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引入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从总体上把握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而,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
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再加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革命走了很大的弯路。特别是1931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倾错误,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抗日战争初期,又排除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错误的干扰。
媒材评价参与评价人数 7915
遵义会议
类型:图片
已评价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是因为它是科学、是正确的方法,并且通过中国化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从而满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媒材评价参与评价人数 7915
列宁
类型:图片
已评价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4]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结合本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仅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媒材评价参与评价人数 7915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类型:图片
已评价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
条,更无法照抄别国经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这些经验认真地加以概括和提炼,使优秀的历史传统在新的条件下得以传承,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6]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媒材评价参与评价人数 7914
《论语》、《诸子集成》
类型:图片
已评价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是由于党恢复了**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始终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
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比如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等许多重要思想。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提出过很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成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探索中发生了严重失误,特别是发生了“**”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提出的一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正反两个方面经验,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7]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比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
思想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思想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进”,主要就体现在以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第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主张把我们的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8],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9]。**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绝不意味着抛弃或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2]《**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4]《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5]《**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6]《**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7]《**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8]《**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9]《**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范文二: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地球表面形态与全球气候 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一、海陆分布大势
(一)六块大陆、七个大洲与四个大洋
地球总面积约 51000×104km 2,其中大部分是海洋。太平洋、大 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连成一体,包围着六块大陆:亚欧 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海洋的总面积为 36100×104km 2,陆地的总面积为 14900×104km 2(包 括 1000×104km 2的岛屿) ,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水陆面积之比大体是 7:3。
大陆
陆地 其区别?
岛屿
各个大陆的界线:
(二 ) 全球海陆分布特征
海陆的分布有一些引人注意的特点。
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 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 1/5。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 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 56°— 65°S 之间,除一些岛屿 外, 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 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 —— 北冰 洋; 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陆地 —— 南极大陆。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 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
