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 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这是一个真理。 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 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 蚕昂着头, 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 蚕并没有意识到, 正是自己的努力 劳动, 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 直到被人一股脑丢进开水锅里, 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这是蚕的悲剧。 其实, 作茧自缚的情况, 绝不如想像得那样罕见, 它们广泛地存 在于我们周围, 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 钱的丝飞舞着。 很 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 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 的光环。 钱是单纯的, 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 把一样物品 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它的危险, 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 而在于你 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
钱是温柔绚丽的, 钱也是漂浮迷茫的, 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 它的人窒息, 直至被它绞杀。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 迷 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记得我学习医科的时候, 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新护士值 班, 看到衰竭的病人呼吸十分困难, 用目光无声地哀求她 ——— 请把 氧气瓶的流量开得大些。
出于对人的悲悯, 加上新护士特有的胆大, 当然, 还有时值夜班, 医生已然休息。 几种情形叠加在一起, 于是她想, 对病人有好处的事, 想俩医生也该同意的, 就在不曾请示医生的情况下, 私自把氧气流量 表拧大。气体通过湿化瓶,汩汩地流出,病人顿感舒服,眼中满是感
激的神色,护士就放心地离开了。那夜,不巧来了其他的重病人。 当护士忙完之后, 捋着一头的汗水再一次巡视病房的时候, 发现 那位衰竭的病人, 已然死亡。 究其原因, 关键的杀手竟是 ——— 氧气 中毒。 高浓度的氧气抑制了病人的呼吸中枢, 让他在安然的享受中丧 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 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 很可怕, 是不是?丧失 节制,就是如此恐怖的魔杖。它令优美变成狰狞,使怜爱演为杀机。 这当中的奥秘, 需每一个人细细揣摩练习。 还有工作的丝, 友情 的丝, 陋习的丝, 嗜好的丝 …… 或松或紧地包绕着我们, 令我们在习 惯的窠臼当中难以自拔。 逢到这种时候, 我们常常表现得很无奈很无 助, 甚至还有一点点敝帚自珍的狡辩。 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说, 我也知 道自己的毛病,也不是不想改,可就是改不掉。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了 ……
你明知你的茧, 是你自己吐出的丝凝成的, 你挣扎在茧中, 你想 突围而出。 你遇到了困难, 这是一种必然。 但你却为自己找了种种的 借口,你向你的丝退却了。
茧破裂的时候, 是痛苦的。 茧是我们亲手营造的小世界。 茧的空 间虽是狭窄的, 也是相对安全的。 甚至一些不良的嗜好, 当我们沉浸 其中的时候, 感受到的也是习惯成自然的熟络。 打破了茧的蚕, 被鲜 冷的空气,闪亮的阳光,新锐的声音,陌生的场景 …… 刺激着,扰动 着,紧张的挑战接踵而来。
这种时刻的不安, 极易诱发退缩。 但它是正常和难以避免的, 是 有益和富于建设性的。 你会在这种变化当中, 感受到生命充满爆发的
张力, 你知道你活着痛着并且成长着。 有很多人终身困顿在他们自己 的茧里。 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当生命结束的时候, 他们也许会恍然 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
范文二:毕淑敏
心灵的医者——毕淑敏
她,不仅是个作家,更是个医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1969年(17岁)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她悬壶济世二十二年,在1986年,她34岁时发表处女作《昆仑殇》。她,就是毕淑敏。 毕淑敏,1952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北京的“**”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
