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工作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原有建筑物的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
测设工作的实质是点位的测设。测设点位的基本工作仍为距离、角度、高程三个定位元素,即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9-1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另一端点的位置。其测设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
如图9-1所示,设为地面上已知点,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要在地面上给定AD
方向上测设出水平距离,以给出线段的另一端点。具体作法是从点开始,沿ABDBAAB
,,方向用钢尺拉平丈量,按已知设计长度在地面定出点的位置。为了校核,应再量取DBAB
,,之间水平距离,若相对误差在容许范围(1/3000,1/5000)内,则将端点加以改正,DB
,求得点的最后位置,使两点间水平距离等于已知设计长度。改正数。BABD,,D,D当为正时,向外改正;反之,则向内改正。 ,
图9-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2(精密方法
,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设计水平距离,用前述方法在地面上概略定出点,DB
,然后按4-1节介绍的精密量距方法,测量的距离,并加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数,AB
,,,,,求出的精确水平距离。若与不相等,则按其差值沿方向以ABDDDABB,,D,D点为起点进行改正。当为正时,向外改正;反之,向内为正。 ,
D 例9-1 已知设计水平距离为25.000m,试在地面上由点测设点。现用30m钢尺ABAB
,D按一般方法由点测设得点,经测量位25.008m,钢尺的检定实长为29.996m,检定温度ABAB'
150
tt=20?,测量时温度=8?,两点间高差为0.65m。则求得三项改正数: AB0
,l 尺长改正: =(29.996-30)?30×25.008=-0.003m d-5,l 温度改正 =1.25×10×(8-20)×25.008=-0.004m t2,l倾斜改正 =-0.65?(2×25.008)m=-0.008m h
,,D,D,,l,,l,,l则的精确平距=24.993m,=0.007m故点向外移动7mm,ABB,,ABdth
得到正确的点,此时的水平距离正好是25.000m。 BAB
另外,精确方法也可以根据已给定的水
平距离,反求沿地面应量出的值。由DD0
钢尺的尺长方程式、测设时温度以及两ABt
点间的高差,可求得三项改正数,则 h
D,D,,l,,l,,l 0dth
D再根据值来确定直线端点的位置。 图9-2 用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B0
3.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如图9-2,安置光电测距仪于点,瞄准已知方向。A
沿此方向移动棱镜位置,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
,,,,定出点。在点安置棱镜,测出棱镜的竖直角DBB
,,及斜距。计算水平距离,求出与应测LDD,LCos,
设的已知水平距离之差。根据的符号在D,,D,D',
,实地用小钢尺沿已知方向改正至点,并在木桩上 图9-3 测设水平角 BB
标定其点位。为了检核,应将棱镜安置于点,再实测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BABD比较,若不符合要求,应再次进行改正,直到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点并根据一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角值。测设方法如下:
l(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盘左、盘右分中的
方法测设。如图9-3所示,设为地面已知方向,为角顶,ABA
,为已知角值,为欲定的方向线。为此,在点安置经纬AAC
仪,对中、整平,用盘左位置照准点,调节水平度盘位置变B
换轮,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 图9-4 精确测设水平角
,,,,,,,读数为值,按视线方向定出点。然后用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定出点。取连CCCC
,,线的中点,则即为测设角值为的另一方向线,即为测设的角。 CAC,BAC
2.精确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先用一般方法按已知角值测设出方向线(图AC
,',,,,,,,,,9-4),然后对进行多测回水平角观测,得观测值,则。根据及,BACAC
DCC的长度,可以按下式计算垂距: AC0
,,,,CC,D,tg,,,D,,,/, 。 0ACAC
151
CCCAC从点起沿边的垂直方向量出垂距,定出点,则即为测设角值为时,CAC000的另一方向线。必须注意,从点起向外还是向内量垂距,要根据?的正负号来决定。若,C
′<,即?为正值,则从点向外量垂距;反之则向内改正。>,即?为正值,则从点向外量垂距;反之则向内改正。>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
附近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地面标志上。
如图9-5,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为AA
24.376m,测设于桩上的已知设计高程H为BB
a25.000m。水准仪在点上的后视读数为1.534,A
则桩的前视读数应为 图9-5 测设已知高程 Bb
b,(H,a),H=24.376-25.000+1.534=0.910m AB
测设时,将水准尺沿桩的侧面上B
下移动,当水准尺上的读数刚好为
0.910m时,紧靠尺底在桩上划一红B
线,该红线的高程即为25.000m.