除南极大陆外, 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和南美, 欧洲和 非洲, 亚洲和澳大利亚, 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 形成规模 较大的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
3.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断续相连
除南极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外, 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 断续相连, 亚非之间苏伊士地狭 (运河) 、 欧非之间为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和北美之间为白令海峡,南、北美之间为巴拿马地狭(运河) 。 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征
某些大陆东部边缘被一连串花菜状岛屿群环绕, 形成向东突出的 岛弧。 岛弧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海沟。 这种情况在亚欧大陆东缘最为 典型。
最令人注目的是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特点, 这一大陆的突出部分能 和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起来, 仿佛原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海陆分布的这些特点不是偶然的现象。 很久以来, 人们在探索形成这 些现象的原因。
二、大陆与海底地形
(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1.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
陆地上的最高点达海拔 8848.13m ,这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 玛峰的现测高度;而西南亚约旦河谷尽头的死海海面为― 392m ,这 是陆地的最低点。
2.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类型。它们 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 共同构成陆地表面崎岖不平的外 貌。
山地所占面积并不大。 陆地上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 一条是环太 平洋带, 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 它包括纵贯北美和南美大陆西 部的科迪勒拉 -安第斯山系,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沿岸及东亚 岛弧上的山脉。 另一条高山带略成东西向, 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
洲大陆北缘。它的西部是由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分支(比利牛斯山脉、 亚平宁山脉、 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 喀尔巴阡山脉、 巴尔干山脉等) 组成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北缘的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 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连为一体, 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 一直延续到巽他群 岛的南列岛弧,与环太平洋带相接。
两大高山带是中生代末以来近期地壳运动 (阿尔卑斯运动) 的产 物, 陆地上最高峻、 最宏伟的年轻山脉几乎都集中于此。 它们也是火 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地球上约 95%的地震和大多数活火山 也分布在这里。 古生代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 由于年代已久, 历经风化剥蚀,与上述两大高山带相比,山势大为逊色。
3.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
陆地上平原面积最广, 约 1/4的地面海拔不足 200m 。 一般来说, 大陆中部是平原。 平原的东西两侧多有高山耸列, 形成南北纵列的三 大地形带。这个特点,以北美和南美大陆最为显著。大陆中部,从北 美的哈得孙湾沿岸平原起,经密西西比平原到南美的奥里诺科平原, 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几乎是连续不断的平原地带。 其中亚马
逊平原面积广达 560×104km 2,在世界各大平原中首屈一指。中部平 原以西,延伸着科迪勒拉 -安第斯山系;以东,在北美是拉布拉多高 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在南美为巴西高原及其边缘山脉。 类似的地形 结构在澳大利亚大陆也清晰可见。 在亚欧大陆, 平原的分布比较复杂, 大平原主要展布于东西向高山带以北。 从西向东有中欧平原、 东欧平 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形成,
并分布于高原之间, 主要有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南亚的印度 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以及我国的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 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 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 块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高原面起伏不大。 非洲大陆的高原,亚 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 大陆的巴西高原、 圭亚那高原, 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高原等, 都是世 界上著名的古老高原。 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地形相似, 也以高原为主, 但上覆巨厚的冰盖。陆地上的另一些高原镶嵌在前述年轻山脉之间, 地壳活动比较强烈, 海拔较高, 地面起伏也很大。 我国青藏高原就是 一块被高山包围的高原,海拔平均在 4000m 以上。类似的还有伊朗
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 -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 山间高原。
(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1. 深度大、高差大
以海平面为基准,陆地平均高度是 840m ,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 有 3800m 。 深厚的海水淹盖了海底的面貌,其实,海底的地势起伏 并不亚于陆地。