她17岁生日,是在藏北高原过的,战友们把水果罐头汁倾倒在茶褐色的刷牙缸里,彼此碰得山响,向她祝贺。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六千多米高山时,心脏仿佛随着急遽的呼吸而迸出胸膛,仰望头上顶峰云雾缭绕,俯视脚下渊薮深不可测,年轻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
28岁那年,她退役回京。结婚生子,做好一个贤妻良母。我认为,女人只有能先做好一个妻子和母亲,才能再做好其他的事业。
她34岁创作了第一本小说《昆仑殇》,年近不惑时发现医者和作家都该是庄重而神圣的职业,她暂时没有能力兼顾,一番挣扎弃医从文,才有了今日的国家一级作家。
特殊的人生经历铸就了她集道德、文学与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及行为方式。她的作品《花冠病毒》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令人战栗,真实而残酷,描绘了人们面对非典的绝望,却仍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而作品《女心理师》可谓她结合个人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巅峰之作。每个人都有一端难以言喻的过往,但当千帆过境后,能平静的面对往事,才可谓成熟。她的文笔中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
可以说,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
可以说,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
范文三:毕淑敏
文学之旅
第1213013期
---------------------------------------------------《雪之梦》-----------------------------音乐播放时长:50秒
夕阳潮起潮落,久经沉浮的世事荣辱,不变的文字,依稀在我们面前诉说着几世几代的启蒙哲理,任由风雨零落四角,褪去岁月的剥痕,想看夕阳出升的微茫,沉浸于天地之间,享受在文字间宇里。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读文即可观世,这里是《文学之旅》。
------------------------------------------------------《雪之梦》--------------------------音乐播放时长:50秒
听众朋友们,下午好??主持人自己发挥
在上一期栏目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故事,本期节目同样向大家讲诉一位女作家创作中生命意识的多层蕴含。读她的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于是,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充满睿智的眼光在对生活、对生命进行理性思索的智者。 她就是毕淑敏。
而在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中, 毕淑敏是别具一格的。她从昆仑山走来, 将自己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对人的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 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其作品“渗透着真实生命的机制, 饱蕴着健康生命的尊严和热能” ,沉甸甸的生命含量使她的作品增了色, 升了值。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从这位女作家的作品中感受她生命意识的多层蕴含。 ---------------------------------------《初雪》---------------------------------------音乐播放时长:50秒
一、将医学和审美整合在一起, 使人物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交切相融
毕淑敏在不到 17 岁时就去藏北高原当卫生兵, 她看到了太多的死亡, 她不得不
在花季的年龄开始严峻郑重地思考死亡和生命, 这使“她成为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她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悲悯之情, 但对生活并不厌倦, 这就是她的生命哲学。 而作为行医 20 多年的医生, 她胜过鲁迅、郭沫。若虽学医出身, 但极少有医疗实践的几位文学大师。她能冷静地体察人的生理器官及其变化。因此在作品中她能维妙维肖地摹塑人物由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而引起的感觉世界的波动与平静, 使读者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她自称为“生命寓言”的小说《生生不已》里, 毕淑敏写了生命的传承, 她对女孩甜甜患恶性脑瘤而亡以及对甜甜的母亲乔先竹孕育小生命历程的叙描, 都是精致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毕淑敏对人体及其感觉的描述和把握, 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 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在《昆仑殇》中, 作者再现了身处生命禁区的军人们如何与死亡抗争的情景。在高
