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D类干粉灭火剂
ICS 13.220.10
C 80
备案号:XXXX—XXXX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XXXXX—XXXX
代替
D类干粉灭火剂
D Fire extinguishing mediaPowder —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A/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灭火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GA/T XXXXX—XXXX
D类干粉灭火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D类干粉灭火剂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能扑灭D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22 盐酸(eqv ISO6353/2:1983)
GB435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neq ISO7165:1995)
GB/T4509 针入度仪(eqv ASTM D5—95)
GB/T6003.1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 ISO3310-1:1990)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SH 0004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类干粉灭火剂 D Fire extinguishing media— Powder 能扑灭D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剂。
4 要求
D类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主要组分含量,% 厂方公布值?3 松密度,g/mL 厂方公布值?0.1 含水率,% ?0.25 抗结块性(针入度),mm ?15.0 斥水性 无明显吸水,不结块
0.250 mm 0.0
0.250 mm,0.125 mm 厂方公布值?3
0.125 mm,0.063 mm 厂方公布值?6 粒度分布,%
0.063 mm,0.040 mm 厂方公布值?6
底 盘 ?50.0 耐低温性,s ?5.0 颜色 蓝色 喷射性能,, ?90
1
GA/T XXXXX—XXXX
表1(续)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镁火 ?12
3钠火 灭D类火灾效能,kg/m ?10
三乙基铝火 ?20 备注:由受检方申报可扑救的火灾模型,可申报其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但应在产品型号中注明 5 试验方法
5.1 主要组分含量
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测定。
结果准确至0.1%。
5.2 松密度
5.2.1 仪器
a) 天平:感量0.2g;
b) 具塞量筒:量程250mL,分度值2.5mL;
c) 秒表:分度值0.1s。
5.2.2 试验步骤
5.2.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100g,精确至0.2g,置于具塞量筒中。 5.2.2.2 以2s一个周期的速度,上下颠倒量筒10个周期。
5.2.2.3 将具塞量筒垂直于水平面静置3min后,记录试样的体积。 5.2.3 结果
松密度按式(1)
m0Db, ??,?????????????(1)v
式中:
D——松密度,g/mL; b
m——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g; 0
V ——干粉灭火剂试样所占的体积,mL
取差值不超过0.04g/mL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3 含水率
5.3.1 仪器
a) 天平:感量0.2mg;
b) 称量瓶:φ50mm×30mm;
c) 干燥器:φ220mm;
d) 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2?。
2
GA/T XXXXX—XXXX 5.3.2 试验步骤
5.3.2.1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g,精确至0.2mg。
5.3.2.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50?2)?,真空度(0.095,0.096)MPa的真空干燥箱内1h。 5.3.2.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内,静置15min后称量,精确至0.2mg。 5.3.3 结果
含水率x按式(2)计算: 1
m,m12 x,,100%???????????????(2)1m1
式中:
m——干燥前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g; 1
m——干燥后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g 2
取差值不超过0.02%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4 抗结块性
5.4.1 试剂、仪器、设备
a) 氯化铵:化学纯;
b) 恒温恒湿系统:按5.4.1中e)的规定;
c) 针入度仪(符合GB/T4509—1998的规定):精度0.1mm,标准针与针杆质量之和为(50.00?
0.05)g;
d) 电热恒温干燥箱:精度?2?;
e) 烧杯:100mL;
f) 秒表:分度值0.1s;
g) 震筛机:摆动频率(4.58,4.92)Hz,震击频率(0.52,0.55)Hz,震击高度 4.0mm。 5.4.2 试验步骤
5.4.2.1 在干燥、洁净的烧杯中,装满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
5.4.2.2 将烧杯置于震筛机上,用夹具夹紧,震动5min;取下烧杯,在温度为(21?3)?、相对湿度为78%的条件下增湿24h;然后移入温度为(48?3)?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4h。 5.4.2.3 测定针入度:测定时,针尖要贴近试样表面,针入点之间、针入点与杯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针自由落入试样内5s后,记录针插入试样的深度(以mm计),每只烧杯的试样测三个针入点。 5.4.3 结果
取九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5 斥水性
5.5.1 试剂、仪器
a) 氯化钠:化学纯;
b) 培养皿:φ70mm;
c) 吸量管:0.5mL;
d) 干燥器:φ220mm。
3
GA/T XXXXX—XXXX
5.5.2 试验步骤
5.5.2.1 在培养皿中放入过量的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 5.5.2.2 在干粉表面三个不同点用吸量管各滴0.3mL三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5.5.2.3 将培养皿放在温度为(20?5)?、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相对湿度75%)的干燥器内1h。 5.5.2.4 取出培养皿,逐渐倾斜,使水滴滚落。
5.5.3 结果
观察干粉灭火剂试样,有无明显吸水、结块现象。
5.6 粒度分布
5.6.1 仪器、设备
a) 天平:感量0.2g;
b) 秒表:分度值0.1s;
c) 震筛机:按5.5.1中g)的规定;
d) 套筛(符合GB/T6003.1的规定):网孔尺寸分别为0.250mm、0.125mm、0.063mm、0.040mm,
一个顶盖和一个底盘。
5.6.2 试验步骤
5.6.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50g,精确至0.2g,放入0.250mm顶筛内,下面依次为0.125mm、0.063mm、0.040mm的筛和底盘,盖上顶盖。
5.6.2.2 将套筛固定在震筛机上,震动10min。
5.6.2.3 取下套筛,分别称量留在每层筛上和底盘中的干粉灭火剂质量。 5.6.3 结果
干粉灭火剂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百分数x按式(4)计算: 3
m5 x,,100%???????????????(4)3m6
式中:
m——干粉灭火剂试样在每层筛和底盘中的质量,g; 5
m——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g 6
取回收率大于98%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耐低温性 5.7
5.7.1 仪器、设备
a) 低温试验仪:精度?1?;
b) 试管:φ20mm×150mm;
c) 天平:感量0.2g;
d) 秒表:分度值0.1s。
5.7.2 试验步骤
5.7.2.1 称取干粉灭火剂试样20g,精确至0.2g,放在干燥、洁净的试管中。
4
GA/T XXXXX—XXXX
5.7.2.2 将试管加塞后,放入-55?环境中1h。
5.7.2.3 取出试管,使其在2s内倾斜直到倒置。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的时间。 5.7.3 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8 颜色
将干粉灭火剂试样松散堆放在容器内,目测试样颜色。
5.9 喷射性能
5.9.1 方法I(仲裁检验)
5.9.1.1 仪器、设备
a) 2.25kg干粉专用喷射器(见图3):喷射器容量2.25kg,推进气体二氧化碳(40?4)g,喷
射器内高度375mm,喷射器内径90mm,喷射管内径10mm,喷嘴直径4.25mm;
b) 跌落试验台:最大跌落高度30mm,最大允许负荷50kg,频率范围(0,1.667)Hz连续可调,
2下落加速度大于9.3m/s;
c)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2?;
d) 台秤:精度5g。
5.9.1.2 试验步骤
5.9.1.2.1 将质量为(2250×D?10)g的干粉灭火剂试样装入专用喷射器(其中D为试样的松密度,bbg/mL),并将二氧化碳贮气瓶装到喷射器的器头上,然后把器头紧固在专用喷射器上。 5.9.1.2.2 将喷射器固定在跌落试验台上,以0.417Hz的频率,从(25.0?1.5)mm的高度跌落250次。
5.9.1.2.3 将喷射器放在(49?2)?的干燥箱内8h。
5.9.1.2.4 取出喷射器,充压5s后开始喷射,直至压力消失。
5.9.1.2.5 称量喷射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质量。
5.9.1.3 结果
喷射率x按式(5)计算 4
m,m78 x,,100%???????????????(5)4m7
式中:
m——喷射前喷射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g; 7
m——喷射后喷射器内干粉灭火剂的质量,g; 8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9.2 方法?