2. 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等三部分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 海水很浅, 一般仅几百米。 各大洋大陆架的宽度差别很大。 在大陆为 平原的地方, 大陆架一般很宽, 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 如太平洋西岸、 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 紧邻的大陆若是高原或山脉, 大陆 架宽仅数十公里, 甚至缺失, 如南美大陆西海岸那样。 全世界的大陆 架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7.5%左右。
大陆架以下, 坡度显著增加, 深度也急剧加大, 直到 2000— 3000m 的深度,这个陡急的斜坡就叫大陆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过渡地带, 宽度 20— 100km 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切 的峡谷地形, 规模可起落数千米, 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 大陆架和 大陆坡构成一个整体, 由于它紧邻大陆, 又是大陆的延伸部分, 所以 叫做大陆边缘。
由此可见, 大陆坡的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 正是在这 个分界处, 地壳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 出现了一系 列狭长的深渊 —— 海沟 , 它是洋底最深的地方。 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
在强烈活动,地震十分频繁,火山不时爆发。目前大洋中已发现 20多条海沟,它们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 6000m 以上,有的超 过 10000m 。西太平洋边缘的海沟有 10条之多,都与岛弧伴生,如 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菲律宾海沟、汤 加海沟等。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22m ,为目前大洋已知的最深 处。 东太平洋边缘的海沟紧靠相当于岛弧的大陆上的山脉, 如中美海 沟、秘鲁海沟、智利海沟等。
3. 大洋中脊贯通四大洋
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 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态 与陆地一样, 十分复杂, 但其排布呈现一定的规律。 在各大洋的中部, 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们虽然走向曲折,但彼此相接,全长约 80000km ,贯通四大洋,一般统称为 大洋中脊 。这是陆地上任何一条
山脊所不及的。最壮观的是大西洋中脊,宽达 1500— 2000km ,约占 大西洋面积 1/3,相对高度约 1000— 3000m ,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
它的位置居中, 距东西两岸几乎相等,山脉走向作 S 形,与两岸轮 廓一致, “ 中脊 ” 之名即由此而来。 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 露出海 面的火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
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 4000— 5000m 。这里分布有纵横的海岭,林立的海峰,孤立突兀的海台,平 缓隆起的海底高原, 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 海盆底 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三、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 地球自诞生以来, 风云变幻, 历经沧 桑, 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其千姿万态的起 伏,不过是地球发展历史的一幕。
总的来说, 每一地质时期的地表形态, 都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矛盾 斗争的产物。 内力来源于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地幔物质的热 对流、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动能等。 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以及 随之产生的褶皱、断裂、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地震等等,都是地球 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是 地壳发展的主导因素。 外力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太阳能, 包括风化、 流 水、冰川、风、波浪、海流等等,它们以缓慢的、不显著的方式对地 球表面进行精雕细刻,时刻都在改变着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起伏形 态,高山被夷平,洼地被充填,使地面趋于平缓。 内力与外力是对立
的,又互为影响,相互转化。从局部地区来说,例如地壳上升,河流 侵蚀复活,产生强烈的下切作用;地壳下沉,河流沉积作用加剧,这 体现了内力变化影响到外力变化。 又如久经侵蚀的高原山岭, 高度和 体积逐渐降低和减小, 使地壳内部压力减少, 从而失去平衡, 引起地 壳上升, 这表明外力的变化导致内力的变化。 从全球来说, 每经历一 次强烈地壳运动, 海陆轮廓变迁, 地面高低起伏, 使地壳处于一个新 的平衡状态。 接着地壳运动转入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变化阶段, 外力开 始占主导地位, 通过风化流水等营力对地表的塑造, 来改变地壳原来 的平衡状态。 当缓慢的运动长期进行, 量变逐渐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 破坏原来的平衡, 孕育着一次新的质变, 即新的强烈地壳运动的产生, 预示地表又将经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主要运用板块构造理论, 对全球大地构造和海陆演化的模式 作一概要说明。
(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 板块的划分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 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 幔顶部。 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 岩石圈板块驮伏在地幔软流层上象传 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 “ 乘客 ” 。
一般来说, 在板块内部, 地壳相对比较稳定; 而板块与板块交界 处, 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这里火山、 地震以及断裂、 挤压褶皱、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非常强烈。 通常把地震带当作板块划分的重要
标志之一; 同时, 现代板块边界在地形上也有突出表现, 如大洋中脊、 海沟、 褶皱山系等, 它们的位置与地震带吻合。 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 对应于不同的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方式。板块边界可分为三种类型: (1) 离散型板块边界, 相当于大洋中脊的轴部, 两侧板块相背分离, 软流圈地幔物质沿中脊的中央裂谷上升、 涌出, 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 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所以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
