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智斗辽王阅读答案
智斗辽王
???????沈括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伟大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就是他写的。?????????? 然而沈括热爱祖国、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令人赞颂。??????????1074年,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当时辽国依恃自己强大,无理向宋朝索取大量土地。沈括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在入辽境前写了一封呈朝廷的遗奏,以表明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 在谈判桌上,辽方盛气凌人,厚颜无耻地向宋朝提出在代洲鸿和尔大山一带以分水岭为界的领土要求。事实上这一带早在宋仁宗时期就属于宋朝并立名碑为标识。沈括据理力争,并出示当时辽方承认这一事实的公文,使辽方理屈词穷,只得中断谈判。????????? ?辽方不甘失败,又以辽国的一百多“部族”在天池子牧马的“事实”为由,强迫沈括承认该地区主权归辽国所有。沈括针锋相对,指出地界文字已有明确记载,否认它,辽方就违反了早已订下的边界协议。当辽方还要纠缠时,沈括干脆起身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了!”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尊严(??? ??)????赞颂(??? ??)????遗奏(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多吉少:?????????????????????????????????????????????????????????????? ??? ?盛气凌人:?????????????????????????????????????????????????????????????? ???? 厚颜无耻:??????????????????????????????????????????????????????????????????? 针锋相对:??????????????????????????????????????????????????????????????3.给这篇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 ??????????????????????????????????????????????????????????????????????????????????????????????????????????????????????????????????????????????????????? ?4.文中主要写了沈括智斗辽王,从文中找出哪些句子,表现了沈括“智”的地方,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当最后沈括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了!”此时此刻,“我”是怎么想的??????????????????????????????????????????????????????????????????????????????????????????????????????????????????????????????????????????????????????????????????????????????????????????????????????????????????????????????????????????????????????????????????????????????????????????????????????????????????????????? 6.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写下来。????????????????????????????????????????????????????????????????????????????????????????????????????????????????????????????????????????????????????????????????????????????????????????????????????????????????????????????????????????????????????????????????????????????????????????????????????????????????????????
阅读答案:
1.zūn? sòng ?zòu2.凶害多,吉利少。????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意思对即可)3.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沈括是伟大的科学家。???? 第二段(2-4自然段):沈括智斗辽王的过程。4.沈括干脆起身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了!” 5.我喝醉了,我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你们也没有办法强硬的药球我答应什么。(答案不唯一)6.沈括是一个临危不惧、机智聪明,热爱国家的人,我们要像他学习。(答案不唯一)
范文二:智斗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智斗
聂耳生来性格开朗,幽默乐观,机智勇敢。
1929年,他在昆明参加共青团活动时,就以机智勇敢而闻名。
有一次,共青团员出去贴标语,别人都找僻静的街巷去贴,聂耳却专门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贴。他看见一个大个子警察在人群中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就分开人群走上前去,在警察背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老总,辛苦了!”不一会儿,许多人都注视着大个子警察的背后。愚蠢的警察感到莫名其妙,往背后一摸,发现贴着一张标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聂耳的“杰作”。可是聂耳早已无影无踪了。
聂耳智斗特务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那是1935年春,3月15日是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1898-1968)的36岁生日。田汉的好友夏衍、阳翰堡等人秘密集会庆祝,聂耳也带着小提琴来了。不知何缘故,却引起了特务的注意。正当他们开怀畅谈之际,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闯进两个陌生人。大家用眼神互相打了招呼,各自意会。这时,只见聂耳操起小提琴,对着两个陌生人反复演奏下面的单调:
35-3-15-36
聂耳围着这两个陌生人绕圈子,边拉边唱,大家也随着唱起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音调。两个陌生人以为这是一帮醉鬼,转身走了。
聂耳赶紧把门关上,冲着大家做了个鬼脸。这时,大家问道:“聂耳,你刚才演奏的是什么?”聂耳神秘地笑了笑,说:“这是鄙人的即兴创作。‘35-3-15-36’就是‘35年3月15日36岁’的意思。”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原来是聂耳与特务面对面地庆祝田汉的生日,真是令人开心!