5.9.2.1 仪器、设备
a) 8kg贮压式BC干粉灭火器:符合GB4351的规定;
5
GA/T XXXXX—XXXX
b) 振动台:振幅3mm,频率(10,80)Hz;
c)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2?;
d) 台秤:精度0.05kg;
e) 秒表:分度值0.1s。
5.9.2.2 试验步骤
5.9.2.2.1 将8kg干粉灭火剂试样装入干粉灭火器内,充压至工作压力。
5.9.2.2.2 将干粉灭火器固定在振动台上,在振幅1.27mm、频率34Hz的条件下,振动30min。 5.9.2.2.3 将干粉灭火器放在(54?3)?的干燥箱内24h。
5.9.2.2.4 取出干粉灭火器,静置至室温,喷射至压力消失。
5.9.2.2.5 称量干粉灭火器内剩余的干粉灭火剂质量。
5.9.2.3 结果
按5.10.1.3的规定进行计算。
5.10 灭D类火灾效能
5.10.1 镁火
5.10.1.1 仪器、设备
a) 镁粉:含量不小于98.5%;
b) 风速仪:精度0.1m/s;
c) 秒表:分度值0.1s;
d) 40L贮压式干粉灭火器:符合GB4351的规定;
e) 钢盘:边长(500?10)mm,高(150?5)mm,盘壁厚度2.5mm,3.0mm。 5.10.1.2 试验步骤
5.10.1.2.1 试验温度为(0,30)?,风速不大于3m/s,无雨雪。
5.10.1.2.2 将干燥的钢盘置于水平地面上,加2公斤镁粉,使镁粉平铺在钢盘中。灭火器中装入40L干粉灭火剂,并充压至1.2Mpa。
5.10.1.2.3 使用燃气点火器在钢盘的中心位置点燃镁粉,当燃烧进展到接近表面80%的面积时,开始灭火。灭火时灭火器喷嘴位于金属表面上方(600,800)mm,灭火时尽量使灭火剂完全落在钢盘中,并
2且不能使镁粉被喷溅到1 m之外的地方。当火焰完全熄灭后,立即停止供给粉末,灭火后10分钟内若出现复燃,可继续喷射粉末进行补充灭火。当最后补充灭火后10分钟内不在出现复燃,则认为灭火成功。
5.10.1.3 结果
灭镁火效能D用下式计算:D=(m-m)/0.25 12
其中m——灭火前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1
m——灭火后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220(25——钢盘面积, m
5.10.2 钠火
5.10.2.1 仪器、设备
6
GA/T XXXXX—XXXX
a) 金属钠:含量不小于99.6%;
b) 风速仪:精度0.1m/s;
c) 40L贮压式干粉灭火器:符合GB4351的规定;
d) 秒表:分度值0.1s;
e) 钢盘:边长(500?10)mm,高(150?5)mm,盘壁厚度2.5mm,3.0mm。钢盘放在托架上,钢
盘底部距地面300mm,钢盘配有方形的盖子。
f) 托盘:边长(700?10)mm,高(150?5)mm,盘壁厚度2.5mm,3.0mm,托盘内放置支撑钢盘
的托架。
g) 温度测量仪表:精度不低于?2%,热电偶应为K型,直径不大于1 mm 。
h)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符合SH 00004 的要求。
5.10.2.2 试验步骤
5.10.2.2.1 试验温度为(0,30)?,风速不大于3m/s,无雨雪。
5.10.2.2.2 将拖盘置于水平地面上,将钢盘置于托盘中的托架上。在灭火器中装入40L干粉灭火剂,并充压至0.6Mpa。
5.10.2.2.3 在钢盘中加1.4公斤金属钠,将热电偶固定在钢盘中的金属钠上,其位置应确保当钠被加热转变成液态后,热电偶一端刚好在金属层中。用盖子盖住钢盘。
5.10.2.2.4 在托盘中加入2L橡胶工业用溶剂油并点燃,当金属钠温度升高到400?时,将托盘中的火熄灭。
5.10.2.2.5 打开钢盘上的盖子,让金属钠自燃,自燃时间达到120s时开始灭火。灭火时灭火器喷嘴位于金属表面上方(600,800)mm,灭火时尽量使灭火剂完全落在油盘中。当火焰完全熄灭后,立即停止供给粉末,灭火后10分钟内若出现复燃,可继续喷射粉末进行补充灭火。当最后补充灭火后10分钟内不在出现复燃,则认为灭火成功。
5.10.2.3 结果
灭钠火效能D用下式计算:D=(m-m)/0.25 12
其中m——灭火前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1
m——灭火后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220(25——钢盘面积,mm
5.10.3 三乙基铝火
5.10.3.1 仪器、设备
a) 三乙基铝;
b) 风速仪;
c) 秒表:分度值0.1s;
d) 钢盘:边长(500?10)mm,高(150?5)mm,盘壁厚度2.5mm,3.0mm。
e) 40L贮压式干粉灭火器:符合GB4351的规定;
5.10.3.2 试验步骤
5.10.3.2.1 试验温度为(0,30)?,风速不大于3m/s,无雨雪,大气干燥。
7
GA/T XXXXX—XXXX 5.10.3.2.2 将钢盘置于水平地面上。在灭火装置中装入40L干粉灭火剂,并充压至0.6Mpa。 5.10.3.2.3 在钢盘中加5L三乙基铝,自燃时间达到60s时开始灭火。灭火时灭火器喷嘴位于燃料表面上方(600,800)mm,灭火时尽量使灭火剂完全落在钢盘中。当火焰完全熄灭后,立即停止供给粉末,灭火后10分钟时用搅棒搅动钢盘内的粉末,如不在出现复燃,则认为灭火成功。 5.10.3.3 结果
灭三乙基铝火效能D用下式计算:D=(m-m)/0.25 12
其中m——灭火前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1
m——灭火后灭火器的质量,千克 220(25——钢盘面积,mm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类别与项目
6.1.1 出厂检验
本标准的主要组分含量、松密度、含水率、抗结块性、斥水性、粒度分布、耐低温性 为出厂检验项目。
6.1.2 型式检验