当向较深的基坑和较高的建筑物上
测设已知高程时,除用水准尺外,还需
借助经鉴定后的钢尺采用高程传递的方
法来进行。
如图9-6,设已知水准点的高程A
HH为,要在基坑内侧测出高程为的AB
点位置。现悬挂一根带重锤的钢卷尺,B
零点在下端。先在地面上安置水准 图9-6 向深基坑测设高程
aba仪,后视点读数,前视钢尺读数;再在坑内安置水准仪,后视钢尺读数,当前视A112
b读数正好在时,沿水准尺底面在基坑倾面钉设木桩(或粗钢筋),则木桩顶面即为B点设计2
Hb高程的位置。点应读前视尺读数为: BB2
b,H,a,b,a,H 2A112B
当向高处测设时,如图9-7所示,向高建筑物处测设高程B
H,则可于该处悬吊钢尺,钢尺零端朝下,上下移动钢尺,使E
水准仪的中丝对准钢尺零端(0分划线),则钢尺上端分划读数为
b,H,(H,a)时,,该分划线所对位置即为测设的高bBA
H程。为了校核,可采用改变悬吊位置后,再用上述方法测设,B
两次较差不应超过?3mm。 图9-7 向高处测设高程
9-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采
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待建建
152
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已知纵、横坐标之差,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它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如图9-8所示,设?、?、?、?为
ac建筑场地的建筑方格网点,、、、为需测设的某厂房的四个角点,根据设计图上各db
a点坐标,可求出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及测设数据。现以点为例,说明测设方法。
图9-8 直角坐标法 图9-9 极坐标法
aa 欲将点测设于地面,首先根据I点的坐标及点的设计坐标算出纵、横坐标之差:
,x,x,x=620.00-600.00=20.00m a,
,y,y,y=5300.00-500.00=30.00m a,
m,y然后安置经纬仪于?点上,瞄准?点,沿??方向测设长度(30.00m),定出点;
mma搬仪器于点,瞄准?点,向左测设90?角,得方向线,在该方向上测设长度(20.00m),,x
a即得点在地面上的位置。用同样方法可测设建筑物其余各点的位置。最后,应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二、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已知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它适用于量距方便,且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地方。如图9-9所示,1、2是建筑物轴线交点,、为附近的控AB
,制点。1、2、、点的坐标均为已知,欲测设l点,需按坐标反算公式求出测设数据和AB1D: 1
y,yy,y,11ABA,1,,tg , ,tg,1AABx,xx,x1ABA
22,,,,, , D,(x,x),(y,y) 1ABA1AA111
D 测设1点的具体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点上,测设角及用钢尺测设长度即可得A,11
D1点。同理,先计算2点的测设数据和,按照上述方法可测设得2点。 ,22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较困难的场合。如图9-l0,测设点和控P制点、的坐标均为已知。根据坐标反算求出测设数据和。 A,B,12
153
测设时,在、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分别测设出和角,两视线方向的交点即A,,B12
,为测设点。为了保证交会点的精度,实际工作中还应从第三个控制点测设,定出PCCP3方向线作为校核。若三方向线不交于一点,会出现一个示误三角形,当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可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测设点。两个交会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应不小于P1230?或不大于150?。
图9-l0 角度交会法 图9-ll 距离交会法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两个控制点较近(一般不超过一整尺长),且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的场合。如图9-1l,根据测设点P、P和控制点、的坐标,可求出测设数据D、AB112
DDD、、。 324
测设时,使用两把钢尺,使尺的零刻划线对准、点,将钢尺拉平,分别测设水平距AB
DDPPPP离、,其交点即为测设点,同法测设点。为了校核,实地量测水平距离与121212其设计长度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9-3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在平整场地、铺设管道及修筑道路等工程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上测设设计坡度线。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附近水准点的高程、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测设方法有水平视线法和倾斜视线法两种。
1(水平视线法
如图9-l2所示,、为设AB
计坡度线的两端点,其设计高程分
HH别为、,设计坡度为ABAB
,为使施工方便,应在方ABiAB
向上每隔距离定一木桩,并在木d
桩上标定出坡度线。施测方法如下: 图9-12 水平视线法放坡
(1)沿方向,用钢尺定出间距为的中间点l、2、3的位置,并打下木桩。 ABd
(2)计算各桩点的设计高程:
第l点的设计高程 H,H,i,d1AAB
第2点的设计高程 H,H,i,d21AB
154
第3点的设计高程 H,H,i,d32AB
点的设计高程 BH,H,i,dB3AB
或 (检核) H,H,i,DBAAB
坡度有正有负,计算设计高程时,坡度应连同其符号一并运算。 i
a(3)安置水准仪于水准点附近,后视读数,得仪器视线高程,H,H,aBM.5BM.5视然后根据各点设计高程计算测设各点的应读前视尺读数(=1,2,3)。 jb,H,Hjj视
b(4)将水准尺分别贴靠在各木桩的侧面,上、下移动水准尺,直至尺读数为时,便可i沿水准尺底面画一横线,各横线连线即为设计坡度线。 AB
2(倾斜视线法
如图9-13所示,、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平距离为,点的高程为H,要ADABA沿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的坡度线,则先根据点的高程、坡度及、两点间的ABAAiiBABAB水平离计算出点的设计高程,再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将、两点的高程测设在地面ABB的木桩上。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点上,使基座上一个脚螺旋在方向上,其余两个脚螺AAB旋的连线与方向垂直,量取仪器高,再转动方向上的脚螺旋和微倾螺旋,使十字ABABi
丝中丝对准点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仪器高,此时,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在ABBi
方向的中间各点l、2、3…的木桩侧面立尺,上、下移动水准尺,直至尺上读数等于仪器高i时,沿尺子底面在木桩上画一红线,则各桩红线的连线就是设计坡度线。
如果设计坡度较大,超出水准仪脚螺旋所能调节的范围,则可用经纬仪测设,其方法相同。
图9-13 倾斜视线法放坡
习题9
l(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测设与测量有何不同?
2(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几种方法?
3(要在地面上精确测设已知长度的线段~须考虑哪些因素?
4(要在坡度一致的倾斜地面上设置水平距离为126.00m的线段~已知线段两端的高差为5.40m(预先测定)~所用30m钢尺的鉴定长度是29.993m~测设时的温度=10?~鉴定时t
t的温度=15?~试计算用这根钢尺在实地沿倾斜地面应量的长度。 0
5(已测设直角~并用多个测回测得其平均角值为90?00′48″~又知的长度为AOBOB100.000m~问在垂直于的方向上~点应该向何方向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得到90?00′00″BOB
的角?
