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太阳高度
夏至日光照图的解读
图1为一幅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光照的立体图,是顺着太阳平行光线的一种三维空间透视图形,可以完整地呈现昼半球与夜半球、晨线与昏线、昼弧与夜弧的分布状况。通常在这种图上,通常经线为相交于极点的弧线(除过圆心的经线为直线),纬线为一组平行的椭圆弧线。
原理剖析:
透视光照图中(如图1)的线、点、面、角等内容较多:
①特殊点:四至点A 、B 、C 、D ,是太阳光线照射范围的边界点;南北极点N 、S ;太阳直射点M 。
②线:平行的太阳光线及照射至四至点A 、B 、C 、D 的照射覆盖范围。 ③面及面与面相互关系:赤道面、晨昏圈、经线圈、纬线圈,晨昏圈与赤道面相交于C 、D 两点;晨昏圈与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纬线圈相切,其切点为A 、B 两点。
④角:A 、B 两点所在的纬线圈的纬度值与直射纬线圈的纬度值互余;
C 、D 两点所在经线与直射经线的经度差为90°。
⑤方向: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南极点
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深度链接: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来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时空分布状况。其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昼半球俯视图。
图2是等太阳高度图绘制原理图,等太阳高度线的产生原因在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太阳光为平行光。由于全球某一时刻太阳直射在地球上某一点,沿其他地区因离直射点的远近而太阳高度发生变化,距离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此图可以理解为沿着太阳直射点M 向下俯视,由此得到了全球太阳高度时空分布状况。此时太阳直射点M 的太阳高度角为 90°,从直射点向四周随着球面的弯曲,直射点距离不断扩大的地方,其太阳高度角也不断减小,其中0°等太阳高度线为晨昏线。相同太阳高度的点连成的线呈同心圆分布,这种同心圆就是等太阳高度线。
图3是从图2绘制原理图演变的立体直观图,其中外圆为连接南北极圈的晨昏圈,太阳高度角为0°;M 点是太阳直射点,其太阳高度是90°,其余两条等值线为60°、30°。
图4是根据图3立体图的等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绘制成平面图,我们可以通过母图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上找出相应的重要的点:
一是抓住图中的四个控制点:晨昏圈与赤道的交点C 、D ,其时间分别为6时和18时;晨昏圈与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纬线圈相切点A 、B ,也就是太阳光线射至的四个边界点。
二是弄清图中二个关键点:M 点为太阳直射点,时间为12时;N 点为北极点,由此直线AB 不是同一条经线而是两条互补经线。由于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季节移动,在此区间我们任选一直射点都可以绘出它的等太阳高度图。
图5是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等太阳高度线图,A 、B 点分别表示南北极点,直线AB 此时为同一条经线;图6为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等太阳高度图,S 点为南极点,直线AB 也不是同一条经线为两条互补经线;其他纬度同理可得。
二、斜俯视图上昼夜长短的判读
有时会遇到不是以极点中心,而是以某个特殊点的无穷远处上空向下作斜俯视图,由于空间感不强,感到很棘手,无处入手。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结合上面母图相关知识,对基础知识进行优化迁移衍生,活化同学们的思维。我们可能以把图中太阳光线换成我们的视线,依据母图中内在关系,找出其中潜在联系,可以很容易绘出一般从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不同角度便于理解的斜俯视图。
例如图8是在 6月22日透视光照图上从H (见图7)点上空无穷远处向下俯视的昼夜分布情况,依据上述母图中的联系,外围圆应为图中圆PQ ,即连接南北回归线(与入视点的纬度值互余)的大圆,且与晨昏圈、赤道相交于C 、D ;N 点为极点,在图上经线表现为以极点的放射状直线,纬线是相对于俯视点的弧线,把所有的知识落实到常规图示上,对于同学来说便于理解。
同理,图9是在图7中从A 点的上空无穷远处向下的斜俯视图,其余以此类推。如果同学们在图8和图9这两种斜俯视图解答有关昼夜长短及相关的知识,通过结合上述原理剖析,发散自己的思维,通常解决问题的难度不会很大。同时也对知识进行优化衍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衍生迁移:
1. 下图11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 点所在经线为30°W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时。
(3)图示这一天,a 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小时, f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小时。
(4)a、b 、c 、d 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
(5) 图中d 点位于c 点的___方向,从a 点到e 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
答案: (1)23°26′N,150°E (2)10 (3)24 O
(4)d>c>a>b (5)东南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2、下图12是北极圈上空所视的地球12月22日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表示夜半球,L 点经度为20°E ,OF=PE=66°34'。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O 点为北极点 B.Q 点的自转线速度大于F 点
C .F 点昼长与K 、L 点的昼长相等 D.F 点纬度是23026'N
(2)图示时刻,下列关于地球上各地日期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大部分地区属于12月22日,小部分属于12月21日
B .东半球上12月22日范围多于12月23日的范围
C .西半球上12月22日范围多于12月21日的范围
D .北京处于12月22日的范围内
(3)P 、Q 、L 三地由于位置不同,其气候也有差异,关于它们气候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P 、Q 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B .P 、Q 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L 为极地气候
C .P 、Q 、L 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 .Q 为热带沙漠气候, P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C (2)B (3) D
