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相思的诗句:《相思》赏析
相思的诗句:《相思》赏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
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
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范文二:古诗相思教案
精品文档
古诗相思教案
《 杂诗》教案
设计理念:朗读、背诵古诗,让学生感受诗人独钟梅花,清高超脱的品性,领悟古诗传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君、绮”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反复低吟李白的《静夜思》。
2.此晌此刻,假如你已经离开了家,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好久都没有回去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3.那你想不想见一见从前的朋友呢?见到了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同学们见到了以前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诗人也有话想说,他把自己要说的话写成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说
了些什么吗?那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 / 15
精品文档
5.教师板书课题:杂诗
6.指名读课题,读准“杂”
二、自主读诗,读准字音
师:你们想知道王维说了些什么,那咱们必须把生字认会了,把字音读准了。你们自己能行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重点指导“绮”。
4.刚才同学们真樟,这么快就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那我请你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你的字音能读准吗?
5.教师指名读,相机指导:
“应知故乡事”中的“应”读一声,后鼻音。“来日绮窗前”中的“绮”读三声。
6.学生自由练读,将每个字音都读准,教师巡视检查,
三、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老师想请你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诗读给我们听一听。
2.指名读诗,师生互动。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教学预设一:如果指名读时,学生没有读出满
怀期待之情。
2 / 15
精品文档
教学策略:?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愿意很快地告诉 他故乡的事情吗?
?怎样读才会让别人快一点告诉你家乡的事情呢?
?大家想一想,再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教学预设二:如果指名读时,学生已经读得很好了。 教学策略:?从他的朗读中,你们能够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读一读这句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你非常想知道故乡的事吗?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教学预设一:如果指名读时,学生没有读出急切之情 教学策略:?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诗人已经好久都没有回家了,他想知道一些事情,他会怎么问呢?
?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读、同伴邀请读、齐读。
教学预设二:如果指名读时,学生已经读得很好了。
教学策略:?从他的朗读中,你们能够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 / 15
精品文档
?你能读一读这句诗,让别人也能感受到你那种急切的心情吗?
?指名读、同伴邀请读、齐读。
3.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好,那你们读懂了王维说了些什吗?
4.指名简单地说一说。
5.出示cAI课件,播放动画,教师讲述诗意。
6.王维说了些什么,咱们知道了,那我想请你来当王维,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7.指名读。
8.有谁能把这首涛有感情地背诵下来?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学得真不错,通过你们的朗读,将王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王维离开家很久了,肯定不会只有这些话要对他的朋友说,他为什么单单只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大雪纷飞、百花凋零的寒冬,只有梅花傲霜斗雪,争相怒放。一句“寒梅著花未?”不光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会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战胜困难的决心。下面让我们再一起有感
4 / 15
精品文档
情地背一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大班古诗《相思》教案
活动内容:古诗《相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习连贯地完整地讲述图意,鼓励激发幼儿运用优美词汇。
2、通过视频朗读、跟读来认字。
3、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体验诗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
活动准备:
1、 相思子图片
2、 朗读、跟读、释义视频
3、 《相思》古诗新唱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红豆图片,引发幼儿活动兴趣,鼓励激发孩子们运用优美词汇。
教师同步介绍红豆---相思子---相思---引题。
2、欣赏古诗。
、古代有个人叫王维,他看到这些景象后就写了一首
5 / 15
精品文档
诗,流传至今,我们来听一下。
、教师朗诵古诗。
、出示视频朗读、跟读。
、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
3、认字、简单释义
44、再朗读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体验诗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
5、播放《相思》古诗新唱音乐,加强对古诗文的升华理解,并跟唱是背古诗文。
附:
古诗《相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 必修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教案A
教学目标
1. 鉴赏《古诗十九首》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 背诵诗歌。
6 / 15
精品文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这是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指《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1、2句 : 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
3、4句: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三、文本探究
1.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7 / 15
精品文档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惆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
8 / 15
精品文档
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四、艺术特点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
9 / 15
精品文档
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
2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B
教学目标
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教学难点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0 / 15
精品文档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钟嵘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整体把握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
11 / 15
精品文档
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两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
3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5、6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12 / 15
精品文档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
三、 诗歌赏析
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支花或是几茎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
13 / 15
精品文档
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4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 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6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
14 / 15
精品文档
体会到什么,
4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 必修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 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五、延伸阅读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5
15 / 15
范文三:长相思教案2
王崧《舟相思长课》堂录实
文课容:内
相思长
一程,山水程,
一向榆身关那畔行,夜千深灯帐。
风一,雪一更更
聒,乡心梦碎不,故园不此声成。课堂实
录:
师:同们,在王学石安的眼,中乡愁那是片吹一了家乡绿徐徐春的,风到而了的~张笔,乡愁是下那封了洗又,拆了又洗的家拆书,那在么纳兰性的眼中乡愁是德么呢?请什同学打课开本由朗自读《相思长》一这首诗。意注中的文字生多音,,争字取把它读字得腔正圆。
……(指
学生朗导)
师读你们有没有:意注到这位,同在学“读向榆关身畔那行时,”那个方停地顿?了
:生他“在向身关榆后”停顿了。面
师再:,问你有们有没注到意他在“夜读千深帐”时灯,个地哪方又顿了?