(1)
本文开头概括地交代“聂耳生来性格开朗,幽默乐观,机智勇敢”,而文中所选取的两件事则重在表现聂耳的________。
(2)
本文围绕中心写了两件事,其中________写得较略;________写得较详。(分别用6个字概括写出)
(3)
第3段加线的句子通过对聂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聂耳的机智勇敢。
(4)
简析第5段中加粗的“突然”“紧接着”“闯进”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
(5)
第8段中加线的句子不仅表现了聂耳的机智勇敢,也写出了他的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机智勇敢
(2)
聂耳智贴标语,聂耳智斗特务
(3)
动作,神态,语言
(4)
这些词写出了特务来得急,来得凶,突出了聂耳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的镇定,机智与勇敢。
(5)
幽默乐观
范文三:王长年智斗倭寇阅读答案
王长年智斗倭寇阅读答案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2],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3];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杀之,因捩舵饱帆归[4],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5]。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6],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7],毙一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8],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
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9],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10],请得上功幕府。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11]。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12]:“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
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13],皆实。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14]。
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选自《涌幢小品》)
【注释】[1]长(zhǎnɡ)年:船工。[2]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此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江浙一带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即倭寇。会城:指福建省会福州。[3]酋长:倭寇的头目。[4]捩(liè):掉转。饱帆:乘风鼓帆。[5]枕藉:纵横相枕而卧。[6]尽斫:全部地砍杀掉。[7]磁器:瓷器。[8]级:首级,人头。[9]类夷人:像貌类似倭寇。[10]“零舟”二句:残留的船,贼寇的人,活捉的人,一一在此。[11]故州人:原本是同州人,即同乡。[12]唶(zè):大喊。[13]军门:总督或巡抚官署。复按:复察。[14]“而论罪”句:对企图夺功的官军,依军法定罪。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倭薄会城大掠薄:
(2)同日扬帆泛海去去:
(3)会舟夜碇海中会:
(4)贼度近家,喜甚度: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妇人收其刀以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B.旁舟贼觉,追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长年秃而黄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用长年为裨将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
(2)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是如何表现他过人的胆识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迫近。(2)离开。(3)适逢。(4)估计,揣想。(2分。每小题分)
【小题2】.C(3分)
【小题3】(1)你们想回家吗?如果能按我的计策行事,我将帮助你们逃回去。(2分) (2)王长年现在还活着,已经更老了,比以前更秃,更贫穷,还是靠打鱼为生。(2分)阅读题
【小题4】示例:文章通过两个回合的斗争,鲜明地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第一个回合,写他是怎样战胜敌寇的。当时许多被掳者束手无策,情绪悲观,他却十分沉着,不仅设下巧计,而且把人们组织了起来,终于夺帆而归。第二个回合则是写与官军的斗争,官军不仅夺走了金帛与敌寇的首级,而且把貌“类夷人”的王长年当成敌酋押到了上司那里去请功。王长年到镇将那里,才把真情实况一一说个清
楚,终于在官军刀下脱险。(3分)
范文四:五岁女孩智斗劫匪阅读答案
课外阅读
五岁女孩智斗劫匪
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一天,五岁的小莉比特跟妈妈一起回到家里。她们刚刚进门,屋里突然冲出一个持枪男子,闪电似的关上门,喝道:“不许动,把手放在墙上!”莉比特的妈妈见是劫匪,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就(A.镇静 B.沉静)了下来,心想,绝不能让劫匪轻易得手。于是,她一边装作顺从的样子,说:“好,不动。”一边用眼睛(A.提示 B.暗示)小女儿想办法配合她智斗劫匪。
莉比特年纪虽小,但长得聪明伶俐。她看妈妈的神态,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她眼珠一转,看见了桌子上的墨水瓶,心里一亮,有办法了!她故意把墨水瓶碰翻在地,大声喊:“不好了,我把爸爸的墨水瓶打碎了!”接着,她趁劫匪绑妈妈的机会,悄悄捡起破瓶子,把里面残存的墨水泼到劫匪的背上。
劫匪抢到钱和珠宝饰物便慌忙逃去。
劫匪刚一出门,小莉比特就连忙拨通警察局的电话(这是妈妈平日教她的),报警说:“警察先生,我家遇劫了。劫匪抢了东西刚逃走,是福比街149号,劫匪背上满是墨水,是我给悄悄波的。谢谢!”