本标准表1中的全部检验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 正式生产时每隔二年的定期检验;
d) 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2 组、批
批为一次性投料于加工设备制得的均匀物质。
组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相同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包括一批或多批。 6.3 抽样
6.3.1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抽样。抽样前应将产品混合均匀,每一项性能在检验前也应将样品混合均匀。
6.3.2 按“组”和“批”抽样,都应随机抽取不小于30kg样品。所取的样品必须贮存于洁净、干燥、密封的专用容器内。
6.4 检验结果判定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中第4章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为不合格产品。
7 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8
GA/T XXXXX—XXXX 7.1 标志
每个包装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明生产厂名称、地址、产品名称、灭火剂主要组分及含量、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合格标志、质量及适用的火灾类别和简单的贮存保管要求等。
包装 7.2
D类干粉灭火剂应密封在塑料袋内,塑料袋外应加保护包装。
7.3 使用说明书
生产厂应提供具有使用注意事项及符合本标准所规定的主要性能要求的说明书。 7.4 运输和贮存
干粉灭火剂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运输中应避免雨淋,防止受潮和包装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范文二:干粉灭火剂
1、 干粉灭火剂与水、泡沫、二氧化碳等相比,在灭火速率、灭火面积、等效单位灭火成本效果三方面优于后者。
2、 干粉灭火剂按使用范围可以分为普通干粉和多用干粉两大类。
3、 普通干粉主要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以及带电设备火灾。多用干粉不仅可扑灭上述三种火灾,
还适用于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4、 按照干粉灭火剂的性能可分为三类:ABC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类、BC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类、D
类。
5、 干粉灭火剂既有化学灭火剂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物理抵制剂的特点。
6、 干粉灭火剂主要由活性灭火组分、疏水成分、惰性填料组成
7、 灭火剂的种类:磷酸铵盐、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小于临界粒径的粒子全部起灭火作用,大于临界粒
径的粒子起协助作用,临界粒径大,灭火效果好。
8、 硅油和疏水白炭黑共同构成干粉的疏水成分,保持干粉的斥水性,防潮性。
9、 惰性填加组分多为非水容性天然矿物。有两大类:一、防振实结块类,如云母、石墨、蛭石等。二、改善干
粉运动性能、催化硅油聚合类:如沸石、珠珍岩、菱镁矿等。作用:抗结块、有效调节干粉松密度。
范文三:干粉灭火剂
abc、bc、bcd三种灭火器分别对应以下5种火灾种类编号。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5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现在市场上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 BC干粉和 ABC 干粉两大类,灭D类火灾的BCD干粉现在少有生产;市场上新出现的新品:超细干粉灭火剂其性能也应该纳入ABC的大类中,虽然超细干粉的灭火效率远远大于普通ABC干粉,但其灭火类别与普通ABC干粉灭火剂相同,能灭ABC类火灾和带电设备火灾。
1、BC干粉灭火剂:BC类干粉可以扑灭BC类火灾。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不适合固体类物质火灾。因此,在配电房、厨房、机房等类易发生可燃液体气体火灾和带电火灾的场所,可配备BC类干粉灭火剂。但这些场所往往不是单纯的液体和气体火灾;因此,此类场所也多半配备ABC类干粉灭火剂。
2、ABC干粉灭火剂:这类灭火剂可扑救固体、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火灾,适用范围最广。可用于各类公共场合、办公场所、宾馆、饭店、汽车、轮船甚至家庭,但不得用于扑救金属材料火灾。目前有很多应当配备ABC干粉灭火剂的场所却错误地配备了BC干粉;比如一些饭店配备的灭火器全部都是BC干粉,而从火灾发生的情况综合研究,饭店火灾中大都是可燃固体物质燃烧,此时此刻如果用BC干粉灭火器灭火,效果就不会显著,甚至可能耽误灭火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BC类乾粉与ABC乾粉不可错误或混合使用,以防意外危险发生
ABC乾粉(多效乾粉)效力比BC(普通)乾粉大1.5至2倍
ABC乾粉 多效磷酸乾粉 磷酸二氢氨(NH4H2PO4)70%以上 以白色或紫色以外颜色著色,且不得掺入白土(CLAY)2%以上 .
