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楚辞.渔父》中渔父形象的探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生存选择”这一板块里收录了《报任安书》和《楚辞?渔父》两篇文章。编者试图借助司马迁和屈原两个人物形象来阐明“以生践志”和“以死明志”这两种中华民族伟大的生死观。《楚辞?渔父》一课教学中我在明确了屈原这个坚持理想、舍生取义的强者形象后,学生对文中反复出现的渔父形象产生了兴趣:一个普普通通的渔夫?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抑或仅仅是屈原心中另一个“我”?……面对种种疑问,我们通过查资料后首先发现对于此文的作者众说纷纭:东汉《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说:“《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①;当代文学家郭沫若则认为:“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②针对《渔父》作者的不同观点,我们对渔父形象大致提出如下几种设想:
一、 如果此文为屈原本人所作,渔父则可能是屈原心中另一个“我”。
《渔父》中的渔父可能是屈原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理想遇挫后,他内心存在着矛盾的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著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在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对于这两种声音,作者以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我们如果这样来理解这篇作品,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此外,《渔父》完全可以和《离骚》《卜居》对照来读。例如:《离骚》③的第二部分用回车复路的情节(原文:“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译文:“好在迷失方向还不算太远,掉转车头,我依旧踏上原来的水驿山程。”)以表现诗人退隐自全的意识;用女?劝告的情节(原文:“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译文:“世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营私,你为什么连我的话半句都不愿听?”)以表现诗人随俗沉浮的考虑。以上内容就表现出屈原思想上曾有过的动摇和矛盾。此处《渔父》正是用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自设问答的方式,集中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矛盾的状态。但是最后他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是自沉汨罗,以此表明对于自己理想的珍爱,对于自己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著!
二、如果此文为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所写,则可能分为三种情况分析。
1. 景仰屈原的为人,而将渔父作为屈原的反面陪衬,一个世俗普通的渔夫。
渔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打渔的,有那么一点知识文化,在凡夫俗子的眼里,腐朽糜烂的生活是种享受。他就劝屈原不要太过认真,有享受时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番。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文中两处渔父的语言得到验证。
一处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此句译为“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著,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从以上加点的字词我们可以发现渔父对“圣人”的理解,对屈原“浑水摸鱼”的建议,对屈原行为的比较对象“众人”,层次、境界都不算高。
二处是渔父在离开屈原时唱了这么一首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根据史料记载这是一首流传很久的楚地民歌(《孟子?离娄》篇中称之为《孺子歌》②,此处很符合渔父打渔的身份。
由此可见,文本叙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是偏向于屈原的。其目的完全是为了以一个世俗普通的渔父形象来彰显(反面陪衬)屈原崇高的人生理想。正如宋朝洪兴祖在其《楚辞补注》中所说的“假借问答以寄意耳”。
2. 秦汉时代,两种典型人格的“平等对话”中,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
《渔父》一文不妨看成后人结合秦汉时代思想现状,编造出的一个“寓言”式的故事,借助虚构的人物、场景表现两种典型人格的“对话”。文章没有单一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父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此文通过对比把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格比照、衬托得十分鲜明清晰。从这一点上,我们说,渔父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文章结尾写到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唱起《沧浪歌》,“鼓?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充分体现出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它与屈原主张并身体力行的积极用世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正如上文已经提到过的,由屈原和渔父的对话所构成的寓言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相对立的,是各自说各自的道:渔父没有能够说服屈原与世推移,屈原最终自投汨罗江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3. 否定屈原的投江,而将渔父作为正面形象,一位顺应时代的智者。
在先秦时就已形成的政治清明则仕、政治昏暗则隐的传统观念,因此面对屈原毅然赴死的做法,前人非议颇多。如:班固谓露才扬己,忿怼沉江。刘勰谓依彭咸之遗则者,狷狭之志也。扬雄谓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④同样,河北大学教授熊任望在其《楚辞探综》⑤中也对此提出相同看法。他分析道:“莞尔而笑,鼓?而去”是一种轻蔑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所唱《沧浪歌》,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自守。作品写渔父歌唱而去,不理屈原,其倾向已经够鲜明的了,末了又赘上一句:“遂去,不复与言。”从修辞上看,这是完全不必要的重复,把很“美”的结尾给破坏了。其实,这里正体现出作者的用心,以强调不屑与屈原继续交谈,来加深对渔父的刻画和肯定。
参考文献:
①洪兴祖著《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马积高、黄均著《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③黄寿祺、梅桐生著《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④《历代诗话论作家(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熊任望著《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兴化市第一中学;225700)