停生他:“夜深在”面后停了。
师:你们顿都出听了么?这叫读得有板来有。眼
全齐班读师:
同学,们我们在古读诗时,不词要把但读正确,读得它有奏,节且而要还可尽能出它的读道来。比如味《相思长,》们我可以有多种读法许…
(引导…生学读自出的己味道来)再读
名朗指读
师。:注听意你听出,了么什道味,什么感觉
生。
师:好读个一园无此故声有味道了,谁,想读还?生继续
读师
好:个一聒碎心乡不梦成来,,我们起一,读出自读己味的道来。
学生齐读。
师:好,词读到真里为止这,你的海脑留下里什么了影和响觉感?呢
生:想我了到兰性纳德非常念思乡。
家:生我感觉到纳兰了德,性他念思乡的梦家睡不好了都师
不是梦睡不:好,是根了本没有梦就了带。这种感觉着我们来再一遍读把这,种感觉到读里字行间。去师
长:思相长相思,,者为什作么会如此相思?长大请默家这读首仔,看细书上的看插和布图景然,后着想一想试,这诗大概首表在什达么意。
思学生读课文默
师:现我提在两个题问看,你掌握看没有了第一,。作者身在哪里?的身在何方?生
:者作的身前在往山海外关
。:作者的身生前在山往海外关路的。上
生:在海关。山生:身在山海关的
那边师
那:山一程呢?还么可在哪儿能
生身可:在山上能?
:师么怎的样山?在
:高山生
师:么水那一呢?程生
:可能在上船。
:师么那帐灯呢千?
生他的:身还能可营在里帐。
师:里站这的着七位同学就,作是者身的在哪里这七位同,就是他所学过的经方地,经他过……了一句话,作的身者征在途。下上面提第二个问题我,兰纳性的德心哪在里
生?:他心的他的在乡故。生:
他在的家。
……乡
师:用文中的课一个词一说,起纳兰性的心德在——故。园师:身
征在途
,心却在故园。把它起连,来有什你新么的发现体和会?呢生:
发现了我身他征在途但,心却故乡在
。生:发我他现但不保卫家国,却但想念很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更得了深层。一生:
我得觉纳性德他兰定很久没肯有家了。
师:嗯,你的心可真细回腻!呀
生我还:得纳兰性德他觉管在什不地方,么心总是有家里乡。的师:
一个不好管在么什地,心总是在方乡。
家:纳兰性德虽生远然家离,乡是可仍他思念然己的自家乡
。师一个远:,一离个念思同学,,们是这种感就觉,种感这情,种这心灵回的,想们一起我着这种带情感来一读,试读着把作者这种身和分离的心觉感出来读。
……(
放音播乐范读后全班齐读师,虽有很长然等的待可,是场全然依安)
静:师闭上请的眼睛,你我们一起随让纳着兰性,走进他德世的。界随着老的师朗,你眼前读佛出仿了现样的情景怎和画。面
再次范师读师
:子孩们睁开,眼睛现,在在的你眼出现什么前机报 画面关,仿佛听到你什么,看了到什么了时候,仿佛你处一个怎么在样的界世