BC乾粉 普通乾粉 碳酸氢钠(NaHCO3)90%以上 白色
KBC乾粉 紫焰乾粉 碳酸氢钾(KHCO3)85%以上 浅紫色
XBC乾粉 钾盐乾粉 浅紫色
干粉的组成: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
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灭火器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ABC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
主要组分含量% 厂方公布值±3
松密度g/ml ≥0.80,厂方公布值±0.1
含水率% ≤0.20
吸湿率% ≤3.00
粒度分布%:
0.250mm 0
0.250-0.125mm 厂方公布值±3
0.125-0.063mm 厂方公布值±6
0.063-0.040mm 厂方公布值±6
底盘 ≥50.0
颜色 黄色
附录:磷酸二氢铵含量测试
范文四:超细干粉灭火剂
2005年第 1期
42
中国粉体技术
摘 要 : 首先简介了干粉灭火剂的种类、 特点、 性能, 讨论了燃烧机 理、 传统干粉灭火剂及其灭火原理, 重点探讨了灭火剂粒径与灭火效能 之间的关系, 发现灭火效能随粒径减少而急剧增加。 最后, 探讨了超细 粒径干粉灭火剂的性能、 研制和生产情况、 优势及前景, 并分析了纳米 干粉灭火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 超细粉体; 干粉灭火剂; 灭火效能 中图分类号: TB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48(2005)01-0042-03
Ultra-fine Dry Powder Fire Extinguishant ZHOU Wen-ying 1, DU Ze-qiang 1, JIE Yan-ni 2, KOU Jing-li 1
( 1.The 43rd Institute of the 4th Academy,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Group Company, Xian , 710025; 2. Xian Petroleum University, Xian,710065,China)
Abstract: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s of dry chemical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firstly. The burn mechanism,common dry chemicals and its fire extinguishing principle are dis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re extinguish-ing performance and particle size of dry powder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fire extinguishing performance increases sharply as decreasing the particle size of dry powder.The performances、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advantages and prospectives of ultra-fine dry powder fire extinguishant are discussed, and the performanc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ive of the nano-powder dry chemicals are analysed.
Key words: ultra-fine powder; fire extinguishingant; fire extinguishing performance 最早应用于消防科技领域的干粉灭火剂是20世 纪30年代美国Ansul公司开发出的以碳酸氢钠为基 料干粉灭火剂 [1]。 干粉灭火剂是一类干燥、 流动性好 的微细固体粉末, 主要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灭火能力 的微细无机粉末和各类添加剂如防潮剂、 防结块剂、 流动促进剂、 染色剂等构成, 其中灭火粒子粒径大 小及分布对灭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灭火剂灭 火组分大致分以下几类:碳酸氢盐类如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磷酸盐类如磷酸一铵;氯化盐类如氯化 钾、氯化钠、氯化钡类干粉;此外,还有混合型干
超细干粉灭火剂
周文英 1,杜泽强 1,介燕妮 2,寇静利 1
(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四研究院43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25; 2.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
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因灭火效率高、速度快,原 料来源广泛, 对环境、 人、 畜无毒害、 污染低, 不需 要特殊动力及使用温度宽等特点获得了很广泛应用。
1 传统干粉灭火剂
1.1 干粉灭火剂灭火机理
燃烧机理 :燃烧是一类有氧气参与的剧烈氧化 反应, 燃烧过程是链式反应。 在高温、 氧气参与下可 燃物分子被激活, 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能量很高, 极 其活泼, 一旦生成立刻引发下一步反应, 生成更多的 自由基,这些具有很高能量的众多自由基再次引发 更多数目自由基。这样,依靠自由基不断传递链反 应, 可燃物质分子被逐步裂解, 维持燃烧不断进行。 干粉灭火机理:窒息、 冷却及对有焰燃烧的化 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 其中化学 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起主要灭火作用。 干 粉灭火剂中灭火组分是燃烧反应的非活性物质, 当 其进入燃烧区域火焰中时, 分解所产生的自由基与 火焰燃烧反应中产生的 H 和 OH 等自由基相互反应, 捕捉并终止燃烧反应产生的自由基, 降低了燃烧反 应的速率。 当火焰中干粉浓度足够高, 与火焰接触 面积足够大, 自由基中止速率大于燃烧反应生成的 速率时,链式燃烧反应被终止,从而火焰熄灭。干 粉灭火剂在燃烧火焰中吸热分解, 因每一步分解反 应均为吸热反应,故有较好的冷却作用。此外,高 温下磷酸二氢铵分解, 在固体物质表面生成一层玻 璃状薄膜残留覆盖物覆盖于表面,阻止燃烧进行, 并能防止复燃。 1.2 传统干粉灭火剂
传统干粉灭火剂主要由活性灭火组分、 疏水成 分、 惰性填料组成, 疏水成分主要有硅油和疏水白 炭黑, 惰性填料种类繁多, 主要起防振实、 结块, 改 善干粉运动性能, 催化干粉硅油聚合以及改善与泡
收稿日期:2004— 07— 02
第一作者简介:周文英 (1971— ), 男, 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
第11卷 第1期 2005年2月
Vol.11 No.1
February 2005
中 国 粉 体 技 术
China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沫灭火剂的共容等作用。 这类传统干粉灭火剂目前 在国内外已经获得很普遍应用。
灭火组分是干粉灭火剂的核心, 能够起到灭火
作用的物质主要有:K 2 CO
3