,xyxyx6(已知=280?04′00″,=14.22m,=86.71m;34.22m,=66.71m;=54.14m,AA1AB12
155
=101.40m。试计算仪器安置于点,用极坐标法测设l与2点的测设数据,并简述测设过yA2
程。
156
范文二:测设的基本工作
周次: 星期: 时间:
【课 题】10.1 测设的基本工作
10.2 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教学目标】1.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
2.掌握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教学重点】测设的基本工作
【教学难点】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课堂类型】单一课
【教 具】课件
【时间分配】2课时(100分钟)
1(课前复习提问及作业讲评: 10分钟
2. 测设的基本工作: 30分钟
3(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40分钟
4(讨论: 10分钟
5(自习、答疑、布置作业: 10分钟
【作业布置】P163:1;2;3;8;9;10;
【小 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审 批】
【后 记】
【教学过程】
第10章 建筑工程测量
10.1 测设的基本工作
当工程建设经过勘测和设计进入施工阶段时,首先需要把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测设,又称放样或放线。
10.l.1基本要素的测设
1(距离的测设
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已知点开始,沿指定的方向通过测量标出另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已知值。距离测设是距离测量的逆过程。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距离测设,一般采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设。
2(水平角的测设
水平角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方向开始,通过测量按给定的水平角值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标定到地面上。水平角测设是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逆过程。
3.高程的测设
高程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高程的点开始,通过测量将另一给定高程
的点标注出来。高程测设是水准测量的逆过程。
当欲测设的高程点离已知水准点之间较远时,首先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引测至欲测设点的附近。
当欲测设的高程点与已知水准点的高差很大时,可以采用悬挂钢尺来代替水准尺进行测设。
10.1.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1(直角坐标法
如果在测设现场已有建筑方格网或彼此垂直的主轴线,则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2(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来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由于全站仪的普及,极坐标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上述的直角坐标法可以看做是极坐标法的一个特例(即水平角为直角)。 3(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与前方交会法类似。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欲测设的点离控制点较远或测距困难的场合。
4(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根据两段已知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它适用于地面较平坦且距离较短的场合。
10.1.3坡度线的测设
在修筑道路或铺设管道时,常需在地面上测设坡度线。如图10-8所示,给定地面上A点的设计高程为HA,现欲从A点沿AB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3%的直线。已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可算得B点的设计高程为+0.03D。测设时,首先按前述测设高程的方法把A、B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地面上,则AB即为一条坡度为3%的坡度线。接着进行细部测设:将全站仪或经纬仪安置在A点,量出仪器高i,用望远镜瞄准立在B点上的水准尺,使十字丝的横丝对准水准尺上的读数亦为i,这时仪器的视线即平行于A坡度线。然后在AB中间的各细部桩点1、2、3上立尺,逐渐将桩打人地下,直到水准尺上读数逐渐增大为i为止。
10.2 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 10.2.1 坐标系统的换算
进行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的换算。
10.2.2 建筑基线
一般与建筑场地中主要建筑物的主轴线平行。 10.2.3 建筑方格网
1. 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
2. 方格网测设
周次: 星期: 时间:
【课 题】10.3 激光测量仪器及其应用
10.4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教学目标】1.了解激光测量仪器及其应用
2.掌握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教学重点】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教学难点】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课堂类型】单一课
【教 具】课件
100分钟) 【时间分配】2课时(
1(课前复习提问及作业讲评: 10分钟
2(激光测量仪器及其应用: 30分钟
3(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40分钟
4(讨论: 10分钟
5(自习、答疑、布置作业: 10分钟
【作业布置】P163:4;6;
【小 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激光测量仪器及其应用、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审 批】
【后 记】
【教学过程】
10.3 激光测量仪器及其应用 10.3.1 激光水准仪
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适合地下施工及夜间作业。
10.3.2 激光扫平仪
激光束可扫描出一个可见的连续水平面,适合检查场地的平整度。
10.3.3 激光铅垂仪
提供一条垂直激光视线,用于垂直度检测、高层建筑物轴线投点。
10.4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10.4.1 建筑物定位测量
把建筑物轴线交点或建筑物的主轴线标定在地面上,其测设方法是,根据建筑红线、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或根据原有建筑物进行测设。
10.4.2建筑物细部测设
建筑物定位时测设的轴线交点桩,在开挖基槽时将被破坏,因此在槽外各轴线的延长线上还要设置轴线控制桩,以便开槽后在各施工阶段中恢复轴线位置,并进一步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测设。
控制桩一般钉在槽边外2~4 m便于引测和保存的地方。
基础开挖前,根据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和基础宽度,在地面上测设出基础的开挖线,并用白灰标记。
当基槽挖到离槽底30 - 50 cm时,需要在槽壁上每隔2,3m采用高程测设的方法设置一些水平桩,用以控制挖槽深度。 10.4.3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往往建在繁华闹市区中,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及测量工作难度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各部位的垂直度和高程要求都很严格。
国家建筑施工规范中对高层建筑垂直度及高程施工误差的规定如表10-1所示。
1(轴线投测
高层建筑的基础完工后,随着结构的升高,需以底层基准轴线点为依据,逐层向上投测,以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
投测轴线点主要采用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每幢建筑物的轴线投测一般至少需要四个投测点,且投测点距轴线约500 mm为宜。将激光铅垂仪安置在底层的投测点上,为了使激光束能从底层直接投射到各层楼板,在各层楼板的相同投测点处应预留孔洞,洞口的大小一般约为200 mm×200 mm。在投测层的楼板上安放接收靶,当激光铅垂仪发出的激光束射中
接收靶时,则可根据光斑位置确定轴线位置。 2(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可沿建筑物外墙、边柱或电梯间等用钢尺向上量取。
一幢高层建筑物至少要用三个底层标高点独立向上传递,由下层传递上来的
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检核,其误差应不超过?3 mm。
高程控制还可利用垂直通道,用同轴发射红外光的全站仪(带直角目镜)向天顶进行测距,反光棱镜安放于对中板上。这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快速、精确地测定各层高程的方法,标高误差一般不大于?2 mm。
周次: 星期: 时间:
【课 题】10.5 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
10.6 大坝施工测量
【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的方法
2.了解大坝施工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大坝施工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课堂类型】单一课
【教 具】课件
