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课 程 名 称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LGJ-185/45,VIII区)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2013年 1月6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 宁文豪 学 号 1041201185 系 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输电线路班 题目名称 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课程名称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一、学生自我总结
二、指导教师评定
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绘制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先查有关《规程》得到譬如气象、导线的有关参数,再用列表法求得临界档距,并判断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关于状态方程式的求解,要利用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界档距;状态方程式;应力弧垂曲线
目 录
摘要··········································································································· I 1有关参数 ································································································· 1 1.1 气象条件······························································································ 1 1.2导线相关参数 ······················································································· 1 1.3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 ························································· 1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 4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 6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 9 5总结 ······································································································· 10 参考文献 ·································································································· 11
1有关参数
1.1气象参数
查《规程》得典型气象区ⅤIII的计算用气象条件,如表1-1所示。
1.2导线相关参数
查《规程》LGJ-185/45导线的有关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LGJ-185/45导线有关参数 1.3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
1)自重比载
γ1(0,0)=(gq/A)?10-3=36.51?10-3 MPa/m 2)冰重比载
γ2(15,0)=27.728b(b+d)/A?10-3=63.17?10-3 MPa/m 3)垂直总比载
γ3(15,0)=γ1(0,0)+γ2(15,0)=99.68?10-3 MPa/m 4)无冰风压比载。
设θ=900,因导线外径d=19.60mm>17mm,则风载体型系数μsc=1.1,110kV线
路,风载荷调整系数βc=1.0,基本风压W?=?2/1.6。所以:
安装风速为?=10m/s时,查表得?f=1.0。所以:
?
4(0,10)=?c
?
f
?csd
W10A
sin2??10?3=5.92?10?3 MPa/m
内过电压风速为?=15m/s,查表得?f=0.75,所以:
?
4(0,15)=?c
?
f
?csd
W15A
sin2??10?3=9.98?10?3 MPa/m
当风速为最大风速?=30m/s时,基本风压为W30=?2/1.6=562.5 Pa 计算强度时,查表得?f=0.75,所以:
?4(0,30)=?c?f?csd
W30AW30A
sin2??10?3=39.923?10?3 MPa/m
计算风偏时,查表得?f=0.61
?4(0,30)=?c?f?csd
sin2??10?3=32.47?10?3 MPa/m
5)无冰综合比载
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是架空线自重比载和无冰风压比载的矢量和,即 安装有风时
?6(0,10)=?1(0,0)??42(0,10)?36.512?5.922?10?3?36.99?10?3 MPa/m 内过电压时
?
6(0,15)=
2
?1(0,0)??4(0,15)?
2
22
36.51?9.98?10
22?3
?37.85?10
?3
MPa/m
最大风速,计算强度时
?6(0,30)=?1(0,0)??42(0,30)?36.512?39.9232?10?3?54.10?10?3 MPa/m 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
?6(0,30)=?1(0,0)??42(0,30)?36.512?32.472?10?3?48.86?10?3 MPa/m
2
6)覆冰风压比载
风速V=15m/s,架空线覆冰时,架空线外径由d变为(d+2b),风载荷调整系数
βc=1.0,基本风压W?=?2/1.6。规程规定,无论线径大小,覆冰时的风载体型系数一律取为μsc=1.2;
计算强度时αf=1.0,所以
?
5(15,15)=?c
?
f
?csd
W15A
sin2??10?3=36.74?10?3 MPa/m
计算强度时αf=0.75,所以
?5(15,15)=?c?f?csd
W15A
sin2??10?3=27.55?10?3 MPa/m
7)覆冰综合比载
覆冰综合比载是架空线的垂直总比载和覆冰风压比载的矢量和。 计算强度时
?7(15,15)=?3(15,0)??52(15,15)?99.682?36.742?10?3?106.235?10?3 MPa/m 计算风偏时
?7(15,15)=?3(15,0)??52(15,15)?99.682?27.552?10?3?103.417?10?3 MPa/m 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比载汇总表
2
2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1)可能成为控制条件的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有风和年均气温,整理该典型气象区四种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下表2-1。
(2)计算有关比载和比值γ/[σo],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2。
lij?
24?0j??0i??Etj?ti???
j
E??????0?j??
??????i???????0i
2
????
2
????
若两种控制条件下的架空线许用应力相等,即??0?i???0?j???0?则
lij???0?