?:生我看风了士们翻山越岭兵,到山关海外,面风雪加,交兵士们在营里翻来帐覆怎去也么睡着不在思,自念的家乡己
师:。你进走了去。生
:看我见纳兰性了德在里那念思乡家,不着睡。
师,看你到了纳兰性展德侧反画的。
面生:看到我了纳兰性走德了营出,帐望皎着洁的月,他明思乡情的也绪更重起了。来
师:你看到了兰性德抬头纳昂的画视。面
生山:关海外,声音杂,士乱们睡兵着,不是但在们的他乡家,却没这种声音有,睡很宁得。静
师你:们看到,看到了了兰纳德辗转反侧的画性,看到了面抬他昂望的头画,面看还到了孤独他沉思的画面但是,,同们学,在兰性德纳的心,记中里忆在,的他家,在他乡的园故又是怎,样的么面画,怎的情景样?呢展你的开象,把你在想的家作故园乡的象写景下。来
音(起乐
)述:那师能可一是春个花暖的日开子在,效,在空外的田旷上,那也可能野是个智趣几相投朋的友坐一起,围边一喝,酒一边谈。畅那可也能是在暖的暖灯光,一家人围下坐一在。起在园故,在乡家你会看,很多很到美多的画好面展,开的你象想吧!
师
:让我们一回到起者作的家,乡走纳兰性进的德园故,我们看看在作者让在乡你家到看了什么?学生
流交比(长较所,以理有整些难困)
:现师在,这的画面全样破都碎。了(书板碎)在:里,没有这语鸟花,香没有亲的细人关细切,这里在有,是…的引读…文课师
在这里:没皎有的月洁,光有没和妻相偎子一起的
温暖,那样幸的福,在里有这是的……引读课
文师:你是用自己的在在读,心这里没有在外的效踏进表没有杨柳依,依芳草,青青,这在里的只有是—一齐读《长—相》
师思:相思呀,长长相,思山一,水程一,程程长程思相。一更,风雪更,一更唤更长醒相思孩子。们,上眼睛闭,象画想面,进入诗人个那身和分心的世离界,们再次读课文。我
齐生读诗全
师同学:们长,思相,到现读在为止我,们常真切非的感受到了作那者破颗碎心的,我想到读现在你,不是该问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是会出什么冒?呢
生你:么思这念家乡为,么还要什去从呢军?
:问师得,
好,生纳性德,兰快你点家回吧,纳兰德,性为什你么不家回?呢师
我知道你想:问,兰性纳你为德么什早不回家点?
生:呢如你想回,你果要就用打仗,如果你心还着家想里,就你一心门的,思然不半路死了么怎办?
生你为什:么把想不家对人说的写话来下,老乡帮让送过去你呢?
:师孩们子,你们都过问了你,们曾知可道这些,题纳问兰德性在也自己问,就在征上徐他,还写了首一诗其,有中这几句,谁来读么读,“问君何事一轻离,一年能几别圆团。月”
读生
:师除纳兰性了德自问己,外会还有也谁会问纳兰德性
生:还深深有念他的妻子思。
:师就你那个是妻,子你来问,问个那君字改一下我,一起到一个们地方问,长亭去外杨,依柳,依子问妻“问
师:谁会问还?生:纳
性兰德的子儿,师
你:是就纳兰性德的子,你儿该君字改成什把么?
