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光而不耀
光而不耀——道家的处世智慧之一
资料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 葛荣晋 时间: 2009-12-06
“光而不耀”是道家“中和之道”的一个重要辩证法命题。这一命题是老子依据“道法自然”原则,从太阳光的强弱给人的感受中领悟出的人生智慧。在老子看来,无光或过度弱光不利于人生,过度强光也不利于人生,只有“中和之光”才有利于人生。他以暗淡无光比喻人的逆境,以光彩照人比喻人的顺境。所谓“光而不耀”,是说人在顺境即在光彩、得意之时,也就是在“有权”、“有钱”、“有名”之时,要牢记“光而不耀”的告诫,既不要过度地炫耀自己,也不要以强光耀眼他人,要求以平常心低调做人。这是一种不露锋芒的高超的处世哲学。
做到“光而不耀”得做到“四不”
根据道家的“光而不耀”原则,要求人应具有“四不”的高贵品格,这“四不”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老子认为“自见(自我表现) 者不明(聪明) ,自是(自以为是) 者不彰(彰显), 自伐(自我炫耀) 者无功(功劳) ,自矜(自是其高) 者不长(长久) 。”(《老子》二十四章) 在老子眼中,这些“自见”、“自是”、“自伐”、“白矜”,都是违背“道”的“无为”本性的。从“道”的高度看,这些都是“余食(剩饭) 赘形(如形体上的骈拇、枝指、肉瘤之类)”,“故有道者不处”。他主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老子》二十二章)
在《庄子·山木》篇中,庄周讲述了一个故事:阳子到宋国,投宿于一家旅舍。旅舍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长得美丽,一个长得丑陋。但是,在店里,丑陋的受到尊崇,而美丽的反被冷落。阳子问其故,旅舍童子答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于是,阳子告诫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安往而不爱哉!”这则故事说明,具有“四不”品格的人,因为自己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受到大家的拥护和称赞。项羽百战百胜,自以为是,以乌江自刎告终;苻坚投鞭断流,骄态十足,终于淝水败亡;李自成进驻北京,傲气毕露,导致起义失败。
编辑注评
其实,这“四不”大家都知道,就算没这么系统,也大体明白每一个道理。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做到这“四不”,或者是不能时刻做到这“四不”,所以,能够做到“光而不耀”最终成大器的人才不容易。想同时做到“四不”并且时刻都不忘记“四不”是需要有相当深的修养的,修养到了自然就做到了,道理都明白,做不到往往都是一种下意识。比如,谁都知道不能自以为是,但是恰恰很多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人就不知不觉地表现出盛气凌
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都不如自己。
没把正确的思想变成本能,仅仅记住大道理的条条框框,不是出自于“为己”的角度,自然就做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光而不耀”的处世之道
懂得“不敢为天下先”
根据老子的“光而不耀”的原则,要求人应具备“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 的崇高品德,学会以谦卑态度对待他人,从不高傲和霸气。“不敢为天下先”这一立身处世之道,为中国历代名人学士所推崇。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放翁家训》中指出:“虽高官,亦当力请居其下。”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说:“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无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无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父叔山谕应尾应箕两儿》) 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也把老子的谦卑思想奉为自己的处世准则,他说:“夺利争名,甘居人后;官场游戏,肯让人先”。
编辑注评
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是也在大力提倡“谦下”、“让人”和“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这一美德吗?其实,有的时候你把最好的让给别人,往往你最终得到的会比让出的多。
“光而不耀”的修养之道
忘掉你曾经取得的成功
根据道家的“光而不耀”原则,要求人应具有“功成而不居”的高贵品格。老子指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第二章) 又指出:“万物恃之而生而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 这是天道的“无为”品格。人以天道为法,亦理应“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老子》第七十七章) 正因为“功成而不居”(或“功成而不处”),所以,他才能够名垂青史。这是一种处世的人生艺术。