范文二:_渔父_形象的文化意义
2006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v 12006No 16
第6期(总156期)
“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
李明珠
【提 要】“源于道家《庄子》一书。“, 而其要义是对心灵的关怀与探索。“, 对提升人生境界有重要的, 其文化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理解。应重视。
【关键词渔父” “垂钓” “渔父”文化 真朴 心灵关怀〔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2952(2006) 06-0061-06
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 就是“渔子》、《楚辞》皆有《渔父》篇。两篇同名的一文、
父”文化。“渔父”文化包含“渔父”艺术形象及一赋皆出现在战国时期, 它们都塑造了一个超俗
其钓台、垂钓意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山水、风尚、高人、悟道哲人的渔父形象。两篇《渔父》尽管观念等等。文学作品中诸多歌咏渔父、垂钓的诗表达的思想不尽相同, 但都借渔父形象表现了一词文赋, 绘画中的渔父图、垂钓图, 遍及全国各种批判的、超越的、趋道的思想, 渔父是清醒者、地的各种钓台, 诸如濮水钓台、严子陵钓台等等, 探索者也是启蒙者。两篇《渔父》塑造的“渔都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具体显现。尽管在艺术作品父”, 开创了中国“渔父”文化。中时常出现“渔父”形象, 山川之中有许多钓台, 《楚辞?渔父》中渔父点化屈原的话语“沧这些形象或成为积淀深厚的文化符码, 形成文学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艺术中独特的意象群; 或形成风光独特的人文景濯吾足”, 凸显出渔父顺应自然, 不偏执僵化, 超观, 构成山水、旅游文化, 但是“渔父”形象的越外物, 淡泊宁静的性格。这种“不凝滞于物, 文化意义, 却是长期被忽视, 未被深入思考研究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 与《庄子》“与时俱化”,
①的一个问题, 其文化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理“虚己以游世”的思想内涵是相通的, 它强调的
解。探究“渔父”这一特殊文化符码的思想文化是不为“物”所拘所累, 开阔胸怀视野, 与道为内涵, 追寻“渔父”文化的根本意义, 是本文研一。渔父引导屈原悟道的话语重心是对心灵的关究的主要问题。怀, 其思想对“渔父”文化影响甚大。但若论对
一
“渔父”文化源远流长。追溯“渔父”文化的最早源头, 大约是著名的姜太公钓鱼。而这种文化的成型, 则在《庄子》和《楚辞》那里。《庄
中国“渔父”文化影响最大, 构成“渔父”文化主要基因的, 还是道家的《庄子》。《庄子》不仅以《渔父》篇奠定了“渔父”形象的基本特色和
①《庄子?山木》。
?61?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总156期
不奔命于仁义”和“以仁义易其性”上。所谓“奔命于仁义”, 就是不惜牺牲人的真性、自由、尊严、独立、健康、快乐而奔“仁义”; 所谓“易其性”, 则是失丧了“自我”, 扭曲了“真性”, 不再关注人本身, 而只注重外在的仁义功名。“仁义”在本质上是观念上的“物”。“奔仁义”则是“为物所役”。《庄子》的深刻在于, 它揭示了在追求“仁义”的光环下, 掩盖着的是对功名权位等“利”的追求。“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 深刻揭示了, 尊严, 独立, 。“易, 精神灵。“易性”是人生最大的“惑”, 它使人“茫然不知所归”, “争归于利, 不可止也”。
《庄子》还揭露, “圣知仁义”实际上是为强权、强力者所掌握, 成为他们欺世盗名的工具和手段。谁掌握了权力, 谁就拥有了解释“圣知仁义”的话语权。“圣知仁义”实际成为权利的一部分, 所谓“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圣知仁义”的这种虚伪性和工具性, 搅乱了人的思想, 模糊了人的价值观, 使人丧其真朴而“以伪继之”。
《庄子》在对“圣知仁义”进行解构与批判的同时, 提出“天下有常然”, 这种“常然”, 就是自然纯朴本真, 就是自然之道。只要守住“常然”这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之根本, 就“无所去忧”, 就能“自得其得, 自适其适”, 和谐自然地存在与发展。
文化意义, 而且在《秋水》、《外物》、《田子方》、《刻意》等多篇描写过垂钓, 并以垂钓之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庄子?渔父》通篇是一个寓言, 描述的是渔父与孔子的故事。文章对渔父有细腻传神的描写, 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其中关于渔父“下船而来”, “至于泽畔, 方将杖而引其船, 顾见孔子, 还乡而立”, “乃剌船而去, 延缘苇间”的描写, 似与《论语》中的“楚狂接舆”, “荷蓨丈人”等“狂人”、隐者的形象颇为相像, 皆远离尘俗, 洒脱自在, 来去无踪, 高蹈神秘。但《庄子》塑造的渔父, 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 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 物的变形。, 代表, , 又是景仰“有道者”, 虚心接受渔父传道的形象。渔父批判孔子的要点是:“擅饰礼乐, 选人伦”, 这是“泰多事”, 造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远哉, 其分于道也”。渔父对孔子的批判, 实质是道家庄子对儒家礼乐文化异化的批判, 揭示其危害了人性的真朴与自然, 违背和远离了自然之道。这种批判其实是道家“剽剥儒墨”的一贯和继续。
二
《老子》最早对礼乐仁义异化做了揭露和批判, 指出“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
①
伪”。“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②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外篇《骈
三
《渔父》对孔子的批判, 与《庄子》各篇批判礼乐文化异化的旨归一脉相承, 而其要旨落实在“法天贵真”, “慎守其真”的思想层面。渔父认为“擅饰礼乐人伦”是“泰多事”, 这与庄子“无为”思想根本相通。“无为”的要义是顺应自然之道而不以私欲、贪欲妄为, 其关键在不以“人道”破坏“天道”。“泰多事”实质是指礼法规范这种人为的设制与倡导, 破坏和压抑了人的真
①《老子?十八章》。②《老子?十九章》。
拇》、《马蹄》、《胠箧》, 集中批判了礼乐文化的异化, 其批判比《老子》更为深入。《庄子》揭露人为的“蹩躠为仁, 踶跂为义”, “澶漫为乐, 摘僻为礼”, 从根本上破坏了人的自然纯朴之性, 使“天下失其常然”, 把人引向背离自然本真, 失去自我, 一味追求“外物”的道路。《庄子》认为素朴本真是人性、道德之根本, 是“天下之至正”, 而“簧鼓圣知仁义”侵害了“至正”, 使人“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人在对“仁义名声”的追求中将自然真朴一步步失落, 心灵世界处于虚饰状态。《庄子》的批判, 其着力点主要在“天下莫?62?
李明珠:“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
朴之性, 使天下“失其常然”。孔子创建以仁义为核心的礼乐文化, 其初衷在于收拾人心, 挽救精神道德的崩塌。但是实际却发生了“为之仁义而
①矫之, 则并与仁义而窃之”的异化, “仁义”的
哲学研究
真”, “湛于人伪”, 实际上是代表道家提出打破“圣智仁义”对人性的“
胶漆
索”, 消解重“礼
义”而轻“人心”的价值观, 重建一种与生命本质相适应的自适、自在、自主、自得、自由的价值观, 张扬人的真性、个性、悟性和创造性, 去创造和谐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人生。《渔父》提出“慎守其真”、“法天贵真”, 其本质意义是“复归于朴”, “与道为一”, 这是道家批判礼乐文化异化所提出的最终归依, 最高理想。