……
师孩子们:,许多许的人们多他的父亲,他的,子妻,他儿子,他的的兄弟他,的朋友想问问纳兰都性德我,们起一再来问纳问兰德—性—引读
师轻:离别呀,你然居我说轻别离我,纳兰,性德的真轻别离吗再读?长相,你从哪里体会思到纳我兰德不性是离别呀?轻
自生由全诗。读师:
想我问先我的父,你说我是轻老别吗离
?:不是,我从“生一风更,雪一更聒,乡心碎梦不成”出你不是轻离看,别而是为保家了国卫。
师我:想问还我问的爱。
生:你妻不是你,为了是保祖国卫,你离家别乡是,了到前线去为敌杀。师
:是,我何呀是曾轻别,我是那样离的重别呀,离我为康身皇帝熙一的待等,卫重我任肩,我在责如山任我不,不离得不得不别,!呀长相--,思的我离重别,的我重重的别离,这一的切切都已经化在了一长相。一起思读——学
再次齐读生
:师就这是为我么什在征途,身心故乡的原在因所在,就这为什么我的梦我破碎会,我心会破的碎原因。的为了我壮的志和想,理念思
家乡的故,就土样,化这了纳兰作德性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的程,程都是程—(—长思相)风一,更,一更,更更唤雪醒——(相思长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思)
相课……下
《长思》相案设计教【
学教目】
1标.字能正圆腔有、板眼地有读《长相思》,进诵一感步词的抒受韵情。
2.了解“风律一,更雪一更”互的手文法感,受更“在”典诗词古的中殊特情。味
3通过想象、.质、情疑诵境读,体诗验身在人征、心系故园途的矛盾心情,悟感诗人天行涯役的相之苦和相思之思。
【教学深点重】
在象想、疑和质境情读中,诵体验人诗在身征途心系故园、矛盾的心情,悟诗感人天行役涯的思相之苦和相思之深。
【学难教点】在移
情象中建构想“故”园的丰富象意,味体故园”的“文意蕴化。【教
学准】备
师教制作《长思相多媒体》课件。
【教流学程
】一、借助释注,读懂词意
一()入导
师:王在安的眼石中乡愁,那一片吹绿是江了南岸春风;而到了的张的笔籍,下愁乡成了又一写了又封、拆拆又了写家的书。那,么纳在兰德的心性,中乡愁又什么呢是?(
二读)《准长思》
结相诵合穿读讨论:插
─“更”─什为么读要声平?──
什么人得听到打更声的音更声?这些对意味着什人?么
─“风─一,雪更一”更不是是“先刮一了更的,再风了一下更的雪”的意?思师:
词读到里这你们,些什么印有和感觉象?
(三)懂读《相长》思师
带着这:印些象感觉,默读和长相《》,看看书思的中图,读插读中的注书释,想想这词首概讲大了怎的样思。意读后讨论
作者的“:身”哪在里?们是从你哪儿读出的来?(指名
多位学回生)
答:师里这着好站多同位。作者的学身哪儿在这?站些的同着就学作是者身的经的过点他,过经崇山了岭峻,经他了过小河川大,经过了山他海关,他外过了经军的营篷,帐他经过了许许还多多的地方这,就作者是身在何方。句一话作者,身在途征上。(板
:身在书途)征
:师者作“的心又在哪里?”板(书:系心园)故们是你从儿读懂哪的?
:师同们学作,身在者途征心却,故园在。它们把起来连,(在两句这上一个圆圈画)有你什么新的发、新现体的?
(会)小四结师
身在征:途,心故系。园们可以我见作想者那份矛的、盾苦、痛煎的熬感。怀情这着感情,大份家读《长相齐》。思
二、展想开象,读词出
(一)想情象上的情阕境
师:学们自由同读朗的上阕词你,们眼前的出了怎样的现画和面景情?
学(生自由言,发师教作下如想预)
──看你了到
翻山岭越画面的。
─你看─了到转辗反侧画面的
。──看到你了眺家望乡画面。
的─你看到─了雪风交加的面画
─。─你看了刀到剑影的画面。光
……(二)
自由朗词读的下
师阕如:身果在故,又园出会现样怎画的面和景情呢请同?们选学一择画面个、一种场,景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用的把它们情写来下(播。放乐、画音面)师:
可那是一能个春花开暖日的,子郊在外,在旷的空田上野……可能是几个那趣志相投的朋围坐在友起,一边一喝酒一,畅谈着边…那也…可能在是暖的灯光暖,一下家围坐在一起人喝着茶,唠家常…,那…还能可是……学生在(乐声音写话)中
学(生由自言,教发作师下预如)
──好一想幅静恬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是就老母中那手针针一入寒衣的线纳啊!
