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三 漢語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1. 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 (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音。
?2. 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 (2)專指《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 (3)專指現代漢語普 通話語音。
?3. 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4. 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5. 雙聲:指兩個漢字音的聲母相同或相近。
?6. 疊韻:指兩個漢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
?7. 聲母、韻母:一個漢字音節,開頭的音叫作聲母(古人稱之為聲、紐、聲鈕或音鈕) , 其餘的音叫做韻母。
?8. 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 (2)古人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 ?9. 三十六字母:表示 中古聲母系統的 36個代表字 。唐末守溫和尚原定 30字母,宋人又 增益 6母而成 36字母。 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現列表簡 示如下:
?10. 韻頭:指韻腹之前的高母音或半母音, 因常介於聲母和韻腹之間, 故又稱介音或介母。 ?11. 韻腹:指韻母的主要母音。
?12. 韻尾:韻腹後面的收尾音叫做韻尾, 包括母音韻尾和輔音韻尾 (鼻輔音或口輔音 ) 兩類。 ?13. 韻:(1)指韻母。 (2)指主要母音、韻尾和聲調相同的音韻類聚。
?14. 韻目:韻書中韻部的標目,也就是韻部的代表字。
?15. 韻部:(1)同 “ 韻 ” (2) 。 (2)指主要母音和韻尾相同的音韻類聚。
?16. 韻攝:等韻家把主要母音和韻尾相同相近的韻歸為一類,稱之為韻攝。
?17. 韻腳:韻文押韻的字。
?18. 陰聲韻:以母音收尾或是沒有韻尾的韻母叫做陰聲韻。
?19. 陽聲韻:以鼻音收尾的韻母叫做陽聲韻。
?20. 入聲韻:以輔音 [-p]、 [-t]、 [-k]為韻尾的韻母叫做入聲韻。
?21. 陰陽對轉:指陰陽入三類韻母的相互轉變現象。
?22. 等韻和等韻圖:用 “ 等 ” 的概念來分析漢語的語音,就叫等韻,研究等韻的學科就稱為 等韻學。等韻學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科,是中國傳統的語音學。用等韻的學理來研究 和分析古代漢語語音而製作的圖表,就叫做等韻圖(一般簡稱為韻圖) 。
?23. 呼:(1)宋元學者按發音時嘴唇的圓展情況把韻母分為兩類 —— 不圓唇者為開口呼, 圓唇者為合口呼。 (2)明清學者把韻母分為開口、齊齒、合口、撮口四類,合稱四呼。 ?24. 尖音:聲母 z 、 c 、 s 跟 i 、 ü或 i 、 ü開頭的韻母拼合成的音節叫做尖音。
?25. 團音:聲母 j 、 q 、 x 跟 i 、 ü或 i 、 ü開頭的韻母拼合成的音節叫做團音。
?26. 平仄:“ 平 ” 指平聲, “ 仄 ” 指上聲、去聲、入聲。
?27. 舒促:“ 舒 ” 指四聲中的平聲、上聲、去聲三種聲調 ; “ 促 ” 指 “ 入聲 ” 。
?28. 陰調:同陽調對言,陰平、陰上、陰去、陰入等聲調都總稱陰調。一般說來,現代普 通話或方言讀陰調的字,來自古代清聲母。
?29. 陽調:同陰調字對言,陽平、陽上、陽去、陽入等聲調都總稱調。一般說來,現代普 通話或方言讀陽調的字,來自古代濁聲母。
?30. 直音:用同音字注明音讀。 其形式即 “ 某音某 ” 。
?31. 反切:傳統的注音方法之一,用兩個漢字為一字注明音讀,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 和聲調拼合而成。 如 “ 改 ” , 古海切, 取 “ 古 ” 的聲母, “ 海 ” 的韻母及聲調 (上聲 ) , 拼讀成 “ 改 ” 字音。
范文二:《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Word文档]
《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关键字:名词,音韵学,体系 《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语言学名词》“音韵学”分支创
新性地构建了“总论、音类分析和等韵学、用韵分析和今音
学、语音通转和古音学、音类演变和对音”的音韵学术语知
识体系,融学界共识与理论创新于一体。这为音韵学术语的
规范和辞书音韵学术语的编排提供了参考原则:构建层次清
晰的音韵学术语体系;实现音韵学术语的科学分类。
关键词:《语言学名词》,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
H1;N04ADOI:10.3969/j.issn.1673-
8578.2017.02.003
The System of Phonology in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on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Terms in Dictionaries//LI Qiuxia
Abstract: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a knowledge system of phonology terms, which includes General, Phonetic
analysis and rhyme tables, Rhyme analysis and middle Chinese phonology, Tongzhuan and old Chinese
phonology, Phonetic change and transcriptions. This book fused simultaneously consensus and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principles for terminology specification and dictionaries to construct a clear phonology system, and to realiz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phonology terms.
Keywords: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phonology ,term, knowledge system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音韵学术语规范问题研究”(L15EYY001)
作者简介:李秋霞(1979―),女,满族,文学博士,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韵学研究。通信方式:liqiuxia2003@163.com。
《语言学名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编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审定和编写专家阵容强大,“每个分支均聘请资深的权威专家为首席或主持,由他们亲自动手或组织其他专家(包括若干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具体操作并进行把关。??其阵容公认为学界的‘一时之选’。”[1]因此极具权威性和科学性,是术语规范的典范之作。本文以其中的音韵学术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辞书音韵学术语体系进行比较,发掘《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特色,希望有助于音韵学学科发展及音韵学辞书的编纂工作。
一《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术语规范的首要任务和首要步骤,是从宏观上对术语按照学科的概念体系进行梳理。这种梳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一,整理术语的目的就是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其二,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哪些术语有问题,并用系统化而非原子化的观念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2]《语言学名词》正是构建了这样的术语体系:总论、音类分析和等韵学、用韵分析和今音学、语音通转和古音学、音类演变和对音。
“总论”收录了音韵学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如“音韵学、古音构拟、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北音”等。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词目了解音韵学研究的大致范围及其发展历程。“音类分析和等韵学”收录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术语和等韵学方面的术语,如“全清、双声、阴声韵、四声、五音、十六摄、等、独韵、,m侈、洪细、等韵学、切韵学、等韵图、门法、类隔”等。“用韵分析和今音学”收录诗词用韵方面的术语,如“叶音、韵脚、
