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建立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
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受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的深刻影响,作为哲学家,其思想体系当然要把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概括进来。在自然界,不同时期,发展出不同物种与生态。而社会形式也是不断地发展,这些都是促成概念形成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自然扩展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不足的地方,马克思没有发展处历史圆满的精神。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这个概念已经是自然界以及社会形式演变的最高的概括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及意义
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
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
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
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
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摘要: 《列宁选集》,1960年、1975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范文二:初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作者:宁伟
来源:《智富时代》 2015年第 04期
【摘 要】本文通过从现实否定了黑格尔哲学出发,初步分析,得出了正是马克思改变世 界的理论指向,将人的自由的解放从思想转向了实践、从孤立的个体走向了处在社会关系中现 实的感性的人,结合了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两大传统完成了理论转型,找到了一条自由和解放 的道路。
【关键词】理性;意识;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一种哲学观的转变,这一转变,用马尔库塞的观点就是:“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转变,从各个方面来看,是趋向一个有本质区别的真理秩序的转变 ” 、 “ 马克思理论的所有的哲学概念都是社会和经济的范畴,然而,黑格尔的社会和哲学的范畴都 是哲学的概念。 ” 这个观点未免绝对了一点,但是,却指出了在如何实现人的人的自由和解放 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在政治哲学或社会哲学基 础上,是一种从黑格尔的历史理性走向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之后,出现了许多的 哲学家,如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克尔凯郭尔等,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实现进行了不同的 探索,但是,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产生了持续重大的影响。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力一方面与他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有关,也与他 自己的理论探索有重大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的指向 “ 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 ” 。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在法国启蒙运动的指导下发生的,资产阶级在 “ 自由、平等、人权 ” 的鼓舞下推翻了封建统治,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理想。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的影响是两方面 的,一是让人们看到了启蒙思想中理性作用,是能够在现实中实现的;二是让人们看到通过暴 力的行动改变现实状况。这两种影响在哲学家那里都有体现。一些哲学家 “ 对法国大革命的向 往,就只剩下对其理论原则(理性、自由、人权)的赞颂;它的革命行动和革命成果,就只体 现在抽象思维领域; ” 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也使德国激进知识分子要求把思想变为行动。
黑格尔属于前一种,他认识到 “ 人类开始根据他们自由的合理的思维的要求,而不再是根 据现存的秩序和流行的价值观来组织安排现实。 ” 黑格尔的早期哲学有一种从 “ 主体间性理 论 ” ,通过考察人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如何达到一种包含着特殊性和差异性的有机的共同体; 后期黑格尔转向了意识哲学,通过说人的主观精神是如何达到绝对精神,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 由和解放的。按照理性支配现实的原则,个体将借助于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由低级到成熟 形式的社会结构,最终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黑格尔突出了劳动和市场的作 用。也就是黑格尔的哲学理论最后指向了社会领域,按照他的理性批判的设想,按照启蒙思 想,也就是理性来安排组织的社会生活最终将在精神和社会生活中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但是 如同马尔库塞指出的是,无产阶级的出现,表明了这种在哲学批判基础上的政治哲学或社会学
范文三:马克思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产生
马克思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的产生
摘 要:马克思的国家观直接来源于黑格尔。《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从而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一、《莱茵报》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国家观点总体上带有黑格尔色彩。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理性法”思想,认为国家应该超越各个等级的利益,实现普遍的理性。同时,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得他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怀疑。马克思认识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国家中占有支配地位,国家成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占支配性的阶级“把自己最有限和空虚的形象宣布为国家活动的范围和准则”,此时,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的情形。
马克思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得出结论,国家在现实中并没有成为普遍利益的代表者,而是成为了私人利益的工具。正如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谈到,"国家权威变成林木占有着的奴仆。整个国家制度和各种行政机构的作用都应该脱离常规,都应该沦为林木占有者的工具;林木
占有者的利益应该成为左右整个机构的灵魂。一切国家机关都应成为林木占有者的耳、目、手、足,为林木占有者的利益探听、窥视、估价、守护、逮捕和奔波。"由此,马克思根据他的经验认识,得出结论:物质利益决定国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是由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事实所表明的,但是由于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总体上没有摆脱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影响,他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国家理念的异化,只是对国家本质的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当中去。这一时期产生的苦恼,对国家和社会关系认识的矛盾促使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从理论上进行反思。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界定
马克思退回书房后,研究了近2500年的欧洲主要国家的社会历史,写下了《克罗茨纳赫笔记》。它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内容来展开。“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证明这一点的却正好是非理性的现实性的矛盾,这种非理性的现实性处处都同它关于自己的说法相反,而它关于自己的说法又同它的本来面目相反”,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这一时期,“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马克思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近代思想史上,黑格尔是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独
立出来的第一人,“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黑格尔这样论证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逻辑。他认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家庭的原则是“爱”,它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家庭存在的缺点是抑制了个人的特性,所以它必然被市民社会这一较高的阶段所取代。市民社会的原则是“利己”,市民社会的发展只顾个人自己的权益,因而容易产生一些社会弊端问题。市民社会将被国家所取代,“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国家体现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统一,国家包含了家庭和社会的优点,超越了二者的局限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从理念运动的角度来阐释国家问题,而不是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来真实的还原国家的产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前提。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借助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费尔巴哈谈到,“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辩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不掩饰的、纯粹的、明显的真理。”他认为,存在是主词,思维是宾词,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首尾颠倒。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的这种方法,提出"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理念当作主体,而把真正的现实的主体??变成了谓语。而事实上发展却总