【时间分配】2课时(100分钟)
1(课前复习提问及作业讲评: 10分钟
2(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的方法: 40分钟
3(大坝施工测量的方法: 30分钟
4(讨论: 10分钟
5(自习、答疑、布置作业: 10分钟
【作业布置】P163:4;
【小 结】本节课介绍了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的方法和大坝施工测量的方法。
【审 批】
【后 记】
【教学过程】
10.5 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
10.5.1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厂房矩形控制网是在建筑方格网的基础上建立的。
首先在图纸上根据厂房四个角点的坐标,在基坑开挖线以外1.5 m处设计出厂房矩形控制网四个角点的坐标,然后在实地根据建筑方格网用直角坐标法把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出来。
10.5.2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
工业厂房一般为排柱式建筑,因此可根据其柱列轴线与矩形控制网的尺寸关系,用钢尺或全站仪在控制网各边上测设出各轴线控制桩的位置,打人大木
桩,在桩顶上钉小钉标明柱列轴线通过的点位。 10.5.3柱基施工测量
1(柱基测设
将两台经纬仪或全站仪安置在相应的轴线控制桩上,以柱列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定向,并地上交出各柱基定位点(中心点),然后按照基础大样图的尺寸,根据柱列轴线和定位点放出基坑开挖线并用白灰标记,然后在坑的四角钉四个桩顶带小钉的小木桩作为修坑和立模板的依据。 2(基坑抄平
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时,采用高程测设的方法在坑壁四周离坑底设计高程
0.5m处设置几个水平桩,作为基坑清底的高程依据。 0.3—
另外,在坑底设置小木桩,将垫层的设计高程测设到小木桩上。
3(基础模板的定位
立模板时,用拉轴线和吊垂球的方法,把柱基定位线投到基坑的垫层上作为模板底线用垂球检查模板是否竖直,最后将柱基顶面设计高程测设在模板内壁上。
10.5.4厂房构件安装测量
1(柱子吊装测量
柱子吊装以前,应根据轴线控制桩把定位轴线投测到杯形基础顶面上,并用墨线标明,然后检查柱长和杯底的高程。
吊装时,将柱子插入杯口后用楔子临时将其固定,使柱身基垂直,再敲击楔子,使柱底中线与杯口中线对齐。
然后进行柱子竖直度的校正: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过杯口中心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柱列轴线上,仪器至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倍,用十字丝中心瞄准柱子下部中心线,再抬高望远镜,检查柱中心线是否一直与十字丝中心重合,如有偏差,则指挥吊装人员进行调整。
柱子吊装之后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牛腿面高程必须等于它的设计高程;
2)柱脚中心线必须与柱列中心线重合;
3)柱身必须竖直。
2(吊车梁安装测量
首先用水准仪根据已知水准点检查柱子?0的标高,然后根据控制桩或杯口柱列中心线,按图纸上的设计数据在地面上测设出吊车梁两端的中心线点并安置
经纬仪于一端,以另一端定向,抬高望远镜将吊车梁中心线投到每个牛腿面上,如果与柱子吊装前所画的中心线不一致,则以新投的中心线为准。
吊车梁安装时,使梁中心线和牛腿面上新投的中心线对齐即可。
吊车梁安装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1)梁顶高程应与设计高程一致;
2)梁的中心线应与吊车轨道的设计中心线在同一竖直面内。
10.6 大坝施工测量
10.6.1大坝轴线的测设
测设之前,首先在图上量得大坝轴线两端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然后在实地建立大坝平面控制网,根据控制点与轴线端点的坐标位置关系,采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将轴线端点测设出来。
10.6.2坝身控制测量
坝身控制测量包括坝身平面控制测量和坝身高程控制测量。
坝身高程控制网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在施工范围以外,高程控制点作为永久性水准点和附近的高级水准点连测。
另外,还应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水准点,并把它们合到永久性的水准点上。
为了进行坝身的细部放样,需要以坝轴线为基础线建立若干条平行线和垂直线来作为坝身的平面控制。
10.6.3坝身细部测设
1(清基开挖线的测设
设计的坝体与原地面的交线称为清基开挖线。
首先在图上将坝体设计断面图分别与每个实测的纵断面图套叠,即得各断面上的清基开挖点,连接各点即得清基开挖线,然后在实地将其测设出来,用白灰标记。
2(坡脚线测设
坝身平面控制测量已测设出平行于坝轴线的若干条平行控制线,根据各条线上坝坡面的设计高程,在两侧山坡上测设出该高程的地面点,该点即为坡脚点,连接各点即得坡脚线,用白灰标记。
3(边坡测设
边坡测设主要包括大坝每升高1 m左右上料桩的测设以及修坡时作为修坡依据的削坡桩的测设。
1)上料桩的测设
根据大坝的设计断面图,计算出大坝坡面上不同高程的点(例如按每米一个点)离开坝轴线的水平距离,然后实地测设出此距离即得上料桩的位置,并用水准测量测设出上料桩的高程。
2)削坡桩的测设
坝坡面铺料压实后要进行修整:首先根据平行线在坝坡面上测设若干排平行于坝轴线的桩,每排桩所在的坝面应具有相同的高程,用水准仪测得各桩所在地
点的坡面高程,实测坡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即为坡面应修整的量。
10.6.4溢洪道的测设
溢洪道的测设工作主要有三项:
1)溢洪道的纵向轴线和轴线上变坡点的测设;
2)洪道的纵横断面测量;
3)洪道开边线的测设。
周次: 星期: 时间:
【课 题】10.7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10.8 竣工测量
【教学目标】1.掌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方法
2.掌握竣工测量的内容
【教学重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课堂类型】单一课
【教 具】课件
【时间分配】2课时(100分钟)
1(课前复习提问及作业讲评: 10分钟
2(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方法: 50分钟
3(掌握竣工测量的内容: 20分钟
4(讨论: 10分钟
5(自习、答疑、布置作业: 10分钟
【作业布置】P163:5;7;
【小 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方法和竣工测量的内容。
【审 批】
【后 记】
【教学过程】
10.7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10.7.1沉降观测
1(水准点和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是测量建筑物上所设观测点与埋设在建筑物附近不受沉降影响的水准点之间随时间的高差变化量,所以水准点的布设要考虑到水准点的长期稳定且观测方便。
为了检核水准点是否稳定,一般至少布设三个水准点,埋设深度在冻土层以下、沉降范围以外,但又不能离观测点太远,以免因观测路线太长使得观测的累积误差太大。
观测点埋设的数目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荷重、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为目的。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四角以及沿四周外墙每隔10--15 m布置一点。
另外,在最容易变形的地方,基础形式改变处、地质条件变化处等也应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牢固,通常采用不锈钢制作,分别埋设在砖墙上、混凝土立柱子上或设备基础上。
2(观测周期、方法和精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自建筑物施工到土0标高时起,每浇筑一层楼板都要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或大量挖方、沉降速率突然增大等均应观测。
工程封顶及竣工以后,应继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实际沉降量大小及速率而定,在开始时可每隔1-2个月观测一次,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观测周期,直到沉降基本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必须采用DS1型以上的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进行二等或二等以上的水准测量。
对于重要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其测量精度要求能反映出o.5 mm的沉降降量;
对于一般厂房建筑物,精度要求可适当放宽些。 3(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外业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观测手簿中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计算本次观测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载情况。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沉降、荷载、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每一观测阶段结束以后(还要画出观测点的沉降---荷载---时间关系曲线图。 10.7.2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法。
当要测定建筑物在某一特定方向上的位移量时,还可采用基准线法观测。
10.7.3倾斜观测
对需要进行倾斜观测的建筑物,一般要对两个相互垂直的墙面进行观测:在离墙距离大于墙高的地方选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后,在仪器的视准面大致垂直于墙面的视线方向分别用盘左和盘右瞄准墙顶一固定点,向下投影到墙面的一水平线上(与仪器基本等高),取盘左盘右投影的中点做标记。过一段时间后再测一次,两次所测中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即为建筑物在这两次期间沿此墙面方向的倾斜量.
