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新闻道德的定义
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同所有的社会道德一样,它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新闻信息传播行为的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充实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更新着自身的内容和形式。
“弱势群体” 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弱者群体。例如性工作者、失业和下岗工人、上访民众、游民、农民与农民工、低收入者、残障(身心障碍)者等。
20世纪50年代,对品牌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美国Grey广告公司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了“企业性格论”,从而形成了广告创意策略中的另一种后起的、充满生命力新策略流派——品牌个性论(brand Character)。该策略理论在回答广告“说什么”的问题时,认为广告不只是说利益、说形象,而更要说个性。由品牌个性来促进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品牌个性吸引特定人群。这一理论强调品牌个性,品牌应该人格化,以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寻找和选择能代表品牌个性的象征物,使用核心图案和特殊文字造型表现品牌的特殊个性
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清,后改振青,浙江东阳人,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899年他只有14岁就考中秀才。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参赛照片应当围绕保卫、坚持世界的和平事业,发展、繁荣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表现和平、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诸多事业中的成就、冲突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表现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进步,表现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力量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
荷赛奖(1张)
1955年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
1956年
荷赛奖体育类单图金奖作品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三位摄影家米伦登克(Ben Van Meerendonk)、谢勒(Kees Scherer)和威斯曼(Bram Wisman)把一次全国性的摄影比赛扩展为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并且建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这一长久性的组织。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花边新闻一词的由来已不可考,新闻加上花边,本意恐怕是想吸引读者眼球。十几年前报纸铅字排版的时候,笔者也编过不少“花边新闻”:为了突出某条新闻,会在版样纸上特别标注“全文加花边”,以提请印厂的排版师傅注意。不过,后来大家说花边新闻,一般是指那些勾引读者好奇心的粉色新闻。现在,报纸上已经很难看见花边了,花边新闻的说法也被“娱乐新闻”或“八卦新闻”之类取代。
[1]花边新闻因其最初形式与手工艺品的花边极为相似而得名,传统的花边是指手工艺品,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镶边,也称花边,花边新闻与之一样,都是用于装饰。
最初花边新闻是报刊为了求得版面整体上的美观,将一些小新闻填充在版与版或文章与文章中间而产生的。这类小新闻因其多于名人的私事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甚至有些人买报纸就专门为了看花边新闻。
后来便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新闻形式,花边新闻不再见于报缝之间,也不再是小新闻,而是整版甚至整本的出版发行。内容还是与明星有关,强调娱乐性。
现在的花边新闻专指娱乐新闻,娱乐而已可信度不高,有道听途说或生硬臆造之嫌。广东人将之称为八卦新闻。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即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程度。
美誉度不等于知名度。
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
公共宣传(Publicity Propaganda)是指利用第三方多为新闻媒体将与企业有关的积极信息传递给受众,以达到塑造、 提升企业正面形象的目的。
动态新闻就是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的一种新闻。如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新成就、新问题等。动态新闻是发布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内容集中,时效性最强,表述直接而简明。
动态新闻又被称为消息类电视新闻,一般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包括早间新闻、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节目以及每逢整点播报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香港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都是典型的消息类电视新闻。它们每天和观众见面,传播面广泛,信息容量大,是各地各级电视台电视节目中收视率很高,影响面巨大的节目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用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记者用摄像机镜头加以真实的选择记录,然后迅速、及时、广泛而又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的传播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在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 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电视深度报道难度大只是相对而言。
频道制
频道制是指在电视台或集团一级管理层下,再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层,下面再分设部门栏目、编排、制作、广告经营等一整套频道运作所需的完整机构的管理模式。
其他模式:中心制(在中心制管理模式下,把频道只作为播出平台,或者一种节目运作实体,不再另设管理层。总台形成行政、总编、技术制作、财务和广告部门以及几大节目中心,统一进行管理和运作)、综合制
频道制以频道为运营实体有利于各个频道、尤其是专业化之后的频道的利益最大化和竞争力的优化,灵活性较强。其次,承包式的经营,使系列台率先进入市场经营的境界。
但是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频道制最大的弊端是分散了节目、技术设备、人力和财力等媒体资源,不利于资源整合效益的发挥,总台统一管理的难度加大,无法形成系统优势对抗外来者。
继2009年重组新闻中心后,中央电视台进行改制调整。除新闻中心外,文艺中心等由中心制改为频道制。
新闻现场就是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动态和环境。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范文二: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
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
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记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真实性 新闻失真 记者采访暴力 社会公信力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新闻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的社会或阶段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概括起来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新闻职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闻工作是新闻职业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基础。新闻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它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要求与规范;还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当前新闻工作者中,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败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记者队伍的“信任危机。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
