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平衡尺杠杆秘密
1、实验名称: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材料:平衡尺、钩码若干
实验过程:
1、把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右边的钩码看作提起重物所需的力。
2、在平衡尺左边两格处挂两个钩码,那么在右边两格处也需挂两个钩码平衡尺才能平衡。(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在平衡尺左边两格处挂两个钩码,那么在右边四格处需挂一个钩码平衡尺就能平衡。(省力)
4、在平衡尺左边两格处挂两个钩码,那么在右边一格处需挂四个钩码平衡尺才能平衡。(费力)
实验结论:
使用杠杆时,当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当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范文二:《探究杠杆尺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做的明白,学得清楚
——《探究杠杆尺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丁祥锐
教材简析:《探究杠杆尺平衡条件》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小个子能不能翘起大个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任务是探究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一、导入活动。
1、初步认识杠杆尺及杠杆尺平衡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玩的玩具。出示并介绍杠杆尺、圆点、小孔。边介绍边操作:用螺丝穿过圆点支撑杠杆尺,当杠杆尺处于水平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尺平衡;对称的小孔用来挂钩码,可以挂1个,也 可以挂多个钩码(师在杠杆尺左边第二个小孔挂2个够)。
提问:当我松手后,杠杆尺还会保持平衡吗,(松手)
提问:能想办法让它再平衡吗,
生:思考讨论
师:让一名学生上前边操作边交流自己的想法,师给学生打下手并强调合作。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是为了节约时间,把有限的时间能最大限度留给学生的实验活动,教师、学生边做边说,直观明了,让学生清楚要做的是什么。
2、读懂实验记录单
(1)、 投影出示实验记录单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2
提问:科学家做研究都要记录。老师准备了实验记录单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怎么记录在这张实验记录单上,小组讨论后交流后,师记录实验数据。
(2)、读懂实验记录单
提问:刚才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实验记录,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实验记录单(出示表1和表2),谁读懂是什么意思,
表1: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2
2
2
2
2 表2: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1 1 1 1 1 1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记录实验结果,旨在为学生读懂实验记录单增加经验,再让学生读懂实验记录单就容易多了。课堂教学改革,本质上是由要求教师教的清楚转向学生学的清楚,读懂实验记录单,其
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做的明白,才能学得清楚。 二、研究杠杆尺平衡条件。
1、出示探究任务及要求。
任务:刚才的那位同学在交流让杠杆尺保持平衡的办法时,我发现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没有交流。我相信给如果给大家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你们一定能相处更多的办法。20分钟后,用实验记录单来展示我们那个小组最棒~
2、学生分小组展开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单独孤立的问题,将两个探究任务打包交给学生,为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将高涨的探究热情持续化,集中精力探究,从而提高探究效率。 三、交流研讨
1、分小组交流让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
2、各小组在自己的记录单空白处记录不同的方法。
3、给所有数据分类:挂在一个小孔上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为一类,挂在多个小孔上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为另一类。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统计、整理、分析实验所获取的数据,是因为整理的过程就是关注其他小组研究结果的过程,就是比对自己组与其他组数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规律的过程……这些过程中有什么,学生能认识整理数据的意义、能对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读懂其他组的数据……有载体了,学生的流、研讨才会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思考了,学生才会有质疑、有释疑,
才会产生思维的碰撞。
四、补充活动
如果学生在交流展有争议的地方,用实验判断。
[设计意图]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五、归纳整理
分析数据,找出保持杠杆尺平衡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能力,增强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信心。
六、拓展延伸
判断平衡: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1 1 3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2 1 1
5 4 3 2 1 ◎ 1 2 3 4 5 ◎ ◎ ◎ ◎ ◎ 圆点 ◎ ◎ ◎ ◎ ◎
3 1 2 1 [设计意图]巩固提升,并为下一课时研究杠杆做好探究准备。
范文三:杠杆尺平衡原理论文
杠杆尺平衡原理
杠杆尺出现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杠杆的科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用力点离支点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杠杆不平衡教学法:
1、 两边钩码离支点的距离不变,仅改变钩码的数量。
教师演示,杠杆尺向左边倾斜
师:两边钩码离支点的距离不变左边两个钩码,右边一个钩码它们为什么不平衡?
生:因为左右钩码数不相等。
师:看来钩码的数量,影响了杠杆尺的平衡(板书:钩码的数量),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它不平衡吗?
教师演示,杠杆尺向右边倾斜
2、 研究钩码数量相同而钩码离支点距离不等,情况就相对复
杂一些,主要也有三种:
总结:杠杆平衡。用力点离支点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为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杠杆尺向阻力点倾斜。用力点离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离支点距离,为费力杠杆。杠杆尺向用力点倾斜。用力点离支点距离大于阻力点离支点距离,为省力杠杆。
3、始终要求杠杆尺保持平衡。在杠杆尺两边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的距离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杠杆尺平衡的原因,来理解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距离的不同作用,在平衡的基础上寻找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杠杆尺的两边钩码数量相同,且钩码离支点距离相等,杠杆尺平衡。但是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的下面这三种情况这个杠杆尺也平衡,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杠杆尺(平衡状态,但两边钩码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均不同)
图(1) 图(2) 图(3)
生:右边2个钩码就能拉起左边4个钩码。
生:那是因为钩码挂的地方不一样。
生:右边的钩码离支点远,左边的钩码离支点近。
师:如果右边的2个钩码不变,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杠杆尺平衡。
生:可以……
当然随着钩码数量和钩码离支点距离的改变,情况相对更为复杂。让学生从更多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则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可靠性。
得出结论:
杠杆尺处于平衡状态时:
杠杆尺左边钩码数×格数=杠杆尺右边钩码数×格数
范文四:杠杆尺平衡实验记录表
杠杆尺平衡实验记录表
平衡条件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摆法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1)
(2)
(3)
我们发现:当支点到左侧(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比较( ),当支点到左侧(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比较( ), 而当支点到左侧(阻力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用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 )。 (省力 费力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尺平衡实验记录表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平衡条件
摆法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1)
(2)
(3)
我们发现:当支点到左侧(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比较( ),当支点到左侧(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比较( ), 而当支点到左侧(阻力点)的距离,支点到右侧(用力点)的距离时,让杠杆尺平衡( )。 (省力 费力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范文五:探究杠杆平衡原理
铜都双语学校跨界大课堂物理登山型创感学道
八年级 班 姓名 日期 2月26日 编号 w605课题: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 一、学习主题: 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2.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当堂反馈】
1.如下图1所示,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试着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
2.如图2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3.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
4.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的物体,B端挂重为G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A、GA>GB B、GA=GB C、GA
5.如图10,在外力F1作用下,物体P和杠杆均静止,请画出物体P对杠杆的压力F2对支点O的力臂L2
6.如图a所示为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请在图中作出绳拉力F的力臂。
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果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8.如图7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 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 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A.② ③ B.② ④ C.① ③ D.① ④
9.图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杠杆长2m,当作用于A点一个F=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时,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为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O点多远处?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反思主题:请围绕杠杆平衡条件、如何判断杠杆的类型进行反思,并将你的不足呈现
在反思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