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溶出仪验证方案
目 录
1. 引言
2. 转动轴偏度的验证
3. 转速的验证
4. 湿控的验证
5. 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的验证 6. 校正片的验证
7. 验证周期
1. 引言
1.1概述
生产厂家: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型号:RC-3B
出厂编号:
存放地点:化验室
1.2 验证目的:对RC-3B型溶出仪进行验证,保证其测量精度。 1.3 验证设备:秒表,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溶出仪测试用校正片,直角三角尺,量瓶若干。
2. 转动轴偏度的验证:
我国药典规定转篮法的摆动不得超过1.0nm,搅拌浆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nm。开启电源开关,转速开关用眼睛观察吊监篮及搅拌浆均无明显晃动。(一般眼睛能看出明显晃动,其幅度约为2.0nm)。
3. 转速的验证
3.1 在转动轴上贴一块白胶布,用秒表计时,目视计数检测,本仪器电子显示转速为100r/min,实际检测结果为100r/min。
4. 温控的验证
将溶剂(磷酸酸盐缓冲液PH7.40?0.05)按规定量置于溶出杯中,开启仪器,预置温度为37.5?,加热,待电子显示为37.5?时,用0.1%分度的温度计逐一测量六个溶出杯中溶剂的温度,结果如下:1#杯37.0?,2#杯37.1?,3#杯37.0?,4#杯37.0?,5#杯37.1?,6#杯37.0?六个杯之间的温度均小于0.5?。 5. 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的验证
将仪器所带的测同心圆的盖子放在第一个溶出杯上,将转杆反过来,从仪器的上端插入,能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第六个杯的位置,然后是其它四个杯子,均能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
最后取直角三角板,检查转动轴与溶出杯平面的垂直度。
6. 校正片的验证
6.1 水杨酸片测定法
6.1.1 溶剂: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见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66页,临用
前采用超声波发生器脱气。
6.1.2对照品溶剂的制备。取本品一片,精密称定,置乳钵中,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水杨酸20m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1ml,摇匀,加溶剂适量,用超声波生器处理30分钟,使水杨酸溶解,加溶剂到刻度,摇匀,滤过,作为对照品溶液。
6.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度,取本品六片,分别精密称定,分置干燥的网篮法,开启转速开关,使转速为100r/min。自药品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并分别在10,15,20,25和30分钟时取样,每次抽取2ml,各自经滤纸过滤,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1ml,分别置5ml量瓶中,加上述溶剂至刻度,摇匀,用UV-160A双光束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96nm处,用1cm池,分别测定其吸收度A值,与对照品比较计算每片的溶出量,均符合规定。 7. 验证周期
设备大修后需再验证,一般情况下验证周期为一年。
验证报告:
范文二:RC-3B型溶出仪验证方案
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固体制剂验证
YZ -05018
RC-3B 型溶出仪验证
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RC-3B 型溶出仪验证方案
方案制订: 制订日期: 方案审核: 审核日期: 方案批准: 批准日期:
目 录
1. 引言
2. 转动轴偏度的验证
3. 转速的验证
4. 湿控的验证
5. 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的验证
6. 校正片的验证
7. 验证周期
1. 引言
1.1 概述
生产厂家: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型号:RC-3B
出厂编号:
存放地点:化验室
1.2
1.3 验证目的:对RC-3B 型溶出仪进行验证,保证其测量精度。 验证设备:秒表,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溶出仪测试用校正片,直角
三角尺,量瓶若干。
2. 转动轴偏度的验证:
我国药典规定转篮法的摆动不得超过1.0nm ,搅拌浆的摆动幅度不得超过0.5nm 。开启电源开关,转速开关用眼睛观察吊监篮及搅拌浆均无明显晃动。(一般眼睛能看出明显晃动,其幅度约为2.0nm )。
3. 转速的验证
3.1 在转动轴上贴一块白胶布,用秒表计时,目视计数检测,本仪器电子显示转
速为100r/min,实际检测结果为100r/min。
4. 温控的验证
将溶剂(磷酸酸盐缓冲液PH7.40±0.05)按规定量置于溶出杯中,开启仪器,预置温度为37.5℃,加热,待电子显示为37.5℃时,用0.1%分度的温度计逐一测量六个溶出杯中溶剂的温度,结果如下:1#杯37.0℃,2#杯37.1℃,3#杯37.0℃,4#杯37.0℃,5#杯37.1℃,6#杯37.0℃六个杯之间的温度均小于0.5℃。
5. 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的验证
将仪器所带的测同心圆的盖子放在第一个溶出杯上,将转杆反过来,从仪器的上端插入,能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第六个杯的位置,然后是其它四个杯子,均能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