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二.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发挥调节和规范作用。
1.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正因如此,记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繁荣职业角色,才是长远之计。
2.新闻道德社会作用在于:它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3.中国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非常简单而纯粹,就是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客观、准确、全面的记录事件。如果隐瞒信
息或信息不实或用虚假信息愚弄受众,或超越职业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利用自身权利和影响,以不正当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更多毫无意义、毫无权威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媒体会彻底失去公信力,加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程度,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
(一) 记者遭遇采访暴力的现状
记者的采访报道就要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揭露各种邪恶势力,但是这明显的会触动某些人及某些团体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以揭露为主的记者群体成了当今最不受欢迎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优秀者成了遭打击报复的对象,甚至受到生命的威胁。
1.有调查表明:媒体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媒体人的离婚率在职业派名位居第二。媒体人是遭遇人身威胁最严重的职业。他们的职业危险度居第三。调查对象中的百分之六十点三没有和所在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2.记者在采访时遭遇暴力的事件也是不时出现。例如: 2007年底,景剑峰赴山西调查吕梁市临县招贤镇段家塔煤矿、吕梁市离石区虎山煤老板薛卫军涉黑、打死人、盗采煤矿等问题,并在民主与法制社《要情》上刊发,公安部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在景剑峰进一步调查薛卫军背后保护伞问题时,临县警方突然发难,于2008年5月9日以窝藏逃犯的罪名将其刑拘,七日后逮捕,9月27日检
察院诉至法院。
18日中午,一伙人闯入擅写批评报道的《南方都市报》记者温冲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住所,将他毒打一顿后,还砍掉了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离开时还将被砍掉的两根手指带走。
据悉,在2004年有53名记者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或是因为表达他们的意见而遭到杀害。这是自1995年以来记者被杀人数最多的一年。
2007年4月,深圳两名记者再次受到死亡威胁,有人称“将以百万元价格买记者的人头;同年10月,《华商报》两名记者在西安市新城区采访时遭到围攻,其中一人被打成脑震荡。
揭黑记者王克勤,曾有黑社会头目扬言五百万买他的人头,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一篇批评文章,竟被突然开除公职。 即使权威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也都有过记者被打或遭遇跟踪、威胁的事件.谁能保证记者的生命安全?
(二)暴力事件导致的结果
正是因为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新闻工作者觉得自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许多记者选择一条风光的路,那就是写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虚假广告等。这也被称为影响新闻工作的“五大公害”。这些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给新闻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败坏行业风,降低媒体的社会公信力,销蚀媒体的受众的满意度,影响每体社会功能的正确发挥,因此不能不引起高度的关注和忧虑。
1.在2003年4月20日的上海车展中,“红包”媒体控制车展,报纸、电视铺天盖地的新闻竟然和车商自己所做的广告相差无几,在厂商的操控下,部分新闻传媒完全丧失了客观立场。《新闻记者》杂志连续两年评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更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前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2.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了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近年来,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对于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原因,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 (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 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
的。
(3) 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
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
(四)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蝴蝶轻轻地舞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系统最终发生极大的变化”,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假新闻的危害一点也不为过。媒介是社会公器和社会守望者,它的虚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以及记者自身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举例说明:
1.广州某报的一则道听途说的报道,让全国的瓜农遭遇了一场“台风”,损失惨重,仅海南一省就损失三千万。
2.7月19日广州某报新闻称: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红药水”的新闻很快传播,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消费者中引起买瓜恐慌,人们望西瓜兴叹,各地西瓜价格暴跌。海南夏季西瓜主要销往广东和香港等地,谣言给海南西瓜以重创,由于无人收购,大片大片的西瓜烂在地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3.一名在新西兰本地工作的记者在看到几则关于中国黑心产品的相关新闻后,提出要在新西兰抵制中国进口产品。根据报道,这名记者看到了关于北京黑心“纸箱馅包子”和上海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新闻后,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新西兰应该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实行更严厉的
进口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新西兰人的生活。而炮制“纸箱馅包子”的记者最终获刑监禁1年。
这样的假新闻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恐慌,而且在国际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使外国记者在我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添油加醋。恰如刚刚经历的3.14西藏砸抢烧事件。
4.《纽约时报》的一个例子:2005年,《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闻。而在这一年,美国国内新闻界先后爆发了“古兰经风波”、“深喉事件”“特工门事件”等。结果由于布莱尔多次杜撰假新闻,受到终身执业禁止的处分。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继承与宣扬的标尺。作为党和国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同一切违反和丧失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假新闻首先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