24?tj?ti?
2j
??i
2
利用上式计算得各临界档距为
lac?
24?0c??0a??Etc?ta???E??c
????0c?
???a????????0a
2
????
2
????
=虚数
lab???024?tb?ta?b??a
22
=537.742m
lad???0?
24?td?ta?d??a
22
=86.113m
lbc?
24?0c??0b??Etc?tb???E??c
?????0?c?
???b??????????0b
2
????
2
????
=虚数
lbd???0?
24?td?tb2
2
?d??b
=0
lcd?
24?0d??0c??Etd?tc???E??d
?
???0d?
???c????????0c
2
????
2
????
=140.150m
得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如下表2-3所示。
表2-3 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
判断有效临界档距,确定 控制气象条件。
因为在某条件栏中,存在临界档距为虚数或者0的情况,则该栏的条件不起控制作用,应当舍去。
容易看出lcd=140.15m为有效临界档距。当实际档距l?lcd,最大风速为控制条件;当实际档距l?lcd,最厚覆冰为控制条件; (4)计算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和弧垂
以各档距范围的控制条件为已知条件,有关数据如下表2-4所示。
表2-4 已知条件及参数
以各气象条件为待求条件,已知参数如表2-5所示。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利用状态方程式,求的各待求条件下的应力和弧垂,由于计算量非常大,为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精度,减少误差;以下数据是采用软件计算求的。
表3-1 LGJ-185/45型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根据表3-1,绘制导线应力弧垂曲线(手绘)。
图示说明,σ1为外过无风应力,σ2为覆冰有风和覆冰无风应力,σ3为最大风应力,σ4为年均气温应力,σ5为最低气温和事故应力,σ6为安装时应力,σ7为最高气温应力,σ8为外过有风应力,σ9为操作过电压应力。f1为外过无风时弧垂,f2为最高气温是弧垂,f3为覆冰无风时弧垂。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绘制安装曲线时,以档距为横坐标,弧垂为纵坐标,一般从最高施工气温至最低施工气温每隔10℃绘制一条弧垂曲线。应用状态方程式求解各施工气象(无风、无冰、不同气温)下的安装应力,进而求出相应的弧垂,结果如下表4-1所示f100。
表4-1 各种施工气温下的档距弧垂
续表
5总结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092_1999.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3]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4]周振山,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机械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5]孟遂民,李光辉编著,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10.
范文二: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课 程 名 称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 、专 业 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尹伟华
2013年 12月25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输电线路班 题目名称 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课程名称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一、学生自我总结
二、指导教师评定
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绘制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先查有关《规程》得到譬如气象、导线的有关参数,再用列表法求得临界档距,并判断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关于状态方程式的求解,要利用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界档距;状态方程式;应力弧垂曲线
目 录
摘要 ·············································································································· I 1有关参数 ····································································································· 1 1.1导线相关参数 ··························································································· 1 1.2有关比载的计算 ······················································································· 1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 3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 7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 10 5总结 ··········································································································· 12 参考文献 ······································································································ 13
1有关参数
1.1导线相关参数
查《规程》LGJ-240/40导线的有关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LGJ-240/40导线有关参数
1.2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 1)自重比载:
?1(0,0)=
qg964.3?9.80665
?10?3=34.05?10?3(Mpam) ?10?3=
A277.75
2)冰重比载:
?
(0)=27.728210,
b(d?b)10(21.66?10)
?10?3=27.728?10?3?31.61?10?3(Mpam) A277.75
3)垂直总比载:
?3?3
?3(10,0)=?1(0,0)+?2(10,0)=(34.05+31.61)?10=65.66?10(Mpam)
4)无冰风压比载应计算最大风速和安装有风两种情况。
θ=900,因d=17.1mm>17mm,则μsc=1.1,110kV线路,βc=1.0,所以:
a) 最大风速V=25m/s时,计算强度时的αf=0.85,所以:
基本风压:W25=0.625v2=0.625?252=390.625(Pa)
W30
sin2??10?3 A
390.625
=1.0?0.85?1.1?21.66??10?3=28.482?10?3
277.75
计算风偏:
?4(0,25)=?c?f?csd
W25
sin2??10?3 A
390.625
=1.0?0.61?1.1?21.66??10?3=20.44?10?3(Mpam)
277.75
b) 安装风速v=10s时,有?f?1.0,则
?4(0,25)=?c?f?csd
基本风压:W10=0.625v ?4(0,10)=?f?csd
2
?0.625?102?62.5(Pa)
W10
sin2??10?3 A
=1.0?1.1?21.66?