范文二:太阳高度
下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2. 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时刻的太阳高度
A. ①②
3. 此时
A. PM为昏线,PN 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此时Q 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答案:1. C 2. D 3. C 4. A
某居民小区有一朝向为正南方向的居民楼(如图12),该居民楼的一楼是高6米的小区超市,超市以上是居民住房. 在该楼的前面15米处要盖一栋高20米的新楼. 当冬季正午的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2°时.
(1)问超市以上的居民住房采光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2)若要使超市采光不受影响,两楼应相距多少米?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sin32°≈0.53, cos32°≈0.848,
tan32°≈0.625)
右图是我国南沙群岛某一个岛屿(7oN )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 .① 春分日 ② 夏至日 ③ 冬至日 B.① 春分日 ② 冬至日 ③ 夏至日
C .① 冬至日 ② 春分日 ③ 夏至日 D.①冬至日 ② 夏至日 ③ 春分日
读“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完成7~8题。
7.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A .①地 B.②地 C.③地 D .④地
8.当北京时间为8时45分时,①地正好日出,则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A .60°N 、30°E B.45°S 、30°W C.60°N 、75°E D.13°S 、75°W 右图为某地房屋正午太阳一年中的入射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 当阳光如图③所示射入窗户 ( )
A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 .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 .北极圈出现极昼
D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2. 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10时,
则该地的经度是( )
A .150°E B.160°E C.105°E D.90°
E
1.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A.9月23日后逐渐变大 B.3月21日后逐渐变大 C.6月22日达到最小值 D.12月22日达到最大值
2.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 3.6月22日北京(40°N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6°34′ B.73°26′ C.50° D.40°
4. 当海口(20°)阳光直射井底时,则该日( )
A. 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C.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D.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5.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 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 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 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新华网2009年4月23日报道 在人民海军迎来60华诞之际,4月23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来到海滨城市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据此完成6—7题。
6. 在阅兵前后,我国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
A. 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 B.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 C.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 D.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 7.在阅兵前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为(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下图中A 、B 两地同在40°N 纬线上,读图回答8—9题。
8. 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下图所示,则可知B 地位于A 地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9. 若图中A 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A.5°S B.5°N C.23°26′S D.23°26′N
10. 某校(北纬40°、东经120°)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率,需要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列四幅图中日照图和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1.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
C. 南方气候潮湿 D.北方平原多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太阳最大。读图回答12—13题。
12. 该地位于( )
A.45°N ,110°E B.21°34′N ,110°E C.45°N ,130°E D.21°34′N ,130°E
13. 这一天( )
A. 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下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14—16题。
14. 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 A.正南 B.正北
C. 正东
D. 正西
15. 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 A.120°E B.0° C.110°E D.130°E 16.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 ) A.4:40 B.19:20 C.18
D.6
17. 夏至时,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 A.广州 B.北京 C.乌鲁木齐 D.
