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PMP解读:什么是事业环境因素
PMP 解读:什么是事业环境因素
PMBOK 第5版定义:
事业环境因素是指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事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规划过程的输入,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解读要点:
1、事业环境因素通常是项目不能直接影响,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那些因素
2、项目管理一般不会更新事业环境因素,但是有两个过程例外:
建设项目团队:作为建设项目团队过程的结果,可能需要更新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事管
理制度、员工培训记录和技能评估。
管理项目团队:作为管理项目团队过程的结果,可能需要更新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对组织绩效评价的输入; 个人技能更新。
3、事业环境因素不是项目组愿不愿意用,而是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必然会给想造成麻烦
4、事业环境因素一般都是组织外,明确是组织内的只有以下5项:
组织文化、结构和治理;
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如人员在设计、开发、法律、合同和采购等方面的技能、素养与知识);
人事管理制度(如人员招聘和留用指南、员工绩效评价与培训记录、奖励与加班政策,及考勤制度);
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
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5、PM 必须参考并遵从事业环境因素,不参照和遵守事业环境因素,通常PM 都会付出代价
范文二:影响环境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响环境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作者:武斌
来源:《决策探索》 2014年第 10期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70年代,以英国《会计学月刊》 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 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 1973年第二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 研究的序幕。我国的环境会计学研究始于葛家澍在 1992年第五期《会计学研究》上发表的 《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 —— 绿色会计理论》一文。随后一大批会计理论工作者 相继涉及了这一领域,如 1997年郭道扬发表的《绿色成本控制初探》, 1999年朱学义发表的 《我国环境会计初探》等。然而时至今日,环境会计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影响环境 会计发展本身的环境因素的探讨相对不足,本文基于这一情况运用 PEST 分析法系统归纳影响 环境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
PEST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工具,它通过四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影响对象发展的环境因 素,分别为政策法律环境(political )、经济环境(economic )、社会环境(social )和技术环 境(technological )。这一分析法同样可以分析环境会计发展问题。
一、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立法方面实现了较大的发展。自 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至今已形成了 7部相关法律,签署并加入了 318项国际环境条约,形成了一千 余个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政策方面,首先,环境保护部门行政 地位逐步提高,如 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升为隶属国务院的环境部。其行政地位的提高将有 利于相关活动的开展。其次,对 “ 三高 ” 企业(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征收更高的赋税以及 制定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最后,对环境会计的普及宣传, 1995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会 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并就环境会计议题展开讨论。 2002年中国会 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大会将环境会计单列出来成为七大类十五支类中一个主要方面,并列示 了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内容。近年来,财政部会计司在答复联合国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调 查时表示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费用损失及社会成本披露十分重要。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相关 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倾斜,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 了新的机遇。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一) 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盲目扩张于 2007年 7月 12日联合发布的一项全新政策,即《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 意见》。其内容大致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各商业银行