最后取直角三角板,检查转动轴与溶出杯平面的垂直度。
6. 校正片的验证
6.1 水杨酸片测定法
6.1.1 溶剂: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见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66页,临用前
采用超声波发生器脱气。
6.1.2 对照品溶剂的制备。取本品一片,精密称定,置乳钵中,研细,精密称取适
量(约相当于水杨酸20mg ),置100ml 量瓶中,加乙醇1ml ,摇匀,加溶剂适量,用超声波生器处理30分钟,使水杨酸溶解,加溶剂到刻度,摇匀,滤过,作为对照品溶液。
6.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度,取本品六片,分别精密称定,分置干燥的网篮法,开启
转速开关,使转速为100r/min。自药品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并分别在10,15,20,25和30分钟时取样,每次抽取2ml ,各自经滤纸过滤,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1ml ,分别置5ml 量瓶中,加上述溶剂至刻度,摇匀,用UV -160A 双光束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96nm 处,用1cm 池,分别测定其吸收度A 值,与对照品比较计算每片的溶出量,均符合规定。
7. 验证周期
设备大修后需再验证,一般情况下验证周期为一年。
范文三: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
药物溶出仪验证指导原则
一、概述
进一步推进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
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中,为保证体外溶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使用的溶出仪应能够通过本指导原则的各项机械验证技术指标,还应按《中国药典》的要求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如水杨酸片)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均需符合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体外溶出试验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所用溶出仪的机械验证。
二、机械验证的测量工具
溶出仪的机械验证,应将待测部件置于正常溶出试验位置,由相关技术人员使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各项机械参数。
可采用单一测量工具(如倾角仪、同轴度测量工具、摆度表、深度表、转速计和温度计等),也可采用模块化集成测量工具。
不论哪种测量工具,均应在检定合格周期内使用,并能够进行量值溯源。
三、机械验证的周期
溶出仪在安装、移动或维修后都应对其进行机械验证。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每六个月对溶出仪进行一次机械验证。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若溶出仪不常使用,可适当延长验证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四、机械验证前的检查
溶出仪的仪器装置除应符合现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的要求,还应目视检查以下部件:
(一)溶出杯。杯体光滑,无凹陷或凸起,无划痕、裂痕、残渣等缺陷。
(二)转篮。篮体无锈蚀,无网眼堵塞或网线伸出,无网眼或篮体变形等现象。
(三)篮(桨)轴。篮(桨)轴上无锈蚀现象,桨面涂层(Teflon或其他涂层)光滑、无脱落。
五、机械验证的流程
使用适宜的测量设备,按以下步骤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 (一)溶出仪的水平度
在溶出杯的水平面板上从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倾斜度均不
得超过0.5°。
(二)篮(桨)轴垂直度
紧贴篮(桨)轴测量垂直度,再沿篮(桨)轴旋转90°测量,每根篮(桨)轴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0.5°。
(三)溶出杯的垂直度
沿溶出杯内壁(避免触及溶出杯底部圆弧部分)测量垂直度,再沿内壁旋转90°测量,每个溶出杯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1.0°。
(四)溶出杯与篮(桨)轴的同轴度
篮法:一个测量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2mm,另一个测量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60mm。
桨法: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2mm,另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80mm。
在上述两个测量点,每个溶出杯轴心与篮(桨)轴轴心的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
通过了垂直度与同轴度验证的篮轴、桨和溶出杯均应编号,在溶出杯上缘与固定装置相连的位置上做好标记。在进行溶出度试验时,应将各篮轴、桨和溶出杯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保持各溶出杯与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为满足同轴度要求,在调整了溶出杯的位置后应重新验证其垂直度。
(五)篮(桨)轴的摆动
在篮(桨叶)上方20mm处测量。篮(桨)轴以每分钟50
转旋转时,连续测量15秒钟,每根篮(桨)轴的摆动不得超过1.0mm。