漠河 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8°17′N,120°E B.66°34′N,120°E C.78°17′N,116°E D.23°26′N,120°E 19.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 )
A. 正北升起,正南落下 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 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杭州(30oN )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 :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 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20—23题。
20. 该同学将集热板装在玻璃箱里的用意是( )
A. 防风
B. 保温
C. 防沙尘 D.防漏水
2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 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o26ˊ B.36o34ˊ C.53o26ˊ D.66o34ˊ 2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 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23o26ˊ B.30o C.46o52ˊ D.60o 2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4. 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冬至日和夏至日两个节气的阳光照射情况用A 或B 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各小题。
⑴根据三幅图中阳光照射的方向可推断: 图所示的房屋地处赤道地区; 图所示的房屋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图所示的房屋地处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⑵甲图中阳光A 或B 出现时,房屋所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或小)值;乙图中阳光 (A或B) 反映的是冬至日阳光照射的情况;丙图中阳光 (A或B) 反映的是该地冬至日阳光照射的情况。
范文三:太阳高度
专题六
太阳高度
2012-04-08 06:24:51|
一、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1、非极点地区:太阳东升西落,一日内太阳高度是有变化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正午12:00以前,太阳高度上升,12:00以后,太阳高度下降。
2、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的太阳高度一日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值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3、根据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求算当地的地理纬度或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例1、下图为某地夏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此地经纬度为多少?
例2、下图为某地夏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此地经纬度为多少?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多少?
例3、读下图,回答1—4题
1、当①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 ) A 、13时 B 、12时 C 、11时 D 、14时 2、②曲线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
A 、23?N ,105?E B 、45?N ,135?E C 、25?N ,135?E D 、45?N ,105?E 3、这一天北京时间为12时整,若①、②两地均在北半球,则观测到太阳方向分别是( )
A 、正南,西南 B 、西南,东南 C 、东南,正南 D 、东南,西南 4、若①、②两地均在北半球,一年中②地昼长大于①地的时段为( ) A 、秋分到第二年春分 B 、春分到秋分 C 、冬至到夏至 D 、夏至到冬至 例4、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
二、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1、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外成同心圆下降,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在大圆上向外跨多少度太阳高度就下降多少度。
2、根据等太阳高度线图,求算某地的地理纬度或某地的地方时
例1、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2、M 、N 两地的经度差( )
A 、大于10? B 、小于10? C 、等于10? D 、可能大于10? ,也可能小于10?
3、该日北极地区有____________现象,该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2、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 3、此时( )
A 、PM 为昏线,PN 为晨线 B 、全球昼夜平分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北回归线以北的点夏至最大,冬至最小(画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图,见课堂教学)
2、南回归线以南的点冬至最大,夏至最小(画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图,见课堂教学)
3、0 ?——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冬至时最小,夏至不是最大(画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图,见课堂教学)
4、0 ?——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夏至时最小,冬至不是最大(画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图,见课堂教学)
例:下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读图判断该地纬度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求算
1、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方对称降低,向南北两方跨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下降多少度。(公式:H=90 ?-纬度差)
例:求安庆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求50 ?N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2、在太阳直射点同一边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纬度差
例:夏至安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5?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5? ;冬至安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5?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6.5? 。
3、同一纬线上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例1、某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9 ?,则此地纬度为多少?(▲画图法解直观) 例2、洛阳(35 ?N)冬至日太阳能倾角多大最好?(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某地太阳能倾角=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例3、为保证安庆朝南楼房底层终年有阳光照射,前后房屋间距应为多少?(其南楼高度为20米)(▲用一年中的最小太阳高度角计算)
3、北纬X ?的昼长=南纬X ?的夜长(或者说:北纬X ?的昼长+南纬X ?的昼长=24小时)
4、某地夏至日的昼长=冬至日的夜长(或者说:某地夏至日的昼长+冬至日的昼长=24小时)
例、甲、乙、丙、丁四地昼长分别为18小时、16小时、7小时和13小时,比较四地纬度高低。
范文四:太阳高度
2.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与纬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因纬度而异,因季节而变, 一般可用 “H =90o-φ+δ” 这一公式来计算 (注: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φ为所求地的纬度, 并且同半球取 “ +” , 异半球取 “ -” ) 。 该计算公式也可简化为:H =90o-两地纬度差(所求 地点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由此,可得出一年中,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为:当地纬度+23o26′;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各地为:46o52′(说明各地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成正比) 。