春秋时,晋文公封赏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未及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以为这种封赏是“贪天之功为己功”,他既不居功自傲,又不要求官禄,反而隐居山林,“至死不复见”,结果名垂千秋,为世人称颂(详見《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
东汉开国元勋冯异,跟随刘秀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但是,他为人谦退不伐,“功成而不居”。每当刘秀为诸将论功封赏之时,他总是独自一人站在大树之下,一言不发,被人尊为“大树将军”,被后世传为美谈。
当人在现代社会成功之时,也要牢记老子的“光而不耀”的告诫,切不可以“暴发户”的心态,处处炫耀自己,张扬功劳和财富。体育明星肇俊哲在获得“足球先生” 荣誉称号后,他的誓言是:“忘掉足球先生,忘掉国家队队长。我是肇俊哲,放下一切,现在就新生。”郭晶晶获得“世界女子跳水冠军”后,她的誓言是:“忘掉世界冠军,忘掉金牌。我是郭晶晶,放下一切,现在就新生。”外国体育明星柳比西奇获得“ACE球王”荣誉称号后,也对自己说:“忘掉ACE 球王,忘掉克罗地亚大炮。我是柳比西奇,放下一切,现在就新生。”不管肇俊哲、郭晶晶还是柳比西奇,都懂得通过一个“忘”字,放下一切荣誉、财富“包袱”,就可以现在 “新生”。
深圳某家证券公司老总曾一度事业如日中天,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堪称一位明星人物。在光彩的成功面前,他对人傲慢十足。当有人向他请教时,他既不让座,也不站起来接待,而是坐在他的大班台后面跷着二郎腿,俨然一副居高临下的领导人的模样。一位资深券商评曰:“败象己露。”果然,他的公司不久因巨额亏损而破产,最终从证券市场上消失了。他的失败就在于成功后没有做到“光而不耀。”相反的,用友软件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在他36岁时,由一个穷书生变成身价40多亿元的企业明星。他的身价虽然变了,但他的人一点也没有变,依然如往常一样谦卑、热情,能够虚心地听取企业员工的建议,接受客户和顾客的批评,听取专家的提醒和劝告。
编辑注评
足见,“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在这里,关键在于能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成功。有句老话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社会上,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一旦功成名就,就“以功臣自居”,争名誉、争私利、争地位,最终“失道寡助”反而一败涂地。
“光而不耀”的用人之道
要给人才格外的敬重
根据“光而不耀”的原则,要求在使用人才上,做到“礼贤下士”。
周公为了辅佐周成王,他礼贤爱士,广罗人才。当他的儿子前往封地鲁国就位时,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说:“论身世、权力和地位,有谁能比得上我呢?但是,为了接纳
天下之士,我在洗澡时,曾多次顾不上沐浴,手里握着湿头发去迎接贤士;在吃饭时,也多次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恭敬敬地与他们说话。就这样,还怕对待贤士不够虔诚和尊敬。你到封地鲁国后,千万不要以官高势大瞧不起人,而是要从心底里重贤纳士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汉高祖为人倨傲无礼,虽几次派人请商山四皓, 而四皓终不肯出山相助。在汉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卑辞厚礼亲自去请,四皓终于出山辅汉。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言听计从,终成三国鼎立之势。
编辑注评
这些生动的事例,都充分证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一条用人的大智慧。如果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霸道地认为所有下属都必须依附自己和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志,遏制别人的观点、个性甚至权益。那么,他又怎么可能让真正有本事的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做事呢?
“光而不耀”的发展之道
“张扬”与“内涵”的正反博弈
根据道家“光而不耀”的原则,要求在企业发展模式上,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山东烟台张裕集团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是中国葡萄酒工业的“龙头老大”,市场份额超过30%以上。在巨大成功的面前,他们不自我张扬,不搞轰动效应,不搞花架子,不追求短期效益,不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是坚持走注重内涵的发展之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以葆百年老店的生机。认为把好产品质量关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在观念、技术和管理上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质量与创新如何,是由市场来检验的。
