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颐)的学术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
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是唯心
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规律),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
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可见他是以性
为善的。他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恶的表现都是气的关系。他认为生
物的本性上来讲,它是纯善的。理论上说人性应该是纯善的,但是具体的有肉之躯的人是
有善有恶的。
(四)“存天理,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即“变化气质”之情。他强调“先天性”,“必要性”,他认为要想
超过禽兽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传,他认变道
德教育应先是他律,然后再是自律。
(五)“读书穷理”
“读书穷理”即只重视知,不重视行。
朱熹认为读儒家经书,不必联系实际,不必联系思想,学习具体任务,通过自我反思就
行了。他认为小学学事主要是:洒扫(劳动),应对进退之节。大学穷理。
二、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他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王守仁--明代中期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一位理学家,其理学思想继承了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说,这种学说也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王守仁认为知理存在于人的心中,朱熹则认为存在于万物之中。他认为“格物穷理”――即通过事物的研究来弄清理,他认为,天下本无物可格,一切的知和理均在心中,他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被称为“陆王学”。
(一)“心即理”――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权威,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守仁不谈性,只谈理;不像朱熹谈理与性。
(二)“致良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像上了一层灰尘。致良知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三)“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知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知行不能脱节,知行是一个过程,他认为行的开始就是知。这与朱熹是恰恰相反的。
(四)他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王守仁强调顿悟,他做的是减法,良知本来就存在。(1、内省:淡化了读书的作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造成了理论上的空疏。2、事上磨练。即在行动中学习。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在行动中进行的。)
*朱熹与王守仁在儿童教育思想上的异同表现在:
朱熹认为:
一、重视蒙养教育
朱熹依据古代的教育经验,把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其中8~15岁为小学教育段,即蒙养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段。他认为这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扩充和深化。 为了说明蒙养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把小学阶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打坯模”阶段。
二、要求慎择师友 。
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弱,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习与正则正,习与邪则邪。”因此朱熹也与古代许多教育家一样,强调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
三、强调学“眼前事”
朱熹强调学习“眼前事”,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而且也有助于自幼儿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古语说: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至今这仍是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根据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朱熹还对教师提出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的要求。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尝试教学思想。朱熹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强调自学。他说:
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可见,王守仁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王守仁认为,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对儿童不能像对成人一样的要求,儿童良知发展到何等水平,教学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从另一方面说,他认为教学的难度也不应过于落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
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王守仁认为: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
王守仁的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的思想,承认了发展个性的必要性,对传统教育抹煞儿童个性的存在,以一个模式培养儿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意义。
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他对教育者提出了通过习礼,歌诗和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的要求,并对习礼、歌诗和读书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分别作了说明。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当时在反对传统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尤其是他的“自然教育论”的提出,实属难能可贵。□
范文二: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探究
朱熹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集大成者,更是当时的一座高峰,让人望而敬畏。朱熹在理学方面继承二程和周敦颐的思想,并且还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某些内容,形成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庞大的哲学体系。简单的说,他的”理”包含有事物的本体、规律和伦理道德准则等意思。但实则其内容非常之深刻,因此从古至今对于朱熹理学研究之学者及着作非常丰富。朱子的美学一直为广大学者所贬抑,因为朱子被人所熟知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理学思想,并且认为理学与美学是水火不相容的,因而其美学思想未有多大的传承。朱熹不光是一集大成的理学家,更是一位相当有造诣的美学家。无论是从他的文学作品还是小至诗词,无不透露出他的美学思想和成就。朱熹美学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美学,从形而上的本体上对人生境界进行审美,是一种审美的哲学精神。首先,[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通过对朱子美学的广泛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朱熹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重新确立和正当的评价将会有更中正的定位,让我们能真正的完整的认识朱熹。其次,朱熹的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史上将填补相当的空缺,他使理学与美学真正的结合,这对于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大有裨益。再次,朱熹的理学美学填补了中国古典美学上的不足与空白,这将使中国的美学体系更加完整,使我们更能系统的研究中国美学。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美学 影响
目 录
引 言
第 1 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1.1 朱子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1.2 朱子美学思想的现实背景
1.3 朱熹美学的基础--理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第 2 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文道观
2.2 人物审美观
2.3 自然观
2.3.1 追求实践,感受万物生生之源
2.3.2 自然春景中的理趣之美
2.3.3 比德山水
2.3.4 “气象”在审美自然中的作用
第 3 章 朱熹美学思想的影响
3.1 朱熹美学思想二重性矛盾影响
3.2 朱熹美学思想的贡献
参考文献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范文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1、立志
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
2、主敬
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
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3、存养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
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 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学者为学,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所以,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学者须是培养。今不作培养功夫,如何穷得理。
4、古察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出"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对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所谓"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和。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
朱熹的"省察"工夫,即"求放心"的工夫。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支配不了"人心","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揭去昏翳,使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任务
关于教学思想
(一)朱熹的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是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 。"
2.熟读析思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依朱熹的看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 。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已之学也。"
3.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
4.切已体察
所谓切已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依朱熹的看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6.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即是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
(二)教学原则方法
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 。
1.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
既然这样,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
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
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而是*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见解。
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抱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学习比做炼丹、煎药、推车。开始用猛火炼丹,"方好微微火养教成就。""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养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但朱熹以"猛火"之后,再用"微火养之"譬喻,并不等于说以后的学习可以松懈下来,所以他又提出了"温故时习"的原则。