10.7.4裂缝观测
首先用红油漆或记号笔在大致垂直于裂缝的方向上画一条直线,然后在裂缝两边的直线上各做一个标志点A、B,并量取AB的距离(首次选取A、B点时,可使AB的距离为一整数),如果裂缝继续发展,则AB的距离将逐渐变大,两次所量距离之差即为两次期间裂缝的变化量。
10.7.5挠度观测
挠度观测可采用正垂线法:从建筑物顶部悬挂一根铅垂线,直通至底部,铅垂线采用不锈钢丝,不锈钢丝的底端挂一重锤,将重锤放人一水桶里(水桶的作用是减少重锤的摆动),在铅垂线的不同高程处设置观测点,借助光学式或机械式的坐标仪表量测出各点与底点之间的相对水平位移,即得挠度。
10.8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指工程竣工时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竣工测量的成果资料是竣工总平面图,它包括竣工时的地上与地下各种建(构)筑物、各类管线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总现状地形图和各 类专业图等。
竣工总平面图是工程设计图在工程施工后实际现状的反映和工程验收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将来工程管理、维修、改建、拄建的重要基础技术挡案资料。
竣工测量包括室外测量和室内编绘。
10.8.1 测量内容:1—5条
范文三: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 1
一、用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 1 二、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 2
一、一般方法 ................................................................................................................................ 3 二、精确方法 ................................................................................................................................ 3
一、直角坐标法 ............................................................................................................................ 5 二、极坐标法 ................................................................................................................................ 6 三、角度交会法 ............................................................................................................................ 6 四、距离交会法 ............................................................................................................................ 6 五、十字方向线法 ........................................................................................................................ 7 六、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 7
§11-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是从地面一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距离以定出第二个端点的工作。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法和精确测设方法。
一、用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一般方法
在地面上,由已知点A开始,沿给定方向,用钢尺量出已知水平距离D定出B点。为了校核与提高测设精度,在起点A处改变读数,按同法量已知距离D定出B′点。由于量距有误差,B与B′两点一般不重合,其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则取两点的中点作为最终位置。
2、精确方法
当水平距离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按照上面一般方法在地面测设出的水平距离,还应再加上尺长、温度和高差3项改正,但改正数的符号与精确量距时的符号相反。即
S=D-?l-?t-?h
式中:S——实地测设的距离;
D——待测设的水平距离;
?l——尺长改正数,
数;
?l=
?l?Dl0
,l0和?l分别是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尺长改正
?t——温度改正数,?t=α?D?(t-t0),α=1.25?10-5为钢尺的线膨胀系数,t
为测设时的温度,t0为钢尺的标准温度,一般为20°C;
h2
?=-
?h——倾斜改正数,h2D,h为线段两端点的高差。
例:如图10-1所示,欲测设水平距离AB,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30.000m+0.003m+1.2?10-5?30(t-20?C)m
图10-1 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测设时的温度为5°C,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1.2m,试求计算测设时在实地应量出的长度是多少?