诗韵、词韵、曲韵”等和音韵学研究方法的部分术语,如“反切系联法、正例、变例”等。“语音通转和古音学”主要收录语音通转方面的术语和古音学资料的部分术语,如“正对转、次对转、旁转、谐声、谐声系统”等。“音类演变和对音”收录一些音变学说和对音资料方面的术语,如“喻三归匣、浊音清化、入派三声、梵汉对音、藏汉对音、日汉对音”等。
较以往收录音韵,W术语的辞书而言,这一术语框架体系十分新颖。其最大特色就是在保持术语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又结合音韵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而新设了“音类分析”“用韵分析”“语音通转”“音类演变”主题。这既有益于读者了解音韵学各发展阶段的研究重点,把握各术语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又凸显了各个发展阶段音韵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音韵学术语规范工作开拓了新的局面。
二国内辞书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据笔者统计,国内收录音韵学术语的工具书共31部,包括专科辞典、知识手册、百科全书等。如果将有序(笔顺或音序除外)的音韵学术语词目表视为术语体系的直观反映,则纳入本文研究范畴的辞书共有15部。详见表1。
表1设立音韵学术语词目表的辞书(15部)
编号书名出版时间术语词目表名称词目表术语编排顺序
1《语言文字学名词解释》1978.4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2《辞海?语言学分册》1987.3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3《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2汉语音韵学学科体系 4《古代汉语知识辞典》1988.7音韵词目意义关系
5《古汉语知识辞典》1988.11音韵学内容
6《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1991.3音韵学学科体系框架
7《古代汉语教学辞典》1991.6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8《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1993.3音韵学内容内在体系排列
9《中华小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94.6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0《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1996.10音韵学以类相从
11《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1999.2汉语音韵学学科体系框架
12《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2001.10汉语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3《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2008.5音韵学知识顺序
14《大辞海?语言学卷》2003.12音韵学词目意义关系
15《语言学名词》2011.5音韵学知识体系
关于“词目表术语编排顺序”,有的依据辞书的编纂体例说明,有的依据词目表术语之间的内在关系。上述辞书可再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将术语按照词目意义之间的关系编排。包括《语言文字学名词解释》(商务印书馆,1978)、《辞海?语言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古代汉语知识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古代汉语教学辞典》(岳麓书社,1991)、《中华小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四川辞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这8部辞书的术语词目表均可分为几个部分,内涵关联度较高的术语集中编排,以类相从,形成多个术语组,但各术语组之间并未构成特定的逻辑关系。
第二类,将术语按照某种知识体系编排。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古汉语知识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实用
中国语言学词典》(青岛出版社,1993)、《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学苑出版社,1999)、《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语言学名词》(商务印书馆,2011)。这7部辞书的术语词目表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音韵学学科的知识顺序或者内在体系。特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与《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均为冯蒸先生编写,术语知识体系相同)和《语言学名词》。三者的术语词目表各具特色,所构建的术语知识体系均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是术语编排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由俞敏先生主编。共收录74条音韵学术语,按照“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的框架编排[3]。总论性词目“汉语音韵学”对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帮助读者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情况。“古音学”收录术语11条,“今音学”收录术语16条,“等韵学”收录术语36条,“北音学”收录术语10条。词目虽少,但“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概念体系的创立在音韵学辞典编纂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很多辞书所继承,对音韵学教材编写和学科理论研究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是《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的一个分卷,由冯蒸先生主编,收录音韵学术语、理论和学说近750条。包括总论、分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各部分下再分小类和子类。该音韵学术语体系依托冯蒸先生1988年提出的“汉语音韵学学科分类体系框架表”构建[4],是融音韵学理论、研究方法、音韵学史、研究资料等于一体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总论”囊括汉语音韵学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范围的术语,如“汉语音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
“分论”包括“音理篇、音史篇、资料篇、音韵学史篇”四个部分。“方法论”包括“音韵哲学方法论、音韵逻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三个分支。其术语体系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汉语音韵学”有很大不同。首先,“总论”和“方法论”单独设立,分别注重对音韵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的阐释;其次,将音韵学不同发展阶段的术语按照概念性质重新分类,尤其是集中收录了一批音变类词目。
音韵学术语体系应该符合音韵学教学发展和理论研究的现状,体现音韵学理论和应用对于学科体系的价值。以上三部辞书的术语体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音韵学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格局清晰,体系完整,集共识与创新于一体,其编纂理念值得继承和发扬。
三对,o书编排音韵学术语的启示
专科辞书在编制音韵学术语词目表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术语分类依据明确