62.5?3
?10?3?5.361?10(Mpam) 277.75
5)覆冰风压比载
风速V=10m/s,μsc=1.2,计算强度和风偏αf=1.0,所以 W10=0.625v
2
?0.625?102?62.5(Pa)
?5(10,10)=?f?cs(d?2b)
W10
sin2??10?3 A
=1.0?1.2?(21.66?2?10)
62.5
?10?3?11.249?10?3(Mpam) 277.75
6)无冰综合比载
计算强度时
2222?3?3
?6(0,25)=1(0,0)??4(0,25)?34.05?28.482?10?44.39?10(Mpam)
计算风偏时
22?3?3
?6(0,25)=34.05?20.44?10?39.71?10(Mpam)
7)覆冰综合比载
?7(10,10)?32(10,0)??52(10,10)?65.662?11.2492?10?3?66.62?10?3(Mpam)
(8) 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比载汇总表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1)可能成为控制条件的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有风和年均气温,整理该典型气象区四种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下表2-1。
表2-1: 可能控制气象条件有关参数
(2)整理该气象区的计算用气象条件,示于表2-2中
(3) 计算临界档距,判定控制条件:
可能控制气象条件的有关参数见表2-3 表2-3 可能的应力控制气象条件
(4)按等高悬点考虑,计算各临界档距为:
lab?436.8 lac?虚数 lad?79.21 lbc?虚数 lbd?虚数
lcd?146.38
计算公式:
lij?
(5)利用上式得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如下表2-3所示。 表2-3: 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
容易看出lad =lcd=146.38m为有效临界档距。临界档距l
ac?虚数lbc?虚数bd为虚数,所以a、b条件不起控制作用。 当0146.38时,控制气象条件为最厚覆冰。 (6)计算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和弧垂
1)以各档距范围的控制条件为已知条件,有关数据如下表2-4所示。 表2-4: 已知条件及参数
2)以各气象条件为待求条件,已知参数如表2-5所示。
表2-5: 待求条件和已知参数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为了保证曲线比较准确而又不使计算量过大,档距l的距离一般取为50m,但须包括各有效档距处的值。以控制气象条件为第一状态,待求条件为第二状态,将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带入状态方程式。
22
E?12l2E?2l2
?[?c1??aE(t?t)]???021c2
2424?c21
?
3
c2
E?12l2
A??[?c1??aE(t2?t1)]
24?c21
22E?2lB?
24
运用迭
?c32?A?c22?B?0代法求解方程,得出结果如下表3-1所示。
表3-1: LGJ-150/25型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1l2
(其中:fv? ?1:自重比载 ?o:应力)
8?o根据表3-1,绘制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图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4.1 百米档距
为了使用方便,且提高绘图精度,对于不同档距,可根据他的应力绘制成百米档距,换句话说,百米档距是为了方便而提出来的,百米档距的计算式为:
?1?1002
f100?
8?0
观测档距l的弧垂可由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l2
f?f100()
100
安装曲线绘制方法及顺序
(1)已知条件参数依照表5.1,依照此表计算其他参数;
(2)应用状态方程式计算各施工气象条件(无风、无冰、不同气温)下的安装应力,通过计算可得到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和百米档距弧垂,如下表所示:
表5.1 各种施工温度下的应力和百米档距弧垂
5总结
这次的架空输电线路课程设计做到现在差不多接近尾声了,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我们从查阅资料,到一步一步的实施我们的进度,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尤其让我感到很无奈的是一些相关的计算,运算量很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即使这样,还是不能阻碍到我们,通过反复的验证,我们不断把计算改进,使结果更准确 ,最终出色的完成了我们的课题。
此次设计也感谢尹伟华老师的悉心指教,让我们从课题中得到了收获,充实了自己,谢谢。
参考文献
[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092_1999.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3]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4]周振山,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机械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5]孟遂民,李光辉编著,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10.
范文三: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
一、术语和定义
1.1舞动
电线发生偏心覆冰,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自激振动.