依朱熹的看法,"时习"是重要的。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这就是说,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 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他又说:"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所谓"时习",即随事、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间断的 "温故"的过程。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温故"能便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认为那种只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所以他说:"温故又要知,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种既强调学习要勇猛奋发,又主张持之以恒;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对我们仍是有启发意义的。
3.教人有序不可取等
朱熹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他很注意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又说, "于显处平易处见得,则幽底自在里许。且于切近处加功"。还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幽妙"。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从低处到高处,从平易处到幽微处,从眼前日用底到深深远幽妙底。低处、平易处、眼前日用底是基础。
怎样循序渐进?朱嘉说:"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他又说:"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学问要做下学 的工夫,打了基础,才有上达的可能。他说,"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就是躐等,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虽未躐等,但沉溺于闻见。前者是"不循序而跟进",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是不好的,只会浪费精力而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力学习,则自有进步。
4、笃行
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某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说,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
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他说:"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他以这种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如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他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在他看来,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他这种躬行践履对于句识还需检验的思想,是深刻的。
5.博学与专精结合
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少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
朱熹是重视博学的,他以盖房子为例,重视"阔开基,广开址厂以为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他还说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仅只有一般性广博的知识而不专精,那也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
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完)
范文四: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804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
逍遥行者
2011年4月16日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和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一、生平教育活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三)。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1183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朱子年谱》卷四上)。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
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1148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1194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重视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确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土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著力处”,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
(二)居敬
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存养
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干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
(四)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五)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的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
范文五: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Z1101? 22号 张慧
朱熹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对朱熹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阶段的?划分、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于当今教育?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朱熹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 以“明人伦”为本 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
1
据《鉴略要注》称:到南宋朱熹?出,当时“四方仰之如?泰山北斗,至谓天下第?一人。”朱熹的影响?是远远超越?了国界的。
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於?改变人的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朱熹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他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於封建?社会之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儒家所?宣扬的“圣贤”。至於教育任?务,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於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於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
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造就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於?此。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於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於?圣人之手,而存於《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後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
2
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後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认“学者学此而?已。”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从上述所列?举的21个?“能”来看,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至於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人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於?幼稚之时”,来它个“先人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朱熹强调“胎教”重要性,?他认为母亲?怀孕时,“一寝一坐,一立一食,一视一听”都要注意。婴儿坠地之?後,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
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要教以数目?、
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人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於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於“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後?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人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仕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漉扫应对,人孝出悌,动罔或悖。”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人於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主要适用於?家庭教育,至於学校教?育,朱熹乃推荐?其弟子程瑞?蒙、董铢二人编?写的《程董二先生?学则》作为塾师的?教学南针,他还特地为?该《学则》作跋,加以大力宣?扬表彰。但是必须指?出,在德育方面?,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於?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履践。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於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他又曾形象?以目和足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还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是对後?进
3
生,应通过启发?诱导以提高?其认识,不能只靠简?单的防禁。他曾明确指?出:“教道後进,须是严毅,然亦须有以?兴起开发之?方得,只任严徒拘?禁之亦不济?事。由此可见,朱熹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实践?,为後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财富?,对後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正如明代?学者高攀龙?所言:“删述《六经》者,孑乙子也;传说《六经》者,朱子也。”“孔子之学,惟朱子为得?其宗,传之万世而?无弊。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朱熹之《小学》一书,不仅在国内?作为儿童教?材,影响巨大,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朝鲜李氏王?朝甚至把它?“作为殉葬品?”。
朱熹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素质教育?不乏启示。当今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使人以升?学、求职、谋位等功利?目标为教育?目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也开有?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仅处于附属?地位。朱熹的教育?思想无疑再?次提醒我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要教人?以知识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朱熹在汲取?孔、孟等教育大?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而朱熹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鱼、渔”兼得。通过对朱熹?教育思想中?教育方法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能够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工作,对更好地总?结教学规律?和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九三,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
{2}朱熹,《大学章句》,佚名出版社?,1983年?。
{3}陶渊明,《性理精义》,民国书刊,第三册 1867年?。
{4}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三,齐鲁书社,1997 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