在设立词目表的辞书中,《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语言文字词典》《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最为完整和清晰。《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首次设立“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的术语知识体系。在其影响下,《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卷》也探索出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总论”“分论”“方法论”分为42个小类,且下再设子类,层层深入。《语言学名词》亦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术语分为“总论”“音类分析和等韵学”“用韵分析和今音学”“语音通转和古音学”“音类演变和对音”五部分,在尊重学界共识性观点的同时,理清了音韵学的重要概念并构建了新的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体现出术语规范工作的时代性和科学性。这部具有法定意义的官修辞书,也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因
此,音韵学术语知识体系要有明确的分类依据,突出单个术语之于全部术语的价值和地位,而不是简单的术语集合。
文档资料:《语言学名词》的音韵学术语体系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细节护理对改善静脉留置针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护理体会 社会支持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短期胰岛素强化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对比研究 肝硬化应用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与检验结果分析 强化助产士培训对提高产科质量的效果分析 参与式情景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学门诊带教中的应用 基于中草药的天然防霉剂的研究进展与剂型开发 RA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17041例院前急救疾病谱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范文三:音韵学名词解释
音韵学
研究汉语语音系统
字音 汉字是表意文字并非拼音文字,一个汉字的字音就是一个音节,现代音韵学者把汉字(一个音节)比喻为一种生物,分为“头、颈、腹、尾、神”,也就是现在的“声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收音)、声调”,前四个是构成音节的音质单位。并不是每一个汉字的字音都具备这五个语音成分,有的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现代汉语为例:如一【i55】只有韵腹和声调(音韵学上把没有声母也算作一个单位,成为“零声母”,也就是说“零声母”也计作一个声母);安,读【an55】有韵腹、韵尾和声调;欢【xuan55】,声母、介音、韵腹、韵尾、声调俱全。韵腹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须具备的成分 汉语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实际读音 反切注音法形成于东汉,音韵学的形成建立在反切广泛的应用基础之上。 构成汉字的三大语音要素
字母及其音标
b[p] x[s]g[k]清聲母d[t]濁聲母sh[]
声(頭、起)
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把单个汉字的字音从听感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后一部分叫做韵 “布、帮、包”三个字的开头部分都一样,都读(p)“声”(纽,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居字音之首,是一个字音里的枢纽部分);声母又称“字母”(至今所知最早的字母产生于唐朝末年,唐代僧人从梵语中翻译引进“字母”的概念,后用字母专指汉语声母的代表字,又受到梵文),汉语的字母统摄声母相同的一类字,如一(p)开头的字有“帮、博、北、步”等,在没有音标的情况下,就选 “帮”作为这些字所读声母的代表字,也就是这一类字之“母”,成为“帮母。古人只用 反切上字来称谓声母,或称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端”与“都”双声)”
发音部位就是发音时哪一個部位發生阻礙。古人按照“唇唇音是双唇或唇齿发出的音,分为重唇音——双唇发出的塞音和鼻音,重唇音两唇相搏故言重,和轻唇音——唇齿发出的塞擦音和鼻音,清唇音音穿唇缝,故言“轻”(pbm[p][p’][m]不芳並明 帮 滂)、舌(舌头音 是舌尖(舌尖在舌的前部)中部抵住齿龈发出的塞音或鼻音。古人所謂舌音其實是指口內的閉塞音,因為這一類音發音時舌頭必須翹起來,比較容易察覺,以為只是舌尖起作用——dn端透定泥;舌上音 舌面前音,是舌面(舌面在舌头的表面上)抵住硬腭发出的塞音或鼻音:知彻日)、齿【这两类音都有摩擦成分,气流通过舌齿之间摩擦而出,门牙有较明显的气感,古人体会为:齿头音在齿尖,正齿音在齿上】(齿头音——舌尖前抵住门牙发出的塞擦音或擦音:精清从 正齿音——舌面前抵住硬腭发出的塞擦音或擦音:审穿禅照)、牙 牙音就是舌根音,舌根与软腭接触所发出的音 古人称臼齿为牙,,称门齿为齿,发舌面后音时,舌面后上举接触软腭而紧靠大牙,故名为牙音(见溪群来疑)、喉(喉中音:心邪晓 匣喻影亦)、半舌、半齿”的发音部位以及“全清【不帶音不送氣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心晓 审 帮非端知精照见影)、欠清(滂敷透清穿溪)、全浊(不送氣的帶音的塞音和塞擦音、擦音。匣喻影亦邪 禅並奉定澄从床群)、欠浊(明微泥娘疑喻来日)”的发音方法,对汉字的声母进行定位
發音方法發音時發音器官構成阻礙和克服阻礙的方式。[p][t][k],發音方法相同(都是塞音) 發音時氣流通過聲門聲帶顫動與否即帶音與否來分析,不顫動的叫清音,顫動的叫濁音。送氣和不送氣在漢語中是一個重要的辨字因素。聲調與聲母的清濁有關,陰調為清,陽調為濁。還與送氣和不送氣有關
唐代末年有人參照梵文的體文給漢語創造了表示聲母的字母守溫是唐代末年的一個和尚,他的十三字母已經按照五音(唇音、舌音、齒音、喉音)來編排了。到了宋代又在三十字母
的基礎上增補為三十六個字母,這就是傳統所謂的三十六字母。唐代以前輕唇和重唇是不分的,隋以前舌頭和舌上也是不分的,因此在《切韻》的反切注音中,輕唇可以切重唇,重唇也可以切輕唇,舌頭和舌上也可以互切。但到了宋代編《廣韻》的時候,口語里輕唇和重唇分離了,舌頭和舌上也分化了,於是感到這類反切與被切字有隔閡,拼不出準確的讀音,所以在《廣韻》前四卷末把這種“類隔”——聲類相隔,聲母不同類——的反切改為音和切——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同類——,標之為“新添類隔今更音和切”。事實上,“類隔”是語音演變分化的結果,在早期語言尚未發生變化時,本來也是“音和切”
《廣韻》的聲母系統。《廣韻》一類的韻書是按四聲分韻的,所以它的調類和韻類一檢閱各卷的韻目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聲母和韻母在韻書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只反映在各韻中同音字組的反切注音里。什么时代、什么韵书中的反切反映了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語音系統。早期的等韻圖基本上是分析《切韻》系韻書的反切,用五音清濁等呼等概念分析出聲母和韻母的結構陳澧認為:反切上字定其清濁,下字定其平上去入。第一,基本條例。陳澧說:“切語上字與所切之字為雙聲,則切語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遞用者,聲必同類也”如“冬”都宗切,“當”都郎切,二字均用“都”作反切上字,故“冬”和“當”聲母同類,這是“同用”例。“當”都郎切,“都”當孤切,“當”用“都”做反切上字,“都”用“當”做反切上字,二者互為反切上字,所以 “當”“都”聲母同類,是“互用”。 “冬”都宗切,“都”當孤切,“冬”用“都”做反切上字,“都”又用當做反切上字,“冬”“都”“當”遞相為用,聲母同類,這是“遞用”例。第二,分析條例。“其兩切語下字同類者,上字必不同類”,《廣韻》里凡同音的字組(即一個小韻)加注一個反切。如“彤”徒冬切,“冬”都宗切,“彤”“冬”“宗”符合遞用條例,他們的反切下字是同類。既然反切下字是同類,那麼他們的反切上字必然不同類。事實上,“都”屬於“端”母,“徒”屬於“定”母。第三,補充條例。“切語上字既繫聯為同類,然有時同類而不能繫聯者,以其切語上字兩兩互用(有的字有幾種讀音)”。同一個字音用了兩個不同的反切上字,而他們的讀音則完全相同,如“凍”下注“多貢切又音東——德紅切”, “多貢切”就是“都貢切”。像“多貢切”的“多”和 “都貢切”的“都”這種同音不同字就是“互見”。 根據又音互見的原則來繫聯聲母,但并不是所有的又音都有互見。
《廣韻》的三十五個聲母。“聲類”不等於“聲母”聲類是反切上字的分類,不同的反切下字要求不同的反切上字和它相拼,這是為了求得反切上下字拼切的和諧。在反切中,跟一、二、四等韻相拼的往往是一類反切上字,《广韵》中的二等韵没有[i]介音跟三等韻相拼的又是另一類反切上字,三等字肯定有一個[i]介音,反切上字也用一個三等字,拼切起來就比較和谐方便。既然反切上字的分类是依据反切下字的“等”,因此表示同一个声母的反切上字也往往分为两类,凡一个声母分为两类的都是互补的。那“见”母的“古”、“居”两类反切上字来说,“古”类反切上字只出现在一、二、四等韵的前面,“居”类反切上字则只出现在在三等韵前,两类互补,并不对立。《广韵》三十五个声母中唇音不分轻重,只有重唇“幫滂並明”,而無輕唇“非敷奉微