就在小莉比特请来邻居替妈妈松绑的时候,警察已经赶来了。警察抱起小莉比特说:“你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小姑娘,谢谢你帮助我们抓住了这个惯匪。”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一个使用了关联词语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莉比特用什么办法使劫匪给警察留下了追踪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妈妈的神态,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句话中“其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A B
(2)莉比特年级虽小,但长得聪明伶俐。点拨: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还有“尽管……可是……”等。
(3)把墨水拨到劫匪的背上。
(4)妈妈暗示她想办法配合妈妈智斗劫匪。
范文五:智斗选段阅读答案(共8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智斗选段阅读答案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智斗阅读答案篇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智斗
聂耳生来性格开朗,幽默乐观,机智勇敢。
1929年,他在昆明参加共青团活动时,就以机智勇敢而闻名。
有一次,共青团员出去贴标语,别人都找僻静的街巷去贴,聂耳却专门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贴。他看见一个大个
1
子警察在人群中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就分开人群走上前去,在警察背上拍了一下,笑着说:“老总,辛苦了~”不一会儿,许多人都注视着大个子警察的背后。愚蠢的警察感到莫名其妙,往背后一摸,发现贴着一张标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聂耳的“杰作”。可是聂耳早已无影无踪了。
聂耳智斗特务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那是1935年春,3月15日是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1898,1968)的36岁生日。田汉的好友夏衍、阳翰堡等人秘密集会庆祝,聂耳也带着小提琴来了。不知何缘故,却引起了特务的注意。正当他们开怀畅谈之际,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闯进两个陌生人。大家用眼神互相打了招呼,各自意会。这时,只见聂耳操起小提琴,对着两个陌生人反复演奏下面的单调:
35,3,15,36
聂耳围着这两个陌生人绕圈子,边拉边唱,大家也随着唱起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音调。两个陌生人以为这是一帮醉鬼,转身走了。
聂耳赶紧把门关上,冲着大家做了个鬼脸。这时,大家问道:“聂耳,你刚才演奏的是什么,”聂耳神秘地笑了笑,说:“这是鄙人的即兴创作。‘35,3,15,36’就是‘35年3月15日36岁’的意思。”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原来是聂耳与特务面对面地庆祝
2
田汉的生日,真是令人开心~
(1)
本文开头概括地交代“聂耳生来性格开朗,幽默乐观,机智勇敢”,而文中所选取的两件事则重在表现聂耳的________。
(2)
本文围绕中心写了两件事,其中________写得较略;________写得较详。(分别用6个字概括写出)
(3)
第3段加线的句子通过对聂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聂耳的机智勇敢。
(4)
简析第5段中加粗的“突然”“紧接着”“闯进”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
3
(5)
第8段中加线的句子不仅表现了聂耳的机智勇敢,也写出
了他的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机智勇敢
(2)
聂耳智贴标语,聂耳智斗特务
(3)
动作,神态,语言
4
(4)
这些词写出了特务来得急,来得凶,突出了聂耳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的镇定,机智与勇敢。
(5)
幽默乐观
智斗辽王阅读答案篇2
智斗辽王
沈括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伟大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就是他写的。 然而沈括热爱祖国、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令人赞颂。 1074年,
5
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当时辽国依恃自己强大,无理向宋朝索取大量土地。沈括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在入辽境前写了一封呈朝廷的遗奏,以表明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 在谈判桌上,辽方盛气凌人,厚颜无耻地向宋朝提出在代洲鸿和尔大山一带以分水岭为界的领土要求。事实上这一带早在宋仁宗时期就属于宋朝并立名碑为标识。沈括据理力争,并出示当时辽方承认这一事实的公文,使辽方理屈词穷,只得中断谈判。 辽方不甘失败,又以辽国的一百多“部族”在天池子牧马的“事实”为由,强迫沈括承认该地区主权归辽国所有。沈括针锋相对,指出地界文字已有明确记载,否认它,辽方就违反了早已订下的边界协议。当辽方还要纠缠时,沈括干脆起身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了~”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尊严( ) 赞颂( ) 遗奏(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多吉
少: 盛气凌人: 厚颜无耻: 针锋相对: 3(给这篇短文分段,并写出段
意。
6
4(文中主要写了沈括智斗辽王,从文中找出哪些句子,
表现了沈括“智”的地方,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当最后
沈括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
了~”此时此刻,“我”是怎么想
的,
6(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写下
来。
阅读答案:
1(zūn sòng zòu2(凶害多,吉利少。 形容傲慢自大,
气势逼人。 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比喻双方在策略、
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意思对即可)3(第一段(第
一自然段):沈括是伟大的科学家。 第二段(2-4自然段):
7
沈括智斗辽王的过程。4(沈括干脆起身说道:“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请勿见怪,我告辞了~” 5(我喝醉了,我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你们也没有办法强硬的药球我答应什么。(答案不唯一)6(沈括是一个临危不惧、机智聪明,热爱国家的人,我们要像他学习。(答案不唯一)
选段阅读答案篇3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8分)
《西游记》选段
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一跌,扒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小龙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知。”小龙道:“你是不知~你与沙僧在皇帝面前弄了本事,思量拿倒妖魔,请功求赏,不想妖魔本领大,你们手段不济,禁他不过。好道
8