3. 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关系: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位方向相反;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 高度成反比。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某地一日中太阳的方位和太阳高度随着时间而变化。日 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太阳高度为 0o;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 最大值;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太阳高度为 0o。 正确把握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随着时 刻和季节而变化的规律,由些可推理分析物体影子方向和长短、建筑物合理间距等问题。 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
=23°26′+当地纬度
南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
=23°26′
(除南北极点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幅度
=46°52′
(三)结论:
7、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南回 归线——赤道之间各地有直射机会;赤道及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时,赤道及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赤道— —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有直射机会;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夏至日这天 赤道及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回归线为 90°。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亦然。
8、一年中除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以所在半球的夏至日达最大值, 冬至日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所在半球的夏至日不是最大值, 但最小值一定是在冬至日。
9、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每年有一次最大值 90°;南、北 回归线之间(包括赤道)的各地一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每年有两次最大值 90°。 10、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每年有两次最小值,分别出现在二至日;其它各地每年都只 有一次最小值。
11、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及变化状况也相同(这是个近似结论,因为地球 自转速度远远大于公转速度)。
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1赤道:
H 大 =90°, H 小 =90°-∣ 0°+23°26′ ∣,
ΔH=23°26′ 。
2赤道——回归线之间:
H 大 =90°, H 小 =90°-∣ Φ+23°26′ ∣,
ΔH=Φ+23°26′ 。
3回归线:
H 大 =90°, H 小 =90°-∣ 23°26′ +23°26′ ∣,
ΔH=23°26′ +23°26′ 。
4回归线——极点:
H 大 =90°-∣ Φ-23°26′ ∣, H 小 =90°-∣ Φ+23°26′ ∣,
ΔH=46°52′ 。
5极点:
H 大 =90°-∣ 90°-23°26′ ∣, H 小 =90°-∣ 90°+23°26′ ∣,
ΔH=46°52′ 。
综上所述:
当 0°≤Φ≤23°26′ 时:ΔH=Φ+23°26′
当 23°26′ <>
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的取值范围是:23°26′≤ΔH≤46°52′ ,则:当 ΔH=23°26′ 时,该地在赤道上;
当 23°26′ <><46°52′>46°52′>
当 ΔH=46°52′ 时,该地在回归线上或回归线——极点之间或极点上。
范文五:太阳高度
五、太阳高度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 有 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 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 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 度为 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 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 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 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 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 如果太阳直射赤道, 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经度就相差多 少度; 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 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 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 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 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 0°等太阳高度线, 即为晨昏线, 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 以西最大的半圆 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 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 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 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 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 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 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二)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 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日影始终朝北。 北半球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 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 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 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夏至日,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 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 ,日影最短 (日影与 物体本身重合 ) 。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 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 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 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 (极昼 区域除外 ) 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 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 从夏至日至秋 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 (极 昼区域除外 )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 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 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 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 太阳的升落方向 (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 ) 不仅随空间, 而且随时问的变 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 随着纬度的升高, 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三)其它知识点: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 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 0o到 23.5o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 21°N,则北 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 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 21°,则可知道太阳直 射 21°N。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 6点日出 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 度在 90°和 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 0点日出, 24点日落这些地点 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7°,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 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 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 47°(非极圈)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