范文三:影响环境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基于PEST分析
财经纵横
社会成本披露十分重要。法律法规的逐步 企业成本控制带 来了新 的挑 战 , 同时也对 环境 会计 的发展提供 了新的机遇。
保 护 环 境 的 目的 。 而 治 理 主 要 有 政 府 行 政 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对他们 的购 买决 策是 重要 的 : 5 8 % 的人 表 示 愿 意 为 “ 对 环 境 和 社会 负责的产品 ”多付钱 ; 2 0 %的人表示
完善, 相关政策对环境保 护的不断倾斜 , 给 手段和市场 经济手段。 由政府征收排 污费 的制度安排是 一种 非市 场化的配额 交 易,
过 限排 标 准 ,就 不 会 再 进 一 步 治 污 减 排 。 而 排 污 交 易 作 为 以 市 场 为 基 础 的 经 济 制
但 由于 只 有 管 制 没 有 激 励 , 企 业 只 要 不 超 对此 非常愿意 : 6 6 %的消费者表 示 已经 因
二、 经 济环 境分 析
( 一 )绿 色信 贷
为道德原 因抵制过某些产品。在 国内消费
者 对环 境 保 护 的关 注 也 大 有 提 高 ,同 时 对 国 内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履 行 最 不 满 意 的 一 项 就是 环 境 保 护 。
( 三) 公 众对 环 境 会 计 信 息 的 要 求
它允许企业 出售 剩余 的排 污指 绿 色信 贷 是环 保 总局 、 人 民银 行 、 银监 度却 不同 , 标 ,其 实 质 是 市 场 对 企 业 环 保 行 为 的 补 会三 部 门 为遏 制 高 耗 能 高 污 染 企 业 的 盲 目
扩张于 2 0 0 7年 7月 1 2 日联 合 发 布 的 一 偿 。 我 国 的 排 污 权 交 易 制 度 可 以 追 溯 到
项全新政策 , 即《 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 规防范信 贷风险 的意见》 。其 内容 大致为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 法的企业和项 目进行信 贷控制 , 各商业 银行要将企 业环 保 守法 情况作 为审 批 贷款 的必 备条件 之
一
1 9 8 8年开 始 的排 污许可证讨 论 ,随后又
在 多个城市作为试 点展开。 排 污 交 易 市 场
社会环保 意识 的提高 、环保宣传力度
的 加 大 、环 境 潜 在 成 本 的剧 增 将 促 进 公 众
的建设仅仅 限于局 部地 区, 与此 同时还面 临排污 量交 易量 难 以准确 监测 地 方保 护 主义严重等诸 多问题 。 随着 近年来环境 问
对环境会计信 息的需求。这里所说 的公众
是 指 除 政 府 机 构 以 外 的外 部 使 用 者 ,主 要
包括企业 当前及潜在的投 资者 、债权人及 普通社会公众。投 资者债权人需要企业披
露 相 应 的 环境 会计 信 息 以 判 断企 业 环 境 活
特 别是 北 方 地 区 雾 霾 天 气 对于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及环境守法 题 的 日益 严 峻 , 排 污 权 交 易 市 场 或许 会
迎 来 记 录 良 好 的 企 业 实施 优 惠 性 低 利 率 , 而 对 的 持 续 影 响 ,
。
“ 三高 ” 企 业 的新 建 项 目贷 款 和流 动性 资金
更 好 的发 展 契 机 。
动对财务 的影响。而普通社 会公众根据对
环 境 会 计 信 息 的 了解 来 评 判 该 企 业产 品质 量、 社 会责 任 履 行 状 况 等 信 息 。 企 业 为 了 满
贷款采取惩罚性高利率。 2 0 0 7年中国工商
银 行 率 先 确 立 了 严 格 的环 保 准 入 标 准 , 实
三、 社会环境分析
( 一 )环境 友好 型 社 会 的 构 建
行“ 环保一票否决制” 。其作用是为了逼迫
企 业 为环 境 违 法 行 为 承 担 经 济 损 失 。
( 二 l绿 色 壁 垒
十 六届 五 中 全会 明确 提 出要 建 设 资 源 足 社 会 公 众 对 环 境 会计 信 息 需 求 的 不 断增 一 方面 要重 视 环 境 治 理 , 积极 承 担 社 会 节 约 型 环境 友好 型社 会 。 在 相 关 的 技 术 领 加 ,
域 内, 环境保 护科 学研究体 系 已经初步 形 成。全国 已建成 3 9 0多个 学科 门类齐全 的
多, 省 市 环 保 系统 的 环 境 研 究 所 达 1 5 0多 个, 环境监测站 2 0 3 9个 。民 间环 保 力量 不 家 ,工 作 人 员 2 2 . 6万 ,其 中 8 5 % 左 右 是
责任 ;另一 方面要做好相关的环 境会计 工 作 ,接 受社会监督提供一份全面连续的环
绿 色 壁 垒是 指 在 国 际 贸 易 领 域 , 一 些
发达 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 以保护本国环境 环境保 护科学研究机构 , 科研 人员达 2万 境 会计报告。 和 人类健康 为由 , 抵 消发展 中国家资 源与
廉 价 劳 动 力优 势 为 目的 的相 关 法 律 法 规 和 标 准 标 志 等 准 八 限 制 。一 般 来 讲 , 农 产 品 贸易受到绿 色壁垒的影 响超过工业 产品 ,
四、 技 术环 境分 析
会计 信 息 化 是 指 将 会 计 信 息 作 为 管理
断增强 , 我 国现 有 各类 环 保 民间 组 织 2 7 6 8 信 息 资源 ,运 用 计 算 机 网络 通讯 为 主 的信
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 、 加工 、 传输、 应 用等
处理 , 为企 业 经 营 管 理 、 控 制 决 策 和 经 济 运 行提供充实、 实时、 全 方位 的信 息 。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品 贸 易 受到 的影 响超 过 技 术 3 0岁 以下 的年 轻 人 , 5 0 % 以上 拥 有 大 学 以 密集型产 品 , 同 时 发 展 中 国 家 对 外 贸 易 所 上 学 历 , 9 1 . 7 % 参 与 环 保 活 动 的志 愿 者 不 受 的影 响 大 于 发 达 国 家 , 尤 其 是 像 我 国 这 计任何报酬。 民间环保力量 已经成 为推动