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由此,马克思直指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前提,指出现实的东西取代观念和理性的东西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三、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提出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国家和社会二元化理论。在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然经济是城邦的主要经济支柱,商品经济不发达,市民社会没有取得脱离于政治国家的独立地位。在中世纪,封建庄园是中世纪的社会基本组织,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实体。”旧的市民社会直接地具有政治性质,就是说,市民生活的要素,如财产、家庭、劳动方式,已经以领主权、等级和同业公会的形式上升为国家生活的要素。它们以这种形式确定了个人和国家整体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完成了分离。
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的二元分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区别:市民社会主要指经济领域,国家主要指政治领域。市民社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经济活动场所,国家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并且国家最终要回归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中,市民社会起决定作用,已经意味着社会把国家的权力重新收回的历史性方向。马克思对此讲到,"把靠社会供养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取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至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加之对《克罗茨纳赫笔记》中大量历史材料的考证,完成了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界定,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范文四:林毅夫: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中国经济|林毅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经济
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 林毅夫
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总是很复杂,怎么来认识?我认为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来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差异。
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中国经济
要提出新的理论必须要有扬弃,也要有继承。中国经济学界如果要推动中国自己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怎么来进行?我认为,首先必须以中国的经济现象为理论创新的来源,其次,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差异,第三,在研究中要采用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和范畴,这样才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交流沟通。
首先,新的理论总是来自于不能用过去的理论解释的新现象。如前所述,中国的发展和转型中的许多现象不能简单地用现有的主流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学界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现象背后的道理,不能看到一个现象就简单套用现有的理论。需要自己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道理,自己构建理论来解释,这样提出来的理论才能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其次,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总是很复杂,怎么来认识?我认为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从长期的历史发展经验总结出来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发展阶段不同,关系经济运行的各种制度安排、组织、价值等上层建筑也就不同。
现代的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总结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把发达国家的上层建筑作为暗含的前提,就像姚洋院长在今天上午的开幕致辞中所指出的,没有看到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的结构差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则明确地提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阶段不同而必然有结构差异,中国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和现象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结构的差异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第三,为什么我主张采用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和范畴来进行研究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只有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出来的成果才能够跟学习现代经济学的学界交流、沟通,才能让他们了解、认识、接受中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理论,否则中国经济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别人看不懂,也就不可能认识、接受。对国外是这样,其实对国内也同样,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大学开设的经济学课程不是直接翻译自国外大学通用的教科书,就是根据国外大学的教科书来编写,学生学的是西方主流的范式,如果不是用同样的范式来做研究,取得成果很难被理解和接受。
二是,在一定的结构下经济怎么运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非常少,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研究的主要是为什么一个社会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转变的道理,但是,马克思主义欠缺在一个阶段里经济怎么运行的研究,而这正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所以,在借鉴现代主流经济学时不仅要借鉴其研究范式,还要参照其研究范畴,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怎么运行。
要根据中国的现象来提出新的理论是我在1988年发现不能用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来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以后就认识到了,中国的前提条件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在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时要以中国的现象为研究的对象应该不会有多大的争议。但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主流理论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范畴如何结合在一起来推动中国的经济理论创新?我认为结合点是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的要素禀赋和其结构。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到底由什么决定的呢?实际上跟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产业有关,如果这个经济体的主要产业是土地和劳动力都密集的传统农业,或者是劳动力很密集的轻加工业,这样的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不仅生产力水平低,而且,这样的产业也决定了资本跟劳动的关系。
首先,这样的产业资本使用的非常少,雇佣的劳动非常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非常低,在温饱线上挣扎,资本拥有者比较富有,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就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这样的产业生产力水平高,而且,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当中资本使用非常多、劳动力相对少,使用的劳动力通常需要高人力资本,其收入水平高,自我保障能力强,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控制是小的。
但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国家以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或以资本密集的产业为其主要产业,是因为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要素禀赋和其结构不一样。在一个落后的国家一定是自然资源或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是资源相对密集的就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跟资本的关系就像前面讨论的。
反之,到了比较高的发展阶段,资本积累多了,劳动力变成相对短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生产力水平高,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也如前所述。
为何一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决定该经济体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是因为只有一个经济体中的产业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多寡和其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相一致,这个产业中具有正常管理的企业要素生产成本才会最低,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具有自生能力,也就是才能在不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下获得社会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的能力。