(2) 汇聚型板块边界, 相当于海沟和年轻的造山带,两侧板块相向 而行。 它们又分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 主要分 布在太平洋周缘,相邻板块相互叠覆,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 因大洋板块的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而大陆板块则相反,故一般 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 在海沟处潜没消亡于地幔之中, 形
成安第斯型或岛弧 -海沟系大陆边缘。碰撞边界相当于年轻造山带, 为大洋闭合、 大陆碰撞的地缝合线, 现代碰撞边界主要见于亚欧板块 南缘。
(3)平错型板块边界
相当于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
全球岩石圈据勒皮雄 (Le Pichon)等的意见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 美洲板块一般又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第一级大板块既包
括陆地, 也包括海洋, 如美洲板块除美洲大陆外, 还包括大西洋中脊 以西的大洋部分。 只有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海洋, 但也包括北美圣安 德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地及加利福尼亚半岛。
在大板块中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板块,如纳兹卡(Nazca )板 块 (东太平洋洋隆与秘鲁 -智利海沟之间) 、 科科斯 (Cocos ) 板块 (东 太平洋洋隆与中美海沟之间) 、加勒比板块(南、北美以及中美海沟 与西印度群岛之间) 、菲律宾板块(琉球、菲律宾岛弧 -海沟系与马里 亚纳岛弧 -海沟系之间) 、 阿拉伯板块、 斯科舍板块 (南美与南极之间) 、 索马里板块(东非裂谷带与印度洋中脊之间)等。此外,沿大陆内部 大型板块的边界上,往往镶嵌着众多的小板块。
大陆(陆壳) 、洋底(洋壳)和大陆边缘(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带) 是地球上第一级构造 -地形单元,它们或处于板块内部,或处于不同 的板块边界, 从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构造环境。 据此, 可将全球大地
构造划分为十二种基本类型, 如表 1-1所示。 板块构造理论以各种大 地构造类型的发生、 发展和相互转化, 来阐明全球地壳构造发展的基 本规律。
大陆地台和大洋地台 同处于板块内部环境中,前者为构成各大陆核 心的古老稳定地块; 后者相当于各大洋深水盆地, 构造活动也相当微 弱。
2. 板块运动
一幅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象, 就是由板块的扩张、 俯冲、 碰撞 和错动构成的, 它们相互协调, 彼此关联。 环太平洋的汇聚边界大致 把全球分成不对称的两大部分,即太平洋部分和地球表面的其他部 分。太平洋外围的亚欧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或印 -澳板 块) 及美洲板块向太平洋方向推进, 后缘则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张开; 太平洋内部的太平洋板块、 科科斯板块和纳兹卡板块则向太平洋周缘 的海沟俯冲潜没, 其后缘则是东太平洋洋隆的扩张。 亚欧板块南缘的 碰撞边界(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与非洲板块、及原
属冈瓦纳的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向北朝亚欧板块推移有关, 这一推 移又是大西洋、 印度洋扩张的结果。 由于大洋中脊更多地分布在南半 球, 各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串连, 北端却没入大陆之下, 这就使得一 些板块具有向北运动的趋向。
在大陆地台内, 上涌的地幔物质可导致地表穹形隆起, 并在张应 力作用下, 出现张性裂隙, 伴有岩浆活动; 随着地壳进一步拉张变薄, 发生断裂陷落, 形成所谓大陆裂谷。 它在地形上的典型表现为纵长延 伸的谷地, 谷底多有深水湖泊展布, 如发育于贝加尔裂谷中的世界最 深湖泊 —— 贝加尔湖, 发育于东非大裂谷中的大湖带等。 大陆裂谷是
离散型板块边界的雏形, 但一般是作为次级板块的边界, 如东非大裂 谷即为索马里板块与非洲板块的边界。 当大陆地壳在拉张作用下完全 破
裂、 地幔物质上涌形成新洋壳时, 裂谷轴部便发育于洋壳之上 —— 陆 间裂谷(如红海) ,开始成为典型的离散型板块边界。在大陆与新洋 盆
的过渡地带, 称为新生的大陆边缘, 其特点是大陆架狭窄, 大陆坡尚 不甚发育, 并受到裂谷构造活动的影响。 当板块继继扩张, 洋盆逐渐 展宽, 作为扩张中心的裂谷完全退出大陆边缘, 成为大洋中脊, 其间 出现大洋盆地时, 大陆边缘已不属板块边界范围, 岩浆活动平息, 进 入了所谓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发展阶段。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分布很广, 大西洋 (安的列斯岛弧、 斯科舍岛 弧除外) 、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岛弧除外) 、北冰洋、南极洲等的周缘
皆属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此外, 还包括西太平洋一系列边缘海的大陆 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处于板块内部,沿南美、非洲、印度、澳大 利亚一带, 主要与前寒武纪稳定地块相邻接; 沿北美洲和欧洲的大西 洋边缘,大部分位于古生代造山带上。大陆架宽广,大陆坡较缓,缺 失海沟, 它被动地随板块而移动, 没有强烈的火山、 地震和造山运动。 由于远离高热流的大洋中脊裂谷, 陆缘下的地幔冷却收缩, 导致陆缘 下沉, 接受沉积; 沉积物荷载加大又会在地壳均衡作用下进一步下沉 和再接受沉积。 由此可见,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是在海底扩张、 大陆离 散的背景中,通过冷缩沉陷和均衡沉陷,不断加积、逐渐塑造成的, 巨厚的沉积和构造活动微弱,标志着它相当于地槽发展的早期阶段 (冒地槽) 。海底扩张和陆缘下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埋葬板 块的海沟,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遂转化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或岛弧 -海 沟系。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和岛弧 -海沟系同属板块俯冲边界,主要分布 于太平洋周缘。 它们具有以下几方面堪称首屈一指的特征:地球上最 强烈的地震带, 最剧烈的火山带, 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 最大的负重 力异常带, 热流值变化最显著的地带, 最强烈的区域变质带。 这些特 征标志着它们已相当于地槽发展的壮年阶段(优地槽) ,出现了安第 斯型或岛弧型造山运动,地槽沉积物褶皱隆起,归并于陆缘或岛弧, 导致陆壳增生,地槽(以及俯冲带)向大洋一侧迁移。
一般来说, 大洋板块的俯冲一开始总是直逼陆缘发生的, 贝尼奥 夫带的倾角较缓, 由此形成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主要分布在美洲西缘,