(六)篮的摆动
在篮下缘处测量。篮轴以每分钟50转旋转时,连续测量15秒钟,每个篮的摆动不得超过1.0mm。
通过了摆动验证的篮应编号,在进行溶出度试验时,应将各篮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保持与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
(七)篮(桨)的深度
测量每个溶出杯内篮(桨)下缘与溶出杯底部的距离,均应为25mm±2mm。
(八)篮(桨)轴的转速
将篮(桨)轴的转速设定在每分钟50(100)转。连续记录60秒,各篮(桨)轴的转速均应在50(100)±4%转范围内。
(九)溶出杯中的温度
设定好溶出仪的水浴温度,取水900ml注入各溶出杯中,待温度恒定后,测量各溶出杯内溶出介质的温度,均应为37℃±0.5℃。
(十)振动
溶出仪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溶出仪任一部分(包括所处的环境)不应产生明显的移动或振动(≤0.1mil)。
六、溶出仪机械验证参数列表
七、附件(机械性能校验报告模板)
附1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报告单——第一法(篮法)
日期 分析员
附2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报告单——第二法(桨法)
日期 分析员
范文四:新版GMP智能溶出仪确认验证方案
ZPS-8G/RC806D型智能溶出仪确认,验证方案
目 录 1 概述
2 仪器原理
3 确认方案制定的依据
4 确认目的
5 验证小组成员、职责与人员培训 6 相关文件确认
7 仪器、仪表、容量器具校准确认 8 验证过程风险评估
9 确认与验证的内容
10 异情情况处理
11 再确认
12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13 附件
1 概述
1.1 仪器名称:智能溶出仪
1.2 仪器型号:ZRS-8G
1.3 仪器编号:YQ4-04-1
1.4 仪器生产厂家: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1.5 出厂日期: 2006年10月
1.6 安装位置:实验室 理化室
2 工作原理
智能溶出仪是测定药品中活性药物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该机主要由电动机、恒温装置、蓝体、蓝轴、搅拌桨、溶出杯及杯盖等组成,本机对药物的溶出度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3 确认方案制定的依据
依照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所示的原则,制定了本确认方案,由检验仪器与检验方法确认小组会同设备管理部人员及化验室操作人员实施确认。
4 确认目的
GMP 的要求,需要对该仪器进行安装确认、运因仪器变更使用场所,所以按照
行确认、性能确认,以确定目前的实验室环境能否满足仪器的正常操作和使用,仪器是否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能否满足确认可接受标准和日常分析测试工作的需要。
5 验证小组成员、职责与人员培训
5.1 验证小组成员
姓名 所在部门 岗位或职务 组内职务 签名
质量管理部 经理 组长
实验室 主任 副组长
质量管理部 QA 组员
设备动力部 经理 组员
实验室 QC 组员
实验室 QC 组员
人力资源部 经理 组员
5.2 职责
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
, 负责确认/验证方案的批准;
, 负责确认/验证报告的批准、验证周期和验证证书发放; , 负责确认/验证工作的协调,确保确认/验证方案顺利实施。 副组长(实验室主任):
, 负责确认/验证方案的审核;
, 负责确认/验证报告的审核;
, 负责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 负责偏差处理和变更;
, 负责确认/验证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组员(设备动力部经理):
, 负责仪器调试维护和保养;
, 负责验证所用仪表量具的校准;
, 负责协助仪器操作工对仪器的确认/验证。 组员(QC):
, 负责确认/验证方案、确认/验证报告的起草; , 负责仪器的操作使用;
验证方案执行确认; , 负责按确认/
, 负责确认/验证的相关取样;
, 负责采集和记录各种验证数据,如实填写; , 负责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负责向确认/验证小组报告确认/验证中出现的问题。 组员(QA):
, 负责确认/验证的检查、监督、指导;
, 负责确认/验证的偏差调查和处理。
组员(人力资源部):
, 负责组织对仪器确认/验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5.3 人员培训确认
序号 姓名 岗位或职务 培训日期 培训效果
1 ?合格?不合格
2 ?合格?不合格
3 ?合格?不合格 4 ?合格?不合格 5 ?合格?不合格 6 ?合格?不合格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6 相关文件确认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存档处 是否已批准
智能溶出仪安全使用与预防性维
1 SOP-SB-046-01 设备动力部 ?是?否
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2 实验室小仪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SOP-WS-065-01 设备动力部
实验室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管理规
3 SMP-RY-010-01 实验室
程
实验室 4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
实验室 5 智能溶出仪使用说明书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7 仪器、仪表、容量器具校准确认