“守真”、“贵真”、“, 对人性、素朴而
, 才有真
倡导并没有起到矫治时弊的作用, 却造成利用仁义来谋利, 并成为“掖小”“藏私”冠冕堂皇的门面和手段。再者, 礼乐文化存在着强调规范、秩序而忽视个性、本真的先天弱点, 又为封建专制者所利用, 故仁义礼法的倡导与孔子初衷的走向是背道而驰的。渔父批判孔子, 其重心是对“擅饰”造成“危其真”、“分于道”的批判。渔父指出:“礼者, 世俗之所为也; 真者, 所以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 俗”。“真”既“受于天”, 真。其“, 德、自由、, 自在、自适的根本。一旦真朴丧失了, 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消失了。扭曲真性, 丧其自然, 人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质, 人之为人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渔父揭示“擅饰礼乐人伦”的要害是“不能法天而恤于人, 不知贵真”, 这与《庄子?田子方》所道破的礼乐文化异化的根本弊端是“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其批判意义是一致的。“明乎礼义”是要求人们依照人为的伦理秩序来生活, 为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一致, 而约束压抑个体的自然天性和独立自由, 这种“不能法天, 不知贵真”, 从根本上说就是“陋于知人心”。“陋于知人心”既是忽视、轻视心灵, 也是损害、僵化、闭塞心灵。这种“陋”会造成“心死”之象, 而“哀莫大于心死”。《田子方》所言“心死”不是指对生命的绝望, 而是指失去了精神自由, 人格独立, 性任自然, 从而失去生命的活力、原动力和创造力。“心死”还包括自然纯朴之性离散, 而代之以巧伪奸诈的“机心”。人以“机心”处人处事, 便会造成“真风告逝, 大伪斯兴”的世道。《渔父》描述孔子在得到渔父悟道、体道的启发后, 对其学生发感慨曰“不得其真, 故长伤身。惜哉”! 这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礼义”规范秩序的强制压抑对人的精神伤害, 它是造成“心死”的重要原因。渔父批判礼乐文化异化“不知贵
, 才有个性、创; 也才有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这种对“真朴”的珍重、坚守, 必然形成性任自然、张扬个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 就是“渔父”文化的基本特色。也就是说《渔父》塑造的渔父形象, 其根本意义是高扬“人”的价值, 关注心灵, 摆脱“物”对“人”的控制, 要求按照人的本真本然, 真实自由地生活。
四
与“渔父”形象交相辉映的是《庄子》中关于垂钓、钓鱼、鱼、水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秋水》中“庄子钓于濮水”的寓言故事。它说的是楚王欲聘庄子为相,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庄子正“钓于濮水”, 他“持竿不顾”, 以“吾将曳尾于涂中”的讽刺断然拒绝了。寓言隐喻在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中, 追求权利者往往会成为统治者手中所掌握的工具, 不但会失去独立人格, 且有丧生的危险。“庄子钓于濮水”, 表面来看似有避世之意味, 但实际上是对统治者违背自然之道, 以私欲贪欲治天下, 造成世道混乱的不满, 表示决不参与腐败政治, 同流合污。有时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这种置身事外的“游戏”态度, 实质是一种精神批判, 是在“冷眼”中蕴藏着挽救世道, 拯救人心的热情和力量。总之, “庄子钓于濮水”的要义不是“隐”, 而是批判“天下无道”,
①《庄子?胠箧》。②《庄子?马蹄》。
?63?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总156期
钓鱼的旨趣在一个“大”字上:大钩、大饵、大
竿、大时、大水、大鱼, 它象征的是大视野、大境界、大创造。这种“大”达到了“海水震荡”, “惮赫千里”这样惊世骇俗的地步, 其中蕴涵着颠覆世俗价值观的深刻意义。世俗急功近利, 狭隘浮躁, 贪图一时之利, 甚至为无止境的物欲追求而不顾自我本心本真、人格尊严。任公子以“旦旦而钓”的坚守, 批判世俗风尚。这种坚守就是在物欲横流中, 不为“物”所动所移所屈, 守住本真, 守住自我。, 是, 对。。并从“鱼之乐”中, 联想到世俗人生的种种束缚和不自由。“鱼之乐”的抒发, 包涵着对“人之乐”的向往和追求。“鯈魚出游从容”之象可以说象征着自然、自如、自在、自由, 也象征着没有束缚羁绊下的本真自然。这种“游鱼”意象, 启发着人们去体悟人生从容自由的意义。
《庄子》为何塑造“渔父”形象来悟道体道, 为何对“垂钓”情有独钟, 这与渔父、垂钓、游鱼都与“水”密切相联有很大关系。道家爱水乐水, 钟情于水。老、庄之文都多次描写、论述过“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
①
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
②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庄子》说:“水之性不杂则清, 莫动则平, 郁闭
③
而不流, 亦不能清, 天德之象也”。道家认为水处下、柔和、包容、虚静、清平、澄澈、灵动的品性, 乃天道之象。“水”在道家文化中具有
要求守住人的“真”, 不受权力羁绊, 追求人格独立和自由。
《刻意》中关于“钓鱼”的述议, 就明确表达了《庄子》并非主张隐逸的人生态度。它说“就薮泽, 处闲旷, 钓鱼闲处”, “此江海之士, 避世之人, 闲暇者之所好也”。《刻意》认为这些人不为尘俗之事, 以闲旷自处, 有一定超脱气象, 但仍处在“有待”、“有执”的低境界。《刻意》在处世方面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江海而闲”, 即无须离开尘世, 不处“江海”也能“闲”。这种“闲”是“心闲”, 是神闲气定, 从容自若, 是一种无物累、无拘执的精神境界。《刻意》认为超越并不一定需要避世隐居的方式, 而是首先要在精神上超越。了, 即使是在尘世闹市也可“是“心远地自偏”, “《庄子?。认为所谓, “时命大谬”, 有道之人不愿“趋俗”, 无法行其道展其志, 并非“伏身弗见”“闭言不出”“藏知不发”, 而是无以得见, 言而无路, 知无所通。《缮性》张扬圣人之“德隐”, 就是“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 则反一无迹; 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 则深根宁极而待”。“德隐”归根到底是一种体道的精神超越, 这种超越是摆脱世俗、外物的负累以求本心本性之真朴和自由。
与“庄子钓于濮水”相映成趣的是《田子方》中对“臧丈人钓鱼”的描写。“臧丈人之钓”, 在文王与姜太公的故事上虚构, 塑造了“臧丈人”道人的艺术形象:“文王观于臧, 见一丈夫钓, 而其钓莫钓”。“臧丈人钓鱼”, 其特点在于“钓莫钓”。“钓莫钓”就是钓而非钓, 其意不在钓。其更深内涵是钓不在得鱼, 而在
“道”的象征意义, 与“水”密切相关的“渔父”、
“垂钓”、“游鱼”之象, 皆有某种“道”性色彩。
“心闲”、“心远”。“钓莫钓”的实质是一种逍遥
综观《庄子》中的渔父及其垂钓、游鱼形
超脱的心态, 也是一种“虚静无为”的境界。
象, 虽然具体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 但其精神实
它追求的是心灵的淡定和惬意。
质都具有坚守真朴, 超越物累, 提升精神, 追求
“臧丈人钓鱼”的志趣在“钓莫钓”, “任公子
大道高境的意义, 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对心灵的关
钓鱼”则别开生面, 另有一番情趣。《外物》描
怀与探索。强调这一点, 为的是首先澄清人们对
述:“任公子为大钩巨缁, 五十以为饵, 蹲乎会稽, 投竿东海, 旦旦而钓, 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 牵巨钩
,
没而下, 骛扬而奋鬐, 白波
若山, 海水震荡, 声侔鬼神, 惮赫千里”。任公子?64?