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失去了职业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次领教了大自然的无比威力,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更让我们感受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敬业与拼搏。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旗再一次高扬。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许多媒体的记者忘记性别差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第一时间里奔赴灾区现场。他们顶着余
震不断的危险,他们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们身背器材徒步开进,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让亿万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全面掌握党和政府的救援进展,生动再现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与援助。
四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
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 法规. 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
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
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
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 参考书目
[1] 简光洲[J].《新闻记者》. 上海市新闻学会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联合出版.2008.10
[2]黄瑚[M].《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12 [3]陈绚[M].《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 [4]凌非[M].《中国媒体调查》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
范文三:定义道德
定义道德
论道德的书不少,国外的有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康德的《论道德情感》;国内最早的有老子的《道德经》。而涉及道德的评论则多如牛毛。
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世事生、化、转变的存亡道理,太过深奥,现今的道德理论和概念与〈道德经〉所描述的相去太远了。而各种关于道德的论述是什么情操、情感、同情心、善、?等等,我认为都言之未尽,故此凑个热闹也来小议道德。
以前对道德论述都难以有固定的定义,在此我对道德定下颇具共性的定义,具体描述如下:道德是社会的一种共同期望值,人们对它有追求达到的需求。
社会期望值有许多,容易达到和遵守的就成为了法律,次一级的期望就成为了准则和规范。难以达到的,大家又都很希望完成的标准就成为了道德。
道德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社会、文化、宗教、群体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不同的期望值所造成的;不同的时间也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期望值也发生变化。
社会对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同样的男欢女爱,在平常人来说无可厚非,可是对于禁欲或节欲的僧侣或教士来说就是相当不道德的事。平常人通过帮别人的忙获得利益就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如果是领了工资花纳税人钱的官员通过帮别人的忙来获取利益就是不能容忍的不道德的腐败行为。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来看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定的,难以统一的,这也是道德的统一定义迟迟没出现的原因。
但是,人类也有一些共通的、统一的道德标准,助人、不欺骗、尊老敬幼、热爱国家、热爱民族、??,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值。
一个国家和社会除了历史习惯形成的期望值也即道德观念外,还有一些期望值即道德观念需要当政者来进行引导的。如对国家建设贡献大的、见义勇为的进行奖励就可以形成见义勇为和争为国家做贡献的社会风气,久着这些就会形成期望值变为道德观念,相反的事物就会被视作不道德的。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保持一贯性很有利于观念的形成。
在国际社会中道德的观念经常的发生冲突。恐怖分子认为道德的为宗教和亲友复仇的观念,在帝国主义者来讲就会认为是不道德的,这就是道德的冲突。宗教和文化不同的冲突看似难以调解,可实际实行起来却不难。看看新加坡,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在一起和平的相处,就知道儒家文化的魅力。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就预言过:“今后的中国是融合全人类的核心”。
期望值出来后,也即道德标准被人接受后,它还有发生作用的机制。当有些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后,法律惩罚不了时,道德就起作用了。因为大家认可的标准被公然的践踏,也就必然的引起公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不与来往或限制他的行动,总体的效果就是使不道德者受到即期或远期的损失。例如:美国侵略伊拉克,几乎全部国家都认为是不道德的,可是有没有什么的惩罚机制,可是大家对它这种做法的戒备与提防致使美国的影响力下降,因此也增加了美国的各种政治成本和其他的成本,总体的、长期的令美国遭受损失。迫使美国现在就逐步改变自己的策略。这就是道德的作用机制。因此中国的 “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是长期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因此道德的定义可以是这样的:道德是社会或特定群体的共同期望值,是一种行为的标准,人们对这样的标准有努力达成的期望。道德有限制和惩罚不道德的有力机制。
范文四:新闻定义
新闻
第一节新闻的定义
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上百种,甚至有两三百种。对新闻的不同认识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新闻的归纳和概括。新闻是新闻事业的细胞,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体,“报纸”在英语的拼音是“newspaper”,也就是新闻纸,新闻纸就是以提供新闻为主的出版物,也可以说是正是新闻决定了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事业的特征。有了新闻,报纸广播事业才能成为新闻媒介。 新闻在近代、现代新闻中有以下三种内涵:
第一种是指新闻纸,也可以说是新闻事业,包括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网络新闻等等。
第二个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视这些新闻媒介每天发布的消息报道。 第三种含义是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体裁,其中包括消息、撰稿、特写、访问、深度报道等等。
以上我们的一些看法是对新闻的不同认识,都是从新闻的外部形态来说明的。什么是定义,定义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概括,从哲学上来说,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这个事物所必须具有的是和其它各类事物相区别开来的基本属性。新闻业界提出了数以百计的新闻定义,有的是完全不同,有的也有相类似,但是从中体现了不同的新闻理念,下面我们侧重介绍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资产阶级商业兴报纸对新闻定义的理解。
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的报刊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定,西方的新闻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最有活力的新型的产业。报刊广告成为报纸的主要经济的来源。为了扩大销路争取市场,相当部分的报纸就走上了大众化、通俗化报纸的路子。这是办通俗报纸。以猎奇、煽情、色情、暴力黄色新闻为追逐的目标。大众化的报纸,从盈利的目的出发,它追求满足读者的需要和轰动效应。关于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的一些代表性的论点是什么呢?一种是大家熟悉的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叫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个说法长期被资产阶级抱人当成新闻的准则。另外一个新闻的定义是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他认为“新闻是建立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还有一个美国的堪萨斯州叫《呵契生市环球报》的主编爱德华.贺,他认为“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的东西就是新闻”。诸如此类,猎奇、反常、趣味、刺激,一度成为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对新闻定义的内涵。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很荒谬,但是应该说这种观点的影响今天不同程度还是存在。
