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长征改写的文章
感受长征带来的改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写的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长征的艰难。红军叔叔走过了无数曲折而坎坷的道路,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许多困难与磨难,才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虽然过去了80周年,但是他们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下来,我奶奶曾经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红军的故事,小小的我,对那些故事还依稀记得。
据奶奶讲,红军四渡赤水河。当时没有桥,交通很闭塞,道路不畅通,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只有从河里渡过。记得去年国庆,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四川玩,去到了长征故地,爸爸告诉我:这是红军叔叔走过的地方,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打下了新中国,使我们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家乡,交通便利,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除了享受困难补助,还有免费的午餐,使我们幸福、快乐。可想起红军叔叔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场景,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更应
1
该弘扬长征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勤奋学习,努力成为人才,报效祖国。
学校:邓家平完小
年级:四年级一班
姓名:杜濠健
指导老师:张永东
联系电话:15736621470
篇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文章范文
“乌蒙磅礴走泥丸”,那是诗家眼中的意境,其实,乌蒙山绵延几千里,山,像山一样挺拔,谷,像谷一样深幽。
在这苍凉的乌蒙山中,总有稀稀疏疏的人家星子般撒落在山脊沟壑;总有早茶晚饭的炊烟从山林深处袅袅升起;总有撩拨人心的山歌在如织的山路上飘荡;总有呼儿唤女的山音从这山到那山。。偶然有几点带子似的山田,引得山涧的灌溉,让那白花花的大米也闯进这山寨子里来,丰富了山里的日子。
我们乌蒙山人靠山吃山,靠着这无数的大山、肥美的山草,养得牛羊肥、骡马壮;乌蒙山人就靠着这无数的大山,营造万顷林场,种植经济林果,使厚重的乌蒙山直观地体现价值。我们乌蒙山人靠水吃水,乌蒙山的水,清纯婉丽,我们就靠着这淙淙溪泉,净化出“乌蒙山纯净水”,远销到城市、乡村的千家万户;乌蒙山人就靠着这涓涓细流,在依山旁水这地,
2
构筑土石堤坝,酝酿“高峡出平湖”的诗情画意,养肥了自己的鲜鱼活虾,点亮了一个个乌蒙特色的水电站,驱逐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带动了几多冰箱电视,使山沟沟里的生活也摩登起来。然后,化成清清溪流,轻歌曼舞般流进田间地角,把稻麦蔬菜的笑声摇得盈盈四溢;淌过村寨,把山乡的形象漂洗得清清白白。
篇三:双重否定句的改写形式
双重否定句的改写形式
一、不×不式:不能不、不敢不、不得不、不会不、不可以不、不是不
1、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2、楚王非常尊重晏子了。
二、非??不可:(换一定、必须)
1、她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2、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走出这片森林。
三、没有??不:(换全部、都)
1、这次考试我们班同学全部及格。
2、班长的意见,我们都同意。
四、谁也不能否认
1、这件事是小明做的。改:谁也不能否认这件事是小明做的。
2、他的回答很正确。改: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回答很正确。
3
常见病句练习题
1、 我国人口是世界是最多的国家。
2、 杜甫的家乡是河南巩县人。
3、 经过大家的帮助,使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4、 科技小制作对我很感兴趣。
5、 今天早上,妈妈在超市买了香蕉、苹果、桔子、黄瓜等水果。
6、 操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7、 万里长城、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8、 历史博物馆展长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9、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10、昨天晚上刮了一天的大风。
11、林娟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光荣称号。
12、桂林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3、《鸟鸣涧》的作者是王维写的。
14、我爸爸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员。
1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16、看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17、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4
18、小亮正在吃完钣,小华就来找他了。
19、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
20、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
21、汔车在公路上飞快地疾驰着。
22、妈妈经常鼓舞我,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3、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骄傲呀。
24、天气变冷了,郑强穿着棉衣和围巾去上学。
25、哥哥已经克服了自己的缺点。
26、我们要及时改正不好的缺点。
27、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28、上个星期天,我校全体同学以及少先队员到颐和园春游。
29、小明遇见小强,他对他说:“明天来我家玩。”
30、秋天的香山公园是美丽的季节。
31、春天来了,各种花草竞相开放。
32、小组会上,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3、我们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34、两门语文、数学学科我都考了全班第一名。
35、王大爷做的报告,讲得是两个新旧社会的对比。
36、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一片翠绿。
37、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英雄曾庆香。
38、妈妈每天都看电视和广播。
5
39、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40、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41、我们要共同维护我们的地球的家园。
4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习作能力。
43、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44、地里的庄稼真多啊,有水稻、玉米、高粱和番茄等。
45、校园里种了美人蕉、白杨、梧桐等树木。
46、红军长征时代的生活是艰苦的。
47、我把作文认真交给了老师誊写一遍。
48、我的作文获奖了,得到了爷爷的夸耀。
49、南昌是江西的省会之一。
50、郑板桥是“扬州八怪”。
5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目的。
52、这个故事太精彩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
53、从家里跑到学校,我的心猛烈地跳动。
54、他改正了学习方法,成绩不断进步。
55、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57、老师爱戴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58、秦方有一个聪明、智慧、活泼的小妹妹。
59、小强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60、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61、课外活动时,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6
62、他们战胜所有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
63、既然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64、桑娜与其自己受苦,不如抱养西蒙的两个小孩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词语复习题
姓名
chà dào zhēn zhì m?ng l?ng qī liángyǐn y?ng jū yōng
guān、
( ) ( ) () ( )( ) ()
xuán yá qiào bì tǐng bá ào mì zhuī suíxiǎo xiàng
( ) ( ) ( ) () ( ) ( )
qiào lì yīn yùn qín miǎnqīn wěn páng rán dà wù xiūzhù
()( ) ( ) () () ( )
zǔ náo hōng d?ng yì rán miǎn lì ní jiāng bǎo cún
( ) ( ) ( ) ( ) ( )( )
dī wēihán yì shēn àoxiáng xìshì shì k? sou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 ) f?ng f?ng bǔ bǔ ji? zhìkū ji?làn
y?ngwēi xi?p?