《廣韻》聲母和現代普通話聲母比較《廣韻》中有十個全濁聲母“並、定、澄、從、邪、船、崇、禪、群、匣”,到現在的普通話里都變成了全清聲母,這是現代普通話聖母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知組、莊組、章組三組合流而為捲舌音zh/ch/s;精、見兩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來;零聲母的數量也大大增加,這樣古代有差別的字,現代普通話里都成同音了。“並、定、澄、群”是塞音類,“並”[b]一部份讀成了[p],一部份讀成了[p’],其演變規律為:平聲字,今天變成了發音部位相同的送氣輕聲;仄聲字變成了發音部位相同的不送氣清音 韵()
读“姑,枯、扑”时,三个字后一部分都是(u),“韵”
古人所说的“韵”指声调、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不包括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而
介音不同的字属于相同的“韵”;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而声调不同则属于不同的“韵”。古人的韵是指韵脚字音感相同的押韵,是个基于语用的概念。传统音韵学把韵腹和韵尾视为同一个单位,今人所谓的“韵基”。韵类,本来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如《广韵》里的东韵,反切下字就分为了两类,这就是说,韵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还要区别声调,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一个分类。韵部,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介音,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韵部诗比韵母和韵更大的概念。韵摄,摄的意思就是“统摄”也就是“以少持多”或“以彼摄此”。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如[au][ou][ieu],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收[u]尾,韵摄是关于韵的概念中最大的一个概念了,一般把《广韵》的二零六韵归纳为十六大摄。韵目,韵书里韵的标目,也就是韵的代表字
现代音韵学常用的“韵母”包括介音(韻頭)【根据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开口”和“合口”——凡韵头或主要元音是[u]是两大类,古代韵母的韵头中只有[i][u]两种,二者可以同时作韵头,开口和合口的不同其实就是圆唇和不圆唇的区别,,只要有[u-]的都是合口呼,如[iuan].由于语音的演变,[iu]起头的合口韵就演变为撮口呼[y-]韵,于是韵头就有了[i-][u-][y-]三类,再加上韵母里不用这三类做韵头的一共是开口、合口、齐口、撮口四类。古音的韵尾比较复杂,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把古韵分为三大类:1,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合为一类,叫做“阴声韵”2,以鼻音收尾的韵叫做“阳声韵”3,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叫做“入声韵”。《广韵》中入声韵和阳声韵相配,阴声韵只有平上去相配。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韵,它的阴声韵和阳声韵相配整齐,例如阴声韵有[ai][ao],阳声韵则有[an][ag]与之相配,这反映了汉语语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汉语的阴、阳、入三种韵尾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同,转化过程中只是韵尾发生了变化,主要元音一般必须是相同的),古音里的入声韵现在都转化为阴声韵,这种阴、阳、入三种韵尾互相转化的现象,在音韵学上就叫做“阴阳对转”——古人把入声韵归入阴声韵里。】、主要元音(韻腹、腹、縱)和韵尾(尾、收)。
同韵(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字,除了声母的差别,区别在于介音,开合不同的韵母就在于有没有[u]介音的问题,等韵图把开口字放在一张韵图里,合口字放在另一个韵图里。有的等韵图里用“轻【凡是“轻”在前头的就是合】”“重【凡是“重”在前头的就是开】”来表示开合。在韵图里平上去入四韵又各分为四格,以表示四等,“一等洪大(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后比较低,如[a][o][u]),二等次大,三四皆细(发音时元音的舌位比较高比较前),,而四尤细” 等的概念主要是分析主要元音的,同时也和有无[i-]介音有关,[i-]介音是个前高元音,有[i-]介音的发音比较细,属于三、四等
元音分析。发元音时,气流出声门之后,在口腔的通道上不受任何的阻碍,但是它要受到口腔的开合、舌头的升降和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节制,由于这三个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元音的特有的音色,每个元音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口腔的开合和舌位的高低升降是相反的[i][a][u][o]是四个最基本的舌面元音,恰好是舌位的最高、最低和最前、最后的四个基点。
调
语言里不同的音节除了音素上的区别外,还有高低的不同,强弱的不同。声音的高低升降 ,汉语的音高往往是复合的、滑动的。如普通话的去声,它的音值标为51,我们念这个调的时候,应从高的5开始,中间经过4、3、2然后才滑到1。所以汉语的音调可以用音乐上的五线谱来标记,这是实验语音学证明了的。汉语的声调虽然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额,但是音长往往也起一定的作用。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沈约等人谢文章作诗很讲究声
韵,讲究格律,他们首先察觉到汉语里有四声的存在,而且把四类声调的属字基本上区别开来。古代的四声,我们只知道其调类(某一种语言里的字调归类的情况,调类的归纳跟古汉语的四声有密切的关系,谋字读谋调类,在汉语中是基本固定的),而不知道其调值(各种语言实际读音的高低升降形式,“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五四运动以后,对汉语声调的调值作了科学的描写,采用“五度标调法”,阴平55,去声51,这个标调法之适用于普通话和现代方言,无法对古人的调值做出实验,平上去入(促)四声,平上去三声为舒声,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诗歌讲究平仄,就是为了构成声音的回环和抑扬,为了声音美。),调类相同,调值不一定相同。故上声在北京话和各地方言里几乎都因声母清浊不同而而分为阴平和 阳平两类,古上声清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仍读上声,《广韵》中上声栏里的“蟹”“旱”“皓”“厚”等韵目,今普通话都读去声,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由于受全浊声母的影响,上声变读去声;古去声仍读去声。 如现代汉语的“妈、嘛、马、骂”。
古汉语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平上去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是音高上的非音质音位的区别,而入声则带有{-p、-t、-k}塞音韵尾,是音质音位的区别。是现代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来源。古人将‘调’包含在“韵”中处理,在古人看来,如果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而声调不同就算不同的韵字,常常把音节分为“声、韵”两部分
等韵图
声、韵、调的配合表,最初用来分析韵书中的反切。《韵镜》中“东懂送屋”四个韵目表示韵母和声调。途中小圆格里的字就是音节代表字,每个汉字所处的地位,是由它的声、韵、调决定的,也就是说找到了某个汉字的位置就能分析出这个音节的声、韵、调。转,就是辗转的意思,声母和韵母辗转相拼,拼出一个个字音来,十六摄里凡是具有真正的二等韵的就叫作“外转”,不具有真正二等韵的摄就叫做“内转”。《韵镜》和《七音略》通过分析《切韵》《广韵》的音系,分析这些韵中的反切,把他们绘制成图表。