资产阶级报人还有一种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就是片面夸大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志。如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提出,“新闻就是编辑说是就是的一切事物”,就是编辑说你这条事情是新闻它就是新闻,编辑说不是新闻就不是。他把新闻看作是一种完全按照新闻从业者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解释的这种东西。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新闻观在新闻界的反映。
第二、事实说。
事实说是1944年陆定一同志提出来的,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同志提出新闻的定义,主要包含下面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报道是第二性,也就是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所以说,新闻报道必须忠实于事实,不可虚构和曲解,也不可以用判断来代替事实,新闻要真实,这一点就划清了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的界限;第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我们谈到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新近”二字是对新闻报道时效性的界定,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之间时间差越小,传播的效果越好,“新近“这个时间限定划清了新闻报道和历史的界限;第三,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的特点:鲜活、重要、接近、受众关心,并非所有的事都能成为新闻,所以记者要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第四,新闻必须公开发布,要通过大众传播渠道传入千家万户,新闻不是组织传播,也不是个人传播,要经过大众传播,进入大众传播的渠道,是公开的、透明的,让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记者要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来进行对新闻事实的筛选、整理,有序化、符号化地处理,来实现新闻报道的有效信息。以上是讲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和事实说的内涵。
第三、信息说。
信息说是把新闻的定义作为新闻是事实变动的信息,它强调是一种信息,是什么信息呢?是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个定义是从新闻的传播效果出发的,它把事实变动作为新闻报道信息量的依据。我们说“信息说”和“事实说”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新闻定义的本质内涵。但是从新闻事业的发展来看,我们认为“事实说”——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闻定义的概括,似乎更容易明确。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
新闻是从哪里来的?新闻的本源是什么?陆定一同志指出,新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由于对新闻本源理解不同,一种人对新闻是什么做了唯物论的解释,一种人则做了唯心论的解释。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这是唯物论的观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新闻事业的实践,证实陆定一同志对新闻本源的认识是存在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体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新闻观。
我们如何坚持事实是新闻本源这个唯物论的观点?在思想认识上和实践工作中应该努力地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在中央宣传文化思想部门的工作会议上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践途径,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同志还强调说,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地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的事例、吸取新鲜血液、展示美好前景;深入群众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志的讲话是对新闻实践的方向,作出了重要指示。所以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把深入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作为主流任务,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用群众的语言,用群众中生动的新人新事,以及生活中的新风尚、新风貌,及时向大家进行新闻报道,使我们的新闻媒介真正成为受众的代言人和受众的朋友。就是说,我们要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首先就要深入实践,要确认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准确地认识事实,把握事实,才能够很好地解决事实,报道事实。
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报道事实要采取老实的态度。这也非常重要,实事求是忠于事实。虚假的报道、失实的报道最大的缺点就是规避事实。
3、和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反映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或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我们新闻工作者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报道它,解释它,而不应该曲解,所以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的内涵来展示它,而不能够根据我们个人的希望来描写事实,更不能用个人的感情来影响事事的客观和公正。
4、我们说新闻所含的各种性质,包括政治性、趣味性和人文内涵等等,这些同样是因为新闻事实中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内涵,它具有人文内涵,具有趣味性,所以我们写出的报道才是吸引人的,才是具有人人情味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它的报道才能反映某种性质。
所以我们说,正确处理新闻和事实的关系,是新闻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从属问题,也不是第一、第二的排序问题,而是坚
持唯物主义新闻观才是新闻观的原则行为。所以新闻和事实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一旦颠倒了,就会出现造谣、撒谎、曲解、夸大,这样就会给宣传带来负效果。 我国新闻界很重视一条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叫做“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指的是忠实、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通过选择事实、表现事实、解读事实,使受众不仅了解事实,还能够通过对深层信息的拓展,来了解和事实有关的背景,以及事实可能的发展趋势、影响等等。
用事实说话,体现了传播的特殊规律,新闻不仅包括新闻变动的客观信息,还传递了报道者对新闻报道的倾向和理解,渗透或者表达某些必要的背景、观点、评价等等。新闻报道者不仅要报道事实,必要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受众的需求来解读事实。对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议论,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来表现出作者的倾向和观点。
以上我们讲的是第二节,就是新闻的本源,如何认识新闻的本源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我们讲了如何认识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用事实说话。