suì() ( ) () ( ) ( ) ()( ) jùn mǎchán chán kuáng fēng nù háo qǐn bù ān xí sī cháo qǐ fú kě jiàn
()( ) () ( ) ()( )( )
7
sī p?dǎo m?i sh?n shangjia yìzhuī wanhuāng táng shēng wàng
() ( ) ( ) ( ) ( ) ( ) () jīng yíng zī rùnshàn dàisōng
zhī juàn liàn yí tǐ zhìjìng
() ( ) ( ) () ( ) ( ) ( )
ài fǔ tuán jù qíng ji?h?ng zāo bú xìngyù xuab? shā
( ) ( ) () ( ) ( ) ( )
yōu jìng chún shǔ qīng yōuqín jiàn
( ) ( ) ( ) ( )
sù liàojí xiáng jí sù rì k?u yīng wǔ shāng gǎncāng mángshí bēi
() () ( ) ( ) ( ) () () () yì yáng dùn cu? jiāo zào bù ān màn bù jīng xīn jiǔ bi? ch?ng f?ng
( )() ( )()
táo zuì sū xǐng fēi bēn jì lù shà shí jiān wēi bō lín lín
( ) () ( ) ( ) () ( )
zhāng guān lǐ dài huǎng rán dà wù běi fēng nù háocōng cōng máng máng
( )( ) ( ) ()
篇四:出塞改写
登上漠北的古楼,抬头望着皎洁的月,远处是秦朝和汉朝
时期修筑的关隘,连绵不断的长城,渺无人烟,出征时这里
8
一定集结很多将士,如今沧海桑田,看不见他们归来的身影。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一定不会让匈奴的士兵、南下度过阴山。 犹如今夜的月亮一样圆,但愿他们此刻和家人一起团圆???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故事: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无数献身边疆的人们,至死未归。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
散文吧 ? 散文吧作文 ? 改写《出塞》400字作文
改写《出塞》
2012-04-11 作者:8110633222人读过 相关作文我来投稿
诗人坐在窗前,边关那里还在打仗,主帅一声令下,一帮士兵
呼啸着一拥而上,与敌人抗死拼搏。在战争中,场面火光冲天,人们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很多人壮烈牺牲了,让人悲愤欲绝。我不禁想起了以前打仗的样子。
那时,那明月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依然那么亮,那么美。那边关,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过的边关,一点也没有改变。
自从这秦朝、汉朝以来,总是战争不断,打仗打个不停,
9
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至今还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唉……我在想,如果现在还有像汉朝时的李广一样的飞将军在这儿戍守边关,守得严严实实的,我想,如果真的还有的话,就可以抵挡住那些胡人的骑兵,不会再让他们越过阴山南下了入侵。
望着苍茫的天空,夜色已深……为什么~为什么要发生战争呢,人, 只能活一次,而却去因为自己的野心,轻易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难道,让老百姓连一点儿平平淡淡的生活都
不能过上吗,我又情不自禁的写了一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并给这首诗命名为《出塞》。
王昌龄坐在窗前,边关那里还在打仗,主帅一声令下,一帮士兵呼啸着一拥而上,与敌人抗死拼搏。在战争中,场面火光冲天,人们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很多人壮烈牺牲了,让人悲愤欲绝。王昌龄不禁想起了以前打仗的样子。 那时,那明月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依然那么亮,那么美。那边关,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过的边关,一点也没有改变。 自从这秦朝、汉朝以来,总是战争不断,打仗打个不停,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至今还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唉??王昌龄在
10
想,如果现在还有像汉朝时的李广一样的飞将军在这儿戍守边关,守得严严实实的,他想:如果真的还有的话,就可以抵挡住那些胡人的骑兵,不会再让他们越过阴山南下了入侵。 望着苍茫的天空,夜色已深??为什么~为什么要发生战争呢,人, 只能活一次,而却去因为自己的野心,轻易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难道,让老百姓连一点儿平平淡淡的生活都不能过上吗,王昌龄又情不自禁的写了一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并命名为《出塞》。我是王伟舒
篇五:高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长征
高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长征
关键词:高华,长征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长征就已中外闻名。苏联和共产国际知道 它,宣传它,英美世界也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的广为流传,对之也很熟悉。1950年1月,出访莫斯科的**特别指示,对外发布 任命张闻天担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新华社稿件,需标出张闻(来自: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长征改写的文章)天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闻名天下,和它的成功有极大关系。当时,还有一个由巴西共产党领袖普列士得斯参与领导的巴西农民的长征,也很有名,但他没有成功,巴西共产党没有开创出新局
11
面,以后更没有夺得全国政权,人们就忘记了它。
长征的叙述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解释体系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之巨大和影响之广泛,犹如“英雄创世纪”。“长征”成为一个骨架和桥梁,把1949年前中国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瑞金时期和延安时期,联结了起来,它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高华:南京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现代史、党史研究专家。1954年生于南京,**期间曾做过八年工人;1978年 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 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壹、号召回忆长征的最初目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困难重重,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内部财力物力又极为短缺,陕北地瘠民贫,很难养活几万人的军队和干部,到了1936年的前几个月,情况更加艰难。
1936年下半年,**就开始号召写红军长征的回忆,直接起因是很现实的,就是争取外国人对红军的物质援助。本来,在长征结束后,党的领导人就有计 划,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征集有关个人日记等,但因1936年上半年东征等军事紧张,此议就被耽搁下来。到了下半年,全国的形势有新
12
的发展,两广发起反蒋运 动,**等对张学良的统战已见成效,陕北的局面出现转机,1936年7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在上海中共地下组织和宋庆龄的联络和安排下前来 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这样,征集长征史料的工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8月5日,**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署,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 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
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 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
经三个月的努力,到10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恰著名左翼作家丁玲此时已到达陕北,她和另一个著名的左翼文化人,参加过长征的成仿 吾,一起参加了文稿的编辑工作,而全部工作则由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负责,最后由徐梦秋统稿,并撰写《关于编辑的经过》,至1937年2月22日 完成,由**题写书名,共收有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录等,是为《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
斯诺著《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许多素材皆取之于这些稿
13
件。1937年7月,安排并陪同斯诺进入陕北苏区的董健吾,以化名在国内著名的时政文化杂志《逸经》上发表的《两万五千里西引记》,成为在国统区发表的第一篇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其内容也是取之于这份书稿。
贰、徐梦秋这个人
说起《红军长征记》这部最早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录文本,就不能不说到它的总编辑徐梦秋。他就是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个“红色历史学家”,可是他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徐梦秋是安徽人,于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进入江西苏区,曾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军总 政治部宣传部长。徐梦秋在长征过雪山时冻坏双腿,到延安后锯掉,这在参加长征的领导同志中,特别是文职领导同志中是唯一的。众所周知,年近六旬的徐特立和 五十多岁的**、林伯渠、谢觉哉等“四老”,也没有一个不是安全到达陕北(“五老”中的另一老吴玉章当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没有参加长征)。 所以**和**等领导同志对徐梦秋特别疼惜,很快就安排送其去苏联治腿。
徐梦秋的妻子李玉南,是四方面军的红军干部,1937年,组织上安排李玉南和徐梦秋结婚,之前,两人互不认识。李玉南初不愿意,后组织上对其进行劝 说,要李玉南“为革命
14
作更大贡献”,才和徐梦秋结了婚,并随丈夫一同去了新疆。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后,徐梦秋听闻苏联正在进行大肃反,不少中国同志也 被害,曾一度打消去苏联医腿的念头,留在了新疆,化名“孟一鸣”,担任新疆教育厅副厅长、代厅长及新疆学院院长,和陈潭秋、毛泽民等一同工作。
1941年4月,李玉南陪同徐梦秋去苏联安装假肢。后苏联方面因其伤重,又将其送往德国准备安装假肢,行至边境时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冬天,徐梦 秋全家辗转经哈萨克回国后滞留在迪化,1942年,盛世才**,徐梦秋被捕,**指示要重点营救徐,但徐已投降盛世才。
解放初,徐梦秋在重庆向政府自首,即被长期关押;政府给了李玉南一笔钱,让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四川通江老家。李玉南同徐梦秋离婚,她告诉孩子们“父
亲 是个坏人,要跟他划清界限”。李玉南从此一直单身,其子徐维陶虽然成绩优秀,但因其父的历史问题“不能升入高中”。“**”中,全家几次躲进山里,也不知 道徐梦秋是何时去世的。
李玉南说过一句话:“长征是自由的,从此就不自由了。”
叁、最真实的长征记忆
《红军长征记》整理完毕后,一直未能正式刊行,直到1942年11月20日才作为“党内参考资料”,由总政治部付印,并要求“接到本书的同志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再
15
行翻印。”
这本长征的回忆文本的文献价值最高,因为它最真实,最质朴,是迄今为止,所有有关长征回忆的最初形态。它的主题是革命的英雄主义,没有反映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
通常回忆录都有一个缺陷,这就是写作时因年代久远,事主对当年发生的事件等已记忆模糊。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就在长征刚结束不久的1936年,作者 都是长征的亲历者,又大多是年轻人,对刚过去的事记忆犹新。主编徐梦秋也是长征的亲历者,完整经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全过程,协助他编辑的成仿吾也是长征亲 历者,他们的编辑工作基本上是在文字技术性方面,就是删除重复,文字精炼等。更为重要的是,这本回忆录的作者在写作时,思想上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不 似后来的各种叙述已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写作要求的影响。
这样的叙述和编辑方针,即使在今天看,也是正确的。
肆、外界是如何知道长征的,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向西实行战略转移,中外报章都有报道,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就是从日本新闻社的报道才获知红军突围的消息的。
1936年3月,已在莫斯科的**,以“廉臣”的化名在巴黎的中共刊物《全民月刊》上发表一篇《随军西行见闻录》长文,假托一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 医,细致叙述了中共
16