7.1 确认所用仪器、仪表、容量器具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仪器、仪表、容量
校验编号 是否校准 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
器具名称
智能溶出仪 是, 否, 是, 否, 电子分析天平 是, 否, 是, 否,
温度计 是, 否, 是, 否, 容 量 瓶 是, 否, 是, 否, 刻 度 吸 管 是, 否, 是, 否,
游标卡尺 是, 否, 是, 否,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8 验证过程风险评估
8.1 目的:为了能确定确认范围和方法是否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再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本次确认的范围、程度和再确认项目。
8.2 风险分析
通过风险识别过程,把汇聚起来的风险问题归类并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及严重性进行风险的定性分析。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确认过程中的风险,采取对风险描述、风险危害分析、风险危害程度和风险控制措施等控制将来确认过程的失败事件发生。
通过风险评估过程,确定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的优先等级,按风险等级可控制风险,以此确定验证活动范围和程度以及再验证的周期。
严重可能可测起始剩余序号 风险描述 风险危害 风险控制措施
性 性 性 RPR RPR 1 表面有刮痕,撞痕 影响外观;引起内部部件松动 中 低 高 低 —— —— 2 检定、校验不合格 不能正常使用 高 低 高 低 —— ——
运行不稳定;仪器功能受损;
3 环境未得到有效控制 中 中 高 低 —— ——
仪器使用寿命缩短
仪器不能正常采集数据;数据现场调试符合要求;制定维护标4 控制系统与仪器通讯错误 高 中 高 中 低
无法打印 准操作规程 5 错误操作仪器 损坏仪器;检测结果不准确 高 低 中 中 建立仪器操作SOP 低 6 试验不平震动 损伤仪器 中 低 低 水平尺测工作台面水平度 7 加热水域 循环过程有气泡 高 低 低 观察、控制水温 8 循环泵管路 连接不正常,溶媒不循环 高 低 低 观察、维护 9 样品收集 连接不正常,溶媒不能收集 高 低 低 观察、维护 10 溶媒补加 连接不正常,溶媒不能收集 中 低 低 观察、维护 11 检测限度超限 检测不准 高 中 中 低 观察调控
购买与主板兼容性好的适合转12 计算机存储故障 无法存储数据或数据丢失 高 低 中 中 低
速机械硬盘,根据实际运行情况
选择硬盘容量;增加仪器台的稳
固性,尽量避免震动。 13 计算机未达到要求的配置 无法进行日常分析 高 低 高 低 —— ——
仪器控制,数据获取、处理的软无法接收数据或无法对采集的
14 高 低 高 低 —— ——
件故障 图谱进行必要的操作
9 确认与验证的内容
9.1 设计确认(DQ)
本仪器为市售的非订制仪器,由厂家出厂前完成了设计并检测,不需要专门的设计确认。
9.2 安装确认(IQ)
序号 确认内容 确认项目及接受标准 结果
仪器主机及配件齐全; ?合格 仪器开箱前检查 IQ-1 仪器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齐全 ?不合格 安装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房间温度15,30?,湿度?75%;
环境要求; 电源:220V?10%,备有稳压电源装置;
电源要求; 室内装有地线,仪器接地良好;
电脑配置要求; 仪器放置水平台上,且能承重; ?合格 打印机; 仪器放置处不可受阳光照射; IQ-2
?不合格 管线连接; 无强度振动源、无强电磁场干扰;
开机显示。 室内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所有功能键显示正常;
电脑配置。
?合格 试验台水平 用水平尺测试台面水平度; IQ-3
?不合格
?合格 加热水域循环检查 水域循环正常,循环过程没有气泡; IQ-4
?不合格
?合格 循环泵 循环泵管路连接正常,溶媒循环正常; IQ-5
?不合格
连接正常,溶媒能经各个通道被收集到对应的?合格 样品收集器 IQ-6 样品收集器中; ?不合格
连接正常,溶媒经各个通道被收集到对应的样?合格 溶媒补加器 IQ-7 品收集器中。 ?不合格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3运行确认(OQ)和性能确认(PQ)在同一阶段同时完成。
序号 确认内容 确认项目及接受标准 结果
规格尺寸符合药典规定;浆杆摆动幅度:??0.5mm;转篮摆?合格 转杆 OQ-1 动幅度:??1mm;转杆与溶出杯同轴度:?2mm ?不合格
调速范围:25-200转/分; ?合格 转杆转数控制 转速分辨率:1转/分; OQ-2
?不合格 稳速误差:??4%。
调温范围:5.0(室温),-45.0?; ?合格 水浴温度控制 温度分辨率:0.1?; OQ-3
?不合格 控制误差:??0.3?.
计时累计时间:最长99小时59分钟,正计时;
取样周期个数:最多9个不同的取样周期;取样周期时间:最?合格 试验时间控制 OQ-4 长9小时59分钟/周期,倒计时; ?不合格
定时开/关机时间:最长99小时59分钟,倒计时。
?合格 工作噪声 ,60dB OQ-5 ?不合格
?合格 连续工作时间 48小时 OQ-6 ?不合格
样品名称 规定溶出度 实测溶出度 结果
第一次:
?合格 阿莫西林胶囊OQ-7
第二次: (2010版中国 ?不合格
药典) 第三次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4搅拌桨与转篮规格尺寸确认
结 果
项 目 可接受标准
1 2 3 4 5 6
内径 102mm?4mm 溶出杯
高度 185mm?25mm
篮体方孔网丝径 0.28mm?0.33mm 转篮 篮体方孔网孔径 0.40mm?0.04mm
转篮内径 20.2mm?1.0mm
篮体筛网净高 36.8mm?3.0mm
篮轴直径 9.75mm?0.35mm
篮盖通气孔孔径 2.0mm?0.5mm
篮轴直径 9.75mm?0.35mm
桨叶长边长度 74.0mm?5.0mm
桨叶短边长度 42.0mm 搅拌桨 桨叶末端与转轴间
应等距 合格? 不合格?