而环 境会计
的确认计量在遵循传统会 计的一般原则 下,又必须符合其独特性的
要 求 。 如 社 会性 原 则 、 政 策性 原 则 、 推 定 性
样的外向型经济 大国。为了应对发达国家 发成本投入 、 大环境 管理体 系运行费用( 包 括I S O1 4 0 0 0认证费及每三年评审费等 ) 、
促 进 环 境 友 好 产 品 出 口等 一 系列 措 施 。 不 断加大 的“ 绿 色投 入 ” 使 企 业 已无法 像 往 前
一
环 境 保 护 事 业 发 展 进 步 的 重 要 力量 。 随着
的 绿 色壁 垒 , 国 内 出 口企 业 加 大 了环 境 研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在 全 社 会 的 不 断 加 强 , 长 期 改善 , 企 业 的 社 会 责任 将有 望 落 实。
( 二) 绿 色 消 费 理 念 与 企 业 成 本 决 策
以来 企业 消极 应 对 环 境 保 护 的 现 状 将 有 所 原 则 、 最小差错原则等。 因此 传 统 的财 务 会
计和 手工记 账 的会计 方法很 难 满足 其要 求。只有把会计 的活动范 围扩大到社会范 围才有条件实施。会计信息化 的发展有利 于防止会计信息的虚假 、克服会计信息 的
所 谓 绿 色消 费 观 , 包含 三 层 含 义 : 一 是 提倡 消 费者 消 费 时 选 择 未 被 污 染 或 者 有 助
样无视环境成 本的核 算问题 。
( 三 1排 污 权 交 易
于 公 众健 康 的绿 色 产 品 。 二 是 在 消 费过 程 不 对 称 、 信 息 共 享 生成 大量 统 计 信 息 进 行 中 注 重 对 垃圾 的 处理 。 三 是 引导 消 费 者 转 多种经济分析、充分开 发会计信 息资源的 巨大 价 值 、 为环 境 会 计 的发 展 奠 定 基 础 。 ( 作 者 单位 : 河 南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 院会
计 系)
排 污 权 交 易 是 指 在 污 染 物 排 放 总 量
指 标确 定条件 下 , 利 用市 场机 制 , 建 立合 变消费观念。2 0 0 0年欧洲知名的 C S R研 法的污染物排放权 利 , 并允许 这样的权利
像 商品一样买入 和卖出 , 以达 到 减 少 排 放
究机构发布的报告称 , 其所访 问的欧洲 1 2
个 国家 的 1 _ 2万 名 消 费 者 中 7 0 % 表 示 企
64 l 决策探索
一
I 2 0 1 4 . 5下
范文四:谁是学校教育的环境因素
谁是学校教育的环境因素
王晓春老师说过:“孩子总是落生在家庭,而不会在社会。他接触的最初环境是家庭而不是社会,所以,孩子最初的、最重要的烙印来自家庭。孩子生命的基调是由家庭奠定的。”虽然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基调,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基调与社会环境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社会环境改变,家庭基调也随之改变,孩子生命的基调也紧跟其后。孩子变了,可是作为价值观念传播者的学校却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
学生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学生?一直存在争论。人们常说: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态度。可是如果用这样的话语来劝导孩子,无疑是一种“对牛弹琴”,可悲的不是“牛”,而是“弹奏者”。尼尔在《夏山学校》一书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最佳答案:“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虽然尼尔提出这个观点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可是他的观点还是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对于今日中国的教育,向西方学来了许多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可是缺少教育灵魂,理论与技术永远也替代不了教育灵魂。
为什么会指责学校是复制工厂,原因之一就在由学校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是学校”,“我就是你的环境”,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只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符合学校环境的,就会成为佼佼者,不符合学校环境的或被驱逐或被压挤,最后都成为了学校教育的“赝品”。而面对这些“赝品”,学校是不会接受指责的,因为学校教育中的“赝品”被认为是学生自我因素造成的,因为有
范文五:环境因素是识别与评价管理标准_
Q/HNDZ
环境因素是识别与评价管理标准
华能德州电厂 发 布
Q/HNDZ-AQ04-01— 200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职责 ................................................................................ 1
5 流程与风险分析 ...................................................................... 1
6 管理内容与方法 ...................................................................... 2 6.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时间 .............................................................. 2 6.2 环境因素的识别 .................................................................... 2 6.3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 2 6.4 评价步骤 .......................................................................... 4 6.5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 4