和红军的政治纲领,以及红军长征至四川阶段大量生动的事例,文中以“赤军”和“南京军”分别指代“红军”和“白匪军”,此文很快在莫斯 科出版了单行本,和《救国时报》一样,再通过巴黎—上海的海路,流传到国内,成为最早向世界和国内介绍和宣传长征的重要文献。而董健吾为了适应国统区的言 论环境,甚至借用了国民党诬称长征的“西窜”一词,却丝毫没有减低他那篇文章的重要价值。
这是中共和红军自己对长征的叙述,这在当时,外界是不知道内情的,没多久,国内局势发生重大转变,国共在抗日的旗帜下,再度合作,国人通过《西行漫记》和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知道了更多有关长征的史实。
抗战初期,大批左翼青年到达延安,许多是被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吸引而来的,参加过长征的人,除了“红小鬼”,都被这些后来者尊称为“老干部”,不少在 白区坐过国民党监狱,正接受组织审查的同志,更对自己缺少这一段长征经历深感遗憾。从此,参加长征的同志有了很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在这之前,到达陕北 的同志彼此都是参加过长征的,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长征的英雄事例也开始作为训练干部的思想教材。
伍、被删去的长征日记
以后有关长征的叙述就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说是“层累的堆积”。
17
随着中国革命在1949年取得全面胜利,党和政府从政治的高度开始了对红军长征事例广泛的宣传。红军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戏剧、电影、歌曲、舞 蹈、美术,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科书,使全国人民对长征史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笔者至今还记得小学时读过的两篇课文:陆定一的《老山界》和吴华夺少将 的《我跟父亲当红军》。
可是徐梦秋主编的《红军长征记》却长期没有公开出版。1954年,中宣部党史资料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在内部发行的《党 史资料》上分三期发表。这一次的刊印,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何涤宙的《遵义日记》、李月波的《我失联络》、莫休的《一天》等5篇。1955年,人民出版社 出版了选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仅收入了1942年版的51篇,也没有收入何涤宙的《遵义日记》等5篇。
被删去的主要原因,是依着那个年代宣传工作者的思维逻辑,发现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干部的某些叙述和已成典范的叙述程式有不吻合之处~
在人们的认知、记忆和印象中,参加长征的同志每天冒着枪林弹雨,食不果腹,被迫吃草根、啃树皮,而遵义会议则是决定红军和革命前途命运的一个划时代的 转折,可是何涤宙的《遵义日记》,却写了干部团(红军大学)的几个红军干部在1935年初进入遵义城后的十天里,经常去饭店
18
点菜吃饭,而店主因生意太好, 炒辣鸡的质量越做越差;作者还利用空闲时间,把组织分配的打土豪获得的一件皮袍送去裁缝店改做皮衣,被贪小利的裁缝偷工减料,生了一肚子的气。对遵义会 议,反而没一字的描写。
可是这能成为删去这篇文章的理由吗,
红军长征艰苦卓绝是事实,特别是过草地的那一段,红军战士牺牲最多,在川西北藏区,也是红军粮食极度短缺的最艰苦的阶段。但是长征途中,红军大部分时 间是行进在汉区,一路革命宣传,发动群众,一路打土豪,补充给养;过贵州,畅饮茅台酒,进云南,大啖宣威火腿,时时有胜利的喜悦。
当年的红军将士绝大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全身充满活力,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有记载说:“离敌人很近,或穿过堡垒线,则夜行军很肃静,不准
点火 把,不准照电筒,不准抽烟,不准谈话。无敌情顾虑,则大扯乱谈,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彻云霄。在总政治部行列中,潘汉年、贾拓夫、 **、陆定一、李一氓、**等同志竟然扯出个股份制的‘牛皮公司’,专事经营古今中外的笑谈美谈和奇闻逸事”。
何涤宙的《遵义日记》详细写到他在遵义的十天,既有去学校进行革命宣传,又写到红军干部和遵义学生打篮球比赛,跳舞联欢,处处真实可信。遵义是贵州省 第二大城市,
19
也是红军长征中占领的唯一的中等城市,为了给遵义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张闻天特别要求红军战士和干部在进城前要穿上鞋子。何涤宙的文章虽然没 一字提到遵义会议,却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作为一般的红军干部,在当时完全不知中央上层的分歧和斗争,要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还得在这之后。
陆、长征叙述的转变
在“**”十年,长征叙述完全被纳入到“两条路线斗争”的框架,并演变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鼓吹个人崇拜的工具和迫害老革命家的棍子,在“**”的高潮中,竟出现了伪造历史的**和**并列在遵义会议的油画。
“**”后“拨乱反正”,对长征的叙述发生了重大的影响,1979年12月,斯诺的《西行漫记》在建国后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出版。1986年,得到中央 领导同志支持,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也正式出版,广为发行。这两个美国人一前一后写的这两本有关长征的名著,提供了红军长征 史的丰富细节和场景感。
以1981年问世的《彭德怀自述》为代表,一大批老同志出版了他们的个人回忆录,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长征的真貌,把过去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揭示了出来,而有关张闻天等老革命家的历史文献的出版及相关研究,又丰富了有关长征历史的叙述。
20
例如:过去说中央红军“仓促转移”是不完全确切的。
1934年4月28日,中央苏区的门户广昌失陷后,转移已成唯一出路。6月25日,共产国际来电同意转移,随即成立了博古、李德、**组成的“三人 团”,着手物资准备,猛烈扩红和加紧训练干部;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发表了《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文章,已就战略转移一事,向中央苏区的干部吹 风。
10月中旬,中央红军从南线出发,因**,**、潘汉年、何长工等和广东军阀陈济棠谈判成功,彼此商定“互相借道”,对方让出一条四十华里的通道, 即第一道封锁线,还有意留下一批弹药和军衣给红军,对这个当时的最高机密,广大指战员并不知晓、中央红军突破一、二、三道封锁线都没有打大仗,从而保存了 实力,只是到了强渡湘江时才遭到重大伤亡,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人只剩下3万余人,还有许多新兵和挑夫逃跑,但是主力部队全都过江了。
21
范文二:关于长征的文章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70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7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7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
红军战士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辛万苦。他们面临的是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河流,饥饿等等。还要与横行霸道的国名党军进行殊死拼搏。恶劣的环境,艰难的处境,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并没有屈服,他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奏出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乐章 ,用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爬雪山时,吃的是草,树根,穿的是破旧的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凭借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如今,幸福快乐的我们,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很少品尝到寒冷饥饿的滋味,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但是我们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光环下,不能只享受于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安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遇到困难时也不要轻易说放弃。. 当你沉溺在网络游戏的时候; 想一想长征吧!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也不需要长征了,这其实是错误的! 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一定要自强、自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红军的顽强拼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鼓舞自己,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范文三:关于长征的体会文章
关于长征的体会文章
篇一:《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
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
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
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篇二:《红军长征》读书心得
《红军长征》读书心得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朋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
长征中的千古佳话。
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帮助~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仅夹道欢迎~而且还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
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
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关于长征的体会文章)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篇三:《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
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
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范文四:红军长征的体会文章
篇一:《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共2篇)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
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
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
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
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
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
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
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
1
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
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
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
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
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
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
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
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
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
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
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2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
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
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
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
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
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
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