─故乡─是就妻子一那含双情脉脉眼睛啊!
的─一个─多宁么静多么、美的团圆好之夜啊
!─故─的生活园,福的幸生,活其融融乐生活。的
……(
)三对引比读
师但是,这:切一在现吗?没有有。
故园,我啊的园,故在春暖花的时开候,们我去郊外踏青、飞放筝。可在这风,里的有是──
(只指名生朗读词学)师
故:园,我朝啊思想暮故的,园明当东升的月时,候我一们起坐在围院庭里,数着颗一颗闪闪一的星星。可在里这有的,只──是(
指名生朗学词)读
:故师啊,我美园温馨丽的园,当故朋相聚的友时候我们,一起饮畅一,起高歌,时那多快乐啊么!可这里,在一切都不复这存在,的只是有──
指(名学朗生词)读
四)小(结师
面:对情此此,境纳兰不情自地在禁己的自词中大地写大了下个这人心碎让的碎”“字同学。,什么们碎?了
(生学自发言由)
:师《相思》读长到里,这你感们到了受作者一怎样的颗心?(孤、思念独、盼、破期碎煎、、熬苦痛伤、感…)…
全(学班齐生读《相思长)》三
、文互印证读,词透心(一)
疑质难
师:词读到问里,这你有什们么题问想问一问兰纳德?性
(生学自发言,由师教如作预下想)─
你为─么要什离家乡远去军呢?
──既然你这么从思家乡,为念什不早么点去呢回?
──离开你家乡已有经长时间多?了
─你在行军─途中到遇过些哪难困
?……(二)
互文印
证师:这次出行,纳性兰写下了好几德首诗。在词首《一萨蛮菩》词的,他留有中样的这词:“问君句何轻离事,别一年几团圆月?能”
:师有还谁想也样问这一诗人?
问在答回穿插中境诵情读:──长
外亭杨柳,依依,怨的哀妻深情地子问他──(读此齐句)是,但圣旨铁定君命难、违
呀!只我能──齐(读:山一程水,程一身,榆向关畔行)
那──古道,芳边萋草萋,伤感朋的友情地深他问─(齐─读句此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男是子的汉想理呀我!能只──齐(:山一程读水,一程,向身关那榆行)畔
──月下,秋风瑟光瑟孤,独纳兰性的德情深地自问──(己齐读句)此(
)回三归文
课:师兰性纳真的轻德离别吗?读《再长相思,》心体会。用(
四小)结
师:就样这纳,兰德性自将己对故的园无思限念依恋写进了这和首感人肺腑《长相的》思中。师
引山一程:,水程,程一都程─是
─读生长:相思。
引:风一师,雪更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园故爱,祖,国字化字作──
生:读相思。长
设【计思】路
一、语课程具有整体文的性点
遵循这特一特,本点课学教努力在合上做整文。三章维标目整要合,程资课要源合,教整方学式要整合在整,合提中课堂高教学率效全,面升学提生语的文养素。二
、语课文程具情有感的特性点
循这一遵点特本,课学教力在情努上下感夫工。学生在形让象感中知入情在咀嚼,品味悟中,情展开想象在融中,在情互参文读中情升
。、三语课程具有文文性人的特点
循遵这特点,一课教本学努力做引到领值、传价承文化。诗词古民是精神族文化的要重载,而其本身又体一是种特的民族独文化本课教。引领学学融入这种生化,从文洗涤而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评点】
教师设的计思虽寥寥路几,条既却现体了文语科学的点特,体又了现教师语对文教学的识认深度不愧是,居临下高,站在语课程最本文的高度进行教质设学计更。可为贵的是,全这新理念的就像一文章的“魂”,篇紧紧系地住课教学的每堂个一环。节
学目标抓住了古教文诗情的味和,又从学生实际小发,出移以想情、象疑质情、诵景读多种等学方教,法导引学生验感体、入境动情悟。
学过教程扎实扎实步步,为。营一个第环,节通过助注释、观看插借图、插诵读穿、心默读和教静精辟师的拨点,领引学走生进作所者处征程的初,步受感者作矛、盾苦痛、熬的感情。之煎后,师充分教动学调生的象想空,精间心设,计过通声情同构出征中的艰程辛和故其乐园融的融逸安活生引,发学生作者此对刻盾矛情的心进一步受。再感通教师过诗一般语言的和调情,鲜明对比用而层层又进的引递读,学使和生作思者到几乡近碎破的心灵撞碰,使学自生走进了作者然心的灵,至心以心
相印、感极悟深。
充满情画诗意、的字荡漾激情的、敲字击学生灵心的文印互证节环的设计,课使
堂教令学生陶学醉再加上教。精师设心的计板,书然使学生自诗文认对的高度陡然提升,识家利益国个和利益孰重孰轻人自就在内言。了不仅体这了语文课工具性和现文性人高的统一度也,分充展了示教深师厚文的底蕴和学教艺学的术华。
才