自生能力的概念是我在1994年和蔡昉、李周合作出版的《中国的奇迹》中开始使用,并在1999年和谭国富合作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政策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软约束”一文中正式定义的概念。
这里我强调一下,现在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范式是马歇尔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中搭建起来了的。当时为了搭建这个框架,他做了很多简单化的暗含假设。这些简单化的暗含假设包括没有交易费用,信息是充分的,信息都是对称的等等。
在马歇尔之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相当大部分是将这些暗含假设放松,例如,科斯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而发展出新制度经济学;斯蒂格勒引入了信息不充分,信息的收集需要费用,斯蒂格利茨、斯宾塞和阿科尔洛夫等引进了信息不对称而发展出信息经济学。
仔细想起来马歇尔还做了一个暗含的假设,就是一个经济体中的企业都有自生能力,只要管理正常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就可以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但是,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如第一节中讨论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由于所在的行业违反比较优势,没有保护补贴是活不了的,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发展和转型问题时把自生能力的概念正式引入,这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的一个扩展。
提出一个经济体在某个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这个经济体在该时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该产业决定该经济体在那个时点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由此决定合适的上层建筑的观点。也同时扩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分析了经济基础如何影响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如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张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相适应,但是马克思没有讨论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现代经济中是由何因素决定。
所以,提出在现代经济中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由该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决定,也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现代经济的运用上的一个贡献。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范文五:郑州大学马克思老师给资料4历史唯物主义
167.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之所 以 长 期 占 据 统治 地 位 , 其根 本 原 因 就在 于??。 (C )
A .政治因素的作用 B.认识论的影响 C .生产方式的落后 D.阶级立场的限制 16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 够??。 (D )
A .科学地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
B .科学地说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 .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 性作用
D .恰当地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 物质原因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6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 在??的对立。 (A )
A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得??。 (C )
A .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 .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 .真理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得到了 充分证明
17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在于是 否承认??。 (C )
A .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 (B )
A .精神生活的总和
B .物质条件的总和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 .社会环境
173.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存在” ,主要是 指??。 (D )
A .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17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这是??的观点。 (D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唯心主义
C .社会达尔文主义
D .具有合理因素的历史唯心主义
17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 史活动是??。 (B )
A .吃穿住行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社会交往活动
176.使人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 的基础是??。 (C )
A .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77.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 是??。 (B )
A .人类自身的存在 B.人类的劳动实践 C .生态平衡 D.科学技术
178.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二者同 时都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C )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类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79.??的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 展史的钥匙。 (C )
A .生产关系 B.社会意识
C .生产劳动 D.阶级斗争
180.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 历 史 , 归 根 结 柢 是??。 (B )
A .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实践活动所汇集起来 的总和
B .社会劳动发展的历史
C .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
D .不断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存欲望的 历史
18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 是??。 (A )
A .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 .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8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 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 .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 值的真正源泉
D .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 质财富
183.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C ) A .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184.首要的生产力应该是??。 (C ) A .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 .生产者 D.劳动资料
185.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 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就是??。
(A )
A .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系统
B .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C .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
D .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以及自然资源的多 少
186.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或者说客 观尺度就是??。 (B )
A .对劳动对象的改造程度
B .生产工具技术的水平
C .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D .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18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 (C )
A .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18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是因为它??。 (D )
A .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 .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C .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 产力
D .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
189.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科学、 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 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D )
A . “科学—生产—技术”
B . “生产—技术—科学”
C . “技术—生产—科学”
D . “科学—技术—生产”
190. 所谓 “生产关系” , 实质上就是一种??