第三节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它的特点是广播电视的传输个性,就是它通过现代的传播技术,来传播新闻事实。所以,它的特点主要是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对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电缆技术来公开传播新闻报道。广播电视电台把新闻节目分成广播电视的信号,利用无线电或者导线传送出去,通过收音机、电视机让受众接收,从而完成广播电视新闻的传输过程、传播过程和接收过程,也是传收过程。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人们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中间加上了这么五个字,是“正在发生的”。这五个字强调的“正在发生的”,实际是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特别是事发的新闻事件现场进行现场直播。受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媒介的现场直播,来报道正在进行中的新闻事件,可以同步了解新闻现场的最新变化,使广播电视新闻的价值在现场同步直播中得到极致性的发挥。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对广播电视新闻做出以下的定义,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线缆系统)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下面就分别地分析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
广播新闻是广播新闻中间各种题材的总称,广播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为主体的传播新闻,它的信息符号就是听觉信息,以有声语言为主体,包括现场的音响和音乐。广播新闻不能停留在文字新闻报道的“有声版”上,从更为专业的观点来看。一位海外的广播界同行对广播新闻的理解,提出了更为积极的意义。这位海外同行对广播新闻的理解是这样说的:如何让新闻在广播媒介中得到最有效的处理和发挥。也就是说是指新闻事实在广播媒介中间来进行报道,你要把广播媒介
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开发到了极致。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广播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够只是讲一般意义下的新闻安排在我们广播节目时段中间播出,就算完成任务了。广播新闻人应该从开发媒介的潜能和优势出发,是广播中播出的新闻事实的内涵,通过媒介和自身的潜能开发,将传播效果提升到最有效的层面。所以我们说广播新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媒介优势和潜能的最有效的开发。
(一)广播传播的优势
1、是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在突发事件中不可代替。
广播直播这个方式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信息,几年前厦门遭遇了14级台风,造成厦门这个城市长时间大面积地停水、停电、停媒体,居民看不到报纸,也看不到电视,厦门电台就用自备的发电机开通了两个频道,全天直播,成为厦门市民了解台风最新动态的惟一渠道,如政府的紧急通知,台风的最新动态,市民如何防灾自救等等,这些信息源源不断地通过直播,通过广播传到千家万户。比如说有的信息说厦门海堤被堵,请司机不要上路;120急救车无法加油不能上路,有的司机马上呼应说,我是司机,我自愿加入120救助行列,我的联络号码是多少多少号,有的司机也加入自救的行列,说120需要我,随时出动,我的车号是多少多少。几百条信息通过电波实现了信息沟通,引发了社会互助,使广播在特大灾情中成为政府各级党组织和百姓的互动热线,连心热线。
2、受众多,覆盖面广。
广播节目的收听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接触文字媒介,以及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但是听广播不同,只要他操同一种语言,他使用同一种语言,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听懂同样的广播内容。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广播可以通过中波、短波调频、通讯卫星或者广播卫星多种方式进行立体传播。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节目,通过无线电或者卫星,可以覆盖到比报纸大的多的人群。受众只要有一个接收性能比较好的收音机,就可以接收你想要选择的广播频道所播出的节目。
3、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
听众收听广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现在广播收听装置不断更新换代,各种轻便、廉价的收音机可以随身便携,这就使听众在吃饭、做饭、走路、候车、开车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收听节目。这是伴随性收听,所以有人把广播叫做“伴侣”性媒介。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移动收听的人群会逐渐增多。
4、声情并茂,引发听觉联想。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广播节目,是一条录音新闻,题目是“朱溶基总理会见造林模范马永顺”,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一条录音新闻。
(出录音节目)
好,我们刚才听了这条录音新闻,“朱溶基总理会见造林模范马永顺”,在这个节目中间,我们听见朱溶基总理和马永顺很亲切的交流,谈到了马永顺原来是一个林业工人,他前半辈子从事的是以砍树、伐树为主要的劳动,他后半生就是以种树、植树造林为目的,让青山绿水世代相传。这样一个录音新闻把朱总理对造林模范的关心,以及总理和马永顺对造林对我们国家的重大的意义显现出来,通过这样一个录音新闻,你可以想到总理和造林模范会见的热烈的场面,它给了我们以听觉的联想。所以,广播是通过听来唤起对受众原来在自己的储备中对某些事物的一些印象,就形成了听觉联想,从而给听众留下更为深刻的意义。 5,参与性强,即时反馈。
广播记者获取信息之后,不但可以在第一时间传回直播室或者是编辑室,同时听众还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和节目主持人,和嘉宾沟通。广播和听众,广播和主持人、嘉宾和听众这样一种即时参与、及时互动的回应,最大程度低满足了听众的需求,也提供了广播节目信息量。
6,技术简便,成本相对低廉。
从广播技术的发展来看,卫星转播、数字广播、网络广播在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有相当普及,这样一些技术手段在我们国家也逐渐地推广。广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带来广播的传输,包括制作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收听质量的提高。
与此相近,新型的接收媒体不断出现,使广播终端技术也更加容易掌握,现代的录音机,现在的收音机更小巧灵通、价格便宜,而且音质好,这样也就拓展了广播生存的空间,新的空间。
7,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
广告的价格比较低,尽管广播广告的总量收入低于电视和报纸,但是由于广播的信息,广播的信号的播出,节目的制作,社会的投入相对成本比较便宜,所以近年来广播的千人成本增长相对比较快。在美国广播广告的利润为80%左右,按照同样的算法,北京电台的广告利润率也可以达到60%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因此可见广播是经营效益比较好的媒体。几年来我国经营比较好的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不断攀升,2001年广播广告营业总额增长了20.34%,报纸增长了7.67%,电视增长了6.1%,杂志增加了4.95%。所以,相比之下,广播广告的增长率还是一直保持多年的高增长率。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处于稳定增长的这样一种局面。
(二)广播新闻传播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广播因为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有很多的局限。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声音不像文字,也不像画面,看得见,转瞬即逝。所以这样一种擦肩而过的传播速度,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比较复杂的这样的一些传播内容。听众有的时候听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说,广播所负载的信息,它应该在听众能够在同步理解的承受范围之内。同步理解就是说,你在听广播的时候,播出的内容就应该在并不吃力的情况下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留下印象。这是作为广播人编辑稿件的一种底限性的一种要求。
2、容易产生歧义。
人在信息传递中间,有人做了统计,有70%的用语言,有38%是用声调,其中55%是靠表情。所以,单纯地靠语言传播,信息符号比较单一,同时转瞬即逝不容易留下印象。所以,我们讲收听和理解不能有半点时间差。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播从业人员要能够驾驭听觉文本的规律,就是作为听觉有效传播的一个基本的规律,一些基本的要求,把广播新闻的可听性落实到节目的根本。
3、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广播的线性传播和报纸不同,听众在收听广播的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因为我们广播是一种时间版面,在时间流程上你只能依照媒介给我们安排的内容从前往后听,什么时候播,哪一天播,什么时段播,这都是媒介安排好的,所以听众只能够被动地选择进行收听。如果听众错过了时间,就很难补上,所以,在时间升值、空间贬值的现代社会,忙碌的听众很难保证每天都能准时赴约,所以广播的时间版面不可查询,怎么让收听目标怎么掌握节目播出的规律、时间和内容,应该注意做好节目的预告和所谓的导听工作,导听就是引导大家能够及时地选择、及时地明白我们要播出什么样的节目,让听众能够培养起约会意识。