寒缺氧的情况下, 精神的强盛终于未能创出生命的奇迹, 那样多的战士倒下去了, 那个用号声唤醒兵士低迷精神的号长, 那个单纯圣洁的美丽女兵, 那个为救他人而坠崖的大个子, 都倒在了生命极限的边缘上。 毕淑敏以此告诉读者什么是缺氧、寒冷, 什么是美的灵魂。 新作《血玲珑》中的母亲卜绣文, 在她 42 岁的时候, 为使患白血病
的女儿有一个相同骨髓的配型者, 不顾自己已步入生育年龄的黄昏, 毅然两次怀孕, 为 “血玲珑”计划签下了生死契约。作者将她的人物置身于一个极其危险的情况中以医生的直觉和作家的敏感, 将另两位人物推到了这个紧急关头。一位是德高望重、成府极深、讲究理性的医学泰斗钟先生, 一位是钟先生的学生, 年轻气盛、学术精湛、不够冷静的医学博士魏晓日。为了“血玲珑”计划——挽救夏早早的生命, 钟先生绝然要保住孩子——那个被看作“药物”的孩子 , 而魏晓日则宁可违背师训, 甚至不惜导致“血玲 珑”计划流产而要先保住他心中的爱人卜绣文。结果是在医学博士娴熟精湛的医术操作下, 母子平安。作者把医生和作家的眼光重叠起来, 使肉体感审美化, 从而使人物具有了真切的生命气息。长篇处女作《红处方》更是毕淑敏生命意识的集大成者。其中点睛之笔是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的自杀, 作者在铺陈她内心世界的时候, 以同样娴熟的医学知识浸濡她的感觉世界。简方宁被病人庄羽陷害, 不自觉中染上毒瘾。当她自查出这个残酷的化验结果时, 百感交集。简方宁向景教授请教有关治疗剧毒品感染的方案, 结果被告知必须切割大脑 “蓝斑”。蓝斑是主管人的痛苦和快乐感觉的中枢。切掉了蓝斑, 就无法分泌 F 肽脑黄金,人的心灵也就再不会产生快乐和悲伤的感觉。面对这严酷的情势, 热爱生命的简方宁实在不愿因之而失去对人生的感觉, 成为一个心底荒凉无味的人; 实在不愿因之而失去对事业的感觉, 沦为一台铁脸的白衣机器。她说 “没有幸福的生命, 是丧失了水分的冰” , “痛苦是快乐的影子, 没有痛苦, 注定也没有快乐。”她从容不迫地选择了自尽身亡。她在给好友沈若鱼的遗书上写道, “我爱生命, 但当我不可能以我热爱的方式生存时, 我只好远行”, 以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毕淑敏对人的感觉世界的钟情, 在此可见一斑。毕淑敏塑造了一系列的医务工作者形象, 《血玲珑》里的钟百行、魏晓日, 《红处方》里的简方宁、蔡冠雄、景教授, 《教授的戒指》里的陶教授以及《女人之约》里的卫生所医生等, 她以娴熟的医学术语表现人物的工作、生活。她还喜欢描绘人物的面容、躯体、肌 肉、皮肤, 又不乏对人物人体器官真实的快感和痛楚。但她对人的本质的把握, 却不仅仅局限于纯生理的描绘, 而是采用一种“全面的方式”, 既是社会的、心理的、又是感性的、生命的, 鲜活而蓬勃。毕淑敏交织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 整合医学和美学的经验, 在当今文坛上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初雪》---------------------------------------音乐播放时长:30秒
二、将欲望与道德整合, 充分展示欲望生命力和人格生命力
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根据, 就是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人的需要和欲望又是多层次的, 食欲属低层次的原欲, 权力欲、金钱欲、名利欲则是高层次的生存欲望。当欲望表现为生命力冲动的时候, 依据欲望层次的高低和道德约束力的强弱, 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结果, 即合理性的与危险性的。它可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也可能成为给生命制造灾难的猛兽。毕淑敏通过她的创作带给人们她对生命力两种倾向的关注。
《昆仑殇》是根据作者亲历事实而写的, 这是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小说。她在写主人公“一号”首长指挥昆仑山驻防部队去“无人区”野营拉练时, 既呈现他以军令为天职的军人素质, 又暗示他想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建立功勋, 以求更高权力的隐衷。“一号”并非不清楚这场冬季野营将付出怎样的惨重代价, 而且他也亲自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但他依然“沉迷”于创造奇迹, 拒绝参谋的建议, 无视大批战士的倒下, 他的权力欲损伤和异化了他的灵魂。由此而产生的生命力的冲动, 使他“用权”时刚愎自用, 听不进下级意见; “思权”时异想天开, 不按科学办事。结果, 他成了一个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权力符号, 最后孤独地站在