着一个回来,说个信息是,却更不闻音。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把我师父变作一个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了性命。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 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那怪物。那怪叫我舞刀他看,遂尔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我又飞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八戒闻言道:“真个有这样事,”小龙道:“莫成我哄你了~”八戒道:“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挣得动么,”小龙道:“我挣得动便怎的,”八戒道:“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 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小龙闻说,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里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泪道:“师兄啊~你千万休生懒惰~”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甚么,”
小龙沉吟半晌,又滴泪道:“师兄啊,莫说散火的话,若要救得师父,你只去请个人来。”八戒道:“教我请谁么,”小龙道:“你趁早儿驾云回上花果山,请大师兄孙行者来。
9
他还有降妖的大法力,管教救了师父,也与你我报得这败阵之仇。”八戒道:“兄弟,另请一个儿便罢了,那猴子与我有些不睦。前者在白虎岭上,打杀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撺掇师父念《紧箍儿咒》。我也只当耍子,不想那老和尚当真的念起来,就把他赶逐回去,他不知怎么样的恼我,他也决不肯来。倘或言语上,略不相对,他那哭丧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捞上几下,我怎的活得成么,”小龙道:“他决不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了他,且莫说师父有难,只说师父想你哩,把他哄将来,到此处见这样个情节,他必然不忿,断乎要与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师父。”八戒道:“也罢也罢,你倒这等尽心,我若不去,显得我不尽心了。我这一去,果然行者肯来,我就与他一路来了;他若不来,你却也不要望我,我也不来了。”小龙道:“你去你去,管情他来也。”
14、《西游记》的作者是 (2分)
15、说说是什么原因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踏上保护师傅唐僧西天取经的征途,(3分)
10
16、结合文段的内容,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3分)
阅读答案:
14、吴承恩
15、在花果山中孙悟空重情重义,一直挂念师傅的安危,恰逢师傅有难,于是八戒采用激将法向师兄求教,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傅唐僧踏上西天取经的征途。
16、示例:有情有义、嫉恶如仇、行侠仗义。
[选段一]阅读答案篇4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后面问题(共3题,共10分)
11
【选段一】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选段二】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
【小题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意暇甚:______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
?屠暴起:_______________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___________
【小题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12
【小题3】从【文段一】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狼有怎样的特点,从段中哪些描写句可以看出来,(2分)
阅读答案:
【小题1】(1)神情、态度( 2)打洞 (3)突然( 4)通“旋”,回转、掉转(评分标准:每空1分,最后一空要写出两部分才给满分)
【小题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分)
?(这)是司命神所掌管的事情,(我)没有办法了。(2分)
(评分标准:每句两分,划线处为采分点,一处1分)
【小题3】狼的特点:狡猾。从“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以看出来。(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一处0(5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
13
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洞”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打洞;“还”为通假字“通“旋”,回转、掉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这里注意“犬”“属”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选段一]阅读答案篇5
14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选段一】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段二】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小题1】填空。(2分)
15
(1)古代虚词中,“以”是个多义词。【选段一】中“以衾拥覆”的“以”为“用”的意思;“以中有足乐者”的“以”和《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选段二】中“而以察吾柑”的“以”则和《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意思一致,为: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汉语中,“是”多为动词,表示判断。【选段二】“吾赖是以食吾躯”一句中“是”与《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中的“是”的意思相同,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小题3】对于富贵,【选段一】借“余”的叙述“ (1)”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对追求富贵者,【选段二】则借卖柑者之口斥之为“ (2) ”:前者谦谦,颇具温厚长者之风,而后者明显见出为文者的 (3) 之心。(前两空填原文中的语句)(3分)
阅读答案:
【小题1】(1)来,表目的(或相当于“而”)。(2)这。
16
评分:2分。共二空,每空1分。
【小题2】(1)背着箱子,拖着鞋,在深山巨谷中行走。(2)又何尝不是外表像金玉、内里像棉絮一样呢~
评分:每小题1分。其中,第1小题关键词“曳”“屣”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句序对即可;第2小题句子基本意思、句式对即可。
【小题3】(1)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世之为欺者(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满腔愤世(或:忧世;忧愤)。[来源:学科网ZXXK]
评分:3分。共三空,每空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用法;实词“是”古今异义现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
17
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学生注意关键词“负”“曳”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选段一]阅读答案篇6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小题。(共8分)