1.2舞动区
冬春季节,在冰、风的作用下,线路易于发生舞动的地区,舞动区等级由强到弱可分为3级、2级、1级、0级舞动区共四个等级,不足30%发生概率的地区为0级舞动区, 30%~60%发生概率的为1级舞动区, 60%~90%发生概率的为2级舞动区, 90%以上概率的为3级舞动区。
1.3舞动微气象、微地形地区
由于地形、气象等原因而易于发生舞动的局部特殊地区。
1.4防舞装置
指对线路舞动有抑制作用的装置,如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失谐摆、偏心重锤等。
1.5组合防舞装置
指多种防舞装置组合安装形成的防舞装置系统,主要有相间间隔棒与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及线夹回转式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等三种型式。
二、?防舞设计基本规定
2.1? 输电线路防舞设计应根据舞动区域分布图,结合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防舞技术方案。
2.2? 在舞动区内, 输电线路走向与冬春季节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的区段,应开展防舞设计。
2.3? 应加强对线路舞动资料的积累,分区域、有选择地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开展输电线路舞动监测工作。
2.4? 输电线路防舞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三、?防舞设计方法
3.1? 输电线路防舞设计,应从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路径、提高线路的机械及电气强度、加装防舞装.費等方面综合考虑, 减少舞动造成线路跳闸和机械损坏、 , 提高输电线路抵御覆冰舞动的能力 。
3.2? 应根据舞动区域分布图,结合沿线运行经验和线路走向,调査舞动微气象、微地形地区,划分线路舞动等级。
3.3? 在1级舞动区,应在跳线金具设计、螺栓防松、预留或加装防舞装置等方面采取措施。
3.4? 在2级和3级舞动区,应在导线、绝缘子、金具设计,杆塔加强,螺栓防松,加装防舞装置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3.5? 防舞装置安装设计, 应根据其使用方法和安装要求进行设计、计算,必要时开展相关的机电性能试验。
四、线路路径
4.1?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加强舞动区域的勘测和调査,宜避免路径横穿风口、垭口等舞动微气象、微地形地带。
线路经过峡谷、垭口均可能产生局部大风,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如无法避让可采取下列防风灾措施:
(1)尽量减小路径走向与所经地区最大风主导风向的夹角;
(2)在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基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
(3)通过差异化设计,提高线路抗风灾能力,必要时还可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
(4)根据地形、地物等条件合理地确定耐张段方案,必要时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减小风灾倒塔的影响范围。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地地段,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5)适当增加金具设计安全系数和塔身间隙;
(6)对可能出现舞动的地段,采用回转式间隔棒和预绞丝线夹等防舞动装置;
(7)导线的舞动导致横担的杆件承受交变应力,容易出现疲劳破坏,因此,横担的钢材尽量避免选用延性差的高强钢;
(8)铁塔设计时,尽可能选用抗风能力强的结构型式,提高抗风能力。为了增强杆塔结构在斜向风吹、断线事故时抵抗扭曲的能力,在塔身主材变坡处,塔身与塔头连接处,塔腿与塔身连接处和横向力作用处均应设置水平横隔面。
(9)对局部大风地段还可加装在线监测系统,采集环境气象等实时数据,以便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4.2? 线路通过平原开阔地带,宜减小线路走向与冬春季节主导风向夹角,一般宜小于45°。