成排成行的战坟头沉思。
这里, 毕淑敏通过人物对某个目标的沉迷和投入, 显示生命力的冲动并突现其个性。在《红处方》里, 作者塑造了栗秋这个人物, 栗秋出身贫寒, 貌不出众, 但业务精到, 心气高傲, 她一心追求贵族风范和气派, 妄图谋个贵族的地位。为之, 她竟然把嫁个有身份的吸毒者作为自己的婚姻目标。作者采用有层次感的心理描写, 层层迭进地宣染她的地位欲, 展示她“沉迷”其中的生命力的冲动。《红处方》中的另一人物庄羽, 简直就是“欲之魔”的化身。她美貌绝伦, 却又放荡不羁, 她出身高贵, 却追求强烈的刺激, 追求惊世骇俗, 以至于终于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她那已被魔鬼吸附的灵魂, 驱使她将美丽圣洁的医生简方宁推向了深渊。被欲望扭曲了的庄羽之流如同作者在书中记载的俄国“人兽”, 也正如泰戈尔所说: “当人是兽时, 它比兽还坏。” 毕淑敏展示的生命力的另一极, 是塑造了众多热爱生命、人格高洁、道德高尚的正面人物, 通过这些人物让读者领略她对生命的阐释。《红处方》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吸毒的作品。毕淑敏对她的主人公简方宁倾注了满腔的热爱, 从简方宁的外貌到衣着, 从她的气质到心灵, 作者极尽描摹, 使简方宁成为美丽的生命体的化身。作为戒毒医院院长, 简方宁所面对的工 作, 犹如同魔鬼打仗, 她作战时总是从容自信、指挥 若定, 连最顽劣的瘾君子也都被她的医术、她的为人乃至她的美貌和风度所折服。她还有着 “精卫填海” 般为医学科学献身的精神。不幸的是, 魔鬼未能放过她, 致使她染上毒瘾, 最后走上绝路。她在自杀前是异常冷静和清醒的, 她在遗书中写道: “一项伟大的事业, 是要用生命鲜血做祭品的, ”她要用自己的生命向罪恶作拼死的抗争, 用自己的生命蔑视卑鄙, 呼唤崇高。她的死更加说明, 戒毒事业任重道远。作者在结尾告诉我们, 她的好友沈若鱼继续了她未完成的事业。《血玲珑》里的卜绣文, 《生生不已》的乔先竹也是具有高尚母性的形象, 她们是以母亲的自信挽救生命和承传着生命的伟大的母亲形象。当她们的人格生 命力爆发时, 会令人感到强烈的震撼。而《翻浆》中那位搭便车的、卑微、贫弱的农民, 却令人诧异地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他为给家里借点粮食而好不容易搭上了一辆便车, 却被多疑的司机抛在了装满轮胎的车厢上, 不仅如此, 在被怀疑偷车上东西时, 司机故意将车开得颠簸如翻浆, 借以惩罚他, 而他不但毫无怨言, 还将自己粮口袋上的一条细绳解下来绑在车厢里那只拉锁被颠坏的提包上。毕淑敏虽然用的是已不新鲜的先抑后扬手法, 但这一人物身上焕发出的人格生命力却令人感佩不已。
-----------------------------------《初雪》---------------------------------------音乐播放时长:30秒
三、将“生”与“死”整合, 直面生命的意义
毕淑敏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她曾在苦难的夹缝里生活过, 这使她非常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 就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有一次的生命。这种“善 待”绝不是苟且偷生, 贪图享乐, 而是更加积极地为生命的发展做贡献。她认为, 人“应该永远保持自己的青春状态, 只要生命存在, 就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她在高原服役十一年, 她凭自己的努力上大学, 她从医生到作家, 她从文学硕士到心理学博士, 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她当医生时, 是受人欢迎的白衣天使, 她当作家时, 是被人青睐的灵魂工程师, 这一切都缘于她对生命的承诺, 她为生命的发展做着正面的贡献。她写《昆仑殇》是想向读者传达她对生命的体验: 亘古的大自然与生命本身相比, 人生许多不可逾 越的痛苦都变得根本不算什么了, 人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生命, 好好地“生”。她写《红处方》也是提醒人们, 追求快感不是罪恶, 但只有通过艰苦劳动获得的幸福, 才是道义上的。而通过化学追求的只是伪幸福, 实际上是把自己引向地狱。
毕淑敏在直面“生与死”两大生命形态的过程中, 对“死”的思考亦是深刻的, 《昆仑
殇》里写了女兵肖玉莲、男兵金喜蹦、号长李铁的死, 可以说他们是政治和权力的殉葬者, 让人叹惜, 尤其是参谋郑伟良的死更令人扼腕。郑伟良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参谋, 从一开始就反对在高寒地区“拉练” , 更反对进入“无人区”。他的理由是: “军人不惧怕牺牲, 但不能据此漠视军人的生命! ”“单纯追求苦难而忽略军人生命的价值, 正是对传统的背叛! ”还有那无数士兵的死亡。但是他无法说服被“创奇迹”立功勋冲昏头脑的“一号”, 他只有服从。可叹的是他未死于“无人区”而是死于为“一号”速送“立功”稿件的途中。在这里毕淑敏为不负责任的政治权利欲熏心的人感到羞愧, 悲愤, 更为这样一个成熟干练、英俊又充满活力的年青参谋——她的战友早殇于无谓而异常痛惜。 