【选段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
【选段二】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
(2)亦皆有以 以: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_________
(2)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译文:_________
3. 选段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选段一中的两种学习方法:_______(1)_______;_______(2)_______。但整体看选段二,作者从中得出的学习方法是:
_______(3)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三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9
阅读答案:
1. 答案:(1)学过(旧)的知识。(2)原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2. 答案:(1)(我)要选择他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还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其中,第1小题关键词“从”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第2小题关键词“之所以”“中”译对,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3. 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择其善者而从之)(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向圣人学习,)要学会找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或:学习要抓规律或本质)。
评分:共4分。第3小题前2空各1分,第3空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故”在古文是多义词,有“缘故”“本来”“朋友”“旧”“通‘固’”等多个意思,本句中是“旧的”,即学过的知识;“以”的意思也很多,有介词“把、用、凭借”有动词“认为”,有连词“因”,有名词“原因”,有“通‘已’”等,本句中是“原因”。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20
点评:本题第二句对初一学生来说难了,因为选段二不太好懂。古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是很多的,平时学习要注意归纳记忆,学会举一反三,学一识三。
2.
试题分析:第一句比较发翻译,但要注意“改”含义,指的是改正自己的缺点;第三句中的两个“字”都是“你”的意思,疑问语气要译出来。“所以”,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指的是“原因”。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两句意思浅显易懂。翻译文言句子,易懂的可以直接根据词义翻译,难懂的要先阅读文段,根据语境推断大意和词义,再译成句子。
3.
试题分析:先理解选段一中讲到哪些学习方法,比如择善而从其不善而改,比如“温故”,反复练习,然后再看选段二中讲到子列子是如何学习的。
考点:材料比较,文章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第二段材料,学生不一定能看懂,有思维障碍。理解古文内容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读懂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学习古文,积累古代语言方面的知识,加强记忆。
21
阅读选段含答案篇7
阅读选段
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完成下面各题。(共11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
22
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小题1:概括选段内容。(2分)
小题2:选段对两位国文老师的回忆同中有异。试比较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及对“我”受到的熏陶感染。(4分)
(1)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我”受到的熏陶感染:
(2)代课的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我”受到的熏陶感染:
小题3:你觉得选段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请摘抄一句,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摘抄:
理由:
小题4:在你的求学生活中,肯定也有某位老师曾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认真回忆,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断。(3分)
答案:
小题1:回忆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生动情景及对“我”的熏染。(2分
小题1:(1)讲课的情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或:“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1分)
对“我”的熏染:“我”读了辛词每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
23
感慨万端”。或:“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每次登上北固楼,“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 (1分)
(2)讲课的情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或:“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1分)
对“我”的熏染: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1分
小题1:摘抄示例: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1分)理由:句中“凝注”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朗诵时情满双眸的情状,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学生从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引发联想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均可)(1分
小题1:略。(3分)(语言简洁、通顺,有比较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即可给满分
阅读下面选段:阅读答案篇8
文化经典阅读(3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24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释】(1)微:无,没有。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4)自经:上吊自杀。(5)渎:小沟渠。
下面对选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管仲有仁德。
25
B(孔子称赞管仲国代齐桓公“尊王攘夷”,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
C(孔子对管仲不为公子纠殉死是持批评态度的。
26
D(孔子认为管仲懂得舍小节而大节,对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阅读答案:
【答案】
C
【解析】孔子对管仲不为公子纠殉死是持肯定态度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