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
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
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红军长征
3
的故事》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
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
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共2篇)]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
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
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
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
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
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
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
4
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
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
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
5
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篇二:《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1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当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的艰难困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确切的说,是我们这一代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所无法想象的。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血和泪来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红军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面对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
6
谁又能想到这里面埋藏的竟是死神的陷阱,于是,很多战士被深埋在了泥沼之中;面对着粮食短缺,便吃草根树皮,遭遇恶劣环境,便穿着薄衣草鞋迎风前进。即便这样的危险重重,战士们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今天的我们,虽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任可以想象的到他们在征途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
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珍惜和爱护先烈为我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我们要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都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
你弱它就强。所以我们青少年能勇敢地承担起祖国的未来,为其排除一切障碍,就必须学会坚强的面对一切。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了我们的国家能更加顺利发展,能够更加的强盛,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吧~
7
当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的在我的眼前中播放,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红军长征的故事》心得体会(共2篇)]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着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本文来自.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就会获取胜
8
利~
篇二: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
精选范文: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共2篇) 范文一: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
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长征文化,便是“五四”以来形
成的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文化之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
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来自:WWw.cssyq.Com :红军长征的体会文章)后,**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红军长征已过去了七
十年,但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地留在人们心中,鼓舞着我们每一人。 我是一名普通百姓,
在我青少年时期,就熟悉了红军的事迹,特别是“会泽扩红”更加耳熟能详,随着年龄增长,
这种情结愈发强烈。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
士都是英雄好汉。连外国人斯诺?索尔兹伯里都高度评价了红军长征。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
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
也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饮水
9
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
是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动力,在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举行纪念活动,
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为了把这感动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面对自
己的先辈,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我们有没有忘记那些为我
们打天下的革命先辈, 有人可能会认为,当年穷人参加红军是为了有饭吃。确实是有这
样的人,但是他们当了红军以后,其信念就不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在长征七十年后的今天,
仍然能深深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巨大牺牲,“送郎当红军”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
去的,而且有一些红军将领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里有饭吃,他们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
了大众的解放扛起了抢。 假如仅仅为了吃饭,你就无法解释这样的故事,红军长征到咱
们云南时,有12位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了。敌人说,只要你们不当红军了,就可以放你们生
路,不杀你们,但是这几位红军战士个个坚强不屈,敌人没有办法,就把红军伤员带到半山
腰一个深不见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两个伤员推到山洞
10
里面,在后面的10位红军就说:“不
用你们推,我们自己跳”。当地群众后来把这个洞叫“红军洞”,这个事迹刻在那个洞口的碑
上。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
这种历史责任感,最值得我们纪念,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什么样
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从资料上见到当年红三十
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
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
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
住。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
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让我流泪,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
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长征精神是一个宝库,
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如果要问我,
11
纪念长征的感悟是什么,我们今
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
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
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谈,但不能虚度光阴。
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遥望着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总
会浮现长征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今天的纪念活动远远无法表达出我们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红军长征读后感范文二: 还记得**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
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
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
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
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
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
12
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
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
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
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
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
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
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
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
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
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
13
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
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
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
是排除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
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
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
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
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
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
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
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
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
14
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为
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
更有力的强音~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共2篇)]篇一: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
范文一: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
在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长征文化,便是“五四”以来