4.3? 线路通过山区,宜沿覆冰背风坡或山体阳坡走线。经过水库、湖泊等水域附近,宜选择主导风向上风侧走线。
4.4? 在2级和3级舞动区,宜适当缩小档距、降低杆塔高度。
4.5? 线路跨越主干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物时,应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越方式,跨越物两侧的杆塔宜采用直线塔。
五、导线
5.1? 在舞动区,线路导线选择应从允许温升、无线电干扰、电晕噪声等电气性能,结构、强度、阻尼性等机械性能, 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
5.2? 在3级舞动区,当满足输送容量、电磁环境等条件时可选择导线分裂根数少的组合方式及能减轻覆冰的导线型式。
5.3? 安装或预留防舞装置时, 应根据导线荷载增加情况校验导线安全系数及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六、金具、绝缘子串
6.1? 在3级舞动区, 一般线路宜适当加大瓷或玻璃悬垂绝缘子串的联间距, 110(66) ~220kv线路应不小于450mm,330kV~750kV线路应不小于500mm,特高圧线路应不小于600mm。
6.2? 在2级和3级舞动区,耐张绝缘子串采用双联及以上串型,宜水平方式布置。
6.3? 在1级及以上舞动区,耐张塔跳线及跳线金具应考虑加强设计,采用硬跳线时,软跳线与硬跳线连接处强度应适当增加,耐张线夹及4分裂及以上跳线线夹和跳线间隔棒应采用抗舞加强型。
6.4? 在2级和3级舞动区,应适当提高联接金具的设计安全系数,一般线路安全系数不宜小于2.75,大跨越线路不宜小于3.3。330kV及以上电圧等级线路悬垂及耐张联塔金具宜采用EB或GD挂板。
6.5? 在2级和3级舞动区,导线悬垂线夹应采用预绞式或加装预绞丝护线条,减小线夹对导线的磨损。防振锤应采用预绞式。
6.6? 在2级和3级舞动区, V型复合绝缘子串绝缘子端部与金具联接宜采用环环联接型式。
七、 ?杆塔
7.1? 杆塔荷载
7.1.1? 在3级舞动区线路杆塔横担设计时,宜增加舞动校验工况组合:风速15m/s,冰厚5mm,气温一5℃, 风向90°,组合系取0.9,舞动纵向张力取值应符合下表规定的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百分数。
7.1.2? 在2级和3级舞动区,对重要交叉跨越段耐张杆塔校验横担部位螺栓孔壁挤压强度时,杆件内力可考虑1.15~1.25的增大系数。
7.2? 杆塔型式
7.2.1? 在3级舞动区,单同路导线宜采用水平布置。对于导线非水平布置的线路,根据舞动幅值的计算情况, 可适当增加相间距离,不宜采用紧凑型等相间距较小的杆塔型式。
7.2.2? 在3级舞动区, 500kV及以上线路重要交叉跨越段耐张塔宜选用钢管塔。
7.3?? 杆塔构造
7.3.1? 在1级及以上舞动区,耐张塔横担与塔身连接处,宜采取构造措施,提高一节点平面外刚度。耐张塔导线横担上平面和地线支架下平面的腹杆应布置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7.3.2? 在3级舞动区,杆塔横担部位受拉构件设计长细比限值不宜大于320。导线横担部位的节点采用焊接连接时,宜考虑疲劳影响.
7.3.3? 在1级及以上舞动区,钢管塔的节点宜采用法兰连接或U型、十字、槽型等插板连接;特殊节点可采用球节点.
7.3.4? 在1级及以上舞动区,杆塔螺栓直径不直小于16mm,螺栓级別不宜低于6.8级,在2级和3级舞动区,耐张塔导地线挂点、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等重要节点的螺栓数量宜比计算值増加1~2个,其受力材的螺栓不宜少于2个.
7.4? 杆塔防松措施
7.4.1? 在1级及以上舞动区,耐张塔、紧邻耐张塔的直线塔,重要交又跨越段杆塔,应全塔采用双螺母防松螺栓。对新建杆塔,两个螺母厚度均应釆用国标普通螺母厚度;对进行防舞改造的已建杆塔,内螺母厚度应采用国标普通螺母厚度, 抗拉螺栓的外螺母厚度应取国标普通螺母厚度, 抗剪螺栓的外螺母厚度可取国标普通螺母厚度的一半。
7.4.2? 螺母宜采用镀后攻丝技术,减小螺检和螺母间的配合间隙。
7.4.3? 设计时应明确螺栓的紧固扭矩及复紧要求,施工时应逐个紧固铁塔螺栓,工程建成一年后和舞动发生后应复紧铁塔螺栓 。
八、基础
8.1? 在3级舞动区, 应根据舞动校验工况校验耐张塔地基及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8.2? 在3级舞动区,对于重要交叉跨越和重要区段线路,宜适当提高耐张杆塔基础的设计裕度,增加基础柱箍筋的直径或数量 。
8.3? 在3级舞动区,杆塔宜采用地脚螺栓式基础。
九、防舞装置
9.1?? 防舞装置安装原则