是否等距
转轴间两侧的桨叶
应等宽 合格? 不合格?
是否等宽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5仪器的水平度确认:
9.5.1确认方法:在水浴箱内加入纯化水,纯化水的加入量应能确保水位等
于或略高于水浴箱内溶出杯的溶出介质高度。水面的任何一点四角至溶出仪杯孔
板箱盖的底部或顶部的距离相等,表明溶出仪水平放置达到要求。否则应调整溶
出仪直到符合水平放置的要求。允许误差??1mm。
9.5.2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序号 1 2 3 4 水面至溶出仪杯
孔板(箱盖)的 底部(或顶部)
的距离/m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6转轴与溶出杯的同轴度确认:
9.6.1 确认方法:仪器的每个溶出杯孔旁,有三个偏心轮,用来固定溶出杯,
先将仪器所带的测同心圆的盖子放在第一个溶出杯上,将转轴反过来从仪器的上
端插入,直到通过同心圆盖上的孔,如位置不对,应调整三个偏心轮的位置,使
溶出杯固定于中心位置上再用同样方法调整第六个杯的位置,然后再调整其他四
个杯的位置,调整后,应将每个溶出杯编号,此后如不移动溶出仪,则不需要每
次都调整。取直角三角板,测量转轴偏离同确认心圆盖上孔的距离应?2mm。
9.6.2 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序 号 1 2 3 4 5 6 转轴与溶
出杯的同
轴度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7 转轴摆动幅度的确认
9.7.1 确认方法:确认前使转篮或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25mm?2mm。
将仪器转速设定为100转/分 用眼睛观察 转轴运转时均不能产生明显的晃动
或振动,整套装置保持平稳。眼睛看出有晃动为2.0mm。允许误差转篮摆动幅度
??1.0mm,桨板摆动幅度??0.5mm。
9.7.2 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序 号 1 2 3 4 5 6 转轴摆动 幅度
桨板摆动 幅度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8 时间准确度确认
9.8.1确认方法:设置运行时间为45分钟并运行,从转杆开始转动,“秒信
号指示灯”开始闪亮,用秒表开始计时,当转杆停止运行,“秒信号指示灯”恒
亮不闪,秒表计时停止比较秒表与实际运行时间的时间差。允许误差不大于?2
秒。
9.8.2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序 号 1 2 3 设定时45min 45min 45min 间/min
测定时
间/S
误差/S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9 转轴转速确认记录
9.9.1确认方法:在转动轴上设一个固定点,如贴一小块白色橡皮膏,分别
设置转速为25转/分、50转/分、100转/分、200转/分,转速分辨率1转/分,
按启停键,启动搅拌桨或转篮,用秒表计时,目视记数检测每根转轴每分钟的转
速。6个溶出杯中的转动轴,其转速均应一致。稳速误差应??4%。
9.9.2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实测转速
设置转速
1 2 3 4 5 6 25转/分钟 50转/分钟 100转/分钟 200转/分钟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10 温度均匀性确认
9.10.1确认方法:将水浴箱中水位调至刻度线以上,将所规定的溶出介质
脱气,并按规定量置于溶出杯中,开启仪器温度显示窗的启停键,使溶出仪处于
加热控温状态,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一般应根据室温情况,可稍高于37??
0.5?,以使溶出杯中溶出介质的温度为37?,半小时后,用0.1分度的温度计,
逐一在溶出杯中测量溶出介质的温度。控制误差37?时,六个溶出杯之间的差
异应??0.5?。
9.10.2确认标准及确认结果:
实测温度
设定温度 1 2 3 4 5 6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11通电状态及按键确认记录
项 目 接受程度 检查结果
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显示窗时
间显示窗转速显示窗数字显
合格? 不合格?
示清晰,控制面板上各键标志
清晰、完整。
按动温度显示窗的启停键,水
箱内传温介质正常循环,温度
通电状态及按键 感应正常,按动温度显示窗的合格? 不合格?
设置键,温度在5.0,(室温)
45.0?范围内可调。
按动时间显示窗的设置键,可合格? 不合格?
任意设置所需时间。
按动运行控制的启停键,转轴
转动正常,无明显振动或晃
动,按动转速控制的设置键,合格? 不合格?