并以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一带最为典型, 故名。 它由海沟和年轻的褶 皱山系组成,大陆架狭窄,大陆坡较陡,后方无弧后盆地(边缘海) 。 当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增大,弧后盆地张开,便出现弧后盆地 -陆缘岛 弧 -海沟系,这主要见于太平洋西缘一带。若弧后盆地在俯冲作用下 关闭,陆缘岛弧重新与大陆汇合,则又可转化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板块俯冲带也发育于离陆缘一定距离的洋盆中。当该处大洋壳断裂, 一侧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侧大洋板块之下, 海沟逐渐形成; 仰冲侧出 现海底火山活动, 火山岩堆积并上翘抬升而露出水面, 这就是所谓洋 内岛弧 -海沟系, 如太平洋中部的马里亚纳岛弧 -海沟、 汤加岛弧 -海沟 等。
洋底的俯冲与板块的汇聚, 大洋完全闭合, 最终将导致两侧大陆 相遇汇合。 此时, 板块俯冲停止, 贝尼奥夫带消失, 大陆碰撞、 挤压, 发生大规模造山运动, 这也意味着地槽阶段彻底结束。 大陆碰撞与板 块缝合带出现地球上最高大的山系和地壳最厚的区域, 如喜马拉雅山 脉, 大地构造环境也最为错综复杂。 因为在最终碰撞前, 可能发生过 多次岛弧与岛弧、岛弧(或微型陆块)与大陆之间的碰撞缝合;碰撞 后还可以破裂构成复杂的小板块体系, 例如, 在亚欧板块与阿拉伯板 块的南北向钳夹挤压下, 出现两个向西滑移的小板块 (土耳其板块和 爱琴海板块) 。大规模的碰撞作用波及的范围很大,如印度与亚洲大 陆的碰撞, 不仅使青藏高原急剧隆起和产生北东向、 北西向剪切断裂, 挤压应力还传递到一、二千公里之外,使昆仑山、祁连山、天山在新 生代发生抬升、 倒转褶皱、 逆冲断层等所谓 “ 回春活化 ” 现象; 一些垂
直于缝合线的引张地带, 例如青藏高原上近南北向的张裂系, 甚至贝 加尔裂谷的形成, 也导因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 大陆碰撞、 板块 缝合带发展到后期, 挤压应力消失, 不再处于板块边界条件下, 逐渐 趋于固结硬化。 褶皱山系在长期剥蚀作用和地壳均衡调整作用的反复 交替过程中被削成准平原状态, 地壳减薄, 地下深成侵入岩体和变质 岩体出露地表,造山带转化成为地盾;当它被新的沉积盖层埋覆时, 即成为地台。 倘若大陆地台重遭破裂, 便会开始新的大洋或地槽的发 展旋回。
最后, 在剪切型边界条件下的三种构造类型中, 以横断大洋中脊 的洋底转换断层分布最广; 陆上转换断层和转换断层型大陆边缘分布 不广, 前者如圣安德列斯大断层, 后者如南加利福尼亚西缘和南美委 内瑞拉北缘。
圣安德烈斯断层
综上所述, 板块构造理论把地槽的发展纳入到现代板块活动的模 式之中, 它以大陆地台的破裂为开端, 以大陆碰撞为终结, 在这过程 中伴随着大洋的张闭和大陆的分合, 各种大地构造类型相继演替。 概 括地说, 当大陆裂离、 大洋张开时, 新生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是巨厚 地槽沉积物堆积的场所; 当大陆汇聚、 大洋收缩时, 受俯冲作用控制 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和岛孤 -海沟系便是转化为造山带的地方,发生 强烈的构造变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槽向大洋一侧迁移; 大陆 相遇、大洋闭合时,碰撞作用造就了年轻、高大的褶皱山系,最终结 束了地槽阶段。
板块为什么会运动呢?其动力机制如何呢?
① 地幔对流说
② 板块俯冲下沉拖曳说
③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
④ 地球体积周期性变化说
⑤ 灾变说
(二)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
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 如前所述, 洋壳一面在 大洋中脊裂谷增生新的, 一面在海沟处消亡旧的, 大约两亿年就更新 一次, 所以洋壳是年轻的。 在地幔对流推动海底扩张和板块相互水平 推移的过程中,大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从小到无;
大陆同时分而又合, 合而又分。 我们的地球表面, 就是由若干变动着 (张开和闭合)的洋盆和漂移着的大陆组成的。
1. 大洋的发展
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 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大陆裂谷如东非大裂谷、莱茵裂谷、贝加 尔裂谷等被视为大洋发展的胚胎期, 它们正处于产生新地壳、 两侧陆 块将要外移的前夕。当大陆岩石圈完全断开,大洋地壳在其间涌出, 并成为两侧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离散型边界, 迎进了海水, 这就进入了 大洋发展的幼年期, 如同红海、 亚丁湾一样, 它们的洋壳年龄不超过 二、 三千万年, 最年轻的具有标准洋壳的洋盆是加利福尼亚湾, 它的 年龄不过几百万年。 幼年洋进一步扩张, 两侧大陆愈漂愈远, 其间逐 渐形成开阔的深海平原和宏伟的大洋中脊,大洋的发展遂进入成年 期, 如大西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其中大西洋已经历了下古生代张开、 上古生代闭合的历史过程, 中生代初再度张开, 目前还在向两边扩展。 太平洋在各大洋中年龄最大, 为过去泛大洋的收缩, 估计面积已减少 了 1/3,这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产生并扩展的必然结果,说明太平洋已 处于大洋发展的衰退期。地中海则被认为是大洋发展到终了期的典 型,它是昔日辽阔的古地中海(特提斯洋)经过长期变化、逐渐闭合 的残留部分。 在两个板块相撞、 合为一体的地缝合线上, 便是大洋发 展的遗痕阶段。
2. 大陆的分合
板块构造对海陆演化历史已追溯到更早地质时期。 大陆自距今 7亿年的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合、分、再合、再分的过程,大洋相继 发展演变, 同时产生各地质时期的褶皱带。 前寒武纪, 地球上存在一 块泛大陆, 由泛非古陆和贝加尔古陆合成, 其周围应是泛大洋。 距今 5.7亿年寒武纪海陆大势,泛大陆分裂为古北美、欧、亚和冈瓦纳四 块
古陆,其间为前海西海、前加里东海、前乌拉尔海和古地中海相隔。 距今 3.9亿年泥盆纪海陆大势,古北美与古欧陆块相撞、形成加里东 褶皱,两块古陆缝合,前加里东海消失,形成三陆(古欧 -北美、亚、 冈瓦纳)和三海(前海西海、前乌拉尔海、古地中海) 。距今 3亿年 上石炭纪海陆大势,冈瓦纳古陆与古欧 -北美陆块相撞,形成海西褶 皱,前海西海消失,三陆三海演变为二陆(冈瓦纳 -古欧 -北美、古亚 大陆)和二海(前乌拉尔海,古地中海) 。距今 2.25亿年上二叠纪海 陆大势, 古亚大陆与冈瓦纳 -古欧 -北美两陆块相撞, 形成乌拉尔褶皱, 前乌拉尔海消失; 在古亚大陆内, 古中国和古西伯利亚陆块缝合, 形
成中亚 -蒙古褶皱山系。至此地球上陆地又合为一块泛大陆,陆间海 只剩下古地中海,范围大为缩小,实际为泛大洋的一个海湾。因此, 古生代大陆漂移的总趋势是由分而合, 一些古大洋相继关闭, 四散的 北大陆先后聚合(劳亚古陆) ,并与长期稳定、统一的南大陆(冈瓦 纳古陆)联为一体。
从中生代开始, 海陆演化进入一个新周期, 人们对其了解也更详 尽。 大陆漂移的主要趋势是, 冈瓦纳古陆发生多次分裂解体, 其裂解
的块体向北漂移,相继归并于劳亚古陆,后者逐渐扩展增生。距今 2亿年中生代早期海陆大势, 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 南为冈 瓦纳古陆(主要由今南美、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大陆拼 合而成) ; 北为劳亚古陆 (由今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拼合而成) 。 两大 古陆在今伊比利亚半岛和墨西哥一带相连, 泛大洋 (古太平洋) 伸入 古陆, 形成几个大海湾, 如两大古陆间的古地中海 (范围重新扩大) , 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间的博雷利斯湾(北冰洋前身) ,印度与澳大利 亚大陆间的澳大利亚湾。三叠纪末,伊朗、土耳其、西藏、印支等地 块从冈瓦纳古陆北缘裂离, 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离, 只有 在现今的伊比利亚半岛一角相连, 在西边形成了一个向西开口的大海 湾,这是大西洋的前身。冈瓦纳古陆逐渐分裂为南美 -非和南极洲 -澳