《广韵》。又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早期的一部韵书,是在唐代《唐韵》(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增修的)的基础上增订、重修的,广就是扩大、补充的意思。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第二部韵书是晋代吕静的《韵集》,到了南北朝时期,韵书更多的出现,原因:一,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当时中国的和尚和学者在学习梵文中受到梵文字母的影响,懂得了辅音(体文)和元音(摩多)的拼音原理,于是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这反映了人们已经能够分析汉字字音,能辨别字音里的声、韵、调了,韵书的特点就是把同韵的字或者同音的字编在一起,便于写诗的人选字押韵,所以只有掌握了哪些是双声、哪些是叠韵的人才能创造出反切来。南北朝时期周颙、沈约等人又发现了汉语里的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别(诗歌押韵一般要求平声字跟平声字押韵,仄声字跟仄声字押韵),这也是韵书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魏晋以后到南北朝,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文学上特别追求形式——讲究词藻,讲求声律,这种要求束缚了作者的思路,只能把创作引到形式主义的路上,但使得这一时期从古体诗中发展出来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这实际上是为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到公元581年,杨坚统一了中国,国家的统一自然有要求文化上的统一,在诗歌创作用韵上也要求统一,人寿元年陆法言编纂成了《切韵》一书,唐王朝把《切韵》当成科举的标准书,就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增字加注特别多,到了北宋真宗大中祥元年,重修《切韵》《唐韵》,并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宋代的《广韵》大量流行。 体例。韵(区别声调)书按韵来编排,《广韵》首先按四声分卷,以纲、平(字多,分为上平和下平两卷)、上、去、入分为五卷,每个韵目所辖的字都是同韵(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每一个韵里的字又按声母或者介音的不同分开排列,在同韵中凡是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的字
就归在一起,合为一个同音字组,用小圆圈隔开,唐人把这种同音字组称为“小韵”(纽)。《广韵》不仅把同韵字归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把同音字归在一起,注明反切读音,有同字异形的又列出异体,辨析正俗,并对每个字的字义做解释,所以《广韵》是韵书又是字书,同时又具有类书的性质。《广韵》的音系有很强的系统性,二百零六韵四声相配,但四声的韵数并不一致。
读若
用读音相似(有时用同音字做注,有时只用音近字作注。由于音的无规定,故读若音颇难准确,尤其是声调的准确度难定)的字来给被注字注音。如《说文解字》:“莙??读若威”;《汉书》服虔注“嬗,音如蝉”。
譬况
描写字音的发音状况,用于“读若”之后。如高诱注《淮南子》“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这类对读音的描写都很含混,难以体会,难于达到科学、准确的注音的目的。
直音
始行于汉代,是一个用同音字去给被注字注音,如《史记?东岳列传》“封横海校尉为缭嫈侯”“ 嫈音荣” 注音准确,避免了读若、譬如注音含混的弊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音节都有同音字,同音字极少就会出现注音字比被注音字更加生僻的情况
反切
時間:東漢後期
汉语的一种传统注音法,用两个汉字(前一个字叫做‘反切上字’、后一个字叫做“反切下字”。这是因为古书的书写是直行格式的缘故)拼注出另一个汉字(被切字)的读音。含义:反复切摩以成其音之义也;一音辗转相呼谓之反(音韵辗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一韵之字相摩谓之切(两字相摩以成声),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反即切,切即反(反即使翻,就是把一个字音拆成两个音翻来覆去的拼合)。自唐代宗大曆以後,因統治者害怕老百姓起來造反,忌諱“反”字。凡反切必以两字者,盖上字为切字之母,下字为切字之韵。“都,当(d)+孤(u-)=du-切”上字去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不直接采用音素符号来标音,不限定统一的反切用字,反切上、下字用字的随意性如果其中一个语音要素有变,这个反切的语音内容就有了变化(現代的平聲字有陰平和陽平之分,而古代的平聲字是部份陰陽的,所以在古代,“紅”可以拼切出任何一個平聲字,反切上字如果是清聲母,切出來的就是陰平,如果反切上字是濁聲母,切出來的就是陽平)。有少数切语用字太繁而难认难写,达不到注音法所需要的简洁、明了、实用的标准。还有个别被切字实在找不到与之韵母和音调相同的切下字,只好借用音近字】,然后拼合出被切字的读音。反切本身就体现了汉语音节可以切分的音理。如果反切上字都用開音節字,反切下字都是用零聲母字,就比較容易切出被切字的讀音來。如德翁切東,格烏切姑
历史渊源:早期汉语中的双音节连绵词体现了双声(聲母相同,如“参差”)、叠韵(韻母相同,如“辗转”)的语音关系,汉语音节结构的可分析性,“堅奚切雞”反切上字和被切字是雙聲,反切下字和被切字為疊韻。但是反切要求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韻母完全相同,而一般的雙聲疊韻詞則只要求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介音可以不用考慮,如“嬋娟”。秦文献中有“合音字”【窟窿为孔】。反切音法实际创制和应用始于东汉末,显然与佛教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传播佛经中的梵文是古印度的一种拼音文字,借鉴梵文的拼音原理来改进汉字的注音方法,
促进了反切注音法的产生和完善。有了对反切所注汉字读音的韵、调等字音要素的系统分析才成为可能,各种韵书才有肯能相继问世,而韵书的不断产生,正是汉语音韵学形成的基础。從清代末年開始就出現了切音字運動,後來發展為民國初年的注音符號,以後又用過羅馬字母(拉丁字母),現代漢語拼音方案也用拉丁字母,注音方法越來越科學了
范文四:音韵学名词解释
音韵学
音韵学=声韵学、音韵、声韵、等韵学、等韵、
声母、零声母、声类、声纽、双声、七音、五音、牙音、舌音、齿音、喉音、唇音、重唇音、轻唇音、舌上音、舌头音、齿头音、正齿音、半舌音、半齿音、清浊、全清、全浊、次清、次浊、字母、三十六字母、
韵母、韵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附声韵、不附声韵、等呼、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洪音、细音、韵头、韵腹、韵尾、介音、阴声、阳声、对转、旁转、 四声、平声、仄声、平仄、阴调、阳调、
直音、读为、读曰、读若、读如、拼音、反切、音和、类隔、重纽、内外转、内转、外转 古音、今音、叶音(叶韵)、韵书、韵部、韵目、平水韵、十三辙、韵摄、 等韵图、吴音
。“今音学”是以《切韵》(《广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可以包括北宋)的语音系统的;
“古音学”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韵味主要的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假借字等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等韵学”,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如现存最早的等韵图《韵镜》、《七音略》)作为研究对象,最初是分析韵书中的反切,基本上就是分析《切韵》系韵书的反切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的。后来音韵学家又用它来研究、分析、描写近代的语音系统。到了清代,古音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语音学。
本声:是指保存在《广韵》中的上古音,从上古到《广韵》读音一样,古本有之。
变声:是指古无此纽,后经演变分化才有此纽。
阴声韵——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又把古韵分为三类: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合为一类,叫做“阴声韵”。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叫做“阳声韵”。古音[,m]、[,n]、[,?]三类 。 入声韵——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叫做“入声韵”。(这里的“阴声韵”、“阳声韵”的区别完全是从韵尾着眼的,跟声调的分阴、阳毫无关系。入声——声调、韵母——是和鼻音韵尾〔阳声韵〕相配的,即?,k、n,t、m,p)
、北音学:是以研究《中原音韵》系统韵书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中原音韵》一系韵书所反映的近代北方话的语音。在二十年代兴起。北音学的时间只限于元明清,现代汉语中的北方音不包括在内。
、北音:指黄河流域各省的语音,以北平音为代表。 2
*重纽:《切韵》系统韵书的某些韵中存在喉、牙、唇音对立的反切,今称这些对立的反切为重纽,等于在同一韵中出现读音相同的反切。这是指“支、脂、宵、真、谆、仙、侵、盐、祭”一些所谓的三等韵,它的唇牙喉音字有分为两类的趋势,韵图也把它们分别排在三、四等上,所以实际上是三、四等同韵。对这重纽的问题,历来各家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办法,正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多,无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少。
*假二等:指本为三等韵而韵图安排在二等位置的字。假四等:指本为三等韵而韵图安排在四等位置的字。韵图是以等韵36字母为经,早期的等韵图将齿音精组(所谓的齿头音)
和照组(所谓正齿音)归为一组,精组占用一、四等的位置,照组占用二、三等的位置。但是,《切韵》系韵书中照组实际上分为两类,庄组(或照二组)和章组(或照三组)。章组只拼三等韵,韵图排在三等没问题;但庄组既拼二等又拼三等,按理其三等字应该排在三等,但三等已有章组,所以韵图硬性把本应是三等的庄组字置于二等的位置,于是形成了“假二等”。