相反,“秦池”酒业1996年夺标之后,销售量增长了500%,利税增长了600%。此时,“秦池” 本应在产品质量、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品牌维护上下工夫,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但是,“秦池”1997年再次夺取标王后,却一味迷信广告,依靠外在包装的华丽,继续坚持走“张扬式”发展之路,而最终导致“秦池”的失败。 20世纪末,秦池酒业的失败,与它只重标王而轻质量的“张扬式”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证明道家“光而不耀”的人生智慧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是何等重要。
编辑注评
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权”、“钱”、 “名”而获得成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中往往孕育着向坏事转化的基因。此时,如果成功者采取“光而耀”的错误态度,违背了“和其光”的适度原则,必然把好事变成坏事。如果成功者采取“光而不耀”的正确态度,就会忘掉成功者的花环,抛弃权力、财富和荣誉的包袱,就会新生,继续前进。在这里,成功者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作者简介: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文化研究会顾问,日本老子学会顾问,香港大学、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士,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和南方学院学术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范文二:光而不耀
非常喜欢孔健先生的一句话:光而不耀? 一种圆润的谦卑。
做人诚如斯。
有一种光,温柔笼罩却不会有灼伤的疼痛; 有一种人,才情纵横却显得朴素而温暖。光而不耀,在不经意间,缓缓地释放内心的淡定与勇敢。
记得于丹也说过:光明常在,但不一定要逼刺耀眼,让所有的人都觉得炫目。
人们常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不错,越是成熟的麦穗越晓得弯腰。
珍珠从何而来?蚌壳含着一粒沙子,它整天因为疼痛而哭泣,久而久之,借泪水孕含,使之凝成一粒圆润而宝贵的珍珠。
可见,一个人的含蓄细腻,内敛隐藏该是多么的重要。
柏拉图说得好:据我所知,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越是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毋庸置疑。一个有修养的人恰恰是一个做人低调的人。
其实,说起来容易,当人们真正做起来着实很难。
懂得学问的人不一定就能做好学问。
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生活中很自恋,源于自负,更多的是源于自信。生活经验,工作阅历沉淀了自己的性格:张扬,强势,义气,果断,才性,利落,雷厉风行,唾沫钉钉。有时话语偏激,很令对方下不来台。话多,即便做的也多,也是不足取。一朋友规劝我:言多语失。属下好言我:喝酒时别人都怵你,你酒令也多,因为说不过你,你一下子给人家整没电了。细细想来,如果人人在喝酒的时候都躲着你,做人做到这个份上或许孤家寡人了。你说话办事爽快仗义,凭什么要求别人也同样唾沫钉钉?做人各有各的道理。
习惯了自然,很多时候真想改变自己。其实变化一个人的性格真的很难,惟有慢慢适应。
经常纠结:做一个真我好呢?抑或粉饰的自我?
顺其自然。
如果真的能够韬光养晦,为自己干杯!
因为喜欢先生的话,试着学做谦卑的人。
范文三:感受张艺谋:光而不耀
感受张艺谋:光而不耀
发布时间:2008-08-17 13:29
前几天有一次机会接触张艺谋,跟他交流。毕竟是难得的机会,因此我还是有所心理准备,却没有紧张。“以平常心面对每一个人”是我做人的原则。
我很重视对他者的“第一印象”,我与别人接触时最集中的是第一瞬间,尤其是眼睛,更是眼神。
张艺谋给我的第一印象有三个;气质很稳重;做人很朴素;做事很踏实。
张艺谋的眼睛很纯美,眼神则很神奇。
张艺谋不张扬,却有自己的节奏。
张艺谋说话不快,思路很清晰,反应很快。
张艺谋表达观点充满着自己的风格,简直是不知不觉中,是无意识的。
张艺谋似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或知识结构、对外界的基本判断以及对自我的基本分析。
张艺谋看过去很客观,看今天很现实,看未来很乐观。
总之,张艺谋“光而不耀”。
“我有压力,但要保持平常心。”
“我睡得很少,但同事们也这样,没问题。”
“我做的是艺术创作。“
”我不在意外界的批评。”
“今天中国的发展与自古以来的东西息息相关,是一贯的。”
“我自己决定,追求完美。”
“我们不需要你是外国人,我是中国人,这样来分,大家都是一家人。”
“希望中国能够向全世界传递我们的愿望...”