大利
亚 -印度两陆块,到侏罗纪末,印度与南极 -澳大利亚陆块脱离向北漂 移,其间形成印度洋前身。印支、西藏等地块先后与亚洲大陆碰撞, 并发生印支和燕山运动。 距今 7000万年上白垩纪海陆, 南美 -非陆块 也一分为二,分别向西、北漂移,南大西洋和印度洋逐渐形成,古地 中海缩小;北美与亚欧大陆分离,向西、北漂移,北大西洋和北冰洋 逐渐形成。 新生代海陆大势, 印度已向北漂移到亚欧大陆南缘, 两者 发生碰撞, 青藏高原隆起, 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 古地中海东部 完全消失。 非洲继继向北推进, 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 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 南、 北美在向西漂移过程中, 它们 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 -安第斯山系,同时 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 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 向东 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当今海陆的基本轮廓基本形成。
根据板块构造海陆演化模式, 可以展望全球地表形态的未来。 随
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继续扩张, 太平洋将进一步缩小。 印度和非洲继 续向北推移。 印度的北移在一定时期内将使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等 继续抬升, 直到印度南缘出现新的海沟时, 挤压应力才消失。 非洲的 北移将使比斯开湾逐渐合拢, 地中海完全消失, 非洲与欧洲连接, 其 间升起高大山系。 东非大裂谷最终完全裂开, 形成新的大洋, 非洲大 陆解体。 澳大利亚将继续向北漂移, 先与马来群岛碰撞连接, 最后可 能与亚洲相遇或彼此相擦而过。 北美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湾将进一步裂 开, 圣安德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块将随太平洋板块向北漂移, 成为孤立 的岛屿。 最后, 各大陆将在太平洋的位置上相遇汇聚, 太平洋完全闭 合, 亚洲与美洲大陆连接, 巨大的山系将在其间崛起, 一个新的泛大 陆将告诞生。
(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
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球表层的运动有两点基本的假定:①板块 的内部是刚性的, 是没有相对运动的。 ②运动集中发生在板块的边界, 而板块的边界是狭窄的。 当前对板块构造理论的深入研究就集中在这 两点基本的假定上:第一点, 板块的内部是不是刚性的 ? Cupta 认为, 美国新马德里地震 (1811)、印度的拉杜尔 (Latur, 1992) 和古吉拉特 (Gujarat, 2001) 等地震均发生在板块内部,最近发生的许多地震也 多出现在板块内部。 这些充分表明, 看似稳定的大陆, 但却并不像以 前想像的那样稳定,板块内部不是完全刚性的,它存在着相对运动。 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半刚性的板块中 (纵向或横向 ) 确定应
力、应变和变形过程的分布。 第二点,板块边界问题。 研究表明,板 块边界变形带是相当宽的, 经常向大陆内部延伸数千公里, 如阿尔卑 斯—喜马拉雅山系和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这些板块边界带 占据了整个地球面积的 15%。 现在,几乎所有的构造活动,所有的 非气象灾害, 特别是火山和地震, 均发生在这个带上, 因此板块边界 带无论从科学上还是从社会影响上都成为较为关键的研究区域。 研究现代构造运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分析地震活动性。美国的 地震活动性,无论是近 200年来 6级以上的历次地震,还是近 10年 的小震活动, 都表明板块边界带是相当宽的, 其宽度可达北美大陆宽 度的 1/3。板块边界带由此成为活动构造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活动构 造研究又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成为近年来地球科学的一个热门课 题。
无论从科学的角度, 还是从减灾的角度, 未来构造活动的研究应 突出两个内容:
(1)关注大陆。 与大陆相比而言,海洋是年轻的,而大陆则古老。 尽管海洋覆盖了地表 2/3以上的面积,但仅记录了地球最后 5%的历 史, 大陆才是记录地球全部历史的档案馆。 此外, 主要的自然灾害多 发生在大陆, 且破坏性大, 这也是地理学更注重的是陆地系统而不是 海洋系统的原因之一。
(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 在大陆上,早期构造活动和近期构造 活动并存。早期的构造活动与地球的演化和资源、能源等问题有关, 近期的构造活动则与环境和灾害等问题密切联系。 为了减灾, 为了人
类自身的根本利益, 应着重加强对近期构造活动的研究。 事实上, 减 灾目前已经成为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之一。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从 1995年起,连续资助了大型的国家研究 计划即“活动构造与社会” (Active Tectonics and Society),资助强度 为每年 4 000万美元。近年来举办的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新设立了 研究活动构造的专题会议,例如:① 1999年国际地球物理和大地测 量联合会,设立了跨五个学科的专题会议,其主题是综合地球物理、 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大陆岩石圈结构。② 2000年的西太平洋地球 物理会议 S2专题,讨论活动构造和大陆地震。③ 2000年 5月 31日 至 6月 2日,欧洲地震学会专门召开题为亚欧 -非洲西部边界 (亚速尔 群岛 -突尼斯 ) 地球动力学的国际多学科会议。 ④ 2001年美国地球物理 春季年会,设立了特别综合专题,其论题为“大陆板块内地震:印度 古吉拉特邦 7. 7级地震 (2001年 1月 26日 ) ”等。
范文三: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主题、主线和重点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论 1-2章
第二部分:毛论 3-4章
第三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15章,分四个相对独立部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 5-6-7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8-11章
(3)祖国统一与外交政策12-13章
(4)建设祖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4-15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
——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
?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这《六个“为什么”?》分别是:
? 1.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
化?(第一、十章)
? 2.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
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第四、五章)