6.6 环境因素的更新 .................................................................... 4
7 相关 /支持性文件 ..................................................................... 4
8 记录 ................................................................................ 4
9 附录 ................................................................................ 5 I
Q/HNDZ-AQ04-01— 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和 DL/T 800-2003《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
原则》,结合本厂具体情况而编写的。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完全 一致。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与本标准有关的历次版本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安全监察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策划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敏然
审 核:王春明。
审 定:李庆义。
批 准:王德学。
本标准于 2007年 7月 31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 1次修订。
Q/HNDZ-AQ04-01— 2008 环境因素是识别与评价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原则和程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的生产、管理活动中,对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
2.2 Q/HNDZ-SC— 2006 《一体化管理手册》
3 术语与定义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规定的相关术语适用于本程序。
3.1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3.2重要环境因素
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3.3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指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 ;
3.4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组织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
3.5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和批准重要环境因素。
4.1 策划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登记、汇总,并主持环境因素评价活动。
4.2 各部门配合、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活动。
5 流程与风险分析
5.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流程图见附录 A
5.2 关键控制点:环境因素调查识别;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定;实施控制措施。
5.3 风险分析
1
Q/HNDZ-AQ04-01— 2008
5.3.1环境因素调查识别不充分 , 就不能涵盖电厂生产活动中全部环境因素。
5.3.2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定,是企业需要首先考虑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实施的。
5.3.3确定环境因素 , 制订控制措施并实施,才能实现持续改进的环境方针。
6 管理内容与方法
6.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时间
策划部每年第二季度组织一次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前一个月内, 策划部提请人力资源部对全厂员工进行一次相应的环境知识培训和宣传。
6.2 环境因素的识别
6.2.1 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向大气 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 动等) 、废弃物品管理、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6.2.2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三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
6.2.2.1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法
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流通过程及日常事务管理等实际情况分析所有活动环节和过程的投入及 产出,根据“投入=进入产品的十排放的”公式,找出环境因素。
6.2.2.2 查询文件资料方法
● 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三同时”报告(策划部保管) ;
● 环境监测报告(策划部保管) ;
● 环境事故调查报告(策划部保管) ;
● 相关方抱怨记录(策划部保管) 。
6.2.2.3 现场调查法
可采用现场观察、面谈、询问等方式识别环境因素。
6.2.3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 面的识别出来。