①《老子?八章》。②《老子?七十八章》。③《庄子?刻意》。
李明珠:“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
“渔父”只是一种“隐士风范”的误解。《渔父》
哲学研究
说世道浑浊, 到处皆是随波逐流之辈, “独醒”不
易。而深层内涵则是在批判世俗中, 抒发对特立对“法天贵真”的张扬; “庄子钓于濮水”对腐败
独行之超越境界的向往。这种对“独醒”的追求, 政治的冷峻批判; “臧丈人钓鱼”之“钓莫钓”的
归根到底是对心灵的关怀和探索。虚静; “任公子钓鱼”对大道的坚守, 都赋予了
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 万境“渔父”形象深广的文化内涵, 成为后世“渔父”
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歌描绘了文化的主旋律。道家文化创造的“渔父”系列形
一个没有“鸟飞”“人踪”, 只有“孤舟”“独钓”象衍生出一代代形态各异的渔父、钓鱼、钓台的
的清静世界, 展现了一种大虚空, 大淡泊。清淡形象, 构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一个突出的意象
①
至极则大美, 所谓“澹然无极, 而众美从之”群, 形成以“渔父”形象抒情志, 散怀抱, 关怀
也。“独钓”也是“钓莫钓”, 独醒”, 它是心灵, 感悟人生的艺术传统。渔父文化也成为中
国文化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 一丈丝纶一寸
, 一人独钓一江秋”, 与柳诗
意境相通, 都是在媚权畏势, 物欲横流的世俗中
、
保持一份清醒, 一种自觉; 都是以“独”来保持
“渔父”形象最多
真朴, 人格独立, 心境空灵。诗歌启示人们, 具
回应, 最能体现, 则在古
有“独”之精神, 是真正懂得人生的人。
典诗词中。下面略举古典诗词中“渔父”、“垂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一首比较著名的描写
钓”、“游鱼”之象加以分析。
渔父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高适《渔父》诗云:“曲岸深潭一山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词歌中山水
叟, 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 良久向他
的素朴秀丽, 神情的悠然自得, 都蕴漾着浓浓的
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 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
诗情画意。过去大都把它作为闲适自在的隐逸文
孤舟无定止, 日暮持竿何处归”。诗歌给人的心灵
学来解读。其实在那景色之美的描绘中还表达了
震撼, 乃是老渔父的“驻眼看钩不移手”。这种
对淳朴自然的渴望, 流露出亲近自然, 消除机心,
“不移”是“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它与《庄子?
以朴处事的追求。诗歌对渔父的咏唱, 是以人与
达生》所描写的“痀偻者承蜩”, 其意境是相通的。
自然的和谐来寄托安顿心灵的要求。
“痀偻者承蜩”是“虽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而惟
宋人的渔父词甚多。不计抒写渔父、垂钓、
蜩翼之知。”; “持杆山叟”是“心无所营守钓矶”。钓台的诗词, 仅以“渔父词”命名的就不少, 如这里“惟蜩翼之知”、“心无所营”实质都是一种忘赵构有《渔父词》十五首, 朱敦儒有《渔父词》物、忘俗、忘我的境界。诗歌隐喻摆脱外物束缚, 六首。陆游一生忧国忧民, 报国情切, 亦有以进入到“不移”境界, 就不再受任何世俗干扰, 不“渔父”咏怀之作。其《鹊桥仙》词曰:“一竿风再为功名所诱, 可以荣辱不惊, 生死无变。这种超月, 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 越能使人心境空灵平静、精神凝聚, 从而产生创造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 潮平系缆, 潮落浩的生机, 畅达生命的价值。诗歌虽然抒发了世事无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常, 人生无定的感慨, 但重心是对渔父“不移”能“渔父”的境界在于不肯向“红尘深处”追名逐“守”的品质的刻画与赞扬。利。“潮生”、“潮落”的自在自得正是“超尘冥以
杜牧《赠渔父》诗曰:“芦花深泽静垂纶, 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 不曾逢着独醒人”。诗歌描绘了渔父深泽垂钓的淡泊生涯, 但这并非诗歌之主调。诗歌“含思悲凄, 流情感慨”, 诗眼在“不曾逢着独醒人”。其表层意思是
①《庄子?刻意》。②陆机:《幽人赋》。
②
绝绪, 岂世网之能加”的人生境界。“无名渔父”的境界比虽不接受官位但仍有求名之心的隐
?65?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总156期
于隐逸文化。这种“等同”, 消解了“渔父”文化
的根本意义, 从而降低了渔父文化的价值, 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损失。“渔父”文化确实具
①
有“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逸出”意义。但应该看到这种“逸出”, 是具有反抗意义的“不参与”, 其根本不在隐逸, 而在寻找心灵家园, 真正去体会生命的滋味。
从整体上看, “渔父”文化是道家血统, “渔父”形象更多的承载着道家文化。探究“渔父”形象的文化意义, 道家最早在对礼, 追求真朴, 心灵的关怀, 弥补陋于知人心”的不足。但由于礼乐文化长期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道家文化基本处于边缘, 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着重伦理秩序, 关注功名而忽略心灵的问题。缺乏对人性真朴的真正关怀, 就会发生“心死”危机。如果在创造功名的同时, 出现倾轧、嫉妒、冷漠、欺诈、焦虑、心态扭曲等毁灭心灵的现象, 那足以抵消人们获得功名的成就和快乐, 而使人生变得灰暗。道家文化对心灵的高度重视, 启示人们在物质创造的同时, 多一份对心灵的关注。这对于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 建设和谐社会亦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责任编辑:周勤勤
①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士严光还要高。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也写
到“独去作江边渔父”, 都是抒写英雄失志的感慨, 振作自己的精神, 批判名牵利绊的世俗, 追求人生的高境, 不可简单地理解为避世之作。
朱敦儒的六首《渔父词》, 乍看都是淡泊闲适隐逸之情意。其实在那澄净空明的境象中, 荡漾着“拨转钓鱼船, 江海尽为吾宅”的开阔心胸; “晚来风定钓丝闲, 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的放达高远; “不受世间拘束, 任东西南北”的率真自然。
晋陶渊明的诗文常以“游鱼”意象表达对自由、自然的追求。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写道:“望云惭高鸟, 临水愧游鱼。, 谁谓形迹拘”。诗人面对“是对自己困在官场, , 回归自我的“真想”。, 其实关乎到要权位还是重心灵的选择。诗人最后“守拙归田园”, 本质是在诗意生活中守望灵魂的人生追求。
纵观古典诗词中的“渔父”形象, 无不表达着对心灵关怀的渴求, 对真朴的守望, 对自由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探索着超越世俗、外物、自我, 实现人生自由的途径和方法。但今天解读这些作品时, 真正能道得诗人心中事者少尔。人们往往只看到它避开尘世, 恬淡闲适、飘逸洒脱、放浪形骸的一面, 而未能深入体会在那山川景色、持竿垂钓的描写中蕴涵的深层意义。更为遗憾的是:“渔父”文化最为根本的追求“真朴”, 关怀心灵, 提升精神的意义被“隐逸”所遮蔽, 将“渔父”文化等同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image of “Fisherman ”
L i M i n gz hu
Abstract :The image of “Fisherman ”is quite uniqu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Zhuangzi of T aoist provides mainly the gene of the “Fisherman ”culture 1As a cultural symbol , “Fisherman ”consists of multiple cultural meanings with the key points of care for and exploration toward man ’s spirit 1“Fisherman ”culture , which provides enlightenment on man , longs for purity and sinceri 2ty ,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free spirit. Not having being taken much notice of , the cultural value of “Fisherman ”culture has still not been fully recognized and comprehended. Thus ,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ut into the research effort on such a cultural relic 1
K ey w ords :“Fisherman ”, “Fishing ”, “Fisherman ”culture , purity and sincerity , care for the soul ?66?