、KHCO
3
、NaCl、KCl、
(N H 4 )
2
S O
4
、N H
4
H
2
S O
4
、m o n n e x 、N a H C O 3、
K 4 Fe(CN)
6
?3H
2
O、Na
2
CO
3
等,目前国内已经生
产的产品有:磷酸铵盐、 碳酸氢钠、 氯化钠、 氯化 钾干粉灭火剂。每种灭火粒子都存在一上限临界 粒径, 小于临界粒径的粒子全部起灭火作用, 大于 临界粒径的粒子灭火效能急剧降低, 但其动量大, 通过空气对小粒子产生空气动力学拉力,迫使小 粒子紧随其后, 扑向火焰中心, 而不是未到火焰就 被热气流吹走, 降低灭火效率。 常用干粉灭火剂粒 度在 10 ̄75μm 之间,这种粒子弥散性较差, 比表 面积相对较小。 因此, 定量干粉所具有的总比表面 积小, 单个粒子质量较大, 沉降速度较快, 受热时 分解速度慢, 导致其捕捉自由基的能力较小, 故灭 火能力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粉灭火剂 使用范围。干粉灭火剂粒子粒径与其灭火效能直 接相关联,灭火组分临界粒径愈大,灭火效果愈 好。 所以, 制备在着火空间可以均匀分散、 悬浮的 超细灭火粉体, 保证灭火组分粒子活性, 降低单位 空间灭火剂使用量是提高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的 很有效手段 [2]。
2 超细高效干粉灭火剂
2.1 超细高效干粉灭火剂
单位灭火剂灭火效能与灭火剂粒子粒径密切相 关, 灭火组分临界粒径愈大, 小于临界粒径的灭火 粒子分数愈大, 则灭火效果愈好。 国标中能检测到 的最小粒径为 40μm,小于此值具体分布却没有指 明, 而实际上各类灭火粒子临界粒径大都小于此值。
例如:K 2 SO
4
为 16μm, NaHCO
3
、NaCl 为 20μm,
NH 4 H
2
SO
4
为 30μm。因此,若将灭火剂粒子粒径减
少至临界粒径时, 则灭火效能会大大提高。 例如, 采
用粒径小于 20μm 的 K 2 SO
4
制备干粉灭火剂,在其
用量仅为 20%时发现其灭火效能比普通 K 2 SO 4
灭火
剂高出 121%;粒径小于 43μm 的 NaHCO
3
灭火剂灭 火效能是普通型的221%, 灭火效能提高1倍多 [3]。 当 干粉灭火剂粒径小于临界粒径时, 灭火剂粒子全部 起灭火作用, 干粉灭火效能大大提高, 用量明显减 少。将灭火剂粒径减少至 5μm,甚至 0.5μm 时, 灭火效能急剧上升, 灭火效能是常规灭火剂能力几 十倍,用量也仅为其百分之几。这主要是因为:超 细粉体比表面大,活性高,形成均匀分散、悬浮于 空气中相对稳定的气溶胶, 受热分解速度快, 捕获 自由基能力强, 故灭火效能急剧提高。 文献记载 :英 国 KIDD 公司研制出粒径<5μm 的碳酸氢钾超细高="" 效干粉灭火剂,经全淹没式灭火实验表明:灭火效="" 能是一般灭火剂的10倍="" [1]。="" 张巍="" [4]等采用水相合成="" 法制备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以磷酸二氢铵为主="" 料,加入滑石粉、云母粉、活性白土、硅油、白炭="" 黑、="" 硅酸钠等附料,="" 成功制备了粒径在100 ̄500 nm="" 的超微细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该干粉灭火剂价格="" 较低,="" 灭火效果佳,="" 有望推广后产生较大经济效益="">5μm>
超细灭火粒子由于比表面积大, 活性高, 能在 空气中悬浮数分钟, 形成相对稳定的气溶胶, 所以, 不仅灭火效能很高, 且使用方法也完全不同于一般 传统干粉灭火剂, 它类似卤代烷淹灭式灭火。 例如, KHCO
3
气溶胶灭火浓度仅为 1301卤代烷的 2.0%, 灭 火效能却相当于它的 50倍,且灭火后沉积物不明
显,对火场造成污染很少 [3]。KHCO
3
、NaCl、KCl、
K
2
SO
4
、NH
4
H
2
PO
4
、NaHCO
3
都可以用来制备气溶胶 灭火剂。气溶胶灭火剂粒径要求小于<5μm,最好 低于="" 0.5μm,="" 气溶胶目前已经成为独立的新的研究="">5μm,最好>
灭火组分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超细粉碎机粉碎到 国标所要求的粒径及其分布范围内, 国内大多采用 机械式气流粉碎机、 球磨机等。 由于超细干粉的优 异灭火效能, 超细粉体制备是当今超细粉碎技术的 新热点、 新动向, 是生产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关键技 术,我国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不少进展。目前“冷气 溶胶灭火剂” 型超细高效干粉灭火剂研究开发成功 在望, 将成为干粉灭火剂新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 以 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级干粉灭火剂灭火效能将更高。 因此, 利用超细粉碎技术制造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现 今消防技术研究的热点, 也是传统干粉灭火剂今后 粉体工业
2005年第 1期 43中国粉体技术
重点发展方向。
2.2 纳米干粉灭火剂 [5]
现今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纳米材料研究热潮, 纳米材料研究日新月异, 新成果不断涌现, 如今纳 米科技的研究几乎渗透到各个材料行业中, 利用纳 米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使传统材料行业面临一场深刻 的技术革命。 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尺寸效应、 局域 场效应、 量子效应而表现出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优 异性能。 当灭火剂颗粒变小至纳米尺寸时, 粒子不 再是惰性体, 而变为化学活性物质, 因其表面原子 严重缺乏, 故化学活性很高。 纳米灭火剂粒子在火 场中与火焰接触面积成千上万倍地增加, 纳米粉末 对自由基的吸附、 捕捉能力也将大大增加, 因此, 灭 火效能急剧提高。 所以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纳米干粉 灭火剂, 将灭火粒子粒径缩小至纳米尺寸时, 纳米 干粉灭火剂所呈现出的卓越灭火效能和微小灭火用 量将彻底改变目前人们对常规干粉灭火剂的看法、 观点,将干粉灭火剂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 目前纳米干粉灭火剂仅处于实验室研究 阶段, 虽有着极佳的应用前景, 但距离大规模工业 生产有着很大距离。 因为目前纳米技术整体还处于 实验室探索研究中, 实现工业化的极少, 纳米制备 技术还不完善, 工业化要等10~20年后。 同样纳米 干粉灭火剂工艺很复杂, 且纳米粒子不稳定, 极易 团聚, 生产成本高, 这些因素制约着纳米干粉灭火 剂的推广使用。 然而, 随着纳米技术的成熟及其工 业化、 产业化, 在不久将来纳米干粉灭火剂终将面 世, 将极大地促进干粉灭火剂的推广和使用, 是干 粉灭火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超细干粉灭火剂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淘汰 “哈龙” 灭火剂的 环保运动,我国计划在 2005年全面淘汰“哈龙” 1211,2010年淘汰“哈龙”1301。因此,寻找开发 新型环保高效率灭火剂完全替代 “哈龙” 灭火剂势 在必行, 这也是当前国际消防科技领域最热门研究 课题之一。 超细干粉灭火剂尤其是纳米干粉灭火剂 因其优异灭火性能在未来有望成为替代 “哈龙” 灭 火剂的一类理想产品。
参考文献:
[1] 石秀芝, 韩伟平. 超细粉体在消防灭火技术上的应用前景[J]. 消 防技术与产品, 1998, (12) :8-9.