*对转: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入声、阳声直接的相互转变。如阳声ang、an、am、失去鼻音韵尾,入声ag、ad、ab失去塞音韵尾,即成阴声韵a。反之,阴声亦可转变为阳声、入声。阳声的鼻韵尾变为塞音的韵尾即成入声。反之,入声亦可转变为阳声。清代音韵学家多以入声韵归阴声类,音韵学上的所谓阴阳对转,亦包括入声韵的变化在内。指古韵阴、阳、入三类韵的相互转变,其主要条件是,主元音相同,变化只发生在收尾音的增加、失落和改变上。
阴阳对转
阴阳对转是由鼻音韵尾[-m、-n、-?]的演变造成的。阳声失去鼻音韵就变成了阴声,阴声加上鼻音韵尾就变成了阳声,这就叫“阴阳对转”。前面有这样的例子。
(二)阴入对转
阴入对转是有口塞尾[-p\-t\-k]的演变造成的。入声失去口塞尾就变成阴声,阴声加上口塞尾就变成了入声。前者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后者在汉语中极为少见。 (三)阳入对转
阳入对转是指阳声和入声相互转化。阳声韵换成入声韵尾就变成入声,入声韵换成阳声韵尾就变成了阳声。阳入的关系不如阴阳、阴入的关系密切。象“吻”从“勿”得声,“泛”从“乏”得声,这些都是阳入对转的例子。
旁转: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或入声和入声直接的相互转变。如阴声[a]开口度稍大些则变为[ ],阳声[ ?]开口度稍小些则变为[,?],入声[?p]开口度稍大些则变为[ap]。清代音韵学家多以入声韵归阴声类,音韵学上的所谓阴阳对阴声与阴声的旁转,亦包括入声韵的变化在内。
通转:指一个字在押韵、谐声、假借等方面显示出读音从此部转入彼部的现象。韵部是后人根据先秦押韵情况划定的,就某个字说,从此部到彼部,此为“转”;就彼此两个韵部说,是“通”。
邻转(邻韵):写诗押韵有时候可以用读音比较接近的韵部的字偶尔入韵,这比较接近的韵部就叫邻韵。用邻韵的现象在古诗里是比较常见的,如《诗经》里下列邻韵就常在一起相押:幽与宵,幽与侯,侯与鱼,脂与微,觉与屋,质与物,月与物等。在近体诗中,也有一些邻韵相押的现象。律诗中第一句的末字押韵与否本来是自由的,所以晚唐以后第一句用邻韵相押的诗就有不少。
旁对转:古音通转术语。黄侃以旁对转指通过旁转与相邻的韵部间接对转,或是通过对转与相邻的韵部间接旁转。王力以经过旁转而后对转这为旁对转,如幽与屋为旁对转(幽与侯为旁转,侯与屋为对转)。如果我们不计二氏所论其中间环节,旁对转指的是相邻韵部之间的对转。如微物文三部与脂质真三部相邻,则微与质、微与真、脂与物、脂与文的想
转都是旁对转。
附声韵:汉语里韵尾是辅音的韵母,也就是“闭音节”里的韵母。古代包括“阳声”、“入声”。
不附声韵:汉语里没有辅音韵尾的韵母。也就是“开音节”里的韵母。古代包括“阴声韵”。
音和: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声调和韵母相同的,叫做“音和切”。如“刚,古郎切”。
类隔: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轻唇或舌头、舌上之异,叫做“类隔切”。如“篇,芳连切,”“桩,都江切”,“篇”属滂母、“芳”属敷母;“桩”属知母,“都”属端母。
等韵图用“轻”“重”表示开合,即把开叫重,把合叫轻,凡是在“重”字在前头的都是开口,凡是在“轻”字在前头的都是合口,即:“重中重”、“重中轻”都是开口,“轻中轻”、“轻中重”都是合口。,
语音学
标星号的形式
标音法
开音节
闭音节
正则元音
非正则元音
子音
翘舌音
口音
鼻音
声化
气化
鼻化
腭化
唇化
增音
减音
尖团音
尖音
团音
*如何分辨现代北京语音里的古入声字哪,
(一)从哪些字不是古入声字来看:
1、收n尾和ng尾的字都不是古入声字。
2、z、c、s三个声母拼[ ]韵母的字都不是古入声字。
3、er韵母的字,都不是古入声字。
4、uai、uei两韵母全韵都没有古入声字。
(二)从哪些字是古入声字来看:
1、今读塞音、塞擦音不送气声母(共有b、d、g、j、zh、z六个)阳平声的字是古入声字。
2、fa、fo两个音节的字,不论今读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3、舌头、齿头声母d、t、n、l、z、c、s拼e韵母的字,不论今读阴阳上去(实际上只阳平、去声有字),都是古入声字。
4、卷舌声母zh、ch、sh、r拼uo韵母的字,不论今读阴阳上去(实际上上声无字),都是古入声字。
5、重唇、舌头声母b、p、m、d、t、n、l拼ie韵母的字,除了“爹”die,是古平声外,不论今读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字。
6、üe韵母字除“”jue,“瘸”que 、“靴”xue,之外,都是古入声字。
7、gei、hei、zei三个音节的字,不论今读阴阳上去(实际上去声无字),都是古入声字。
*声母f、z、c、s和a韵母相拼的字,来自古代的入声。
*一些开韵尾(包括元音韵尾和没有韵尾)的有文白两读,而又没有意义上的区别的,往往是入声字。如:色。
利用形声字,“合”《广韵》是收[-p]“盒、答、鸽、塔”;“出”《广韵》收[-t]尾,“拙、茁、掘、倔、崛、詘”;“读”的声旁收[-k],“渎、读、犊、牍、黩”等。 广:旷见溪旁纽、迭韵
旷:荒溪晓旁纽、迭韵
广:宽见溪旁纽,阳元通转
宽:阔溪母双声、元月对转
范文五:音韵学名词解释
音韵学名词?解释
走:本义:跑。会意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因此,古文中“走”的意思多为?“跑”。
兵 本义:兵器,武器。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
“兵”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资治通鉴?吴纪》:“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苏询《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与兵器有关?的事——“军事”、“战争”。
宋代三十六?字母大致如?下:
重唇音:帮 滂 并 明 正齿音: 照 穿 床 审 禅 轻唇音:非 敷 奉 微 牙音: 见 溪 群 疑 舌头音:端 透 定 泥 喉音: 影 晓 匣 喻 舌上音:知 彻 澄 娘 半舌音: 来
齿头音:精 清 从 心 邪 半齿音: 日
反切起源
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直音法),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另据考证,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
“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一般认孙炎?为反切的创?始人。 唐代时,僧人守温取?汉字为三十?六声母,宋人又以韵?书的韵母字?作为韵母。反切法益为?精密,成为最通行?的注音法。
音义书
解释中国汉?字字音和字?义的书。古人为通读?某一部书而?摘举其中的?单字或单词?而注出其读?音和字义,这是中国古?书中特有的?一种体制。根据记载,汉魏之际,就有了这种?书。三国魏孙炎?曾作《尔雅音义》,晋宋以后作?“音义”的已增多。一部书因师?承不同,可以有几家?为之作音,或兼释义。有的还照顾?到字的正误?。这种书在传?统“小学”著作中独成?一类,与字书、韵书、训诂书体例?不同,所以一般称?为音义书又?称书音。魏晋至梁陈?之间的“书音”已亡佚无存?,只有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采录颇多?。唐代有关《史记》、《汉书》的音义,早已亡佚。史部中只有?何超的《晋书音义》随《晋书》流传至今。北齐时佛教?经典也有人?作音义。唐代最知名?的音义书是?释玄应作的?《众经音义》和释慧琳作?的《一切经音义?》。内容丰富,为研究古音?古义的重要?参考资料。
训诂学的源?流:
(即指训诂学?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 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注:?师:驻军。?宿:夜晚。 ? 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毛诗故
训传?》、《毛诗笺》、《仪礼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训诂学。 ? 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 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 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等。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清代说文四?大家”
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训诂体裁 传 注 笺 疏
大概有三:一曰正文体?。即典籍正文?本身仍含解?释形式,如《孟子》:“庠,养也”。二曰传注体?。以古籍(经史子集)为解释对象?,其中“传”为前人解说?,“注”为本人见解?。如郑玄《周官注》,王先谦《荀子集解》,李善《文选注》。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部?古籍作注属?于“注疏”一类的书。最著名的就?是“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注疏”。三曰专著体?。脱离了具体?文献而专门?解释字词意?义的著作,如《尔雅》19篇,扬雄《方言》13卷,刘熙《释名》、许慎《说文》30卷。有释义内容?的书还如阮?元《经籍簒诂》、王引之《经籍述闻》、《经传释词》。等等。
俞樾的著作?