形成的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文化之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红军长征已过去了
七十年,但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地留在人们心中,鼓舞着我们每一人。
我是一名普通百姓,
在我青少年时期,就熟悉了红军的事迹,特别是“会泽扩红”更加耳熟能详,随着年龄增长,
这种情结愈发强烈。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
15
天,仍然能深深
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巨大牺牲,“送郎当红军”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去的,而且
有一些红军将领就出身于书香门
那就无坚不摧
了。长征精神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如果要问我,纪念长
征的感悟是什么,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
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
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想,人生可
以平谈,但不能虚度光阴。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遥望
着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总会浮现长征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今天的纪念活动远远无法表达
出我们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红军长征读后感范
文二:
还记得**写的
16
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
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
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
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
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
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
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
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
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
友爱。
17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
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
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
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
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
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
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
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
18
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
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
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
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
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同学们,老师们。
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
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
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
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共2篇)]
篇二: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19
[读红军长征心得体会(2篇)(共2篇)]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
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
上的
众纷纷把好房
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
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
围群众闻讯后,很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后一
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全部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
作战后,有47名伤员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
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
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
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
20
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
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
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篇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3篇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心得体会篇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
21
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
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
22
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
23
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
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
24
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
25
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们能为集体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机枪眼,让自己的战友安全度过机枪口,自己却中弹而牺牲;也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但他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继续向前;更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们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决不会自己先起内讧,在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的鱼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怎能让它毁在我们手中呢?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有远大理想,然后朝这个理想顽强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人生道路焕发光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神州五号”
26
才能成功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如果当时杨利伟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却了,那“神州五号”的设计和创造者废寝忘食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如果他退却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果他退却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屹立于全世界了。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国家的兴衰是和我们紧密联系起来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也许杨利伟就是想到了这一点,他才会义无反顾地甘愿乘飞船进入太空,他才会将理想和祖国的兴衰、命运结合起来。
传承长征精神,也是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地球之巅——青藏高原的铁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铁路才会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长的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才能结束了世界屋脊没有火车站的历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正因为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精神,在那么
寒冷的情况下,他们摆动了冰冷的钢铁,他们开凿了深远的隧道,他们建成了史无前例青藏铁路。
传承长征精神,更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博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应当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
27
局,紧密团结,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正因为有长征精神,中国女排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她们能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她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死相助,生死相依,直至得到赢的希望。最终汇集成为强大的力量,为祖国赢得荣誉。特别是今天,我们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得一席之地,更应当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
如今,虽然我们不必再去枪林弹雨中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能不屈不挠的求索,也要无所畏惧的前行,更要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个能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和崇高精神的象征意义。
28
范文五: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
精品文档
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而壮阔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壮丽凯歌。那你知道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的故事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离开中苏区开始万里长征。长征一开始,**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
往往一到宿营地后,他的油灯都是彻夜不熄的。长征中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他亲自处理。而他自己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所带的个人行李中,只有两条毯子、一床被单,还有一个做枕头用的包袱,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
战士们都愿意与他亲近,因为他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的人格又是十分高尚的。在长征中,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给“革命同志”挑血泡
1934年的秋天,中央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一天,中央机关的队伍早已走出老远,而**副主席的警卫员小丁,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小丁年龄不大,早上队伍出发时,他一路蹦蹦跳跳的,特别有活力。可是刚到中午,他的脚就钻心地疼起来。他只
1 / 15
精品文档
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落在了后面。
好不容易到了营地,他趁着周副主席去开会,偷偷地脱下草鞋一看,我的妈呀!右脚上磨出两个大血泡,这可怎么办?小丁急得都快哭了。这样明天怎么赶路埃他心里正着急,听见不远处传来**的说话声。他赶紧把草鞋套上,疼得直咧嘴。这事可不能让周副主席知道,不然他又该照顾自己了,那自己不就拖队伍后腿了吗?