解:根据精确量距公式算出3项改正:
尺长改正:
?l=
-5
?l0.003?D=?60=0.006ml030
m 温度改正:?t=α?D?(t-t0)=60?1.2?10?(5-20)=-0.011
h21.22
?h=-=--0.012m
2D2?60倾斜改正:
则实地测设水平距离为: S=D-?l-?t-?h=60-0.006+0.011+0.012=60.017m
测设时,自线段的起点A沿给定的AB方向量出S,定出终点B,即得设计的水平距离D。为了检核,通常再放样一次,若两次放样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平均位置作为终点B的最后位置。
二、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用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与用钢尺测设方法大致相同。如图10-2所示,光电测距仪安置于A点,反光镜沿已知方向AB移动,使仪器显示的距离大致等于待测设距离D,定出B′点,测出B′点反光镜的竖直角及斜距,计算出水平距离D′。再计算出D′与需要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间的改正数ΔD=D-D′。根据ΔD的符号在实地沿已知方向用钢尺由B′点量ΔD定出B点,AB即为测设的水平距离D。
A
图10-2 光电测距仪放样距离
现代的全站仪瞄准位于B点附近的棱镜后,能够直接显示出全站仪与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D′,因此,可以通过前后移动棱镜使其水平距离D′等于待测设的已知水平距离D时,即可定出B点。
为了检核,将反光镜安置在B点,测量ABH的水平距离,若不符合要求,则再次改正,直至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
§11-2 测设已知水平角
测设已知水平角就是根据一已知方向测设出另一方向,使它们的夹角等于给定的设计角值。按测设精度要求不同分为一般方法和精确方法。
B1
2
一、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此法,即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如图10-3所示,设OA为地面上已有方向,欲测设水平角β,在O点安置经纬仪, 以盘左位置瞄准A点,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
图10-3 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
B,则∠AOB即为测设的β角。 该方法也称为盘左盘右分中法。
β值,在视线方向定出B1点。然后用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定出B2点,取B1和B2中点
二、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精确方法测设已知水平角。如图10-4所示,安置经纬仪于O点,按照上述一般方法测设出已知水平角∠AOB′,定出B′点。然后较精确地测量∠AOB′的角值,一般采用多个测回取平均值的方法,设平均角值为β′,测量出OB′的距
B'
离。按下式计算B′点处OB′线段的垂距B′B。
B'B=
图10-4 精确方法测设水平角
然后,从B′点沿OB′的垂直方向调整垂距B′B,∠AOB即为β角。如图10-3所示,若△β>0时,则从B′点往内调整B′B至B点;若△β<>
?β''β-β'
?OB'=?OB'ρ''20625''6
§11-3 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已知高程就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引测,把设计高程标定在固定的位置上。如
B
图10-5 已知高程测设
图10-5所示,已知高程点A,其高程为HA,需要在B点标定出已知高程为HB的位置。方法是:在A点和B点中间安置水准仪,精平后读取A点的标尺读数为a,则仪器的视线高程为Hi=HA+a,由图可知测设已知高程为HB的B点标尺读数应为:
b=Hi-HB
将水准尺紧靠B点木桩的侧面上下移动,直到尺上
读数为b时,沿尺底画一横线,此线即为设计高程HB的位置。测设时应始终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地坪高程用±0标高表示,建筑物的基础、门窗等高程都是以±0为依据进行测设。因此,首先要在施工现场利用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测设出室内地坪高程的位置。
在地下坑道施工中,高程点位通常设置在坑道顶部。通常规定当高程点位于坑道顶部时,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均应倒立在高程点上。如图10-6所示,A为已知高程HA的水准点,B为待测设高程为HB的位置,由于HB=HA+a+b,则在B点应有的标尺读数b=HB-(HA+a)。因此,将水准尺倒立并紧靠B点木桩上下移动,直到尺上读数为b时,在尺底画出设计高程HB的位置。
图10-6 高程点在顶部的测设
同样,对于多个测站的情况,也可以采用类似分析和解决方法。如图10-7所示,A为已知高程HA的水准点,C为待测设高程为HC的点位,由于HC=HA-a-b1+b2+c,则在C点应有的标尺读数c= HC-(HA-a-b1+b2)。
当待测设点于已知水准点的高差较大时,则可以采用悬挂钢尺的方法进行测设。如图10-8所示,钢尺悬挂在支架上,零端向下并挂一重物,A为已知高程为HA的水准点,B为待测设高程为HB的点位。在地面和待测设点位附近安置水准仪,分别在标尺和钢尺上读数a1、b1和a2。由于HB=HA+a-(b1-a2)-b2,则可以计算出B点处标尺的读数b2=HA+a-(b1-a2)-HB。同样,图10-9所示情形也可以采用类似方法进行测
10-7 多个测站高程点测设
设,即计算出前视读数b2=HA+a+(a2-b1)-HB,再划出已知高程位HB的标志线。
图10-8 测设建筑基底高程
图10-9 测设建筑楼层高程
§11-4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是根据已布设好的控制点的坐标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反算出测设数据,即控制点和待测设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再利用上述测设方法标定出设计点位。根据所用的仪器设备、控制点的分布情况、测设场地地形条件及测设点精度要求等条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设工作。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建立在直角坐标原理基础上测设点位的一种方法。当建筑场地已建立有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或建筑方格网时,一般采用此法。
如图10-10所示,A、B、C、D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
基线控制点,1、2、3、4点为待测设建筑物轴线的交点,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分别平行或垂直待测设建筑物的轴线。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可以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坐标增量。下面以测设1、2点为例,说明测设方法。
首先计算出A点与1、2点之间的坐标增量,即 △xA1=x1-xA,△yA1=y1-yA
测设1、2点平面位置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照准C点,沿此视线方向从A沿C方向测设水平距离△yA1定
2(x2,y2) 4(x4,y4)
113,y3)
1′
10-10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出1′点。再安置经纬仪于1′点,盘左照准C点(或A点),转90°给出视线方向,沿此方向分别测设出水平距离△xA1和△x12定1、2两点。同法以盘右位置定出再定出1、2两点,
取1、2两点盘左和盘右的中点即为所求点位置。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测设3、4点的位置。
检查时,可以在已测设的点上架设经纬仪,检测各个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丈量各条边长。
如果待测设点位的精度要求较高,可以利用精
D2
确方法测设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二、极坐标法 B 10-11 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极坐标法是根据控制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
采用此法较为适宜,而
)、B(xB,yB)为已知控制点,1(x1,y1)、2(x2,y2)点为待测设点。根据已知点坐标和测设点坐标,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测设数据,即:D1,D2,
β1=α
A1
-αAB,β2=αA2-αAB。
测设时,经纬仪安置在A点,后视B点,置度盘为零,按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水平角β
1
、β2,定出1、2点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1、D,则可以在地面标定出设计点位1、
检核时,可以采用丈量实地1、2两点之间的水平边长,并与1、2两点设计坐标反算出
2两点。
的水平边长进行比较。
如果待测设点1、2的精度要求较高,可以利用前述的精确方法测设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是在2个控制点上分别安置经纬仪,根据相应的水平角测设出相应的方向,根据两个方向交会定出点位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有困难的情况。
如图10-12所示,根据控
10-12 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
制点A、B和测设点1、2的坐标,反算测设数据βA1、βA2、βB1和βB2角值。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瞄准B点,利用βA1、βA2角值按照盘左盘右分中法,定出A1、A2方向线,并在其方向线上的1、2两点附近分别打上两个木桩(俗称骑马桩),桩上钉小钉以表示此方向,并用细线拉紧。然后,在B点安置经纬仪,同法定出B1、
B2方向线。根据A1和B1、A2和B2方向线可以分别交出1、2两点,即为所求待测设点的位置。
当然,也可以利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在A、B两个控制点同时设站,测设出方向线后标定
出1、2两点。
检核时,可以采用丈量实地1、2两点之间的水平边长,并与1、2两点设计坐标反算出的水平边长进行比较。
P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从两个控制点利用两段已知距离进行交会定点的方法。当建筑场地平坦且便于量距时,用此法较为方便。
10-13 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
如图10-13所示,A、B为控制点,1点为待测设点。首先,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反算出测设数据DA和 DB,然后用钢尺从A、B两点分别测设两段水平距离DA和 DB,其交点
即为所求1点的位置。
同样,2点的位置可以由附近的地形点P、Q交会出。
检核时,可以实地丈量1、2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并与1、2两点设计坐标反算出的水平距离进行比较。
A″
B″
五、十字方向线法