[2] 肖春江, 张 巍, 景晓燕. 超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制备[J]. 消 防科学与技术, 2001,
(50) :39-40.
[3] 吴颐伦. 新型高效干粉灭火剂[J]. 消防技术与产品, 2000, (7) : 8-13.
[4] 张 巍, 肖春红, 景晓燕, 等. 超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制备 [J].消防技术与产品, 2001, (4) :39-40.
[5] 李培春. 纳米粉末灭火剂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J]. 中国粉体技术, 2003, 9(4) :47-48.
2004年技术委员会暨化学工程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征订启事
全国化学工程中心站于2004年11月23日至26日在西安召开 “2004年技术委员会暨化学工程技术 信息交流会” , 会议出版的 “论文集” 突出工程设计 应用, 对工程设计人员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主要内容有:综述、蒸馏、吸收、吸附、干燥过程 及设备,传热、搅拌、流体动力过程及设备,非均 相分离过程及设备, 反应工程、 材料科学及基础数 据,工艺过程、装置设计及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 经济及工程管理, 化工工艺及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论文集” 共发表58篇论文, 约65万字, 对工 程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可以作为一部很有价值的工 作指导手册。 对于生产企业的领导及技术人员掌握 新的科学观念、 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走科技发展 之路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如有需要 “论文集” 的 单位或个人请与中心站联系:
地址:西安太乙路255号化学工程中心站(710054) 电话 :(029)82238189-3429 联系人 :逯志宏 “ 论文集” 详细目次请查阅中心站网站, 网址 http://www.ntcced.com
“ 论文集” 200元/册
(包含邮资) 粉体工业
2005年第 1期
44中国粉体技术
范文五:超细干粉灭火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578-2005
超 细 干 粉 灭 火 剂
Super fine powder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第5章、第7章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技术内容中“灭火性能”参照ISO 14520-1《气体灭火系统 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 第1部分:一般要求》制定。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绿色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姝、刘玉恒、庄爽、付学成、刘慧敏、谢涛、梁荣、秦玉旺。
超 细 干 粉 灭 火 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B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ABC超细干粉灭火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864-1996 工业氮
GB 4066(所有部分)干粉灭火剂
GB 435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neq ISO 7165:1995) GB/T 4509-1998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eqv ASTM D5-95) SH 0004-1990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3 术语和定义
GB 4066(所有部分)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90%粒径 90% grain diameter
小于或等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比为90%,访粒径称为90%粒径。 3.2
超细干粉灭火剂 super fine powder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90%粒径小于或等于20μ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
4 分类
超细干粉灭火剂按其灭火性能分为B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ABC超细干粉灭火剂两类;BC超细干粉灭火剂是指能扑灭B类、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ABC超细干粉灭火剂是指能扑灭A类、B类、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5 要求
超细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 目 松密度/(g/mL)
含水率/% 吸湿率/% 斥水性
抗结块性(针入度)/mm
耐低温性/s 90%粒径/μm 电绝缘性/kV 灭B、C类火效能/(g/m3) 灭A类火效能
木垛火/(g/m3) 聚丙烯火(/g/m3)
技 术 要 求
BC超细干粉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 厂方公布值±30%
≤0.25 ≤3.00
无明显吸水,不结块
≥16.0 ≤5.0 ≤20 ≥4.00 ≤150 - -
厂方公布值±30%
≤0.25 ≤3.00
无明显吸水,不结块
≥16.0 ≤5.0 ≤20 ≥4.00 ≤150 ≤150 ≤150
6 试验方法
6.1 松密度 6.1.1 仪器
a) 天平:感量0.2g;
b) 具塞量筒:量程250mL,分度值2.5mL; c) 秒表:分度值0.1s。 6.1.2 试验步骤
6.1.2.1 称取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35g,精确至0.2g,置于具塞量筒中。 6.1.2.2 以2s一个周期的速度,上下颠倒量筒10个周期。
6.1.2.3 将具塞量筒垂直于水平面静置3 min后记录试样的体积。 6.1.3 试验结果
松密度按式(1)计划处,取差值不超过0.04g/mL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Db= m0/ V ………………………………(1)
式中:
Db――松密度,单位为克/毫升(g/mL);
m0――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V――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所占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2 含水率 6.2.1 仪器
a) 天平:感量0.2mg;
b) 称量瓶:?50mm×30mm; c) 干燥器:?220mm;
d) 真空干燥箱:精度±2℃、±0.002MPa。 6.2.2 试验步骤
6.2.2.1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2g,精确至0.2mg。
6.2.2.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50±2)℃,真空度(0.095~0.096)MPa的真空干燥箱内1h。
6.2.2.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内,静置15min后称量,精确至0.2mg。 6.2.3 试验结果
含水率x1按式(2)计算,取差值不超过0.02%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x1=(m1-m2)/m1×100% ………………………………(2)