转速在25,200转/分钟内可
调。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9.12运行测试
9.12.1溶出介质的制备:
取磷酸二氢钾6.80g,加氢氧化钠1.58g,先用尽量少的水溶解,约50ml,加热煮沸并冷却至约41?的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9.12.2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约15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溶出介质适量,使水杨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1)。(供篮法和桨法使用)取对照品(1)10.0ml,置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2)(供小杯法使用)。
为了加快水杨酸的溶解速度,也可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但是乙醇的用量应不超过总体积1%,对照品溶液应平行制备两份。
9.1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12.3.1篮法和桨法
取溶出介质各900ml,分别置各溶出杯内,注意不要将空气带入溶出介质中,不要搅拌,温度平衡后,保持在37?0.5?,调整转速为100转/分钟。用吹风机、冷风、洗耳球或软刷小心除去片子表面的粉尘,选取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6片称重后分别置于干燥的转篮中(篮法)或同时投入六个杯中(桨法)。自标准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经30分钟时取样,误差应不超过20秒,用不大于0.8μm孔径的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自取样至过滤应在30秒内完成。
9.12.3.2小杯法:
取溶出介质各250ml,分别置各溶出杯内,注意不要将空气带入溶出介质中,不要搅,温度平衡后,保持在37?0.5?,调整转速为75转/分钟。用吹风机(冷风)、洗耳球或软刷小心除去片子表面的粉尘,选取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6片称重后同时置于六个溶出杯中,自溶出度标准片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经30分钟时取样(误差应不超过20秒),用不大于0.8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取续滤液1ml,用溶出介质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自取样至过滤应在30秒内完成。
9.12.4数据测定:
9.12.4.1篮法和桨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1),定量稀释5倍后,在296nm的波长处,采用1cm吸收池,照《照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GZ/QC.ZL-074-00)测定,按计算公式计算每片的溶出量。计算各水杨酸片溶出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篮法和桨法溶出量测定计算公式: A,900,5供
F,M每片的溶出量%,×100%
A供:30分钟时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F,F12
2F:两份对照品的平均响应因子F,
(F1和F2的比值应在0.99,1.01范围内,否则需要检查误差来源,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A1
C1F1:第一份对照品相应因子F1, A2
C2F2:第二份对照品相应因子F2,
A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A2: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C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C2: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M:每片水杨酸溶出度标准片的片重
,,标准偏差,Xi,X
n,1X 标准偏差(SD)= 相对标准偏差(RSD), 其中:X为溶出量%的平均值 Xi为各溶出杯溶出量%的测得值
9.12.4.2 小杯法:
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2),照《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GZ/QC.ZL-074-00)测定,采用1cm吸收池,在296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
计算公式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小杯法溶出量测定计算公式: A,250,f供
F,300每片的溶出量%=×100%
A供:30分钟时供试品的吸光度
f:供试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F,F12
2F:两份对照品的平均响应因子F,
(F1和F2的比值应在0.99,1.01范围内,否则需要检查误差来源,直到符合
要求为止) A1
C1F1:第一份对照品相应因子F1, A2
C2F2:第二份对照品相应因子F2,
A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A2: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C1:第一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第二份对照品溶液的浓度(mg/ml) C2
,,标准偏差,Xi,X
n,1X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RSD),
其中:X为溶出量%的平均值 Xi为各溶出杯溶出量%的测得值
9.12.5可接受程度:
30分钟内6片溶出量及相对标准偏差均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试验方法 篮法 桨法 小杯法 溶出量(%) 25%,30% 25%,32% 18%,26%
RSD(%) ?5% ?7% ?8%
9.12..6性能确认结果(篮法和桨法):
项 目 对照品1 对照品2 供试品1 供试品2 供试品3 供试品4 供试品5 供试品6
称 重/g
稀释倍数
吸 光 度
溶 出 量%
相对标准
偏 差 偏差描述:
结果评价:?通过 ?不通过
确认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10 异常情况处理
设备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验证方案执行,出现个别检测项目不符合标准
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重检不合格项目或全部项目,分析不合格原因,若属设备运行方面的原因,
应上报验证委员会,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或对设备进行处理。所有异常情况及处理
过程均应记录备案。
编号 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 备注
1
2
3
4
11再确认
11.1 目的
为了确保仪器能持续稳定的满足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各项指标要求,需进行必
要的再确认活动。
11.2 概述
11.2.1 仪器变更等引起的再确认
这类再确认的范围应建立在风险评估、变更控制和偏差文件的基础上,根据
评估结果,重新进行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或性能确认。仪器变更应该有记录,再
确认应按照要求准备确认方案和报告。
11.2.2 定期再确认
仪器定期再确认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证明在仪器日常使用过程中,仪器本身或使用环境的变化(有意的或无意的)没有影响仪器的整体性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定期再确认通常重复初始确认过程中PQ的全部测试或部分测试。再确认的时间间隔和测试内容应规定在确认报告或仪器的使用SOP中。
11.3 详细内容
再确认项
再确认类型 再确认周期
目
仪器变更等引起的再确认:
? 经历重大维修,或更换关键部件;
安装确认
? 仪器的安装地点需要变化; 应及时进行再确
运行确认
? 软件或硬件升级; 认活动
性能确认
? 由偏差、数据超出标准或数据趋势分析引
起。
定期再确认:
根据部件、参数的关键性和仪器状态的回顾评性能确认 暂定一年 估等相关信息确定再确认的周期
12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确认小组根据设仪器确认情况对确认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确认结论,由验证委员会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及负责发放确认证书。
12.1对确认结果评审
12.1.1确认试验是否有遗漏,
12.1.2确认实施过程中对确认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2.1.3确认记录是否完整,
12.1.4确认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2.2 确认结论:要明确阐述本次确认,验证是否达到了确认,验证方案中的目的和要求。
13 附件
附件1:
偏差处理记录
序号 偏差编号 偏差描述 处理方法 处理结果 操作人 QA
附件2
验证报告审批表
验证报告名称
验证报告编号
验证报告起止时间
参加验证人员:
验证项目 验证结果
验 设计确认
证 安装确认
情
运行确认
况
性能确认 偏差处理:
评价和建议:
最终结论:
批准人意见:
验证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3 验证证书
验证证书
验证证书编号:YQ-YZ-04
???????????????????????????????????????
仪器名称: 智能溶出仪
仪器型号: ZPS-8G/RC806D
仪器编号: YQ4-04-01
智能溶出仪已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各项验证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批准投入使用。
验证报告名称: 智能溶出仪确认/验证
验证报告编号: YQ-YZ-004
验证完成日期:
有 效 期:
验证委员会
年 月 日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重新验证:
1.仪器应使用条件发生变更;
2.经历重大维修、软件或硬件升级;
3.偏差和数据超出标准。
范文五: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意见稿
附件
药物溶出仪机械验证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一、概述
为进一步推进仿制药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要求,制定本指导原则。
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中,为保证体外溶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使用的溶出仪应能够通过本指导原则的各项机械验证技术指标,还应按《中国药典》的要求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如水杨酸片)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试验,均需符合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体外溶出试验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所用溶出仪的机械验证。
二、机械验证的测量工具
溶出仪的机械验证,应将待测部件置于正常溶出试验位置,由相关技术人员使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各项机械参数。
可采用单一测量工具(如倾角仪、同轴度测量工具、摆度表、深度表、转速计和温度计等),也可采用模块化集成测量工具。
不论哪种测量工具,均应在检定合格周期内使用,并能够进行量值溯源。
三、机械验证的周期
溶出仪在安装、移动或维修后都应对其进行机械验证。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每六个月对溶出仪进行一次机械验证。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若溶出仪不常使用,可适当延长验证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四、机械验证前的检查
溶出仪的仪器装置除应符合现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篮法)和第二法(桨法)的要求,还应目视检查以下部件:
(一)溶出杯。杯体光滑,无凹陷或凸起,无划痕、裂痕、残渣等缺陷。
(二)转篮。篮体无锈蚀,无网眼堵塞或网线伸出,无网眼或篮体变形等现象。
(三)篮(桨)轴。篮(桨)轴上无锈蚀现象,桨面涂层(Teflon 或其他涂层)光滑、无脱落。
五、机械验证的流程
使用适宜的测量设备,按以下步骤对溶出仪进行机械验证。(一)溶出仪的水平度
在溶出杯的水平面板上从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倾斜度均不
得超过0.5°。
(二)篮(桨)轴垂直度
紧贴篮(桨)轴测量垂直度,再沿篮(桨)轴旋转90°测量,每根篮(桨)轴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0.5°。
(三)溶出杯的垂直度
沿溶出杯内壁(避免触及溶出杯底部圆弧部分)测量垂直度,再沿内壁旋转90°测量,每个溶出杯两次测量数值均不得超过1.0°。
(四)溶出杯与篮(桨)轴的同轴度
篮法:一个测量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2mm ,另一个测量点位于篮上方距篮上缘60mm 。
桨法: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2mm ,另一个测量点位于桨叶上方距桨叶上缘80mm 。
在上述两个测量点,每个溶出杯轴心与篮(桨)轴轴心的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 。
通过了垂直度与同轴度验证的篮轴、桨和溶出杯均应编号,在溶出杯上缘与固定装置相连的位置上做好标记。在进行溶出度试验时,应将各篮轴、桨和溶出杯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保持各溶出杯与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为满足同轴度要求,在调整了溶出杯的位置后应重新验证其垂直度。
(五)篮(桨)轴的摆动
在篮(桨叶)上方20mm 处测量。篮(桨)轴以每分钟50
转旋转时,连续测量15秒钟,每根篮(桨)轴的摆动不得超过1.0mm 。
(六)篮的摆动
在篮下缘处测量。篮轴以每分钟50转旋转时,连续测量15秒钟,每个篮的摆动不得超过1.0mm 。
通过了摆动验证的篮应编号,在进行溶出度试验时,应将各篮放在原已通过验证的位置上,保持与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不变。
(七)篮(桨)的深度
测量每个溶出杯内篮(桨)下缘与溶出杯底部的距离,均应为25mm±2mm。
(八)篮(桨)轴的转速
将篮(桨)轴的转速设定在每分钟50(100)转。连续记录60秒,各篮(桨)轴的转速均应在50(100)±4%转范围内。
(九)溶出杯中的温度
设定好溶出仪的水浴温度,取水900ml 注入各溶出杯中,待温度恒定后,测量各溶出杯内溶出介质的温度,均应为37℃±0.5℃。
(十)振动
溶出仪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溶出仪任一部分(包括所处的环境)不应产生明显的移动或振动(≤0.1mil)。
六、溶出仪机械验证参数列表
验证参数
测量点
技术规格
溶出仪水平度溶出仪水平面板,在两个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倾斜度≤0.5°
篮(桨)轴垂直度沿轴向,在夹角为90°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紧贴杯壁,在夹角为90°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
测量上方点:篮(桨叶)上方距篮(桨叶)
偏离垂直方向≤0.5°偏离垂直方向≤1.0°
溶出杯垂直度
溶出杯与篮(桨)轴上缘2mm
的同轴度
测量下方点:篮(桨叶)上方距篮上缘60mm (距桨叶上缘80mm)
篮(桨)轴摆度
篮摆度篮(桨)的深度篮(桨)轴转速溶出杯中的温度
振动
篮(桨叶)上缘20mm 篮底部边缘
篮(桨)下缘距杯底部篮(桨)轴溶出杯内
溶出仪任一部分(包括所处的环境)无明显移动或振动
偏离轴心≤1.0mm
摆度≤1.0mm摆度≤1.0mm25±2mm±4%37℃±0.5℃≤0.1mil
七、附件(机械性能校验报告模板)
附1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报告单——第一法(篮法)
日期分析员溶出仪器:生产商
校验参数
测量点
将倾角仪放在溶出仪的水平面板上,在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
所用工具
型号
结果与批注
序列号
技术要求
水平度1. 2. 倾斜度≤0.5°
轴垂直度
延轴向在夹角为90°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
轴是否垂直:(Y/N)轴1位置1:位置2:轴2位置1:位置2:轴3位置1:位置2:轴4位置1:位置2:轴5位置1:位置2:轴6位置1:位置2:1.
2.
偏离垂直方向≤0.5°
溶出杯垂直度在夹角为90°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偏离垂直方向≤1.0°
溶出杯同轴度测量上方点与下方点
轴摆度转篮上缘20mm
转篮摆度转篮下缘距杯底部的距离篮(桨)轴转速溶出介质温度振动
转篮底部边缘
转篮下缘
溶出杯内溶出仪
上方点:1. 2. 3. 4. 5. 6. 下方点: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50rpm 100rpm 1. 2. 3. 4. 5. 6.
偏离中心线≤1.0mm
摆度≤1.0mm
摆度≤1.0mm
25±2mm
±4%
37℃±0.5℃≤0.1mil
附2
溶出仪机械性能校验报告单——第二法(桨法)
日期
溶出仪器:生产商
校验参数
分析员
型号
所用工具
序列号
结果与批注
技术规格
测量点将倾角仪放在溶出仪的水平
水平度面板上,在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
1. 2.
倾斜度
≤0.5°
轴是否垂直:(Y/N)轴1位置1:位置2:
延轴向在夹角
轴垂直度
为90°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
轴2位置1:位置2:轴3位置1:位置2:轴4位置1:位置2:轴5位置1:位置2:轴6位置1:位置2:
在夹角为90°
溶出杯垂直度
的两个方向分别测量
上方点:1. 2. 3. 4. 5. 6. 下方点: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50rpm 100rpm
1. 2. 3. 4. 5. 6. 1.
2.
偏离垂直方向≤1.0°偏离垂直方向≤0.5°
溶出杯同轴度
测量上方点与下方点
偏离中心线≤1.0mm
轴摆度转篮上方20mm 摆度≤1.0mm
搅拌桨下缘距杯底部的距离篮(桨)轴转速
搅拌桨下缘25±2mm
±4%
溶出介质温度振动
溶出杯中溶出仪
37℃±0.5℃≤0.1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