范文三:【doc】《楚辞·渔父》中渔父形象的探究
《楚辞?渔父》中渔父形象的探究
父》中渔父形象的探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生 存选择"这一板块里收录了《报任安书》和《楚辞?渔 父》两篇文章.编者试图借助司马迁和屈原两个人物 形象来阐明"以生践志"和"以死明志"这两种中华民 族伟大的生死观.《楚辞?渔父》一课教学中我在明确 了屈原这个坚持理想,舍生取义的强者形象后,学生 对文中反复出现的渔父形象产生了兴趣:一个普普 通通的渔夫?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抑或仅仅是屈原 心中另一个"我"?……面对种种疑问,我们通过查资 料后首先发现对于此文的作者众说纷纭:东汉《楚辞 章句》的作者王逸说:"《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当代文学家郭沫若则认为:"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 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针对《渔父》作者的不同观点, 我们对渔父形象大致提出如一F/L种设想: 一
,如果此文为屈原本人所作.渔父则可能是
屈原心中另一个"我".
《渔父》中的渔父可能是屈原虚构的一个人物形 象.理想遇挫后,他内心存在着矛盾的两面,这两面 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 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 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 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在 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 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
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对于这两种声音,作 者以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他把它化为两个形 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我们如果这样来 理解这篇作品,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此外,《渔父》完全可以和《离骚》《b居》对照来 读.例如:《离骚》?的第二部分用回车复路的情节(原 文:"日联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一译文:"好在 迷失方向还不算太远,掉转车头,我依旧踏上原来的 水驿山程.")以表现诗人退隐自全的意识;用女委劝 告的情节(原文:"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 听?"一译文:"世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营私,你为什 连我的话半句都不愿听?")以表现诗人随俗沉浮 磊
的考虑.以上内容就表现出屈原思想上曾有过的动 摇和矛盾.此处《渔父》正是用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 自设问答的方式,集中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矛盾 的状态.但是最后他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 论——这就是自沉泪罗,以此表明对于自己理想的 珍爱,对于自己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 取向的执着!
二,如果此文为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所 写,则可能分为三种情况分析.
1.景仰屈原的为人,而将渔父作为屈原的反面 陪衬,一个世俗普通的渔夫.
渔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打渔的,有那么一点知 识文化,在凡夫俗子的眼里,腐朽糜烂的生活是种享 受.他就劝屈原不要太过认真,有享受时为什么不好 好享受一番.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文中两处渔父的 语言得到验证.
一
处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 皆浊,何不堀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 而歆其醣?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此可译为"通 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 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 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 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 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 放逐的下场呢?"从以上加点的字词我们可以发现渔 父对"圣人"的理解,对屈原"浑水摸鱼"的建议,对屈 原行为的比较对象"众人",层次,境界都不算高. 二处是渔父在离开屈原时唱了这么一首歌:"沧 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 足."根据史料记载这是一首流传很久的楚地民歌(《孟 子?离娄》篇中称之为《孺子歌》?,此处很符合渔父打 渔的身份.
由此可见,文本叙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是偏向 于屈原的.其目的完全是为了以一个世俗普通的渔 父形象来彰显(反面陪衬)屈原崇高的人生理想.正 如宋朝洪兴祖在其《楚辞补注》中所说的"假借问答 .
以寄意耳".
2.秦汉时代,两种典型人格的"平等对话"中, 一
位高蹈遁世的隐者.
《渔父》一文不妨看成后人结合秦汉时代思想现 状,编造出的一个"寓言"式的故事,借助虚构的人 物,场景表现两种典型人格的"对话".文章没有单一
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 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父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 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 相遇,展开对话.此文通过对比把两种人生态度,两 种人格比照,衬托得十分鲜明清晰.从这一点上,我 们说,渔父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文章结尾写到听 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唱起《沧浪歌》,"鼓 桤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 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 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充分体现出高蹈 遁世的隐者形象.它与屈原主张并身体力行的积极 用世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正如上文已经提到 过的,由屈原和渔父的对话所构成的寓言不论在形 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相对立的,是各自说各自的 道:渔父没有能够说服屈原与世推移,屈原最终自投 泪罗江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3.否定屈原的投江,而将渔父作为正面形象,一 位顺应时代的智者.