6.2.4 策划部负责将《环境因素调查表》发到班组一级。在问卷调查的同时,策划部协同有关部门进 行现场观察和测量,以便与调查问卷相对照。
6.2.5 策划部将发放的问卷收集齐全, 并组织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登记、 汇总, 通过整理和分析, 按环境影响类别分类,列出我厂《环境因素清单》 。
6.2.6 新增项目环境因素的识别
新建、 扩建、 改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或试运行时, 由厂分管环保工作的厂领导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 进行排查、分类、登记、核定。
6.3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6.3.1 确定评价流程
分析调查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6.3.2 确定评价方法
采用是非判断法或打分法。
2
Q/HNDZ-AQ04-01— 2008 6.3.3 评价原则
6.3.3.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 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者;
● 凡超标排放者;
●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 潜在的环境因素,发生以后对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或财产较大损失者;
● 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 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如供方、顾客 ) ; 。
● 国家列入“危险废弃物名录”或“危险化学品名录”中而本厂有排放者。
6.3.3.2 其他环境因素的评价可采用打分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 评价因子 a
发生频率 (a =1-5)
Ⅰ 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 5
Ⅱ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 4
Ⅲ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 3
Ⅳ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2
Ⅴ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 1
② 评价因子 b
排放与法规标准值之比 (b =1-5)
Ⅰ ≥ 90% 5
Ⅱ 80%-90% 4
Ⅲ 50%-80% 3
Ⅳ 30%-50% 2
Ⅴ 30%以下 1
③ 评价因子 c (c=1-5)
Ⅰ 全球性严重破坏 5
Ⅱ 国家范围内的破坏 4
Ⅲ 重大地区性的破坏 3
Ⅳ 较轻的地区性破坏 2
Ⅴ 非严重破坏(或无) 1
④ 评价因子 d
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或持续性 (d=1-5)
Ⅰ 不可恢复 5
Ⅱ 半年以上可恢复 4
Ⅲ 一周至半年内可以恢复 3
Ⅳ 一天至一周内可以恢复 2
Ⅴ 一天内可以恢复 1
⑤ 评价因子 e
3
Q/HNDZ-AQ04-01— 2008
4
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敏感性) (e=1-5) Ⅰ 社会极度关注的 5
Ⅱ 地区性极度关注的 4
Ⅲ 地区性关注的 3
Ⅳ 地区性一般关注的 2
Ⅴ 不为关注的 1
⑥ 评价得分 频率×(最高得分)影响
Ⅰ a=
Ⅱ 影响:b= , c= , d= , e= ,取最大值 M Ⅲ X=a×M M=5或 X ≥ 15为重要环境因素
M=5或 X=25 紧急优先项
X=20 高度优先项
X=16 中度优先项
X=15 低度优先项
6.4 评价步骤
6.4.1 策划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评价工作。
6.4.2 评价过程中,工作组应填写“环境因素清单” ,根据评价原则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6.4.3 策划部对评价结果确认后,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6.4.4 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评价分析报告报送管理者代表批准。
6.4.6 策划部负责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作为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运行 控制标准的依据。
6.5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化学危险品的防治、控制和节约能源资源按相 应的管理标准进行控制。
6.6 环境因素的更新
环境因素每一年识别评价一次, 当发电生产过程中某个活动、 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购进新的 设备时, 由设计单位在一周内按标准要求对发生变化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并将结 果报策划部,策划部根据评价原则对其结果进行评审,并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清单补充完整。
7 相关 /支持性文件
Q/HNDZ-CX-4.4.6-01-2006 烟气排放控制标准
Q/HNDZ-CX-4.4.6-02-2006 粉尘排放控制标准
Q/HNDZ-CX-4.4.6-03-2006 噪声管理控制标准
Q/HNDZ-CX-4.4.6-04-2006 污水排放管理控制标准
Q/HNDZ-AQ04-02-2007 废弃物管理标准
8 记录
Q/HNDZ-AQ04-01— 2008
9 附录
附录 A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流程图
5
Q/HNDZ-AQ04-01— 2008 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PMP解读:什么是事业环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