范文四:长相思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缘景明情,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清代有一位满族词人,其词颇具李后主遗风,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王国维曾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一人”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2.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途中写下《长相思》。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解题: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的别称。2那畔:那边。指关外。3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4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5聒碎:搅碎。聒,嘈杂。
——山长水远,我朝着山海关那边前行;夜深了,成千上万的军帐中依然亮着灯。 ——风刮雪飘,风雪声吵碎了我的思乡梦,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四、重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四、上阕分析
字词背后的画面中你们看到将士们身在何处?
(1)从哪知道的?读。(身向榆关那畔行)榆关就是——(山海关)
(2)身还可能在何处?(高山,大河。)从哪知道的?读!(山一程,水一程) 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啊?(崇山峭壁,飞流湍急、)
“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
“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
上片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作者的思乡的幽怨之情?
如果说到“灯”。帐营的灯火映照着作者的相思。但这个字还不够表达出幽怨。 学生找到“身”,仅为身向,心理并不想,身不由己,心不情愿,一个身字既写出了前行的方向,也写出了对故园的依恋。故园渐行渐远。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神情,此时的步伐?
诗歌非常讲究相互关联,前后照应。我们体会作者此时的身不由己,此时的肝肠寸断,我们往前看“山一程,水一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除了遥远艰辛,还能读出什么?身不由己,却还要一程山一程水,什么心情?(一程,一程:叠用两个“一程”,来形容“山水”,一段山路,一段水路,“行行复行行”,突出了路途的曲折修远和行程的艰险辛苦。不止有艰辛,还有无奈,愁苦,厌烦,度日如年)
(3)身还可能在何处?(帐篷)读。从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历了山山水水,劳累了一天,本应该是帐内每一个人熄灯早眠,可是每个帐下的人儿,无法入睡,仍然点燃着灯火,此时的这灯,照的不是光明,照的是帐内人儿的心情。
“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4)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遥远边塞,荒无人烟,狂风怒吼,暴雪纷飞!将士们跋山涉水,艰难前行!此时,你的脑海里一定浮现了一幅幅将士们塞外行军的画面!
现在,带上你看到的画面,带上你内心的感受,再来读一读上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5)小结:将士们在高山、在大河、在帐篷里、在去山海关的路上,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总而言之,他们——身在征途。(板书:身在征途)
五、下阕分析
“夜深千帐灯”这盏灯,还没有熄灭,为何?