9.1.1 特高压输电线路宜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也可采用双摆防舞器。
9.1.2? 330-750kV同塔双(多)回常规线路宜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相间间隔棒或相应组合防舞装置, 也可采用双摆防舞器、 失谐摆及偏心重锤等, 不同回路可采用不同的防舞装置 。单回常规线路宜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组合防舞装置,也可采用失谐摆及偏心重锤。紧凑型输电线路宜采用相间间隔棒。
9.1.3? 110(66) -220kV输电线路相导线垂直或三角排列时宜采用相间间隔棒,也可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组合防舞装置、失谐摆及偏心重锤等,相导线水平排列时可采用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组合防舞装置、失谐摆及偏心重锤等。
9.2? 防舞装置安装方法
9.2.1?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a)? 应将间隔棒的半数夹头采用回转式,安装时,应使得回转式夹头朝向冬春季节主号风向迎风侧。
b)?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的次档距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端次档距控制在25~35m之间,中间次档距
控制在50~65m之间,采取不等距、不对称的布置方式。
9.2.2? 相间间隔棒
a)? 相间间隔棒不宜安装在同一断面内, 相邻相间间隔棒应错开安装。
b)? 为便于安装,宜采用间距可调节绞式或环式连接金具;
c)? 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10m内的子导线间隔棒应移至相间间隔棒同一位置安装。
d)当档距两侧导线挂点高差较大时, 安装方案应依据导线弧垂最低点位置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
9.2.3? 双摆防舞器
a)? 档距小于700m时,采用三点布置原则,分别置于: 2/9L、1/2L、7/9L处,并分别以这三点为中心对称布置,档距大于700m时,采用四点布置原则,分别置于: 2/9L、7/16L、9/16L、7/9L处, 并分别以这四点为中心对称布置。
b)双摆质量控制在档内导线总质量的7%左右。
双摆防舞器布置方法采取宏观集中、微观分散的方式,示例:按三个集中布置位置,并取微观安装距离为6m,方案中给出“2 3 2”的布置方式, 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从小号到大号双摆防舞器的安装数量,其中“2”表示这两套双摆分别位于该布置点中心位置左、右3m之处,“3”表示这三套双摆的分配方式为:该布置点中心位置1个,距该布置点中心位置左、右6m各一个;?? 1 1 1=3的分配方式表示三套双摆分别位于三个布置点中心位置上; 3 4 3=10,其中“4”表示,该布置点中心位置左右3m各一个,左右9m各一个, 一共四个,其它数字依次类推,方案中给出的布置点中心位置距离小号塔的位置,表示该集中布置点的中心位置,根据该布置点的双摆防舞器个数,以该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进行分散布置.见下图所示。
9.2.4? 失谐摆
a)? 摆锤总质量不应超过档内导线质量的7%, 摆长不应超过600mm。
b)? 安装位置可参考双摆防舞器布置方案 。
9.2.5? 偏心重锤
a) 偏心重锤的重锤总质量应为档内导线质量的8%左右。
b)? 重锤安装在间隔棒上,交叉布置, 布置方式可参考双摆防舞器的布置方式。
9.2.6? 相间间隔棒与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组合
a)?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的安装应满足9.2.1条要求。
b)? 相间间隔棒的安装应满足9.2.2条要求,相间间隔棒应通过环式连接金具与线夹回转式间隔棒连接。
9.2.7? 相间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组合
a)? 相间间隔棒的安装应满足9.2.2条要求,相间间隔棒应通过环式连接金具与子导线阻尼间隔棒连接。
b)? 双摆为舞器的安装应以9.2.3为基础,设计质量可以较9.2.3条要求减少20%,同塔多回线路,双摆防舞器应安装在中相导线;紧凑型线路,双摆防舞器应安装在下相导线.