十字方向线法是利用两条互相垂直的方向线
10-14 十字方向线法测设点位
相交得出待测设点位的一种方法。如图10-14所示,设A、B、C及D为一个基坑的范围,P点为该
基坑的中心点位,在挖基坑时,P点则会遭到破坏。为了随时恢复P点的位置,则可以采用十字方向线法重新测设P点。
首先,在P点架设经纬仪,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并分别用两个桩点来固定。当P点被破坏后需要恢复时,则利用桩点A′A″和B′B″拉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根据其交点重新定出P点。
为了防止由于桩点发生移动而导致P点测设误差,可以在每条直线的两端各设置两个桩点,以便能够发现错误。
六、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全站仪不仅具有测设高精度、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可以直接测设点的位置。同时,在施工放样中受天气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小,从而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站仪坐标测设法,就是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定出点位的一种方法。首先,仪器安置在控制点上,使仪器置于测设模式,然后输入控制点和测设点的坐标,一人持反光棱镜立在待测设点附近,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坐标测设功能键,全站仪显示出棱镜位置与测
设点的坐标差。根据坐标差值,移动棱镜位置,直到坐标差值等于零,此时,棱镜位置即为测设点的点位。
为了能够发现错误,每个测设点位置确定后,可以再测定其坐标作为检核。
§11-5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定出一条直线,其坡度值等于已给定的设计坡度。在交通线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和敷设地下管线等项工作中经常涉及到该问题。
如图10-15所示,设地面上A点的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要求从A点沿AB方向测设一条设计坡度为δ的直线AB,即在AB方向上定出1、2、3、4、B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δ。
具体测设时,先根据设计坡度δ和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高程。 HB=HA-δ×D
计算B点高程时,注意坡度δ的正、负,在图10-15中δ应取负值。
然后,按照前面10-3节所述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把B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木桩上,则AB两点的连线的坡度等于已知设计坡度δ。
为了在AB间加密1、2、3、4等点,在A点安置水准仪时,使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大致与AB线垂直,量取仪器高i,用望远镜照准B点水准尺,旋转在AB方向上的脚螺旋,使B点桩上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i,此时仪器的视线即为设计坡度线。在AB中间各点打上木桩,并在桩上立尺使读数皆为i,这样的各桩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坡度线。当设计坡度较大时,可利用经纬仪定出中间各点。
图10-15 已知坡度线测设
范文四: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工作的概念: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筑物、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或设计点位在实地标定出来。
;高程h;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D;水平角度,
通过测设D、,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除这三项基本工作外,本章还介绍点的平面位置和设计坡度线的测设。 一、 水平距离的测设
1、一般方法
从起点A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的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点的水平距离,得出B点。
2、精确方法
步骤:1、在A点安置经纬仪,并标出给定直线的方向,沿该方向进行概量并打尺桩;
2、用水准仪测定各相邻尺桩之间的高差;
3、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本章主要介绍最基本的测设方法:定位元素角度、距离、高程的测设,平面点位的测设,坡度线、圆曲线的测设。
测设工作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的工作。
第一节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 水平角测设
二、顶点和起始方向,将设计的水平角的另一个方向标定出来。
1.水平角测设的一般方法
精度要求不高时,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
2.水平角测设的精密方法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做垂线改正的方法,以提高测设精度。其垂线的计算公式为
3.直角测设的方法(利用勾股定理测设直角)
二、水平距离测设
是根据给定直线的起点和方向,将设计的长度(即直线的终点)标定出来。
1.一般方法
在给定的方向上,根据给定的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量得线段的另一端点。可采用往返丈量取平均值。
2.精确方法
用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测设,必须考虑尺长、温度、高差三项改正。
3.用电磁波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三、高程测设
根据某已知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点)测设一个点,使其高程为已知值。
测设中主要要计算出待测设点的前视读数。如图示
教案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内容: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重点: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第一节、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
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
钢尺测设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1/3000,
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并根据一个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
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
1、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盘右分中的方法测设,如图所示。设地面已知方向OA,O为角顶,β为已知水平角角值, OB为欲定的方向线。测设方法如下:
(1)在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A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β值,在此视线上定出B′点。
(3)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点。
(4)取B′和B″的中点B,则?AOB就是要测设的β角。
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设(如图所示):
(1)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点。
(2)用测回法对?AOB′观测若干个测回(测回数根据要求的精度而定),求出各测回平均值
β1,并计算出
(3)量取OB′的水平距离。
(4)用下式计算改正距离。
其中
(5)自B′点沿OB′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BB′,定出B点,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度。 量取改正距离时,如?β为正,则沿OB′的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如?β为负,则沿OB′的垂
直方向向内量取。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
上。
1、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
如图所示,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
的依据。测设方法如下:
(1)在水准点BM.3和木桩A之间安置水准仪,在BM.3立水准尺上,用水准仪的水平视
线测得后视读数为1.556m,此时视线高程为:
44.680,1.556,46.236m
(2)计算A点水准尺尺底为室内地坪高程时的前视读数:
b,46.236,45.000,1.236m
(3)上下移动竖立在木桩A侧面的水准尺,直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
1.236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45.000m。
2、高程传递
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
或向上引测。
如图所示,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设。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R,其高程
为HR。测设方法如下:
(1)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10kg的重锤,放
入油桶中。
(2)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R点所立水准尺上读数为a1,在钢尺上读数为
b1。
(3)在坑底安置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钢尺上读数为a2。
(4)计算B点水准尺底高程为H设时,B点处水准尺的读数应为:
用同样的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
第二节、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至于采用那
种方法,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直角坐标法适用
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
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所示,?、?、?、?为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方格网点,a、b、c、d为欲测设建筑物