《女人之约》、《源头朗》、《教授的戒指》都没有离开“死亡”, 却都着意于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源头朗》中的夏导, 以癌症之身, 在“三九”寒天深入塞北贫困地区采访录制广播剧节目, 她却未能看到节目获奖的辉煌结尾便去逝了。夏导殚精竭虑制作的节目表现了她对人类日益加剧的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的人道主义关怀, 尽管她无意中伤害了那个贫困孩子的自尊——使他感到极度的自卑, 但夏导却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工作到最后, 让贫困孩子上学。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教授的戒指》同样宣扬人文精神。 陶教授是一位诊病无误的“神医”, 而真实的内幕却是他手上带着的一枚微型人体生物电流传感器的戒指。 教授用它诊病时, 病人的病痛会通过戒指传递过来, 陶教授根据对病痛的感受, 分析症状, 给予治疗。当他的学生屈侠接过戒指, 体验了癌症、心肌梗塞、气管痉挛等不同痛楚后, 才真正体会到了陶教授诊病时的肉体痛苦, 真正领悟了陶教授博大的爱心和他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陶教授死了, 作者正是以他的“死”告诉人们, 一个人只有相信了生命具有无限价值和尊严的时候, 才可能达到陶教授那种自觉自愿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超越道德的普爱境界。作者竭诚地呼唤着这个正在流失的忘我的献身精神早日回归。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音乐播放时长:50秒
毕淑敏这样对读者说:“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还是不幸,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被误解与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我既觉得病人之可哀可叹,又觉得医生之可亲可信,特别是当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作序写评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树叶的价值。当然,我宁愿多称赞一点祥和与理性,我也许又发放了太多的苦口的良药,真对不起。”她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就创作而言,她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而她依然很谦虚,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张扬自己。王蒙说,毕淑敏太正常、太善良,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是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一个作品文采斐然的人。本期的节目就其创作生命意识中的多层蕴含做了简单的阐释,希望听众朋友能有所收获。
节目预告:
这里是每周二下午与您相伴而行的《文学之旅》,明天中午12点10分将为您播出的是《音乐城堡》,希望您届时收听。
本期的《文学之旅》是由主编阚炜炜,编辑肖可蒙,导播XXX,播音XXX诚意为您送上。感谢您的收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范文四:毕淑敏
毕淑敏
— 拙议毕淑敏的生命观
毕淑敏前后行医 22年,对于这个职业,她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的,尤其是她曾一度 让一个个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这份情感的流淌在她的笔下, 所以我们便 看到了一位对生命进行理性思索的智者。
毕淑敏说:“ 当我说出 “ 我很重要 ” 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 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
何故如此?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 我不重要 ” , 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价值, 那我们有 我们的价值吗?
毕淑敏说 “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 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 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 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 ”
作者以略带夸张的笔触描写出了我们在父母心中无人可替的地位, 恰到好处的夸张让 我们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对于父母而言我们是他们慈爱的寄托和幸福的源泉的, 他们对于我们这份沉甸甸的关心和爱让我们不禁动容,我们还怎么干轻视我们自己?