为了改变广播线性传播的局限性,许多先行的广播电台开办了网络广播或品牌节目上网,实现了声音广播与网络广播的互动,不同程度的弥补了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
(一)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
1、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
最近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这个节目中间,采用了主持人、资深翻译、特约嘉宾交叉播报。分析讨论进行演播室,这个报道结合来自前方的现场报道的图象,随时介绍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随时连线中外记者报道各国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动态,第一时间同步现场直播有关国家政要人物的活动、讲话。同时进行中文的同声传译、分析伊拉克战区,采用战时地图分析讲解,屏幕经常出现双视窗、多视窗、飞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号的传递现场的最新动态。
通过直播的时空效应,反映了电视媒介在直播状态中间对时空效应这种效果深层的开发。正如CNN的创始人特纳说:CNN播放的就是世界上最快发生的事情,直到地球停止转动,想知道地球是怎样毁灭的吗?还是要看CNN。他强调CNN提供的是即时、现场、连续的新闻服务。随着白热化的媒介竞争电视新闻将变得更加强调现场直播连续滚动,从而对新闻报道的时效带来了变革。
2、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
电视它的最大优势是它综合了广播、电视、影响传播符号的所有的媒介的符号,就是这种多元符号,围绕着主体信息的综合性的优势开发。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报纸、图示、图表、电视拥有的多种信息符号,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各种要素自身的逻辑才能变得连贯,但是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传递出去准确的信息。
3、时效性强。
这方面和广播一样,几乎是同步的一种传输效果,当然这个就要求有同步和几乎同步的传输的机制作为保证。
4、家庭式的收视。
就是接收电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它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传播对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电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5、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
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个性鲜明的媒介特点使得电视记者、嘉宾逐渐深入人心,电视这种看得见的媒介因素,相当程度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优势,使人和媒介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增加了认同感,所以我们要培养具个性化明星式的主持人,和记者式的主持人,以及著名的嘉宾。这样对打造节目的品牌,提升收视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6、显著的广告效益。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电视的广告效应往往是处于媒介的前列的。2003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广告招标收入达到了33个亿。尽管这几年的电视广告的增长比例比前几年有所回落,因为它的基数大,所以它的百分点相对比较低。但是从整体的广告收入来讲,规模是相当显赫的。
(二)电视的传播局限
1、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这和广播非常近似,但是它不同,它是视听兼备的多元符号,多元符号在电视节目的播放中间转瞬即逝,很难保留,所以这样和报纸相比,和网络相比,保留资料要困难和复杂。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节目的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它是由于媒介主动、受众被动,所以电视也应该特别注意做好节目的预告、重复。
3、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电视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媒介,它的社会影响超过了其它的任何媒介。但是由于电视具有直观化、形象化和直接传播的特点,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比其它地媒介来得更为直接和深刻。
电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有些电视节目上,有一些不健康的,乃至色情暴力的内容,造成电视污染。据美国的一位媒介人士调查,美国18岁的青年,平均可以从电视上目睹25000个杀人的镜头。英国的69%的人认为,电视暴力已经构成了社会问题,尽管很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法律,对此进行了调整和控制,但是电视污染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电视带来的文化侵略,利用卫星传播手段,对其它的国家民族进行文化渗透,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从表面上来看卫星电视的信号“溢出”的只是一个电视节目,但是它背后渗透的是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生活价值的各种意识形态,所以这种长期以往,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应该说是相当严峻的。同时,也有人把对电视过分喜爱和看电视成瘾的这样一些受众称为“电视综合症”。所以,这样一种电视对人健康和心理伤害,已经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严峻的注视。
包括CNN的创始人特纳他也在讲,说电视有太多的人太专注于赚钱了,所以有些传媒人士讲: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然而人类如何成熟地驾驭电视,是对人类更大的考验。
范文五:新闻道德
辅导报告:
论新闻职业道德的制度建设
在目前我国现行市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传统新闻职业道德受到冲击,新闻界职业道德失衡和错位的现象不断涌现,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受到挑战。由于有些新闻单位以金钱价值取向代替新闻本身的价值取向,使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新闻职业道德丧失。有的新闻单位只要收到别人的钱就不顾一切地为别人吹嘘;有的新闻单位对企业的新闻报道只是作为企业广告的配合形式。一家企业不管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如何,只要出够了钱,就可以使报纸整版整版地报道它,使电台、电视台拿出黄金节目时间来宣传它;一个人,只要他愿意花金钱,也可以买通很多记者来为他写通讯、报告文学、电视剧,为自己树碑立传。据调查,仅华中某省一个市的报纸中,2003年因收了费用为企业或企业领导提供专版报道的达100多个版,60%的报道存在失实情况。对于山西的一次重大矿难,有11名媒体记者因为收了数量巨大的“封口费”而“有偿不闻”,其中有新华社的4名记者。
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表现主要可以归结为“六大害”,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有偿不闻”和“虚假广告”。这“六大害”说到底,就是少数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无视自己的社会使命和道德责任,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贪图小团体和个人私利造成的。由于这些东西的存在,致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受到严重影响。究其原因,缺乏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建设和监督实施机制是重要原因。
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制度建设要“软”“硬”兼施