新教ili才
在先秦时就已形成的政治清明则仕,政治昏暗 则隐的传统观念,因此面对屈原毅然赴死的做法,前 人非议颇多.如:班固谓露才扬己,忿怼沉江.刘勰谓 依彭咸之遗则者,狷狭之志也.扬雄谓遇不遇命也, 何必沉身哉!?同样,河北大学教授熊任望在其《楚辞 探综》?中也对此提出相同看法.他分析道:"莞尔而 笑,鼓柑而去"是一种轻蔑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所唱 《沧浪歌》,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 自守.作品写渔父歌唱而去,不理屈原,其倾向已经 够鲜明的了,末了又赘上一句:"遂去,不复与言."从修
辞上看,这是完全不必要的重复,把很"美"的结尾给 破坏了.其实,这里正体现出作者的用心,以强调不 屑与屈原继续交谈,来加深对渔父的刻画和肯定. 参考文献:
?洪兴祖着《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马积高,黄均着《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黄寿祺,梅桐生着《楚辞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历代诗话论作家(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熊任望着《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一
一一
o
(兴化市第一中学;225700)
范文四: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第26卷第2期
2009年6月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 ITIES SCIENCE )V ol.26No.2第26卷June .,2009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慎春燕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摘要]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是中国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古代文人笔下的渔父纷繁复杂,既有超脱旷
达、恬淡自适、乐山爱水的隐逸者,又有怀才不遇、苦等时机、期待一飞冲天的垂钓者,还有坚守人格信念、追求
寄寓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勾勒出古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至情至性的侠义者。林林总总的渔父意象,
[关键词]渔父;原型;类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9)02-0010-06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但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道的纠葛,无形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中,“渔父”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倍受彷徨的古代文人青睐,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
“渔父”这样一个文化意象为何如此频繁出现,它与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及士人心态之独特的风景线。
间隐含着哪些微妙的联系?让我们一起举棹鼓浪,逆流而上,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河词海中寻觅“渔父”的足迹。
一、“渔父”形象的原型
(一)历史原型
追溯起“渔父”形象的历史原型,首推的便是姜太公吕尚。在《吕氏春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同样,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类似记录,讲的是年老穷困的吕尚钓于渭水,遇见周文王,文王拜以为师。其后,吕尚辅佐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自己也得以流芳百世。吕尚因钓而遇,由遇而达,最终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实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入仕建功的理想。这样的经历对追求入世为目的的知识分子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榜样。于是,后世文人就以磻溪渔父的典故隐喻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姜太公钓鱼也便成了渔隐逐志的典型。这也是最早与政治牵扯上关联的渔父形象。大概从这时开始,人们就自然的把渔父的垂钓和微妙的政治目的相关联了。
另一个因钓鱼而出名的人物当推东汉的严光。《后汉书·严光传》中这样写道:“(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元纁遣使聘之。”但严光拒不入仕,光武帝只能叹息而去。严光埋名江海,羊裘垂钓,乐隐绝仕。他那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处世之道,在后人的眼里便成了渔隐避仕的典范。
除了有史书明确记载为证的吕尚、严光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范蠡。在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有关他的去向如何,成为了后人乐于揣测的话题。《国语·越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逐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后世不得而知。但因范蠡曾浮于五湖,于是,后人便把泛舟与垂钓联系了起来,附会出五湖垂钓的典故,把范蠡视为功成身退、由仕入隐的渔隐归世的典型。由此,我们不妨把范蠡这个经过后人一定修饰的渔父形象也包括在渔父的历
[收稿日期]2008-02-16,女,
第2期慎春燕: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11史原型之内。
这三种性格迥异的历史“渔父”原型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被不断的重构创作,对后代文人的人生价
文学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取向、
(二)文学原型
“渔父”文学形象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隐约出现了“渔父”形象。“瞿瞿竹竿, 以钓于
[1]淇,莫不尔思?莫远致之。”“之子于狩,言张其功。之子于钓,言纶之绳。”这可谓是有关“渔父”形象的
最早文学描写。诚然,在上古那个食物短缺的时代,人们垂钓江河湖海,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不可否认,它是描写“渔父”意象最早的文学源头。
在文学史上,最早较细致的描写渔父并赋予它超越性意义,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渔父”文学形象的文学作品,是《庄子》和《楚辞》。《庄子》、《楚辞》里都有《渔父》篇。两篇同名,并且一文一赋都出现在战国时期。不仅如此,这两篇《渔父》都借用了渔父这一形象来表现一种批判的、超越的道家思想,以此塑造出了一个超俗高人、悟道哲人的圣贤者形象,展现于世人一种清醒、得道、敢于探索、启蒙世人的圣人精神内涵。
但两篇《渔父》又各具特色,在表现手段、塑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楚辞·渔父》篇中,当个性耿介忠直、拳拳爱国侍君的屈原在得知国破君亡后心灰意冷,“颜色憔
游吟至江边。渔父如是一个专门在江边等候屈原,前来点化的长者,一路踏浪而来。当屈原悴,形容枯槁”
忧愤地倾吐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苦水时,渔父便是一番开导:“圣人不凝滞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
”并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路踏浪而去。钱举,自令放为?
澄之在《庄屈合诂》自序中说:“屈子徘徊恋国,至死不能自疏,观其远游所称,类多道家者说,至卒章曰:
[2]‘超无为以至清兮,与太初而为邻。’”文中的渔父为迷途的屈原点化悟道,俨然成了屈原人生的领路人,
也演化成点拨怀才不遇文人的开导者。
在《庄子·渔父》中,对渔父形象的烘托描写是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展开的,通过记叙孔子与渔父关于“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及“人有八疵,事有四患”的论答,引出文中对论的双方:代表着儒家思想的孔子和拥有着道家修为的渔父。孔子主张人的生命应该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联系起来,只有这样生命才有存在价值,体现着颇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而做为论辩的另一方渔父,其文学形象十分丰满。文中不仅记述了他的言论,还生动细致地描摹了他的外貌神态。譬如在渔父出场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
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身的仙人将至的韵味,传神地表现出渔父不同与文中其它人物的轩昂气宇。他的一席纯善之言使沉迷入世思想的孔子豁然开朗,心折诚服。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渔父避世
[3]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卷五)他认为《楚辞》与《庄子》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非以捕
[4]“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二文中的渔父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神秘色彩,他们介于鱼为生的打鱼人,可谓是
人与仙之间,生活在山野泽畔,居无定所,飘然而至,行踪难测,从而折射出在儒、道文化背景下的古代隐士风范。这就是先秦文学中的“渔父”,也是“渔父”形象的文学雏形。
(三)生活原型