小丁见**走近了,急忙站起来,忍着疼给周副主席打了一盆热水。
“周副主席,洗洗脸吧。”
**点点头,见小丁转身要出去,就叫住他。关切地问:“今天走了那么多路,累不累呀?”
“不累!”小丁干脆地回答,就怕引起周副主席的怀疑。
“脚上打泡了吧?”周副主席盯着他。
“没有??那个,副主席您累了,洗了脸赶快休息吧,我还得站岗去呢。”小丁说着就往外走。
“回来。想转话题?”**看了看小丁的脚,说:“你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脱了鞋让我看看。”
小丁没办法,只好脱下鞋,不小心碰到了脚上的血泡,小丁疼得直叫:“哎哟!”
看到两个大泡,**压着小丁的肩膀让他坐在一边,端过那盆热水,不由分说把小丁的脚按进水里。小丁疼得直
2 / 15
精品文档
抽气。
**说:“不要紧,先用热水烫烫脚,一会儿我给你挑了,把里面的血放出来,再上点药,明天就好了。”说着就去找针。
小丁一见周副主席真要给自己挑血泡,急得连忙把脚抬起来。
“不不!副主席,我自己来吧,让首长给我挑泡,我——”“不行,”**打断他的话,“你自己哪会?第一次打血泡吧?挑血泡我有经验。”
“怎么能让您干这种事呢!”小丁还是躲着,**拉过小丁的脚,亲切地说:“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就应该互相帮助。你能给我打洗脸水,我也能给你挑血泡。来吧,又不是大姑娘,还害什么羞!”
小丁听了,只好同意了。周副主席动作很轻,一边挑,一边问他:“疼不疼?忍一下就好了。”
小丁连声回答“不疼”,不禁流下泪来。多好的周副主席啊!
长征路上当教员
周副主席不仅关心战士们的身体,也很关心他们的知识成长。小丁跟在周副主席身边,能学到很多知识。从只认识几个字的半文盲,变得能自己写家信了,在小丁看来,这全是周副主席的功劳。
3 / 15
精品文档
那时,他刚调到周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周副主席知道他不识字后,就教育他说:“干革命需要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干大事。你以后可要学文化了。从明天起,我每天教你写两个字。”
小丁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周副主席又问:“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写??不好。”
**拿出一张纸,说:“写给我看看。”
小丁费了半天劲儿才写出歪歪扭扭的三个字。**看了,说:“还好,字都写对了。你看‘动这个字写得太大了,可以小一点。而且,要横平竖直,我们中国字就是讲究这个的??”
从那以后,只要周副主席一有时间,就会教他写字。还给他准备了一个作业本呢。渐渐地,他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红军转战到贵州时,有一天,红军部队在一个小村子中宿营,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一分钟也没休息,就去开会了,几个警卫员暂时可以休息,但小丁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
刚刚在欢迎红军的百姓中,看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勾起了小丁对家乡的思念。他想到家里还有老娘呢,不知道还好不好,真应该写封家信寄给她。
他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想把队伍中发生的事都告
4 / 15
精品文档
诉妈妈。但有好多字还是不会。他做好了标记,想等周副主席回来再请教他。
晚上,周副主席回来了,小丁把写的信给他看,不好意思地请他帮忙。**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把他不会的字填上,然后说:“写得很好嘛!明天清清楚楚地抄一遍寄回家去,让你妈妈高兴高兴!”
小丁听了周副主席的称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
长征路上,**不仅帮着战士们学文化,写家信,还帮战士们修改过借条呢。
那是红军长征路过云南的时候,部队里缺衣少粮,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赶路的。周副主席也和大家一样,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到晚上宿营时,他还要不停地工作,一会儿也不能休息。
警卫员小魏见周副主席饿着肚子办公,心里十分着急,部队刚刚开到一个小村子,他就拉着另一个战士跑出去,挨家挨户地敲门买粮食。
谁知整个村子就只剩下空荡荡的院子,一个村民也没有。看来,百姓们害怕打仗,早都跑光了。两个战士跑了整个村子,一个人也没见到。
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下,走近道旁最后一户人家。喊了半天,还是没人,但这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像没有人住
5 / 15
精品文档
的样子。两个人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小魏看到门后的水缸边有一个盖着口的小筐。他急忙拎(līn)出来,里面有十几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
小魏马上又叫了几声老乡,仍然没人回答。两个战士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东西先拿回去再说。
一进门,就碰见周副主席。周副主席看他俩这么高兴,刚要说话,就看见了小魏手里的筐。“哪来的?”