作为一项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系统工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仅仅采用诸如强化习惯、社会舆论引导、思想劝服、榜样示范等“软”性道德教化手段是不够的,还要有能被新闻从业人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制度安排,同时制度建设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制度最先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因此探究制度对“媒体人”的道德约束,还要从“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谈起。“经济人”这一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人”是有理性的,但是这种理性是有限度的;二是“经济人”是驱动的,追求自身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因此“经济人”具有一种机会主义倾向,机会主义动机一方面表现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另一方面表现为损人利己。因此,“经济人”的行为若缺乏有效的约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就难免会产生搭便车、敲竹杠、机会主义等行为。因此,必须设计和构建严格的制度,提供一种激励,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使其正当的利益得以保护;同时又要明确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及如果违反制度的话代价是什么。这样,“经济人”损人利己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得以抑制。
从这种角度来说,设计出完善而可行的制度,是规范“新闻人”职业道德,保证新闻的公正、透明、健康,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制度的产生是以一定的观念为先导,这种观念先导就是伦理精神,“即实践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作的‘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和基本价值取向。要想使人们的实践中产生“应该如何”的精神需求,首先就必须把这些要求(正直、公平、乐于助人等)形成制度,使之实体化和结构化,并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才会真正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约束力。
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外在的他律,这种他律要内化为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才会提升道德水平,否则制度只是一个空壳。制度的功能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作用即明示和暗示:明示主要通过制定的各种规范昭示某种伦理要求,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中的章程、守则、承诺等;暗示主要是制度通过内涵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默示某种价值准则,进而整合人们的思想、行为,更新或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当今新闻界道德规范远未达到可以由他律转到自律的程度。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尚不成熟,外在的道德要求无法转化为心中的道德规范。那么此时就
不可要求新闻界在内心为自己确立规范,而应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如果对新闻从业人员只有精神、道德上的“软约束”,没有法律、制度层次上的强制性“硬措施”规范,就必然导致制度缺陷而带来的恶果。
新闻工作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特殊使命与重要作用。他们的思想应该是先进而坚定的,心灵应该是坦荡而美好的,道德情操应该是纯洁而高尚的,作风应该是诚实正派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对外改革开放,对内经济搞活的新情况,一些新闻工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绪混乱,认识偏颇,道德失范。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因此,必须注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这是新闻事业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新闻工作者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为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新时期,对新闻职业道德制度的建设提到一定高度,这不仅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思想上的要求,更是对原有新闻制度的挑战。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制度缺位
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业发展较早,尤其在制度的建设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有些方法很值得我国新闻工作者学习。比如在英国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很多较为具体的规定,而多数又是成文规定。在英国有一条关于遵循“准确性”的法规规定,“报纸和期刊不得出版不准确的、误导性或歪曲的材料,包括图片。一经发现有严重失实,误导性陈述或歪曲报道被发表,必须立即以显著方式更正。适当的时候必须刊登道歉。报纸尽管有自由,具有党派性,但却必须明确区分评论、猜测和事实。必须给予个人或组织以正当理由就不实报道予以应答答辩的公正机会”。
我们的假新闻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有的掩耳盗铃、混淆视听;有的添油加醋,任意夸大;有的哗众取宠、偷梁换柱;有的草率轻信、以讹传讹,让人真假莫辨、虚实难分。如某国家级纪实性杂志和湖北
某晚报,出于创收的目的,明码实价出卖版面,或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领导——记者——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
像这些“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缺乏新闻专业精神而导致的失误和偏差。
他们反映了传媒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当事记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权力”寻租行为。
我国主流新闻媒体的性质及其属性,使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往往以行政治理(召开会议、下发有关文件、配合的舆论宣传等)为主要手段。新闻的行政化治理在宏观治理上是整齐划一,强计划性,但难于同新闻事业实际运行相符合。同时制度、规定的公布往往落后于实际,难于做到放之四海皆准。这种方法规模大、声势强,但实践表明它不能深入人心而引发所预期的人们的自觉行为,所以收效甚微。
从制度的角度反观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道德要求多于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从业人员活动之重要约束机制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准则、章程等制度形式,“政治性过强,职业特点不够鲜明,可操作性不强”。
对违反有关条例者也未制定有力的制裁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收效甚微。而《新闻法》一直迟迟未能出台,使得新闻活动缺少法制环境。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当前新闻界正面临着利益多元化和价值标准多元化的考验,一些重大的社会关系不仅需要道德调整,更需要有较大强制力的行为规则和原则予以调整,因此完善新闻立法迫在眉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保卫认为,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一直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由于缺乏相应的
监督机制,而导致规章制度的执行常常出现“梗阻”现象,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的现象。
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规定中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道实情、讲实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处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这些规则失诸笼统,也没有具体规定如果报道失实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怎样更正。因此多为性质上的规定,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按照客观实际掌握一定的度,因时而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惩治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所以被惩处的造假者非常少。即便假新闻被揭露,除了媒体曝光、扣发稿酬或暂时封杀外,对假新闻的作者、编辑以及媒体领导人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惩处。有的造假者被此媒体解雇了,旋即又被彼媒体聘用。
制度缺位是指制度中内涵的伦理精神并没有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来。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价值观念,仅仅停留在政治和道德要求上,还没有具体的制度设计,形成有效的制度导向和约束。