毕淑敏说 “ 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沓的贺卡。轮到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 …… 许 久之后, 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 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 相交多年的密友, 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 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 ”
作者运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将朋友比喻成了沙漠之中的古陶,轻盈的笔触中又现 华美。 正所谓 “ 破镜难重圆 ” 对于你的朋友来说, 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们的友谊之链断 了, 他就无法再找到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朋友了, 对于朋友来说, 我们又怎么好意说我们自 己不重要呢 ?
毕淑敏说 “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 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 群一般在天空翱翔, 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 等待 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 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 …… 没有人能替代我, 就 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 ”
对于事业来说,我就是我,我的思想没有人能够代替,模仿,我们的创意,我们的思 想就是我们自己的, 没有人可以抢走,我们自己就是创意,我们就是创新, 我的成功就是属 于我们的成功, 别人没有办法复制, 别人没有办法效仿我成功的方法, 没有人能走和我一样 的成功之路,我们怎么还能说自己不重要?
人的生命是指有意识的存在, 生命具有感情, 当你坚信你自己很重要的时候, 才是怀 有对生命的敬意与感怀的时候, 才能使他无比灿烂。 认同生命, 肯定生命时即是自爱的表现 又是爱人的表现。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雪花,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体。 当我们审视生命之后大声向世界宣布 “ 我很重要 ” 的时候, 那个曾经被疏忽的生命个体 就会大放异彩, 重新防色出耀眼的关芒, 我们的却是在人们的路途上匆匆走过, 但是我们或 者不是为了成为一颗默默无闻的小草, 我们是为了成为一颗引人瞩目的参天大树, 这才是生 命正真的意义。
当我们喊出 “ 我很重要 ” 的时候,我们才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高二二班 楊吉帆 21
范文五:毕淑敏
毕淑敏
1.其实寻找目标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关键是你要知道天下有这样一件惟此为大的事,然后尽早做来。
命的原材料。
4.如今人渐渐丧失了感动的能力,感动闪现的瞬间越来越短,感动扩散的涟漪越来越淡。
5.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蚀骨销魂的痛,变化就不够清醒和完整
6.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在无比重要地活着。
7.少需要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
8.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远没有金钱之前,人类就开始了精神的求索。人类最终也许将消灭金钱,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精神永存。
慢,但很坚定,不会因为风险而避开既定的方向。。。。
。。
满足。
11.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为,殊不知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人。。
。。。。
15.大家拼命地在预防伤害,采取种种未雨绸缪的手段。殊不知某些伤害正是在预防之中发生,人为的干预常常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
的支撑点,它是无惧无悔的屏障。。
。。。。
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
18.无形脸不会衰老。只要我们浇灌慧根,磨砺意志,拓展胸臆,它便会从幼年开始,如同花树一般渐渐生长。
19.你若是想让自己智慧起来,并表达这种智慧,让自己的智慧影响更多的人,你必须学会发展、整理、
21.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23.当科技的某些手段成了毒杀之腕的时候,我们要清醒地自救。不单有钱人能够享受买来的“有机”,无钱人更要凭着清醒的智慧,觉悟起来。。。。。。
24.坚持把一件事弄明白不容易,始终把一件事不弄明白,坚持糊涂也不容易。
25.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魇,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
。
刻。。。。。。
创造性的劳动
于丹
2、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4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慰的理由。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
,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候送给我,她是自己一针一针地绣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绣,然后放在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给了我。我当兮的小脏孩,然后举胳膊,她抓着那个小孩的胳膊。我还问这个女孩,我说哎呀,她干什么,是给他打预
防针吗?然后那个小女孩就笑了,说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后来我从那个玻璃罩子抠出来一封信,叠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给我讲,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他缝补翅膀的人。
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嘲笑这些孩子的青涩、莽撞、唐突,能够包容他们,能够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还记起天空,她说我遇到你其实就是遇到了一个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 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 8、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
9、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10、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12
、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的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
14、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
15、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
最该去考虑。
17、《庄子》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