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旅途的劳顿,生活的枯燥,都不能让作者马上入睡。你听“风一更”,你看“雪一更”,风雪交加,声音嘈杂,身寒意冷,外面吵得这样了,这是外表,“风一更,雪一更”是导致梦碎、心碎的直接原因。“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一更一更就是在绵亘时间,狂风暴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
睡不着的根本在哪里?“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
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这聒噪了一夜的风雨,这让作者数着分分秒秒的时间挨过一夜的风雨,彻底不能让作者入睡,更无从谈梦,让作者想在梦中与故乡一聚的愿望也变成了妄想。搅扰了梦回故园,故而梦碎心碎。因为作者正强烈的思念着故园,所以此时的风雪就显得极为不识时务,哪怕风雪没有这么大没有这么久,打扰了作者的思绪,作者都会认为是聒噪的。但同样地风雪放在故园,无需思念的故园,再大的风雪,也具有风花雪月的意味。
“聒”字,看看这个“聒”字的字形,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耳朵旁边有舌头说话,很吵,很嘈杂。)
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
“碎”字:因为聒噪的风雪声,让作者梦回故园的期望破碎,让作者的心也破碎,碎了梦,碎了心。 这心不在这儿,在哪里?“故园无此声”。心系故园。 “故园无此声”是导致梦碎、心碎的根本原因。“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末一句“故园无此声”,使得浓烈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也引起人们对故园声音的好奇。是什么声音让作者深深牵挂,念念不忘?是妻儿的娇声软语?是故园柔风细雨的呢喃?还是门前山山水水的静默?一天劳顿的行军之后,依然使诗人在夜深之迹辗转反侧,难以入寐,一切大胆的猜测与想像都不为过。
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自由发挥: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可能是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可能是晴朗的天气下,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一个“无此声”,真是“于无声处胜有声”。这首词将写景、叙事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难道只有作者一个人思乡吗?
是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将士的思乡之情,所以这首词才会让人觉得壮美而浓烈,读来荡气回肠。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下阙。
故园无此声,句号,诗词结束了,但感觉是戛然而止,作者还有许多想说的话,都留下了那无声中。既说无,自然暗示着有,对于纳兰性德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来
说,故园有的东西太多了,温暖舒适的床,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你们觉得这些会是牵绊作者内心的东西吗?那么,你们认为属于故园,又最牵绊着作者内心的应该是什么?
河传(zhuan)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当年最值得回忆的只是 柳丝,花枝,蝴蝶,春光绚丽
《浣溪沙》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这两首词,你觉得在纳兰性德的性情中,他最倾心的是怎样的生活?悠闲,自然
正如徐志摩对纳兰性德的评价: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时,最值钱的是阳光,最不值钱的是时间。我想在那个有着垂柳,花枝,蝴蝶充满阳光的庭院,那些相守相望,互为知己的寻常日子里,时光缓慢的流逝,而幸福满溢。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个二十几岁,出身于官宦豪门,又受皇上重用的人,为什么没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呢?
1、性格向往自由,侍卫,对于他来说如同身处网笼,他曾在一首律诗中把自己比作穿着金衣的黄莺鸟,栖息翠幕之中,但却羡慕着自由的飞翔。
2、与父亲有关,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为代表。纳兰明珠,可以说是八面玲珑,非常会钻营,最擅长讨好迎合皇帝。在坐到内阁大学士后,纳兰明珠更是挟功自傲,开始“擅政””。对于父亲的恶迹,纳兰明珠知道得非常清楚。但这位长子,这位“性至孝”的词人,除了失望,除了逃避,什么也不能做。那些雄心壮志早被污浊的官场撕得粉碎。
3、伴君如伴虎,皇上最忌讳身边的人太聪明,能猜透自己,而纳兰性德却偏偏是一个心思极度敏感之人,天天处于生命的煎熬中,没有片刻安宁。
所以,他选择了放系,放系人人羡慕的前程,逃避到闺阁红楼中,在最平淡的生活中寻求心得安宁。
这就是纳兰性德,一个对爱专一,对情执着,至情至性的翩翩公子;一个背弃名利,背弃污浊,至真至诚的真情才子。
小结: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山的阻隔,水的阻挡,那就是:山一程,水一程。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亲赴赶往山海关的行程,那就是:身向榆关那畔行。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夜景下塞外营帐中的灯火,那就是: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风雪交加的凄凉之音,那就是:风一更,雪一更。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辗转反侧后的难眠心境,那就是: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是众多征夫对故园无此声的久久回忆。
范文五:《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诗词并了解诗词大意。
2、体会并学习抽象变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品味作者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钱塘江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师问:这首诗是谁写的?(白居易)对,那你对他有何了解?
2、生答
琶行》《长恨歌》 白板出示白居易生平介绍。
3、后师补充述:香山先生不仅擅长写律诗也擅长写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板书:《长相思》,我们知道诗分四种:吟怀诗、咏史诗、边塞诗、三水田园诗、词也一样有种类,词最初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来说,定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载,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通过跟音乐的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录”,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 2、中调 3、长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就给它们起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长相思--就是词牌名)(白板书示:长相思)。
二、讨论学诗的方法
师:你们怎么学诗的?