式中:
m1――干燥前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2――干燥后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6.3 吸湿率
6.3.1 试剂、仪器、设备
a) 氯化铵:化学纯; b) 天平:感量0.2mg;
c) 称量瓶:?50mm×30mm; d) 干燥器:?220mm;
e) 恒温恒湿系统:饱和氯化铵恒湿系统(仲裁检验时采用)或调温调湿箱;饱和氯化铵恒湿系统(见图1),控制5L/min流量的空气(湿度为78%)通过恒湿器,恒湿器下部装有饱和氯化铵溶液。
1――供气稳压缓冲装置; 2――广口瓶;
3――饱和氯化铵溶液; 4――直径250mm恒湿器; 5――内径6mm的玻璃管; 6――空气出口; 7――恒湿器孔板
图1
6.3.2 试验步骤
6.3.2.1 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称取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2g,精确至0.2mg。
6.3.2.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21±3)℃,相对湿度78%的恒温恒湿环境内24h。 6.3.2.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静置15min后称量,精确至0.2mg。 6.3.3 试验结果
吸湿率x2按式(3)计算,取差值不超过0.05%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x2=(m4-m3)/m3×100% ………………………………(3)
式中:
m3――吸湿前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4――吸湿后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6.4 斥水性
6.4.1 试剂、仪器
a) 氯化钠:化学纯; b) 培养皿:?70mm; c) 吸量管:0.5mL; d) 干燥器:?220mm。 6.4.2 试验步骤
6.4.2.1 在培养皿中放入过量的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 6.4.2.2 在灭火剂表面三个不同点用吸量管各滴0.3mL蒸馏水。
6.4.2.3 将培养皿放在温度为(20±5)℃、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相对湿度75%)的干燥器内1h。
6.4.2.4 取出培养皿,逐渐倾斜,使水滴滚落。 6.4.3 试验结果
观察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有无明显吸水、结块现象。 6.5 抗结块性(针入度) 6.5.1 试剂、仪器、设备
a) 氯化钠:化学纯;
b) 恒温恒湿系统:按6.3.1中的e)的规定; c) 电热恒湿干燥箱:精度±2℃;
d) 针入度仪(符合GB/T 4509-1998的规定):精度0.1mm,标准针与针杆质量之和为(50.00±0.05)g;
e) 烧杯:100mL; f) 秒表:分度值0.1s;
g) 振筛机:摆动频率(4.58~4.92)Hz,振击频率(0.52~0.55)Hz,振击高度4.0mm。 6.5.2 试验步骤
6.5.2.1 在干燥、洁净的烧杯中,装满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用刮刀刮平表面。
6.5.2.2 将烧杯置于振筛机上,用夹具夹紧,振动5min;取下烧杯,在温度为(21±3)℃、相对湿度为78%的条件下增湿24h;然后移入温度为(48±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4h。
6.5.2.3 测定针入度:测定时,针尖要贴近试样表面,针入点之间、针入点与杯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针自由落入试样内5s后,记录针插入试样的深度(以mm计),每只烧杯的试样测三个针入点。 6.5.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九个针入点)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6.6 耐低温性 6.6.1 仪器、设备
a) 低温试验仪:精度±2℃; b) 试管:?20mm×150mm; c) 天平:感量0.2g; d) 秒表:分度值0.1s。 6.6.2 试验步骤
6.6.2.1 称取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8g,精确至0.2g,放在干燥、洁净的试管中。 6.6.2.2 将试管加塞后,放入-55℃环境中1h,
6.6.2.3 取出试管,使其在2s内倾斜直到倒置。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的时间。 6.6.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6.7 90%粒径 6.7.1 仪器、设备
a) 天平:感量0.2g; b) 秒表:分度值0.1s;
c) 激光粒度分析仪:精度0.1μm。 6.7.2 试验步骤
6.7.2.1 称取5g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 6.7.2.2 将烧杯放在超声波分散器上分散5min。
6.7.2.3 将分散好的试样倒入激光粒度分析仪的试样槽,进行测定,记录试验结果。 6.7.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6.8 电绝缘性 6.8.1 仪器、设备
a) 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可连续升到5kV以上;
b) 电极:由抛光的黄铜板制成,直径25mm,厚度不小于3mm,边缘成直角,两电极间距离为2.50mm±0.1mm;
c) 试验房间:试验房间的净体积应不小于100m3,其长、宽均不小于4m,高度H为3.7m±0.2m。 6.8.2 试验步骤
做灭火试验以前,将电极固定在试验房间内距底部50mm、距火灾模型不大于1m处,喷射结束后,调节变压器为电极施加4kV电压,保持5min。 6.8.3 试验结果
施加4kV电压,保持5min记录是否击穿。 6.9 灭B、C类火效能 6.9.1 试验条件
6.9.1.1 灭火试验房间
a) 试验房间的净体积应不小于100m3,其长、宽均不小于4m,高度H为3.7m±0.2m; b) 每次试验前试验房间内各测温点的温度为15℃~35℃。灭火过程宜用红外摄像机进行观察。
6.9.1.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氧浓度仪:精度±0.1%。该分析仪应能连续监控和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封闭空间内的氧气浓度。M1距离地面的高度与火灾模型的高度相等,水平距离火灾模型600mm到1000mm。M2位于M1上方,垂直于M1,高度为0.9H。M3位于M1下方,垂直于M1,高度为0.1H(见图2);
b) 测温装置:K型热电偶,直径1mm。M4位于火灾模型上方中心100mm处,M5位于四个燃料罐上方50mm处。(见图2);
c) 压力变送器:精度0.5级,应能连续监控和显示喷头的出口压力; d) 燃料盘(火灾模型):面积为0.25m2±0.02m2的正方形钢质盘,高120mm,壁厚6mm,盘内加12.5L燃料,燃料面距盘口上沿至少50mm。燃料盘底部距地面600mm,可放置于房间内不被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的任何地方;
e) 燃料罐:四个钢质的圆形试验罐。直径80mm±5mm,高度不小于100mm,壁厚不小于2mm;燃料罐内放入50mm燃料,燃料面距罐口上沿至少50mm。四个燃料罐放置在房间四角、距墙50mm交点处,其中两个罐距地面不大于300mm,另两个罐距房顶不大于
300mm,两两对角对称放置;
f) 燃料:橡胶工业用溶剂油(符合SH 0004-1990合格品的要求); g) 高低温试验箱:精度±1℃; h) 电子天平:精度2g; i) 秒表:分度值0.1s。
单位为毫米
M1、M2、M3――氧浓度仪; M4、M5――测温装置。
图2
6.9.1.3 灭火装置
a) 动力源:由40L普通氮气钢瓶、减压器、高压阀组成,氮气符合GB/T 3864-1996的规定;