的四个角点,根据设计图上各点坐标值,可求出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及测设数据。
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差):
2、点位测设方法
(1)在?点安置经纬仪,瞄准?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30.00m,定出m点,继续向前
测设50.00m,定出n点。
(2)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90?角,由m点沿视线方向测设
距离20.00m,定出a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30.00m,定出b点,作出标志。 (3)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90?角,由n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
离20.00m,定出d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30.00m,定出c点,作出标志。 (4)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测设上述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
二、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
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
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所示,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A(xA,yA)、B(xB、yB),P点为建筑物的一个角点,其坐标为P(xP、yP)。现根据A、B两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点,
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和AP边的坐标方位角αAP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注意:每条边在计算时,应根据?x和?y的正负情况,判断该边所属象限。
(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
(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点位测设方法
(1)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β角,定出AP方向。
(2)沿AP方向自A点测设水平距离DAP,定出P点,作出标志。 (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Q、R、S点。全部测设完毕后,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
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同样,在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所示,A、B、C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设点,现根据A、B、C三点,用角度交
会法测设P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
(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αAB、αAP、αBP、αCB和αCP。
(2)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
2、点位测设方法
(1)在A、B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同时测设水平角β1和β2定出两条视线,在两条视线
相交处钉下一个大木桩,并在木桩上依AP、BP绘出方向线及其交点。 (2)在控制点C上安置经纬仪,测设水平角β3,同样在木桩上依CP绘出方向线。 (3)如果交会没有误差,此方向应通过前两方向线的交点,否则将形成一个“示误三角形”,如图10-9b所示。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
最终位置。
测设β1、β2和β3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
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所示,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设点,现根据A、B两点,用距离交会法测
设P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DAP和DBP。
2、点位测设方法
(1)将钢尺的零点对准A点,以DAP为半径在地面上画一圆弧。
(2)再将钢尺的零点对准B点,以DBP为半径在地面上再画一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
P点的平面位置。
(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出Q的平面位置。
(4)丈量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五、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在道路建设、敷设上下水管道及排水沟等工程时,常要测设指定的坡度线。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
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
如图所示,A、B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平距离为D,设A点的高程为HA,要沿AB方
向测设一条坡度为iAB的坡度线。测设方法如下: (1)根据A点的高程、坡度iAB和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设计高程。 (2)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B点处将设计高程HB测设于B桩顶上,此时,AB直线
即构成坡度为iAB的坡度线。
(3)将水准仪安置在A点上,使基座上的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其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与AB方向垂直。量取仪器高度i,用望远镜瞄准B点的水准尺,转动在AB方向上的脚螺旋或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B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i的读数,此时,仪器的视
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
(4)在AB方向线上测设中间点,分别在1、2、3…处打下木桩,使各木桩上水准尺的读
数均为仪器高i,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欲测设的坡度线。
如果设计坡度较大,超出水准仪脚螺旋所能调节的范围,则可用经纬仪测设,其测设方法相
同。
范文五: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进而掌握平面点及水平线、坡度线的测设工作。
重点难点:平面点的直角坐标、极坐标的测设方法。 课程内容: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 测设工作的概念
1(定义: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2
3(测设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归化法。
二(水平距离的测设
(一)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B点。
(二)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三(水平角的测设
(一)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1
(二)归化法。步骤如下:
1(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过渡点P。
,2(精确实测
,3(计算归化值。,式中。 ,,,,,s/,,,,,,,
4(从P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值,得P。 ,终
四(高程的测设
1(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点BM和待放样高程点P中间位置附近架仪,后视BM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H=H+a 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H,并iBMiP沿尺底画线,得P点。
2(楼层高程的传递方法
设H为楼底层?0.000m的室内地坪高程,则楼层B点的高程为: A
H,H,a,b,c,dBA
3(水平线50线的概念及测设:在室内墙上测设一条比地面高50cm的水平线。
?10.2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正拨、反拨的概念:
2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 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二(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
1(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2(方法:
(1)O点架仪,瞄准A,量取y,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A,反拨90?,量取x,得M点;量取(x+MN),得N点;同样的方法,测设Q、P点。 3(检核:四角是否等于90?,MQ、PN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极坐标法
1(适用:无彼此垂直的主轴线且便于量距时。 2(方法:(见图)
,,DD(1)计算测设元素、、、 2112
22,,,,,,,,,,距离: ;角度:, D,,X,,Y1232A24B43
,,,,其中,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23432A4B
(2)拨角,量边。
,在点2架仪,瞄准点3,反拨,并在此方向上量取D,得A点;搬仪至点11
,4,瞄准点3,正拨,量取D,得B点。 22
3(检核:丈量AB间距离,与设计长度相比,误差符合要求。
若应用全站仪,输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坐标后,即可。 (三)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
1(适用:不便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拨水平角。 2211
(四)距离交会
3
1(适用:距离较短,便于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D、D——量取D、D,得待测设点。 1212
课后作业:
P184第1-6题
4
5