业界及政府对新闻道德失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约,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1981年中宣部新闻单位共同制定《记者守则》,1987年中央发布的《关于纠正当前新闻界不正之风的几点意见(草稿)》,1991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在1994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1993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
但是纵观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些文件似乎并没有多大程度上刹住新闻失实、“有偿新闻”等问题,而且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运行中越来越复杂化。
再以《准则》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条款为例,“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而目前新闻媒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不乏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事业心、勇于监督社会不良现象的记者,但有关新闻舆论监督查明表明,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舆论监督难。一些采访对象与记者不合作甚至对记者进行围攻,扣押、破坏记者的采访工具。从事舆论监督的某位新闻记者遭到打击报复,很可能会挫伤整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从业人员开展舆论监督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曾深刻指出:“制度好可能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起到监督社会、社会发展的舵手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新闻工作者是“无冕之王”,但新闻工作者并不能自持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限放大自己的权力。新闻工作者要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的监督下,要在社会的法制环境下,要在新闻单位的制度规定下,要在作为新闻人的社会良心、职业道德准则下工作。对于那些制假的新闻单位要采取诸如警告,罚款,甚至吊销其出版资格的处罚措施,对于那些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的、不遵循新闻制度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教育,公之于众,甚至诉诸于公堂等等,以建立完善的新闻风气,这些都是要在制度上急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
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是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而能够使其达于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的唯一有效方法是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新闻事业的特点使其从业人员有更多机会介入社会公共空间并参与社会公共秩序的构建。因此,进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道德建设和制度安排是构成社会秩序的两个基本方面,但两者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不是对等的,相对于道德建设,制度安排处于优先的地位。因为道德问题的最终解决,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真正确立,都必须以现实社会中制度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合理协调为前提。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各种矛盾和冲突受到制度有效的调控,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道德的力量才
可能得到充分的彰显。构建有利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合理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宪法》中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还是相关的规定、章程等,制定已经多年。在新时期,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媒体所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与这些制度的制定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从近年来大量的新闻工作的实践出发,制订与完善相关的切实有效的制度,将是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强化新闻宣传纪律的同时,应该制订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成立我国自己的新闻道德自律机构——中国新闻道德法庭。这个机构由新闻界代表、各界群众代表和法律界人士共同组成,其中,各界群众推举的代表不少于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而主席由资深的法官来担任。这样的人员组成,是为了保证这个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这个机构的任务是: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举报,调查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各类有偿新闻、诽谤新闻、黄色新闻及虚假新闻案件,定期通报对新闻单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议的结果,对那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予以处理,以至除名。
三 全方位立体化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首先是宏观层面,强化监督机制。实践证明,仅靠一些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自省、自查和自纠,许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因此,当前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应当在完善和加强监督机制上多下功夫,要强化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监督检查,要加大对督查结果的处罚力度,以形成一个健全、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加强媒体自身的约束和监督,可以考虑由全国记协牵头或由各家媒体共同发起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评议会或一些地方性的新闻评议会,作为新闻行业自律的监督与仲裁机构,评议会一方面负责维护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利,一方面负责处理公众、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媒体的侵权诉讼,特别是那些还够不上追究法律责任,或现有法律无法究其责任的新闻诉讼,通过调解和仲裁,切实维护各方的正当权益,也有利于加强对媒体行为的监督,提高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其次是中观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由于缺乏明晰的制度规范和政策,媒体经营中的暗箱操作不仅引发无序、恶性竞争,导致灰色寻租行为大量存在,贪污腐败现象滋生,还致使投资方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阻碍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经营交易规则,确保媒体竞争的正常、良性、健康发展,防止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现象的发生。
再次是微观层面,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制度。一个健全、有效的业务管理制度,可以形成对新闻制作和加工流程进行严格把关的操作规范,防止有偿新闻或失实、虚假新闻等现象的发生。
审视和反思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存在许多弊端与不足。为保证我国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新闻从业者必须从思想意识上有意识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此外,相关部门应确立相关制度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新闻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