关系。 (D )
A .政治 B.思想 C.血缘 D.经济 191.生产关系的最基本方面是??。 (A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 .产品分配方式 D.消费关系
19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在于??。 (B )
A .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
C .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
D .新阶级的萌芽已经在旧社会的内部形成 了
19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 志,是看它??。 (C )
A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D .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公平
19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从辩证法范畴的 角度衡量,属于??。 (D )
A .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 .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195.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广义上就是指 ??。 (C )
A .生产关系 B.社会的民族构成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 19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 面。 (C )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197.经济基础就是指??。 (A ) A .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所有 生产关系的总和
B .某种单一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
C .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D .前一社会残存的经济成分和未来社会经 济制度的萌芽
198.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C )
A .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99.社会基本矛盾指的就是??之间的矛 盾。 (A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 .公有制和私有制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 化
200.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C ) A .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201.地理环境是??。 (D )
A .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B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C .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D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 是通过??来实现的。 (D )
A .人们的思想观念
B .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
C .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0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 ) A .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 204.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主要成分 是??。 (B )
A .警察 B.军队 C.法庭 D.监狱 205.国家的本质就在于,它是??。 (B )
A .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
B .实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C .防备、抵御外来侵略的政治共同体
D .推动社会进步、凝聚民族精神的力量源 泉
206.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主要根据, 就是??。 (B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B .国体 C.政体
D .领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以及综合 国力的强弱
20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 (A )
A .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的状况
C .生产力 D.科学技术
208.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部 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A )
A .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209.在社会的“上层建筑”系统结构中, 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的??。 (B ) A .政党与军队 B.政治法律制度
C .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
D .宗教观念和道德规范
210.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结构的划分中, 国家应属于??的范畴。 (D ) A .意识形态 B.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211.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是该社 会的??。 (A )
A .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状况
212.在理论上确定一种社会形态的根本性 质的依据,主要是看它的??。 (B )
A .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情况
D .上层建筑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21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的、决 定性的力量,乃是??。 (A )
A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 .科学文化的发展
C .生产方式的进步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214.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 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 示了??。 (D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 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特定的顺序性
D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要求产生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
21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是??。 (A )
A .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意识形态
216.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 结柢是由??的原因引起的。 (B ) A . 政 治 B.经 济 C. 精 神 文化 D .科学技术
21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 ) A .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 C .生产力 D.科学技术
218.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 是以??为动力的。 (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
C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 .社会物质文明形态的进化
219.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 尔贝斯、 拉斯贝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 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 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
害”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20.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的 矛盾。 (D )
A .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
B .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
C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1.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 A .生产力的发达 B.经济制度的公平
C .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 .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222. 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C ) A .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223.社会分裂为不同的、相互对立的阶级, 主要是由于??。 (C )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
B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管理者和劳动 者之间的分工
C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 有财产制
D .不同的民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习惯
224.对阶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们??。 (C )
A .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的分工角色
B .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政治态度
C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的 经济地位
D .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素 养上的差异
225.在阶级社会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 的思想,往往就是??的思想。 (A ) A .统治阶级 B.被统治阶级
C .反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D .超越阶级局限性
226.阶级斗争是??动力。 (D )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B .阶级社会发展的唯一
C .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
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
227.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就表现在它是 推动??向前发展的??动力。 (D )
A .一切社会形态??根本
B .一切社会形态??直接
C .阶级社会??根本
D .阶级社会??直接
228.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 (B )
A .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
B .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 .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程 度
22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就在于它??。 (D )
A .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
B .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 .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
D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3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只有 通过??才能实现。 (A )
A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 .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共同发挥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231.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最集中、最直 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
是??。 (A )
A .政治法律思想 B.科学技术
C .道德 D.宗教
232.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 形态范围的是??。 (D )
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 .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C .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233)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所决定的。 (B )
A .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B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C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
D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渴望
233.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 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
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表明,??。 (C )
A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动 力
B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力
C .改革开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
D .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 于改革开放
23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 过程,这个观点是??的观点。 (D ) A .辩证法 B.机械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235.“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是自然历史 过程” ,这一原理的含义就是,??。 (D )
A .社会发展史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 响
C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 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
的规律性
23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 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 是??的原理。 (A )
A .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
B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37. 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同??完全一致。 (D )
A .所有人们预期的目标都
B .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
C .大多数人的愿望
D .任何人的愿望都不会
23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 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人民群众??。 (D )
A .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D .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39.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
历史的“剧作者” ,这是??的观点。 (C )
A .历史唯心主义 B.折衷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循环论 240.所谓杰出人物,就是指??人物。 (D )
A .各阶级的领袖
B .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
C .同情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的
D .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 241. “杰出人物”之所以是杰出的,就在于 他们??。 (D )
A .具备着普通人身上所没有的优良品性
B .能够创造出常人所望尘莫及的惊天伟业
C . 能够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去扭转乾坤、 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
D .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能 够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
242.“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 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 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A )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 展中的作用
24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 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 法是??的观点。 (B )
A .历史宿命论 B.历史唯物主义 C .机械决定论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 24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 坚信??。 (D )
A . 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 . 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 .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24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D ) A .纯粹是偶然的 B.纯粹是必然的
C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D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246.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二者之间关 系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B )
A .这是个人主观理想与社会现实目的之间 关系的问题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 社会价值
C .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两者以相互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 247.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 因素,是看他??。 (D )
A .职务的大小 B.社会地位的高低
C .向社会和他人索取回报的多少
D .对社会和人类所做贡献的大小
248.人的本质就在于,??。 (A ) A .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B .它是遗传素质和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 果
C .人具有意识的能动性
D .人能够自觉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