? 3.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第九章)
? 4.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
党制?(第九章)
? 5. 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
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第八章)
? 6. 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第七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教学难点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 3.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 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
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很多后继者所丰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我们平常作为指导思想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基本上是属于广义上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何以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的特殊国情
? 1. 在2半的旧中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恩列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
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
? 2. 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
? 结 论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何以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由**在1938年才提出,但是这并不是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是突然冒出来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机关凝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有两个关键点: 从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开始形成了共识。 **代表党中央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有过系统的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这里,一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二是要“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1、 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
发展。
(1) 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2)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
(3)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1)剖析时代特征, 解答时代课题, 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2)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
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 **思想就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例如:
? **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什么?
? 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什么?
? 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什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为**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成果之间的关系
? A.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科学的思想体系;
? B. 前者为后者的发展奠定基础,后者又继承和发展了前者;
? C. 它们都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 ——总之,是为了解决“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 这就是“一脉相承”的“脉”:解决在国情特殊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
柱。
?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
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十七大报告解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学生阅读教材P9-13
? 对这一科学论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 一、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
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地综合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 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 二、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
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 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个方面新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 三、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
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
? 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
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思考题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 ?
范文四: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 离心泵的结构
离心泵的结构、
、 分类及其性能参数
离心泵发展概况
主要部件
1 1 吸入室 吸入室 2 2 叶轮 叶轮 叶轮((Impelller Impelller) ) 3 3 排出室 排出室 排出室((蜗壳 蜗壳-
-Volute Volute ) )
吸入室
叶轮 排出室 排出室((蜗壳 蜗壳) )
①单吸泵;②双吸泵
①单级泵;②多级泵
①中开式泵;②分段式泵
① 立式泵 立式泵; ; ② 卧式泵 … ..