9.2.8?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的组合
a)? 线夹回转式间隔棒的安装应满足9.2.1条要求。
b)? 双摆防舞器的安装应以9.2.3为基础,设计质量可以较9.2.3条要求减少20%,安装双摆舞器的间隔棒应是线夹回转式间隔棒。
十、?在线监测
10.1? 舞动在线监测装置应结合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建设需求,分区域选择典型线路,重点对舞动幅值、频率、半波数,以及风速、风向、气温、覆冰等气象参数,开展在线监测。
10.2? 同一走廊多条线路或线路参数、环境气象条件相近地区应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安装。监测设备应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的产品。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范文四:公式==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斜抛物线方程系列公式 悬挂曲线方程:β
σγcos 2) (0x l x xtg y --= 任一点弧垂:??????-=-=20) (4cos 2) (l x l
x f x l x f m x βσγ 最大弧垂:βσγcos 80221l f f m =
= 发生在档距中央 档内线长:20
3224cos cos σβγβl l L += 任一点应力:βγβσγβσσtg x l x l x 2
) 2(cos 8) 2(cos 0220---+= 悬挂点应力:) 2
(cos 2cos 800220h f h l COS m B A γβσγβσγβσσσ+=+= 悬挂点垂向应力:βγσγcos a A = β
γσγc o s b B = 两点应力关系:) (2112y y -=-γσσ 最低点至两点悬挂点的水平距离:βγσsin 210-=a βγσs i n 210+=b 悬点处架空线的倾斜角:βσγβθcos 20l tg tg A -
= βσγβθcos 20l tg tg B += 代表档距:∑∑===n i i n i i r x l
l l 1
01230cos cos 1
ββ 代表高差角:∑∑===n i i i n i i r l l 0000
0cos cos ββ 垂直档距公式:??
????-+
=22110l h l h l l v h v γσ
架空线的比载
自重比载:()31100, 0-?=
A
qg γ ) (MP a 冰重比载:()3210) (728. 270, -?+=A
b d b b γ ) (MP a 垂直总比载:()()()0, 0, 00, 213b b γγγ+= ) (MP a 无冰风压比载:()32410sin , 0-?=θμαβγA
W d v v sc f c ) (MP a 覆冰风压比载 :()32510sin ) 2(, -?+=θμαβγA
W d d v b v sc f c ) (MP a 无冰综合比载:()v v , 00, 0, 024216γγγ+= ) (MP a 覆冰综合比载:()v b v v b , ], 00, 0, 252217γγγγ++= ) (MP a 临界档距:βσγσγβασσ3202000cos )
(cos ][][24???????????? ??-???? ??-+-=i i j j l j i j ij E t t E l
应力状态方程:()1221
322112232222cos 24cos 24cos t t E l E l E ---=-βασβγσσβγσ 漩涡的交替频率:d v s
f s = N 阶固有振动频率:m
T m T l n f n 0012λ== n l 2=
λ 方振垂安装位置计算:220N M N M s λλ+?= m T Sv d M N M 22=λ m T Sv d N M N 22=λ
范文五:11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线路不断增多,走廊越来越紧张,特 别是由于规划部门对土地审批越来越严格, 线路通道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影响电 网建设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对提高单位线路走廊的输电能力进行研究。 笔者 从同塔多回路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原则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11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the line is on the increase, corridor more and more nervous, especially because planning department to land more and more stric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line channel in many areas has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ransmission lines corridor unit. The author discusses design principles aspects more towers from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loop.
Key Words: 110 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design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高压线路走廊越来越珍贵,对输电 线路走廊的用地目趋紧张, 因很多农村地区转变成了商业区和工业区, 有些城市 空闵地段也建成了住宅区, 这样就导致了架空输电线路走廊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减 少了。 为了使电网企业的建设速度跟得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我们必须采取必要措 旖, 如尽量提高输电线路单位走廊的输电容量及土地使用率, 设计建设一套同塔 多回架设的杆塔系列等。 设计同塔多回路是提高单位线路走廊的输送能力的一种 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线路通道紧张时, 不同电压等级或者不同送电方向局部必须 采用同一通道,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同塔多回路来输电。在目前现代化建设中, 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地方土地使用规划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特别是在人口稠 密的城区范围和经济发达地区, 线路走廊常常制约着电网的建设和规划。 深入研 究如何提高单位线路走廊的输电能力, 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又能充分使用线路 走廊通道,还可以减少对输电线路走廊的投资。
1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输电线线路在城市的穿梭,跨越民房、占 用土地等情况与居民工作生活、 使城市规划建设与输电线路的走向与占地资源的 矛盾显露。 因此我国也大力发展输电线路工程, 采用国外的一些做法, 采用同塔 双回线路的设计方案。 它的出现促使我国许多地区的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改革, 纷 纷采用同塔双回线路的设计方案, 甚至在有些地区某些新建线路要在已有线路上 进行改造。 由于城市用电量的增加, 输电线路必须满足大输送量的需求, 在现实 设计中我们开始考虑设计建设多条同塔四回输电线路。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 的电网建设正在向着同塔多回输电技术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