学生答:先把要学的诗意思弄清楚,接着根据诗意想想诗给我们要展现出怎样的意境 ,再理解整首诗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看看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三、师总结归纳
(明诗意、想画面、寻主旨、析技巧),
四、那下面我们就按这个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师问:相思是什么意思?(思念),长相思是什么意思?(经常或长久的思念)请一位同学朗诵一遍这首词,点评,集体读,这首词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呢?(低沉哀怨语气朗读)
赏析:按方法学习这首词
明诗意
1、问“月明人倚楼”中的倚是什么意思?(靠)这句中人指谁?(词中的妇人),对白居易写的是一位妇人,李白看到了明月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故乡,苏轼在中秋望月想念自己的弟弟,因此写了著名的词《水调歌头》,那皓月当空中的妇人靠在楼的柱子上,她在想谁?想自己的丈夫.哪词的一开头就写了她想丈夫吗?没有。写的是什么?水 ,对写了汴水,泗水,汴水悠
悠的流着,泗水悠悠的流着,她的心要跟着河水去到哪里?(瓜洲)妇人的心也要跟着河水去到哪里,瓜洲,对,一齐来到瓜洲,来到瓜洲她好像看到了什么?(吴山)似乎看到了江南一带的山,那山好像非常理解同情她,山也像愁痕点点,那妇人的心为什么要随着河水走呢?发挥你想象的翅膀. (她的丈夫肯定是坐船往南走的)所以夜深了,妇人还倚楼而望,她为什么倚在楼上望水面久久不动?你可以从词中找到信息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哦!她往南看是想看她的丈夫哪天坐船回来,她盼望丈夫赶快回来,多么深情、多么感伤,(汴水流、泗水流)然而那不过只是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妇人只能倚楼而望?回忆往昔欢乐未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这种思念这种对丈夫离别的恨只有等到他归家的时候才罢休啊.那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 白板出示诗意
2想“月明人倚楼”?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板书:想画面)(在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下一个妇人愁容满面,靠在楼的柱子上望着远方,盼望丈夫归来),师总结:(脉脉流水,月明之夜独倚高楼,望夫归)
她盼望丈夫赶快回来,多么感人、多么深情,长相思啊长相思真的只是写妇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吗?还有没有其它之情在其中,(有)丈夫不归的怨恨,你从哪里看出来?(从词中的两个恨子看出来的)对,整首词不仅有对丈夫的思念,更有对丈夫不归的怨恨之情,整首词表现什么样的主旨?板书:寻主旨 对丈夫不归的思念及怨恨之情。那我们再带着这种情感把词再读一遍。出示白板
五、析技巧
1、为了表现这种对丈夫不归的思念及怨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或技巧?生:用了叠词 悠悠 以水喻愁
师:古人用水喻愁,词开篇用“汴”“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又暗写出少妇丈夫外出汴水泗水向南行,少妇的心也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踪飘然而去,一个“愁”字既写出了人的愁苦如山之多,又写出了山也因人之愁而愁,“悠悠”二字,意指水流更增添了愁思绵长?全词似恨写爱,构思新颖,是一首抒发归怨的名篇。
六、补充:长相思,一般来说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表达寂寞盼归的心情,但这首词是白居易所写,白居易倒是唐代有名的风流诗人,有人说这首《长相思》是香山先生追忆过去的风流,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这首词到底为谁而作?白坛上也有很多说法,其实香居先生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就是他的侍妾樊素,樊素善歌,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居易先生在诗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也表达了他的情感吧。
七、背诵、默写
八、小黑板出示小练习。
九、课外迁移,白板出示
课后反思:放飞孩子的想象,可以激起更多的创作火花,这句话在进行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受益匪浅。对于学古诗,学生已经惯于读读写写说说诗意,教学<长相思>>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的两处想象,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相思的苦,妇人的愁,加强了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挥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相思的诗句:《相思》赏析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