“从老乡那里拿的。”
“太好了,我正想找个人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呢,快去把老乡请来。”周副主席高兴地说。
“没见到老乡,”小魏低下头,不敢看周副主席的眼睛。
周副主席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严厉地说:“没见到老乡?那东西哪来的?”
“屋里没人,就自己拿的。”
“给留下钱了么?”
“没有??当时没人。怕把钱弄丢了。”另一个小战士急忙解释。
“你们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生气了,“这是违反纪律!必须要做检讨!”两个小战士从来没见过周副主席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得不敢说话。
**见两个小鬼低着头,
知道自己太严厉了,就用缓和的语气给他们讲道理:“我
6 / 15
精品文档
们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知道打点粮食多不容易,怎么能随便拿老百姓的粮食呢?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是不是?”
两个小战士点点头,默不作声。
“我们红军是有纪律的,你们还都会唱这个歌呢,怎么一到真正办事的时候,就都抛到脑后去了?我们红军,一言一行都要先想到老百姓,这样我们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和国民党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都十分后悔,难过地抹着眼泪。一个参谋长走过来说:“知道错就行了,赶快想点补救的办法,我看就再给送回去就行了。”
没等周副主席说话,小魏急
忙抬起头来,他着急地说:“不行!我们多给老乡留点钱,东西绝不能送回去!周副主席都饿了一天了!”
**好像明白了什么,摸着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的头说: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我们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呀!这一次,批评完你们,我还得谢谢你们呐。”
小魏急忙摇摇头,还想说什么,一边的参谋长说:“好了,周副主席,这也是战士们担心你的身体。还是赶快给老
7 / 15
精品文档
乡送钱去吧,再留一张条子写明情况就行了。”
两个小战士在一边不停地点头,就怕周副主席让他们把粮食送回去,周副主席想了想,勉强答应了,两个小战士赶紧写了一张条子。
大伯、大娘:你们好!
我们是红军,路过这里。拿了你家十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这违犯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对的,向你们赔礼、检讨!
写下这张纸条,再留下银元一块,作为买粮食的钱。
请大伯大娘收下。
红军战士
条子写好后,周副主席亲自检查了一遍,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然后才说:“快给老乡送去。”
小魏接过条子和银元,飞快地向老乡家跑去。
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在长征途中,他帮助了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士们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亲人。
关于长征故事的文章:贺龙在长征中 红军长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路,在行军途中,将士们齐心合力,排除万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长征路上,许多领导与红军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艰难险阻,并在长征路上留下了许多故事。贺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兵如神,关心同志,战士们都很钦佩他。
8 / 15
精品文档
“吃后面大块的肉!”
1934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驻湖南西部的永顺城。刚扎下营盘,就得到消息,敌人的三十四师,带着三个旅和一个团的兵力,正向红军追来。
敌众我寡,贺龙和**商量到半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敌人进城必经的小桥突然浓烟滚滚,烧了起来。贺龙派了两名战士来见地方官员。
“老乡,这是五百块银元,由于战争需要,我们把桥烧了,等我们走后,一定再把桥修起来。”官员十分惶(huáng)恐地答应了。
两名战士一边往回走,一边嘀咕:“老总这是怎么了?怕敌人怕到这个份上?”
另一名战士也纳闷,说:“是啊,怕敌人追上来,把桥都烧了。”
等他们回到营地,战士们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贺龙命令队伍撤退,队伍一路走,一路扔下
了好多锅碗瓢盆,有的锅里还有没吃完的饭呢。
红军刚刚退走,敌人的部队就进了城。敌人的师长一看红军的营地,扔得乱七八糟,好像仓皇逃命的样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说:“谁说红军胆子大?听见我的名字跑得比风都快!”
他手下的狗腿子就跟着连连称是。
9 / 15
精品文档
他又说:“他们一定跑不远,给我追!”
红军这时已走出一百多里,在一个山岗上停下来休息。战士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贺老总今天很奇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今天听说敌人来了,不战而逃了。
**听了战士们的议论,对贺龙说:“老总,还是跟战士们讲清楚吧,不然你的一世英名可就全完喽!”
贺龙哈哈一笑,点起旱烟袋抽了几口才说:“敌人兵比我们多,枪比我们好,所以就会轻视我们,犯了自大的毛玻咱们就抓住他这个弱点,让他更轻敌。这里山大树多,地形复杂,咱们埋伏好了,好以少胜多打胜仗啊!”
“哦!”战士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有的战士又问了:“老总,咱们都走出这么远了,什么时候打呀?”
贺龙眯着眼睛看看他,说:
“小鬼!你急什么?”
小战士“嘿嘿”一笑,说:“我不就是看着敌人的枪挺好的,想赶快换一支嘛!”说得贺老总和同志们都笑了。
敌人并不傻,虽然派了一支小部队去追击红军,心里却不踏实。大部队留在城里等消息。红军的侦察兵发现了这股小部队,赶忙回来报告。贺龙慢条斯理地抽了几口烟,说:“继续撤。”
战士们不解,有的就问贺龙:“老总,到嘴的肉,咱们怎能不吃呢?”
10 / 15
精品文档
贺龙拍拍战士的肩膀,说:“这块肉太小啦,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咱们还是等着吃后面大块的肉吧!”战士们明白了,就继续向后退。
这个行动被敌人的师长知道了,他更加得意,傲慢地跨上马,手臂一挥:“走,抓贺龙去!”然后带着全部人马一起追了上来。
这个时候,红军已经走到了一个叫龙家寨的地方,这里四周是山,中间一片开阔地。贺龙一看,说:“就是这儿,这种地形最适合打伏击,咱们就在这里等着敌人上钩吧。”然后仔细地布置好埋伏圈。
不一会儿,敌人的侦察兵就到了,紧接着敌人的师长,带领着三个旅和一个团,全部进了伏击圈,贺龙一声:“打!”