到了春秋后期,“渔父”形象在民众歌颂声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吴越春秋》中的“渔父”就是一个典型。这个文学形象产生在水文化显著的楚国。伍子胥是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因伍奢直言进谏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因此受牵连,被楚王追杀,被迫逃亡吴国。在逃亡途中,伍子胥逃至一江边,眼见
在这危难时刻,江上隐约出现了一位划舟水面的渔父。伍子胥恳求相助。于是追兵将至,他将走投无路。
渔父就载其渡江脱离危险。过江之后,伍子胥嘱咐其保守秘密。渔父见状,为免去他后顾之忧,便毅然纵
12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 ities Science )第26卷身跃至江中,沉水自尽,永保秘密。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对“侠”的概念有过一个界定:“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
即己存亡生死矣, 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 盖亦有足多着焉。”从此话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中,我们可以看到侠义精神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首先,它必须讲求信义。对于豪侠义士而言,信义有时候会比生命更为重要。其次,它应该救人于危难而不以其能邀功,不贪求任何回报,甚至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吴越春秋》中的渔父,同时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充分阐释了侠义精神。“渔父”形象已经从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一付热心肠,劝说开导他人悟道醒世的圣人形象发展到了坚守德操、义气冲天的侠客形象。这个“渔父”的文学原型开启了中国传统文人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精神之源,在后世的“渔父”文学中发展成为不同于前者的独特一脉。
综上所述,关于“渔父”原型的溯源分析,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道家“渔父”,类似严子陵、范蠡、《庄子·渔父》、《楚辞·渔父》这样追求心境淡泊、超脱俗世、遵循时命、顺应自然的清高知识分子。第二类是儒家“渔父”,像姜尚式借助隐逸之行来等得贤主慧眼相识而获
第三类是游侠“渔父”,如同《吴越春秋》中为我们展现的坚守人格信念、追求取功名,名垂史册的入仕者。
至情至性的义侠渔父形象。这三类“渔父”形象对后世中国文人的思想、人生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都非常大,它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连绵不绝的渔父意象系列。
二、渔父形象的文学演进
第一类是道家“渔父”。它赋予了“渔父”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使“渔父”定格为身披道袍,追求出仕,淡泊名利,乐山爱水,冲淡脱俗的隐逸符号的象征。
道家“渔父”是后世渔父文学中歌颂最多,描绘最细致,表现最传神的一类。而把这类渔父形象描绘到极致,推向致高点的,当属自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在他的五首《渔父词》中,广为世人传颂的佳句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这首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一股安和超然的气息。从表面看,似乎在轻描淡写地描绘一幅绝尘脱世的场景,实则不然。当词人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写人时,画面中因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而把意境刻画得更为飘逸、洒脱。透过外表再细品
[5]此词时,我们不难感觉,渔父既是作者笔下所刻画的一个景物又是那个“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的张志和本人的意念化身。虽然外表的渔父是正在品尝雨中垂钓的情趣渔父,可内在的渔父所在品味的却是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观美景、品人生的高级审美境界,是抛离了世俗,心静一体的脱世情怀。可谓是一身蓑衣渡风雨,从容自得品人生。而词句中所极力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高远、冲淡、悠然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正是一个高洁的隐士所拥有的超于常人的精神风貌。这已远远超出了渔父这个单纯从事捕鱼为生的劳动者的定义。可见,在唐代,“渔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怡情山水、遁迹江湖的隐士的典型。
在张志和的《渔父词》之后,在创意和艺术表现上能与之相媲美的当属大文学家柳宗元笔下所描绘的渔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涉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江水绿。”(《渔翁》)
这两首诗都是柳宗元诗中的名篇。虽然诗篇文字简短,但是用意却极为深远。
首先我们来说《江雪》这首诗。这首诗中的渔夫,与张志和笔下的渔父颇为不同。虽然两者都是身披蓑头戴笠而垂钓,但读起柳宗元的诗,体会到此诗中的渔父更增添了几分孤傲和自赏,而少了几分张志和式渔父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当白雪世界游离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时,这个外表孤寂的渔父,却又不显得其是孤独、寂寞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人与大自然之间超越语言的心灵相知。这样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更具张力的衬托。而意蕴
第2期慎春燕: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13之外的人生境界则远远超乎了字面的诗意。“人在美的观照中,是一种满足,一个完成,一种永恒的存在,
[6]这不仅能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较、苦恼,同时也是超越了生死。”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不避严寒坚
定执著的一种精神特质,在含而不露中映射出柳宗元与世俗相忤的清高气质。
中的渔父,不如前两首作品中的渔父那么有画面的对比感,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神会。在《渔翁》
船桨的“欸乃一声”中,所有的一切都随着摇桨划水而悄然逝去在山水倒影中。这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一番痛苦的世间挣扎后,看透世事,回归平静,在安逸、恬淡中归隐山林湖海的空灵心境。正如罗邺所说的:
[7]“人间若算无荣辱,却是扁舟一钓翁。”
以上的这些“渔父”形象不仅继承了《楚辞》、《庄子》中“渔父”的外貌特征,还赋予了“渔父”超脱旷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丰满了“渔父”的精神涵养,使渔父遁世隐逸的品质凸显的更为鲜明。达、
第二类是儒家“渔父”。它是借助隐逸之行而逢得君王贤主慧眼赏识,委以重用,实现功名的积极入仕者。
自姜尚开创了“一竿竹纶钓功名”的原型之后,把为官入世作为毕生宿命的古代知识分子们便纷纷
钓取青名的方式,前赴后继地唱响了歌颂儒家“渔父”的效仿此法,视为入仕的捷径。他们以坐等为官、
“颂歌”。
典型的一个时期就是唐朝。唐朝是中国诸多朝代中一个文化思想急剧开放的时代。除了日益完善的科举制度外,立功边关、制举考试、荐举征辟等都是文人入仕为官的途径。可荐举制依然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这就为入仕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方式。但又因为长期的封建思想影响,文人们大多是内心渴求君主赏识,而外表却表现得平静矜持。在乞求对方关注自己才华的同时决不露寒酸相,可谓是中国文人共有的要强心理。于是,在大唐“终南捷径”的传奇事迹激励下,许多苦不得志的文人便希望通过自己苦心经营的隐逸文字来求得朝廷“三顾茅庐”式的赏识重用。其中借“渔父”来传达自己意愿,可谓是文人们含而不露的精妙手法。“莫道渔人只为鱼”,手中的钓竿成为了“终南捷径”的一根拐杖,
[8]“后车方载太公归”。孟浩然、白居易、李白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用此法进行过自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白居易《秋暮郊居书怀》“若问生涯计,:
前溪一钓竿。”这两个可谓经典示例。
第三类是义侠“渔父”。它坚守人格信念,拒绝世俗,追求至情致性。
相对于以上两类渔父来说,第三类渔父形象比较贴近真实的渔父本身。在《吴越春秋》中的渔父出世后,义侠“渔父”被后人赋予为与现实政治疏离甚至冲突、对抗的模型。
在传统戏曲剧目《打鱼杀家》中就有塑造过这种“渔父”形象。渔父萧恩与女儿桂英以捕鱼为生,不料一再受到当地恶霸和官府的欺压。父女被迫起身反抗,除恶之后,远走他乡。而把义侠“渔父”发挥到极致的还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那些渔民起义领袖,其中以三阮和张氏兄弟最为典型。第三十七回,宋江遇见张氏兄弟,眼中的张横是“七尺身躯三角眼,角鬓赤发红眼,浔阳江上有声客。冲波如水怪,跃浪似飞鲸。恶水狂风都不惧,蛟龙见处魂惊,天差列宿害生灵”。他兄弟张顺便是“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因此人起得
“渔父”形象的逍遥儒雅,而是化身成天一个异名,唤做浪里白条张顺”。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了前两类
不怕,地不怕,不屑官府的功名厚禄,始终坚守自己的人格信念———重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一命的草莽英雄形象,更贴近了现实里渔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义侠“渔父”的发展过程是最具个性的,大大超越了前面“渔父”的束缚,甚至还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以萧桂英为代表的女性渔父的形象,这可是在前两类渔父形象中都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这类渔父是三类“渔父”形象中最具个性特征的“渔父”形象。