Powered by soft.pt42.cn
范文四:光而不耀坚硬如水
光而不耀 坚硬如水
黄国荣人民?日报 《大地》杂志 ( 2007-10-15 第20期 )
人类群落中?,真想做恶人?坏人的人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个?平常人,渴望社会文?明,生活安宁,人人和睦相?处。中国人历来?是向善的,除了人的天?性之外,这与老子、孔子、孟子这些圣?人先知创立?修身养性的?学说有密切?关系,数千年来儒?、道、佛的众家学?说,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灵?魂,支撑着炎黄?子孙的脊梁?,他们的许多?名言至今仍?是社会公德?的准则。
孟子曾把人?的品行分成?六种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善、信、美、大、圣、神六类,是人的品格?的六个层次?。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的?是,圣与神,也都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虚拟?的上帝。要社会的每?个大众都达?到美、大、圣、神的层次显?然不现实,做个善良与?诚实的人,可说是大众?自律的起码?标准,也是社会公?德对大众的?起码要求。
想做一个善?良与诚实的?人,需要在“立身”和“为人”两个方面加?强修养。
儒学之经典?所论述的五?常之道,是仁、义、礼、智、信。五常落实到?人的行为上?,都表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即自我服务?于他人,是一种“为人”和“有为”的行为。仁,要施于别人?;义,要行于别人?;礼要献于别?人;智,要授于别人?;信,要待于别人?。离开了客体?与他人,一个人的仁?、义、礼、智、信,就无法表现?。没有这些行?为,人也就分不?出“君子”还是“小人”。
伦理修养虽?然不是道学?的重点,但老子围绕?“德”、“自保”和“谦退”等立身之道?,阐述了一套?与儒学不同?方向的理论?。道学主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二章)强调求自知?,而不求自我?表现;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这种主张不?针对客体,注重主体;求自我自省?,而不求施予?他人;向内反观、静观,不向外追求?。所以他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分君子和?小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种“立身”的“无为”的境界。
这样不难看?出,儒学的修身?养性更多地?注重“为人”,道学的修身?养性更多地?注重“立身”。前者表现为?“有为”,后者表现为?“无为”。我以为,二者结合起?来方为完美?。但就修养而?论,“为人”,必先“立身”;“无为”较“有为”更为主动。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这番推论,对修身养性?的目的更看?深一层。
老子在第十?三章中专门?讲了人如何?淡泊名利、不患得失,保持平和心?态的立身之?本: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说,世人名利得?失之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羞?辱都心惊,把得失看得?像祸患殃及?生命一样重?。什么叫得到?荣宠和受到?羞辱都心惊?呢,因为虚荣心?本来就是卑?下的,得到了它,为之惊喜;失去了它,为之惊恐,所以得失都?心惊。什么叫把得?失看得像祸?患殃及生命?一样重呢,我们所以有?把得失当作?祸患,是因为我们?遇事总是考?虑到自己,假如我们能?忘了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只有把天下?看得比自已?更重要的人?,才可以寄以?天下的重任?;只
有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在第二十八?章中,他更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立身的做法?。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 。为天下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他说,知道雄壮刚?强的好处,宁愿处在雌?伏柔弱的位?置,虚怀落谷,恒久不变的?德就不会失?散,复归于自然?,像婴儿一样?单纯。知道清白的?好处,宁愿处在黑?暗的处所,可以成为天?下的法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复归到广大?无穷的境地?。知道荣耀的?好处,宁愿守在卑?污的地位,可以成为容?纳污垢的山?谷,恒久的德就?会充足,复归到质朴?的状态。
老子正因为?有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甘为天下忧?这种内敛、内省、甘居卑下的?胸怀,他才有周室?衰败弃官隐?居之举。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坚克强?的能力却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
守柔取弱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中,用了十章的?篇幅论水和?柔弱的品格?。“守柔取弱”与“中庸之道”同是处世哲?学,追求的方向?却大不一样?。
所谓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中庸之道在?这里被奉为?修心养性的?最高境界。
所谓守柔取?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他确认柔弱?谦下是道的?功能。
在此,我们不妨作?一简单比较?。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守中?,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高不低。对两极端不?露锋芒,不做任何一?端的对立面?,主张和为贵?。其实这种抱?着调和矛盾?的入世态度?是十分被动?的,真正做到守?中是很难的?。孔子就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又说:道其不行矣?夫~(《中庸》)孔子很清楚?,中庸之道是?很难施行的?,聪明和贤能?的人会做过?了头;愚笨和小人?做不到。
守柔取弱则?是处下,甘居卑下,谦让退后。居下退让,并不是遁世?,也不是厌世?,更不是逃避?。《道德经》中凡遇高下?、强弱、刚柔、长短、贵贱、雄雌、智愚等取舍?时,老子都主张?取后者,处众人之所?恶。这种表面看?来消极的态?度,其实是一种?立场,守柔处下,实际是隐含?挑战,是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积极入世超?凡脱俗的智?慧。