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冲出来,吓得敌人连吃饭的锅都打坏了。仅仅两个小时,敌人全军覆没(fùmò),红军战士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此时,贺龙正站在远处的一个山岗上抽烟呢!
贺老总与红小鬼
在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的队伍中,有不少红小鬼。他们年龄很小,但是,长征的决心很大。一路上,他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些还做出了突出贡献。贺龙非常关心这些红小鬼。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这些红小鬼胜利走完了长征路。
红二方面军军团指挥部警卫连有一个红小鬼叫周昌举。
11 / 15
精品文档
有一次行军时,周昌举倒在地上睡着了。睡着睡着,他好像听见有人叫他:“小鬼!醒醒!”
突然,耳朵传来一阵疼痛,有人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拽了起来。那人说:“贺老总让我来叫你,你再睡,就别跟着部队走了。”周昌举揉揉眼睛,赶紧站了起来。
回到了宿营地,贺老总走来亲切地问周昌举:“小鬼!
怎么样?每天晚上走八十里地,吃不消了吧?”周昌举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贺老总拍拍他的肩,转过身对供给部的一个干部说:“要想办法搞些马,让小鬼们和受伤的战士骑上,一定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不久,部队真的从土豪那里搞来几匹马。这下子,每到夜里两点多,周昌举困得不行时,就被捆在马背上赶路。贺龙自己的马也让给病号骑了。看着他这样,警卫连的同志们直摇头:“咱们的贺老总啊,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好好照顾自己。有点好事总是先想到别人,他的干粮让给别人吃了,现在连马也让给别人骑,还是老脾气!”
在贺老总的带领下,好多首长的马都让给了小鬼们,小鬼们能够顺利走出雪山草地,贺老总可是大功一件。
有一次,贺老总的勤务兵陈伢子在长征路上生了病,他又发烧,又拉肚子,上吐下泻,一天下来,身体就软得走不了路。
12 / 15
精品文档
贺老总每天都来看望陈伢子,并把军部最好的牲口给他骑,还把军中的医生找来,逼着给陈伢子看病吃药,可是,部队行进在茫茫的草地里,到哪里去买药呢?所以连病带饿的,陈伢子的病,时好时坏,终于不拉肚子了,可烧老是不退。
十几岁的孩子,病得又黑又瘦,伏在马背上,一颠一簸的,时间久了,晕得眼冒金星。马也很瘦,驮着陈伢子的马,一直没有休息时间,接连累死了三匹。到第四匹马累倒下时,陈伢子也一样倒在草地上。
当他醒来时,看见贺老总和同志们都围着他,他哭着说:“老总,把我留下,你们走吧,我拖累了大家,我??”陈伢子泣不成声。
贺老总严厉地打断陈伢子的话,说:
“说什么丧气话,有我在,就决不会丢下你不管!你给我安心养病!”
很快,贺龙又给陈伢子搞了一匹马。这第五匹马,终于把陈伢子成功驮出了草地。后来陈伢子才知道,这匹马是用来驮文件的。贺老总命人把文件分散开,给大家背着,把马空出来给他骑。
陈伢子走出了草地,养好了伤,又回到贺老总身边工作了。战士们见了陈伢子都十分高兴,说:“你的命是老总从草地上捡回来的!”
13 / 15
精品文档
贺老总也哈哈一笑,说道:“陈伢子还没完成革命任务呢,马克思不让他去报到啊!”
战士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在整个长征中,贺老总让出的又何止是一匹马?他把一把蚕豆、一条从水沟里钓上来的小鱼,甚至是自己救命的口粮,都让给了战士们。
最好吃的鱼
1936年7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和红六军团翻过雪山,进入了草地。由于原本准备的粮食就少,进入草地没几天,部队就断炊了。
贺龙看战士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动员还有粮食的部队把粮食拿出来平分,并把指挥部的粮食一股脑全分了出去,警卫员为了他的口粮整天着急。
没有了粮食,贺龙就动员大家去河边钓鱼、捉青蛙。
第一天,大家共同努力,捉了不少,虽然不能吃饱,总是有吃的了,可是第二天再去,河边就被当地的藏兵防守起来了。
子弹“嗖嗖”地扫射过来,战士们只好回来了。但贺龙没有动,他蹲在河边,任子弹打入身边的泥土中,就是不走。最后还是警卫员硬把他拉回去的。但是贺龙看战士们饥饿的样子,还是不顾警卫员的阻拦,坚持去了。
这一次,警卫员安排好了警戒,贺龙就坐在水潭边专心
14 / 15
精品文档
致志地钓起鱼来。不知为什么,等了好半天,就是没有鱼来。警卫员怕藏兵再来,催着他快回去。贺老总点上一袋烟,不慌不忙地说:“别着急嘛!钓鱼全凭自愿,你要吃它,它能不小心点吗?”
说得警卫同志们都笑了。正在这时,鱼漂动了,贺老总鱼竿一挑,嗬!足有三四斤重!活蹦乱跳地吊在线上。
同志们这下可高兴了,都帮着把鱼捉上来。贺龙也很高兴,他连着换了几个地方,都钓到了很大的鱼,天渐渐黑了,“钓鱼队”满载而归!
这天晚上,战士们吃到了“全鱼宴”,虽然没有盐,但鱼香扑鼻,战士们都饿了几天,光用鼻子闻着就觉得十分满足。
好多战士都称赞这是最好吃的鱼。贺龙含笑看着战士们狼吞虎咽,不时把自己的鱼肉分给身边的同志。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