14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 ities Science )第26卷
三、“渔父”意象的文化符号
通观整个中国文学,为什么耕渔牧樵之中单单“渔”会如此惹人怜爱,被古代知识分子所垂青呢?我想这和“渔父”形象中的几个文学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其内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渔”。从“渔父”二字来看,垂钓之风起于上古,早在先秦的《诗经》中就赋予了渔者一种朦胧的情趣之美。在后来的文学中,文人们将“游山水,观鱼鸟”之事称之为“乐事”,比之“游仙”。如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就说过“游山水,观鱼鸟”。因此,这里的“鱼、鸟”相当于山水,而垂钓就相当于忘情于山水,这种“渔”情在姜尚、严光等人身上深化之后,便被后世文人更广泛地应用。渔父的垂钓意境美在后世文学中被浓厚得表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
第二,“父”。在西方文学中也有“渔父”文学的存在,但西方人写的是“渔夫”。我们只有在中国文学中才能见到“渔父”。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学中“父”即“甫”,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在中国大多数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老年人一中出现的渔父,有一些是年龄模糊不清,而更多的是以老者的形象出现的。
般是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知识,经历过沧桑坎坷,明于得失,淡泊世事,并且对人生有一定高断的人。这样的人是有一定的修为的,是被以孝为本的中国人所敬重的一类人。以这样一种形象出现便很符合文人世界里的高者圣人形象,于是,渔父就这样被塑造了出来。
第三,“水”。“渔”之美不在于鱼,而在于水。老子曰:“善上若水。”上善之人,若水之性也。水之性在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看来,“水”中蕴含着巨大的人生哲理,水是万
“知(智) 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智者为何乐水?《韩诗外传》这样解释:“问者物之本。孔子说:
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遣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之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在古代知识分子的眼里,水“似有德者”,故有“德水”之称。水有清有浊,古人以之比喻人的道德高下。儒道夹杂的封建时代思想在印入古人脑中的同时,也被知识分子不断创作于文学中。所以,渔父诗词文学中,这个“水”意蕴是智者的象征。
第四,“舟”。有渔者必有舟。舟在中国文学世界里又是一个特别的文学意象。中国文人大都喜欢用一叶扁舟、孤舟且多为小舟之类来形容。因为舟乃渔父乘靠之所,为古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而且舟小而轻巧,泛舟水上,随波而行是逍遥自由的一种象征。通常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会把渔父比作自己的化身,用这样的舟来增添意境,凸显整个文学作品中作者内在的苦闷、漂泊或者遗世孤傲感。舟与渔父的搭配是“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境界的最完美展现。
第五,“钓”。本是渔父手中为食谋生的工具———钓竿,在文人的意化下造就了“钓”的意象,这也是“渔父”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钓”意味着需要耐心和等待。“钓”中蕴藉着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和未知性,正是在这样的神秘性中,隐藏着有无相生的“道”理。看似平静的垂钓,却可以透过平静,隐喻仕者甘于等待出世为政的时机,以及介于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的思想挣扎。对于隐者,垂钓的用意在“若寸
的一种境界追求。一支小小的钓竿,在中国文学中竟被赋予了如此复杂而又深刻的涵若亡,若食若不食”
义,成为“渔父”形象中必备的元素之一,足见“渔父”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不一般性。
由此可见,渔父是儒、道中的隐者,是义的延伸。他们乘舟漂然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少了人生中的许多纷繁嘈杂,少了一份世俗的约束感,以一缕闲适的心情翱翔于天地间。这份渔缘渔情,这种垂钓于烟波之上的随意洒脱,足以被后人羡慕称颂。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的原型、演进以及受文人喜好原因的浅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渔父经过历代文学作品的修饰,已经演化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存在方式的寄托。它倚儒
重自然、重节气,使中国人生活在一种不同于他人的审美方式中。当看惯了秋月春风、花开花落、云卷道、
云舒之后,垂钓者在淡然与坦然之间品味人生的意趣,体验生命的大度,独享了一份生活的从容自得。真
第2期慎春燕: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15可谓淡如行云去如风,水墨痕迹笑从容。“渔父”精神的这种特立独行、狂傲不羁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毕生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思想情感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李立成. 诗经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钱澄之. 庄屈合诂[M].合肥:黄山书社,199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朱熹. 楚辞集注[M].上海:
[4]唐圭璋. 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2608.
[5]欧阳修等. 隐逸列传·张志和[Z]//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李泽厚. 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7]彭定求.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鹧鸪天·有感[Z]//全宋词. 北京:中华书局,1979. [8]辛弃疾:
On the Images of Fishermen in Chinese Literature
SHEN Chun-yan
(Collegeof Humanities,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4, China)
Abstract:In Chinese literary world, the frequent emergence of the images of fishermen is a unique scenery phenomenon. The fishermen described by ancient writers were not only the anchorite who were broad-minded, indifferent to fames and relaxed in nature, the anglers who had talent left to rust and bitterly waited for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greatest success, but also great war -riors who held their own faith and integrity and were in the pursuit of an ideal life. Many images of fishermen implied many in -tellectuals' dreams. Through our deeply analysis we can better know the inward world of ancient intellectuals.
Keywords:fisherman; prototype; types; cultural connotations
范文五: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
摘要:渔父,作为一类虚构的人物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之中。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的诗词中, 可以说渔父就是隐逸的象征, 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也情不自禁的做了千百年的渔父,成为中国的文学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独特群体,影响着历代文人的仕隐观念。
关键词:唐诗渔父形象成因文人
渔父作为文学形象,首先存在于历代的传说故事中。《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太公钓鱼大概是中国最熟悉的典故之一,实际上姜尚也是最早出现的渔父形象。体现的是待时而动川世立功的儒家人生追求。最早把渔父这一形象作为抒情意象或典故运用于历代诗中的是《楚辞》中《渔父》“屈原行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之曰:‘子非三閭大夫,与何故至于斯?’”[1]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隐居自全遭拒后,渔父遇尔而笑鼓身而去。这与庄子中的渔父共同体现的是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道家人生理想。渔父作为一个典型的隐士形象,并得以实践的是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归耕。”[2](p40)他全身退隐,远祸全身,寄情山水,直人与自然为一体。为唐人写渔父形象标示了一种创作范式。
首先,唐代诗歌中的渔父以钓名的形象出现。他们头戴“青蓑笠”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楚辞.渔父》中渔父形象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