老子的这一?观点体现着?唯物的辩证?思维,是他对大自?然长期观察?,归纳总结出?来的一条原?理。
老子坚信柔?弱胜刚强是?自然之规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他说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照着做。在当今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对这种?弱道哲学从?心理到观念?上都绝对难?以接受。其实只要睁?开眼睛观察?一下大自然?,这个道理无?须赘述。
就水而言,从它的形态?来说,没有比它最?柔弱的了。但水的坚硬?、强大,生活中随处?可见。屋檐下那些?年久的花岗?岩阶石,那一块没有?滴水穿凿出?的一个个坑?眼;钢铁制造的?舰船,每一年都上?坞涂防锈油?漆,可照样被水?锈蚀以至
使?其腐烂;更不必说暴?雨、洪水,坚实的岸堤?能钻出管涌?、甚至决堤,世间的一切?都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人或为鱼鳖?。正如老子所?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实体?。
老子的这一?观点,源自于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他说最高境?界的善德像?水那样,它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利,流注停留在?人人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它本性?接近于道。世间的一切?动植物,离开了水,都无法生存?,它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水只是付出?,只是给予,而不讲求条?件,也不向自然?索取回报,真正与世无?争;常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甘居低下?,不灌满坑洼?不往前走。水具有滋养?万物、与世无争、甘居低下这?三大特性,所以老子称?它接近于道?的本性。
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事实的确如??此。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死了之后?,就变得僵硬?了。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干叶也都?是柔软的;死了之后,枝干叶也变?得枯槁了。所以,凡是坚强的?东西,都是属于死?亡的一类;凡是柔软的?东西,都属生存的?一类。
老子主张守?柔取弱,并不是要当?弱者。“守柔取弱”是为人的处?世哲学,是理念、胸怀、品格;弱者是能力?低下的人,是竞争生存?能力低下的?代名词。前者是精神?追求,后者是现实?状态,“守柔取弱”与“弱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老子主张柔?弱并非一味?追求柔弱本?身。柔弱是手段?,目的是刚强?和生存。他在第三十?六章中说:将欲敛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收敛它,暂且扩张它?;削弱它,暂且增强它?;废弃它,暂且举兴它?;夺取它,暂且给予它?;这就是柔弱?的手段。就是常说的?以弱胜强、以退为进,守柔居上的?道理。所以老子在?第七十六章?中最后归纳?得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的结论。
要大家都去?施仁行义,或许勉为其?难;但每个人经?常反思一下?自己,内敛和自省?一下自己的?言行,这恐怕是不?难做到的。做一个赴汤?蹈火、舍身取义、光耀千秋的?英雄难,但做一个善?良、诚实、光而不耀的?平民应该还?是可以的。
(作者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
范文五:光而不耀 坚硬如水
光而不耀 坚硬如水
黄国荣人民日报 《大地》杂志 ( 2007-10-15 第20期 )
人类群落中,真想做恶人坏人的人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个平常人,渴望社会文明,生活安宁,人人和睦相处。中国人历来是向善的,除了人的天性之外,这与老子、孔子、孟子这些圣人先知创立修身养性的学说有密切关系,数千年来儒、道、佛的众家学说,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灵魂,支撑着炎黄子孙的脊梁,他们的许多名言至今仍是社会公德的准则。
孟子曾把人的品行分成六种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善、信、美、大、圣、神六类,是人的品格的六个层次。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的是,圣与神,也都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虚拟的上帝。要社会的每个大众都达到美、大、圣、神的层次显然不现实,做个善良与诚实的人,可说是大众自律的起码标准,也是社会公德对大众的起码要求。
想做一个善良与诚实的人,需要在“立身”和“为人”两个方面加强修养。
儒学之经典所论述的五常之道,是仁、义、礼、智、信。五常落实到人的行为上,都表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即自我服务于他人,是一种“为人”和“有为”的行为。仁,要施于别人;义,要行于别人;礼要献于别人;智,要授于别人;信,要待于别人。离开了客体与他人,一个人的仁、义、礼、智、信,就无法表现。没有这些行为,人也就分不出“君子”还是“小人”。
伦理修养虽然不是道学的重点,但老子围绕“德”、“自保”和“谦退”等立身之道,阐述了一套与儒学不同方向的理论。道学主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二章)强调求自知,而不求自我表现;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这种主张不针对客体,注重主体;求自我自省,而不求施予他人;向内反观、静观,不向外追求。所以他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分君子和小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种“立身”的“无为”的境界。
这样不难看出,儒学的修身养性更多地注重“为人”,道学的修身养性更多地注重“立身”。前者表现为“有为”,后者表现为“无为”。我以为,二者结合起来方为完美。但就修养而论,“为人”,必先“立身”;“无为”较“有为”更为主动。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这番推论,对修身养性的目的更看深一层。