b) 灭火剂贮罐:容积60L,贮罐内高度620mm,贮罐内径350mm,材料和强度等符合GB 4351的规定;
c) 管路:由DN40的无缝钢管构成; d) 喷头:喷口直径为10mm。 6.9.1.4 灭火装置的安装
灭火剂贮罐和氮气钢瓶置于试验房间墙壁外侧,喷头置于试验房间内顶部中心、距顶部300mm处,向下喷射。灭火剂贮罐和喷头之间由管路连接。 6.9.2 试验步骤
6.9.2.1 将超细干粉灭火剂放在-20℃±2℃条件下24h,然后立即移入50℃±2℃条件下24h,取出室温下放置至少2h。
6.9.2.2 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灭火剂用量称取6.9.2.1处理后的超细干粉灭火剂,装入灭火剂贮罐。
6.9.2.3 将燃料盘、燃料罐按规定加好燃料,首先点燃四个燃料罐,然后点燃燃料盘,预燃
30s。
6.9.2.4 关闭试验室门(此时房间内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0.5%),开始启动灭火装置。喷射过程应调节钢瓶调压阀使喷头出口压力保持在0.5MPa±0.05MPa。灭火剂释放结束后关闭氮气瓶。 6.9.3 试验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30s内火焰全部熄灭且燃料盘、燃料罐内有剩余燃料为灭B类火试验成功。
注:超细干粉灭火剂若具有灭B类火灾的灭火效能,即认为其最具有灭C类火灾的灭火效能。
6.10 灭A类火效能 6.10.1 木垛火
6.10.1.1 灭火试验房间 同6.9.1.1
6.10.1.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氧浓度仪:同6.9.1.2a); b) 测温装置:同6.9.1.2b); c) 压力变送器:同6.9.1.2c); d) 木垛(火灾模型):木垛由整齐堆放在金属支架上的木条构成,金属支架高为600mm±10mm,应制成能使木垛底部暴露于空气中。木材为云杉木、冷杉木或密度相当的松木,木条含水率为9%~13%。木条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40mm±1mm,木条长度450mm±25mm。木条分层堆放,上下层木条成直角,每层六根,间隔均匀,共四层;
e) 引燃盘:同6.9.1.2d); f) 燃料:同6.9.1.2f);
g) 高低温试验箱:同6.9.1.2g); h) 电子天平:同6.9.1.2h); i) 秒表:同6.9.1.2i)。 6.10.1.3 灭火装置 同6.9.1.3。
6.10.1.4 灭火装置的安装 同6.9.1.4。 6.10.1.5 试验步骤 6.10.1.5.1 同6.9.2.1。 6.10.1.5.2 同6.9.2.2。
6.10.1.5.3 在引燃盘内放入12.5L水,然后加入1.5L燃料,将木垛放在引燃盘上部中心处,其底部距引燃盘上沿300mm,通过点燃燃料引燃木垛。
6.10.1.5.4 在房间外引燃木垛,使木垛自由燃烧6min,在6min预燃时间结束前15s之内将木垛移入试验房间。木垛位于金属支架距地面600mm,可放置于房间内不被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的任何地方。
6.10.1.5.5 预燃达到6min时关闭房间门(此时房间内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0.5%)开始启动灭火装置。喷射过程应调节钢瓶调压阀使喷头出口压力保持在0.50MPa±0.05MPa。
6.10.1.5.6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关闭氮气瓶,房间保持密封10min,然后移出木垛。 6.10.1.6 试验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60s内扑灭明火;在房间内保持密封10min后,移出木垛,继续观察
3min,木垛不复燃,则为灭木垛火试验成功。 6.10.2 聚丙烯火
6.10.2.1 灭火试验房间 同6.9.1.1。
6.10.2.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氧浓度仪:同6.9.1.2a); b) 测温装置:同6.9.1.2b); c) 压力变送器:同6.9.1.2c); d) 聚丙烯燃料片(火灾模型):火灾模型由四片竖直固定在固定架上的聚丙烯燃料片(白色,密度:905kg/m3)组成,每片长度(405±5)mm、宽度(200±5)mm、厚度(9.0±0.5)mm,各片间的距离见图3。燃料片底部距地面203mm。燃料片应被固定架机械固定,使其在试验期间不得弯曲;
e) 引燃盘:长度112mm、宽度51mm、高度21mm、厚度2mm,位于聚丙烯燃料片的正下方,引燃盘51mm边平行于聚丙烯燃料片200mm边。引燃盘位于房间地面中央;
f) 燃料罩:高度850mm、长度610mm、宽度380mm,其中边长为850mm×610mm的两侧面和边长为610mm×380mm的顶面由厚度为2mm的钢板制成,其他各面为开放式。燃料罩罩在燃料片及引燃盘外部,其610mm边平行于燃料片200mm边;
g) 燃料:同6.9.1.2f);
h) 高低温试验箱:同6.9.1.2g); i) 电子天平:同6.9.1.2h); j) 秒表:同6.9.1.2i)。
单位为毫米
1―燃料罩;2―燃料片;3―固定架;4―引燃盘。
图3
6.10.2.3 灭火装置
同6.9.1.3。
6.10.2.4 灭火装置的安装
同6.9.1.4。
6.10.2.5 试验步骤
6.10.2.5.1 同6.9.2.1。
6.10.2.5.2 同6.9.2.2。
6.10.2.5.3 在引燃盘内加入40mL水,然后加入6mL燃料。点燃燃料引燃聚丙烯燃料片,预燃210s。
6.10.2.5.4 预燃达到210s时关闭房间门(此时房间内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0.5%)开始启动灭火装置。喷射过程应调节钢瓶调压阀使喷头出口压力保持在0.50Mpa±0.05MPa。
6.10.2.5.5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关闭氮气瓶,房间保持密封10min,然后开门观察。
6.10.2.6 试验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180s内火焰全部熄灭,开门后聚丙烯燃料片不复燃为灭聚丙烯火试验成功。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类别与项目
7.1.1 出厂检验
本标准的松密度、含水率、吸湿率、斥水性、90%粒径、抗结块性(针入度)为出厂检验项目。
7.1.2 型式检验
本标准表1中的全部检验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 正式生产时每隔3年的定期检验;
d) 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 组、批
批为一次性投料于加工设备制得的均匀物质。
组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用相同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包括一批或多批。
7.3 抽样
7.3.1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抽样。抽样前应将产品混合均匀,每一项性能在检验前也应将样品混合均匀。
7.3.2 按“组”和“批”抽样,都应随机抽取不小于40kg样品。所取的样品必须贮存于洁净、干燥、密封的专用容器内。
7.4 检验结果判定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所检项目的结果应符合本标准中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为不合格产品。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每个包装上应清晰、牢固地标明生产厂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合格标志、质量及适用的火灾类别和简单的贮存保管要求等。
8.2 包装
超细干粉灭火剂应密封在塑料袋内,塑料袋外应加保护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超细干粉灭火剂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运输中应避免雨淋,防止受潮和包装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