俞樾俞樾平?生勤奋治学?,著作极丰,曾国藩赞扬?他“拼命著书”,有《春在堂前书?》,二百五十卷?。
《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秋外传国?语平议》《尔雅平议》《墨子平议》《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
文学著作:《七侠五义》
医学著作:《内经辨言》
“经史子集”
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留存至今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
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经部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
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
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经学史及小?学类:经学史即经?学历史,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
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
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正史: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 乾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不久,又将《清史稿》合编其中,合称《二十六史》。编年: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著作等。纪事本末: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 袁枢 的《通鉴纪事本?末》。别杂史等:别史,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杂史,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史评: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 王夫之 《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著?; 刘知几 《史通》和 章学诚 《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诏令奏议: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奏议,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传记: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史钞: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时令: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 代修《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地理:地志县志,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文字?。职官:历代官制。如《唐六典》、《周官》。政书:政书,是记录典章?制度
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后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目录:目录分类学?的著述。
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後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释家:释家即佛教?。法家:战国时的学?派,为九流之一?。以尚法明刑?为主,以李悝、商鞅、韩非等人为?代表。兵家:古时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农家: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杂家: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杂之义广,无所不包??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辨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敍?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术数:术数,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也称“数术”。医家:即医学。艺术: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书画:书法图画 谱录:记载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等的表册?类书:辑录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有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蒙学:学童启蒙书?籍。
集部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注:以上分类依?照 清《四库全书》。总集:指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别集:相对总集而?言。即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楚辞:为骚体类文?章。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诗文评:收录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书籍。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书五经》、《六经》、《十三书》、《白虎通》等。
“史”是指历史典?籍,如《史书》、《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子”是指春秋战?国以来诸子?之学,如《荀子》、《老子》、《庄子》、《论衡》等。 “集”是指古代诗?文词赋的著?作,分为总集、选集、别集,如《乐府诗集》、《古诗集》、《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经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从来礼乐并?称。
价值
《礼记》是部儒学杂?编,里面包含儒?家的思想史?料相当丰富?。研究早期儒?家思想,需要读《论语》,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就不能不读?《礼记》了。读《论语》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确?立,读《孟子》、《荀子》、《礼记》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发?展。从《礼记》这部书里,可以看到儒?家对人生的?一系列的见?解和态度。《王制》、《礼运》谈到了儒家?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设想。如《礼运》展示的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这类光辉的?语言,并不因为年?长日久而失?去亮度,它极为精炼?地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满而公正的?社会的强烈?向往。
《礼记》有不少篇章?讲修身作人?的,象《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专讲教育理?论的《学记》,专讲音乐理?论的《乐记》,其中精粹的?言论,至今仍然有?研读的价值?。
《曲礼》、《少仪》、《内则》等篇记录了?许多生活上?的细小仪节?,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代?贵族家庭成?员间彼此相?处的关系。今天看来,这些细节极?为繁琐、迂腐、呆板、缺乏生气,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读了这些篇?,我们可以知?道,说中国是个?文明礼义之?邦,绝不是个空?泛的赞语。《礼记》关于丧祭之?类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类文字有?四大特点:琐碎、枯燥、难懂、远离今天的?生活。可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研究?中国宗法制?度的人们来?说,实是珍贵的?文字资料。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对《仪礼?丧服》的补充和说?明。 《礼记》中还有不少?专篇是探讨?制礼深义的?。这类文章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举例来说,《昏义》是解释《昏礼》制定意义的?专篇。一开始就解?释为什么要?重视婚礼,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所以要在家?长主持下搞?一套隆重礼?节。从而得知,结婚一事之?所以重要,儒家并不着?眼于当事男?女的幸福,而是:一,密切两个家?族的关系;二,男方死去的?祖先,有人祭祀了?;三,传宗接代。儒家认为,结婚只能是?家族中的一?件庄重的事?,不是个人的?美事。传宗接代意?味着新陈代?谢,这样,做人子的不?能无所感伤?,所以《郊特牲》说“昏礼不贺,人之
序也”。郑玄注说“序犹代也”。
此外,儒家对各种?祭礼、丧礼、冠礼、乡饮酒礼、射礼、聘礼等等,在《礼记》中也都有一?套解释。显然,研究这些都?有助于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中?有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消极作用的?部分,如全力维护?等级制度,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等等?。这些,在《礼记》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总之,《礼记》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史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价值
《战国策》中还大量运?用寓言或故?事进行说理?或论辩,使观点鲜明?、具体,深入浅出,易于被人接?受。如用“骥服盐车”的故事表达?怀才不遇的?悲愤和痛苦?,用“画蛇添足”的寓言说明?昭阳伐齐的?危害,用“南辕北辙”的常识说明?目的与措施?的矛盾,用“鹬蚌相争” 的现象说明?同室操戈的?危险。它如“狐假虎威”“狡兔三窟”、 “土偶木梗”、’“亡羊补牢”、 “不死之药”、“孽雁疮陨”等成语或寓?言故事均源?自此书,都蕴蓄着丰?富的含义,均能给人以?联想和启迪?。《战国策》中不少篇章?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直可作小说?读。如《郑袖谗魏美?人》一则,全文仅20?0字,把楚王的昏?庸残暴、美人的单纯?、轻信,特别是郑袖?的毒辣明险?,表现得十分?充分,故事情节起?伏曲折,结构紧凑完?整,语言精炼流?畅,有叙述、有描写、有对话,还运用了比?喻、衬托等修辞?方式,且场面多次?转换,人物关系有?戏剧性。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总之,《战国策》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古代历史散?文集,它对后世的?史学家、文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历?代大家的推?崇与效法。
子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价值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
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最大、
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还早230?0年。《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 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
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书中不少计?名、典故,在中国也是?妇孺皆知。《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集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价值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
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音值
笔者初学方?言,长期搞不清?调类和调值?。后来才逐渐?领悟,语音研究时?刻都离不开?音类和音值?问题。音值决定音?类的划分,可是相同的?音值在不同?的方言里未?必属于相同?的音类。在汉语发展?中,声母和韵母?的音值两相?牵引或排斥?,又互为条件?。声韵调的音?类划分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搞清音类和?音值问题,对初学者至?关重要。关键词 音类;音值;汉语方言
一 引言
,讲声调总是?离不开调类?和调值问题?。汉语的音 现代汉语方?言语音研究?中
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因此,调类之外,还有声类和?韵类。
陈澧《切韵考》的卷二,卷三分别是?“声类考”和“韵类考”,罗常培先生?《汉语音韵学?导论》的第二,三,四讲依次是?“声类之分析?”,“韵类之分析?”,“调类之分析?”。以上三种语?音单位都是?从不同角度?分类的结果?,每一种音类?都有自己的?音值,音值决定音?类的划分。其中作为非?音质音位的?声调分类比?起声母和韵?母的分类来?较为单一,而声母和韵?母的分类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还有不同的?层次,而且声母,韵母不同类?型的名称也?因其本身的?构成特点和?表示方式而?与声调不同?。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分支?音韵学对于?汉语语音的?分类研究,往往从某一?类音的所属?字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字作为?代表,来称呼这一?类字,如对古调类?的说明,就有“天子圣哲”,“平上去人”等说法。“天”或“平”,“子”或“上”,“圣”或“去”,“哲”或“人”,都是
分别代?表凡读这个?声调的一类?字。后来约定俗?成,“平上去人”成了古四声?的统一名称?。同样,声母的“36字母”,“帮”代表凡声母?读得跟“帮”一样的字,“滂”代表凡声母?读得跟“滂”一样的字,依此类推;韵母如《广韵》的206韵?,“东冬锺江”也分别代表?跟这四个标?目字韵母相?同的字。我国古代的?许多韵书,如《广韵》的编排,是先按四个?声调分类,再按206?韵排列,在同一韵中?,将声母相同?的字一一列?出。由此看来,《广韵》实际上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带释义的?同音字表,相当于现代?的字典。再看韵图,如《韵镜》,共43图(表),每图纵行列?声母,横列四声的?韵,如“东董送屋”,每韵又分四?等。图中可以出?现的某一音?节就填写一?个例字,否则画““。用现代语音?学的术语来?说,《韵镜》是一个音节?表。以上可见,我国音韵学?对于音类的?研究十分精?到。在音值方面?,虽然也有“喉牙舌齿唇?”“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等对于声母?发音部位及?韵母洪细的?描写,但是因为一?直都没有理?想的记音手?段,所以从总体?来说音值的?记录不够理?想。段玉裁古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支,脂,之”三分,但正如段氏?自己批评自?己“审音功浅”,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支,34脂,之”之所以分。罗常培先生?批评以往治?音韵者“凭臆立说,每多违失”,如“论平仄则以?钟鼓木石为?喻”,“论清浊则以?天地阴阳为?言”等,也多是针对?音值的描写?。在现代方言?的研究中,明确“类”和“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二 调类和调值?