老子在第十三章中专门讲了人如何淡泊名利、不患得失,保持平和心态的立身之本: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说,世人名利得失之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羞辱都心惊,把得失看得像祸患殃及生命一样重。什么叫得到荣宠和受到羞辱都心惊呢?因为虚荣心本来就是卑下的,得到了它,为之惊喜;失去了它,为之惊恐,所以得失都心惊。什么叫把得失看得像祸患殃及生命一样重呢?我们所以有把得失当作祸患,是因为我们遇事总是考虑到自己,假如我们能忘了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只有把天下看得比自已更重要的人,才可以寄以天下的重任;只
有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在第二十八章中,他更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立身的做法。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 。为天下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他说,知道雄壮刚强的好处,宁愿处在雌伏柔弱的位置,虚怀落谷,恒久不变的德就不会失散,复归于自然,像婴儿一样单纯。知道清白的好处,宁愿处在黑暗的处所,可以成为天下的法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复归到广大无穷的境地。知道荣耀的好处,宁愿守在卑污的地位,可以成为容纳污垢的山谷,恒久的德就会充足,复归到质朴的状态。
老子正因为有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甘为天下忧这种内敛、内省、甘居卑下的胸怀,他才有周室衰败弃官隐居之举。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坚克强的能力却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
守柔取弱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中,用了十章的篇幅论水和柔弱的品格。“守柔取弱”与“中庸之道”同是处世哲学,追求的方向却大不一样。
所谓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中庸之道在这里被奉为修心养性的最高境界。
所谓守柔取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他确认柔弱谦下是道的功能。
在此,我们不妨作一简单比较。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守中,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高不低。对两极端不露锋芒,不做任何一端的对立面,主张和为贵。其实这种抱着调和矛盾的入世态度是十分被动的,真正做到守中是很难的。孔子就说: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又说:道其不行矣夫!(《中庸》)孔子很清楚,中庸之道是很难施行的,聪明和贤能的人会做过了头;愚笨和小人做不到。
守柔取弱则是处下,甘居卑下,谦让退后。居下退让,并不是遁世,也不是厌世,更不是逃避。《道德经》中凡遇高下、强弱、刚柔、长短、贵贱、雄雌、智愚等取舍时,老子都主张取后者,处众人之所恶。这种表面看来消极的态度,其实是一种立场,守柔处下,实际是隐含挑战,是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积极入世超凡脱俗的智慧。 老子的这一观点体现着唯物的辩证思维,是他对大自然长期观察,归纳总结出来的一条原理。
老子坚信柔弱胜刚强是自然之规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他说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照着做。在当今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对这种弱道哲学从心理到观念上都绝对难以接受。其实只要睁开眼睛观察一下大自然,这个道理无须赘述。 就水而言,从它的形态来说,没有比它最柔弱的了。但水的坚硬、强大,生活中随处可见。屋檐下那些年久的花岗岩阶石,那一块没有滴水穿凿出的一个个坑眼;钢铁制造的舰船,每一年都上坞涂防锈油漆,可照样被水锈蚀以至
使其腐烂;更不必说暴雨、洪水,坚实的岸堤能钻出管涌、甚至决堤,世间的一切都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人或为鱼鳖。正如老子所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实体。
老子的这一观点,源自于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他说最高境界的善德像水那样,它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利,流注停留在人人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它本性接近于道。世间的一切动植物,离开了水,都无法生存,它是万物的生命之源;水只是付出,只是给予,而不讲求条件,也不向自然索取回报,真正与世无争;常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甘居低下,不灌满坑洼不往前走。水具有滋养万物、与世无争、甘居低下这三大特性,所以老子称它接近于道的本性。
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事实的确如此。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死了之后,就变得僵硬了。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干叶也都是柔软的;死了之后,枝干叶也变得枯槁了。所以,凡是坚强的东西,都是属于死亡的一类;凡是柔软的东西,都属生存的一类。
老子主张守柔取弱,并不是要当弱者。“守柔取弱”是为人的处世哲学,是理念、胸怀、品格;弱者是能力低下的人,是竞争生存能力低下的代名词。前者是精神追求,后者是现实状态,“守柔取弱”与“弱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老子主张柔弱并非一味追求柔弱本身。柔弱是手段,目的是刚强和生存。他在第三十六章中说:将欲敛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收敛它,暂且扩张它;削弱它,暂且增强它;废弃它,暂且举兴它;夺取它,暂且给予它;这就是柔弱的手段。就是常说的以弱胜强、以退为进,守柔居上的道理。所以老子在第七十六章中最后归纳得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的结论。
要大家都去施仁行义,或许勉为其难;但每个人经常反思一下自己,内敛和自省一下自己的言行,这恐怕是不难做到的。做一个赴汤蹈火、舍身取义、光耀千秋的英雄难,但做一个善良、诚实、光而不耀的平民应该还是可以的。 (作者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