① 清水泵 清水泵; ; ② 油泵 油泵; ; ③ 杂质泵 … .
高速部分流泵的特点
流量 流量((Flowrate Flowrate, , capacity) capacity)::单位时间内输送的 液体量 液体量。 。
扬程 扬程(head(head(head):):):指每公斤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 指每公斤质量的液体从泵进口 (进口法兰 进口法兰) ) 到泵出口 到泵出口((出口法兰 出口法兰) ) 能头的增 值 。 也
Pa , gH p ρ=?Pa p H ρ?= , 注意 注意::
轮阻损失示意图
范文五:初一第一章第一节
郝妈妈课堂 轻松学习
2018-1-11
第一章 有理数
我们首先区分数与数字的概念:
1.意义不同。
2. 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无理数还可以再分,数有无限多个 , 数的范围很大。而数字范围很小,只有 0--9十个数字。
3. 数字只是用来记数的符号 , 数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 可用一个或几个数字来表示。 例如 ,3既是一个数字, 又可以表示一 个数; 316是一个数,它是由三个数字 1, 3, 6组成的。
4.数字是单纯的,而数除了用数字表示外,还可以用另外一些符号表示,如小数点,分数线,循环点等。
数用数字表示 , 没有数字 , 就不能反映出数量;离开数去谈数字 , 数字就失去意义 , 仅仅是一个符号。也有语言的功 能,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流以及文字信息交流是,所以要会读会写会计算。
自然数的产生,起源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计数(1、 2、 3) 、排序(第一、第二)的需要.开始只有很少几个自 然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记数方法的改进,逐步认识越来越多的自然数.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认识自然 数的过程,就是人类祖先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的再现.
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土地测量、天文观测、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活动中,都需要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 常常会发生度量不尽的情况(如测量在两个自然数之间) ,如果要更精确地度量下去,就必然产生自然数不够用的 矛盾.这样,分数就应运而生.据数学史书记载,三千多年前埃及纸草书中已经记有关于分数的问题.引进分数 , 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最初人们在记数时,没有“零” 的概念.后来,在生产实践中 , 需要记录和计算的东西越来越多,逐渐产生了 位值制记数法.有了这种记数法,零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的了.我国古代筹算中,利用 “空位”表示零 . 公元 6世纪, 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 “
0” 表示零 . 但是, 把 “ 0” 作为一个数是很迟的事. 引进数 0, 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 以后 ,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负数概念就出现了.我国是认识正、负数最早的国家, 《九章算术》中就有了 正、负数的记载.在欧洲,直到 17世纪才对负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引进负数,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
郝妈妈课堂 轻松学习 2018-1-11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 1、 2、 3、 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古代巴比 伦人的数字用点来表示, 五个点表示 5, 八个点表示 8, 九个点表示 9, 点太多, 数不清时, 发明了专用的计数符号, “ <”表示 10,="" “="" t="" ”表示="" 360等等;在中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 13个数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古="" 罗马的数字相当进步。罗马数字的符号一共只有="" 7个:i="" (代表="" 1)="" 、="" v="" (代表="" 5)="" 、="" x="" (代表="" 10)="" 、="" l="" (代表="" 50)="" 、="" c="" 代="" 表="" 100)="" 、="" d="" (代表="" 500)="" 、="" m="" (代表="" 1,000)="" 。这="" 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它们按="">”表示>
从右图教材的例子表达了两种内容:
1. 规定了正数、负数、零定义; (作为区分和鉴别的依据)
大于 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 0的数叫做负数;
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划分三个不同的区间)
2. 正负数的读与写,
正数:读 可直接读数或者在数前面加一个“正”
如: 5 可读五或者正五都可以,一般情况下只读五
写 可直接写数字或者在前面加一个正号“+”
如:5 可以写成 5、也可以写成:“+5”,为了简便一般
不写可以省略。
负数:读 必须在数字前面加一个“负”。如“负五”
写 必须在数字前面加一个 “ -”。如 “ -5”
零 “0”读做零,不能在前面添加正负号。
正负数是表示两个以 0为分界线的,相反方面的量,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除课本上的还可自己例 举其它。如:老师阅卷时 ; 可以正数(做对一题给一个分数)计正数;可以负数(做错一题扣除相应分数)计负数。
1. 主要是区分正负数的书写及概念,带“ -”的就是负数; -1, -3.14, -1, -2/7;
带“+”的数和不带号的数(0除外) 。 2.5, +4/3,120,73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向西走了 60 m” 东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规定一方为正,另一方面就为负。这一是正负的另一个应用。
3. “ -3”规定升为正,那么降为负,不变为“0”
4. “+126”或者“126” “ -150” 零上零下为相反的两个方面。
做到会读会写会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