推广普通话?要寻求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在济南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济南人把普?通话的阴平?读成了上声?,把上声读成?了阴平。济南人学习?普通话的声?调,要把上声读?成阴平,阴平读成上?声。这话大体说?出了济南话?和普通话阴?平,上声读音的?对应关系,但是严格说?不怎么科学?。因为这种说?法既混淆了?调类和调值?的不同,而且还将两?种不同系统?的方言搅和?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误?导。王力先生(1980:93—94)中说到:“关于汉语的?声调,有两种最普?遍的误会是?应该避免的?”,其中的第一?条,就是“我们不可说?某处的的人?把某字错读?为某声,因为某处的?方言里的调?值自成系统?,而与别处不?必相同的”。调类和调值?是既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一对?概念。
调类是一种?方言单字音?声调的分类?,调值是某一?调类的实际?读音。声调的分类?由调值决定?,一种方言的?单字音有几?种调值,这个方言就?有几个调类?。
两种不同的?方言,同样的调值?未必属于同?一调类,同一种调类?其调值也未?必相同。普通话和济?南都有四个?单字音调值?,普通话和济?南就都有四?个调类。济南话的四?个声调跟普?通话比较如?下。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济南?213诗湿?识尺式42?时55史2?1是普通话?55诗湿3?5时识21?4史尺51?是式以上可?见,济南话声调?的调类跟普?通话一样,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但是调值不?同,而且有些具?体的字济南?话和普通话?在四声的归?属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像上面济南?阴平类例字?中的“湿识尺式”四字,普通话分归?阴阳上去四?声。
为什么相同?的调值在不?同的方言中?是不同的调?类,而同一些字?在不同的方?言中又归于?不同的调类?呢?这就要搞清?楚调值和调?类的命名及?不同方言各?种调类的来?源问题。声调调值的?名称决定于?实际读音。普通话四个?调值按实际?音值称为高?平调,高升调,低降升调,全降调,或者干脆就?说55,35,214,51;而济南话四?声调值则是?低降升调,高降调,高平调,低降调,或者说21?3,42,55,21。济南话跟普?通话阴平和?上声的调值?正好是交叉?的,济南人学习?普通话,可以用本方?言上声的调?值去读普通?话阴平的字?,用本方言阴?平的调值去?读普通话上?声的字。
一个方言声?调的分类虽?然决定于单?字音调值的?种类,但是调类的?名称一般跟?调值没有关?系。北京的第一?声叫阴平,并不是因为?调值是平调?55,与之相对应?的济南话的?第一声读低?降升调21?3,也叫阴平。调类的名称?是由各个调?类所统辖的?具体字所属?的古声调类?别来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古调类名称?的延用,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更。济南话和普?通话声调调?类的个数和?名称虽然相?同,但是来源却?不完全一样?。以下是普通?话,西安话,成都话,上海话,温州话,苏州话单字?调类古调类?来源的比较?。因为影响古?今声调演变?关系的,古声母的清?浊是重要条?件,所以今调类?的命名一般?由古调类按?声母清浊的?分化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古?调类今声调?按声母清浊?分为两类,一般是清声?母来源的称?为阴调类,浊声母来源?的称为阳调?类。如下表温州?话按古声母?的清浊将古?四声各分3?5为两类,就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人,阳人8个调?
类。温州话8个?声调的名称?古声调平上?去入古声母?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例字诗移时?史以是试异?事湿识尺式?译石普通话?4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阳上去去声?阳??
《切韵》音系的重要?性
《切韵》音系是什么?性质,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学者们的看?法很不统一?。但有两点事?实是大家都?承认的,即《切韵》音系是一个?内部一致的?音系,并且是当时?文化界所公?认的权威音?系。仅此两点,就使《切韵》音系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价值?大致有3方?面。
?《切韵》音系是今天?了解6,7世纪之间?汉语语音情?况的重要根?据。它的完整性?和权威地位?,又使它自然?地成为汉语?语音史中古?时期的代表?音系。
?《切韵》音系是目前?了解得比较?确切的中古?音系,研究《切韵》以前的语音?系统要以《切韵》音系为出发?点,要根据《切韵》音系往上推?。举例来说,在谐声字里?有很多下面?一类的谐声?例子:竹(知)?笃(端),台(透)? (彻),重(澄)?動(定),农(泥)?浓(娘),等等。主谐字和被?谐字总是一?边是端组声?母字,一边是知组?声母字。早期反切也?有类似现象?。例如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录徐邈(344,397)反切:缀,丁卫反(《尚书?立政》);窕,敕尧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涤,直的反(《礼记?曲礼下》);暱,乃吉反(《左传》襄公二年);等等。甚至《王三》、《广韵》反切也仍然?有少数这类?残余:儥,都江反(切)(江韵);赧,奴板反(切)(潸韵);等等。这都显示《切韵》以前端、知两组声母?关系密切。从《切韵》音系本身看?,端、知两组声母?有比较明?的分布规律?,即端组出现?于一、四等,知组出现于?二、三等,互不冲突。有显
少数例外?,但不难解释?。据此可以推?知,魏晋以上端?、知两组声母?肯定没有区?别,后来的区别?是在不同的?韵母条件下?发生演变的?结果。即此一例,便可看出《切韵》音系在上推?古音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切韵》后的语音历?史以及现代?方言,可以利用《切韵》音系来解释?语音的变迁?。例如在张参?(生卒不详)《五经文字》一书的注音?中有这样一?些反切: ,必幺反; ,捕幺反;杓,匹幺反;摽,匹尧反;僄,匹徼反。从《切韵》
音系的角度?看,不难确定这?是一种音变?现象。被切字都是?宵韵唇音重?纽四等字,切下字都是?萧韵字。它们互切,说明在张参?的语音里,宵韵唇音重?纽四等至少?有一部分字?变入了萧韵?。又例如浙江?义乌方言有?下面这样的?对立字群:连lie:(阳平),莲liε:(阳平),迁堭‘ie:(阴平),千堭‘iε:(阴平),钱zie:(阳平),前ziε:(阳平), 仙sie:(阴平),先siε:(阴平)。从《切韵》音系的角度?看,这种对立也?很容易解释?。斜线前都是?仙韵字,斜线后都是?先韵字。它们的对立?显然是古代?仙、先两韵有分?别的遗留。
从上述可知?,《切韵》音系是汉语?语音史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没有它,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决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