所采用,现就一一道来。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用现代的话说,所谓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法,多见于大雅和颂词之中,国风中使用不多,但也有以此手法见长的,如,《溱栯》《静女》《苉苜》等。
典型的如《七月》,全文用赋,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反映了他们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其中“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喻事”(《文心雕龙·比兴》),从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最典型的要数《魏风·硕鼠》《邶风·新台》,因其都是通篇用比的。《魏风·硕鼠》的内容并不复杂,用大老鼠来比当时的统治者。读来朗朗上口,表达了对残暴贪婪的统治者的愤恨,对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范文五:诗经的赋比兴各指什么用法?
娱乐
女性
网络
财经
干货
??
??
王朝网络
??
干货
评论(0)
繁體版
诗经的赋比兴各指什么用法?
赋是为平铺直叙,有开门见山之称,多见于雅颂。举例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比就是比喻,有明暗之分,比较有名的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比喻欺压百姓的地主等)
兴即为起兴,以无关事物为联想入手,引出诗人的感叹,个人感觉多见于风雅。蒹葭为兴,此外还有关雎为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上一篇
评论(0)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什么叫赋比兴?
朔,望,晦,各指什么?
“鱼翅”,“燕窝”与“熊掌”各指什么?
a射线、B射线、Y射线各指什麽?
“爱屋及乌”里的“屋”和“乌”各指什么?
未来我们可以和性爱机器人结婚吗?
如何解决睡眠不好轻度失眠?
上海迪斯尼全攻略(未完待续)
妹妹这是车钥匙掉了吗,股沟走光啦
初次约会地点怎么选,去哪里比较好?
拉拉指交的八个注意事项
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1-30集分集剧情介绍
迷人滴吊带睡衣美女
女性臀部暗示性欲大小
日本绝色美女米仓りり大胆写真
金珀、血珀、虫珀.....指怎样的琥珀?
《再别康桥》内容
摩托车发动机过热怎样处理?
《兰亭集序》全文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
《钱塘江春行》的内容
水浒传中108将所用的兵器
王羲之的书法都有哪些特点?
解释一下"民族区域自治"?
是不是失眠?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回到王朝网络首页
?2017 王朝网络 Contact Us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诗经中的赋比兴]诗经中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